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例"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 -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例 Exploration of the influenc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ctor: Birth parents of the baby boomers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周麗端博士 研 究 生:林雅莉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二月.

(2) 謝誌 研究所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完成論文,在撰寫之前,總是懷疑自己是 否有能力寫出這麼大的一個篇幅;在撰寫過程,每次遇到瓶頸也會常常質疑 自己的文筆應該很差又缺乏邏輯;完成論文口試之後,就算完成了這兩年來 所有武功的總集合-論文。 選擇從工作職場進入學術領域是一條不歸路,可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撰寫論文的挫折是從選擇論述議題就開始了,當然最後能順利完成論文首先 要感謝,引領我進入接受知識、製造知識到創造知識階段的指導教授-周麗 端副教授,一個堅持論文架構要井然、論述要清楚的老闆,我的笨拙常常讓 她必須一而再的叮囑與指導,如果沒有教授犧牲時間和腦細胞,我想畢業對 我來說可能是一段遙遠的路途。還有修改論文時細膩無比的唐先梅副教授, 提醒我怎麼趣更完整呈現研究結果的重點,以及潘恩伶助理教授引領我從發 問與討論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觀點與立場,這本論文也因為有您們的建議與 提醒而更完善。 除此之外,當然論文能夠完成還要感謝諸親好友們的幫助,慈倫總是在 撰寫論文過程當我遇到沮喪,就算她已經是為學生忙得焦頭爛耳,仍然會聆 聽、提振我的繼續努力意志。還有協助我發放問卷的孟宗主任、亦凡老師、 銀玉、琤惠、和我的家人們,是一群義不容辭的救火隊。 其他還有研究室的工作夥伴、家庭教育中心的志工群、以及可愛的學姐 與同學的名字,礙於篇幅不能一一列出,感謝大家總能在我需要協助的時 候,適時給予幫忙與支持,對於你(妳)們的感謝銘記在心。最後,要感謝 每位填寫問卷的受試者,如果沒有大家的鼎力相助,我恐怕沒有辦法在有限 的時間裡完成我的學位論文。.

(3)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例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親子關係之相關因素,並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 母為例。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針對「出生於 1956 至 1966 年間者(年約 43-53 歲)」且「有 13 至 18 歲青少年子女」為對象,以立意取樣方式獲得有 效樣本 486 份。本研究工具包含「親子關係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其 中親子關係量表是由「訊息交換」、「情感表達」 、「問題解決」 、「權力關係」 及「親子界限」等五個面向構成。所得資料是以 SPSS17.0 統計軟體進行分 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 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主要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G2↔G3 親子關係,包括訊息交換、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係和 親子界限等面向,皆顯著優於 G1↔G2 的親子關係。 二、G2↔G3 親子關係之分析 1. 母親在情感表達和問題解決上優於父親,父親則在親子界限面向上優於 母親。 2. 社經地位愈高者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係以及親子 界限等四面向,皆顯著趨於正向。 三、影響親子關係之多元迴歸分析 1. 早期親子關係經驗,包括包括訊息交換、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 係和親子界限等面向,都可以有效解釋當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 係。 2. 母親相較於父親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和問題解決的策 略是較正向的。 3. 有配偶者相對於無配偶者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更尊重子女的隱私 與自主空間。 4. 社經地位愈高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 i.

(4) 關係面向更趨向正向。上有顯著解釋力。 5. 非標準工作時間型態及無工作者相較於標準工作時間型態與青少年子 女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和問題解決等面向較為正向。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 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詞:親子關係、嬰兒潮世代、生命歷程理論. ii.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嬰兒潮世代......................................................................... 9 第二節 嬰兒潮世代成長的經濟、教育和家庭結構的變遷 ........ 13 第三節 影響嬰兒潮世代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因素 ................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0 第六節 資料處理方法....................................................................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3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 63 第二節 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與其父母及與其青少年子女親子 關係之差異 ....................................................................... 75 第三節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分析 ...............................................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99 第二節 建議 ................................................................................ 109. iii.

(6) 參考文獻 ............................................................................................... 115 附錄 ....................................................................................................... 126 附錄 1 專家效度名單.................................................................. 126 附錄 2 預試問卷.......................................................................... 127 附錄 3 正式問卷.......................................................................... 134 附錄 4 預試-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彙整表 ................................. 141 附錄 5. G1↔G2 與 G2↔G3 親子關係各題項之平均數差異分析摘 要表................................................................................. 147. iv.

(7) 圖目錄 圖 2-1-1. 1947-1967 年間台灣地區粗出生率 ....................................... 10. 圖 2-2-1. 農家與非農家歷年來(53-96 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 .... 17.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49. 表目錄 表 2-2-1. 1964 年至 2007 年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差距 ................... 14. 表 2-2-2. 1980 年和 2007 年就業者職業類別人數分配比例 ............... 16. 表 2-2-3. 1980 年和 2007 年就業者平均每人基本所得增加倍數比 ... 18. 表 2-2-4. 高所得與低所得之平均每戶人數與就業人數...................... 19. 表 2-2-5. 家庭類型與家庭規模............................................................. 25. 表 2-2-6. 年中戶數與平均每戶人數按農家、非農家及都市化程度分 ............................................................................................... 26. 表 2-2-7. 2008 年嬰兒潮世代婚姻狀態的變遷比較............................. 27. 表 2-2-8. 家庭消費支出按消費型態分 ................................................. 28. 表 2-2-9. 台灣地區人口 1976-2007 年間婚姻狀況 .............................. 30. 表 2-3-1. 家人及親子關係內涵............................................................. 39. 表 3-3-1. 研究正式樣本來源................................................................. 51. 表 3-3-2. 回收問卷之有效率................................................................. 51. 表 3-4-1. 社經地位計算方式................................................................. 53. 表 3-4-2. 類別變項處理成虛擬變項之轉換方式 ................................. 54. 表 3-4-3. 親子關係量表之信度係數(預式樣本,n=112 與正式樣本, n=486).................................................................................. 59. 表 4-1-1. 受試者個人社經地位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5. 表 4-1-2. 受試者個人基本資料............................................................. 65. 表 4-1-3. 受試者父母親社經地位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6 v.

(8) 表 4-1-5. 樣本在 G1↔G2 親子關係各面向的得分分布情形 .............. 70. 表 4-1-6. 樣本在 G2↔G3 親子關係的得分分布情形.......................... 72. 表 4-2-1. G1↔G2 與 G2↔G3 親子關係各分量表之平均數差異分析摘 要表........................................................................................ 75. 表 4-2-2. 不同親別在 G2↔G3 親子關係各面向之差異比較 .............. 82. 表 4-2-3. 不同婚姻狀態在 G2↔G3 親子關係各面向之差異比較 ...... 83. 表 4-2-4. 社經地位與 G2↔G3 親子關係之相關係數矩陣 .................. 83. 表 4-2-5. 不同教育程度在 G2↔G3 親子關係各面向之差異比較 ...... 85. 表 4-2-6 不同工作時間型態在 G2↔G3 親子關係各面向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86 表 4-3-2. G2↔G3 親子關係(訊息交換)之多元迴歸分析(N=486).. 90. 表 4-3-3. G2↔G3 親子關係(情感表達)之多元迴歸分析(N=486).. 91. 表 4-3-4. G2↔G3 親子關係(問題解決)之多元迴歸分析(N=486).. 92. 表 4-3-5. G2↔G3 親子關係(權力關係)之多元迴歸分析(N=486).. 94. 表 4-3-6. G2↔G3 親子關係(親子界限)之多元迴歸分析(N=486).. 95. 表 4-3-7. G2↔G3 親子關係之多元迴歸分析彙整表(N=486) ............. 97. 表 4-3-8. 研究假設與檢定結果對照表 ................................................. 98. vi.

(9)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 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 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例 第一章 緒論 當下一代出現與上一代相類似的行為模式及情感互動經驗時,發現代與 代之間,似乎傳遞著相同的行為模式及情感互動經驗。然而,我們也觀察到 下一代也會呈現不同於上一代的行為與情感互動模式,由此可知,並不是所 有的親子關係都會被傳遞下去,個體除了受到過去家庭經驗的影響外,也會 修正或改變過去的經驗。嬰兒潮世代是人口結構及經濟發展變化最顯著的世 代,因戰後的高出生率及經濟重建,改變該世代的人口結構、社會經濟與教 育機會等;也改變了個人與家庭的經濟地位、家庭結構及婚姻狀態,並衝擊 了個人與家庭的關係發展,而這些改變是否也會影響親子關係的改變?本研 究將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為研究對象,藉以瞭解隨著時間推移,過去家 庭經驗如何影響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與其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幫助我 們瞭解家庭重大持續與非持續親子關係的改變;以及經濟發展、教育機會與 婚姻狀態的改變,又如何影響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與其青少年子女的親子 關係。.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探討親子關係的變與不變 許多父母在當父母之後才發現,自己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有種似曾相 似的感覺,有些事好像小時候也曾經發生過,像是小時候領了壓歲錢後,會 被媽媽借走或代為保管,後來好像都沒有還過,如果我們問媽媽:「我的壓 歲錢什麼時候可以還我?」,媽媽的答案永遠都是:「那些錢拿去繳你們的 學費了啊。」,這些話就在很多人成為父母後,也和媽媽一樣重演相同的畫 面,用了同樣的話回答孩子。還有小時候被媽媽打時,曾經想過以後我當了 媽媽,一定不會打小孩,可是當了父母之後,有時候還是會氣到修理孩子。 我們好像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跟我們的父母一樣,用同樣的方式和孩子互 1.

