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菌菇風潮」-李婉綾創作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菌菇風潮」-李婉綾創作論述"

Copied!
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碩士論文

「菌菇風潮」-李婉綾創作論述

「Fungi

Mania」- Discussion on Creation of Wan-Ling Li

研 究 生:李婉綾

指導教授:高永隆 教授

(2)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Fungi Mania」- Discussion on Creation of Wan-Ling Li

「菌菇風潮」-李婉綾創作論述

Student:Wan-Ling Li

Advisors:Yung-Lung Kao

(3)

「菌菇風潮」

-李婉綾創作論述

Fungi Mania」- Discussion on Creation of Wan-Ling Li

by

Wan-Ling Li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 of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The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cember, 2014

Thesis Supervisor: Yung-Lung Kao, Ph.D

(4)

i

「菌菇風潮」-李婉綾創作論述

研究生:李婉綾

指導教授:高永隆 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摘要

本研究以「菌菇」為創作主題,分析其生長特質及外在形體,並參考東西方文化中的意 象,及藝術表現中的菌菇,結合自我內心情感與現今社會人群間事物的感受,以此為主要的 走向;論文敘述分別以創作理念、表現形式與技法、作品分析與意涵為主要架構,探討「菌 菇風潮」一系列作品的發想。從相關文獻中,了解菌菇的生長特質及多變的外在形體,及在 東西方文化中常見的象徵與意涵,藉由結合菌菇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作品,透過其特質與風格, 使筆者受到影響與啟發,藉此實踐在筆者的藝術創作裡。透過生活經驗與自身情感的感受, 結合文獻剖析,發展出特有的繪畫風格,藉此傳達自我內心情感,及自身的創作理念。最後 以創作過程的檢討與心得,及研究的媒材使用為結論,並思考未來創作的方向,希望透過此 創作可引發觀者對自身周遭人事物,可以再多一分關懷與認同。 關鍵字:菌菇、風潮、寄生、象徵、綜合媒材

(5)

ii

「Fungi Mania」- Discussion on Creation of Wan-Ling Li

Student:Wan-Ling Li Advisors:Yung-Lung Kao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Abstract

The present writer takes fungi as the concept of work as well as the topic of this thesis. The study not only analyzes the feature and appearance of fungi but also refers to the fungus images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s. The study mainly stresses on how fungi present in artistic works and how they express individual’s emotions and people’s feelings nowadays. Also,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oduction of the series of work, “The fungi mania” and is written under the frame,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work,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techniques, and work analysis. From related references, the present writer acquires the feature of fungi, their various forms, and the symbolization of that in both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By those artistic works applied with mushrooms fungi and by their varied styles, the present writer is inspired and influenced to proceed artistic works. By combining life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feelings with literature review, the present writer also develops an exclusive painting style to express emotions and to illustrate the concept of work. Besides,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the reflections coming from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iscussions about media adop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also offers the present writer the future direction for artistic works. The present writer expects bring inspiration to viewers so as they can recognize and concern the milieu in which they are living.

(6)

iii

目 錄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 3 第三節 創作架構與步驟 ...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真菌 ... 6 第二節 菌菇在文化中的意象 ... 13 第三節 藝術表現中的菌菇...19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 30 第一節 創作理念 ... 30 第二節 表現形式與媒材技法 ... 36 第三節 創作過程 ... 40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詮釋 ... 43 第五章 總結...80 參考文獻 ... 82

(7)

iv

表目錄

(8)

v

圖目錄

圖1-1 創作架構流程圖...4 圖2-1 孢子囊(王也珍,1995)...8 圖2-2 接合孢子(王也珍,1995)...8 圖2-3 放射毛黴(王也珍,1995)...8 圖2-4 麵包黴(王也珍,1995)...8 圖2-5 冬蟲夏草(王也珍,1995)...9 圖2-6 紅麴菌(王也珍,1995)...9 圖2-7 柔膜菌(張東柱、周文能,2005)...9 圖2-8 羊肚菌(張東柱、周文能,2005)...9 圖2-9 擔子菌類的結構特徵(張東柱、周文能,2005)...10 圖2-10 青黴菌(王也珍,1995)...10 圖2-11 麴菌(王也珍,1995)...12 圖2-12 暗色粉瘤菌(鄭元春,1988)...12 圖2-13 靈芝紋樣(葉應燧、葉淑琴、葉篤毅,2002)...14 圖2-14 新韶如意(李蒼彥,1988)...15 圖2-15 仙壺集慶(李蒼彥,1988)...15 圖2-16 清御筆緙絲新韶如意(清高宗,清朝)...15 圖2-17 神農尋靈(張東柱、周文能,2005)...15 圖2-18Alice in Wonderland(美國電影宣傳圖,2010)...16 圖2-19Mushroom Fairy...17 圖2-20 藍色小精靈-蘑菇村的巨人(林淑貞,2012)...18 圖2-21 楓之谷(2005)...18 圖2-22 蘑菇(齊白石,1957)...19 圖2-23 香菇(齊白石,1947)...19

(9)

vi

圖2-24 冬菇(張大千,1958)...20

圖2-25 菌(張大千,1967)...20

圖2-26 A PUMPKIN(草間彌生,1999)...22

圖2-27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草間彌生,2012)...23

圖2-28 Mushroom Aown(草間彌生,2010)...23

圖2-29 Mushroom(草間彌生,2002)...23

圖2-30 blessing(Erika Yamashiro,2008)...24

圖2-31 polka dot(Erika Yamashiro,2009)...24

圖2-32 rabbit hole(Erika Yamashiro,2008)...25

圖2-33 swing(Erika Yamashiro,2009)...25 圖2-34 champignons-1(Ronald Curchod,2008)...26 圖2-35 champignons-2(Ronald Curchod,2008)...27 圖2-36 champignons-3(Ronald Curchod,2008)...27 圖2-37 champignons-4(Ronald Curchod,2008)...27 圖2-38 窺之一(李婉綾,2014)...28 圖2-39 李婉綾(李婉綾,2014)...29 圖2-40 李婉綾(李婉綾,2014)...29 圖3-1 底層渲染圖。...37 3-2 滴流效果圖。...38 3-3 異生(李婉綾,2014)局部...39 3-4 窺之二(李婉綾,2014)局部,螢光效果...39 圖3-5 依附之一(李婉綾,2013)草圖...40 圖3-6 依附之二(李婉綾,2013)草圖...40 圖3-7 依附之三(李婉綾,2013)草圖...40 圖3-8 依附之四(李婉綾,2013)草圖...40

(10)

vii 圖3-9 窺之一(李婉綾,2013)草圖...41 圖3-10 窺之二(李婉綾,2013)草圖. ...41 圖3-11 窺之三(李婉綾,2013)草圖. ...41 圖3-12 窺之四(李婉綾,2013)草圖. ...41 圖3-13 窺之一(李婉綾,2013)草圖...42 圖3-14 窺之一(李婉綾,2013)草圖...42 圖3-15 窺之一(李婉綾,2013)草圖...42 圖3-16 窺之一(李婉綾,2013)草圖...42 圖3-17 窺之一(李婉綾,2014)...45 圖3-18 窺之二(李婉綾,2014)...45 圖3-19 窺之三(李婉綾,2014)...45 圖3-20 窺之四(李婉綾,2014)...45 圖3-21 窺之一(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46 圖3-22 窺之二(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46 圖3-23 窺之三(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46 圖3-24 窺之四(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46 圖3-25 變異之一(李婉綾,2014)...48 圖3-26 變異之二(李婉綾,2014)...48 圖3-27 變異之三(李婉綾,2014)...48 圖3-28 變異之四(李婉綾,2014)...48 圖3-29 依附之一(李婉綾,2014)...50 圖3-30 依附之二(李婉綾,2014)...50 圖3-31 依附之三(李婉綾,2014)...50 圖3-32 依附之四(李婉綾,2014)...50 圖3-33 依附之一(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51

(11)

viii 圖3-34 依附之二(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51 圖3-35 依附之三(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51 圖3-36 依附之四(李婉綾,2014)螢光效果...51 圖3-37 牽絆之一(李婉綾,2014)...53 圖3-38 牽絆之二(李婉綾,2014)...54 圖3-39 牽絆之三(李婉綾,2014)...55 圖3-40 牽絆之四(李婉綾,2014)...56 圖3-41 沾黏(李婉綾,2014)...58 圖3-42 束縛(李婉綾,2014)...60 圖3-43 蔓生之一(李婉綾,2014)...62 圖3-44 蔓生之二(李婉綾,2014)...63 圖3-45 蔓生之三(李婉綾,2014)...64 圖3-46 蔓生之四(李婉綾,2014)...65 圖3-47 蔓生之五(李婉綾,2014)...66 圖3-48 異生(李婉綾,2014)...68 圖3-49 休憩之一(李婉綾,2014)...70 圖3-50 休憩之二(李婉綾,2014)...71 圖3-51 冷漠之森(李婉綾,2014)...73 圖3-52 沉睡之一(李婉綾,2014)...75 圖3-53 沉睡之二(李婉綾,2014)...75 圖3-54 感官之一(李婉綾,2014)...77 圖3-55 感官之二(李婉綾,2014)...78 圖3-56 感官之三(李婉綾,2014)...79

