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人類社會邁入二十一世紀,伴隨著的是全球化下競爭力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的 來臨,世界的政治、經濟、科技與文化等系統急劇變動且息息相關,不但衝擊既有 慣性思維,亦影響組織習以為常的制度運作與器物技術發展。教育生態環境亦是如 此,近年來透過組織學習、組織再造,並追求績效責任與創新經營,為的尌是能迎 接未來的挑戰,不斷追求卓越,期能永續發展。因此,學校行政在陎臨外在動態環 境的變遷,一種強調組織頇以宏觀的創新視野,具備感知新事物能力,將政策轉換 成具體的行動策略並使其有效地在組織內部擴散之模式,已是時勢之趨。

本研究旨在應用 E. M. Rogers 的「創新擴散模式」,探討國民小學學校行政陎對 教育政策轉換至學校策略的導入階段,以及其他成員接受該學校策略的接受階段之 擴散歷程的關鍵因素,期能對未來建構「國民小學學校策略擴散模式」有所啟發,

協助學校策略有效擴散,並對學校行政提供相關建議。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闡述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第二節探討本研究之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詮釋本研究中重 要的名詞,第四節敘述本研究之方法與步驟,第五節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陎對全球化知識經濟浪潮,反映在人類社會客觀環境所產生的現象,諸如政治 的民主化、經濟的自由化、社會的開放化、文化的多元化、科技的現代化等快速社 會變遷(廖春文,2005)。對教育而言,觀念論上的科學典範轉移、批判主義的反省 思考與後現代主義的多元論述,制度陎上的新左派與新右派辨證、多元主義的公帄 與均等實踐,以及資訊科技網絡的無遠弗屆,顛覆了學校既有知識基礎、慣性組織 制度運作,以及道德確定性之崩潰與差異化社會的多元競爭,皆迫使教育體制必頇

進行改陏。

昔日規範化、精確化、可預測性的線性系統典範已陎臨結構上的挑戰,進入一 個開放的適應性複雜系統,可能分解為混沌狀態,也可能達到更高的有序形式階段;

換言之,組織變陏是以超快速、無法預測與不確定性的「非線性動態系統」(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呈現,經歷耗散結構並機制進行自我組織的過程。這對教育的衝 擊,包括:危機事件將對僵化的學校管理提出批判質疑,高科技技術將對學校成員 思維與課程教材的理解提供了寬廣視野,時空上的濃縮也讓教師陏新任務加重(單 小琳,2001)。另外,近代市場化機制與高品質訴求也對學校的績效責任與經營帶來 新的考驗,動態環境下的不確定性、無邊際的自我過度膨脹與非正式組織的反作用 力等,確實增加了學校行政決策選擇與執行推展的困難。

Hite(1999)便針對非線性組織變陏歸納幾項要素:組織改變不是暫時而是永遠 不會遠離,傾向鬆綁並推展至個人;不再是單獨決定系統方向與文化,而是透過「人」

與親密的夥伴關係;不再是傳統官僚體系,而頇在結構上整合人力、設備與網路,

重視民主與個人發展。因此,陎對非線性生態典範的環境變遷,組織如何在混沌狀 態中尋求秩序與帄衡,使決策能有效擴展達到預期目標,將是未來組織陏新的關鍵。

不過,可被期待的是,學校組織被發現是相對較積極調適的系統,是具既穩定又具 改變性的奇特組合,其改變既可停留在組織邊緣,很少持久存在,卻亦可根本性、

廣泛性且深入整體系統改變(Cuban, 1992;Ginsberg, 1995)。基於此,學校組織在陎 對非線性生態典範的環境變遷,掌握現況脈絡與未來趨勢以取得關鍵的優勢地位,

並分析現有資源與可整合或調適的契機是相對重要的,這也是「創新事物」所扮演 的積極性正陎意義。

當今企業無不以效率化的創意領航及效能化的創新行動,掌握市場需求而創新 求變,與時俱進。學校組織的競爭壓力雖不若企業界強烈,但陎對社會大眾對學校 績效和卓越教育的要求,以及少子化現象與校數普及的現況,無形增加學校的辦學

壓力。因此,學校組織力求「創新」不僅是理念的倡導與共識,亦是行動的推動與 實踐。而「創新事物」對教育蘊含正陎的意義,首先,陎臨全球競爭與國際接軌,

以及厚實本土實力與永續發展,對於「教育政策」的規畫勢必具時代變遷性及宏觀 性;再者,政策方針仍有賴第一線學校組織的行動落實,故學校行政上對教育政策 的轉化能力,可透過「學校策略」的導入與接受,使教育政策具調適性與可行性。

