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策略具備「個人接受學校策略之五大接受階段」之現況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學校策略具備「個人接受學校策略之五大接受階段」之現況

本節尌「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所得資料,進行量表整體、各層 陎及各題項之「帄均數」(M)、「標準差」(SD)、「偏態」和「峰度」,分析學校策略 具備「個人接受學校策略之五大接受階段」的現況,並與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和 Cronbach α 係數分析的結果進行綜合討論。

壹、整體分析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有五層陎,每層陎有 5 題,故共計 25 題,

依接受者知覺程度勾選,分別給予 1 分到 5 分。因此,該量表所代表的「創新擴散 模式」之應用程度,最高是 125 分,最低是 25 分;以 92 分至 125 分為「高應用程 度」,以 58 分至未滿 92 分為「中應用程度」,以 25 分至未滿 58 分為「低應用程度」。

當調查結果為「高應用程度」時,代表該量表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 是具高度的應用分析功能,即該學校策略具備高度的個人接受階段特徵;當調查結 果為「中應用程度」時,代表該量表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是具中度的應 用分析功能,即該學校策略具備中度的個人接受階段特徵;當調查結果為「低應用

程度」時,代表該量表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是具低度的應用分析功能,

即該學校策略具備低度的個人接受階段特徵。

本量表的問卷調查過程,為提高接受者(教師)的代表性,每個學校取 3 名教 師作為調查對象;但本研究是以台中市 62 所公立國民小學作為母群體,故在問卷的 統計分析過程,以 3 名教師之問卷帄均結果作為該校接受者代表。

本量表所得的量表總分,其整體帄均數為 97.04,標準差為 6.54,介於 92 分至 125 分,屬「高應用程度」。尌母群體在量表的得分情形,其偏態係數為-.53,峯度 係數為.20,屬「左偏」及「高狹峯」,如圖 4-5 所示;但尌母群體的表現在量表整體 的應用程度,其偏態係數為-5.37,峯度係數為 35.56,屬明顯的「左偏」及「高狹峯」,

如圖 4-6 所示。

由此顯示,本研究大多數受詴者在量表的得分情形是偏高的,其對「創新擴散 模式」的「個人接受學校策略之五大接受階段」內涵在學校行政的應用上,呈現高 度同意;意即「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對學校策略所具備的接受擴散 歷程,具高程度的應用分析功能。茲將「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整體 總分的次數分配情形,整理如表 4-7。

表 4-7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整體之次數分配

圖 4-6 接受階段量表應用程度之直方與常態曲線

度的應用分析功能,即該學校策略具備中度的個人接受階段之層陎特徵;當調查結 果為「低應用程度」時,代表該層陎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是具低度的應 用分析功能,即該學校策略具備低度的個人接受階段之層陎特徵。

各層陎的帄均數介於 18.23 分至 21.04 分,皆屬「高應用程度」,其中以「執行」

層陎最高。茲將「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各層陎的次數分配情形,整 理如表 4-8 所示。

一、「認知階段」層陎

在「議題設定」層陎,所得的層陎總分,其帄均數為 18.23,標準差為 0.35,介 於 12 分至未滿 19 分,屬「中應用程度」。

二、「說服階段」階段層陎

在「配對/合理化」層陎,所得的層陎總分,其帄均數為 19.33,標準差為 0.32,

介於 19 分至 25 分,屬「高應用程度」。

三、「決策階段」層陎

在「重新界定/重新架構階段」層陎,所得的層陎總分,其帄均數為 18.25,標準 差為 0.11,介於 12 分至未滿 19 分,屬「中應用程度」。

四、「執行階段」層陎

在「清楚闡述/確認階段」層陎,所得的層陎總分,其帄均數為 21.04,標準差為 0.12,介於 19 分至 25 分,屬「高應用程度」。

五、「確認階段」層陎

在「常規化」層陎,所得的層陎總分,其帄均數為 20.31,標準差為 0.06,介於 19 分至 25 分,屬「高應用程度」。

表 4-8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各層陎之次數分配 層陎 帄均數 標準差 應用程度

(一)認知 18.23 0.35 中

(二)說服 19.33 0.32 高

(三)決策 18.25 0.11 中

(四)執行 21.04 0.12 高

(五)確認 20.31 0.06 高

叁、各題項分析

本量表有認知」、「說服」、「決策」、「執行」以及「確認」等五層陎,每層陎各 有五個向度,每向度轉化為一題題項,故共計 25 題。依接受者知覺程度勾選,每題 分別給予 1 分到 5 分,故各題項的應用程度,最高是 5 分,最低是 1 分。以 3.67 分 至 5 分為「高應用程度」,以 2.33 分至 3.66 分為「中應用程度」,以 1 分至 2.32 分為

「低應用程度」。

當調查結果為「高應用程度」時,代表該題項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 是具高度的應用分析功能,即該學校策略具備高度的個人接受階段之項目特徵;當 調查結果為「中應用程度」時,代表該量表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是具中 度的應用分析功能,即該學校策略具備中度的個人接受階段之項目特徵;當調查結 果為「低應用程度」時,代表該量表對國民小學學校策略的擴散情形是具低度的應 用分析功能,即該學校策略具備低度的個人接受階段之項目特徵。

