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一○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陳逢源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Narrtive of Ailing of Zhang Da-fu.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薛明貞. 中華民國一○五年四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論文摘要 張大復(1554—1630),字元長,晚年自號「病居士」,一云息菴老人,為 晚明崑山地區的一介落魄文人。在中國文學史上,一直被學術界所忽視;將近 四百年的歲月,他安安靜靜的退居文壇黯淡的角落;如今,研究晚明小品雖早 已蔚為風氣,探討張大復的人卻仍屈指可數。 張大復透過對自身病體的凝視,刺激他返向在內在精神上的追求,對生活 所表現的複雜形態也有較清醒的認識,疾病在張大復的筆下,成了「批判庸俗 社會的隱喻」 。而張大復《筆談》的著書意趣不只在生活之美的單純擁抱,不只 在個人病體的輾轉情傷,他的疾病書寫,不啻是採用一種身體性術語,表達了 個人和社會的痛苦,形成一種獨特的異端論述。 其所描繪出之十一種疾病纏身的自我,或是隱喻了其個人生命經驗的檢 討,與社會的沉疴的反思;或是將自身的病體與腐敗、黑暗的晚明國體相結合, 寫出了對悲劇現實的關切熱情、狂悖憂郁與苦悶憤慨;或是與世對立的抗爭過 程中,在屢屢挫折感的衝擊下,逐步喪失對現實社會的熱情,沉耽於特殊癖嗜 的成癮病態。在病態與自傲之間,間接的針對現實社會進行了批判與省思。疾 病在張大復的小品中,其自身不再只是簡單的生理事件,而是已然負載了沉重 的傳統文化意義與價值判斷,也真實的表達了張大復在晚明世變前夕所感受之 強烈的精神苦悶與焦灼感。借由對張大復在這個角度的認識,恰恰亦彰顯出晚.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明士人獨特的理想人生觀與美學觀。 借由張大復小品文中的疾病敘事,我們看到了張大復隱藏在壓抑、扭曲且 孤獨的肉身之病與非病之病中所欲諷喻託寓的多重的指向性,及其自借病體的 隱遁而獲致的超脫與成就;更重要的是,透過對張大復的研究,在充斥著:癡、 癖、顛、懶、憨、愚、迂、狂、狷、奇……等炫奇百態的士人風姿,及充滿狂 言放誕、文風誇飾的晚明文壇,沉潛於社會底層的張大復之狷者身影,或者可 以借筆者本篇論作,得以復現。. Ch. engchi. i n U. 關鍵詞:張大復、疾病敘事、療癒、轉化、想望.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5) Abstract Zhang Da-Fu, Yuan Chang by name, self titled late in life as Ailing Hermit, or as the Rest Hut Elderly, being a castaway scholar of Kunshan locality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ad long been disregard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or nearly three hundred years had he hidden in the shady nook of the literary world. Although study of the anthology of late Ming Dynasty has currently become the prevailing hot issue , yet so few have been taken notice of Zhang Da-Fu’s works . As a result of contemplating his own ailing body, Zhang Da-Fu was spurred to return to the pursuit of the spirit, and became possessed of a sober awareness of the ostensible complexity of life. In his works ailing had since turned out to be a metaphor of the criticism of the vulgar society. And the aim of his anthology Plum Blossom Cottage Essay is not only to embrace the beauty of life, or to mourn metaphorically, confronting his ailing, but also to complain of the miserable of both oneself and the society by means of a physical enigmatic language ending up to transcend the secular fashion and to get closer to the human nature, revealing the inconspicuous truth of life, while establishing a peculiar and heterodox discourse. The ego of the body haunted with eleven ailments, as he portrayed, has either.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implied the reflections of both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morbidness of the society; or compared his body of ailing to the state of darkness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elaborating the passion for the concern about the tragical reality, his defiant gloominess, and agonizing indignation, or the gradually vanishing passion for the reality at the result of frustration brought about by his fight against the world, ending up with the addicted morbidity of the indulgence in his peculiar mania. The according presentation of morbidity and conceitedness had proceeded the criticism against and reflection on the reality. In his works ailing was no longer a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it had already carried the heavy burde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meaning and value judgment, revealing the harsh mental anguish and anxiety he perceived before the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Zhang Da-Fu in this direction we can manifest the unusual ideal view of life and aesthetics. Through the narrative of ailing in Zhang Da-Fu’s essays we ‘ve realized his multi-intension of sarcasm and implication through the manifestation of sickness and non-corporeal ailing hidden behind the constrained, distorted, and solitary flesh. Ch. engchi. i n U. v. body, and the detachment and achievement accomplished by means of retirement due to the ailing body. And more important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Zhang Da-fu, his figure of self-restrain hidden in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might be revealed, in.

(6) the literary circles packed with thousands of peculiar scholars’ bearings of infatuation, mania, craziness, indolence, ingenuousness, fatuity, witlessness, passion, deliberation, peculiarity , ext, and preposterous ravings and extravagant atmosphe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 Keywords: Zhang Da-Fu, Narrative of ailing, Curing, Transformation, Fancifulnes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前人研究與文獻回顧.....................................4 第三節 筆談中的疾病敘事.......................................6 第二章 張大復的生帄與著作........................................11 第一節 張大復的時代背景......................................11 第二節 張大復的生帄與著作....................................14 第三節 小結..................................................24 第三章 張大復身體疾病與療癒......................................27 第一節 病居士的身體疾病......................................27 第二節 獨特的醫療哲學........................................48 第三節 小結..................................................5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第四章 張大復的諷世之病與轉化....................................61 第一節 病居士的諷世之病......................................61. sit. n. al. er. io. 第二節 生命情調的轉化........................................80 第三節 小結..................................................92 第五章 張大復的成癮之病與想望....................................95 第一節 張大復的成癮之病......................................95 第二節 想望空間的凝圕.......................................109 第三節 小結.................................................133 第六章 結論.....................................................135 參考文獻.........................................................139 張大復年表.......................................................147. Ch. engchi. i n U.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張大復(1554─1630),晚明崑山一介落魄文士。他稱病遁世,安靜的蝸居 於崑山片玉坊的息庵中,好友陳繼儒形容他:「蓋古者狷狹之流」1。他的文字 出於性靈,成乎自然,曾得湯顯祖如是讚美:「所為文目下之至雜而不可厭也。 出入元長指吻間,而天地古今人理物情之變幾盡」。2 他將自我的生命活動抽離、逸脫出傳統世俗場域,以「病居士」自居。「病 居士」被自覺而有意識的凝塑,成為個人的生命圖像,對現代人而言,本就是 個相當陌生的晚明作家,沉晦、隱喻的疾病敘事筆法,漂泊、離散的異端場域 視角,更將他的一生覆上謎團般的面紗。 《梅花草堂筆談》一書,為其最為珍視的著作。全書 14 卷 923 則小品。傾 力協助此書重新付梓刊行的彝堂主人爾斐,曾給予此書如是的深賞與預見:「堪 3 與眉山《(東坡)志林》並傳不朽。」 這個預見,並未如願落實。 一九三二年,周作人在輔仁大學作《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的系列演講中, 追溯現代散文於晚明小品4,周作人的此一「源流論」,在當時文壇掀起了軒然 大波。這個創新思潮的波瀾裡,曾經濺起了一道小小的浪花。 年僅二十二歲錢鍾書,在《新月》雜誌以「中書君」筆名發表〈評周作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的《新文學源流》〉的一則書評,他批評了周作人介紹晚明小品時,竟對張大 復置若罔聞,並再度的提出了對張大復文學地位的重新認定。5錢鍾書將張大復. 3 4. al. v i n C h 32,(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 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 《湯顯祖詩文集》卷 ,頁 1079。 engchi U 張大復: 《梅花草堂筆談》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頁 9 至 10。 n. 2. er. io. 1. sit. 視為晚明文學上的閃亮流星,並認為其《梅花草堂筆談》可與張岱《陶庵夢憶》. 陳繼儒,〈梅花草堂筆談序〉《梅花草堂筆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1。. 在這系列演講中,他推繹出凡晚周、魏晉六朝、五代、元、明末、民國的文學大抵是「言志」. 的,他還明確表示,五四新文學的特質,正在於以「言志」取代了傳統的「載道」 ;由此,他進 而將晚明文學視為以五四為界碑的新文學的源頭。以上資料,刊載於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 源流》,見止庵校訂, 《周作人自編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頁 18。 早在 1926 年,周作人在《陶庵夢憶》序中,就已提出以上看法的雛形,他指出當時的散文,在 新文學中受外國的影響最少,反倒是, 「讀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覺得與現代的情趣幾乎一致。」 是序收於《周作人文類編‧本色》 (長沙:文藝出版社,1998 年),頁 378。 5. 錢鍾書, 〈評周作人的《新文學源流》 〉, 《新月》,第四卷第四號(1932 年) ,頁 14:「周先生. 提出了許多文學上的流星,但有一座小星似乎沒有能「swim into his ken」 ;這個人便是張大復。 記得錢牧齋《初學集》裡有為他作的狀或碑銘。他的《梅花草堂集》……我認為可與張宗子的 《夢憶》平分「集公安、竟陵二派大成」之榮譽,雖然他們的風味是完全不相同。此人外間稱 道的很少,所以膽敢為他標榜一下,並且,我知道,葉公超先生對於這本書也非常的喜愛。」 1.

