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視新聞動畫化之倫理研究:真實再現?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視新聞動畫化之倫理研究:真實再現?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鄭自隆 博士. 電視新聞動畫化之倫理研究:真實再現?. 政 治 大. The Ethics 立of Animated News on TV:. ‧ 國. 學. Representation of Truth?.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 張涵絜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

(2) 摘要 本研究以影像倫理作為觀察角度,探討電視新聞動畫化所帶來的真實「再現」 與新聞倫理的爭議。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訪問業與學界共十三人,研究發現, 動畫的重建/再現過程,反映感官主義,當新聞報導超越了事實,有可能傷害新 聞的專業倫理原則,進而造成資訊淺薄化的發展;再者,虛擬的再現,未必呈現 資訊原貌,一則新聞的大量訊息,經過新聞工作者的判斷、篩選,通常只留下具 有故事性或衝突性的重點來產製成動畫影像;最後,多層次守門的干擾,影響新 聞真實性,在文字轉化為圖影像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編輯室社會控制與新聞價. 政 治 大. 值內化、新聞工作者之間的溝通落差與資訊查證之影響,使得真實性流失成為必. 立. 然的副作用。. ‧. ‧ 國. 學. 關鍵字:新聞倫理、動畫影像、電視新聞、媒介真實、感官主義.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Un. v.

(3)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hat some controversy concerning ethic of images exists in the animated news on televisio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changing between representation of truth and journalism ethics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rough empirical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journalists and scholars of thirteen, we came to explore the ethical effect of animated news on traditional news production and standards. It reveals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imated news reflects sensationalism. When news reports are not based on facts, they are likely to harm the profession principles of journalism ethics and they will result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政 治 大. trivialization. In addition, virtual representations may not present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messages are chosen and judged by journalists from a piece of news with. 立. story or conflicting points to make animated images. Finally, because multilevel. ‧ 國. 學. gatekeeping interference affects the authenticity of news, it will inevitably be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newsworthy. ‧. internalization, communication gaps between journalists as well as verification of. y. Nat. inform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a message from written to animated. n. er. io. al. sit. form. The loss of authenticity is an inevitably side effect.. Ch. engchi. i Un. v. Keywords: journalism ethics, animated images, television news, media reality, sensationalism. II.

(4)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新聞真實之建構…………………………………………………….7 第二節 動畫新聞的產製與守門…………………………………………..16 第三節 新聞專業倫理……………………………………………..……….22 第四節 相關研究…………………………………………………………...34. 立. 政 治 大. 第三章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36. ‧ 國. 學. 第一節 研究問題……………………………………………………….…..36 第二節 研究方法……………………………………………………….…..37. ‧.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46. Nat. n. al. er. sit. y. 動畫新聞呈現之意義……………………………………………..46 新聞動畫化之處理過程…………………………………………..54 對動畫新聞的觀點………………………………………………..63 新聞倫理之檢討…………………………………………………..71. io.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i Un. Ch. v. engchi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9 第一節 結論…………………………………………………………………80 第二節 新聞倫理再思考………………………………………………...…8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86. 參考文獻……………………………………………………………………….......….88. III.

(5) 圖錄 圖 2-1:再現概念的分析架構…..……………………………………….………….......11 圖 3-1:台大女學生課堂揮刀,目擊者驚悚 po 文.………………..…………….......42 圖 3-2:男大生離奇死,疑窒息式性愛釀禍…….……………………………….......43 圖 3-3:男大生性侵女同學,四處散布羞辱判五年..………..………………….......43 圖 3-4:大學女舍驚傳,外籍生恐嚇台灣生..………………………………..............44 圖 3-5:嬤砍 11 月大嬰,揮 18 刀幾斷頸….…………………………………….......4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6) 表錄 表 3-1:研究問題與理論意義..…………………………………………………….......36 表 3-2:基本訪問大綱……………..…………………………………………………....39 表 3-3:訪問對象……………………….………………………………………………..41 表 4-1:五位受訪記者使用動畫新聞報導時優先考量的新聞價值…………………5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Un. 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009年11月16日,「蘋果動新聞」正式上線,而其強調以動畫鉅細靡遺重現 新聞事件的作法,在當時成為台灣社會最關注的話題焦點──上至國家傳播委員 會、台北市政府,下至媒體改革與婦女團體等民間機構,皆開始對其涉及羶色腥 之色情、暴力內容提出強烈抗議與質疑,並要求壹傳媒立即針對其新聞內容進行 改善。 當大家開始注意這個未來可能的報導趨勢時,現今的有線或無線電視新聞台. 政 治 大. 也為了讓收視率上揚,出現類似壹傳媒的報導作風──透過組織電腦3D動畫與. 立. 錄影或拍攝畫面,加上記者旁白和字幕附註等等,用以演出時事的新聞產製品。. ‧ 國. 學. 隨著新傳播科技之發展,可以說電視新聞與3D動畫繪圖的媒合,在提高資訊清 晰度的同時亦增加了畫面豐富性,其強調呈現的是「沒有畫面的畫面」,動畫新. ‧. 聞的視覺效果不僅滿足了人類的感官訴求,也拉進觀者與影像空間/事件間的距 離,且透過動畫影像使用,不僅重建了新聞事件,也讓閱聽眾能用最少的心力得. y. Nat. sit. 到最多的資訊,但換個角度思考,則不禁令人懷疑,這些透過電腦繪製出來的動. n. al. er. io. 畫,究竟再現了怎樣的真實性?. Ch. i Un. v. 雖然動畫新聞以動畫呈現,觀眾知道自己看見的是一種「模擬」 ,是「假的」,. engchi. 但觀眾卻有可能認為動畫呈現的資訊是「真的」,而且動畫新聞也比傳統新聞更 有故事情節,對觀眾的感染力也會增強,其間到底潛藏多少虛構素材和想像情 節,實應審慎看待。參照Baudrillard(1994)的觀點,大眾傳媒已經打破結構主義所 謂表層與深層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當今所有大眾傳媒都是以一種真實的內爆面 貌出現,運用螢幕鏡頭的場景取代真實的在場,讓所有事件在閱聽人的電視或電 腦螢幕上彷彿就是真實本身,並且透過這種真實的內爆取代真實事作,可是卻又 讓廣大閱聽人誤以為一切出現在大眾傳媒上的故事都是真實本身。另外, Baudrillard陳述符號對社會與對人的影響,他分析的出發點是由媒體所製造的符 號、擬像出發,過去媒體最大的特色是多種類的呈現,但在現今新科技的影響下, 透過動畫呈現出來的新聞文本裡面,融合了情節故事與真實事件,擬像所呈現的 真實比真實更真實,使人無從區別,在閱聽人的腦海裡形成建構圖像。 1.

(8) 而本研究將動畫影像的探討限定在電視新聞上,則就其媒介本身具備之特性 言,與其他各類新聞傳播媒介比較起來,電視新聞最特殊的地方便在於其具備之 「真實感」與「臨場感」。電視新聞的出現,有別於以往閱讀報章雜誌,或是收 聽廣播新聞的方式,而可以讓人們「讀」到新聞,「聽」到新聞之外,還可以把 人們帶到新聞中去,做一個新聞發生時的現場目擊者。因此,接收新聞的人,不 僅是「讀者」和「聽眾」,有別於報紙讀者和廣播聽眾,這群人同時也是「觀眾」。 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使人們在獲知新聞的途徑,由「間接」接收記者對於新聞 事件的描述,轉而進入「直接」看見新聞事件的現場,甚至可以傳播「正在發生」 的新聞,在效果上具有臨場感(黃新生,1994;黃湘玲,2003;轉引自褚瑞婷, 2005)。. 政 治 大 一管道,而超視覺的媒體景觀也通常是緣自媒體本身(Cottle,2006),在科技的推 立 波助瀾下,媒介真實與虛構世界之間的界線早已模糊,面對媒介再現之文本,則 從這個觀點延伸可發現,對大部份人來說,媒體依然是閱聽眾接近事件的唯. ‧ 國. 學. 不論是意義的再創或對真實的不確定,閱聽人皆各自有一套應對的方式,然而, 若將討論焦點放在「電視動畫新聞」呈現之「真實」上,又將呈現什麼樣態呢?. ‧. 當初動畫的興起是為了彌補新聞影像不足之處,動畫興起,新聞影像充沛後,就. sit. y. Nat. 必須考慮到適不適合播出的問題。. er. io. 實際上,資訊視覺化早已常出現於新聞應用,像是摘要複雜的統計數據,把. al. n. iv n C Okumura,2007)。但近期備受爭議的動畫新聞,並不僅只將資訊視覺化,還運用 hengchi U 新 聞 內 容 轉 化 為 表 格 圖 形 即 是 一 種 資 訊 視 覺 化 (Nanba, Okuda, &. 3D 技術把整個事件轉換為動畫,強調真實的物質空間,甚至完全模擬事件中的 角色身形與場地位置,讓閱聽眾藉由觀看這些一連串的動態連續影像,嘗試理解 不同的影像間發生了什麼變化,以建立事件的全貌。Fisher(2010)認為兩者之間差 別在於,靜態的資訊視覺化所呈現的是「結果」,但資訊動畫化更進一步呈現的 是「變化」。而在本文中所討論的動畫新聞,即屬於「資訊動畫化」的範疇,這 也是當前傳播領域所關心的焦點。. 回過頭來觀看台灣的有線、無線電視台動畫新聞,雖然壹傳媒推出的《動新 聞》引發許多爭議,但台灣觀眾對新聞動畫並不陌生,動畫早已出現於台灣電視 新聞,譬如2004年的紅火蟻入侵事件,媒體業者就曾以電腦動畫模擬紅火蟻咬噬 人體的情形來輔助報導。過去電視台對電腦動畫的運用大多製成圖表把資訊簡化 2.

