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變遷與國族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變遷與國族意涵"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地理研究第 51 期民國 98年 II 月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51

,

November 2009

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變遷與國族意涵*

The Change of Chinese Settlement Landscapes

in Singapore and

It

s National Meaning

葉韻翠 a

Yun·司.

Abstract

Because the change of Singapore's settlement landscapes is going along with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

it's difficult to find out the national idea within i

t.

This study mainly looks into the

national meaning within the succession of settlement landscapes by probing into the new and old

Chinese settlement landscapes. To demonstrate this

,

this study will attempt to probe into new and old

Chinese settlement landscapes first

,

then to find out the landscape narratives within th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settlement landscapes not only solved problems of housing shortage. Since the

national idea was poured into

,

there we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landscape change. They were:

I.

Destroy Landscapes. The government destroyed old settlement landscapes which were unfavorable 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by constructing public housings extensively; 2. Construct Landscapes. HDB

gathered lands and fortunes to build public housings which have no colors of ethnicities

,

urban and rural

and economical difference; 3. Conserve and transform landscapes. A few landscapes were conserved

and infused into national idea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ast of nation by the governmen

t.

Keywords: Settlement Landscapes

,

Singapore Chinese

,

National Idea

,

Public Housing.

摘要

由於新加坡的聚落地景變造與現代化、都市化同步進行,國族理念往往藏匿其中而不易被察 覺 o 是故本文的研究日的在於:I 藉由對於新加坡華人新、舊聚落地景的探討,來探究政府在聚落 地景演替中所注入的國族意涵J 0 在研究中,筆者先分別探討華人新、舊聚落地景樣貌,再述及不 同聚落地景中所傳達的地景敘事,以呈現政府藉由地景演替所灌注的國族理念。研究結果顯示, 新、舊聚落地景的變遷,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新加坡嚴重的屋荒問題,由於國族論述楚勢加諸於地 *本文撰寫期間承蒙國立東華大學康培德教授惠賜建議,特此致謝。 a 國\J.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人文社會學科兼任講師。

(2)

景變遷之中,使得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的變遷存在著下列三項特性:1.地景破除 獨立建國後政 府透過了大規模組屋地景的建造,破除不利國家、國族發展的傳統聚落地景。 2. 地景新造 作為 國家權力象徵的建屋發展局統合土地、財富等資源而進行重新分配,新建造的組屋地景不帶有族 群、城鄉、經濟差異的色彩。 3. 地景的保存與轉化一在地景變造過程中,小部分的建築地景被政 府保留下來,並被加諸國族論述,而與國家過往歷史相連結、 o 關躍詞:聚落地景、新加坡華人、國族理念、組屋

E

(一)動機、目的與方法 新加坡白 1819 年英國人萊佛士由新加坡河河口登陸並促使其開埠後,島上開始有大量華人勞 力移民移入。 19 世紀下半葉移民的湧入使得新加坡市區房屋逐漸出現了供需不平衡的現象,原有 的店屋除了向上加蓋外,店屋內部空間更被加以隔間以提供更多房間出租 O 此外,擁擠的市區出 現了人口向郊區移動的現象,在郊外形成一處處非法佔地興建的墾民區域(

squatter

areas) 。到了 新加坡獨立前夕,市中心區域破敗的超齡店屋及郊外雜亂散佈的亞答屋、捍板屋所形成的墾民區, 成為新加坡的兩大貧民窟。在殖民時期以來的長期屋荒問題及島嶼土地稀有性的前提之下,促使 新加坡政府自 1960 年開始大力推展公共建屋計畫,使得新加坡的文化地景在1960 年代以後產生 重大變遷。隨著歷次都市計畫的實施,殖民時期以來的傳統聚落地景被大量創除,取而代之的是 現代化的商業大樓及政府組屋地景。除了小部分被政府特意保留下來的建築'及尚未受到大規模

都市計畫影響的烏敏島(

Palau Ubin

)、羅弄萬國甘榜 (Surau

Kampong Lorang

Buangkok) 之外1

華人傳統聚落地景多已不復存在。 關於新加坡文化地景的研究,早期鄒豹君(1968) 曾在其(新加坡文化景的演進及其特徵〉 一文中,相當簡略地提及殖民時期新加坡市區的文化景觀,潘明智(1972) 的(星加坡地理景觀 的變貌〉則概述了獨立建國後的新加坡現代都市地景。近來有多位研究者對於新加坡的文化地景 進行較深入的探討:

Chang

(2000) 採用競爭地景的觀點,選擇小印度作為個案研究,文中利用 觀光者/地方人士、印度人/華人、規劃者/使用者三組不同的局內人/局外人,來剖析小印度 這個觀光地區;

Yeoh

(2003) 以競爭空間的角度,探討殖民時期新加坡市區環境與權力關f系,亦

即聚焦於殖民時期新加坡的空間政治議題;

Kong & Yeoh

(2003) 以國家建構的角度切入,透過

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來研究建國後新加坡的地景政治;

Koh

(2003) 則選用流移、混雜、第三空

間的理論與觀點,探討全球化下外籍人才在新加坡族裔地景中的身份焦慮、;

Jones & Shaw (2006)

針對新加坡與雅加達進行個案研究,探究這兩個發展中的社會對於都市地景所進行的「擦除」與 「重寫」過程。 這些近來關於新加坡地景的研究,多聚焦於探討地景中的競爭、權力、及全球化下的族群流 移問題。但除了這些討論的面向之外,筆者在新加坡的回調經驗發現,組屋政策是新加坡政府推 l 甘榜原文為 kampung 或 kampong' 為馬來人對於鄉下村落的稱呼,後來亦被華人引用來稱呼自己的村落。羅弄原 文為 loror嗯 , m]馬來語的小巷。

(3)

動國族建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組屋地景的打造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殖民時期以來嚴重的屋荒問 題,政府挾帶國族建構的意識形態介入,使得新、舊聚落地景的演替中蘊藏著特殊的國族意涵。 由於新加坡的聚落地景變造與現代化、都市化同步進行,國族理念往往藏匿其中而不易被察覺, 是故本文的研究目的欲: I 藉由對於新加坡華人新、舊聚落地景的探討,來探究政府在地景演替中 所注入的國族意涵」。在本篇研究中,筆者將先分別探討華人新、舊聚落地景樣貌,再述及不同聚 落地景中所傳達的地景敘事,以呈現政府在聚落地景演替中所灌注的國族理念。 關於研究對象「華人聚落地景」方面,建國前(變遷前)係以殖民時期以來建立的華人街屋 市鎮及甘榜村落作為分析對象,文中統稱為華人傳統聚落地景,並與建國後(變遷後)的現代聚 落一政府高樓組屋地景相對照 O 文中採用地理學對於地景的解讀作為研究的方法論。研究方法係 透過文獻分析,及 2006~2008 年間 3 次赴新加坡對今日的組屋市鎮及迄今仍保留下來的舊聚落地 景,如牛車水、駁船碼頭、烏敏島、萬國等地進行實察。 (二)研究觀點 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中蘊藏了特殊的地景敘事,為了擇定研究進行時對於聚落地景的觀看之 道,以下將針對地理學中觀看地景的方式進行討論。 1.地理學觀看地景方式的轉向 源自對大地進行書寫的地理學,長久以來被視為是一門空間科學。自興起以來的地理學發展, 因應當時人們對世界環境的矇懂與求知慾望,而在地表現象的描述上付出相當心力。但隨著時間 的推移,世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致使傳統的地理學已無法符合時代需求,在學科撞伐聲浪四 起的情形之下,自 1950 年代末起乃掀起一波波的改革浪潮, 60 年代的新地理學、 70 年代的激進 地理學與人本主義地理學,以及 80 年代以後邁向後現代的地理學,在在促使地理研究對象與目的 更趨多元。 1970 年代以後對於地理學的改革逐步推動人文地理學的文化轉向,使地理學擺脫傳統 對於地表現象分布所進行一般性描述、解釋的車臼,地理學家轉而關注意象、符號與敘事,發現 「地景的符號向度及其在人的認同、地方戚,及領域特性等族群根源、認同上扮演的角色J

