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影響之研究"

Copied!
2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黃富順 博士. 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 影響之研究. 研 究 生: 陳榮彬.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五 月.

(2) 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富順 博士 研 究 生: 陳榮彬. 摘. 要. 本研究是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旨在瞭解瞭解老化認知教學對 其老人意象之影響,經由相關文獻探討的結果,採準實驗研究─不等 組前後測設計來分析其成效。 本研究受試者共 62 人,分為實驗及控制兩組,各獲得有效樣本 31 份。實驗組參與老化認知教學,控制組則未實施實驗處理,教學 時間合計七週十二節課,並於教學實驗前、後一週以自編之「國小學 童老人意象問卷」作為本研究前、後測的主要評量工具,繼輔以教學 過程中的相關文件資料,加以分析討論。本研究的研究問題有五: (一) 影響國小學童老人意象之相關因素為何?(二)目前已具成效之老化 教學,其設計要旨為何?(三)老化認知教學前,國小學童之老人意 象是否有顯著差異?(四)老化認知教學後,國小學童之老人意象是 否有顯著差異?(五)國小學童之老人意象是否因不同的背景變項而 i.

(3) 有顯著差異?統計方法之使用包括平均數差異考驗、迴歸同質性考 驗、共變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未參與老化認知教學前,受試者的老人意象普遍不佳,尤其以「生 理特質」一層面最為負面。 二、參與老化認知教學後,有助於受試者老人意象整體層面及各分層 面的正向提升,尤其以「心理特質」與「社會價值」二層面之改 變較為明顯。 三、影響受試者老人意象的相關因素為「與老人同住的經驗」 、 「與老 人相處的時間」及「與老人互動的親密程度」。 四、老化認知教學的進行,可以提升學童對老人的正面意象。. 依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 對國小教師之建議. (一)加強國小學童有關老人生理特質方面的認知教學,建立多元的 價值觀念。 (二)將學童個別的背景與經驗融入教學活動中,以對話討論的方式 澄清其價值。 (三)善用視覺圖像,配合角色模擬、故事情節及代間的互動豐富教 學設計,增益學習成效。. ii.

(4) 二、. 對相關教育機構之建議. (一)辦理現職教師有關老化教育的研習進修活動。 (二)針對個別差異的學童提供不同的施教課程,強化教學成效。 三、.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將不同地區、年段之學童納入研究對象。 (二)以更多元的途徑來蒐集相關資料,如焦點團體、深入訪談、增 加協同合作教師的員額與觀察記錄,或運用不同形式的量表於 不同的時間點加以評估,以進行資料的交相比對等。 (三)宜增加其他變項進行探討,如學童的年齡、居住的地區、宗教 信仰、是否修習過與老人相關的課程等。. 關鍵字: 關鍵字:老化教育、 老化教育、老化認知教學、 老化認知教學、老人意象、 老人意象、國小學童. iii.

(5) A Study on the Effects Effect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mages Toward Old Old People by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Teaching.. Adviser:Dr. Fu-shun Huang Researcher:Jung-pin Chen.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about an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and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on the pretest-posttest nonequivalent groups was used. There are 62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is a sample size of 31. This study is to measure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by the “Questionnair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and some related document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for 7 weeks. The present research asked five. iv.

(6) questions. First, what affe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Second, what kind designs of aging education are available?Third, before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what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will be?Fourth, after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what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will be?Fifth, will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ffect their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The statistical principles applied include paired t-test, test for regression homogeneit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Before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the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were poor, especially about” Attributes of physiology”. 2) After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the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were improved, especially about “Attributes of psychology” and ”Values of society “. 3) What the factors affect the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were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with old people”, ”The time of getting along with old people”, and “ The close interaction. v.

(7) with old people”. 4) Main ideas applied to design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 outcome of the study, we have mad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Suggestion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 To enhance aging education about the attributes of physiology in old people, and establish the multiple values. b)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clarifying their values by dialogue for each other. c) Using pictures, role playing, stories, and intergenerational actions to enrich the teaching progress. 2)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 Provide specialized training of aging education for teachers. b) A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needs of the students and provide different courses to increase the. vi.

(8) learning. 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 Select students from a wide variety of regions and other grades. b) In additional to the quasi-experimental, adopt other methods lik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of assistant teachers in different time. c) Include other varieties like age, residence, religion,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about old people.. Key words: words: aging education, aging cognitive teaching, the images toward old peopl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vii.

(9) 謝 誌 已經遺忘是多少個夜晚,多少的寂寥,多少個獨自面對電腦的日子,才累積 起這本論文的每一字、每一頁、每一篇章。一張張北高航線的機票票根,喚醒了 我早已模糊不清的記憶,也不清楚是哪來的熱情,支撐我度過那段南北奔波的日 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師大的時光,幸運的感受到諸多老師的包容與指導,尤其 是黃富順老師,從碩士至博士班,一路照顧並容忍我那粗糙的論文初稿,鉅細靡 遺的修正我每一句用語,每次的面談與通話皆讓我獲益良多,將一輩子銘記於 心!此外,衷心感謝在論文撰寫的不同階段,每位老師所給予我的中肯建議,王 政彥老師清晰的思路、林美和老師積極的鼓勵、黃明月老師嚴謹的治學、楊國德 老師細微的觀察,以及林麗惠老師對於研究的熱情,都深印於我的腦海之中,繼 而豐富了我求學的生涯,其他尚有諸多未在此提及的師長,感謝你們對於我學術 思維的啟發,感謝。 在這段不算短的日子,每次論文遇到瓶頸,周遭的親朋好友總是不免遭殃, 成了我傾吐苦水的對象,但卻也讓我感受到我並不孤單。大智,你對我的激勵是 我持續下去的動力;維凱,你讓我在每一次的舟車勞頓後有個溫暖的棲身之所; 秀員,謝謝妳在百忙之中不忘對我論文口試的傾力相助,此外,三不五時怡君稍 來的問候簡訊,欣怡、瑞生、品名的關心,以及展穗的支援與配合,這一切都讓 我學會感恩,無數次的感恩。 最後,我要將這本論文獻給我摯愛的家人,瓊萱多年來忍受我任性恣意的個 性,承擔下一切家務的重擔,這當中包含了子恩的出生,當然,也包含了無數的 眼淚和外人無法理解的辛酸與打擊,相信這一切不管有多艱辛,終究都會過去, 謝謝妳,妳是我心靈最堅強的支柱,此生最大的牽絆,此外,爸媽的支持與鼓勵, 岳父岳母的關懷與包容,這一切亦讓我學會珍惜,無止境的珍惜。. 需要感謝的人太多,終歸一句,謝謝你們一路的陪伴!. 榮彬 謹誌. viii. 2009.5.21.

(10)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19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意象的意義、形成及意象與態度改變的 關係……………………………………...19 第二節 「老人意象」的意義、內涵及其相關因素 …………………………………………….43 第三節 「老人意象」的評量…………………….59 第四節 老化認知教學與對老人意象影響之探討 …………………………………………….7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89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立場:實證典範的方法論………...8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93 第三節. 實驗教學的設計…………………….......99 ix.

(11) 第四節 實驗教學的實施……………………....118 第五節 資料處理……………………………....1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27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者老人意象前測的差異分析……127. 第二節 受試者老人意象前、後測的比較分析..132 第三節. 受試者老人意象後測的差異分析……136. 第四節. 受試者背景變項與其老人意象的比較 分析…………………………………….148. 第五節. 受試者對老化認知教學設計的回饋分析 ………………………………………..1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73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4. 第二節. 結論……………………………………..180. 第三節. 建議……………………………………..182. 參考文獻………………………………………………19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190 二、 英文部分……………………………………194. x.

