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等教育擴張後學校到職場的轉銜:學用之間的反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等教育擴張後學校到職場的轉銜:學用之間的反思"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等教育擴張後學校到職場的轉銜:

學用之間的反思

Mismatch between Education and Work: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 after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政治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翁康容

Kangjung Weng

PhD Candidate of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o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張峰彬

Fengbin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

高等教育擴張後學校到職場的轉銜:

學用之間的反思

翁康容 政治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張峰彬 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中文摘要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高度的產業競爭與變遷,無論是組織或個人都經歷 了許多不同以往的快速轉變,從工業革命以來所建立起的勞動型態與相對 安全的就業情境也在這波動當中產生諸多新的不確定與不穩定,進而造成 許多未適當運用人力或低度就業的問題。相較於失業、薪資,教育與勞力 市場連結的問題是在台灣過往的研究中較少受到重視的一環,然而在高等 教育擴張與產業快速變動下,此問題將更為突顯。本文以1984-1985年出 生世代為樣本,這群人正好是經歷高等教育擴張,也是當代社會中初入職 場的一群,因此以他們作為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的討論對象,顯現了當代 青年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問題的特徵。本文以學歷上「教育過量」與科系 上「學用不符」兩個角度,嘗試理解這群世代眼中工作與學校間應有的關 連為何、他們實際遭遇了哪些困境,而他們又以什麼方式加以回應。 關鍵字:高等教育擴張、從學校到職場的轉銜、過度教育、學用不符

(3)

壹、前言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高度的結構變遷,無論是組織或個人都經歷了許多不同 以往的快速轉變,從工業革命以來所建立起的勞動型態與就業的相對安全性 也在這個波動當中產生了諸多新的不確定與不穩定。其中,人與工作的媒合 (matching)從工業社會以來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它涉及到工作的複雜性 與人的多樣性,而當社會進入後工業化後將更為突顯。所謂人與工作不相稱 (mismatch)的討論,一般來說,指的是個人無法透過工作獲得需求或偏好的 滿足,因而產生了個人與工作無法相配合的情形。其中一種情形乃是技術不相 稱(skill mismatch),它指的是人們所擁有的技能(如教育或是其他和工作相 關的資格)與工作所需技能之間無法配合(Kalleberg, 2008)。過去學者提出 的過度教育(overeducation)或是「教育與職業不相稱」也有相似意涵,指的 是勞動者擁有高於工作所需技能的情形。 本文著重於學校教育與勞力市場之間連結的問題,也就是所謂「學」與 「用」之間關連的問題。「學以致用」這個說法在華人社會已是再常見不過的 想法,特別是在推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價值的社會中,除了是期 許畢業之際的學生在未來有所發揮外,當個人花費相當的時間與精力追求教育 後,學以致用不但是顯示了過去長期的人力資本投資是有用的、合理的,同時 也肯定了教育本身的價值,意味著教育並非象牙塔中的現實絕緣體。時至今 日,全球產業與經濟快速變動、教育大幅變革(特別是高等教育急速擴張)都 影響著這個想法的可能性與實踐。因此,開始有許多的聲音提出質疑,無論是 來自報章雜誌,或是人力仲介機構,學非所用將帶來較差的後果嗎?學以致用 是必須的嗎?甚至,它是可能的嗎? 高等教育的擴張標誌著台灣過去十幾年來教育改革上一個很大的改變,根 據教育部的資料,98年時台灣大學校院共149間,相較於十年前的105間已有 大幅的增長(教育部統計處,2009)。此外,根據Trow(1973)的論述,全 球的高等教育擴張大致可分為菁英型、大眾型以及普及型三個進程。所謂大眾 型指的是高等教育在學率占同年齡層的15%∼50%之間,而普及型則是在50% 以上。根據中華民國教育統計(2008),台灣大專生粗在學率歷年的變化已

(4)

達到高等教育普及型的程度(見圖1)。 ■圖1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粗在學率 說明:1. 高等教育粗在學率=大專(不含進修教育、空大、研究所及五專前三年)學生人 數/18至21歲人口數×100%。    2.高等教育粗在學率自93學年度起計算時扣除研究所及進修學校學生數。 對於學校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的探討而言,高等教育擴張使得高等技術人 才大量供給,因而有較多的高等人力進入到職場中,在產業人力需求沒有相對 的改變下,將導致有較多的人無法找到與其學歷相應的職位,同時其所學也可 能沒有發揮的機會。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擴張對於高等教育定位的問題帶來了 不同的討論。是否高等教育在擴張後應該回應市場需求,訓練學生使其更容易 接軌產業,以縮短高等人力供給與產業人力需求之間的落差,進而提高學以致 用的可能性;抑或,高等教育不應受量上的影響,而改變了其作為菁英型教育 養成的訓練目的,這些不同的論述都使得教育與職業連結的討論導向了不同的 角度與觀點。過去有實證研究指出,在高等教育擴張後,人們對於高等教育 的目的確實有市場化的傾向。對大專以上教育程度者而言,在1990年代時, 「促成自我的發展與實現」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到了2000年時,這個 目的已降至第三名;相對地,「找到好工作」則從1990年的第五名升至2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比率 年度 男性 女性

(5)

年的第二名(關秉寅、王永慈,2005)。 除了高等教育擴張對於教育與職業連結的影響外,整體經濟與青年就業 情況的變動也可能使得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連結產生不同的情形。根據行政院 主計處2010年資料,國民所得常用統計在過去幾年皆呈現疲弱的趨勢,而失 業率方面,更顯現出青年在經濟不景氣中的弱勢。2010年8月,國內失業率達 到5.17%,其中20到24歲以及25到29歲青年的失業率已分別來到了14.09%與 8.28%,前者已達到總體失業率的2.7倍之多。為了避免失業,青年可能落入低 度就業的工作中,造成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情形的惡化。產業的轉型使得越來 越多服務業中常見之不具發展性(dead-end job)或「速食工作」(McJobs) 被青年占據(Tannock, 2003),不僅這類工作多屬於低技術,在高等教育擴張 的情況下,教育與職業間斷裂的情形可能因此更加惡化。 由上述討論可知,高等教育的擴張使得高等人才的供給增加,而經歷這個 變化的世代,同時也是經歷因為經濟面、產業面的轉變所帶來的就業困境。正 因為如此,本研究特別以1984-1985出生世代作為探討對象,他們是當今進入 職場的年輕世代,也是經歷高等教育擴張的一群人,就生命歷程來看,由於初 入職場,學校教育對於他們進入職場的過程仍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因此若以他 們自己的觀點來討論學校與工作之間的關連,將可捕捉到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 中最貼近的生命故事。由於教育與勞力市場乃兩個相當複雜的體系,其連結之 處更需同時處理兩者變動下的磨合關係,因此本文旨在從較微觀的層次,從這 群世代青年的眼光出發,瞭解身為高等教育快速擴張下產物的他們如何理解自 己正經歷的就業過程,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己所具人力資本與目前就業情況之 間的關連。本文首先探究這群世代如何看待「學」與「用」之間的關係,他們 認為兩者之間的關連「應該」為何?「實際」情況又如何?同時,本文將從兩 個向度切入討論學校教育與工作連結的問題。其一是垂直的「學歷」角度,探 討這群世代的人如何定位自己「學歷」與工作間的關連,也就是衡量自身是否 位在與學歷相當之工作上,這是過去「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研究中最常討論到 的面向。其二是從水平的「科系」角度瞭解這群世代如何看待與詮釋學校所學 在就業過程中的意涵與價值,而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其與工作接軌的運作又如 何。希望透過上述問題的討論,更細緻地瞭解並解析當代青年在學校與工作轉

(6)

換過程中如何理解以及建構「學」與「用」之間的樣貌。

貳、文獻回顧

1980年到1990年代的時候,主流認知中的青年轉銜內涵主要包括了從 接受全時教育到從事全職工作、從原生家庭到擴展家庭以及從與父母同居到 搬離原生家庭等(Coles, 1995),本研究則是聚焦於年輕世代從學校到工作 轉變過程。在OECD國家中,青年就業的問題已是近年來受到矚目的焦點之 一,關注的一個面向是青年高度失業的問題(2005年時青年失業率是成人的 2.7倍),另一個則是與教育相關的議題,包括過早離開學校以致沒有獲得 職業所需技能的問題,以及學校所學技能無法順利運用至勞力市場中的探討 (Quintini and Sebastien, 2006)。在台灣,學校教育與勞力市場間的斷裂亦在 過去研究中顯現。