(Claval

著、鄭勝華等譯, 2005

:

311-313) 。換言之,近代文化轉向以後的地理學,除了發現地表現象本 身的特性之外,更希望進一步闡述其背後隱藏的社會文化意涵,藉由對於地表現象的閱讀,織構 出一段綺麗的地景敘事 O 由於各地的發展脈絡既不相岡,所能譜出牽動人心的樂章亦有不同曲調, 因此,轉向後的人文地理學由傳統的客觀描述,轉而探究人們的主觀感受,取代對於區域普同性 的特徵歸納,轉以強調地方的多元性與特殊性。 但由於轉向後的「新」社會及文化地理學逐漸趨向過份強調特殊性、意涵、認同、再現與意 識形態,忽略了作為研究根基的物質文化,因而又引發了「新」、「舊」地理學之間的爭論。人文 地理學者乃回過頭來思考傳統地理學中物質文化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重新將其融入當代的地理學 研究之中,使得社會及文化地理學研究「重新具體化 J

(rematerializing)

,有形物體的意義被嚴入 特殊的文化脈絡之中,實體物質成為人們用來具體化社會關係'及作為評論他們社會經驗的一種 方式(Jackson,

2000:

9-10) 。 由上述的地理學研究觀點發展簡史可知,地理研究由傳統對現象表面的歸納描述,轉向閱讀 現象背後隱藏的意涵,而又由於 1斤」與「舊」的地理學各自走向相背的兩個極端,近來的人文

(4)

地理學乃重新將兩者融合,把焦點拉回至中間路線,物質實體與襄層的意涵皆受研究者所重視。 筆者將本研究置放在「重新具體化」的地理學研究脈絡中,以檢視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及其地景 敘事。 2. 地景敘事 地理學是一門觀看地表的科學,因此眼睛所能觸及的地景對地理學家而言別具意義。地景可 區分為自然地景及人文地景兩部分2 ,簡單來說指的就是在空間中人們眼睛能看得見的方面(Nogue

&

Vicente

,

2004:

116) 。 文化轉向後的新文化地理學認為,地景不能僅以機能性來看待,而需以「符號」來加以詮釋; 地景所藏有的符號在塑造人或集體的身份認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地景不再只是表面或外在,

而是人們表達意識、創造、和認同的重要手段( Claval 著、鄭勝華等譯,

2005 : 323)

0

James Duncan

曾經提到,在文化地理學中早先地理學家所使用到的地景具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涵,其一將地景 視為是「一種觀看的方式J '另一則為物質取向,認為地景是「自然及人文環境的一部分J '其後 地理學家或有合併兩者概念,或針對某一概念進行延伸發展,地景被視為是可閱讀的文本、是演 員表演的劇場,抑或是政治作用下的一種「再現J' Duncan 並認為,由於文化是政治的因此文

化地景是一種政治的產物 (Duncan,

1995: 414-415

,

419)

0

Mike

Crang 則將地景視為是一套表意系

統,可以顯示社會據以組成的價值,認為「地景反映了某個社會文化的信仰、實踐和技術J

(Crang

著、王志弘等譯,

2003 :

35 、 18 )。而 David

Demeritt ( 1994

)在其研究中希望調和文化地理學裡 面「地景」的概念與環境歷史學中的「自然」概念,他認為將地景視作是純粹社會建構下的產物, 或將自然純粹視為獨立具備能動性的行動者,都是不恰當的,自然/文化並非截然分別的對立二 元 (Demeritt, 1994) 。自 Demeritt 的觀念衍伸而來,文化地景不僅只是人造建物,可以被賦予符 碼並被觀看、閱讀,對於社會而言亦是一個行動者,能反過頭來對現實社會產生作用、影響。

Catherine

Nash 與W.

J.

T.

Mitchell 亦持有類似的看法,認為地景不僅是可觀見的物體或可被閱讀 的文本,地景是身分認同形成的一個過程,地景中的意涵是塑造世界的方式,地景的意義會對真 實社會、經濟、政治產生影響 (Nash ,

1999: 217; Mitchell

,

1994: 1

)。 是故 1970 年代以後的地理學,極力擺脫傳統對於地表進行的一般性描述與歸納,地理學家轉 以閱讀這個大千世界所蘊含的特殊意涵,地景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結果 J' 反映了社會的刻畫,更 能積極對社會產生作用力。以這樣的觀點來檢視新加坡的華人聚落地景時,可知新、舊聚落地景 是不同人一地作用下的產物,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特徵'聚落地景的演替更對社會產生了影響。

殖民時期的緊落地景

新加坡位於北緯 1 °09'~

1

0訝,之間,地理位置相當靠近赤道,屬濕熱的熱帶氣候。島嶼地勢 起伏平緩,島上最高的武吉知馬山標高僅為 165 公尺,大部分土地海拔高度不超過的公尺。在地 形與氣候的共同作用之下,昔日幾乎整座島嶼密佈著熱帶雨林,海岸及河谷低濕處所形成的沼澤 地則為紅樹林景觀 (Taned. ,

1988:

37 , 40) 。這樣的熱帶原始林相景觀在萊佛士登陸以前,僅有極 2 人文地景或被稱為人文景觀、文化景觀。

(5)

小部分遭到人為的閱讀。但隨著新加坡的開埠及華人移民的大量湧入,除了新加坡河口一帶的市 區可見到華人創造的文化景觀外,島上各地亦陸續出現了華人甘榜村落景觀。 (一)街屋市鎮中的文化地景 1819 年新加坡開埠之後,在殖民政策之下扮演貿易、轉運機能的新加坡河河口一帶市中心區 域快速地發展起來。 1822 年萊佛士有鑑於新加坡市區發展過於混亂,乃針對市中心區域重新提出 空間規劃,整個市區規劃構想可由 1823 年 Lieutenant Jackson 繪製的新加坡城鎮計畫圖所窺見(見 圖 1)

(Turnbull

,

1977: 21-23)'

1824 年以後萊佛士的市區規劃已大體完成了(林孝勝,

1995 :

1) 。 喝 圖 1 1823 年的新加坡城鎮計量圖

資料來源:以<Plan

of the Town of Singapore by Lieutenant

Jackson>為底圖重新繪製 (Turnbull,

1977:

xvi) 。 根據 Lieutenant Jackson 繪製的地圖顯示,按照萊佛士的城鎮計畫,新加坡市區道路系統緊鄰 著海岸呈現垂直相交的棋盤格狀,各族群的居住區與不同空間機能被仔細區分開來。新加坡河南 岸沿線狹長帶狀土地(今駁船碼頭)以及河口南岸大塊土地(今浮爾頓廣場一帶) ,被保留作為各 族買易商通商的商業區域。新加坡河北岸的大片土地,亦即今政府大廈、最高法院一帶,則成為 政府行政區。由政府行政區再往北,分別為歐洲人城鎮(今白沙浮廣場一帶)、阿拉伯甘榜 (Arab

