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係企業內調職問題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關係企業內調職問題之研究"

Copied!
2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 指導教授 林佳和博士              . 政 治 大.  .    . y. sit. al. n.  . io.  . er.  . Nat.  . ‧.  . 學.  . 立 關係企業內調職問題之研究. ‧ 國.  . Ch. engchi. i n U. v.          . 研究生 彭敬元 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  .

(2) 謝. 辭. 《荀子.勸學篇》有云: 「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在論文大功告成的此刻,這句話閃進了敬元的腦海。回首著手論文之初,心情是 如何地忐忑不安,惶恐著不知整本論文何年何月才得以完成。於是幾乎每日張開 雙眼,就埋首於書堆之中,直至晚上就寢。一點一滴的累積,終於慢慢地完成了 這本論文,因此對於荀子的這番話感觸頗深,熬著熬著,論文不知不覺地漸漸成 型,乃至完成……. 時間拉回大四的時候,還在思索人生的方向,心想著如何能以自己法律的專 長,為社會弱勢者盡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家人和同儕的鼓勵下,推甄了政治 大學勞動法與社會法組。由於推甄大學時失敗的經驗,讓此次的推甄在心態上惴. 政 治 大 終於順利的推甄上本組。也感謝當時的口試委員:黃程貫老師與郭明政老師,給 立 惴不安,深恐又再次慘遭滑鐵盧。在本組戴承萱學姊以及邱羽凡學姊的幫忙下,. ‧ 國. 學. 了敬元這個機會,讓敬元能夠進入本組求學。. 能夠完成這本論文,首先要感謝的是恩師林佳和老師。老師在我們勞動與社. ‧. 會法組讀書會時,促成了這本論文的因緣。並提點了許多敬元在當時報告時思慮. y. Nat. 不周的部分,引發了敬元想要深究這個問題的興趣。也很感謝恩師鼓勵敬元勇於. io. sit. 表示自己的看法,促使敬元去思考問題,而較不會迷失在茫茫學說的大海中。在. n. al. er. 與恩師討論論文的過程中,深感恩師思考之細膩,提示了許多敬元所未慮及之處,. i n U. v. 也使得這本論文的錯誤能夠減少。也特別感謝恩師讓敬元出席在臺北大學的論文. Ch. engchi. 中間發表,讓敬元能夠吸取各個老師所提出的建議,讓這本論文更加完善。.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黃程貫老師以及邱駿彥老師,耐心的讀完這本論文,並 提出許多敬元在口試之前所未思考過的問題,而使敬元能改善這本論文所有缺漏 之處。感謝在臺北大學論文中間發表時每個給予敬元意見的老師,開啟了敬元許 多思考的面相。. 感謝政治大學勞動與社會法中心的各位,在敬元著手寫作論文之時,能夠幫 忙分擔中心事務,使敬元能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於論文的寫作,並且在敬元枯燥無 味的論文生活中,為敬元的生命注入歡笑。特別感謝張義德學長在百忙之中仍撥 冗與敬元討論論文。.

(3) 感謝親愛的家人們,在敬元寫作論文的過程中,默默地給予支持。特別是老 媽和老姊,總是在敬元寫論文寫到快要瘋掉的時候,如同及時雨般的給予關心, 讓敬元能夠重新拾回力氣,繼續奮鬥下去。. 最後感謝一路上陪伴著敬元的師長與朋友們,有您們/你們才能夠有這本論 文的產生!也祝福勞動與社會法組的同學和學弟妹,能夠早日完成論文,掀開人 生嶄新的扉頁!. 敬元. 誌於台北 2011 年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摘 要 關係企業的經營型態已在我國占有日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國公司在外國 或大陸地區設立公司之情形亦時有所聞,此二者皆因此連帶引發了勞動法上的問 題,究竟雇主可否使勞工在關係企業中不同公司間調職?甚至調職到我國境外之 關係企業其他公司?此與傳統上企業內調職的不同點在於,此時勞工於各公司間 的調職涉及勞工於不同法人格間的變動,雇主是否當然有此權利,即不無深究之 餘地。. 基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面向來探討關係企業內調職之問題:1.在何等情況 下構成關係企業?此由於勞動法上並無相關法制之訂定,故需從其他領域實定法 著手,又設若從其他領域實定法著手,是否可全盤移植於勞動法亦屬討論範圍;. 政 治 大 是影響到勞動契約上雇主概念,抑或是影響到功能性雇主概念,或者,在何種情 立. 2.關係企業範圍界定後,是否會對於勞動法上的雇主概念造成影響,進一步而言,. ‧ 國. 學. 況下該二者始會受到影響?3.關係企業內調職的概念為何?其與雇主指示權的 關係,與企業內調職、派遣、出差等概念究竟有何異同?4.雇主得否事前取得使 勞工於關係企業內調職之權利,若是,是在何種情形下雇主始能取得?5.勞動法. ‧. 之終止保護是否能夠擴及於關係企業,若是,是在何種情況下擴及?6.勞工於關. io. sit. y. Nat. 係企業內調職後重要勞動條件應該如何因應之問題。. n. al. er. 本論文希冀能夠將上述問題一一釐清,而讓勞資雙方能夠清楚了解雙方之權. i n U. v. 利義務分別為何,防範爭議於未然,共創與共享經濟之價值。. Ch. engchi. 關鍵字:關係企業、康柴爾、調職、調動、指示權、指揮權、終止保 護、解僱保護、安置、工作年資、勞動契約、功能性雇主、總管理處、 法人格否認、平均工資、歸建.

