•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與科學關係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科技與科學關係之探討"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技與科學關係之探討

*余鑑 *台灣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副教授 人類的溝通有賴語文,而溝通之可能係因雙方對於語文所表徵的對象,有相 同的理解;語文之含意要清晰明白,是溝通成功之要件;但是,有些語詞在英文 裡含意較為清晰,範圍相當明確,而在中文相對應的語詞,或因翻譯的問題,或 因文化的因素,可能無法有相對應的清晰與明確,「科學」與「科技」恰為其中 常引發誤解或岐義的代表。就人類歷史的發展觀之,在西方科學與科技二者發展 間之關係是非常微弱,偶有接觸而已(傅大為,民 81,p. 253);另於中國方面, 雖然李約瑟在多位中國學者的支助下編寫了大部頭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然而 就其內涵觀之,其中之技術遠多於科學(余英時,民 76),這樣說來,科學與科 技二者至少在過去是個個別獨立發展的東西,中外都有類似的結果。有關科學一 詞如同哲學一樣係源於日本人的翻譯,其英文為 Science;而科技也是較為近代 的用語,英文是 Technology,然而,無論是學術圈內或圈外人士,大都認為科技 指的是科學與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美國,一般民眾也有類似的狀況 (Feynman, 1998)。如此一來「技術」就成了 Technology 的中文,當然相關的用 語極多,諸如技學或說技術科學(由國科會所推動,譯為 Technological Science, 在西文裡已有 Technical Science 一詞(李隆盛,民 83))、工藝(學)(晚清與民 初如吳稚暉用此名詞)、技藝、科學技術等。若在技術之前加上一些語詞則可限 定其範圍或意義,如工業技術、農業技術、光電技術、資訊技術、電腦技術、奈 米技術、通訊技術、醫療技術等,究其含意並不是指著重經驗摸索的古時之技術 或科學技術,而是指現代的科技。但是以技術來指稱 Technology,也有不甚適當 的地方,諸如學術領域之 Educational Technology(舊譯為教育工學,此名來自日 本,蓋日文之工學即指科技,現在則譯為教育科技,淡江大學設有此一學系與研 究所)、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如譯為教學技術則有偏向教學方式、技巧之意, 故學術圈譯為教學科技;其他還有如機電科技、資訊科技等。趨勢專家約翰•奈 思比之著作 High Tech•High Touch,在國內譯為高科技•高思維(尹平,民 88), 而陳國成(民 87)主編之「二十一世紀的關鍵科技」一書,英文為”Key Technologies

(2)

for the 21st Century」,內容有電腦與資訊科技、醫藥與生物工程科技,其中一文 係由王世德將 Jon Rennie 於 1995 年在 Scientific American 九月號所發表名為’The Uncertainti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的文章,翻譯為’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 在 學 術 機 關 方 面 , 國 內 有 科 技 大 學 之 設 立 , 其 英 文 譯 名 多 為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就其所設之系所而言,則未見理學院(College of Science);另如一些 公司如創帷科技公司、凌陽科技公司、趨勢科技等,英文名字都是以 Technology 來指稱科技。所以採用技術或科技來代表 Technology,都有其合適與未盡其意之 處,此處暫以科技稱呼之。科學就其廣義而論,一般會將科技包含在內,有以應 用科學名之,但是有些技術性的活動,並不是應用了科學的原理或理論,才能夠 進行的,所以應用科學雖然是個不錯的語詞,尚不足以包含所有的科技活動。那 麼,科學與科技之間除了這個部分的重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之關連?本文將試 著由二者的定義、特質、與中立性等角度來探討之。 壹、科技與科學的定義 我們先探索科技之意義。有關科技的定義言人人殊,廣義如沈清松(民 75)所主張的科學與技術(p.29),而狹義的則指自然的科學與自然的技術之結合 (p.30)。就前一個定義而言,人文社會科學也含括在內,但是依據沈氏借用其師 賴醉葉(J. Ladriere)對於人類文化之定義:文化分成表象系統、規範系統、表現系 統、和行動系統(p.24),再加上沈氏之終極信仰,共有五個次系統;是則科學屬 於觀念系統,而技術屬於行動系統,如此探討其性質、與其他次系統之關係等, 將不易分清其間之關連性。而狹義的觀點雖然排除了人文社會科學在內,仍不易 釐清前述之狀況。科技一詞如余英時(民76)所言,確有含混之處,它不是指科學 與技術,而是科學性的技術(p.25),這個說法有助於釐清其含意,但是定義未 能針對技術有所著墨;是以此處還是以美國科技教育學者透過集體的討論,所獲 之定義為依據。Hales與Snyder(1980)將科技視為:人類致力於創造與使用工具、 技術(techniques)、資源、與體系,來管理人造的及自然的環境,以達成延伸 人的潛能之功能,以及前述種種與個體、社會、及文明過程產生關連的知識與學 科(p.2)。這個定義甚為明確,並不侷限於技術性的操弄工具(廣義的工具),也 旁及科技與個體、社會及文明的關係。具體的說其內容可區分為:物質科技(包 含營建科技、製造科技)、傳播科技、運輸科技與生物科技。