(12)

1

第一章 緒論

藝術是什麼,對筆者來說藝術沒有絕對性的答案,應該說凡是一體兩面,兩面都 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優劣,因為面對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經驗、不同的族群,所 有觀點、想法都是有可能性的,所以在筆者的藝術創作之中沒有絕對性,也就是說每 張作品都可以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讀方式,一切取決於畫面給觀者帶來何種感受與 想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現今社會的快速變遷之下,近幾年來事物都有所改變,從原本人與人面對的購 物方式,轉變成人與科技產品的消費型態;從原本的美麗山川,變成都市叢林。改變, 使生活機能更加便利,但也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心與心之間的溫度越來越 冷。對於物質生活的要求越來越好、越來越高,也使得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更 加的冷漠與忽視。面對這些優質的生活、忙碌的生活、便捷的生活,所衍生出來的疏 離感及虛榮感,導致社會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改變。 過去有一段長達三年的通勤時間,每日搭著熟悉的車次,看著同樣的景色、同樣 的人群,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習慣在車廂內觀察每一位乘客的一舉一動,在車廂內 的情景不外乎就是睡覺、聊天、看書之類的活動,看似平凡無奇的行為卻讓我看的很 著迷,因為在日復一日的通勤時間中,偶爾會發現平日熟悉的人、事、物突然有些微 小的變化,像是「今天怎麼突然穿的不一樣了」,或是「怎麼在這一站下車了呢」,在 這種平淡日子裡的小事物之中找的了趣味,而長期下來不知不覺的就養成了這種觀察 人群的習慣了。

(13)

2 現在搭著大眾運輸時,也依然很習慣的觀看著車廂內人群的一舉一動,看著人與 人的互動、言語中的內容,下意識的開始猜想「他們之間的關係」,或者是「他們等 等要去哪做什麼」諸如此類的小事。而現在搭車所看到的情景跟以往中記憶的有些不 同,一上車所看到的情景,大多就是不停滑著手機螢幕的人群,而我依然觀察著一切 的人群事物,突然之間彷彿覺得自己的四周有一個隱形的牆,將自己獨立在那個空間, 靜靜的看著一切事物的發生,一瞬間覺得自己像是隱藏在大都市之中的偷窺者,專心 滑著手機的人們似乎沒有發現,有一雙眼睛正一直窺視著他們。自身就如同菌菇的生 長表現,在大自然的存在著卻又不被人注意,靜靜的看著事物的發生,是當局者卻像 個旁觀者一樣,冷漠的窺視著社會中人們的一舉一動,藉此來強調現今人與人、與物 之間疏離的關係。希望藉由菌菇生長的不起眼特質,來象徵如同在都市中大大小小不 起眼的人、事或物,將自我幻化成菌菇隱藏在都市的小角落,偷偷的看著人群的變化。 透過這樣觀察的表現方式,希望可以讓人群對周遭事物多留心一點。 本文透過菌菇的圖像、特性與其結合發展出以下幾點目的: 一、 利用菌菇的生長特性來比喻個體面對環境中的隱匿特質,將其安置在畫面之中, 因其不顯眼的特質,有如躲在小角落偷偷看著一切事物發生的窺視者。 二、 透過菌菇的外在形體多變的特色,來象徵社會之中形形色色人物的特質,希望 藉此反思外物與內在真實的價值。 三、 透過此創作,希望引發觀者對自身周遭人事物,可以再多一分關懷與認同。

(14)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運用不同的題材去做關於社會現象與自身經驗的連結,題材本身的意義所指的範 圍很廣泛,所以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著重於以下: 一、 題材方面鎖定以「菌菇」為創作主題,分析其生長特質及外在形體,並參考東西 方文化中的意象,結合自我內心情感與現今社會人群間事物的感受,以此為主要 的走向。 二、 以2013 年到 2014 年之間「菌菇風潮」一系列主題作品為主要探討對象,分析其 創作理念與作品風格的發展與形成。並根據以往大學時期描寫花卉的形態、色彩, 將其延伸在描繪菌菇的圖像及畫面的構成之上,藉此讓菌菇的外觀造型與顏色表 現更加的柔和絢麗。 三、 創作媒材方面,以麻紙為主要基底紙,再以水彩、國畫顏料、水干顏料、礦物顏 料為主要繪畫媒材,結合其他繪畫顏料(夜光塗料等),進行綜合性的媒材創作。 創作技法方面,背景使用渲染的技法,使色與色之間柔和的銜接再一起,營造出 既夢幻又舒適的氛圍;透過色彩層層堆疊與漸層的技法,突顯主體的層次感,使 其與背景更加有所區別。

(15)

4

第三節 創作架構與步驟

本論文以「菌菇」作為主題發想核心,利用其生長特性與外在形體等特質,並參 考東西方文化中的意象,及藝術表現中的菌菇,結合自我內心情感與反應現今社會給 人的感受為主要走向;論文敘述分別以創作理念與實踐、表現形式與技法、作品分析 與意涵為主要架構,探討「菌菇風潮」一系列作品,規劃架構如下圖: 圖1-1 創作架構流程圖 「菌菇風潮」-李婉綾創作研究 研究動機與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範圍 名詞釋義 文獻探討 真菌 菌菇在文化中的意象 藝術表現中的菌菇 創作理念與實踐 創作面向 創作媒材與技法 審視與修正 作品呈現 結論與建議

(16)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 菌菇

「菌菇」,分類學家將其歸類為「真菌」界,而菌菇是屬於大型高等的真菌,其 「子實體」因體型肉眼明顯易見,所以又被稱為「大型真菌」,通稱菇類、蘑菇1。 在本創作論述中的「菌菇」,取其生長特性之概念作為創作中的題材。另一方面, 也取其在大自然不起眼的生存特色,作為在生活之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人、事或物。

二、 風潮

比喻一時轟動喧騰的事物,造成日後人、事或物與社會風氣隨之的傾向,是種不 可阻遏的社會趨勢2。 本創作論述之中「風潮」為界定一個狀態的元素,在無形之中所產生的思想勢力。

三、 寄生

在生物學上是指一種生物依附於另一種生物之中;並且從被寄者身上攝取養分供 自身維持的生命現象;而在觀念之上就是依附他物生活 。 在本創作之中,取其依附的意念作為人、事或物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四、 象徵

以有形的事物來表現無形的觀念或情感,透過某種意象為媒介,藉以陳述的表達 方式。 在本創作之中,將內心情感與生命經驗等無形之念,藉此手法表現於畫面之中。 1 張東柱、周文能‧著,《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P18。 2 教育部電子辭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對於「風潮」的解釋,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檢索日期 2013 年 11 月 16 日。

(17)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論文是以「菌菇」為主題的創作論述,本章第一節先由真菌植物的生長特 質與外型等進行探討,第二節談論菌菇在文化中的意向,第三節藝術表現中的菌菇, 藉由將菌菇作為創作元素之一的藝術家之作品,作為創作題材之依據,藉由以上文獻 探討中的解讀,作為本創作研究的論點。

第一節 真菌

在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菇、具有療病健生的冬蟲夏草、麵包中的酵母菌,都是真菌。 為何稱之為「真菌」,是因為我們習慣將肉眼無法看見的細微單細胞生物叫做細菌, 又慣稱菇類生物為菌,為了不將兩種菌搞混,所以才稱之為「真菌」,在英文之中兩 種菌是完全不同的單字3。真菌是一群生物的總稱,其共同的特徵是個體都由纖細的 菌絲體構成,體內缺乏葉綠素,所以他們的生存方式為寄生、腐生及共生。在傳統分 類上,真菌被歸到植物界,但目前則已被獨立出來為真菌界4。 早期人類不知道菌菇為何而出現、如何生長,只知每當大雨過後便是菌菇出現的 時間。相傳古希臘羅馬人認為野菇是有機物分解或雷擊後所產生的物質,直至十八世 紀的科學家才發現,這些菌菇大多是藉由孢子繁衍而來,而與苔蘚、蕨類同屬於以孢 子繁衍的生物。而菌菇因其外表時常被歸類到植物界,但其卻不具有像植物能自行光 合作用的葉綠體,且與麵包上的酵母菌親緣更近,故分類學家將其歸類為「真菌」界 5。依據生殖構造的不同,真菌被分為四大類:接合菌類、子囊菌類、擔子菌類、不 3 王也珍,《有趣的真菌》,臺中,國立自然科博物館,1995,P3。 4 同注 4,P11。 5 張東柱、周文能‧著,《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P18。