(12) 附錄…………………………………………………..214 附錄 附錄一 「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設計」……..214 附錄二 「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問卷」效度評定用表 ………………………………………...226 附錄三 「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問卷」預試問卷 .236 附錄四 「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問卷」正式問卷 .243 附錄五. 內容效度之專家名單………………….249. 附錄六. 協同合作教師觀察記錄表…………….250. 附錄七. 學童回饋表…………………………….251. xi.

(13) 表 次. 表 2-2-1 老人態度內涵歸納表……………………..47 表 2-3-1 老人態度的評量方式……………………..72 表 3-3-1 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各單元內容分析表 ……………………………………………102 表 3-3-2. 內容效度專家意見歸納表……………...108. 表 3-3-3. 「老人意象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 摘要表……………………………………111. 表 3-3-4 「老人意象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 摘要表……………………………………113 表 3-3-5 「老人意象量表」預試問卷內部一致性 信度係數…………………………………114 表 3-3-6 本研究之實驗設計模式……………….....117 表 3-4-1 研究實施流程表………………………….120 表 4-1-1 兩組學生在「老人意象整體層面」 前測得分之 t 考驗摘要表……………....128 表 4-1-2 兩組學生在「生理特質」前測得分 之 t 考驗摘要表…………………………129 表 4-1-3 兩組學生在「心理特質」前測得分 之 t 考驗摘要表…………………………130 表 4-1-4 兩組學生在「社會價值」前測得分 xii.

(14) 之 t 考驗摘要表…………………………130 表 4-2-1 實驗組前、後測相依樣本 t 檢定 結果摘要表……………………………....134 表 4-2-2 控制組前、後測相依樣本 t 檢定 結果摘要表………………………………136 表 4-3-1 兩組學生在「老人意象整體層面」 後測得分摘要表…………………………137 表 4-3-2 兩組學生在「老人意象整體層面」後測 分數的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137 表 4-3-3 兩組學生在「老人意象整體層面」後測 分數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38 表 4-3-4 兩組學生在「老人意象整體層面」後測 分數之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139 表 4-3-5 兩組學生在「生理特質」後測得分 摘要表……………………………………140 表 4-3-6 兩組學生在「生理特質」後測分數 的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140 表 4-3-7 兩組學生在「生理特質」後測分數的 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41 表 4-3-8 兩組學生在「生理特質」後測分數 之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141 表 4-3-9 兩組學生在「心理特質」後測得分 摘要表……………………………………142 xiii.

(15) 表 4-3-10 兩組學生在「心理特質」後測分數 的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142 表 4-3-11 兩組學生在「心理特質」後測分數的 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43 表 4-3-12 兩組學生在「心理特質」後測分數 之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144 表 4-3-13 兩組學生在「社會價值」後測得分 摘要表…………………………………144 表 4-3-14 兩組學生在「社會價值」後測分數 的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145 表 4-3-15 兩組學生在「社會價值」後測分數的 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45 表 4-3-16 兩組學生在「社會價值」後測分數 之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146 表 4-4-1.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表……………...150. 表 4-4-2. 不同性別受試者老人意象的差異分析表 …………………………………………151. 表 4-4-3. 受試者和老人同住經驗與其老人意象 的差異分析表…………………………153. 表 4-4-4. 不同居住時間受試者老人意象的差異 分析表…………………………………154. 表 4-4-5. 不同相處時間受試者老人意象的差異 xiv.

(16) 分析表……………………………….....155 表 4-4-6 不同親密程度受試者老人意象的差異分析 …………………………………………...157 表 4-5-1 資料分析編號說明表……………………160. xv.

(17) 圖 次. 圖 2-1-1 整體性結構意象的形成方式……………22 圖 2-1-2 意象的形成過程….….…………………..25 圖 2-1-3 遭遇與刻板意象不一致訊息的可能情形 ...................................................................27 圖 2-1-4 態度的結構………………………………31 圖 2-1-5 態度的形成………………………………33 圖 2-1-6 認知失調步驟圖…………………………35 圖 2-1-7 平衡理論意識圖…………………………37 圖 2-1-8 學童老人意象平衡圖……………………38 圖 2-1-9 個人切身性對態度改變的類型之影響…39 圖 2-4-1 教學設計系統模式圖解…………………85 圖 2-4-2 學習階段與學習事件之關係……………87 圖 3-2-1 本研究架構圖……………………………95 圖 3-3-1 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設計概念圖…...101. xvi.

(18) 第一章. 緒論. 台灣社會以往受到中國固有文化之影響,常將高齡者視為智慧的 象徵,給予一定程度的尊敬與重視。政府單位亦曾透過立法的程序, 分別於 1980 年 1 月及 2002 年 6 月公佈實施 「老人福利法」與「終 身學習法」 , 2006 年 11 月更提出了「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 皮書」 ,並陸續增修相關法令使其更加完備,種種的作為不外乎是希 望藉由社會福利及終身教育的兩大面向讓高齡者的生活更加充實並 具有尊嚴。 然而近年來,因社會型態的轉變,工商業及資訊社會對於速度及 效率的要求,逐漸挑戰了各年齡層對於高齡者的傳統觀念。民眾對於 老人的看法逐漸轉趨於負面,多認為老人在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各層 面面臨了退化的狀況。一般人對老的概念充滿著醜陋、宿命、恐懼、 無用、悲觀的想法,並且往往以年輕作為價值思考的標準,老年年輕 化的期待足以反映當前資本主義社會體制的年輕優勢(邱天助, 2002)。而年輕世代對於老人生活的負面意象(negative image)更 可能進一步影響了龐大老人人口的未來福祉,不可不慎。故此一情形 乃有待正規及非正規之教育體系投入更多的關注,以建構社會大眾對 於老人的正確認知,進而營造一敬老尊老的和善氛圍,使高齡者在台 1.

(19) 灣這塊土地上得到真正的敬重而安樂生活。有鑑於此,本主題旨在探 討「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影響之研究」。本章即分就問 題的背景與重要性、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名詞釋義及 研究範圍等五節來作說明,依次分述如下。.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現今台灣由於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及醫藥水準的提高,個人壽 命不斷地延長,使得社會上的高齡人口數越來越多。1993 年 12 月, 台灣老人人口的比率已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定義 7 %的 「高齡化社會」標準,直至 2009 年 3 月,我國高齡人口數更高達 10.48 %(內政部戶政司,2009) ,快速朝 14 %的「高齡社會」目標挺進(黃 富順,2007)。預估至 2017 年即可達到高齡社會的標準,2026 年更 可達 20 %的超高齡社會指標(行政院經建會,2009)。因此,人口老 化成了台灣社會亟需面對之重要議題,無論政府或一般社會大眾,均 需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 但反觀現今一般人對於高齡者的概念,常與「老化」 、 「衰退」 、 「孤 僻」 、 「封閉」等字眼相連結,覺得人老了,就應該面臨身體機能的喪 失衰退、體力或記憶能力的下降,甚至於理所當然從工作職場中撤退. 2.

(20) 下來,面臨生活上的種種挫折,彷彿高齡者的價值性已經全然消失, 負面之刻板意象瀰漫其中。在高齡社會已然形成的趨勢下,國人亟需 培養對老人的正向態度,這不僅對老人自己很重要,對其他年齡層的 社會大眾也不容忽略,年輕(幼)的人對老人的態度,也會直接或間 接的影響到老人們對自己的看法(王政彥,2004)。由教育的觀點視 之,正規教育體系的教師們,更有必要瞭解學童對老人的觀感與其相 關的影響因素,進而透過教學活動之設計與教學策略之精進,建立其 正面的意象及態度。本研究的問題背景與重要性,茲分別以下列三個 方面來說明。 一、人口老化已成為普世現象, 人口老化已成為普世現象,但社會大眾對於相關議題的認識仍嫌 不足而有待提升 人口結構的老化成為了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所面臨的重大議 題,無論是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均然,只是已開發國家首當其衝,開 發中國家則較為延緩。台灣社會亦在全球老年浪潮的襲捲下,伴隨出 生率的減少與人口壽命的延長,人口老化指數快速成長,目前已是全 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黃富順,2004a) 。因此,增進民眾對於老人 的正確態度,彌平不同世代之間的鴻溝,成為一重要議題。以美國為 例,Kazemek(2000)即認為美國人民普遍缺乏對老人的正面態度及 相關素養,政府的作為必須再加強。台灣多數民眾(61.7 %)亦反應. 3.