一、垂直角度:學歷與勞力市場的關連

以學歷的角度來瞭解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關連時,可探討的面向之一是個人 職位要求之技能是否相應於教育年數可能帶來的知識與技能,其中過度教育或 稱教育與職業不相稱意味著勞動者從教育習得的知識技能高於工作所需,這 個現象在西方國家與台灣都有持續增加的情形。Mavromaras and McGuinness (2007)描述美國社會在1960年代起開始有較多的大學畢業生,Freeman (1976)注意到這個現象並強調可能導致教育報酬降低的情形,然而在當時 大學教育報酬不減反增,使得政府投入教育事業。但是後來的資料顯示高等教 育的快速擴張造成高等人力過度供給,而在產業無法創造更多高技術職位的情 況下,造成了長期的過度教育的問題。Kalleberg(2008)根據美國官方資料指 出,接受越多教育與工作要求技能相配合的可能性越低,他將之稱作「天花板 效應」(ceiling effect)。在OECD國家中,2005年時每5個青年工作者就有一 個屬於過度教育(Quintini and Sebastien, 2006)。

在台灣,王燦槐(1996)發現1978年到1994年間,過度教育的比率從 3.9%升高至13.1%;王昭蓉(2000)指出高等教育擴張使得學歷高者向下擠壓

(7)

了低學歷者的工作;劉正與陳建州(2004)則認為高教人力確實侵占了部分 原來不是高等教育者占據的工作位置;王麗雲(2009)則指出約有5成畢業生 就業後,認為自己所具備的學歷遠高過工作所需。 過去文獻指出,過度教育容易發生在年輕人,也容易發生在具有大學學歷 者。劉鶯釧與黃智聰(1990)發現過度教育者主要集中在20到34歲的群體。 顏敏娟、葉秀珍(1997)的研究則發現過度教育與年齡成非線性的關係,較 年輕與較年老者其過度教育的問題較為明顯;Kalleberg(2008)指出大學教育 程度者比其他較少教育程度者較容易成為過度教育者,他分析官方資料發現在 1993年到2002年間,擁有大學學歷以上的人有超過一半屬於過度教育,在未 來還可能繼續成長。 過度教育可能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例如勞動者可能以較低的教育報酬 換取未來更高的職位流動(Sicheman and Galor, 1990),又或組織通常有職位 的進入點,而此進入點本來就屬於較低階的職位。如此一來,過度教育將不是 一個太大的問題,可被視為青年就業中正常的現象。然而,過去研究顯示過度 教育並不是一個暫時的過程,Sloane(2007)發現在英國,有30%的大學畢業 生在歷經11年後仍然無法獲得與其教育程度相應的工作。Dolton and Vignoles (2000)也發現若第一份工作為過度教育情形的話,則有三分之二的大學畢 業者在6年後仍然屬於過度教育。過度教育帶來的衝擊在於可能使工作者無法 充分地使用自己的才華與能力(Kalleberg, 2008)、相較於適度教育者有較低 的工作滿意度(Fleming and Kler, 2008),而且其流動性也較高(Tsang, et al., 1991)。再者,由於雇主可能傾向認為過度教育者的就業只是短暫性的,而 且由於其教育程度高於工作所需技能,因此對過度教育者的在職訓練往往較 少,進而影響他們的升遷機會(Hersch, 1995; Rubb, 2006)。此外,適量教育 勞動者之薪資報酬率要高於過度教育者(Bills and Rosenbaum, 2007)。這些 研究顯示了過度教育可能不是一個暫時性的問題,它對於工作者而言更有著深 遠的影響。

二、水平角度:科系與勞力市場的關連

(8)

年數作為教育的衡量標準,然而教育的內容,也就是不同的學科領域亦可能影 響到個人與工作要求技術間的配適程度,這個部分是在過去教育與職業不相稱 的研究中較少被討論到的。然而在高等教育擴張的情況下,垂直的教育階層化 愈趨減弱,對於水平科系差異的瞭解便更顯得重要。 工作者可能在教育程度上符合工作技術的要求,但是卻在學校教育的內容 上產生不相稱的情形(Sloane, 2002)。Robst(2008)也指出從事與大學主修 不相關的工作意味著選擇一個和原本預期不相同的職業,在概念上等同於轉換 職業,而若轉換成本較低,則意味著從學科領域中獲得的人力資本較容易被使 用於新的職業中。要具有較容易轉換的特質則學科所傳遞的技能應較屬於通識 性(general),反之則較具有職業特定性(occupation-specific),前者如人文 藝術(liberal arts),後者則如農業。著重通識技能科系者發生不相稱問題時 所遭致的薪資懲罰較小,因為這些技能較能轉換到其他領域上。 國內研究中蔡瑞明等人(2005)點出台灣教育與職業所需技能連結上不 理想的問題,也就是所謂「學用不符」的問題。青輔會「98年大專青年就業 力現況調查報告」(2009)中也指出,有高達72.8%的高年級在學生表示計畫 從事與主修科系相關的工作,然而,在調查的就業青年中,卻有54.4%的畢業 生受訪者認為自己選錯了科系,其原因主要是覺得畢業後出路不如預期,或 是與自己興趣不符,而且有37.8%的就業青年有「學用不符」的情形。王麗雲 (2009)的研究則指出約有5成的大學生或研究生認為自己的主修與工作的關 連性低。過去文獻顯示,相較於理工學科的畢業生,這樣的情形在人文學科的 畢業生身上特別明顯(蔡瑞明,2005)。 除了技術層面的學習外,非技術層面的學習亦與未來工作息息相關。 Farkas(2003)指出學校教育過程中著重養成的非認知(noncognitive)特質同 樣亦是工作組織中重視的態度,他歸納過去非認知特質研究指出,這些態度包 括了對於手中任務的專注程度、積極與效率、領導能力、社交能力、自信、 開放、情緒穩定、有活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尊等等。在台灣「98年大專 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報告」中,學生認為高等教育提供最多的是「專業知識 與技術」(51.4%)的培養,而雇主重視的「穩定度及抗壓性」卻位居第七名 (28.1%),顯示學校所習得之技能與雇主偏好間有一定的落差。然而,值得

(9)

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學生或是初進入職場的青年,其認為從工讀或社團經驗獲 得之就業能力排行都與雇主認為重要者相同,分別是「良好工作態度」、「穩 定度及抗壓性」、「表達溝通能力」。這顯示了青年似乎認為學校與實際工作 經驗提供了不同面向的就業力,前者偏重認知層次,而後者則偏重非認知特 質,而後者則與雇主的期待相符。

參、研究設計

本研究使用由政治大學所支持,為期三年之「社會學門精進計畫」的受訪 者資料進行分析。這些受訪者乃是由「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 的樣本中隨機抽取,抽樣架構包含了學制(含高中職、五專)、城鄉、公私立 以及受訪者學習成就表現等。TEPS是一個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曾於2001年 與2003年時針對當年分別為高一、高三的學生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其調查層 面包括個人、家庭與學校,蒐集共約二萬筆的資料,具有一定程度的母體代 表性。本研究從TEPS抽取出的受訪者是介於1984~1985年出生的世代,現年約 25~26歲,正好是年輕人初入勞力市場的年紀。由於受訪者乃基於TEPS之樣本 隨機抽取,因此相較於其他以滾雪球或立意抽樣的質化研究來說,應具有較高 的代表性。 本計畫採取深度訪談方式蒐集37人(共計50人次)的訪談資料,分別於 2008與2009年進行一次訪談。男生有24人,女生有13人;就讀公立學校有13 人,私立學校有24人,除1位受訪者外,其餘皆具大學校院以上學歷。其中13 人僅於2008年受訪一次,13人分別於2008年與2009年各接受訪談一次,其餘11 人則在2009年接受訪談一次。第一次訪談共26人,其中就業者13人,就學者7 人,6人屬其他情形(包括在當兵者、準備出國者、找工作者等);第二次訪 談時,共訪談24人,13位為重複訪談,11位為初次訪談,其中16人已就業,2 人求學中,6人屬其他情形。第一次的訪談目的在於瞭解當代青年在經歷高等 教育擴張後在就學與就業上的歷程,以及兩個人生階段連結之狀況;第二次訪 談則提供了歷經一年後這群人的轉變,同時也嘗試瞭解金融海嘯對於這群人的 影響。因此,對於這群人,我們不僅擁有其在TEPS問卷調查中廣度的資料,