(9) 以輔助解釋新聞,例如複雜的人際關係圖、科學發明或犯罪歷程等,且多以靜態、 補充、旁白的形式呈現(褚瑞婷,2005);中國武漢大學Huang(2008)亦曾以台灣 電視新聞為例,指出動畫新聞能再現突發的事件,以滿足觀眾知的權利,讓電視 媒體發揮影視媒體特徵,透過動畫影像及聲音,閱聽眾可用最少的心力來得到最 多的資訊,不致淪為電視新聞廣播化(TV news radiolization),用聽即可等。但 自從《動新聞》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後,其他媒體業者亦認為動畫新聞報導極具發 展潛力,因此,動畫製作轉變為暴力、兇殺、車禍、性侵等連續性動態影像,替 代和演繹無法取得之新聞事件內容,此類的做法,讓動畫新聞成為閱聽人觀看新 聞的熱門形態,但其過於追求感官主義與腥羶色的內容取向,亦引發不少爭議風 波(王思勻,2010)。. 政 治 大 主,使閱聽人在收視過程中,獲得娛樂、驚奇、感動或好奇的感覺,所以電視台 立 不惜「包裹」新聞,以影像視覺的電腦後製技巧來呈現新聞,尤其與災難、犯罪、 換句話說,電視新聞挑選報導主題時,以能刺激閱聽人感官經驗的新聞為. ‧ 國. 學. 。 名人、性與醜聞相關的新聞,更是經常結合「包裹」手法進行報導(王泰俐,2004) 然而,不論是起源於平面媒體的「新聞小報化」(tabloidization) 1,或者是起源於. ‧. 電子媒體的「資訊娛樂化」(infotainment) 2,都無法精確描繪電視新聞開播四十餘. y. Nat. 年來,因應近年媒體開放、市場全面商業化的浪潮後,在新聞形式與新聞文本的. io. sit. 根本變化;「感官主義」(sensationalism) 3雖然不是傳播研究中的新概念,其概念. n. al. er. 從70年代演變至今,大體上出現從「感官新聞主題」的偏向,演變到「感官新聞. i Un. v. 主題與形式的混合」主張,再到「感官新聞主題的再思考」,然後是近來「感官. Ch. engchi. 新聞形式」的強調──電視新聞角度的選擇,除了牽涉新聞價值的判斷之外,許 多時候是迎合電視新聞製作流程的諸多特性,尤其重視視覺畫面的文化,因而易 以偏概全,扭曲新聞事件原貌(Altheide, 1976)。 其實,動畫新聞背後反映的是新聞產製方式在數位科技發展下產生的變化, 1. 學者曾以「更重視版面的符徵表現、新聞議題從硬性議題退卻到軟性議題、以及報導更多的小 報化議題的污染過程」來定義「小報文化」(蘇蘅,2000) 。 2 越來越多的新聞報導節目為了吸引習於圖像文化的年輕族群觀眾,使用大量的炫目的視覺畫 面、電腦合成動畫以及快速節奏,將電視新聞製成類似「新聞麥克雞塊」(McNuggets of news) 的產品,就像電腦遊戲或 MTV 一般輕薄短小的產品。當時「資訊娛樂化」這個複合字就是意指 一種「將新聞和時事節目中資訊和娛樂兩種成分混合而重製成的新文類」,以滿足閱聽眾閱聽資 訊時的「娛樂需求」為最主要考量(Thussu, 2003)。 3 感官主義(emotionalism)在學術界有多種解釋,王泰俐(2004,頁 20)對「感官主義新聞」的定 義是:用以促進閱聽人娛樂、感動、驚奇或好奇感覺的軟性新聞,訴諸感官刺激或情緒反應甚於 理性。 3.

(10) 意即新傳播科技對新聞產製流程帶來莫大的影響,回顧過去如新聞自動化系統、 SNG衛星傳播科技、電腦輔助報導以及網際網路,都對新聞台的例行作業模式造 成或多或少的衝擊,直接或間接使得新聞產製以及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內涵產生變 化(林敬恆,2004)。而動畫新聞是新傳播科技為新聞產製流程所帶來的結果之 一,即各式各樣的新興科技輔助新聞工作者更迅速地製播出豐富的新聞資訊,諸 如動畫技術、新聞畫面的剪接、資訊圖表等等,都是新聞媒體為了讓閱聽眾更便 於掌握新聞事件的手法。 配合著科技的發展,愈來愈多電視新聞報導基於前述討論之「真實再現」之 目的,以虛擬動畫重建、還原新聞事件。這種新型態的新聞呈現手法,在豐富新 聞內容的同時,卻也使新聞產製者的工作內涵產生變化。從新聞專業的理念來. 政 治 大 聞產製者如何能接近社會真實、報導真實呢?基於動畫新聞透過科技,呈現不可 立 見的真實存在,其目的不在於以簡單易懂的圖像解釋複雜的新聞事件,而是刻意. 看,新聞應該盡可能報導真實,但實際上操作未必能夠完全地報導真實,那麼新. ‧ 國. 學. 以細節化的動態圖像,穿插在取自現實素材的新聞片段中,當新聞報導從可以容 忍較大模糊空間的文字,轉變成必須具體呈現的圖影像,新聞產製者(電視新聞. ‧. 台記者、動畫繪製師)勢必得面臨「真實填補」之挑戰,去尋求更多在採訪現場. sit. y. Nat. 所無法得知的資訊,譬如事發現場的空間、背景及人物身形等多項資訊,以使新 聞報導更加接近事件真實(江靜之,2012),且動畫新聞的出現對傳統新聞敘事. io. n. al. er. 構成了一種挑戰,它使過去一直被忽略的敘事中的想像性因素被突顯出來,意即. i Un. v. 新聞工作者在認知到採訪物件提供的資訊與故事真相後,有無可能繼續推敲其所. Ch. engchi. 獲知的故事真實意涵,甚至自行連結故事中所缺少的情節拼圖?這的確是值得令 人深思的問題之一。 從前述內容可理解到新聞貴在真實,影像畫面是電視新聞的核心,因此如果 動畫繪圖是運用在解說方面,能與新聞內容相輔相成,則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方 式,有時這樣的衝撞也含有「創意」的潛力,因為新聞並沒有制式格式,但值得 進一步思考的是,若認同大眾傳媒以及新聞工作者應肩負社會責任,更應去思 考:傳播媒體應對閱聽眾傳達的訊息該是甚麼。新聞動畫化的現象在未來,不論 是在國內或國外,想必仍然會持續發生,而動畫新聞報導的爭議勢必也將再浮出 檯面,畢竟關於真相或憐憫這些倫理問題的探討,現在只不過是隨著時間逐漸被 淡忘,而從未真正被解決(Craig,2006)。. 4.