(10) 動,重複上演相同的畫面。 另外,近期引起大眾媒體廣泛討論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 是指經常沒事往學校跑,幫孩子看頭顧尾;總是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 好」的活動,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的 父母親,像極了直升機,在孩子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天 下雜誌》 ,2007) 。相較於上一代父母為了讓一家人得以溫飽,每天忙於工作 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和家人互動,以及參與子女的成長歷程,而當代有部分父 母卻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與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 從過去親子關係、互動及教養相關研究,分析親子關係的發展脈絡發 現,早期華人父母並不習慣直接向子女表達感受,而現今父母與子女的互動 除了隱晦不直接表達外,也與子女有正向開放的互動,例如傾聽和接納等。 張兆球和郭黎玉(1998)發現華人的溝通傾向婉轉、隱晦和依賴非語言表達; 趙梅如(2004)指出父母常藉由向別人誇讚子女,間接表達對孩子的讚美; 黃宗堅、謝雨生和周玉慧(2004)發現親子間的訊息交換有兩種情形,其一 是隱晦不直接表達的,另一為親子溝通是正向有回饋的;歐陽儀、吳麗娟與 林世華(2006)發現父母與青少年子女,開始有更多的正向言語表達與溝通。 當子女遭遇自己無法因應的困境時,過去父母較少提供援助給與子女, 但現今父母在子女面對問題與困境時,願意給予更多的肯定與援助。曾端真 (2004)發現中年世代受訪者表示,當自己遭遇到無法因應的事件或困境, 父母並沒有提供支援和了解;周玉慧、黃宗堅及謝雨生(2004)發現父母願 意提供愈多的支援給子女,也愈多子女願意接受父母的幫助。另在父母與子 女的互動關係中,除了維持權威關係外,父母也與子女建立類手足、朋友的 同等地位關係。李美枝(1998)在華人傳統社會,親情一向有絕對的正當性, 為人父母者在愛子心切驅力下,覺得自己有責任為子女決定並安排人生;葉 光輝(1998)發現父母的權威逐漸式微,子女對父母的畏懼降低;孫頌賢 (2004)發現子女感受到被平等對待與認同;林昭溶(2005)指出父母和子. 2.

(11) 女可以像朋友般共同討論、互相學習,但孩子認為父母仍然具有管教的權威 地位。 從上述資料來看,隨著時間推移親子關係中有些特質被傳遞,有些特質 則未直接傳遞,也就是說,親子關係除了延續早期的親子互動關係外,也發 展出不同於早期親子互動關係,例如,華人父母從過去到現在,不變的是仍 不善於使用言語表達情感,疏於與子女互動;改變的是願意與子女有更多正 向互動的環境。所以本研究欲了解親子關係中,哪些親子關係被傳遞,以及 哪些親子關係並沒有被傳遞,並了解改變親子關係的可能因素? 貳、分析影響親子關係因素 分析影響親子關係因素 一、代間傳遞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家庭是社會化的第一個場域,父母的教養方式和親子互動關係,對子女 的成長有長期性的影響,小時候經歷的教養方式或互動關係,長大後是否會 採取相同的方式「教養」自己的下一代?是否用相同的互動方式對待子女? 吳齊殷與高美英(1997)發現祖父母採取嚴酷教養方式者,其子女採取嚴酷 教養方式可能性即愈高;歐陽儀和吳麗娟(1998)研究指出外婆與母親的教 養方式有直接代間傳遞的關係,若外婆的教養方式傾向不接納、以及干涉子 女的事務,則母親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對待子女;曾端真(2003)研究中青兩 代記憶中的家庭經驗發現,兩代在親子互動經驗,對於被處罰、被斥責或疏 遠的,以及被疼愛、或親密的經驗,並沒有因為成長背景時代或人生經驗的 不同而顯出差異,顯示中青兩代對於親子互動的感受,並沒有隨時間更迭; Yi、Chang 和 Chang(2004)發現父母的價值觀會形塑子女的教養行為。由 此可知,子女在耳濡目染之下接受父母的教養方式與互動關係,也會仿效父 母的教養方式,成為自己教養下一代的典範。 另外,也有相關研究認為親子互動經驗會受到其它因素影響而沒有被傳 遞,吳齊殷和高美英(1997)研究指出教育程度會改變父母親是否採取嚴酷 教養方式,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比較不會使用和上一代父母相同的嚴酷教養 3.

(12) 方式教養子女。我們也在上述親子關係的發展脈絡發現,有些早期經驗至今 仍未改變,也有些經驗則被修正,並沒完全傳承與上一代相同的親子關係。 由此可知,親子關係是存在有代間傳遞的機制,但同時也會受其他因素影響 而改變。藉由探究家庭中變與不變的親子互動關係,了解哪些親子關係是代 代傳遞的,不會隨者時間而改變的?哪些親子關係是改變的?以及其影響因 素為何?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親子關係的變遷歷程。 二、社會變遷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從親子關係相關研究文獻發現,教育程度、父母社經地位、家庭結構的 完整性等,會影響親子間共處時間、互動的頻率以及情緒感受(朱瑞玲, 1989;侯崇文,2001;鄭麗珍,2001)。而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以及 教育程度又受到經濟發展與教育政策的影響(徐良熙、林忠正,1989;陳寬 政、劉正,2004;陳琬琪,2005)。例如,家庭的經濟收入會受到社會經濟 發展影響的(李淑容,2007) ,如 2008 年的金融海嘯,所導致經濟的危機, 造成家庭頓時失去經濟來源(如工廠關廠、裁員、減薪、無薪休假、強迫休 假等),也影響整個家庭生活品質的惡化;鄭麗珍(2001)指出單親家庭相 較於雙薪家庭,小孩在課後較多無大人在家陪伴、親子共處時間較少、家庭 經濟狀況較差、以及家人的支持關係也較低。從上述研究發現,處於經濟狀 況較差或非完整性結構的家庭,父母親通常忙於生計而疏於與孩子相處,而 孩子獲得父母親資源相對較少,進而影響親子關係。所以親子關係會受到家 庭結構的影響,而家庭結構又受社會變遷影響,因此,親子關係會隨著社會 變遷而呈現不同的樣貌。 本研究認為社會變遷對親子關係是直接影響的因素,過去農耕時代的家 庭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從社會發展脈絡發現戰後經濟重建是社會變 遷最顯著的世代,故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為對象,從嬰兒潮世代社會發展脈 絡中,發現該世代所經歷的經濟發展、社會結構與家庭變遷是不同於上一世 代的。嬰兒潮世代所經歷的社會變遷脈絡,簡述如下:. 4.

(13) (一)人口結構的改變:嬰兒潮世代是出生於高出生率的世代,但當他 們成為父母其生育率卻大幅下降。從我國人口替代水準數發現, 1950 年平均每位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 7 人,至 1983 年總生育率 為 2.06 人低於人口替代水準(2.1 人),2008 年生育率更下降至 1.05 人(行政院統計處,2008)。因此,該世代是台灣社會重大 的人口結構變遷的世代。 (二)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黨政府於 38 年戰後迫遷來台後的各項經 濟建設,促使社會流動更趨頻繁。例如,50 年代的土地改革政 策,讓佃農轉成自耕農,不僅擁有生產工具,也增加了家庭收入; 60 年代輕工業經濟,工廠林立促使許多農村人口外移進入工廠 工作等。 (三)教育機會的增加:57 年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教育政策, 增加了受教育機會,也提升了個人及家庭的社經地位。從父母的 教育程度、職業與下一代的教育、職業取得之關係研究中,發現 教育與經濟是影響社會流動的主要因素(駱明慶,2001;吳慧瑛, 2007)。 (四)婚姻狀態的改變:婚姻選擇也改變了家庭型態及家庭關係等。 由此可知,人口結構、經濟發展和教育擴展對當代社會結構有長期性的 影響,也影響個人和婚姻選擇的改變。經濟發展與教育擴展促使社會流動越 趨頻繁,例如家庭收入的增加、教育程度被提升等;以及婚姻的選擇性增加 改變了家庭型態與規模的,因此,本研究欲探究在社會變遷下的人口結構、 經濟發展及教育機會因素,改變了個人或家庭背景,是否也對親子關係造成 影響? 綜合上述,親子關係會透過代間傳遞給下一代,也會受到社會變遷的影 響,個人過去與父母互動的經驗,會成為自己未來成為父母與子女互動的典 範,學習如何成為父母及如何與孩子互動。而出生不同世代父母對於家庭生 活經驗有不同的詮釋,是受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影響的,那社會變遷又會 5.