Campong

3 ,今黃金廣場一帶)、蘇丹皇宮(今甘榜格南蘇丹宮)和武吉士甘榜(

Bugis

Campor嗯,

今甘榜格南公園一帶) ,北方近逼梧槽河 (Rochor River) 。華人甘榜 (Chinese Campong) 則被分

配到緊鄰著新加坡河南岸商業區的大片土地,亦即後來被稱為牛車水(Chinatown) 的這個區域,

(6)

聚落內部各種不同語言群體的居住空間更被仔細地區分開來,不同的方言群體被規劃居住在不同 的街道。 進一步就建築形式來看,華人集中的新加坡河河岸商業區域及華人甘榜兩地,雖然在建築上 混合了西式、馬來樣式或是其他為了適應當地濕熱氣候所採用的設計,但是在局部地方仍可看出 受到中國建築風格影響的痕跡。城鎮區域的商業建築以中國華南地區常見的街屋形式興建,當地 稱為 shophouse' 或譯成店屋,每家房子的正立面僅有一間寬,各家採共用牆面方式興建而沿街道 形成線狀排列。店屋的樓層高度不超過 3 層樓,一樓建築前端設置有華南地區常見的騎樓,當地 稱為五腳基,但卻時常採取西式的圓拱廊;建築本身採用磚造、斜頂、並以實心地基建造 (Liu

&

Byfield

,

1995:

7-8) 。某些華人店屋正立面所裝飾象徵吉祥、祈福的龍、鳳、麒麟、花草竹額等浮 雕,和以華文刻寫的商號、五行山牆樣式,以及結合瓦筒、瓦當、滴水的屋頂形式等,都展現了 中國華南地區的建築文化元素。此外,門楣上掛放以華文書寫店號的區額,和掛放在騎樓天花板、 柱子上的香爐、天官賜福神矗等附加物,或是年節期間張貼、懸掛的春聯、紅燈籠等臨時裝飾, 亦展現了有別於馬來、印度或歐洲族群的華人文化特色。為了適應當地潮濕的氣候,店屋二樓以 上的正立面開設了多扇門,門上設計活動式的百葉窗以利通風、遮陽。部分建築可能在正立面設

計了歐洲式的半露出牆面的方柱,柱上融合了馬來式的浮雕 (Liu

& Byfield

,

1995:

72) 。蘇丹田教

堂以及馬來人、武吉士人所居住的地方,仍是以亞答葉子作屋頂建成高腳屋,但華人居住區則逐

漸出現華南式的磚屋(鄒豹君,

1968 :

2) 。如牛車水最早的發祥地一直落亞逸 (Telok

Ayer)

,這

個地方在 1820 年代以來開始發展起來,為福建人聚居之地並多有商業活動出現,早期的店屋在屋

頂及山牆的樣式可見到受到閩南建築風格的影響(Liu

&

Byfield

,

1995:

40) 。就市區華人聚落地景

而言,相較於融合了異族文化元素的店屋,華人廟宇保留了最多的中國建築文化,不論是整體建 築以中軸為核心、左右對稱的配置,抑或是牆身、屋脊、屋頂形式,及建築內、外藉由人物故事 傳遞孝悔、仁愛、忠、勇價值觀念的石雕、彩繪、剪黏、泥塑等各式裝飾藝術,都呈現了中國廟宇 建築藝術所欲傳達的價值觀念,例如直落亞逸街天褔宮、菲立街(

Philip S

t.

)粵海清廟(見照片 1 ~照片 2) 。 這些位於市中心區域的殖民時期舊建築,雖然有部分在 1966 年以後因為市區更新計畫的緣故

陸續被強制拆除,但仍有部分在 1987 年以「保存主要計畫 Conservation

Master Plan

j

Liu

&

Byfield

,

1995:

7)

,以及以「國家古蹟」的身分被保存下來,而得以將殖民時期的建築樣貌或地表景觀留

存至今日。新加坡河南岸的駁船碼頭(Boat Quay) 及牛車水即為其中的被保存區域,兩區域中店 屋屋頂、山牆的形式亦或是騎樓的設置,和正立面上富含中國風格的浮雕、鬥聯等建築元素,以

(7)

照片 l 座落於直落亞逸街的天福宮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 2006.07.15 。 照片 2 位於菲立街的粵海清廟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 2006.07.13 。 照片 3 丁加奴街建築物山牆明顯受到中國建 築風格影響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 2006.07.13 。 照片 4 廈門街某一棟房子一樓正立面刻飾著

「出孝」、「入愣」字樣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 2006.07.13 。

(二)甘榜村落地景

1819 年以來以華人為主的大量移民除了湧入了新加坡市區之外,隨著島上各地原始林相的創 除及種植園蚯的開闢,新加坡聚落的發展開始由市區向外延伸至島上各地。 19 世紀中葉新加坡各 地己開闢有多座的種植園垣'栽種胡椒、甘蜜等供應國際市場需求的各項熱帶作物,由市區向東

方、東北方、北方及西北方已發展出樟宜 (Changi) 、實籠崗(

Serangoon

)、實里達 (Seletar) 及

武吉知馬 (Bukit Timah) 等四條主要聯絡道路,主要道路沿線並已形成了石明(Siglap) 、勿洛

(

Bedok) 、樟宜、武吉知馬等多個村落4 。

(8)

心p

pi

且且

.卜.... 1If1&界 @次,早蠅睛 一一、-- ...'L... 揖

究部

\

1

81

/'"'"'帥

圖 2 1959 年左右的新加坡緊落分布 資料來源:以黎敏斐編繪(

1959) :

~馬來亞地圖集〉的(新加坡)為底圖重新繪製。 ~轉會押界 根據 1959 年左右繪製的新加坡地圖可以得知(見圖 2) ,殖民時期以來的發展使得島嶼南端 的新加坡河口一帶開發為人口、商業活動密集的市區,在市區範圍以外的廣大地區散布著大小的 城鎮、村落,由市區向東的海岸地帶形成了勿洛、亞逸基巫魯(

Ayer

Gemuruh) 、樟宜三個主要聚

落,由市區沿著公路向東北方則有巴耶利巴(

Paya

Lebar) 、榜鵝 (Punggo1 )兩個主要聚落,沿著

公路向西北方則出現了武吉知馬、武吉班讓(

Bukit Panjang

)、萬禮 (Mandai) 、兀蘭( Woodlands) 、

克蘭芝( Kra吋 i) 等主要聚落,向西的交通線上則形成了班丹(Pandan) 、大士 (Tuas) ,西海岸地

帶則有波那維斯達(

Buona

Vista) 和巴西班讓(

Pasir Panjang

)兩個主要聚落,另外,島嶼西部的

河口處形成有蔡厝港聚落。新加坡聚落的發展代表著文化地景向各處拓展的過程。 不同於市區華人所居住的磚造店屋,鄉村地區華人住宅的建材及外觀看起來則顯得較為「馬 來式」。鄉村地區馬來人的傳統住屋稱為「亞答犀J '其房屋的建造多利用竹蔑或木板為堵,並利 用可以在新加坡當地取得的海岸紅樹林棕相科植物的葉子「亞答葉」作屋頂5 ,房屋地板以高架的 方式架離地面 l 公尺以上,以使屋內通風乾燥,防止潮濕、水患、蟲害(鄭資約編著,1972:321) 。 在完成萊佛士的市區規劃以前, 1824 年,仍舊位於新加坡河南岸沼澤地的華人甘榜,仿照馬來人建 造架離地面的高腳木屋,稱為「浮腳樓J (林孝勝, 1995: 17) 。 後來居性在市區以外的鄉村華人 雖仿照馬來人就地取材,建造亞答屋作為住宅,但在建築的設計t卻與馬來人不同,華人的亞答 屋維持傳統習慣不離開地面,並且多採用中式設計(劉必權,