(10)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相抗衡,並列為「集公安、竟陵二派大成」的兩座高峰。 近代,鄭培凱在《名賢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中,罕見的發出 了對錢鍾書的呼應,他直言,張大復的小品的確精彩,「當為傳世之作無疑, 學術界是應該對他多作介紹。」6另外,尹恭弘也感慨,「多年來,文學史家將 它遺忘,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疏忽。」7道出了這個不爭的事實。 楊玉成則指出,綜觀張大復不同形式之作品,「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疾病書 8 寫」 ,誠如葉培恕在〈梅花草堂集序〉所言:「自稱病居士,述所為病,俱世 人不敢抱者,在先生可弗瘳者。」9張大復在〈病居士自傳〉中,寫出了一個疾 病纏身的自我,《梅花草堂筆談》則為「病居士」生活中各個面向的反映與印 證。是以,本文擬針對其中特有之疾病敘事進行研究,以期探索張大復在「病 居士」面具背後,及其小品文的相關敘事中,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玄機與密碼? 其人之記憶傷痕如何透過文學藝術的巧妙編織手法彼此相互建構?是否可見其 有效的脈絡連結與具體的佐證呼應?自張大復之疾病書寫陳述的病態面向進行 剖析,始自「因疾觀身」,終而「借疾喻事」,不只反映了張大復壓抑、扭曲 且孤獨的內在情緒,映射出其主體與外在社會的嚴重邊緣化的處境,並借以窺 視張大復潛伏於社會底層之人生面貌;更重要的,它顯示出諸多晚明文學和文 化的意趣取向,及這個特定歷史階段中,晚明文人所散發的獨特異彩。.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n. al. er. io. sit. y. Nat. 張大復的被研究價值究竟為何?吾人當今對他的理解和認識是否得宜?正 是本論文研究最早開始的一個詰問。除了透過他人對張大復之傳頌與衍義,我 們是否可以透過對張大復文本的爬梳和詮釋,了解更多屬於張大復的真實樣 貌,換言之,隱身於「病居士」背後的張大復,他的真實聲音究竟為何?遂變 成本文研究所欲開展的主要研究動機。. 6. Ch. engchi. i n U. v. 鄭培凱在提及此一觀點時,就引了曹淑娟, 《晚明性靈小品研究》 , (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年) 。及陳萬益, 《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 (台北﹕大安,1997 年)二書都沒有探討張大復的 小品為例,指出當今學術界罕有探討張大復的事實。以上論述刊載於鄭培凱〈名賢與自我── 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一文,收入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 《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台北: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 年),頁 185。 7. 尹恭弘, 《小品高潮與晚明文化──晚明小品 73 家》 (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年 5 月) ,頁 192。. 8. 楊玉成指出,張大復的病痛敘事某種程度就像傅柯所說的危險異類,他的筆談則可以看作呼. 應李卓吾、公安、竟陵的一種異端論述。參見〈病人絮語──晚明張大復的疾病與書寫〉 《2011 明清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臺北: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2011 年),頁 2 及 5。 9. 張大復: 《梅花草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 1380,序三,頁 264。 2.

(11) 第一章. 緒論. 本論文的研究重心,將以張大復撰寫的〈病居士自傳〉10一文為主要考察對 象。取材以他所書寫的《梅花草堂筆談》11十四卷為主要文本內涵,作為主線文 本分析,兼以其另一小品文集《聞雁齋筆談》為補充說明,探討張大復小品文 中特有之疾病書寫的風格與特質,並以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有機連結。 在〈病居士自傳〉中,張大復以詼諧、自我調侃的方式書寫一己的人格特 點,也展現了他不同於一般儒生的人生志趣;兩本《筆談》中,張大復描繪了 生活中毫無遮掩的自我,也傳達了隱身於〈病居士自傳〉外的真實樣貌。 〈病居 12 士自傳〉堪稱理解張大復真實人生之最重要的鑰匙 ,其所著之兩本《筆談》則 代表著張大復真實的人生寫照與未經掩藏、裁剪的傳記資料,不啻是藉以了解 張大復真實樣貌最重要的材料。13借由〈病居士自傳〉中之所述,逐步有效掌握 張大復所自況的身體疾病、乃至其諷世之病、成癮之病的項目,繼而透過其兩 本《筆談》中小品文的相關例事作為線索,層遞拆解,進一步釐清、彰顯張大 復真正的本質形象與所欲諷喻的目的,及因病解脫、超越,乃至所達到的藝術 成就。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中,擬依序闡示本文之主要研究動機與目的, 繼而分析海峽兩岸關於張大復之前人研究或相關著述的現況,並嘗試自其中找 出本論文所可能開展的研究路徑。再者,將於此先行整理傳統作品中疾病敘事 所曾開創出的醫病想像,及其所牽引之對文化傳統、社會現況的反思與批判, 借以理解晚明以降,乃至張大復之疾病敘事的背後風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二章中,筆者將透過現有的文獻資料進行張大復一生背景與著述的爬梳 整理,以期還原張大復完整而真實的原始風貌,其索居獨坐、守貧養晦的狷者 身影究竟蘊藏著怎樣的藝術生命,「不必微顯,但務闡幽」的著述理念下所表 現藝術成就又是如何? 第三章中,「病下血」、「病悸」、「病腎水竭」,是張大復身體疾病上 的痛苦,亦隱喻了其個人生命經驗的檢討,與社會的沉疴的反思;第四章中,. Ch. engchi. i n U. v. 10. 張大復, 《梅花草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 1380,卷 5,頁 413。. 11. 《梅花草堂筆談》現存五種版本。第一種版本:民國二十四年出版,據明梅花草堂原刻本排. 印,阿英校點,施蟄存主編,由上海雜誌公司發行(本文主要依據此版本進行分析論述,並與 下述之第二、第五種版本相對照) 。第二種版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崇禎三年刻清順治十二 年補修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子部,冊 104,卷 8,此版本於 1995 年由齊魯書社出版。 第三種版本:1991 年由岳麓書社出版,華敏標點。第四種版本:為瓜蒂庵藏,明清掌故叢刊所 輯,標示為明刻本,確切成書年代不明。第五種版本:1983 年由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之《筆 記小說大觀》中收錄的民國二年刊本影印。 12. 參見尹恭弘,《小品高潮與晚明文化——晚明小品 73 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年 5 月). 頁 192。 13. 李明儒, 《「不必顯微,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台北:台大中文研究所,2009 年). 頁 138 及 139。 3.

(12)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病窮」、「病傲」、「病戇」、「病躁」,明顯非身體疾病,而是屬於個人 與社會之間扞格不入的性格之病,在諷世的文字背後,自身的病體與腐敗、黑 暗的晚明國體相結合,寫出了對悲劇現實的關切熱情、狂悖憂郁與苦悶憤慨; 第五章中,「病愛」、「病草野而倨」、「病結習」,是沉耽於特殊癖嗜的成 癮病態,在晚明世變前夕,藉著成癮之病,張大復寫出悲喜一生的種種記憶與 自我的解脫之道,重塑了一個超越於世俗的想望空間。這樣的解脫與超越,亦 是張大復個人生命所臻及之不容忽視的成就。 「病居士」的背後,蘊含了多少他內在曲折而幽微的矛盾心理意象?其文 字符號中,又究竟內藏了多少的意寓?這些也透過文本的再細讀而一一浮現; 透過其所描述的疾病衍生自況,更可將之與同時代具有同樣理念與意識之文 人,做進一步分析與探討,以期還原此一特定歷史環境下,掩藏在特殊疾病書 寫及畸零意識背後,一個晚明文人活生生的心理轉折與真實的心態。待釐清其 關連後,更會發現其中,幾乎顯示了晚明時期許多的文化傾向,堪稱是晚明多 14 種特殊畸零文化面貌的微縮;這一點,恰恰也是社會心態史研究 的關鍵。.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第二節 前人研究與文獻回顧. ‧. 探討張大復的相關論述,在臺灣專門研究張大復的學術論文有臺大李明儒 的碩士論文《「不必顯微,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15之發表,以張大. n. al. er. io. sit. y. Nat. 復之《崑山人物傳》為主要研究內涵,借以觀察張大復之價值判斷與自我呈現。 「2011 明清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楊玉成,以張 大復《聞雁齋筆談》、《梅花草堂筆談》及相關書寫為案例,對張大復的疾病敘 事進行文獻及話語分析,從文化觀點提出新的解釋,並涉及明清之際重大的文 化變遷,提出一個近世主體與書寫的另類觀察,描繪一個耐人尋味,有待深思 的歷史圖景,研究內涵,綜括張大復之三本重要著述。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的張 家瑋的碩士論文《從時空審美論〈梅花草堂筆談〉》16,從時空審美角度,分析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所展現之時空審美特徵,從其對時間與空間的意識、 時空審美之藝術與價值二項,肯定《梅花草堂筆談》的創作價值。 香港地區,鄭培凱則是以張大復為例作個案研究,在〈名賢與自我:張大. 14. Ch. engchi. i n U. v. 朱定秀指出,所謂心態史研究,即是:「研究一定時代群體心裡表現和大眾意識狀態結構及. 其演變過程和趨勢的文學分支,它注重的是社會群體在社會生活中所共有的理念與意識,並著 重考察特定歷史環境下,物質生產生活條件與這種觀念和意識的關係問題」。見其〈心態史方 法論述評〉, 《淮南工業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 年 9 月)第 3 期。 15. 李明儒, 《 「不必顯微,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 (台北:台大中文研究所,2009 年). 16. 張家瑋, 《從時空審美論「梅花草堂筆談」》之書寫》(屏東: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4. 年)。 4.

