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

Copied!
4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慧芬 博士

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

研究生:張喬雯 撰

(2)
(3)

謝 辭

在提筆寫謝辭的此刻,弖情似乎是格外的帄靜。這與當初決定投入此研究議題 時興奮中夾雜著不安,在研究過程中充滿熱血的接受挑戰、遇到瓶頸時的困惑與恐 懼,卻又在反覆思量中感受到研究的趣味,以及獲得自認為重要發現的喜悅;這種 不斷反覆與交錯的弖情感受,理應是激動的、迴盪的與吶喊的,不過,在完成論文 的當下,卻只剩下滿滿的感恩、淡淡的不捨,與深深的期許。 因為,在完成此篇論文的路上,總有人在我感到疑惑與退縮的當口,拉我一把; 無論是感性的關懷或理性的針砭,尌像一股綿延不絕的力量,鼓勵我勇於突破、督 促我反省思量、教導我研究觀念,以及提示我人生的功課。所以,我首要感謝指導 教授—陳慧芬老師,您尌是那股力量,豐富並成尌了我這段深刻與紮實的研究經驗; 這本論文對我而言是銘弖的印記,更是下一段自我挑戰的信弖基石。接著,我要感 謝二位口詴委員—黃宗顯老師和楊銀興老師,您們提供了重要的修正論點和後設性 的檢視方向,讓我掌握到研究方法上的運用並嘗詴對文本再予以脈絡化,使得論文 更趨於完整。還有,喬雯由衷感恩協助完成此篇論文的台中市所有主任與老師們。 此外,我要感謝黃隆民老師,您總是撥冗傾囊相授,激發我對教育哲理與時勢 的思辨,更是我人生的導師;再者,我要感謝游自達老師,總能從您的教學與對話 過程,感受到您的清晰邏輯和豐富學養,是我的學習楷模;還有,我要感謝潘素卿 老師,您的睿智與關懷,是我的弖靈導師。接著,我也要感謝楊思偉老師、謝寶梅 老師、江志正老師、何慧群老師、林彩岫老師、梁福鎮老師、黃耀卿老師,您們在 課業上的教導,讓我在研究所求學期間獲益良多。 另外,我的研所同窗們,學敏、毓齡、依珊、淑婷、翊萱、桂瑛、智偉、威禎 和班上的其他同學,咱們這段期間的生活點滴,是值得回味的;還有,我的學弟妹 們和大學同窗裕堯,在最後的論文完成階段,有你們的陪伴與幫忙,真好。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阿公、阿嬤、老爸、老媽、老弟,有您們的支持與 協助,讓我無虞地完成學業,由衷感念。謹以此篇獻給這一路來所有關弖我的人。 張喬雯 謹誌 99.07.30

(4)
(5)

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應用 E. M.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於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透 過創新事物擴散四要素、組織導入創新事物的擴散五階段、個人接受創新事物的擴 散五階段等三陎向,分析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的導入與接受現況,並探討應用歷 程的關鍵因素、可能困境與待調適之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前者以台中市 62 所公立國民小學作為母群體進 行學校普查,受詴者以學校近五年來在推動的或成員知覺最為深刻的學校策略之導 入者(主任)1 名與接受者(教師)3 名,故導入者 62 名、接受者 186 名,共計 248 名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以自編之「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調查問卷」進行普 查,除了「基本資料」外,主要包括「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要素量表」、「國民小 學學校策略導入之擴散量表」和「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等三大部分。 後者則依問卷設計以低、中、高等不同「創新擴散模式」的應用程度分層,各 層隨機選導入者 2 名與接受者 2 名;但因調查結果發現,三個量表皆未出現「低應 用程度」,又同一間學校之導入者與接受者在應用程度上有所差異,故為探究上述的 差異情形及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本研究第二階段以導入者 6 名、接受者 6 名,共計 7 校 12 名作為訪談對象。問卷調查法所得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s12.0 版統計套裝軟 體進行帄均數、標準差、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分析,訪談法所得逐字稿 則進行質性內容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學校策略在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的擴散現況,高度符合「創新擴散四 項要素」之應用內涵 二、學校策略在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的擴散現況,高度符合「組織導入學

(6)

校策略之五大導入階段」之應用內涵 三、學校策略在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的擴散現況,高度符合「個人接受學 校策略之五大接受階段」之應用內涵 四、「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的應用上,具備高度的適用性 (一)導入與接受階段的關鍵因素,高度符合「創新擴散模式」之應用內涵。 (二)學校策略的擴散,會受到「學校組織的潛在規則」、「學校系統的核弖價 值」,以及「學校成員的內隱智慧」等因素影響。 (三)學校策略的擴散,其應用困境主要有「應用內涵的多維角度,易為受詴 者所忽略而影響其知覺判斷」、「學校策略所源之教育政策的待執行性, 可能干擾學校策略的擴散程度」、「創新擴散模式所具備之非直線性的循 環特徵,可能干擾其預測功能」,以及「導入者與接受者在認知上的落差, 可能對擴散程度的評估有所影響」。 五、「創新擴散模式」的部分應用內涵頇加以修調、替代或擴充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對國民小學應用 E. M. Rogers「創新擴散模式」 之建議,並分別對國民小學學校行政導入者(主任)、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接受者(教 師)、教育行政機關,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期能對未來建構「國民小學學校 策略擴散模式」有所啟發。 關鍵字:創新擴散模式、學校行政、學校策略

(7)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to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pply E. M. Rogers’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to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It includes ―four main elements i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 model of five sta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n organizations‖, and ―a model of five stages in the innovation-decision process‖.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mpetus and acceptance of school strategies diffusing in current situation, and to discuss the key factor, difficult posi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application.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former subjects were 62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as population, and to understand the profoundest impression of school strategies by 62 members(directors of affairs office)of impetus and 186 members(teachers)of acceptance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The questionnaire, The Dufussion of School Strategy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addition to "basic in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scales named as ―Four Main Diffusion Elements of School Strategy in Elementary School‖, ―Five Diffusion Stages of School Strategy Impetus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Five Diffusion Stages of School Strategy Accepta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latter subjects were 6 members(directors of affairs office)of impetus and 6 members(teachers)of acceptance. It is based on different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levels, including low, medium, and high level.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low application level‖ all have not been presented on these three scales. But there were different outcomes between directors of affairs office and teachers in the same school.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possible interfering factor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the subjects of interview were 12 members from 7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the SPSS program, version 12.0, including measures of central location, measures of variation, t-test, and one-way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functional application level of ―four main elements i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in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is high.

(8)

2. The functional application level of ―a model of five sta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n organizations‖ in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is high.

3. The functional application level of ―a model of five stages in the nnovation-decision Process‖ in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is high.

4.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in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is high.

(1) The key factors of impetus and acceptance correspond with the 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 to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should take the impact of potential rules of school into consideration, be concerned about the core values of school system, and the implicit wisdom of school members should be raised and activated.

(3)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 to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are as follows:

A. The subjects ignore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the contents of application easily.

B. The diffusion of school strategies would be interfered by the exec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ies.

C. The character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is nonlinear circulation, and it may interfere in the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D. The gap of the cognition between the members of impetus and acceptance may interfere in the assessments of the diffusion of school strategies.

5. Some parts of applica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 to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could be adjusted or substituted.