(18)

7 完全菌類6,在上述四大真菌類中,接合菌類和不完全菌類是屬於眼睛無法直接觀測 到的,而子囊菌類和擔子菌類是屬於大型的真菌,為肉眼可以觀察辨認的,本節將以 這四大真菌類為主要介紹。

一、 生長特質

在顯微鏡下的真菌,有著許多纖維絲條交錯盤繞的菌絲,是所有真菌生物共同的 基本構造,而具有不斷生長菌絲的真菌,只要有適合的養分和環境條件,這些便能無 限的生長;也因不具有葉綠體,只能有寄人籬下的宿命;但具有長生不老的生命,外 在的枯萎也只是進入了「休眠」狀態,一旦重獲養分又會「甦醒」。相對於高等生物 而言,真菌類的生命可說是永無止盡的7。 其主要營生模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 腐生 腐生性的真菌僅生長在沒有生命的有機物質上,利用分解木材的纖維素與木 質素作為營養來源;或是透過分解動物屍體及其排遺、土壤內的腐植質,吸收其 中的養分藉以維生,如靈芝、烏芝即是如此生存的8。 (二) 寄生 寄生性的真菌可入侵活的寄主體內,並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其寄主對象包 括樹木、草本植物或動物,藉由吸取寄主體內的養分維生,如常見的冬蟲夏草9。 (三) 共生 可視為無害寄生真菌類,因此它們也會入侵活的寄主體內,只是它們不會對 寄主造成傷害,反而是有益於寄主形成互利的共生,如松茸、牛肝菌就是以此維 生10。 6 王也珍,《有趣的真菌》,臺中,國立自然科博物館,1995,P13。 7 張東柱、周文能‧著,《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P18-19。 8 同注 8,P38-39。 9 同注 8,P39。 10 同注 8,P40-41。

(19)

8

二、 外在形體

菌菇所擁有的顏色是七彩繽紛,由於它傘狀的外型與多彩的顏色,如同開在森林 之中的小花,總是帶著奇異又夢幻的色彩。菌菇有著千變萬化的外觀,「好像一把小 傘」這是常聽到形容菌菇的比喻,其實除了人們常見筆狀、傘狀、球狀造型外,菌菇 也有珊瑚狀、鳥巢狀、羊肚狀、星形狀、籠子狀……等多變的造型11,而依外在形體 通常將菌菇以下四類: (一) 接合菌類 其特徵是菌絲體粗大,無性生殖的孢子在孢子囊內形成(圖 2-1),有性生殖的 孢子是接合孢子(圖 2-2),如:放射毛黴(圖 2-3)、水玉黴(圖 2-4)12。 圖 2-1 孢子囊 圖 2-2 接合孢子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17)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17) 圖 2-3 放射毛黴 圖 2-4 麵包黴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19)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25) 11 張東柱、周文能‧著,《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P20。 12 王也珍,《有趣的真菌》,臺中,國立自然科博物館,1995,P29。

(20)

9 (二) 子囊菌類 其外觀特色是孢子生長在子囊內,如:冬蟲夏草(圖 2-5)、紅麴菌(圖 2-6)、 柔膜菌(圖 2-7)、羊肚菌(圖 2-8)13。 圖 2-5 冬蟲夏草 圖 2-6 紅麴菌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37)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35) 圖 2-7 柔膜菌 圖 2-8 羊肚菌 (資料來源:張東柱、周文能,2005:P.29) (資料來源:張東柱、周文能,2005:P.29) 13 張東柱、周文能‧著,《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P29。

(21)

10 (三) 擔子菌類 擔子菌類,即為人類最常見的菌菇類。其主要是由子實體、孢子、菌絲三大 部分組成,一般擔子類的結構特徵大致如下(圖 2-9): 圖2-9 擔子菌類的結構特徵 (資料來源:張東柱、周文能,2005:P.18-19。)

(22)

11 而擔子菌類依照其形態又可分為四種: 表2-1 擔子菌類型態 (一)、 褶菌類:主要特徵是菇體大多 呈現傘狀,傘狀內側有菌褶,如:香菇、 草菇、金針菇等。 (二)、 無褶菌類:屬於大型擔子菌, 其子實層大多呈現孔狀、平滑狀、褶稜 狀,如:靈芝、牛樟芝等。 (三)、 腹菌類:子實層包裹在腹部般 的菌體內,一旦孢子成熟後,菌體開烈 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造型,如:鬼筆、馬 勃、鳥巢菌等。 (四)、 膠質菌類:其主要特徵是菇體 軟質而有彈性,且潮濕時成膠質狀, 如:木耳、銀耳等。 資料來源:張東柱、周文能,2005:P.24-29

(23)

12 (四) 不完全菌類 由於找不到它們有性世代,無法將它們歸類,所以只好籠統歸於一群,這一 類的菌類通常產生許多分生孢子14,如:青黴菌(圖 2-10)、麴菌(圖 2-11)、暗色 粉瘤菌(圖 2-12)。 圖 2-10 青黴菌 圖 2-11 麴菌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101) (資料來源:王也珍,1995:P.101) 圖 2-12 暗色粉瘤菌 (資料來源:鄭元春,1988:P.2) 在自然科學或插畫圖鑑中紀錄了許多關於菌菇類的型態,例如:張東柱、周文能 所著的《野菇圖鑑》以及黃崑謀所繪的《菇顏》中就記錄與描繪了許多不同樣貌、不 同品種的菌菇,從以上多變的菌菇外觀,作為菌菇造型的圖像創作基礎,引發創作上 菌菇類造型的延伸,進而轉變出其他特殊造型的菌菇體創作型態。 14 王也珍,《有趣的真菌》,臺中,國立自然科博物館,1995,P99。

(24)

13

第二節 菌菇在文化中的意象

真菌也曾深入人類的心靈世界,為古老文化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中國以靈芝 象徵吉祥如意、歐洲人將毒蕈視為惡兆、北美西岸印地安人藉由膜拜菌神以求取靈力, 南美印地安人的巫醫則透過嚼食毒蕈以得到通靈的經歷。除此之外,在民間傳說與童 話故事中也會加入真菌的角色,因而發展出民族真菌學來專門探討人類文化與真菌的 關連15。

一、 東方文化

菌菇,在東方文化中早在戰國時期就有紀錄了,其在《列子》、《呂氏春秋》中 有著關於菇類食用與栽培的紀載,而在許多的東方國家中,如中國、日本、韓國等, 自老祖宗時代便開始流傳著許多菇類的神奇療效,例如:靈芝、冬蟲夏草、牛樟芝、 茯苓等具有藥用價值的菌菇類16。因其在古代稀有而珍貴,又具有治療的功效,所以 常常被認為是祥瑞的象徵,尤其是靈芝更是被象徵為「長生不老」、「起死回生」、 「返老還童」的代表,自古以來靈芝被視為「瑞芝」、「仙芝」17,認為靈芝表皮上 的環狀紋路為「瑞徵」、「慶雲」,因此靈芝成為東方文化中崇拜的對象,發展出各 種的靈芝紋飾(圖 2-13)。而中國常見的如意亦是取其形體外型去做變化(圖 2-14、圖 2-15),也時常出現在宮廷繪畫中(圖 2-16)象徵著吉祥如意。在中國山西應縣佛宮寺內 的壁畫,也發現了神農尋靈的圖像出現18(圖 2-17),而在道教的醫學中甚至被視為「仙 藥」。 15 王也珍,《有趣的真菌》,臺中,國立自然科博物館,1995,P13。 16 張東柱、周文能‧著,《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P42。 17 葉應燧、葉淑琴、葉篤毅,《中華吉祥圖》,香港,中華書局,2002,P64。 18 同注 16,P120-121。

(25)

14 圖2-13 靈芝紋樣

(26)

15 圖 2-14 新韶如意 圖 2-15 仙壺集慶 (資料來源:李蒼彥,1988:P.145) (資料來源:李蒼彥,1988:P.79) 圖 2-16 清御筆緙絲新韶如意 圖 2-17 神農尋靈 (資料來源:故宮書畫數位典藏資料檢索, (資料來源:張東柱、周文能,2005:P.121)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16 日)

(27)

