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十一世紀天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二十一世紀天災"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二十一世紀天災

丁仁東

私立崑山科技大學通論教育中心 壹、前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似乎天然災害發生 的頻率增加,其威力也增強,造成的災害 常常聳人聽間,令人驚愕不已,有人稱之 為“二十一世紀天災"以標明其災害之 獨特性,這些天災中較顯著者如下:

I.

2001 年印度地震,沛,000 人死亡:

2.

2003 年法國熱浪, 14 , 802 人死亡;

3.

2003 年伊朗地震,詣,000 人死亡;

4.

2004 年南亞地震及海嘯 '212 , 000 人死 亡;

5.

2005 年 8 月卡崔娜颺風環擊美國紐奧 良市, 1 , 836 人死亡;

6.

2005 年 10 月克什米爾地震,肘, 350 人 死亡;

7.

2006 年印尼爪哇地震, 6 , 200 人死亡,

8.

2008 年 1 月中國大陸草中、草南暴風 雪,有一億多人受害;

9.

2008 年 5 月熱帶氣旋襲擊緬甸,超過 十萬人死亡: 10.2008 年 5 月,四川汶川地震,約七萬 人死亡;

1

1.

2009 年 8 月莫拉克颱風襲擊台灣,甲 仙鄉小林村被土石流掩沒; 12.2010 年 l 月海地地震,超過二十萬人 死亡; 13.2010 年 8 月巴基斯坦洪水,造成一千 三百多萬難民。 14.2011 年 l 月澳洲昆士蘭水災,約二十 萬人妥災。 15.2011 年 3 月日本東北海域地震及海嘯, 的」萬二干多人死亡,一萬五千餘人失 蹤。 此外各地發生的大型雷雨、暴風雪、 龍捲風、洪水、土石流、乾旱、野火、沙 塵暴等災害,更是不計其數,受害的群眾 動輒以干萬人計,其為害的程度常是數十 年或數百年來僅見,使人不堪其擾。因著 天然災害的加劇,很多人與親人生離死別, 身心嚴重受創:很多人被迫遷移家園,流 離失所,造成社會負擔。 到底這些天災形成的真相如何?二十 →世紀的天災是否有增多和增強趨勢?這 些災害的造成是自然界隨機因素產生還是 有人為過失在內?人類是否面臨生存的 重大危機?我們如何減輕這些天災所帶 來的損害?這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主題。

貳、天然災害加劇趨勢

到底近年來天然災害是否加劇?查 考文獻與天災資料庫都顯示此增劇趨勢。 圖一是比利時魯汶大學 (University

of

(2)

至 2009 年間的重大天然災害,它們也明顯

for

Louvain) 的天災研究中心 (Centre

呈現增多趨勢,在 2000 年代天災的發生次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數幾乎有 1960 年代次數的近 6 倍之多。 CRED)資料庫所提供全球 1900-2009 年天 然災害趨勢,其中天然災害範圍包括乾旱 1950 至 2009 年閩東亞地區的重大 天然災害件數(資料來源、:魯汶大 學天災研究中心) 表 1 、 瘟疫、地震、火山、極端溫度、洪水、塊 發生期間 重大天然災害件數

1950 - 1959

59

1960 - 1969

79

1970 - 1979

101

1980 - 1989

214

1990 - 1999

305

2000 - 2009

453

體運動、風暴及野火等,並且發生的事件 造成相當傷亡及財物損失者。從圖中我們 可見全球自然災害逐年增加,特別從 1960 年起更為顯著 (Oliver-Smith ,

2006)

,

1960

5% 趨勢增加 (Stromberg , 年起每年以約

2007)

,也就是約每 14 年天然災害次數加 倍,實在非常驚人。表一是從上述資料庫 南北韓、台灣、港澳、蒙古等國家,在 1950 所列舉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日本、 車 QHm

輛都

8

s

員 2個拘 2酬油 圖一、全球 1900-2009 年天然災害趨勢圖(取自魯汶大學天災研究中心) 1 閣。 1 閣。 1910 $蝴年,蝴 I~。 1930 1920 可 91 。 1900

(3)

科學教育月刊 第 339 期 中華民國 -00 年六月 許多學者也指出此天然災害增多趨 勢,例如 Stromberg(2007)'