(10)

同時也透過訪談方式獲得深度上的補足,能對於受訪者的勞力市場與教育連結 有更啟發性的詮釋。 本文為特別瞭解青年學校教育與勞力市場之間的關連,而將焦點著重於37 位受訪者中已就業者,尤其是那些接受過兩次訪談的受訪者,也就是在13位受 訪兩次的受訪者中在第一年受訪時即具有工作者(9位),因他們的資料可以 檢視勞力市場的情形,也可提供前後兩年的比較。此外,另加入一位能夠呈現 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多樣性的個案。因此,文中分析之受訪者共10位(共計 19人次),基本資料見表1。這些受訪者最高學歷皆為大學(包括一般大學、 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其餘受訪者的資料亦提供思考教育與勞力市場關連的 參考。 ■表1 受訪者基本資料 假名 高中 最高教育程度 兩次訪談 轉變情形 工作經歷 芸莉 普通學程 私立大學心理系 就業→就業 打工(駐唱、家教、直銷)→駐唱、家教、直銷 思敏 普通學程 私立大學 會計系 就業→轉銜 打工(銀行行銷→科技公司工 讀)→壽險公司→找工作中 建易 五專 國立技術學院 電子相關科系 當兵→就業 打工(產品加工)→親戚家學 修車 子皓 普通學程 私立大學 企管系 就業→就業 打工(清潔公司→學校藝文中 心)→壽險公司 詠瑄 綜合學程 私立科技大學 職業安全相關科系 就業→轉銜 打工(便利商店)→工安人員 (轉換過公司) 雅雯 高職 私立技術學院 英文相關科系 就業→就業 百貨公司銷售人員→學校約聘 人員 哲銘 綜合學程 私立大學 休閒相關科系 就業→就業 打工(餐飲服務員)→餐飲業 場控 盛鴻 五專 私立技術學院 資訊相關科系 就業→就業 打工(腳踏車零件)→塑膠模 板→生物科技技術人員→塑膠 加工 冠佑 高職 私立科技大學 食品營養相關科系 當兵→就業 打工(超級市場)→倉管職員

(11)

假名 高中 最高教育程度 兩次訪談 轉變情形 工作經歷 佳儀 高中普通學程 國立大學經濟系 就業(未接 受第二次訪 談) 家教→服務生→投資銀行實習 →證券分析助理 過去在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的測量上經常採用標準差法、客觀系統評量與自 我評量法等方法(Sloane, 2007),且多使用於大型資料庫的收集(蔡瑞明等 人,2005),而幾乎沒有使用質性深度訪談法進行。由於教育與職業的連結 是個複雜的問題,值得以不同的資料蒐集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採用質性深度 訪談,其優點除了包含自我評量法所帶來的好處外,還可在簡化的自評答案 外,更深層地瞭解受訪者為何認為自己是或不是教育與職業不相稱者,以及他 們自己對於不同狀態的看法。 本研究利用受訪者身處之時代脈絡特性探討教育與勞力市場兩個領域相 互關聯之處,嘗試瞭解1984-1985這群出生世代對於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應 該」如何的想法,他們經歷過的「實然」又是如何。特別是從垂直面向的學歷 以及水平面向的學科兩方面著手,希望更貼近觀察這群世代眼中學歷與工作所 需技能之間的關係為何,以及認知(技術層面)、非認知等學習內容是否與如 何跨過學校藩籬,深入職場並為其所用。此外,除了從學校所獲得的知識技能 外,什麼是他們認為工作上重要的技能或資本,他們又認為這些技能與資本能 從何處獲得,都是本研究想要更深入挖掘的。希望透過深度訪談,呈現出受訪 者的生命歷程與背景脈絡,對於青年在踏入社會之初所遭遇的教育與勞力市場 連結的困境有更深入且細緻的討論,同時也探究他們在這些挑戰中如何回應, 進而更加開拓教育與職業連結問題多樣與複雜的輪廓。

(12)

肆、分析與發現

一、學校與工作關連的「應然」想法

(一)學以致用的期望 儘管有部分受訪者認為自己從事與大學所學相符的工作,但是有更多的受 訪者表達了能學用相符的期望,姑且不論高等教育在經歷菁英型到大眾型的轉 變過程中,其所扮演的角色在本質上應有何不同,在受訪者的心中,似乎仍期 望著學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可供他們在日後的工作中派上用場。受訪者盛鴻 畢業於資訊網路相關的學系,但是卻前後在塑膠模板、生物科技公司、塑膠加 工廠工作,即使資訊產業徵人的要求頗高,他仍然表達了想要從事電腦相關工 作,他觀察周遭同學也是如此,除非是「迫不得已」(盛鴻)才會嘗試別的工 作。雅雯是另一個這樣的例子,從國中開始就喜歡英文的她,在技術學院時選 擇了應用外語系,雖然畢業後一直沒有從事英文老師的工作,但從事英文老師 工作的希望卻一直沒有改變。 受訪者子皓從退伍後即從事壽險業務的工作已經一年多,大學時學企管的 他認為即使現在沒有將所學派上用場,但他看見的是未來的可運用性: 「企管系對我的影響就是它讓我們可能在組織領導或是管理階層方面 的涉獵其實還蠻深的…,自己對管理這方面我還覺得蠻有興趣的,可 是一般的工作來說,你不可能一開始就找到從事…比較上層的管理階 層…的工作,…像我尋找到的這份工作,我覺得它的好處就是,我們 可以在一開始的基礎好好的紮根,那就是按部就班的向上升遷,那我 覺得它最終就是可以讓我們達到,可以朝我想要的組織領導經理級下 去做升遷,那我覺得這是我選擇的」。(子皓) 也就是說,子皓仍然想要將所學運用在工作上,即使現在的工作不能有直  為求保護受訪者的隱私,本文所引用之人物均為假名。

(13)

接的應用,但是只要將來這個機會是存在的,他仍然願意等待,並從底層做 起。這個想法呼應了前述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產生原因中從個人層次與組織層次 出發的論述,只是除了薪資上的報酬外,子皓投射於未來職位的尚有學以致用 的展現機會。 在學用相符的期望中,「興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許多受訪者強調自己 在選系的過程中主要考量的是自己的興趣,因此當他們畢業後,想從事與所學 相關工作的想法其實是想從事他們覺得有興趣的工作,這是來自受訪者自我的 詮釋。但是,從受訪者的回答中也可以發現,其實學以致用的期望不僅僅是 個人興趣造成的,也同樣是身邊周遭的人所賦予的,這些人當中很關鍵的是 家人,如雅雯想從事英文老師的想法不僅來自於她自己,也來自於身邊的許多 人: 「我爸爸希望我就是可以走,他上次就說都已經念那麼多年的英文 了,他希望我就是還是可以做一份英文的…有關於英文相關的事」。 (雅雯) 「很多人問我說你什麼系,聽完了之後還覺得很可惜,他們會說為什 麼不往那方向發展,我就說我有在努力」。(雅雯) 因此,或許「學以致用」的想法其實是一種「社會規範」,不僅外顯於周 圍的人傳遞出來的話語之中,也從身邊重要他人的期待中展現了其強制性。 (二)就學與工作在生命歷程的再思考 生命的各個人生階段,諸如就學、就業、結婚、生子、死亡等等,在社會 結構裡潛藏了大致先後順序的年齡規範(age norm),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依 循著同樣的順序或速度在進行,但是大致上來說,會有一個相似的輪廓,教育 與勞力市場的連結問題關注的乃是從學校到工作之生命事件的轉換過程。一般 而言,大多數人按照學校到工作的順序,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學校的結束意 謂著進入勞力市場的開始。近年來台灣似乎也開始出現學校與職場間的Yo-Yo 現象(李易駿、古允文,2007),也就是在工作數年之後再重返學校就讀的

(14)