1981 : 85)

,如﹒時常使用兩坡頂的 屋頂形式、在房屋正立面中央開設大門。與市區華人店犀相同的是,華人甘榜村落的住宅亦常見 有天官賜福神鑫、香爐、春聯等信仰與年節的祈褔物件,成為地景中族群身份的符號象徵(見照 5-照 6) 。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亞答屋的建築材料也逐漸地提升,有的屋子捨棄容易損壞漏水的 亞答葉改以梓板片作為屋頂(見照片7-照片 8) ,情而也漸改採磚塊、水泥等較為堅固的材質, 賞這種棕憫樹馬來語稱為nipah0

(9)

取代原先的木板,以錚板作為屋頂的房子稱為「錚板屋J' 亞答屋或是錚板屋都是新加坡獨立初時 鄉村地區最常見的住宅形式。 男關於鄉村地區的華人廟宇方面,早期鄉村華人生活較為貧苦,僅能以簡易的材料搭建亞答 屋作為供奉神明的場所。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如同鄉村華人的住宅一般,原來簡易的亞答屋廟 宇可能改建為錚板屋,甚至是為神明建造磚造廟宇。部分廟宇更搭建有戲臺,作為酬神扮戲的場 所,戲臺的材質同樣可能視經濟狀況而異,而有亞答、錚板及磚、水泥等不同的材質。華人廟宇 的存在代表著有別於新加坡其他族群的獨特信仰文化,廟宇地景本身即象徵著自身的族群身分認 同。且經濟狀況越佳的華人地方社群,越能透過廟宇內、外繁複的裝飾藝術(如剪黏、泥塑、石 雕、彩繪等) ,展現中國的廟宇建築藝術文化。 1960 年代以來新加坡在歷次都市計畫的推展之下,使得鄉村地區的文化地景產生重大變遷, 或者說,在都市計畫的推展之下新加坡的鄉村地區,快速地消失了。新加坡本島上的甘榜村落地景 除了羅弄萬國甘榜迄今仍未因都市計畫而被清除外,其餘地區則在歷次的都市計畫中陸續地被拆 除、重建為現代化的都市景觀。新加坡舊時期的甘榜村落景觀,今日大致僅能由島上唯一留存的 羅弄萬國甘榜,或是位於新加坡東北方的烏敏島來窺見一班,兩地仍然存留有舊時的錚板屋住宅 形式。 關於華人廟宇方面,烏敏島上迄今仍可見到利用錚板片所搭建起來的大伯公廟及其酬神戲 臺;至於新加坡本島上較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廟宇,亦被政府以國家古蹟的名義特地保留了下來, 而這類的廟宇多利用磚、石、水泥等材質所建造,如創建於19 世紀中,並於20 世紀前半葉經過 兩次改建的梧槽大伯公廟,迄今仍保留有閩南式磚造廟宇風格及傳統戲臺。烏敏島上的大伯公廟 及新加坡本島上的梧槽大伯公廟,恰可作為不同經濟狀況的鄉村華人地方社群,在展現傳統廟宇 建築藝術文化時,簡易與繁複的兩相對照(照片9-照片 12) 。 照片 5 甘榜萬圍內的一棟錚板屋門楣 上可見懸掛紅布及張貼五福聯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8.07.21 。 照片 6 烏敏島上某一辭板屋外置放的 天官賜福神矗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7.07.17 。

(10)

照片 7 甘榜萬國一景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 2008.07.21 。 照片 8 後港斗母宮旁的算帳屋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 2007.07.13 。 照片 9 閩南廟宇風格的梧槽大伯公廟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 2007.07.24 。

---'

照片 11 烏敏島上的大伯公廟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 2007.07.17 。 照片 10 梧槽大伯公廟的傳統戲薑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 2007.07.24 。 照片 12 鳥敏島大伯公廟戲薑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 2007.07.17 。

緊落地景的重新編寫一組屋市鎮的打造

獨立建國後新加坡政府為了將國內的多元種族社會,建構為彼此和諧共存的國族,除了透過 了學校及語文教育、國民服役、宗教和諧白皮書、共享價值白皮書等幾項國族政策來實施,另外 一項相當重要的方法即是利用政府組屋政策。在新加坡政府逐漸取得大部分國內的土地,並以現 代化的高樓組屋取代傳統甘榜村落的過程中,創造各族共有的居住地景、以地景作為國族符號象 徵等國族理念即在當中被具體落實。

(11)

(一)建屋的機構與引導計量 1960 年設立的建屋發展局 (HDB) ,成為新加坡自治以來打造聚落地景的最大推芋,統轄土 地徵收、移殖及組屋建造事業。其後陸續設置的裕廊城鎮管理局(J TC) 、市區重建局 (URA) 、 建屋與城市發展公司 (HUDC) 則分攤了部分原先屬於建屋發展局的機能,或是輔助其建屋事業。 為了有效的管理、開發新加坡, I 概念計畫」及「大新加坡計畫」成為都市發展的主要指導方針。 1.建屋發展局及相關機構的設立 殖民時期以來新加坡嚴重的屋荒問題,加上島嶼土地稀少的緣故,使得新加坡政府得以乘時 代之需,大規模推展政府組屋事業。殖民時期新加坡的發展多以市中心區域為主,隨著時間的遞 壇,大量湧入的移民及當地自然增長的人口致使市區住宅短缺問題日趨嚴重。有鑑於此,殖民政 府乃於 1927 年設立新加坡改良信託局( SIT) 以負責興建廉價的住屋。改良信託局的主要職能包 含有: (I)一般改良計畫,包含造路和空地開闢計畫,以及拓寬道路 ;(2) 徵收不合衛生條件、 不適合居住的建築物; (3)擬定土地徵用、創平、填平以及道路建造等各項計畫; (4) 為失去家 園的人提供住屋 ;(5) 擁有從政府手中接管過來或在各種改良計畫下徵用的土地 ;(6) 為貧民窟 開闢後巷(謝華,

1980

:“)。改良信託局運作的時間由 1927 年延纜至建屋發展局設置的前夕為 止,但其興建的住屋單位仍然不足以解決新加坡的居住問題。 為了解決屋荒的問題,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以後即廢除殖民時期的改良信託局,新設立建屋 發展局 o 相較於改良信託局,新設立的建屋發展局權力及職能皆有大幅擴增。1960 年 2 月 1 日建 屋發展局依撮(建屋發展法(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Act)

)正式成立 (Yeh

ed.

,

1975: 6)

,隸屬 於國家發展部管轄,開始著手為低收入的人民興建住屋,即政府組屋計畫(新加坡文化部宣傳組,

1961 :

15) 。建屋發展局主要負責有下列事務(鄭章遠,

1980 : 112-113) :

A.擬定和執行提議, 策劃和工程計畫,以便 :(a) 進行建造、己女裝、改良和擴建任何住屋,供出售、出租或其他用途; (b) 清除及重建貧民窟和城市地區 ;(c) 發展或重建部長所指定的地區 ;(d) 發展鄉村或農業地 區,以安頓那些受建屋發展局的發展計畫或其他經部長批准的移殖計畫影響的人。 B. 管理所有歸 屬建屋發展局的土地、房屋、建築物或其他產業。c.展開建屋發展局在執行職務時的一切必要的 研究和調查工作 o D. 在部長的同意下,以規定的利息提供貸款,使人民能夠購買任何已發展地段 或部分地段。 E 負起建屋發展局在執行其所有或任何職務方面一切有必要的其他事務。為了處理 上述業務,建屋發展局內部最初設置了 7 個部門以專司其責,分別是秘書處、財政部門、統計及 調查部門、建屋部門、地產部門、都市更新部門、移殖部門 (Yeh

ed.

