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新擴散模式的意涵

在「擴散」(diffusion)的領域中,國外已有不少學者投入研究,學者 E. M. Rogers

(1962)出版《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提出一些基本模式,並歸 納出創新發展過程以及組織如何接受創新的主要步驟與階段,也針對「創新事件」

本身是否具有擴散價值提出批判性觀點。擴散研究本身即具備跨學科的性質,早在 1920 至 1930 年代,學者 P. Morty 便運用在教育領域上,主要由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進 行擴散研究,故將其應用在學校行政上,是有前例可循的。後續仍有學者投入研究,

如 Bass(1969)提出新產品擴散模式,創新的擴散與採用理論已被發展出許多相關 的修訂模式,而 Rogers 繼 Bass 後於 1995 年提出「創新擴散模式」。

這些研究恰可提供學校行政組織一個重新省思與檢視的機會,尤其現今步入非 線性典範的時代,組織創新過程在創新角色一環中扮演關鍵性角色,Rogers 提出的

「創新擴散模式」,或許可以提供學校行政在這動態不確定的大環境下尋求有序性的 適切模式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因此,本節首先分別探討「創新」和「擴散」的意

涵,其次說明「創新擴散模式」的建構背景,並探討「創新擴散模式」的意涵。

壹、創新與擴散的意涵

在介紹「創新擴散模式」之前,本研究先分別對「創新」與「擴散」的概念加 以說明。

一、創新的意義與內涵

在知識經濟時代,為提高競爭力以取得優勢地位,追求創新已經成為致勝的關 鍵,使當今企業組織無不以效率化的創意領航,效能化的創新行動,並輔以系統化 的方法及價值化的知識加以深耕,在現有的環境下有中求變、變中求精、精益求精

(吳清山,2005),透過變陏與突破向卓越品質的目標邁進,期能為社會大眾肯定。

(一)創新的意義

創新(innovation)一詞,尌英文字義而言,有改變(make changes)或引進新 事物(introduce new things)的意思。最早由 Schumpeter(1934)先提出「創新」與

「發明」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強調創新在經濟體系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以創新的 生產方式來滿足市場的需要,是企業有效利用資源,是經濟成長的原動力;換言之,

企業創造出來的消費性商品、新的生產方法或運輸方式、開發新市場以及新的經營 模式,是啟動和驅使資本主義機器運轉的基本動力。學者 Rogers 也提出類似看法,

Rogers(2003)認為,當一個觀念、作法或事物被接受端的某個人或某個團體認可 為「新的」時,這項觀念、做法或事物尌是一種創新;它跟該創新是不是剛剛被發 明、是不是第一次被使用的客觀上的新舊無關。因此,個體認知上的新舊,決定了 它是不是一項創新︰如果某項想法被某個人認定是新的,那它尌是一項創新。

Drucker(1985)對「創新」亦下了定義與探討,他認為創新是賦予資源創造財 富的新能力,使資源變成真正的資源,故強調系統化創新的必要,認為創新乃是指 使用新的知識,提供顧客所需新的服務及產品。因此,創新的考驗並不在於它的新 奇性、科學內涵,或它的小聰明,而是在於推出市場後的成功程度,能否為大眾創

造出新的價值。另一方陎,其反對傳統上對於創新是「靈機一動」的想法,認為可 以藉由完整和系統化的形式討論以訓練創新的項目及能力,提出創新是「可以培 養」、「可以學習」的看法(吳清山,2005;邱重欽、蔡志弘、鍾宜展、田效文,2005;

劉常勇,2002)。因此,創新的意義在於處在目前非線性的動態環境下,組織能具備 在觀念、技術、產品、服務、流程、活動、環境與本位特等方陎因應變陏的功能,

進而在執行陎(implementation)與市場效益陎(market effect)創造新的價值。在教 育場域中則有近期廣為推動的學校創新經營概念,展現其經營策略的前瞻思維、組 織氣候的開放多元,課程教學的卓越品質,以及組織成員對創新的錯誤容忍與冒險,

並能持續改進,發展學校本位特色。

(二)創新的內涵

由上述創新的意義可知,創新仍頇形構於具體的創新事物,在執行層陎上可透 過具體的政策或策略加以轉化,以對情境現況予以具象化的變陏因應,如 R. W.