(5) 關係企業內調職問題之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 ...................................................................................................................... 7  第二章  關係企業及其相關概念 ............................................................................................ 9  第一節  我國實體法上對關係企業的定義及其限制 ............................................................... 9  第一項  公司法關係企業的立法旨趣 ................................................................................. 9 . 政 治 大. 第二項  公司法關係企業的定義 ....................................................................................... 11 . 立. 第一款  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公司 ............................................................................................. 12 . ‧ 國. 學. 第一目  形式上之控制及從屬公司(資本參與型) ............................................................. 12  第二目  實質上之控制及從屬公司(實質控制型) ............................................................. 14 . ‧. 第三目  推定之控制及從屬公司 ............................................................................................ 15  第二款  相互投資公司 ................................................................................................................. 16 . sit. y. Nat. 第三項  公司法對於關係企業定義的限制 ....................................................................... 18  第一款  對於外國公司的限制 ..................................................................................................... 18 . io. n. al. er. 第一目  外國公司之定義 ........................................................................................................ 18 . i n U. v. 第二目  外國公司之認許 ........................................................................................................ 18 . Ch. engchi. 第三目  公司法關係企業章於外國公司之應用與限制 ......................................................... 19  第二款  對於大陸地區公司的限制 ............................................................................................. 20  第三款  其他限制 ......................................................................................................................... 21  第一目  是否包括孫公司、曾孫公司? ................................................................................ 21  第二目  平行關係企業的範圍 ................................................................................................ 21  第三目  家族關係企業 ............................................................................................................ 22  第四款  事實上關係企業? ......................................................................................................... 22 . 第四項  金融控股公司法關係企業的定義 ....................................................................... 23  第一款  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之定義 .................................................................................. 23  第二款  公司法關係企業定義與金融控股公司定義之比較 ...................................................... 24 . 第二節  德國勞動法上關係企業 ............................................................................................ 26  第一項  康柴爾的概念 ....................................................................................................... 26  i .

(6) 第一款  垂直與平行康柴爾 ......................................................................................................... 26  第二款  契約康柴爾(Vertragskonzern)與合併康柴爾(Eingliederungskonzern)................ 28  第三款  事實康柴爾(faktischer Konzern) ................................................................................ 28 . 第二項  垂直康柴爾(Unterordnungskonzern) .............................................................. 30  第一款  團結於統一的領導下 ..................................................................................................... 30  第一目  企業 ............................................................................................................................ 30  第二目  團結(Zusammenfassung) ...................................................................................... 31  第三目  統一的領導 ................................................................................................................ 32  第四目  多階層康柴爾(Mehrstufiger Konzern)以及多倍的康柴爾隸屬性(Mehrfache  Konzernzugehörigkeit) ..................................................................................................................... 33  第二款  垂直康柴爾推定 ............................................................................................................. 34 . 政 治 大. 第一目  不可推翻的康柴爾推定(unwiderlegbare Konzernvermutung) ............................ 34 . 立. 第二目  可推翻的康柴爾推定(widerlegbare Konzernvermutung) .................................... 34 . ‧ 國. 學. 第三項  平行康柴爾(Gleichordnungskonzern) ............................................................. 35  第一款  統一的領導 ..................................................................................................................... 35  第二款  非隸屬性 ......................................................................................................................... 36 . ‧. 第三節  本文見解 .................................................................................................................... 37 . y. Nat. 第一項  我國與德國關係企業規定之比較 ....................................................................... 37 . io. sit. 第二項  我國勞動法對於公司法關係企業之調整 ........................................................... 39 . n. al. er. 第一款  垂直關係企業 ................................................................................................................. 39 . i n U. v. 第二款  平行關係企業 ................................................................................................................. 40 . Ch. engchi. 第三款  家族關係企業 ................................................................................................................. 41 . 第三章  關係企業與雇主概念 .............................................................................................. 42  第一節  我國實務與學說 ........................................................................................................ 42  第一項  雇主的概念 ........................................................................................................... 42  第一款  勞動契約雇主的概念 ..................................................................................................... 42  第二款  功能性雇主的概念 ......................................................................................................... 42 . 第二項  關係企業對於勞動契約雇主概念之影響 ........................................................... 44  第一款  法人格獨立說 ................................................................................................................. 44  第二款  實質企業說 ..................................................................................................................... 45  第三款  小結 ................................................................................................................................. 46 . 第三項  總管理處 ............................................................................................................... 47 . ii .

(7) 第一款  學說見解 ......................................................................................................................... 47  第二款  實務見解 ......................................................................................................................... 48 . 第四項  法人格否認理論 ................................................................................................... 49  第一款  概說 ................................................................................................................................. 49  第二款  於勞動法上之運用 ......................................................................................................... 50 . 第二節  德國實務與學說 ........................................................................................................ 51  第一項  概說 ....................................................................................................................... 51  第二項  康柴爾作為雇主 ................................................................................................... 53  第三項  企業契約 ............................................................................................................... 54  第一款  營業出租契約(Betriebspachtvertrag) ........................................................................ 55  第二款  營業讓與契約(Betriebsüberlassungsvertrag) ............................................................ 55 . 政 治 大 第三項  穿透責任(Durchgriffshaftung)  ......................................................................... 57  立 第三款  營業管理契約(Betriebsführungsvertrag) .................................................................. 55 . ‧ 國. 學. 第一款  契約康柴爾 ..................................................................................................................... 57  第二款  事實康柴爾 ..................................................................................................................... 57 . 第四項  企業老年照顧 ....................................................................................................... 59 . ‧. 第五項  繼續僱用義務 ....................................................................................................... 60 . y. Nat. 第三節  本文見解 .................................................................................................................... 61 . io. sit. 第一項  關係企業對功能性雇主概念的影響 ................................................................... 61 . n. al. er. 第二項  關係企業對勞動契約雇主概念的影響 ............................................................... 61 . i n U. v. 第一款  原則─法人格獨立 ......................................................................................................... 61 . Ch. engchi. 第二款  例外 ................................................................................................................................. 63  第一目  關係企業中公司間具有公司契約 ............................................................................ 63  第二目  法人格否認 ................................................................................................................ 64  第三目  其他情形 .................................................................................................................... 65 . 第四章  調職的概念與類型 .................................................................................................. 67  第一節  調職概念 .................................................................................................................... 67  第一項  概說 ....................................................................................................................... 67  第二項  我國學說對調職概念的定義 ............................................................................... 68  第三項  德國調職概念的定義 ........................................................................................... 69  第四項  本文對調職的定義 ............................................................................................... 71  第五項  調職概念的分類暨關係企業內調職的概念 ....................................................... 72 . iii .