Rasmussen

(2004)'

Mileti

(1

999)'

Myers(1 997) 等 文中均指出此現象。 Stromberg(2007)認為 天災增多可歸納幾個原因:(1)極喘氣候的 增加,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 (I PCC) 的評估報告所指出 (2) 人口的增 加,更密集的人口暴露於高風險區(3) 匯 報系統更完整,更多天災數據被蒐集o

Rasmussen(2004

)認為上述(1)與 (2) 兩項 是近年來天然災害增多的根本原因。

Mileti(

1999) 與 Oliver-Smith(2006)則提出 另一個更重要因素,他們認為天然災害增 多,是因為許多建築屋的結構脆弱,許多 地區環境本身的不安全,使它們經不起天 災的考驗。根據以上學者論述,本文提出 下述個人觀點。

參、近年來天然災害加劇原因

一、生態環境的改變 追究近年來天災加劇的原因,首先, 可歸因於地球生態環境的改變,今天人類 正面臨一個由科技文明帶來的災難,就是 生態環境的改變 O 科技文明開始於十八世 紀初人類發現使用能源以增進生產,史稱 工業革命,初期為“煤炭與蒸汽"時代, 主要使用煤能源,接著是“石油與內燃機" 時代,主要使用石油與天然氣(馮作民, 1975; 林立樹、蔡英文、陳炯章等'2002) 0 科技文明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及生活型 態,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也使文明進展 的步調加速,然而不幸的是,它逐漸改變 了我們所倚賴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 大自然本來處於一個奇妙的平衡,地 球上無論陽光、雨水、空氣、士壤、生物 等都巧妙的存在與平衡,使生物能夠生存 無虞,例如大氛中的氧氣是地球上生物生 存所需,它來自植物及浮游生物的光合作 用。水是生物生存憑藉,但過多或過少的 水都會傷害生物,而大氣中水分多寡取決 於大氣與海洋間微妙的平衡。二氧他碳來 自長期火山噴發氣體的累積,也由有機物 質及他石燃料的燃燒、植物的分解並生物 體的呼吸所犀生 O 二氧 f七碳雖然只佔大氣 成份的 0.033% '其存在影響地表的溫度變 他甚大,但一個世紀來人類燃燒他石燃料 排放大量二氧他碳至六氣,已漸漸改變大 氣中二氧1' cu.炭的濃度。在平流層上部的臭 氧層的 3) 將紫外線及宇宙射線吸收,使得 地球的生物圈不至暴露於這些高能射線而 致癌。 隨著科技文明的發展,這個奇妙的生 態環境逐漸變質,許多高科技產品的廢棄 物被排放於犬自然中,它們都具有相當毒 性 (Singh 等,

2007)

,而且不容易分解。這 些廢棄物積存於空氣、 7j(泊和士壤甚至生 物體內,逐漸破壞自然界生態的巧妙平衡, 使自然環境漸漸不適合生物生存 O 每年成 千上萬新的他學產品上市,這些產品常常 未經充分時間檢驗它們對生物的安全性, 特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此常常形成污 染,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丁仁東, 2007) 。 例如 DDT 殺蟲劑曾一度盛行,後來發現它 能儲存於生物體的脂肪組織內,在食物鏈

(4)

中較高環節,會累積到極高的濃度,甚至 影響鳥類鈣的新陳代謝, 1962 年卡森女士

(Rachel

Carson) 曾出版“寂靜的春天, 描繪一個被 DDT 毀壞的生態環境,引起社 會廣泛迴響,美國政府最後終於在 1972 年下令禁止 DDT 的使用。此外各種他學產 品對環境污染,例如戴奧辛、多氯聯華、 汞、鋪、鉛、呻、鋁等環境污染事件,更 時有所聞。 除了對水文圈、生物圈及土壤的汙染 外,人類對大氣的汙染最為嚴重,每年工 業生產燃燒千萬噸的硫、氮、氯'並釋放 一些致酸物質進入大氣,這些物質與大氣 中的水汽產生他學反應,形成硫酸、硝酸 或鹽酸,造成具強腐蝕性的酸雨。空調與 冰箱中作為冷媒用的氣氯碳他物,常因漏 氣被釋放於大氣中,使大氣中的臭氧層受 到破壞,造成臭氧層破洞,使人類生存大 受威脅,雖然 1987 年蒙特事協定中訐多國 家已限制它的使用,全球氣氯碳f七物使用 量都大幅降低,但因氣氯碳f七物不易分解, 因此它們在大氣中的濃度直到1990 年代末 期才開始降低(Shindell 等人, 1998) 。此外 大量燃燒石油與天然氣,排出的二氧t 碳, 使大氣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日是他的嚴重後 果,關於全球暖他對氣候的影響,以下再 細述。此外暖他使各地森林野火頻頻發生, 加上近年來森林大量被砍伐,聯合國糧農 組織世界森林狀況報告(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7)才告出 ,

