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媒體創新使用與實踐:以太陽花運動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媒體創新使用與實踐:以太陽花運動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蘇蘅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媒體創新使用與 實踐:以太陽花運動為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劉時君. 中華民國 104 年 5 月.

(2) 謝辭. 走到這一天,很多感謝,不是三言兩語能表達。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蘇蘅老師,當老師的學生、班代、研究助理、課堂 助教、一直到成為老師的論文指導學生,如沐春風,學到數不盡的無形與有形知 識,老師的嚴謹態度、研究熱誠、以及做人處事,都令我體悟「其身正,不令而 行」的道理。由衷感謝老師不吝其煩的諄諄教誨、啟發、與一路上的照顧,讓我 順利完成論文、畢業,揭開人生的下一序幕。 我要感謝我的口委老師陳百齡老師、林麗雲老師、與張時中老師。兩次口試,. 政 治 大 而歸,完成這篇論文,真的很謝謝您們。特別感謝百齡老師擔任研究部主任時的 立 老師們給予非常多很棒的建議,提問激盪嶄新切入觀點,我總是醍醐灌頂、滿載. 幫忙,而您資蒐課的用心,帶給我許多研究靈感。感謝我的研究受訪對象,撥冗. ‧ 國. 學. 參與訪談,賦予學術理論新的生命。. 研究所一路走來,我想感謝劉昌德老師、方念萱老師、馮建三老師、吳筱玫. ‧. 老師、彭芸老師、與劉幼琍老師,給予我學習機會。還要感謝陳梅芳助教、劉正 華助教、林靜媚助教、陳昀仟助教、褚介敏助教、主計室朱珊妤小姐、研發處劉. y. Nat. sit. 世賢先生與陳瑞英女士,跑公文的那些日子,有您們真好。同窗鄭雅云、陳螢萱、. al. er. io. 張馨方、Candy姐、美香學姊,感謝你們與其他同學的鬥相共、相濡以沫。. n. 感謝家齊姐與威猛幫的航文、瑄瑄、Anton,一路走來情義相挺、七生有幸。. Ch. i n U. v. 黃小豬、紅唧唧、雪雪、狗兒、飛雪、小頭、同居人、小卉卉、柳技安、小潘潘、. engchi. 芳茄、捲兒、老何、Rebeca、Yue、羅馬尼亞與哥倫比亞友人、大小阿姨、外公、 奶奶、爺爺、大姑姑,感謝科技讓我們咫尺天涯。感謝韋家與張家對我視如己出。 Thank you John, for walking into my life. 感謝我爸,謝謝你無條件支持我一切選擇。. 最後感謝我媽,這篇論文獻給妳。. 劉時君,2015 年 5 月 12 日,台北市象山寓所. 1.

(3)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媒體創新使用與實踐: 以太陽花運動為例 摘要 本研究針對 2014 年 3 月至 4 月期間的太陽花運動三大事件(佔領立法院、 衝進行政院、以及凱達格蘭大道集結)作個案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和 資料蒐集法取得研究資料,援引 Bruno Latour 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政 治 大. Network Theory)概念進行分析,探討大眾媒體與另類媒體在當代政治抗議場域. 立. 裡,如何以現有傳播科技做創新使用與傳播實踐,而科技和人的互動又如何對訊. ‧ 國. 學. 息發布與呈現方式造成影響,勾勒出人人皆可參與的政治抗議情境之下,傳播行 動者如何受新舊媒體模式交織影響。. ‧. n. al. er. io. sit. y. Nat. 關鍵字:太陽花運動、政治抗議傳播、新舊媒體、⾏行動者網絡理論. Ch. engchi. 2. i n U. v.

(4) Mediating the Sunflower Movement: Hybrid Media Networks in a Digital Age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contemporary hybrid media network in a Taiwanese political protest context, focusing mainly on the 2014 Sunflower Movement (also known as “Occupy Parliament”) in Taiwan. The proliferation of digital media use in. 政 治 大. this protest, makes it a significant case study in regards to finding the complex media. 立. networks of tech-savvy activists and mainstream media at work in recent political. ‧ 國. 學. protests. To answer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is network, this paper employs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 as a framework to depict the evolving media network of. ‧. er. io. sit. Nat. media activists and mainstream journalists.. y.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rotests in Taiwan through first-hand accounts of alternative.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 set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heterogenous actors. al. n. v i n C Movement.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unflower data is collected from h e n g cAdditional hi U. online documents of the event. In the end, the research seek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do new and old media form links through technology and digital tools in modern political protest?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associations formed and how do the associations impact the existing news ecology in political protests? Further providing an empirical account of transforming protest media networks in action in a political protest context.. Keywords: Sunflower Movement, Actor Network Theory, hybrid media network 3.

(5) 目錄  . 第一章. 緒論 ......................................................................................... 7  .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7   壹、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  11   貳、網路時代的政治抗議與媒體  ....................................................................................  13   參、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媒體網絡關係  ..........................................................................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19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22  . 政 治 大. 第一節     太陽花運動發展過程  ...............................................................................................  22  . 立. 第二節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傳播媒體  ................................................................................  24  . ‧ 國. 學. 壹、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  24   貳、網路時代的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  31   第三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與新舊媒體網絡關係  .............................................................  42  . ‧. 第四節     研究問題  .......................................................................................................................  47  . sit. y. Nat. er. 研究方法 ............................................................................... 49  . io. 第三章. 第一節     個案研究  .......................................................................................................................  49  . n. al. i n U. v. 第二節 深度訪談  .......................................................................................................................  50  . Ch. engchi. 壹、深度訪談法  ......................................................................................................................  50   貳、研究對象  ...........................................................................................................................  51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整理  .........................................................................................................  61   第四節 研究進行流程  ..............................................................................................................  62   壹、研究訪談設計與訪綱  ...................................................................................................  62   貳、研究流程  ...........................................................................................................................  67  .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討論 .................................................... 70  . 第一節 本研究分析架構  .........................................................................................................  70   壹、本研究分析架構討論  ...................................................................................................  70   貳、太陽花運動背後的社會動能  ....................................................................................  76  . 4.

(6) 第二節 太陽花運動三大事件  ...............................................................................................  78   壹、318 佔領立法院首日  ....................................................................................................  78   貳、323 佔領行政院事件  ....................................................................................................  89   參、330 凱道集結行動  ........................................................................................................  96   第三節     媒體科技使用與創新  ............................................................................................  101   壹、協作開放  ........................................................................................................................  104   貳、社群媒體  ........................................................................................................................  106   參、行動通訊科技  ..............................................................................................................  108   肆、現場應用  ........................................................................................................................  111   伍、數位策展  ........................................................................................................................  113   第四節 研究問題討論  ...........................................................................................................  114  . 政 治 大. 壹、另類媒體的傳播目的與傳播對象  .......................................................................  114   貳、不同傳播行動者的網絡串聯  .................................................................................  115  . 立. 參、另類媒體的傳播科技使用與創新  .......................................................................  118  . ‧ 國. 學.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 121  . ‧. 第一節 重要研究發現與討論  ............................................................................................  121   壹、個人式傳播形成多元抗議詮釋  ............................................................................  121  . Nat. sit. y. 貳、科技創新使用形成網絡化動員  ............................................................................  124  . er. io. 參、從 ANT 看錯綜複雜的新舊媒體行動網絡  .......................................................  12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31  . n. al. Ch. i n U. v. 壹、理論上的限制  ..............................................................................................................  131  . engchi. 貳、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  132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  134  . 參考文獻 ...................................................................................... 135   壹、中文文獻  ........................................................................................................................  135   貳、英文文獻  ........................................................................................................................  142  . 5.