(11) 基於這些脈絡,本文認為爭議關鍵在於動畫對電視新聞的影響不僅是新聞呈 現方式的不同,更直接衝擊了原有的傳統新聞倫理標準。如同Beckett(2008)提出 新聞是很重要的,因為民眾居住的世界越來越疏離,民眾需要新聞提供資訊,並 且允許民眾來辯論事件的重要性。當電視新聞出現動畫輔助報導,讓閱聽人在「已 知」與「想像」間穿梭,大家已看到這是實踐新聞的新方法,它是科技的產製品, 但也是改變新聞倫理的機會。那麼該如何去認知新聞倫理?在探討新聞專業倫理 的概念時,White(1995)認為新聞專業倫理應當分為「個人」與「媒體」兩種不同 層 次 , 前 者 關 切 記 者 個 人 在 媒 體 場 域 的 實 踐 ; 而 關 於 後 者 , Wilkins 與 Christians(2009)則認為應跳脫一般關注的採訪形式規範,轉而對媒體的報導「內 容」制定準則,這些關於新聞內容的倫理,包括新聞媒體如何報導受害者、犯罪 案件與自殺事件等都有所討論。新科技對媒體的重大影響除了前述動畫擬真與閱. 政 治 大. 聽人的想像認知交融外,其對「真實」的界定與「再現」成為比過往更重要也更. 立. 不能忽略的議題,傳統的新聞倫理自然無法再適用解釋之,林鶴玲(2002)亦認. ‧ 國. 學. 為新傳播科技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守門人角色,連帶使新聞倫理內涵產生模糊地 帶,新聞專業倫理越來越難以界定,隨著網絡與媒體科技的高度發展,「影像倫. ‧. 理」自然也成為近年來討論倫理時重要的觀察角度。. sit. y. Nat. 至此,有關新聞的未來似乎充滿了不確定性,究竟資訊動畫化是帶來新聞的 振奮還是沉淪,目前還沒有定論。動畫新聞的爭議雖然使得影像倫理的內涵逐漸. io. n. al. er. 轉變,然而專業倫理的形象依舊根深蒂固地存在,即使新型態的傳播形式已然改. i Un. v. 變閱聽眾對媒體的某些觀感,但新概念遇上舊思維仍可能產生某些摩擦效果,產 生適切或不適切的結果。. 第二節. Ch. engchi. 研究目的. 綜上所述,動畫新聞的產製特性和新聞樣貌變化,使得新聞倫理出現新的轉 向。這極有可能改變閱聽眾關於什麼是新聞的理解、模糊閱聽眾對於真實與虛擬 的區分,並且衝擊新聞工作者長久堅持的新聞專業倫理。換言之,媒體對真實再 現的追求,使得動畫技術呈現一種科技演進的弔詭現象,也就是電視新聞的產製 原理不只在追求影像的真實,更要追求一種超越真實的「在場」感受,在商業邏 輯當道的電視台,動畫新聞所呈現出來的「臨場感真實」成了當代電視影像的賣 點,新科技對個人隱私的介入及對「真實」的界定也都受之影響。對媒體而言, 5.

(12) 動畫新聞引起傷害新聞專業的疑慮,因為動畫新聞的製作方式恐怕會讓新聞工作 者淪為類戲劇的編劇者,也混淆了新聞的意義和價值;對閱聽眾而言,動畫新聞 可幫助閱聽眾想像事件過程,迅速吸收理解新聞內容,但模擬的畫面多少都有跟 真實情況有所誤差,且不少命案、性侵案、自殺的過程都被完整描繪出來,其過 多的細節描述,若閱聽人長期接觸這類不當內容,可能會不自覺從中得到負面暗 示,仿效動畫新聞所描述的犯罪手法,以不當的方式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在以動 畫新聞開啟嶄新的新聞呈現方式,所浮現關乎未來媒體發展的議題。 而本研究期望從動畫新聞現況出發,來瞭解新聞工作者與學者係如何看待電 視動畫新聞的呈現意義,以及對於影像倫理持有的看法態度,並且檢視動畫新聞 所造成的倫理問題,來探討動畫繪圖的使用是否僅為了重建、再現無影像紀錄的. 政 治 大 整理出新聞產製端與學界的不同角度觀點,增加學術上的實務研究,以供後續相 立 關研究參考。 新聞過程,還是凌駕了原本補充性的角色,反映新聞真實是被建構出來的?藉由. ‧ 國. 學. 不論是犯罪、政治抑或是娛樂新聞,在任何類型的電視新聞中幾乎都可以看. ‧. 到動畫在其中的應用,尤其受爭議較多的社會新聞更偏好以動畫重建整個事發過 程。因此,相關新聞產製者宜進一步思考,過於諧擬、kuso的動畫表現是否可能. y. Nat. sit. 引發滑稽感,使閱聽人輕忽新聞事件重點或其重要性;同樣地,若動畫過於逼真,. n. al. er. io. 則可能引發新聞當事人、閱聽眾的負面情緒或感受,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這些, 都直接涉及新聞倫理議題。. Ch. engchi. i Un. v. 而就在此種科技於新聞產製之應用愈發普遍,進而促使新聞文類之變革及再 現真實手法產生轉變的當下,國內目前針對新聞倫理於電視動畫新聞中之討論尚 為缺乏,因此本研究預計以深度訪談法,進一步探索電視動畫新聞所帶來的真實 爭議與影像倫理認知問題。研究目的有二: (一)探討電視新聞使用動畫呈現之意義。 (二)找出新聞資訊轉換成動畫後可能存在的影像倫理問題。. 6.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過去的新聞真實文獻為基礎,整理出「真實再現」概念的發展及意 義轉變過程。Fiske曾提及「意義」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符號、符號義和客體 間靈活互動的結果,意義有其歷史性,會隨時間的流動而改變(Fiske,1990)。有鑑 於此,本研究認為「真實再現」意義的改變,是瞭解動畫新聞的一個契機。接著, 本研究將帶入新聞產製守門的相關理論,來探討新傳播科技(動畫繪圖)對新聞產 製流程帶來的影響,以及新聞產製者的工作內涵產生何種變化。最後,本章著重 於新聞倫理文獻的耙梳,來與動畫新聞的真實再現意義、產製過程問題做一連 結,進而描述其間之重要關聯性。. 立. 政 治 大. 學. 壹、. 新聞真實之建構. ‧ 國. 第一節. 新聞事件(社會真實)與媒體報導(媒介真實). ‧. 新聞媒體是否能夠客觀中立地反映社會真實,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問題。在美 國實證社會科學盛行時期所信奉的「鏡子理論」(mirror metaphor),認為語言是「透. y. Nat. sit. 明中介」的、是一種對世界萬物的「再現」,而新聞媒體主要功能就是再現真實、. n. al. er. io. 報導真相(臧國仁,1998)。. Ch. i Un. v. 直到二十世紀六○年代以後,思想家開始對再現世界背後的語言發生了興. engchi. 趣,認為在所有有關世界事物的理論之前都必須先有語言符號,部分學者將這種 思潮變化稱之為「語言學的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因此,當學者關注的焦點 轉向語言之後,以前的再現觀點亦開始受到質疑,語言可能作為某些觀念的表徵 或模仿,卻也可能是對世界或觀念的扭曲,語言可能從未忠實反映它所面對的事 物。呈上所述,從過去的「鏡像再現觀」到「建構的再現觀」,即為「鏡子理論 的破碎」 ,新聞媒體不再如同鏡子般反映社會真實,而根本就是在建構社會真實, 所有有關社會真實的報導,都是經由記者用語言所生產出來的,而其能力、背景、 教育訓練等,都會影響到這個社會真實被記錄的方式(倪炎元,2002)。記者在 報導新聞時,一方面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一方面記者也透過專業化過程將某些 意識型態內化為新聞常則,並主觀地透過此常規來建構新聞。因此,新聞是在主、 客觀辯證過程之中所產生的社會真實,成為社會真實的一部份(翁秀琪,1997)。 7.

(14) 新聞媒體所報導的內容並非社會真實的客觀再現,係為社會建構的產物,其 所扮演了轉換社會真實為符號意義的核心角色。雖然新聞報導的確討論了發生在 真實社會的各種事件,但是由於社會事件原本就包含多種面向,因為新聞媒體限 於版面或截稿時間,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操弄符號」(manipulate symbols),只 能就多種面向中取出少數元素加以描述,無法完整呈現社會真相。新聞實際上是 建構(construct)或再建構(reconstruct)後的符號內容,與原始真實事件不必然有相對 關係(臧國仁,1998)。 實際上,新聞所揭露的符號真實不但可能與原初事實無所對應,在大多數情 況下甚至會與事實有所出入或有所刪減,此乃中介符號系統之特徵,並非新聞媒 體之過。如Davis 與Robinson(1989, pp. 68)所稱,「許多新聞故事描述了與正常相. 政 治 大 勵。在這個日趨模糊的社會世界中,新聞提供了某些特殊情境下可供接受的行為 立 指標與標準」。此種既具有原始真實的某些面向,但又不能涵蓋所有真實面貌, 異的好事或壞事,追蹤偏離行為的起源與結果,暗示哪些行為將受到禁止或被獎. ‧ 國. 學. 就是前述「新聞是在主、客觀辯證過程之中所產生的社會真實,是社會真實的一 部份」的原因了。. ‧.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客觀新聞報導反映了實證主義思維下的「客觀真. y. Nat. sit. 實」,強調新聞的正確性,認為記者報導社會事件應力求「逼真」,新聞報導應. er. io. 當做為社會的「鏡子」反映外在真實,秉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分析新聞報導後,發. al. n. iv n C 誤來自新聞工作者的主觀性「錯誤」,意即新聞記者或編輯誤解或扭曲了消息來 hengchi U. 現報導內容時常有錯誤,而除了客觀的錯誤(誤植人名、地名、數字)外,多數錯. 源的資訊,或是對事件與談話的意義在解釋上出現問題(徐佳士,1974)。學者 逐漸意識到新聞不可能成為徹底反映社會真實的「鏡子」,它必然對於社會真實 有所選擇或排除,這些批評新聞報導不可能反映社會真實的聲音,使得傳播學者 開始反思其他真實觀的可能性。自1980年代開始,傳播學者延伸Berger與Luckman 提出的「社會實體的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觀點4,企圖說明媒介 如何建構社會真實,Adoni與Mane結合了實證論與批判論的研究,提出社會真實 建構的理論架構,從社會真實、符號真實和主觀真實三個面向,探討媒介在真實 建構中扮演的角色(翁秀琪,1998)。「客觀真實」指存在於個人世界之外的經 4. Berger 與 Luckman 從知識社會學觀點說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認識現實世界與週遭環境, 社會現實是在人們主觀化與客觀化的辯證過程中逐漸被建構,有人將它視為一種社會建構論的觀 點。 8.