(21) 政府對高齡化社會來臨所採取的對策仍嫌不足(黃富順,2007),相 關認識老人的課程或活動宜投注更多的心力鼓勵開設,以符應社會各 界的需求。基此,為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破除社會文化中年齡歧視 的持續發酵,在教育的場域必須進行相對應的革新,老化教育的相關 概念更應廣受各界重視。 二、兒童對老人的負面意象宜儘早導正, 兒童對老人的負面意象宜儘早導正,以培養其正確態度 縮短不同世代之間的鴻溝甚為重要,讓兒童即早瞭解老化的相關 知識將有助於世代之間的和樂相處。Hermanova(1995)指出與老人 相處之正向態度,應於早期的教育中儘早培養。Haught 等人曾比較 美國維吉尼亞及德州的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生對老人的知識與態度, 選取了 954 位樣本,進行大規模之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學童的態度最 為負面(Haught,Walls,Laney,Leavell ,& Stuzen,1999) 。McGuinn & Mosher-Ashley(2002)探討年紀較輕之兒童對於老人的恐懼問 題,發現在早期生活中,若缺乏與祖父母及其他老人相處的經驗將不 利於兒童對老人的意象及態度,故建議利用機會增加世代間的交流接 觸。Klein,Council,& McGuire (2005)亦於研究中指出社會文化中 隱藏的年齡歧視與負面老化的刻板意象,可以在三歲幼兒的身上發 現;當小孩到達五歲時,其負面態度便可以明確地測量出來,當年齡 達十二、三歲進入國中時,其負面的老化態度將根深蒂固而難以改. 4.

(22) 變,換言之,與老人相處之正向態度,係根源自早期的教育,青春期 後要再設法改變其既成之意象則更加困難。林美珍(1987)則認為兒 童對老人的態度多是負向且刻板的,尤以年幼學童之情形為甚,這種 對老人的態度將會影響個人面對老人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行為,也 會影響未來,進一步形成自己成為老人時的自我概念。有鑑於此,儘 早讓兒童於國小的關鍵期接觸此類之老化認知教學,以助其建立對老 人的正面意象與積極態度將是未來台灣正規教育之趨勢與重要課題。 三、老化知識將納入國教課程, 老化知識將納入國教課程,學校教師的相關專業知能應予以強化 因應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教育部發佈「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 育政策白皮書」,強調將建構施行老人教育的全民體系網絡,透過正 規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合力推動,將老化知識納入九年一貫國教課程 (黃富順、黃明月,2006)。故未來教師亦需具備相關知能以教導學 生瞭解正確的老化知識,建立對老人的正面意象(positive image), 希冀藉由認知層面的提昇,進一步影響學童情意層面的行為表現,讓 學生更能深入體會老人的處境與正面價值,以達尊敬老人之目的。 Langer(1999)曾經指出,教師若能在小學課堂上提供適切老化教育 (aging education)的學習經驗,將影響學童之情意行為(affective behaviors) 。有利於讓學生獲得對老人正向的態度與價值,改善其負 面意象。但反觀現今國內的正規教育課程,有關老年人與老化相關議. 5.

(23) 題的內容僅佔教科書中極低的比例,黃錦山(2008)曾針對國民中小 學的國語文、社會、綜合活動及健康與體育等四領域的教科書進行內 容分析研究,發現在分佈的比例方面,有提到老人或老化相關議題的 部分僅佔 3.4%而已。單就內容比重的分析即如此,更遑論具體可供 參考的教學方案,目前是付之闕如而端賴教師自編設計,但教師本身 對於此一議題之專業素養參差不齊,正亟待研究者投以更多的關注, 協助其建立適切之教學活動與策略。.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基於當前的背景,無論就學術或實務上,此一主題均有其深入研 究的重要性與急迫性。鑑於台灣高齡人口結構急遽增加的迫切現象, 引發研究者嘗試以國小學童的角度切入,進行其老人意象之研究,本 節茲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加以說明。. 一、研究動機 (一)基於我國國小學童對老人負面意象的關注 高齡者應被視為一塊具有積極功能的瑰寶來加以開發,此點對於 整個社會的和睦氣氛極為重要,欲達到此一理想,在教育倫理上必須 建立新的價值。目前研究者本身於小學任教,在教學生涯中,深切感 6.

(24) 受到多數學童於平日言談裡對老人所表現出的負面意象。每當課堂上 論及老化或老人相關議題,兒童的神情總顯得茫然無知,對於老人的 態度更常表現出不悅的神情,多認為老人的動作緩慢、生活無趣且個 性固執,先入為主的認為與老人相處必定枯燥而乏味。王政彥(2004) 曾指出需導正現今年輕(幼)的學童認為老即是代表衰退、好景不在、 機會已失、希望渺茫等負面觀點,代之以智慧、經驗、歷練、熟捻、 長壽等積極正面的價值觀,並透過多元的教育管道改變之。O’Hanlon & Brookover(2002)亦採相同觀點,認為當個體擁有愈豐富的老化 知識,將促使其對老人態度的正向反思。換言之,認知層面的改變將 有助於情意層面之深化。因此,許多更具創意且富趣味的老化教學活 動需要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且逐步蔓延擴展。基此,引發了研究者選 擇此研究主題之首要動機。 (二)基於國外相關研究的啟發 自五0年代以來,國外關於對老人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elderly)的研究即方興未艾,至今已經展開許多相關的調查研究與 實務試驗,不同的學者曾分就不同之年齡層與背景進行探討。其中以 兒童為對象的研究為數甚多,相關活動設計之實驗亦蔚為風潮。這些 研究或以兒童對老人的態度為主要議題,採問卷或訪談的形式來進行 資料的蒐集(Fillmer,1983;Seefeldt,Jantz,Galper,&. 7.

(25) Serock,1977b);或以圖畫表現的方式來分析兒童對老人之態度 (Donorfio,1991) 。更有諸多研究提倡經由跨學科的課程整合與教學 活動設計,積極的轉化兒童對於老人之負面意象,培養其正面的態 度,這些課堂的學習活動也確實影響了學童對於老人的觀感 (Barton,1999;Klein,Council,&McGuire,2005;Knapp & Patricia Stubblefield,2000;Lancy &Wimstatt,1999; Laney ,Wimsatt, Moseley,& Laney,1999;Langer,1999;Marks & Newman,1977;McGuire, Klein,& Couper,2005;Murphey,Meyers, & Drennan,1982;Nishi-Strattner & Myers,1983;Olejnik & LaRue,1981;O’Hanlon & Brookover,2002;Wiles,1987) 。由於這 些相關文獻的啟發,激起了研究者的另一項動機,希冀以國小學童為 對象,參考國外相關研究,透過符應我國國情的活動設計進行教學, 使其老人意象產生有意義之正面改變,增益學習成效。 (三)補充國內相關研究文獻之不足 反觀國內,目前學術界之研究僅止於關注不同年齡層對老人的態 度,如:林美珍(1993)、洪淑媚(1997)及陳宜汝(2001)以大學 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其對老人態度整體而言趨於負向;此外,方淑玉 (2002)、陳玫月(2002)及蘇美鳳(2002)則是以國中生為研究對 象,結論指出受試者對老人仍存有諸多的負面態度;而林美珍(1987). 8.

