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民報》的生命史: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民報》的生命史: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呂紹理. 博士. 張隆志.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臺灣民報》的生命史: 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研究生:莊勝全. i n U. 撰. 中華民國一〇六年七月. v.

(2) 本論文撰寫期間曾獲得.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 獎助 2015.7-2016.6. ‧. 科技部獎勵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獎助. n. al. er. io. sit. y. Nat. 2016.8-2017.7. Ch. en. hi. gc 特此致謝. i n U. v.

(3) 摘要. 本文將《臺灣民報》視為近代印刷文化下出版形式的一環,透過「傳達文本的客 體」之概念,嘗試重構及回溯《民報》系列報刊在進入日刊階段前,在編纂成形 和販售流通的生命歷程中,所遭逢經費收支、人事紛爭、報導分工、排版編輯、 配送流通等環節的諸般問題的歷史緣由與脈絡,並解明其與日刊發行後的關連。 因而本文陸續結合報刊資料、日記史料、報社文書、私人信件、官方公報和檔案,. 政 治 大. 以及時人回憶文字等素材,重構報社組織架構、人事布局、新聞採訪、報導撰寫、. 立. 編輯流程、納本檢閱與銷售流通等諸般環節的歷史景況,並將新竹出身的臺灣本. ‧ 國. 學. 地知識份子黃旺成的記者經驗貫串其間,說明他加入民報社的重層機緣與條件, 及逐步鑲嵌進社內的科層組織中,職位與薪俸逐步攀升的進程,透過他於報社內. ‧. 的業務往來與編輯會議之參與,釐清原稿寄送、特別號發行、活動企畫、稿務分 配、支局運作、取次店及外務員職務等諸般細節,期能較完整地闡述《民報》以. Nat. sit. y. 報刊的樣貌呈現在讀者面前之前,所歷經採訪報導、編輯校對、納本檢閱、取次. al. er. io. 販售之「生產」及「發行」的生命史流程。最後,以「報社經營」、「文本特性」. n. 及「媒體環境」三個層面為總結,具體闡釋其歷史意義。.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臺灣民報、編輯、納本檢閱、取次制度、文本特性、媒體環境、黃旺成.

(4) 目次. 第1章 緒論 ................................................................................................ 1 一、前言 .......................................................................................................... 1 二、文獻回顧與評述 ...................................................................................... 8 (一)《臺灣民報》研究史…………………………………….……...8. 政 治 大 (三)日記研究………………………………………………………..23 立 三、研究取徑與進行步驟............................................................................. 27 (二)印刷出版、書籍與閱讀………………………………………..13. ‧ 國. 學. 四、章節架構 ................................................................................................ 29. 第2章 臺灣(新)民報社的組織架構與人事布局 ............................... 33 從獲准移臺到發行日刊:報社組織架構與社務方針 .................. 35. ‧. 第一節. (一)成立株式會社與報刊組織科層化………….....……….……….35. y. Nat. sit. (二)獲准移臺發行…………………………………………………...39. er. io. (三)新、舊臺灣民報社之合併……………………………………...46 (四)發行日刊《臺灣新民報》……………………………………...51. al. n. 第二節. Ch. i n U. v. 移臺發行前的人事布局 ................................................................. 60. engchi. (一)來自上天的決斷:《臺灣青年》與《臺灣》時期…….………60 (二)自「學緣」找人手:《臺灣民報》時期……………………….69 第三節. 移臺發行後的人事布局 ................................................................. 76. (一)文協分裂後的抉擇:移臺發行或推行日刊…………….……...76 (二)臺灣新民報社之成立:新專務與新社長……………….……...81 (三)邁向日刊:重層因素交會下的人事布局……………….……...86 第四節. 小結 .............................................................................................. 102. 第3章 報導的取材與描述:以黃旺成的記者生涯為例 ...................... 107 第一節. 黃旺成加入臺灣民報社的多重因素 ........................................... 109. (一)「學緣人際關係網絡」與入社前的撰稿經驗………….………109 (二)《臺灣民報》白話混雜文體的書寫能力……………….………110 第二節. 黃旺成的《臺灣(新)民報》記者生涯 .................................... 113.

(5) (一)《臺灣民報》時期……………………………………….………113 (二)《臺灣新民報》時期…………………………………….………119 第三節. 報導與重大事件的取材與描述 ................................................... 127. (一)報導採集的各種樣態…………………………………….……..127 (二)重大事件的取材與報導…………………………………….…..136 第四節. 小結 .............................................................................................. 142. 第4章 內容編輯與出版檢閱 ................................................................. 145 第一節. 報紙的心臟:《臺灣民報》的編輯 ............................................. 146. (一)截稿日期與原稿寄送…………………………………….……..146 (二)編輯流程………………………………..……………….………153 第二節. 特別號之發行與編輯會議 ........................................................... 162. 政 治 大. (一)徵文、徵詩活動與特別號之發行…………………….……..…162 (二)編輯會議的召開:特刊發行、活動企畫與責任分配.………..172 第三節. 立. 納本檢閱 ...................................................................................... 189. ‧ 國. 學. (一)「移入紙」時期:從「發賣頒布禁止」到「檢閱未了」….…189 (二)移臺發行之後:「標準檢閱」下的「自我檢閱……….………200 第四節. 小結 .............................................................................................. 213. ‧. 第5章 地方支局的運作與取次制度 ..................................................... 217 支局的運作與民報社外務員 ....................................................... 218. y. Nat. 第一節. sit. (一)一位支局長的日常要務………………………………….……...218. al. er. io. (二)外務員的職務…………………………………………….……...222. n. v i n Ch (一)移入紙取次人許可制度…………………………………….…...226 engchi U (二)取次制度下銷售據點的佈建…………………………….……...233. 第二節. 取次制度 ...................................................................................... 226. (三)從「外務員集金制度」到「通信員兼取次人制度」.………...242 第三節. 小結 .............................................................................................. 251. 第6章 結論 ............................................................................................. 253 徵引書目…….…………………………………..……….………………....…....263.

(6) 表次. 表 2-1-1. 雜誌社組織架構表 (1920-1925)……………………………………………36. 表 2-1-2. 株式會社臺灣民報社移臺發行前後組織架構表(1925-1927)………...….45. 表 2-1-4. 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組織架構表(1932.4.15)…………….……………59. 學. ‧ 國. 表 2-1-3. 政 治 大 株式會社臺灣民報社 立 、臺灣新民報社組織架構表(1927-1930)………..…51. 表 2-2-1 1922 年 4 月臺灣雜誌社職員表…………………………………..…………62 表 2-2-2 《臺灣民報》創刊時臺灣雜誌社職員表……………………….……………63. ‧. 株式會社臺灣雜誌社役員表……….………………………………………66. 表 2-2-4. 編輯部、營業部移置於臺灣支局後的人力配置……….…………………71. y. Nat. 表 2-2-3. al. er. 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主要成員表(週刊時期)……………….…………87. io. 表 2-3-2. sit. 表 2-3-1 《臺灣民報》移臺發行後的人事安排………………………….……………79 表 2-3-3 1932 年 4 月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職員表(役員、幹部)………………100. n. v i n 表 3-2-1 黃旺成於臺灣(新) C民報社之職務 h e n g c、撰稿內容與薪資一覽表………….…126 hi U 表 4-2-1 《臺灣民報》 、 《臺灣新民報》特別號一覽表……………………….………165 表 4-3-1 《臺灣出版警察報》中《臺灣民報》 、 《臺灣新民報》檢閱一覽表…………201 表 5-2-1. 《臺灣民報》移臺發行前設立取次店一覽表(1925.1-1927.8)…....…237. 表 5-2-2. 移臺發行前《臺灣民報》各期利益金、未收金與銷售量一覽表.......…242. 表 5-2-3. 1928 年至 1930 年《臺灣民報》取次店與外務員配置概況……………244. 表 5-2-4. 1931 年至 1932 年《臺灣新民報》取次店、外務員及通信員配置概況….247. 表 5-2-5. 移臺發行後《臺灣(新)民報》各期利益金、未收金一覽表…...……249. 表 5-2-6. 1927-1931 年《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銷售量一覽表………….…250.

