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管理與知識創造理論初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管理與知識創造理論初探"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管理與知識創造理論初探

張榮發

*

壹、緒論

知識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機構智慧或企業智商。在今天動 態的市場中,公司要成功就要有高等企業智商(Corporate IQ)…。企業智商的高低,取決於公司是否廣泛分享資訊, 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觀念成長。 Bill Gates 《數位神經系統》 1986 年日本趨勢專家” 屋太一”在其《智價革命》一書中即高呼「智價 革命」即將到來,未來社會的物品價值將完全決定於智慧投入的多寡。Gary Hamel & C. K. Prahalad 在《競爭大未來》(Competing for the future)一書中指出八0年 代初期方興未艾的科技競爭已轉化成為知識競爭,而市場競爭這個名詞進一步衍 生成為機會競爭,這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把有形的科技資產與傳統觀念中之既有 市場轉化為無形知識與市場創造之活動。美國蓮花公司(Lotus)總經理 Jeff Papows 在其《16 定位》一書中,亦提出「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重要性: 每個人應貢獻出腦中資訊,並將其匯整成清楚而有用的知識供大家分享並付諸行 動,一個藉由知識管理系統而不斷學習的企業組織才能發揮知識的最大功用,創 造企業競爭優勢1 。當代管理大師 Peter F. Drucker 亦提出後資本主義社會、知識 工作者、知識社會、資訊導向型組織、知識型組織等相似觀念,並預測未來二十 一世紀的兩大趨勢:一是世界經濟的迅速崛起;另一為知識世紀,以教育優先所 出現的重大變化。 *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1 http://www.aol.com.tw/report5.htm

(2)

綿密的數位神經系統十倍速地推動著時代的巨輪輾軋過九0年代的企業再 造與流程革命,充斥在我們週遭的”0”與”1”不停地跳動著,資訊的傳、輸、 存、送和呈現總在微瞬之間。以有限的資源,穿梭在無限的資訊流中,如何擷取 有益的知識並將之轉化為組織的知識與技術,將是競爭力良窳的關鍵所在2 。 「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這句古老的諺語恆古不變地傳達知 識的重要性,然而對於「知識」的管理卻鮮少有人倡導,但是隨著高科技及服務 產業的不斷創新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或組織均體認到以知識作為競爭武器的時 代已經來臨,這種現象也已引起學術界或實務界廣泛的討論,尤其以 Peter F. Drucker、Alvin Toffler、James Brian Quinn、Karl M. Wiig 以及 Ikujiro Nonaka 等人為 箇中翹楚,而且無論是在嚴謹的學術期刊或一般通俗的商業雜誌,也都對知識時 代的管理有相當多的探討。 從以上的描述,吾人不難感受到,時代又再度面臨一個如 Thomas S. Kuhn 所 說的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及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公共組 織不僅會影響社會,甚至會透過各種公共政策的作為與不作為去解決複雜的社會 問題,因此公共組織不再只是扮演執行公共服務的工具,反而是主動運用新科技 以提供更便民的公共服務,例如美國政府於 1997 年公布的「全球電子商務推動 架構」(A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英國政府於 1999 年 9 月公 布的「推動英國成為全世界最好的發展電子商務環境計畫」(E-commerce @its. best-UK, Make the UK the best environment in the world for e-commerce);日本政府於

1999 年 12 月公布的「日本新千禧年大計畫架構」;韓國政府於 1999 年公布的「二

十一世紀韓國網路發展計畫」(Cyber Korea 21)。另外,Bill Gates 在其《數位神經

系統》一書中亦提到:政府比其他任何的組織更能因採用數位化的資訊科技而提 昇公共服務的品質與效益,同時亦可改善官僚組織之弊病(樂為良譯,民 88: 339-352)。

(3)

當前各國政府為因應各種競爭挑戰,莫不積極從事國家整體策略規劃發展和 政府結構的重整,亦即所謂的「新政府運動」(又稱為政府再造)。我國政府亦順 應時代潮流,進行一連串的行政改革,例如行政院在民國 87 年 1 月 2 日第二五 六0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再造綱領」、民國 89 年 8 月 30 日第二六九六次會議中 通過「知識經濟方案」以及於民國 89 年 11 月 4、5 日舉辦的「全國知識經濟發 展會議」,目的均是在解決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所帶來的各種挑戰。除此之外,公 共行政學界中的「公共管理」的研究取向亦區分為「P 途徑」(公共政策學派) 與「B 途徑」(企業管理學派),其中的 B 途徑便主張師法企業界的有效管理技術 或技能,以增進公部門在面對民眾日益增加的需求時,能在「以民為尊」的現代 民主要求下,使人民獲得滿意的公共服務。 這以上種種現象都警示著知識經濟已在學術界和實務界引起新一波的廣泛 討論與注意。「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縱使公共行政學界在此方面之研究仍有限, 但知識與資訊科技發展之管理著實會對政府組織及公共行政帶來相當大的衝 擊,而如何因應知識經濟時代所帶來之各種挑戰以提供更有效能的公共服務,這 將是政府組織及公共行政未來絕不可避免且責無旁貸的課題。

貳、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

一、以知識經濟為重心的時代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展,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已成為不可改變的發 展大趨勢,同時伴隨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蓬勃發展而導致「數位