(26) 與張明麗(1999)也曾分別以 3-12 歲的兒童以及幼稚園中班和大班 之學齡前幼兒為訪談對象進行研究,亦同樣發現其對老人呈現出負向 的態度。故已有諸多研究證實對老人的負面態度存於不同的年齡層之 中,但對於後續該如何改善此一狀況卻未有研究者提出具體而合宜的 應對策略。方珮玲(2006)曾設計一代間方案,雖具提升代間關係的 正面效益,卻也同時指出欲影響其態度的轉變並不容易。再者,若於 實務層面上進一步檢視目前國民小學的課程,並無專門針對老化教育 所設計之單元或教學活動。有關老年人與老化相關議題的內容僅佔教 科書中極低的比例(黃錦山,2008),大都僅粗淺的介紹目前社會高 齡化的現象,至於該如何去看待周遭的老人、如何去認識其生心理的 老化狀況,甚至如何與之相處等重要議題皆無深入著墨。換言之,當 前國內有關改善國小學童的老人意象或對老人態度的教學活動設計 或相關教材的研究則是付之闕如,亟待加以擴展。因此,激發了研究 者進行本研究之動機,以彌補國內相關文獻的不足。.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乃以我國國小學童為研 究對象,探討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的影響,希望研究的 成果能提供相關機構參考。具體言之,本研究擬達成的目的如下:. 9.

(27) (一) 探討影響我國國小學童老人意象的相關因素。 (二) 發展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設計。 (三)探討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對其老人意象的影響。. 三、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分述如下: (一) 影響國小學童老人意象之相關因素為何? (二) 具成效之老化認知教學,其設計要旨為何? (三) 老化認知教學前,國小學童之老人意象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 老化認知教學後,國小學童之老人意象是否有顯著差異? (五) 國小學童之老人意象是否因不同的背景變項而有顯著差異?.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採取準實驗研究法,以探討老化. 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的影響,以下分就研究方法及研究步 驟作說明。 一、研究方法.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所採取的是準實驗研究. 10.

(28)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在教育 學上,一般又稱為教學實驗研究。在教學實驗研究中,研究者操弄 某些變項(如教學技巧或教學內容)來決定對其他變項(如學習者 的學習成效或表現)的作用。準實驗研究與實驗研究最大的差異在 於受試者的選派並非採隨機的方式,在教育研究中,由於受試者的 抽樣與選派往往受限於主、客觀和倫理的條件,所以無法做到隨機 選派。本研究係以國小三年級既成的兩班學童為研究對象(一為實 驗組,一為控制組),希冀藉由老化認知教學的設計與實施,促成 國小學童老人意象的正向改變,因此乃決定採用準實驗研究,以達 研究目的。 在實驗教學之前,首先進行文獻分析,探討意象的意義、形成及 意象與態度改變的關係,再綜合國內外相關資料,探討「老人意象」 的意義、內涵、相關因素及評量方式,並參考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工具, 根據我國國小三年級學童的認知現狀,發展出「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問 卷」,以作為本實驗前後測之評量工具。本研究的主要評量工具「國. 小學童老人意象問卷」內容包括兩部分:學童基本資料、老人意象 量表。在「學童基本資料」部分,包括性別、與老人之互動經驗(互 動的頻率與親密程度等)。在「老人意象量表」部分,綜合相關學. 者之理論並參考國內外量表,依據本研究之目的重新修訂,區分為. 11.

(29) 「生理特質」、「心理特質」及「社會價值」等三個層面,以作為研 究過程中,資料蒐集的首要工具。 再者,將就老化認知教學進行文獻探討,瞭解有關老化議題的各 項活動設計及其對老人意象的影響,編成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草 案,繼而尋求協同合作教師的協助與學者專家之意見,研商匯集相關 建議形成「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設計」 ,以作為本實驗教學之依據。 在開始正式授課之前的準備週,先進行學童之老人意象的前測,以瞭 解受試者的差異情形,分派其中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進 行七週之實驗教學。教學結束後一週進行學童之老人意象的後測,並 經統計分析,探討學童接受教學處理後其老人意象之差異程度,檢視 其成效。最後再透過研究過程中資料蒐集的次要工具,包括研究者與 協同合作教師的觀察記錄、課程省思記錄,及學生的回饋性訪談、學 習單等文件資料,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往後教學活動編修之參考。 綜合言之,本研究主要採準實驗─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在資料. 的蒐集上使用「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問卷」併輔以質性的文件紀錄, 以求整體研究之完備。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步驟共分為十三個階段,茲將研究流程簡述如下:. (一)蒐集並瀏覽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確定研究主題。. 12.

(30) (二)根據研究主題,參考相關文獻研究,界定研究範圍與架構, 擬定研究計畫。 (三)選取研究對象,洽商實驗班級。 (四)依據文獻資料、相關研究及參考國內外相關量表,發展問卷 初稿並撰寫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草案。 (五)參酌協同合作教師建議,修改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設計。 (六)問卷初稿內容及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設計送請專家學者提 供改進意見。 (七)修改問卷初稿,編定預試問卷實施預試。 (八)回收預試問卷,進行信度、效度統計分析並編訂成正式問卷。 (九)針對實驗對象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施前測。 (十)進行實驗教學,整理觀察訪談記錄、課程省思記錄、學習單。 (十一)實驗教學完畢,進行後測。 (十二)回收問卷資料及相關文件,整理、統計、分析研究結果。 (十三)提出研究發現、結論與後續教學活動編修之建議。.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論及的重要名詞其概念性定義係界定如下,至於本研 究中各研究變項的操作型定義,則將在「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中另 13.

(31) 加說明。 一、老人 對於「老人」的界定,不同時期,不同的社會有不同之年齡標準。 一般可從生理、心理、社會及主觀意識等層面來加以界定,概分為實 足年齡、生物年齡、心理年齡及社會年齡。其中以實足年齡作為老人 的標準,最被廣泛使用。1956 年,聯合國即以六十五歲為老年的起 點(黃富順,2004b) 。而國外在官方普查資料、退休規定、或醫療與 社會福利措施等方面,通常亦以六十五歲以上為老人(Lamdin & Fugate,1997) 。我國內政部也採同樣標準,以六十五歲以上者為老年 人口(內政部,2009)。故本研究所謂的「老人」係指年齡達六十五 歲以上者。 二、老人意象 關於「意象」(image)一詞的界定,係源自於拉丁文imago,意 指人為的摹寫、一種肖像或外貌(Achenbaum,1995)。從語意學的觀 點而言,意象是鏡物或水底的映照,並非真實之物,只是真實的再現。 日常生活中,意象的構成是一種詮釋行動,在此行動中,客體被披上 某種文化服飾,賦予主觀的意義(邱天助,2002)。因此,意象是一 種主觀的知識,但並不等於一個事物之真實內容,而是某人基於其觀 點及他所獲得的片段瞭解或不正確的資訊而來的看法或感受. 14.

(32) (DeLamater&Myers,2006)。 本研究中所謂的「老人意象」,係指個人對老人的認知與感受, 其所指涉的不盡是相同的實體,而是一種社會建構,包括老人的「生 理特質」、「心理特質」與「社會價值」等三方面。 三、老化認知教學 「老化教育」(aging education)係指針對老化相關議題所進 行之教學方式。其教育目的旨在:(1)提供有關老人的正確訊息, 令孩童形塑對老人正向、實際的概念與態度;(2)提供一個對老人 的屬性、行為和人格特質等沒有偏見的看法,以減少刻板意象;(3) 協助孩童評估自身老化歷程的概念 (Seefeldt,Jantz,Galper,& Serock ,1977a)。本研究所謂的「老化認知教學」(aging cognitive teaching)是指一種有系統、有計劃的教學活動,目的在於轉化學習 者的認知層面,以提供學童有關老化之正確訊息及建立對老人之正面 感受,改善其負面意象。.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以下針對研究內容和研究對象說明本研究的範圍,並由研究方 法、研究對象及研究教材三方面說明本研究的限制。. 15.