(8) 第二節  調職與雇主指示權的關係 ........................................................................................ 73  第一項  雇主指示權的定義及性質 ................................................................................... 73  第二項  指示權與工作內容、工作場所的確定 ............................................................... 77  第三項  德國對於雇主指示權的實務與學說 ................................................................... 79  第四項  本文見解 ............................................................................................................... 81  第五項  雇主指示權於關係企業調職之運用 ................................................................... 83  第三節  關係企業內調職之分類 ............................................................................................ 85  第一項  我國實務與學說 ................................................................................................... 85  第一款  行政主管機關之見解 ..................................................................................................... 85  第二款  法院之見解 ..................................................................................................................... 88  第三款  學說見解 ......................................................................................................................... 95 . 政 治 大. 第一目  企業內調職說 ............................................................................................................ 95 . 立. 第二目  企業外調職說 ............................................................................................................ 96 . ‧ 國. 學. 第三目  二分說 ........................................................................................................................ 99  第四目  本文分析 .................................................................................................................. 101 . 第二項  德國實務與學說 ................................................................................................. 102 . ‧.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107 . y. Nat. 第四節  關係企業內調職與其他概念的分野 ...................................................................... 111 . io. sit. 第一項  企業內調職 ......................................................................................................... 111 . n. al. er. 第二項  派遣 ..................................................................................................................... 114 . i n U. v. 第三項  出差 ..................................................................................................................... 116 . Ch. engchi. 第五章  調職權之有無與控制 ............................................................................................ 119  第一節  我國學說與實務 ...................................................................................................... 119  第一項  調職權之有無 ..................................................................................................... 119  第一款  學說見解 ....................................................................................................................... 119  第二款  實務見解 ....................................................................................................................... 121 . 第二項  勞工同意之形式 ................................................................................................. 124  第一款  學說見解 ....................................................................................................................... 125  第二款  實務見解 ....................................................................................................................... 126 . 第三項  調職權之控制 ..................................................................................................... 127  第一款  學說見解 ....................................................................................................................... 127  第二款  實務見解 ....................................................................................................................... 128 . iv .

(9) 第二節  德國實務與學說 ...................................................................................................... 131  第一項  調職權之有無─調職約款 ................................................................................. 131  第二項  康柴爾調職約款之允許性 ................................................................................. 132  第三項  康柴爾調職條款行使及程序之限制 ................................................................. 134  第四項  康柴爾調職條款實例研析 ................................................................................. 135  第三節  本文見解 .................................................................................................................. 137  第一項  概說 ..................................................................................................................... 137  第二項  關係企業調職條款之允許性 ............................................................................. 139  第一款  單一勞動契約單一雇主 ............................................................................................... 140  第二款  單一勞動契約複數雇主 ............................................................................................... 142  第三款  數個勞動契約數個雇主 ............................................................................................... 143 . 政 治 大 第三項  關係企業調職條款行使之限制 .........................................................................  145  立 第四款  小結 ............................................................................................................................... 144 . ‧ 國. 學. 第四節  法律效果 .................................................................................................................. 146  第六章  調職後相關問題 ................................................................................................... 149 . ‧. 第一節  工作年資是否併計 .................................................................................................. 149  第一項  我國實務與學說 ................................................................................................. 149 . y. Nat. sit. 第一款  學說見解及分析 ........................................................................................................... 149 . er. io. 第二款  行政主管機關見解 ....................................................................................................... 151 . al. 第三款  法院見解 ....................................................................................................................... 154 . n. v i n 第二項  德國實務與學說 .................................................................................................  159  Ch U i e h ngc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160  第二節  平均工資計算及給付義務人 .................................................................................. 164  第一項  平均工資之計算 ................................................................................................. 164  第一款  我國實務與學說 ........................................................................................................... 164  第二款  本文見解 ....................................................................................................................... 167 . 第二項  給付義務人 ......................................................................................................... 169  第三節  特殊關係企業內調職問題─關係企業範圍的終止保護? ................................... 170  第一項  我國實務與學說 ................................................................................................. 170  第二項  德國實務與學說 ................................................................................................. 173  第一款  繼續僱用義務的成立 ................................................................................................... 173  第二款  繼續僱用的方法 ........................................................................................................... 176 . v .

(10)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178  第四節  其他勞動條件 .......................................................................................................... 180  第一項  工資及福利 ......................................................................................................... 181  第二項  工作時間 ............................................................................................................. 182  第三項  例假、休假、請假 ............................................................................................. 183  第四項  勞工安全衛生及職業災害補償 ......................................................................... 184  第五項  工作規則 ............................................................................................................. 186  第六項  懲戒處分及終止勞動契約 ................................................................................. 190  第七項  跨國關係企業特殊問題 ..................................................................................... 191  第八項  小結 ..................................................................................................................... 193  第五節  歸建 .......................................................................................................................... 194 . 政 治 大. 第七章  結論 ...................................................................................................................... 197 . 立. 參考文獻 ............................................................................................................................... I . ‧ 國. 學. 附錄一:相關判決列表 ....................................................................................................... IX .    . y. sit. al. n.  . io.  . Nat.  . er.  . ‧. 附錄二:相關函釋列表 ..................................................................................................... XIV . Ch. engchi.                     vi . i n U. v.

(11) 關係企業內調職問題之研究 表格目次 表格  1  集團企業發展趨勢 ......................................................................... 2  表格  2  關係企業的受僱員工人數與就業人口比率 ................................. 4  表格  3  企業內調職與關係企業內調職比較表 ..................................... 114  表格  4  派遣與關係企業內調職比較表 ................................................. 116             . 立.  .    . y. al. n.  . io.  . sit.  . Nat.  . ‧.  . er.  . ‧ 國.  . 學.  . 政 治 大. Ch. engchi.                     vii . i n U. v.