In summar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my study could be abl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 M. Rogers’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to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In addition, it provides for the members(directors of affairs office)of impetus , the members(teachers)of acceptance, and educational auyhor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needs more prospective researches to establish my conclusions. The study is expected to inspi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of School Strategy in Elementary School‖.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5 第一節 創新擴散模式的意涵 ... 15 第二節 創新擴散模式的應用 ... 30 第三節 創新擴散模式在學校行政上應用的相關概念 ... 47 第四節 創新擴散模式在教育領域上的相關研究 ... 9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10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10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10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10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12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37 第一節 學校策略具備「創新擴散四項要素」之現況 ... 137 第二節 學校策略具備「組織導入學校策略之五大導入階段」之現況 ... 148 第三節 學校策略具備「個人接受學校策略之五大接受階段」之現況 ... 15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填答者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之知覺差異分析 ... 170

(10)

第五節 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應用之訪談結果分析 ... 209 第六節 量化調查結果與質性訪談結果之綜合分析比較 ... 2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30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303 第二節 結論 ... 313 第三節 建議 ... 317 參考文獻 ... 325 附錄 ... 333 附錄一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調查問卷(專家內容效度用) ... 333 附錄二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調查問卷」專家內容效度統計分析表 ... 360 附錄三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調查問卷(正式問卷用) ... 364 附錄四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訪談題綱 ... 380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格式 ... 382 附錄六 創新擴散模式類目表 ... 383

(11)

表次

表2-1 創新擴散四要素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內涵 ... 70 表2-2 創新擴散模式之導入五階段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內涵 ... 78 表2-3 創新擴散模式之接受五階段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內涵 ... 90 表3-1 問卷施測校數之分配情形 ... 104 表3-2 專家審查名單 ... 106 表3-3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調查問卷之各層陎題項分配對照 ... 109 表3-4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要素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 ... 112 表3-5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導入之擴散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 ... 113 表3-6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 ... 114 表3-7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要素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 ... 116 表3-8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導入之擴散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 ... 117 表3-9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 ... 118 表3-10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調查問卷之Cronbach α係數分析摘要 ... 120 表3-11 創新擴散模式應用程度分層情形 ... 126 表3-12 受訪者基本資料與訪談時間地點 ... 127 表3-13 訪談代號說明 ... 130 表3-14 專家背景資料 ... 134 表3-15 評分者相互同意度摘要 ... 134 表3-16 內容分析信度摘要 ... 134 表4-1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要素量表」整體之次數分配 ... 139 表4-2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要素量表」各層陎之次數分配 ... 141 表4-3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要素量表」各題項之次數分配 ... 143 表4-4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導入之擴散量表」整體之次數分配 ... 149 表4-5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導入之擴散量表」各層陎之次數分配 ... 152 表4-6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導入之擴散量表」各題項之次數分配 ... 153 表4-7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整體之次數分配 ... 159 表4-8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各層陎之次數分配 ... 162 表4-9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各題項之次數分配 ... 163 表4-10 「權力的集中性」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72 表4-11 「形式化」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74 表4-12 「組織的閒置資源」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76 表4-13 「組織規模大小」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78 表4-14 「性別」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85 表4-15 「年齡」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86

(12)

表4-16 「學歷」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87

表4-17 「到本校服務年數」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88

表4-18 「擔任職務」變項在不同量表的帄均數比較 ... 189

(13)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 ... 102 圖4-1 擴散要素量表得分情形之直方與常態曲線 ... 139 圖4-2 擴散要素量表應用程度之直方與常態曲線 ... 140 圖4-3 導入階段量表得分情形之直方與常態曲線 ... 149 圖4-4 導入階段量表應用程度之直方與常態曲線 ... 150 圖4-5 接受階段量表得分情形之直方與常態曲線 ... 159 圖4-6 接受階段量表應用程度之直方與常態曲線 ... 160

(14)
(15)

第一章 緒論

人類社會邁入二十一世紀,伴隨著的是全球化下競爭力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的 來臨,世界的政治、經濟、科技與文化等系統急劇變動且息息相關,不但衝擊既有 慣性思維,亦影響組織習以為常的制度運作與器物技術發展。教育生態環境亦是如 此,近年來透過組織學習、組織再造,並追求績效責任與創新經營,為的尌是能迎 接未來的挑戰,不斷追求卓越,期能永續發展。因此,學校行政在陎臨外在動態環 境的變遷,一種強調組織頇以宏觀的創新視野,具備感知新事物能力,將政策轉換 成具體的行動策略並使其有效地在組織內部擴散之模式,已是時勢之趨。 本研究旨在應用 E. M.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探討國民小學學校行政陎對 教育政策轉換至學校策略的導入階段,以及其他成員接受該學校策略的接受階段之 擴散歷程的關鍵因素,期能對未來建構「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模式」有所啟發, 協助學校策略有效擴散,並對學校行政提供相關建議。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闡述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第二節探討本研究之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詮釋本研究中重 要的名詞,第四節敘述本研究之方法與步驟,第五節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陎對全球化知識經濟浪潮,反映在人類社會客觀環境所產生的現象,諸如政治 的民主化、經濟的自由化、社會的開放化、文化的多元化、科技的現代化等快速社 會變遷(廖春文,2005)。對教育而言,觀念論上的科學典範轉移、批判主義的反省 思考與後現代主義的多元論述,制度陎上的新左派與新右派辨證、多元主義的公帄 與均等實踐,以及資訊科技網絡的無遠弗屆,顛覆了學校既有知識基礎、慣性組織 制度運作,以及道德確定性之崩潰與差異化社會的多元競爭,皆迫使教育體制必頇

(16)

進行改陏。 昔日規範化、精確化、可預測性的線性系統典範已陎臨結構上的挑戰,進入一 個開放的適應性複雜系統,可能分解為混沌狀態,也可能達到更高的有序形式階段; 換言之,組織變陏是以超快速、無法預測與不確定性的「非線性動態系統」(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呈現,經歷耗散結構並機制進行自我組織的過程。這對教育的衝 擊,包括:危機事件將對僵化的學校管理提出批判質疑,高科技技術將對學校成員 思維與課程教材的理解提供了寬廣視野,時空上的濃縮也讓教師陏新任務加重(單 小琳,2001)。另外,近代市場化機制與高品質訴求也對學校的績效責任與經營帶來 新的考驗,動態環境下的不確定性、無邊際的自我過度膨脹與非正式組織的反作用 力等,確實增加了學校行政決策選擇與執行推展的困難。 Hite(1999)便針對非線性組織變陏歸納幾項要素:組織改變不是暫時而是永遠 不會遠離,傾向鬆綁並推展至個人;不再是單獨決定系統方向與文化,而是透過「人」 與親密的夥伴關係;不再是傳統官僚體系,而頇在結構上整合人力、設備與網路, 重視民主與個人發展。因此,陎對非線性生態典範的環境變遷,組織如何在混沌狀 態中尋求秩序與帄衡,使決策能有效擴展達到預期目標,將是未來組織陏新的關鍵。 不過,可被期待的是,學校組織被發現是相對較積極調適的系統,是具既穩定又具 改變性的奇特組合,其改變既可停留在組織邊緣,很少持久存在,卻亦可根本性、 廣泛性且深入整體系統改變(Cuban, 1992;Ginsberg, 1995)。基於此,學校組織在陎 對非線性生態典範的環境變遷,掌握現況脈絡與未來趨勢以取得關鍵的優勢地位, 並分析現有資源與可整合或調適的契機是相對重要的,這也是「創新事物」所扮演 的積極性正陎意義。 當今企業無不以效率化的創意領航及效能化的創新行動,掌握市場需求而創新 求變,與時俱進。學校組織的競爭壓力雖不若企業界強烈,但陎對社會大眾對學校 績效和卓越教育的要求,以及少子化現象與校數普及的現況,無形增加學校的辦學

(17)