(33)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題為「老化認知教學影響國小學童老人意象之研究」 ,主 要以國小三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瞭解其參與老化認知教學後,對老 人意象的影響。以下針對本研究的範圍加以說明: (一)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先由意象的意義、形成及意象與態度改變的關係進行探 討,再者,分析「老人意象」的意義、內涵及相關因素,其次探討. 「老人意象」的評量方式,形成本研究之理論架構,並作為問卷編 製的基礎。最後探討老化認知教學與對老人意象的影響,以作為本 研究的教學設計依據。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限於研究者之能力及資源,本研究對象將限定在高雄市左營區 某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主,並不包括其他地區及年級的國小學童。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的分析範圍,是以國小三年級學童在參與老化認知 教學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對老人意象所產生的成效與差異情形,因 此,本實驗仍有其研究限制如下: (一)就研究方法而言 在研究方法上,因為採準實驗研究法,所以無法避免有影響實. 16.

(34) 驗內在效度的因素存在,尤其是受試者無法進行隨機分派,因此受 試者的個人背景變項如:性別、與老人的互動經驗(互動頻率及親 密程度)等,無法做到完全的控制。不過為了讓實驗組與控制組的 國小學童在背景變項儘量相同,乃以高雄市左營區某國小同年齡的 三年級兩個班級作為研究樣本,以避免受試者的居住地區及年齡差 異太大而無法進行比較。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的有效樣本數為 62 人,且因取樣地區僅為高雄市左營區 某國小三年級學童,樣本代表性不足,故研究結果的推論受到限制。 (三)就研究教材而言 本研究以自編「國小學童老化認知教學設計」為主要實驗教材, 希冀藉由老化知識認知層面的提升,進而影響學童對老人情意層面的 表現,因此推論到其他不同性質的教學活動仍有其限制。. 17.

(35) 18.

(3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的影響。為 了釐清主題,建立本研究之架構與立論基礎,文獻探討部分共分為四 節。第一節探討意象的意義、形成及意象與態度改變的關係,第二節 探討「老人意象」的意義、內涵及其相關因素,第三節探討「老人意 象」的評量,第四節探討老化認知教學與對老人意象的影響,茲分. 別說明如次:. 第一節 意象的意義、 意象的意義、形成及意象與態度改變的關係. 有關「意象」(image)之成因,以及該如何有效的去改變既成 的意象以達到最終態度的持久改變?長久以來一直是社會心理學界 所關注的議題,本節即就意象的意義、形成及意象與態度改變的關係 加以探討。 一、意象的意義與形成 以下分就意象的意義及其形成過程說明之: (一)意象的意義 關於「意象」(image)之定義,學者們曾提出不同之觀點。 19.

(37) Boulding 早在 1956 年即將「意象」解釋為是一種主觀的知識,但並 不等同於一個事物之真實內容,而可能是某人基於其觀點及他所獲得 的片段瞭解或不正確的資訊而來的看法或感受(DeLamater& Myers,2006)。Kotler(1974)認為意象是一個人對某一標的所持有 的一組特定的信念、想法與意念。Graham(1988)則認為意象是指人 們對所認知的某一事物,經由描述、記憶或其他與該事物產生關聯的 方法,所形成的一種特定看法。邱天助(2002)將意象視為一種因歷 史文化差異所產生的不同社會建構,是一種認知層面的詮釋行動,在 此行動中,客體被披上某種文化服飾,賦予主觀的意義。故當「意象」 長時間被賦予負面意義時,即成了所謂的「刻板印象」 (stereotype) 。 張春興(1989)進一步解釋所謂刻板印象係指一般人的偏見,是一種 對人或對事評判時所持的一種偏頗信念。換言之,刻板印象會涉及過 度的類化,它可能引導我們認定某群體的所有成員都會有些共同的屬 性。 綜合上述,「意象」乃是一種主觀的知識,由此認知可能產生對 某一人事物特定的信念與感受,當意象過度類化時則容易成為一種 「刻板印象」,即俗稱的「偏見」。 (二)意象的形成 由於人類要適應環境以求生存,必須對環境中的人及事物,具備. 20.

(38) 一些認識,能夠獲得及處理資訊,並將之轉變為對自己有用的形式, 這種對外界人及事物的知覺及感受是為社會認知(徐光國,1996)。 此社會認知,係經過一番選擇性的整理分類,將外在多元而豐富的刺 激與資訊予以過濾篩選,並主觀的賦予意義和判斷,以作為個體採取 行動的準繩。無論這些訊息如何得到,身為主動的感知者 (perceiver),必須利用各種方法來整合來自各方的資料,來形成 一個有條理的影像,此即整體性意象的處理過程。人類的感官知覺通 常具有主觀、選擇及組織等三項主要特性,Asch 於 1946 年對於認知 的組織性曾進行一項古典的實驗,測試大學生對於假想人物性格的意 象,Asch 以兩張列有不同性格形容詞的表單,如:「聰明」、「勤 勉」、「溫暖」、「堅毅」、「務實」、「謹慎」等,其中僅有一不 同之處,即「溫暖」被「冷酷」所取代,隨後要求兩組接受不同訊息 的大學生以文字敘述對此假想人物性格的整體意象,其研究後指出當 「溫暖」被「冷酷」取代時,造成了學生形成整體結構意象時的關鍵 性差異,而建構出了假想人物的合成式性格(DeLamater& Myers,2006)。換言之,個體在觀察外界的環境事物時,並非以孤立 而拼湊式的方式加以反映,而是會予以組織統整,以形成一有意義有 組織的系統。這其中包含了整合推論的過程,係將各項感官所知覺孤 立的訊息相互關連,因此運作中常存有主觀的認定推論,與實際之事. 21.

(39) 實常未盡一致。Kelley 在 1950 年的後續複製研究中,亦證實了 Asch 的觀點(DeLamater&Myers,2006)。一般來說,對某人形成意象時, 感知者會試圖將許多看似矛盾衝突的訊息加以統整貫串,而最後則形 成了個人整體性的結構意象。Asch 之整體性結構意象的形成方式如 圖 2-1-1 所示。 意象=a+b+c+d+e a. b. e. d. a b e d c c. 圖 2-1-1 整體性結構意象的形成方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關於意象的成因,Weber(1992)亦由資訊處理的觀點來解釋其 過程,Weber 認為人類是資訊的處理者,並且根據特定的知覺過程組 織意象。在大多數的情境中,不同年齡層的人們均有互動關係,並非 僵硬的侷限在他們自己的年齡圈中。年齡層因而形成了概念,我們所 擁有的想法,幫助我們組織社會世界,而不是我們所遇到人們的真正 特質,人們透過經驗、學習和語言發展出相關的社會概念,其中通常 以經驗來區分他們所遇到的各種類型或類別的人,這些不同的經驗發 展出不同的自然類別(natural categories),人們就其行為和特徵. 22.

(40) 的模式加以組織,將許多人納入概括的類別之中,如:「軍人」、「母 親」等。再者,人們透過連結、增強或假設驗證來學習社會的概念, 兒童吸收社會概念的方式為將其名稱與意義相連結,較大的兒童或成 人,藉著推測概念,使用假設檢驗去歸類某人,並且由後續的經驗來 證實其推測。 除了經驗和學習外,Weber(1992)認為人類也可能透過語言來 塑造概念並表達概念,當我們用語言來描述某一個人,會影響我們所 知覺到的人的特性,例如,當新聞報導描述「年輕人」、「男人」或 「女孩」時,即會影響讀者思考此人及其被報導的行為,因此語言的 習慣用法常造成強而有力的社會標籤,進而影響社會判斷與互動。 一旦類別概念形成後,標籤則以「相似性」、「動機」及「情 境」三個運用準則,而被套用於特定的人身上(Weber,1992)。 1、相似性:當新的社會經驗和過去有共同之處時,先前的標籤就會 被貼在新的經驗上,例如當你曾經將「無趣」此標籤用於新認識 的人身上,此人曾經講述著冗長又無重點的談話時,你也可能會 延用此一相同的標籤,形容一位講課又長又難理解的課堂教師。 2、動機:有時扭曲自我的知覺也會產生偏誤而改變對他人的意象, 例如你某項作業出乎意料的得到低分,你或許會評斷你的教授既 不公平又不理性,才會給你如此低分,因而改變對此教授的意象。. 23.

