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2文學與藝術.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4-2文學與藝術.pdf"

Copied!
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頁117

一、傳統漢文化

(一)藝文發展

乾隆、嘉慶以後,本土文人有不少描繪人民辛苦生活 的詩作。 中國大陸來臺的官員、文人有的參與編修地方志,有 的留下心得詩文。 士紳社會逐漸形成

(3)

第一位本籍的「開臺進士」,長期在竹塹 明志書院主講。 傳統漢文學也慢慢在臺灣生根 鄭用錫 傳統漢文化繪畫到後來本土士紳畫作漸多 林朝英的書法及繪畫 多畫水墨花鳥

(4)

圖4-8 鳳儀書院

1814年(嘉慶十九 年)落成,位於今 日高雄鳳山,為臺 灣現存規模最大的 書院。

(5)

(二)寺廟、園林建築

1847年板橋的林本源園邸 富商士紳家族興築中式的園林宅邸 1851年鄭用錫所建的北郭園 對神明的崇敬和生活的期盼都會展現在寺廟的格局與 雕刻上 1864年林占梅所建的潛園 為了居住品質及社交需求

(6)
(7)

為清代臺灣園林建築代表, 從內部建築布局可窺見當時 士紳生活的面貌。

(8)
(9)

二、日治文藝

(一)文學

1902年霧峰林家成立的櫟社

1. 傳統文化的延續

日治初期,傳統漢文化在「書房」 、「詩社」繼續傳承。 總督府試圖利用「同文」,將臺灣知識分子編入帝國體制。 此時的漢詩以抒懷、嘆詠時事為主

(10)

頁121

2.新舊文學之爭

1920年代,受中國新文化運動 日本近代文學思潮影響。 (1)背景 1920年創刊的《臺灣青年》 刊物的發行也很蓬勃 臺灣也出現新舊文學之爭 1923年創刊的《臺灣民報》

(11)

大約在1915年至1920年,目標是革新思想文 化並達到社會改造。 提倡民主: 即「德先生」(Democracy),反對專制及獨裁, 推翻舊倫理、舊道德,建立民主共和國。 提倡科學: 即「賽先生」(Science),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 ,破除迷信、盲從及武斷,樹立科學精神。 主要推動的人物有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 胡適及魯迅等 陳獨秀

(12)

民主和科學的最大的敵人,是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 所以新文化運動猛烈抨擊儒家思想,甚至提出「打倒 孔家店」的口號。 文學革命: 主要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 、反對文言文。 批判中國傳統文化: 一些知識分子對中國舊的傳統思想、文化、禮教、道 德、習俗都產生懷疑,展開批判。

(13)

1924年張我軍於《臺灣民報》撰文批評舊文學 (2)新文學的支持者 1920年代之初,陳端明在《臺灣青年》發表日用文鼓吹論。 新文學者認為白話文有利於文化啟蒙,之後舊文學落居下風。 正式掀起了臺灣新舊文學論戰 強調「我手寫我口」 發展出「臺灣話文」。

(14)

頁122 (3)新文學的蓬勃發展 新文學強調讓一般民眾也能了解 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賴和的《一桿稱仔》 主張應著重描述鄉土,將臺語融入寫作 批判日本的殖民體制

(15)

1930年代初,知識菁英專注於文學,使其更加蓬勃。 總督府日益嚴格的「國語」政策

楊逵的《送報伕》、呂赫若的《牛車》

總督府對社會運動打壓

(16)

頁122

(二)美術

1. 新美術運動

日治時期在學校教育中引進西方近代美術教育 石川欽一郎擅長西方水彩技法 部分人也赴日留學 雕塑家黃土水,以「蕃童」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 首位入選的臺籍藝術家 任教於臺北師範學校

(17)

民間於1934年組成臺陽美術協會

2. 美術展覽的推動

1927年起官方主辦美術展覽 以寫生方式描繪臺灣的風土民情 東洋畫有林玉山、陳進、郭雪湖 西洋畫則有陳澄波、廖繼春等人

(18)

圖4-11

(19)
(20)

戰後的1946年改為「日本美術展覽會」。該「官展」除 了1923年、1935年、1945年停辦以外,每年舉辦。 1907年由文部省主辦的「文部省美術展覽會」開啟了「官 展」的歷史,1919年文展改組,改由新成立的「帝國美術 院」主辦,稱為「帝國美術展覽會」。

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

(21)

