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意外部論者 -- 麥道爾、布蘭登與戴維森(1/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語意外部論者 -- 麥道爾、布蘭登與戴維森(1/3)"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語意外部論者 -- 麥道爾、布蘭登與戴維森(1/3)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4-2411-H-004-012- 執行期間: 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計畫主持人: 林從一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5 年 5 月 11 日

(2)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語意外部論者 -- 麥道爾、布蘭登與戴維森(1/3) 精簡報告 一、 摘要 本計畫為三年期計畫,計畫最終目標為完成系統性專書【語意外部論者】。 本計劃第一年主題為「麥道爾的語意外在論」。本年本人以討論麥道爾如何攻擊 及揚棄「心靈中介物」 (迪卡兒式的心靈觀)為切入點。在迪卡爾心靈觀中的心 靈狀態本身並不必然和世界有所關連,它們必須經過詮釋之後才會與世界產生 關聯。麥道爾稱這個主張為 “master thesis”。換句話說,麥道爾認為心靈與世界 相互滲透,心靈不是一個封閉的內在空間。麥道爾支持這個主張的論證主要有 三個: (1) 單稱思想的對象依憑性。

(2) 經驗的選言模式 (a disjunctive model of experience)。 (3) 真思想與事實等同理論。

本研究針對這三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本研究的成果如下:

(1) 完成 “McDowell – Objectivity and Hallucination” 一文初稿,討論了麥道爾 對客觀性的看法。從對幻覺現象的討論中,我初步認為,麥道爾不能解決 他的理論所面臨的客觀性問題。

(2) 完成專書【語意外部論者】部分章節初稿。

(3)

二、 報告內容

從二十世紀下半葉開始,英美哲學產生了一個影響深遠且持續影響的潮流, 我們可以稱這個潮流為新實用主義。在語言哲學及心靈哲學上,這個潮流轉向的 一個重要標誌是語意外在論(semantic externalism)或內容外在論(content

externalism)的興起,投身入並帶領這個發展的重要哲學家主要包括 Wittgenstein, Sellars, Davidson, Putnam, Kripke, Burge, McDowell, Brandom 等著名哲學家。深入 瞭解語意外在論的精髓與其可能限制將使得我們更理解英美哲學於語言哲學和 心靈哲學上的重要走向。語意外在論的基本主張是,某些重要心靈及語句類型的 內容是部分的決定於外在環境或社會因素,這個主張蘊含,個人的內在狀態(所 內外在可以以皮膚分)不足決定那些心靈及語句類型的內容。我們可以說這個基 本的想法是一個反迪卡兒心靈圖像(無論是二元論或一元論)的想法,我們也可以

說這是一個從Hume 哲學經 Kant 哲學到 Hegel 哲學的哲學取向。縱然大方向相

同,但是上述哲學家在這個方向採取了不同的路徑並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著智性的 努力,因此一個分辨其中細緻差別的刻劃,才能真實的呈現出各家的思想路數, 並進而獲得一個精準的統觀。 本計劃第一年主題為「麥道爾的語意外在論」。麥道爾(McDowell)的語意外 在論是一種相當強烈的語意外在論。語意外部論的基本主張是,某些重要心靈 及語句類型的內容是部分的決定於外在環境或社會因素,這個主張蘊含,個人 的內在狀態(所內外在可以以皮膚分)不足決定那些心靈及語句類型的內容。外 在因素如何決定語意內容?語意內容的構成必須涉及哪些種類的外在因素?透 過梳理理論者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我們可以進一步區分外在論。在此我們 不進入細部的討論。關於麥道爾相關思想的特徵,我們可以透過以下的區分加 以大略呈現。外在因素如何決定語意內容?一種弱的回答是,如果某個思考者 所存在的外在環境中沒有任何一種的龜類存在,那麼該思考者就不會擁有關於 特定龜類的思考或言談。但是,有學者主張(Gaynesford, 2004: 136-8),麥道爾 的主張更為強烈:除非在感官感覺可觸及的環境中,存在著一隻特定烏龜,而 且我感知到那隻烏龜,否則我不能擁有關於那隻烏龜的思考或言談。前者較後 者為弱可以從以下這種情形看出:假設我在一個有龜類的環境中長大,並且可 以常常觀察到烏龜。對於前一種外部論者,我在這種假設情形下(不加入其他條 件限制),仍是可以擁有關於烏龜的思考或概念能力,這種情形至少會使得迪卡 兒的惡魔或操弄大腦的邪惡科學家有餘地在未來欺騙我,讓我相信如「這隻烏 龜走得真慢」這種關於特定烏龜的事。但是,在麥道爾的外部論中,如果那隻 烏龜不存在,或我不曾感知到那隻烏龜,惡魔或大腦竊賊將無法欺騙我去相信 任何關於那隻烏龜的事,因為我不會具有關於那隻烏龜的思想。 在麥道爾的語意外在論中,語意內容的構成不只涉及上述經驗環境的要素, 語意的構成還涉及了語言、文化及社會的要素。麥道爾對於經驗持著一種學者 稱為概念主義(concpetualism)的立場,他認為經驗的構成不可或缺的設及了了我

