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傳播媒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14 年 4 月 11 日)。

第二節     政治抗議事件中的傳播媒體  

壹、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一、近代政治抗議行動  

近代民主化過程中,公民社會當中的人民向政府爭取政治、社會、以及經濟 方面的權利,為了獲取這些權利,人們可以藉由社會團結的力量,在政治場域以 外集結成商業公會、協會等團體,提出訴求與進行談判,也因此公民社會與國家 政府經常處於對立面,因為公民追求的是國家權力的平衡分配(王業立,2010)。

當公民社會裡面的人們,希望透過行動去影響政府決策或是人事的時候,也就是 美國政治學者Verba & Nie(1972)口中的「政治參與」(轉引自張雅雯、游清 鑫,2008)。政治參與分作制度內以及制度外兩種,前者指的是投票、向民意代 表表達意見等不破壞既有秩序的行為,後者指的則是罷工、街頭抗議等反體制意 味比較濃厚的政治參與,兩種都是公民社會當中人民與政府溝通的方式(Gillion, 2013)。

陳雪雲(1991)從 Cohen(1985)等學者的文獻,把研究運動的典範分作 三類:傳統集體行為論、資源動員論、以及認同導向論。第一種「集體行為論」

是從政治共識和穩定的非制度取向、非理性、由領袖號召的抗議,主要由社會條 件與結構分解而來,較不關注組織或是政治、社會、文化的關係。第二種是美國 學派的「資源動員論」,重視的是組織的分工與科層如何策略性的動員外在資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個典範屬制度、理性工具型,希望對社會運動發展有實質幫助,因此不去探討 運動的原因與歷史背景,也較為強調政治層次的抗爭,而非背後的文化意涵。第 三種西歐學派的「認同導向論」,認為社會運動是反建制的,行動者也必須要有 集體認同,並系統性的批評權力結構,仰賴行動者的認同以及運動的草根性去行 動。

政治抗議是企圖影響公共政策、具政治訴求的集體行動(Terchek, 1974),

抗議參與者用非常態、非制度內的政治參與,訴求改變政治權力或政治權力的結 構,具體表現則包括街頭運動、杯葛、罷工、以及暴動(Bratton & van de Walle, 1997)。有學者認為 60 年代到 70 年代之間的現代社會運動,具與以往不同的 特質,比較適合用資源動員論或認同導向論去分析,例如:具流動與擴散性、有 明確目標與價值觀、運動組織常能採用理性策略去爭取資源、組織也從正視的代 議團體走向自發型的非正視組織、抗議群體較無垂直或是水平的科層位階、抗議 目的也逐漸從私人議題走向爭取實質的政治與社會意義(Cohen, 1985; Jenkins, 1983; Gusfield, 1981; Melucci, 1985; Offe, 1985;轉引自陳雪雲,1991)。

二、傳統大眾媒體在政治抗議扮演的角色  

政治抗議在現代國家政治體系當中,主要由執政菁英以外的行動者發起,他 們相對缺乏資源,難以在體制內影響政治議題,因此透過抗議這種體制外的行動,

去達到政治目的,也反映某部分社會大眾的政治議題論述以及核心決策者以外的 意見(Downing, 2001)。政治抗議立處政治菁英與大眾媒體壟斷的政治常規之 外,因此包含不同文化與利益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往往必須透過傳播媒體去傳 遞訊息(Downing, 2001)。有學者把這稱作「媒介化的政治」(mediated politic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人們不再透過個人經驗與人際關係取得政治消息,而是把大眾媒體當作政治 消息的主要來源(Strömbäck, 2008)。近代政治抗議漸漸走入和平、合法模式,

成功達到目標的抗議活動,常由抗議組織發起系統性的動員,較少出現零散、衝 動型破壞行為,抗議方會透過媒體策略傳遞抗議訴求,與新聞媒體之間也慢慢形 成例行性互動,深諳新聞媒體操作手法的抗議者會配合新聞截稿時間行動,也懂 得發新聞稿、通知媒體到現場採訪,製造有新聞價值的畫面供記者拍攝使用

(Gamson & Wolfsfeld, 1993; Oliver & Maney, 2000)。

媒體對公眾意見的影響具備很多面向,大眾媒體報導作為民眾關心政治事務 的主要管道,媒體對政治議題的重視程度以及報導方式,也足以對公眾意見產生 相當程度的影響(Kahn & Goldenberg, 1991)。政治權力鑲嵌在社會網絡之中,

並根據不同利益與價值網絡去建構,再透過大眾媒體網絡擴散出去(Castells, 2009)。傳播媒體是政治體系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良好的政治運作有賴社 會與政府持續溝通對話,而公民往往透過媒體獲取政治訊息,不論民主或非民主 的政權亦如是,民主政府與黨派透過媒體角逐民意,非民主政權也依賴媒體維護 政治實權(Castells, 2009)。當握有政治權力者與社會大眾的溝通失靈,人們便 會透過政治抗議等集體行動,表達對於當權者與制度的不信任與不滿,衝撞既有 的權力關係與政治制度(Castells, 2012)。

大眾媒體在傳統政治抗議情境有訊息發布優勢,因為由可辨識、可靠的傳遞 者送出訊息,且閱聽人有接收訊息的心理準備時,最有效傳遞訊息,而這也是大 眾媒體一直位處政治權力核心的主要原因之一(Castells, 2009)。學者 Gamson &