,

1975: 7)

,其後建屋發展局 內部組織架構或主要負責事務歷經了數次的調整。 除了建屋發展局之外,為了開發裕廊地區大片土地作為工業衛星城鎮,政府在1968 年另設置 有「裕廊鎮管理局」以專門負責裕廊鎮工業的開發與管理,裕廊鎮管理局除了進行工業區的開發 之外,並在市鎮內建造低價的公共組屋,提供充足的社會、休閒、公民設施以吸引人口居住

( Singapore Planning

&

Urban Research Group

,

1970: 3)

0 1974 年 4 月政府將建屋發展局內部的都

市更新部門劃出,獨立設立「市區重建局 J '直接隸屬國家發展部管轄,專司市中心區域的發展計

畫(鄭章遠,

1980 :

116) 。而最初政府設置建屋發展局的目的是為低收入居民提供住屋,在新加

(12)

收入戶居民建屋。建屋與城市發展公司自 1974 年展開了住房建築計畫,專替中收入戶建造公共建 屋,後來因為發展了幾年之後,所興建的住宅明顯與建屋發展局的地產形成排外飛地,為了避免 不同收入階級在住宅空間上形成明顯的隔離,自 1980 年開始建屋與城市發展公司新建的房屋,被 整合到建屋發展局地產發展的通盤計畫中。 1982 年建屋與城市發展公司及裕廊鎮管理局的公共建 屋經營機能,更被整併入建屋發展局中,使得建屋發展局成為新加坡單一的建屋機構(

Straits Times

,

1982.03.27)

0 2003 年 7 月 1 日起建屋局縮小規模,專門作為負責公共住屋事務的機構,制訂並推 行政策,而原先的建築和諮詢服務由它的獨資子公司建屋發展企業私人有限公司負責(新加坡年 鑑, 2004: 160) 。 自 1960 年以來新加坡轉型發展成為現代化都市樣貌,除了 1974 年獨立設置市區重建局以司 市中心區域的發展之外,建屋發展局可說是在新加坡的開發,特別是公共建屋計畫及新市鎮計畫 的推動,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 引導計畫 為了有計畫的進行都市開發,早在 1952 一 1955 年新加坡政府即構想了「大新加坡計畫(

Master

Plan)

J 作為都市計畫的發展控制,引導土地利用的物理發展,亦即進行土地利用的機體區劃'此 項計畫於 1958 年經過政府的批准生效。其後為了能夠通盤而整體的對新加坡長遠發展進行控管, 政府另外構想了「概念計畫(Concept

Plan)

J 作為策略性的土地利用及交通計畫,成為大新加坡 計畫的上位指導原則。概念計畫的目的是引導新加坡未來40-50 年的長期總體發展趨勢,而大新 加坡計畫則是著眼於未來的一15 年的中程發展情形,並將概念計畫的規劃更詳細地落實。是故當 概念計畫進行調整後,為了能夠反映最新的土地使用規劃,大新加坡計畫亦必須進行檢視與修正, 迄今,大新加坡計畫已經過了8 次的重新檢視與修正,最近一次修正在2008 年 (URA,

2008:

i) 。 兩項計畫都是為了引導、管理新加坡土地發展所擬訂的計畫,在計畫中將土地進行機能區的劃分 以限制其發展類別,亦即將不同的機能從空間中分離開來,以進行發展上的控管。 (二)徵收、移居與組屋地景的打造 興建公共建屋所面臨到的一大課題即是土地來源問題。除了自殖民政府手中所接收的軍隊用

地,及陸續進行的填海造陸工程所取得的新生地之外 (Tan

&

Phang

,

1991: 31 )

,私人土地的徵用

更是政府發展用地的重要來源。 1963 年元旦,建屋發展局內部正式設立「移殖部門(

Resettlement

Department)

J 專門負責處理土地徵收時的移居事務。為了能夠取得私人土地作為公共用途或特殊

用途,早在 1920 年的殖民時期政府即制訂了(土地徵收條例(

Land Acquisition Ordinance

刀,作

為私有土地取得的依據。獨立建國後,新加坡政府於1966 年新制訂了(土地徵收法案 (the

Land

Acquisition Act)

)取代(土地徵收條例),成為日後政府為了公共用途或特殊用途徵用私人土地, 及建屋發展局進行強制土地徵收的法源依據(

Land Acquisition

,

1984) 。在(土地徵收法案〉訂定 之後,政府依據此法案陸續將新加坡島上大部分的土地徵收為國家所有,等到進行規劃開發(機 能區劃)之後,再以不等時距租貴的方式租予人民使用,如宗教用地租貫以 30 年為期限、購買組 屋的地租以 99 年為限。土地的國有化確保了政府對於島嶼稀有土地的掌控權,給予政府極大的彈 性來調整、變更土地使用方式,也避免掉國家在更加現代化之後可能面臨到私有土地徵收的困難 性。

(13)

大體而言,政府徵用私人土地所採取的移殖政策主要有兩種補償方式,其一是選擇接受政府 提供的補償金,自行找尋調節方案;其二則是接受政府所提供的遷居方案。關於前者,在土地徵 收的大幅實施之下,人民越來越難自行尋覓土地遷居,最終可能也得遷入政府組屋居住。而後者 接受政府提供的遷居方案方面可以發現,最初政府的移殖政策雖提供給農民、住戶土地來協助他 們移居,但在 1964 年及 1979 年分別停止對住戶及農民分配土地,改採其他方案。1979 年以後對 於農夫的部分更提供建屋發展局地產中的商店或小土廠積極引導農夫轉業。移殖政策的轉變反映 出,在島嶼土地稀有性的前提之下,政府儘量減少以土地分配作為移殖方案,由於農業土地取得 不易,更鼓勵農民轉投入二、三級產業活動。隨著都市計畫的開展,1964-1973 年新加坡約有 15

%的土地被政府強制取得,其中有1/2 以上的土地是作為公共建屋用地(

Lim

&

Motha

,

1979: 5

)。

1974 年 3 月底,在市中心或是中心邊緣的貧民窟已經有 75% 被清除 (Yeh 祉, 1975: 19) 。在 1961

1985 年的 20 餘年期間,受到政府清除計畫影響的個案多達有 228861 個(Wong

&

Yeh eds.

,

1985:

31 7)0 1960 年政府擁有的土地比例為 44%

'

1979 年已增加為 67%

(Tai & Chen

,

1982: 170)

,

2008

年新加坡國土面積中有高達約 83% 的土地屬於國有(公有)土地(劉麗, 2008) 。 改良信託局時期(

1927 - 1959

)雖然興建廉價的住房提供給低收入居民居住,但設立的 30 餘年期間僅完成了 24000 個住房單位,約有 1/10 的新加坡人口,相當於 15 萬餘人,居住在改良 信託局興建的建屋之中(

Straits Times

,

1960.02.02)

,但卻遠不足以供應新加坡日益增長的住房需 求。諸如資金的來源、私有土地取得與清除,及人民重新安置等問題,都是改良信託局在興建公 共建屋時所遇到的障礙 (Straits