情形,其目的或可能因為高等教育的擴張所開放的就學機會,亦可能因為就業 市場緊縮而不得不再提升自我的人力資本。此外,根據教育部「報考大學同等 學力認定標準」,少數教育體制(三專、二專)也間接展現了這樣的概念。這 類體制之畢業者需離校二至三年後才得以報考研究所,各校並得依實際需要, 增訂相關工作經驗、最低工作年資等規定。雖然這個制度的設計主要乃配合著 多元入學方案的構想,但若報考者能依過往工作經驗擬定進修計畫,相較於其 他同學,便可以擁有較瞭解工作輪廓的學習優勢。 在本研究的訪談中,當詢問受訪者學校與工作應有的關係時,部分受訪者 也出現了同樣的想法,他們強調教育與勞力市場的接軌,若能先就業再回頭就 學,不僅可以更具體地理解自己所學為何物,並能與過往在工作上獲得的實務 經驗結合;同時,可以更明確地針對自己在職場所缺乏的技能加以補足,使學 習更具意義。 受訪者哲銘目前從事餐飲業,他認為學歷應該是在工作過程中遇到了升遷 上的需求時才去取得的,他以務實的想法提到: 「有些人是為了要爬到某個位子才去拿那個學歷,但是那對我來說太 早,例如說經理要碩士學位,如果我為了那個去拿,最後不一定真的 變成經理」。(哲銘) 思敏是會計系的畢業生,在她學習會計的過程中,她認為一個很大的困難 點是學習內容很抽象,特別是成本會計,因為她無法將書本中所提到的概念與 實體做連結,她認為在「什麼都摸不到什麼都碰不到」(思敏)的情形下,只 會感覺到課程難度帶來的挫折,反而不願意去學習。她認為,學校與工作良好 的關係應該是由企業培育本身想要的人才,不僅學生畢業後有出路,也可以很 實際地接觸到自己所學的應用層面: 「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學校是企業或是自己開班的學校,然後企業的 人才就直接從那個學校而來…,我會覺…那種會比較好是因為,你可 以從工作當中去學習,也可以從學習當中去工作,那種感覺銜接性就

(15)

很大,然後你會知道自己要的,要還是不要這樣子,就是實際的感 覺」。(思敏) 這種就學與就業順序的彈性在高等教育擴張以及經濟全球化兩種力量的雜 揉下逐漸形成另一種生命歷程的可能途徑。高等教育的擴張使得個人回流到學 校接受教育的門檻降低、機會增加,對於已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是增加個人 競爭力的管道。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帶來了高度的產業競爭,迫使個人不得 不提升自我的知識技能,以因應產業升級所帶來的需求。在一推一拉之間,當 代青年雖然面臨了結構的挑戰,卻也在結構的變遷中潛藏了機會供行動者回應 與取用。

二、學校與工作關連的「實然」面

(一)教育程度與職業技能的配適 教育與職業不相稱指的是教育程度高於從事職業所需之技能,過去無論使 用標準差法或是主觀認定的測量方式,都將受訪者分為相稱(即教育程度符合 工作所需技能)以及不相稱(即教育程度高於工作所需技能)兩種。然而,從 這些受訪者的資料中,我們發現除了一般已區分的相稱與不相稱者外,尚存在 另一種情形,這個情形的顯露,主要是當受訪者被問及「你的學歷是否足夠應 付工作所需?」時,此類受訪者往往陷入難以回答的情形,無法確認兩者的關 係。他們接著會表達學歷與工作是兩個不同範疇的觀點,是兩個獨立的事件, 也就是教育程度與工作所需技能之間是沒有關連的,學歷不能為工作帶來所需 的技能,因此要他們在教育程度與職業所需技能水準之間做一連結或比較不僅 是困難的,甚至乃是不符合他們思考邏輯的;反而,他們會開始強調要完成 工作所需的技能乃是外在於學校訓練的,這些技能諸如社會歷練、工作態度、 自信心、待人處事與應對進退的方式等。這種類型無論從標準差法或是自評法 都是測量不出來的,就標準差法來說,即便受訪者認定自己的教育水準與工作 表現沒有關連,他 她仍會有自己所屬的教育程度類別,相同職位的人依然會 形成一個教育程度的分配,進而可以做出是否超過正負一個標準差的判斷。同

(16)

理,在問卷式的自評測量中,這類的受訪者也可能因為無法將自己歸類於相稱 或不相稱而選擇跳答或勾選沒有意見的選項,因而也同樣無法加以區隔出來。 然而,本研究從訪談中卻發現,這種無法做出相稱或不相稱判斷的情形,相當 程度地存在於部分受訪者中。以下,將分述說明: 1.教育與職業相稱類型 在受訪者中,詠瑄應屬於相稱者的類型,她的情形乃是由於法律上明訂的 規範,使得她的學歷與職業之間產生了明確的關連性。詠瑄大學時就讀職業安 全相關學系,根據「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凡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 業,修畢工業安全、工業衛生相關科目九學分以上者,得參加勞工安全衛生管 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從規定中可以看出,相對於科系而言,學歷上的要求 是更為嚴格的,在沒有現場工作經驗的情況下,必須是大專以上學歷才能擁有 考試資格。 因此當詠瑄畢業時,她已經擁有了工安管理的乙級證照。另一方面,在部 分廠房或工地依法規需要領有執照之工安管理員的情形下,她便投入了某工地 工安的工作。這個明確的連結不僅使得在此職務上的個人容易找到說明工作適 切性的理由,成為滿足現況的詮釋依據,對於雇主來說,也減低了設立聘僱條 件與篩選過程的複雜性,因對於雇主而言,預期應徵者能提供的人力資本已相 當程度地兌現在這張證照上。 雖然後來詠瑄因為這波金融海嘯的衝擊失去了工安的工作,但是之前在尋 找工安工作時是相對順利的。無論是第一份或第二份工安的工作,皆約於網路 張貼履歷後的一個月左右便找到了工作,而且中間也沒有經過其他公司的面 試。對於工作內容,也可以從詠瑄的談話中感覺其對於工作普遍滿意的心態, 以及想在同個領域提升自我能力的想法。 問:「那如果你可以重新選擇,你會唸這個科系嗎」? 答:「我覺得還是會」。(詠瑄) 問: 「因為你後來走的路都是朝這個方向,表示你對於這個系還蠻滿 意的」? 答:「還算有興趣吧」。(詠瑄)

(17)

問:「這份工作你有興趣做一輩子嗎」? 答:「是覺得有一點興趣」。(詠瑄) 此外,詠瑄也認為公司所需的工安人員並不需要到甲級證照的程度,如此 則間接的顯示出詠瑄的乙級證照是最適切於該份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術程度。因 此,在法規限制與產業需求的條件下,建構出了詠瑄教育與勞力市場相稱的情 形。 2.教育與職業不相稱類型 教育與職業不相稱是探討學歷在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時的重要主題,過去 的研究也顯示不相稱可能在工作滿意度、流動率、薪資等等重要勞動因素帶來 的影響。在本研究中,不相稱的情形確實存在,而且受訪者有因自身不相稱的 情形而對高等教育所帶來的人力資本產生貶抑的傾向。 受訪者建易自電子相關科系畢業後,花了約三個月的時間尋找工作,然而 過程並不順利,在投了許許多多的履歷後,進入到親戚家裡的汽車修理廠工 作,由於領域與所學相差甚遠,許多事情都必須從頭學起: 「就當初開始學的時候,從基礎開始學,就連什麼工具啊,什麼東西 都要重新開始去認識它,那它的名稱叫什麼,那或者是一些零件,它 位置在哪裡,我剛去的時候,就是一些零件都不知道在哪裡…」。 (建易) 然而,相較於其他同學的出路後,他認為自己從事汽車修理反而占有優 勢,因此往後可能便以汽車修理工作當作自己未來生涯發展的方向。 「因為我們是在鄉下地方而已,那薪水差不多兩萬多。那像我同學他 們,有人在台北、有人在新竹,那新竹它們本身地價、物價都比較 高,那薪水相對比較高…如果說到新竹去的話,因為要租房子…薪水 如果沒有超過三萬的話,一定划不來…我現在兩萬多,但是住家裡、 吃、用家裡…說不定我還會比較多」。(建易)

(18)

