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苗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數位落差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苗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數位落差之研究"

Copied!
1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侯 世 昌 博士

苗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數位落差之研究

研究生:劉碧雲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元 月

(2)

謝 誌

本論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江志正博士及侯世昌博士的指導。從論文主題 的選定,至計畫與問卷完成定稿,江老師總不厭其煩的指導斧正,乃至出國前夕 仍細心指導與關心;九月後幸蒙侯世昌老師的接續指導,對資料的整理與研究結 果的撰寫懇切指引,讓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恩澤永銘。 其次,承蒙口試委員葉教授重新、楊教授銀興,用心的審閱論文,口試時提 供精闢的指導與寶貴的建議,讓本論文內容得以修正而更臻完善,謹此深致謝忱。 二年半的歲月,多少個風雨無阻的夜晚,感謝國研所師長們不辭辛勞的教導 善誘,讓同窗摯友們共同學習分享與成長,留下師生溫馨互動與關懷的美好扉 頁。尤其論文寫作期間,小組夥伴們秀櫻、添旺、淑媛、國樑、炳炎,彼此鼓勵, 相互提攜,加上憲銘於班網訊息的敦促,心中充滿著無限的感激與珍惜。 此外,問卷施測期間,感謝苗栗縣二十九所國小校長、主任、老師們熱心協 助指導六年級學生施測;何校長英忠對統計方法提供諮詢與指導,借調教育資訊 中心期間適逢修課與論文計畫的寫作,夥伴們在資教業務的協助與包容,赴任僑 文國小後兩位主任的分憂解勞,同仁們協助校稿,併此致上萬分謝意。 最後,要感謝外子超明的支持,忍受無數個晚餐自理的日子,雙親的關心及 一對兒女瀚賢、欣秀,假期協助問卷資料的建檔,求學在外各自努力,讓我無後 顧之憂。值此論文完成之際,願與我的家人和好朋友們共享這一份喜悅。 劉碧雲謹誌 2007 年元月

(3)

苗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數位落差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以提出具體建議,供 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之參考。本研究主要以苗栗縣 29 所國民小學 544 位六年級 學生,針對電腦與網路使用概況進行調查,並透過描述性統計、百分比同質性卡 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 根據分析結果,獲得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國民小學學生家中有電腦並可上網之比例甚高,但不同地區有顯著落差。 二、國民小學學生運用資訊科技之內容,與資訊教育目的有明顯的落差。 三、國民小學學生資訊素養,因不同父母親族群、職業、家庭資訊設備、學校所 在地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四、不同性別的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方面有所不同。 五、不同族群之國民小學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機會、內容與資訊素養上呈現顯 著性差異。 六、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其子女在家中有電腦可以使用及上網的比例較高。 七、國民小學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機會、內容及資訊素養方面,會因父母 親職業不同而有所差異。 八、不同地區學校之國民小學學生,在「數位運用機會與內容」和「資訊素養」 上呈現明顯的落差。 九、不同地區學校之國民小學學生,在資訊教育時數與內容上有顯著不同。 十、家中擁有資訊設備資源之國民小學學生,其在資訊素養上的表現優於家中沒 有相關設備之學生。 關鍵詞:數位落差、使用資訊科技機會、使用資訊科技內容、資訊素養

(4)

A Study on the Digital Divide of Six-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Miaoli County

Pi-Yun Liu

Abstrac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was not only to investigate the digital divide of six-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but also to apply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ool.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homogeneous Chi-Square and one-way ANOVA analysis. The sample of this study was 544 six-grader’s students studying in 29 elementary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the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the following:

1.Most students have th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but the proportion differs from the areas. 2.Huge gap exists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he usage of IT and the purpose of IT education. 3.The “IT equipment” of elementary students will differ from parents’ tribes, occupations, IT

devices at home and the locations of the schools.

4.The content of the IT usage will also differ from students’ genders.

5.The content, opportunity and equipment of the IT usage will differ from students’ tribes,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obviously observed.

6.Children could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better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t home if their parents are higher-educated.

7.The opportunity and access to the Internet will differ from parents’ occupations, referring to the contents of the IT usage as well as equipment.

(5)

9.Students from different areas will have obviously different content of the IT education. 10.Students who have IT hardware and resources at home could have better equipment than

those who do not.

KeyWords: Digital Divide,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portunit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6)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意涵---11

第二節 影響數位落差的相關因素---38

第三節 縮小數位落差之相關策略與措施---48

第四節 數位落差之相關研究---6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5

第一節 研究架構---75

第二節 研究對象---76

第三節 研究工具---87

第四節 實施程序---9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9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3

第一節 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分析---93

第二節 學生數位落差背景層面的結果分析---100

第三節 學生環境層面數位落差之結果分析---1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5

第一節 結論---155

(7)

參考文獻---166

一、中文部分---166

二、英文部分---171

附錄

附錄一 苗栗縣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問卷---173

附錄二 同意書---179

(8)

表 次

表2-1 數位落差之內涵彙整--

---

19

表2-2 資訊基學習內涵---

---

24

表2-3 社會中數位落差的影響因素研究彙整---39

表2-4 教育體系中數位落差之相關因素研究彙整---43

表2-5 各縣市電腦普及率情形---56

表2-6 各縣市網路普及情形---57

表2-7 台閩地區各縣市民眾資訊近用情形跨年度比較---59

表2-8 數位臺灣e化政府計畫具體績效指標---65

表2-9 教育體系內數位落差之相關研究---

---

69

表3-1

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學校數現況及研究樣本、抽樣數及

分配比率---77

表3-2 不同性別、族群、家長教育程度、家長職業調查基本資料統計80

表3-3 不同學校所在地區、資訊教育與資訊設備調查基本資料統計--84

表3-4 苗栗縣國民小學學生電腦與網路使用概況問卷---89

表4-1 學生使用資訊科技機會之資料分析---94

表4-2 學生使用資訊科技內容之資料分析---96

(9)

表4-4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主要在哪裡使用電腦上網之卡方統計分析----101 表4-5 不同家庭背景學生其在家中是否有電腦可以使用之卡方統計---105 表4-6 不同族群學生家中沒有電腦的主要原因之卡方統計分析---108 表4-7 不同背景變項家中有電腦之學生家中是否可上網之卡方統計---111 表4-8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家中有電腦不能上網原因之卡方統計---113 表4-9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家中連網方式之卡方統計---116 表4-10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使用電腦的主要目的之卡方考驗資料分析----117 表4-11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使用電腦上網主要目的之卡方考驗分析---121 表4-12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溜覽網站類型之卡方考驗分析---124 表4-13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使用電腦上網搜尋資料方式之卡方考驗 分析---126 表4-14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上網時最主要的困擾與問題之卡方考驗 分析---129 表4-15 不同性別學生在資訊素養之

t

考驗摘要---131 表4-16 父母族群不同學生資訊素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132 表4-17 父親職業不同的學生資訊素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133 表4-18 不同家庭中電腦資源與學生資訊素養之

t

考驗摘要---134 表4-19 不同地區學校學生主要上網地點之差異情形卡方資料分析---142 表4-20 不同地區學校學生家中是否有電腦差異情形之卡方資料分析---143 表4-21 不同地區學校家中有電腦之學生家中是否可以上網之卡方考驗 資料分析---144 表4-22 不同地區學校學生其使用電腦主要目的之卡方考驗資料分析---145 表4-23 不同地區學校學生使用電腦上網主要目的之卡方考驗分析---146

(10)

表4-25 不同地區學校學生在學校使用網路地點之卡方考驗分析---147

表4-26 不同地區學校其學校資訊相關課程堂數之卡方考驗分析---148

表4-27 不同地區學校其上資訊相關課程使用電腦數之卡考驗分析---149

(11)

圖 次

圖2-1 資訊素養內涵... 20

圖3-1 研究架構... ....75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首先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並據以引出本研究之目的與待答問題,繼而界 定相關的名詞後說明本研究所採行的研究方法與步驟,最後敘述本研究的研究範圍 與限制。因此,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 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 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化的時代,資訊科技的進步,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方式,改 變了商業應用的模式,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資訊與知識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因素,世界先進國家紛紛投入資源,積極推動國家資訊建設。 我國在電腦、網路等資訊科技的產品快速的升級及普遍化,為我們的日常生活 帶來了重大的改變。而在「知識經濟」的社會,能夠接近知識、掌握資訊的人就是 贏家,數位科技正是取得知識與資訊最便捷的管道,在資訊時代裡,資訊本身即是 一種資本,資訊的運用是一種必需的技術,因此,能夠使用數位科技者,能擁有資 訊者更易邁向成功之路,但由於資源掌握及分配的不均衡,及對於資訊與通信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的應用未能普遍,造成了相當 大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擁有電腦及網路的使用技術者成為資訊富人,反之 成為資訊窮人(李京珍,2004) 。