(7) 圖一、政治抗議事件傳播活動架構圖 ................................................. 21   圖二、太陽花運動傳播行動者網絡 ..................................................... 73   圖三、318 佔領立法院傳播行動者網絡架構示意圖 .............................. 81   圖四、318 佔領立法院傳播行動範例圖 ............................................... 82   圖五、當代抗議行動者網絡示意圖 .................................................... 103   圖六、318 佔領立法院之傳播行動者動態示意圖 ................................ 110  . 表一、G 0 V 太 陽 花 運 動 相 關 媒 體 採 訪 共 筆 列 表 ................................. 61. 政 治 大. 表二、研 究 問 題 與 訪 談 大 綱 對 照 表 ................................................... 63. 立. 表三、本研究訪談名單 ...................................................................... 67. ‧ 國. 學. 表四、太陽花運動傳播行動者受訪資料整理 ....................................... 71. 本研究訪談綱要 ................................................................. 153  . 附錄二. 太陽花運動大事記 .............................................................. 156  . ‧. 附錄一.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8)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  . 2014 年 3 月 17 日下午,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簽署 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 ,由國民黨黨團副書記長 暨內政委員會召集人張慶忠,在立法院用 30 秒宣佈開會、將服貿協議逕送院會 存查、並宣布散會,引發上百名學生與公民團體不滿,於 18 日晚間湧入立法院. 政 治 大. 以示抗議,翌日正式佔領議場,展開為期 24 天的「太陽花運動」 (或稱「318 佔. 立. 領立法院事件」) 。太陽花運動中,展現 Dutton(2007)所說之數位時代抗議的「資. ‧ 國. 學. 訊權」,資訊傳播與詮釋權不再只由大眾媒體與政府菁英一手壟斷,不必是大眾. ‧. 媒體工作者,也能透過行動媒體、社群媒體等網路與新資訊傳播科技,建立相當. sit. y. Nat. 規模的資訊傳播網絡,達到公共影響力、影響政策發展、並得到政府回應。. io. al. er. 民眾佔領國會最初 30 小時,議場內已有人架起個人平板電腦 iPad 與網路連. v. n. 線設備,在 19 日凌晨 2 點開啟 Ustream 線上直播專頁,第一晚就獲得 80 萬人次. Ch. engchi. i n U. 瀏覽(胡瑋佳,2014 年 3 月 21 日;李建興,2014 年 4 月 8 日)。立法院現場每 一台輕薄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傳播能力,直追傳統新聞媒體昂貴、笨重的 攝影機器,現場人們很快將最新消息以影像或文字作數位紀錄,並以最即時速度 發布到社群分享平台,不需經編輯台審稿,病毒式網路傳播模式猶如星火燎原, 如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所言,網路世代善用資訊科技,傳統媒體缺乏 互動的模式「根本無法匹敵,明顯淪為配角」(簡立峰,2014 年 8 月 31 日)。 此外,太陽花運動期間的新媒體百花齊放,包括「沃草 Watchout!」、「零時 政府 g0v.tw」 、 「台大新聞 e 論壇」 、 「反服貿黑箱協議」臉書專頁,許多參與抗議. 7.

(9) 或對抗議議題感興趣的人,直接繞過大眾媒體的守門,線上張貼自己的所見所聞 與意見分析,甚至自組線上媒體平台專門發送抗議相關訊息(陳怡如,2014 年 4 月 14 日)。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花運動並非台灣政治抗議史上第一次使用新科 技的案例,早在 2008 年野草莓學運時,抗議者就首次使用網路直播與社群工具 爭取傳播權,不過當時技術、時機都不夠成熟,平均瀏覽人次僅 3 萬人,抗議規 模也並未成功擴散,與太陽花運動的傳播規模相去甚遠(曾允盈,2014 年 5 月 5 日)。 而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組織分工模式,與以往抗議最大不同的一點是,太陽. 治 政 大 Web 2.0 資訊科技在短時 花傳播行動者的組成,並不只有抗議組織本身,而是以 立 間內,串連大量來自不同領域的、組織外的人,集合傳播、外語、資訊科技、法. ‧ 國. 學. 律、政治、設計等專業人士在線上協同合作,成為線下世界抗議活動的最佳助援. ‧. (簡立峰,2014 年 8 月 31 日)。. sit. y. Nat. 新媒體在太陽花運動發揮相當規模的社群影響力,從粉絲團人數可見一斑,. n. al. er. io. 抗議運動結束後的 4 月底,台大新聞 e 論壇與《聯合報》粉絲團人數也只相差 1. i n U. v. 萬多人(張約翰,2014 年 5 月 30 日) ,太陽花運動領袖林飛帆的臉書追蹤人數,. Ch. engchi. 更在立法院出關當天,高達 30 萬 7 千多人,超越三大報粉絲團人數,林飛帆臉 書發文也隨時可見大眾媒體直接引用作新聞(蘋果日報突發中心,2014 年 4 月 10 日) ,可見線上流動的抗議消息觸及的網路閱聽人規模,已有溢散到主流媒體 的情形。 不只是抗議參與者與關心抗議民眾,會做出線上抗議傳播行動,大眾媒體面 對外在環境的科技創新挑戰,同樣會作出回應與變革(Boczkowski, 2004) 。太陽 花運動期間,大眾媒體加入網際網路空間的媒體競爭,尤以傳統平面媒體近年面 臨數位轉型壓力,開始在網路空間積極活動、密集發布即時新聞,試圖用網民的 8.

(10) 邏輯去經營社群媒體(張約翰,2014 年 5 月 30 日;巫其倫、洪德諭,2014 年 4 月 15 日) ,主動應用網路與數位科技,在新聞內容呈現與資訊傳佈方式作出創新 與實踐。舉例來說,《蘋果日報》在抗議第二日中午,就架設網路影音專區,直 播議場內情況,不久後也加上議場外畫面,全程錄影未經剪接編輯,太陽花期間 直播總時數 850 個小時,同步上線收看人數 1 萬 7 千人以上(蘋果日報網路中心, 2014 年 4 月 11 日)。 雖然大眾媒體擁有龐大媒體資源,抗議期間使用科技的方式,卻比網民來得 保守與單一,儘管科技本身是不帶有立場的工具,但大眾媒體與一般人在網路平. 治 政 大 台上面交鋒時,組織結構與動機的差異浮現,加上不同科技具備的不同特質,也 立. 產生不同的科技使用情況。大眾媒體在佔領立法院事件期間,大量提供即時新聞,. ‧ 國. 學. 並且立刻用網頁、行動推播與社群媒體發送出去,可以明顯觀察到各大報粉絲頁. ‧. 都因此有明顯成長。. sit. y. Nat. 台灣四家主要平面媒體《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 n. al. er. io. 在抗議結束後的四月底,臉書專頁的追蹤人數分別約為 115.6、20.1 萬、19.9 萬、. i n U. v. 14.1 萬人次,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成長最明顯(張約翰,2014 年 5 月. Ch. engchi. 30 日) 。 《蘋果日報》網路中心助理副總編輯邱鈺樺,認為這是因為《蘋果日報》 長期經營網民互動、社群編輯發文策略、以及第一時間搶發即時新聞;而《自由 時報》電子報中心主任黃嘉瑞,則認為這是因為新的即時新聞策略奏效,社群媒 體編輯懂得抓住網民口味(巫其倫、洪德諭,2014 年 4 月 15 日)。 當代政治抗爭和社會運動中,傳播媒體與科技出現根本變化,而這個變化以 「網際網路」作主要平台。抗議期間被人們使用的主要網路科技,有即時線上轉 播(live blogging) 、社群媒體、行動裝置、網路硬體架設、程式碼寫作等等,透 過網路串聯各方專家與資源,迸發各種網路科技應用的火花與創意。另一方面, 9.

(11) 大眾媒體和新媒體因組織目標與體制結構不同,對相同科技產生不同的使用與認 知,用同樣的網路連線服務和社群媒體,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媒體工具操作方式 (Dunbar-Hester, 2009)。舉例來說,大眾媒體具雙元性,一方面作為媒體企業 必須追求利潤,滿足不同閱聽眾的口味與遵循市場競爭邏輯,卻也希望追求新聞 專業的公共性與社會責任(楊秀娟,2010) ,因此新聞傳播者在使用媒體工具時, 就會反映這種雙元性。 另一方面,媒體新科技的運用也挑戰大眾媒體的例行運作,本研究有兩個面 向可以從這延伸討論:首先,科技變化如何連結新舊媒體對科技的創新使用?再. 治 政 大 者,這樣的現象,如何反映在抗議運動的脈絡底下?這些是研究者主要好奇的變 立. 化。本研究更深層的關懷是,當代抗議傳播的媒體網絡具有什麼樣的特質,並探. ‧ 國. 學. 析這些特質,會對未來抗議運動和媒體運用造成什麼影響。以太陽花運動期間的. ‧. 熱門新媒體為例,這些新媒體都有各自追求的傳播目標,例如:網路新媒體「沃. sit. y. Nat. 草」不以市場利益競逐為標的,而是期許提供不同角度的新聞報導,用平易近人. n. al. er. io. 方式觸及網路目標群眾,達到議題設定目的(洪偉,2014 年 7 月 1 日)。. i n U. v. 政治抗議轉型,在國外掀起茉莉花革命,挑戰政治權威,甚至造成政權上的. Ch. engchi. 轉移,儘管前因後果並非因科技而起,不過這些著名案例突顯抗議傳播已不同以 往,因此本研究希望進一步從太陽花運動的時空脈絡當中,理解在數位科技進入 政治抗議領域後,新舊媒體連結與媒體角色質變為何,而詮釋權在新舊媒體與科 技間的連結如何轉換。新舊媒體之間的動態連結,使當代政治抗議中的媒體關係 複雜、多樣,也改變政治抗議景觀,新舊科技也因技術交互運用,帶動不同的議 題與輿論走向(Chadwick, 2013)。過去這方面的研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Robertson, 2013),因此本研究提升對現在身處的混合媒體應用於抗議傳播的 理解,釐清媒體與科技對於當代抗議傳播中的價值與發展。 10.