(14) 對親子關係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那我們必須要問:親子關係中過去經驗及社 會變遷會對於現今的親子關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嬰 兒潮世代的社會發展脈絡,探討親子關係的代間傳遞是否存在、以及影響親 子關係改變的相關因素。. 6.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過去所經驗的親子關係,以及現階段與青少 年子女的親子關係的狀況。 二、探討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所經驗到與上一代的親子關係,與其下一代 青少年子女親子關係的關聯。 三、探討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的個人或家庭背景因素、與其下一代青少年 子女親子關係的關聯。 四、探討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與上一代親子關係、及個人與家庭背景因 素,對其與青少年子女親子關係的解釋力。.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過去所經驗的親子關係,以及現階段與青少年子 女的親子關係的狀況為何? 二、探討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所經驗到與上一代父母的親子關係,是否可 以有效解釋其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 三、探討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是否因個人與家庭背景因素的不同,其親子 關係有顯著差異? 四、探討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與上一代親子關係、及個人與家庭背景因 素,是否可以有效解釋其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 7.

(1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台灣地區以歷年出生嬰兒數與人口成長率來觀 察,較適當的範圍約在於 1949-1966 年之間,人口成長率也是在這段期 間特別突出,1949 為千分之 29.22,然後上升至 1956 年 36.82 的高峰, 1966 年為 26.96,1967 年則更降至 22.63(薛承泰,2003a)。本研究將 採借學者薛承泰論述,以出生於 1949-1966 年間為嬰兒潮世代,並以 Whitbourne 與 Wills 的研究對象的世代區分,以在 2009 年正邁入 43-53 歲(Trailing-edge Boomers)的群體為研究對象。 二、青少年:法律通常用「少年」為用語,是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 本研究採取我國學制,落在國中及高中(職)或專科三年級,年齡在 13-18 歲之間者。 三、親子關係:指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一種人際關係,包含父母對子女 的情感關係、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與方式、以及父母與子女間的溝通方 式等。涵蓋訊息交換、情感傳達、解決問題、親子界限與親子權力關係 等共五個面向。本研究之親子關係是指受試者在「親子關係量表」上的 得分來代表,訊息交換得分愈高表示個體趨於正向溝通方式;情感表達 分數愈高表示個體趨於正向;解決問題分數愈高表示個體趨於用正向方 式;親子界限分數愈高表示個體趨於尊重自主空間;與權力關係分數愈 高表示個體趨於平權。 四、代間傳遞:上一代有目的或無目的影響到下一代的親子關係,自己將過 去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之互動經驗,作為自己與子女互動的典範。本研究 之代間傳遞是指受試者在「親子關係量表」上的得分來代表,自己與青 少年子女、及與上一代父母的親子關係等各分量表,分數越相近表示親 子關係代間傳遞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嬰兒潮世代 壹、嬰兒潮世代定義 大英簡明百科(Britannica Concise Encyclopedia)解釋嬰兒潮世代是指 出生在 1946 年至 1964 年的世代。其父母經歷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期,因生活的艱苦及不確定性,導致許多未婚男女延遲婚姻,和許多已婚 男女延遲生子;以及在美國和其他同盟國於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勝 利,百萬士兵返家。適逢國家在戰爭結束後的經濟重建,促使人民開始定居 生活並且開始生育,而導致人口激增的現象。 美國葛羅里百科全書(GrolierMultimedia Encyclopedia)解釋嬰兒潮世 代是關於在 1946-1964 年期間和緊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發生的現象和世 代。百萬軍人從戰區返鄉,促使一些國家出生率開始暴增,也創了 1910 年 以後新高紀錄。戰後的經濟發展,促使人民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和消費商 品。美國同時推動 G.I. Bill 教育法案,讓退伍軍人回到大專院校接受教育, 相對提高教育程度與就業機會。 Whitbourne 和 Wills(2006)透過觀察美國於嬰兒潮世代期間的出生率, 從 1946 年開始,出生率急遽上升並穩定增長,持續近二十年之久,在 1957 年達到高峰,並保持穩定,直到 1965 年開始下降。這段期間的人口爆炸增 長,被後來的人稱之嬰兒潮。由上述資料可知,嬰兒潮世代泛指歐美國家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於 1946 年至 1964 年代的人口,除了出生率的驟增 外,也包含文化、社會和經濟的改變,而且是全球性,非單一國家的獨特現 象。 貳、誰屬於嬰兒潮世代 「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從字義上來看,是指嬰兒激增的意. 9.

(18) 思,意指高出生率而有大量的出生人口。觀察台灣地區歷年出生嬰兒數,從 1948 年 26 萬 4 千人上升至 1949 年的 30 萬人,之後 1955 年攀升到 40 萬人, 直到 1967 年才下降至 37 萬 4 千人(行政院主計處,2008),也從歷年來出 生率發現,出生率從 1947 年開始,高出生率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直到 1966 年才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圖 2-1-1)。相較於美國在此時期的出生嬰兒數, 其 從 1946 年 開 始 , 急 遽 上 升 並 穩 定 增 長 , 直 到 1965 年 下 降 至 萬 人 (Whitbourne, & Wills, 2006),因此,台灣嬰兒潮世代相較歐美國家較晚發 生。. 圖 2-1-1 1947-1967 年間台灣地區粗出生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8)。歷年人口總增加及自然增加率、粗出生 率、粗死亡率、毛及靜繁殖率暨嬰兒出生時母親平均年齡。 2008 年 12 月 7 日,取自 http://www.stat.gov.tw/ 從出生率的攀升發現台灣較美國晚三年開始,其原因有二: 其一為我 國並非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區國家;另一為國民黨政府於 1946-1957 年期間, 由大陸移民來台。在薛承泰(2003a)研究有關台灣地區人口特質與趨勢, 認為從人口學觀點,一般認為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s)泛指 1946-1964 年之間出生者,而台灣地區以歷年出生嬰兒數與人口成長率來觀察,較適當 的範圍約在於 1949-1966 年之間。因此,從出生率的增減本研究將採用學者. 10.

(19) 薛承泰論述,以出生於 1949-1966 年期間為台灣嬰兒潮出生世代。 参、嬰兒潮世代特徵 許多研究指出人口、經濟和社會文化的變遷,是促發嬰兒潮世代發生的 主要原因(引自 Whitbourne, & Wills, 2006)。嬰兒潮世代除了經歷一段長時 間人口結構的改變外,戰後的經濟與教育發展也有重大的改變。在台灣嬰兒 潮世代所經歷的是戰爭結束之後的人口驟增,以及社會、教育政策和文化的 變遷,例如自耕農比例從 1946 年 32.7%,至 1974 年增加到 80%;國民義務 教育普及化,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也從 1952 年的 8.8%提升到 44.9% (黃俊傑,2006)。從上述資料發現,經濟發展政策增加擁有生產工具者、 以及教育政策的推行,提高了民眾的教育程度,這些改變也帶動了許多社會 現象變遷,如社會階層的流動趨於活潑、人口成長與遷移、教育擴展、中智 階級的茁壯、以及婦女的興起,這些改變也帶動了家庭結構的轉變。 盧羿廷(2004)發現嬰兒潮世代的婚姻狀況是不婚、晚婚、同居的伴侶 關係及高離婚率;以及教育機會增加,提高了教育程度及女性就業率。李瑞 金和盧羿廷(2005)提出嬰兒潮世代婦女的特質,包含因個人主義及女權運 動興起,導致婚姻維繫與家庭功能式微;生兒育女是選擇性非必要義務;教 育程度與就業率提高,女性更具有基本經濟能力也更獨立自主等。王順民 (2008)則認為嬰兒潮世代糾結著年齡、性別、身心狀況、家庭結構、社經 水準以及人文區域等等之物理環境改變,以及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個人境 遇變遷的複合概念。Whitbourne 和 Wills(2006)指出嬰兒潮世代相較上一 世代的人經驗到更多元的婚姻關係模式,例如離婚率增高、不婚者增多等。 Whitbourne 和 Wills(2006)研究嬰兒潮中年世代親密關係發展,認為 此世代的家庭角色與關係組成是複雜的,其同時扮演父母與子女的角色,且 也同時扮演祖父母與孫子女的角色,而親子關係在此階段會有發展性的挑 戰,其分析 1960 年至 1980 年有關青少年發展、青少年家庭、約會及友誼的 出版品發現,在親子關係部份家庭結構因素、家庭特質及生活事件會影響親 11.