教育部2006在數位台灣168 e化城鄉零距離,數位機會專刊提及,隨著網際網路 的運用逐漸普遍,引發數位落差問題。其中由於電腦及網路使用能力的差異,造成

(13)

資訊取得產生嚴重的落差。教育及工作機會也產生很大的差異,隨著差異的擴大, 資訊窮人與資訊富人的差異也會日趨嚴重(教育部,2006)。

美國商務部在1999 年7 月6 日曾發表「從網路中跌落」(Falling Through the Net) 第三年報告中,首次提出數位落差一詞,該報告也明確指出:「數位落差」即代表 著「資訊擁有者」(information haves)和「資訊缺乏者」(information have-nots)間的差 異,在資訊社會開展的過程中已然產生,並且正逐漸擴大中,更強化了現有社會中 的不平等,造成了社會上公平與正義的問題(Irving, 1999)。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為解決 數位差距的問題,在2000 年2 月的國情報告中,宣布聯邦政府將投注二十億美元, 從鼓勵民間企業捐贈電腦、辦理新進教師電腦訓練、設立社區科技中心、擴充社區 網路設施與頻寬、提供原住民資訊專業訓練等方面著手,整體改善電腦及網路使用 的環境,藉此轉化數位落差為數位機會(吳清山、林天祐,2000)。接著美國聯邦教 育部於2000年8 月公佈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學生若在富有的學區不僅在學校有較多 的機會使用電腦,回家之後也可以繼續使用網路;相反的學生在貧窮學區,在學校 上網的機會相對較少,大部分學生回家之後也沒有上網的機會,即使有上網的機會, 也常因撥接網路連線的速度緩慢,降低了學習的意願或因為資訊素養的不足,使網 路的使用行為產生差距,而在教育上產生了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現象。顯示「數位落 差」此一新興的議題,在國外已引起相當大的關注。 亞太電子商務高峰論壇(eASIA Forum)在 2004 年 9 月 22 日發表的一篇「創造全 民共享之資訊社會的數位機會」中說明在以資訊科技為競爭力基礎的全球化新經濟 體系中,「數位落差」逐漸成為社會不平等的根源,資訊科技可以使我們提昇生產力, 網際網路也可以藉此創造更多的財富,但是由於資訊不均衡以及未能普及,各界對 資訊科技的了解與利用等原因,造成了數位落差的產生,也造成城鄉、族群、企業 與性別等之間的數位鴻溝,只有充分運用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幫助更多的弱勢社群 提昇競爭力,才能縮短數位落差,才能利用數位機會開創更大的契機,達成全民共

(14)

享的資訊社會的願景,再度說明了在資訊社會裡,資訊的擁有、網際網路與資訊科 技的運用能力的重要與競爭力,值得各界重視。 綜觀,我國由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自1998年2月推動資訊教育,召集學校、縣 市教育局代表及專家學者等籌備設置了「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網站,於 1998年8月正式上線。在學校教師、相關學者專家的努力下,提供許多教學資源予學 校應用,頗具成效,並於2000年4月正式命名為「學習加油站」。當時成立的宗旨為 整合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提供全國師生共享教學資源;及教學與學習經驗交 流園地,達資源流通、縮小城鄉差距的目的(教育部,2000),可見數位差距的問題 當時已被教育部所重視。 1999年為加速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擴大資訊產品的需求,藉由學校內的資 訊教學進而擴大帶動家庭對電腦的需求,促進資訊與通訊產業界的發展,教育部提 報「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追加預算六十四億七千二百三十萬元, 使所有國民小學皆有電腦教室且可上網路,並加速培訓所有的中小學教師具備資訊 基本素養,使資訊教育向下紮根。當時,苗栗縣的狀況從2000年8月7日「資訊教育 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執行成效訪視報告中窺知,除連線速度稍慢尚待加強 外,每所國中小學至少各有一間電腦教室,校校有電腦並已達一人一機的電腦教學 設備環境。 苗栗縣政府教育局在前局長溫振琴開始大力推動資訊教育下,自1999年起加速 培訓教師資訊基本素養,並持續三年辦理教師資訊基本能力檢測,厚植教師電腦教 學的基本能力,同時開始實施學生電腦、網路教學。2001年配合教育部建構完善資 訊教育基礎環境;推動資訊與網路教育,提升全民資訊應用知能;延伸台灣學術網 路至各級學校;善用網路資源改進教學模式,促進校際資源共享;加速資訊人才培 育的施政方針,成立了苗栗縣教育資訊中心。從發展數位化教材建置教學資源網、 充實網路學習內涵、並在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整體願景「資訊隨手得,

(15)

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的理念下。2002年起推動資訊融入教學模 式從資訊初級種子學校、中級種子學校到典範種子學校。目前計有五十二校加上網 路合作學習二十三個社群加強建立數位學習課程的推動,苗栗縣教育資訊中心近年 來並為平衡城鄉數位落差,除優先辦理偏遠學校電腦資訊設備的汰舊換新,暨全縣 分區教師資訊素養研習、資訊教育輔導訪視等。並定期辦理各項網路競賽活動如創 意繪圖,生日賀卡、母親節賀卡、教師節賀卡、行政暨教師網頁製作觀模等比賽, 並於2005年9月23日整合並提供苗栗縣教師教學資源運用之網站,提昇師生資訊能力 與網路學習素養(http://www.mlc.edu.tw/elearn)。更積極配合教育部,各年施政方針目 標,強化網路不當資訊防制與宣導;加強偏遠地區資訊教育資源與人才培育,並配 合教育部電算中心督導數位機會中心的運作,期能縮減數位落差,提升教育品質。 行政院國家資訊推動小組亦於2004年度提出「縮減數位落差四年計畫」推動逐 年改善數位落差現象,以「收訊無死角,上網沒煩腦,人人有機會,生活無限好」, 為發展願景,創造一個公平運用通訊科技的環境,使得任何人都能夠不受教育、經 濟、區域、身心等因素限制,改善其生活品質,而產業與國家亦均能均衡發展(教育 部,2006)。因此本研究鑑於從政府到地方對資訊教育的推動與解決數位落差的重 視,研究者因自2005年6月起借調苗栗縣教育資訊中心擔任副主任,主任則由教育局 長兼任,負責本縣國中小學校資訊教育與網際網路的推動工作,因此欲從資訊教育 推動者的角色,來了解不同地區學校、性別、族群、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校資訊教育、 學校資訊設備之國小六年級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機會、使用資訊科技之內容、資訊 素養等方面之現況,據以探討其落差的情形為何,並提出建議,以作為解決數位落 差所造成的問題,及行政主管機關未來措施之參考,為本研究的動機。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之背景動機,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待答問題,以確定研究的 主要方向,釐清研究之焦點,並確立本研究所欲達成的目標以及待考驗的議題。

壹、研究目的

一、了解苗栗縣國民小學學生數位運用現況。 二、探討苗栗縣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的情形。 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構、國民小學等相關機構之參考。

貳、待答問題

一、苗栗縣國民小學學生數位運用現況如何? (一)國民小學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機會上的現況如何? (二)國民小學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內容之現況如何? (三)國民小學學生在資訊素養上之現況如何? 二、苗栗縣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的情形為何? (一)不同性別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族群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為何? (三)不同教育程度、職業之家長學生數位落差現況為何? (四)不同所在地區學校學生之數位落差現況為何? (五) 不同資訊教育環境學生之數位落差現況為何? (六) 不同資訊設備環境學生之數位落差現況為何?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探討的問題,意義明確,茲將在文獻蒐集與資料分析過程中,所 涉及的幾個重要名詞,依據相關文獻將「國民小學學生」、「家庭背景」、「數位 落差」、「資訊素養」、「學校資訊教育」、「學校資訊設備」的義涵,簡要界定 如下:

壹、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

本研究所稱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係是指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由政 府所設立的公立學校六年級的學生。

貳、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是指學生所出生之家庭,其父母之教育程度、家長職業、及家庭資訊 設備等。