全球森林正以每年約 730 萬公頂的速率消 失,嚴重危害地球的生態。 以上所述因地球生態環境改變所產 生的問題,其實在前一世紀即已發生,但 當時因這些問題尚未威脅人類整體生存, 所以並未被密切關切,直到二十世紀末這 些問題的嚴重性才逐漸浮現 O 這些生態環 境的改變都是不可逆的,一且受到破壞很 難復原,因此雖然今天許多政府與學者都 意識到環保的重要,大聲疾呼群眾自我約 束並制定法規,但都無法過止地球生態環 境惡忱的趨勢,近年來自然災害的增加和 增強,更說明了地球生態環境惡忱的急迫 性。 二、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增加 (一)全球暱化 近年來天災的加劇可歸因全球 的暖忙,所謂全球暖他是指接近地表 處的大氣和海洋的平均溫度在一個 多世紀以來明顯增加的現象,圖二中 溫度記錄顯示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 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持續上升,尤其過 去三十年來更加劇至每十年增加約 攝氏 0.2 度 (Hansen 等人,

2006)

,並 且此增溫的趨勢仍在繼續中(IPCC

'

2007) 。 大多數科學家相信,全球暖忱的 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自從一 百多年前內燃機被發明與製造,人類 開始燃燒他石燃料並排放了大量的 溫室氣體至大氣層中,加上大量林木 的清理和耕作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主要指的是二氧他碳 (C0

2

)

,

(5)

科學教育月刊 第 339 期 中華民國一 00 年六月

61

全球溫度

←年平掏

一…五年平均

u

.2

回味

h

醫 U

一.2

叫.4

L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圖二、過去一百多年多來氣溫記錄(取自 Hansen 等人,

2006 '

O°C 基準線為 1951-1980 年期間) 美國斯克利浦斯海洋研究所 (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的丙維爾

教授 (Revelle

&

Suess 1957

)首先質疑 人為製造的二氧他碳可能造成大氣 的增溫,斯克利浦斯海洋學研究所的 Keeli月,在夏威夷的莫納羅亞火山上 設立了觀測站,記錄 1958 年至 1974

年近地表大氧層每日二氧他碳濃度

(Keeling 等人,

1976)

,美國國家海洋 暨大氣管理局(NOAA)從 1974 年起繼 續在莫納羅亞觀測站記錄每日二氧 他碳濃度(Thoning 等人,

1989)

,直至 今日。這些紀錄證明大氣中二氧他碳 大幅增加的事實,從 1958 年的濃度 百萬分之二百八十增至 2010 年的百 萬分之三百九十一,每年增加約百萬 分之二(圖三) ,根據商維爾教授的研 究,二氧1c 碳的增加反映了約百分之 六十三的溫室效應。除了二氧1c 碳對 暖忱的影響,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 甲院 (CH

4

) 、二氧他氮(N0

2

) 與氣氯 碳他物 (CFCS )等氣體大量排放於大 氣,它們產生的溫室效應幾乎近等同 於二氧1c~炭 (Grewe 等人, 2001) 。

(6)

Loa 月平詢二氧化碳聾

Mauna

510 0958-1974)

NOAA

0975-2011)

380

360

340

320

(Eaa)

υ

2010

圖三、五十年來近地表大氧層二氧化碳濃度,直線為季平均值,資料來源、: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與斯克利浦斯海洋學研究所

(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IO)

2000

年 1ωo

1980

1970

1960

4.0°C 。並且暖忱的速率各地並不平均, 一股說來陸地暖化速率較海洋快,高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