臺陽美協成立後,即受到文化協會負責人蔡培火和臺灣 地方自治聯盟的要角楊肇嘉等人的大力聲援,而被視為 知識分子在反殖民上的文化表現。 1934年在臺日本畫家及臺灣本土畫家們,於臺北市聯合 組織了臺陽美術協會,簡稱臺陽美協,希望使新進的畫 家能有自由發表作品的機會。

(22)

頁124 學校音樂課程以西方近代音樂為主,也引進了日本歌謠。 江文也1936年以「臺灣舞曲」揚名海外 呂泉生採編「丟丟銅仔」等傳統歌謠 以五線譜保留古早調 臺灣音樂家開始嶄露頭角

(三)音樂

(23)
(24)

頁124 鄧雨賢的「望春風」、「雨夜花」等至今仍傳唱 。 1930年代「桃花泣血記」上映 臺灣第一首流行歌 流行音樂的發展,則與電影有密切關係。 電影公司為宣傳,創作了與電影同名的主題曲。

(25)

1932年上海聯華電影,主要是描寫,相戀中的男女,因為 門不當戶不對,硬是被拆散的無奈,歌曲倡導自由戀愛。 戀愛無分階級性,第一要緊是真情 禮教束縛非現代,最好自由的世界 文明社會新時代,戀愛自由才應該 其中的歌詞有

(26)

電影辯士

日治時代放映電影時 的景況,紅圈者即辯 士,會在舞臺側邊為 觀眾講解劇情。

(27)

鄧雨賢接受正統西 方音樂教育,因反 對一味崇洋而創作 許多臺語歌曲。

(28)

圖4-12 波麗路西餐廳的廣告海報

1934年(昭和九年)創立,提供咖 啡、西式餐點,廣告上還寫有「音 樂的殿堂」,即指餐廳備有先進的 音樂設備, 是當時文青聚集之地。

(29)

1920年代「新劇」出現

(四)戲曲

日治時期最重要是歌仔戲的出現 歌仔戲 以臺語和朗朗上口的曲調,受到喜愛。 多以諷刺時政、推廣文化、傳達思想為題材。 1920年代更進一步發展在戲院演出 知識分子期待「藉戲劇來改造與教化社會大眾」 屢遭官方取締

(30)

頁125

(五)戰爭體制下的發展

1930年代總督府開始管制各種文藝活動 1937年廢除報紙漢文版,並要求報刊、雜誌接受整併 。 許多臺語歌曲,被迫停止或填上不相關的歌詞。 「雨夜花」改為「榮譽的軍伕」 1943年舞臺劇「閹雞」 因戲中演唱「丟丟銅仔」 等臺灣歌謠,遭下令停演。 成為宣傳工具

(31)
(32)

頁128

三、當代文藝

(一)中華文化的引進(1945~1950年)

僅有臺灣新生報的「橋」副刊,協助本土作家發表。 國語政策廢止報刊的日文欄,臺人無法再以日文創作。 臺灣本土文化發展 來自中國大陸的文化傳承 二戰後引進的西方文化 主要潮流

(33)

藝術上也以來自中國大陸的藝術家,如溥心畬 、 張大千等人為代表。 不合官方政策的文化產物,都成「禁歌」、「禁書」。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中華文化成為主流。 1949年四六事件發生,楊逵被捕、 「橋」副刊被迫停刊。 1948年「橋」曾刊載討論臺灣文學的特殊性的文章 掀起論戰

(34)

1949年3月20日,臺灣大學學生何景岳及省立師院學生李元 勳因為單車雙載被警方取締毆打並被拘留。

四六事件

當天晚上,數百名學生至警局抗議,要求釋放兩名學生、賠 償醫藥費、嚴懲相關人員及登報道歉,隔日更有上千人前往 市警局總局請願,警方只好先行釋放兩名學生。 1949年4月6日,軍警擴大包圍臺灣大學宿舍與師範學院宿舍 進行逮捕行動,以卡車運走學生。

(35)

他甚至警告:「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 你拚命!」不過師範學院院長謝東閔, 則高度配合政府,甚至協同軍警一同前 往逮捕學生。 逕行進入臺大校園內逮捕師生高度不滿, 親自找國民黨最高當局交涉,要求逮捕臺 大師生必須經過校長批准。 傅斯年

(36)

頁128-129 朱西甯的《大火炬的愛》 王藍的《藍與黑》等

(二)反共的年代(1950~1960年代)