參、數位落差

「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

是指在現代社會中,擁有數位運用機會、資訊科技 內容及資訊素養者,與不具有數位運用機會、資訊科技內容及資訊素養者間產生的 差距情況。本研究所稱之「數位落差」係指受試者在數位落差的現況各項衡量項目 如:家庭是否有電腦設備、是否可供上網及其使用機會點如何及其在資訊科技之使 用內容如:使用電腦之目的、溜覽網站的類型、方式、困擾與問題暨資訊使用素養 等在資訊運用上的差異情形。

肆、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一種運用資訊的能力,用來幫助資料的蒐集檢索獲取新資訊,將資 料分析編輯成個人有用的資訊,蔚為資訊時代生活應用的基本能力。其包含傳統素 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以及網路素養,本研究著重在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為主。

(18)

伍、學校資訊教育

本研究係指學校課程九年一貫議題中授與學生資訊科技的相關課程,其內容包 含電腦與生活關係的認識、電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文書處理運用、文字輸入法、 網路資料搜尋運用、電腦繪圖、簡報、網頁製作、電腦輔助教學、電子郵件(E-mail) 的收發、網路倫理、智慧財產權、網路資源運用等課程。

陸、學校資訊設備

本研究係指各學校所擁有之電腦的軟硬體相關設備,硬體設備包括:學校資訊 中心、電腦教室、各專科教室、視聽中心、各班級、校園網路等,學校各場域之電 腦及相關設備;軟體方面:各領域輔助教學軟體、文書處理、網頁設計、簡報製作、 繪圖軟體--等。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文獻分析主要在探討有關數位落差的定義和內涵及相關研究結果,作為 建立研究架構及研究待答問題之依據,並探討影響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現象之相 關因素,採問卷調查法,藉由蒐集國內外有關數位落差之博碩士論文、期刊、學報、 網站、行政機關政策等相關的文獻資料,作為探討數位落差的理論基礎,主要以問 卷調查法進行現況資料蒐集,再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依據研究計畫及研究架構來進行研究,其研究步驟說明如下:

一、確定研究主題擬定研究計畫

本研究經與指導教授確定研究方向後,擬定研究的題目,進行相關文獻資料

(19)

的蒐集,經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後,加以整理並進行分析,歸納分析出本研究的研 究動機、研究目的,擬定本研究之架構。

二、閱讀歸納相關文獻,進行文獻探討與分析

針對研究架構蒐集並閱讀國內外相關文獻,經綜合整理與分析,建構本研究 的概念,初擬研究計畫,並撰寫文獻探討。

三、研究問卷

依據文獻探討的內容,將蒐集來的各種問卷整理歸納,與指導教授討論,經 指教授同意,引用李京珍(2004)「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研究-以臺北市 國民小學為例」之研究問卷。經取得其同意書並將其背景變項作小幅修正,於論 文計畫發表後進行正試問卷調查。

四、進行正式問卷調查

正式問卷,以苗栗縣國民小學,大、中、小、迷你型學校,分層隨機抽取29 所學校六年級各一班學生,進行正式問卷寄發調查回收工作。

六、進行資料分析處理

正式問卷回收後加以整理,以SPSS10.0 電腦套裝軟體作資料統計分析。

七、撰寫研究報告

根據問卷分析之結果加以歸納整理,提出研究發現,形成本研究之結論並提 出具體建議,完成研究論文之初稿。將初稿經教授指導討論後,並經口試委員指 導修正後正式完成。

(2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方向,訂定出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 茲分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係以苗栗縣縣立國民小學學生為取樣範圍,「數位落差」現況為研究主 題,研究對象以六年級學生,在實際進行研究時,為顧及研究的可行性及明確性, 本研究限於研究地區、研究主題、研究內容對象方面,均有明確的範圍與限制。茲 分述如下: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以苗栗縣縣立國民小學為範圍,未包括其他地區,以期能作同質性的 比較。

二、研究主題方面

本研究著重於在教育上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瞭解數位落差的內涵、 影響因素以及縮小數位落差的相關措施,作為教育界重視此問題與改善之面向。 至於「數位落差」現況這個主題,可以有許多面向,如年齡間「數位落差」、企 業間「數位落差」、甚至國際間的「數位落差」,則不在本研究範圍。

三、研究內容對象方面

本研究資料蒐集之對象以國民小學學生為實證資料蒐集之範圍,因臺灣地 區、高屏地區等區域性暨臺北市都會區的差距已有相關研究調查,本研究僅對「苗 栗縣」公立國民小學學生為蒐集資料之對象,期深入瞭解苗栗縣的個別性,且考 慮國小學生對問卷的理解能力,僅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對象。

貳、研究限制

(21)

本研究在研究設計上力求嚴謹,在資料蒐集及分析上力求正確,但因本研究受 限於研究主題樣本、研究時間、研究方法等三方面,在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推論上, 有三項限制,分述如下:

一、研究主題樣本的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必須同時兼顧研究之可 行性、必要性、明確性,僅選取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無 法擴及其他年級並大量取樣進行分析。因此,在本研究結果的解釋,受主題範圍 的限制並不適宜推論到其他地區。

二、研究時間因素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以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六年級 學生為範圍,時間點著眼於現在。因此,在本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推論,將受時間 因素限制。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法作量化的研究,難以掌握填答者特定的認知態度及 個別的心理差異等影響因素,使推論難以兼顧被研究者主客觀條件上的差異而有 所偏頗。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希冀能藉由苗栗縣國小學童數位落差的現況,來了解教育現場中的實 況,並提出建議。因此,本章依據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分為三節包括數位落差之 意涵、數位落差之相關實證研究、數位落差之影響因素及因應措施等,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意涵

壹、數位落差的定義

digital divide一詞,有稱為數位落差、數位鴻溝、數位區隔、數位差距、數位格 差等翻譯字詞(李書豪,2005)。本研究皆翻譯成『數位落差』一詞,「數位落差」 最早在1995 年就由美國商務部進行研究,且發現了這個現象的存在,並針對此現象 是否有所擴大而著手進行為期四年的研究,直到1998 與1999年National Telecomm -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NTIA)又陸續發表「從網路中跌落第二 集︰數位落差的新資料」(Falling Through the Net Ⅱ: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與「從網路中跌落︰數位落差的定義」(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兩份研究報告,並將數位落差界定為︰「擁有數位訊息工具者與無訊息工具 者之間透過數位化工具在財富、訊息的獲得方面的差距問題,而數位落差也反映出 美國在經濟領導與公權利上的問題。」 「數位鴻溝」(digital divide)是數位化資訊社會中,日漸浮現的問題,陳敬如(2000) 認為數位鴻溝是一種構念而不是一種實體,在數位化資訊化社會中,個人由於其本 身的社會屬性原素,而在訊息科技的接近使用、訊息內容的接近使用及訊息素養上,

(23)

有程度上不同的差異表現。 「數位隔離」一詞指在網際網路使用者間因本身知識階層或所得上之差異而出 現嚴重落差的情況(劉文文,2000)。 李孟壕(2000)認為以「訊息鴻溝」來取代數位化落差更為貼切,因為他認為機 會落差似乎考慮的只是經由訊息工具中的電腦(網路)所引起的漣漪,但是訊息鴻溝 則是更顧及到更廣的面向,包含大眾媒體、人際關係,以及個人在社會所特有的屬 性等等,各種管道都關乎個人接受訊息的強弱、大小。 數位落差是指一群可以有效的運用新訊息和新傳播溝通工具如網際網路的人, 與另一些無法有效的使用這些新訊息和新傳播溝通工具的人們之間的差別和隔閡 (黃瓊儀,2001)。 所謂數位差距是指網路訊息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化下,在通訊技術、教育程 度與實務經驗間的差距,將導致彼此的差距拉大,也使得貧富差距被快速拉大(彭慧 鸞,2001)。 「數位落差」是指訊息科技的發展與使用可能因為性別、種族、階級或居住地 區等而有所差異,使得人們在接近、使用訊息的機會上產生差異,形成所謂的數位 落差,(曾淑芬,2002;黃柏睿,2002)。 從資本主義下來看,「數位化落差」一般被認為存在擁有電腦與使用網路者, 以及無法使用網路與最新科技者之間的差異,將人們區隔為訊息擁有者與訊息欠缺 者兩大資訊化社會的社會階級,而連線與否則決定了人們所處的社會階級(劉燕青, 2002)。 行政院研考會於2002年,認為數位落差是由於訊息和通訊科技突飛猛進發展 下,人類已跨越了時空、距離的限制能相互溝通,訊息素養與應用能力成為現代人 必備的基本智能,只要能掌握及運用訊息和通訊科技所帶來的機會,便能進一步改 善生活素質與社經環境;然而因性別、種族、階級或居住地理區域等社經背景的不