(41) 3、情境:行為在不同的情境中常代表了不同的意義。例如父母正微 笑傾聽孩子訴說故事時,此微笑與正在教訓孩子時所代表的意義 顯然不同,在前者的情境中,微笑表示耐心的關愛,然而在後者 的情境中微笑則代表著無情。 個別的意象經過相似、動機及情境等運用準則形成後,如何加在 一起成為連貫的意象?Weber(1992)認為意象的整合,通常運用了 「評價」、「平均」及「一致」等策略,茲說明如下。 1、評價:我們對別人所做的最重要決定為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他們, 這主觀的好壞判斷,即為評價,一旦決定是否喜歡某人後,其他 有關此人的資訊都會受其影響。 2、平均:但有時對某人的意象評價會呈現毀譽參半的狀況,研究顯 示這類矛盾的意象,被無意識的平均過程加以整合。簡言之,不 同的特質不僅被評價(好或壞、正面或負面),而且也會被賦予 加權值(重要或不重要),通常人們對於來源可靠的訊息、眼前 可見的訊息、負面屬性的訊息、初始的訊息以及最近的訊息會給 予較大的加權值,因此容易在意象形成時產生較大的影響力,之 後這些價值和加權值則被加以整合,其平均意象亦被計算而得。 3、一致:有關某人的意象被搜集時,這些意象隨之被簡化,使之彼 此一致,此簡化的一致性常是意象產生偏誤的原因,例如如果關. 24.

(42) 於某人的早期資訊被評斷為正面,則後來的意象將會被解釋為與 先前的判斷符合一致,以符應先前的認知。. 綜上所述,有關意象的形成過程如圖 2-1-2 所示。. 主觀. 情境. 平均. 意 象 整 合. 語言. 動機. 評價. 個 別 意 象. 學習. 相似. 類 別 概 念. 組織. 感 官 知 覺. 外 界 資 訊. 選擇. 經驗. 一致. 圖 2-1-2 意象的形成過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意象經由整合之後,通常包括了數項特徵。人們根據他們的知識 或觀察來推斷額外的特徵,意象的多種成分在人們努力推論它們之間 的因果關聯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更緊密的連結。個體期望由一些特 質推知另一項特質,個體對特質之間相互聯繫的期望即構成了「內隱 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ies)。例如,假定某人 有一個朋友,他很笨拙但很可靠,在長久的相處之下即容易將「笨拙」 與「可靠」之特質相連結。因此,如果之後再遇見一個笨拙的人,可. 25.

(43) 能就會推論他亦具有可靠的內隱人格特質,而當這樣的意象形成後, 個體則會在不經意的言談與行為中表現出認為他可靠的感覺,這樣的 表現又會促使對方引起相對的行動,也就是所謂的「自驗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因此更加深了既有的刻板意象 (Smith & Mackie,2007)。想當然爾,這樣的初始意象必然存在著 諸多謬誤。Fiske(1993)認為大部分時間人們對於偏誤完全盲目, 通常接受表面上所見到的一切,正由於我們如此善於建構一幅統整的 現實表徵,人們就認為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但當我們有機會從不同 的角度去看問題時,多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將產生認知的不一致,與其 他人看法的不一致雖不一定可以立即產生意象的改變,但卻可以促使 我們更加的用心思量以判定事實的真相。Smith & Mackie(2007)即 提出當個體接收諸多不一致訊息時,其意象可能產生的變化情形,如 圖 2-1-3 所示。當不一致的訊息太多時,則個體不容易運用前述「一 致」的策略,將其解釋而消解掉。再者,當不一致的訊息係來自太多 的團體成員,而且這些團體成員又屬於典型的成員時,個體就無法輕 易的將其分類。換言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個體欲抵抗刻板意象的 改變較不簡單,此時則容易產生意象的最終變化。. 26.

(44) 人們遭遇與其刻板意象不一致的訊息. 不一致訊息來自太多的 產生新的子分類. 團體成員,而無法以另類 處理. 不一致的個體被認為 是不典型的. 不一致訊息來自典型的 團體成員. 刻板意象被自動化激 活. 人們選擇不依賴刻板意 象. 刻板意象改變或者遭到拒斥. 刻板意象保留且被使用. 不一致訊息太多,無法被 解釋掉. 不一致訊息被解釋掉. 圖 2-1-3 遭遇與刻板意象不一致訊息的可能情形 資料來源:Smith&Mackie,2007:182. 基此可知,若兒童曾根據過去不完整的訊息產生偏誤之老人意 象,亦極可能擴大這負面的意象,推論至老人其他的人格特質,影響 了對老人整體認知的準確性,而本研究之老化教學設計即是透過認知 的擴展,使兒童接觸到不同的訊息類別,並藉由多元的感官經驗讓個 體產生進一步的深層反思,希冀兒童對老人的相關意象能夠獲得改 善。. 27.

(45) 二、意象與態度改變的關係 另一個與「意象」相近的概念為「態度」,二者雖不盡相同但卻 具有相當大的重疊性。有關態度的研究長久以來受到社會心理學家持 續的關注,欲對意象之轉變有更深層的認識,則有必要進一步瞭解態 度之相關意涵。以下即分就態度的本質、形成、態度改變的理論及意 象與態度的改變加以探討。 (一)態度的本質 態度是指個人對人、事、物以及周圍世界,憑其認知及好惡所表 現的一種相當持久一致的行為傾向。任何一種態度,都是因對象所引 起,都是有組織的,而且也都是表現於行動的,簡言之,態度包含了 認知、情感及行為三種成分(張春興,2001)。Ajzen & Fishbein. (1980)則認為態度是個人對人、事、物或行為所抱持的正面或負 面之評價,包括了好惡、好壞、利弊等感受。劉安彥(1984)也認 為態度乃是一個人對於周遭的人、事、物所抱持的強烈信念與感受。 DeLamater & Myers(2006)則整合了眾多學者之論述,認為 態度可能包含了三個主要成分:即(1)信念或認知;(2)評價;(3) 行為傾向,其中關於信念或認知及評價的部分與「意象」之組成要 素極為相似,茲說明如下。 1、認知 認知:態度包含了對某一特定目標對象,及與此目標有關的一 認知. 28.

(46) 套認知或知識結構,或者運用到此目標的相關規則。例如學生 不喜歡自己所選的一堂課,即有可能在其認知中,課程內容或 授課教師未達其選課時的認知標準。認知本身無所謂的對或 錯,當個體對自己的認知體系具有一套說詞時,可能都認為自 己的認知是正確的。 2、評價 評價:態度也具有評估或情感的成分。我們常對一件人、事、 評價 物表達情緒感受,就態度的評價成分而言,它同時包含了方向 性(正面或負面)與強度(範圍可從非常弱到非常強)兩部分。 因為態度具備此評價的成分,所以與單涉指認知成分的一些心 理學概念有所不同。 3、行為傾向 行為傾向:態度的第三個成分是對該目標對象的反應或行為的 行為傾向 可能性。當一位學生不喜歡自己所選的課時,極可能接下來就 會有蹺課的行為產生。一般而言,當我們具備某一態度時,對 於會用某些方式表現出與其態度一致的行為。 DeLamater & Myers(2006)認為態度的認知、評價及行為 傾向這三個成分,都是針對同一目標對象,但這三個成分卻未必能 會合成一個整體的、大體一致的大成分,在許多的情況下,此三個 成分的表現並不一致。因此,在研究態度過程中,研究者必須分開 測量此三個成分,並深入探討三者的關係。不同成分之間的一致性. 29.