(15) 驗世界,經常指涉的是物理事實;「符號真實」指所有對客觀真實進行的象徵表 達,特別指從傳播者的角度來看待真實;「主觀真實」則是在人們腦海中所認知 的真實,多半是從閱聽人的角度來看待真實。 本地傳播學者將前述概念延伸為社會真實、媒介真實與主觀真實,期望以這 三種真實涵括人類傳播活動所涉及的真實面向,因此自1990年代迄今的新聞傳播 研究,一直穿梭留連在這三種不同的真實情境中(鍾蔚文,1992,頁2;翁秀琪、 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7)。第一種真實是指外在客觀真實或社會真實, 也就是社會事件的本身,研究者通常假設它存在,但社會真實通常撲朔迷離,即 使人們身在其中也未必能全然掌握;第二種真實則是媒介真實,意指媒介呈現的 事件樣貌,媒介在報導社會事件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產製出來. 政 治 大 件的主觀認知可能來自媒體報導,但閱聽人會加入個人經驗及人際傳播所得到的 立 資訊綜合,進而形成主觀認知得到對事件的判斷結果,這並不是媒介真實的翻版。 的新聞不可能完全反映社會真實;第三種真實則是主觀真實,意指個人對社會事. ‧ 國. 學. 因此新聞工作者認定的新聞「真實」既包括客觀真實部分,也有主觀真實的. ‧. 成份,人們發現新聞不會「自然地」反映真實,而是不可避免地會受社會干擾而 影響了新聞內容,即使外在世界的客觀真實存在,但媒介報導不可能全然得知社. y. Nat. sit. 會真實的全貌,只可能透過新聞工作者的主觀掌握,傳遞及建構某種程度或面向. er. io. 的真實。其實,當代新聞研究也曾探究新聞與真實的關係,其不再強調新聞如何. al. n. iv n C 時存在著多種版本。但這真實的語言機制雖然指出新聞以專業和日常事實語言造 hengchi U. 再現真實,他們關注的是新聞如何以擬真的語言技術展現真實,社會真實於是同. 就其真實地位,並也意味現代社會經由語言來產出「真實」,卻又以語言意識和. 語言批判而期許語言再建構真實(鍾尉文,2004;翁秀琪、陳慧敏,2000),根 據林元輝(2004)對於本地新聞傳播的分類來看,他將這類研究定位為「擬真」, 認為新聞報導使用事實式語言,僅是為了營造真實氣氛,目的不在於真實本身, 記者只是為了讓閱聽眾相信他所傳遞的內容,而加以運用語言策略來模擬真實、 說服讀者相信而已。然而,隨著新聞因為科技處於改變的轉捩點上,應該要如何 檢視現今新聞意義流變所展現新聞與生產真實的關係? 事實上,真實不能的懷疑本來就存在且激起新聞生產真實的運作,新聞媒體 在建構真實的再現機制下生產著多元真實。我們可以說當新聞從客觀真實轉換為 多元真實時,已代表對真實的追求日益加劇,而在建構更為多元之日常真實以掩 9.

(16) 飾真實缺席的真實渴求聲中,新聞訊息不斷產出,真實不能的懷疑就在迅速更迭 的新聞洪流中持續深化並浮現出來。也就是說,大量的各式即時訊息並未使閱聽 眾更接近全世界甚或接近真實,反而因為不斷產出的資訊耗損了新聞的意義,弔 詭地展示了真實的不能。例如24小時專業新聞台的跑馬燈、SNG新聞轉播車以及 監視器的輔助報導,都試圖成就最完美的真實再現,這些都是以生產社會日常之 多元真實為職志的媒體新聞實踐5,並也在不斷渴求多樣真實的新聞訊息中喪失 了訊息告知的意義和建構真實的功能,但其仍持續以真實之名不停歇地生產新聞 訊息並又一再地資訊爆炸(劉平君,2010)。 於是資訊疲乏的無意義產出已非新聞媒體所願地在資訊快速更迭、互疊的過 程中浮現出來,並助長新聞節目高居電視節目收視之首這種休閒儀式的新聞認. 政 治 大 懷疑,驅使了以模擬事件為主打的動畫新聞的製造生產,意即利用動畫軟體以虛 立 擬和動態表演的方式回溯事件發生過程,把不可見的事件過程轉變為可見的圖像 知,也正因媒體操作新聞符號的差異化過程中,新聞意義內爆所浮現真實不能的. ‧ 國. 學. 並予以誇大化,其強調呈現的是「沒有畫面的畫面」,動畫新聞的視覺效果不僅 滿足了人類的感官訴求,也拉進觀者與影像空間/事件間的距離,透過動畫影像. Nat. y. ‧. 及聲音,讓觀眾可用最少的心力得到最多的資訊。. sit. 「如果新聞無法拍到事件發生的那一刻,用動畫重新演繹不是很好嗎?」壹. er. io. 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的一個念頭啟動了台灣動畫新聞的風潮,更改變了台灣的新. al. n. iv n C 接受動畫的幽默特質及記錄現場的風格,所以用動畫再現新聞,不但能再現突發 hengchi U. 聞生態。Huang(2008,pp. 6)認為動畫傳統及文化已發展超過一個世紀,人們已能. 事件滿足閱聽人知的權利,幫助閱聽人想像事件過程,也不用怕他們分不清現實 與虛擬。但此說法顯然忽略動畫新聞其中的旁白或配樂會對閱聽人的感染力增 強,其間到底隱藏多少虛構素材和想像情節,實應審慎看待。 貳、. 從影像探索新聞真實 關於再現概念的探討,方孝謙(1999)援引美國語言學者皮爾斯(Charles. Peirce)所提出的「符號 – 物 – 釋符」的理論架構,衍伸為「再現 – 實在 – 意義」的三角關係架構,如下圖所示。. 5. 「新聞實踐」指社會上新聞媒體的生產運作、報導文本和閱聽眾的認知等相關新聞活動。 10.

(17) 圖 2-1:再現概念的分析架構. 方孝謙再以此分析架構,比較綜述各家學者對於「再現」的概念,把再現的 定義由初始的「聯繫實在(reality)與意義(meaning)兩層面的符號系統」,進 一步聚焦:「再現為符號語句的等象徵的集合體。它透過內外指涉對應使用它的 人及其世界之外的外鑠意義,並以象徵本身的相似性與接近性創造其內涵意義,. 政 治 大. 或云另類的實在。」(方孝謙,1999)。. 立. 簡單地說,「再現」只是近似於真實,卻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實,其隱含的指. ‧ 國. 學. 涉意義已經被改造而有所不同了;對於真實世界,媒體也往往再現出不同意義。 大眾媒體不斷對閱聽人散發出大量的「訊息」與「意義」,雖然閱聽人在接受時. ‧. 經常把兩者畫上等號,但事實上,訊息中的意義深埋在媒介內容之中,既模糊不. y. Nat. 清,閱聽人也無法辨識出來(McQuail,2000;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頁 304)。. io. sit. 人類用語言來思考與溝通,社會成員也經由語言分享意義,達成共識,語言被看. n. al. er. 成是產生意義的中介物,而媒體藉著新聞報導的語言使用方式建立社會真實,閱. i Un. v. 聽人接受媒體所呈現的世界觀,將媒體對社會呈現視為自然且真實(林芳玫,. Ch. engchi. 1996) 。新聞用語言再現世界,而語言本身就是社會的產物,是內含價值的符碼, 「所有文本的再現都是透過深染價值色彩的語言所傳遞、塑造的」(倪炎元, 1999,頁 91) 。因此, 「新聞也是一種被建構的言說形式」 (陳碧雪,2004,頁 5), 而分析語言是理解媒體再現真實的途徑之一。 然而,視覺影像(visual image)在媒體科技的簇擁下,儼然已從人造物的角色 成為自然景觀,與當代社會緊密聯繫,誠如John Berger(2005)所述:「歷史上沒有 任何一個社會像我們這樣,充斥著這麼高濃度的影像,這麼高濃度的視覺訊息。」 視覺影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響著人類的文化與生活世界,它不僅是真實世界 的再現,在看似真實、自然的影像背後,更存在著相當複雜的訊息操作機制。 Mitchell(2003)認為有關乎影像的問題,如:影像是什麼、如何在觀者與世界上運 作等,無法單從論述語言層面獲得解決,換言之,傳統的口語與文字書寫已不再 11.