(13) 第一章. 緒論. 復筆下的理想人生〉17一文中,透過張氏的文集之獨特的文字風格,對名賢特立 獨行人格的嚮往,來呈現張大復的自我主體及晚明士人的理想生活。 大陸方面,專門研究張大復的學術論文,計有丁學敏的碩士論文《張大復 小品文研究》18,此論文以《梅花草堂筆談》為研究對象,進行系統地梳理,並 陳述其小品文中所反映的儒者情懷、吳中民俗資料及相關藝術特徵等。周虹的 碩士論文《蚌病成書寄幽情》19,行文著眼仍在《梅花草堂筆談》文本之內容及 藝術特色,並明確其人在晚明小品文壇上的地位。另有零星期刊論文的發表, 資料則散見晚明小品的相關著作中,例如:吳承學的〈論張大復散文小品〉20, 及其《晚明小品研究》21一書中之〈張元長小品〉 ,為專篇論述張大復的文章中, 頗為詳細可取者,其對張大復評價甚高,將之與陳繼儒、湯顯祖同列一章,統 稱為「略早于公安派的重要作家」 ,也較為全面的總結了《梅花草堂筆談》的思 想內容和藝術形態;然二者內容多所重複。其他則多為討論張大復〈月能移世 界〉這篇小品的文章,如呂嘉健的〈論藝術的雅化──「月能移世界」〉22及殷 光熹的〈美的光輝美的境界-張大復「月能移世界」賞析〉23。 此外,在少數論述晚明文學的書中,有提及張大復的小品文書寫者,為尹 恭弘的《晚明73家評述》有獨立的介紹,陳益發表於《群文天地》的〈獨坐息 庵的思想者〉24,與《蘇州雜誌》的〈失明的文化觀察者──張大復與崑曲〉25, 此兩篇以輕鬆筆調側寫張大復生活軼事的短篇散文。值得一提的,張建德的《晚 明山人文學研究》26及費振鐘所著之《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2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二書皆有對張大復之「病態」的分析,前者將張大復的「病態人生觀」歸諸於 其病痛與家庭不幸;後者則以「狂放」與「覺醒」的角度重新檢視張大復的「稱 病」,並將之視為末世中的自救之路。 綜觀以上海峽兩岸關於張大復的前人研究或相關著述,大致分為兩種類 型:一為著眼於其小品文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另一則為借由此個案之研究,. 17. Ch. engchi. i n U. v. 鄭培凱, 〈名賢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 ,收入《明人文集與明人研究》 (臺北市:中. 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 年) 。 18. 丁學敏, 《张大復小品文研究》(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大學碩士論文,2013 年 5 月)。. 19. 周虹, 《蚌病成書寄幽情— 張大復小品文集《梅花草堂筆談》研究》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2013 年 5 月。 20. 吳承學, 〈論張大復的散文小品〉 (《中山大學學報》,1996 年,2 期) 。. 21. 吳承學, 《晚明小品研究》 (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年 7 月)。. 22. 呂嘉健, 〈論藝術的雅化──「月能移世界」 〉( 《文藝研究》 ,1993 年 3 期)。.. 23. 殷光熹, 〈美的光輝美的境界-張大復「月能移世界」賞析〉 (《新聞戰線》 ,1988 年 04 期)。. 24. 陳益,〈獨坐息庵的思想者〉《群方天地》 (2009 年第 8 期)。. 25. 陳益,〈失明的文化觀察者──張大復與崑曲〉 《蘇州雜誌》 (2006 年第 5 期). 26. 張建德, 《晚明山人文學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2005 年)。. 27. 費振鐘著, 《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台北:立緒文化,2002 年 5 月) 5.

(14)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來觀察張大復乃至晚明文人特有之價值判斷與理想人生觀。然而,由張大復小 品文之疾病敘事角度切入,且將其多面向之疾病敘事背後的風景一一爬梳展現 的論述,反而寥寥無幾。 張大復自稱「病居士」 ,在〈病居士自傳〉中,將自己一生從頭至尾、徹底 以病為主軸來書寫,其重要著作之《筆談》,更被視為「如枚乘之寫《七發》, 透過虛構的故事的框架,表達出一己諷喻的意圖,乃借以『發世之病』也。」28 令人感到困惑與好奇的是,透過病居士的化身,張大復以一介不遇之士,多舛 多病的一生中,究竟對於晚明世變前夕的複雜形態有何清醒的認識與體悟?隱 喻話語的出現,究竟連結了晚明現實社會中哪些樣貌的記憶傷痕?本論文欲就 此作深入研究,透過體貼、細膩而曲折的理解與穿透,以體會張大復在其文學 作品中所要表現的真正生命意涵。. 政 治 大 晚明衰頹的時局中,文人的疾病敘事開創出豐富而完整的醫病想像,牽引 立 出隱藏在內心中之對文化傳統、社會現況的反思與批判。張大復《筆談》中最 第三節 筆談中的疾病敘事. 一、. ‧. ‧ 國. 學. 引人注目之疾病敘事,正是恰逢其時的產物。 《梅花草堂筆談》中,張大復直揭 其「病」乃「非病」 。藉一管禿筆,以異常的疾病書寫反諷、戲謔現實世界,寫 出一己亟欲療救晚明家國沉疴難返精神之疾的苦心。. 疾病敘事的承衍. y. Nat. sit. n. al. er. io. 「疾病敘事」本就是一個駭人且迷人的主題,其意象表現林林總總,並且 有其獨特的文化隱喻與時代特徵;東西方神話傳說中,都有神因不滿人們的種 種罪行而降下疾病以示懲罰的史料記載。29疾病所具有之隱喻功能的神秘外衣,. Ch. i n U. v. 因為文學家的創作及想像力,更呈現了多樣的面貌;是以,當疾病出現在文學 作品並被當作特殊體驗時,通常也會「被人無情的想像」30,並將其與社會的反 常事物作比對。 綜觀中國古代文學,「疾病」幾乎是隨處可見,各個朝代文人對疾病的描 寫與審美趣味又常大異其趣;不變的是,疾病的描寫,絕少被視為醫學問題來 對待,它總是會被放置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以探討其隱喻的意義與價值。如 鄭毓瑜在〈從病體到個體〉中,以先秦兩漢辭賦作品為研究對象後就指出,賦. engchi. 28. 王豫章, 〈聞雁齋筆談引〉 ,收入《聞雁齋筆談》《續修四庫全書》第 1131 冊首序,頁 623。. 29. 李姝提及,種種附加在疾病上的隱喻,無不與人的道德和社會準則相關,如瘟疫是上天將要. 剝奪失道統治者政治權的預兆。性病、愛滋病,由於其特殊的傳染途徑,幾乎成為不潔、縱欲、 墮落、罪惡的代名詞。內容參見李姝, 〈淺談疾病的文學隱喻〉 , 《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 24 卷 8 期(2009 年 8 月),頁 1-4。 30. 張金婷, 《論古代中國小說中的文學隱喻》(溫州:溫州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 ,頁 1。 6.