(12) 壹、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 「政治抗議」(political protest)是「為影響公共政策而運用對抗政治去向 特定目標施壓的公眾團體活動」(Terchek, 1977),換句話說,政治抗議是具政 治訴求的集體行動,是一種制度外的政治參與形式。而媒體在政治抗議當中扮演 的角色很關鍵,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政治抗議常是權力弱勢者採用的政治參與 管道,而媒體曝光率越高就越可能達成其政治目標(Lipsky, 1968) ,從傳播的角 度來看,人們在動盪環境下資訊需求增加,仰賴傳播增加安定的感覺(Castells, 2012)。. 政 治 大. 立. 社會成員平時需要新聞媒體接收外在知識,而在社會環境產生大變動時,社. ‧ 國. 學. 會成員對於資訊的需求量就越大,也會更加仰賴新聞媒體提供最新資訊(DeFleur. ‧. & Ball-Rokeach, 1982;陳雪雲,1991),如同美國政治傳播學者 Lipsky(1968). sit. y. Nat. 指出,傳播媒體和抗議行動的結果密不可分。大眾媒體報導對政治抗議活動而言,. n. al. er. io. 有著動員、認可、與規模擴散的效果。以往的政治抗議傳播必須用大眾媒體當作. i n U. v. 揚聲器,抗議群體首先會舉辦具新聞價值的活動吸引大眾媒體報導,大眾媒體把. Ch. engchi. 消息散播給廣大閱聽眾之後,獲得社會成員認可,接著即可擴散規模、取得議題 影響力,最後達到抗議目的,改變政府政策或社會意見(Gamson & Wolfsfeld, 1993; Oliver & Maney, 2000)。 儘管如此,大眾媒體對於政治抗議者而言,不一定是可靠的助力。首先,抗 議參與者無法直接操作大眾媒體產製的新聞,抗議的真正目的易受傳統新聞價值 與產製框架扭曲,尤其是傳統政治新聞的產製結構當中,政治記者把政商菁英當 作常態消息來源,報導立場常傾向握有權力的一方(Gurevitch & Blumler,1990; Gamson & Wolfsfeld, 1993; Oliver & Maney, 2000)。除此之外,大眾新聞媒體是 11.

(13) 企業組織,報導傾向維護市場利益或穩定社會現狀,容易忽視或扭曲抗議活動的 訴求(Stein, 1999) ,因大眾媒體以前只能從閱報率或收視率,推斷閱聽人的需求, 使得抗議報導切入角度傾於政治保守,不見得直接反映讀者需求,此外,媒體主 管與記者也可能為吸引點閱率,去強調抗議事件的衝突性,淡化抗議訴求與政策 本身意義(Gurevitch & Blumler,1990; Gamson & Wolfsfeld, 1993; Oliver & Maney, 2000)。 大眾媒體在政治抗議的種種結構性偏誤,提供所謂「另類媒體」 (alternative media)的利基。學術圈賦予「另類媒體」許多不同定義,不過一般同意「另類. 治 政 大 媒體」是相對於大眾新聞媒體的新聞媒體組織,「另類媒體」產製大眾媒體沒有 立. 提供的「另類」內容,組織形態常有集體民主與實驗性質,並挑戰既有政治制度、. ‧ 國. 學. 改善社會現況(Atton, 2002) 。在社會運動或政治抗議的脈絡下, 「另類媒體」主. ‧. 要由自認被大眾媒體邊緣化的人推動,這些人認為大眾新聞媒體無法給予他們期. sit. y. Nat. 望的曝光與呈現,因此他們取得媒介工具,從另一面向建構報導觀點與新聞價值,. n. al. er. io. 挑戰大眾媒體的新聞框架;換言之,「另類媒體」的主要傳播行動目的,是作為. i n U. v. 異議者、抗議者、弱勢者、庶民等媒體近用權比較低的社會成員,近用媒體的方 式(Atton, 2002)。. Ch. engchi. 近年,數位網路與科技成為「另類媒體」傳播資訊的利器,新科技的開放性 與近用性等特色,和另類媒體的理念不謀而合。以前,「另類媒體」的閱聽市場 相對屬於小眾市場,這些小眾另類媒體的行動,難以取得改變議題或社會的影響 力(Atton, 2002) 。然而,進入網路時代的「另類媒體」 ,透過社群分享傳播模式, 產製的內容能輕易跨越人際與時空的限制,達到大規模分享與擴散(Bennett & Segerberg, 2013)。大眾媒體的產製模式與內容呈現,也受到網際網路影響,一 方面而言,基於新聞價值,傳統媒體很難對有一定規模的網路輿論避而不談;另 12.

(14) 一方面,很多新聞組織為維護既有新聞權威感,不會把網路上的資訊全盤照收, 而是會把網路資訊重組包裝,建構媒體客觀、中立專業形象,整合新媒體和傳統 新聞的概念(童靜蓉,2013)。. 貳、網路時代的政治抗議與媒體  . 政治抗議的資訊傳遞,以往由大眾傳媒與官方消息主導,資訊流動方向多半 由上而下、單向傳遞與接收,而網際網路普及之後,全球各地的政治抗爭傳播出 現質變,開始有多向傳播網絡,去互相競爭政治議題的話語權(Bennett, 2013) 。. 治 政 大 傳播學者 Blumler & Gurevitch(2000)指出,網路讓政治傳播的新聞媒體異質化, 立. 不同媒介愈來愈難明顯劃分彼此,新聞與非新聞的區隔愈趨模糊,政治傳播不再. ‧ 國. 學. 只是傳統定義下的新聞記者獨享的權力。. ‧. 網際網路無所不包、即時流動、多對多互動、自主擴張、程式編碼、水平多. sit. y. Nat. 向流動的資訊,都會衝擊傳統新聞媒體,像是政治議題的發言缺失可能在網路上. n. al. er. io. 病毒式流傳開來,網民批評、分享、或是再製的內容,也能快速散布在網路上. i n U. v. (Shapiro, 1999/劉靜怡譯,2001;Gurevitch, Coleman, & Blumler, 2009; Castells,. Ch. engchi. 2012),如 Castells(2001, p.50)所言,網際網路是「特別有有彈性的科技,容 易受社會實踐影響,導向潛在的社會結果」。 網際網路比起大眾媒介以往使用的傳播科技,相對容易近用且低成本,人們 可以用免費開放的編輯軟體產製內容,再利用有彈性的網路超連結去傳遞消息, 網路平台提供了政治抗議的優勢,抗議參與者用網路擴散議題、動員群眾、也補 充、更正、甚至影響主流媒體報導,這種媒體現象近年出現在歐洲、北美洲、中 南美洲、北非、東南亞、東亞等區域,突顯政治抗議事媒體生態的轉型(管中祥, 2009;Robertson, 2013; Bennett & Segerberg, 2013;Lim, 2013; Poell, 2014; Leung & 13.

(15) Lee, 2014),像是 2011 年三月的「阿拉伯之春」(Askanius & Gustafsson, 2010; Khalil, 2012; Lim, 2012; Robertson, 2013; Hermida, Lewis, & Zamith, 2014)和同年 五月的西班牙 15M 大規模抗議行動(Micó & Casero-Ripollés, 2014)都是現代網 路政治抗議的常見例子。 網路與資訊科技普及之後,人們傳播工具的選擇增加,把新舊科技混合在一 起,發展成混合的媒體特質,傳統媒體資訊產製演變成混合型(hybrid)媒體生 態,也把媒體傳播的活動,從傳統新聞編輯室作業拓展到公眾網路參與(Garrett, 2006; Chadwick, 2013; Robertson, 2013; Rodríguez, Ferron, & Shamas, 2014) 。除此. 治 政 大 之外,科技的使用,也因應不同情境脈絡,把建制化的媒體科技重組,發展出不 立 同的創新。. ‧ 國. 學. 傳播活動愈來愈不受限印刷出版、廣播、電視等傳統大眾媒體管道,現在若. ‧. 有人想散布資訊給大眾,可從資訊分享平台(如:Facebook、YouTube)、部落. sit. y. Nat. 格(如: SCOTUSblog) 、非營利新聞組織(如:National Public Radio,簡稱 NPR),. n. al. er. io. 或實驗性小額捐款平台(如:Kickstart)等各種網路管道(Anderson, Bell & Shirky,. i n U. v. 2012),人們不再只能透過新聞組織去產製、接收新聞,網際網路多元的傳播途. Ch. engchi. 徑與呈現方式,打破大眾新聞產業的產製框架,形成 Castells(2009)所謂「大 眾自我傳播」(mass self communication) 。 近年,台灣許多政治抗議事件運用 Web 2.0 互動概念,社群互動比以前更 加顯著,像野草莓學運使用部落格、BBS論壇(以「PTT/批踢踢」為主)、共 享書籤、網路現場直播等網路科技串聯群眾,不過也有研究認為,當時網路參與 者的組織結構過於分散,最後還是靠現場靜坐抗議,取得大眾媒體關注,也就是 說,網路參與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媒體報導(李明穎,2012)。苗栗大埔事件雖 透過網路公民記者報導幾次重大新聞事件,在網路形成輿論後也醞釀一段日子, 14.