(18) 是建構意義、再現真實的唯一途徑,視覺影像亦是真實意義建構的重要機制,因 此產生典範上的轉移,繼Rorty提出「向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之後,Mitchell 提倡「向圖像轉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意味著賦予視覺影像與語言相等的地 位,兩者皆是透過人為的建構與詮釋而產生的。 傳統媒介如攝影照片或新聞等,皆可透過科技來產製、再現與傳遞, McLuhan(1964)認為不同媒介形式會影響甚至是決定人類的感知和社會組織,不 同的傳播媒介幾乎是相互依賴以產製與傳遞訊息意義,尤其到了電子媒介時期, 整個世界將「再部落化」(retribalized)為全球社會,多感官經驗能深化閱聽眾的 參與,將地球村居民的情感經驗緊密相繫。於是,傳播科技衍生而出的視覺影像, 對新聞產製的影響性已不言而喻,在觀者與社會真實扮演著中介角色,即視覺影. 政 治 大 性,及其在人類生活世界與社會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至此,當代不僅僅是書 立 寫文明(civilization of writing)的時代,更是影像文明(civilization of image)的盛行. 像以成為人與社會互動了解的重要機制,端看今日媒體科技強調視覺感官的特. ‧ 國. 學. 時代,倘若繼續把影像系統的重要性擺在書寫系統之後,漠視影像的力量而拒絕 深入探究,則如Foss(2004)指稱,我們對於那些影響著日常生活的符號之理解程. ‧. 度,將僅僅是皮毛而已。. y. Nat. sit. 那麼,動畫新聞的影像在所謂的「影像文明」中的角色為何?研究者認為,. er. io. 電腦繪圖技術突破了記者採訪佈線的時空限制,使得不可見的訊息得以呈現、重. al. n. iv n C 撼了以報紙、電視新聞為主的臺灣,不只是畫面有別於傳統新聞型態,最重要的 hengchi U 現,也就是說電腦繪圖技術再現了不可能被拍攝的影像。動畫新聞造成的轟動震. 是,動畫新聞的「影像再現」。傳統新聞追求事件的真實,畫面都採取現場,文. 字也以精煉具體描述事實為宗旨,動畫新聞卻淪為娛樂大眾的方式。尤其新聞工 作者喜好將現場無法拍攝的畫面,以動畫模擬方式呈現在電視新聞上,最常見的 莫過於社會事件的操弄,將社會新聞的事發過程詮釋像齣戲劇,諸如此類的做 法,讓動畫新聞成為閱聽眾觀看新聞的熱門形態,而其講求刺激與腥羶色風格的 取向,也引起社會輿論,對現今社會以視覺導向的新聞報導而言,動畫新聞絕對 是個不容小覷的力量。 雖然壹傳媒推出的《動新聞》引發許多爭議,但台灣觀眾對新聞動畫並不陌 生,動畫早已出現於台灣電視新聞,過去電視台對電腦動畫的運用大多製成圖表 把資訊簡化以輔助解釋新聞,例如複雜的人際關係圖、科學發明或犯罪歷程等, 12.

(19) 且多以靜態、補充、旁白的形式呈現,但自從《動新聞》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後, 其他媒體業者亦認為動畫市場極具發展潛力,因此,動畫製作轉變為暴力、兇殺、 車禍、性侵等連續性動態圖像,替代和置換無法取得之新聞事件內容(陳惠詩, 2011)。 馬雲雲(2009)曾針對電視新聞中的「真實再現」與其使用時機進行討論, 認為真實再現的最大特點就是彌補敘事斷裂,也就是在缺乏新聞事發過程資料的 多數情況下,由於畫面內容不夠豐富,常常影響傳播品質和觀眾的理解度,所以 透過重建現場畫面等真實再現手法的呈現,不僅能夠交待事件現場情況、增強敘 事能力,還能與敘述話語一起展現事件流程,以形成不同的氛圍,因此即便真實 再現的場景帶有一定主觀色彩,也不會給觀眾對事件的理解帶來太大影響,反而. 政 治 大 為劃分,分為以政治、經濟、科技類新聞構成的硬新聞,和以娛樂、體育、社會 立 新聞、服務性新聞為主的軟新聞 ,一般來說,軟新聞不涉及重要事務,輕鬆活. 會讓他們對事件產生整體的真實感。馬雲雲進一步把電視新聞依報導內容和對象. 6. ‧ 國. 學. 潑和表現形式多樣化的特性決定了它在表現形式上具備更廣闊的空間,絕大多數 的真實再現畫面/場景都出現在軟新聞中,讓現場無法拍攝的畫面或無法得知的. ‧. 事發過程,以虛構類節目創作手法或電腦繪圖方式,使觀眾可以了解事件時序和. sit. y. Nat. 相關細節,但卻不是真正看到事發現場,據此,本文認為真實再現與軟新聞之間. io. er. 存在著某種契合,逐漸成為新聞傳播媒介在新聞產製上的一種共識。. al. n. iv n C 挖掘的階段,動畫新聞出現造成的衝擊無可比擬,而這種以科技優勢作為後盾, hengchi U 電腦繪圖技術所帶來的影像革命給予了媒體人新的拓展區塊,在許多人尚在. 用虛擬符號對真實事件的完滿建構,使人們失去對真實的判斷與思辨空間,才是 動畫新聞隱而不顯且真正堪慮之處。 參、 媒體科技傳載的新聞真實 既然理解到「再現」是企圖掌握和理解社會真實的工具,因此,如何精確地. 再現,便成為新聞產製努力的目標。而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忘記再現是一種必 然的扭曲,也就是說,再現和所謂的真實之間,總是會有差距,無論如何精確, 再現總是與真實不同,透過語言或其他再現系統所掌握到的東西,並不是真正所. 6. 在新聞議題報導方面,Sparks(2000)曾表示,報紙的嚴肅性新聞,又叫做硬性新聞,而小報化新 聞,則稱為軟性新聞。 13.

(20) 謂的真實,而是一種由再現之憑藉所建構的「真實」。是以,真實的性質從本質 轉移到「效果」,再現的作用從反映轉變為「建構」,由前述文獻回顧所提及的 論點,可得知新聞產製的過程就是報導本身與被報導的真實世界之間的拉扯互動 (蔡琰、臧國仁,1999;張詠晴,2009)。 隨著網絡社會之崛起與各種新科技、新技術的發展,在社會快速變遷下,連 帶也產生了各種嶄新的社會觀看方式。1967 年,Guy Debord 以「景觀社會」一 詞批判當時資本主義催生之景觀化消費文化。在Debord 的論述中,生存於現代 生產條件盛行之社會的個人,其生活本身的展現實則為「景觀」的巨大堆積,也 就是說,人們生活著的一切已轉化為一個表象。進一步探討此概念,Debord 認 為景觀不是影像的集合,而是一種由影像作為媒介所引起的人們之間的社會關. 政 治 大 ─事實上,它更是一種物化了的世界觀,也是一種正在客體化的社會視覺(Debord, 立 1994)。通過景觀的具體形式──資訊或宣傳、廣告或直接的娛樂消費,它成為 係;景觀不該被理解成圖像或影像的濫用,而應看作大眾視覺傳播科技的產物─. ‧ 國. 學. 當前社會生活的主導模式。透過進一步的詮釋,此處所謂的景觀,實可以「媒介 景觀」稱之,除了展現出一種無所不在的滲透情形,同時也讓真實與虛構之間的. ‧. 界線開始難以辨認。真實事件(real event)與其媒體再現兩者間的關係,不僅不. sit. y. Nat. 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也無法清楚的區分出存在於它們的差別,最後便導致閱聽. io. 再現的影像。. er. 人再也無法以真實比再現之真實更重要、更有意義、更真實的想法,來看待媒體. al. n. iv n C 體察到此現象,因此在他〈擬仿物的先行〉 (the precession of hengchi U. 而Baudrillard. simulacra)一文中,提出影像四階段的進程(Baudrillard,1994) :首先「影像反映 真實」;其次「影像偽裝、扭曲了真實」;再來「影像遮掩了真實的缺席」;最後. 「影像與真實無關,它就是自己的擬像」 。就Baudrillard(1998)看來,新型電子 媒介預設一個純然擬像(simulacrum)的世界,符號消息成為社會主流,人被物 品符號形成的體系所環繞,也因此受到制約。擬像是一個不再有擬涉物與實質內 容的領域,它是由「超真實」所創造出來的,而超真實建立的後現代情境,便再 也沒有原版與再製、真實與虛擬的區別。若以擬像論來看文化場域的運作,那麼 大眾媒體會是最直接而具體的擬像機器,因為媒體不僅是訊息符號的中介,更是 社會中制度化、專業化也最商品化的符號生產體系,至於所生產的內容是否指涉 真實並不重要,因為只有像真的、有結構差異的價值,才是擬像機器所關注的。. 14.