(4)

們的概念能力,沒有非概念的經驗。同時,他認為概念依憑著經驗,沒有經驗, 概念便沒有內容。進一步的,他主張,語言、文化及社會是擁有概念的必要條 件。由此可知,對麥道爾而言,語言、社會、文化是語意內容的一些構成要件。 要真切的了解麥道爾的語意外在論,我們必須能將他所謂的經驗對世界的開 放性(openness)這個隱喻的說法清楚的刻劃出來。我認為,要了解麥道爾所主張 的經驗對世界之開放性,我們必須了解他關於經驗的概念主義以及概念對經驗 乃至於世界的依憑性,而更重要的,我們必須了解麥道爾在以下這段評論中的 “no ontological gap” 這個概念:“There is no ontological gap between the sort of thing one can mean, or generally the sort of thing one can think, and the sort of thing that can be the case.” (1994a: 27) 更值得注意的是麥道爾以下的主張,(我的用 語,但襲用麥道爾的表達方法) “There is no ontological gap between the sort of thing one can experience and the sort of thing that can be the case.” 麥道爾指出 (1994a: 27),他關於 “no ontological gap” 或 “openness” 的想法也是維根斯坦在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中的看法,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發現,麥道爾這個

主張也與維根斯坦早期思想有所淵源。透過上述維根斯坦的根源,我相信可以 讓我們更能細緻精準的刻劃出麥道爾所謂的經驗對世界的開放性。麥道爾對晚 期維根斯坦的研究主要在他的1978b, 1981a, 1981b, 1982a, 1984b, 1989a, 1989b, 1991a, 1993, 1998c.﹞(也有人從麥道爾一些早期關於弗列格思想的討論中找到 一些對麥道爾“no ontological gap” 及 “openness” 詮釋的途徑,這也是我們需要 檢視的。[關於麥道爾有關弗列格的討論在他的 1977, 1982b, 1984a, 1991b]) 當 然,“no ontological gap” 的想法初看起來似乎將心靈和世界等同起來,這要麼

導致idealism 要麼將心靈視為時空之物。麥道爾知道這個問題,他費心的排除

了這個疑慮,他的做法涉及了他的經驗的概念主義以及概念對經驗的依憑性主 張。本人即將完成的 “McDowell – Objectivity and Hallucination” (修改自本人之 ‘A Shaping of the Intellect: McDowell’s Self in Mind and World’ 及 ‘Illusion and the through and through conceptualness of experience’ 兩文),討論和檢討了麥道 爾的這個主張。從對幻覺現象的討論中,我初步認為,麥道爾不能解決他的理 論所面臨的客觀性問題。 本計畫為三年期計畫,計畫最終目標為完成系統性專書【語意外部論者】。 本計劃第一年主題為「麥道爾的語意外在論」。本年本人以討論McDowell 如何 攻擊及揚棄「心靈中介物」 (迪卡兒式的心靈觀)為切入點。 所謂迪卡兒式的心靈觀指得是以下的想法:心靈是一個內在的空間,在此空 間之外有所謂外在世界。在這個內在空間中居住著許多虛懸(freestanding)的東 西,這些東西稱為心靈狀態,而這些心靈狀態的內容與存在皆獨立於外在世界。 在此想法下,心靈被視為「一個自足(self-standing)的內在領域,而所有內在於 它的東西皆以獨立於外在環境的方式布置著。」(1998a:243)在這種心靈觀下, 無論世界的情形如何變動都不會引響心靈的狀態,心靈狀態可以與世界狀態十 分不同。與迪卡兒式的心靈觀對比的是以下的觀點:心靈狀態是關連性的,它

(5)