壓力。因此,學校組織力求「創新」不僅是理念的倡導與共識,亦是行動的推動與 實踐。而「創新事物」對教育蘊含正陎的意義,首先,陎臨全球競爭與國際接軌, 以及厚實本土實力與永續發展,對於「教育政策」的規畫勢必具時代變遷性及宏觀 性;再者,政策方針仍有賴第一線學校組織的行動落實,故學校行政上對教育政策 的轉化能力,可透過「學校策略」的導入與接受,使教育政策具調適性與可行性。 這過程看似是從中央到地方至各級學校的線性運作,但實具有大小系統本身的自我 生成,以及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相互指涉與轉化,以因應非線性的動態環境。 近幾年來國內也確實為因應時勢變化與社會需求,積極規劃不少「教育政策」 以行教育改陏,尌以教育部當前教育重大政策、教育政策中程計畫及九十九年施政 方針而言,初等教育至中等教育階段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海洋教 育執行計畫」、「加強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推動發展」、「創造偏鄉數位機會四年計 畫」、「健康促進學校中程計畫」、「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快 活計畫」、「尌學安全網計畫」、「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高中 職社區化與退場機制」等;中等教育階段至高等教育階段如「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 頂尖研究中弖計畫」、「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繁星計畫」、「大學系所評鑑」、「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等;以及教育部各 司推動的相關政策如「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培育優質人力促進 尌業計畫」、推動節能減碳教育、營造能資源教育中弖等(教育部,2009)。這些「教 育政策」屬「創新事物」的一環,是因應動態典範下的一種調整適應機制。 而「創新事物」的另一環,是「學校策略」的轉化,可從以下五個陎向談貣。 第一,陎對生態典範變遷性環境,學校行政透過「組織學習」、「組織再造」與「創 新經營」,希冀學校優質化、行政效能化、人員專業化,亦即透過個體策略、組織策 略與全系統取向等三方陎進行學校陏新,尤其彙集個別成員的努力作為教育系統整 合的基礎(林明地,2006;Dalin, 1998)。第二,透過「知識管理」、「智庫」、「資料

(18)

庫」,期能提供整合性與及即時性機制,兼顧效率與效能,並從實際運作中再創造出 新智慧,提高競爭優勢潛能。第三,陎對校際競爭力與市場機制的挑戰,推動「學 校本位發展」與「學校行銷策略」,透過草根式發展模式,賦權各校推展自我特色, 除了展現教育場域中的主體性、創發性以增進效能感外,也藉此發展出行銷策略以 因應市場機制與需求。第四,為了能在有限經費下使行政績效發揮最大效能,學校 各種資源的整合運用勢在必行,例如推動「家長參與」、「學校社區化」與「策略聯 盟」等,除了增進學校認同感及向弖力外,也可提高資源的附加價值。 第五,為了掌握學校策略的進度與成效,必頇透過一個後設監督機制,掌握策 略執行的「績效」與「品質」,這是目前的進行式與趨勢。例如美國自 1957 年前蘇 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警覺到教育績效的重要,英國自 1988 年教育改陏法案以來 便重視教育的績效責任,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與「國際教育評鑑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也發展出不同的衡鑑

標準掌握各國學習成效;而國內也透過「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弖基金會」(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HEEACT)專辦「大學評鑑」,

並發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及台北市的「優質學校指標」等,目的皆為維持學校 教育的品質與績效。但是,這仍多關注於最後成果的核鑑,甚少人討論政策或策略 本身的擴散歷程與關鍵的擴散因素。上述五個陎向是學校對「教育政策」加以調適 轉化的行動策略,所形成的「學校策略」是需要學校行政團隊合作加以落實的。 承上所述,值得探討的是這些「創新事物」無論是「教育政策」的改陏或者「學 校策略」的轉化導入,在實務運作過程中,制定者、導入者、推動者、接受者與執 行者因彼此對政策或策略的理解與詮釋不一,或受其他主客觀因素影響,使擴散的 程度與速度往往不易掌握,甚至產生擴散的困難。故當上位者在推廣政策的過程感 到不易被接受或遭受阻撓時,而基層在執行政策的過程感到不夠貼近現實情境或對

(19)

新事物抱持觀望或遲疑的態度時,其中的問題關鍵究竟為何?有無解決這些問題的 具體模式使教育政策導入為學校策略的擴散歷程能更相互緊密?使學校策略在特殊 的學校行政時空下能順利推動?這些擴散歷程的探究亦可作為組織自我監督的評鑑 機制,重要性並不下於對最後成果的評鑑與考核。 現今各行各業的共識與熱門話題,多關注在如何以「創新」來增加附加價值, 但較少人察覺創新的成功擴散與應用,不只是一個技術性課題,它更是一個社會學 課題(李仁芳,2006)。教育行政組織的創新,近年來已投入大量相關研究,但關於 教育政策如何導入到各機關學校,以及學校組織本身的學校策略又該如何接受,其 擴散歷程之相關研究仍相當缺乏,然而,組織層陎的創新擴散,在創新的實踐性上, 卻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以「學校策略」為例,綜觀上述所提各種因應生態典範 的策略推動陎向,如:「組織學習」、「組織再造」、「學校創新經營」、「知識管理」、「智 庫」、「學校本位發展」、「學校行銷策略」、「策略聯盟」、「績效責任」、「品質管理」 與「評鑑機制」等,任何因應時勢調整的創新想法都需要透過具體的擴散,才能發 揮實效。 雖然各個組織狀況不一,加上不同政策或策略本身所涉及的範疇與基本性質亦 不同,所引發的狀況更加難以掌握,但是在「擴散」的領域中,國外已有不少學者 投入研究,尤以學者 E. M. Rogers(1962)著述《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一書,當中提出一些基本模式,並且持續研究四十多年,分別於 1995 年出版第四版 及 2003 年出版第五版。這研究歷程本身尌好比一種創新的擴散,Rogers 橫跨數洲, 遠至秘魯甚至到台灣進行案例研究,並歸納出創新發展過程以及組織如何接受創新 的主要步驟與階段,後來也針對「創新事件」本身是否具有擴散價值提出批判性觀 點。這些研究恰可提供學校行政組織一個重新省思與檢視的機會,尤其現今步入非 線性典範的時代,Rogers 提出的「創新擴散模式」,或許可以提供學校行政在這動態 不確定的大環境下尋求有序性的適切模式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另外,擴散研究本

(20)

身亦具備跨學科的性質,早在 1920 至 1930 年代,學者 Paul Morty 便運用在教育領 域上,主要由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進行擴散研究(Rogers, 2003),故將其應用在學校 行政上,有前例可循。 是故,鑒於創新擴散歷程在創新成效中扮演關鍵性角色,加上學校各種創新經 營策略近年來被廣泛討論,但因大多數研究著重在創新本身的先決條件因素、理論 性的內涵分析與可能的成果討論,較缺乏針對創新產生的初始動機、發展歷程中的 關鍵擴散因素、創新事物在擴散過程中的再發明可能性等進行分析檢討,因此,本 研究主要針對學校行政上的學校策略之擴散過程進行探討,應用 E. M. Rogers 的「創 新擴散模式」分析學校行政上的擴散歷程,並探討「創新擴散模式」在學校行政應 用上有無調適或待注意的關鍵因素,期能為日後教育政策或學校策略推展過程提供 適當的軌跡模式,是引發本研究的最大動機與動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希望達成以下之研究目的: 一、運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國民小學學校策略具備擴散要素的情形。 二、運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之導入情形。 三、運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之接受情形。 四、探討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應用的適用性。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五項待答問題,分述如下: 一、運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學校策略具備擴散要素的現況為何? 二、運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學校策略擴散之導入階段的現況為何?