(12) 關係企業內調職問題之研究 圖表目次 圖表  1  分子企業總數 ................................................................................. 2  圖表  2  平均集團分子企業家數 ................................................................. 3  圖表  3  集團僱用員工與就業人口比 ......................................................... 4  圖表  4  研究架構 ......................................................................................... 8  圖表  5  形式關係企業之構成 ................................................................... 14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 i n U. v.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自從現代公司制度興起以來,透過公司財產與私有財產分離之設計,一方面 以股東有限責任原則使投資者僅負擔有限之風險,他方面賦予公司法人格,而具 有權利能力,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鼓勵大眾將資金投入公司,因此促進了經濟 發展。近年來,經營者為了擴充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種類、降低成本、規避賦稅、 分散投資風險、提高競爭能力、拓展國際市場、追求整體企業之最大利潤等等目 的,採取各種垂直、水平或多角化經營策略,以成立新公司、投資他公司形成資. 政 治 大. 本參與、營業讓與、相互投資,甚至於兼併他公司,藉以形成龐大的集團企業, 掌控競爭優勢,大幅提高其在國內及國外之競爭力。目前各國關係企業之公司組. 立. 織模式已然成為主流,並帶來企業榮景,進而提升該國在世界經濟之影響力。此. ‧ 國. 學. 不僅僅是國際上的風潮,在國內的情形亦是如此。從國內的事實面相來看,關係 企業(或稱為集團企業)近年的發展亦符合此種趨勢,而呈現增加的趨勢,依據. ‧. 中華徵信所之研究,其成長趨勢可見於下表:1 2                                                          1. n. al. er. io. sit. y. Nat. 中華徵信所,2007年版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2006年12月,頁39。 中華徵信所定義的集團企業如下: (一)構成條件: 1.分子個數由3個或3個以上的公司所構成; 2.股權方面由國人資本占有51%以上的民營企業; 3.核心公司:在某集團各分子公司中,核心人物經常在該公司下達決策命令或該公司之經營、管 理監督等權高於其他分子公司,其影響力可及於多數分子公司者;該公司通常具有成立歷史悠久 ,或規模龐大止以影響集團整體之根本存亡、運作方向等之特性;比諸人體,則有如居於腦、心 臟或血液之地位者,則該公司成為該集團之核心公司; 4.地區:核心公司必須設在國內。 (二)結合方式: 1.客觀條件: (1)凡經由法人轉投資關係,而持有被投資公司之股份50%以上;或公司間相互投資,而相互 持有對方之股份33%以上;或未達上述比率,但實質上握有被投資公司較大股權者,視為同一集 團。 (2)該公司與核心公司之資本額有半數以上為相同之股東持有或出資者。 (3)該公司與核心公司之董事、監察人、執行業務股東、代表公司股東及總經理有半數以上相 同者。 (4)該公司與核心公司之董事、監察人、執行業務股東、代表公司股東及總經理等有半數以上 為配偶或三等以內之親屬者。 (5)受同一管理機構之指揮監督者。 2.主觀條件:必須具有「集團性」,也就是一種心理上的認同感,各分子公司間相互承認為同一 集團。 2. Ch. engchi.     1 . i n U. v.

(14) 年版/項目  集團總數. 分子企業總數. 平均集團分子企業家數 . 1980 . 100 . 645 . 6.45 . 1982 . 100 . 713 . 7.13 . 1985‐1986 . 96 . 745 . 7.76 . 1988‐1989 . 97 . 738 . 7.61 . 1990‐1991 . 100 . 832 . 8.32 . 1992‐1993 . 101 . 816 . 8.08 . 1994‐1995 . 101 . 918 . 9.09 . 1996‐1997 . 115 . 1091 . 9.48 . 1998‐1999 . 113 . 1215 . 10.75 . 2000 . 179 . 1944 . 10.86 . 2001 . 195 . 4317 . 22.14 . 2002 . 100 . 2003 . 100 . 2004 . 立100 . 2005 . 4360  43.6  政 4596 治 大 45.96 . 100 . 5043 . 50.43 . 2006 . 100 . 5605 . 56.05 . 2007 . 100 . 5868 . 58.68 . ‧. ‧ 國. 48.26 . 學. 4826 . 表格  1  集團企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台灣區集團企業研究,2007 年 . 4000. y. sit er. al. n. 5000. io. 6000. Nat. 7000. 分子企業總數. Ch. engchi. i n U. v. 3000 2000 1000 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圖表 1 分子企業總數,資料來源:依據上表自製.                                                                                                                                                             數家公司是否結合為一集團,首先必須具備5種客觀條件中的1種或1種以上,方形成關係企業, 再配合主觀條件之認同而構成。. 2 .

(15) 平均集團分子企業家數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 政 治 大. 圖表 2 平均集團分子企業家數 資料來源:依據表格 1 自製. 立.  . ‧ 國. 學. 從表格 1 和圖表 1、圖表 2 可以得知,整個台灣地區前一百大左右的關係企 業家數是呈現成長的現象,從 1980‐1999 年緩慢的成長,到 2000‐2001 年間有巨 幅的成長,在 2001 年之後可以觀察到較 1980‐1999 年間更為快速的成長。惟此. ‧. 數據僅能反映出關係企業成長的面向,並不足以反映出其對於勞動契約之影響。. io.  . n. al. er. 關係企業的受僱員工人數與就業人口比率可見於表二:3 . sit. y. Nat. 對於勞動契約之影響,仍應回到關係企業受僱之勞工來看。按中華徵信所的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3. 中華徵信所,2007年版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2006年12月,頁53。. 3 .

(16) 項目/年度  集團僱用員工人數(A). 台灣地區就業人口數(B). A/B (%) . 1981 . 308 . 6672 . 4.62 . 1983 . 330 . 7070 . 4.67 . 1986 . 335 . 7733 . 4.33 . 1988 . 375 . 8107 . 4.63 . 1990 . 397 . 8283 . 4.79 . 1992 . 436 . 8632 . 5.05 . 1994 . 489 . 8939 . 5.47 . 1996 . 577 . 9068 . 6.36 . 1997 . 688 . 9176 . 7.5 . 1998 . 770 . 9289 . 8.29 . 1999 . 855 . 9498 . 9 . 2000 . 898 . 9784  治 政 861  9383  大. 2001 . 9.18  9.18 . 9450 . 9.46 . 2003 . 1190 . 9570 . 12.43 . 2004 . 1744 . 9901 . 2005 . 2126 . 9942 . 17.61  21.38 . ‧. ‧ 國. 立 894 . 學. 2002 . 表格  2  關係企業的受僱員工人數與就業人口比率                                                                         .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台灣區集團企業研究,2007 年  單位:千人 . sit. y. Nat. 20.00. er. al. n. 25.00. io. 集團僱用員工與就業人口比例. Ch. engchi. i n U. v. 15.00 10.00 5.0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0.00   圖表 3 集團僱用員工與就業人口比 資料來源:依據上表自製.       4 .