「如果學修車這種東西…到後來,…可以當師傅的那種等級的話,就 是起碼也可以自己開公司…那像科學園區那種就不可能」。(建易) 「後來有被一些建議,有一點削弱那種想法(從事資訊產業),因為 真的,工程師真的是賣肝的啦…就是可能工作很累,公司花錢去買你 新鮮的肝…」。(建易) 甚至,他認為如果自己不要念五專、二技,國中畢業就接觸汽修的話,自 己現在說不定可以獨當一面,出路也可能比現在更好: 「如果說學汽修的話,學歷的話…我那時候恨不得…因為畢竟現在已 經有打算要走汽修這一邊,我已經開始有點…有在想說為什麼我不是 國中畢業就直接出來…出來學」。(建易) 「因為這樣算一算7、8年,我們再加上剛才當兵不能算。算一算,對 啊,就差不多7年的資歷,這樣就很深」。(建易) 建易這個想法,正好符合了人力資本中談到的機會成本的概念,由於建易 選擇繼續就學,但是當他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同時也就失去了汽修7、8年來 的資歷,以及這個資歷能夠帶來的經濟報酬。除了建易之外,哲銘認為高中學 歷就足以應付工作所需的要求,而他自己則是擁有大學學歷。此外,從他的談 話中也可以發現,由於自己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的處境,而衍生出貶抑高等教育 的想法: 「至少要高中啊,高中應該在餐飲界發展就不難啦。如果你今天讀到 研究所,你來做餐飲業,沒用啊。做的東西都是比較實際的東西,你 書讀得那麼高,我覺得只是在浪費時間」。(哲銘) 「像我們店的組長一個月現在也是,像這個月比較好,他們等於說這 個月領到四萬多,一個高中生領到四萬多,月休九天,在這個時代比 別人高很多了,那當下我就覺得你,學歷有那麼重要嗎?實戰經驗會 比較好一點」。(哲銘)

(19)

對於處於教育與職業不相稱情況下的個人,或可能發展出肯定自己較為突 出的教育程度,作為自己在職場競爭與升遷的優勢;然而,另一方面,也可能 發展出認為較高學歷對於工作根本不重要的想法,進而貶抑或低估了自身從教 育中所可能獲得的人力資本。在本研究中,後者的情形是較為明顯的。 3.教育和工作:缺乏交集 無論是相稱者代表的教育與勞力市場間的正相關連結,或是不相稱者所意 味的教育與勞力市場負相關的連結,基本上都預設了教育與職業之間必然存在 著關連性,這是在概念上極容易衍生出來的分類。然而,若觀察實際訪談資料 所呈現出來的樣態時,則會發現可能存在其他種情形。本文即從1984-1985這 群出生世代受訪者的自身觀點中,發現部分受訪者認為教育與工作其實是分 屬兩個不相關領域的情形。對這些人來說,強烈感受到教育與工作是截然二分 的,然而這在教育與職業相稱 不相稱的討論中似乎較少被討論。於是這裡要 強調的是,當受訪者自覺教育所提供的訓練無法使用在工作領域中時,卻因為 預設而必須從教育與職業連結中去尋找某些技能上的傳遞或養成時,研究者獲 得的可能只是一種虛假的關係。因此,在討論教育與職業相稱問題時,必須保 持概念架構的彈性,才較能看到受訪者反應出來的諸多面向。 芸莉就直言工作跟念大學之間沒有什麼關係,無論是對於現在或是未來的 工作皆然。她從大學時就已經開始從事直銷工作,也就是在還沒有獲得大學學 歷之前,就已有工作了。這意味著,她已經獲得工作所需技能,如此或可推斷 她的學歷高於工作所需技能,但是她卻認為,學歷與工作乃是屬於兩個不同的 向度,沒有交集。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我自己有工作,所以我就不會覺得大學有這麼重 要,我沒有想過不要念大學啦,可是我真的覺得我的工作跟念大學是 沒有什麼關係」。(芸莉) 這樣的想法還可以從芸莉想念研究所的動機略窺一二,她將念研究所視為 不僅順應興趣而且是符合自身與家人期望的一件事,可是當她唸完研究所之 後,她將繼續從事直銷的工作,而不考慮從事其他行業,支持了她認為學歷與

(20)

工作是兩件不同事情的想法: 「未來想要念研究所(犯罪所),有在準備,是訓練自己有興趣的東 西,會覺得自己念很了不起的東西。…唸完研究所還是繼續做直銷, 因為要趁年紀還小趕快唸書,不然以後到了媽媽的年紀回頭看會覺得 很遺憾,沒有念到更高的學歷會覺得遺憾」。(芸莉) 「念研究所,也彌補媽媽的遺憾,也是爸爸的期望,希望與其他親戚 相比不會差太多。沒有沒考上就會怎樣,所以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 力」。(芸莉) 思敏則是更明確的點出了兩者無關的想法: 「現在這樣的大學教育體制很沒有意義,不是說跟工作有沒有什麼關 係。跟工作有什麼感覺是自己硬給它接上的關係」。(思敏) (二)學校科系與工作的關連:水平角度的討論 除了從垂直的角度看教育外,亦可從水平的角度切入,特別是在高等教育 擴張後,在青年學歷差距日漸拉近的情況下,從科系的角度來看教育與職業不 相稱的問題更顯其重要性。然而,高等教育教學的內容應為何的想像相當程度 取決於個人如何定位高等教育的本質,例如高等教育是否旨在培養能與產業接 軌的人才,抑或它應著重於通才的訓練,又如高等教育中,解決問題、團隊合 作、表達與思考等核心能力與態度的培育是否才是高等教育應重視的教育內 容,都尚存有許多不同的討論。因此,本文不擬對高等教育應提供何種教育訓 練加以討論,而僅就受訪者訪談中呈現出的不同樣態進行分析。在教育內容與 工作連結的討論中,本文討論訓練內容中的兩個部分,即專業技術與態度養成 兩個層面。以下將從這兩個部分看受訪者如何詮釋從科系學習到的(所學)與 職場上使用到的(所用)之間的關係,所學與所用之間的意義又是如何被受訪 者串連起來的。

(21)

1.技術層面 在受訪者中,佳儀是少數從選擇大學科系開始就相當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的 案例,她以金融相關行業作為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多方諮詢和推甄結果的限制 下,她進入了在她科系選項中與金融業相關相對較低的經濟系。然而,她仍然 不放棄朝金融業發展,在諮詢轉入財經系的學姊後,她到了財經系修習中等會 計、投資學等課程。這對於她之後能進入投資銀行實習有關鍵的影響,也由於 這個實習經驗,讓畢業於社會科學院的她能夠進入證券公司工作: 「因為我未來想要做的事情可能是我現在學的東西不夠去做的事,就 是不是經濟系學的東西夠去做的事情,所以我那時候會覺得我,因為 我不是念那個,就是我不是念財經出來,但是我卻要走財經比較相關 的工作,所以我必須要去學一些那方面的東西」。(佳儀) 問:「那妳目前覺得妳的工作跟妳在學校所學的東西的關連性」? 答: 「呃,因為我是看banking,所以就變得有時候會跟這種事情比 較相關,對。那其他比較相關的是,反而就是修的中會阿,或者 就是投資學的事」。(佳儀) 雖然經濟系的學習不能符合佳儀就業的需求,但是在主動的資訊蒐集與行 動下,她仍然在其所學與所用間搭建起了橋樑,達成她從事金融相關行業的規 劃。 然而,從訪談內容也可以看出,就認知層面而言,至少有三種「學用不 符」的意義或概念被挖掘出來。其一,受訪者認為學校確實提供產業所需的專 業知識與技能,但是卻過於基礎,無法成為自己就業時獲取職位的優勢,因此 這種學用不符是一種程度上沒有搭配的類型,受訪者中盛鴻就是這類的例子。 盛鴻畢業於資訊相關科系,與資訊相關的事物也一直是他的興趣,但是在求職 的過程中卻發現業界所開出的用人條件門檻很高,不是自己可以從學校教學的 課程中獲得的,因此自己目前只能待在傳統產業: 「我覺得要求的條件太高,因為不管找工作啊,不管是北中南,資訊

(22)