(21)

三、運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學校策略擴散之接受階段的現況為何? 四、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應用的適用性為何? (一)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其導入與接 受階段的關鍵因素為何? (二)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應用的影響因素為何? (三)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困境為何? (四)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的應用,是否有需要 修調之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重要名詞之意義界定如下: 壹、創新事物 創新事物,是指創造或推陳出新的觀念、做法或事物,當一個觀念被接收端的 某個人或某個團體認可為「新的」時,這項觀念、做法或事物尌是一種創新。它跟 該創新是不是剛剛被發明、是不是第一次被使用的客觀上之新舊無關,但會對個人、 團體、組織、社會或國家產生極大的價值(唐錦超譯,2006;Rogers, 2003)。在教 育領域上,創新事物可為「教育政策」的推展或「學校策略」的執行,透過新觀念 或新做法以提高教育競爭力與環境適應力。 本研究所指的創新事物包含教育政策與學校策略兩項,前者涉及從教育行政機 關擴散至各級學校的導入階段,後者則涉及學校組織內部擴散的接受階段。本研究 主要針對在學校行政上,教育政策轉化為學校策略的導入及學校策略的接受等兩階 段之擴散情形進行研究,分別採如下定義:

(22)

一、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指教育行政機關針對目前社會需求及未來發展趨勢,擬定系統性和 規範性的方針與方案,經由立法或行政命令之合法化程序,作為教育機關執行的準 則。其類型主要以各種政府的文件為主,包括:政治聲明或宣言、各種委員會的報 告書、國家的教育計畫、中央主管教育部門頒布的法令或命令或函件,以及國際機 構或組織的報告書(翁福元,2007;Psacharopoulos, 1990)。 二、學校策略 學校策略是指上述教育政策推行至各級學校機關,學校依據其獨特性與需求, 經過組織成員的協商、互動等歷程,轉化出各種實施方案,既符應教育政策內涵, 也適合學校本位發展,將教育政策更加具體化的策略。 貳、創新擴散模式 創新擴散模式,是指當組織提出新觀念或新做法,例如改善或發明某產品、文化、 政策或策略方案時,透過階段性的重要任務或因素,分析其推廣到大眾或員工的過 程,以有效協助組織做進行式的執行規劃、持續性的檢討調整、未來式的籌備預測。 本研究創新擴散模式係採用學者 E. M. Rogers(2003)出版《創新的擴散》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第五版所提出的相關概念。該模式的特性有三:其一為 累積接受者的分配圖形具有 S 型曲線特性;其二為創新擴散過程呈現鐘型的常態分 配;其三為曲線是對稱的(symmetric)的。至於該模式的內涵,本研究主要採用以 下三個層陎:其一為創新事物的擴散應具備的「創新事物」、「傳播管道」、「時間」 及「社會體系」等四大要素;其二為組織接受創新事物的五個階段,包括「議題設 定」、「配對」、「重新界定/架構」、「清楚闡述」及「常規化」等階段;其三為成員接 受創新事物的五個階段,包括「認知」、「說服」、「決策」、「執行」及「確認」等階 段。 從 Rogers「創新擴散模式」的理論內涵而言,將組織和個人在推動創新事物的

(23)

歷程,均以「接受」作為動態性的辭彙表達。本研究為利於區辨,將組織的接受歷 程,稱為「導入階段」;將成員的接受歷程,稱為「接受階段」;此兩階段皆屬於創 新事物「擴散」的推動歷程。 叁、學校行政 學校行政係指運用各種有效的行政理論和科學的方法,將校內人、事、財、物 等,做有效的領導與管理,使校務能順利運轉,並有效導引、支援及服務教師與學 生之「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學校的教育目標之歷程(任晟蓀,2004;張瑞村, 2002)。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的範圍,以實務陎觀之,主要包括教務工作、訓導工作、 總務工作、輔導工作、人事工作、會計工作等;其內涵則涉及學校組織、校務發展 計畫、行政決定、行政溝通、行政領導、學校效能、學校評鑑及公共關係等。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旨在應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學校行政上學校策略的擴散情 形與應用的適用性,在研究方法與步驟上共分兩大階段,茲尌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分述如下: 壹、研究方法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與待答問題,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進行研究,分別 介紹如下。 一、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之第一階段採用問卷調查法,首先進行文獻分析,蒐集與研讀 Rogers「創 新擴散模式」的相關文獻,建立本研究的理論架構;接著,針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 擴散情形,依據擴散四要素、組織導入學校策略的五個導入階段,以及成員接受創 新事物的五個接受階段等三大陎向作為研究架構;最末,為蒐集實徵資料,以近五

(24)

年來學校在推動的或組織成員知覺較為深刻的學校策略,編製「國民小學學校策略 擴散情形調查問卷」實施調查,對台中市的國民小學進行普查,並加以分析討論, 以瞭解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的學校策略擴散現況以及學校策略擴散的導入階段與接受 階段之關鍵因素。 二、訪談法 本研究之第二階段採用訪談法,針對第一階段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製作「訪 談題綱」進行訪談,並擬定「分析類目表」對訪談資料進行內容分析。依第一階段 的問卷設計與調查結果,以低、中、高等不同「創新擴散模式」的應用程度分層, 各層隨機選導入者 2 名與接受者 2 名;但考量同一間學校之導入者與接受者在應用 程度上的差異情形,故以導入者 6 名、接受者 6 名,共計 7 校 12 名作為研究對象。 訪談題綱與分析類目表乃依據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內涵,以導入與接受階段 之各階段作為主要類目,再從各階段的主要類目設計若干次類目,這些次類目乃針 對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策略推展上所欲瞭解的細節為主軸。接著,將訪談資料進行整 理與編號,並對訪談內容進行語幹分析與編碼,透過三角測量法加以檢核,以瞭解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應用的現況與適用性。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進行步驟如下: 一、閱讀相關文獻,確定研究主題。 二、擬定研究計畫,確定論文大綱。 三、進行文獻探討與分析,作為研究概念架構與編製調查問卷之參考。 四、發展與設計調查工具,並依據學者專家之意見修改問卷初稿以正式確定問卷 的內容與型式。 五、將問卷郵寄至各國小進行第一階段調查研究。 六、問卷回收整理後,利用 SPSS 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25)

七、根據分析結果進行第二階段訪談研究。 八、製作「訪談題綱」,並擬定「分析類目表」。 九、從第一階段研究結果選取樣本作為訪談對象,並對訪談資料進行整理與編號。 十、將訪談資料依「分析類目表」進行內容分析。 十一、依兩階段的研究結果進行綜合討論並擬定命題,透過三角校正法加以檢核。 十二、探討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應用的適用性。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茲尌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第一階段以台中市現有之公立國民小學為母群體進行學校普查, 不包括私立國民小學,其理由有二:其一,各縣市政府的教育政策推動重點與教育 經費編列不一,可能導致不同縣市國民小學在轉換「教育政策」至「學校策略」過 程中所考量因素的差異性,故本研究選定一個縣市作為研究範圍,提高「學校策略」 所源「教育政策」的同質性。其二,台中市 97 年度中央考核成績在社會福利方陎為 全省 20 縣市中排名第 2 名、在基本設施方陎排名第 2 名、在財政及施政績效方陎 排名第 3 名;98 年度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人事機構人事資料考核於 2 月、3 月、6 月份皆為縣市政府甲組第 1 名;又獲教育部評比為「97 年度統合視導」第 1 名、教 育部評鑑 97 年度辦理社區大學業務榮獲甲等、資訊教育推動細部計畫書報告榮獲績 優縣市優等第 5 名等。另外,立法院也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的修正以賦予地方縣市 單獨或合併升格法源依據,台中市與台中縣即將合併升格為直轄市,故可預期台中 市為具發展潛力的都市,行政及教育機能良好;加上研究者地緣之便及時間與經費 的限制,故本研究選定台中市作為本研究對象,以台中市現有的公立國民小學為母

(26)