(24)

同,造成了接觸訊息與通訊科技的機會不同,使得台灣資訊化社會產生了不平等現 象。 鄭欽文(2003)在其研究指出,數位落差是資訊社會中所呈現出來的一個現象, 在資訊社會中,個人因為社會環境和家庭的原素,而在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資訊 內容的接近使用、資訊素養等方面,有程度上的表現差異。 數位落差即數位差距,是擁有資訊工具與未擁有資訊工具者之間,因透過數位 資訊科技的電腦網路工具在知識、財富、資訊獲得方面產生差距,其內涵包括資訊 科技接近使用機會、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及資訊素養等三方面(蕭佑梅,2003)。 在現今資訊時代中,擁有電腦、網路等數位化科技者,正快速拉大與未擁有者 在「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與適切處理資訊的「資訊素 養」上的距離,造成知識財富的差距,形成新的社會不公平現象,李京珍(2004)於 台北市國小學生調查研究提出上述看法。 黃耆青(2003) 認為數位落差係主觀、客觀原素無法利用資訊技術來形成競爭優 勢的現象。 數位落差或稱數位差距、數位鴻溝、數位格差、數位分隔、或數位斷層;指不 能有效運用網路資訊與資源的地區或族群,將成為社會的弱勢者,與相對強勢者之 間產生的區別或分隔。系指擁有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和未擁有數位素養者之間所 產生的鴻溝或斷層(楊涵如,2004)。 數位落差是一種現象,是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國與國之間因為數位 資訊科技包括電腦、網際網路、手機,PDA 等等的普及程度及使用程度,導致獲得 知識或資訊程度上的差異,(黃玉玲,2004)。 楊榮宗(2004)認為數位落差係在數位化資訊社會中,個人因其社會屬性,如︰ 性別、種族、家庭經濟、階級或居住地區等的不同,使得在資訊科技的近用機會、 使用能力、與內容取用適合度上產生差異。

(25)

徐松郁(2005)的研究指出數位落差系指國國小童,在資訊社會中,學童因主觀、 客觀原素的差異,使得學童在接近、使用資訊的機會與表現上產生的差距。 「數位落差」係在資訊社會中,因地理區隔、族群、性別、階級、居住地區、 經濟狀況、家庭原素,以及知識、技術及能力等原素的差異,使得人們在接近、使 用資訊的機會與適切處理資訊的資訊素養上所產生的差異(黃嵩傑,2005)。 教育部2006年在數位台灣168 e化城鄉零距離,數位機會專刊中發表「縮減城鄉 數位落差創造數位機會」文中提及,「數位落差」一詞,係指擁有使用電腦及網路 能力者與不具備電腦及網路使用能力者之間的差異。 NTIA指出︰由於電腦對於個人從事經濟活動及個人終身發展的影響力越來越 大,電腦擁有與否將造成貧、富差距與影響個人成就的重要原素。電腦的普遍運用 已經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而且貧富人數有快速增加、財富累積差距加大 的趨勢。此一現象使多年來美國努力維持的社會正義原則受到嚴重挑戰,因此,廣 泛受到政治人物的重視(林天佑,2001)。 美國商務部於1999 年7月6日發表的「從網路中跌落-定義數位落差」(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專題研究報告中首次提出「數位落差」一 詞,意指數位化資訊工具造成擁有資訊工具者與未擁有資訊科技者在財富與資訊獲 得上的差距問題。美國商務部發現,近幾年來由於電腦科技的高度發展,已有快速 拉大知識取得、財富累積以及社會地位差距的現象,而這種因社會數位化的結果而 加大個人之間在知識、經濟、社會差距的事實,美國商務部稱之為「數位落差現象」。

依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定義,認為「數位落差」是每一個人、家庭、企業和地理區域的資訊存取 與通訊技術運用,因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以及網際網路利用的活動而呈現的差距現 象。也是在全球數位化發展過程中,不同國家、地區、企業、年齡、性別、所得及 族群之間,因對資訊通信科技的掌握與應用能力上有差距,以致參與經濟與社會活

(26)

動機會的不均等(OECD,2001)。 Bridges.org(2001)組織的研究報告中提出數位的發展需要包括負擔能力、有意 義的內容及服務、社會文化原素、合法的管理機製、經濟環境以及良好的政策。數 位落差並非單獨存在,而是在不同的國家和民眾之間,不同層次資訊通訊科技(ICT) 的近用及基本的資訊通訊科技的使用及應用。在富有及貧窮的國家之間,網路使用 的不均等已經更甚於貧富的不均。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2002)定義,認為數位落差是一種廣 泛的認知,意指橫跨不同群體間在接近使用資訊設備的差距。這裡的資訊設備包括 電話(無論是有線電話或是行動電話)、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沒有這些設備的人們 沒有能力和機會取得資訊來源。而不同的群體可能是經濟地位的富有和貧窮、社會 階級的種族、男女性別、年齡分年輕和年老、城市和鄉村地區之分或國家經濟富有 和經濟貧窮。

數位落差網(Divide Digital Network)(2002)認為數位落差乃是在能夠與不能夠有 效地使用資訊科技的人群、社區之間,總存在著一條鴻溝,這種科技使用的不公平 現象,比以往排除了更多人享有新經濟的成果。 Eszter(2003) 探討如何在網路上取得資訊的能力,提出「第二層次數位落差」。 數位落差不只是網路使用的不均等,也是個人之間線上技能區別變化的層次。技能 亦即能有效率的在網路上搜尋資訊的能力。 綜合國內外機構及相關研究對數位落差所下的定義可知,資訊科技雖帶來數位 化的迅速與方便,卻也導致另一種型態的差距出現,從文獻中學者專家或機構對它 的定義可以發現,影響數位落差的因素,不外有性別、種族、地理位置、社經背景、 教育程度等原素,而這些因素將造成個人、家庭或國家在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上或 應用上產生落差,造成資訊富者愈富及資訊窮者愈貧的情形,形成社會上的新的不 公平和不均等現象。因此,本研究所稱之「數位落差」係指在現代社會中,擁有數

(27)

位運用機會、資訊科技內容及資訊素養者,與不具有數位運用機會、資訊科技內容 及資訊素養者間產生的差距情況,即受試者在數位落差現況調查的各項衡量項目 如:家庭是否有電腦設備、是否可供上網及其使用機會點如何及其在資訊科技之使 用內容如:使用電腦之目的、溜覽網站的類型、方式、困擾與問題暨資訊使用素養 等在資訊運用上的差異情形。

貳、數位落差之內涵

臺灣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xecutive Committee of commercenet Taiwan)的研究報 告指出「數位落差」涉及層面甚廣,多數民眾對於「落差」二字多存有負面的意義, 而國內對於數位落差的討論亦多以文化與人道關懷之觀點,探索在資訊通信科技普 及化的今日弱勢族群對於資訊資源之社會不公平現象為主,如以人口統計學之變數 如年齡、性別、教育、收入、種族等分類模式進行分析。此種類型之分析模式固為 了解數位落差之基本模式,惟此類型之分析研究對於數位落差之了解仍有其局限 性。並認為「數位落差」的真正內涵可解讀為由於資訊通信科技的資源分發不均, 以及其所造成對於資訊通信科技的運用之不平等,導致國與國之間、族群與族群、 甚至個人與個人間產生擁有與未擁有資訊通信科技資源之情形逐漸增加,而其對於 社會的影響,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都將因資訊通信科技的進步而加劇,可稱 之為「數位落差」。也就是說,數位落差係因地理區隔、族群、經濟狀況、性別,以 及技術、知識及能力在使用網際網路等資訊通信科技資源應用上差異所造成之差 距,因此數位落差不全然是負面的意義,數位落差的產生可視為因資訊通信科技的 發展與普及化所造成之一種現象。 曾淑芬、吳齊殷(2002)以「質能」和「量能」來進行數位落差問題的研究︰「質 能」主要為資訊素養和資訊進修機會上的落差,其中在「資訊素養」部分又包括︰ 網路素養、解決問題能力、媒體素養、國文數理素養以及資訊技術素養等五項;「量