這個行業,打開他所要求的條件啊,就是滿滿滿的。可能就要所會的 軟體,或所需要的知識要比較多,然後比一般的行業還要高出很多。 它不是說精通一兩樣就OK了,它可能還要同時需要很多種,它只要 扯到電腦,你就什麼都要會就對了」。(盛鴻) 「…一個系教的可能不會那麼多,可能會偏某幾樣,可能比較偏什麼 路線…根據我周遭的經驗,大部分畢業的可能喜歡的,朝這方面繼續 找,可能是比如說有一些壓力啦,他可能就換別的方式了,可能不會 繼續想從事這個行業」。(盛鴻) 第二種從訪談中看出的學用不符樣態是學校教的無法應用在相關產業的實 際操作上,大部分受訪者將這個情形詮釋成理論和實務之間的差距,這種類型 的學用不符已不是如前述是程度上的配合問題,而是受訪者認為學校學習到的 是一套,而現實中工作所用的又是另一套。這些人常認定大學學歷只是為了讓 他們進入特定行業而已,實際上修過什麼課程對於工作沒有太多的幫助。雖然 他們的學與用之間看似具有某種程度的關連,但是理論與實務的差距使得他們 具有的行業相關知能並不是從學校課程獲得,也就是對於他們來說,垂直的、 量上的教育程度高低化約了水平的、質上的科系與學習內容上的差異。 受訪者哲銘大學時就讀休閒管理相關科系,目前從事餐飲業,然而在他眼 中並不認為自己目前從事的工作跟系上傳授內容有關連,而是自己從打工的過 程中建立起自己在餐飲業的知能。 「我覺得大學只是個學歷,這沒什麼,因為工作比較實際啦。我有上 過什麼餐飲管理,或者是旅館管理,那都很死板,去看什麼書也是一 樣,裡面看到的只是故事,講一個經歷而已,只是講說做事的態度, 可是做事本來就是要認真去學習才看得到結果」。(哲銘) 「其實學校我是覺得實務上的東西學不到什麼,對,我覺得經驗比較 重要」。(哲銘) 「我覺得大家現在都是為了要學歷,看你有沒有考上這個學校,像我 有很多當兵的朋友,他們讀研究所跟大學不是同個科系,有很多轉捩

(23)

點,他們其實只是要學歷」。(哲銘) 第三種學用不符的類型是受訪者從事的工作與學校所學是完全不同的行 業,而他們不從事與所學相關工作的原因各有不同。如先前提到的,雅雯是應 用外語系畢業,在從事學校行政之前,她一直從事著百貨業中櫃姐的工作,原 因一方面是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也因為自己無法克服心理 上的障礙(下節將進一步分析)。此外,居住於北部的冠佑則是因為產業規模 的變化,使得畢業形同失業。冠佑高職時念養殖相關學系,大學時則主修食品 營養。畢業後,在經過二十幾次面試後,他決定放棄從事與食品相關行業,最 後他則進入倉儲管理的工作。雖然他具有相關的證照,但是除了職缺條件就已 限定必須是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外,產業結構的變化更是主因,所以求職困難的 現象不僅發生在他自己身上,同學中有八成也都不在相關與所學科系相關的行 業。他提到: 「食品工廠其實在南部中部比較多,北部比較少,然後,外移也很 多,…移到大陸去啊,很多都到中國大陸去」。(冠佑) 當問到是否會想要從事與高職所念相關的養殖漁業時,他也遭遇到了同樣 產業規模銳減的困境: 「沒想過…我有執照啊,我有水產養殖的丙級啊…沒有用啊…因為現 在養殖業水族館已經沒落了啊,沒有什麼行業,剩下的都在南部啊, 我們也不可能,因為他們那個缺,養殖業幾乎都是家族在養…好像比 較少吧」。(冠佑) 由於產業需求面的變化,使得原有可能存在的就業市場縮小,造成沒有工 作經驗的畢業生在競爭上的弱勢,進而導致了沒有學以致用的機會。 第三種學用不符的樣態較第一種與第二種相對容易觀察與理解,因學與用 之間有著明顯的專業領域差異。第一種(技術傳遞程度上的落差),以及第二

(24)

種(理論與實務的落差)則較容易被忽略,因為若單從個人從事職業與過去所 學來看,可能出現兩者屬於同一個領域,哲銘就是這樣的例子。但是,若進一 步貼近受訪者在工作上所學的實質運用,則可能會發現即便所學與所用屬於同 一個專業領域,仍可能出現學非所用的情形,這是討論學用關係時特別需要注 意的問題。 2.非技術層面 對於受訪者來說,有利於工作之非認知特質的養成與學校之間的關連為 何?由於這些特質、態度的習得與使用不如認知層面的專業技術容易觀察與衡 量,因此學校習得之態度與工作之間的關連,往往需要透過受訪者自身主觀意 義的詮釋與連接才能形成。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有意識地將高等教育所帶來 的非認知特質與工作做有意義的連結,因此這也會成為是高等教育面臨學用不 符批評的原因之一。 芸莉在這個意義的串連上是明顯的,心理系的訓練讓她知道自己在溝通上 的弱點,這個瞭解讓她在與客戶對談時可以更加小心,進而使她覺得大學所學 與工作是有關連的: 「其實算蠻有關係的耶…因為我的個性算是比較直來直往…,譬如說 你今天,假設今天有一個朋友跟我說發生了什麼什麼事情,那我可能 就會很直覺的反應那你就怎麼怎麼做就好了,可是大部分的人反應, 當他在跟你講心事的時候,他希望你聽,他希望聽到你跟他說,是 喔,好可憐喔」。(芸莉) 她也提到心理系讓她更瞭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在訪談中她確實常 常提起自己是個「不喜歡和別人競爭的人」、「不愛拐彎抹角的人」。她還認 為大學教育所提供的價值並不在於大學學歷本身,而是在於學歷背後所帶來的 「氣度」: 「氣度包含就很廣,有格局和一個人對事情的處理、待人處事。我覺 得這個比較重要,反而不會覺得學歷比較重要,在台灣有一個有趣的

(25)

現象,通常比較有氣度的人,通常念的書比較多,這是真的,在台灣 的環境是這樣」。(芸莉) 另外的受訪者,如雅雯、思敏、哲銘則將習得的非認知特質歸因於過往的 打工經驗、過去參與的社團活動以及現有的工作,而非從學校教育中獲得。對 於雅雯而言,從事英文教學工作最大的困難點不在於專業知識的不足,而是信 心的缺乏。由於英文從國中以來一直是雅雯的興趣,而她認為有興趣就可以把 事情學好,但是她真正害怕的是無法帶動課堂上的學習氣氛,這樣的恐懼漸漸 讓她懷疑從事英文教學的工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我目前還沒有走那個方向…中間我覺得就是會懷疑自己,會懷疑我 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樣子的生活…還是需要一份勇氣在,還在努力當 中」。(雅雯) 「(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會覺得我今天教的課學生能不能吸收,會 不會覺得我教的不夠好…(小朋友不喜歡的表情)就很明顯,那我會 受傷、沮喪…我就覺得我很在乎那一塊,尤其是覺得互動,可能他們 一個姿勢一個眼神會讓我受傷」。(雅雯) 然而,在從事百貨公司櫃姐的工作中,雅雯覺得自己學習到了怎麼與不同 客人應對,這些訓練對於她朝向英語教學工作之路是有幫助的。 問:「工作中學到的社會歷練是什麼」? 答:「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面對他們…做百貨業,那我就是要懂得 跟客人聊天…。就算他沒有買這份商品,我還是跟他互動像朋友一 樣,就是要懂得能言善道」。(雅雯)

(26)

三、七年級生之學歷與經歷

如果學歷對於工作的幫助不大,那麼對於這群受訪者來說,究竟他們認為 對職場有幫助的技能或態度為何?在許多受訪者的談話中,被列為最重要者應 該要屬「社會歷練」,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談到社會歷練,或稱「工作經驗」對 於他們求職過程的重要性: 「我覺得學歷不重要。我覺得社會經驗(比較)重要,當初做不好這 塊(指保險),其實我覺得…因為剛從學校畢業,而且我覺得會買 這些東西的,都是要有一些基本的經濟基礎的。所以,其實在社會 經歷不夠前,去做這份工作不是不可能,但會比較辛苦…跟學歷沒有 差」。(思敏) 「出來實際做的時候,就會覺得知道自己在幹嘛,我學這東西可以用 在哪,我學這東西可以做些什麼,然後我就會覺得這樣的工作非常有 意義」。(思敏) 「在我們公司的話都是以經驗來講…就是你做越老他的經驗,不一定 他是對的,但是經驗一定會比你多,他在教你的時候就是說你現在遇 到這個事情的時候該怎麼做會比較快,對,所以我們裡面不會有那種 什麼學歷制」。(哲銘) 「…當我工作上有需要的時候,我會選擇用在職進修的方式去做補 強…目前現階段來講,我覺得商科的研究所的部分對我工作上的實質 幫助沒有那麼大,對,因為我覺得研究所畢竟還是…走理論方向…那 對我們走業務端的必須要實際經驗來說幫助沒有那麼大」。(子皓) 「及早出社會的話,等於可以多累積兩年的工作時間(指不念研究 所),這個對我來講比較有幫助…」。(子皓) 「社會歷練」雖然是一個常聽到的名詞,但是對於受訪者來說,其實質、 具體的內涵為何呢?在百貨業的雅雯覺得,社會歷練指的是:

(27)

「可能很早就出社會,很早就出來接受社會,可能就是遇到一些困 難,自己就是會想辦法解決這樣子…」。(雅雯) 哲銘則覺得社會歷練帶給他一些有利於工作上的轉變: 「(變得)比較敢講、也會比較有自信,因為畢竟踏的都是餐飲業, 除非是跟高級幹部在講,不然在我們這塊我們這樣算做的蠻久了,從 國三出來工作到現在,真的同年紀的或比我們小的都會覺得我們經驗 是比較多啦」。(哲銘) 這裡,值得關注的一個點在於似乎受訪者都將學校與社會歷練當作是兩個 互斥的領域,亦即成就其中一個就必須犧牲另一個,兩者之間沒有互通或連結 的管道: 「(出社會早)好是在經驗比人家多啦,啊壞就是讀書這塊東西覺得 沒有很多,也許有些人認識的東西比較多,但我們就是比較在生活上 的東西。一個是學校的,一個是實戰經驗的」。(哲銘) 「說實在的,有的高學歷的又沒有社會經驗的話,很多都這樣,因為 幾乎你能讀到台大成大的,很多都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幾乎是完全沒 有,就是死死板板的一個讀書人…他們頭腦真的是比一般人還要聰 明,但是是死的,除非你邊工作邊讀書,或者是有出去磨一段時間, 不然就是頭腦死板,做出來的事情感覺阿里阿渣(台語)」。(哲 銘) 「我認為學歷和歷練是對等的。就像我說的,有些人就是唸書唸書, 可是有些人實務方面就會很強,可是卻被迫四年要念這些東西。可是 他可能可以更好,反正人就是可以唸就唸」。(思敏) 由於在工作上,這群受訪者經常反應經歷似乎比學歷重要,能夠幫助他們 把工作做得更好。本研究於第二次訪談中嘗試將學歷、經歷連結當代媒體中經

(28)

常描述七年級生的草莓族論述,詢問學歷與草莓族之間是否有關連,又以什麼 方式關連的問題,是否傾向認為一路唸書而缺乏社會經驗的人較容易成為抗壓 性差的一群,又或能在教育階梯中不斷向上爬升反而是一種具抗壓性的表現, 因而較能夠承擔壓力。 結果,對於受訪者而言,家庭的過度保護、整體經濟衰退是讓一個人容易 被套上草莓族的主要因素,而進一步詢問是否與學歷有關連時,大多數的受訪 者抱持的觀點乃是較偏前者,也就是認為一路唸書缺乏社會經驗者較容易成為 職場中的草莓族,這個看法與他們認為學校與社會歷練兩者是互相抵觸的想法 是不謀而合的。對於那些一路唸書而缺乏工作經驗者,雖然肯定這些人在思路 上或許比較縝密,但是就工作面向來看,受訪者常用死讀書、不知變通、過於 理想化、較以自我為中心等詞彙來形容。 「反而平常是你真的都是一直在工作的那些反應才更快。如果是研究 所,他就是很一套的理論性在講那種東西,對我覺得這真的有幫助 嗎?我是覺得沒有,因為講出來太…太夢幻了…把一件事情太複雜化 了」。(哲銘) 「我爸姊姊的兩個女兒,她們都是英國留學啊、美國留學回來的,就 是現在反而不太敢踏工作,因為已經唸完都三十幾了…再踏社會工 作…她們會有點怕,有一個就直接留在美國等著嫁美國人,那我覺得 妳幹嘛念那些書,浪費家裡人的錢」。(哲銘) 「也許他會有那個感覺說我就是…我是碩士或博士,那為什麼要跟一 樣大學畢業的…做一樣的工作,或是說更累…如果他放得下,其實什 麼都可以做」。(詠瑄)

伍、結論與討論

本文藉由質性深度訪談的實証資料,以社會學的觀點分析教育與勞力市場 之間的連結,嘗試回答對於這群1984∼1985出生世代的青年來說,學校與工

(29)

作之間「應有」的關連為何,他們「實際」經歷的情形為何。同時,本研究以 垂直的教育程度以及水平的教育科系兩個角度探究青年在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 的不同樣態。由於本研究是一個質性研究,受到樣本規模的限制,因此本研究 的目的不在於做出因果關係的推論,而僅就受訪者所呈現出來的訊息深入分析 其意涵,期望透過研究發現所呈現的各種樣貌,凸顯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上的 複雜性與多樣性。 從資料的分析中,本文發現就教育與勞力市場的應然面來說,學以致用的 想法仍然是受訪者認為最理想的狀態,這個想法不僅是受訪者自己的期望,同 時也是由家人、同儕、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共同構築起來的社會規範,而在結構 與個人相互影響與強化下,成為多數人共同的想望。其次,部分受訪者認為, 對於既存「先就學、後就業」的生命歷程順序,在高等教育擴張的情境下,或 許存在著另一種更理想的情況,也就是先在勞力市場中確定自己職涯方向後再 針對所需進修。其實,這樣的想法在於青年感知無法從教育中獲得未來工作的 輪廓,有受訪者即談到,若在學時就能夠知道未來工作所需的技能水準,便能 更有效地運用學校所能提供的資源,也較不會在進入勞力市場時經歷技能不 符,乃至失業的困境。 在實然面的分析中,本文點出了數種教育與勞力市場(不)相稱以及學用 不符的樣貌。在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的討論中,本文嘗試從過去相稱與不相稱二 種類型中,釐析出第三種獨立的類型。過去二分法的想法乃是基於預設教育與 職業應有某種程度的連結。就應然面而言,這是對於教育所應扮演角色的期 待,就實然面來說,確實存在某些職業與學校教育之間緊密關連的情形。然 而,在經濟、教育與勞力市場快速的變遷下,從受訪者的談話中可以發現,已 經出現學校與勞力市場連結的缺口,使得受訪者無法感知到學歷與工作之間的 關連,進而認為這是兩個獨立的範疇。因此在以教育與職業不相稱角度探討 時,需體認到除原來二分法的分析,還可能存在著其他類型,這也意味著教育 與勞力市場之間的連結出現了與過往不一樣的情形。 學用不符的討論則分成針對專業技術與態度養成二個層面。本文發現在專 業技術的層面上,學校訓練可能過於基礎,使得青年無法跟得上產業的技術水 準,這是一種技術程度上的不相符;其次,理論性與實務性知識的界線也被受

(30)

訪者視為學校教育與職場技能之間的區隔,由於所學過於抽象且理想化,造成 在知識性質上學用不符的情形。再者,乃是由於產業的變化,使得學校的訓練 內容無法對應到現存既有的行職業,在沒有學以致用「機會」的情形下,迫使 青年從事與所學不符的工作。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個人職業與個人所學 屬於同一個專業領域,也不保證學與用之間存在契合,因為學與用之間的落差 可能來自於所學與所用技術程度上的落差,或是理論與實用的落差。另外,在 態度養成層面的討論中,雖然這個層面的訓練亦是高等教育側重的內容,同 時這類訓練在性質上不僅具有跨領域的可攜性,也是雇主更為重視的面向,但 是對於受訪者而言,他們似乎沒有主動地將從教育獲得的非認知訓練與職場所 需的非認知態度連結起來,因此高等教育這方面的價值似乎也就被忽略或低估 了。 在此,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雖然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強調的是學歷所帶來的 技能水準,而學用不符強調的是科系,也就是學習內容與勞力市場的關係,這 兩種分析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的角度並不是完全互斥的,甚至可能是相互影響 或結合的。例如,同等學歷的兩個人,可能由於所讀科系的不同,造成他們對 於學歷所帶來之技能有程度上的認知差異;而同樣科系的兩個人也可能因為學 歷上的差異造成不同的學用不符的情形。若單就高等教育來看,即便同屬相同 科系的兩個人,也可能因為學校學制的不同或公私立之分,導致不同的學用不 符情況。然而,本文為求分析上的簡明,沒有處理這兩個觀點交疊的情況,但 確實體認到在現實層面下兩者存在著更複雜的關係。 在學歷與經歷的討論中,受訪者經常認為兩者之間無法平衡,有其一就不 容易有其二。為何受訪者傾向將學歷與經歷視為兩個互相對立的不同範疇?這 是否意味著在現有教育體制下,學歷與經歷兩者是真的無法共存,抑或其實兩 者之間的劃分只是受訪者沒有將兩者做意義上的連結所致,而什麼情境或條件 會使得個人主動做此種意義的連結,則是可進一步追蹤的問題。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本研究選樣的原則與研究結論有絕對的關連,在選取 的受訪者都是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的情況下,背後反映出的可能是經歷大學教 育後對於高等教育的負面評價,而這個評價則可能進一步呈現在他們對於教育 與勞力市場關係的想法。相對的,若選擇的樣本為繼續就學的人,便可能會選