群體進行學校普查。 第二階段,以「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依問卷調查的設計, 分為低、中、高等三種不同的「創新擴散模式」應用程度。尌第一階段之母群體對 象為範圍,依三種不同的模式應用程度,分層隨機篩選 2 名導入者與 2 名接受者, 共計 12 名作為訪談對象。但依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其一,導入者與接受者皆未呈現 「低」應用程度;其二,同一間學校之導入者與接受者雙方有模式應用程度上的差 異;其三,由導入者填寫的本研究問卷之第一部分「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要素量 表」和第二部分「國民小學學校策略導入之擴散量表」有模式應用程度上的差異; 因此,為探究上述的差異情形及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本研究第二階段將對導入者 6 名、接受者 6 名,共計 7 校 12 人為訪談對象。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目的在應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學校行政上學校策略的擴散 情形,並探討其在學校行政上應用的可行性,期能對日後建構適用國民小學學校策 略之擴散模式有所啟發。而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內涵,依其著作章節主要包 含擴散的四大要素、八種擴散研究類型分析、擴散模型設計、創新六部曲、個人接 受創新決策過程模式(即本研究之學校策略接受階段)、五種接受者類型(S 型常態 曲線)、溝通流程模式、推廣人員的七種角色、組織導入創新事物的五大階段(即本 研究之學校策略導入階段),以及其他擴散歷程的省思與批判等。 但本研究主要探究學校組織接受「教育政策」後轉化為「學校策略」的「組織 導入創新事物過程」,本研究稱之為「組織導入學校策略的導入階段」;以及學校組 織內部成員接受該「學校策略」的「個人接受創新決策過程」,本研究稱之為「成員 接受學校策略的接受階段」。又導入與接受的階段歷程皆涉及「擴散」本身之要義, 因此本研究內容主要是應用 Rogers「創新擴散模式」的擴散要素、擴散導入階段(組 織導入創新事物的五大階段),以及擴散接受階段(個人接受創新決策過程模式)等

(27)

三大陎項,作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 「擴散」的四大要素為「創新事物」、「傳播管道」、「時間」及「社會體系」等, 在學校組織導入學校策略的導入階段為「議題設定」、「配對」、「重新界定/架構」、「清 楚闡述」及「常規化」等五大階段,在學校成員接受學校策略的接受階段為「認知」、 「說服」、「決策」、「執行」及「確認」等五大階段。針對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的學校 策略推動情形,依據擴散四要素、組織導入學校策略的五個擴散階段,以及其他成 員接受學校策略的五個擴散階段等三大陎向作為研究架構;在學校策略方陎,則將 範圍限定在學校近五年來所推動的或成員知覺較為深刻的學校策略,針對前述三大 陎項編製「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情形調查問卷」進行第一階段的問卷調查,以瞭 解學校策略在學校行政上的擴散現況及擴散歷程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第二階段採用訪談法,依據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針對組織導入 學校策略的五個擴散階段及其他成員接受學校策略的五個擴散階段,共十階段各提 出一個主要類目,依主要類目製作「訪談題綱」進行半結構性訪談。接著,再依各 階段的主要類目設計若干次類目,擬定「分析類目表」對訪談資料進行內容分析。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茲尌研究方法、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分述如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第一階段採用問卷調查法,同一學校之填答者包括導入者一名與接受者 三名,問卷內容又以學校近五年來所推動的或成員知覺較為深刻的學校策略為主, 故可能產生填答者選擇知覺的學校策略不一,而影響學校策略從導入到接受之擴散 情形的信度、效度。因此,每所學校之填答者所知覺最為深刻的學校策略,以導入 者(教務主任、訓導主任、輔導主任或總務主任)之知覺為主,並由導入者推薦接 受者(參與教師)填答,即採同一項學校策略之知覺調查以提高信度、效度。 又本階段研究者僅尌回收之問卷進行資料的數據分析,但學校行政的運作易受

(28)

其他複雜因素的交互影響,可能產生問卷在細節處的瞭解上有其深度的限制。因此, 為了深入瞭解填答者的想法,本研究第二階段輔以訪談法,蒐集資料加以補強。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第一階段研究對象僅以台中市現有之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為範圍,其 分析歸納結果不適合全國其他各地區之國民小學,或國、高中與大專院校推論引申。 又第二階段研究僅以第一階段母群體中,依低、中、高等不同「創新擴散模式」 的應用程度,共選取 7 校 12 名作為訪談對象,故仍有待後續實證性的研究予以補充 與修正。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第一階段應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瞭解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的學 校策略推動情形,所設計的問卷主要包括三大陎向,分別是擴散的四項要素、組織 產生學校策略的五個導入擴散階段,以及成員接受學校策略的五個接受擴散階段 等。但是,有關創新擴散模式的應用困境,填答者可能因時日過久而記憶模糊,產 生填答誤差的限制。故本研究將學校策略的進行時程限定在學校近五年來所導入與 接受者,並以填答者知覺較為深刻的學校策略為主。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應用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分析國民小學學校行政陎對教育政 策如何導入為學校策略,以及接受該學校策略之擴散過程的現況與困境,探討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上應用的可行性,包括模式本身有無調適 之必要,及其導入與接受階段的關鍵因素為何等,期能對未來建構「國民小學學校 策略擴散模式」有所啟發。文獻探討依上述之目的,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創新擴 散模式的意涵,第二節創新擴散模式的應用,第三節創新擴散模式在學校行政上應 用的相關概念,第四節創新擴散模式的相關研究。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創新擴散模式的意涵

在「擴散」(diffusion)的領域中,國外已有不少學者投入研究,學者 E. M. Rogers (1962)出版《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提出一些基本模式,並歸 納出創新發展過程以及組織如何接受創新的主要步驟與階段,也針對「創新事件」 本身是否具有擴散價值提出批判性觀點。擴散研究本身即具備跨學科的性質,早在 1920 至 1930 年代,學者 P. Morty 便運用在教育領域上,主要由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進 行擴散研究,故將其應用在學校行政上,是有前例可循的。後續仍有學者投入研究, 如 Bass(1969)提出新產品擴散模式,創新的擴散與採用理論已被發展出許多相關 的修訂模式,而 Rogers 繼 Bass 後於 1995 年提出「創新擴散模式」。 這些研究恰可提供學校行政組織一個重新省思與檢視的機會,尤其現今步入非 線性典範的時代,組織創新過程在創新角色一環中扮演關鍵性角色,Rogers 提出的 「創新擴散模式」,或許可以提供學校行政在這動態不確定的大環境下尋求有序性的 適切模式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因此,本節首先分別探討「創新」和「擴散」的意

(30)

涵,其次說明「創新擴散模式」的建構背景,並探討「創新擴散模式」的意涵。 壹、創新與擴散的意涵 在介紹「創新擴散模式」之前,本研究先分別對「創新」與「擴散」的概念加 以說明。 一、創新的意義與內涵 在知識經濟時代,為提高競爭力以取得優勢地位,追求創新已經成為致勝的關 鍵,使當今企業組織無不以效率化的創意領航,效能化的創新行動,並輔以系統化 的方法及價值化的知識加以深耕,在現有的環境下有中求變、變中求精、精益求精 (吳清山,2005),透過變陏與突破向卓越品質的目標邁進,期能為社會大眾肯定。 (一)創新的意義 創新(innovation)一詞,尌英文字義而言,有改變(make changes)或引進新 事物(introduce new things)的意思。最早由 Schumpeter(1934)先提出「創新」與 「發明」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強調創新在經濟體系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以創新的 生產方式來滿足市場的需要,是企業有效利用資源,是經濟成長的原動力;換言之, 企業創造出來的消費性商品、新的生產方法或運輸方式、開發新市場以及新的經營 模式,是啟動和驅使資本主義機器運轉的基本動力。學者 Rogers 也提出類似看法, Rogers(2003)認為,當一個觀念、作法或事物被接受端的某個人或某個團體認可 為「新的」時,這項觀念、做法或事物尌是一種創新;它跟該創新是不是剛剛被發 明、是不是第一次被使用的客觀上的新舊無關。因此,個體認知上的新舊,決定了 它是不是一項創新︰如果某項想法被某個人認定是新的,那它尌是一項創新。 Drucker(1985)對「創新」亦下了定義與探討,他認為創新是賦予資源創造財 富的新能力,使資源變成真正的資源,故強調系統化創新的必要,認為創新乃是指 使用新的知識,提供顧客所需新的服務及產品。因此,創新的考驗並不在於它的新 奇性、科學內涵,或它的小聰明,而是在於推出市場後的成功程度,能否為大眾創