(28)

能」原素主要定義為「資訊接近使用」上的落差,其中包括「電腦擁有」、「網路 近用」和「網路使用」等三項。 美國商務部國家電信局及資訊管理局自1995年起持續進行「從網路中跌落」調 查,調查美國家庭在電話及電腦的擁有率、網際網路的使用普及程度、資訊服務的 使用狀況等差異,來研究美國在資訊量能方面的數位落差問題。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在2003年日內瓦(Geneva)召開「世界資訊社會 尖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SIS)表示︰所謂數位落差是很 多落差的總結,包括科技的落差(technology divide)、基礎建設的落差等各方面落差, 我們不能夠假設這樣的落差會自己消失,從工業革命來看,就知道貧富落差是不會 消失的,而如果沒有政府、私人以及志工團結的努力,這樣的數位落差是不會自動 消失的(黃俊國,2003)。 鄭欽文(2003)認為知識的取得所必須倚賴的資訊科技,將會因每個人家庭、種 族、收入、教育程度、與地理區域的不同而產生差異,而產生所謂的資訊富人 (information rich)與資訊窮人(information poor)的不平等,即「數位落差」的現象。 其研究的內涵向度為:1.資訊科技接近使用現況又分為︰(1)資訊科技設備與服務接 觸時間,(2)連網地點,(3)資訊科技設備與服務普及率,(4)家庭未連網原素。2. 資訊內容接近使用現況分為︰(1)電腦使用目的,(2)網路使用目的,(3)網路瀏覽內 容類型,(4)資訊搜尋來源與策略,(5)網路使用困擾。3.資訊素養現況︰(1)家裡有 無電腦,(2)家裡有無網路,(3)家裡使用頻寬數據機、ADSL 與社區寬頻上網模式等。 楊榮宗(2004)在校園數位落差因應策略分析之研究中,將數位落差的內涵界定 為「質能原素」和「量能原素」將「質能」原素區分為︰資訊內容取用適合度、資 訊素養與資訊進修機會等三項。同時認為資訊素養又可分廣狹二義︰從道統的國文 數理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及網路素養等四項能力,其中電腦和網路素養更須 建構在知識、技能、態度等原素。在「量能」的向度上則有「電腦的擁有、網路的

(29)

近用、網路的使用」等內涵。 digital divide二字的意涵牛津自典的解釋詞段中,在於「access」的英文字,是 比較抽象的字詞,接近使用?接近的機會?使用?接近?取用?都在這個字「access」 的意思含意中。該研究將其翻譯成「進用」並提出學校間存在的數位落差即是指︰ 存在於各校的資訊教育推展下,學校主體和師生之間的獲取資訊的使用機會與使用 表現的背景下,學校間在數位化所遭遇到的內容上與數量上的機會與表現差距的問 題。意指「進用資訊的機會」、「進用資訊的內容」、「進用資訊內容的技能與素 養」、「進用表現下工作應用能力與內容上」、「進用能力的心態與表現」之間的 差距情況(李書豪,2005)。 徐松郁(2005)在苗栗縣國國小童數位學習機會與表現之研究,認為數位落差之 內涵在數位表現上包含︰電腦操作能力(電腦素養)、使用網路統整資訊的能力(網路 素養)、網路倫理能力(電腦素養)、線上實際操作的能力;數位學習機會方面則包含︰ 個人接觸歷史、資訊識讀程度、父母態度、家庭資訊設備、學校支持度之不同等而 有所差異。 李京珍在2004年的研究已整理出數位落差之內涵匯整表,為了衡量數位落差的 模式、了解形成落差之現狀與原因,將數位落差的核心問題和內涵定義出,資訊進 用機會、資訊進用的內容和資訊素養三層面。 綜合上述許多研究歸納數位落差的內涵,主要包含兩個面向︰「質」的方面為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資訊技能及資訊近用的機會;「量」的方面則為能 否「接近使用資訊」(information access),其包括了「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與「使 用資訊科技的內容」,為數位落差調查研究的基本架構,茲將數位落差之內涵相關 文獻,彙整如表2-1。

(30)

表2-1 數位落差之內涵彙整 向度 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使用資訊科 技的內容 資訊素養 項目 提出者 電 話 普 及 率 電 腦 普 及 率 數 據 機 暨 上 網 普 及 率 電 子 郵 件 上 網 速 率 與 品 性 上 網 地 點 接 觸 資 訊 科 技 設 備 時 間 網 路 使 用 目 的 瀏 覽 資 訊 內 容 類 型 搜 尋 資 訊 策 略 與 來 源 上 網 之 困 擾 與 問 題 傳 統 素 養 媒 體 素 養 電 腦 素 養 網 路 素 養 陳敬如(2000)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黃瓊儀(2000) Ⅴ Ⅴ Ⅴ Ⅴ Ⅴ 曾淑芬等(2002) Ⅴ Ⅴ Ⅴ Ⅴ Ⅴ 黃柏叡(2002)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蕭佑梅(2003)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鄭欽文(2003)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李京珍(2003)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黃玉玲(2004)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李書豪(2005) Ⅴ Ⅴ Ⅴ 徐松郁(2005)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黃嵩傑(2005)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OECD(2001) Ⅴ Ⅴ Ⅴ OITP (2001) Ⅴ Ⅴ NTIA(1995-1999) Ⅴ Ⅴ Ⅴ Ⅴ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上述相關研究的整理可歸納出數位落差之內涵至少可分為資素養、使用資訊 科技的內容、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等三個向度。茲將其內容向度分述如下:

一、資訊素養

(一)資訊素養之定義

(31)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化」的世界,資訊素養是科技時代不可或缺的能力, 也是現代化國民的生活必備能力之一。茲將國內外學者對資訊素養的定義分述 如下: McClure(1994)於其研究中指出在網路化的資訊社會中,個人若要能取得、 評估並應用資訊,除了必須擁有語文數理能力之外,更必須要能對於各種不同 的傳播媒體有所瞭解認識,方能從媒介中獲取所承載的資訊。易言之,資訊素 養應該包含四個不同的層面: 1.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亦即個人的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以及 數理計算的能力。 2.媒介素養(media literacy),意指運用、解讀、評估、分析甚或是製作不 同形式的傳播媒體及內容素材的能力。 3.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意指電腦及各項資訊科技設備的使用能力。 4.網路素養( network literacy),意指運用網路搜尋資訊的能力、對於網路 的資源價值及運作規範的理解等。綜上McClure資訊素養內涵如圖2-1: 資訊素養 圖2-1 資訊素養

資料來源: McClure, C. R. (1994).

Network literacy:A role of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3

(2),116.

傳統素養

解決資訊問題的能力

網路素養 電腦素養

(32)

賴苑玲(2000)則認為傳統素養即指的是傳統圖書館利用教育,包括認識圖 書館、社會學習、圖書館的類型與功用、圖書館資料的分類與排架、圖書的目 錄組織與讀書或研究報告的撰寫。 謝宜芳(2001)亦指出在1974年美國,資訊工業協會主席Paul Zurkowski首 先提出「資訊素養」的概念,並向全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委員會提出建議, 在未來十年間,國家應以達到資訊素養為目標,且提及在考慮傳統圖書館與私 人企業的資訊活動面臨轉變的情況下,如何藉由相關政策來解決提高資訊素養 的問題。 曾淑賢(2001)認為資訊素養是(1)瞭解資訊用途的能力;(2)知道哪裡可以 獲得資訊的能力;(3)檢索資訊的能力;(4)解釋、組織及綜合資訊的能力;(5) 使用及傳播資訊的能力。 卓俊良(2001)將國小教師應具備的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資訊素養歸納成「資 訊課程專業素養」、「電腦設備與作業系統的使用」、「資訊媒體設計與教學應 用」、「資料的處理與分析」、「資訊的搜尋」五個層面。 關淑尤(2002)認為資訊素養是指一個人面對眾多來源的資訊能運用各類素 養,如傳統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媒體素養等來解決所面對的問題,並 能夠由「問題的確定」、「資訊的尋求與選擇」、「資訊的組合與使用」、「綜合評 鑑」等向度表現出來的整體素養。 蔡明蒼(2002)資訊素養是指個人除了擁有傳統的讀、寫、算的基本能力外, 還需覺知、檢索、評估、組織並且善用資訊。 吳麗花(2002)歸納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定義包含六個向度:「資訊素 養」:包括教學目標、級務處理、電腦管理等層面;「資訊認知」:包括電腦設備、 電腦倫理等層面;「資訊應用」:包括中英文輸入、文書處理、電腦使用與輔助 教學、電子郵件等各層面;「資訊搜尋」:包括網際網路資料搜尋、其他資源之