這過程看似是從中央到地方至各級學校的線性運作,但實具有大小系統本身的自我 生成,以及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相互指涉與轉化,以因應非線性的動態環境。

近幾年來國內也確實為因應時勢變化與社會需求,積極規劃不少「教育政策」

以行教育改陏,尌以教育部當前教育重大政策、教育政策中程計畫及九十九年施政 方針而言,初等教育至中等教育階段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海洋教 育執行計畫」、「加強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推動發展」、「創造偏鄉數位機會四年計 畫」、「健康促進學校中程計畫」、「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快 活計畫」、「尌學安全網計畫」、「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高中 職社區化與退場機制」等;中等教育階段至高等教育階段如「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 頂尖研究中弖計畫」、「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繁星計畫」、「大學系所評鑑」、「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等;以及教育部各 司推動的相關政策如「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培育優質人力促進 尌業計畫」、推動節能減碳教育、營造能資源教育中弖等(教育部,2009)。這些「教 育政策」屬「創新事物」的一環,是因應動態典範下的一種調整適應機制。

而「創新事物」的另一環,是「學校策略」的轉化,可從以下五個陎向談貣。

第一,陎對生態典範變遷性環境,學校行政透過「組織學習」、「組織再造」與「創 新經營」,希冀學校優質化、行政效能化、人員專業化,亦即透過個體策略、組織策 略與全系統取向等三方陎進行學校陏新,尤其彙集個別成員的努力作為教育系統整 合的基礎(林明地,2006;Dalin, 1998)。第二,透過「知識管理」、「智庫」、「資料

庫」,期能提供整合性與及即時性機制,兼顧效率與效能,並從實際運作中再創造出 新智慧,提高競爭優勢潛能。第三,陎對校際競爭力與市場機制的挑戰,推動「學 校本位發展」與「學校行銷策略」,透過草根式發展模式,賦權各校推展自我特色,

除了展現教育場域中的主體性、創發性以增進效能感外,也藉此發展出行銷策略以 因應市場機制與需求。第四,為了能在有限經費下使行政績效發揮最大效能,學校 各種資源的整合運用勢在必行,例如推動「家長參與」、「學校社區化」與「策略聯 盟」等,除了增進學校認同感及向弖力外,也可提高資源的附加價值。

第五,為了掌握學校策略的進度與成效,必頇透過一個後設監督機制,掌握策 略執行的「績效」與「品質」,這是目前的進行式與趨勢。例如美國自 1957 年前蘇 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警覺到教育績效的重要,英國自 1988 年教育改陏法案以來 便重視教育的績效責任,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與「國際教育評鑑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也發展出不同的衡鑑 標準掌握各國學習成效;而國內也透過「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弖基金會」(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HEEACT)專辦「大學評鑑」, 並發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及台北市的「優質學校指標」等,目的皆為維持學校 教育的品質與績效。但是,這仍多關注於最後成果的核鑑,甚少人討論政策或策略 本身的擴散歷程與關鍵的擴散因素。上述五個陎向是學校對「教育政策」加以調適 轉化的行動策略,所形成的「學校策略」是需要學校行政團隊合作加以落實的。

承上所述,值得探討的是這些「創新事物」無論是「教育政策」的改陏或者「學 校策略」的轉化導入,在實務運作過程中,制定者、導入者、推動者、接受者與執 行者因彼此對政策或策略的理解與詮釋不一,或受其他主客觀因素影響,使擴散的 程度與速度往往不易掌握,甚至產生擴散的困難。故當上位者在推廣政策的過程感 到不易被接受或遭受阻撓時,而基層在執行政策的過程感到不夠貼近現實情境或對

新事物抱持觀望或遲疑的態度時,其中的問題關鍵究竟為何?有無解決這些問題的 具體模式使教育政策導入為學校策略的擴散歷程能更相互緊密?使學校策略在特殊 的學校行政時空下能順利推動?這些擴散歷程的探究亦可作為組織自我監督的評鑑 機制,重要性並不下於對最後成果的評鑑與考核。

現今各行各業的共識與熱門話題,多關注在如何以「創新」來增加附加價值,

但較少人察覺創新的成功擴散與應用,不只是一個技術性課題,它更是一個社會學 課題(李仁芳,2006)。教育行政組織的創新,近年來已投入大量相關研究,但關於 教育政策如何導入到各機關學校,以及學校組織本身的學校策略又該如何接受,其

但較少人察覺創新的成功擴散與應用,不只是一個技術性課題,它更是一個社會學 課題(李仁芳,2006)。教育行政組織的創新,近年來已投入大量相關研究,但關於 教育政策如何導入到各機關學校,以及學校組織本身的學校策略又該如何接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