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014 年 3 月 17 日下午,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簽署 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由國民黨黨團副書記長 暨內政委員會召集人張慶忠,在立法院用30 秒宣佈開會、將服貿協議逕送院會 存查、並宣布散會,引發上百名學生與公民團體不滿,於18 日晚間湧入立法院 以示抗議,翌日正式佔領議場,展開為期24 天的「太陽花運動」(或稱「318 佔 領立法院事件」)。太陽花運動中,展現Dutton(2007)所說之數位時代抗議的「資 訊權」,資訊傳播與詮釋權不再只由大眾媒體與政府菁英一手壟斷,不必是大眾 媒體工作者,也能透過行動媒體、社群媒體等網路與新資訊傳播科技,建立相當 規模的資訊傳播網絡,達到公共影響力、影響政策發展、並得到政府回應。

民眾佔領國會最初30 小時,議場內已有人架起個人平板電腦 iPad 與網路連 線設備,在19 日凌晨 2 點開啟 Ustream 線上直播專頁,第一晚就獲得 80 萬人次 瀏覽(胡瑋佳,2014 年 3 月 21 日;李建興,2014 年 4 月 8 日)。立法院現場每 一台輕薄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傳播能力,直追傳統新聞媒體昂貴、笨重的 攝影機器,現場人們很快將最新消息以影像或文字作數位紀錄,並以最即時速度 發布到社群分享平台,不需經編輯台審稿,病毒式網路傳播模式猶如星火燎原,

如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所言,網路世代善用資訊科技,傳統媒體缺乏 互動的模式「根本無法匹敵,明顯淪為配角」(簡立峰,2014 年 8 月 31 日)。

此外,太陽花運動期間的新媒體百花齊放,包括「沃草Watchout!」、「零時 政府g0v.tw」、「台大新聞 e 論壇」、「反服貿黑箱協議」臉書專頁,許多參與抗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對抗議議題感興趣的人,直接繞過大眾媒體的守門,線上張貼自己的所見所聞 與意見分析,甚至自組線上媒體平台專門發送抗議相關訊息(陳怡如,2014 年 4 月14 日)。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花運動並非台灣政治抗議史上第一次使用新科 技的案例,早在 2008 年野草莓學運時,抗議者就首次使用網路直播與社群工具 爭取傳播權,不過當時技術、時機都不夠成熟,平均瀏覽人次僅3 萬人,抗議規 模也並未成功擴散,與太陽花運動的傳播規模相去甚遠(曾允盈,2014 年 5 月 5 日)。

而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組織分工模式,與以往抗議最大不同的一點是,太陽 花傳播行動者的組成,並不只有抗議組織本身,而是以Web 2.0 資訊科技在短時 間內,串連大量來自不同領域的、組織外的人,集合傳播、外語、資訊科技、法 律、政治、設計等專業人士在線上協同合作,成為線下世界抗議活動的最佳助援

(簡立峰,2014 年 8 月 31 日)。

新媒體在太陽花運動發揮相當規模的社群影響力,從粉絲團人數可見一斑,

抗議運動結束後的4 月底,台大新聞 e 論壇與《聯合報》粉絲團人數也只相差 1 萬多人(張約翰,2014 年 5 月 30 日),太陽花運動領袖林飛帆的臉書追蹤人數,

更在立法院出關當天,高達30 萬 7 千多人,超越三大報粉絲團人數,林飛帆臉 書發文也隨時可見大眾媒體直接引用作新聞(蘋果日報突發中心,2014 年 4 月 10 日),可見線上流動的抗議消息觸及的網路閱聽人規模,已有溢散到主流媒體 的情形。

不只是抗議參與者與關心抗議民眾,會做出線上抗議傳播行動,大眾媒體面 對外在環境的科技創新挑戰,同樣會作出回應與變革(Boczkowski, 2004)。太陽 花運動期間,大眾媒體加入網際網路空間的媒體競爭,尤以傳統平面媒體近年面 臨數位轉型壓力,開始在網路空間積極活動、密集發布即時新聞,試圖用網民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邏輯去經營社群媒體(張約翰,2014 年 5 月 30 日;巫其倫、洪德諭,2014 年 4 月15 日),主動應用網路與數位科技,在新聞內容呈現與資訊傳佈方式作出創新 與實踐。舉例來說,《蘋果日報》在抗議第二日中午,就架設網路影音專區,直 播議場內情況,不久後也加上議場外畫面,全程錄影未經剪接編輯,太陽花期間 直播總時數850 個小時,同步上線收看人數 1 萬 7 千人以上(蘋果日報網路中心,

2014 年 4 月 11 日)。

雖然大眾媒體擁有龐大媒體資源,抗議期間使用科技的方式,卻比網民來得 保守與單一,儘管科技本身是不帶有立場的工具,但大眾媒體與一般人在網路平 台上面交鋒時,組織結構與動機的差異浮現,加上不同科技具備的不同特質,也 產生不同的科技使用情況。大眾媒體在佔領立法院事件期間,大量提供即時新聞,

並且立刻用網頁、行動推播與社群媒體發送出去,可以明顯觀察到各大報粉絲頁 都因此有明顯成長。

台灣四家主要平面媒體《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

在抗議結束後的四月底,臉書專頁的追蹤人數分別約為115.6、20.1 萬、19.9 萬、

14.1 萬人次,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成長最明顯(張約翰,2014 年 5 月 30 日)。《蘋果日報》網路中心助理副總編輯邱鈺樺,認為這是因為《蘋果日報》