(47) 程度,其實又與其他的態度有關,若認知與情感間的一致性愈高, 則態度的穩定性就會愈高,面對外界的說服時,其抵抗力也會愈大。 (二)態度的形成 人們之所以會形成態度,乃是因為態度可以幫助人們掌控社會 環境,表達與別人存有的重要關係而維持和他人的聯繫,故同時具 有客體評估(object appraisal function)與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 function)的重要功能(Smith & Mackie,2007)。態度 的形成常有賴社會學習或社會化的過程,若以學習理論來說,乃個 人透過與刺激物的連結、增強或模仿與認同等學習歷程,而學習到 某一特定對象的態度,亦即個人態度的形成與改變均受到別人的影 響(Bandura,1977)。換言之,個體的態度可經由學習或模仿等過 程而產生變化。Walter(1978)亦指出態度是經由學習所形成,但 會受到性別、年齡、社會階層、人格特質、生活型態、價值觀、家 庭、親友、社會文化與經濟等因素影響。Dobrosky & Bishop (1986) 則指出,態度係由早年之學習而得,會持續而直接地影響一個人對 待自己和對待別人的想法。DeLamater & Myers(2006)亦認為態 度形塑的來源可能透過強化(操作制約),透過刺激與反應的連結 (古典制約),或透過觀察他人(觀察學習)。若個體與目標對象 互動的直接經驗中,得到了許多正面的回饋,則其態度將趨於正. 30.

(48) 面。此外,如周遭的朋友、大眾傳播媒體、父母的行為舉止等,也 會導致態度的形成。我們所擁有的態度多半有一個認知結構作為基 礎,這個認知結構可能與許多其他的態度相關,形成了態度的垂直 結構與水平結構。Bem(1972)指出態度的組織結構實際上是層級 式的,有些態度比較基礎,如原始信念(primitive belief),另 一些態度則不這麼基礎,基礎的信念與較次要信念間的連結關係, 即為態度的垂直結構。但有時候一個態度也會同時涉及許多不同的 信念,此即為態度的水平結構,一個態度若同時在水平結構上有幾 個相關的信念,會比只有一個原始信念的狀況更難加以改變,如圖 2-1-4 所示。 垂直結構 態 度. 水平結構. 相關信念. 次要信念. 相關信念. 原始信念. 圖 2-1-4 態度的結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1. 相關信念.

(49) Smith & Mackie(2007)則認為態度的形成主要係由三種類型的 訊息匯集而成,分別為(1)認知訊息:對於客體所具有的正面或負 面特徵的認知,是有關某一態度對象的知識,包括各種與它有關的事 實與信念;(2)情感訊息:對於客體的情感和情緒,係由態度對象 喚起的感覺所組成;(3)行為訊息:包括與態度對象有關的過去、 現在或將來的互動行為的訊息。隨著各種形形色色的態度對象訊息的 不斷累積,個體也隨著證據的加權值而改變心意,形成一種與我們所 知曉、所感知和實際經驗大部分訊息相一致的態度。但並非所有的訊 息皆呈現一致的狀態,有些不一致的訊息也常令接收者左右為難,但 是當個體接受了不一致的訊息後,在種種機制的運作下,我們通常解 決了這其中的一些不一致性。Smith & Mackie(2007)進一步發現當 人們在訊息呈現不一致的狀況時,常會運用刻意蒐集片面訊息、對於 不同的訊息賦予不等同的加權值,及攫取最容易得到的訊息等方式來 使態度順利形成。關於態度的形成,如圖 2-1-5 所示。. 32.

(50) 認知訊息. 情感訊息. 行為訊息. 態 度. 思 維. 感 覺. 行 為. 圖 2-1-5 態度的形成 資料來源:Smith & Mackie,2007:236. 一旦有關態度對象的重要且相關的訊息形成一總結性態度 後,態度即成為了有關態度對象的認知表徵的一部份,當我們想到 某一目標對象時,伴之而來的態度即自動進入腦海之中。因此,態 度成為我們認知和感覺對象的快速替代品,例如,當其他人問我們 是否喜歡某一個歌手?對此一歌手的態度隨即會給我們答案而作 出結論,因此根本不需要再重頭去考慮對此歌手的認知、感覺或行 為,這也正是捷思(heuristic)的功能,態度提供了快速的方式 於複雜的訊息中作出選擇,雖然省時卻也常常出錯,與 Asch 於 1946 年所提之「整體性的結構意象」具相同的作用。. (三)態度改變的理論 Aronson,Wilson,&Akert(2002)認為若想促使態度產生改. 33.

(51) 變,由「認知」層面切入將可達到較為顯著的成效,以下即就態度 改變的相關理論加以說明。 1、認知失調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係由 Festinger(1957)所提出,認為當人們的 行為和想法不一致,並且無法對自己的行為找出外部理由時,他們 會因此而改變其態度。因為當我們做了一件與我們習慣的自我概念 不符合的行動而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時,認知失調的狀況隨即產生, 認知失調是人類思考和行動的一大動力。換言之,當一個人的行為 威脅了他的自我形象,極有可能改變態度以合理化其行為。例如一 個人明知吸煙有害健康,卻仍在某種情況下吸煙,當吸煙這一行為 產生後,這個人可能會設法使自己相信吸煙與癌症之間的關係未成 定論,藉著對吸煙態度的改變以降低其認知與行為之間的衝突 (Aronson,Wilson,&Akert,2002)。Smith & Mackie(2007)詳列 出了認知失調情境中,所涉及的步驟,分別為(1)個體做了違背態 度的行為(2)察覺到了可能的負面後果(3)個人責任歸因(4)經 驗到心理不安(5)將不安歸因於行為與態度的不一致(6)透過態度 改變而產生調和,如圖 2-1-6 所示。. 34.

(52) 個體做了違背態度的行為. 察覺到了可能的負面後果. 個人責任歸因. 經驗到心理不安. 不安歸因於行為與態度的不一致. 透過態度改變而產生調和. 圖 2-1-6. 認知失調步驟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Smith & Mackie,2007:280. 因此,個體在特定的一些情況之下,行為表現違背了己身態度的 人們會改變態度來吻合他們的行為。認知失調理論對在許多情境下發 生這種改變的現象提供了簡潔的解釋,已廣泛被應用於醫院、學校與 銷售的行業中(Cooper & Fazio,1984)。本研究之老化認知教學即 藉由認知失調理論之相關概念,擬透過作業的指派與實際代間的交流 經驗,鼓勵學童出現與老人頻繁且親密的接觸行為(個體做了違背態 度的行為),再經由教師的教學用語,讓學童瞭解到敬老尊老才是適 宜的良善行為,而歧視老人的行為將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同(察覺到了 可能的負面後果),進而於一系列的活動中營造班級全體對老人和善 35.

(53) 的氛圍(個人責任歸因),希冀學童透過心理層面的認知失調(經驗 到不安、將不安歸因於行為、態度和行為間產生失調),產生其老人 意象的最終變化(透過態度改變而產生調和)。. 2、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 平衡理論 平衡理論係由 Heider(1958)所提出的態度變遷理論(又稱 為 P-O-X 理論),以三角形解釋該理論中的三大要素,如圖 2-1-7 所示。P 代表自己,O 代表對方,X 是介於 P 和 O 之間的客體(包 括人、事、物或觀念)。平衡理論討論的是此三大要素之間的均衡, 而在三大要素彼此之間的關係便以正或負號來表示之。強調人類的 精神心理通常趨於均衡狀態,在認知體系中各部門相互關聯依賴, 任一部門之變動將影響其他部門,且整體的認知體系有自然趨於平 衡的傾向。因此,當某些認知與其他認知顯著不協調時,會干擾心 理態度的均衡狀態,一直到不協調的因素消除且認知體系再度恢復 平衡後,不安才會平息(Heider,1958)。換言之,Heider 的平衡 理論係由認知層面的關係來對態度的改變加以解釋。 Heider(1958)認為個體對於人、事、物的態度皆希望保持平 衡的穩定,希望自己和對方的感情釘住雙方對某一客體的共同好惡 上,否則會因為失衡而不安,而這三大要素是否平衡,要視兩兩之 間的關係是正(肯定、喜歡)或負(否定、不喜歡)而定。. 36.