(21) 據此,Bernstein(1992)提出警訊,他認為代表「真正新聞」的報導型式已經 式微,而所謂的「低級庸俗資訊娛樂文化」(sleazoid info-tainment culture)逐漸形 成並成為常態。在這種強調新奇刺激的新式新聞文化中,新聞教導讀者與觀眾瑣 事是重要的,聳人聽聞與瘋狂的事比公共利益更重要,當好新聞已成為「偏差, 而非常規」時,就有必要回頭深究新聞媒體對促進公共利益所應負的責任。這個 觀點更提醒了一個事實,對大部份人來說,媒體依然是民眾接近事件的唯一管 道,而超視覺的媒體景觀也通常是源自媒體自身(Cottle,2006)。在科技的推波 助瀾下,媒介真實與虛構世界之間的界線早已模糊,面對媒介再現之文本,則不 論是意義的再創或對真實的不確定,閱聽人皆各自有其應對的一套方式。然而, 若將討論焦點放在「動畫新聞」所呈現之「真實」上,又將呈現出什麼樣態呢?. 政 治 大 要複雜的統計數據,把新聞內容轉化為表格圖形即是一種資訊視覺化(Nanba, 立 Okuda, & Okumura,2007)。而過去研究對資訊視覺化的輔助效果也大多持樂觀態 其實,在壹傳媒推出動畫新聞之前,資訊視覺化已常見於新聞之中,像是摘. ‧ 國. 學. 度,像是 Robertson、Card 和 Mackinlay(1989)即把資訊視覺化定義為: 「透過電腦 輔助重現複雜且抽象的資訊,以『提升』認知」,因此當新聞過於難懂,資訊視. ‧. 覺化能夠幫助閱聽眾更容易掌握新聞全貌。Mazza(2009)認為許多報章雜誌中所. sit. y. Nat. 呈現視覺化圖表,更接近的也是資訊視覺化,例如將人口統計或經濟學的純數字 轉化為圖表,讓新聞更清楚易懂,但近期備受爭議的動畫新聞,並不僅只將資訊. io. n. al. er. 視覺化,3D 技術的運用把整個事件轉換為動畫,強調真實的物質空間,甚至完. i Un. v. 全模擬事件中的角色身形與場地位置,過去研究稱此為「視覺動畫化(animation. Ch. engchi. for visualization)」。Fisher(2010)曾把資訊視覺化與視覺動畫化做出區別,認為兩 者之間的差別在於動畫是讓閱聽眾看一連串快速呈現的連續影像,觀眾藉由集結 這些影像以建立事件全貌,嘗試理解不同的影像間發生了什麼變化,透過一個個 場景傳遞事件的始末,這與資訊視覺化的概念不同,靜態的資訊視覺化所呈現的 是「結果」,但資訊動畫化更進一步呈現的是「變化」。 在本文中所討論的動畫新聞,屬於「資訊動畫化」的範疇,這也是當前傳播 領域所關心的焦點,Ficarra 和 Richardson(2011)就曾直言,電腦技術讓資訊呈現 從 2D 平面走向 3D 動畫,未來傳播領域的研究也會朝著這個方向走。過去研究 雖然證明將文字視覺化成圖表後,能夠幫助讀者理解訊息,但是將文字動畫後是 否也有同樣效果?另外,動畫將整個新聞事件活了起來,過去研究發現若是新聞 更真實生動,能較輕易地主導人們的社會判斷,原因在於圖像記憶比口說能夠更 15.

(22) 容易被提取,思緒跟著動畫敘述走,因此更容易被說服也更傾向採信動畫所呈現 的事實(Dunn, Salovey, & Feigenson,2006),特別資訊呈現出許多文字難以描繪的 細節,就能更完整儲存於大眾的記憶之中,對人們來說不需組織思考也能輕鬆回 想起動畫內容。 綜上討論,動畫新聞透過科技,呈現不可見的真實存在,其目的不在於以簡 單易懂的圖像解釋複雜的新聞事件,而是刻意以細節化的動態圖像,穿插在取自 現實素材的新聞片段中,基於動畫新聞的製作是為了吸引更多閱聽人觀看,當中 難免添增一些故事元素和誇張效果,令報導更生動有趣,而且動畫新聞能重現攝 影師不能捕捉的片段,使得讀者更容易想像到事發經過,那麼對於強調「如實報 導」的新聞來說,當新聞報導從可以容忍較大模糊空間的文字,轉變成必須具體. 政 治 大 動畫新聞如何再現、重建新聞事件,然後進一步闡述在建構新聞真實下的影像衝 立 擊,是如何踰越了新聞真實的底線。 呈現的圖像,我們可以容忍影像再現與真實有多大的差距?本研究嘗試透過檢視. ‧ 國. 學. 第二節. 動畫新聞的產製與守門. ‧ sit. y. Nat. 從新聞專業的理念來看,新聞應該盡可能報導真實,但實際上操作未必能夠 完全地報導真實,那麼新聞工作者/記者如何能接近社會真實、報導真實呢?新. io. n. al. er. 聞專業又如何建構或完成接近真實的報導呢?這些問題都指向了動畫新聞對整. i Un. v. 個新聞產製流程帶來莫大的影響,直接或間接使得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內涵產生. Ch. engchi. 變化,包括如何尋找線索、觀察、採訪、查證等環節,以使新聞報導更加接近事 件本身之真實。 壹、. 結合電腦繪圖(Computer Graphic, CG)的動畫新聞 以資訊科技為中心的技術革命,正加速重新塑造社會的物質基礎,而社會變. 遷也與技術與經濟轉變過程一樣劇烈,最終使得人群越來越不是按照他們的所作 所為,而是按照他們是什麼,或者相信他們是什麼,來組織意義(Castells, 2000)。 隨著網絡社會之崛起與各種新科技、新技術的發展,在社會快速變遷下,連帶也 產生了多種嶄新的社會觀看方式,因此,電腦繪圖技術在電視新聞中的廣泛使 用,除了彰顯出商業媒體在市場因素下所做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在數位化的時 代背景下,使電腦繪圖於媒體匯流的歷程中,在新聞產製過程中佔有更重要的地 16.

(23) 位。 媒體匯流(convergence)的現象,使電視、電腦等數位化媒體得以結合,從而 促使媒體在新聞產製上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Cooke(2005)曾針對不同媒體呈現 風格上的匯流現象進行研究,發現印刷、電視和網路媒體的視覺區別正在消融, 且這種視覺相似性不是偶然發生,而是因為科技、社會、文化的推力形成的動態 媒體環境才得以出現。總括來說,70 年代開始電視的混合式圖片,到現今高度 瀏覽性的資訊模組呈現形式,可發現在新聞產製數位化的過程中,除了技術的更 新與轉變之外,更添加了電腦繪圖與動畫等嶄新的元素。從2D美術設計到3D電 腦動畫,因應電腦繪圖的出現,不僅使新聞畫面變得更豐富,資訊呈現樣式更多 元,也讓新聞畫面的設計與後製開始成為矚目焦點。簡易區分新聞中製作CG 的. 政 治 大. 時機及其使用方式,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褚瑞婷,2005):. 立. 1. 沒有畫面(影片)、現場重建:有些事件無法得到當時畫面,或不能以「真實」. ‧. ‧ 國. 聞。. 學. 畫面播出者,例如模擬空難、車禍發生經過、暴力血腥……等等,常用於災難新. 2. 解說事件:當新聞內容無法只用口頭說明,必須輔以CG 補充,例如統計圖表、. Nat. io. sit. y. 地圖解說、關聯性圖解、颱風走勢圖、醫療圖解、工程剖面圖……等等。. n. al. er. 3. 字卡輔助:死傷、入圍、當選……等名單,或是文告、宣言、書信……等重 要文字需要以字卡完全呈現之時。. Ch. engchi. i Un. v. 4. 視覺包裝:包括主播播報鏡面(框、版),或是營造節慶氣氛(例如:過年、聖 誕節等等),或是配合該則新聞內容,增強視覺效果。 Earnshaw(2001)針對近十年來的電腦繪圖之相關研究,作出一系列的整理與 分析。他也提到在未來可以開發的新市場,包括了印刷、電腦輔助系統(CAD)、 工程模擬系統、媒體與電視(像是天氣預報的虛擬實境)、醫藥、教育、安全、 人際溝通、訓練、商業、交通管理等等,都將是電腦繪圖可以發揮的領域。多媒 體科技的出現,使得媒體的應用程度變得更加豐富,包括影像處理、畫面切割, 在這樣的應用之下,學者關切到另外一個面向的問題則是: 「閱聽人中心」與「新 科技中心」的兩種應用模式。多媒體的應用是無所不在的,但是Panchanathan(2002) 關注的是多媒體的應用在新聞的操作方面,是不是有助於閱聽人的理解,或是符 17.