(3)

至於科學,則可定義為描述自然規律的知識。這個說法掌握了科學重事實之 特性,通常是透過實驗與觀察的方法,來研究自然的現象。在英文裡 Science 早 期是指物理學或自然科學(史蒂芬•柯里尼,1998/2000, p.23),當然在今日其範 圍擴大許多,方法也不限於實驗法。 貳、科學與科技的特性 有關科學的特性,可由其定義及發展觀之。論者認為科學(不含應用科學) 是: 一、科學主要研究之對象為自然界 科學活動主要在研究自然或說物質的現象,但是生物學或醫學之研究 對象則超越了物質的限制,而及於其他生物與人,通常我們將人突出於萬物之 上,反映了對萬物所持之某種價值,或許是現代科技的發展產生負面或宰制觀念 原因之一。人在某個層面是物質也是一種生物,當然,不宜只以物質或某種物理 化學生物作用視之。 二、科學的研究目的在探究宇宙的真相 Snow(1998/2000)認為科學的研究動機在:(一)瞭解自然,與(二)控制自 然;或許有些的科學家有第二種動機,而大多數都著重瞭解自然。一般認為科學 在追求有關自然的真實狀況,其假設在逐步更為接近精確的描述自然的規律,其 活動之性質為發現,而透過科學所獲得的真理是個普泛的真理。所以在追求事實 的過程裡,只有單純追求知識的動機或目標,而無其他目的。這個目的不涉及人 和價值。 三、科學知識具有重演性 常用的科學方法是實驗、觀察與分類,其過程涉及在謹慎控制的環境裡進行 研究活動,而所獲得的科學知識之有效性主要在結果的重演性(Lipscombe & Williams, 1979)。也就是不受人員、時間與空間之限制,只要重複原實驗過程, 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其知識在各地皆相同。當然證諸歷史,也有少部分的科學 知識,受時空因素之影響而有差異存在,如中國發展出的醫學與現代西方醫學則 頗為不同。 四、科學知識的呈現與運作需要運用數學 科學知識的科學純度越高者,越能夠也越需要借重數學來呈現—如物理學,

(4)

其運作也需要數學,如楊振寧先生之研究能借重完美的數學結構,來傳達物理現 象(江才健,2002)。 五、科學知識的探求過程重理性與邏輯 科學知識的累積是透過科學的研究,過程中要觀察、設定假設、進行實驗以 驗證假設、再觀察、再假設與再實驗,如此循環不息以建立理論;其間涉及許多 的判斷,研究者要以理性的態度面對所觀察到的現象,也要透過邏輯來判斷,以 掌握真相。這個過程不能受到非關科學之價值影響,如果像俄國共產政權時期的 作法,只會遲滯科學的發展,徒留笑柄於科學史。 至於科技方面的特性為: 一、科技所研究或處理的對象主要的是物質 科技研究或處理的對象是自然的資源,所用的方法是科技性的手段,會將原 有物質的性質或形式做些改變,過程會有控制感的產生,或許這是馬庫色、哈伯 瑪斯等人所批評”宰制”觀念或意識的來源。 二、科技的目的在滿足人的需求與慾望 科技研究的出發點在人,早期只在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但是隨者基本需求之 滿足,而會衍生一些慾望,科技之研究目的也跟之轉向滿足慾望的層次。 三、科技的知識也具有重演性 依據西文科技字源分析,科技早先為技藝,而不是像近代與科學較為接近— 如工程學,所以科技知識兼具美與技術;當然近代的科技知識前沿會觸及科學, 其研究方法如工程學者所用,與科學家大致相同;然而,有一部份科技知識之來 源,則賴經驗與摸索。無論何種方法,所獲得的知識,也具有重演性。但是科技 研究之結果,則會因國家與地區之不同而有差異,例如木工的鋸子中外不一,台 灣會有電鍋而其他地區則有不同的科技與科技知識。 四、科技知識的運作部分依賴數學 科技知識中如工程學部分,研究者事實上大多數的活動都在操作數學;但是 一些與肢體操作或如媒體創作部分,則無須依賴高深之數學,而可以用傳統的專 業用語來表達。 五、科技知識的建立要運用理性與邏輯 科技處理的對象是物質,如何以科技的過程將之改變性質、形式,與科學知