(33)

資料搜尋等層面;「資訊溝通」:包括電腦網路通訊基本概念、操作等層面;「資 料處理與分析」:包括電腦繪圖、試算表、問題解決與規劃等層面。 周苡靖(2004)將資訊素養能力分成:發現問題的能力、尋求資訊的能力、 檢索資訊的能力、使用資訊的能力、組織綜合資訊能力、評估分享資訊能力等 六個向度的能力。 趙麗君(2004)認為資訊素養在於培養組織、利用、分析、評估資訊的能力。 並將其三點定義如下:(一)資訊的檢索和選擇:自我擬定資訊搜尋的策略、定 義問題、確定所需要的資訊、確定資訊的來源範圍、檢索資訊、選擇資訊。(二) 資訊的合成和使用:存取資訊、解釋資訊、分析資訊、組織資訊、合成資訊、 利用資訊、展現資訊、傳播資訊、資訊管理。(三)資訊的評估:了解資訊的價 值、覺知資訊的重要、評估資訊過程、資訊評估結果、資訊倫理。 資訊素養是一種覺知、檢索、組織並利用資訊的能力,其包含傳統素養、 媒體素養、電腦素養、以及網路素養,其中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尤為重要,不 僅能將電腦和網路應用於生活之中,協助蒐集檢索資料,並將資料分析處理組 織成自己有用的資訊(李京珍,2004;黃嵩傑,2005)。 綜合上述文獻所述,在知識資訊快速傳遞的資訊化社會裏,資訊素養是一 種重要且必備的個人運用資訊的能力,可用來幫助資料的蒐集、檢索並獲取新 資訊,將資料分析編輯成個人有用的資訊;蔚為資訊時代生活應用的基本能力。 其包含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以及網路素養,本研究著重在學生的 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為主。

(二)國中小資訊素養的基本學習內涵(3-7)年級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將資訊素養課程置於六大議題中,其基本理念:為透 過了解資訊科技的特性及對個人與人類社會的影響,針對不同領域學習所需之 基本需求,分析出共通的資訊基本學習內涵,及各學習內涵所需之最低學習時

(34)

數,以期所有的學生均有機會習得此綱要規劃之基本資訊知識、技能與學習素 養,以為資訊教育的普及與應用奠定基礎,建立健全的資訊社會。課程目標則 為培養學生資訊擷取、應用與分析、創造思考、問題解決、溝通合作的能力, 以及終身學習的態度。藉由「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資訊科技的使用」、「資 料的處理與分析」、「 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以及「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 統整」等核心能力之規劃,在認知、情意、技能上培養學生達成以下之教育目 標。 (1)奠定學生使用資訊的知識與技能。 (2)導引學生了解資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3)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應 用的能力。 (4)培養學生以資訊知能做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的習慣。 (5)導引學生了解資訊倫理、電腦使用安全及資訊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 (6)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善用網路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培養合 作、主動學習的能力。 (7)開展學生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能力,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 懷、促進團隊和諧。 1.主要學習內容及資訊素養 資訊基本學習內涵為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必備的基本資訊素養,也是學生學 習各領域知識所需之工具。課程安排在三至七學年,三到六學年每學年建議上 課節數為16節,第七學年則建議40節的學習時間;除融入於各學習領域中實施 外,並得視內容性質,集中於適當學習領域或彈性學習節數中實施教學。各校 可視學生資訊素養程度彈性調整此學習內涵之內容與授課順序。茲將三至七學 年之資訊基本學習內涵表列於後。如表2-2所示。

(35)

表2-2 資訊基本學習內涵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數) 欲培養之資訊 能力(能力指 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議 節數 說明 建議評 量方式 第二 學習 階段 三 (16) 1-2-1 了解資訊科 技在人類生活 之應用。 電腦與生活 電腦在生活、學 校等中所扮演 的角色 1 從電腦在日常生活中的應 用,例如超級市場、提款 機、信用卡、定位系統、成 績系統等,讓學生了解電腦 與生活的關係。 簡單 口頭 問答 報告 1-2-2 正確規劃使 用電腦時間及 與電腦螢幕安 全距離等,以 維護身體健 康。 電腦使用安全 (一)。認識不 良電腦配件、操 作環境、姿勢及 習慣可能造成 的危害。學習正 確的操作電腦 姿勢及使用習 慣、規劃正確的 使用電腦時 間,並多與家人 同學互動。 2 長期使用電腦,保持固定姿 勢和重複同樣動作,易引發 肌肉筋骨疲勞,產生病變。 長時間短距離專注電腦螢 幕過久,會令眼部肌肉疲勞 引起眼睛不適。大量輻射對 人體有害。坐姿不正確,易 出現頸背部不適及肩膊前 彎等問題。 簡單 口頭 問答 操作 評量 2-2-1 了解電腦教 室(或教室電 腦)的使用規 範 電腦使用規範 電腦設備的正 確使用方法與 教室使用規範 1 不論電腦教室或教室電 腦,在第一次上課時,均應 教導學生電腦設備正確的 使用規則,例如不帶零食、 保持設備及環境的清潔與 乾爽、沒經同意的情形下不 隨便更改設定或是使用自 帶的軟體等。 簡單 口頭 問答 課堂 觀察 2-2-2 熟悉視窗環 境軟體的操 作、磁碟的使 用、電腦檔案 的管理、以及 電腦輔助教學 應用軟體的操 作等。 作業環境 視窗環境的基 本操作 8 視窗環境是一般學校電腦 具備之作業系統,亦是目前 學習各式軟體之前必須學 習之操作介面,此學習內容 所介紹的功能與操作為後 續學習內涵之基礎。同時藉 由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的操 作,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電腦 與學習的關係。 簡單 口頭 問答 課堂 觀察 操作 評量

(36)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 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 議 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 方式 2-2-3 認 識 鍵 盤 、 特 殊 鍵 的 使 用 , 會 英 文 輸 入 與 一 種 中 文 輸 入。 中英文輸入 中 英 文 輸 入 方法 4 認識鍵盤(包括字母、 數字、編輯鍵等)及特 殊鍵的使用,中文輸入 以注音輸入法為最好的 選擇,學生只要能很快 學會一種輸入法即可, 打字速度不是本學習內 涵要求的重點。 操作 評量 三 (16) 1-2-3 教導學生 注意軟硬體 的保養、備 份資料等資 訊安全概念 電 腦 使 用 安 全(二) 2 個人資料保護,電腦保 護、資料備份,防止電 腦中毒。 操作 評量 3-2-1 能 進 行 編 輯 、 列 印 的 設 定 , 並 能 結 合 文 字 、 圖 畫 等 完 成 文 稿 的 編 輯 。 盡 量 使 用自由軟體 文書處理 文書處理的 基本功能 6 此學習內涵尚包含中文 操作環境的練習,利用 預先準備的練習檔案, 讓學生學習文書處理之 基本操作與功能,學習 的重點是操作與功能的 練習而非文字的輸入。 並可藉由卡片製作、海 報設計、文章創作等讓 操作 評量 第 二 學 習 階 段 四 (16) 4-2-1 能 進 行 網 路 基 本 功 能 的操作。 網 路 與 通 訊 基本概念 網 路 使 用 規 範 與 基 本 操 作 6 學 生 進 行 進 階 技 能 培 養。 此學習內涵是其他學習 領域培養學生「運用資 訊」能力的必備技能, 教學重點為基本操作的 練習以及使用規範的講 解,應避免流於深奧理 論或技術層面的介紹。 操作 評量