(17) 從集團僱用員工與就業人口的比例來看,1981‐1994 年或有出現下降的情形, 惟整體的趨勢仍是緩慢的成長。在 1994‐2002 年間有較為快速之成長。2003 年 以後呈現極速成長的現象。到 2005 年受僱於關係企業之勞工,占全台灣地區就 業人口總數 21.38%,即是每 5 個人就有 1 人是受僱於集團企業,反映出關係企 業對於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實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並且依此成長之趨勢,將 來受僱於關係企業的勞工將會更多,因此關係企業對於勞動契約之影響毋寧是一 個值得重視之課題。例如透過統一工作規則之制定,使得整個關係企業之勞工適 用相同的工作規則、關係企業設立專責機構負責新進勞工統一之招募與訓練。其 中本研究關注者,乃是集團企業中的調職問題。近年來我國法院系統對於關係企 業調職所引發的爭議已逾百件,其中最大的爭執點莫過於雇主調職權之有無以及 勞工之工作年資。工作年資方面,主要的爭議點在於在不同的關係企業中調職,. 政 治 大 需要勞工同意?或者僅符合所謂的「調職五原則」雇主即可取得調職權,而將勞 立. 其年資是否可以併計或應該獨立計算之問題。在調職權方面,主要的爭議是是否. ‧ 國. 學. 工於不同關係企業間調職?如果需要勞工同意,勞工同意的客體為何?是民法第 484 條之勞務請求權讓與?或者涉及新契約成立?又勞工可否概括同意?事前 同意?默示同意?以工作規則取代勞工之同意?或工作規則即視為勞工之同意?. ‧. 凡此種種皆為我國法院系統中再三出現的爭點。 . y. Nat.  . io. sit. 另在國際經貿交流往來的影響下,外國公司來台轉投資或設立分公司亦非少. n. al. er. 見,於外國公司是否需要有另一種考量,即不無深究之餘地。此外我國近年來公. i n U. v. 司赴大陸地區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亦不在少數,台灣公司將其所屬勞工派往大陸. Ch. engchi. 地區分公司或子公司工作,台灣雇主是否可以片面決定將勞工派往大陸地區從事 工作,亦屬實務上爭議之問題。以上問題,由於對於勞工之影響不可謂不大,蓋 調職涉及工作內容或工作地點的變動,有時勞工甚至要舉家遷移或遠赴他鄉。另 外調職前後勞工與關係企業各公司的法律關係亦屬於本文所關注之重點,蓋此法 律關係將影響到勞動契約之權利義務應由何人負責之問題,另在調職後勞動條件 之影響對於勞工不可謂不重大,亦屬本文探討的範圍。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勞動基準法第 11 條第 4 款,雇主有無關係企業範圍之安置義務?換言之,雇主 因經營事由終止勞動契約之前,有無安置勞工於關係企業其他公司之義務,亦屬 本文所注目著。本文欲對於上述法律問題一一釐清,使得勞資雙方的權利義務明 確,以減少勞資間之爭議。 . 5 .

(1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研究之方法主要是採取文獻分析法,參考國內相關的文獻,包括公司法上關 係企業的定義、金融控股公司法關係企業之定義、勞動法上雇主的定義,進而探 討關係企業會不會對勞動法上雇主的定義造成何等影響,例如,動搖勞動法上雇 主此法律主體的概念。    除蒐集國內相關的期刊文獻外,並蒐集國內實務之見解,其中包括法院、行 政部門(主要為勞工委員會)的見解。並且比較分析相關之實務見解,審視國內 實務對於前述問題採取何等態度,是否有互相矛盾之處,並與學說作一對照比 較。   . 政 治 大 另在研究方法上亦採取比較研究法,在關係企業的構成、關係企業對於雇主 立 概念之影響、雇主有無使勞工於關係企業調職之權利、如雇主有調職權時,其權  . ‧ 國. 學. 利行使有無限制、勞工於關係企業調職與關係企業各公司可能的法律關係等等問 題上,參考德國學說以及實務見解,以期發現值得我國借鏡之處。 .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Nat. sit. y. 本研究所欲研究者乃是「同一關係企業內」調職之問題,至於不同關係企業. er. io. 間或者非關係企業內之調職即不屬於本文研究之範圍。因此首先欲界定者,乃是 關係企業的範圍為何,由於我國勞動法相關法律並沒有針對關係企業做出定義,. n. al. Ch. i n U. v. 故主要從其他法律的規定去尋找國內關係企業的概念,並從中發現過或不及之處, 而於勞動法上有所調整。 . engchi.   第二個重要的研究範圍為調職之界定,究竟在何種意義下始構成調職?勞工 變動工作內容包不包括在內?變動工作地點包不包括在內?又在考量調職時是 否需要考量時間的因素?工作性質是否也是在判斷調職上的一種考量?一般所 謂的出差是否歸入調職之範疇,皆屬界定本研究範圍的重點課題。    在界定關係企業的範圍以及調職後,本研究所關注者乃是關係企業內一家公 司將其所屬勞工調職至同一關係企業內其他家公司所生之法律關係及其後續之 問題。另在跨國企業興起後,對於跨國關係企業在國際間之調職應如何處理亦屬 於本研究所關切之問題。  6 .

(1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嘗試用以下之架構來分析,期能一一釐清各該問題,以 明確勞資雙方之權利與義務:第一章:包括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 究範圍與限制以及研究架構;第二章釐清關係企業的定義,主要是參考公司法上 的定義,並且指出公司法對於關係企業定義的限制,再次參考德國勞動法上關係 企業之定義,參酌我國公司法上以及德國勞動法上對於關係企業之定義,提出本 文對於我國勞動法上關係企業應如何界定;第三章探討關係企業之構成是否會影 響到勞動法上雇主之概念,如有,是影響到功能性雇主之概念,抑或是勞動契約 雇主之概念,並參酌我國以及德國實務與學說,提出本文之觀點;第四章主要在 定義調職之概念、調職與雇主指示權(或謂指揮權)之關係,4針對關係企業內. 政 治 大 內調職與企業內調職、派遣、出差之相同與相異之處。第五章主要針對雇主得否 立 事先取得使勞工於關係企業內調職之權利,而於調職時毋庸再次經勞工現時或事. 調職之問題,勞工與關係企業內各公司可能的法律關係加以分類,以及關係企業. ‧ 國. 學. 後之同意。若雇主可取得調職之權利,是否需要勞工同意?又勞工同意之形式為 何?該權利之行使有無其他限制?又行使之法律效果為何?皆為本章的探討重. ‧. 點;第六章則是針對調職後影響勞工權益甚鉅之工作年資是否併計問題、勞工退. y. Nat. 休或資遣時平均工資的計算問題、是否有關係企業範圍的終止保護問題以及勞工. sit. 被調職後勞動條件的變動問題、勞工歸建回原公司的問題;第七章針對以上問題. al. er. io. 做出結論,期能針對目前實務上爭執頗多的關係企業調職問題提出一些解決之道。. n. 本文的研究架構圖如下:   . Ch.  . engchi. i n U. v.                                                                   4. 以指示權名之者,參見黃越欽,勞動法新論,臺北:翰蘆,修訂三版,2006年9月,頁195。以 指揮權名之者,參見呂榮海,勞動法法源及其適用關係之研究,臺北:蔚理法律,2002年2月, 頁333。. 7 .