(7) 圖次. 圖 2-2-1. 株式會社臺灣雜誌社株金拂込領收證…………………….………………65. 政 治 大 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第一回拂込金領收證…………….………………83 立. 圖 2-2-2 1925 年 7 月臺灣支局成員合影……………………………………..………75 圖 2-3-1. 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第二回拂込金領收證…………….………………96. 圖 3-2-1. 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辭令……………………………...……….………117. ‧ 國. 學. 圖 2-3-2. 圖 4-2-1 《臺灣青年》 (上)與《臺灣》 (下) 「和文之部」排版行數對照圖………...…181. ‧. 圖 4-2-2 《臺灣民報》半月刊(左)與週刊(右)三段版面字體差異……...............…183. y. Nat. 圖 4-2-3 《臺灣民報》1926 年新年號起的四段頁面與移臺發行後的七段頁面…185. sit. 圖 4-2-4 《臺灣新民報》自 1930 年 8 月第 324 號起改版的八段頁面…………...188. al. er. io. 圖 5-2-1 《臺灣民報》發送實況…………………………………...........................…227. 圖 5-2-4. v i n 蔡培火任《臺灣》 、 《臺灣民報》取次人使用印…………........................230 C hengchi U 王敏川任《臺灣》 、 《臺灣民報》取次人使用印…………........................231. 圖 5-2-5. 蔣渭水任《臺灣民報》取次人使用印…………........................................232. 圖 5-2-6. 高雄州鳳山街取次店《臺灣民報》販賣擴張之實況...................................232. 圖 5-2-3. 徐慶祥任《臺灣青年》取次人使用印………………...........................…229. n. 圖 5-2-2.

(8) 第. 1. 章. 緒論. 立. 一、 前言. 政 治 大. ‧ 國. 學. 1929年7月16日,林獻堂自晨起就命人籌備酒席,打算單獨宴請兩年前. ‧. 為《臺灣民報》 (以下簡稱《民報》)自東京移轉回臺灣發行時居功厥偉的蔡 培火。據蔡培火自言,這個讓他勞累到幾得肺癆的移轉事務,其複雜與困難. sit. y. Nat. 之處不僅在於臺灣總督府的阻撓,更在於1927年元月,臺灣文化協會因左右 立場不同調而分裂後,脫離株式會社臺灣民報社(以下簡稱民報社)的王敏. io. er. 川、鄭明祿等人四處詆毀民報社,令從1926年起每月虧損三、四百元的《民. al. n. v i n Ch 京的報社專務林呈祿無法回臺,因此社務整理和運動移轉的任務在重役會的 engchi U 報》財政狀況更為雪上加霜,若不移回臺灣發行便要宣告倒閉。由於身處東. 委託下落在蔡培火肩上,自1927年2月底開始,他就入住民報社臺灣支局, 一面展開和總督府保安課課長小林光政的交涉,一面籌備在7月16日「《臺灣 青年》發刊紀念日」當天,就讓民報在島內印刷、發行。抱著背水一戰的心 態,《民報》已編輯完成的原稿稿件自7月1日起就不再送往東京印刷,林呈 祿也在7月11日返臺接辦社務。然而總督府方面遲遲沒有毫無回音,林呈祿 和黃周已抱著移轉失敗的打算,欲將累積未發刊的原稿在16日一早由基隆的 貨船寄往東京。所幸,16日早上八點小林光政親自致電蔡培火,通知許可已. 1.

(9) 〃2〃.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過的消息。至此,移轉臺灣發行一事終告完成, 1第一本移臺發行的《民報》 (第167號) ,在是年8月1日正式出刊。 由上述這段記錄於〈蔡培火日記〉中充滿戲劇性的遷社過程可知,現實 上財務的壓力實為迫使《民報》自東京移轉回臺的主因,然而戰後由楊肇嘉 撰寫的〈臺灣新民報小史〉,和吳三連、蔡培火等人合著的《臺灣民族運動 史》,以及葉榮鐘所著的《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等時人的回憶中,. 治 政 大 十六年),祖國的革命軍進駐上海、南京、徐州,國民政府定都南京,革命 立 統一大業接近完成,臺灣的民族運動,受此影響,也加緊起來」 ,社址遷移 這段過往卻成為臺人突破總督府言論壓迫政策下的成果,甚至「那年(民國. ‧ 國. 學. 遂成臺灣民族運動的一項表徵。2實際上,回顧1927年的時空背景,這段背景 能否與言論突破和民族運動劃上等號,仍有待商榷:首先,需考慮當時的政. ‧. 治氛圍與情勢。小林光政自第三任文官總督伊澤多喜男任內便擔任保安課 長,伊澤總督是屬於憲政會的開明人士,且因其兄長伊澤修二曾任臺灣總督. sit. y. Nat. 府首任學務部長之故,因此伊澤並不像先前的田健治郎、內田嘉吉兩位總督 對於《民報》移臺發行問題那般敵視,1926年7月伊澤卸去總督職務後,仍. io. n. al. er. 推薦志同道合且同屬憲政會系的上山滿之進繼任總督,伊澤總督時期的總務. 1. 2. Ch. engchi. i n U. v.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一)家世生帄與交友》 (臺北〆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頁98-100々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〆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0),頁197。 楊肇嘉,〈附錄〆臺灣新民報小史〉,收於氏著,《楊肇嘉回憶錄》(臺北〆三民書局, 2007),頁420-425々蔡培火、林柏壽、陳逢源、吳三連、葉榮鐘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 (臺北〆自立晚報,1971),頁551-554々葉榮鐘著、葉芸芸主編,《葉榮鐘全集1〆日據 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冊(臺中〆晨星出版社,2000),頁620-623。其中,葉榮鐘的 《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乃是2000年時,由葉芸芸將《臺灣民族運動史》依據葉榮 鐘手稿重新修訂出版,並將作者由蔡培火等人合著改為葉榮鐘單獨著述,因此在兩書在內 容上略有出入,如在《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裡,便更加詳述了蔡培火和小林光政 的交手過程,民報社移轉臺灣發行得以成功,乃是由於蔡培火獲得同為基督徒的小林夫人 之同情與認同所致,更戲劇性的是,民報移轉成功之日,同時也是小林夫人因肺病過世之 時。有關葉榮鐘著作出版的轉折與分合,可見若林札丈,〈葉榮鐘的「述史」之志〆. 晚 年書寫活動詴論〉,《臺灣史研究》17〆4(2010年12月),頁81-112。.

(10) 第一章 緒論. 〃3〃. 長官後藤文夫和保安課長小林光政也繼續留任,給予蔡培火持續與小林協商 之機。3而1927年也正值臺灣左、右兩翼知識分子分道揚鑣之際,如同殖民當 局畏懼過度的威壓,會迫使溫和派的右翼分子與新文協合流而准許臺灣民眾 黨成立,《民報》移入島內發行同樣也是基於相同的考量,具有拉攏右翼民 族運動者、壓抑左翼言論的分化目的。4 其次,在上述背景下,總督府非但可以恩賜放寬的名義拉攏右翼民族運. 治 政 大 行的申請通過後,立即用社長林幼春的名義簽署一封覺書(備忘錄)予小林 立 課長,對《民報》在臺發行的原則約法三章:其一,不做臺灣議會的宣傳機 動者,更便於檢閱與監督報導內容與運動方向。民報社專務林呈祿在移臺發. ‧ 國. 學. 關;其二,內容將使用日文;其三,受檢閱後才可以配送。 《臺灣日日新報》 也報導總督府基於內臺融合、共存共榮的大方針,以改善本島統治為目的而. ‧. 准許民報移臺發行,而林呈祿也表達對當局的敬意,並說明往後民報內容不 問內、臺人,以民意的言論為依歸,也闢設「和文欄」以努力於臺灣社會的. sit. y. Nat. 改造。另外,林呈祿同時也承諾自身基於理智、公正的原則,不會加入臺灣 民眾黨,至於入黨的報社成員也待民眾黨上軌道後,為免報務、黨務錯雜將. io. al. er. 再行整頓。5可見民報移入島內發行在言論封鎖上的突破有限,甚至還與總督. n. v i n Ch 復次,正因為總督府以內臺融合、統治上的公平為由開放發行,臺灣民 engchi U. 府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與讓步。. 報社也以增設和文欄回應總督府的言論政策,雙方的舉措與默契均不免招致. 3. 4. 5.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〆前衛出版社,2002),頁122-126。蔡培火、 林柏壽、陳逢源、吳三連、葉榮鐘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頁551-552。葉榮鐘著、葉 芸芸主編,《葉榮鐘全集1〆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冊,頁620-621。 簡炯仁,《臺灣民眾黨》(臺北〆稻鄉出版社,2001),頁71-72。周婉窈,《日據時代的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〆自立晚報,1989),頁111。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一)家世生帄與交友》,頁100。楊肇嘉,〈附錄〆臺灣新民 報小史〉,頁422。〈『臺灣民報』島内發行を許さる 宿願が叶つて喜ぶ 同紙主筆林呈錄 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7月17日,第5版。〈許可臺灣民報在島内發行權〉,《臺 灣日日新報》,1927年7月18日,夕刊第四版。〈臺灣民報之將來 林呈祿氏不入民黨 云決 意專心經營〉,《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7月19日,夕刊第4版。.