16

二、 西方文化

在西方國家之中,菌菇類卻反而常被認為是迷幻有毒的代表,在愛麗絲夢遊仙境 之中,故事場景出現了大量的菌菇類,而故事主角愛麗絲就是因為誤食了香菇,而變 大變小的產生幻覺。在其特別又鮮豔的造型之下,卻蘊含著致命的毒素,如果誤食的 話會產生噁心、暈眩、幻覺、嗜睡的症狀,所以通常伴隨著菌菇類出現的場景,大多 是一些奇幻虛無的想像空間(圖 2-18)。而在西方,菌菇類也時常與一些巫術畫上等號, 在童話故事中的巫婆,所調配的毒藥通常也會看見菌菇的身影。 由於菌菇類大多是透過孢子的傳遞繁衍,當其孢子傳播的過程中,散落的孢子就 像是閃閃而下的粉末,在視覺上看來就如同有小精靈環繞在四周,所以在西方世界中 菌菇的出現,也時常伴隨著一些小精靈的存在(圖 2-19)。 圖2-18〈Alice in Wonderland〉,美國電影宣傳圖,2010 (資料來源:魔鏡夢遊官方網站,檢索日期2014 年 01 月 02 日)

(28)

17

圖2-19〈Mushroom Fairy〉,Oil on Board

(29)

18

三、 電玩動漫文化

因為菌菇類在一般人的印象之中,總是出現在ㄧ些想像的場景裡,所以菌菇類的 造型很容易被拿來當電玩動漫中的場景,如1958 年由比利時漫畫家沛優及其夫人共 同創作的一部漫畫,描寫一群生活在大森林中,戴著白色小帽子的精靈故事〈藍色小 精靈〉19中,所有的精靈都是居住在香菇造型的房子(圖 2-20);在一款 2D 圖形橫向捲 軸的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免費網路遊戲〈楓之谷〉20當中,有著香菇造型的怪物及 許多出現香菇的場景(圖 2-21)。 圖2-20 藍色小精靈-蘑菇村的巨人 (資料來源:林淑貞,2012:封面) 圖2-21 楓之谷 (資料來源:楓之谷,2005。) 19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藍色小精靈,檢索日期 2014 年 01 月 02 日。 20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楓之谷,檢索日期 2014 年 01 月 02 日。

(30)

19

第三節 藝術表現中的菌菇

在東方傳統繪畫中,習慣將自然生活常見之物融入於繪畫當中,是一種真實生活 的寫照。透過寫意的繪畫形式,將自然生活的觀察及精神層面的感受,表現於畫面之 中。在齊白石與張大千兩位畫家的作品中,可看見對於菌菇的描繪,這是畫家對於生 活的一種紀錄,藉由墨韻來呈現最真實的生活樣貌。

一、 傳統繪畫中

在齊白石眾多繪畫題材當中,蔬菜類的作品也很常出現,他將日常所見的東西, 寄予了精神上的內涵,在其作品之中的菌菇,以寫意的手法將菌菇的形體描繪出來(圖 2-22、圖 2-23),同時也將生活中的自然物最直接的表現出來。 圖2-22 齊白石,〈蘑菇〉,紙本設色、墨,30×25 圖 2-23 齊白石,〈香菇〉,紙本設色、墨,34×22 (資料來源:何恭上,1999:P.181) (資料來源:何恭上,1999:P.198)

(31)

20 張大千在著名的山水畫外,也有以日常生活常見物為題材的水墨作品,有別於他 所常見的山水畫作,以寫意渾厚的風格描繪菌菇,透過墨色濃淡之間的變化,將野菇 的形體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現(圖 2-24、圖 2-25),除了自然的描述景物外,也回歸到繪 畫最原始的本質,反應畫家的心靈層面的感受。 圖2-24 張大千,〈冬菇〉,紙本設色、墨 (資料來源:高嶺梅,2006:P.61。) 圖2-25 張大千,〈菌〉,1967,紙本設色、墨,86×51cm (資料來源:賈德江,2003:P61)

(32)

21

二、 當代藝術中

由於菌菇多變的外在形體以及本身那詭譎的形象,通常給人的印象是迷幻的、神 秘的,是營造畫面主要氣氛的關鍵,所以在當代藝術之中也會看到菌菇的身影,然而 在以下畫家的作品之中,可以看到菌菇因其外型或是本身意涵的不同,給畫家帶來不 同的感受,進而以各種形式出現於繪畫之中。 (一) Kusama Yayoi (1929-) 1929 年出生於日本,生長在一個母親極為傳統的的家庭,自小受家庭環境 及自身部份聽力障礙的影響,讓他生活在焦慮、幻想或者是幻覺之中。從小就 時常帶著素描本到家裡經營的堇花苗圃裡玩,在那裡她發現自己可以聽得到動 植物的聲音與它們做溝通,感覺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透過繪畫將其記錄下來, 而這些經歷成了她繪畫的原點21。 當說到草間彌生時,最直接被人想到的就是「圓點」,她說:「這些一點一 點的色點是聚集的量子,是黑白反相的網眼。我有一個心願,希望自己能夠掌 控這些圓點,從自己的位置,度量宇宙的無限。」22而這無窮反覆延伸出現的圓 點的神祕根源,來自於她在家鄉時的繪畫經驗,在白紙上用墨汁描繪一群細碎 的斑點,用鋼筆畫出像細胞狀的排列組合,如植物莖幹的剖面圖,畫一些搞不 清楚實體卻又不可分割的連鎖組合。23在草間彌生的作品之中「A PUMPKIN」(圖 2-26)成為一個重要的主題。她深受南瓜可愛又肥圓的造型所吸引,讓她有種精 神上的安定感。 21 草間彌生‧著,鄭衍偉‧譯,《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臺北,木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1,P92。 22 同注 22,P44。 23 同注 22,P49。

(33)

22 圖2-26 草間彌生,〈A PUMPKIN〉,1999,畫布、壓克力,194×259cm (資料來源:胡志宜,2010:P.73) 從1967 年起草間彌生開始在紐約展開一連串的乍現24演出。曾在紐約中央 公園裡的「愛麗絲夢遊仙境」銅像前舉行的乍現活動,當時的標語為:「愛麗 絲是嬉皮的始祖,因為第一個在低潮時喝飄飄啤酒的就是愛麗絲。我是現代的 愛麗絲,像愛麗絲穿越鏡子那樣,打開通往奇幻與自由世界的大門。」25對於從 小就有幻覺的她來說,她自認自己就像是愛麗絲,而這樣的表演藝術中也一貫 的出現她所慣用的「圓點」,運用反覆出現且綿延不斷的圓點,作為自我消融 的象徵。

在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插畫繪本中,可以看見無限的

圓點在菌菇上出現(圖 2-27),不停地生長出來布滿了全部,此外,在其他創作上 也可以看到布滿圓點的菌菇(圖 2-28、圖 2-29)。在草間彌生的作品之中,被無限 斑點佈滿的菌菇,讓人在視覺上有一種錯亂的感覺,彷彿這些斑點會從菌菇上, 一路的延伸至畫面外觀者所存在的世界,影響了自身的創作在視覺上的運用。 24 Hapappening,是一種表演藝術的形式,這個名詞涵蓋了許多完全不同的表演內容。創作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 舉行乍現演出,這種演出活動通常有許多即興成分,結合音樂、影像等多種創作形式,且會邀請觀眾一同參與。想要打破 觀眾和作品間的界線,讓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份。有些人把Hapappening 這個名詞翻成「偶發藝術」,「偶發」或「事件」 強調它隨機發生的特徵。此文取自《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P188。 25 草間彌生‧著,證衍偉‧譯,《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臺北,木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1,P158。

(34)

23

圖2-27 草間彌生,〈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2012 (資料來源:Lewis Carroll,2012:P.60-61)

圖2-28 草間彌生,〈Mushroom Aown〉,

2010,畫布、壓克力,130.3×97cm

圖2-29 草間彌生,〈Mushroom〉, 2002,畫布、油彩,91×72.7cm (資料來源:artnet,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28 日) (資料來源:CAFA ART INFO,

(35)

24 (二) Erika Yamashiro (1979-) 1979 年出生於日本沖繩縣,是一位插畫設計家。他的作品時常出現許多小 動物,例如小鳥、小貓、兔子,而這些動物時常環繞在一位沉睡的少女旁,畫 面給人有如童話故事般的夢幻情節(圖 2-30)。菌菇在她的畫面之中也是一個很重 要的元素之一,營造出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情景(圖 2-31、圖 2-32)。 而 Erika Yamashiro 的插畫,總是瀰漫的一股甜甜卻又有點怪異的氣氛(圖 2-33),有種在美好的下午茶時光裡,突然會出現什麼事情般的預感,讓人好奇 的想去猜測,在畫面中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這種在美好事物中營造點 神祕、詭譎的氛圍,也影響了自身的創作。 圖2-30 Erika Yamashiro,〈blessing〉,2008,畫布、油彩,30×60cm (資料來源:Erika Yamashiro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07 日)