1995

,

1991

,

在 分別 的 日

(I

PCC)

緯度地區暖他速率較低緯度地區快, 2001 , 2007 動員了超過 130 個國家, 台灣地區的暖t 速率,也較全球平均 2000 位以上的科學家的合作,提出四 值高出許多。

Assessment

( IPCC

次的評估報告 (二)極端氣候增加

Report)

,評估全球暖化可能對全球的 如此快速的暖他速率對全球氣 影響。 IPCC 也對未來全球氣溫提出預 候的影響極大,特別是極喘氣候

(Climate

Extremes)的增加,所謂極喘 氣候是指極熱或極冷的天氣所造成 的惡劣天候,一般說來它們所造成災 害約佔天然災害的t 成左右。受到全 測 (IPCC

' 2007)

,預測全球的表面氣 溫至 21 t些紀末了,相對於 1980-1990 年代可能增加1.1 °C 至 6 .4

°C

'其上 升多寡根據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的 速率而定,最佳的估計為上升1. 8 至

(7)

中華民國一 00 年六月 第 339 期 科學教育月刊 喘氣候增多的影響可能更顯著。 以上因極端氣候增強天然災害的 球暖 f 七的影響,這些極端型氣候,例 如乾早、豪雨、颱風、龍捲風或其他 及惡劣天氣,它們發生的頻率和強度 危害程度,近年來常見於各種天然災 害事例。例如 2005 年卡崔娜颺風經過 都增加。從圖四中可見,當暖 f 七效果 墨西哥灣輯擊美國南岸時,幾天內竟 顯著時,整個氣溫分佈機率曲線會往 從一級輕度颺風升級為四級超級颺風, 增溫方向移動,假設高過某臨界值為 造成紐奧良市重大破壞。再如近幾年 熱的極喘氣候,低於某臨界值則為冷 颱風來襲,都帶來驚人雨量, 2008 年 的辛樂克與薔蜜、 2009 年的真拉克與 2010 年的凡那比與梅姬,均因豪雨和 的極端氣候,暖忱的結果導致熱的極 喘氣候的發生機率昇高 (Houghton ,

1997)

,冷的極喘氣候的發生機率降低。 土石流,帶來台灣極大災情O 又如 2008 其中受影響最顯著的便是水文循環 年 8 、 9 月間辛樂克、薔蜜、海高斯颱

(Hydrologic Cycle)

,由於海洋溫度增 風等,每週一個接連一個發生,發生 加,水蒸發加快,大量水氣被輸送進 極為頻繁,仁述災害之發生可能均肇 人大氣,會導致有些地區短時間內降 因於海水過熱。除上述事例外,各地 雨量升高,使暴雨及暴雨造成的水災、 的暴風雪、雷雨、龍捲風、熱浪、野 岩石崩、泥流、土石流等天然災害發 火、沙塵暴、土石流等,更是屢見不 生的機率提高。有些地區降雨量反而 鮮,規模都很嚴重,因為極喘氣候的 減少,變得更乾旱,導致內陸地區沙 增加,今天人類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 暴露於天然災害的危害。 j莫 f 七加速,沙漠有擴大的危險 C 因高 緯度暖他速率較低緯度快,高緯度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

(u-11.2

~ 。; (I

冷 圖四、受到自主化影響,氣溫分佈機率曲線將往增溫方向移動,熱的極端 氣候機率將增加(取自 Houghton.、 1997) 。

(8)

三、人為的因素

從以上所述天災的加劇都是自然界 生態的因素,但觀察近年來每次天災的發 生和其傷亡,也有許多人為的因素在內, 今略述如下。 (一)全球人口的遞增 因著全球人口的遞增,使人類今 天極易遭受自然災害的傷害。從有人 類歷史以來,因著生活的艱難和高死 亡率,全球人口成長的非常緩慢,到 十八世紀初全球尚只有 6 億多人口 (圖五)。然而到了近幾個世紀,因著 科技文明和醫藥的進步,全球人口迅 速增長。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因著廉 價石油的使用,全球經濟普遍蓬勃發 展,使人口爆炸,從二十世紀初的 16 億,至 2010 年全球人口已接近 69 億,成長了 4.3 倍,聯合國估計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將超過 90 億(圖四)。人口 的快速增長,加增了天災的風險,尤 其是開發中國家人口密集的城市,他 們居住的條件簡陋,特別容易受到天 災的傷害,因此每年預期有訐多開發 中國家人口會受到頻繁天災如暴風 雨、洪水或地震等之襲擊。 Revelle (l 983) 曾指出,因著大氛中二 氧{七碳濃度的增加,使海水熱膨脹及 冰川快速融{七,在 100 年內海平面可 能上升 5-6 公尺。全球有接近 21% 人 口生活在距離海岸 30 公里以內 (Gommes 等人,