(37)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 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 議 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 方式 5-2-1 認 識 網 路 規 範 , 了 解 網 路 虛 擬 特 性, 並 懂 得 保 護 自己。 資 訊 倫 理 (一) 2 學生需了解網路虛擬的 特性,不在網路上將自 己的姓名、電話、住址、 年齡等資料告訴別人; 不和網路上認識的朋友 私底下見面等原則,詳 參教育部網站之兒童上 網須知 http://www.edu.tw/ 簡單 口頭 問答 課堂 觀察 報告 第 二 學 習 階 段 四 (16) 3-3-1 能 利 用 繪 圖 軟 體 創 作 並 列 印 出 作 品 。 盡 量 使 用 自 由 軟 體。 繪 圖 軟 體 的 基本功能 6 繪圖雖離不開藝術創作 的成分,但此學習內容 注重在繪圖工具之使用 與特殊效果的處理。教 學時宜先藉由範例展示 繪製過程,待學生熟悉 後,再鼓勵其自由創作 作品。 操作 評量 4-3-1 了 解 電 腦 網 路 概 念 及 其功能。 4-3-2 能 找 到 合 適 的 網 站 資 源 、 圖 書 館 資 源 及 檔 案 傳輸等。 網 路 基 本 概 念 與 資 源 之 蒐尋 網 路 概 念 簡 介 與 數 位 資 訊搜尋 6 在四年級的接觸後,學 生已對網路有初步的認 識,此學年的網路教學 重視教導學生在龐雜的 網路資源中找到自己需 要的資訊,以及分辨資 訊的優劣及適切性。 專題 報告 課堂 觀察 歷程 檔案 (相關 資料 展示) 第 三 學 習 階 段 五 (16) 4-3-3 能 利 用 資 訊 科 技 媒 體 等 搜 尋 需 要 的資料。

(38)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 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 議 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 方式 5-3-1 了 解 與 實 踐 資 訊 倫 理 , 遵 守 網 路 上 應 有 的 道 德與禮儀。 資訊倫理。尊 重生命,培養 網 路 公 民 的 基本素養。認 知 與 情 意 並 重。 2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遵守網路上應有的道德 禮儀,不使用攻擊、挑 釁 、 粗 俗 及 不 雅 等 言 論,不濫發 E-mail,不 浪費網路資源、不散佈 謠言。 簡單 口頭 問答 報告 5-3-2 認 識 網 路 智 慧 財 產 權 相 關 法 律 , 不 侵 犯 智 財 權。 資 訊 相 關 法 律(一) 2 認識智財權之基本概念 及保護目的,學習尊重 他人智慧財產權,了解 應用他人網站及網頁時 之智財權注意事項。 簡單 口頭 問答 報告 五 (16) 4-3-4 能 針 對 問 題 提 出 可 行 的 解 決 方 法。 問 題 解 決 與 規劃(一) 專題製作 12 此學習內涵接續五年級 的初步訓練,是培養學 生進行其他領域之專題 學 習 時 必 備 的 解 題 技 能。教學重點為確定問 題、蒐集資料、分析資 料、歸納、解釋等。 專題 報告 5-3-3 認 識 網 路 隱 私 權 相 關 法 律 , 保 護 個 人 及 他 人 隱私。 資 訊 相 關 法 律(二) 2 隱私權的基本概念,個 人資料保護法的基本概 念,個人及他人隱私權 的 保 護 , 認 識 網 路 誹 謗,了解駭客行為的有 害性。 簡單 口頭 問答 報告 第 三 學 習 階 段 六 (16) 5-3-4 善用網路 分享學習資 了 解 過 度 使 用 電 腦 遊 戲、BBS、網 路 交 友 對 身 心的影響; 網路世界正負 面的影響 2 認識電腦遊戲對青少年 的影響,了解 bbs 現象與 影響,培養正確的網路交 友觀,辨識網路世界的虛 擬與真實,學習網路合理 使用,善用網路學習資 源,預防網路沉迷。 專題 報告

(39)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 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 議 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 方式 第 三 學 習 階 段 六 (16) 辨識網路世 界的虛擬與 真實,避免網 路沉迷。 2-4-1 認 識 電 腦 硬體、軟體、 輸 入 和 輸 出 等 基 本 設 備 ,有應用自由 軟體的概念。 電腦的架構 電 腦 發 展 與 原理簡介 4 教導學生對電腦較進階 的認識,包括硬體、軟 體,以及電腦發展的概 念介紹。應注重學生概 念性的了解而非記憶性 的背誦。 2-4-2 了解多媒 體電腦相關 設備,以及 圖形、影像 文字、動畫 語音的整合 應用。 多媒體電腦 多 媒 體 電 腦 簡 介 與 基 本 操作 6 多媒體電腦將是個人電 腦的標準規格,本學習 內涵重點為相關多媒體 設 備 的 介 紹 及 作 品 展 示 , 期 使 學 生 了 解 圖 形、影像、文字、動畫、 語音的整合應用。 簡單 口頭 問答 3-4-1 能 利 用 軟 體 工 具 進 行 圖表製作。 圖 表 製 作 工 具 基本功能 6 可利用軟體工具製作圖 表,並了解資料的處理 程序。 簡單 口頭 問答 操作 評量 報告 第 四 學 習 階 段 七 (40) 3-4-2 能 利 用 簡 報 軟 體 編 輯 播 放 簡 報 內 容 。 盡 量 使 用自由軟體 簡 報 軟 體 基 本 功 能 問 題 解決與規劃 6 學生應用簡報軟體製作 並撥放報告內容。 簡單 口頭 問答 操作 評量

(40)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 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 議 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 方式 4-4-1 能 利 用 網 際 網 路 、 多 媒 體 光 碟 、 影 碟 等 進 行 資 料 蒐 集 , 並 結 合 已 學 過 的 軟 體 進 行 資 料 整 理 與分析。 5-4-2 適 時 應 用 資 訊 科 技 , 透 過 網 路 培 養 合 作 學 習 、 主 動 學 習的能力。 (二) 整 合 所 學 資 訊 技 能 進 行 專題研究 正 確 使 用 網 路 的 態 度 (二) 善 用 網 路 科 技 擴 大 人 文 關懷 12 認識資訊教育不只是學 習電腦,而忽略了學習 人際相處,尊重、關懷 他人生命。更應進一步 善用資訊科技作為關心 他 人 及 其 他 族 群 的 利 器,以體驗全人類為一 生命共同體,實踐作為 地球村民的責任。本學 習內涵鼓勵學生結合所 學電腦技能進行人文關 懷的學習及專題製作。 培養適時應用科技的正 確認知,不過度倚賴科 技,能在全球化的網路 社群中與他人進行合作 學習。 報告 專題 報告 歷程 檔案 5-4-1 了 解 網 路 犯 罪 型 態 , 避 免 誤 觸 法 網及受害。 5-4-3 建 立 科 技 為 增 進 整 體 人 類 福 祉 的 正 確 觀 念 , 善 用 資 訊 科 技 作 為 關 心 他 人 及 其 他 族 群 的 利 器。 認識網路犯 罪 網路恐嚇、網路色情、 網路賭博、網路上散佈 電腦病毒、網路上侵犯 隱私權及智慧財產權、 網路一夜情的危險等, 認識其危險性,避免犯 罪及被害。 口頭 問答 專題 報告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頁28。

(41)

2.資訊素養評量方法: (1)九年一貫課程資訊議題的評量方式 ○1 簡單口頭問答:教師針對上課重點發問,以了解學生對所學概念的學習情形。 ○2 課堂觀察:觀察內容包括操作情形、教室使用規範遵守情形、以及智慧 有價等。 ○3 倫理議題之實踐等,藉此教師可看出學生對所學概念實行的能力,也可 掌握學生技能操作的學習狀況,作為教學策略調整的參考。 ○4 報告:透過學生(個人或小組)針對某個主題的簡報,可了解學生對該 主題的掌握與統整的能力。 ○5 操作評量:藉由實地的操作,教師可了解學生操作技能的實際學習情形。 ○6 專題報告:藉由個人或小組的專題研究,教師可了解學生針對問題解決 之規劃、協調與執行能力,同時可了解學生利用資訊技能進行研究的情 形。 ○7 歷程檔案:藉由展示蒐集的資料及整理的結果,可了解學生對問題的認 識程度以及歸納能力。 (2)國外對學生資訊素養的評量的相關向度

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與教育傳播科技委員 會(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AECT)針對學生 的資訊素養狀況提出以下的評量標準:第一項標準是能夠確實有效地使用資訊 科技;第二項標準是能對資訊內容做完整而嚴格地評估;第三項標準是使用資 訊科技具有個人創造力;第四項標準是能夠找尋自己有興趣的資訊內容;第五 項標準是能夠明瞭並欣賞多元的資訊內容;第六項標準是除了能夠自行搜尋資 訊之外,也會創造資訊;第七項標準是了解資訊科技在民主公共言論上扮演重 要角色;第八項標準是能夠了解並實踐使用資訊科技的科技倫理,最後一項標