圖2-31 Erika Yamashiro,〈polka dot〉,2009,畫布、壓克力,35×70cm (資料來源:Erika Yamashiro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07 日)

(36)

25

圖2-32 Erika Yamashiro,〈rabbit hole〉,2008,畫布、壓克力,53.0cm×65.2cm (資料來源:Erika Yamashiro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07 日)

圖2-33 Erika Yamashiro,〈swing〉,2009,畫布、壓克力,50.0cm×60.6cm (資料來源:Erika Yamashiro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07 日)

(37)

26 (三) Ronald Curchod (1954-) 1954 年出生於瑞士,在家鄉原本是位圖文設計師。到法國之後,成為一位 自由業性質的廣告插畫家。1985 年開始與文化背景做合作,其作品大多是帶有 強烈視覺的,畫面風格總是帶給人一股詭異的氣氛,而創作的媒材通常是壓克 力與水彩混合著使用。 在他的作品之中也創作了一系列關於菌菇的作品(圖 2-34、圖 2-35、圖 2-36、 圖2-37),在一大片單色調的畫面之中,菌菇繪於中間搭配著各種奇特的造型, 成為最搶眼的主題,整幅畫給人一種神祕又平靜的感覺。在他的插畫中,菌菇 獨特的外型成為繪畫的主體,將菌菇的造型做無限的想像與變化,打破了大眾 對菌菇造型上的想像,在造型上給了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也影響了筆者對於 菌菇的造型有了更多的變化。 圖2-34 Ronald Curchod,〈champignons-1〉,2008,畫布、壓克力 (資料來源:Ronald Curchod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3 年 11 月 28 日)

(38)

27 圖2-35 Ronald Curchod,〈champignons-2〉,2008,畫布、壓克力 (資料來源:Ronald Curchod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3 年 11 月 28 日) 圖2-36 Ronald Curchod,〈champignons-3〉,2008,畫布、壓克力 (資料來源:Ronald Curchod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3 年 11 月 28 日) 圖2-37 Ronald Curchod,〈champignons-4〉,2008,畫布、壓克力 (資料來源:Ronald Curchod 官方網站,檢索日期 2013 年 11 月 28 日)

(39)

28

三、 小結

總觀以上三位結合菌菇進行創作的藝術家,歸納出他們所具的特質與筆者受到的 影響與啟發之相關特點: (一) Kusama Yayoi 的作品中,反覆、無限的圓點是她常使用的元素,所以筆者也 將此藉以運用,透過反覆的圈線(圖 2-38)、直線、曲線,或是無數的菌菇寄生在 其之上,不斷的出現在畫面之中,藉此做自我經驗與感受的延伸,並以同色系做 顏色上漸層的變化,使目光聚焦於中心。 圖2-38 李婉綾,〈窺之一〉,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40)

29 (二) Erika Yamashiro 擅長營造一股甜膩的氛圍於畫面之中,以菌菇與甜點、各種 動物做為創作元素,將看似不相關的個體,巧妙的結合在同一個時空中,產生出 另一種甜美風格中詭譎的氣氛,就如同筆者的〈蔓生〉(圖 2-39)、〈休憩〉(圖 2-40) 等系列作的氛圍一樣,想以此營造出更多的變化性及可塑性,結合自身情感的寄 託,創造出屬於自我的奇幻仙境。

圖2-39 李婉綾,〈蔓生之三〉,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2014,紙、綜合媒材,35×27cm2-40 李婉綾,〈休憩之一〉, (三) Ronald Curchod 所描繪的菌菇皆擁有特殊的造型,獨樹一格外貌,是源自於 作者本身對形體有著無限的創造力。影響了筆者在創作上,對於菌菇的外觀有了 更多的嘗試與突破,創作出具有自身風格的菌菇,融合細膩的層次與色調,表達 筆者看似內心平靜中隱藏的不安。

(41)

30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之創作以「菌菇」結合自身對於社會周遭的觀察及自我生 命經驗的感受為創作方向,藉此去做延伸探討。

第一節 創作理念

希望透過藝術創作來表現與傳達生活之中的感受,以平日自身感受與經驗,將自 己幻化為菌菇融入在畫面之中,結合其隱匿的特性,置身其中並讓人難以察覺,靜靜 的依附著,任由一切事物的發生與改變,參與其中但卻又不影響其所帶來的變化。

一、

寄情與象徵

藝術,就其本質而論便是一種象徵。一說象徵,人們容易狹隘的歸攏到法國詩 壇的象徵主義流派,我們在這所說的是一種寬泛意義的象徵,近乎日本廚川白 村所說的「廣義的象徵主義」。26 象徵,就是有限形式對於無限內容的直觀顯示。因此,任何美學現象和藝術現象 都多少帶有一些象徵色彩,象徵客觀世界,象徵主體心靈,象徵主、客觀交會的人類 生活27。如同東方繪畫中常出現的梅蘭竹菊、山川水景,或是西方繪畫中的幾何抽象, 都不只是單純畫面所呈現的景色或圖像而已,其中其實蘊含了許多意象,安排的物件 多少都有寄情、象徵的意涵存在。 在生活之中隨處可見象徵意象,它們不僅僅是心理醫生對患者進行心理分析治療 26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P227 27 同注27,P227。

(42)

31 的依據,在孩童的隨手塗鴉中也有不少象徵意象。象徵意象的產生,有時候是人類內 心潛意識地自然生成的表達方式,而這些表達方式又不能完全用文字、言語來表達28。 象徵意象本身不僅在不同文化傳統之中都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人類的思想及行動等 方面精神活動過程的影響也非常重要29。然而象徵源於人類潛意識的精神活動過程, 有些藝術家在創作作品的當下,未必完全了解自我潛意識狀態下使用的象徵語言,需 經過一段時間與經歷後,才能發現那些象徵意象所隱喻的內涵30。人類主要透過說話、 寫字、圖象與手勢等不同系統的符號形式,來進行訊息傳遞及溝通交流。象徵用來表 示人類對於潛在的創造力、生命力等力量的認知,是象徵符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之 一,就是用來表述人類內心的心理活動與精神世界31。 (一) 東方文化-以物寄情 東方文化因為從小的儒家思想教育,所以使得在個性與思維上是屬於比較婉 轉、溫潤的,在很多方面不會將內心情感直接的顯露或是表達出來,故在東方繪 畫創作之中,習慣藉物寄情、以物寓意,藉此抒發繪者的內心的情感與思想,也 希望透過畫面引起觀者共鳴。 在東方的藝術創作活動中,儘管也有理性思維的介入,如結構的安排,段落 的佈局,但從總體上呈現為一種精神活動的情感狀態32,東方的藝術作品格調較 高且富有深刻的寓意,不僅希望藉此對觀者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且試圖幫助人 們更深入地了解自我的內心世界。因而在中國的藝術作品中,常藉由一些高尚的 的主題來傳達精神與道德的意境33。 (二) 西方文化-象徵意寓 28 David Fontana‧著,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臺北,米納貝爾出版公司,2003,P2-3。 29 同注 29,P5 30 同注 29,P57。 31 同注 29,P1-2。 32 黎玲、張小元、張晶燕、李紅梅‧合著,《藝術心理學》,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P110。 33 同注 29,P54-55。

(43)

32 在世界上各種西方文化的藝術史中,都記載了人類所創造最具代表性的象徵 文字與圖案,而世間無處不見的象徵,是人類自然地表現人事物或概念等複雜的 意象,並藉以傳達其訊息。在西方繪畫中象徵主義的畫家,通常具有洞察力,必 須忽視理性的思考,將生活日常的景物化做象徵符號,變成個人的內心現象34, 而這一類的畫家作品通常帶有詭異與神秘的色彩,畫面有如幻想的夢幻世界一 般。 綜合以上東西方的寄情象徵,我們可以知道在這些象徵原型及強烈符號之中, 正反映我們藏在心靈最深處的力量或是未被察覺的天賦,儘管這些內在能量大多 是無意識的,但可以透過藝術來探索這些神秘的欲望35。