1998)

,而且此區域 人口快速成長,這些高密度的人口居 住於天災的高風險區,使他們極易受 到天災的傷害 (Mye悶, 2001) 。此外根 據根據國際紅十字會編薯的 2001 全 球災難報告 (World

Disasters Report

2001)指出,全球估計有 2 千 5 百萬 人居住於危險的環境,

Myers

(2001)

更預估全球估計有 5 千萬人在 2010 年以前必須遷移現在居住的環境,成 為氣候變遷下的環境難民

(Environmental

refugees) 。 以上因人口的密集使天災傷害 程度增加,在近年自然災害事例中常 見。例如 2005 年 10 月克什米爾地震, 約八萬多人死亡;雖然因為地震規模 強、深度淺,造成的破壞力強,但也 因為克什米爾的貧窮,一般建無物強 度不足,加上緊急救難系統脆弱,使 災情更加慘重。 2008 年 5 月,四川 汶川發生地震,約仁萬人死亡,也是 因為四川人口密集,建築結構脆弱。 死亡人數最多的就是中小學生,因其 地震發生於上課時段,超過 6 , 898 間 校舍倒塌(訐T 友 2008) ,勘災報告中 指出,許多校舍之耐震能力嚴重不足, 學生因此成為地震的主要受害群(鍾 立來 2008) 。又如 2010 年 1 月海地 發生規模 7.0 地震,震央在首都太子 ;巷,死亡人數超過 20 萬人,因為海 地非常貧窮,人口密度極高,許多人 的住處簡陋,很少鋼筋混凝土結構, 因此強震幾乎摧毀全城所有建築及 道路,災後救援困難重重,甚至救難 物質都很難送達災區,使海地災後頓 時成了人間地獄,情景不堪入目 O

(9)

中華民國一 00 年六月 第 339 期 科學教育月刊

'

F

j

A斗/

--

a

-9

8

7

6

EJa 特

(個+)口〈

3

2

2αxl 年(公元) 15∞ 一人口(鞍宙冒險估酌

1000

一人口(較低估針) 5∞

O

圈五、全球歷史人口估計(資料來源、:美國人口普查局) 訐多城市都市化增加建築'這些建築 的材料如瀝青與水泥等,多半是不透 (二)人與自然爭地 水的,因此都市化的結果是使雨水無 法經過土壤滲透至地下,增加了表面 逕流與河道流量的負荷,以致過豪大 全球人口過度膨脹的另一個結 果,就是人與自然爭地 O 人本來應與 自然合諧共處,但當人口遞增以致士 雨即成災,而訐多原本低室的行水區 被{占據蓋造,更增加大水來臨時淹水 士也不敷使用時,人就開始與自然事地, 因此訐多不該被使用的土地, {象山坡 地的坡腳、河流的沖積平原、海灘或 機率。 湖潰的保護林區、地勢低灌區域等, 人與自然爭地遭受天災傷害之例 比比皆是,特別是河堤兩岸與氾濫平原 都被強行開發使用,破壞了自然的穩 定,故難以避免的遭到大自然的反撲 O

(10)

要常被過度蓋造,增加了洪災與士石流 的危險性。委內瑞拉的 Caraballeda 市 便是如此,訐多建槳施建於河堤兩岸與 氾濫平原上 o 1999 年十二月,一場大 雨造成了數千個岩屑崩滑入山谷,洪水 與士石流兩者交相肆虐,造成沛, 000 人死亡 (Montgomery&