經濟」(digital economy)或「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 的出現。而最早對

於「知識經濟」此一名詞提出較完整定義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1996 年科學、技術產業展望》 報告,該報告中指出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

經濟」3

(4)

這場以信息化、全球化為標誌的產業革命勢不可擋地衝擊和改變社會,正在 使經濟從工業文明(資源型經濟)時代邁向新經濟時代(知識型經濟)(劉躍軍, 民 89:6)。另外,國際知名的經濟管理學者 Lester C. Thurow 在其著作《知識經 濟時代》(Building Wealth)一書中描繪掌握新科技的應用乃是未來創造財富之秘 訣,同時他將全球的工業革命進展分為下列三個階段4 : 1.第一次工業革命:指蒸汽引擎的發明(鐵路、火車等),財富與土地的密切關係 有了第一次的疏離,機械大量生產將人類引領入工業社會文明。 2.第二次工業革命:指電器的發明(電信、電力、汽車、電視以及飛機等)。有了 系統性的工業研究和發展想法,新技術的發明開始進入計畫性系統發展階段。 3.第三次工業革命:即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指當今「微電 子科技」、「生物科技」、「新人工材料技術」、「通訊」、「電腦科技」以及「自動 化機械技術」這六大科技的發展互動。它們彼此間的配合運用,創造了新的生 產方式和工作種類,甚至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形態和思考模式。和六、七○年代 不同的是,企業家的本錢已經不再是「提皮箱走世界」的衝勁,而是如經濟學 者 Friedrich A. Hayek 筆下附加價值最大的生產要素-「知識」。 在人類歷史上,誰能掌握資源,誰就能創造財富。在農業時代,土地就是資 源,地主掌握土地,因此地主就能擁有財富;進入工業社會,能源就是資源,資 本家掌握了能源,因此資本家就能創造財產;當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的社會,知 識就是資源,誰擁有知識,誰就能創造財富。在知識經濟的年代,優勝劣敗所靠 的是腦力與知識,創造力比生產力重要,因此必須加強研究發展的投資,尊重和 善用知識工作者的「知識」,而組織的發展趨勢也將如表一所示。 表一:組織型態之變化與組織趨勢 管理特性 傳統組織(工業時代)-機械式 未來組織(知識時代)-有機式 環境 單純、穩定的環境 複雜、動態、不確定的環境 4 http://www.bnext.com.tw/mag/1999_08/1999_08_184.html

(5)

定位(取向) 國家的、專注內部因素、穩定的、 反應式競爭 全球的(國際化、全球化、自由 化)、專注外部因素、快速的、預 先準備因應、合作式競爭 勞動力與生涯選擇 同質的、單一性的 異質的、多元化的 組織型態 大型組織(金字塔型組織)、任務 導向、目標導向 小而精、流程導向、回饋與控制 系統、願景導向 組織指標 效率-把事情做正確 附加價值:生產力、成本、利潤、 大量生產 效能-做正確的事 價值創造:品質、顧客滿意、企 業形象、企業責任與 倫理、全面品質 組織結構 功能/部門式官僚組織(科層體 制) 權變模式、扁平式、變形蟲式、 虛擬式、網絡型組織、學習型組 織、團隊 管理單位 個人表現、能力、價格 知識、Know-How、智慧資本 組織氣候 個人取向、封閉潛藏、相互猜忌 團隊取向、開放分享、相互信賴 專業分工 功能專家(專才) 跨功能團隊(通才) 決策型態 集權式管理、層級節制、上對下 控制管理 政策與控制集權、管理作業分 權、授權參與、即時決策 領導風格 威權領導、工具性 轉換型、人性化與權變式領導 學習趨向 短期學習 終身學習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二、知識經濟時代之特質 知識經濟時代不外乎以「信任」為前提,以「知識」為基礎,以「分享」知 識為首要,其特質可列舉如下5 : 5 http://www.aol.com.tw/report5.htm

(6)

1.求知速度決定組織競爭優勢 從時代進化的速度來看,人類經歷狩獵時代 50 萬年,農業時代 5000 年,工業 時代 500 年,資訊時代 50 年。未來組織對知識的渴望將更為加速,而無法調整 速度的組織將變成草原上被無情獵殺的獵物。 2.新科技的應用將引爆第三波產業革命 (1)網際網路的應用,使得資訊的取得,突破時空限制。如同 Bill Gates 提倡的 “數位神經系統”,協助組織適時適地將資訊提供予適當的人(資訊分 享),使組織在最短時間內做成最正確的決策。 (2)在數位化的世界裡,電子商務(網路書店、電子銀行)以及網路媒體(廣告、 取才、聯姻與市調)等,將顛覆組織傳統的經營型態。 (3)大型組織將被解構,非組織核心能力的工作將被不斷外包出去,正如 Michael