(16) 才受到大眾媒體關注(邱惠恩,2011;陳韻如,2013)。反國光石化運動當中, 「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用群組電子郵件聯絡各地行動,透過網路現場直播 以及用臉書、噗浪、批踢踢轉貼消息,也從校園講座等網路以外的線下動員方式 達到抗議傳播行動目標(陳平軒,2011)。 新科技為政治抗議帶來的影響,也不全然正面。有研究指出,網路特質帶來 的負面影響,例如:社會運動靠著社群媒體,網路雖然可以短時間串聯大量網民, 但即時、簡短的訊息模式,也可能導致議題膚淺化、娛樂化,不易深耕對於議題 的全面理解與反思,不利公民社會、公共領域的成熟發展;此外,網路號召的社. 治 政 大 會運動以前常有「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現象,響應人數與到場人數之間的落差, 立 也令人質疑網路的傳播效果(陳平軒,2011;馬綺韓,2012;Lim, 2013)。. ‧ 國. 學. 另外,科技使用也受到許多社會性因素影響,不見得能發揮其最大潛能,美. ‧. 國學者 Stein(2009)發現,許多倡議網站受到組織目標、組織資源、以及資源. sit. y. Nat. 共享等影響,未能充分達到預期的互動與對話的民主功能。網路剛興起時,台灣. n. al. er. io. 學者林鶴玲與鄭陸霖(2001)曾用文獻整理、網路觀察、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 i n U. v. 實證研究,探討抗議運動當中的網路活動,他們發現網路的匿名性、社會與經濟. Ch. engchi. 門檻、世代差異、議題親近性、組織結盟、網友同質性高等結構型差異,導致網 路的潛能難以發揮,線上活動難以轉換到線下的運動,這些都反映媒體組織本身 對於科技使用有很大的影響,往往決定科技使用的目標與成效。. 參、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媒體網絡關係  . 政治抗議與媒體關係,是傳播學界長久關注的研究議題(Terchek, 1974;胡 愛玲,1989;Gamson & Wolfsfeld, 1993;Blumler & Gurevitch, 1995;翁秀琪, 1997;Oliver & Maney, 2000;Atton, 2002),新傳播科技產生的新社會連結,挑 15.

(17) 戰傳統的權力結構,也形成人們對近代社會運動的理解(王維菁、馬綺韓、陳釗 偉,2013; Chadwick, 2013)。學術界在探討科技對媒體的影響時,一般分作三種 研究面向:科技決定論、社會建構論、科技與社會互相影響論。 首先,「科技決定論」的學者主張,科技握有改變社會的力量,強調科技對 媒體與社會運動的效果,具有直接影響。不少國外研究,針對單一科技工具或個 案做深入探討,尤以社群媒體相關研究為大宗(Ems, 2014; Lotan et al., 2011; Bruer, 2012; Poell & Borra, 2012; Poell, 2014) 。有研究討論社群媒體對政治抗議帶 來的衝擊(Garcelon, 2006) ,也有研究專門探討數位工具在近代政治抗議中扮演. 治 政 的角色,或者鉅觀的討論新舊媒體轉型現象(Myers,大 1994; Juris, 2005) 。像 Lotan 立 et al.(2012)以 2011 年北非茉莉花革命作個案研究,描繪抗議者、部落客、記. ‧ 國. 學. 者、主流媒體在社群媒體「推特」的資訊流,並主張「推特」把茉莉花革命的規. ‧. 模擴展到國際層次。. sit. y. Nat. 第二派主張「社會建構論」的學者,不認為科技是社會轉變的根本原因,因. n. al. er. io. 為社會本身的結構,才是社會劇烈變動的核心,科技只是依循社會價值體系而變. i n U. v. 動(Reich, 2013)。李明穎(2012)針對 2008 年野草莓學運的分析,認為野草. Ch. engchi. 莓網路參與者組織結構過於鬆散,雖然抗議群眾也漸漸出現不同的科技創新使用, 但是大眾媒體與社會大眾並沒有跟進的意圖,最後抗議群眾還是用傳統的現場靜 坐活動取得大眾媒體與民眾的注意力。簡言之,在野草莓學運期間,社會建構的 整體環境,使得政治抗議的傳媒環境並無突破性改變。 第三種「科技與社會互相影響」的典範,不否認新科技伴隨而來的動能,但 這一派學者也認為要把科技放到政治、經濟、社會的脈絡底下去談,例如:注意 科技擁有者的特質、科技本身的彈性和使用限制,應該避免去批判、去脈絡、去 歷史的分析(Coleman & Blumler, 2009; Askanius & Gustafsson, 2010; Cottle, 2011; 16.

(18) Leung & Lee, 2014; Hermida, Lewis, & Zamith, 2014; Rodríguez, Ferron, & Shamas, 2014)。科技不是獨立於社會而存在的技術工具,探討新聞媒體於抗議事件中的 今昔角色時,要留意科技本身與科技創新使用背後的社會結構與權力關係,網路 與電腦資訊科技開啟更多政治傳播的機會,但這些機會也立基於新舊媒體共存的 媒體環境,受到不同媒體的目標、組織結構與利益影響(Shapiro, 1999/劉靜怡 譯,2001; Atton, 2004; Garcelon, 2006; Rodríguez et al., 2014) 。 Askanius & Gustafsson(2010)就從數位工具的政治經濟特質,進一步檢討 另類媒體使用商業化科技(如:臉書)的潛在危機。Lim(2012)也從歷史觀點. 治 政 大 出發,探討另類媒體的線上活動與上街抗議之間的關係,Lim 指出,埃及政府對 立. 大眾媒體審查,使得人們早就會用各種舊型網路工具推動政治抗議,科技的創新. ‧ 國. 學. 使用並不是臉書與推特出現後才興起的傳播現象,Lim 發現 2004 到 2011 年之間. ‧. 的埃及街頭動員的政治抗議活動中,70 件抗議之中有 54 件與線上串聯密切相關,. sit. y. Nat. Valenzuela(2013)也有類似發現,印證近代街頭抗議與網路活動有著緊密關係。. n. al. er. io. 當代政治抗議的媒體傳播行動中,新的傳播科技形塑新的傳播生態,網際網. i n U. v. 路是串起不同社會網絡的「網中之網」(network of networks),網絡中則包括不. Ch. engchi. 同利害關係人的連結。新聞媒體不再只有一對多的傳播模式,而有一對一、多對 一、多對多等不同傳播互連模式,不同行動者的核心目標串連在一起,則影響著 整體的行動結果(Bennett & Segerberg, 2013)。許多學者主張,不要只是單一的 從科技或社會構面去探討媒體轉型,而要從整個媒體體系全面統合分析(Blumler & Gurevitch, 2000; Van Aelst & Walgrave, 2002; Dutton, 2007; Schudson, 2010; Newman, Dutton, & Blank, 2012) 。 從北美、南美、歐洲、北非、中國等全球抗議趨勢可以發現,抗議事件中的 媒體傳播儼然形成新型態的抗議傳播網絡,而網路與新傳播科技的特質則隨著媒 17.

(19) 體定位不同,對不同媒體產生不同影響(Blumler & Gurevitch, 2000; Van Aelst & Walgrave, 2002; Schudson, 2010) 。社群網路與行動裝置使得抗議民眾與媒體人員 得以即時分享、串聯消息,懂得操作網路科技的個人也能自己肩負起傳播媒體角 色,主動將自己對議題的觀點傳播給大眾(Bennett & Segerberg, 2013; Newman, Dutton, & Blank, 2012),可見新傳播工具已形塑新型態抗議傳播網絡,改變當 代政治抗議的話語權關係(Chadwick, 2013)。 法國社會學家Latour(2005)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簡 稱ANT)適合解析當代複雜且快速變動的動態媒體網絡,因為 ANT 取徑不像. 治 政 大 許多社會科學理論會預先設定批判立場,屬於較彈性開放式的分析途徑,處理快 立 速變動的網絡也較為游刃有餘。有傳播學者用 ANT 作新聞研究,認為 ANT 的. ‧ 國. 學. 優點是由不同行動者自我描述其實證經驗,研究者從紮根實證研究途徑出發,不. ‧. 帶預存立場,直接描寫科技進入新聞室的過程和影響,更能掌握科技工具與新聞. n. al. er. io. 關係(Plesner, 2009; Weiss & Domingo, 2010)。. sit. y. Nat. 產製之間的彈性連結與快速變動,也更能強調人與非人(科技)之間的相互連結. i n U. v. 以陳韻如(2013)對台灣環境運動的分析為例,過往研究分析常聚焦於線下. Ch. engchi. 世界的運動或者抗議團體,把網路等資訊傳播科技作為純粹的技術工具,並不考 慮網際網路上不同行動者所形塑的動態連結,若改採 ANT 分析的話,則能進一 步深入探究個別行動者自我定義的社會定位,對網絡本身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剖 析。ANT 主張,研究者進入場域之前,不該預設研究分析架構與立場,而是要 留與研究對象對話的空間,讓研究對象自行定義自身的行動位置,研究者只是跟 著研究對象的行動連結走,而不是替研究對象預設如何解決連結當中的爭議 (Latour, 2005),因此 ANT 適合替新興現象作理論與實務的整合,本研究也 認為 ANT 適用於分析太陽花運動這種新興傳播現象的個案研究。 18.