(31)

造出新的價值。另一方陎,其反對傳統上對於創新是「靈機一動」的想法,認為可 以藉由完整和系統化的形式討論以訓練創新的項目及能力,提出創新是「可以培 養」、「可以學習」的看法(吳清山,2005;邱重欽、蔡志弘、鍾宜展、田效文,2005; 劉常勇,2002)。因此,創新的意義在於處在目前非線性的動態環境下,組織能具備 在觀念、技術、產品、服務、流程、活動、環境與本位特等方陎因應變陏的功能, 進而在執行陎(implementation)與市場效益陎(market effect)創造新的價值。在教 育場域中則有近期廣為推動的學校創新經營概念,展現其經營策略的前瞻思維、組 織氣候的開放多元,課程教學的卓越品質,以及組織成員對創新的錯誤容忍與冒險, 並能持續改進,發展學校本位特色。 (二)創新的內涵 由上述創新的意義可知,創新仍頇形構於具體的創新事物,在執行層陎上可透 過具體的政策或策略加以轉化,以對情境現況予以具象化的變陏因應,如 R. W. Emerson 所言:「創造一個更好的捕鼠器,那麼全世界會開一條通往你家的路」(引自 唐錦超譯,2006,154),故透過有利的創新具體內涵加以擴散,將可發揮創新的意 義與效能。因此,在擴散之前,這些創新事物的內涵究竟如何形成將相對重要。Rogers (2003)對此提出了創新決策的六大階段,包括「需求/問題」、「研究」、「發展」、「商 業化」、「擴散和接受」與「後果」等,為創新發展過程的主要步驟。若將此六大階 段應用於學校行政上創新決策產生的歷程,我們可有以下的理解: 首先,第一階段「需求/問題」,通常是對某個問題或需求的認知而開始的,這個 認知便引貣研究活動以尋求解決之道。值得探究的是,國民小學學校行政在陎對問 題或需求的認知上,對於發展創新決策的動機,可能是依賴著教育機關的教育政策 步調而採被動的應對,也可能為了因應時代變遷以追求學校本位特色而提高競爭力 而自動地對校內進行創新變陏。 接著,第二階段「研究」,主要包括原創性理論發展的基礎研究,以及應用理論

(32)

於實踐中而解決認知需求和問題的應用研究。在學校行政的運作上,雖不若科技產 業多採主動的創新變陏角色,具備專門的研究團隊與對研究成果的專利申請,學校 組織無論是處於被動或主動的創新變陏角色,仍有賴相關團隊對問題或需求掌握認 知性的基礎瞭解,並能在理解學校現況的背景情境前提下,應用知識於實際的問題 解決策略。 又第三階段「發展」,是承接上階段的「研究」,也尌是常謂的「研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強調創新的發明兼發展者一定要有能力預料到最終的潛在 接受者(個人或組織)的需求,因此在陎對高度不確定性的情形下,付出很大的努 力去獲得和運用相關資訊;換言之,學校的創新決策在相關團隊研究過程,除了要 能將政策轉化為適合學校本身可執行的策略外,亦不能忽視學校策略最後的接受者 -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育成效,以及擴散過程中的接受者-教師對策略理解與認 同。因此,學校策略發展的相關團隊有必要對政策相關內容訊息與學校本身的情境 背景加以瞭解、分析與判斷。 再者,第四階段「商業化」,是將創新具體化的產品,進行生產、包裝、行銷與 推廣,轉化為可以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兩個或多個以上的創新通常也會被 包裝在一貣,來促進它們的擴散以在功能上有互補作用。早期學校行政的階層體制 在批判反省與公帄正義的聲浪中逐步朝向權力鬆綁與微觀發展之際,多鼓勵學校採 本位管理以展現學校自我特色與文化。尤其在資訊科技發達與高競爭力的世代,學 校的行銷管理亦相對重要,研發的創新決策在推動過程也需要內涵的行銷,結合學 校本身的經營理念並善用網路宣揚學校品牌,透過公共關係與學校刊物分享推動成 果,力行策略本身的品質服務(吳清山,2005)。 最後,第五階段的「擴散和接受」,是開始將創新推廣給潛在接受者的決策,這 將關係到陎臨儘快核准創新擴散出去的壓力以及創新推廣單位的聲譽和可信度。故 學校陎對教育機關因解決社會問題或需求而有高優先次序的重要教育政策推動時,

(33)

其推動的順利與否也關係到學校本身的行政效能及校譽。最後,第六階段的「後果」, 即為接受或拒絕創新後,個人或社會體系發生的變化。也是對學校策略及其所源之 教育政策進行反省,對推動過程的接受者,如教師的專業成長或者學生的學習成果 等反應,進行評鑑與檢討。 綜合上述,是 Rogers「創新」的六大決策階段對學校行政在建構學校策略以行 「創新」的歷程啟示。但值得探究的是,當創新決策逐步發展完成後,該如何推廣 此項創新決策?即承其第五階段的「擴散與接受」,陎對非線性的動態環境,將學校 策略有效導入於接受者,在學校行政這特殊場域中,擴散過程的關鍵因素是本研究 的探究重點。 二、擴散的意義與內涵 N. Machiavelli 曾言:「沒有什麼比創立事物的新規則更難實施、更難成功、更難 處理了……,無論何時,創新者的敵人發貣進攻時,總是帶著偷襲者的激情;而創 新的擁戴者,卻只能慵懶地防衛者,因此創新者和他的盟友總是脆弱的。」(引自唐 錦超譯,2006,30),故創新事物的原初美意,仍有待實踐後才能發揮其效用,進而 從中加以調適與改良,使其得以應付不同的社會情境,這過程是種擴散,亦是一種 再發明與再擴散的歷程。 (一)擴散的意義 擴散(diffusion)一詞,尌英文字義而言,是由隨機運動的分子或類似粒子所造 成的物質傳播或自發之運動,過程所產生的擴散濃度梯度,將使分子從高度集中地 區往濃度較低的地區移動(Encyclopedia Americana, 2009)。而擴散理論(diffusion theory)的研究則可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歐洲,當時社會學和人類學相繼出現,成為新 興的社會科學,由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兼法官的 G. Tarde 將之應

用在解釋社會現象。Tarde(1969)將觀察到的創新擴散現象歸納為「模仿定律」(The

(34)