二、

夢境與現實

夢是人類潛意識的精神產品,在夢境中許多象徵都具有正反兩面互相矛盾的意 涵,有時是積極的象徵,有時又是消極的象徵。夢可分為三個層次,由於第三 層次的夢通常會出現寓意深刻的象徵意象,所以這一類的夢通常與人類的潛意 識狀態有關,包含了許多難以言語的心理狀態36。 創作的靈感來自於平日對生活周遭的觀察與感受。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 都有獨自面對他人、事或物所與生俱來的不同面貌,因為人性的多面性和價值觀的變 化,不停刺激過去只有單純生活經驗的個體,透過自省感覺就像是有兩個意識同時存 在一個身體,理性的層面要求適應並接受現實社會洪流的趨勢;然而感性的內在卻在 心中呼喊,自我心中的對話不斷矛盾、纏繞著思緒,太過深刻的感受,使得腦中時常 34 張心龍,《西洋美術史之旅》,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P174。

35 Mark Robert Waldman‧編,于佩君‧譯,《治療者─轉變我們內在與外在傷口》,臺北,地球書房,2004,P9。

(44)

33 會閃過一些影像,有時候記不得究竟是現實,還是夢境,只好藉由創作將自己親身體 驗的感受,情緒變化、無法抹滅的印象刻畫出來。 人自身的心智與記憶能力一般來說是前意識的意志,而個人潛意識的意志則是由 許多單獨的或是片段記憶匯集而成。然而這些破碎的記憶通常是人在自我夢境中所體 驗的,或是從某些稍縱即逝的記憶瞬間偶然得到的37。而人類的行為與動機,皆由潛 意識主導,進而表現於文學與藝術創作之中38。故創作對筆者而言也是抒發在都市生 活之中所感受到的壓力與情感。過去有段時間經歷了半年短暫的實習,而在那期間發 現自己慢慢地,變成了自我過去非常排斥的樣貌,於是開始感到猶豫,到底是要回歸 原來,還是跟著環境改變,然而在自我情感的矛盾之下,覺得自身開始產生變異。像 是處在社會叢林中生存的人們,如潮濕森林裡的菌菇,有著千奇百怪的外貌、各種顏 色的保護層,在此已失去最初原有的外貌,早已變異成各種冰冷詭異的形體,所看到 的都只是一些表象,隱藏在這些表象之下的,才是內心真正的情感。將這些已變異的 形體一一繪出,從中探討其存在的價值,並非是毫無用處的,因為這些變異的形體, 正是構成一切事物重要的元素。 而在這都市叢林之中,也有著一群盲目追求流行的族群,他們往往只關注在事物 的表面,而外在美好的情景,對他們來說就是代表了一切,不在乎事物的本質,似乎 沒有發現寄生在「流行」之上的菌菇,正一步步的吸食著他們,帶領他們走向自我的 幻滅。 人與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人與社會亦是如此,在現代社會快速成長之下, 人們在物質方面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追求;然而在追求的過程之中,人與人的關係也 越來越遠,而產生了一股疏離感,就像是一個孤獨的個體,獨自的杵在那冰冷的世界。 而菌菇類大多都不是繪畫之中的主角,通常是扮演著配角或是穿插的場景物而已,就 像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小人物一樣,不起眼的存在,卻又扮演著推動社會運轉這種重要 37 David Fontana‧著,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臺北,米納貝爾出版公司,2003,P5-6

(45)

34 的角色。 希望透過菌菇,來象徵猶如在都市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流行文化的推波助瀾, 以及高品質、高消費的時代來臨,而引起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虛榮性和炫耀性 的生活形態,所產生的冷漠感、疏離感。希望透過不起眼,卻又自然的生存在任何空 間之下的菌菇,以對比的手法來顯示現代人與人的關係。

三、

侵蝕與重生

個體能夠在自由開放的繪畫活動過程,釋放其內心種種的糾葛或情結,而從自 由自在安全的藝術創作活動中,塑造了一個屬於他/她自己心靈的和緩空間,而 在心理上達到了精神慰藉的功能39。 繪畫不是簡單的藝術表現,而是含蘊許多個體的心理表達,一筆一畫,畫面布局, 都富有相當潛在的心理意識表達,是自然情感的表達40。筆者透過繪畫創作,反覆的 檢視自我內心深處,再藉由畫面將自我心中情感具體化的呈現出來,創作不但是自我 表達的過程,也是隱藏著其許多情感的包袱,藉由創作的過程,盡可能的將所有的偽 裝拋棄,而淋漓盡致地將真正的自我嶄露在畫面之上41。而繪畫創作是一種管道以幫 助個體發展自我意識與自我發現的方法,是創作者情感的投射作用。個體運用了各種 不同的、且是屬於他/她自己的象徵符號語言來表現,無形之中獲得了釋放的愉快,藉 此得到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是自我覺知的過程42。 在人們的內心世界裡,有一些感受是不願意直接表達出來的,這時他們通常選擇 39 范瓊方,《藝術治療-家庭動力繪畫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P12-13。 40 David Fontana‧著,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臺北,米納貝爾出版公司,2003,P3。 41 同注 40,P178。 42 同注 40,P183。

(46)

35 用象徵意象來表述自身內心與精神上更深層的次的直覺反應43。在東方中國人喜歡以 自然物來比喻人體,如柳腰、杏眼;而西方人則反之,喜歡用人體來象徵自然物,不 管何者,可以知道藝術家在創作時,喜歡使用常見的自然物與人體互相象徵,或將自 然物來隱喻內心情感44。故筆者創作的元素主要由「菌菇」和「人體」構成,將兩個 在日常生活中,無直接相關的物件,透過繪畫將其巧妙的結合在同一個空間中,藉此 來探究其中的依附關係,發展出更多的畫面構成,及風格形式上的創新。 菌菇,通常給人的印象是迷幻的、神秘的、夢境的,是營造畫面氣氛的關鍵元素 之一。筆者將菌菇給人常見的感官,如潮濕、作噁、陰暗、腐蝕等,將其轉化成帶有 爛漫、夢幻色彩的型態,藉此營造出超脫以往的視覺與感官,將原本令人作噁的事物, 透過外在轉換與包裝,變成令人舒服又迷幻的,藉此來描繪透過外衣的包裹與轉變, 原本不被世人喜愛的事物也有機會可以改變,但也隱喻在美好外表之內,那不為人之 的醜陋心態。 而有著細長外觀的菌菇,從人體內不斷的生長出來,就如同神經纖維般的生長於 人體之上,象徵從內心深層中的情感具現化,纖細的神經絨毛輕輕的搔癢著人體,像 是有股極盡鬱悶的思緒騷動著內心。而筆者自身的生活經驗中,有著無數的思緒、情 感,就像是一個個急於冒出頭的膿包佈滿於表皮之上,不同形態的菌菇,象徵筆者在 每個時期不同的感官變化、不同的情感思緒,許多錯綜複雜的情感交織在體內時,極 大的壓力像是要衝破身體般的,不停地向外鑽動,最終一個個的突破表皮,以不同樣 貌生長出來,各種姿態的菌菇恣意地寄生於肉體之上,而那有著無窮無盡複雜情感思 緒的肉體,像是不斷提供這些菌菇養分一樣,成了它們舒適滋養的溫床。 43 David Fontana‧著,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臺北,米納貝爾出版公司,2003,P2 44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P236

(47)

36

第二節 表現形式與媒材技法

在創作的過程中,透過畫面的構成、色彩的安排,結合畫面主題的元素意涵,與 自身的情感相互連結,希望能在當中有所突破,並建立出個人的繪畫風格。以下將創 作過程中的形式風格與技法分析如下:

一、

表現形式

「菌菇風潮」為主題的一系列作品中,以平塗的技法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將主 要描繪的主體放置於畫面中央,使觀者更容易將視線聚焦於此,背景大多沒有太多刻 劃,只有淡淡地以淺色漸層繪上,藉以營造一股夢幻舒適的氣氛,也保留紙上原本的 纖維條紋,以此直接表現出蔓佈在整長畫面之上無數的菌絲,象徵那些從自我經驗中 無數理不清的思緒,並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觀者,使觀者能有更多的想像與解讀的 空間。 在這一系列的作品裡,主體大多是以菌菇與其他物件做結合,藉由細膩的線條勾 勒出那細緻情感,無數個以細長型態出現的菌菇,對映了筆者敏感的內在思維,以及 那敏銳的觀察與感受。畫面的主體色調大多以淺粉色系為基底,再以柔和的淺寒色系 作為輔色,呈現舒適、夢幻的空間意象,使得寒色與暖色之間可以自然的融合再一起, 藉以呈現在溫潤柔美的的色調中,隱藏著神秘無解的內在思維,使整體畫面更有想像 的空間。