(20) 子間的互動模式,並有長期的影響力。以及 1980 年代後期研究父母與子女 的親子關係相關文獻,發現嬰兒潮世代父母的生活型態是圍繞著子女轉動 的,並願意給與子女更多的協助。也在其研究中發現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 相較於上一世代的人經驗到更多元的婚姻關係模式,如不婚、晚婚或同居 等;教育機會的增加也提高了女性個人的經濟能力不需再依靠男性。由此可 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的生命歷程特質是有別於上一代的,社會的變遷 確實對個人和家庭的發展有持續性的影響力。 本研究運用 Whitbourne 與 Wills(2006)區分研究對象的方法,該研究 將嬰兒潮世代區分為二個出生組,以年屆 50 歲為分界點,分為 Leading-edge Boomers 與 Trailing-edge Boomers,在 2005 年 Leading-edge Boomers 已 50 多歲接近 60 歲,已漸邁入老年,脫離照顧子女,並開始計畫退休後的生活; 而 Trailing-edge Boomers 則大約 40 歲剛進入中年,以養育青少年子女為主 要任務。並且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子女正處於準備進入社會,脫離對父母的依 賴,開始獨立自主生活的階段(Duvall, 1957;黃德祥,2006),此時期的 親子關係特徵又會影響後期的發展,也被視為家庭生命週期中最為重要的階 段。因為親子雙方正面臨角色轉變的階段,因為父母必須試著接受,子女正 處於開始對外擴展社會關係尋求自主,同時又需要依賴父母的支持和援助, 面對的是「自主」和「依賴」的親子關係。有相關研究指出,成年時期的親 子關係,不論是情感連帶或衝突會受早年的親子關係所影響(Isaaca, 1981; Simons et al., 1991;吳齊殷、高美英,1997;歐陽儀、吳麗娟,1998)。 因此,以本研究所界定的嬰兒潮世代(出生於 1949 至 1966 年) ,至 2009 年其年齡範圍為 43 歲至 60 歲間,而本研究以探討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與青 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為主要目的,但 Leading-edge Boomers 已脫離照顧子女 階段,所以本研究以 Trailing-edge Boomers 為研究對象。故以出生於 1956 年至 1966 年的嬰兒潮世代父母為本研究對象,在 2009 年這群出生於嬰兒潮 世代的人正邁入 43-53 歲。. 12.

(21) 第二節 嬰兒潮世代成長的經濟、 嬰兒潮世代成長的經濟、教育和家庭結構的變遷 分別就嬰兒潮世代成長的經濟發展、教育機會及家庭結構的變遷脈絡, 以及對個人與家庭的影響,論述如下:. 壹、經濟發展的變遷 一、1956~2009 年的經濟變遷 (一)貧富差距從縮小到擴大 從 2008 年行政院主計處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資料發現,嬰兒潮 世代在 1964 年至 1981 年間所處的經濟環境是貧富差距逐漸縮小,並維 持一段長時間的穩定(見表 2-2-1) ,觀察 1964 年至 1981 年間最低與最 高所得戶數變化情形,發現最低所得組(最低所得收入 20%的家戶單位) 維持在 7.71-8.80%間,最高所得組(最高所得收入 20%的家戶單位)下 降 4.03%,顯示所得分配的差距縮短,並呈現穩定發展。再者,從所得 分配最高分位組與最低分位組的差距若以五等分組來看,1964 年度為 5.33 倍至 1981 年縮小為 4.40 倍,貧富差距逐漸縮小的事實是存在的。 而到了 2007 年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差距增加至 6.76 倍,發現隨著經濟發 展貧富差距也逐漸被拉大。 另外,我們也從國際間計算貧富差距的指標之一,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來看家戶所得分配的不均度,比較家戶所得在不同時期的 變化,當係數愈大表示所得愈不均,從 1964 年 0.321 至 1981 年下降 至.0287,逐漸下降的數值,代表家戶的經濟能力被提升,家戶間的所 得差距減小。但至 2007 年係數提升為 0.341,家戶間的所得的不均度再 被提升。另比較 1964 年至 1981 年的吉尼係數,降幅為 0.05,相較 1981 年至 2007 年則增加 0.06。由此可知,嬰兒潮世代所處的經濟環境是從 所得低不均度到所得高不均度,以及貧富差距從穩定到提高。. 13.

(22) 換句話說,在 1964 年至 1981 年代台灣的所得是較為平均化的,但 從 1981 年代後則經濟所得則進入較高的所得不均度。同 Kuznets 於 1980 年也發現台灣 1970 年與 1980 年代台灣所得是較平均化(引自林金源, 1997),以及林金源(1997)發現 1980 年代後期所得不均度則高。 表 2-2-1. 1964 年至 2007 年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差距 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組 第五分位組 之所得分配比(%) 為第一分位 吉尼 年別 1 2 3 4 5 組之倍數 係數 lowest Secon Third Fourth Highes (倍) 20% d 20% 20% 20% t 20% 1964 7.71 12.57 16.62 22.03 41.07 5.33 0.321 1968 7.84 12.22 16.25 22.32 41.37 5.28 0.326 1970 8.44 13.27 17.09 22.51 38.69 4.58 0.294 1972 8.60 13.25 17.06 22.48 38.61 4.49 0.291 1976 8.91 13.64 17.48 22.71 37.26 4.18 0.280 1981 8.80 13.76 17.62 22.78 37.04 4.21 0.281 1986 8.30 13.51 17.38 22.65 38.16 4.60 0.296 1991 7.76 13.25 17.42 22.97 38.60 4.97 0.308 1996 7.23 13.00 17.50 23.38 38.89 5.38 0.317 2001 6.43 12.08 17.04 23.33 41.11 6.39 0.350 2006 6.66 12.37 17.42 23.51 40.03 6.01 0.339 2007 6.76 12.36 17.31 23.16 40.41 5.98 0.34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二)職業結構趨向多樣化 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始於 1950 年代農地改革政策、進口替代的經 濟政策。在國民政府未遷台前,家庭主要的經濟型態是以農業為主,大 部份人民都從事農業工作,而戰後所推行的經濟建設,更廣泛影響到社 會各階層,例如個人的市場工作機會增加,以及家庭擁有生產土地與工 具,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也改變了家庭的主要經濟型態(王宏仁, 1999)。黃俊傑(2006)分析經濟發展文獻觀察農業人口的轉換,發現 14.

(23) 從事農業人口從 1952 年的 54%,逐年下降到 1989 年的 18.1%;以及受 到工業化發展影響,從事工業人口比例從 1952 年的 18%,至 1989 年攀 升到 43.5%;另外,女性勞動參與率也從 1978 年女性就業率比例 39.13%,2007 年為 49.44%,有給職女性就業率增加 10.31%。 除了觀察農業人口與女性勞動參與的變遷外,也可以從比較 1980 年和 2007 年就業者的職業類別比例的變動發現(表 2-2-2),從事農林 漁牧工作人員減少比例最多,27 年來減少約 13.33%,其次是技術工、 機械設備操作工、組裝工及體力工;而人數增加最多的職業類別是服務 性工作人員及售貨員,約增加 12.04%(行政院主計處,2007) 。從上述 資料得知,從早期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產業發展為工業化的產業發展,以 及從生產性為主的經濟活動,轉變為以技術性、專業化與服務性的多元 經濟生產結構,這些變遷不僅僅影響社會的結構,也影響個人與家庭的 職業類別選擇及經濟收入的增加,例如農戶家庭獲得土地和生產工具, 以及家庭成員加入工業化勞動市場,促使家庭的經濟來源不再只依靠農 業生產而已,還加入勞動市場的薪資所得,提升了個人和家庭的經濟收 入。. 15.