Times

,

1959.09.12) 0

1959 年人民行動黨執政之後,即宣布大型建 屋計畫首先為低收入戶人民建屋 (Straits

Times

,

1959.09.19) 0

1960 年 2 月建屋發展局的設置取代 了改良信託局,成為新加坡興建公共建屋的主力。以「大新加坡計畫」作為指導原則,建屋發展 局自設立之後隨即展開了一連串的都市計畫,在私有土地的徵收之下,政府組屋工程得以有計晝 且大規模的推展。建屋發展局大致以每 5 年作為一個計畫單元來建造公共建屋,在剛開始的 10 年首先發展市中心邊緣的墾民區域,為未來市中心區域重建時的移殖工作作準備。自 1966 年起建 屋發展局開始以都市更新計畫來進行市區重建工作,先將更新地區的居民及商業活動重新安置到 市中心邊緣的已發展地,以取得開發用地,將原地進行重建後,再提供土地作為住屋或商業開發 利用。 1970 年代及 1980 年代依照著「概念計畫」的指導,建設計畫再逐漸向遠離市中心的邊區 地帶推展(潘明智,

1972 : 435 ;

Yeh 此, 1975:

12; Tan & Phang

,

1991: 11 ; Hee & Ooi

,

2002:

30) 。 新加坡的都市計畫可說是透過機能空間的重組來達成,在上位計畫的引導之下,全島的土地機能 重新進行規劃與配置,住宅地景多以組屋的形式座落於土地區畫。中的住宅用地上,而各族的宗教 地景(華人廟宇、伊斯蘭教教堂、印度廟、基督教堂等)則被視為是一項社區文化設施,重新座 落、附設於住宅區域之中。華人廟宇地景方面除了小部分特具歷史、文化價值而被宣告為國家古 蹟就地保存之外,多以聯合廟的方式另地重建,座落於某個組屋區的宗教用地上。 自 1960 年建屋發展局成立以來,政府的公共建屋數快速地增加 060 年代建屋事業雖初起步, 但亦興建了 11 萬餘個住房單位, 70 、 80 、 90 年代建屋事業飛快地發展,各年代皆完成有 24 萬個 以上的住房單位, 80 年代的公共建屋高峰期更建造了 30 萬餘個的住房單位,而自 21 世紀以後新 加坡的公共建屋已趨飽和,使得建屋速度減緩下來(見圖 3 ,組屋地景分布情形可參見圖 4) 。

(14)

(個) 12α以到 J(玖玖)(J 8α沁00 60αm 40α削 2∞∞o l∞%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o 2∞5 2∞7 (年) 圈 3 1960 年以來建屋發展局完成的住房單位累計與新加坡居住人口住在 HDB 建屋比例的變化 說 明: 1960 年即有 9% 的人居住在 HDB 住房,是因為 HDB 接收了 SIT 時期所興建的房屋。 資料來源:根據 HDB

(2008)

HDB Annual Report

20071泊的, p. 蹈, 60 資料繪製。 政府所興建的公共建屋原先僅供租賞, 1964 年建屋發展局開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計畫協助 低收入戶購買政府組屋, 1968 年政府更開放購屋可以使用中央公積金 (CPF) 來支付,鼓勵人民 購屋6 。而根據曾任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的鄭章遠指出,r 1964 年,政府決定實施居者有其屋計 畫,使新加坡人民對國家的縈辱有切身的利害關靜、J (鄭章遠,

1980:

114)' 因此在政府鼓勵人民 購置組屋房產背後,所蘊藏的意涵是希望能夠藉由使人民在新加坡擁有地產,來促進人民對於土 地的認同情感,增進與國家之間的利害關係。組屋地景不僅是政府所建造的地景,亦是人民所「擁 有」的聚落地景。此外,自 1974 年起政府將居者有其屋方案推行至中收入戶家庭, 1979 年 8 月 再放寬購屋收入限制,家庭總收入每月不超過 2500 元可以購買政府組屋,新規定實施之後使得新

加坡 95% 的家庭都可以購買政府組屋 (Drakakis-Smith

&

Yeu嗯,

1977: 6 ;

Wong

&

Yeh

,

1985:

231-232

;建屋發展局,

1973 : 2

;方遠,

1980 : 65)

,使得有更為廣大的人民被納入了組屋地景中 生活,而這也意味著政府透過組屋政策所能及的影響力擴展到更多的人。 在私有土地徵收及組屋工程的推展之下,有越來越多人口由傳統聚落遷入各地的政府高樓組 屋居住,組屋生活已成為現代新加坡的主流。原先在1960 年居住政府組屋的人口比例僅有9%

'

在組屋工程達到高峰的 80 年代居住人口比例已衝破 80% '其後並皆維持在 8 成以上(見圖 3) 。 政府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一致性高樓組屋地景成為新加坡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見的居住景觀,組 屋生活更是新加坡人不分族群、經濟條件最普遍且共同的生活方式(見照片 13-照片 16 )。但若 進一步就建築物的細部來看,華人仍可藉由華文區額、香爐、春聯、燈籠等臨時附加物,在地景 中表現自身的身分認同。 6 中央公基金制度創設於 1955 年,由中央公積金局統一管理,是一種強迫儲蓄制度。公積金的來源由雇員及雇主

各自提出一定比側薪資的錢,存入雇員的公積金帳戶,再由中央公積金局向存款人支付年息 (Tan

&

Phang

,

1991:

(15)

亟 國早早 區攝早 都會計畫 ri

ll-.、 BDBi!.:t

r& 。 2

4

6

公里 圖 4 2008 年新加坡都市計畫區及 HOB 住宅區分布圖

說 明:1.以 Mighty

Minds

(2006)

Singapore Street

Directory 的新加坡地圖為底圖繪製國家、島嶼 輪廓。 2參考<Map

of Planning

Areas>繪製都市計畫區域界線 (URA,

2008:

IT)

0 3.參考

<Location of HOB

Developments>地圖繪製 HOB 住宅區分布(

HOB

,

2008: 61

)。

照片 13 榜鵝捷運站外的新市鎮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 2006.07.16 。

照片 14 宏茂橋組屋一景

(16)

照片的大巴客組屋工程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6.07.12 。 照片的宏茂構組屋一景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7.07.14 。

緊落地景變遷的意涵

文化地景不是消極的呈現,而是涉及了權力的再現,地景的閱讀不應僅是文獻的閱讀,應置 放在地方的政治、經濟脈絡中(梁炳琨、張長義,2004: 92) 。當新加坡新、舊聚落地景被置放回 新加坡的政治、經濟脈絡之中時,可發現新加坡的新、舊聚落地景變遷,蘊含了特殊的國族意涵。 聚落地景是人作用於地表上所產生的結果,殖民時期新加坡不同華人聚落地景的存在,反映 出在人一人差異下所呈現出的地一地之間的景觀差異性。殖民時期新加坡的聚落地景反映了族

群、城鄉與經濟差異。新加坡人口多來自於海外移民,這些移民大致可區分為華人、馬來人、印

度人、其他等四大族群。各族移民攜帶著自身族群的文化傳統來到新加坡,將其再現在新加坡這 個異鄉,創造出帶有濃厚族群色彩的文化景觀,呈現族群居住領域隔離現象,如馬來甘榜、印度 廟等。華人的街屋市鎮或甘榜村落聚落地景,雖然可能在居住的建築樣式上融入了部分馬來式及 歐洲風格的建築元素,但仍可從中窺見到移民原鄉文化的影子。聚落中的廟宇地景、居住建築設 計、建築物上的華文使用、建築雕飾..等各項元素,如同一個個身份認同符號,象徵了有別於馬 來人、印度人、其他等族群的華人族群身分認同,從而在聚落地景中創造出屬於華人的族群文化 氛圍。新加坡島上一處處散佈的華人聚落地景,代表著一個個異於他族的身分認同空間。 除了不同族群形成的族群文化氛圍之外,城鄉與經濟差異亦表現在舊聚落地景中。在萊佛士 對於市區的規劃之下,新加坡河口一帶的市中心區域成為地價昂貴、商業活動繁盛的發展核心。 就華人而言,較為富有的商人得以在地價昂貴的河岸商業區域設立店鋪,並利用價格較高的磚、 石、水泥等建築材料來起造店屋,店屋正立面上可能刻畫有精美、繁複的雕飾圖案。但居住在鄉