(42)

準是能夠進行資訊討論,整合資訊並創造資訊(ALA & AECT,1998)。 Doyle(1994)將資訊素養的面向定為十點: ○1 能夠明瞭自己所需的資訊。 ○2 能清楚知道所需資訊種類。 ○3 能根據需求定出問題。 ○4 知道資訊的來源。 ○5 能知道搜尋資訊的方法。 ○6 能夠接近(access)資料來源。 ○7 能夠自我評估資訊的適合度。 ○8 能自行組織所搜尋到的資訊並加以應用。 ○9 將新資訊納入自我的知識庫中。 ○10運用所得資訊進行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從國內外對資訊教育的評量面向均重視到了,資訊操作的能力、 資料的蒐尋能力、資訊使用倫理、對問題的認識以及歸納能力、接近了解資訊、 等內容向度上,可見資訊素養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能力。

二、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美國兒童教育組織(The Childrens Partnership,簡稱TCP)經由五年的深入 研究發現,使用者在閱讀網路資訊內容時,可能會因為缺乏當地連線資訊、語言 文字的障礙、缺乏資訊素養、缺乏文化多元性,而在資訊內容的識讀上出現了困 境。TCP(The Childrens Partnership,2000)研究同時亦發現,雖然網路弱勢者在電腦 及網際網路的近用與使用上,因政府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已有增加的趨勢,但在 資訊內容方面,仍是貧乏。為此,提供適切性的資訊內容予社經地位低或網路弱 勢者,與提供其資訊科技配備是同等的重要(Taglang, 2001)。

(43)

業、娛樂、自我學習等。同時也指出有國外學者強調在資訊科技接近使用上必須 符合:1.可得性(availability);2.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3.可用性 (usability);4.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5.訓練(train)。讓人民不會因為所 處的位置、費用、經濟能力操作上、閱讀上、軟硬體的取得上以及技能的不足或 因性別、種族、國籍而被排除在外(蕭佑梅,2003)。 李京珍(2004)認為在資訊內容的使用上,即能夠接近使用各種訊息,包含政 府或公開免費的訊息,以及私有或需自行付費的訊息,與前項接近使用網路的差 別在於著重使用網路的內容,視其使用之內容是否充實,與使用內容的付費能力。 可分為以下幾部分加以探討,1.網路使用目的,上網使用之目的包括娛樂性、尋 找資訊、求職、收發信件等,2.瀏覽資訊內容類型,大致上分為搜尋引擎類、生 活資訊類、電腦與網路類、教育學習與休閒娛樂類,3.搜尋資訊策略與來源:包 括搜尋資訊的頻率、網頁連結來源、資訊搜尋策略,4.網路使用的困擾。 黃嵩傑(2005)認為資訊內容使用包括:使用電腦與網際網路之內容、接近使 用的目的、搜尋策略與來源、使用的困擾、學習內容的接近使用等層面。 綜上所述可歸納為近用資訊科技的內容,網路使用目的、瀏覽資訊內容類型、 搜尋資訊策略與來源、網路使用的困擾暨學生接觸資訊的學業、娛樂、自我學習 等的內容型態,包括層面與近用資訊科技的機會有著相輔相乘之功,也是提昇資 訊素養的要件;更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有否專業人員的指引與資訊運用的能力。

三、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依數位落差的相關理論可以發現,二十一世紀將是以「知識」為主軸的社會, 而能否從中獲取重要的資訊,並轉換為知識,將是形成數位落差的重要因素, 所以能否「接近使用」就益形重要。有能力有機會使用科技的人,即是接近關鍵 資訊的人,也就有較多的機會去分配到較多的資源,獲得較大的利益,進一步鞏 固自己得權力與階級地位。

(44)

陳敬如(2000)對資訊科技接近使用也提出了幾個看法:認為1.接近使用是屬 於一種能力,2.接近使用主要是利用資訊科技來獲取各種不同的資源,3.接近使 用包括了獲取、處理並運用各項資源。同時,資訊接近使用是一種社會正義的課 題,若人人能夠在接近資訊科技、資訊的處理、資訊的結果上擁有相當程度的均 等,則數位落差不平等的現象,將能獲得消弭。 李京珍(2004) 在對國小學童數位落差的研究中將資訊科技的使用機會歸納 為:1.資訊科技設備/服務普及率:與電腦、網路使用相關的數位化資訊科技設備 或服務,在設備方面包括:電話(可供撥接連線之用)、家用電腦、有線電視(未來 可供寬頻上網)、數據機(用以連接電話線撥接上網)。2.上網地點:若家庭中擁有 電腦者,即可在家中連網,其餘連往地點包括:學校、社區網路中心。 資訊科技的近用就是對於數位資訊科技有機會接近的一種狀態,這部分 是數位落差最早所探討的課題,李松郁(2005)研究認為包含電話電腦的擁有率、 網際網路的近用普及程度與資訊服務的使用狀況,如電子郵件、網路服務等。為 了讓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數位學習機會,建置公共資訊基礎設施,提供數位學習機 會是很重要的。 黃嵩傑(2005)認為「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是指學生使用能夠接近使用 電腦與網路設備的機會、使用的頻率與使用的經歷。包括學校資訊科技與家庭資 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與使用的頻率。 綜上所述資訊科技的使用機會將會從一個人週遭的家庭環境,電腦的有無、 電話數據機、可否上網及學校的資訊設備、頻寬、等設備的擁有與近用與否從個 人使用與接近資訊科技機會上的不平等造成數位的落差;但研究者也提出接近使 用是一種能力,因此是否資訊設備佳,近用機會多能力就一定好是值得研究探討 的課題。

數據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議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方式  5-2-1    認 識 網 路 規 範 , 了 解 網 路 虛 擬 特 性,  並 懂 得 保 護 自己。  資 訊 倫 理(一)  2  學生需了解網路虛擬的特性,不在網路上將自 己的姓名、電話、住址、年齡等資料告訴別人;不和網路上認識的朋友私底下見面等原則,詳參教育部網站之兒童上 網須知 http://www.edu.tw/   簡單 口頭 問答 課堂 觀察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議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方式  5-3-1    了 解 與 實 踐 資 訊 倫 理 , 遵 守 網 路 上 應 有 的 道 德與禮儀。  資訊倫理。尊重生命,培養網 路 公 民 的基本素養。認知 與 情 意 並重。  2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遵守網路上應有的道德禮儀,不使用攻擊、挑釁 、 粗 俗 及 不 雅 等 言論,不濫發 E-mail,不浪費網路資源、不散佈 謠言。  簡單 口頭 問答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議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方式  第 三 學 習 階 段  六  (16)  辨識網路世界的虛擬與 真實,避免網路沉迷。  2-4-1      認 識 電 腦 硬體、軟體、 輸 入 和 輸 出 等 基 本 設 備 ,有應用自由 軟體的概念。  電腦的架構  電 腦 發 展 與原理簡介  4  教導學生對電腦較進階的認識,包括硬體、軟體,以及電腦發展的概念介紹。應注重學生概念性的了解而非記憶性的背
表 2-2(續)    學習  階段  學年 (總節 數)  欲培養之資 訊能力(能力指標編號)  學習內涵  建議節 數 說明  建議評量方式  4-4-1     能 利 用 網 際 網 路 、 多 媒 體 光 碟 、 影 碟 等 進 行 資 料 蒐 集 , 並 結 合 已 學 過 的 軟 體 進 行 資 料 整 理 與分析。  5-4-2    適 時 應 用 資 訊 科 技 , 透 過 網 路 培 養 合 作 學 習 、 主 動 學 習的能力。  (二)  整 合 所 學 資訊 技 能 進 行專題研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n electronic textbook is a comprehensive and self-contained curriculum package with digital print-on demand contents and electronic features (e-features includ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targets: A guideline for schools to organiz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develop our students' capability in using IT. Hong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

ix If more than one computer room is opened, please add up the opening hours for each room per week. duties may include planning of IT infrastructure, procurement of

Feedback from the establishment survey on business environment, manpower requirement and training needs in respect of establishments primarily engaged in the provision of

Provide all public sector schools with Wi-Fi coverage to enhanc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launch of the fourth IT in

⚫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create interactive user selection, such as the 2-level interdependent select list, pull down menu and click-to-expand menu.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curriculum aims and objectives, schools should feel free to vary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sequence of learning elements. In practic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