(11) 〃4〃.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各方的疑忌。如在臺日人對於總督府對《民報》的開放便無法苟同,因為儘 管表面上開放民報遷臺發行是為了在日人言論之外,也容許臺灣人發聲,然 而實際上長期以來《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 《臺南新報》等,皆是代 表官方立場的「御用紙」,在〈臺灣新聞紙令〉的箝制下,民間日人實際上 並沒有太多言論出口,因而《民報》得以登臺更讓他們心生不平;另一方面, 在臺日人也極度懷疑一向否定日本統治、主張民族自決的臺灣知識分子,以. 治 政 大 此之外,臺灣社會內部也出現質疑的聲浪,特別時值文協分裂之際,各類傳 立 言紛紛出現,賴和曾言「文協的分裂和民報移入臺灣,表面上雖然沒有什麼. 及與臺灣文化協會相互唱和的《民報》 ,對於推動「日臺融合」的熱忱度。6除. ‧ 國. 先鋒,更〔竟〕然受了一部民眾的懷疑了」7。. 學. 關連,可是民眾那裡不會懷疑呢?以前是受到全民眾所信賴所擁護的我們的. ‧. 最後,移臺發行不只是將發行、印刷地點移回島內而已,與之前最大的 差別乃在於版型的更易,即將紙面加倍,改為八開大型的版面。在排版上,. sit. y. Nat. 過往民報首頁主要刊載當期內容的目次與「社說」 ,而在遷臺後(即第167號 以降),每期頭版的設計便和《臺灣日日新報》等日刊報紙相同,純為刊載. io. al. er. 廣告的頁面。在這樣的變異背後更引人注目的,無非是自1925年7月12日(第. n. v i n Ch 聾振聵的文字—「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 i U e n g c h,自此從頁面上消失。而這恐怕. 60號)民報自旬刊改訂為週刊以來,便出現在標題「臺灣民報」右側一行發. 是在與總督府妥協下以內、臺人言論為名,在報導中使用日文、開設和文欄, 並在版型上師法御用紙等因素下,不得不然的犧牲。諷刺的是,在總督府的 分化政策下,以王敏川為首的左翼運動者,自1928年3月起亦開辦報社發行 《臺灣大眾時報》 ;以新竹鄭肇基為首的御用仕紳也在總督府特許下,於1928 年11月開辦純粹漢文報導的《昭和新報》 ,並向《民報》宣戰。8自此, 《民報》. 6 7. 8. 宮川次郎,《臺灣の言論政策》(臺北〆拓殖通信社支社,1927),頁23-29。 (彰化)懶雲,〈希望我們的喇叭手 吹奏激勵民眾的進行曲〉,《臺灣新民報》322(1930 年7月16日),頁9。 大眾時報社編,《臺灣大眾時報》(臺北〆南天書局,1995)。《昭和新報》1(1928年11.

(12) 第一章 緒論. 〃5〃. 也確實無法再號稱是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而必須與左翼人士、親日派陣 營爭奪臺人言論的代表權。 《民報》如此學步其他日刊紙型式及排版方式,可明顯看出民報在移臺 發行的階段性目標達成後,下一步就是要讓民報從週刊雜誌的型態,往成為 日刊新聞的方向邁進。實際上,臺灣民報社也在1927年7月移轉回臺灣發行 前後,就逐步擴大在臺灣的經營規模和消息來源,如在1926年12月,臺灣民. 治 政 大 時擔任臺灣文化協會本部講演團新竹駐在員的黃旺成擔任通信部的主任。在 立 新竹共進會期間(1926年12月4日至12月14日舉行) ,黃旺成雇請兒童散發臺 報社除了位於臺北下奎府町的臺灣支局外,也在新竹開設通信部,並聘請當. ‧ 國. 學. 灣民報社新竹通信部成立的宣傳單,並免費贈閱兩、三千部《臺灣民報》來 招攬民眾訂購。91927年9月,移臺發行後的臺灣民報社廢止臺灣支局,另外. 10. ‧. 成立東京、臺中、臺南三處支局,此外,也敦請張我軍擔任北京通信部主任。 1928年8月,蔡添丁辭去臺中支局主任一職,11在林呈祿、林煥清的請託下,. sit. y. Nat. 由黃旺成以新竹通信部主任兼臺中支局主任,同時負責兩地的報導事宜,這 樣的情況一直持續至1929年7月由李金鐘遞補臺中支局主任為止。12在黃旺成. io. al. er. 奔波往返新竹、臺中的期間,由林獻堂擔任董事長的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以. n. v i n Ch 擔任民報記者黃旺成也參與了整個過程。事實上,自從黃旺成進入民報社擔 engchi U. 下簡稱新民報社)社也於1929年1月13日成立,正式朝發行日刊的目標邁進,. 任記者後,直到1932年自新民報社離職為止,有將近六年的時間黃旺成都在. 月10日),頁2、4、15。黃旺成著,許雪姬編註,《黃旺成先生日記(十五)一九二八年》 (臺北〆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頁344、363、376。 9 黃旺成著,許雪姬主編,《黃旺成先生日記(十三)一九二六年》(臺北〆中央研究院臺 灣史研究所,2014),頁409-410、426。〈餘錄〉,《臺灣民報》134(1926年12月5日), 頁16。 10 〈臺灣民報社 設三支局〉,《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9月16日,夕刊第4版々〈恭賀新 年〉,《臺灣民報》189(1928年1月1日),頁16。 11 〈人事欄〉,《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8月1日,夕刊第4版。 12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註,《黃旺成先生日記(十五)一九二八年》,頁196、202、217、 242-244。〈餘錄〉,《臺灣民報》269(1929年7月14日),頁9。.

(13) 〃6〃.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為民報的稿務奔波,而除了日常的取材與寫稿外,他更親眼目睹了文化協會 分裂、臺灣民眾黨的成立、運作和內部人事問題、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臺灣新民報》 (以下簡稱《新民報》)的創刊與獲准發行日刊等歷史時刻。 要言之,包括政治社會運動的發展過程(如文協分裂與民眾黨成立)、 報社內部的組織變遷與人事布局(如支局的佈建及蔡培火、林呈祿、林獻堂 等人所扮演的角色) 、總督府的言論管控政策(如移臺與發行許可) 、法律規. 治 政 大 廣告招募、版型更易與和文欄位)等盤根錯節的因素在內,都對《民報》的 立 走向與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遠非單純以基於民族情感等片面因素所能 範與社會氛圍(如檢閱制度與左翼言論的挑戰)、經營模式與書寫方式(如. ‧ 國. 學. 概括。然而,要能對上述的歷史過程進行重構與評價,除了《民報》系列報 刊史料,以及時人的回憶文字之外,尚須依傍其他更為貼近歷史場景的史料. ‧. 貫串其中方能完成,其中,近年來臺灣史學界正大力發掘、解讀和出版,被 譽為「時代的第一級材料」的各色日記史料,尤為其中關鍵。透過日記的解. sit. y. Nat. 讀與運用,能夠讓我們在回溯民報系列報刊變遷的「系譜」 (pedigree)之餘, 更有機會勾勒《民報》的「生命史」,即它是如何被書寫、編輯與出版的,. io. al. er. 它的傳播又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條件與媒體環境下進行。. n. v i n Ch 恢復其做為印刷讀物真正的複雜性,必須思索與釐清「文本本身」 (the text engchi U. 《民報》系列報刊乃是印刷文化(print culture)下的出版形式,要能夠. itself)、 「傳達文本的客體」 (the object that conveys the text)及「瞭解文本的 行為」(the act that grasps the text)三者之間緊密結合的關係網絡。13在《民 報》的案例中,研究者對於報上所刊載的「文本本身」 ,所反映的事件過程、 社會情境與隱含其中的思想及意識型態的脈絡,已累積了豐碩的成果,相對 而言,「傳達文本的客體」及「瞭解文本的行為」─即報刊實體本身製作、. 13. Roger Chartier, “Texts, Printing, Readings”, in Lynn Hunt e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Essay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89), p.161. 羅歇〄夏爾提埃(Roger Chartier)著,〈文本、印刷術、解讀〉,收入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 文化史》(臺北〆麥田出版社,2002),頁227-228。.