(17)

村地區的華人多為處於社會底層的移民勞工,由於經濟能力不佳,僅能在地價便宜的鄉村地區建 屋生活。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鄉村華人仿照馬來人就地取材,僅能建造容易漏水、損壞的亞答 屋居住。但當財富累積、經濟條件逐漸改善之後,亞答屋逐漸改建為錚板屋或磚、水泥等建材。 此外,華人廟宇所使用的建材及廟宇內外的雕飾,亦反映了所屬華人地方社群的經濟能力。 1960 年代以後組屋社區地景的出現,象徵在不同的人(政府) 地作用下的結果。 1960 年代 以來組屋地景的打造,使得新加坡的聚落地景產生激烈變遷。作為公共建屋主要機構的建屋發展 局,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取代了殖民時期人民各自建屋。強制性土地徵收所進行的土地國有化, 使得土地這項稀有資源掌控於政府于中,政府得以統籌運用、分配土地。引導都市計畫發展的大 新加坡計畫、概念計畫的擬定,則顯示新加坡的土地機能與價格由國家所掌控。建屋發展局統合 了土地、財富等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先為低收入階級,爾後亦為中收入階級的人民建造由鋼筋、 混凝土所興建的政府高樓組屋(公共建屋)。在都市計畫與組屋計畫的推動之下,破除了聚落地景 上的地一地差異,新加坡幾已無鄉村地區;人一人之間的差異亦被消除在聚落地景的分布上,大 多數的新加坡人(不分族群)生活在政府所建造的組屋社區之中。現代化、一致性的高樓組屋地 景,從而大體上消除了殖民時期在聚落地景中的族群、城鄉與經濟差異 o 組屋地景成為新加坡日 常生活中的最常見的居住地景,組屋生活更是新加坡人最普遍且共同的生活方式 O 組屋中的華人 廟宇地景,雖然仍然是華人身分認同的符號,但並不像殖民時期是華人地方社群(聚落)的象徵, 而是被規劃作為社區的一項文化設施而存在。 至於小部分看似沒有受到地景變遷所影響,被以「國家古蹟」或是「保存主要計畫」保留下 來文化地景,目前分屬新聞通訊及藝術部 (MICA) 的古蹟保存局 (PMB) 和市區重建局 (URA) 管轄。古蹟保存局保存這些歷史地標的目的,因為這些歷史建築物提供了一種與新加坡的過往連 結,而新聞通訊及藝術部的任務亦擔負起促進社區感與國族身分認同的目的 7 市區重建局亦認為 對於文化地景的保存,可以保存下新加坡的過往歷史,增添都市不同的面貌與特性,以及賦予都

市歷史感及地方記憶 8 。因此被保存下來的文化地景雖然在外觀上仍然帶有族群文化色彩,但被重

新賦予了象徵國家身分認同的符號,成為國族論述中與新加坡國家過往連結的一項重要媒介。

結論:緊落地景變遷的特性

建國前、後新加坡的文化景觀出現重大變遷,地景的變遷是不同人 地作用下的產物,地景 的演替消除了殖民時期在景觀上所呈現出的人一人差異及地一地差異。在政府強力介入之下,殖 民時期的聚落地景,快速地被瓦解,而被現代化的商業大樓及政府組屋所取代。新、舊聚落地景的 變遷,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新加坡嚴重的屋荒問題,由於國族論述趁勢加諸於地景變遷之中,使得 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的變遷存在著下列三項特|生:

7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 http://app.mica.gov.sg/Default.aspx?tabid=21O (最近更新

2008/10/22 ) . ( 2009/11/ 13 瀏覽)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

http://app.mica.gov.sg/Default.aspx ?tabid= I 07 (最近更新 2009/0 1/ 13) .(2009/11 /1 3 瀏覽)

8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http://www.ura.gov.sg/conservation/conservation.htm (最近更新 2010/01/05) .

(18)

(一)地景破除殖民時期新加坡的華人聚落地景反映了族群、城鄉與經濟差異,獨立建國後政 府透過了大規模組屋地景的建造,破除了不利於國家、國族發展的傳統聚落地景。 (二)地景新造一作為國家權力象徵的建屋發展局統合了土地、財富等資源進行重新分配,新建 造的組屋地景,不帶有族群、城鄉、經濟差異的色彩o 組屋地景成為新加坡日常生活中最 常見的居住地景,組屋生活更是新加坡各族人最普遍且共同的生活方式。 (三)地景的保存與轉化在地景變造過程中,小部分的建築地景被以國家古蹟或是保存主要計 畫所保留下來,成為一種觀光、文化資產。雖然這類的地景仍然呈現了昔日的族群文化色 彩,但地景被加詰了國族論述,而與國家過往歷史相連結。

參考書目

方遠(

1980) :

(新加坡解決住房問題的措施和成效)

,

<東南亞研究資料}

,

1 :

63-66 、“ o 林孝勝(

1995) :

<新加坡華社與華商卜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叢書 10 0 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 學會o 建屋發展局 (

1973) :

<住戶手冊卜新加坡:建屋發展局。 梁炳琨、張長義 (2004)

:

(地理學的文化經濟與地方再現)

,

<地理學報}

,

35 :

8 卜"。 新加坡文化部宣傳組(

1961 ) :

<進步的一年:一九六 0 年六月至一九六一年六月卜新加坡:新加 坡文化部宣傳組。 新加坡年鑑 (2004)

:

<新加坡年鑑 200的。新加坡:新聞通訊及藝術部、新加坡國家檔案館、聯 合早報。 鄒豹君(

1968) :

(新加坡文化景的演進及其特徵)

,

<新社季刊}

,

1 (2) : 1-5

0 劉必權(

1981 ) :

<東南亞列國誌} 0 臺北:川流出版社。 劉麗(

2008 ) :

(世界主要國家國有土地管理概述)

,

<國土資源情報}

,

1 。資源網。

http:/

/b

ig5

.lm.cn

!b

ookscollection/magazines/maginfo

/2

008maginfolqingbao20080 1

/2

00803/t2008

03

1O

_206223.htm

0 (2009/05/09 瀏覽) 潘明智(

1972) :

(星加坡地理景觀的變貌)

,

<南洋文摘}

,

13

(7) :

433-437

0 鄭章遠(

1980) :

(新加坡的公共建屋事業)

,

<東南亞研究資料}

,

3 :

110-120 。 鄭資約編著(

1972) :

<東南亞地理誌略〉。臺北:國立編譯館 o 黎敏斐編繪(

1959) :

<馬來亞地圖集〉。中國香港:香港海光出版社。 謝華(

1980) :

(新加坡的建屋發展局)

,

<東南亞研究資料}

,

1 : 67-68

0

Claval

,

P. 著、鄭勝華等譯 (2005)

:

<地理學思想史}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thoughts)

(二版)。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rang

,

M. 著、王志弘等譯 (2003)

:

<文化地理學}

(Culture

geography) 。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

Chang

,

T.

C.

(2000): Singapore's little India: a tourist attraction as a contested landscape. Urban Studies

,

(19)

Demeritt

,

D. (1994): The nature of metaphors in cultur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histor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

18(2): 163-185.

Drakakis-Smith

,

D.

W. &

Yeung

,

Y.

M.

(1

977): Public housing in the

city叫ates

of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

occasional Paper No.8. Canberra: the Development Studies Centre

,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uncan

,

J.