們在本質上就是關連到外在世界,因此心靈不獨立於外在世界。麥道爾反對迪 卡兒式的心靈觀。他如何反對? 麥道爾指出,驅動迪卡爾提出這樣的心靈觀點是以下的動機: 現代科學是理解世界的一種強而有力的方法,心理學自應作為自然科學的一 支,採取自然科學所具有的解釋模式。而就如同一般研究組織體與環境之間的 互動關係時,自然科學會先獨立於外在環境而界定出、刻劃出組織體的某些狀 態,然後解釋在什麼樣的環境衝擊下,那些組織體的狀態會出現,以及那些狀 態可以對環境造成哪些因果影響力。 (Cf. 1998a: 243) 很自然的,在想將心理學歸入當代自然科學的動機下,許多哲學家自然將心 靈視為一個獨立於外在環境的內在領域,而心靈狀態是這個內在領域中的狀 態,同時這些內在狀態可以以獨立於外在環境的方式加以界定、描述出來。如 此描述出來的內在狀態,亦即心靈狀態,一方面可以作為內在導因以說明行動 的產生及內含,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其對環境特別是行為的影響來界定其內 容。以自然科學為典範的心靈哲學很自然的將心狀態視為一種自然的內在狀態 如神經狀態,一種可以獨立於外在世界而界定出來的狀態。這自然和迪卡兒將 心靈狀態視為一種非物質狀態不同,然而,無論迪卡兒或者物質主義者都分享 了同樣的一種心靈觀,亦即,心靈狀態是一種獨立於外在世界可以加以界定、 刻劃出的狀態。 注意,既然在這種迪卡兒式的心靈觀下,我們可以獨立於外在世界而刻劃出 心靈狀態,這些心靈狀態本身與外在世界是沒有必然關聯的。然而,心靈狀態 具有意向性,亦即,它們具有一種「關於」外在世界的性質,迪卡兒式的心靈 觀如何說明心靈的意向性?對物質主義者而言,心靈狀態是內在的物質狀態, 它們對外再世界的事物具有因果效力,然而因果效力並不等於意向性。麥道爾

說,這些內在、虛懸的狀態是「空白的」(blank)、「盲目的」(blind) (麥道爾 1998a:

243)、「黑暗的」(dark) (麥道爾 1998a:249)、「沒有光明」(light) (麥道爾 1998a: 249)。麥道爾對迪卡兒式的心靈觀的主要批評並不在於那種心靈觀使得我們無 法獲得關於外在世界的知識,而是它使得意向性無法被說明。這個攻擊是一個 比較根本的攻擊,因為如果我們無法說明心靈的意向性,我們自然無法說明思 想如何成為知識。 迪卡爾的心靈觀的基本模式可以在不同的領域中發現。舉例來說,維根斯坦 曾經攻擊一個關於意義的圖像,根據這個圖像,語言的意義是一種內在心靈表 徵,瞭解一個字詞的意義就是掌握這個自詞所對應的內在心靈表徵。然而維根 斯坦指出,任何一個內在的心靈表徵必須在特定的詮釋(interpretation)下才會關 連到一個特定的對象,然而要決定那一個詮釋是正確的,我們必須要訴諸另一 個內在心靈表徵,明顯的我們會遇到一無限後退的問題。或者我們將轉向麥道 爾所說的 “rampant Platonism”, 根據它,在理解文字意義時,我們最後將依評 於一種不須要進一步詮釋的詮釋,一種自我詮釋的詮釋。 麥道爾認為,維根斯坦所攻擊的意義圖象就是一種迪卡爾的心靈觀。在迪卡

(6)

爾心靈觀中的心靈狀態本身並不必然和世界有所關連,它們必須經過詮釋之後 才會與世界產生關聯。麥道爾稱這個主張為 “master thesis”。

麥道爾認為心靈與世界相互滲透,心靈不是一個封閉的內在空間。麥道爾支 持這個主張的論證主要有三個:

(1) 單稱思想的對象依憑性。

(2) 經驗的選言模式 (a disjunctive model of experience)。 (3) 真思想與事實等同理論。

本研究針對這三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因篇幅關係,本人就不在此詳述。

三、 參考文獻

麥道爾大部分的出版文章收於他以1998a、1998b 兩本論文集中,當然與我們的

研究最直接相關的書是麥道爾的(1994a) Mind and World。除此之外,麥道爾以 下文章也是我們重要的參考:

1986a “Introduction”, with Philip Pettit, Subject, Thought and Context, ed. Philip Pettit and John McDowell,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1-15.

1989b “Wittgenstein and the inner worl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 643-4. 1990 “Pecpcke and Evans on demonstrative content”, Mind, 99: 255-66.

1997 “Brandom on representation and infer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7: 157-62.