(20)  . 關係企業之定義(界定討論範圍).    . 關係企業對雇主概念的影響(是否影響到法人格的獨立性).    . 調職之的定義、分類、與其他概念的分野(界定討論範圍).   調職權之取得(是否需勞工同意、同意之形式).    . 調職權之行使有無限制.    . 調職權行使之效力.  . 治 政 大 特殊調職問題─關係企業的終止保護 立.    . io.    . al. n.  . 圖表 4 研究架構. Ch. engchi.                . 8 . y. sit.  . 結論. Nat.  . ‧.  . 調職後歸建之問題. er.  . 調職後相關勞動條件之問題. ‧ 國.  . 學.  . i n U. v.

(21) 第二章 關係企業及其相關概念 由於我國關係企業常常於工作規則中訂定關係企業調職條款,或者以同意書 方式使勞工同意於關係企業間之調職,從而關係企業之定義對於勞動法有其意義, 在上述情形關係企業之範圍即涉及勞工被調職之範圍。但我國勞動法相關法律並 沒有對於關係企業做一定義,而實定法中對於關係企業做定義者,乃公司法之關 係企業章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殊關係企業。勞動法上關係企業的定義及範圍為 何,有論者認為應以「實質之控制關係」以為斷,5但多數勞動法學者在提及關 係企業時,皆未對之做定義,從而亦無法推知是否勞動法上關係企業與公司法上 關係企業作同一解釋,抑或作不同於公司法上關係企業之解釋,故勞動法上關係 企業究應如何界定,即有探究之必要。 . 第一項 公司法關係企業的立法旨趣6. 學. ‧ 國. 治 政 第一節 我國實體法上對關係企業的定義及其限制 大 立. 關於我國公司法何以於民國 86 年增訂關係企業專章,學者認為: 「關係企業. ‧. 於我國經濟發展上現已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在企業經營方式上,亦已取代單一 企業成為企業經營之主流。惟公司法自民國 18 年制定公布迄今,仍一貫以單一. y. Nat. sit. 企業為規範對象,對關係企業之運作尚乏規定,已難因應目前實際需要。茲為維. al. er. io. 護大眾交易之安全,保障從屬公司少數股東及其債權人之權益,促進關係企業健. n. 全營運,以配合經濟發展,達成商業現代化之目標,乃參考外國立法例,並衡酌. Ch. 7. 我國國情,增訂關係企業專章。」    . engchi. i n U. v. 亦有學者認為:「我國公司法自民國十八年制定公布以來,一貫以單一企業 為規範對象。但公司法這種以「每一公司都是獨立主體」的假定,並沒有反映現 實公司經營的真正情形。研究指出,某些公司相當程度之控制權為他公司所掌握。 換言之,一家公司雖然在法律上為獨立之主體,但在實際上經營卻非完全獨立經                                                         5. 吳宗諺,集團企業間員工調動之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頁42。 6 關於公司法關係企業立法背景的說明可參見王泰銓、王志誠合著,公司法新論,臺北:三民, 增訂四版,2007年,頁693-694。王泰銓,公司法新論,臺北:三民,初版,1998年,頁389-391 。 7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 ,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7年,頁651-652。. 9 .

(22) 營,而必須聽命於其他公司。因之,民國八十六年六月立法院為正視此種控制權 的存在,對關係企業之運作加以規範,乃參考德國、美國之立法例,並衡酌我國 國情,增訂「關係企業專章」共計十二條,以維護大眾交易之安全,保障從屬公 司少數股東及其債權人之權益,促進關係企業健全之營運,並達成商業現代化之 目標。」8    另有學者認為:「我國公司法自民國十八年制定公布以來,仍一貫以單一企 業為規範對象,對關係企業之運作尚乏規定,已難因應工商社會之實際需要。按 關係企業於我國經濟發展上,現已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在企業經營方式上,亦 已取代單一企業,成為企業經營之主流。茲為維護大眾交易之安全,保障從屬公 司少數股東及其債權人之權益,促進關係企業健全營運,以配合經濟發展,達成 商業現代化之目的……」9 . 立.  . 政 治 大. ‧ 國. 學. 相似的觀點亦可見於民國 86 年時任經濟部長蕭萬長先生的立法說明: 「關係 企業於我國經濟發展上現已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在企業經營方式上,亦已取代 單一企業成為企業經營之主流。惟我國公司法自民國 18 年制定公布迄今,仍一. ‧. 貫以單一企業為規範對象,對關係企業之運作尚乏規定,已難因應目前實際需要。. y. Nat. 茲為維護大眾交易之安全,保障從屬公司少數股東及其債權人之權益,促進關係. n. al. er. io.  . sit. 企業健全營運,以配合經濟發展,達成商業現代化之目的……」10 . i n U. v. 由上學者及立法說明可知關係企業章之立法目的無非在於:1.維護大眾交易. Ch. engchi. 安全 2.保障從屬公司少數股東及其債權人之權益 3.促進關係企業健全營運 4.達 成商業現代化。雖然關係企業之立法目的不在於解決特定勞動法上的問題,但是 關係企業的存在確實會對於關係企業內的勞動關係產生影響。例如關係企業中的 控制公司,透過其對於從屬公司的影響力,要求子公司制定控制公司所希望的工 作規則等。又例如本文所研究的,控制公司在其公司及從屬公司以工作規則規定 勞工在關係企業中調動等。故公司法上關係企業的定義對於勞動法具有重要的意 義。                                                          8. 鄭玉波著,劉連煜增訂,公司法,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0年,頁267-268。 9 梁宇賢,公司法論,臺北:三民,修訂四版,2000年,頁615。 10 立法院公報,第86卷,第23期,院會紀錄,頁117。 http://lis.ly.gov.tw/ttscgi/lgimg?@862301;0116;0199,最後瀏覽日2011/04/16。. 10 .