(15) 第一章. 緒論. 家愁苦憂思的「病體」 ,除了是醫學定義的「疾病」外,更可以說是某種氣流鬱 塞不諧,有害身體主體的缺陷狀態。所謂的「抒情」,早先可能是因應「病體」 的醫治渴望而誕生,是以,發生在關於身體之議題上的書寫,其意義乃在於, 它是種由人類共有的身體感構築而成的「抒情世界」。31中國文人筆下的疾病, 不僅是在陳述個體生命的痛苦體驗,往往被當作修辭手法或隱喻加以使用。32疾 病的隱喻,更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背後同樣具有符旨的隱喻作用。33正如蘇珊‧ 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所言,疾病一步步隱喻化,從「僅僅是身體 的一種病」,轉換成了解特定文化中,該時期的道德、價值和信仰的主要指標, 顯示出個體與社會之間深刻的失調。34. 二、晚明以後的疾病敘事 到了晚明以後,為了標舉自我形象的特異性,或以病為美,或借由病以轉 向內省,或不惜寫出自我缺陷與病態,以力求鮮明寫出真性情和真面貌的書寫 方式;疾病(illness)在文學作品中的表現更趨豐富而複雜,疾病(illness)在 35 作品中的意象亦開始明朗化與具體化。 徐渭自稱:「賤而懶且直……,人多病之」36,直言其性格呈現為人所詬厲 之病態;袁小修甚至比況自己好游之癖為病, 「疾病所趨,勢不容已,予之於山 37 林也,亦若是而已矣!」 謝病歸鄉的陸樹聲,晚年著作多與「老病」的覺知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關,每部著作的序言,動輒言: 「衰老退休」 、 「謝病歸閑」 、 「臥病初起」 、 「衰暮. er. io. sit. y. Nat. 31. 鄭毓榆,〈從病體到個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 al. n. v i n Ch 內容參見姜彩燕, 〈疾病的隱喻與中國現代文學〉 37 卷第 4 期(2007 年 e n g c,《西北大學學報》第 hi U 7 月),頁 1。 論與工夫論》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頁 305-308。. 32. 33. 內容參見林佩珊, 《詩體與病體:臺灣現代詩疾病書寫研究》(臺中:中興大學文學所碩士論. 文,2010 年) ,頁 38。 34. 內容參見蘇珊‧桑塔格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年) ,頁. 55。 35. 張金婷指出,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小說作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疾病所映射出那個時期的社會. 本質與時代觀念;以《紅樓夢》中的疾病描寫為例,作者用獨到的醫學知識架構了整部小說的 行文脈絡,病意象不只是塑造人物性向的手段,更開始指向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與封建禮教。張 金婷, 《論古代中國小說中的文學隱喻》 (溫州:溫州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頁 16。 36. 徐渭, 〈自為墓誌銘〉 ,收於杜聯喆輯,《晚明自傳文鈔》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年) ,頁. 190。 37. 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 《珂雪齋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卷 10〈王伯子岳. 游序〉 ,頁 460。 7.

(16)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昏眊」,書名則如:「耄餘雜識」、「病榻寤言」等。38董斯張,自號瘦居士,其自 傳中亦不諱言地寫出自己的病態:「居士衡善病,藥碗大率不去口。」39 蓮池大師自號跛腳法師,其他相類者如徐渭自視痴痴,羅洪先自詡面如銀 盤,屠本畯以聾自恃,茅坤、高濲皆自稱髯翁,張大復自號病居士,皆為此也。 誠如毛文芳所言,明人喜歡自嘲一己的形貌,並以異己疏離的他者身分進行自 我觀照。40 本是留給後人的自傳文本,寫一己之病亦毫無諱飾,甚至「以病為美,著 力刻劃一個真實的自我」41「恨山人病夫,不能答酬之也」42「多病好睡……, 每病經月不起」43「移病歸,結屋石川上 」44,各種病人話語一一在文人自傳中 大量湧現,形成獨特的反世俗情致與異端論述。 晚明士人因仕途的多舛,也導致了其知識趣味的多樣化的現象,他們開始 會去關注民生問題,甚或日常生活的瑣細小事,諸如民間的農、圃、醫、卜之 類攸關衣食之源的跨領域知識;是以, 「即使在一般文人士大夫筆記中,一樣可 45 以找到很多基於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之上的日常生活小竅門。」 ;這不但形成了 涉獵醫書的社會風氣,好著書且精於醫者不乏其人,儒者與醫者交游的的情形 亦至為普遍。再者,在晚明衰頹的時局中,文人借著作品中的疾病敘事亦可開 創出豐富而完整的醫病想像,牽引出隱藏在內心中之對文化傳統、社會現況的 反思與批判。 ,. 立. 政 治 大. er. io. sit. 《筆談》中的疾病敘事. y. ‧. ‧ 國. 學. Nat. 三、. al. n. v i n C「中國詩學會議」學術會議論文集》 探〉為題,收入彰化師大國文系主編《 (臺北:萬卷樓,2002 hengchi U 年 12 月),頁 124。. 38. 毛文芳, 〈觀看自我:明人的畫像自贊〉 ,修改後以〈自我認同的困惑─明清文人自題像贊初. 39. 董斯張,〈瘦居士自傳〉,文見杜聯喆輯《晚明自傳文鈔》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年),. 頁 320。 40. 毛文芳, 〈觀看自我:明人的畫像自贊〉 ,頁 124。. 41. 蘇娟,《中晚明自傳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 ,頁 69。. 42. 引自黃省曾,《五岳山人集》影印明嘉靖間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年)卷 38〈臨終自. 傳〉,頁 94。 43. 引自陳中州之自傳文〈太鶴山人傳〉,收於杜聯喆,《明人自傳文鈔》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7 年) ,頁 239。 44. 引自殷雲霄之自傳文〈石川子傳〉,收於《石川文稿》影印明嘉靖十年胡用信刻本(濟南:. 齊魯書社,1997 年) ,頁 58。 45. 張晶,《文人身份的重構與晚明文學新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 4 月) ,. 頁 31。 8.

(17) 第一章. 緒論. 葉培恕在〈梅花草堂集序〉形容張大復所述之病,如「俱世人不敢抱者, 在先生可弗瘳者。」46 他一生飽受疾病糾纏,大小疾病不斷,長期與疾病共處 中,疾病非但未讓他自廢,反而使他重新返視自我的病體。他鉅細靡遺的記錄 病痛過程與自我的病中感受,這些細膩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病痛(illness)敘事, 形成一種獨特的身體論述,也成了他《筆談》中,最引人注目的書寫題材。 筆談二書中,屢屢自稱「病居士」47,書寫成了他病痛靈魂的最佳出口,映 現了個人對於生命的體悟,與自我的生命圖像的完成,也成了他借自我的肉身 對變動社會與國體間,進行隱喻託諷與反思沉澱的一種手段。 「病居士」被自覺而有意識的凝塑,成為個人的生命圖像,《筆談》之中, 不時可見身體之病、非病之病、乃至許多像齒痛、癬疥、手瘍等小病。區區「齒 豁」之小病,就盛載了滿紙隱喻託諷與追憶自傷的心情: 韓退之云: 「髮禿齒豁,不見知己。」故自此老上書時語耶。知己何容易 乎?予嘗有言,豪傑無帄交,真人無知己。近世以來,如張江陵必殺何 心隱,而心隱自謂必尌江陵之縛。夫心隱何如人耶?當其陎陎相覷,不 交一談,一恢彌天之網,沼之釜中,一投必死之淵,馴其機彀。目精相 喻,肝膽盡出。心隱再活不得一著,江陵再寬不得一籌,所謂真人之知 己非耶。今日食櫻桃,亡一齒三分之一,無端冷風閑閑,從隙處入也。 48 因憶退之齒豁語,慢及知己,用解其無聊云爾。.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借著「齒豁」之小病,先是追憶韓退之「髮禿齒豁,不見知己」之語,寫出了 跨時代同病相憐的感傷。「齒豁」之冷風入齒隙,是寫病體的齒冷,亦是面對 「張江陵必殺何心隱」之事,所致之難以排遣的心寒。微不足道的齒痛,卻隱 諷了明代泰州學派「狂禪派」的代表人物何心隱(1517-1579)大儒之死因。. Ch. engchi. i n U. v. 元長故病之耶?然元長胸次灑然,每以身世為幻滅,有天際真人想,非 病也。筆談者乃居士七發以發世之病也。49 《聞雁齋筆談》卷首中,崑山摯友王豫章直窺其胸臆,病居士之病, 「有天際真 人想,非病也」,其著《筆談》,如枚乘之寫《七發》,透過虛構的故事的框架, 表達出一己諷喻的意圖,乃借以「發世之病」也。. 46. 張大復, 《梅花草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 1380,序 3,頁 264。. 47. 張大復, 《聞雁齋筆談》卷首有沈應奎所撰〈病居士筆談小引〉,各卷首亦自署名「鹿城病居. 士張大復著」 ,病居士已然成為張大復自我的生命圖像。張大復,《聞雁齋筆談》收入《續修四 庫全書》第 1131 冊,首序,頁 623。 48.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 2〈齒豁〉,頁 44。. 49. 王豫章, 《聞雁齋筆談引》 ,收入《聞雁齋筆談》 《續修四庫全書》第 1131 冊,首序,頁 623。 9.