Hammer 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所指出的:當一個

組織以資訊基礎來重新架構時,大多數的管理階層是多餘的,他們大多成 了資訊的轉播站而已。 (4)由於企業組織虛擬化以及電腦進入各個家庭,產生 SOHO 族,此將改變人 類社會的生產、消費以及生活型態。 3.掌握科技知識,才能創造財富 未來資本家在衡量財富時是衡量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多少。因此,未 來的成功者是屬於掌握關鍵知識的人;成功的組織是屬於懂得善用關鍵知識的組 織;強盛的國家是屬於掌握關鍵科技知識的國家。 4.工業經濟時代的動力是〝金錢〞;而知識經濟時代的動力是〝知識〞。 5.自然資源有其匱乏性;而知識資源可以無限繁衍伸展,無匱乏性。 6.傳統勞工未來必須轉型為知識工作者,藉由提昇知識生產力及分享彼此的知識 來提升自我附加價值的實現。 7.知識工作者的能力特色乃建立在〝學習〞,而非〝經驗〞的基礎上,此種終身 學習的特色,乃應驗 Peter F. Drucker 所言:「二十一世紀為教育優先的知識世紀」

(7)

之趨勢。 8.全球化、網絡化的 因知識的無國籍特性、網路科技與經濟全球化將相互引導突破地理疆界的 藩籬,全球將成為一生命共同體,牽一髮而動全身,天涯若比鄰。 知識經濟時代的特質強調一種“知識價值鏈”,認為人力資源系統才是組織 最關鍵的部分,所以以「資訊科技」技術為基礎,再以「人為中心」實施知識管 理,營造出一種創新的組織氣氛恐怕是最重要的。 三、知識管理的現況描述 知識管理已經開始得到美國大企業的認同,而包容性強的知識管理需要廣泛 的計畫與諮詢、內容品質的處理、綜合的安全防護、員工的訓練、技術的支援與 維持以及其他知識密集的活動,以創造出一種值得信賴的知識環境。 全球知名市場研究調查公司愛迪西(IDC)估計在公元 1999 年到 2003 年之 間,知識解決方案(包含知識管理服務、知識管理軟體、知識管理基礎建設及內 部資源)的花費將約增六倍(20.37 億元成長至 121.3 億元)(如表二所示)。勞動 力裡面的知識工作者比例,也可望由 1999 年的 20%成長到 2003 年的超過 40%, 而到 2005 年底時,知識工作者將佔全部就業人口的 48%,這個指標也代表全球 產業變化的趨勢,值得我們參考警惕。另外,IDC 針對全球企業的問卷調查中顯 示,正在規劃知識管理系統的政府機構比例比其他產業高,達 37.11﹪,其次依 序是教育(13.76﹪)、金融保險產業(13.74﹪)及製造產業(13.64﹪)6 (黃貝玲, 民 89:21-22)。 表二:全球知識管理支出(單位:百萬美元)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服務 1,300 2,300 3,700 5,600 7,900 6 http://www.cme.org.tw/know/

(8)

軟體 330 549 843 1,292 1,304 基礎建設 163 285 454 689 970 內部資源 244 427 681 1,034 1,456 資料來源:IDC(1999),轉引自黃貝玲(民 89:22) 根據美國管理協會出版的管理評論《Management Review》的調查報告指出: 知識管理軟體於 1998 年已有 2 億 8500 萬美元的市場,至 2002 年預計成長為 16 億美元。從事專門知識管理的諮詢與執行策略服務部門,在 1998 年有 15 億美元 的市場,預估至 2002 年達到 50 億美元。另外,知名管理顧問 Guns 在美國訓練 與發展協會 1999 年的年會中發表論文指出:根據其調查平均擁有四萬名以上員 工的 96 家國際公司的 150 位高階主管,發現這些企業中,82﹪已實施知識管理 (游玉梅,民 88a:26)。 最後,反映世界金融情勢和代表美國主流產業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工業指 數自1999年11月1日起調整其成份股,以四個「新經濟」股(即微軟、英 特爾、Home Depot 和SBC通訊)取代四個「舊經濟」股(即雪弗龍石油、固特 異輪胎、西爾斯百貨和永備化學)。此種情形代表了網路和知識經濟年代的來臨, 未來組織經營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能掌握網路和知識經濟社會的特性7 。

參、知識管理的相關概念

一、名詞釋義 1.資料(Data):指未處理過的文字、數字(Raw Fact),例如:物價指數、GDP 或當月的營業額。

2.資訊(Information):指有脈絡的資料整理(Raw Fact + Context),例如:月營業

額的比較。誠如 Peter F. Drucker 在《巨變時代的管理》一 書中指出,資料必須配合特定工作與決策的需要予以重

(9)

組,才能算是資訊。

3.知識(Knowledge):指資訊再加上經驗(Information + Experience)。知識是一種

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中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以及經 過文字化的資訊,此外,亦包含專家獨特的見解與智者的 思想。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於文件與儲存系統中,也 蘊涵在日常例行工作、過程、執行與規範當中,當然也儲 存在專家及智者的腦子裏(胡瑋珊譯,民 88:34)。另外, Nonaka & Takeuchi 綜合多位學著對知識的定義後,將知 識定義為:有充分根據的信仰,以個人求真為目標,不斷 調整自我個人信仰的動態人文過程之產物(Nonaka & Takeuchi, 1995,轉引自湯令儀,民 89:10;吳有順,民 89: 7)。Jeff Papows 則認為知識是一種讓人可以把資訊化為決 策與行動之資源,它是可以付諸行動的(李振昌譯,民 88: 144)。 資料 (Data) 資訊 (Information) 知識 (Knowledge) 無相關性的事實,缺乏本 質上的意義 經過儲存、分析、 解釋,卻沒有意義 知識是資訊、文化脈 絡與經驗的結合 圖一:資料、資訊與知識 資料來源:D.B. Harris(1998),轉引自張淑萍(民 89:9)