(23) 第二項 公司法關係企業的定義 經濟部民國 98 年 12 月 24 日經商字第 09802173660 號函,曾對關係企業做 如下解釋: 「按公司法所稱關係企業,係指獨立存在而相互間具有下列關係之企 業: (一)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公司。 (二)相互投資之公司。公司持有他公司有 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額,超過他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半數 者為控制公司,該他公司為從屬公司。此外,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他公司之人事、 財務或業務經營者亦為控制公司,該他公司為從屬公司。又推定有控制與從屬關 係之情形有二: (一)公司與他公司之執行業務股東或董事有半數以上相同者。 (二) 公司與他公司之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有半數以上為相同之股 東持有或出資者。再者,公司與他公司相互投資各達對方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 政 治 大 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超過半數者,或互可直接或間接控制對方之人事、 立 財務或業務經營者,互為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於計算公司所持有他公司之股份 資本總額三分之一以上者,為相互投資公司。相互投資公司各持有對方已發行有. ‧ 國. 學. 或出資額時,應連同下列各款之股份或出資額一併計入:(一)公司之從屬公司 所持有他公司之股份或出資額。 (二)第三人為該公司而持有之股份或出資額。 (三). ‧. 第三人為該公司之從屬公司而持有之股份或出資額。公司法第 369 條之 1、之 2、. y. Nat. 之 3、之 9、之 11 分別定有明文。又依公司法第 369 條之 2 第 2 項規定,控制人. sit. 事、財務、業務經營者,為實質關係之控制。公司法令對於非公開發行公司間是. er. io. 否具有實質關係一節,並無另為規定,係參照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訂頒之. al. v i n Ch 條規定認定之(如附件)。具體個案請依上開規定判斷。」  engchi U   n. 『關係企業合併營業報告書關係企業合併財務報表及關係報告書編製準則』第  6. 上述函釋基本上仍是對於公司法關係企業相關法條所做的法條整理,並沒有 特別的說明各該法條的詳細操作,故以下將就公司法第 369 條之 1:「本法所稱 關係企業,指獨立存在而相互間具有下列關係之企業:一、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 公司。二、相互投資之公司。」做詳細之介紹。11   .                                                         11. 所謂「獨立存在」 ,依學者之見解乃指「法律上之人格獨立存在而言」,參見鄭玉波著,劉連 煜增訂,公司法,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0年,頁268。. 11 .

(24) 第一款 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公司 依照公司法第 369 條之 2 規定: 「公司持有他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額, 超過他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半數者為控制公司,該他公司 為從屬公司。除前項外,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他公司之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者 亦為控制公司,該他公司為從屬公司。」及公司法第 369 條之 3:「有左列情形 之一者,推定為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一、公司與他公司之執行業務股東或董事有 半數以上相同者。二、公司與他公司之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有 半數以上為相同之股東持有或出資者。」學者有將其區分為「形式上之控制及從 屬公司(資本參與型)」、「實質上之控制及從屬公司(實質控制型)」「推定之控 制及從屬公司」者,12亦有僅以法條(即公司法第 369 條之 2 第 1 項、第 369 條. 政 治 大 上控制及從屬公司、實質上控制及從屬公司,以及推定控制及從屬公司三種分類, 立 故以下將以此三種分類對於公司法「有控制從屬關係」的認定做一介紹。 . 之 2 第 2 項、第 369 條之 3)做區分者。13但事實上上述二種分類仍不脫於形式. ‧ 國. 學. 第一目 形式上之控制及從屬公司(資本參與型). ‧. 公司法第 369 條之 2 第 1 項規定: 「公司持有他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 額,超過他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半數者為控制公司,該他. Nat. sit. y. 公司為從屬公司。」依此規定,即以形式上有表決權股份總數及出資額作為認定. er. al. n.  . io. 標準,蓋超過有表決權股份總數及出資額半數已能實質控制從屬公司。14 . Ch. i n U. v. 本項所謂他公司(即被控制公司),係指有限公司、兩合公司及股份有限公. engchi. 司。無限公司依公司法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 「公司不得為他公司無限責任股東。」 故無限公司不得成為從屬公司的對象。公司若轉投資於兩合公司只能成為其有限 責任股東。又依本項「公司持有他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或資本總額,……」之規 定觀之,所謂「持有他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之他公司應指股份有限公司。所謂 「持有他公司資本總額」之他公司應指有限公司或兩合公司而言。依公司法之規 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之資本為股份,其他種類公司之資本係由各股東之出資額                                                         12. 王文宇,公司法論,臺北:元照,二版,2005年,頁633-634。 13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 ,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7年,頁654-656。 14 王文宇,公司法論,臺北:元照,二版,2005年,頁632。鄭玉波著,劉連煜增訂,公司法, 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0年,頁269。柯芳枝,公司法論(下) ,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7 年,頁654。. 12 .

(25) 之和組成之故。再者,由於有限公司每一股東不問出資多寡,均有一表決權。但 得以章程訂定,按出資多寡比例分配表決權。兩合公司之有限責任股東不得執行 公司業務。因此,本項之他公司若屬有限公司或兩合公司,公司縱持有他公司之 出資額超過該他公司資本總額之半數,該公司並非當然能控制他公司。15申言之, 控制公司可以為無限公司、兩合公司、有限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16但從屬公 司僅得為兩合公司、有限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又從屬公司為兩合公司時,控 制公司需要持有該兩合公司資本總額之一半;當從屬公司為有限公司時,亦同。 惟當從屬公司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控制公司需要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的一 半。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的關係可以整理為下圖:       . 立.  . ‧.  . Nat. y.  . ‧ 國.  . 學.  . 政 治 大. sit.                                                         15. n. al. er. io.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 ,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7年,頁654。更深入的評論可參閱王 志誠,公司法:第八講「關係企業之認定及治理結構」 ,月旦法學教室,第35期,2005年9月,頁 74。王氏認為,由於股份有限公司採取一股一表決權及多數決原理,其股東會之普通決議,是以 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公司法第174 條),故以持有有表決權之股份比例作為對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具有控制力之形式認定標準,應屬 合理。相對地,以持有出資多寡之比例作為對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是否具有控制力之形式認定標 準,則與現行公司法就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之表決權分配標準,未必完全一致。. Ch. engchi. i n U. v. 以有限公司而言,公司法第102條第1項規定:「每一股東不問出資多寡,均有一表決權。但 得以章程訂定按出資多寡比例分配表決權。」可見如有限公司章程未訂定按出資多寡比例分配表 決權,即使持有出資額超過資本總額之半數,並非當然得控制有限公司。又以兩合公司而言,因 公司不得成為他公司之無限責任股東(公司法第13條第1項),故一公司必也僅得成為兩合公司 之有限責任股東,而不得成為無限責任股東。然而兩合公司之有限責任股東不得執行公司業務及 對外代表公司(公司法第122條),且對於特定重大事項亦無決定權(公司法第13條第1項第1款 、第29條第1項第1款),因此一公司即使持有兩合公司之出資額超過資本總額之半數,實質上並 無法控制兩合公司。有鑑於此,在立法論上應不區分公司種類,而一律以是否持有他公司過半數 之表決權為控制與從屬關係之形式認定標準。 16 關於關係企業章適用的範圍亦可見於立法理由: 「……目前尚有無限公司、兩合公司、有限公 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等四種……均有可能發生控制與從屬關係及相互投資之情形……」,參見立法 院公報,第86卷,第23期,院會紀錄,頁120。http://lis.ly.gov.tw/ttscgi/lgimg?@862301;0116;0199 ,最後瀏覽日2011/04/16。. 13 .