(18)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若教奇士蠲奇疾,西北應無補處天。」50張大復因病而奇,在他筆下,疾 病反而成了表達自我的另類「語言」,一種「異端」的論述,甚至被賦予某種 浪漫化、美學化的色彩。近人鄭培凱直言:「張大復的生活,就是在不斷調理 身體上的病痛,但卻十分鍾愛自己性格上與眾不同的『毛病』。甚至可以說, 他一生都在『養病』:調養身體的病;培養性格的『病』。」51 「果予病乎?亦非吾病,憐彼病也。」52《梅花草堂筆談》中張大復於〈病〉 一篇,更直揭其「病」乃「非病」 。息庵中的病居士,不遇多舛的一生中,藉一 管禿筆,以異常的疾病書寫反諷、戲謔現實世界,寫出一己亟欲療救晚明家國 沉疴難返精神之疾的苦心。如是故弄玄虛,以遊戲般的輕鬆聲音刻意誤導的書 寫策略,其實也「藉以展示更為莊嚴、強勁的理想信念」53。正如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所言,這樣的疾病書寫,不啻是採用一種「身體性術語」54,表達了 個人和社會的痛苦。 「病痛」穿越張大復的一生,在他的《筆談》及〈病居士自傳〉中,諸多 疾病書寫也被賦予多種面相的精神意義。本文正是欲在這此一課題上進行努力 與嘗試,試圖挖掘以張大復為案例之晚明作家在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病痛隱, 並繫聯其在這些病痛意象背後,所蘊藏之耐人尋味的文化意蘊和指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0. 董斯張, 《靜歗齋存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 1381,卷 9,頁 541。. 51. 鄭培凱, 〈名賢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頁 175。. 52.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 3〈病〉,頁 63。. 53. 王學玲, 〈不可侵犯之懺語-明清之際自敘傳文的諧謔與悔愧〉, 《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79。 54.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著,郭金華譯, 《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現代中國的抑鬱、神經. 衰弱和病痛》中指出,中國社會忌諱精神疾病導致軀體化的敘述: 「這些以及其他的傳統文化概 念和規範決定了中國人採用一種身體性術語來表達個人和社會的痛苦。」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著,郭金華譯, 《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現代中國的抑鬱、神經衰弱和病痛》 (上海: 三聯書店,2008 年) ,頁 52。 10.

(19) 第二章. 第二章. 張大復的生平與著作. 張大復的生帄與著作. 在充滿狂言放誕、文風誇飾的晚明文壇,張大復稱病隱遁,縱癖自娯,沉 潛社會底層,蝸居著述,高舉「不必微顯,但務闡幽」1的著述理念,以甘言冷 語,記述平生見聞瑣事。兩本「筆談」中,他更以獨特的疾病(illness)2敘事與 不同凡俗的生命歷程,參與了晚明這股異端的文化風潮。本章中,筆者將進行 張大復一生背景與著述的爬梳整理,透過張大復相關背景中的生命歷程和藝術 表現,以期有效窺探其疾病敘事深層中的內在底蘊,並藉以彰顯晚明士人獨特 的理想人生觀與美學觀。. 第一節. 張大復的時代背景. 政 治 大. 身處晚明世變前夕、易代之秋,張大復面臨了社會價值與歷史文化的大變 局。一生貧病不遇,棄舉子業,脫離傳統文士的生命志向,身心擺盪於俗世現 實與回歸真我的矛盾掙扎;家業衰落,接連遭逢至親手足分離之慟;或是尋求 心靈上的自我調適與轉化,或是重新找尋自我的人生定位,或是尋求另一種生 命的永恆,寫作成了他最後且必然的歸宿。. 立. ‧. ‧ 國. 學. 一、. 晚明文人的分化. y. Nat. sit. er. io. 在科舉制度高度發達的明代,許多文人都爭以科舉入仕為要途,文人不只 數量多且來源雜,誠如明代史料所揭示之「今天下多文人矣!」3這些競奔仕途 的晚明文人因大量落第4堵塞於仕途,亦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5。迨至. n. al. Ch. engchi. i n U. v. 1.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 5〈性〉 ,頁 101。. 2. 美國哲學家圖姆斯(S. K. Toombs)在《生病的意義》一書中,明白闡述了 illness 的概念: 「illness. 乃指醫生尚未診斷確定、個人病痛體驗的生病狀態。」 Toombs, S. K(1993)., The Meaning of Illness: 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Physician and Patient.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邱鴻鐘、陳蓉霞、李劍譯, 《生病的意義:從現象學來說明醫生和病人的不 同觀點》(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 年 5 月),頁 1。周淑媚在〈文化診斷中的病痛隱喻〉中亦 指出「病痛(illness)」的概念乃是「疾病引起的個人心理或社會文化上的反應」, 「不論個體是 否在身體或生物醫學診斷上有確切的證據,以個人主觀經驗為判斷依據。」周淑媚, 《通識教育 學報》第 15 期(2010 年 6 月),頁 4。 3. 歸莊,《歸莊集》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卷 3〈嚴祺先文集序〉,頁 216。. 4. 據郭培貴研究,明末的鄉試錄取率 4%左右,會試在 10%左右, 〈明代科舉各級考試的規模及. 其錄取率〉, 《史學月刊》第 12 期(2006 年),頁 25。「從考試規格上來說,是一個不斷攀升的 過程;然而,作為應試群體來說,這是一個階梯式不斷遞減的過程,應試者不斷的被淘汰」錢 茂偉, 《國家、科舉與社會》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年 11 月) ,頁 110 至 111。 「從生 11.

(20)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晚明,許多文人更淪於「舍聖人之經典、先儒之注疏與前代之史不讀,而讀其 所謂時文。」6以時文為敲門磚,獲取功名利祿的治學態度,導致學風日趨躁進, 傳統士人好學篤實的精神於茲逐漸消解。再者,大部分文人因科舉受挫,仕進 無門,只好生活在社會的下層,憑藉其所掌握的知識維持生計。 這樣的社會雖仍有文人堅定濟世之心,不放棄科舉之路,然而大量的落第, 亦讓文人為求生活分化為不同類型,經商、納吏、為師,或者成為山人,進而 大量投入文化商品市場,成就了明清文化景致的新氣象。「治生的艱難,尚利 的世風,加之『心學』帶來的巨大思想衝擊,更讓文人們拋棄安貧樂道、重義 輕財等傳統傳統世人操守,逐漸為物質追求、耳目聲色之娛而墮落。」7 侈糜放蕩世風的影響下,許多因科舉失利的落魄文人們也不免內心動搖, 安貧樂道僅能博取虛名,治不了腹中飢餓與身驅寒冷,治生的迫切加以對某些 富裕同門生活的艷羨,讓重財尚利成了晚明文人的一種風尚,於是「許多文人 在營營逐利的洪流中無所適從,最終隨波逐流。」8 貧困雖已成為晚明文人的普 遍現象,但在「士心尚利」的風氣下, 「能夠安於貧寒的文人幾乎絕跡。」9科舉 就像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將文人利落地分為幾種:成功者,闊首步入仕途;科 舉失利者,有人以棲附權貴提升地位,有人以經商斂財獲得尊重,有人為吏橫 行霸道,文人傳統的清正高潔終於被種種「世俗」治生之法和墮落形態打破。 不隨俗俛仰之孤芳自賞者,則以生員身分守貧終老,張大復正是屬於一生都未 得志的後者。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異端的文化風潮. sit. Nat. 二、. er. io. 晚明一向被視為反傳統、思想解放、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在傳統價值觀. al. n. v i n Ch 員開始,到成為進士,只有三千分之一的機會」關文發亦指出,落第者淒涼不說,屢經科場方 engchi U 金榜題名者之鳳毛麟爪,亦飽受考試磨難。 《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年 9 月) ,頁 263。 5. 陳寶良指出,此時期的文人已脫離士人階層,成為一個獨具特點的「社會階層」,即具個性. 特徵、人格追求、生活方式的群體。這個龐大的文人層的存在,使文人具有較多的獨立性。晚 明士人主體意識的高漲,士人生活的漸趨活躍,文化的多姿多彩,無不與這些純粹的文人有關。 引自〈明代文人辨析〉, 《漢學研究》第1期(2011年) ,頁187及211。 6. [明]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卷 1〈生員論〉,頁 21。. 7. 王雪指出,晚明時科舉流通的壅塞,出現大量為科舉所棄的儒生,經濟地位低下引起社會地. 位隨之低下的因素,導致文人清高不再, 「心學」思想之流布,更將文人潛藏於深處的追求物質 之享樂意識釋放。王雪, 《分化與墮落:型世言中的晚明文人》 , (昆明:雲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頁 37-39。 8. 王雪,《分化與墮落:型世言中的晚明文人》,同註 4,頁 32。. 9. 王雪,《分化與墮落:型世言中的晚明文人》,頁 29。 12.