Spencer

,

2003) 。 又如 2008 年 9 月辛樂克颱風帶來豪雨, 南投塔羅灣;其暴漲,洪水與士石流重創 廬山溫泉 O 廬山一地約有四十家的溫泉 旅館,但多半建築於河道兩旁,強用水 泥限縮河道,佔用了河床用地,因此近 乎半數溫泉旅館地基被掏空,倒臥或半 淹沒在洪水中 (2008 幽09-18 聯合報)。又 如 2009 年 8 月八八水災中甲仙鄉小林 村滅村事件,也是人與自然爭地結果, 小林村位於一順向坡上,士質鬆軟,又 接近河岸,本不適宜居住。豪雨加上河 水氾濫,以致造成深層崩壤,使大量土 石順勢而下,吞噬了整個村莊 (2010-08-09 聯合報)。 (三)人為的疏失 細究天災發生的原因及其破壞 的程度時會發現,訐多天災的發生固 然是自然作累,但也牽連人為疏失因 素。以卡崔娜颺風為例,它造成千餘 人死亡及幢大財物損失,但其實其災 害程度原不至這麼嚴重。在卡崔娜颺 風發生以前氣象專家已指出紐奧良 市北面堤防過於脆弱,在三級以上的 廳風風力下可能遭破壞,但總未引起 注意,以致災難終於發生。又如 2004 年南亞海嘯造成慘禍,也由於海岸過 度開發,許多旅館均建架在海灘,正 好在海嘯途徑上,許多紅樹林遭破壞, 無法發揮緩衝功能。再以台灣近年來 多士石流與洪水為例,除了前述極喘 氣候增加的自然因素外,山坡地過度 開墾'訐多山坡地被開發為住宅區、 道路等,也有多處被改種植檳榔樹、 水蜜桃等淺根植物,未能水士保持, 也是禍患之因。 2010 年 9 月凡那比颱 風挾帶超大豪雨重創高雄市,事後檢 討發現應該發揮疏洪功能的滯洪池、 疏洪道、抽水機等都嚴重不足,大水 無處宣;曳,也暴露有關單位建設的疏 失 (20 叩開 09-30 聯合報)。最後如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的地震及海嘯,造成 福島核電廠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曳,更 暴露了日本政府的危機處理應變能 力之薄弱,未適時向外界說明災情的 嚴重性 (2011-03-16 中國時報) ,也未 立即尋求國際問協助,都說明了人為 疏失因素,使災情一再擴大。 肆、如何減輕天災損害 以上我們分析了近年來天災增多和 增強的原因,並且預期未來天災危害將要 頻繁並加劇,然而面對如此頻繁的天然我 們應該作什麼呢?上述生態環境的改變及 全球暖他與極端氣候增加等因素都是既成 事實,我們是否仍能作一些事以減輕這些 天災帶來的損害?答案是肯定的,周全適 當的準備工作將有助減輕天災的傷亡與損

(11)

中華民國一 00 年六月 第 339 期 科學教育月刊 山坡地的使用,限制河床及泛濫平原 失,這在研究中已被學者指出 (Coburn 等 的使用,限制建築物的防颱、耐震規

1999;

Anbarci 等人, 人,

1994;

Mile位, 格,要求房屋地基墊高以防低澤區域 洪水等,都可減少天災帶來的傷亡損

2005)