(1

995): Landscape geography

,

1993-94.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

19(3): 414-422.

HDB (2008): HDB annual report 2007/2008. Singapore: 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He巴,

L.

M.

&

Ooi

, G.

L.

(2002): Public space in public housing: everydays spaces for everyday life. in

Low

,

B.

L. &

He巴,

L.

M. eds.

,

Proceeding of great Asian streets symposium

public space 2002".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pp. 29-34.

Jackson

,

P. (2000): Rematerializing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

1

(1):

9-14.

Jones

,

R. &

Shaw

,

B. J. (2006): Palimpsests of progress: erasing the past and rewriting the future in

developing societies-case studies of

Si月apore

and Jakar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

12(2): 122-138.

Koh

,

A. (2003): Global flows of foreign talen

t:

identity anxieties in Singapore's ethnoscape. SOJOURN

,

18(2): 230-256.

Kong

,

L. &

Yeoh

,

B. S.

A.

(2003): 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s in Singapore: constructions of

nation".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Land Acquisition

(1

984): Reprint of the land acquisition act

,

chapter 272 of the revised edition

Singapore: Attorney-Genera

l'

s Chambers.

L巴巴,

P. P.

(1

978): Chinese society in nineteenth

centuη Singapore.

Malaysia

,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m

,

W. S.W.

&

Motha

,

P

(1

979): Land policy in Singapore

,

to be publishes in the special issue of

habitat international 1979 on urban land. Singapore: DP Architects Pte..

Liu

, G.

&

Byfield

, G.

(1

995): Singapore sketchbook: the restoration of a city. Singapore: Archipelago

Press.

Mighty Minds (2006): Singapore street directory

,

new 2006 edition. Singapore: Mighty Minds

Publishing Pte

Lt

d.

Mitchell

,

W. J.

T.

(1

994): Introduction. in Mitchell

,

W. J.

T.

ed.

,

Landscape and power.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p. 1-4.

Nash

,

C.

(1

999): Landscapes. in Cloke

,

P. et al eds.

,

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 London: Arnold

,

pp.217-225.

Nogu己,

J.

&

Vicen仗,

J. (2004): Landscap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atalonia. Political Geography

,

23:

113-132.

Singapore Planning

&

Urban Research Group

(1

970): Report of the seminar on the planning and

(20)

B"m: 日日本86 :關日哥哥 B"Ol 日日本86 :雖日3I~~ B"6l 日的主86 :臨日軍址47~ (轟i麒 ~Oll

%

IOZ)

"(

~Oll

%

IOZ

蜂王星m 曹) uIl q"UOqllA l;)SUO;)/UOqEA1;)SUO;)/;kAO~"的 n﹒晶晶晶 //:dnq 必l! lOqlny

lU;)

Ul

dOPA;)P;)

'M

UEql凡 (轟臨t

£I1II/

600

l)

"

(£IIl 0/600Z蟑矗立曹) LOI=P!qEll, xdsE"HnEpG/ ~S"Ao~·官司Ul ·ddE/j: dnq

·sPy;)ql

pUE

suoqE;)!Un山山 0;)‘ UOqEUl1O JUI

JO

AllS!U!W

(轟值t

£I1

1

I1

600Z)

.

(ZZl OI/800Z蟑童及曹)

01Z=P!qE

ll,

xdsE" Hn可 ;)a/~S"AO~·E;)!Ul ·ddE/j:“ lq

·SPy;)ql

pUE

suoqE;)!Un

UlUl

O;)

UOqE

Ul1O

JUIJO

AllS!U!W

"SS;)ld

Al!Sl;)A!U几百 10dE~U!S :;)lOdE~U!S ·IU且似 UO.l! 心2

JZ!nq

uvq

.ln 且可I

puv

SUO!IVFJ

.l .l;)

Mod

:;J.l

odvgu!S

IV!UOI0

:J

U!

a:J

vds

gupsaIU0:J

:(£O

OZ)

·V"

S

.S:

‘qO;)λ

"P1E0

S:

W;) Ul

dopA;)apUE

~u!SnOH

10J

SS;)ld正 l!Sl;)A!U凡 ;)lOdE~U!S :;)1OdE~U!S ·.{PnJ s心。 U!ldps!p-m nlU

v

:a

.l

odvgu!SU!

gu!snolj

:J

!lqnd

:(~L6

0

.p;)

.)1

"H

·S‘ q;)λ

"P1E0

S:

W;)Ul dOI;)A;)a守軍 u!snOH

10JE!SY

un叮叮叮:;)lO dE~U!S

"a

.l

odgvu!SU!

gu!snolj

:J!lqnd

fo

S.lva.{ 曰:UO!IVU

v

gu!SnOH

:(~860

·sP;)

.)1

·H

·S‘中 λ帶.)I .y‘ ~UOM ·W;) Ul

Ul;)AOD

;)lodE~U!S :;)lodE~U!S

"800"

Iuaω aJVIsuaJJ μM

uVld

.l;)ISV ωpvg 的uuvld 且可'.1

:(800Z)

Y'M凡

·SS;)ld

Al!Sl;)A!U凡 PlO JXQ:l;)d ωn'1 EIEn羽田 SAEIEW·~L6l-6 月l

a

.l

odvgu!S

f o 心。 1 月 Ij

V

:(LL60

·W";)

'II

nq

u

Jn

l

"uoqE

Ull

OJUIpUE

uoq官司 UnUlUl O;)JO 正llS!U!W ‘UO!S!A!a

UOqE

Ul1O

JUI

:;)1OdE~U!S

·886l

a

.l

odvgu!S

:(8860

.p;)

·H

·H

UEl

·SS;)ld

;)!ω;)PE;)yS;) Ul江‘;)lOdE~U!S JO正 l!日l;)A!U 凡IEUOqEN

S;)!pnlSP;);)UEApy

10J

;)lW;);)

:;)1OdE~U!S

"6"OU

l;)dEdIEUO!SE;);)O

gU.lsnolj

:J!lqnd

u!a

:Jua!

.l;)

dxa

a.lodvgu!S 且可'.1

:0660

"λ"S‘ ~uEqd帶 ·RH"y‘ UEl ·~81-L91

odd

pn·;)ld

E!SYunruEW

:~UO)l ~uOH

·lU;)

Ul

doPMP

pUE

uoq的 np;)l;)q~!q

JO;)llllqsu!

IEUO!~;)l

;)qlJO

s;);)!dSnE;)qll;)pUn

p;)nssI

paau

:J

!svqv

svgu!snoH

U!

";)lOdE~U!S

U!

~{月snoq

;)!I

qndJO

suoqE;)!ld

Ul!

IE;)q!IOdpUE

IE!;)0S

:(Z860

·f

·S

"d

U;)q;)

7fl

"'1

";)‘

!El

saw 江 SI!V.l IS

·dn01Dq;)lE;)S;)

'M

UEql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建議人姓名、住址;建議人為法人或機關、團體者,其 名稱、負責人及地址。. (二)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被稱作東方最睿智的政治領袖,他帶領著新加坡走過二戰後的貧

背景 SISTIC 壟斷「門票銷售」服務,其市場占有率達 85%至 95%。SISTIC 基本上是一家 新加坡政府企業(65% owned by Singapore Sports Council, a government body, and 35%. owned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 Singapore

If land resource for private housing increases, the trading price in private housing market will decrease but there may not be any effects on public housing market 54 ; if we

If land resource for private housing increases, the trading price in private housing market will decrease but there may not be any effects on public housing market 54 ; if

香港地區的新石器時期考古發現及中華民族的演進。 Hong Kong: New Stone Age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People.?. 本節概要 (Key Point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