(20) 此外,ANT 的紮根取徑有助於理解不同行動者做出科技創新、實踐時,產 生的細微動態變化,像是新聞室行動者對於科技的不同詮釋與使用,甚至是科技 所浮現的權力關係,以及創新過程中的衝突和矛盾;新聞室裡面不同成員,扮演 著不同角色、擁有不同的責任變動,也都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阻礙,而這些阻礙能 夠幫助研究者理解行動者對於科技使用的差異(Weiss & Domingo, 2010)。Weiss & Domingo(2010)就發現,編輯台是最影響新聞室科技創新與實踐進程的環節, 負責即時新聞的記者認為編輯總是推托網頁設計的建議過於耗時或困難,而程式 設計師也把專業能力限縮於新聞編輯的指令。. 研究目的  . 立. 學. ‧ 國. 第二節. 政 治 大. 近年全球政治抗議行動用數位工具擴大傳播影響力的實例,展開不少學術界. ‧. 與實務界的討論,本研究整理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多數學者的研究主要落在數. sit. y. Nat. 位媒介與政治參與,且可分為幾種面向,包括偏重工具或經驗型討論,如:網路. n. al. er. io. 在政治抗議中扮演的傳播角色(Bennett, 2003; Garcelon, 2006; Garrett, 2006;. i n U. v. Baringhorst, 2008; Askanius & Gustafsson, 2010; Castells, 2012; Poell & Borra, 2012;. Ch. engchi. Ems, 2014; Hermida, Lewis, & Zamith, 2014; Poell, 2014) 、或抗議事件當中展現的 傳播世代差異(Khalil, 2012) 、或舊媒體如何適應新媒體環境的變化(Robertson, 2013)。有學者則偏重批判論述性的觀察,包括網路對於民主參與的潛能 (Dahlgren, 2005; Coleman & Blumler, 2009; Gurevitch, Coleman,& Blumler, 2009; Harcup, 2011) 、數位環境下的抗議組織動員(林鶴玲與鄭陸霖,2001;王維菁、 馬綺韓、陳釗偉,2013)。 此外,國內傳播領域也有針對新型態抗議傳播的研究(林鶴玲與鄭陸霖,2001; 王維菁、馬綺韓、陳釗偉,2013),卻相對缺乏把大眾媒體、另類媒體與新科技 19.

(21) 放在同一個網絡情境一起討論的文獻,多把這三者分開獨立討論,未有統合分析 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對整體網絡這方面作出研究貢獻。統合分析研究有助於 對事件多一層理解,像是 Robertson(2013)就發現「阿拉伯之春」當中,不同 電視新聞台對社群媒體的敘事方式,受到不同媒體定位的影響,有大眾媒體用社 群媒體把觀眾拉到現場,有大眾媒體則把社群媒體當作電視台的權力延伸,網絡 情境形成直接參與與替代參與的觀點連結。 本研究希望系統性勾勒出當代政治抗議中主流媒體、獨立媒體、一般民眾、 公民團體與科技等組成的傳播網絡連結,因此採用 Latour(2005)的行動者網絡. 治 政 大 理論途徑,把抗議傳播的行動者與科技統合做討論,並且聚焦在太陽花運動三次 立 網路媒體活動熱度顯著的重大事件(佔領立法院第一天、3 月 23 日佔領行政院、. ‧ 國. 學. 3 月 30 日凱達格蘭大道遊行) ,因此本研究用深度訪談與資料收集方式,找出關. ‧. 鍵行動者在抗議期間如何使用數位科技作為政治抗議傳播工具、科技採納的差異、. sit. y. Nat. 以及彼此間的競合關係,最後整理出這些行動者在三次事件當中的動態行動連結,. n. al. er. io. 探析這些連結如何形構當代政治抗議的傳播網絡(如圖一所示)。. i n U. v. 選擇太陽花運動作個案研究,一方面因為它是台灣去年(2014 年)重要的. Ch. engchi. 大規模政治抗議,像是主流媒體、獨立媒體、一般民眾、公民團體等不同的傳播 者,在太陽花運動發揮網路與新資訊傳播科技的創新應用,包括社群網路、行動 科技、程式編碼、協作開發等,網路與新資訊傳播科技的創新使用打開與不同以 往的資訊流動的情境,影響彼此之間的資訊網絡連結關係,科技如何帶動傳播者 實踐各自在抗議當中的動機與目標,都是值得重視的研究問題。 而不同的傳播行動者在抗議期間使用的科技有何不同?而又為何不同?這 些都會影響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媒體傳播,太陽花期間可以看到網路空間上產生許 多不同的資訊傳播模式,包括:社群媒體、行動媒體、以及數位編碼資訊等,也 20.

(22) 可觀察大眾媒體在太陽花中運動,對新科技以及另類媒體的資訊有所回應、積極 拓展網際網路上的影響力,媒體與科技在現代政治抗議中發揮的傳播功能與網絡 關係。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三:第一、了解政治抗議事件當中,不同的傳播者如何 與科技工具組成連結(connectivity)和動態網絡關係。第二、分析太陽花運動中 不同的傳播行動者如何利用科技工具與資源在政治抗議參與中達到目標。第三、 探討新舊媒體混合的傳播網絡對於政治抗議有什麼影響。本研究將對於新科技與 政治參與將有新的了解,並期許對台灣在新科技環境下的社會運動與未來抗議傳 播行動者有所貢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一、政治抗議事件傳播活動架構圖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1.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太陽花運動發展過程   2014 年 3 月 18 日晚上 6 點,數百名學生、民眾、公民團體因為不滿國民黨 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集委員張慶忠,用 30 秒宣佈通過「海峽兩岸服貿協議」 送立法院存查,於是在台北市濟南路上舉辦「守護民主之夜」晚會,晚間 9 點左 右林飛帆、陳為廷等學生團體與公民團體,突破中華民國立法院側門警力、衝進. 政 治 大. 議場內,當晚在幾名立法委員協助之下擋掉警方三波攻堅,正式展開佔領立法院. 立. 一連串抗議運動(蘋果日報,2014 年 3 月 29 日)。3 月 19 日早上 8 點,佔領. ‧ 國. 學. 立院的抗議團體首度召開記者會,提出「馬英九道歉、王金平出面、江宜樺下台」. sit. y. Nat. 年 4 月 11 日)。. ‧. 三點訴求,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隨後表示不會強制驅離學生(聯合新聞網,2014. io. n. al. er. 21 日,議場內學生制定抗議期間的共同守則,包括「不破壞現場公物」 、 「堅. v. 持非暴力抗爭」等原則,希望獲得執政者善意回應,然而馬英九總統直到當日晚. Ch. engchi. i n U. 間都未提出回應,學生宣佈擴大抗爭(蘋果日報,2014 年 3 月 29 日) 。隔日, 行政院院長江宜樺親訪立法院佔領區,和佔領議場學生總指揮林飛帆會面,最後 因江無法承諾學生「撤回服貿協議」 、 「儘速通過兩岸協議」兩項訴求,無功而返 (蘋果日報,2014 年 3 月 29 日) 。23 日早上 10 點,馬英九總統召開中外記者 會,態度堅定表達不會退回服貿,抗議代表林飛帆下午針對馬政府回應,正式提 出四大訴求:「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先立法再審服貿」、「召開公民憲政 會議」、「退回服貿協議」(聯合新聞網,2014 年 4 月 11 日)。當晚 7 點半左右, 部分反服貿群眾突襲行政院,警方於 24 日凌晨發動五波強制驅離,並出動鎮暴. 22.

