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討論

第一節 本研究分析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討論

本章節根據第二章文獻整理、以及第三章研究方法所蒐集得來的訪談資料,

整合討論太陽花運動當中,不同傳播行動者(包括大眾媒體與另類媒體)如何建 構當代政治抗議的混合媒體網絡環境。本研究為回應三個研究問題,以行動者網 絡為主要分析架構,描繪太陽花運動期間三大事件中,傳播行動者如何共同形塑 政治抗議事件,接著探析傳播行動者使用的科技產生何種網絡連結與行動,並存 有哪些限制與矛盾,最後整理出抗議期間傳播行動者科技使用的動機與目的,分 析不同行動者的特質差異,如何造成不同的科技創新使用、形塑互補的網絡關係 連結。

第一節 本研究分析架構  

壹、本研究分析架構討論  

本研究從太陽花運動的背景論起,從佔領立法院首日、佔領行政院、以及凱 道集結三次事件作個案分析,用抗議事件不同傳播行動者的傳播目的與傳播行為 作為分析框架,進行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採Latour(2005)的行動者網絡理論途徑(ANT),找出行動者之間 的連結以前,首先必須找出網絡中的各節點,也就是定位出行動者。本研究把大 眾媒體、另類媒體與網路科技,當作政治抗議媒體網絡的行動者,根據媒體曝光 程度,聯絡抗議期間負責媒體與網路活動的關鍵人物進行深度訪談,配合蒐集線 上公開資料,聚焦太陽花運動期間三次媒體活動熱度顯著的重大事件(佔領立法 院第一天、3 月 23 日佔領行政院、3 月 30 日凱達格蘭大道遊行)情境,探討不

Latour(2005)對於 ANT 的假設,人與科技具彼此增強作用,難以獨立分開討 論。

得以使用網路與數位科技取得傳播權,形成當代獨特的抗議傳播系統(Castells, 2012)。抗議傳播系統中的行動者,會相互競爭傳播資源,有的會取得上風而有 的會處於相對弱勢,形成Keohane & Nye 所謂「不對等的相互依賴」,但權力相 對強勢的行動者,仍必須依賴弱勢行動者以維繫系統穩定運作,因此資源較少的 行動者,其實也具備改變強勢行動者的權力,最後形成相互倚賴的系統(轉引自 Chadwick, 2013, p.17)。而太陽花運動展現出來的傳播網絡系統,如下圖二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二、太陽花運動傳播行動者網絡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上圖二呈現太陽花運動的傳播媒體網絡,超越傳統政治抗議以大眾媒體與抗 議組織作為核心發聲平台的模式,多節點傳播方式讓資訊開放流動,任何對抗議 議題有興趣的人能在各種網路平台參與討論,不論在產製內容、現場報導或是集 結資源方面,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模串聯。

太陽花運動期間大眾媒體採用新科技的方式,一方面以新聞發布和爭取閱聽 市場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則積極經營臉書專頁與即時新聞,例如:社群編輯策 略(社群小編的語氣與經營操作)、即時新聞發布(例:四大報在太陽花期間的 即時新聞策略、《蘋果日報》線上直播)、以及新聞資訊整合(例如:相關新聞 專題、《聯合報》與《蘋果日報》的資訊圖表),有時大眾媒體甚至不把另類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益,像是大眾媒體《蘋果日報》與另類媒體「沃草」訂下結盟合作關係,讓沃草 以無償方式直接轉載沃草提供的新聞資訊。

然而,大眾媒體的守門人概念,並沒有完全消失,大眾媒體編輯台仍能取捨 受網路輿論影響的程度,並根據媒體目標設定媒體策略、決定最後如何使用網路 科技,像是《聯合報》新聞中心副主任柯意如就指出,聯合新聞網希望維持一定 的新聞品質,不願用大量即時新聞令讀者資訊爆炸,因此會選擇性發布文章,固 定以每 30 分鐘分享一則新聞的頻率,社群平台只上傳編輯台認為有新聞價值的 新聞(巫其倫、洪德諭,2014 年 4 月 15 日)。

而另類媒體也不見得一定要與大眾媒體持有相反特質,像是不以抗議方自居 的倡議型媒體(請見本研究第二章Traber 對於「倡議型媒體」與「草根型媒體」

的定義)可套用大眾媒體的中立、客觀、正反並陳等新聞專業,形成Chadwick

(2013)說的新媒體中的舊媒體邏輯,例如:太陽花運動期間的網路原生媒體台 大新聞e 論壇記者吳宗泰指出,e 論壇不具大眾媒體的組織包袱,不用爭取獨家 或即時,因此以正確與平衡報導作行動準則,希望培養閱聽眾的信任(林婷億,

2014 年 5 月 21 日)。

不過,當新聞e 論壇網路原生新媒體,導入傳統大眾媒體的新聞報導原則時,

也因能根據自己的行動目標,彈性修訂舊媒體邏輯(Atton & Hamilton, 2008)。

新聞e 論壇比大眾媒體更重視讀者意見與互動,也因為所處資源位置與大眾媒體 不同,希望盡量提供與大眾媒體不同的報導視角。台大新聞e 論壇為作出和大眾 媒體不一樣詮釋角度的新聞,也推出新聞專題,互動元素也與大眾媒體強調的不 一樣,「行政院那夜,我在現場」的專題採訪3 月 24 日當晚在行政院被警察驅 離的民眾,製作立法院附近區域的地圖、每日更新靜坐人數與抗議動態(林婷億,