長期經營網民互動、社群編輯發文策略、以及第一時間搶發即時新聞;而《自由 時報》電子報中心主任黃嘉瑞,則認為這是因為新的即時新聞策略奏效,社群媒 體編輯懂得抓住網民口味(巫其倫、洪德諭,2014 年 4 月 15 日)。

當代政治抗爭和社會運動中,傳播媒體與科技出現根本變化,而這個變化以

「網際網路」作主要平台。抗議期間被人們使用的主要網路科技,有即時線上轉 播(live blogging)、社群媒體、行動裝置、網路硬體架設、程式碼寫作等等,透 過網路串聯各方專家與資源,迸發各種網路科技應用的火花與創意。另一方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大眾媒體和新媒體因組織目標與體制結構不同,對相同科技產生不同的使用與認 知,用同樣的網路連線服務和社群媒體,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媒體工具操作方式

(Dunbar-Hester, 2009)。舉例來說,大眾媒體具雙元性,一方面作為媒體企業 必須追求利潤,滿足不同閱聽眾的口味與遵循市場競爭邏輯,卻也希望追求新聞 專業的公共性與社會責任(楊秀娟,2010),因此新聞傳播者在使用媒體工具時,

就會反映這種雙元性。

另一方面,媒體新科技的運用也挑戰大眾媒體的例行運作,本研究有兩個面 向可以從這延伸討論:首先,科技變化如何連結新舊媒體對科技的創新使用?再 者,這樣的現象,如何反映在抗議運動的脈絡底下?這些是研究者主要好奇的變 化。本研究更深層的關懷是,當代抗議傳播的媒體網絡具有什麼樣的特質,並探 析這些特質,會對未來抗議運動和媒體運用造成什麼影響。以太陽花運動期間的 熱門新媒體為例,這些新媒體都有各自追求的傳播目標,例如:網路新媒體「沃 草」不以市場利益競逐為標的,而是期許提供不同角度的新聞報導,用平易近人 方式觸及網路目標群眾,達到議題設定目的(洪偉,2014 年 7 月 1 日)。

政治抗議轉型,在國外掀起茉莉花革命,挑戰政治權威,甚至造成政權上的 轉移,儘管前因後果並非因科技而起,不過這些著名案例突顯抗議傳播已不同以 往,因此本研究希望進一步從太陽花運動的時空脈絡當中,理解在數位科技進入 政治抗議領域後,新舊媒體連結與媒體角色質變為何,而詮釋權在新舊媒體與科 技間的連結如何轉換。新舊媒體之間的動態連結,使當代政治抗議中的媒體關係 複雜、多樣,也改變政治抗議景觀,新舊科技也因技術交互運用,帶動不同的議 題與輿論走向(Chadwick, 2013)。過去這方面的研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Robertson, 2013),因此本研究提升對現在身處的混合媒體應用於抗議傳播的 理解,釐清媒體與科技對於當代抗議傳播中的價值與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政治抗議與傳播媒體  

「政治抗議」(political protest)是「為影響公共政策而運用對抗政治去向 特定目標施壓的公眾團體活動」(Terchek, 1977),換句話說,政治抗議是具政 治訴求的集體行動,是一種制度外的政治參與形式。而媒體在政治抗議當中扮演 的角色很關鍵,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政治抗議常是權力弱勢者採用的政治參與 管道,而媒體曝光率越高就越可能達成其政治目標(Lipsky, 1968),從傳播的角 度來看,人們在動盪環境下資訊需求增加,仰賴傳播增加安定的感覺(Castells, 2012)。

社會成員平時需要新聞媒體接收外在知識,而在社會環境產生大變動時,社 會成員對於資訊的需求量就越大,也會更加仰賴新聞媒體提供最新資訊(DeFleur

& Ball-Rokeach, 1982;陳雪雲,1991),如同美國政治傳播學者Lipsky(1968)

指出,傳播媒體和抗議行動的結果密不可分。大眾媒體報導對政治抗議活動而言,

有著動員、認可、與規模擴散的效果。以往的政治抗議傳播必須用大眾媒體當作 揚聲器,抗議群體首先會舉辦具新聞價值的活動吸引大眾媒體報導,大眾媒體把 消息散播給廣大閱聽眾之後,獲得社會成員認可,接著即可擴散規模、取得議題 影響力,最後達到抗議目的,改變政府政策或社會意見(Gamson & Wolfsfeld, 1993; Oliver & Maney, 2000)。

儘管如此,大眾媒體對於政治抗議者而言,不一定是可靠的助力。首先,抗 議參與者無法直接操作大眾媒體產製的新聞,抗議的真正目的易受傳統新聞價值 與產製框架扭曲,尤其是傳統政治新聞的產製結構當中,政治記者把政商菁英當 作常態消息來源,報導立場常傾向握有權力的一方(Gurevitch & Blumler,1990;

Gamson & Wolfsfeld, 1993; Oliver & Maney, 2000)。除此之外,大眾新聞媒體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企業組織,報導傾向維護市場利益或穩定社會現狀,容易忽視或扭曲抗議活動的

企業組織,報導傾向維護市場利益或穩定社會現狀,容易忽視或扭曲抗議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