二、

媒材與技法

作品所使用的基底紙主要是以麻紙為主,運用麻紙本身的紋路,讓畫面看起來彷 彿有無限的菌絲生長在上面,與紙上所繪的菌菇互相呼應,藉以營造出一種菌菇永無 止盡漫佈的氛圍,再依照一定比例調製成的膠礬塗於紙上,礬能使紙張不易吸水而使 墨色不易暈開,適合拿來繪製較細緻的畫作。以煮過的澄粉為黏著劑,此黏著劑的黏 度與透明度較高,較不會影響其基底紙。將上過膠礬水的紙張,自行裱褙在畫布之上。 而主要使用的顏料有水干顏料、礦物顏料、水彩顏料、墨汁、夜光塗料等多樣性媒材

(48)

37 來增加畫面的豐富性。繪畫工具是以具柔軟性的羊毫、及方便勾勒細線的圭筆與面相 筆,再加上羊毛製成的排筆為主。 在上色之前,習慣會再上一層薄薄的膠礬水,然後依顏料的顆粒粗細及其特性, 越下面的基底層顆粒要越細,膠要越濃;而越往上層顆粒可越粗,膠要漸淡。打好底 色待乾之後,先以細筆沾墨將其線條勾勒出來,其後以水彩顏料、水干顏料等繪製畫 面,其顏料順序如同打底一般,顆粒細在下;顆粒粗在上,這樣才會顯現出顏料的特 性及光澤感。上層再以夜光塗料製造出菌菇的特殊質感,最後再以礦物顏料細部收尾 的動作,使畫面更加豐富及更有細緻的質感。 綜合以上過程,所使用到的繪畫技法如下: (一) 渲染 在底層的部分,使用牛頓水彩顏料,及動物膠加上色粉做為基底,先以清水 刷上一層,再以排筆做大面積的上色,待畫面半乾時,再做第二層的渲染,如此 反覆大約三到四次,做出底層所需的質感與畫面的氛圍(圖 3-1)。 圖3-1 底層渲染圖 (二) 堆疊 在做完底層的部分後,為了避免日後顏料脫落,會再上一層膠礬水,待乾之 後,開始進行顏料的層層堆疊,主要會將顏料以小碟子做分類,每個碟子內只有 一種顏色,並免其混色造成繪畫的混濁感。每一層都只做薄薄的堆疊,慢慢製造 其層次感。

(49)

38 (三) 噴灑 在大致的畫面完成後,會使用刷子或噴瓶作局部性的噴灑,製造出更細緻的 質感。 (四) 滴流法 在底層噴濕後,將圖畫直立起來,藉由水流動的特性,以半自動的技法,使 上層顏料呈現片狀流動的痕跡(圖 3-2),依照顏料的深淺、顏色與滴流的方式,所 呈現出來的滴流效果是無法預測的,屬於偶發性的創作技法,更增添了畫面的豐 富性。 圖3-2 滴流效果圖 (五) 平刮法 在底層塗上第一層顏料,帶其全乾後,在圖上第二層顏料,趁第二層顏料半 乾時,使用噴霧器將圖畫打溼,在使用橡膠材質的刮刀,在畫面上來回的平刮, 會自然的顯現出下層的顏色,藉此反覆操作,可以使背景更有層次,製造出在液 體裡的感覺(圖 3-3)。

(50)

39 圖3-3 李婉綾,〈異生〉,局部,2014,紙、綜合媒材,53×45.5cm (六) 局部修飾 在畫面的部分,使用雲母粉、夜光塗料,做出菌菇特有的質感,與畫面特殊 的氣氛(圖 3-4)。 圖3-4 李婉綾,〈窺之二〉,局部,螢光效果,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51)

40

第三節 創作過程

創作的靈感來自於對日常生活的感情抒發,在擬定創作理念後,首先進行草稿的 繪製,並將文獻探討中所提及的元素,結合內心情感的圖像符號,透過畫面構成的表 現,將想傳達的語彙轉換成圖像,構圖於畫紙之上,透過草圖、染色、勾線等步驟去 繪製,將內心的感受及經驗呈現於作品之中。

一、

作品草圖

圖3-5 〈寄生之一〉,草圖,2013, 紙、鉛筆、水彩,22.5×15.5cm

圖紙、鉛筆、水彩,22.5×15.5cm3-6 〈寄生之二〉,草圖,2013,

圖3-7 〈寄生之三〉,草圖,2013, 紙、鉛筆、水彩,22.5×15.5cm

圖紙、鉛筆、水彩,22.5×15.5cm3-8 〈寄生之四〉,草圖,2013,

(52)

41

圖3-9 〈窺之一〉,草圖, 2013,紙、鉛筆,27×22cm

圖2013,紙、鉛筆,27×22cm3-10 〈窺之二〉,草圖, 圖3-11 〈窺之三〉,草圖, 2013,紙、鉛筆、水彩,27×22cm

圖2013,紙、鉛筆、水彩,27×22cm3-12 〈窺之四〉,草圖,

(53)

42

二、

〈窺之一〉繪畫過程

本創作構成作品依序為: 1、 草稿:依照初步的構想,先繪製草圖於畫布紙之上(圖 3-13)。 2、 染色:依照需求先染上背景底色(圖 3-14),依顏料特性依序染上。 3、 勾線:在底稿上由淺至深,依序勾上不同顏色的線條(圖 3-15)。 4、 完成:經局部修飾後,作品完成(圖 3-16)。

圖3-13 〈窺之一〉,草圖 1, 2013,紙、鉛筆,27×22cm

圖3-14 〈窺之一〉,草圖 2, 2013,紙、鉛筆、水彩,27×22cm

圖3-15 〈窺之一〉,草圖 3, 2013,紙、鉛筆、水彩,27×22cm

圖3-16 〈窺之一〉,草圖 4, 2013,紙、鉛筆、水彩,27×22cm

(54)

43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詮釋

本章將以2013 年到 2014 年之間的作品做更詳細的分析與探討,個別分析作品的 創作理念及畫面的構成表現,藉由分析創作理念與作品風格的發展與形成,使觀者能 更加貼近的了解筆者當時繪畫過程中的心境,將創作過程中經歷到的一些環境上與思 考上的轉變,透過不同的色彩風格與畫面構成,漸漸發展出後續一系列的作品。

(55)

44 作品名稱:〈窺之一、二、三、四〉 創作年代:2014 創作媒材:紙、綜合媒材 作品尺寸:27X22cm 作品說明: 躲在層層包裹住的外表內,露出一雙正在窺視著外面世界的眼睛,彷彿那身旁長 出的不起眼菌菇般,靜靜的看在外界冰冷的世界,而無限的從內在產生一層又一層的 隔閡,像是自我保護的自動機制,因為有著外層的保護,所以反而更能跳脫其中的觀 看著一切事物的發生。這一雙毫無表情的雙眼,看著外界的世界,說是感到絕望的看 著,並非如此,只因麻木長期的觀看之下,已成為一雙失去表達自我情感的雙眼而已。 畫面表現: 藉由無數的圈線、細線、曲線構成之下,形成一個卵形,圓滑的形體象徵著自我 保護的軀殼,因害怕受到外界的評論及傷害,及不想讓人直接輕易看透內心深層的情 感,所以將自身躲藏在其中,只願露出一對沒有情緒的雙眼,窺望著外在世界。藉由 變化不同的線條構成,來代表筆者這種不同的內在情緒,圓圈象徵筆者正困在某個思 緒之中,那走不出的無限漩渦;直線象徵筆者面對無數個複雜的環境關係,那築起的 一道道界線。在色調方面,選擇在視覺中帶有緊繃感的暖紅色系,使看是平靜的畫面 中有著一股悠悠的緊張感。而那些菌菇皆以不自然的方式生長在上面,透過夜光顏料 的使用,使得在黑暗之中,只看見發光中的菌菇,以此表示當自身處於那深不見底的 黑暗之中,唯有那寄生於本體的菌菇能被世人所見,顯得格外的無奈與諷刺。

(56)

45 圖 3-17 李婉綾,〈窺之一〉,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 3-18 李婉綾,〈窺之二〉,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 3-19 李婉綾,〈窺之三〉,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 3-20 李婉綾,〈窺之四〉,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57)

46 圖 3-21 李婉綾,〈窺之一〉,螢光效 果,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 3-22 李婉綾,〈窺之二〉,螢光效 果,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 3-23 李婉綾,〈窺之三〉,螢光效 果,2014,紙、複合媒材,27×22cm

圖 3-24 李婉綾,〈窺之四〉,螢光效 果,2014,紙、複合媒材,27×22cm

(58)