(21) 第二章. 張大復的生平與著作. 即將崩解與等待建立的過程中,許多茫然、失序、誑異、疑辯的現象,成為文 化過渡的必經路程。10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社會與文化也展開了對自我重新 的重視,並蔚然積蘊為晚明獨特之繁複多彩的文化樣貌與思想脈絡。許多近代 學者指出,此即所謂「明代個人主義」再興之說。11由於陽明學標榜「狂者」的 人格風姿,加以儒禪參融之思想型態與禪悅之風的流行,更逐漸導引出所謂「狂 禪」的異端文化風潮。12這樣的思想氛圍中,許多晚明知識份子紛紛展現了迥異 於傳統儒者的生命形態:,返回本來真面目,以求在實際生活與生命中有所體 悟。 晚明小品正是此文學思潮的產物。透過此文學載體,晚明文人以張揚坦率 的文字去呈現個人獨樹一格的個性、情欲、癖嗜乃至難容於世的性格缺陷,不 僅充斥著:癡、癖、顛、懶、憨、愚、迂、狂、狷、奇……等等士大夫視為偏 僻乖張的人格評語,更以此為號,將之推崇為至高無上的性行。13他們共同的精 神姿態,構成了那個時代最鮮亮的文化現象,也留下了驚世駭俗的聲音。14張大 復以不同凡俗的生命歷程及獨特的疾病(illness)15敘事,參與了晚明這股異端 的文化風潮。他自號「病居士」 ,表彰「病則奇」的觀念,正如徐渭之自稱「畸 人」、屠本畯自稱「廢人」、陳眉公自署「贅人」……,在在反映了這些失意文 人之不遇與寄慨,不僅凸顯了人格的轉化意識,展現了在世變中藏身以全己的.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毛文芳, 〈晚明「狂禪」探論〉, 《漢學研究》第 19 卷第 2 期(2001 年 12 月),頁 171。. 11. 邱德亮指出此時期思想方面,有陳獻章(1428-1500)「自得」的出處經驗與道德思考、王陽明. ‧. 10. y. Nat. (1472-1528)「心學」、「致良知」的經學觀,和狂禪流等派為基礎的個人主義;文學上,李贄. sit. (1527-1602)「童心說」成為引領風潮的異端論述,受其影響的公安三子則各在其個別作品裡著. al. n. (2009 年 5 月),頁 64。. er. io. 重強調自我的表述。邱德亮,〈癖嗜文化:論晚明文人詭態的美學形象〉, 《文化研究》第 8 期. i n U. v. 12. 毛文芳, 〈晚明「狂禪」探論〉,頁 173。. 13.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7 年 10 月),頁 80。. 14. Ch. engchi. 費振鐘著在《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中指出,晚明普遍之末世主義的絕望心情,. 同樣也表現在張大復身上。這群「生命如飄」的文人,意識到了產生於自身的嚴重危機,並尋 找種種途徑走向自救之路,他們以一份超脫現實侷限的智慧,與放棄追逐權力的決心,向著「求 真」的目標前進,回復到人格的真誠狀態。於是,在此思想的大分辨、大否定中,一個卓立特 行的文人群體產生了。 (臺北:立緒文化,2002 年 5 月),頁 223 至 244。 15. 美國哲學家圖姆斯(S. K. Toombs)在《生病的意義》一書中,明白闡述了 illness 的概念: 「illness. 乃指醫生尚未診斷確定、個人病痛體驗的生病狀態。」 Toombs, S. K(1993)., The Meaning of Illness: 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Physician and Patient.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邱鴻鐘、陳蓉霞、李劍譯, 《生病的意義:從現象學來說明醫生和病人的不 同觀點》(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 年 5 月),頁 1。周淑媚在〈文化診斷中的病痛隱喻〉中亦 指出「病痛(illness)」的概念乃是「疾病引起的個人心理或社會文化上的反應」, 「不論個體是 否在身體或生物醫學診斷上有確切的證據,以個人主觀經驗為判斷依據。」周淑媚, 《通識教育 學報》第 15 期(2010 年 6 月),頁 4。 13.

(22)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人生智慧,亦彰顯出晚明士人獨特的理想人生觀與美學觀。. 第二節. 張大復的生帄與著作. 張大復(1554—1630),字元長,晚年自號「病居士」,一云息菴老人,生 於嘉靖三十三年,卒於崇禎三年七月九日,為晚明崑山一介不遇文人,享年七 十七歲16。. 一、家世 張大復的家世背景于文有記載者,始自張大復為其六世祖考耕雲府君所作 的〈六世祖考耕雲府君祖妣顧孺人狀略〉 ,其餘諸篇行狀17: 〈高祖考半閒府君妣 方孺人行略〉、〈曾祖考唐文府君妣貞節盧孺人狀略〉、〈先祖考夢江府君祖妣晉 孺人狀略〉、〈先外祖季五山先生暨支狄二孺人墓誌〉、〈先府君行狀〉等皆出自 其手,並收錄於《張氏紀略》的小書中。李明儒指出,張大復這些狀志的書寫, 最精采處乃在於「用靈活的史傳的書寫筆法,夾以抒情的筆觸」18,內文鮮有溢.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作心境:. ‧. 美之詞,反倒是以一幕幕的生活剪影,傳達出他內在的無奈與悲慨,據此,亦 足借之描繪出一幅親族間的關係圖,堪稱「小型的張氏族譜」19。 在〈六世祖考耕雲府君祖妣顧孺人狀略〉前的小引中,他自述其當初的寫. sit. y. Nat. n. al. er. io. ……中年廢視,楮墨不分,其又何敢以不文之筆,僭述先世之遺,顧嘗 念之家無掌故,族鮮祭酒,惟我大父母、我父母諄諄述訓之,概洋洋盈 耳。而寸管在握,有美弗彰,以故復遲陎久。丙午之嵗,禐店先妣,塊 處苫次,時理舊聞,自帄日所傳媺德懿行,以至生辰死忌,稍屬影響, 蹶貣入戶,思訊慈幃,而音容不可復作矣。此刻痛割,怦怦若墜,然由 遷店,之歲月倏忽,褾除,始薰沐稽顙,作六世祖耕雲先生妣顧孺人狀 略,志高而後,至我大父母皆有記述,以冠於先府君、先夫人狀志之首, 20 誠慎之、誠愳之。. Ch. engchi. i n U. v. 從此篇引文可知,其寫作之初心始萌於萬曆三十四年,母歿之時,他思及其諄 諄述訓及媺德懿行,恐因遷延致音容不可復作,故薰沐稽顙,為先祖作狀略。 16. 後錄張大復年表可供參考。 張大復,《梅花草堂集》卷 9,頁 1-14。 18 李明儒,《「不必顯微,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臺北:臺大中文研究所,2009 年),頁 87。 19 參見李明儒指出,從這些行略中,也可進一步了解張大復的家庭教養及家世,《「不必顯微, 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頁 88。 20 張大復,《梅花草堂集》卷 9,頁 1-2。 14 17.

(23) 第二章. 張大復的生平與著作. 述寫對象溯及六世祖,由高而後,及至張大復父母二人。湯顯祖曾在〈張氏紀 略序〉中表達出一己讀後的感懷: 客乃以崑山張元長所志六世以來行略見示,則有不忍不視,視而不忍不 竟者,竟而去之,去之而復在几閪間悱惻慨嘆,一月而神弗怡,客曰: 夙若某若某者皆嘗述其世家以煩子目,未見子不呴然而艷也,讀張氏略 而泫然傷之,太比於人情與。余解之曰:固也,吾亦世人耳,世之所喜, 吾得不喜?世之所悲,吾得不悲? 21 湯顯祖讀罷,為之多日悱惻慨嘆、神色弗怡,可知張大復所描述的以非先祖之 單純事跡,而是滿載著對先人的感念與深情。 據行狀所載,張氏一家,自六世祖前,即以孝悌為本,累傳數世;其先世 居五保古渡頭,六世祖張瑜字道瑾別號耕雲,為一農家子,耕田為生不知書, 後至楊村,始通曉古今成敗,並工書法;此為張氏一族讀書為儒之始。其後張 珮少從其父居五保古渡頭,躬耕自娛,後徙城而居,曾祖張誥,其父張維翰, 22 都是儒者,皆未能得一功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自汝曾大父為諸生有聲,夭不得志,汝大父又以某故謝業,吾所以屢躓 屢奮,百折而不挫者,徒欲一第以報大父,而遘會不逢已矣!23. al. er. io. sit. y. Nat. 張大復之〈先府君行狀〉文中,就徵引其先君所言,寫出了先世在科場舉業中 屢躓屢奮、失志連挫的經驗。文後,亦寫出其先君對他的期許:. n. 是子誠破萬卷,盡籌當世之務,脫不幸,永為明時所棄,方可奍之若數, 吾又何言。而不然者徒取章句以塗人耳目,近者披青衿,遠者冠進賢冠, 作紙偶人趨走參承態,非吾家事。吾家自唐文先生而下,豈乏三寸管可 以媚於時者哉?毋其福德不及今人,而奈何令若曹讀書復不及古人耶?24. Ch. engchi. i n U. v. 這樣的庭訓,也成了張大復日後寧可落魄沉潛,也不願媚於俗世「作紙偶人趨 走參承態」的原因。. 二、生帄. 21. 湯顯祖,〈張氏紀略序〉《湯顯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年)卷 30,頁 1042。 以上資料參見李明儒,《「不必顯微,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臺北:臺大中 文研究所,2009 年),頁 96。 22. 23. 張大復, 《梅花草堂集》卷 9,頁 14。. 24. 張大復, 《梅花草堂集》卷 9,頁 20-21。 15.