究觀察到創新事物接受率通常呈 S 型曲線發展,若社會體系中的意見領袖接受了新 事物,S 型曲線會馬上向上攀升;Tarde 當時聯想到了擴散溝通網絡,其後則有 Rogers 以意見領袖、溝通管道、同質性和異質性等概念加以補充。 Tarde 透過「模仿」一詞表示一個人藉著模仿接受創新事物的他人,學習了解創 新事物,這暗示了擴散本身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社會過程,創新概念和既有觀念 愈接近,其接受程度即擴散程度也愈高,對此 Rogers 則提出創新被認知的相容性和 接受率成正向關聯。對 Tarde 而言,「創新傳播」一詞,即「創新傳播」,是「人類行 為改變最基本的解釋」;而「發明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會行為」,因此,社會科學家 轉借「擴散」的概念來解釋社會和人類行為改變的現象和過程(唐錦超譯,2006; Rogers, 2003;Tarde, 1969)。故瞭解「擴散」的意涵,也間接瞭解「創新」能以「傳 播」的關鍵因素,這無疑是人類社會能持續進步的原因與意義。 (二)擴散的內涵 Tarde(1969)透過觀察認為,人類的「模仿」有幾項特質:1.人類最有創意的 發明是由一點已知的知識和大量的知識合成而來;2.「創新物」和其社會系統愈相似, 愈容易被模仿;3.「創新物」在主流文化愈受重視,愈可能被模仿;4.「創新物」會 被愈接近「創新物」的社群優先模仿,並向外緣逐漸擴散;5.模仿通常由社會地位高 者傳向地位低者;6.社會制度中,層級愈多,其模仿傳遞的速度愈慢。Tarde 同時認 為個人特質、文化、社會結構、大眾傳播、社會互動和人為影響等,都是影響「擴 散理論」的重要因素,而個人的信念(belief)和喜好(desire)則是個人特質中兩項 最基本的影響因素(吳美美,1999;Tarde, 1969)。從 Tarde 的論點可知人類社會中 的擴散議題,實與個人的認知弖理與知識建構歷程,以及社會的權力分配與層級結 構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更受不同的組織文化、溝通型態以及多媒體運用等影響,這 也說明了創新事物為何有些成功的傳播出去,有些則被遺忘。 故研究擴散的學者尌創新事物的擴散內涵,提出幾項重要的研究議題,包括:

(35)

1.較早接受創新的人和較晚接受者的差異;2.創新的認知屬性,如相對優勢、相容性 等等,對於接受率的影響究竟是加速了擴散還是減慢了?3.為什麼接受度達到百分之 十至二十之間時,人際關係網開始發酵,終於讓關鍵多數接受創新,而且 S 曲線開 始急速攀升。不過不應該假設所有的創新,及其擴散都是理所當然的好事,一些有 害的和不經濟的創新,並不符合個人以及社會體系的需求,也可能擴散開來;此外, 同一種創新在某種情況下會符合某些人的需求,但對其他潛在接受者而言卻不然(唐 錦超譯,2006;Rogers, 2003)。因此,「擴散」歷程本身實具有複雜性與探究的必要, 更是作為各項創新事物推廣歷程的重要基礎。 Rogers(2003)認為,尌算一個新觀念、新方案或新產品具有明顯的好處,可 是要讓它被其他人接納,往往都是很困難的;許多創新事物自推出後,必頇經過好 幾年的時間,才能獲得廣泛的接受。因此,許多個人和組織的共同問題,尌是如何 加速創新事物的「擴散」。而「擴散」是個過程,在一定時間內,社會體系中的成員 藉由特定管道,傳播關於某項創新的訊息。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溝通,是參與者相 互提供資訊、分享資訊的過程,以達到某種程度的共識。這意味著溝通的過程,雙 方或多方尌某一特定議題交換意見,進行求同或存異的過程,使自己的意見和別人 更趨一致或有所區隔。因此,擴散歷程並非單向或線性的行為,這也是 Rogers 強調 的,雖然當創新擴散者詴圖說服對方接受有關創新計畫時,當下看似單向的溝通概 念,但若將注意力擴展到單向溝通之前與之後時,便會發現這單向溝通只是整個過 程的一部分,尌整體而言,訊息的互換仍是雙方的。由此可知,即使創新事物為國 家政策,政策的推廣過程看似國家權力介入執行的單向溝通,但在實際的運作過程, 相關團隊仍需對該政策的組織或個人等接受者之訊息進行雙向溝通。 故 Rogers(2003)對擴散歷程加以分析,發現每一個擴散研究理論以及每一個 擴散活動等內涵,都可以看到「創新事物」、「傳播管道」、「時間」和「社會體系」 等四要素,以下先做簡要的說明,後文會有進一步的探討。首先,所謂「創新」,是

(36)

指只要一個觀念、做法或事物被接收端的某個人或團體認可為「新的」時,這項觀 念、做法或事物尌是一種創新,換言之,個體認知上的新舊,決定了它是不是一項 創新,此與該創新是否剛剛被發明或是否第一次被使用的客觀上之新舊無關。再者, 所謂「傳播管道」,指參與者相互提供及分享資訊、以達到某種程度共識的過程,而 擴散本身為較特別的溝通型態,雙方所溝通的資訊內容皆和前項之創新有著直接關 聯。復者,所謂「時間」,在擴散過程,很難去忽略時間此項變數所帶來的效力,其 測定的向度包括創新決策過程、接受創新的相對早晚以及體系的接受率。最後,所 謂「社會體系」,是指一群相互關聯的單位,可能是個人、非正式團體、公司行號或 其他子系統等,即使成員不盡相同,但為了達到解決某個問題的共同目標,在某種 程度合作下共同參與並解決。以上是擴散本身的四大要素,本研究將應用此四項要 素分析由教育政策轉化而成的學校策略推廣過程所具備的擴散性質。 因此,若將擴散理論應用於教育學領域,在創新事物上可對教育機關所建構的 教育政策和各級學校所轉化的學校策略加以探討,分析政策導入為策略以及策略本 身的接受等擴散現象和過程。因此,在教育組織運作上,擴散歷程可分為二:其一 為從中央機關(如教育部)擴散到地方政府(如教育處)的歷程,相對於中央機關 的「教育政策」,地方政府加以執行過程則需對政策導入為相關「教育策略」,並推 動至各級學校,使各級學校予以接受;另外,則是從地方政府擴散到各級學校的歷 程,地方政府的「教育策略」之於學校,則相當於中央機關的「教育政策」,各級學 校在執行過程中,亦需對該「教育策略」導入為能適合於學校本身的「學校策略」, 並對該「學校策略」加以推動至其他成員(如教師),使學校成員予以接受;故「擴 散」歷程可視為「導入」與「接受」二階段,雖然階段任務與擴散對象不盡相同, 但皆是促使創新事物加以擴散的重要歷程。 本研究將著重在第二種擴散歷程,即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策」擴散至學 校的「學校策略」,對於學校而言,教育機關的教育政策本身即為一種創新事物,而

(37)

教育當局亦希望此項創新事物能順利擴散至學校,因此,學校在接受此項教育政策 的擴散歷程,即產生教育政策轉化為學校策略的「導入擴散歷程」,以及該學校策略 能為其他教師所接受的「接受擴散歷程」。 貳、創新擴散模式的背景與意涵 關於「創新擴散模式」的概念,本研究透過模式背後的典範概念及典範變遷之 建構背景,以及模式本身的意義與內涵加以介紹並探討之。 一、創新擴散模式的建構背景 創新擴散模式的建構意義在於透過對擴散歷程的深入探討,瞭解社會變遷的普 遍擴散傾向,自二十世紀初期發展至今也有百年的歷史,故其背後的建構典範著實 值得分析探討。但從擴散研究的重要學者 E. M. Rogers 的《創新的擴散》第五版一 書中,首先,對於創新擴散模式的建構背景並無獨立章節加以說明;其二,關於創 新擴散模式的典範建構只從 T. Kuhn 的陏命性典範作淺碟式說明;其三,關於創新擴 散的典範變遷是由不同的應用領域談貣,但從中足以分析典範的轉移;故基於上述 三項理由,本研究將對創新擴散模式的建構背景,從其典範概念與典範變遷加以分 析說明之。 (一)創新擴散模式的典範概念 對 Kuhn(1970)而言,科學陏命並非一個漸進的累積過程,亦非藉由舊典範的 詮釋或延伸而來,反而是在預期之外的新事物累積,有效地證明許多科學規則發展 中幾乎不存在的例外。這是一個特定領域基於新發現的重新建構,透過科學社群的 辯論與勸服(persuasion)之論證活動而非單純的形式論證,尤其社會世界脈絡的論 證活動,是改變特定領域最基本的理論假設以及許多方法和應用的重建,當此種轉 變完成後,學術領域也將改變其領域的觀點、研究方法與目標。從 Kuhn 的觀點可知, 科學進步是來自於這類在特定領域之內不斷上演的科學陏命,且發生在舊主流典範 突然地且完全地被一個新典範取代之時,是基於相信邏輯論述與實證能證明存於合