Wolfsted(1993)也指出,抗議活動與大眾媒體有「競爭型共生關係」,政治抗 議一旦獲得大眾媒體關注,形同被守門認證為有新聞價值、值得關心的事件,抗 議訴求會得到大眾注意,也讓抗議者的發聲權暫時與政治當權者抗衡;此外,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議訊息需要透過公共論壇擴散給大眾,才能聚集有足夠規模的人群,形成足夠政 治影響力。抗議團體間的內部傳播網絡或另類媒體的報導,都能形塑公共論壇;

然而大眾媒體形塑的公共論壇,對於抗議本身特別重要的原因在於,大眾媒體觸 及的閱聽眾,有一大部分往往是原先未參與抗議行動的人,於是經過大眾媒體發 聲,能孕育出更大的動員能量。

不過,大眾媒體的抗議報導有先天的條件限制,這些限制主要來自大眾媒體 對官方消息來源的依賴以及新聞流程常規,學者專家、政治菁英、企業主管比起 異議者、抗議人士、弱勢族群、一般民眾擁有更多近用大眾媒體的管道,菁英階 層的傳播權也早鑲嵌在大眾媒體新聞產製流程中(Atton, 2002),若這時抗議方 沒有影響力足夠的消息來源,或抗議單位未能成功建立與媒體的例行流程,甚至 抗議者與媒體之間不具備信任感時,大眾媒體產製的報導將有明顯偏誤(Kahn &

Goldenberg, 1991)。大眾媒體中立、客觀的專業框架,也使報導具系統型偏誤,

難以傾向支持抗議方(Lipsky, 1968)。英國傳媒研究也指出,過往大眾媒體處理 罷工抗議報導時,常和政治人物與企業老闆等權勢且媒體近用程度高者,站在同 一立場,勞工與勞工代表則往往被描述成無理、製造麻煩與破壞的人(Glasgow University Media Group, 1976, 1982, 1985; 轉引自 Atton, 2002)。

三、政治抗議與另類媒體  

(一)另類媒體的定義  

「另類媒體」最廣義的定義如其英文原名「alternative」,主流大眾媒體「以 外的」媒體皆可屬之,用 Dowmunt & Coyer(2007)的定義來看,任何政治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社會上被排除的群體所組成的平面或電子媒體、提供主流大眾媒體以外的內容者,

即可稱作「另類媒體」。Atton & Hamilton(2008, pp.1-9)則把「另類新聞」

(alternative journalism)定義成是主流媒體組織以外產製的資訊之外,也強調其 政治社會意義和公民賦權,具備挑戰大眾媒體的常規與權威的特質,例如:另類 媒體經常不是由媒體專業人員產製,而往往是以社群成員、社會運動參與者、或 是粉絲等身份去產製。

因此,舉凡1960年代的地下媒體、1970年代的龐克媒體、基進(radical)地 方媒體和電台、藝文媒體、同志媒體、社會運動的媒體都算是另類媒體的一員,

只要有大眾媒體就會有「另類媒體」與之抗衡(Atton, 2002),另類媒體補足大 眾媒體出現的資訊鴻溝,也會直接與主流大眾的意識形態抗衡,暢言自己的意見 立場,提供閱聽眾另一種報導觀點與選擇,因此具備一定的政治性與社會抵抗性

(Downing, 2001)。本研究也基於另類媒體的政治與社會角色與具抵抗的特質,

認為以「另類媒體」稱呼太陽花運動的新媒體行動最為適切。

(二)另類媒體在政治抗議中的行動屬性  

傳統政治抗議事件裡面,大眾媒體往往佔有政治、文化、經濟優勢,而其他 社會群體在這樣的權力配置之下,較難取得權力菁英擁有的影響力與傳播權,傳 播權鴻溝成為人們組「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的背後主因,另類媒體的 存在一般源自對大眾媒體報導鴻溝與偏誤的不滿,自認平常被大眾媒體例行程序 排擠在外的社會群體,依可取得的媒體工具自組媒體,把資訊用自己的話傳播出 去(Atton, 2002),

相較大眾媒體而言,另類媒體無須恪守新聞組織建制的新聞專業框架,主觀、

個人的評論是被允許的,訪問流程無須服膺既定社會規範,另類媒體可以直接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後台直擊受訪者,儘管可能因欠缺經驗而報導技巧生疏,相機與攝影機的操作也 可能因未受過專業訓練而略顯粗糙,但是這些報導的核心目標本來就是行動與批 判,這些「不中立」與「不專業」的新聞反而更能貼近受訪對象與閱聽眾,反映 出組織目標(Atton, 2002)。

Michael Traber(1985;轉引自Atton, 2002)把另類媒體分作兩種:倡議型媒 體(advocate media)與草根型媒體(grassroots media),兩種媒體同樣具有另類 媒體的基本特質,也就是捍衛弱勢者的權益、提供與大眾媒體不同的聲音與觀點;

然而,倡議型媒體主要仍由擁有媒體專業的人,來代表這些弱勢群體產製內容,

而草根型媒體則由這些弱勢群體自行生產內容、直接發聲。也因為草根型媒體的

而草根型媒體則由這些弱勢群體自行生產內容、直接發聲。也因為草根型媒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