2014 年 5 月 21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倡議型媒體不像草根型媒體把自己定位作抗議方,反而選擇維護傳統媒體的 專業,儘管組織中不乏抗議參與者,卻仍以平衡報導作運作原則。不過,e 論壇 記者在抗議期間留守議場,同時產生抗議傳播者與抗議參與者身份,比起大眾媒 體新聞人員,更能親身感受抗議群眾關注的面向,例如:魏揚被羈押的時候,大 眾媒體作為事件旁觀者,在報導當中並未深入了解現場義務律師的觀點,但是e 論壇的記者卻因長期親身與抗議參與者在現場互動,便能從不一樣角度注意到義 務律師不滿的原因(林婷億,2014 年 5 月 21 日)。

新聞e 論壇編輯台強調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會立即對閱聽眾的提問作出查證 及回應,閱聽眾也常成為消息來源,然而李映昕也指出,閱聽眾提供的訊息繁多 又即時,卻不見得完全正確,像是佔領立法院現場一度傳出警察驅離的消息,但 經過查證後才發現是警察交班,抗議傳播行動者在這種情境下,發現查證這種舊 媒體邏輯,擔負抗議行動發展的責任(林婷億,2014 年 5 月 21 日),守門工 作做得不見得比大眾媒體來得少。

另外,也有不以抗議一方自居的另類媒體/平台,像是零時政府(g0v)完 全從新媒體邏輯的角度,提供不同於大眾媒體的資訊面向,強調自己是群眾互動、

資源整合的新媒體平台。g0v 最初是一群資訊科技專家為主的社群平台,與其他 參與太陽花運動的傳播行動者最大不同,在於g0v 主要是以動員、號召行動作傳 播導向,並自認是無階級且無核心領導的網路平台,沒有人可以代表g0v,因為 任何人在g0v 平台(IRC, hackpad, github 等)上都能提出專案計畫,吸引其他對 計畫有興趣的人加入,而為了達到最大群眾效益,成果也必須開放原始碼與創用 cc 授權。g0v 設立的宗旨與開放原始碼社群相似, g0v 參與者相信公民社會要 成功,必須透過資料透明與開放達成,公民得掌握議題相關的所有資訊,才能真 正發揮政治監督與意見表達的影響力(黃彥棻,2014 年 4 月 8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hadwick(2013)提出新舊媒體邏輯整合概念與互賴的權力關係,反映在太 陽花運動的新舊媒體參與方式的異同。政治抗議的媒體系統能幫助我們理解政治 傳播系統的重組,在混合(hybrid)的媒體系統裡面,網路帶來網絡化的、彈性 的、自發的、為特殊目的而組織的新媒體邏輯,卻也不免受到傳統媒體系統的傳 播邏輯所影響,傳統大眾媒體的邏輯在受到新媒體邏輯的影響時,卻也不免侵蝕 到自己既有的利益與優勢,形成一個相對的、多元的、散布的傳播權力關係,道 出現代政治行動的媒體混合特質(Chadwick, 2013, pp. 207-210),而這種特質,

在以下會根據訪談資料做更進一步的討論。

貳、太陽花運動背後的社會動能  

「當然我們(傳統媒體)也沒有預期到會這樣發展,我覺得傳統媒體⼤大 家那時候在觀察說,嗯,確實有被它(新媒體)... 有很驚艷的感覺。」

--新聞主管A(主流平面媒體A)

2014 年 3 月 18 日晚上,從立法院外反服貿抗議的「守護民主之夜」晚會,

演變到佔領立法院 24 天的「太陽花運動」,其實是蓄積將近一年的社會動能。

2013 年 6 月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開始,政治 人物、產業界、學界、公民團體陸續傳出反對服貿協議的聲音。318 當晚衝進立 法院的民眾張龍僑表示:「包括上凱道啊,去立法院陳情啊,或者是到⾏行政院或 到內政部,就到各個單位去做,議會的路線也做了,街頭的路線也做了,都沒有 辦法把這件事情擋下來,⽽而且政府的態度就是他完全不理你嘛。……那所以最後

⼤大家才會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方式。」公民團體與民眾對政府回應的不滿,累積到 最後以太陽花運動的形式呈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13 年許多大大小小抗議事件,成功博得媒體版面與社會關注,包括「全 國關廠工人連線」絕食抗爭193 小時、「公民 1985 行動聯盟」透過網路號召的 白衫軍「萬人送仲丘」晚會以及苗栗大埔事件後續的「818 拆政府」佔領內政部 20 小時等抗議,雖然「很多時候,這不同運動之間也存在緊張關係」,但是這 些網路上活躍的抗議運動,也為隔年的太陽花運動種下一定基礎(魏揚,2014 年12 月 6 日)。

「公民 1985 行動聯盟」創辦人柳林瑋表示(訪談,2014),他在 2007、

2008 年陸續參加幾次抗議活動之後,發現原本大眾媒體時代的抗議傳播方式已

2008 年陸續參加幾次抗議活動之後,發現原本大眾媒體時代的抗議傳播方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