(24) 表 2-2-2. 3. 1980 年和 2007 年就業者職業類別人數分配比例 職業類別 1980 2007 全體就業者 100.00 100.00 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 3.42 4.98 人員 專業人員 7.91 7.17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18.80 16.11. 4. 事務工作人員. 5. 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 6.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1 2. 增減 -1.56 0.74 2.69. 10.50. 11.69. 1.19. 5.95. 17.99. 12.04. 19.24. 5.91. -13.33. 技術工、機械設備操作工、組裝工及體 37.61 32.72 -4.89 力工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7. 由此可知,嬰兒潮世代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是開放而蓬勃發展的, 個人或家庭可以經由改變職業、以及取得土地,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 也透過這樣的社會流動機制,提升了個人或家庭社會地位、經濟所得, 得以改善生活的劣勢環境,以及提高家庭可利的資源和生活品質。 二、經濟發展對個人與家庭的影響 (一)個人與家庭收入所得增加 家庭經濟所得逐年增加,從家庭收支調查資料中發現,農家與非農 家歷年來(1964-2007 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的成長曲線,發現家戶 所得是逐年增加的,尤其從 1976 年開始直線上升,直到 1996 年上升比 例才逐漸趨緩(圖 2-2-1) 。從 1964 年至 2007 年農家與非農家每戶平均 可支配所得中發現,1964 年農家平均每戶所得為 27,995 元,非農家為 28,982 元;2007 年農家每戶平均所得為 768,386 元,非農家為 937,071 元;相較 1964 年與 2007 年農家平均每戶所得增加 27.45 倍,非農家每 戶所得增加 32.33 倍。另從 1980 年台灣地區個人所得分配調查報告資 16.

(25) 料,以 1976 年幣值為定基指數,1964 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金額是 64,177 元,定基指數為 55.18;1980 年所得為 162,592 元,定基指數為 138.95,1980 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相較 1964 年增加 151.79%,指數 增加 83.77。從逐年增加的可支配所得以及倍數可得知,可以證明經濟 發展確實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圖 2-2-1 農家與非農家歷年來(53-96 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隨著經濟成長個人的就業薪資所得不斷被提升,比較 1980 年和 2007 年 就業者的基本所得增加倍數發現,就整體就業者的基本所得增加 3.29 倍, 也從表 2-2-3 可以觀察到每一種職業類別的基本所得都是增加的,專業性工 作者相較製造業及勞動工作者,平均所得增加倍數相較較高(行政院主計 處,2007)。也比較不同年代平均每人所得(NI)發現也有逐年增加趨勢, 平均每人所得 1981 年是 91,470 元、1991 年為 223,697 元、2001 年為 395,319 元、至 2008 年增加至 477,929 元(行政院主計處,2008) ,從 1981 年至 2008 年平均每人所得共增加 5.22 倍。由此可知,經濟發展的確全面提升各階層 的個人所得。. 17.

(26) 表 2-2-3. 1980 年和 2007 年就業者平均每人基本所得增加倍數比 職業類別 1980 年 2007 年 倍數 全體就業者 127,531 547,441 3.29. 2. 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 主管及經理人員 專業人員. 3.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150,468. 664,895. 3.42. 4. 事務工作人員. 160,203. 464,678. 1.90. 5. 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 118,949. 457,303. 2.84. 6.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72,748. 236,100. 2.25. 1. 278,074. 1,185,831. 3.26. 202,367. 891,915. 3.41. 技術工、機械設備操作工、 110,054 434,975 2.95 組裝工及體力工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7. (二)家庭就業人數影響家庭所得 林金源(1997)研究發現 1980 年代後期所得不均度的起因,是因 為家庭就業人數減少所致,家庭就業人數會影響家戶所得的多寡,家庭 就業者愈多的家庭其所得分配愈趨向高所得組。相較低所得與高所得的 就業人數發現(表 2-2-4) ,高所得組從 1981 年至 2007 年都維持在兩個 或兩個以上就業者的家庭,而低所得組則從一個以上或兩個就業者,下 降至單一就業者(或無就業者)的家庭。從低所得的家庭人數與就業者 人數推論,低所得的家庭類型應該為單親家庭、一人家庭或老人家庭 等。因此,家庭結構的改變,是導致家庭間人力資本分配愈趨不均,也 是影響家庭所得高低的因素(林金源,1987)。. 18.

(27) 表 2-2-4. 高所得與低所得之平均每戶人數與就業人數 全體家庭 低所得 高所得 年別 每戶 就業 每戶 就業 每戶 就業 1981 4.79 1.92 3.65 1.45 5.61 2.61 1986 4.53 1.83 3.09 1.14 5.49 2.62 1991 4.16 1.76 2.81 1.10 5.00 2.52 1996 3.92 1.71 2.32 0.84 4.91 2.55 2001 3.58 1.56 2.01 0.66 4.60 2.35 2006 3.41 1.52 1.87 0.59 4.37 2.32 2007 3.38 1.50 1.93 0.60 4.32 2.29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三)女性就業率提高 隨著教育擴張、經濟發展、及婚姻觀念的快速轉變,不僅促使家庭 型態更趨多元,無疑也對家庭經濟與所得分配造成影響。從就業人口結 構來看,比較 1978 年至 2007 年女性就業率比例從 39.13%提升至 49.44%,增加了 10.31%有給職女性。經濟發展雖然提升了婦女的勞動 參與率,但以就業結構來看,男性仍被期待為家庭主要生產者的角色, 而女性為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因此,早期女性的工作較集中於低階層、 低收入、非技術性或半技術性的工作,也因為職業被隔離及薪資不平 等,女性相對於男性而言,仍處於經濟附屬地位(呂玉瑕,1992)。也 有研究指出教育機會提供女性可以提高個人的教育程度或社經地位,例 如王叢桂(1993)發現到年輕女性已逐漸脫離傳統上「配合男性的角 色」,開始要求自己的工作成就;陳玉華、伊慶春與呂玉瑕(2000)指 出婦女透過就業,可以獲得較多經濟資源,也提升夫妻平權及增加參與 家庭決策的比重;黃芳玫、翁任嬋和黃芳雅(2009)發現教育提高了女 性的專業技能,薪資所得相對被提高,勞動參與率也愈高。 從上述資料發現,經濟發展確實增加家庭經濟收入,促使家庭有更 多的所得收入可以支配。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在孩提時期的經濟生活 19.

(28) 是均貧、物資匱乏的;當其成為父母後因經濟的蓬勃發展,經濟生活是 穩定而富裕的,從小到大其所經歷的經濟環境是從物資匱乏漸趨富足。 另外,也從持續增加的女性就業率發現,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女性相較 於其母親,經濟能力被提高也更獨立自主,鬆動了傳統以男性主要生計 的角色,女性收入也成為分擔家庭支出的主要來源。. 貳、教育機會變遷 一、1956 年至 2009 年的教育變遷 教育政策擴張與推行是增加受高等教育機會的重要因素,依臺灣省政府 主計處、內政部行政院主計處及教育部統計處之統計資料發現,從 1968 年 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回推原義務教育年限,應從 1962 年出生者皆可接 受此教育制度。並從不識字率、受中等以上教育人數、及各級學校數目等因 素,瞭解教育發展的變遷,第一是不識字率逐年降低,由 1952 年的 42.1%, 至 2008 年降低至 2.3%;第二是受中等以上教育比例人數增加,由 1952 年 的 8.8%提升至 2008 年的 67.73%;以及第三是各級學校數目增加,1950 至 1951 學年度,全省各級學校總數為 1,504 所;至 2008 學年度,全省各級學 校總數為 8,096 所。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到教育政策對社會結構的改變有著 巨大的影響,教育是垂直(向上)和水平(代間與代內)社會流動的起始點, 因為教育程度的高低可以決定職業種類選擇、薪資所得多寡,以及各種經濟 社會資源的取得。 教育機會的增加,讓個人的成就發展不再受個人的性別及出身背景所限 制,個體都透過接受教育提升個人的社經地位。許嘉猷(1989)研究父母與 子女二代職業資料分析,發現代間社會流動比例相當高,地位世襲情形並不 嚴重,階層流動向上流動率是向下流動率的 2.8 倍,子女的教育程度大部份 高於父母。研究台灣的教育發展與教育流動相關文獻,發現家庭背景、個人 條件等因素雖然重要,教育發展相較於家庭背景及個人條件,有更明顯的結 構變遷,證明了教育機會的提升才是促成教育程度提高的重要機制(陳寬 20.