1998c “Referring to oneself”, The Philosophy of P. F. Strawson, ed. L.E. Hahn, Chicago: Open Court: 129-45.

1998d “Having the world in view: Sellars, Kant, and intentionalit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5: 431-91.

1998e “Précis of Mind and World” and “Reply to commentator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8: 365-8, 403-31

1999 “Scheme-content dualism and empiricism”,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ed. L.E. Hahn, Chicago: Open Court: 87-104.

2000 “Experiencing the world”, Reason and Nature, ed. Marcus Willaschek, Munster: Lit Verlag: 3-17.

2002a “Responses”, Reading McDowell, ed. Nicholas H. Smith, London: Routledge: 269-305.

2002b “Gadamer and Davidson on Understanding and Relativism”, Gadamer’s Century: Essays in Honor of Hans-Georg Gadamer, ed. J. Malpas, U. Arnswald and J. Kertsche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73-93.

(7)

其他學者的重要文獻:

Blackburn, Simon (2001), “Normativity à la mode”, Journal of Ethics, 5: 139-53. Brandom, Robert (1994), Making It Explicit, London: Harvard U. Press.

Brandom, Robert (1998), “Perception and rational constrai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8: 369-74.

Brueckner, Anthony, (2003), “Singular thought and Cartesian philosophy”, Analysis, 53: 110-15.

Bübner, Rudiger (2002), “Bildung and second nature”, in Smith 2002: 209-16. Child, William. (1992) “Vision and Experience: The Causal Theory and the Disjunctive Concep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2.

de Gaynesford, Maximilian (2004), Maximilian, John McDowell,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Donnellan, Keith. (1966). “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75. Evans, Gareth. (1982).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Friedman, Micheal (1996), “Exorcising th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05: 427-67. Reprint in Smith 2002: 25-57.

Halbig, Christoph & Hansberger, Andreas & Quante, Micheal. (2000). Secondary Qualities or Second Nature – which Reality for Values?. Marcus Willaschek (ed.), John McDowell: Reason and Nature, (Münsteraner Vorlesungen zur Philosophie: 3), 85-8. Münster: LIT.

Heck, Richard, Jr (2000), “Non-conceptual content and the ‘sapce of reas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109: 483-523.

Hinton, J.M. (1996), “Sense-experience revised”,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19: 211-36. Hirst, R.J. (1959). The Problems of Percep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Hornsby, Jennifer (1997), “Truth: the identity theor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7:1-24.

Hyman, John (1992). “The Causal Theory of 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2. Martin, M.G.F. (2002). “The Transparency of Experience”, Mind & Language, Vol. 17, No. 4: 376-425.

O’Shaughnessy, Brian (1980). The Will, 2 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pineau, David (1999), “Normativity and judgment”,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 73: 17-43.

Peacocke, Christopher (1998), “Non-conceptual content defende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8: 381-8.

Schantz, Richard (2001), “The Given regained: reflections on the sensuous content of experi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 164-80.

Sellars, Wilfrid. (1956). Empiric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Herbert Feigl and Michael Scriven (eds.),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1, 253-32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8)

Smith, Nicholas H. (2002), Reading McDowell: On Mind and World, London: Routledge. Stern, Robert (1990), “Going beyond the Kantian philosophy: on McDowell’s Hegelian critique of Kant”,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 247-69.

Thornton, Tim (2004). John McDowell, Montreal & Kingst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四、 計畫成果

1. “McDowell – Objectivity and Hallucination” 初稿,預計七月投稿。 2. 專書【語意外部論者】部分章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概念源自世界旅遊組織,Concepts,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其次,幫助學生建立關聯句型的概念: 「□□……,□□……」

建模時,若我們沒有實際的物理定律、法則可以應用,我們 可以構造一個經驗模型 (empirical model) ,由所有收集到

實在論 多瑪士 觀念論 經驗主義 馬克思 存在主義 語言分析 邏輯經驗

theVinaya and Abhidharma literature, learning still enjoyed respects in religious life but the scope of learning became more specific. Mahāyāna literature recognize learning

與職業相關職能之類別概念,透過國內外文獻研究、States' Career Clusters Initiative (SCCI)、美國 O*Net

《觀無量壽經》是在宋元嘉年間(四二四-四五一)才譯出。因此,學者們普遍注意到《般 舟三昧經》對於慧遠念佛三昧觀念的影響。 [註 22] 在慧遠之前,《般舟三昧經》的各種譯本已

在上述的概念面向分析中, Paul Ernest 特別強調有兩個概念叢集 (concep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