,以下簡介一些準備工作。 (一)正確觀念的教育和宣導: 對天然災害相當的認知,能幫助許群 眾在災前作適當預備,並在災難中作 (五)逃難與救災演習: 常發生天災所在區域,須擬定日程作 正確的應變和處置,例如認識地震、 逃難演習,使民眾熟悉如何逃難,同 ;每嘯、颱風、洪水、土石流之發生並 理救災也需要演練。美國夏威夷市常 逃難措施,都有助於減少人員的傷亡 有海嘯發生,因此該市每年都有演習, 使群眾知道逃難路線C 日本鹿兒島常 和財物損失,這方面不僅需要個人的 學習,也需要政府對群眾多方宣導。 (二)預薔系統的建立: 有火山爆發,因此每年都有演習,使 群眾在逃難時不至失序,這些都值得 預警率統的建立,可幫助民眾抓住致 命的逃難時間。 311 的日本強震中, 區主耳刀 一「自 (六)大規模的遷徙: 很多日本民眾因地震及海嘯的預警 因著自然環境的變遷,有些地方環境 秀之統發揮作用,得以即時逃難,台灣 已經不適合生存,在災前或災後大規 與日本的板塊構造環境相似,很多日 模的遷徙已成現勢所趨,這種大規模 的遷徙需要政府政策的配合與執行。 本的作法可作為我們的借鏡G (三)改善環境與建築結構: 都市區域須作好疏洪工作,天災的高 過去山地一些村落不太能接受政府 遷村建議,小林村滅村事件發生後, 風險區,如山坡地的坡腳、河流的沖 現在較能配合政府的遷村政策。 積平原、海灘、地勢低灌區域等,須 (七)保險政策的修訂與執行: 近年來全球天災的頻繁,巨災保險法 規須適時修訂並執行,才能成功地保 常注意環境的安全並改善。農委會 (2011)公告台灣有 1552 條土石流潛勢 危險溪流,分布於 17 個縣市,這些 障人民財產安全,減輕天災帶來損失, 例如產險業反映天災保險費長期偏 區域環境的安全性須要作評估O 此外 有些建黨結構脆弱,無法應付天災考 低,天災保險風險需要重新被評估 驗,如前述耐震能力不足房屋,都須 (2010-04-08 聯合報)。 作評估及改善。 。'\)新科技的應用: (四)建軍法令嚴格要求並執行: 訐多新科技的應用,如全球定位系統 的 PS) 、遙戚探測、大地測量等,都 建築法令的嚴格要求並執行,有助於 保障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例如限制

(12)

有幫助我們研判天災的發生,以作建 築設計、都市規畫1 、保險政策與風險 管理之參考依據 O 伍、結論 本文中我們闡述了二十一世紀天災的 特徵'說明了二十一世紀天災發生的頻率增 加、威力增強的趨勢。我們搜尋一些天災資 料庫與文獻,謹實此天災加劇趨勢。我們分 析了近年來天災增多和增強的原因,包括自 然的因素如生態環境的改變、全球暖他與極 喘氣候增加等;也包括人為的因素如全球人 口遲增、人與自然爭地、人為的疏失等。文 中也引用一些天災事件為佐證,以加強以上 論述。 從天災增劇趨勢,我們預期未來天然災 害將更頻繁嚴酷。然而我們不應該絕望,面 對未來大自然嚴峻的挑戰,我們須要作周全 適當的準備工作,如本文中所建議的,使我 們在面臨二十一世紀天災挑戰時,能夠減輕 傷亡和損失。

參考文獻

丁仁東 (2007) :自然災害 大自然反 f羹,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立樹、 蔡英文、陳炯章 (2001) :近代 西方文明史,五南圖書 許丁友 (2008): 2008 汶川地震專刊導讀,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馮作民(1 975) :西洋全史(十) ,產業革 命,燕京文 f七事業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swcb.gov.tw/

鍾立來 (2008) :校舍耐震問題與對策探討,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Anbarci

,

N.

,

Escaleras

,

M. and Register

C.

A.

(2005)

,

Earthquake Fatalities:

The

Interaction

of

Nature

and

Political

Economy.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89 ' 1907-1933

Carson

,

R. 卡森女士 (1962) ,李文昭譯:

寂靜的春天,晨星出版社(二版)

2008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CRED)

http://www.emda

t.

be/database

Coburn

,

A.

,

Spence

,

R. and Pomonis

,

A.

(1994)

,

Vulnerability

and

Risk

Assessment

,

2nd

ed.

New

York:

Disaster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me

an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7) 聯合國糧農

組織報告;

http://faostat. fao.org

Gomm肘,

R.

,

du Guerny

,

J.

,

Nachtergael巴,

F.

,

Brinkman

,

R.

(1

998)

,

Potential

impacts

of

sea-level

rise

on

populations and agricultur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rewe,以,

Dameris

,

M. 、 Hein

R.

,

Sausen

,

R.

and Steil

,

B. (2001)

,

Future changes

of the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nd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

Tellus

53B

,

103-121

Hansen

,

J.

,

Mki. Sato

,

R. Ruedy

,

K. Lo

,

D. W. Lea

,

and M. Medina-Elizade

( 2006)' 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

Proc.