(29) 政、劉正,2004;陳琬琪,2005)。在社會階層中,個人是否能往上流動最 常取決於所受的教育程度高低。從古代科舉制度提供一般男性老百姓往上升 遷的途徑,以及現在義務教育的普及化,大開我們往上升流動的機會,不因 個人的性別、種族、年齡或弱勢環境等,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二、教育機會變遷對個人及家庭的影響 (一)家庭經濟資源多,教育程度愈高 隨著經濟成長與教育擴張,家庭有較多的經濟資源投資子女,下一 代也有更多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下一代的教育成就更有機會超越上一代 的。江莉莉(2003)比較 1976 年與 2001 年台灣家庭二代間的教育變遷, 發現早期(1976)二代間教育程度有高度的延續性,即兒子和父親的教 育程度是同等的,後期(2001)二代間的教育流動性呈現上升趨勢(許 嘉猷,1989)。相關研究也指出,影響個人教育成就的家庭因素,包括 父母親個人的的背景變項,如父母本身的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省籍 與族群;還有家庭結構因素,如子女的性別、出生排序、與手足數等因 素(林鶴玲、李香潔,1999;陳琬琪,2005;吳慧瑛,2007),其中又 以家庭的社經地位特別受到重視。 (二)競爭者愈少,教育程度愈高 以家庭結構來說,高出生率導致家庭規模的擴展,平均每戶四至七 人,手足成為家庭資源的競爭者。李敦仁(2007)研究臺灣教育長期追 蹤資料庫(TEPS)資料,發現家庭資源是教育成就的重要影響因素。 嬰兒潮世代是出生在高出生率的世代,是多手足的世代,相對家庭資源 競爭的人數多,所分得到資源就會相對減少,例如莊奕琦、賴偉文(2008) 發現手足數愈多,對個人教育成就有顯著負向影響,子女數愈多,對子 女教育投資愈不利,與吳慧瑛(2007)研究結果發現手足人數對能獲得 教育資源的多寡有負向影響,有相同的研究結果。因此,當其手足數越 多接受教育資源相對較少,教育程度則較低;手足數少的家庭則有更多 21.

(30) 的經濟資源可以投注給子女,相對獲得教育資源較多,教育程度則較 高。當家庭資源是有限時,手足人數增加對於每個人平均分配到父母親 的投入時間與家庭資源相對就會減少。 (三)兩性都有均等的受教育機會 傳統家族主義及父系社會,家庭中的性別與出生序,對家庭資源的 取得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重男輕女的傳統價值觀,認為兒子的教育報 酬率常高於女兒,因為老年是和兒子同住,是要依靠兒子來照顧老年生 活,而且女兒如果沒上學,可以在家幫忙照顧小孩或做其他家事。 Greenhalgh 在 1985 年追蹤 1978-80 年 80 個家庭,探討台灣家庭中子女 性別和家庭教育投資決策之間的關係,發現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家庭內 女兒接受教育的機會和兒子均等(引自吳慧瑛,2007)。林鶴玲與李香 潔(1999)及陳琬琪(2005)研究指出在社會轉型、經濟發展、快速社 會變遷的過程中,閩、客族群的女性,因為平等的教育機會,不必再扮 演犧牲自己的角色。吳慧瑛(2007)發現在 1930-1939 到 1940-1949 出 生世代,姊姊可以藉由結婚或工作,提早離家減親家中的負擔,而將家 中的資源留給弟妹用;而 1950-1959 出生世代,姊姊則成為家庭資源競 爭者。 (四)愈晚出生,教育程度愈高 也有研究學者主張以家庭生命週期觀點,認為愈晚出生的子女愈有 利,教育成就與出生排序是正相關的。較早出生子女,因為其父母早期 所得較低,通常面臨家庭資源較為不足的情況,對於長子女的教育投資 投入相對較少,在教育成就上較可能受到不利的影響,因此出生序是影 響家庭資源分配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分析相關文獻發現有二種不同的結 果,部分學者認為父母對子女提供教養時間,愈早出生的子女,所或得 到的關注相較於晚出生的子女為多,教育成就與出生排序是負相關的, 例如 Leiboeitz (1974) 認為父母對子女的照顧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子 22.

(31) 女數愈多,則愈晚出生的子女,所能分配到照顧時間越短,所以長子女 最有利,而越晚出生的子女愈不利(引自莊奕琦、賴偉文,2008)。出 生序較前面的女性,需犧牲自己的婚姻與教育機會,藉由結婚或工作提 早離家,以減輕家中負擔,相對出生序越晚者,就可以獲得較多的家庭 資源,提升自己個人的教育成就。 (五)教育機會的提高,衝擊華人的文化價值 中西文化思潮的激盪,如家族主義和個人主義、權威社會與平權社 會、他人取向與自我取向等。逐步開放的社會,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盪下, 社會正處於不同的價值觀彼此抗衡的狀態。近代台灣社會價值的變遷, 家族主義和個人主義是並存的,且從家族主義趨向個人主義,而個人主 義是由於都市化、工業化與自由主義思潮的帶動(齊力,2003)。也就 是說,隨著社會發展個人越來越重視自由,也重視家人關係的重要性。 而這些覺察不是民眾自覺的,而是政府推動經濟發展,大開門戶所導致 的、以及教育擴張大開我們接觸不同國家的多元文化及思想的機會。傳 統華人的家族主義與現代歐美的個人自由主義,兩種文化思潮並存在我 們的社會文化脈絡,譬如,接受高等教育者,藉由出國留與學術交流, 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歐美社會的價值。 華人文化重視以父子軸為中心的家族關係,是傳承儒家的觀念、信 念與行為準則;西方則重視以夫妻軸為中心的家庭關係,是猶太人和基 督教所傳承的價值體系(黃國光,1995)。不同東、西文化在華人社會 交融,華人採借西方文化一部份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並沒有放棄自己 的傳統文化,例如西方民主式的教養方式,修正了華人父母的嚴教觀, 但仍重視家庭的階層關係。在社會變遷的脈絡中,傳統性和現代性是兩 對立的價值體系,並沒有優劣之分,而嬰兒潮世代就是身處於社會變遷 和多元文化交集的社會文化脈絡下。. 23.

(32) 綜合上述資料,從國民義務教育政策和各級學校的增加比例來看,出生 於嬰兒潮世代父母相較於上一代父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促使其教育成就更 高於上一代父母;女性受限於父系社會下「重男輕女」的性別態度漸漸鬆動, 促使女性的教育程度也高於母親;以及因高出生率促使其在孩提時期,必須 與手足競爭家庭有限的資源,或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家庭資源,但其子女 則因為出生率的下降,可以獲得更多的家庭資源,其教育成就則更有機會超 越上一代。換言之,教育機會的增加,不但加速了社會階層的變動,也提升 個人或家庭的社經地位,改變家庭對子女教育投資的價值觀。不管是在個人 或家庭的改變,都讓社會階層的流動更加活躍,而這些社會結構的改變也帶 動了家庭結構的轉變。. 参、家庭結構的變遷 家庭結構包含家庭型態、家庭規模、婚姻狀況及消費型態,並分別論述: 一、1956 年至 2009 年的家庭結構變遷 (一)家庭型態趨向多元 從過去研究發現,學者對於台灣的家庭型態有兩種不同的陳述,章 英華與齊力(1991)研究日據到光復後,台灣家庭型態的變遷發現,核 心家庭佔 55.30%、主幹家庭佔 22.43%、擴大家庭 21.18%,核心家庭是 主要的家庭型態;陳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1986)以及陳寬政、涂肇 慶與林益厚(1989)研究指出 1970 年初台灣仍以主幹家庭(三代家庭) 為主要型態,而核心家庭是主幹家庭分化出來的單位。從台閩地區 79 及 89 年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和 96 年性別調查,發現家庭型態中核心家 庭所佔比例是最多的,79 年核心家庭佔 63.53%,89 年核心家庭佔 55.05%,至 96 年約佔 74.45%,與章英華與齊力(1991)研究結果相同, 核心家庭才是台灣的主要家庭類型。也從數據資料觀察到家庭型態的變 遷並未停止,傳統以父母為主軸的主幹家庭(三代家庭)與擴大家庭所 佔比例則逐漸減少,79 年主幹家庭佔 12.17%、擴大家庭為 6.80%,96 24.

(33) 年主幹家戶佔 15.98%、擴大家庭為 5.87%(見表 2-2-5 );以及新的家 庭型態正在增加,例如單身、單親或隔代家庭。 表 2-2-5 家庭類型與家庭規模 家庭類型與規模 79 年普查 89 年普查 96 年 A 家庭類型 核心家庭 63.53 55.05 74.45 夫婦 7.92 15.92 6.87 夫婦及未婚子女 50.89 41.36 43.16 夫(或婦)及未婚子女 5.78 5.78 9.47 主幹家庭(三代家庭) 16.22 15.66 15.98 祖父母、父母及未婚子女 12.17 15.66 14.66 父母及已婚子女 3.14 4.18 祖父母及未婚孫子女 0.92 1.14 1.32 單身家庭 21.64 9.60 13.44 其他家庭型態(擴大家庭) 6.80 7.67 5.87 有親屬關係 6.45 6.02 無親屬關係 0.78 1.22 B 家庭戶規模(平均每戶人 4.00 3.30 3.38 數) 總家戶數 6,470,225 7,414,281 4,943,25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1990)。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2009 年3 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月 29 日,取自 http://www.stat.gov.tw/ 以及行政院主計處 (2007)。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 自 http://win.dgbas.gov.tw/ (二)家庭規模從擴大到縮小 近年來,台灣的家庭型態更趨向核心化,以及家庭人口數逐漸減少 (章英華,1994;齊力,1990),家庭規模的擴大與縮小,亦可從上表 2-2-5 觀察發現,1966 年家庭人口數每戶平均 5.6 人(林萬億,2002), 到 2007 年降為 3.38 人。觀察台灣人口替代水準數發現,1950 年平均每 位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 7 人,至 1983 年總生育率為 2.06 人低於人口替 代水準(2.1 人) ,2008 年生育率更下降至 1.05 人(內政部統計處,2008) 。 以及比較不同的家庭主要經濟型態的家戶發現,1964 至 2007 年間農家 25.