(14) 第一章 緒論. 〃7〃. 出版與流通的過程;其被讀者閱讀理解的方式和產生的文化效應─這兩個面 向的討論較有限,而仍保有相當可發揮與努力的空間。是以本文主要將焦點 置於《民報》做為「傳達文本的客體」的問題意識上,進而嘗試解答它是如 何撰寫、編輯而成的?它要經歷何等的檢閱程序?讀者要透過何等流通販售 的管道才能入手閱讀?而在出版流通的過程裡,報社(雜誌社)如何成立、 運作與佈局,社內人事的安排與流動,以及當時政治、社會背景與法律規範,. 政 治 大. 在在影響著民報社的營運與報刊的內容,凡此種種面向,都可以讓我們重新 反思《民報》的歷史定位。. 立. 職是之故,本文將企圖處理以下三個問題:其一,為報社「經營史」的. ‧ 國. 學. 面向,重新縱向地檢視《民報》系列報刊的系譜傳承,惟不再將《民報》視 為政治社會運動的附屬品,而是透過商業經營的角度訴說雜誌社及報社內部. ‧. 的組織架構與人事布局的歷史變遷,並考察處在日本本國政治構造變化與殖 民地政策變動的政治力學之間的臺灣政治社會運動, 14與報社社務方針互相. sit. y. Nat. 之間的連動關係,又多年以來運動實務經驗對報社經營發展上所帶來的影 響。其二,處理《民報》的「文本特性」,將身為定期規律出刊的印刷讀物. io. al. er. 之《民報》,橫向地進行報刊的生命史之探索,意即透過「思想→文字→印. n. v i n Ch 灣社會發展的具體例證,探究其歷史意義。其三,乃「媒體環境」的探索, engchi U 刷→檢閱→流通→閱讀」諸般過程,將《民報》做為活字印刷在日治時期臺. 透過臺灣總督府的法規制訂與出版審查過程,和《民報》的銷售和流通管道, 追溯在殖民統治的媒體政策、法律架構與檢閱體制下,《民報》所承載的島 內外知識訊息在臺灣社會流通的渠道及其限制。. 14. 若林札丈,〈詴論如何建立日治時期台灣政治史的研究-戰後日本研究成果的一個反思〉, 收於若林札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硏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硏究》(臺北〆播種 者文化,2007),頁423-426。.

(15) 〃8〃.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二、 文獻回顧與評述 (一)《臺灣民報》研究史 言論機關被視為是從事政治社會運動最有力的武器,同時也是社會的透 鏡,由於自《臺灣青年》以降,島外留學生和島內運動者便不時透過創辦報 刊為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進行宣傳,因而《臺灣民報》. 治 政 大 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状況(中巻)台湾社会運動史》之外, 用來理解政 立 治社會運動的內容與意涵,以及運動參與者本身的思想與主張最直接的素 系列報刊史料,乃是在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纂的《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第 15. ‧ 國. 學. 材。尤其《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是一部出自統治者的觀察記錄,其內容 不免摻有統治者一廂情願的片面記錄與失真的詮釋,16更讓代表臺人立場的. ‧. 《臺灣民報》系列報刊在觀點、歷史記述和言論對比的研究上更添價值。 目前《民報》在研究上的運用,約略呈現三個面向。首先,將之視為近. sit. y. Nat. 窺政治社會運動的一扇窗。諸如周婉窈重構1921年至1934年間臺灣議會設置 請願運動的細緻過程,並按照時序分析運動的理論基礎、總督府的應對、臺. io. al. v i n Ch 自1970年4月10日至1971年1月10日間,蔡培火、林柏壽、陳逢源、吳三連、葉榮鐘等人聯 engchi U 名在《自立晚報》上發表共計278回的〈日據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並於刊載完畢 n. 15. 16. 17. er. 灣民眾黨時期的路線之爭,最後因右翼勢力崛起而告終之始末; 17若林正丈. 後將之集結成冊出版的《臺灣民族運動史》,以及1972年許世楷於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的 《日本統治下の臺灣》,均甚為倚重《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當中的記錄。見蔡培火、 林柏壽、陳逢源、吳三連、葉榮鐘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々許世楷,《日本統治下の 台湾〆抵抗と弾圧》(東京〆東京大學出版會,1972)。中譯本見李明峻、賴郁君譯,《日 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〆玉山社,2006)。 如《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認為1920年代臺灣的農民運動之所以發生,乃受臺灣文化協 會民族啟蒙運動煽動之影響,並將一般的農民視為文協菁英從事政治對抗與傳播意識型態 之工具。然而陳翠蓮透過《臺灣民報》重新檢證文化菁英與普羅大眾之間的關係,說明臺 灣的農民運動其實相當具有自主性與能動性,而未非依靠菁英階級、尤其是外來菁英之操 控。詳見陳翠蓮,〈菁英與群眾〆文化協會、農民組合與台彎農民運動〉,收入氏著,《台 灣人的抵抗與認同〆一九二〇—一九五〇》(臺北〆遠流,2008),頁139-178。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〆自立晚報,1989)。近來,周婉 窈曾就進二十年來所出土的新史料,重新回顧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過程與影響,及與戰後.

(16) 第一章 緒論. 〃9〃. 論證議會設置運動與內地延長、大正民主和帝國議會之間的關係,並將運動 參與者的思想分殊透過座標軸的方式,將運動構想區分成「祖國派」 、 「待機 派」、「臺灣革命派」三大型態;18黃秀政分析《臺灣民報》在政治社會運動 的過程中,一面作為臺灣民眾的發聲管道,一面扮演啟迪民治、抨擊施政、 整合各運動組織的角色; 19楊翠描繪政治社會運動中婦女解放思潮、言論與 政策之所由來,及其與農工階級運動之關係; 20林柏維說明臺灣知識菁英與. 治 政 大 誕生、成長與左右分裂的一頁滄桑史; 簡炯仁解明右翼民族運動者所成立 立 的臺灣民眾黨之指導原則、和工友總聯盟間的關係、內部的再分裂以及解散. 議會設置運動同步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自1921年至1927年前後,歷經醞釀、 21. ‧ 國. 學. 的歷程等論著,22皆以《民報》系列報刊做為論證核心。. 其次,在政治社會運動過程的歷史基礎上,進一步由思想層面將《民報》. ‧. 視為探究反殖民與認同意識的切入點。例如吳叡人以臺灣知識分子所論述的. y. Nat. sit. n. al. er. io. 18. 臺灣「去殖民」(de-colonization)過程之間的關係。詳見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 動再探討〉,《台灣史料研究》37(2011年6月),頁2-31。 若林札丈,《台湾抗日運動史硏究》(東京〆研文出版,2001)。中譯本見臺灣史日文史料 典籍硏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硏究》(臺北〆播種者文化,2007)。值得一提的是,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在監督、分析臺灣的政治社會運動過程中,早已對運動成員的思想傾向 進行分類為「對支那(中國)將來抱持很大期望」、「對支那(中國)將來沒有抱多大期 望」等兩大傾向,其他如「有夢想著本島獨立回歸支那(中國)者,有社會主意傾向者, 也有主張反對目前的國家體制、社會組織者,也有只希望本島自治者,也有基於某種情感 者」,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只是恰為彼此間實現其各自理想的最大公約數。詳見臺灣 總督府警務局編,《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状況(中巻)台湾社 会運動史》(臺北〆南天書局,1995),頁318-319。 黃秀政,《《台灣民報》與近代台灣民族運動(1920-1932)》(彰化〆現代潮,1987)。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〆 時報,1993)。相關研究尚可見洪世昌說明《臺灣民報》文化運動之間的關係,見洪世昌, 〈《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北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 學系碩士論文,1997)。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〆臺原出版社,1993)。相關研究尚可見張炎憲, 〈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入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 下冊(臺北〆玉山社,1996),頁131-159。 簡炯仁,《臺灣民眾黨》(臺北〆稻鄉出版社,2001)。. 19 20. 21. 22. Ch. engchi. i n U. v.