(54) P(自己) 或—. O(對方). 或—. 或—. X(客體). 圖 2-1-7 平衡理論意識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Heider 的研究結果顯示,若三邊的關係全為正,或二負一正, 皆為平衡狀態。但若三邊的關係全為負,或二正一負時,則三邊相 乘的乘積為負,則表示處於不平衡的狀態。當三者間呈現不平衡 時,則自己必須要改變其中任何一個符號關係,才可恢復至平衡狀 態。本研究擬利用平衡理論的相關概念,處理「學童」、「教師」 與「老人意象」三者的關係,學童基本上對於教師的觀點是正面的, 希望能夠在課堂活動中獲得老師的讚賞與鼓勵,再者,若班級當中 有部分學童對於老人之既有意象為負面,但透過老化認知教學之過 程,學童可以充分瞭解教師對於老人持正面肯定的觀點。如此一 來,當學童欲獲得教師的讚賞與鼓勵,勢必修正本身的老人意象, 以符應教師的觀點,故理想上將可造成學童老人意象的轉變,學童 老人意象之平衡如圖 2-1-8 所示。. 37.

(55) 學 童 +. 教師. 學 童 -. +. +. 老人意象. 教師. +. +. 老人意象. 圖 2-1-8 學童老人意象平衡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耶魯的態度改變研究法(Yale Attitude Change Approach) 耶魯的態度改變研究法 人們在何種情況下,最有可能經由認知的說服而改變其態度? 一群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者 Hovland,Janis,&Kelly 於 1953 年曾 經在一連串的實驗研究後,指出三個主要的影響因素:「溝通的來 源」、「溝通訊息的本身」,及「聽眾的特性」。這項研究提出了 關於人們如何因說服性溝通而改變其態度的有用資訊,茲說明如下 (Petty&Cacioppo,1986)。 (1)溝通的來源:有公信力且吸引力的人(例如明顯具有某些專 長的人)其傳達的訊息較容易有說服力。 (2)溝通訊息的性質:表面上看起來較溫和而不具侵略性的溝通 語言會比較有說服力,雙面溝通(正反論點並陳)的溝通會較 單向的溝通具有成效。 (3)聽眾的性質:當聽眾專心聆聽講述內容時,其態度可能因內. 38.

(56) 容所呈現的論證強有力而加以改變(說服的中心路線)。相對 的,若是聽眾呈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等狀況時,則講述 的內容則非重點,反而可能因為現場的氣氛或講述者的個人屬 性,而使其態度獲得改變(說服的周邊路線)。但聽眾年紀若 是超過 25 歲,想經由說服的方式改變其態度,則難度倍增。. Petty&Cacioppo(1986)認為人們會不會專心聆聽講述內容 關鍵在於個人對內容的興趣與切身性。當議題有高度的個人切身性 時,論點的品質比是否來自專家的見解更能說服人們,這就是說服 的中心路線;反之,當議題的切身性不高時,人們比較容易受到專 家的影響,而不重視論點的品質,此即為說服的周邊路線。個人切 身性對態度改變的類型之影響如圖 2-1-9 所示。 高切身性. 低切身性. 6 4 贊 同. 2 0. -2 -4 -6 非專家見解. 專家見解. 強力論點. 非專家見解 薄弱論點. 圖 2-1-9 個人切身性對態度改變的類型之影響 資料來源:Aronson,Wilson,& Akert,2002:227 39. 專家見解.

(57) 本研究擬應用認知說服的相關概念,學童對於老人或老化相關議 題並無明顯的切身性,故可能受到專家見解的影響較大,屬於說服周 邊路線學童的比例較高。故在老化認知教學前,先由班級導師轉述教 學者將是研究老人方面的專家,已鑽研老人議題多年(溝通來源具公 信力者所傳達的訊息較容易有說服力) ,並於教學進行的過程中營造 一鼓勵、無威脅的課堂氣氛,使學童之正反意見併陳(溫和而不具侵 略性的溝通語言較有說服力),且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運用相關繪 本、生命故事及實際的代間互動等活動來引發學童之學習動機,集中 其注意力,並藉以呈現老人寶貴的人生智慧與社會價值(說服的中心 路線),希冀改善其負面的老人意象。. 影響態度改變的原因十分複雜,徐光國(1996)曾歸納相關理論 後指出:(1)由於接收新的資訊產生新的認知,可能造成態度的改 變;(2)由於獎勵和懲罰,可能造成態度的改變;(3)當行為與其 基本態度無法協調一致時,可能導致態度的改變;(4)由於說服和 宣傳的結果,亦有可能造成態度的改變。本研究之老化認知教學,即 融合運用「認知失調理論」、「平衡理論」及「認知說服理論」之相 關要旨以順遂教學,增益改善學童老人意象之最終成效。. 40.

(58) (四)意象與態度的改變 綜合上述文獻,首先就形成結構而言,相關研究多認為「意象」 與「態度」共同具有的要素為「認知」與「情感」。在形成的過程中, 亦同樣簡化了外界複雜而多元的資訊,並賦予其正面或負面的評價與 不同程度的加權值或強度,唯其差別在於意象的認知或信念成分較 大,而態度則除了認知外,更強調情感與評價的部分(DeLamater & Myers,2006 ;Smith & Mackie,2007;Weber,1992)。再者,就時 間的持續性而言,Aronson,Wilson,&Akert(2002)則指出「態度」 較「意象」具有時間上的一致性。當個體的某種態度形成時,通常也 代表其對於人、事、物持久而一致的行為傾向同時形成。因此,欲創 造一個人持久性的態度改變雖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並非不可 能。正因為意象與態度具有相當大的重疊性,故應該構思出強有力的 論點,先經由短時期意象的認知層面切入,運用相關的認知改變策略 使人們消化吸收這些論點,進而尋求長時期的態度改變。. 換言之,無論是意象或態度均包含了認知的成分,半世紀以來 的理論或研究多顯示因為人類在認知結構上要求均衡一致的需求 與特性,使個體在接觸新的資訊、產生新的認知後,將導致對於人、 事、物意象的轉化,甚至態度的改變。因此,從教育的場域出發, 若欲造成學習者持久性的態度改變,必需經過長期的教導與耐心的. 41.

(59) 培育,雖然無法要求立竿見影的成效,但若是透過教學活動的設計 與實施,擴展兒童認知的層面以改變其對人、事、物的意象則是有 可能的,且更可經由這初步的意象轉化,進而尋求其長久而一致性 的態度改變。本研究旨在研究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的 影響,正是希望經由這樣的過程改變兒童的老人意象,為後續更深 層的態度改變播下種子,營造社會敬老尊老的和善氛圍。.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bove learning targets are translated into learning objectives arranged within the six strands of the PSHE KLA, defining more specifically wha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learn,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t school recommended?. What is the suggest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hours across

間接問句:Do you know your favorite color can also tell people what kind of person you are.. 句中有兩個間接問句:第一個間接問句 your favorite color can also tell people

• About 14% of jobs in OECD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in Survey  of Adult Skills (PIAAC) are highly automatable (i.e., probability  of automation of over 70%).  ..

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personal finance products: mortgages, personal loans and credit cards. Mortgage is a long-term loan that is used for buying a

A set of kernel interfaces and APIs QEMU frontend.. EACH VM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