(10)

有效率、效能地把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上及工作上8 。它通常帶 有哲學和宗教色彩,定義較為艱深,例如超越知識最高層次的 睿智和大智等(吳承芬譯,民 89:16)。智慧本意是從事蒐集 和組合,以便能選擇和形成一種印象,亦即從事選擇的活動, 以便能瞭解、感知和明白。它的內容涉及領域知識的表示與取 用以及問題解決策略。換句話說,它必須隨著知識的成長與經 驗的累積而逐步提升能力,透過對知識的適當利用來展現高度 的智慧,並且產生更多有用的知識9 。 5.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知識管理的定義眾說紛紜,尚無一定共識, 茲列舉如下: (1)Wiig:知識管理係指能系統化、謹慎地建立、革新以及應用企業中的核心 知識,以便使企業中的知識資產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和回饋(Wiig, 1997,轉引自湯皓宇,民 89:59-60) (2)CIO 雜誌:知識管理為一將組織內的資訊加以分類、選取、權衡及儲存的 過程,經由此過程所獲致之資訊可用以增進企業的獲利率與競 爭力10 。 (3)Maglitta:知識管理簡單的說就是管理企業中的知識,亦即透過所見、所知 和萃取資訊的過程來了解事物,並將資訊轉為知識的一個過程, 這 個 過 程 包 括 取 得 知 識 ( knowledge acquisition )、 表 現 知 識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以及尋找知識(knowledge finding)11

。 (4)O'Dell & Grayson:知識管理係指適時地將正確的知識給予所需的成員, 以幫助成員採取正確行動來增進組織績效的持續性過 程。而此過程包括知識的創造、確認、收集、分類儲 8 http://www.dm.ncit.edu.tw/newpage28.htm 9 http://www.cme.org.tw/know/ 10 http://www.ares.com.tw/arescompany/magazine/資通通訊雜誌第 22 期/知識管理介紹.htm 11 http://www.cme.org.tw/know/

(11)

存、分享存取、使用改進與淘汰等步驟(O'Dell & Grayson, 1998:6) (5)游玉梅:知識管理係「有系統地管理」及「運用」「組織內外」「有形的智 慧資產」及「無形的經驗智慧」,以增加可供行動的價值的實務 (游玉梅,民 88a:27)。 最有名的知識管理公式是由勤業管理顧問公司(Arthur Anderson)所提出的 K=(P+I)S,其中 K=Organizational Knowledge;P=People;I=Information;+=

Technology;S=Share,之後又將其修正為KM=(P+K)S ,此公式表達出「組織知 識的累積必須透過科技將人與資訊充分結合,而在分享的組織文化下達到加乘的 效果」,同時亦可看出知識管理的精華就是「分享」的程度(胡瑋珊譯,民 88: 4;劉京偉譯,民 89:39)。換言之,「知識管理」為組織在面對非連續的變化所 致成之重大變革或存活方案之際所必須建立的一個包含將資料、資訊技術、整個 組織流程以及組織文化等加以整合之過程,其中包含了全體員工的創新力、創造 力、分享意願以及信賴程度12 (王瓊淑譯,民 88:184)。如果以程序觀點來看「知 識管理」,它是由(1)知識吸取;(2)知識創造;(3)知識累積以及(4)知識 的擴散移轉等四個程序不斷循環並應用於工作之中(如圖二所示)。另一方面, Jeffrey Papows 亦指出知識管理最終之目的不僅是找出與發現資訊,更重要的是提 升組織的回活力、回應力與創造力,而如何提升端看知識的創造、傳送與應用三 種動力(李振昌譯,民 88:145-146)。 12 http://140.127.194.52/km/index4.htm

(12)

知識創造知識創造 知識 吸取 知識擴散移轉 知 識 累 積 應用於工作中 圖二:知識管理的過程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二、知識管理的重要性、目的及其應用 既然知識是組織最大的資產,當一個組織從事競爭力的提升時,如果沒有同 時管理組織中的知識,競爭提升之成果是有限的,而且一旦知識運用及承續上發 生問題或中斷時,對組織所造成的傷害是相當大的。在高度競爭環境中,組織想 要創造或維持它的價值就必須正確地管理組織中的知識,如果不能體認到這一 點,那只會浪費資源在一些重複或耗時間的工作流程中。Jeff Papows 在其《16 定位》一書中提出實施知識管理的七大理由:全球化、速度、服務導向、工作人 員分散、更密切的企業關係、技術與競爭,更讓吾人意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 性(李振昌譯,民 88:141-142)。 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劉常勇指出知識管理的目的如下13 : 1.增加組織整體知識的存量與價值。 2.應用知識以提昇技術、產品、與服務創新的績效以及組織整體對外的競爭力。 3.促進組織內部的知識流通,提昇成員獲取知識的效率。 4.指導組織知識創新的方向。 13 http://www.cme.org.tw/know/

(13)