(17) 〃10〃.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一語為主軸,說明臺灣是如何在中國與日本 的歷史夾縫之中,走出一條臺灣民族主義的道路,並在日治五十年的統治過 程中,經由政治反抗和實踐,逐步在文化上營造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 (the Formosan ideology);23陳翠蓮闡述1920年代臺灣已形成明確的臺灣人共同體 想像,只是尚未演化成臺灣國族主義,原因在於日本結束統治前,臺灣人始 終沒有以主權獨立為目標的認同研究, 24均為透過《民報》和《臺灣總督府. 政 治 大. 警察沿革誌》交叉比對,並配合其他報刊、檔案及時人著作等材料而成的代 表性著作。. 立. 其三,隨著印刷資本主義(print capitalism)和媒介(media)的概念在. ‧ 國. 學. 訊息傳播的研究上漸受重視, 25《民報》做為近代印刷報刊所扮演的歷史角 色亦被放在媒體史的重新檢視。林淇瀁從意識型態(ideology)與媒介的關. ‧. 係著手,說明臺灣在日治時期成為日本資本主義資本再生產機構的一環後, 由知識青年和本土資本家合辦的《民報》系列報刊雖然也逐步拓展為近代化. sit. y. Nat. 報業的資本經營模式,但在面臨日本當局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所灌輸的同化主 義時,卻產生了「錯誤意識」 (falseconsciousness) ,只能游移在祖國(中國). io. al. er. 文化與內地(日本)文化的邊緣,喪失了建設臺灣「特種」文化的機會。26李. n. v i n Ch opinion)的兩面性這三個視角出發,重新回溯日治時期在皇民化運動全面展 engchi U. 承機從「媒介」的場域、「報刊業」(journalism)的質與量、「輿論」(public. 23. 24 25. 26. 吳叡人,〈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〆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論述1919-1931〉, 收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 (臺北〆新自然主義,2001),頁43-110。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〆詴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 成1917-1937〉,《新史學》17〆2(2006年6月),頁127-218。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〆一九二〇—一九五〇》,頁139-178。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〆民族主義的起 源與散布(新版)》(臺北〆時報出版社,2010),頁59-92。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〆人的延伸》(臺北〆貓頭鷹出版社,2006)。麥 克魯漢著,賴盈滿譯,《古騰堡星系〆活版印刷人的造成》(臺北〆貓頭鷹出版社,2008)。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〆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 (臺北〆群學出版社,2009)。 林淇瀁,〈日治時期臺灣啟蒙論述的反挫〆《臺灣新民報》系的「同化主義」表意〉,收 於氏著,《書寫與拼圖〆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〆麥田出版社,2001),頁97-122。.

(18) 第一章 緒論. 〃11〃. 開以前臺灣新聞媒體的發展情形,並將日治臺灣媒體史分成「草創胎動期」 (1895-1919) 、 「展開期」(1920-1931)和「擴大期」(1932-1938)。其中李承機 提出身為「臺灣人唯一言論機關」的《民報》之重要性,並非僅有既有研究 所強調「抗日」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讓身為被殖民者的臺灣人從單純的情 報接受方與消費者,搖身一變而成構築自身媒體和輿論的主體。然而在語言 二重構造的背景下,民報遭逢如何將自己的語言近代化、言文一致的問題,. 治 政 大 (Benedict Anderson)透過印刷資本主義立論「想像的共同體」 (imagined 立 community)的基礎上,結合加拿大媒體理論學者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而出現「近代化」與「民族主義」無法契合的分裂現象。 27蘇碩斌在安德森. ‧ 國. 學. McLuhan)所論媒體是「人的延伸」 (the extension of man)的概念,指陳《民 報》不再只扮演傳遞訊息的媒介角色,更改變了日治臺灣人與人之間的社會. ‧. 關係與互動模式,即文學作者在新文學運動發展過程中想像出了「個體模 糊、集體明確」的讀者,而民報系列報刊也成為1920至1930年代間,政治社. 義邊界時,一個重要的媒介與場域。28. io. sit. y. Nat. 會運動者設想臺灣意識並與中國分離而成「三百六十萬臺灣人」明確民族主. al. er. 然而上述三道研究取徑均有其侷限與缺陷,一如透過《民報》重建政治. n. v i n Ch 僅將《民報》視為研究的憑藉,以之為傳達理念的機關刊物與重構歷史現場 engchi U. 社會運動的成果,以及探求共同體意識與意識型態發軔與演變的操作方法,. 的素材,卻忽略了再現(represent)民族運動的《民報》所具有特殊的雙重 身分(double identity) ,即它並非單純反映政治社會運動的客觀存在之媒介, 而是本身就是臺灣民族運動、政治社會運動的一環,同時也是一份依著運動 過程而發展變遷的媒體事業,此外,本乎這份報刊所體現的臺灣人認同,乃 27. 28. 李承機,〈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説-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〆東京大学大学院 総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4),頁117-179。 蘇碩斌,〈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讀者想像〆印刷資本主義作為空間想像機制的理論初探〉, 收於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〆 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頁81-116。蘇碩斌,〈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〆日治時期臺灣民 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109(2011年10月),頁1-41。.

(19) 〃12〃.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是依循印刷資本主義運作邏輯下所誕生的產物, 29惟前述的研究成果全然忽 略了《民報》與民族、政治社會運動之間相互連動的關係,或只側重《民報》 在印刷資本主義影響所及下的最終成果──即臺灣人認同的內涵與脈絡─ ─而未能探究孕育這道認同的母體《臺灣民報》是在什麼樣資本主義的經營 模式下發展而成,且在報刊事業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又遭逢何等限制與挑戰。 於此方面,僅有李承機異於以往因襲楊肇嘉於回憶錄裡所附的〈臺灣新. 治 政 大 芸芸將該著依據葉榮鐘手稿重新修訂出版《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 立 (2000)裡,以〈台灣人的(唯一)喉舌—台灣民報〉為題專章介紹的「民 民報小史〉 (1967) ,及蔡培火等人合著的《臺灣民族運動史》 (1971),或葉. ‧ 國. 學. 報史」 ,將《民報》附屬於政治社會運動的敘事框架,30重新檢視《民報》所 扮演的報刊媒介的角色,從「抵抗日本統治」與「經營新聞媒體」兩個相互. ‧. 交纏的面向,由中央政界與殖民地統治間的競和,與臺灣的媒體政策和市場 競爭,進而討論《新民報》日刊化的歷史意義,精闢地闡釋殖民地的政治運. sit. io. 班納迪克〄安德生(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〆民族主義的起 源與散布(新版)》,頁70-72。 楊肇嘉,〈附錄〆臺灣新民報小史〉,頁403-436。〈第十章 臺灣人的唯一喉舌-臺灣民 報〉,蔡培火、陳逢源、林伯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頁543-571。 〈第十章 臺灣人的喉舌-臺灣民報〉,收於葉榮鐘著、葉芸芸主編,《葉榮鐘全集1〆日 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冊,頁611-640。這三份文本除了介紹1920年至1932年間, 《臺灣青年》創刊至《新民報》成為日刊紙的發展史之外,亦略加描述中日戰爭時期新民 報社所受當局之壓迫,以及改題《興南新聞》的過程。另外,蔡培火等人合著的版本與葉 榮鐘的專著在內容上有些許不同,特別是與蔡培火相關的記述部分,如前述蔡培火與小林 光政斡旋移臺發行的經過,以及蔡培火為《新民報》發行日刊所譜的〈新民報社社歌〉和 〈日刊新民報發刊歌〉的樂譜和歌詞,在葉榮鐘獨著的內容裡均被刪除。惟無論如何,此 三篇「民報史」由於撰寫者本身即為《民報》相關人士,因而其回憶文字確實具有相當程 度的代表性,才廣為研究者所徵引。然而揆諸其敘事結構,卻有強烈地直線前進、特定史 觀與附屬的系譜式傳承等書寫上的問題,透過他們的文字,只能片面地瞭解在「抗日」的 特定史觀下,《臺灣青年》是如何眾志成城、筆直前進地發展成《興南新聞》,使得《民 報》的發展歷程不可避免的被附屬於政治社會運動中。 李承機,〈日本殖民地統治下「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苦闘」-日刊《臺灣新民報》 創始初期史料題解〉,收於李承機主編,《日刊臺灣新民報創始初期(1932.4.15-5.31)》. n. al. er. 29. y. Nat. 動與《民報》發展之間的連動關係。31但囿於史料上的侷限,在缺乏參酌報. 30. 31. Ch. engchi. i n U. v.