(24)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明史》中並無張大復的生平記載,目前所能蒐集到的相關傳記資料,其 中四篇分別收錄於清金吳瀾等修的《崑新兩縣續修合志》、清李銘皖等修的《蘇 州府志》 、清趙弘恩等監修的《江南通志》 ,及《崑山人物傳》中蔣鑛所撰之〈張 元長先生傳〉;另有三篇為錢謙益所撰之〈張元長墓誌銘〉、〈張元長真贊〉及婁 堅所作之〈張元長六十壽序〉。其中,《蘇州府志》對他的介紹不足百字、寥寥 幾筆, 《江南通志》最簡,僅六十八字,二者皆未能見其人格特性與風采;相較 之下,蔣鑛與錢謙益之文頗能寫出張大復之交遊與言行,裨益後世學者以此為 基底,進行對張大復生平圖像的初步勾勒;如傳中所云,他幼時即聰明出眾: 25. 三歲能畫腹作字。十二歲為文章,即有異解。. 十歲時,學習《論語.述而》〈加我數年〉章,告之塾師曰:. 政 治 大 伓尼至是韋編三絕,始知《易》道簡易,本無太過,故曰可以無太過矣。 立 大當作太,非大小之云也。 26. ‧ 國. 學. ‧. 對於《論語》此篇的理解,使他的塾師,同里名士金思齋,當場避席驚嘆:「此 27 非吾所及也。」. al. er. io. sit. y. Nat. 少英邁絕倫,父維翰,授以經史漢魏唐宋名家,故學有原本,文日奇, 28 名日貣。. n. 受父親之教導,其讀書自漢唐以來經、史、詞章皆涉獵而深究之,又能自出己見, 尤得力於司馬相如之文;是以,為學「能通曉大易,而不為章句舊聞所糾纏。」 其文「空明駘蕩,汪洋曼衍,極其易之所之,而卒不詭於矩度,吳中才筆之士, 29 莫敢以雁行進者。」 及長,「靈益刻露,於是為文章愈奇,自公車牘至名山業, 微而單詞小令,皆深根名理,抽精藻林,神采淋漓,言言堪絕倒,以故名大震韋 30 觀,雞林爭相購,以為異寶。」 可知他年輕之時即為以文章聲名為世所重,然. 25. Ch. engchi. i n U. v. 汪堃、朱成熙纂,[清]金吳瀾等修《崑新兩縣續修合志.文苑》卷 31,(南京市:鳳凰出. 版社,2008 年),頁 526。 26. 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 年). 冊 2《牧齋初學集》卷 54〈張元長墓誌銘〉,頁 1358。 27. 同上註,卷 54〈張元長墓誌銘〉,頁 1358。. 28. 同上註。. 29. 同上註。. 30. 蔣鑛, 〈張元長先生傳〉 《崑山人物傳》收入明代傳記資料叢刊第 12 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 16.

(25) 第二章. 張大復的生平與著作. 31. 「文益奇,名益噪,家亦益落。」 中年以後,仕途不得志,雖曾游京師,但「名籍籍公卿間。性故骯髒,不屑 32 曳裾侯門,遂引去。」 其後,一連串的人生打擊接踵而至,讓用情至深的他, 33 「雙淚益枯」 ;他自己曾說: 戊子哭父,辛卯哭姐,丙午哭母,庚戌哭女,癸丑哭弟,二十七年間骨 34 肉殆盡。而毛髮爪齒,髓腦顏色,無一如故者。 《古今圖書集成》中援引《蘇州府志》形容他: 大復,字元長,父維翰,少即訓以經史漢魏唐宋諸家,故大復學有源本, 文日奇,名日貣。問字者,屨滿戶外。父歨哀毀,兩目喪明。然性好讀書, 不以盲費時。或垂簾暝坐,服習其已讀之書。有不屬,即令嗣子桐傳於側。 所著有《筆談》、《聞鴈齋》、《梅花草堂》諸集、《崑山人物志》。3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父歿哀毀」,喪父之痛,讓他哭傷雙眼;自此,他謝去諸生,每日垂簾瞑目溫 習已讀之書,或讓侍者為他誦讀,未嘗廢進。 36 「不良於視,然不廢緗帙,命嗣子桐讀而聽之,以耳代目探索。」 以致「益 37 肆力於文辭」 ;錢謙益亦稱其「盲於目而不盲於心,以天眼觀之,其殆無目而 38. n. al. er. io. sit. y. Nat. 視,證入圓通之室者與。」 其居處號「梅花草堂」,常「滿騷人俠客、明裝玷 39 履……,烏啼月落,流連不已。」 「古樹橫斜,席門蔽虧,軒車至止,戶屨交 40 錯,君從容獻酬,談諧間作。」 雖貧卻好客,恰如他的好友陳繼儒在《聞雁齋 筆談》序言所說:「元長貧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買書而好讀書,老不能徇世而 41 好經世,蓋古者狷狹之流,讀其書可以知其人矣。」. 版社,2008 年),頁 538。. Ch. engchi. i n U. v. 31. 同註 26,卷 54〈張元長墓誌銘〉,頁 1358。. 32. 汪堃、朱成熙纂,[清]金吳瀾等修,《崑新兩縣續修合志.文苑》卷 31,頁 526。. 33. 蔣鑛,〈張元長先生傳〉《崑山人物傳》 ,頁 538。. 34.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 11〈先合後離〉,頁 233。. 35. 參見楊家駱主編, 《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85 年)〈理學彙編〉 〈文學典〉卷 112,. 第 631 册,頁 45。 36. 蔣鑛,〈張元長先生傳〉《崑山人物傳》 ,頁 538。. 37. 蔣鑛,〈張元長先生傳〉《崑山人物傳》 ,頁 538。. 38. 錢謙益, 〈張元長真贊〉《牧齋初學集》卷 58,頁 1358。. 39. 蔣鑛,〈張元長先生傳〉《崑山人物傳》 ,頁 539。. 40. 同註 32,卷 31,頁 526。. 41. 陳繼儒, 〈聞雁齋筆談引〉收於《聞雁齋筆談》 (續修四庫全書第 1131 冊)(上海市:上海古 17.

(26)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俗稱「崑山多才子」,他的出生地崑山,可謂人才濟濟的寶地。晚明嘉靖至 萬曆時期,該地區更堪稱文學集大成時期,詩歌、散文、戲曲等各種文體都達 到了最高峰,作家紛出。42詩歌上,王世貞高舉「後七子」的旗幟,號令詩壇; 戲曲方面,梁辰魚作《浣紗》 ,崑劇誕生並迅速風靡全國;散文方面,歸有光憑 藉其出色的古文辭,名震天下。 生活在此諸多文人雅士聚集的崑曲發源地,張大復經常參與其間,他的筆 談中更出現了諸多相關彌足珍貴的奇聞軼事。李贄的軼詩、屠隆的禪語、徐文 長少年細行、時大彬的壺藝、董西廂的傳世經過、粱辰魚度曲的風姿、吳中社 團運動的由起、明清文人醫者的療癒觀念、萬曆年間十餘次的水災和蝗 災 ……。這是一個「跨越文學、思想、宗教、醫學等不同領域的巨大潮流」43, 張大復的筆談提供一個這樣的文學案例 ,同時也保存了許多十六世紀後期江南 生活中的珍貴鏡頭。. 治 政 二、 筆談及其他著作 大 立 張大復的主要文學成就,包括古文和小品兩方面。《崑山人物傳》以古文 ‧. ‧ 國. 學. 的體裁撰寫,為晚明留下了一個寶貴的地方人文資產與史料傳承;最能代表張 大復文學成就的兩本筆談: 《聞雁齋筆談》 、 《梅花草堂筆談》 ,則屬小品文書寫, 表達了他的生活旨趣,更反映了晚明文人的心態。. Nat. sit. y. (一) 《梅花草堂》諸集與《崑山人物傳》合論. n. al. er. io. 錢謙益對張大復的古文成就極為推崇:「古文曲折傾寫,有得于蘇長公而 44 取法於同縣歸熙甫。非如世之作者傭耳剽目苟然而已。」 其記載地方文人名士 的傳記《崑山人物傳》,便是以古文的體裁撰寫。 《崑山人物傳》舊本題為《梅花草堂集》 ,此一說法,乃根據清汪中鵬於〈題 補訂梅花草堂人物傳〉中所言: 「《崑山人物傳》十一卷,故明張元長先生梅花 45 集之一也。」 其內容包括:《崑山人物傳》十卷,和《崑山名宦傳》一卷兩種; 其中,《崑山人物傳》所記載的人物自明代的洪武起,至於萬曆年間,大約 300. Ch. engchi. i n U. v. 籍出版社,1995 年)首序,頁 623。 42. 周曉燕, 《明代崑山、太倉作家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頁 5。. 43. 楊玉成, 〈病人絮語──晚明張大復的疾病與書寫〉 《2011 明清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 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2011 年) ,頁 22。 44. 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 年). 冊 2《牧齋初學集》卷 54〈張元長墓誌銘〉,頁 1359。 45. 汪中鵬, 〈題補訂梅花草堂人物傳〉《崑山人物傳》收入明代傳記資料叢刊第 12 冊(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年),頁 343-346。 18.