(24) 合閱聽人的需求,包括畫面的應用、傳送、理解。於是,新聞產製配合著科技的 發展,愈來愈多新聞報導開始透過CG或是動畫使用,解說發展中事件之流程, 提供與新聞事件之相關位置、動作等示意圖,或基於前述討論之「真實再現」之 目的,以虛擬動畫重建新聞事件案發現場。電視新聞挑選報導主題時,以能刺激 閱聽人感官經驗的新聞為主,使閱聽人在收視過程中,獲得娛樂、驚奇、感動或 好奇的感覺,並以訴諸感官效果與情緒反應的「軟性新聞」占多數(尤其是社會 新聞),報導角度以訴諸閱聽眾同情或驚恐情緒為主,如同王泰俐(2011)所言, 電子媒體本身的製作流程,使得電視新聞造就出特別的新聞角度(例如重視視覺 畫面),此種感官主義效果卻也或多或少地扭曲事實原貌──新聞配樂、播報的 干擾性旁白、引導性字幕、音效、快慢動作、轉場效果等都是常見刺激感官經驗 的製作手法,確實引發較高新聞注意力且提高新聞辨識程度,但新聞過度包裝的. 政 治 大. 代價,便是閱聽人對新聞正確回憶程度隨之降低。. 立. 因此,以開創動畫新聞新紀元的壹傳媒為例,它以一貫的作法──透過不同. ‧ 國. 學. 畫面跳接的方式,CG動畫師嘗試拆解並重組事發過程;而以單一圖片影像為底, 為不同新聞人物搭配文字對話框的手法,亦是模擬事發經過的另一種方式,以往. ‧. 觀眾只能透過一幕一幕的空景,自行想像事件發生經過,然而結合電腦繪圖的動. sit. y. Nat. 畫新聞清楚建構人物容貌、事件經過,甚至清楚到連新聞當事人的對白都有,觀 眾連「想像」的步驟都可跳過,彷彿跳越時空親臨現場,虛擬動畫佔據觀眾的想. io. n. al. er. 像空間,也強佔了原始真實事件的本身。綜合國內外的說法,可發現動畫在新聞. i Un. v. 中的使用不僅是科技發展下的一股趨勢,更似一波擋也擋不住的潮流,席捲了所. Ch. engchi. 有電視新聞產製者,他們必須試著接受這種新型態的新聞呈現手法,好在豐富新 聞內容的同時,亦提升觀眾的收視意願。 以電視新聞為例,Dunn(2005)指出,圖/影片本身便有意義,所以當新聞為了 滿足畫面需求,從新聞資料庫取用既有圖/影片,便可能持續強化原有圖/影像含 有的刻板印象,而同樣情況也可能出現在動畫新聞中,尤其動畫新聞需要填補許 多視覺圖像細節,無論為了可行性或節省作業時間,皆可能運用既有圖庫及常 識,複製、強化既有的刻板印象 7(轉引自江靜之,2012)。是故,要將文字新聞轉 7. Lippmann(1992)定義刻板印象為「一種簡化型態(oversimplified pattern ),用以協助人們獲得有. 關真實世界的意義」,也就是說,人們倚賴這種簡化機制來組織生活經驗,並將其間的關係合理 化。研究者認為媒介所提供的內容,成為閱聽眾刻板印象的主要來源,如兒童對男女性別差異、 職業性別角色、或種族優越感等。 18.

(25) 變成圖影像或旁白對話,新聞產製者勢必得面臨「真實填補」的挑戰,首先,若 要符合原來新聞真實的標準,如實呈現新聞人物及事件,新聞產製者便須尋求更 多資訊,填補更多文字新聞缺乏的視覺資訊,譬如空間、背景及動作等多項細節, 這無疑將衝擊傳統(文字)記者的工作流程及查證資料多寡;其次,記者或動畫繪 製者,在新聞產製時間及可行性、可看性高的限制下,這些新聞產製者要如何有 效溝通,以避免訊息傳遞與接收上的落差? 傳統學術認為,傳播如同傳遞、再現訊息,傳播的功能在表達自己的態度和 信仰,並傳遞給他人,使他們能夠了解自己,並進而可以影響他們的態度、信仰 和行動;對話的觀點則認為,傳播是創造和建構,包括建構社會、世界、自我和 他人關係。所以,從傳播如同對話的觀點來看,對話過程中可以產生差異,對話. 政 治 大 使記者在現場親耳所聞當事人的描述、語氣,但新聞製作過程中的溝通,是否能 立 絲毫不差地「模擬」演出而無失真疑慮,也是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Baxter,2006) 。 溝通可以建構、創造新聞,但也可能因對話的差異,出現新聞呈現上的落差,即. 8. ‧ 國. 學. 貳、. 新聞常規的運作與守門分析. ‧. 在新聞實作中,為了使新聞報導盡可能接近真實,新聞專業發展出一套可重. y. Nat. sit. 複操作且成為慣例的工作程序,也就是記者用來收集資訊的特地方法與步驟,包. er. io. 括以特定形式進行觀察、尋找線索、採訪、查證、報導與寫作,這套程序可稱為. al. iv n C 實。學者將新聞常規的特定程序視為新聞專業的「儀式技術」 ,意指在新聞紀律 hengchi U n. 「新聞常規」,使新聞專業工作者能夠反覆操作,以確保蒐集到的資訊更接近真. 的約束及框架下,新聞工作者被教導一套默識與言說規則,因此「儀式技術」是. 新聞的「編織事實之網」,它決定了什麼是新聞事實,強調事實性、客觀性與專 業主義的新聞本質,記者被要求以一種抽離、客觀與中立的事實語言來報導新聞 事件,以排除記者個人的心理認知,並產生匿名效果(紀慧君,2002)。 但是,倘若新聞報導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真實,每一則報導都只能掌握某 種程度的真實,那麼究竟從「誰」的觀點所認定的真實才比較接近真實呢?一則 新聞從事件的發生,到閱聽眾在報紙或電視上看到的新聞內容,經過了許多人參 與了編輯與各種處理過程,在新聞產製過程中所參與的每個人,對新聞內容都有 8. Baxter(2006)指出,對話過程會產生差異,但這些差異是必然存在的,因為對話過程必須使用 語言,透過論述,彼此傳達主題與概念;且語言的使用有高度的情境性,說的話會與對話當時的 文化情境與對話者的社會地位有關,進而產生各種不同的說話形式。 19.

(26) 把關的行為與責任,也可能會影響最後閱聽眾所看見的新聞內容。舉例而言,當 新聞事件發生之後,記者會決定是否要提報關於此則事件的線索,採訪主任亦會 視事件的新聞價值來決定要採訪那些新聞事件,當採訪完成之後,記者所產製的 稿件也會再次經由採訪主任審核、編輯清稿等程序。這些對於新聞內容層層把關 的行為,稱之為「守門」,執行把關動作的人,則稱為「守門人」。 守門人的最早概念是在1947年,由心理學家Lewin在關於「家庭食品購買的 決定」研究中提出,他認為資訊是經由許多管道流通,這些管道中存在一些守門 人,根據群體的規範或是自身的經驗對訊息作管制。White在1950年開始對新聞 組織進行守門人的相關研究,將守門人的概念引入新聞傳播領域,White指出電 訊編輯能對新聞資訊進行取捨,並決定最後所呈現出來的形式,因此電訊編輯在. 政 治 大. 新聞產製的過程中,扮演了守門人的角色(White,1950;李金銓,1981)。. 立. 因此,從White的研究開始,發展出一連串的守門人研究,主要的研究重點. ‧ 國. 學. 多擺放在守門人篩選新聞的個人因素方面探討,包括守門人的經驗判斷、個人動 機等,以及探討守門人面對組織限制的影響上,包括組織大小、新聞室的社會化、. ‧. 組織內同儕間的次文化、管理階層對新聞的判斷,以及與其他媒體間的競爭等, 甚至擴大到社會因素對守門人的影響上,包括新聞政策、政治氛圍等. y. Nat. sit. (White,1950;Breed,1955;Gieber,1964;Bowers,1967;Bailey & Lichty,1972;. n. al. er. io. Hirsch,1977;Donohue, Tichenor, & Olien,1989;Shoemaker,1991)。Shoemaker綜. i Un. v. 合了其他學者們從不同層次的觀點對於守門行為的研究,將守門人研究分為以下 五個層次:. Ch. engchi. 1. 個人層次(individual level):研究組之中個人的個性、背景、角色認知及經驗 等因素對於訊息處理的影響。 2. 例行作業層次(communication routine level):研究組織中例行的新聞蒐集、處 理及傳送對於新聞處理的影響。 3. 組織層次(organizational level):研究組織型態對於例行作業的影響,以及組織 內決策的運作對於守門人選擇上的影響。 4. 媒介外社會/機構層次(extra media, social/institutional level):守門行為除了受 到組織內部的影響之外,也會受到外界其他社會組織的影響,如政府、利益 團體、閱聽眾、發行市場、公關及廣告主等機構,都有可能會影響新聞產製 的過程與呈現。 20.