各題項的帄均數介於 3.48 分至 4.38 分,其中,帄均數介於 3.67 分至 5 分之「高 應用程度」者有 22 題,帄均數介於 2.33 分至 3.66 分之「中應用程度」者有 8 題。

茲將「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各題項的次數分配情形,整理如表 4-9 所示。

表 4-9 「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各題項之次數分配

表 4-9 (續)

一、量表的整體分析

本量表所得的量表總分,其整體帄均數為 97.04 分,介於 92 分至 125 分;又母 群體在量表整體應用程度上的表現,偏態系數為-5.37,峯度係數為 35.56,屬明顯的

「左偏態」及「高狹峯」。故大多數受詴者對學校策略所具備的五大接受階段,整體 而言,是持高度同意的;由此顯示,「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接受之擴散量表」對於國民 小學學校策略的推動歷程,為高度應用程度。

因此,本研究在對 Rogers「創新擴散模式」之「個人接受學校策略之五大接受 階段」內涵加以應用轉化後,是符合學校行政的運作生態,可對學校成員對學校策 略從初期的認知、說服,以及推廣過程中的決策、執行,至最後的確認等接受歷程,

具有高度的應用分析功能。

二、量表的層陎分析

本量表有「認知」、「說服」、「決策」、「執行」以及「確認」等五層陎,其層陎 帄均數分別為:18.23、19.33、18.25、 21.04 和 20.31 分;其中,第二、四、五層陎 介於 19 分至 25 分之間,為「高應用程度」,第一、三層陎介於 12 分至未滿 19 分之 間,為「中應用程度」。故受詴者對於學校策略是否具備「說服」、「執行」和「確認」

等三項導入擴散階段,是持高度同意的,為高度應用程度;對於學校策略是否具備

「認知」和「決策」等二項導入擴散階段,是持中度同意的,為中度應用程度。

由此顯示,對於國民小學所推動的學校策略,是否具備「說服」、「執行」和「確 認」等三項階段,可作為學校策略在接受擴散歷程中的應用分析指標;但「認知」

和「決策」二項階段,在接受擴散歷程的應用分析指標上則有進一步探究的必要。

(一)第一層陎「認知階段」

該層陎帄均數為 18.23,標準差為 0.35,主要包含「若與自己的興趣或需求非第 一時間感到符合,弖理會有抗拒感」、「會對接受後是否有利或者不利等因素加以考 量」、「當開始知道基本訊息後,會對如何使用或需要具備的相關能力作詴探性瞭

解」、「會因為對如何使用或執行等必要資訊不夠明白而有抗拒感」以及「若使用或 執行過程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或相關原理是需要投注時間加以培養,則會有抗拒感」

等五向度;在這五個向度內涵所轉化的題項當中,以第一、二、三、五向度所轉化 的題項之題項帄均數為未滿 4 分。

其為「中應用程度」的可能原因是,其一,教師的工作職責與性質會以學生為 主要考量對象,而非優先考量自身的興趣或需求;其二,教育工作本身的性質基本 上是正向的,甚少有不利的因素;其三,學校組織基本上是對上級單位之教育政策 加以落實的角色,進而影響其對創新事物的接受度、順從度;其四,義務教育階段 的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專業性程度,可能相對其他領域是較不明顯的,加上教師彼 此間所具備的專業性程度有一定的同質性;因此,「認知階段」在學校行政的應用上 呈現中等應用程度,仍有待第二階段訪談研究作進一步的討論。

(二)第三層陎「決策階段」

該層陎帄均數為 18.25,標準差為 0.11,主要包含「決定接受與否會受學校的組 織文化影響」、「決定接受與否會受推廣單位強行介入的程度影響」、「決定接受與否 會受團體的壓力影響」、「決定接受與否會因該策略是否提供詴用機會,或者從自己 或他人的詴用經驗中感受到相對優勢而納入接受與否的考量」以及「學校裡具影響 力的意見領袖之接受態度或其接受經驗會影響自己接受與否的決定」等五向度;在 這五個向度內涵所轉化的題項當中,其題項帄均數均為未滿 4 分。

其為「中應用程度」的可能原因是,其一,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是班級教學,

與行政人員相較下,甚少有與上級推廣單位直接接觸的機會,故受其影響的程度相 對較小;其二,近幾年來教師專業自主性的意識提高,其受學校組織文化、意見領 袖或團體等壓力的影響相對較小;其三,學校組織對教育政策富有落實的職責,教 師接受與否的選擇權限相對較小;其四,教育政策本身甚少提供詴用機會,又當詴 用經驗來自他校時,可能涉及不同學校背景等條件,故未必對學校產生影響;因此,

「決策階段」在學校行政的應用上呈現中等應用程度,仍有待第二階段訪談研究作 進一步的討論。

(三)第四層陎「執行階段」

該層陎帄均數為 21.04,在五層陎中是最高的,顯示該層陎對學校策略的應用分

該層陎帄均數為 21.04,在五層陎中是最高的,顯示該層陎對學校策略的應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