(20) 第一章 緒論. 〃13〃. 社內部文書與相關私人記述材料的情況下,只能將論證的重點置於影響報刊 發展的外部政治局勢、社會狀態與媒體環境上,對於報刊內部的組織變遷與 人際關係的競合,及報社的經營布局等層面著墨較少。另外,從媒體角色切 入的研究視野,雖然較能體現《民報》所承載之輿論的豐富意涵,和提供報 刊媒體所能扮演的資訊媒介與思想場域,卻也相對忽視了其「文本特性」, 即誠如安德森所言報刊是書籍的一種「極端的形式」,一種大規模販售但只. 治 政 大 存在」(updating existence)之文本特性的《民報》 ,其所承載的報導是歷經 立 了如何的過程被書寫、編輯後進入發行流通的程序,且為了能夠讓這個流程. 有短暫流行的書,或可稱之為「單日的暢銷書」。因而,具備「隨時更新的. ‧ 國. 學. 能順利運作並持續不綴地發行,報社針對當時所身處的媒體環境採取了何種 因應的手段,又是否影響報社的發展及改變《民報》的體質等課題,均有待. sit. y. Nat. (二)印刷出版、書籍與閱讀. ‧. 進一步探索。. 報刊雖然是知識與訊息傳遞的載體與媒介,但同時它更直接是一種印刷. io. al. er. 讀物,人的想法和觀念如何透過印刷品得到傳播,閱讀又如何影響人的思想. n. v i n C h (Lucien Febvre) 略的問題。1958年,由法國史家費夫賀 e n g c h i U 和馬爾坦(Henri-Jean Martin)合著的《印刷書的誕生》(L’apparition du livre)出版,被視為是當. 與行為,成為今日評估印刷技術與印刷讀物對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時,不可忽. 代「書籍史」 (history of books)研究領域的發軔之作,雖然這並不表示抹煞 前人早自十九世紀以來,已將書籍視為物質來研究,並關注書籍的生產、藏 書、圖書館等研究上的努力,但是早期的研究全然忽視了載負文本的書籍本 身,其物質特性在接收過程所產生的效力。《印刷書的誕生》本著這樣的智. 數位光碟(臺南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頁3-1~3-33。李承機,〈殖民地臺灣「輿 論戰線」之變遷-〈輿論〉兩義性的矛盾與「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困境〉,收於李 承機主編,《六然居存日刊臺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35》數位光碟(臺南〆國立臺灣歷 史博物館,2009),頁2-1~2-47。.

(21) 〃14〃.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識反省,以非再重寫一部技術層面的印刷史的雄心出發,一舉打破了傳統書 籍研究的格局,藉由對史料重新閱讀與發掘,提出「書籍,此商品」 、 「書籍, 此酵素」的構思主題與研究新法。前者指的是重構書籍的生產技術與材料、 製作環境與出版發行的各色過程;後者著重的是書籍的文化作用及其影響, 而此面向才是該著作最意欲著力之處。遺憾的是,隨著1956年費夫賀齎志以 歿, 「書籍,此酵素」的篇幅最終僅佔全書八章的最後一章。32雖然壯志未酬,. 治 政 大 (production) 、發行(diffusion)和接受(reception)為主要議題的三稜鏡式 立 架構,實踐費夫賀對此研究領域所要求的「整體史」 (histoiretotale)理念。 但在此著引路之下,時至今日法國書籍史學已發展成以書籍的生產. 33. ‧ 國. 學. 1982年,美國史家羅伯特‧達頓(Robert Darnton)在一篇〈何謂書籍史?〉 的 回 顧 文 章 中 , 也 從 書 籍 的 整 體 生 命 史 出 發 , 提 出 「 傳 播 迴 路 」( the. ‧. communications circuit)的研究模型,並指陳書籍從寫作、出版、印刷、流 通、販售、閱讀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觀念的影響,. sit. y. Nat. 而且在循環過程中的所有參與者,都會影響意義的生產。這樣的作法不僅可 以再現書籍出版過程的細緻環節,也可以瞭解各項環節和一本書籍整體的生. io. al. er. 命史之間的關係。34達頓的主張實與紐西蘭書誌學者麥肯錫(D. F. McKenzie). n. v i n Ch 內容的意涵並非單純由作者所決定,文本從作者寫作到讀者閱讀的過程,其 engchi U. 所提「文本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texts)之概念相呼應,麥肯錫認為書籍. 32. 33. 34. 秦曼儀, 〈推薦序〆 《印刷書的誕生》 ,複數閱讀實踐史的開始〉 ,收於費夫賀(Lucien Febvre)、 馬爾坦(Henri-Jean Martin)著,李鴻志譯,《印刷書的誕生》(臺北〆貓頭鷹,2005),頁 5-9々張仲民,《出版與文化政治〆晚清的「衛生」書籍研究》(上海〆上海書店,2009), 頁3-12々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20〆1(2009年3月),頁184-189。 秦曼儀,〈書籍史方法論的反省與實踐—馬爾坦和夏提埃對於書籍、閱讀及書寫文化史的 研究〉,《臺大歷史學報》41(2008年6月),頁258-272。秦曼儀本文即在檢討與說明, 被稱為「法國書籍史之父」的馬爾坦,與被視為「新風格法國書籍史」代表人物的侯瑞‧ 夏提葉(Roger Chartier),在書籍史和閱讀史研究上的實踐、批評與反省,以及兩人所代表 的研究路線之區隔和互涉之處。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in Robert Darnton, The Kiss of Lamourette: Reflection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90), pp. 107-135..

(22) 第一章 緒論. 〃15〃. 意義會因為各式各樣的因素而不斷變化,甚或小至印刷的形式、排版與字體 的差異,都會影響意義的創造。35當達頓在2007年以〈「何謂書籍史?」的再 思考〉重新反省「傳播迴路」的概念時,不但提醒研究者應重視「文本的社 會學」的概念,也要關注「附文性」(paratextuality,指書籍正文外的封面、 插圖、序、註釋、附錄等部分所產生的意義)、「互文性」(intertexuality,指 書籍間內容相互指涉的問題)和「比較史」(comparative history,不同印刷. 治 政 大 從整體史和傳播迴路的角度觀之,臺灣在書籍出版和閱讀方面的研究尚 立 未有通盤性的研究,而僅在「書籍的生命史」的不同階段有個別的成果。例 文化間的比較研究)等面向。36. ‧ 國. 學. 如在印刷出版方面,辛廣偉的《臺灣出版史》以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出版為 起點,然而全書實將重點放在戰後臺灣解嚴前後的圖書、報刊、書展、兩岸. ‧. 圖書交流諸方面的廣泛介紹,日治時期的介紹不僅篇幅短小,也只略為進行 漢文書籍和漢文書店的介紹。日治時期以前臺灣的出版狀況、日治時期日文. sit. y. Nat. 書籍、報刊與出版的情形,甚至漢文書報的出版與引介等細緻狀況實付之闕 如。37於此方面,楊永智則細緻考察明鄭、清領時期身為文化重心的臺南地. io. n. al. er. 區的出版史,並以雕版印刷在臺灣的發展為主要考察對象,對於凡是作者出. i n U. v. 身臺南、內容涉及臺南、在臺南印刷出版的書籍與刻本,進行版本的追索與. 35. 36. 37. Ch. engchi. Donald F. McKenzie, Bibliography and the Sociology of Tex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revisited,” in Modern Intellectual History, 4, 3 (2007), pp. 495-508. 關於歐美學界書籍史研究在「書籍史與書誌學」、「印刷術的衝擊」、 「文本與作者」 、 「文本與讀者」 、 「書籍的未來」等方面的發展與成果,詳見David Finkelstein and Alistair McCleery eds. ,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David Finkelstein and Alistair McCleery eds. , An Introduction to Book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至於中文世界在書籍、閱讀史方面所積累之成果回顧,以及從西方書籍 與閱讀史所借採的經驗,和後續可資研究的課題,可見涂豐恩, 〈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 頁181-215。李仁淵,〈閱讀史的課題與觀點〆實踐、過程、效應〉,收於復旦大學歷史 學系、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〆上 海古籍,2009),頁213-254。 辛廣偉,《臺灣出版史》(河北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3) 〃16〃.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考察,並將清領時期臺南的書籍出版分官刻、坊印和私修三個脈絡,其中官 方以方志的出版為主、坊印則以著名的臺郡松雲軒為代表,至於民間自行出 版者多為佛經、科儀等宗教出版品。 38至於王雅珊則關注日治時期臺灣的書 籍出版與在各類報刊上的廣告行銷之間的關係,並以之說明隨著印刷技術的 革新、書店的經營、書物流通販售、圖書廣告的利用甚至出版規則的討論, 都是臺灣讀書市場成形與「讀者」誕生的具體指標。 39. 治 政 大 後曾寫過一篇〈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將當時中文書局開設的情況分為文 立 化協會成立以前的黑暗期,蔣渭水開辦文化書局後的黎明期,雅堂書局、中 在書籍的銷售方面,在1927年和連雅堂共同成立雅堂書局的黃春丞於戰. ‧ 國. 學. 央書局等書局陸續開設的極盛期,以及中日戰爭之後的衰退期。 40相對於這 種概況式介紹的文章,近年來個別地區或書店的經營實況與代表意義,也逐. ‧. 漸獲得重視,此外,在取向上也不僅關注臺人經營的漢文書店,日人開設的 日文書店在臺灣社會扮演何等角色的問題也逐漸受到關注。在漢文書店方. sit. y. Nat. 面,柯喬文就臺南州轄下的興文齋、蘭記、玉珍和捷發等書局為例,說明漢 文書店如何透過結盟的方式來拓展經銷管道,以及採取民俗路線從事歌仔冊. io. al. er. 的刊印來吸引顧客,並在當中透露出傳統知識因應世變而產生的變革。41事. n. v i n Ch 雅堂書局與興漢書局的書籍銷售和圖書目錄為例,指出在新學知識系譜下的 engchi U 實上,漢文書店並非單純銷售傳統漢文典籍,黃美娥以嘉義蘭記書籍、臺北. 世界文學經由資本主義的銷售網絡進入臺灣時,傳統文人與漢文書局其實也 扮演一定程度的推廣角色。 42在上述研究中,蘭記書籍都是相當重要的代表 38 39. 40. 41. 42. 楊永智,《明清時期台南出版史》(臺北〆學生書局,2007)。 王雅珊,〈日治時期台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史考察〉 (臺南〆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萅丞(黃春丞),〈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上)、(下),《臺北文物》3〆2、3〆3(1954 年8月.、1954年12月),頁131-136、115-130。 柯喬文,〈漢文知識的建置〆臺南州內的書局發展〉,《人文研究學報》42〆1(2008年4 月),頁67-87。 黃美娥,〈文學現代性的移植與傳播─臺灣傳統文人對世界文學的接受、翻譯與摹寫〉, 收於氏著,《重層現代性鏡像〆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〆.