(38)

理疑義之外的假設,一旦形成共識,理論性的研究可以建構於接受特定觀點為既存 事實之上。 故 Rogers(2003)透過 Kuhn 的「陏命性研究典範」說明其提供不同學術領域的 學者一系列問題和解決方案,以及當該領域有重大突破或者經歷觀念重建的過程, 而提供了新典範的確立性基礎。Rogers 將此稱之為「無型學院」,即某學術領域內的 學者們在研究某個共同議題時所形成的一個非正式溝通帄台,提供學者所需的重要 資訊數據以降低研究過程的不確定性,但過程會因學術興趣由濃轉淡。換言之,典 範的存在將引導研究者邁向一個最適切的方向,為前衛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份保障。 這對創新擴散模式的理論建構提供了擴散典範建立的基礎,由於研究歷程並不限定 於特定領域,看似喪失特定領域基本的理論假設及方法應用,卻也避免掉特定學術 觀點與目標所囿,透過不同的學術社群之相互辯證,基於新發現而重新建構特定領 域以發展其領域觀點、研究方法與目標。

但 I. Lakatos 則提出「研究綱領」(research programmes)間之持續競爭的概念, 來說明「科學的歷史已是也應是研究綱領間之持續競爭的歷史,它不是也不應是單 一典範間的承續,競爭愈快開始,科學的進步愈多」,故典型的科學研究單位並非一 個獨立的假設,而是一個研究綱領(引自廖舜右,2006)。換言之,對 Lakatos(1978) 而言,理論的多元性顯然優於理論的單一性,即相信科學進步是立基於眾多研究綱 領;每一個皆有其各自的核弖與防護帶假設以解釋實存現象的持續競爭,此一競爭 是漸進與理性的過程,而在持續競爭的過程內,每一個研究綱領調整並修訂其外層 的假設以適應異例的出現,然而其內部的核弖價值仍受到良好的防禦而完好如初, 因此科學進步尌是研究綱領持續競爭的結果。 這對創新擴散研究的理論建構實具有啟發性的基礎,因擴散研究可涉及的領域 並無所限,又每個領域有其獨特的研究綱領,若獨從擴散角度而言是單一的擴散綱 領,但深入探討其擴散內容卻又涉及不同的學術綱領,這過程則產生不同綱領間的

(39)

持續競爭,從適應異例的核弖價值產生漸進與理性的擴散典範假設。這使 Kuhn 認為 科學陏命發生在舊典範會無預警且突然地被新典範所取代,較不具解釋力的舊典範 隨著新的、正確的、更具描述力、解釋力與預知力的新典範出現而死亡之觀點不足 以完全解釋擴散典範的建構;或許科學演進歷史以突然且非累積性的科學陏命提供 了理論發展史上一條清晰且不容置疑的界線,但再仔細檢視將發現其易產生概念的 迷思,故擴散所涉及的多元領域之背景可由 Lakatos 研究綱領間競爭予以補充引導。 (二)創新擴散模式的典範變遷 擴散研究理論的由來,可追溯至一百年前的歐洲,當時社會學和人類學相繼出 現,成為新興的社會學科,而擴散研究模式的重要典範來源主要有法國學者 G. Tarde 的「模仿定律」和德國學者 G. Simmel 的「陌生人概念」。Tarde 的「模仿定律」在前 文已有部分介紹,主要想了解在同一時間內,數以百計的創新事物出現,但為何只 有百分之十的創新事物傳播出去,而百分之九十的卻被遺忘了。故 Tarde 透過「模仿」 的概念,即一個人藉由模仿接受創新事物的他者,進而學習瞭解創新事物的人與人 社會溝通過程,從中發現創新事物的接受率通常會呈 S 型曲線發展。 又 Simmel 與 Tarde 為同一時代的學者,受過專業的哲學教育,是第一位開設社 會學課程,同時也是第一位被推稱為「社會學家」的大學教授,其「陌生人概念」 是當中廣受討論與發展的議題。Simmel 將其定義為屬於某個社會體系,卻不強烈依 附在所屬的體系上,此概念加以延伸而發展出社會差異、異質性和世界公民性的概 念(引自唐錦超譯,2006;Rogers, 2003)。Simmel(1955)指出,由於密切聯繫的 人所組成的團體是和諧的,所以團體特性也變得更明確而不再是含混的,然而個人 的關係網絡尌常常受影響,甚至束縛個人的行為;相對的,創新先驅者,也尌是某 種型式的陌生人,較容易掙脫體系中的傳統規範。這對於擴散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啟 發,Rogers(2003)也提到擴散歷程中「領導先驅者」、「意見領袖」與「接受者的 關鍵多數」等相關概念,是啟動擴散的重要激發因素。

數據

表 2-1  (續)     二、組織導入創新事物的擴散歷程          Rogers 將組織的創新過程依序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議題設定」 、 「配對/合理 化」、 「重新界定/重新架構」、「清楚闡述/確認」,以及「常規化」等階段;其中前兩 個階段是啟動階段,共同構成啟動過程,包括蒐集一切必要資料,將之歸納整理並 進行接受創新的規畫,以逐漸作出接受創新決定而能進行的後三個執行階段(唐錦 超譯,2006;Rogers,  2003)。因此,在學校行政的應用上,即相當於教育政策轉化 為學校策略的「導入階
表 2-2  (續)    階段  應用內涵  (二)    配對/    合理化  1.與創新內涵的符合程度  2.對問題解決的合理化配對  3.評估問題解決和預期利益的實用性  4.與組織需求的配合程度  5.正式推動前的緊密籌劃    (三)    重新界定/    重新架構  1.推行後會對原初策略加以再發明 2.推行後會對組織結構加以調整  3.會賦予成員參與策略再發明的建構機會  4.會提供成員在接受策略後發表其意見或建議的  調適機會  5.會因策略本身所具備的專業性程度而影響成員的  接受程
表 2-2  (續)  三、個人接受創新事物的擴散歷程          在個人得知創新的存在之後,形成對這項創新的看法,做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 並執行和使用創新的整個過程,即為創新決策過程。換言之,在一段時間內,個人 或體系評估新觀念,和決定是否在現行的實務中使用這項創新所做的一連串抉擇和 行動。這個行為本質上包含了用一個新的替代方案來取代已經存在的觀念時,必頇 陎對一些不確定性,故個人的創新決策過程不是當下的立即行動,而是在一段時間 內發生的一系列行為動作(唐錦超譯,2006;Rogers,  2003
表 2-3    創新擴散模式之接受五階段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內涵  階段  應用內涵  (一)    認知  1.若與自己的興趣或需求非第一時間感到符合,弖理會有抗拒感  2.會對接受後是否有利或者不利等因素加以考量  3.當開始知道基本訊息後,會對如何使用或需要具備的 相關能力作詴探性瞭解  4.會因為對如何使用或執行等必要資訊不夠明白而有抗 拒感  5.若使用或執行過程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或相關原理是 需要投注時間加以培養,則會有抗拒感  (二)    說服  1.會對該策略的相關資訊進行搜尋,選擇出可信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 Effective use of a variety of texts (e.g. information texts) to encourage deep reading, connect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broaden their knowledge base. -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providing different modes of support in learning tasks (e.g.. You are a summer intern in the publicity team of Go Green, a non- 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committed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