Nat!.

Acad.

Sci.

,

103

,

14288-14293

Houghton

,

J.

(1

997)

,

Global warming

,

the

Complete

Briefing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IPCC Assessment

Report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

會 評 估 報 告 (2007)

http://www.ipcc.ch

/i

pccreports/asses

sments-reports.htm

Keeling

,

C.D.

,

Bacastow

,

R.B.

,

Bainbridge

,

A.E.

,

Ekdahl

,

C.A.

,

Guenther

,

P.R.

and

Waterman

,

L.

S.

(1

976)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variations

at

Mauna

Loa

Observatory

,

Hawaii

,

Tellus

,

vo!. 28

,

538-551

Mileti

,

D. S.

(1

999)'

Disasters by Design:

(13)

科學教育月刊 第 339 期 中華民國一 00 年六月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

DC: Joseph Henry Press

Montgomery

,

C.W.

and

Spencer

,

E.

W.

(2003)

,

Natural

Environment

McGraw Hill Custom Publishing;

7th ed.

Myers

,

N. (1997)' Environmental Refugees'

Popu

l.

Environ. 19 ' 167-182

Myers

,

N. (2001)

,

Environmental Refugees:

a growing phenomenon of the 21 st

century'

Phi

l.

Trans. R. Soc. Lond.

B ' vo

l.

356 ' 609-613

Oliver-Smith

,

A.

(2006)

,

Disasters

and

Forced

Migration

in

the

21 st

Century' Social

Science Resource

Council: Understanding Katrina. 12

Septembe

r.

Rasmussen

,

T. N. (2004)

,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aribbea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

Revelle

,

R.

&

Suess

,

H.

(1

957)

,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between

atmosphere

and

ocean

and

the

question

of

an

increase

of

atmospheric C02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Tellus

9

,

18-27

Revell巴,

R.

(1

983)

,

Probable

Future

Changes

in

Sea

Level

Resulting

from Increase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

Changing

Climate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rbon

Dioxide

Assessment

Committee

,

Washington

,

DC ' 433-448

Shindell

,

D. T.

,

Rind

,

D. and Lonergan

,

P.

(1

998). Increased polar stratospheric

ozon

eI

osses

and delayed eventual

recovery

owmg

to

mcreasmg

greenhouse-gas

concentrations.

Nature 392 ' 589-592

Singh

,

l.

B.

,

Chaturvedi

,

K.

,

Morchhale

,

R.K.

,

Yegneswaran

,

A.H. (2007)

,

Thermal treatment of toxic metals of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s with fly

ash and clay'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41 ' 215 - 222

Stromberg

,

D. (2007)

,

Natural Disasters

,

Economic

Development

,

and

Humanitarian

Aid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V.

21

,

N.

3 ' 199-222

Thoning

,

K.W.

,

Tans

,

P.P.

,

and Komhyr

,

W.D.

(1

989)

,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t Mauna Loa Observatory 2.

Analysis of the NOAA GMCC data

,

1974-1985

,

J. Geophys. Research

,

vo

l.

94

,

8549-8565

U.S.

Census

Bureau 美國人口普查局

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

World

Disasters

Report

(200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成隊競賽:國中組(環、球、棒、帶)每項各三套,共計十二套,各單位限報 十二套,須實際完成十二套,以最佳十套成績計成隊成績;國小高年級每

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估計,至 2010 年全球約有 2.5 億的觀光休閒從業人口,並且產業規模將達全球 GDP 的

目前全世界生產結構存在全球供應鍊的整合體系,在 這種環境下,土國相信保護主義的形成亦對實施保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份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由於全 球經濟在下半年持續放緩和

(二)計算方式:雇主繼續僱用於前款計算期間內,預估成就勞動基準

然而,由於美中貿易衝突未完全化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 走緩,加上英國脫歐前景未明,影響全球投資信心,仍不利全 球經濟成長,多數經濟預測機構預估 2019

Os jovens, adultos e idosos são agrupados segundo a classificação frequentemente usada em estatística.. Due to rounding, percentages may not add up

聞「癌」色變!大腸癌連續四年高居癌症排行榜第一,最新發布大腸癌發生人數,從 7,366 人突破 一萬四千多人,平均每天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