5.協助組織發展核心技術能力。 6.有效發揮組織內個體成員的知識能力與開發潛能。 7.提昇組織個體與整體的知識學習能力。 8.形成有利於知識創新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 知識管理主要應用在解決突然發生的狀況以及漸漸加快的趨勢發生時,下面 幾項狀況亦同時促進了知識管理的使用14 : 1.對長期而言,知識已經被視為一項重要的組織資產,而且正在逐漸改變整個組 織產業的經濟面。 2.組織內需要創意及知識的工作正加速成長。 3.組織中新資訊與通訊之技術不斷引進,新工具或平臺(如 Intranet、Groupware...) 亦出現於組織之中。 4.屬於理論面之系統開發在組織內益加重要。 5.在組織再造過程中提供顧問之服務。 在上述諸項使用上可了解到知識管理應用前後的差異,但在不同的行業或 不同的階段,其重視與運用的程度均有所不同。在下述幾個面向中,可以讓我們 了解知識管理幾個不同類型的應用: 1.在人事管理上的運用 可以將員工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建立基本資料、工作歷史、工作技能與工作期 望。經由過去知識所歸納的規則,可以讓員工知道有那些技能是企業所最需要 的,也可以知道應該如何訓練員工。 2.在金融投資業上的運用 綜觀整個證券及投資產業上,其決策行為絕大數與決策人員之知識、背景 與經驗有關,傳統上這些行業之電腦應用系統僅提供數字或以此數字所做對於過 去種種的分析,對於未來反而流於一種預測與猜測的行為模式,需要將這些資料 加以整合成知識庫來因應快速之變化。 14 http://www.ares.com.tw/arescompany/magazine/資通通訊雜誌第 22 期/知識管理介紹.htm

(14)

3.在醫療管理上之運用 主要係對醫療成效的管理,其不僅是提供節約經費成本之道而己,亦提供醫 療品質之確保、提供個人即時之醫療計畫與醫療管理上之預防管理,當然其基本 運作之基礎為繁複與臨床之醫療知識,經由知識管理即可有效控制各項醫療資源 之使用並且增進整體醫療之品質。 4.在銷售行銷管理上之運用 傳統上的銷售管理主要係針對銷售數字的處理並且不甚重視其餘某些管理 功能,而知識管理功能即可以拓展銷售、整合銷售過程之智慧、機動地提供銷售 策略與因應之道、準確地評估銷售的效能以及銷售人員的訓練等,可以填補原本 不足之處,但是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本改變整個銷售作業方式或制度。 當然,知識管理的運用並非只有以上所述的一小部分,其運用範圍可大可 小,端看如何去運用它,如此便可使組織或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 作最有效的利用而達成所欲之目標。

肆、組織知識創造的理論

人們的知識大致可分為二類(如表三所示):默會(內隱)的知識(tacit knowledge)以及外顯的知識(explicit knowledge)(Michael Polanyi,1966):

1.默會知識:為個人主觀的經驗性、類比性質(analog quality)、具各別情境特殊 性的知識,通常無法直接辨認,是主觀獨特的,而且難以具體化與 共同化保存於人身上、製程、關係等型式中,因此難以透過文字、 程式或圖形具體條列規劃之形式向外傳遞,此類知識之傳遞較為費 時。例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或 者哲學家 Michael Polanyi 所說的:「我們無法完全表達我們所知的 一切」(We can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

2.外顯知識:為客觀的理性知識、順序性知識與數位知識,可以清楚的辨認,保 存於產品、程序、手冊等之具體形態中,且可以透過正式形式及系

(15)

統性語言傳遞的知識。外顯知識比較具體客觀,能以明確的語言形 容,可以相互流通以及向外部延伸擴散。 表三:兩種形式的知識 內隱式知識(主觀的) 外顯式知識(客觀的) * 經驗的知識(實質的) * 同步的知識(此時此地) * 類比知識(實務) * 理性的知識(心智的) * 連續的知識(非此時此地的) * 數位知識(理論) 資料來源:楊子江等譯(民 86:79) 外顯的知識為可用正式、有系統的語言來表示;而默會的知識則很難以正式 的方法來表達及溝通,所以 Nonaka 認為組織可藉由此二種知識的轉換(Knowledge conversion)互動過程來創造知識,亦即知識創造之鑰在於默會知識的運用與轉 化,而轉移的過程、目的與機制可分為四類(如圖三及表四所示)(吳瓊恩,民 89:版 1): (1)知識可透過人們的互動來創造。人們可以不經由語言即可獲得默會的知識, 而主要獲得默會知識的方法為經驗,藉著經驗分享而獲得的知識,稱之社 會化(socialization)或共同化,屬於一種將個人經驗心得分享以形成團體共識 的過程,它需要組織內部建立充分溝通的交流機制,並且成員能夠擁有共 同的價值觀,也就是組織需要具備形成知識共識的能力。而由此一模式所 產生的知識稱為「同感的知識」(sympathized knowledge)或共鳴的知識,例 如舉辦像 Workshop 等活動類似經驗的傳遞。 (2)運用社交過程結合不同人的外顯知識,如開會、電話等來交換或結合知識, 這種方式稱之綜合化(combination)或結合化,這是有系統學習過程中的知識 轉換。而由此一模式所產生的知識稱為「系統的知識」(systemic knowledge),