(27) 5. 社會系統層次(social system level):研究整個社會的意識型態與信仰對新聞內 容的影響。 從Shoemaker的觀點來看,這五個層次彼此環環相扣互有影響,而非單一、 獨立地影響守門過程中的新聞選擇標準與處理方式,因此不能忽略各個層次相互 影響的作用力。雖然表面上看來,採訪或處理新聞的是「個人」,但實際上,不 能視新聞工作者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原因在於他們的工作必須符合組織、職業、 廣告客戶及廣大閱聽眾的需求,於是在討論新聞守門過程時,除了探究守門人處 理新聞的個人特性,還應將其置於整個傳播機構中,瞭解媒介組織運作對守門人 所產生的影響層面(Reese & Ballinger,2001)。. 政 治 大. 承上所述, 「守門」(gatekeep)概念為,任何訊息的流通必須遵循某些通道才 能變成新聞,而通道中都設有守門人來把關,於是流通的訊息是否能成為一則新. 立. 聞以及如何呈現,均取決於「守門人」。新聞工作者如何以新聞專業篩選過濾出. ‧ 國. 9. 過程中的新聞常規就是一個選擇與處理新聞的機制 。. 學. 值得報導的事件,再經過採訪與編輯的新聞處理,最終呈現在閱聽眾眼前,這個. ‧. 但「動畫新聞」產製的守門過程,並不能僅採用早期的守門人研究一窺究竟。. Nat. sit. y. 早期研究認為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守門人模式是線性的,學者如Lewis與White等人. al. er. io. 將守門行為,定義為一種「直線連結(linear chain)」的模式,也就是一通過篩選. n. 通道就不能撤回的新聞決定,守門人僅在一個時間內判斷一則新聞一次,他們認. Ch. i Un. v. 為新聞產製過程中的各個守門人都是獨立的個人,且守門的行為是「各個孤立而. engchi. 依序進行的步驟」,這顯示以往的守門人研究將新聞界定為新聞媒體所建構之事 物,起自新聞室,或任何新聞工作者蒐集資訊、撰寫新聞的場所,新聞被定義為 新聞媒體所產製的消費成品,影響此一過程的主要因素分別為新聞工作者對事件 的評價與組織內部對產製過程進行的控制(Giber,1964)。但這樣的研究發現,卻忽 略人在科層組織中的位子不同所產生不同的行為功能,不會僅是一去不回的線性 篩選新聞方式(Bailey & Lichty,1972);臧國仁(1999,頁17)抱持相同觀點,新聞 媒體不可能單獨完成資訊收集與發佈的工作,這種說法過於以媒體為中心,簡化 了新聞報導與社會真實的互動關係,忽略其他因素的滲透層面,凌珮君(1995) 亦指出,新聞守門行為單從個人去檢視,勢必有所欠缺與狹隘,直線連結的分析 9. 守門人研究主要探討三個重要問題:(1)誰是這些新聞「門」的製作者(gatemaker or gate producers)?(2)新聞的本質與特色為何?(3)在新聞流動過程中,個人、組織、社會與科技分別對 新聞產製有何功能?(臧國仁,1999:77) 21.

(28) 模式,無法真實呈現完整的守門行為。 就如同Donohue、Tichenor與Olien(1972)認為,守門過程更應被定義為更寬廣 的資訊控制過程,包括訊息譯碼的所有面向,而不只是篩選新聞而已,也包括暫 留 (withholding) 、 傳 送 (transmission) 、 形 塑 (shaping) 、 呈 現 (display) 、 複 製 (repetition) 、安排時間(timing)等。在現今複雜的新聞組織裡,守門人會有很多 管道輸入訊息,研究者認為動畫新聞的內容呈現,歷經的是一個團體思考 (groupthink)的守門過程,一則新聞的大量訊息絕非線性式的篩選而已,記者、編 輯以及動畫繪製工作人員必須互相溝通協調,判斷那些資訊要留下,那些資訊要 彼此整合,或者是那些資訊必須退回再查證,遇到訊息之間彼此衝突時,還必須 做出調整與反應,此種動態的互動過程,是過去守門相關研究鮮少勾勒的領域。. 政 治 大. Berkowitz(1990)也提出,新聞內容是由團體動態形塑而成,有許多關卡必須. 立. 靠編輯台上的各個守門人一起進行團體思考,進而產製出最後的動畫新聞成品,. ‧ 國. 學. 這與傳統守門人理論所認知的守門人角色有所不同,意即在接收、傳遞新聞事件 訊息的過程當中,「守門人群」(新聞工作者如記者、編輯和動畫師等)必須如同. ‧. 濾網加以釐清、整合、配置及協調多元資訊,這些資訊會在守門人群中不斷流動 穿梭,經過一次次的開會討論建構出一則新聞,且藉由科技的運用,提供出迥異. y. Nat. er. io. al. sit. 於其他媒體業者的報導內容,來獲取閱聽眾的注意。. n. 「動畫新聞」就是在這個溝通過程中,一步一步的雕塑、調整新聞方向與內. Ch. i Un. v. 容,建構出符合守門人群的媒介真實。是故,本文要深入了解的是新聞工作者在. engchi. 此動態互動過程中,如何建構、再現新聞,而守門人研究亦揭示一個主要觀點, 新聞不是一面反映社會真實的鏡子,新聞呈現的是媒介真實,新聞是經由新聞組 織中的守門人建構或再現而來(Tuchman,1978;張錦華,1994;臧國仁,1999)。. 第三節. 新聞專業倫理. Beckett(2008)指出新聞是很重要的,因為民眾居住的世界越來越疏離,民眾 需要新聞提供資訊,並且允許民眾來辯論事件的重要性。但在此同時,新聞因為 社會、經濟與科技等理由,亦正面臨極大的改變,這些改變要求新聞做得更多, 事實上,諸如電視新聞出現動畫輔助報導,讓閱聽人在「已知」與「想像」間穿 梭,大家已看到這是實踐新聞的新方法,它是科技的產製品,但也是改變新聞倫 22.

(29) 理的機會。目前並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說明傳播新科技允許記者/新聞工作者去做 更多動畫新聞或是更能服務大眾,有關新聞的未來似乎充滿了不確定性,究竟資 訊動畫化是帶來新聞的振奮還是沉淪,目前還沒有定論。即使如此,討論卻不能 中斷,一如Fenton(2010)所言:「這個問題太重要,以致不能受到忽略」。新聞工 作者如何面對一個全新的媒體環境,如何面對複雜多變新聞倫理觀的挑戰,已是 新聞實務界和學界刻不容緩的挑戰。 壹、. 新聞倫理內容變遷 新聞是市場經濟體制的一環,但另一方面,新聞又可說是建立在道德原則上. 的專業,它受限於社會的道德與倫理(Kieran,1998)。倫理與道德二詞原即有許多. 政 治 大 萬物間所有事物道理,而「理」是「分」,是指所有事物間所存在的道理法則, 立 所謂倫理應指人與人各種關係中適當的行為準則。道德則是指人際關係中人類品 相通之處,中國人解釋倫理,常把此兩字分開,認為「倫」是「類」 ,泛指萬事. ‧ 國. 學. 行卓越表現,同時也是判斷是非之標準,大抵而言,倫理偏重社會層面,要求全 體社會遵守規範,而道德偏重於個人層面,以實踐為要務,只要求個人品行完美. ‧. (沈清松,1996)。因此何謂新聞倫理?所謂新聞倫理(Media ethics)是指媒體及. y. Nat. 媒體工作者出於自律的需求,所訂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規範,它是非官方、非法律. er. io. sit. 性質、無強迫性、無處罰條款的行為準則(彭懷恩,1999)。. al. iv n C 守和認同之倫理觀念,以及新聞組織內應有的倫理關係,亦類似謝瀛春(1989) hengchi U n. 新聞專業倫理經常包含兩個部份:道德與專業。前者是新聞媒體之間共同遵. 提出新聞倫理應包含之「德」的部分,也就是編採新聞時的操守、德行,例如新. 聞工作者收受紅包,在美國新聞界是不被許可的;專業的部分則係指新聞從業人 員在採訪傳遞訊息以及運用專業知識從事新聞事件之分析報導評論的過程中必 須遵守的原則和信念,其中包括採訪寫作新聞的方法及原則,例如把新聞寫得完 整、正確、客觀及平衡等(黃秋雲,1989)。是故,新聞倫理不僅與媒體內部人 員工作倫理有關,甚而媒體與媒體之間、媒體與新聞來源、採訪對象、報導方式 等皆有相關,所以新聞倫理其範圍包含著採訪倫理、版面倫理、寫作倫理與編輯 倫理等(荊溪人,1992)。由此觀之,新聞倫理所涵蓋之層面與產生倫理議題實 為複雜。 新聞倫理不僅涵蓋層面廣且複雜,且是一門有系統的學問,有一套嚴謹的理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discuss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that Chinese

The research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discussing the special connotation of the śūraṃgama-samādhi, and based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reatises discussing the

The core of this research is focusing on Service Innovation, discussing on the composite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servitization through literatures and questionnaires from

For the next nitrogen delivery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high-tech industry, nitrogen suppl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ang, “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amera calibration,” IEEE Tran- sca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