(26)        . 從屬公司. 持有資本總額一半成立控制關係.  . 兩合公司. 控制公司. 有限公司. 無限公司 兩合公司 有限公司. 從屬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圖表 5 形式關係企業之構成 資料來源:本文自製.  . 政 治 大 應連同左列各款之股份或出資額一併計入:一、公司之從屬公司所持有他公司之 立. 依公司法第 369 條之 11 規定: 「計算本章公司所持有他公司之股份或出資額,. 股份或出資額。二、第三人為該公司而持有之股份或出資額。三、第三人為該公. ‧ 國. 學. 司之從屬公司而持有之股份或出資額。」此是用意是「防止公司以迂迴間接之方 式持有股份,規避關係企業之規範。」17申言之,本條第 1 款之情形乃合計控制. ‧. 公司與從屬公司對於「他公司」之股份或出資額,第 2、3 款在於防止控制公司. sit. y. Nat. 以第三人持股或出資間接達到控制之效果。 . io. er. 第二目 實質上之控制及從屬公司(實質控制型). al. 公司法第 369 條之 1 第 2 項規定: 「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他公司之人事、財. n. v i n 務或業務經營者亦為控制公司,該他公司為從屬公司。」本條項係以直接或間接 Ch U i e h n c g 控制他公司之人事任免權或支配其財務或業務經營之控制關係為斷。所謂直接控 制,乃持有他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額未過半數,卻可實質操縱他公司之人 事、財務或業務經營者;所謂間接控制,如甲公司控制乙公司,乙公司控制丙公 司,甲即可透過乙而控制丙。18深究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之形成,基本上在於原 本各自獨立存在之公司間存有某種控制關係,而公司對於他公司所行使之控制, 主要表現於任免董事及經理人等人事權或支配公司財務或業務經營。在公司持有                                                         17. 王文宇,公司法論,臺北:元照,二版,2005年,頁634。柯芳枝,公司法論(下),臺北: 三民,增訂六版,2007年,頁655。鄭玉波著,劉連煜增訂,公司法,臺北:三民,增訂六版, 2000年,頁269。 18 王文宇,公司法論,臺北:元照,二版,2005年,頁634。. 14 .

(27) 他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額超過他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或資本總 額半數時,實質上已能控制他公司,當然可直接控制他公司之人事、財務或業務 經營。除此之外,若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他公司之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者,亦 為控制公司,該他公司為從屬公司。至於控制權之取得,究係由於轉投資或其他 原因,則非所問。19    另外有關公司間存有「控制契約」的問題,若造成某公司得對他公司之人事、 財務或業務經營加以指揮,是否屬於此處所謂「控制從屬」之範圍,對此有學者 認為: 「按我國公司法於 86 年引進德國關係企業規範時,雖無引進『契約上關係 企業』之整體規範架構,僅引進『事實上關係企業』規範體系,但解釋上自應將 因『控制契約』所產生之控制情形涵蓋在本項之範圍內。蓋現行公司法第 185. 政 治 大 營契約等,因此,在無有力之理由,足以排除因『控制契約』所產生之控制情形 立. 條明文承認若干企業契約之合法性,包括營業租賃契約、營業委託契約及共同經. ‧ 國. 學. 於本項之範圍內,解釋上自應認為本項包括控制契約的情形在內。」20對此本文. 認為應視該控制契約是否符合公司法第 369 條之 2 一公司持有他公司過半表決權 或過半資本額、一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他公司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之情形或第. ‧. 369 條之 3 推定之情形,尚不得單純以「控制契約之名義」即認定構成公司法上. y. io. sit. 第三目 推定之控制及從屬公司. er. Nat. 之關係企業,而在有上述情形之一時,始認定為關係企業。 . al. v i n Ch 左列情形之一者,推定為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一、公司與他公司之執行業務股東 engchi U 或董事有半數以上相同者。二、公司與他公司之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 n. 鑑於實質控制關係的認定不易,21公司法特別於第 369 條之 3 做如下規定: 「有. 本總額有半數以上為相同之股東持有或出資者。」然此並非公司法控制從屬關係 的認定有三種態樣,控制從屬關係依然只有公司法第 369 條之 2「形式上之控制 及從屬公司」 、 「實質上之控制及從屬公司」兩種態樣。但是考慮到實質控制關係 認定的不易,所以特別於公司法第 369 條之 3 規定符合構成要件時,就推定為公.                                                         19 20 21.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 ,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7年,頁655-656。 鄭玉波著,劉連煜增訂,公司法,臺北:三民,增訂六版,2000年,頁270。 王文宇,公司法論,臺北:元照,二版,2005年,頁634。. 15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嫌犯被逮捕後表示當初 從網路上搜尋取得或他 人指定之中小企業公司 會計部門或負責人寄送 含惡意程式之電子郵件,.

從小到大都在台中唸書,大學就讀 ○○ 大學國貿系,學習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後

最新的權威性的美國市調公司─鮑爾市場研究公司 J.D.Power. 1)

從去年 11 月開始,主辦單位便積極向各企業詢問意願,於今年 2 月 確定邀請 Yahoo!公司及 D-Link

從去年 11 月開始,主辦單位便積極向各企業詢問意願,於今年 2 月 確定邀請 Yahoo!公司及 D-Link

從去年 11 月開始,主辦單位便積極向各企業詢問意願,於今年 2 月 確定邀請 Yahoo!公司及 D-Link

美好時刻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活動及貿易展覽會作統籌的公司,其中婚禮 派對佔業務的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