(16)

例如當前許多資訊電子業廠商都具有與 Computer & Communication(C & C) 有關的多方面知識,但 NEC 因為能將 C & C 的專業知識加以有效結合,開 發出許多創新的通訊電腦產品,因此大幅提升其知識系統的附加價值。 (3)將默會的知識轉為外顯的知識,稱之外顯化(externalization),所以隱喻 (metaphors)在這個過程中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它通常經由「對話」 (dialogue)或「集體反思」(collective reflection)激發而產生。而由此一模 式所產生的知識稱為「概念的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或觀念性知識, 例如將工匠的經驗心得轉變成為共通性的軟體程式,普遍應用於各工廠, 就是一個將內隱知識外顯化的過程。 (4)將外顯的知識轉為默會的知識,稱之內在化(internalization),而行動(action) 則與此過程有著密切相關,而由此一模式所產生的知識稱為「操作的知識」 (operational knowledge)。例如松下在開發家用麵包機新產品時,就曾向傳 統麵包店的師父學習揉麵與烘焙技術,最後才將這項不同情境的外部知識 轉化為松下家用麵包機部門專屬的機器揉麵與電子烘焙知識。 對話 默會知識 to 外顯知識 默會知識 社會化 (同感的知識) 外顯化 (概念的知識) 內在化 (操作的知識) 綜合化 (系統的知識) 建立 活動 範圍

(17)

from 外顯知識 邊做邊學 圖三:知識的轉換模式(知識螺旋)與創造出的知識內容 資料來源:修改自楊子江等譯(民 86:93、95) 表四:知識轉換模式之目的與機制 共 同 化 外 化 結 合 內 化 共鳴的知識 觀念性知識 操作性知識 系統化知識 目 的 創造內隱知識 將內隱知識明白表 達成外顯觀念 將新的概念融入知 識體系 將外顯知識內化 機 制 y 分享經驗、心智 模式、技術而創 造內隱知識 y 透過「隱喻、類 化、概念化或模 式化」將內隱知 識表達出來。 y 經 由 彼 此 的 對 話 及 集 體 反 應 引發知識轉換。 y 歸 納 及 演 繹 在 整 合 概 念 是 經 常用到的方法。 y 先 用 歸 納 及 演 繹,若不行再用 隱喻及類化。 y 藉 由 媒 體 結 合 既 有 的 外 顯 知 識,例如透過文 件、電話、網路 等。 y 重 新 結 構 外 顯 知識,方法可以 透 過 排 序 、 總 和、合併、分類 等,例如電腦資 料 庫 可 以 創 造 知識。 y 從做中學,即邊 做邊學。 y 當 經 驗 經 由 社 會化、外部化及 整 合 之 後 內 化 到 個 人 成 為 內 隱知識,例如心 智 模 式 分 享 或 技 術 的 Know-how , 則 成 為 有 價 值 的 資產。 方 法 y 透 過 觀 察 、 模 訪、練習方式, 而 並 非 透 過 語 言。 y 非正式的、非強 迫性的、任何人 y 可 以 經 由 語 言 及 書 寫 方 式 來 表達。 y 透 過 媒 體 來 傳 達。 y 透 過 文 件 、 會 議、電話交談、 電 腦 網 路 文 換 來結合知識。 y 外 顯 知 識 語 言 化、圖表化、文 件化、操作手冊 或故事,使得個 人 能 將 能 夠 內 化 別 人 的 經 驗 連結 外顯 知識

(18)

共 同 化 外 化 結 合 內 化 共鳴的知識 觀念性知識 操作性知識 系統化知識 都 可 以 參 與 的,例如:腦力 激盪。 y 透 過 資 料 庫 系 統,將不同知識 融 入 公 司 的 知 識體系。 而 增 加 自 己 的 內隱知識。 y 擴 大 組 織 成 員 的親身經驗。 y 快 速 標 準 化 的 運用。

資料來源:Nonaka and Takuechi(1995),轉引自張淑萍(民 89:29)

Nonaka 認為組織知識創造的過程猶如螺旋一般,亦即是「螺旋式的知識轉

換」(spiral knowledge transform)(如圖四所示);螺旋式的知識轉換是由個人層次

開始,逐漸上升並擴大互動範圍,從個人擴散至群體、組織甚至組織之間,最後 到達組織之外,過程中不斷有社會化、外顯化、綜合化及內在化的知識整合過程, 這也即是知識創造的過程15 (陳世運,民 88b:39)。 個 人 群 體 組 織 組 織 間 知 識 的 層 級 外 顯 知 內 隱 知 認 識 論 構 面 本 體 論 構 面 組 合 化 外 部 化 結 合 化 內 部 化 圖四:組織知識創造螺旋 資料來源:楊子江等譯(民 86:96) 15 http://www.itis.org.tw/forum/content/99IF16.htm

(19)