47 作品名稱:〈變異之一、二、三、四〉 創作年代:2013 創作媒材:紙、綜合媒材 作品尺寸:27X22cm 作品說明: 透過各種不同形體的菌菇,來象徵都市中各種不同的人群,因外在的因素,不得 不演變成如此的型態,不管是單一個體,或是集結成簇的群體,無一倖免的都改變了 原有的面貌,人群彼此間存在著一股疏離感。 畫面表現: 畫面上選擇帶有濃厚憂鬱氣息的藍色為主要色調,透過細微的漸層變化,使觀者 的視覺更加聚焦於畫面中心,透過不同畫面的安排,來表現筆者在面對自身所處的環 境快速改變時所帶來的孤獨感。將主體單獨繪置於畫面中心,畫面使用標本式的構圖, 如同標本般的直接血淋淋地被呈現出來,藉以表現最原本的樣貌就這樣毫無遮掩的、 是裸裸的被盯著看;而那些聚集在一起的的個體,互相依附在一起,像是大都市中互 相擠在一起的人群,雖然非常的緊密的湊合在一起,但個體與個體之間卻透漏著一股 說不上來的距離感。 在創作的過程中,有時會處於沒有任何思考地、反覆地,勾畫著那外層上一層層 的細毛或肌理,透過這樣的舉動,使內心達到一種祥和的安全感。

(59)

48 圖 3-25 李婉綾,〈變異之一〉,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 3-26 李婉綾,〈變異之二〉,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3-27 李婉綾,〈變異之三〉,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圖3-28 李婉綾,〈變異之四〉, 2014,紙、綜合媒材,27×22cm

(60)

49 作品名稱:〈依附之一、二、三、四〉 創作年代:2014 創作媒材:紙、綜合媒材 作品尺寸:22.5X15.5cm 作品說明: 這些年來人們的生活物質越來越好,進而開始追求所謂的品牌,在食衣住行方面, 似乎只要是有品牌的就一定代表是好的、有質感的,而忽視物質最原始的本質,藉由 著菌菇寄生在上面,來代表人們只看見眼前光彩奢華、秀色可餐的食物的部分,卻沒 發現那些菌菇,早已巧妙的偽裝在食物之中,看似美味的食物卻已佈滿了菌菇。 畫面表現: 食物做的越精美代表其越有價值,所以每件作品的畫面構成,刻意地將主體放置 在畫面中心位置,像是在展現精品一樣地將它框起來。然而仿古也是現代人們追求的 元素之一,所以在色調上配合復古風的流行,特意選用有點古樸的褐紅色系,藉以表 現即使是食物也要與流行有所以呼應的刻意行為。 每件作品繪製時,刻意將菌菇巧妙的安排在其中,乍看之下像是食物上的糖霜與 點綴的裝飾物,透過夜光顏料的使用,使得在黑暗之中才會看見那寄生在食物上的菌 菇,象徵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人類的雙眼是很容易被蒙騙的,唯有在黑暗之中材 可看見真相。

(61)

50 圖 3-29 李婉綾,〈依附之一〉, 2014,紙、綜合媒材,22.5×15.5cm

圖2014,紙、綜合媒材,22.5×15.5cm3-30 李婉綾,〈依附之二〉, 圖 3-31 李婉綾,〈依附之三〉, 2014,紙、綜合媒材,22.5×15.5cm

圖2014,紙、綜合媒材,22.5×15.5cm3-32 李婉綾,〈依附之四〉,

(62)

51

圖 3-33 李婉綾,〈依附之一〉,螢光效

果,2014,紙、綜合媒材,22.5×15.5cm

圖果,2014,紙、綜合媒材,22.5×15.5cm3-34 李婉綾,〈依附之二〉,螢光效

圖 3-35 李婉綾,〈依附之三〉,螢光效

(63)

52 作品名稱:〈牽絆之一、二、三、四〉 創作年代:2014 創作媒材:麻紙、綜合媒材 作品尺寸:35X27cm 作品說明: 足,是提供軀體的移動的主要器官,帶領著我們前往內心所想的地方,但身處於 充滿各種不定的都市生活中,就如同行走在無數的菌胞之間,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 踏著,因為一心只顧著走在安全的道路之上,卻忽略了兩腳早已被菌胞滿滿寄生了, 將慢慢的滯留不再前進。 畫面表現: 透過層層堆疊大量出現的菌胞,佈滿整個空間,使畫面在視覺感官上,讓人有種 窒息感,無數的菌菇從菌胞中生長出來,藉由蜿蜒的線條使他如同盛開的花朵一樣, 恣意的盛開在其中,而寄生在腳上的菌胞也就像初開的花苞一樣,吸取肉體所帶來的 養分,美麗的綻放開來,相較於不斷生長中的菌胞,那因寄生而顯得慘白的雙足,依 然站立或行走著,似乎絲毫沒有發現自身已成為菌菇滋長的溫床,生命已在悄悄之中 消逝。畫面整體以寒色調為基底,以紅紫色調為輔色,試圖使畫面營造出一種神祕、 夢幻的氛圍。

(64)

53

(65)

54

(66)

55

(67)

56

(68)

57 作品名稱:〈沾黏〉 創作年代:2014 創作媒材:麻紙、綜合媒材 作品尺寸:27X35cm 作品說明: 受傷初期總是會避免與外界物質的接觸,深怕因此受到感染,然而在傷口恢復的 過程中,傷口處會不斷的滲出組織液,藉由組織液的顏色深淺,讓我們可以知道傷口 恢復的速度,但有時候看的那不斷增生的組織液,總是忍不住會想伸手去碰觸,以藉 此確認傷口的恢復程度,雖然明明知道這樣對傷口不好,但看那傷口所冒出的組織液, 還有那恢復中期粉嫩嫩的肉芽組織45,總是會讓筆者忍不住地去觸碰,懷抱著明知碰 了會痛還是想摸的矛盾心態,在這樣的觸碰過程中,得到一種奇妙的觸感,那種因怕 痛而只敢輕輕摸的觸感,還有那因碰觸而沾黏在手上的組織液與透著粉紅軟嫩的肉芽, 在那黏黏軟軟的觸感中,反覆地觸摸、確認其恢復情況,在精神層面上有種放心、治 癒的感覺。 畫面表現: 以血齒菌(Hydnellum peckii)的型態來象徵受傷的肉體,上面有著無數個傷口,正 不停的、緩慢的滲出鮮紅的液體,與空氣接觸時血液也開始慢慢地凝固,而雙手正因 為好奇心使然碰觸了傷口,使得血液正好沾黏在手指上。基底紙選擇有明顯紋路的麻 紙,藉以表現無限的菌絲在畫面之中,而手與菌物的比例與現實之中呈現反比,刻意 將菌物放大好幾倍,藉此強調心中的痛,就像肉體的傷口是無限的增生放大,唯有透 過繪畫進行自我療癒。 45 受傷後傷口會被紅色的肉芽組織所覆蓋,其富含膠原蛋白和微血管,質地強韌,可確實包護傷口。此文取自《傷口千 萬不要消毒》,P30。

(69)

58

(70)

59 作品名稱:〈束縛〉 創作年代:2014 創作媒材:麻紙、綜合媒材 作品尺寸:27X35cm 作品說明: 在成長的過程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阻礙以及牽絆,不管是來自於社會大眾、來自 於校園同儕、來自於原生家庭、或是來自於自我要求,種種的束縛使得原本自由的靈 魂,遭受到無盡的拘束。就像在無盡無數的珊瑚叢裡,不斷的向前衝向未來、尋找出 口,越是往前行進就遭受到越多的毒害、越緊的束縛,即使傷痕累累還是不斷地想要 尋求一絲希望,那渴望自由與真相的心,那種極力擺脫卻又束手無策的無力感,不停 交錯的充斥著整個思緒。 畫面表現: 將那些牽絆以及束縛具現化的以葡萄狀枝瑚菌的型態來象徵,而手代表自由的靈 魂指向前方。人通常是透過意識自由的控制手,藉由手來拿取想的事物、藉由手來做 想要動作,但是當可自由運用手受到束縛時,就像是在前往心之所向時,受到來自外 在的牽絆拘束以及內在的自我設限,而自身極力地想要掙脫這些所帶來的一切束縛。

(71)

6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鹹味調理麵包製作 (Production of Savoury Products) (三)藝術創作 (Production of Artistic Piece). (四)甜麵包和裹油類麵包製作 Yeast Products (Sweet Yeast Dough

歌詠地方博物館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 投分署、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鄭宇峯 豫洋科技有限公司.

由三位選手共同集體創作一套事先公開且具創新功能之機械

中學中國文學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部分的學習材料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培養美感和欣賞、創作能力 開放學習材料,重視經典閱讀 加強品德情意教育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