(24) 第一章 緒論. 〃17〃. 性案例,身為日治時期臺灣規模最大的漢文書局,蘭記書局可說是目前最受 關注也研究得最為透徹的個案,包括創辦人黃盛茂以及兒媳黃陳瑞珠接續經 營的人生閱歷,蘭記書局多角化的經銷手法和廣告策略,及其所編印的漢文 讀本的流通以及代理進中國與臺灣文學書籍的分析等等,都已有豐富的研究 成果並集結成冊。43 至於日文書店方面,戰後成立的東方出版社之前身新高堂書店,由於是. 治 政 大 創辦人村崎長昶如何將新高堂從販售文具為主的小書店,擴張成銷售教科 立 書、日文圖書進口經銷及出版的要角,並在戰後轉型為出版兒童與青少年讀 日治時期臺灣規模最大的書店,同樣有較為具體的研究成果。如蔡盛琦描述. ‧ 國. 學. 物為主的東方出版社之過程;何義麟進一步說明新高堂之所以能拓展規模的 政治、社會、經濟背景與條件,以及村崎長昶運用書店所建立起來的名氣所. ‧. 進行的投資等,並指出新高堂貴為最大書店,卻仍無法成為跨足編輯企畫、 印刷工業、連鎖體系的出版企業,實為殖民地依附型態文化工業之特徵。44此. sit. y. Nat. 外,河原功則以出版教科書與辭典著稱的三省堂為例,說明戰前臺灣日文書 籍流通的概況,也指出三省堂到臺灣設立經銷店的過程,也勢必要經過檢閱. io. al. er. 制度的把關、圖書利潤的考量、書籍同業的競爭,和戰爭時期的思想統制等. n. v i n Ch 除了新高堂、三省堂等著名書店外,日治時期臺北尚有二 engchi U. 挑戰,並指出欲瞭解日本殖民臺灣的狀況,從日本書籍的流通切入或可產生 新的歷史理解。45. 十餘間的二手書店(古本屋),且於1930年代受到「帝國圖書普及協會」將 廉價書大力運往滿州、朝鮮、臺灣販售的刺激下,不僅曾合組書籍跳蚤市場,. 43. 44. 45. 麥田出版社,2004),頁290-298。 詳見文訊雜誌社編,《記憶裡的幽香〆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臺北〆文訊雜誌社, 2007)。 蔡盛琦,〈新高堂書店〆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書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 9〆4(2003年12月),頁36-42。何義麟,〈新高堂書店的創立與發展—兼論近代台灣出 版業之殖民現代性〉,《台灣史料研究》38(2011年12月),頁23-47。 河原功,〈三省堂與台灣—戰前台灣日本書籍流通〉,收於氏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 學運動的展開〆與日本文學的接點》(臺北〆全華圖書,2004),頁231-277。.

(25) 〃18〃.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也於1939年成立「臺北古書籍商組合」。46 在書籍的典藏流通方面,圖書館作為印刷技術革新後典藏數量繁增的書 籍,以及因應近代知識的邊界不斷擴增、分類與重整書籍秩序的空間與機 構,47也在日治時期被引入臺灣社會,唯目前相關的研究成果仍偏重於人事 制度的分析上。如林景淵曾對日治時期臺灣的圖書館事業過概括式的描述, 認為自1901年臺灣總督府圖書館之前身「臺灣文庫」成立開始,歷經1909年. 治 政 大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為首的社會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前,有志之士注意到圖書館 立 之重要性的表徵。1920年代以後,各地圖書館與各級學校圖書館紛紛成立, 石坂莊作於基隆設立「石坂文庫」為首的私設圖書館之設立,都是1914年以. ‧ 國. 學. 其中最具代表性者為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而總督府圖書館也於1927年山中 樵擔任館長後,開始與各地圖書館之間進行合作與推廣業務,是日治臺灣圖. ‧. 書館事業的繁盛期。48張圍東則專以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為題,指出在1914年 之前就已有私人設立的文庫、讀書俱樂部、閱報社等準圖書館性質的組織,. sit. y. Nat. 然而脫胎自臺灣文庫的總督府圖書館才是第一所參考與通俗閱覽兼備的現 代化圖書館(同時是日治時期唯一的官立圖書館)。總督府圖書館自視學官. io. al. er. 隈本繁吉以降總共歷任五位館長,當中又以第五任館長山中樵在位最久. n. v i n Ch 讀者服務、拓展推廣活動,以及成立「臺灣愛書會」推廣書香風氣等方面貢 engchi U. (1927-1945,共計十九年),並且在行政組織系統化、充實館藏資料、提升. 獻卓著。49歐素瑛也針對日治時期唯一的大學圖書館,同時也是全臺藏書量 最大的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從歷任館長的作為、人文與自然科學等特 46. 47. 48. 49. 沖田信悅,《植民地時代の古本屋たち〆樺太〄朝鮮〄台湾〄満洲〄中華民国〆空白の庶 民史》(本幌〆寿郎社,2007),頁41-58。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〆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〆麥 田出版社,2003),頁149-192。 林景淵,《日據時期台灣的圖書館事業》(臺北〆南天書局,2008)。相關論著尚可參閱 曾堃賢,〈日據時期(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臺灣區公共圖書館事業之研究〉(臺北〆中國文 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張圍東,《走進日治臺灣時代〆總督府圖書館》(臺北〆臺灣古籍出版社,2005)。張圍 東,《山中樵傳》(南投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26) 第一章 緒論. 〃19〃. 殊資料的購藏著手,指出藏書的數量可觀、豐富,並有許多珍稀抄本和名家 藏書,是其特色所在。50 最後,是閱讀史(history of reading)的課題。書籍出版、流通後,由誰 閱讀、如何閱讀一直都是待解之謎,由於讀者的身影難尋,因而透過學齡兒 童就學率、圖書館閱覽統計、識字率、日語解者比率、書報發行量、書籍消 費金額等數值來推估潛在讀者群的作法,是研究者較常採用的方式。如前述. 治 政 大 廣告刊量來評估讀書市場的變遷外,也透過就學率和圖書館閱覽統計來描摹 立 文學研究者藤井省三也以日語理解者率的變 具有「閱讀能力」的讀者群。 王雅珊除了透過日本輸入書籍及雜誌貨物價值和《臺灣日日新報》上的圖書. 51. ‧ 國. 學. 遷、報紙發行量以及書籍消費金額的增加等指標,說明皇民化運動時期以日 語為基礎的「讀書市場」之成熟。 52又柳書琴以從新文學發展的角度,剖析. ‧. 《三六九小報》與《風月報》的發行策略與其所掌握的讀者群,如以府城傳 統文人為中心嘗試出版的《三六九小報》,採取追隨讀書市場的作法來掌握. sit. y. Nat. 基本讀者群;而加入宣揚女德女教、批判摩登女性議題的《風月報》,也從. io. 基礎。53. al. er. 地域消費量、發行量、書房與公學校就學率和女性漢文識字率來推估其讀者. n. v i n Ch 人賦予「讀書」一詞的意義,甚至說明書籍出版策略與描摩出潛在讀者群的 engchi U. 這些研究雖然或多或少已涉及「閱讀」的課題,並道出不同的群體或個. 50. 51. 52. 53. 歐素瑛,〈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之創設與發展〉,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整理組編輯, 《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屆》(南投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3),頁 1-36。 王雅珊,〈日治時期台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史考察〉, 頁68-85。 藤井省三,〈「大東亞戰爭」時期的臺灣皇民文學—讀書市場的成熟與臺灣民族主義的形 成〉,收入氏著,張季琳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臺北〆麥田出版社,2004),頁45-64。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〆《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台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 學》33〆7(2004年12月),頁19-55。柳書琴,〈《風月報》到底是誰的所有〇〆書房、 漢文讀者階層與女性識字者〉,收入邱貴芬、柳書琴主編,《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〆東 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臺灣號)(臺北〆文建會,2007),頁135-158。.