(27) 第二章. 張大復的生平與著作. 多人;《崑山名宦傳》則是記述在崑山地區作官者,凡 15 人。46 近人鄭培凱則指出現存《梅花草堂集》47雖然有人物十卷,和名宦一卷,卻 比清代方惟一輯的《吳郡張大復先生明人列傳稿》48少了相當的篇幅,特別是名 宦部分;雖現存資料有限,但可以大膽推論,「《梅花草堂集》就是《吳郡張 大復先生明人列傳稿》,也就是《崑山人物傳》十卷、《名宦傳》一卷。」49 另 50 外,《四庫全書》本《江南通志》 指出,張大復「兩目喪明,猶成《筆談》 、 《梅 花草堂》諸集」。可見二者應為張氏之不同著作。 經李明儒之考察,汪中鵬所言《梅花草堂集》有三:分別為《梅花草堂集》 十六卷, 《梅花草堂筆談》十四卷,《崑山人物傳》十一卷三種;此三部書歸於 《梅花草堂集》名下;今日所傳之《崑山人物傳》十一卷,則為明刻清雍正二 年汪中鵬重修版本,他認為,現今所見版本題名偶有混亂,或將《崑山人物傳》 題作《梅花草堂集》,或《梅花草堂筆談》題作《梅花草堂集》,實為三部內容 迴異之書。51 《崑新兩縣續修合志》中,評論《崑山人物傳》之書寫成就,就寫道:「焚 52 香隱几,如見其人,衣冠笑語期必肖而後止。」 言其抉幽發微、樸實傳神地鋪 陳了一個真實的讓人如置身其間的世界,為晚明留下了一個寶貴的地方人文資 產與史料。 「君未歿其書已行於世,人但喜其瑣語小言之為之解頤捧腹,未有知其古文 者也」53錢謙益這段話,感歎張大復的古文成就為其小品文之聲名所掩,然亦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見張大復之小品文在當時已為世所重。. al. er. io. sit. y. Nat. 46. n. 以上說法,亦為吳承學所採用,見其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年 7 月),頁 80。 47. Ch. engchi. i n U. v. 張大復之《梅花草堂集》目前可見有三:一為收入( 《續修四庫全書》,冊 1380)(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一為合肥市黃山出版社於 2008 年所出版,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複 印本,出版於 1979 年。 48. 張大復撰, 〔清〕方惟一編,《吳郡張大復先生明人列傳稿》(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據國立. 中央圖書館藏方式清稿本影印,1987 年) 49. 鄭培凱在〈名賢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一文中,從錢謙益所列著作名目及張安淳. (大復之孫)在 1655 年重刊《梅花草堂筆談》的〈刊刻記〉來看, 《梅花草堂集》並不是一部 屬於集部的詩文集,而是應該應該歸於史部的列傳。此文收集於張璉,《明人文集與明人研究》 (臺北市: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 年) ,頁 169。 50 51.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江南通志》,卷 165。 李明儒, 《 「不必顯微,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 (臺北:臺大中文研究所,2009 年),. 頁 27。 52. 汪堃、朱成熙纂,[清]金吳瀾等修,《崑新兩縣續修合志‧文苑》卷 31,頁 526。. 53.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 58〈張元長真贊〉,頁 1358。 19.

(28)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二) 《筆談》二書之刊行與集結 最能代表張大復之文學成就,莫過於其小品文;其小品文著作有二:一為 《聞雁齋筆談》,一為《梅花草堂筆談》;分述如下。 1.. 《聞雁齋筆談》 今所見之《聞雁齋筆談》 ,為萬曆三十三年顧孟兆等刻本;前有寫於萬曆三 十三年七月之陳繼儒的〈聞雁齋筆談序〉和沈應奎的〈病居士筆談小引〉 ,及寫於 萬曆三十四年之王時熙的〈聞雁齋筆談引〉。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二八,〈子部〉三十八,〈雜家類存目〉五,載有: 《聞 54 雁齋筆談》六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提要云: 是編大抵欲仿蘇軾《志林》 ,故多似古人雜帖短跋之格。然所推重者李贄, 55 所規摹者屠隆也。. 政 治 大. 立. ‧ 國. ‧. 實自我。. 學. 寫其體裁「似古人雜帖短跋」 ,正是說明《聞雁齋筆談》為一集結小品文之著作。 蔣鑛所撰 〈 張元長先生傳 〉 中述及,「一夕遇元長先生於淑士座,晤對移 56 時,……而讀所為聞雁齋稿,則又恍遇先生真面目也。」 足可見此《筆談》之 字裡行間時時映現出作者生活中的多樣風貌,讀來可借以返視觀照張大復的真. y. Nat. sit. n. al. er. io. 其流便爾雅似子瞻,而物情名理,往往與甘言冷語相錯而出,劉義慶、 段成式所不恆見也。57. Ch. i n U. v. 張大復的友人陳繼儒,讀罷其《聞雁齋筆談》後,寫出了如是的肯定:其才情 風流如東坡居士,行文放縱快利,不失雅正;至於其軼事瑣語中冷熱相迭的評 述筆法,雖劉義慶之《世說新語》與段成式之《酉陽雜俎》所未恆見也。 從蔣鑛與陳繼儒之所言,亦可知《聞雁齋筆談》在張大復生前已脫稿流傳, 並付梓刊行。. 54. engchi. 《文淵閣四庫全書》 (電子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頁 665。此資料取材於鄭培凱, 〈名賢. 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收於張璉,《明人文集與明人研究》(臺北市:中國明代研究 學會,2001 年),頁 170。 55. 《文淵閣四庫全書》 (電子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頁 665。此資料取材於鄭培凱, 〈名賢. 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收於張璉,《明人文集與明人研究》,頁 170。 56. 此語出於蔣鑛, 〈張元長先生傳〉 《崑山人物傳》收入明代傳記資料叢刊第 12 冊(北京:北京. 圖書館出版社,2008 年),頁 538。 57. 陳繼儒, 〈聞雁齋筆談引〉 《聞雁齋筆談》(續修四庫全書第 1131 冊)首序,頁 623。 20.

(29) 第二章. 張大復的生平與著作. 比較萬曆三十三年顧孟兆等刻本的《聞雁齋筆談》 ,與崇禎三年編輯刊行的 《梅花草堂筆談》十四卷,發現其中篇章多所重複, 《聞雁齋筆談》的篇目集中 於《梅花草堂筆談》前三卷,「《聞雁齋筆談》與《梅花草堂筆談》的關係, 只是先後編輯文稿所用的異名。」雖然篇題或有出入,內容或有增刪變化, 「承 襲的脈絡卻是清楚的」。58 《聞雁齋筆談》中,如墓誌銘之類,及錢謙益所說的「〈記容城屠者〉 、 〈濟 上老人〉及〈東征獻俘〉諸篇」,皆未見收錄於《梅花草堂筆談》,大抵因文字 風格「雜之熙甫集中,不能辨也。」59非小品文之屬也。 2.. 《梅花草堂筆談》 《梅花草堂筆談》所收,即是張大復成於晚年,且最為人稱頌的小品文。 全書十四卷九百二十三則;前〈傳啟〉一篇,錢繼章有言「張元長先生……晚 年成筆談一書」60。最後一篇有標明日期之〈白民題壁〉61,內文云:「遂命守淳 書其事」契合了《江南通志》所述: 《梅花草堂筆談》一書「乃其喪明以後追憶 而作也」的說法;文末標示有「時年七十有四。崇禎元年十月初六日元長記」 , 可知寫成之時,已為張大復晚年。. 立. ‧ 國. 學. 《. 政 治 大. 父歨,哀,毀兩目,喪明猶成《筆談》、《梅花草堂》諸集。. 62. ‧. y. Nat. 喪父之哀讓他雙目受損,於是「垂簾瞑目,溫習其已讀之書,有不屬,則使侍 者雒誦」63,是以,雖喪明猶成《筆談》、《梅花草堂》諸集。. sit. n. al. er. io. 至於完成刻板之時,據許伯衡〈張先生筆談題辭〉所言:「張先生之為筆談 數歲矣,至庚午而刻始成」64,可知當為崇禎三年,恰為張大復之棄世之年。後 經戰亂,其書刻板部分亡佚,幸賴錢繼章與其孫張安淳據殘卷輯補而成;錢繼 章與其孫張安淳的一段話,為這段史實留下了珍貴的紀錄:. Ch. engchi. i n U. v. 兵燹之後,藏書之家,十失八九,而梅花草堂諸集巍然獨存,獨筆談刊 板散失約七十餘紙,庭貽欲為補鋟,以成全書而力未辦也。……今是書. 58. 鄭培凱, 〈名賢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收於張璉, 《明人文集與明人研究》 (臺北市:.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 年),頁 171。 59. 錢謙益, 《牧齋初學集》,頁 1358-1359。. 60.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傳啟〉,前序。. 61.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 14〈白民題壁〉,頁 317。. 62. 黃之雋等編纂,趙宏恩監修,《江南通志》卷 3, (揚州:廣陵書社,2010 年) ,頁 659。. 63. 錢謙益, 《牧齋初學集》卷 54〈張元長墓誌銘〉,頁 1358。. 64. 許伯衡, 〈張先生筆談題辭〉《梅花草堂筆談》 ,前序。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