(5)

識相似,都有賴理性與邏輯,因為物質的變化有其規則,超越了價值、意識型態 之影響。 六、科技發展前能夠評估其成效,但是不一定能確知其負面的效應 科技發展都是針對特定的目的而來,就所要達成的目的在短期方面,能夠評 估其產生之正面與負面效果(負面之評估也是由慘痛之經驗而來的),但是長期 的負面效應並不能有效的預估,如核子彈的研發是為了怕軸心國先發明,等到成 功的丟到日本後,產生之效果完全符合科學家預先之計算,只是戰後冷戰對恃 下,核子武力的大量研發,所造成毀滅性的恐懼,則不是預先能料到的。未來其 他新科技的長期效應,也未必能夠清楚的預估出來。 參、科學與科技之中立性 「科學是價值中立」的命題,早已經過相當深入的研究。一般探索的角度有: (一)科學的目的僅在求取知識可以不牽涉價值的考量;(二)科學知識之所以 如此,不會因人的價值觀念、性別(女性主義者另有主張)、國家地區等因素的 不同,而產生變化,這個知識是無關是非善惡的,也可以說是無善無惡的;(三) 科學方法之中立性是說由這些方法得到的結果與研究者的價值無關,但是方法的 使用涉及價值,最純的科學如物理學或是如此,而與人有關的醫學,則無法簡單 的套以價值中立的”神盾”,此所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七三一部隊以人體(幾乎全 部為中國人)做鼠疫、天花及其他疾病之活體實驗,甚或活體解剖,被視為是禽 獸之行為,而無法為世人所接受,此所以近代人權之發展要及於獸權,也要謹慎 思考其他生物活體解剖的正當性。 至於科技是否也是價值中立?如果藉由上述角度論述,顯然不是如此,雖然 也有人主張科技只是個工具,工具是價值中立的。循著探索科學的方式,首先, 由科技研究之目的而言,它是充滿了價值色彩的,它或許針對個人、少數人也可 能是政府的需求而定,所以不是沒有價值的影響的,故此不合所謂的價值中立 性;其次,科技的方法之中立性,如採用技術性的方法以改變物質,所得的結果 應該也會與研究者的價值無關;而就科技知識而論,大部分(特別是近代以來) 也能超越個人的價值觀念、性別(女性主義者另有主張)、國家地區的不同。但 是,部分的科技知識則受價值或其他因素之不同而顯現差別性。

(6)

肆、科學與科技之異同 科學與科技的初步探索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其間之異與同。就相同部分而 論:二者研究或處理的對象都涉及物與人,研究的方法有部分是相同的,所得知 識的普及性與重演性也相似,過程也要以理性與邏輯為重。 就差異性觀之,則可發現:二者之動機或目的不一,所得的知識性質也不相 同,科學透過對具體物質的研究,而得到抽象性的結構、原則,甚至有些是以數 學的形式來表達;而科技的知識則非如此,其呈現的形式也不是數學的方式。 伍、近代對科學與科技批判之反思 由歷史的發展與上述的討論,可以得知科學與科技是二個有其相異之處,但 是為什麼近代以來論及科技對人類社會、文化、及其他層面之負面衝擊時,顯然 是將科學與科技合而論之。其中之原因可能是:(一)近代一些新的科學與科技 的發展關係密切,不易將二者截然劃分開來,像奈米科技雖由一九九0年起逐漸 為人所知,但是現階段奈米技術尚未成熟,而與奈米科學無法區分(鄭天佐, 2002),故以奈米科技稱之;另如生物科學與科技之間亦有類似之情形。(二)科 學與科技之發展都受到所處社會條件之影響,可以合起來一併討論;(三)科技 本身或背後即隱含了科學的知識;與(四)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會設計與 操弄甚多實驗器材與設備,而科技家進行實驗與專業工作時,也要設計、製造與 操弄設備與器材,這個部分有雷同之處,此所以科學家會將科學與技術並論。 國內有些學者宣稱科學無法中立,而鼓舞台灣的科學家要以科學的專業,對 科技的方向與政策,或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做客觀的評估與監督(林 俊義,民 72,p. 1)由這段文字中可以發現論者持廣義的科學觀;即便不分科學 與科技,我們或許可以這樣區分說科學的發展會受政府、經濟狀況、文化因素的 影響,但是,科學知識的中立性是存在的。西方在論述科學與科技時,也是二者 合論,而提及現代科技的發展與啟蒙運動有密切關係,其發展已經脫離其為真理 揭露方式的基本意涵,這個敘述可以分二部分來看,在揭露真理方面是科學的本 分,而偏離這個目的,則是應用科學時所產生的現象。另一方面則涉及宰制意識 的發展,楊深坑(民 79)指出科技的發展產生了科技宰制意識的發展,人創造 了科技以解除許多勞務的束縛,但是宰制自然之後受到自然的反撲,其險狀讓人 無法處理而不能不檢討對待自然的態度,此所以近年來也有要選擇適當科技