(31)

擇出一群對於高等教育價值較為肯定者,他們對於教育與勞力市場關連的看法 將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學歷高低對於教育與勞力市場關係評價的實際影響,也 有賴後續研究加以探討。然而無論如何,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生命週期中轉 變為成人的不確定性、教育體制的快速擴充,以及經濟總體結構快速變遷的情 形下,將為當代青年帶來更多的變動與衝擊,使他們初入職場的過程充滿更多 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值得更多研究的關注。(收件:2010年7月25日,接受刊 登:2011年11月23日)

(32)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2008,「大專校院學生粗在學率-按年別及性別分」,教 育部: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2009/11/16。 王昭蓉,2000,「台灣地區民眾失業率與高教低就之研究」,國立台東師院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燦槐,1996,“The Changes of Labor Force Utilization Patterns in Taiwan 1978-1994”,社會文化學報,第3期,5月:頁43-76。

王麗雲,2009,“Higher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s: Reflections on Current Linkages between Education and Work”,發表於國際高等教育論壇-金融 海嘯下人才培用的挑戰與反思(台北: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辦,11月 13-14日)。 行政院主計處,2010,「就業、失業統計」,行政院:http://www.dgbas.gov. tw/public/Attachment/09231602071.xls。2010/10/1。 李易駿、古允文,2007,「機會開放或結構限制?台灣青年從學校到職場 轉銜過程中的Yo-Yo現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7期,9月:頁 105-152。 青輔會,2009,「98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報告」,青輔會:http://www. nyc.gov.tw/index. php。2009/10/28。 教育部統計處,2009,「各級學校概況」,教育部:http://www.edu.tw/files/ site_content/b0013/b.xls。2009/11/6。 劉正、陳建州,2004,「高等教育人力之需求與回饋的變遷:高教擴張前後 的比較」,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4卷第2期,12月:頁1-40。 劉鶯釧、黃智聰,1990,「台灣地區人力低度運用之計量分析」,發表於人 口變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主辦,5月 8-9日)。 蔡瑞明,2005,「台灣高等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連結:社會科學科系畢業生的

(33)

求職過程」,發表於社會科學與台灣高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 學提昇教學品質卓越計畫主辦,11月25日)。 蔡瑞明、莊致嘉、葉秀珍,2005,「『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對薪資的影響: 『標準差法』與『自我評量法』兩種不相稱測度方法之比較」,人口學 刊,第30期,6月:頁65-95。 顏敏娟、葉秀珍,1997,「台灣地區『教育與職業不相稱』階層化變遷之研 究:1979與1996」,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第8卷第1期,12 月:頁37-71。 關秉寅、王永慈,2005,「寧靜革命:台灣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王振寰、 章英華主編,凝聚台灣生命力(台北:巨流圖書),頁89-91。

二、英文

Bills, David B. and James E. Rosenbaum. 2009. “Schooling and Economic Success,”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http://www.sociologyencyclopedia. com/public/tocnode?id=g9781405124331_chunk_g978140512433125_ss1-25. (Retrieved month, day, year)

Coles, Bob. 1995. Youth and Social Policy: Youth Citizenship and Young Careers (London: UCL Press).

Dolton, Peter and Anna Vignoles. 2000. “Incidence and Effects of Overeducation in the UK Graduate Labour Market,”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vol. 19, no. 2 (April), pp. 179~198.

Farkas, George. 2003. “Cognitive Skills and Noncognitive Traits and Behaviors in Stratification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9 (August), pp. 541~562.

Freeman, Richard B. 1976. 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 (New York: American Academic Press).

Fleming, Christopher M. and Parvinder Kler. 2008. “I’m Too Clever for This Job: A Bivariate Probit Analysis on Overeduc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Australia,”

(34)

Applied Economics, vol. 40, no.9 (May), pp. 1123~1138.

Hersch, Joni. 1995. “Optimal ‘Mismatch’ and Promotions,” Economic Inquiry, vol. 33, no.4 (October), pp. 611~624.

Kalleberg, Arne L.. 2008. “The Mismatched Worker: When People Don’t Fit Their Jobs,”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vol. 22, no.1 (February), pp. 24~39.

Mavromaras, Kostas and Seamus McGuinness. 2007. “Education and Skill Mismatches in the Labour Market: Editors’ Introduction,”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vol. 40, no. 3 (September), pp. 279~285.

Quintini, Glenda and Martin Sebastien. 2006. “Starting Well or Losing their Way? The Position of Youth in the Labour Market in OECD Countries,” OECD Social, Employment and Migration Working Papers, no. 39.

Robst, John. 2008. “Overeducation and College Major: Exp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Mismatch between Schooling and Jobs,”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 76, no. 4 (July), pp. 349~368.

Rubb, Stephen. 2006. “Educational Mismatches and Earnings: Extensions of Occupational Mobility Theory and Evidence of Human Capital Depreciation,” Education Economics, vol. 14, no. 2 (June), pp. 135~154.

Sicheman, Nachum and Oded Galor. 1990. “A Theory of Career Mobil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8, no. 1 (February), pp. 169~192.

Sloane, Peter J.. 2002. “Much Ado about Nothing? What Does the Over-education Literature Really Tell Us?” presented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vereducation in Europe: What Do We Know? (Berlin: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 and ROA at Maastricht University, November 22~23).

Sloane, Peter J.. 2007. “Over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vol. 40, no. 3 (September), pp. 286~291.

Tannock, Stuart. 2003. “Why Do Working Youth Work Where They Do,” in Laurence Roulleau-Berger ed., Youth and Work in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of

(35)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Leiden, Boston: Brill), pp. 285~303.

Trow, Martin.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Tsang, Mun, Russell Rumberger, and Henry Levin. 1991. “The Impact of Surplus Schooling on Worker Productivity,”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30, no. 2 (Spring), pp. 209~228.

(36)

Mismatch between Education and Work: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 after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Kangjung Weng

PhD Candidate, Sociology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Fengbin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Sociology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bstrac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created intense competitions and rapid changes among industries. The relatively secured employment system of the past has also suffered from many new uncertainties. These changes further cause problems like unemployment or underemployment. Compared the issues of unemployment and wages,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t is relatively underemphasized in Taiwan. However, under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apid changes among industries, the issue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will be increasingly more apparent In this study, we take the 1984-1985 birth cohorts as our sample. They are those who have been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ddition, they are also the group current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labor market experience.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m appropriate for studying the contemporary matching features between education and work. This paper uses two approaches to analy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work. First, we us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o understand the gap between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al achievement. Second, we use the field of study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what was learned on what one do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s to what the young generation think the school-to-work connection should be, what it is, and how they response to it.

(37)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6

由於教科書必須考量市場接受度,前述各地區教科書中對於數學文化元素不同的詮釋方式

價值觀教育須結合學校和家庭教育,學校與家長必須緊密合作,才能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

價值觀教育須結合學校和家庭教育,學校與家長必須緊密合作,才能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

近年來受高等教育普及化影響,教育養成年限拉長,年輕勞動力初次進入勞動市場

鑒於課程發展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多 年來透過不同途徑,蒐集各界對歷史課程及教學等方面的意見,課程發展議會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