(24) 水車,衝突過程造成多名民眾、員警受傷,凌晨 5 點警方已全面淨空行政院(聯 合新聞網,2014 年 4 月 11 日)。 3 月 25 日,馬總統表示願意不預設前提的與抗議學生見面,未料不久後立 院朝野協商第二次破局,學生認為府方缺乏誠意,決議暫不會面。27 日,王金 平召開朝野第三次協商,仍未達成共識,學生總指揮林飛帆、陳為廷開始號召 3 月 30 日下午 1 點「全民上凱道」向總統府抗議。28 日第四次朝野協商破局,翌 日《紐約時報》國際亞洲版週末報上刊登由批踢踢鄉民募資、3621 位民眾捐獻 購得的「Democracy at 4am」全版廣告,同日「反反服貿」抗議在中正紀念堂展. 治 政 大 開,反抗議民眾以康乃馨象徵期盼佔領活動早日結束的訴求,晚間 6 點馬總統召 立 開記者會回應四大訴求,表示支持「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並同意與兩岸協議. ‧ 國. 學. 同時進行審查,也要求行政院向各界徵詢意見,但不同意退回服貿。學生於晚上. ‧. 10 點針對總統記者會作出回應,認為總統的說法「老調重彈」 (聯合新聞網,2014. sit. y. Nat. 年 4 月 11 日)。. n. al. er. io. 到 3 月 30 日,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湧入身穿黑衣的抗議群眾,主辦單位. i n U. v. 宣佈上街人數破 50 萬人,馬英九隔日回應已著手草擬兩岸監督條例,但堅持無. Ch. engchi. 法退回服貿的立場,而立法院第五度召集朝野協商,則再度破局(聯合新聞網, 2014 年 4 月 11 日) 。4 月 3 日,不滿「菁英」領導與決策機制的學生將離開議場, 另外組成「賤民解放區」,同日立院第六度朝野協商破局。而立法院院長王金平 在 4 月 6 日發出聲明,表示兩岸監督條例立法以前,將不再召開服貿相關黨團協 商,學生代表則於隔日宣佈於 10 日晚間 6 點退出議場,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院 長江宜樺當天召開國民黨大會時,確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與服貿逐條審查並 行,並希望王金平協調朝野,促使監督條例在立法院本會期內,完成立法。最後, 佔領立法院行動在第 24 天,萬人合唱「島嶼天光」之下正式落幕(聯合新聞網, 23.

(25) 2014 年 4 月 11 日)。. 第二節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傳播媒體  . 壹、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 一、近代政治抗議行動  . 政 治 大. 近代民主化過程中,公民社會當中的人民向政府爭取政治、社會、以及經濟. 立. 方面的權利,為了獲取這些權利,人們可以藉由社會團結的力量,在政治場域以. ‧ 國. 學. 外集結成商業公會、協會等團體,提出訴求與進行談判,也因此公民社會與國家. ‧. 政府經常處於對立面,因為公民追求的是國家權力的平衡分配(王業立,2010)。. sit. y. Nat. 當公民社會裡面的人們,希望透過行動去影響政府決策或是人事的時候,也就是. io. al. er. 美國政治學者 Verba & Nie(1972)口中的「政治參與」(轉引自張雅雯、游清. n. 鑫,2008)。政治參與分作制度內以及制度外兩種,前者指的是投票、向民意代. Ch. engchi. i n U. v. 表表達意見等不破壞既有秩序的行為,後者指的則是罷工、街頭抗議等反體制意 味比較濃厚的政治參與,兩種都是公民社會當中人民與政府溝通的方式(Gillion, 2013)。 陳雪雲(1991)從 Cohen(1985)等學者的文獻,把研究運動的典範分作 三類:傳統集體行為論、資源動員論、以及認同導向論。第一種「集體行為論」 是從政治共識和穩定的非制度取向、非理性、由領袖號召的抗議,主要由社會條 件與結構分解而來,較不關注組織或是政治、社會、文化的關係。第二種是美國 學派的「資源動員論」 ,重視的是組織的分工與科層如何策略性的動員外在資源,. 24.

(26) 這個典範屬制度、理性工具型,希望對社會運動發展有實質幫助,因此不去探討 運動的原因與歷史背景,也較為強調政治層次的抗爭,而非背後的文化意涵。第 三種西歐學派的「認同導向論」,認為社會運動是反建制的,行動者也必須要有 集體認同,並系統性的批評權力結構,仰賴行動者的認同以及運動的草根性去行 動。 政治抗議是企圖影響公共政策、具政治訴求的集體行動(Terchek, 1974), 抗議參與者用非常態、非制度內的政治參與,訴求改變政治權力或政治權力的結 構,具體表現則包括街頭運動、杯葛、罷工、以及暴動(Bratton & van de Walle,. 治 政 大 1997)。有學者認為 60 年代到 70 年代之間的現代社會運動,具與以往不同的 立 特質,比較適合用資源動員論或認同導向論去分析,例如:具流動與擴散性、有. ‧ 國. 學. 明確目標與價值觀、運動組織常能採用理性策略去爭取資源、組織也從正視的代. ‧. 議團體走向自發型的非正視組織、抗議群體較無垂直或是水平的科層位階、抗議. sit. y. Nat. 目的也逐漸從私人議題走向爭取實質的政治與社會意義(Cohen, 1985; Jenkins,. n. al. er. io. 1983; Gusfield, 1981; Melucci, 1985; Offe, 1985;轉引自陳雪雲,1991)。. Ch. engchi. 二、傳統大眾媒體在政治抗議扮演的角色  . i n U. v. 政治抗議在現代國家政治體系當中,主要由執政菁英以外的行動者發起,他 們相對缺乏資源,難以在體制內影響政治議題,因此透過抗議這種體制外的行動, 去達到政治目的,也反映某部分社會大眾的政治議題論述以及核心決策者以外的 意見(Downing, 2001)。政治抗議立處政治菁英與大眾媒體壟斷的政治常規之 外,因此包含不同文化與利益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往往必須透過傳播媒體去傳 遞訊息(Downing, 2001) 。有學者把這稱作「媒介化的政治」 (mediated politics),. 25.

(27) 因為人們不再透過個人經驗與人際關係取得政治消息,而是把大眾媒體當作政治 消息的主要來源(Strömbäck, 2008)。近代政治抗議漸漸走入和平、合法模式, 成功達到目標的抗議活動,常由抗議組織發起系統性的動員,較少出現零散、衝 動型破壞行為,抗議方會透過媒體策略傳遞抗議訴求,與新聞媒體之間也慢慢形 成例行性互動,深諳新聞媒體操作手法的抗議者會配合新聞截稿時間行動,也懂 得發新聞稿、通知媒體到現場採訪,製造有新聞價值的畫面供記者拍攝使用 (Gamson & Wolfsfeld, 1993; Oliver & Maney, 2000)。 媒體對公眾意見的影響具備很多面向,大眾媒體報導作為民眾關心政治事務. 治 政 大 的主要管道,媒體對政治議題的重視程度以及報導方式,也足以對公眾意見產生 立. 相當程度的影響(Kahn & Goldenberg, 1991)。政治權力鑲嵌在社會網絡之中,. ‧ 國. 學. 並根據不同利益與價值網絡去建構,再透過大眾媒體網絡擴散出去(Castells,. ‧. 2009)。傳播媒體是政治體系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良好的政治運作有賴社. sit. y. Nat. 會與政府持續溝通對話,而公民往往透過媒體獲取政治訊息,不論民主或非民主. n. al. er. io. 的政權亦如是,民主政府與黨派透過媒體角逐民意,非民主政權也依賴媒體維護. i n U. v. 政治實權(Castells, 2009)。當握有政治權力者與社會大眾的溝通失靈,人們便. Ch. engchi. 會透過政治抗議等集體行動,表達對於當權者與制度的不信任與不滿,衝撞既有 的權力關係與政治制度(Castells, 2012)。 大眾媒體在傳統政治抗議情境有訊息發布優勢,因為由可辨識、可靠的傳遞 者送出訊息,且閱聽人有接收訊息的心理準備時,最有效傳遞訊息,而這也是大 眾媒體一直位處政治權力核心的主要原因之一(Castells, 2009)。學者 Gamson & Wolfsted(1993)也指出,抗議活動與大眾媒體有「競爭型共生關係」,政治抗 議一旦獲得大眾媒體關注,形同被守門認證為有新聞價值、值得關心的事件,抗 議訴求會得到大眾注意,也讓抗議者的發聲權暫時與政治當權者抗衡;此外,抗 26.

(28) 議訊息需要透過公共論壇擴散給大眾,才能聚集有足夠規模的人群,形成足夠政 治影響力。抗議團體間的內部傳播網絡或另類媒體的報導,都能形塑公共論壇; 然而大眾媒體形塑的公共論壇,對於抗議本身特別重要的原因在於,大眾媒體觸 及的閱聽眾,有一大部分往往是原先未參與抗議行動的人,於是經過大眾媒體發 聲,能孕育出更大的動員能量。 不過,大眾媒體的抗議報導有先天的條件限制,這些限制主要來自大眾媒體 對官方消息來源的依賴以及新聞流程常規,學者專家、政治菁英、企業主管比起 異議者、抗議人士、弱勢族群、一般民眾擁有更多近用大眾媒體的管道,菁英階. 治 政 大 2002),若這時抗議方 層的傳播權也早鑲嵌在大眾媒體新聞產製流程中(Atton, 立. 沒有影響力足夠的消息來源,或抗議單位未能成功建立與媒體的例行流程,甚至. ‧ 國. 學. 抗議者與媒體之間不具備信任感時,大眾媒體產製的報導將有明顯偏誤(Kahn &. ‧. Goldenberg, 1991)。大眾媒體中立、客觀的專業框架,也使報導具系統型偏誤,. sit. y. Nat. 難以傾向支持抗議方(Lipsky, 1968) 。英國傳媒研究也指出,過往大眾媒體處理. n. al. er. io. 罷工抗議報導時,常和政治人物與企業老闆等權勢且媒體近用程度高者,站在同. i n U. v. 一立場,勞工與勞工代表則往往被描述成無理、製造麻煩與破壞的人(Glasgow. Ch. engchi. University Media Group, 1976, 1982, 1985; 轉引自 Atton, 2002)。. 三、政治抗議與另類媒體  . (一)另類媒體的定義  . 「另類媒體」最廣義的定義如其英文原名「alternative」,主流大眾媒體「以 外的」媒體皆可屬之,用 Dowmunt & Coyer(2007)的定義來看,任何政治或. 27.