Nonak 認為有五種情境可增進組織知識的創造:意圖、自主權、變動或混沌、 重覆以及必備的多樣才能。他利用理論架構所發展出的基本概念加上時間的構 面,提出一個整合的組織創造過程五階段移轉模式(楊子江等譯,民 86: 112-120):(1)分享內隱知識;(2)創造觀念;(3)證明觀念的適當性;(4)建 立原型(archetype)以及(5)跨層次的知識擴展。之後,Gilbert & Gordey-Hayes (1996)將舊有知識移轉架構加以修正,亦提出知識移轉的五個階段,認為組織 的知識移轉是一種動態的學習,具有步驟性,亦即從知識的取得後經由過去經 驗、實做、自外界引進技術以及不斷對外界監督,以獲取學習所需的知識;在知 識取得的同時,組織必須建立溝通機制,使得知識有效率地移轉;而後將知識加 以應用,以促進組織學習,如圖五所示(張淑萍,民 89:30-31): (一)取得:在知識移轉前,必須要先取得,組織可以從它過去的經驗取得,由 工作中取得、向別人借得、從個人取得以及由不斷的搜尋過程中取 得新知識,然而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天生的學習。 (二)溝通:溝通可以是書面的或是利用語言方式,此模型要求必須先有溝通機 制,有效移轉知識的機會才參得以發揮。 (三)應用:組織的學習是去應用知識,並非僅讀取知識而已。 (四)接受:知識移轉造成改變或是同化前,必須先被公司內的個人所接受,才 可能發揮同化的現象。 (五)同化:同化是知識移轉最重要關鍵,也是知識應用的結果,它必須改變組 織的歷史,而使改變成為組織日常的工作。

(20)

組織的核心日 常工作 知識移轉 取得 (acquisition) 溝通 (communication) 應用 (application) 接受 (acceptance) 同化 (assimilation) Barrier 真實的學習發生 圖五:知識移轉的五階段 資料來源:Gilbert & Gordey-Hayes(1996),轉引自張淑萍(民 89:30) 另外,Dorrothy Leonard-Barton 亦提出知識係由四項主要的學習性活動加以創 造及控制(如圖六所示)(王美音譯,民 87:13-14):(1)有創意地共同解決目 前產品生產的問題;(2)採用及整合新方法和工具,以提高內部的作業技能;(3) 進行正式和非正式的實驗,以建立未來的能力以及(4)從外部尋找專門技術。 共享解決問題 現在

(21)

圖六:知識創造和擴散活動 資料來源:修改自王美音譯(民 87:14) 經由知識管理過程所創造出的知識以下列五種型態「呈現」16 (王瓊淑譯, 民 88:146): (1)認知知識-know what:由科學的定律和事實所組成的知識。 (2)進階技能-know how:能夠執行某項工作,足夠有效與他人競爭的專長能力。 (3)系統瞭解-know why:瞭解各個關鍵變數之間的關係,並且調整其比率以改善 整體效能的專長能力。 (4)激發創意-care why:有目的的創造、發現或發明,能夠將兩個以上的觀念相 結合而產生全新的效應的專長能力。

(5)融會貫通-perceive how and why:能夠預測不可以直接量測因素之間關係的專 長能力。

伍、結論

值此世紀交替之際,產業競爭規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改變:產品再好,其價 格仍然年年下跌,成長最快的企業是擁有無形資產的公司。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 業產值自八0年代起開始大幅成長,二十一世紀將是知識掛帥的時代,人員與知 16 http://www.pclan.com.tw/2000/liyuannews1.htm 核心能力 從公司外面輸 入與吸收技術 實驗與原型 實行與整合新技 術流程與工具 未來 外 部 內 部

(22)

識成為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及國家無形的國力。 但就如同其他科技工具一般,資訊科技固然可以提供資料處理上的方便,但 同時也可能造成資料整理不當以及資訊超載的問題,使得企業不但無法獲得預期 的實質效益,甚至產生很大的後遺症。這種「資料富裕,資訊貧乏」(Data rich, Information poor)的現象,其實正是企業必須重視知識管理的重要理由17 。因此, 如何從組織知識的管理為思考出發點,透過對組織記憶(智慧財產)的系統管理, 保留組織既有的投資,傳承組織的智慧將成為組織未來管理的核心工作。 誠如一句古老格言所言:「你不是工具的主人,就是它的僕人」。組織必須有 效管理知識,才能成為知識資本的主人。而個人必須終身學習,才能不斷提昇自 我知識生產力,才能免於被時代淘汰。吾人不難深刻感受到現代組織與個人正處 於一個遽烈擠壓的環境,知識經濟的興起將取代傳統經濟;而未來唯有掌握知識 的突破與落差,才是最大財富的創造者18 。Peter F. Drucker 雖然指出對形成知識社 會的革命歡欣雀躍,但他也警告說:「少數的知識員工和大多數從事勞動或服務 的人之間,將發生新的階級衝突」(應小端譯,民 89:91)。但是大哲學家 Georg W. F. Hegel 曾言:「生命會自動找出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不論環境多麼 惡劣,仍會有卓越的企業家突破重圍,為人類開創出新的紀元。或許,這就是資 本主義誘人利益下所導致的「美麗新世界」。只是競爭的無情,對組織生存而言 仍是現實、殘忍的,或許這也是「物競天擇」,創造優質未來所必須付出的相對 代價。撇開感性的糾葛,我們或許可以得到較深一層的體認:在二十一世紀中, 唯有掌握知識的人,才能脫穎而出;也唯有掌握知識的組織,才能在激烈競爭的 環境中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19 。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著實帶給以往為人詬病、效率不彰的公部門一個全新的 挑戰,而知識管理的觀念或許可以給予公部門一個新思維方向,但是在攫取別人 精華之同時,可別忘了政府組織本身之最終使命:公平正義。同時,企業與政府 17 http://cca.dyu.edu.tw/chi/006/31.htm 18 http://www.aol.com.tw/report5.htm 19 http://www.aol.com.tw/report5.htm