(27) 〃20〃. 報刊的生命史〆《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印刷出版和知識流通. 身影,然而對於當時讀者的閱讀方式與習慣、讀者透過閱讀所習得之世界 觀,和讀者如何挪用(appropriate)閱聽文本的內容,仍有諸多晦澀不明之 處。此外,透過統計數字來捕捉讀者身影的作法,至少會面臨以下三項問題: 其一,馬爾坦曾提醒研究者,擁有書籍的人不一定讀了他所擁有的書;進行 閱讀活動者,也不一定擁有所閱讀的書。54其二,法國史家侯瑞‧夏提葉(Roger Chartier)認為由識字率所構成的粗略而複雜的指數,並不能成為衡量文化的. 治 政 大 場中,能夠識字、讀書的讀者間並不總是用同一種方式閱讀,博學多聞的知 立 識菁英和略識之無的庶民之間,在閱讀實踐上的差異不可以道里計。. 指標,因為它不能正確估算寫作與閱讀技能的擴展程度。 55其三,在讀書市. 56. ‧ 國. 學. 果若如日本歷史社會學者前田愛所言,明治維新後對於日本近代讀者的 閱讀型態產生了「從均一∕非個性化的讀書到多元∕個性化的讀書)」、「從. ‧. 共同體的讀書過渡為個人化的讀書」 、 「從音讀的方式到默讀的感受」諸般變 化,可以想見近代讀者的閱讀型態必然多元紛陳,而非循著單一路徑前進發. sit. y. Nat. 展。57在這樣的前提下,夏提葉認為在閱讀史的研究當中,有兩種不必然相 關聯的研究取向:一是從零星而又多重的蹤跡裡,建構出形形色色更古老的. io. n. al. er. 閱讀行為;二為辨識出作者和出版商試圖在文本上施加的某一正統讀法,或. 54. 55. 56. 57. Ch. engchi. i n U. v. 秦曼儀,〈書籍史方法論的反省與實踐—馬爾坦和夏提埃對於書籍、閱讀及書寫文化史的 研究〉,頁270-271。 菲利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喬治〄杜比(Georges Duby)主編,楊家勤等譯, 《私人生活史Ⅲ〆激情》(哈爾濱〆北方文藝出版社,2008),頁97-98。 Roger Chartier, trans. by Lydia G. Cochrane, The Order of Books: Readers, Authors, and 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14th and 18th Centurie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4. 前田愛,《近代読者の成立》(東京〆岩波書局,2001),頁147-210。永嶺重敏也同樣從 印刷讀物的「生產〄流通〄消費」的出版迴路視角出發,分析讀書文化的變化、活字印刷 媒介,以及讀書裝置的普及等面向,說明日本自明治三十年代以降「讀書國民」誕生的過 程。詳見永嶺重敏,《モダン都市の読書空間》(東京〆日本エディタ-スク-ル出版部, 2001)々永嶺重敏, 《雑誌と読者の近代》 (東京〆日本エディタ-スク-ル出版部,2004)々 永嶺重敏,《〈読書囯民〉の誕生〆明治30年代の活字メディアと読書文化》(東京〆日 本エディタ-スク-ル出版部,2004)。.

(28) 第一章 緒論. 〃21〃. 依循某種規則的解讀策略。58 在目前關於日治時期臺灣閱讀史的零星研究中,已經可以見到數種不同 的閱讀型態。首先,雖然個人化的讀書成為趨勢,然而集體閱讀的方式仍是 知識與訊息流通的重要管道之一,鄭麗榕指出日治時期讀書會與傳統詩社集 會的最大不同在於其近代意義,即追求知識與講解加上討論的進行方式,因 此讀書會更能發揮綜合閱讀與政治的功能,如後藤新平主持的「後藤官邸讀. 治 政 大 法」是他吸收新知識、新事物與時事訊息的重要管道;另外,臺灣人社群所 立 組織的讀書會可以霧峰一新會為代表,透過讀書會成員及會中研討議題的分 書會」可為其中代表,由於後藤公私兩忙之故,透過讀書會的「耳學式讀書. ‧ 國. 學. 析可見,一新會的讀書會既是霧峰林家主導的文化活動,也是1920年代以來 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延續與反省的成果。 59而前述1933年由臺灣總督府圖書. ‧. 館館長山中樵主導成立的「臺灣愛書會」則以當時在官在學的日人菁英為主 要成員,除了出版會誌《愛書》外,也透過演講會、展覽、座談會、會員集. sit. y. Nat. 會等方式來推廣讀書風氣,並進行書誌學與臺灣研究的相關活動。 60其次, 在個人化的讀書方面,鄭政誠指出林獻堂以讀書為樂,他閱讀的時空不拘,. io. er. 也經由多樣化的管道來取得書籍,由於深受漢學教育影響與加入「櫟社」之. al. n. v i n Ch 基督教等宗教經典也有高度的閱讀興趣。 i U e n g c h而莊勝全也曾指出,新竹地區受. 故,經史子集、唐詩宋詞是他常涉獵的讀物,但對於歐美文學作品與佛教、 61. 近代教育出身的黃旺成閱讀的內容同樣龐雜與多元,在閱讀型態上,黃旺成 對於報刊雜誌採取瀏覽式的「泛讀」,但對於熱愛的小說讀本則會細緻地再 三品味,且他也參與和同僚舉辦的詩會、書法會和讀書會以交換閱讀所得和. 58 59. 60 61. 羅歇〄夏爾提埃(Roger Chartier)著,江政寬譯,〈文本、印刷術、解讀〉,頁221-223。 鄭麗榕,〈日治初期臺灣的官方讀書會〉,《臺灣風物》58〆4(2008年12月),頁13-51。 鄭麗榕,〈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〆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國立中 央大學人文學報》36(2008年10月),頁139-183。 李品寬,〈日治時期「臺灣愛書會」之研究〉,《臺灣文獻》60〆2(2009年6月),頁203-235。 鄭政誠,〈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讀書生活〉,《兩岸發展史研究》7(2009年6 月),頁45-7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Using Books and Reading to Create a Healthy Workplace‖,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Health Libraries Association,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4-7 The photocopy of the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Business Incubation Center of Feng Chia University and the applied company over the operations and cultivations.. 4-8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1、 網路管理與通信技術整合實務、機電控制、網拍多媒體行銷及物流從業人員

4-7 The photocopy of the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Business Incubation Center of Feng Chia University and the applied company over the operations and cultivations.. 4-8

我們可從尼爾森每一年所做的臺灣媒體大調查看到,報紙媒體在 1991 年的閱讀率是 76.3%,之後就逐年下滑,到 2009 年已下滑到 42.2%。雜 誌和報紙一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