(34) 平均每戶人數從 7.67 人下降至 3.66 人,非農家則從 5.56 人下降至 3.36 人;並都市化程度觀察家戶人口數的變化,1976 至 2007 年間住在都市 的家庭平均每戶人數從 4.93 人下降至 3.39 人,居住在城鎮的家庭從 5.46 人下降至 3.34 人,以及居住在鄉村的家庭從 5.52 人下降至 3.02 人(表 2-2-6)。從由上述資料發現,從總生育率的下降情形,嬰兒潮世代不管 是處於哪一種家庭經濟型態,或是居住在城市、城鎮或鄉村,其所經歷 的家庭結構變遷是相同的,家庭規模都是從擴大到縮小。 表 2-2-6 年別. 年中戶數與平均每戶人數按農家、非農家及都市化程度分 平均每戶人數 年中戶數 按農家、非農家 按都市化程度 全體 (戶) 家庭 農家 非農家 都市 城鎮 鄉村. 1964. 2,151,847. 5.61. 7.67. 5.56. -. -. -. 1971. 2,660,587. 5.67. 6.60. 5.39. -. -. -. 1976. 3,117,027. 5.24. 6.09. 4.95. 4.93. 5.46. 5.52. 1981. 3,827,971. 4.79. 5.57. 4.57. 4.52. 5.06. 5.13. 1986. 4,427,000. 4.53. 5.13. 4.39. 4.35. 4.77. 4.71. 1991 1996 2001. 5,159,991 5,908,262 6,730,886. 4.16 3.92 3.58. 4.61 4.37 3.93. 4.08 3.86 3.54. 4.06 3.86 3.56. 4.35 4.11 3.80. 4.18 3.79 3.33. 2006. 7,307,999. 3.41. 3.82. 3.37. 3.38. 3.58. 3.18. 2007 7,414,281 3.38 3.66 3.36 3.39 3.34 3.02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三)婚姻狀況的改變 婚姻狀況也是影響家庭結構改變的重要因素,從歷年(1947-2007) 的離婚率發現,1947 年粗離婚率是千分之 0.5,至 2008 年提高至千分 至 2.5,粗離婚率增加五倍之多(行政院主計處,2008) 。觀察研究對象 嬰兒潮世代父母(43~53 歲)在 2008 年的婚姻狀態,從內政部現住人 口婚姻狀況資料,年齡介於 40 歲至 54 歲間的婚姻狀態(表 2-2-7) ,發 26.

(35) 現有偶婚姻佔 72.86~77.45%、未婚比例介於 6.74~14.31%、離婚比例為 11.29~12.12%、喪偶比例約佔 1.32~4.51%,大部分人口為有偶的婚姻狀 態,也發現較晚出生 40~44 歲的嬰兒潮世代,相較年齡為 50~54 歲較早 出生的世代,有較高的未婚比例,而且男性未婚比率高於女性。 表 2-2-7 2008 年嬰兒潮世代婚姻狀態的變遷比較 婚姻狀況 未婚 有偶 離婚 喪偶 年齡組 40~44 小計 14.31 72.86 11.52 1.32 男 36.59 5.57 0.19 8.01 女 6.30 37.27 5.95 1.13 45~49 小計 75.76 12.12 2.51 9.61 男 5.34 38.65 5.81 0.36 女 4.27 37.11 6.31 2.15 50~54 小計 6.74 77.45 11.29 4.51 男 39.98 5.52 0.64 3.58 女 37.47 5.77 3.87 3.16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8) 。人口婚姻狀況。2009 年 6 月 2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四)家庭消費型態改變 比較 1964 和 2007 年家庭消費的項目比例的增減發現(表 2-2-8), 家庭消費支出在改變,過去最大消費項目是「食品、飲料及菸草」 , 「房 地租、水費、燃料和動力」次之,現今房租和食品同居第一,「醫療及 保健」 、 「運輸交通及通訊」和「娛樂教育及文化服務」次之。家庭消費 項目支出比例下降最多是「食品、飲料及菸草」下降 35.3%,比例增加 最多的有「房地租、水費、燃料和動力」 、 「醫療及保健」 、 「運輸交通及 通訊」和「娛樂教育及文化服務」 ,依序為 6.32%、9%、10.46%、11.32% (行政院主計處,2007)。潘倩君和陳建勳(1987)研究就業人口的消 27.

(36) 費型態,發現商業消費支出比率最高,運輸業消費支出成長最多;支出 比例則以食品最為大宗,房地租次之,娛樂教育和文化服務居第三位。 其研究結果和 2007 年的家庭消費支出比例是相同的。由此可知,發現 經濟發展除了家庭收入增加外,家庭結構縮小、教育機會增加,都是影 響家庭消費支出分配比例改的因素,增加子女教育的投資比例、滿足更 多個人的需求,家庭消費不再只求一家溫飽。 表 2-2-8. 家庭消費支出按消費型態分 房地租 家庭器 食品飲 運輸交 娛樂教 衣著鞋 水費燃 具及設 醫療及 什項 年 別 合計 料及菸 通及通 育及文 襪類 料和動 備和家 保健 消費 草 訊 化服務 力 庭管理 1964 100.00. 59.70. 6.30. 17.20. 3.40. 5.30. 2.00. 1.20. 4.90. 1976 100.00. 46.38. 6.83. 21.45. 3.87. 4.61. 4.99. 6.38. 5.49. 1981 100.00. 39.44. 6.80. 24.13. 4.58. 4.50. 6.89. 8.30. 5.36. 1986 100.00. 37.42. 5.84. 23.26. 4.30. 5.42. 8.23. 10.03. 5.50. 1991 100.00. 30.92. 5.96. 25.70. 4.33. 5.40. 8.92. 12.82. 5.95. 1996 100.00. 26.08. 4.49. 25.30. 4.58. 9.84. 10.17. 12.97. 6.57. 2001 100.00. 24.34. 3.64. 24.60. 3.91. 11.53. 11.69. 13.32. 6.97. 2006 100.00. 23.51. 3.36. 23.24. 3.42. 13.93. 12.35. 12.86. 7.33. 2007 100.00 24.20 3.27 23.52 3.42 14.30 12.46 12.52 6.3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 年 4 月 26 日,取自 http://win.dgbas.gov.tw/ 二、家庭結構變遷對個人與家庭的影響 (一)家庭型態趨向核心化 從分析相關文獻發現家庭型態的變遷,大致可以歸類有三種現象, 第一是主幹家瑩為主要家庭型態;第二為核心家庭所佔比例是所有家庭 型態中最多的;第三則為家庭型態日趨多元,如單身家庭及單親家庭的 比例增加。 對於上述家庭型態的變遷現象,有兩種不同的論述結果,第一種推 28.

(37) 論是核心家庭的增加是人口轉型的過渡現象,伊慶春(1985)從父母觀 點來看,以 1976-1985 年與子女同住的比例,發現仍佔有百分之八十以 上,認為老年父母與子女同住仍是最主要模式;以及因環境衛生條件的 提升,子女存活率增加促使子女數大增,而父母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供所 有子女同住,只能選擇與其中一位子女同住,其餘子女則組成核心家 庭,促使核心家庭比例呈現上升趨勢(陳政寬、涂肇慶、林益厚,1987; 陳寬政、王德睦、陳文玲,1986)。因此,不管是從父母觀點或居住空 間來看,雖然子女有意願與父母同住,隨著子女結婚,但家庭原有空間 無法容納所有的已婚兄弟住在一起,父母多半只能選擇與一位子女同 住,而其餘子女需自立門戶而導致核心家庭的增加。 第二種觀點認為教育擴張、工業化、以及西方個人自由主義等,是 造成家庭類型趨向核心化的重要因素。章英華(1984)發現有已婚子女 的父母與其子女同住的比例不斷下降;徐良熙和林忠正(1989)研究主 計處勞動力調查資料,發現核心家庭全體家戶百分之六十以上,以及教 育程度高者有更高比例傾向選擇核心家庭,更提高家庭核心化的趨勢; 簡文吟與伊慶春(2001)研究發現家人互動與權力結構會影響夫妻選擇 自組家庭;也從行政院主計處 94 年老人狀況調查資料發現,老年父母 獨居比例從 1976 年 8.8%上升為 2005 年的 38.86%(包含獨居、僅與配 偶或同居人居住),老年父母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再降低,子女婚後多數 傾向分住或獨立生活(文崇一、章英華、張笠雲、朱瑞玲,1989;章英 華,1994;伊慶春、陳玉華,1998)。 依上述第一種推論工業化對於家庭核心化並非主要影響因素,而是 人口轉型的過渡,隨著生育率下降,家庭子女數的減少,主幹家庭比例 應隨之增加,然而事實並不然,從數據資料發現(表 2-1-3)核心家庭 的比例並沒有減少,而是持續增加中。因此,主幹家庭為主要家庭型態, 是主觀從老年安養觀點來看的,我們無法否認他的存在事實,但也不能 忽視工業化也是造成家庭類型趨向核心化的影響。因此,我們不能否認 29.