(23)

在諸多面向上縱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其本質上的差異及其適用程度仍須多加斟 酌考量,切勿囫圇吞棗,以致弄巧成拙。當然,這一方面仍有相當研究之價值, 值得吾人繼續深入探討研究之。

(24)

參考書目

王美音譯,Dorothy Leonard-Barton 原著(民 87),「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 營」,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王瓊淑譯,Jeremy Hope and Tony Hope 原著(民 88),「笑傲第三波」,台北:經典

傳 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宋偉航譯,Thomas A. Stewart 原著(民 87),「智慧資本-資訊時代的企業利基」, 台 北:智庫出版公司。 吳承芬譯,森田松太郎 and 高梨智弘原著(民 89),「知識管理的基礎與實例」, 台 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瓊恩(民 89),「知識經濟與組織的知識創造理論」,政大公企公教中心簡訊,第 20 期,版 1。 吳有順(民 89),「網路社群知識分享過程之研究-以企業管理教學網站為例」,國 立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田樹譯,Peter F. Drucker 原著(民 88),「杜拉克 經理人的專業與挑戰」,台北: 天 下遠見出版公司。

李振昌譯,Papows Jeff 原著(民 88),「16 定位-Lotus 總裁眼中網路時代」,臺北:

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林大容譯,Leif Edvinsson and Michael S. Malone 原著(民 88),「智慧資本-如何衡 量 資訊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東正德譯,堺屋太一原著(民 76),智價格命-未來社會的特質及其適應,台北: 遠 流出版公司。 周文祥、慕心、謝莉、左潤編譯,Peter F. Drucker 原著(民 87),「巨變時代的管理」, 台北:中天出版社。

胡瑋珊譯,Thomas H. Davenport and Laurence Prusak 原著(民 88),「知識管理-企 業

組織如何有效運用知識」,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孫本初編著(民 86),「公共管理」,台北:時英出版社。

(25)

司。 張淑萍(民 89),「知識管理與資訊科技應用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 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運(民 88a),「知識屬性、網路關係與知識移轉關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科 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 88b),「知識管理探討」,今日會計,第 74 期,頁 33-47。 湯令儀(民 89),「知識分享網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皓宇(民 89),「行政機關知識型組織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為個案」,國立政治 大 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貝玲(民 89),「企業應用知識管理的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電子化企業經理人 報 告,第 14 期,頁 20-31。 游玉梅(民 88a),「二十一世紀人力資源發展的新策略(上)」,公務人員月刊,第 40 期,頁 24-30。 ---(民 88b),「二十一世紀人力資源發展的新策略(下)」,公務人員月刊,第 41 期, 頁 39-47。 傅振焜譯,Peter F. Drucker 原著(民 83)「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公 司。

楊子江、王美音譯,Ikujiro Nonaka and Hirotaka Takeuchi 原著(民 86),創新求勝- 智

價企業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齊思賢譯,Lester C. Thurow 原著(民 89),「知識經濟時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司。

鄧嘉玲譯,Peter F.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 原著(民 87),「杜拉克看亞洲」,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劉京偉譯,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 原著(民 89),「知識管理的第一本 書」,

台北:商業周刊出版公司。

劉躍軍(民 89),「邁向新經濟的企業創新模式」,企業經濟,第 8 期,頁 6-8。

劉毓玲譯,Peter F. Drucker 原著(民 89),「21 世紀的管理挑戰」,台北:天下遠見 出

(26)

版公司。 樂為良譯,Bill Gates 原著(民 87),「數位神經系統-與思考等快的明日世界」,台 北: 商業周刊出版公司。 應小端譯,Richard C. Longworth 原著(民 89),「虛幻樂園-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危 機」, 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顧淑馨譯,Gary Hamel and C. K. Prahalad 原著(民 84),「競爭大未來」,臺北:智

文化。

Drucker, Peter F.(1999),“Knowledge-Worker Productivity: The Biggest Challen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2): 79-94.

Edvinsson, L. and Malone, M. S.(1997)“Intellectual Capital”,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Lenoard-Barton, D.(1995),“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Nonaka I. and Takeuchi, H.(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Dell, C. S. and Grayson, C. J., Jr.(1998),“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 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 New York: Free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第一學習階段 學習範疇六: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33 驗及觀點. 欣賞世界上存在著的不同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在探索有關科學、創意、歷史、文化和故事 等知識的同時,體驗與別不同的奇妙學習之

更進一步說,求知識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記住了就

透過六個學習範疇,建 構 學科知識 、發展 共通 能力 、以及培養正面的

 培養具有檔案學基礎知識與文化知識,掌握現代資訊技術的基 本技能,能在檔案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檔案機構、資

比較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與表 現角度的 關係 辨識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