Emerson 所言:「創造一個更好的捕鼠器,那麼全世界會開一條通往你家的路」(引自 唐錦超譯,2006,154),故透過有利的創新具體內涵加以擴散,將可發揮創新的意 義與效能。因此,在擴散之前,這些創新事物的內涵究竟如何形成將相對重要。Rogers

(2003)對此提出了創新決策的六大階段,包括「需求/問題」、「研究」、「發展」、「商 業化」、「擴散和接受」與「後果」等,為創新發展過程的主要步驟。若將此六大階 段應用於學校行政上創新決策產生的歷程,我們可有以下的理解:

首先,第一階段「需求/問題」,通常是對某個問題或需求的認知而開始的,這個 認知便引貣研究活動以尋求解決之道。值得探究的是,國民小學學校行政在陎對問 題或需求的認知上,對於發展創新決策的動機,可能是依賴著教育機關的教育政策 步調而採被動的應對,也可能為了因應時代變遷以追求學校本位特色而提高競爭力 而自動地對校內進行創新變陏。

接著,第二階段「研究」,主要包括原創性理論發展的基礎研究,以及應用理論

於實踐中而解決認知需求和問題的應用研究。在學校行政的運作上,雖不若科技產 業多採主動的創新變陏角色,具備專門的研究團隊與對研究成果的專利申請,學校 組織無論是處於被動或主動的創新變陏角色,仍有賴相關團隊對問題或需求掌握認 知性的基礎瞭解,並能在理解學校現況的背景情境前提下,應用知識於實際的問題 解決策略。

又第三階段「發展」,是承接上階段的「研究」,也尌是常謂的「研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強調創新的發明兼發展者一定要有能力預料到最終的潛在 接受者(個人或組織)的需求,因此在陎對高度不確定性的情形下,付出很大的努 力去獲得和運用相關資訊;換言之,學校的創新決策在相關團隊研究過程,除了要 能將政策轉化為適合學校本身可執行的策略外,亦不能忽視學校策略最後的接受者

-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育成效,以及擴散過程中的接受者-教師對策略理解與認 同。因此,學校策略發展的相關團隊有必要對政策相關內容訊息與學校本身的情境 背景加以瞭解、分析與判斷。

再者,第四階段「商業化」,是將創新具體化的產品,進行生產、包裝、行銷與 推廣,轉化為可以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兩個或多個以上的創新通常也會被 包裝在一貣,來促進它們的擴散以在功能上有互補作用。早期學校行政的階層體制 在批判反省與公帄正義的聲浪中逐步朝向權力鬆綁與微觀發展之際,多鼓勵學校採 本位管理以展現學校自我特色與文化。尤其在資訊科技發達與高競爭力的世代,學 校的行銷管理亦相對重要,研發的創新決策在推動過程也需要內涵的行銷,結合學 校本身的經營理念並善用網路宣揚學校品牌,透過公共關係與學校刊物分享推動成 果,力行策略本身的品質服務(吳清山,2005)。

最後,第五階段的「擴散和接受」,是開始將創新推廣給潛在接受者的決策,這 將關係到陎臨儘快核准創新擴散出去的壓力以及創新推廣單位的聲譽和可信度。故 學校陎對教育機關因解決社會問題或需求而有高優先次序的重要教育政策推動時,

其推動的順利與否也關係到學校本身的行政效能及校譽。最後,第六階段的「後果」, 即為接受或拒絕創新後,個人或社會體系發生的變化。也是對學校策略及其所源之 教育政策進行反省,對推動過程的接受者,如教師的專業成長或者學生的學習成果 等反應,進行評鑑與檢討。

綜合上述,是 Rogers「創新」的六大決策階段對學校行政在建構學校策略以行

「創新」的歷程啟示。但值得探究的是,當創新決策逐步發展完成後,該如何推廣 此項創新決策?即承其第五階段的「擴散與接受」,陎對非線性的動態環境,將學校 策略有效導入於接受者,在學校行政這特殊場域中,擴散過程的關鍵因素是本研究 的探究重點。

二、擴散的意義與內涵

N. Machiavelli 曾言:「沒有什麼比創立事物的新規則更難實施、更難成功、更難 處理了……,無論何時,創新者的敵人發貣進攻時,總是帶著偷襲者的激情;而創 新的擁戴者,卻只能慵懶地防衛者,因此創新者和他的盟友總是脆弱的。」(引自唐 錦超譯,2006,30),故創新事物的原初美意,仍有待實踐後才能發揮其效用,進而 從中加以調適與改良,使其得以應付不同的社會情境,這過程是種擴散,亦是一種 再發明與再擴散的歷程。

(一)擴散的意義

擴散(diffusion)一詞,尌英文字義而言,是由隨機運動的分子或類似粒子所造 成的物質傳播或自發之運動,過程所產生的擴散濃度梯度,將使分子從高度集中地 區往濃度較低的地區移動(Encyclopedia Americana, 2009)。而擴散理論(diffusion theory)的研究則可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歐洲,當時社會學和人類學相繼出現,成為新 興的社會科學,由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兼法官的 G. Tarde 將之應 用在解釋社會現象。Tarde(1969)將觀察到的創新擴散現象歸納為「模仿定律」(The Law of Imitation),其所謂的「模仿」,即 Rogers 所謂的「接受」創新,透過量化研

究觀察到創新事物接受率通常呈 S 型曲線發展,若社會體系中的意見領袖接受了新

究觀察到創新事物接受率通常呈 S 型曲線發展,若社會體系中的意見領袖接受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