(7)

(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論述。哈伯瑪斯認為要把主體性加諸自然、要和自然溝 通,必須先解除人與人之間溝通可能的宰制情形,馬庫色認為不要把自然當作技 術控制的對象(p.118);而透過溝通理性,政府的科技及公共政策宜在無宰制的溝 通辯論過程中形成,才能使科技發展助長健全合理的社會之建立(p. 123)。 個人以為科技的處理對象為自然界,所採行的研究方法除了部分類似科學 外,其他的科技作為本質上就在改變自然,因此所謂控制的本質不會消逝,只是 要不要產生宰制的意識,或許可以透過理性的溝通法規的規範與文化的建立而避 免。即便如是,有些目前看來無須發展或有毀滅性的科技,是不是就不要繼續發 展呢?其利弊得失有時要放在全人類的生存與福祉的角度來評估,而不是以當前 或部分人群的角度來衡量。 前面曾提過有關人體活體解剖的事,我們會認為即使是科學的研究部分,仍 然不能去做,因為這種取得數據資料的方式不人道,也就不可行。另以核子彈為 例,近日因為北韓宣稱在研究而讓世人矚目,美日憂心,而需透過中俄兩國施壓 來處理。如果說北韓是邪惡之國,核子彈的毀滅性如此之大,所以要盡一切的力 量以消除之,那麼其他擁有核子彈的國家,其擁有核子彈的立論何在?另外,我 們如果放寬視界,以全人類為思考對象,如果說科學家所言太陽在三十億年後將 燃燒完畢,如此地球的生物將因為沒有陽光的照射而死亡,這個估計大致是正確 的,那麼現在將經費、人才、設備等資源投入有關核能的研究,你贊成或反對? 如果在我們所處的銀河或宇宙的小行星,有可能會撞到地球,那麼你贊成繼續研 究威力更大的核子彈嗎?其他還有不同的情況,你認為可以輕易地衡量適合的科 技嗎?或許科技就是如希臘神話中之代表科技之神祉的形象所示,他是跛腳、俊 美,其妻美而不安於室,由於勾引外人而引爆長期的戰禍,造成浩劫(楊深坑, 民 79)。所以科技是具有美與障礙的雙重性格,這個不圓滿性,只有依賴人本身 的自覺、自制與反省,才能減少可能的災害。

(8)

參考文獻

史蒂芬•柯里尼(1998/2000),導論,載於 C. Snow(1998) The Two Cultures. 林 志成、劉藍玉譯,兩種文化,pp. 18-85,台北市:貓頭鷹。 江才健 (2002), 楊振寧傳—規範與對稱之美,台北市:天下文化。 余英時(民 76),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載於余英時著中國思想傳 李隆盛(民 83),”Technology”的中文名字是「科技」,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7, 1,1。 沈清松(民 75),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台北市:時報文化。 林俊義(民 72),科技文明的反省,台北市:帕米爾。 統的現代詮釋,pp. 1-51,台北市:聯經。 陳國成編(民 87),二十一世紀的關鍵科技,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傅大為(民 81),評金觀濤、劉青峰《問題與方法集》及劉青峰《讓科學的光芒 照亮自己》—近代科技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產生,載於傅大為著異時空理的知 識追逐—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文集,pp.249-269,台北:東大。 楊深坑(民 79),哈伯瑪斯的現代科技批判。當代,56,pp. 46-55。 鄭天佐(2002),二十一世紀的新產業革命,載於馬遠榮著奈米科技,p. 4,台北 市:商周。

Feynman, R. P. (1998/1999). The Meaning of it All: Thoughts of a Citizen-Scientist. 吳思遠譯 這個不科學的年代!:費曼談科學精神的價值,台北市:天下。 Hales, J.A., & Snyder, J. F. (1980). Jackson’s Mill Industrial Arts Curriculum Theory.

Fairmont College.

Lipscombe, J., & Williams, B. (1979).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utral? London: Butterworth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提供學習楷模。以活潑生動、高互動性之方式,辦理職涯規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態度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在探索有關科學、創意、歷史、文化和故事 等知識的同時,體驗與別不同的奇妙學習之

透過六個學習範疇,建 構 學科知識 、發展 共通 能力 、以及培養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