(29) 社會上被排除的群體所組成的平面或電子媒體、提供主流大眾媒體以外的內容者, 即可稱作「另類媒體」。Atton & Hamilton(2008, pp.1-9)則把「另類新聞」 (alternative journalism)定義成是主流媒體組織以外產製的資訊之外,也強調其 政治社會意義和公民賦權,具備挑戰大眾媒體的常規與權威的特質,例如:另類 媒體經常不是由媒體專業人員產製,而往往是以社群成員、社會運動參與者、或 是粉絲等身份去產製。 因此,舉凡1960年代的地下媒體、1970年代的龐克媒體、基進(radical)地 方媒體和電台、藝文媒體、同志媒體、社會運動的媒體都算是另類媒體的一員,. 治 政 大 2002),另類媒體補足大 只要有大眾媒體就會有「另類媒體」與之抗衡(Atton, 立. 眾媒體出現的資訊鴻溝,也會直接與主流大眾的意識形態抗衡,暢言自己的意見. ‧ 國. 學. 立場,提供閱聽眾另一種報導觀點與選擇,因此具備一定的政治性與社會抵抗性. ‧. (Downing, 2001)。本研究也基於另類媒體的政治與社會角色與具抵抗的特質,. (二)另類媒體在政治抗議中的行動屬性  .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認為以「另類媒體」稱呼太陽花運動的新媒體行動最為適切。. i n U. v. 傳統政治抗議事件裡面,大眾媒體往往佔有政治、文化、經濟優勢,而其他 社會群體在這樣的權力配置之下,較難取得權力菁英擁有的影響力與傳播權,傳 播權鴻溝成為人們組「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的背後主因,另類媒體的 存在一般源自對大眾媒體報導鴻溝與偏誤的不滿,自認平常被大眾媒體例行程序 排擠在外的社會群體,依可取得的媒體工具自組媒體,把資訊用自己的話傳播出 去(Atton, 2002), 相較大眾媒體而言,另類媒體無須恪守新聞組織建制的新聞專業框架,主觀、 個人的評論是被允許的,訪問流程無須服膺既定社會規範,另類媒體可以直接到 28.

(30) 後台直擊受訪者,儘管可能因欠缺經驗而報導技巧生疏,相機與攝影機的操作也 可能因未受過專業訓練而略顯粗糙,但是這些報導的核心目標本來就是行動與批 判,這些「不中立」與「不專業」的新聞反而更能貼近受訪對象與閱聽眾,反映 出組織目標(Atton, 2002)。 Michael Traber(1985;轉引自Atton, 2002)把另類媒體分作兩種:倡議型媒 體(advocate media)與草根型媒體(grassroots media),兩種媒體同樣具有另類 媒體的基本特質,也就是捍衛弱勢者的權益、提供與大眾媒體不同的聲音與觀點; 然而,倡議型媒體主要仍由擁有媒體專業的人,來代表這些弱勢群體產製內容,. 治 政 大 而草根型媒體則由這些弱勢群體自行生產內容、直接發聲。也因為草根型媒體的 立. 存在,另類媒體無須像主流大眾媒體得堅持中立、客觀的報導規範,另類媒體往. ‧ 國. 學. 往也是抗議活動的參與者,因此他們傳佈消息的目的是說服更多民眾一起參與抗. ‧. 議(Atton, 2002)。像是 90 年代英國「無政府主義者」(anarchists)自組的另. sit. y. Nat. 類媒體,號召平時參與社會運動、在街頭抗議的人們,一方面紀錄自己的抗議行. n. al. er. io. 動,另一方面也展開抗議行動策略上的論述,不同的社會群體藉由媒體行動,達 到自己社會行動的目的(Atton, 2002)。. Ch. engchi. i n U. v. Fiske(1992)發現,另類媒體在新聞事件的篩選上面,傾於選擇政治性的、 被壓制的事件去報導。另類媒體的報導內容之所以會傾向如此,可用殖民國家底 下的媒體雙重性來看,Spurr(1993)指出殖民主義底下的媒體分作兩種:「參 與型」(participation)和「異化型」(alienation),只有殖民者能夠真正參與媒 體活動,而被殖民者則無法真正參與和自身生活息息相關的媒體報導,他們被隔 離於新聞產製過程之外,大眾新聞媒體在結構上與被殖民的民眾有所區隔,被殖 民者只能透過大眾建制媒體以外的另類媒體發聲,另類媒體被大眾媒體以及主流. 29.

(31) 政治異化,與被殖民者站在同一陣線,能夠從被殖民者的角度作出公共論辯,並 為了爭取政治權益而傳佈資訊(轉引自Atton, 2002)。 O’Sullivan(1994, p.10;轉引自Atton, 2002, p.15)認為主流大眾媒體與另類 媒體除了內容差異,組織特色也有所不同,他指出另類媒體一般具有政治目的、 希望改變社會,願意「抗拒或挑戰建立好的、機構化的政治,倡議社會改變,或 至少對於傳統價值進行重新批判」,因此組織文化上不像大眾媒體那樣保守而難 以撼動,也不排斥「創新或實驗性的內容或形式」,此外,另類媒體強調民主與 集體的新聞產製過程,偏好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比較沒有大眾媒體長年建置的階. 治 政 層官僚體制(O’Sullivan, 1994, p.205;轉引自Atton,大 2002, p.15) 。 立. Atton(2002)以印刷出版進到網路時代的另類媒體 SchNEWS 週報為例,. ‧ 國. 學. 勾勒出另類媒體的運作概要,SchNEWS 最初成立於 1994 年英國民眾針對《刑. ‧. 事審判及公共秩序法》(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發起的抗議活動,. sit. y. Nat. 主要報導取向是社會運動、政治抗議與環境抗爭議題,裡面的人認為自己是「非. n. al. er. io. 組織」(disorganization),沒有人是「成員」,也沒有人有命令任何人的權力。. i n U. v. SchNEWS自詡能夠打破「專業文化」的門檻,營造出流動、隨意、業餘的形象,. Ch. engchi. 希望吸引任何有興趣的人參與且近用,理想情況是裡面沒有人認為自己是專家, 大家都想分享自己的技能與知識,其編輯作業流程也與大眾媒體不同,採行共同 編寫模式,有的人補充一點、有的人刪除一點,甚至一邊玩樂一邊寫作,氣氛輕 鬆,沒有傳統組織的產製壓力;不過像其他類似的開放型組織一樣,最大問題在 於缺乏固定參與的群體,以至於產出結果並不穩定(Atton, 2002),這是許多另 類媒體需要克服的難題,也是大眾媒體可以與之互補的地方。 由另類媒體 SchNEWS 的例子可以看到,平面印刷時代的另類媒體已能夠 透過小眾印刷出刊去實踐理念,這種傳播並不是網路時代新興的產物,另類媒體 30.

(32) 受到規模、資源以及理念的影響,具有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與自己組裝 (DIY)的特質、跳脫傳統組織的線性模式,一般決策由集體共識決定,由於內 部人員往往非正規專職的媒體工作者,使得另類媒體組織的流動率高且有彈性、 接受異質拼裝,工作模式可以輪流分配,也強調能夠相互分享的技能,簡言之, 這種組織本身就是一種反制傳統組織的力量(Atton, 2002)。 在網路傳播的時代,傳播媒體的偏向往往被網路科技打破,網路可以創造另 外的意義創造者,甚至是創新動態,改變傳統傳播方與接受方的社會位置(童靜 蓉,2013;Ems, 2014)。另類媒體或小眾媒體不再靠一己之力單槍匹馬奮鬥,. 治 政 大 而是可以透過網路串聯的媒體環境、激盪各方的構思,在不同另類媒體與大眾媒 立. 體之間穿梭,用許多「個人」組成的傳播單位,匯聚出前所未見的新媒體影響力. ‧ 國. 學. (黃鈴媚、沈錦惠、曹開明,2014)。. ‧. 貳、網路時代的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 n.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al. 一、新資訊傳播科技時代下的政治抗議  . i n U. v. 早在網路發明以前,政治異議人士就懂得用報紙、雜誌、廣播等進入門檻較 低的傳統傳播科技自組媒體(Downing, 2001),但網際網路興起之後,由於網 路的諸多特質恰好與另類媒體的理念與特性不謀而合,網際網路漸漸成為異議人 士的主要傳播管道之一(Atton, 2002; Atton & Hamilton, 2008)。90 年代後許多 大型政治抗議活動當中,漸漸看到政治弱勢者用數位網絡(digital networks)與 資訊傳播科技表達政治訴求,像是 1994 年墨西哥「薩帕塔民族解放軍」 (Ejercito Zapatista de Liberacion Nacional;簡稱 EZLN)是常被學者提及的案例,當時墨. 31.