1. 反共文學

1950年代政府推動「軍中文藝」、「戰鬥文藝」 反共色彩的文學作品成為主流

(37)

2. 西方文化流行

冷戰時期歐美藝術、流行文化盛行

1960年代經濟起飛、社會轉型,文學家另闢出路。

劉國松將西洋的現代精神加入中國水墨畫中

(38)

頁129 1960年代初期,《文星》刊載胡適的演講詞。

3. 中西文化論戰

1950年代雷震 主持的《自由中國》 鼓吹自由、民主、科學 與保守派人士 發生衝突 文中批評中華文化,引發中西文化論戰

(39)

1949年與胡適、王世傑、杭立武等在上海 創立《自由中國》的雜誌。 初期站在「擁蔣反共」立場發言,與蔣介 石關係密切。 1960年雷震與臺港在野人士共同連署反對蔣中正三連任總統 5月4日他發表了《我們為什麼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 鼓吹成立反對黨參與選舉以制衡執政黨。

(40)

5月18日舉行選舉改進檢討會,主張成立 新黨,要求公正選舉,實現真正的民主。 隨即籌備組織中國民主黨

同年9月4日雷震被逮捕,並被軍事法庭以「包庇匪諜、煽動叛 亂」的罪名判處十年徒刑。

(41)

(三)本土文化蓬勃(1970年代)

1. 鄉土文學

現代主義文學與生活脫節,書寫現狀的鄉土文學崛起。 隱含的地方意識、社會寫實與共產文藝思想引起官方注意 1977年余光中、彭歌批評鄉土文學作家的「左傾」色彩 在報章雜誌撰文 鄉土文學論戰

(42)

頁130 反共文學影響力漸弱,描寫作家生活體驗與現實社會的 文學受到重視。 鍾肇政的臺灣人三部曲、李喬的寒夜三部曲等 也遭到陳映真的批評 葉石濤發表了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 強調文學必須與臺灣住民的生活相關

(43)

2. 本土藝術

1976年「素人畫家」洪通 及雕塑家朱銘 分別舉辦首次

個展

(44)

圖4-16 洪通1970年代的畫作

創作線條歪曲、色彩濃烈,作品 中帶有在地宗教民俗風采。現藏 於洪通故鄉臺南北門鯤江里之 「新安宮藝文中心」。

(45)

作品中融合道家的「崇 尚自然」的意境,以粗 獷的塊狀面積處理,鑿 出線條簡潔、氣魄非凡 的作品。現藏於新北金 山「朱銘美術館」之戶 外展示區。

(46)

頁131

(四)多元文化發展(1980年代以後)

1. 文學題材多元化

包括政治、性別、環保等題材,以弱勢群體為主人 翁的小說,還有充滿人文、自然關懷的散文等。 人體素描、裝置藝術、普普藝術等。

2. 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

如排灣族撒古流˙巴瓦瓦隆 阿美族拉黑子˙達立夫

(47)

多元的藝術

表現方式

(48)

普普藝術是1962~1965年間盛行國際的新藝術,原意為 「Popular」,是大眾的、流行的意思。

普普藝術

藝術家抱持著藝術生活化、藝術 世俗化的觀念,思想根源來自於 美國的大眾文化。

(49)

那些年一

(50)
(51)
(52)
(53)

25.學者寫道:張大千(1889~1984)是具有傳奇色彩的藝術 家,經歷豐富,天資極高。摹古能力極強,是摹造古代名作最 多最好的畫家。七十歲左右,畫出大面積的潑墨畫,一大片色 彩之外,又有筆線勾畫的具體事物。根據上述,對張大千七十 歲前後的成就最可能給予怎樣的評價? (A)之前精於工筆;之後改學潑墨,呈現東洋畫風 (B)之前名滿天下;之後潑墨畫作,殊失優雅風韻 (C)之前缺乏創意;之後抽象手法,已失中國風味 (D)之前善於臨摹;之後抽象表現,創造現代風格

(5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J28 廣亞學校財團法人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系學會 J29 美和學校財團法人美和科技大學 觀光系系學會 J30 環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餐飲廚藝系學會 J31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網站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藝術教育 > 教學資源 >視覺藝術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視覺藝 術創作和視覺藝術知識 三個學習範疇

3   有關這一組石刻浮雕的圖解,參見楊泓《南朝的佛本行故事雕刻》,《現代 佛學》1964 年第 4 期,第 31-33 頁。轉刊氏著《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 京:科學出版社,2000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