(38) 工業化是促使家庭型態核心化的影響因素,經濟發展改變家庭主要經濟 型態,家庭除了依靠農耕外,家庭成員參與工業工作增加家庭經濟,然 而勞動工作機會大都集中於都市,在經濟生活與居住生活無法與原生家 庭連結,導致家庭型態不得不隨之改變;另教育的擴張促使子女的教育 程度高於父母,父母的權威逐漸式微,與父母同住與否傾向尊重子女的 意願。因此,我們不能忽視經濟發展與教育擴張,對家庭結構的變遷是 有影響力的。 (二) 離婚改變家戶型態 婚姻關係在工業社會中,逐漸從家庭中抽離出來,朝向以自己本身 為中心思考。離婚是影響家庭結構改變的重要因素,從台灣地區人口婚 姻狀態的離婚對數來看,1976 年至 2007 年間的離婚對數(表 2-3-3), 在過去三十年間一路飆升,1976 年有 97,796 對夫妻離婚,2007 年離婚 對數竄升高達 1,211,868 對,而且 1976 年的離婚對數與有偶對數的比例 為 1:63,2007 年則為 1:8,從比例中可以發現,離婚對數逐年不斷 增加。離婚已成為單親家庭的主要因素(薛承泰,1996;2003b)單親 家庭和隔代祖孫家庭的比例也隨之增加,婚姻狀態的變遷也改變了家庭 型態,不能忽視離婚對家庭所造成的影響。 表 2-2-9 台灣地區人口 1976-2007 年間婚姻狀況 年代 離婚 有偶 比例 1:63 1976 97,796 6,2O4,882 1:36 1986 228,765 8,206,604 1:18 1996 530,359 9,535,033 1:8 2007 1,211,868 10,070,986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2009)。歷年結婚、離婚對數、粗結婚率及粗離 婚率。2009 年 5 月 30 日,取自 http://www.stat.gov.tw/ 由上述資料發現,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在孩提時期的家庭規模是 擴展的,家庭人口數平均四至七人,當其成為父母後,每對夫妻平均生 育只一至二位子女,家庭規模則漸趨縮小;離婚率也相較於上一世代父 30.

(39) 母為高,促使單親家庭、祖孫家庭的比例增加。因此,工業化、出生率 的增減以及離婚率的提高,都是改變家庭結構的影響因素,促使家庭型 態更趨多元,除了仍佔多數的核心家庭外,也促使傳統擴大家庭和主幹 家庭逐漸減少,以及更多新的家庭型態再持續增加。 綜合上述,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所經歷的社會發展脈絡是有很大差異 的,在家庭經濟環境是從普遍缺乏到漸漸不虞匱乏,生活則漸趨平穩,相較 於上一代父母有更高的經濟所得;教育機會也從無到有,至今還增加更多高 等教育機會,以及從傳統重男輕女到兩性平等,比其父母親有更多的教育資 源與更高的教育程度;家庭型態則從主幹家庭與核心家庭為主,趨向核心 化、多元型態發展。因此,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所呈現的經濟、教育與家 庭結構是有別於上一代父母的,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相較於上一代父母擁 有更多的家庭資源、教育機會等,所經歷的成長軌跡更為豐富與多樣貌。 總而言之,經濟發展、教育機會與家庭結構的變遷,不僅促使所得平均 化及貧富差距縮小,也提升了家庭社經地位,都直接改變家庭經濟結構;以 及也隨著婚姻自主的意識抬頭,導致單親家庭和祖父母及未婚孫子女比例的 增加,也改變家庭權力分配與分工;低生育率也是引發家庭人口數遞減、家 戶規模持續縮小以及家庭型態比例改變的因素。由此可知,我們可以發現到 經濟的蓬勃發展、教育機會的增加,對家庭結構的變遷是其影響力的。 家庭是親子關係發展的重要場域,而個人和家庭的結構又受社會變遷的 影響。教育擴張提升了個人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收入,這些改變也對家庭 帶來的影響,例如家庭型態的改變及家庭社經地位的提升,對親子關係也有 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嬰兒潮世代父母與上一代父母所處的社會結構是不 相同的,隨著人口變遷、經濟發展與教育政策,增加社會流動的機會,改變 嬰兒潮世代父母的個人與家庭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收入。也從影響親子關 係相關文獻,發現家庭結構的完整性、父母社經因素等,會影響子女與父母 互動的頻率及情緒感受(朱瑞玲,1989;李美枝,1998;侯崇文,2001;鄭 31.

(40) 麗珍,2001 ;Thomson, Hanson, & McLanahan, 1994; Dunn, Davies, & O’Connor, 2000;O’Connor, Dunn, Jenkins, & Rasbash, 2006)。例如,家庭經 濟狀況是影響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父母有較高的經濟資源對親子關係有正 向的影響(Thomson, Hanson, McLanahan, 1994;Shek, 2008) 。因此,我們不 能忽略經濟發展、教育擴展,對個人與家庭的影響,以及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嬰兒潮世代父母與上一代父母會展現不同樣貌的親子關係。. 32.

(41) 第三節 影響嬰兒潮世代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因素 探討親子關係的內涵與主題,在過去相關研究發現較多被涵蓋在探討家 人關係的議題中,較少單獨做論述。從家庭系統觀點來看,親子次系統是家 庭系統的一部分,因此,親子關係是包含在家庭關係互動中,故本研究將家 人互動關係的相關文獻也併入探討與分析。 壹、親子關係的定義 羅國英(1995)從親密關係觀點看青少年知覺的親子關係,是指父母與 子女可以了解、重視、滿足彼此的需求與感受,並願意靠近與維持的關係; 黃光國(2001)指出從子女所知覺到的父親或母親的行為,是由愛和控制構 成,而愛是情感性成份,控制則為工具性成份;李美枝(1998)認為親子間 的情感是有愛與喜歡兩種型態,愛的本質是親密一體的感覺,對對方的關切 是不計回報的利他、助他、包容、接納、寬恕;喜歡則含有欣賞、敬佩、相 互投合的成分。雖然對於親子關係並沒有一致性的界定,但我們可以藉由分 析以親子關係為研究議題的文獻,來了解親子關係隱含意涵。 依不同的研究對象探討親子關係的發展或改變,可以區分三個層次,第 一為從父母的角度,探討父母的教養方式與態度,如何影響親子互動的關係 (林文瑛、王震武,1995);以及第二則從子女的角度,討論子女所知覺與 感受到的親子關係(陳淑美,1981;李美枝,1998;蔡淑鈴、吳麗娟,2003); 第三是從父母與子女的親子次系統,了解親子所感受到的親子關係差異(陸 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整合上述資料,親子關係是指父母與子女互 動所構成的一種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可以是親子之間的情感關係,也是父母 與子女間相互對待的態度與方式,也可以是親子間心理上的互動。 貳、親子關係的內涵 探討親子關係內涵的研究觀點亦相當廣泛,大致可以區分為以下四個趨 向(表 2-3-1) ,第一是從親子界限討論有關親子互動的重疊與接觸程度(孫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tatistical methods, regression, survival data analysis,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experimental design.

• Contact with both parents is generally said to be the right of the child, as opposed to the right of the parent. • In other words the child has the right to see and to have a

In this way, the philosophy of tea giving with life cultivation of hi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fl esh and blood, and with wisdom and sadness and the course of Buddhist

Wi-Fi Supported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loud-based Technology to Enha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If using electronic screen products is needed,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children and provide timely guidance.. Parent

EdD, MEd, BEd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ember, Centre for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

Caring for kids after trauma, disaster and death: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2nd ed.). New York University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