(33) 西哥各地的原住民認為,當地大眾媒體不願給予他們曝光的機會,於是透過網際 網路自組媒體,發起群眾動員與資源串聯,將行動電話、廣播電台、以及網站當 作傳播工具對外發送訊息,快速引來全國與國際媒體關注,許多學者認為是最早 具代表性的網路政治抗議之一(Castells, 1997; Juris, 2005; Garrett, 2006)。 抗議參與者雖然很早就看到網路作為抗議工具的潛能,然而,訊息需要有人 接收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網路抗議的另外一個重要元素在於,數位工具與 網路漸漸成為新世代閱聽人的重要訊息來源。台北大學社會系研究團隊在太陽花 運動期間,針對場外抗議參與者做人口抽樣調查,發現參與學生平均年齡 22 歲,. 治 政 大 而參與的社會人士平均年齡 35 歲,20 到 29 歲的人佔總人數約 66.8%;參與太陽 立. 花運動的人之中,將近六成把臉書列為最重要訊息來源,而不看順序只照複選選. ‧ 國. 學. 項來看時,有 87.3% 以臉書作重要訊息來源,其次是網路新聞 71.5%,第三是. ‧. 批踢踢 BBS 論壇 53.7%,把電視媒體列入重要來源的人則僅佔 43.8%,調查者更. sit. y. Nat. 發現,年齡層越低則越依賴臉書、網路新聞以及批踢踢等網路媒體,年齡越高則. n. al. er. io. 對電視媒體以及紙媒的依賴程度越高(陳婉琪,2014 年 7 月 14 日)。. i n U. v.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調查結果也顯示,網路漸漸成為台灣社會的. Ch. engchi. 重要消息來源,2012 年台灣約 694 萬戶家庭可連線上網,占總人口 84.81%左右; 而 12 歲以上台灣人使用寬頻上網功能時,主要活動是搜尋資訊(99.02%)、網 路社群(63.09%)、看新聞氣象(57.44%)、瀏覽資訊(54.18%)等,使用網 路的人數也逐年增加(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Valenzuela(2013)的研究 也指出,社群媒體使用頻率與政治抗議參與呈現正相關。從以上數據可以得知, 網路與電腦資訊科技是現在人們最常使用的媒體,也自然成為接收政治抗議資訊 的主要管道之一。. 32.

(34) Bennett(2003)根據相關文獻與網路科技特質,整理現代抗議傳播網絡的 轉型關鍵,他認為近代抗議傳播網絡除了多中心、多節點之外,也從強烈意識形 態與組織取向,漸漸轉移至個人化、流體化的連結取向。Bennett(2003)指出, 社會體系進入後工業時代,呈現明顯分眾化、碎裂化,而電子化網絡成為集結政 治影響力的主要傳播模式。Bennett(2003)也提醒,全球化底下國家政府被企 業以及國際政治弱化,人民也展開新型態政治抗議予以回應,這些抗議網絡具有 相當大彈性,隨時根據參與者與目的而重組,依附數位網絡而生,也承載數位網 絡變動的特質,不再以領導人、意識形態、或政府組織等傳統慣習為核心,而是. 治 政 大 透過不同連結目的的小網絡,組成更大規模的跨地域網絡。太陽花運動當中資源 立 的快速串聯與整併,也可以看到跨媒介、跨地域的現象。. ‧ 國. 學. 網際網路提供、成本低、近用性高、與P2P(點對點)的資訊傳遞模式,允. ‧. 許使用者作出上傳、評論等互動回應,並把資訊透過網路擴散(Garcelon, 2006)。. sit. y. Nat. 這些特質貫穿線上與線下世界,使用者透過網絡節點進行互動協調,形成複雜的. n. al. er. io. 連結關係,像是西班牙 15-M 抗議運動中,完全沒有官方發言人或是組織領導,. i n U. v. 人們需要集體決策時,選定時間地點召開執行大會,任何人都能參與辯論與投票,. Ch. engchi. 直到達到共識為止(Castells, 2012, p.128)。. 有學者主張,資訊傳播科技直接衝擊傳統的科層化組織,組織與建制愈來愈 有去中心、甚至多中心的潛能,以政治抗議的情境而言,人們不再只是追隨一個 運動領袖或運動組織,而是為共同政治目的凝聚群眾力量(Castells, 1996; Dunbar-Hester, 2009) 。Bennett(2003)認為網絡去中心化的特質,延長當代政治 抗議活動的議題討論時間,也擴散抗議活動的規模,現在的抗議傳播網絡不像以 往由工會或非營利組織等中央控制,反而是難以恣意解散的多中心網絡,強調個 體認同以及論述辯證,除此之外,抗議組織發展也深受網際網路的傳播模式影響, 33.

(35) 訊息透過電子郵件、群組信等微型網路、部落格、組織官網、電子報等中型網路 擴散,變成跨媒介和多平台的使用。 新傳播科技改變地方政治權力的協商過程,網路資訊立即、大量、無國界的 傳送,屢次集結世界各地的政治行動人士,像是 2009 年伊朗大選過後,抗議者 用社群媒體推特去抵抗政府的網路封鎖(Ems, 2014)。而 2010 年突尼西亞展開 的茉莉花革命,是阿拉伯之春的濫觴,也是學術文獻中抗議媒體傳播的顯著案例, 善於使用數位工具的抗議人士使用社群媒體與數位網絡,抵抗主流大眾媒體與政 府的資訊封鎖,並且成功靠抗議事件報導,號召大批群眾參與行動,用共享的行. 治 政 大 動網絡分享情感,取得跨越地理、社會、與經濟條件的集體認同(Bruer, 2012)。 立 2011 年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也是網路孕育而生的. ‧ 國. 學. 集體抗議,活動最初由 Adbusters, AmpedStatus, Anonymus 等部落格串聯動員,. ‧. 最早是 Adbusters 部落格上率先使用「#occupywallstreet」推特社群標籤,幾天後. sit. y. Nat. 在臉書專頁宣傳,不同群體隨即響應,資訊擴散速度與規模如星火燎原,平均每. n. al. er. io. 日與佔領華爾街相關的推特發文有 12 萬則,11 月 15 日警方掃蕩 Zuccotti 公園當. i n U. v. 日則達到 50 萬篇推特發文,線上的活動高峰反映線下的重大事件,像是警方第. Ch. engchi. 一次試圖驅離 Zuccotti 公園群眾的 10 月 13 日,社群網絡隨時提供抗議群眾即 時資訊,把抗議相關最新文字與影音快速散布出去(Castells, 2012, p.171)。 當今媒體環境眾聲喧嘩,非主流群體發聲管道增加,使得新進媒體在政治傳 播論域中的影響力增加,有學者主張,這現象更是促進弱勢族群的傳播賦權 (Fiske, 1996,轉引自 Williams & Carpini;Juris, 2005; Shirky, 2009; Shirky, 2010; Parisie & Dagiral, 2013) 。不過,也有許多學者認為,網路媒體仍有許多待解決的 問題,包括網際網路的認知與使用,傳播媒體不會因為網路的出現,就自動產生 民(林鶴玲與鄭陸霖,2001;Stein, 2009;陳平軒,2011;Robertson, 2013) 。此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aper, we would like to characterize non-radiating volume and surface (faulting) sources for the elastic waves in anisotropic inhomogeneous media.. Each type of the source

Results for such increasing stability phenomena in the inverse source problems for the acoustic, electromagnetic, and elastic waves can be found in [ABF02, BLT10, BHKY18, BLZ20,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actical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LSM and the truncated SVD to reconstruct the support of the inhomogeneity in the acoustic equation with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for solving general nonlinear convex programs with second-order cone constraints.. The proposed neural network is based on

Arbenz et al.[1] proposed a hybrid preconditioner combining a hierarchical basis preconditioner and an algebraic multigrid preconditioner for the correc- tion equation in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talk is to analyze new hybrid proximal point algorithms and solve the constrained minimization problem involving a convex functional in a uni- formly convex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arabolic second-order directional derivative in the Hadamard sense of a vector-valued 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circular con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