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構批判性的跨(國)文化流動研究-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 (III-II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建構批判性的跨(國)文化流動研究-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 (III-II )"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

(III-II )

計畫類別: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1-H-004-045-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計畫主持人: 劉建基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1 月 3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X

成果報告

X

出國報告(附件一)

計畫名稱:

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III-II)

計畫類別: □

X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93-2411-H-004-045-

執行期間: 93 年 8 月 1

日 94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政治大學英文系 劉建基 教授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

X

精簡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X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

(3)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31 日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名稱: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III-II) 計畫類別: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3-2411-H-004-045- 執行期間: 93 年 8 月 1 日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劉建基 中文摘要:

關鍵詞:全球倫理 (global ethic),權力幾何學 (power geometry) ,自我/他者 (Self / Other) , 他者的面孔 (the face of the Other),離散 (diaspora) ,他性

(otherness) ,邊緣性 (marginality)

近年來,他者(other) 或他性(otherness; alterity)一直是文化研究的重要議題。 全球文化(global-cultural)論述亦常繞著他者或他性發揮,以彰顯弱勢族裔或非主 流 文 化 的 邊 緣 性 與 異 質 性 。 文 化 批 評 家 巴 克 汀 (Mikhail Bakhtin) 以 對 話 論 (dialogism)來強調他者的相對主體性:自我 (self) 並非是完整的實體,必須與他 者產生「對話抗爭」(dialogic struggle)才能存在。倫理學家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以「他者的面孔」(the face of the Other)作為隱喻以凸顯他者的「無限性」 (infinity)。易言之,這種肯定他性的倫理省思不僅凸顯「不同文化對單一文化的

抗拒力」,並且彰顯主流、霸權論述的排他性與暴力本質。

瑪西 (Doreen Massey)提出「權力幾何學」(power geometry)的概念,指出有 些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掌握權柄,引領風騷,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有些人則仰 人鼻息,淪為役人之役、適人之適的囚奴。這種「權力幾何學」的概念凸顯了跨 (國)文化流動過程中所涉及的權力不均衡、關係的不對等與階級身份的差距等倫 理議題。列維納斯倫理觀讓我們對全球文化流動下的「權力幾何學」有更深入的 瞭解。 藉由列維納斯關於自我/他者、整全/無限的倫理觀,本計畫以馬華學者黃錦 樹的《由島至島─刻背》為例,探討小說家如何透過其作品體現倫理關懷,如何 藉由書中人物的邊緣、局外處境「再現」(represent)跨國文化流動所蘊涵的「他 者」與「自我」的對話關係,以及「離根性」與「固根性」的消長、辯證關係。 另外,本計畫以大陸作家張煒的《外省書》為例,探討全球文化同質化的過程下 所產生的邊緣議題與論述暴力,並闡述小說家如何藉由書中主角人物的邊緣、局 外處境再現 (represent)全球文化流動所蘊含的矛盾空間、對立競爭與內在差 異。 報告內容: 九十三年的研究計畫(III─II)分為二部分。理論部分,延續第九十二年 (III-I) 的理論架構,從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的倫理觀,如「他者的 面 孔 」 (the face of the Other) 、「 全 體 性 」 (totality) 、「 無 限 性 」

(4)

(infinity) 、暴力(violence) 等概念,來探討全球文化流動的三個面向─「離 根性」、「去疆域化」、與「歷史想像」─所蘊含的倫理議題,如他者的相對主體 性、論述暴力、權力不均、文化帝國主義等。列維納斯的倫理觀讓我們對全球文 化流動下的「權力幾何學」有更深入的瞭解。藉由列維納斯關於整全/無限、自 我/他者的倫理觀,本計畫試圖探討下列四個「對話框架」:(一),全球文化流動 中的暴力論述與邊緣議題;(二),跨(國)文化流動中「他者」的無限性─邊緣 性/他性是無法被主流霸權的文化所內化、整併、同化或客體化;(三)全球化的 弔詭性─愈瞭解全球化,就愈珍惜在地化的他性與殊異性。(四),「全球在地化」 (glocalization)與「在地全球化」(lobalization)過程中「他者」的相對主體 性。 九十三年研究計畫(III─II)實踐部分,主要是將理論的鋪陳融入文本的 詮釋,以探討個別作品在全球文化流動下所呈現的倫理觀。實踐部分即是根據上 述四個「對話框架」來探討處於全球文化流動下的邊緣人所產生的焦慮與疏離感 及其應有的內省與對策,及跨文化流動所涉及的倫理議題。九十三年研究(III-II) 的實踐部分將討論馬華學者黃錦樹的《由島至島─刻背》(2001)與大陸作家張 煒的《外省書》(2001)。 《由島至島─刻背》探討跨(國)文化流動下華裔族群的邊緣「他性」、離 散經驗與認同焦慮,呈現「離根性」、「去疆域化」、與「歷史想像」等議題。在 跨(國)文化流動「去疆域化」的過程中,「離根性」的漂泊感與「歷史想像」的 依戀往往是相隨並列、相互糾葛。以南洋華人為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南洋華 人的漂泊離散是一連串的全球化歷史發展所造成的結果。由於中國東南沿海地貧 民窮,謀生不易,宰控全球經濟流動的西方殖民國家得以大量招募華工遠赴南 洋;華人因為經濟因素不得已「背祖宗廬墓,出洋謀利」,移居到另一個陌生的 地方國度。然而,由於當地的國族霸權意識的高漲,以及「排華政策」所造成的 政治、文化及宗教迫害,南洋華人在其移居之地淪為漂泊的「他者」。另一方面, 因其無所本、無所屬,故而產生認同焦慮與迷思。他們透過「歷史想像」,緬懷 神州文化、遙想唐山遺產,對當地的社會文化存有一種抗拒的心態,拒絕被同化。 在全球化經濟的「離根性」力量下,南洋華人開始追尋「固根性」的原鄉夢,歇 斯底里地追尋想像中的中國。然而,他們所想像的中國早已不存在甚至未曾存 在,所以即令強調多元文化的全球倫理被落實在南洋社會,他們仍將在追尋中國 的大夢中無止盡的漂泊。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西方殖民國家所掌控的政治與經濟力量使得華人不得已 選擇離鄉背井、流離異國。這種不得已遠離故國、定居南邦的宿命,使得南洋華 人開始追尋「固根性」的原鄉夢,企圖在馬來人的土地上,藉由中國文化建立華 族他者的主體性;另一方面,在龐大的中國文化籠罩下,馬來華人又試圖尋求自 己獨特的「他性」,肇建立基於中國傳統,但又有別於中國傳統的馬華主體性。 黃錦樹在小說中不斷嘲諷馬華所想像的中國早已不存在,甚至未曾存在,只是拼 湊中國文化來建構他們的中國圖像與華裔認同;另一方面,他對馬華在中國文化 的籠罩下,追尋在地主體性的過程中所顯現的夜郎自大,極盡嘲諷之能事。然而, 儘管小說在嘲諷南洋華人追尋中國性與銳意建立馬華主體性的方式上, 絲毫不 留顏面,黃錦樹事實上仍如倫理學家列維納斯一樣,肯定了「他者」不被主流整 併的「他性」倫理觀。黃錦樹雖然嘲諷馬華無法認清他們所擁抱的是一個虛幻的 中國,但他並非否定華人應在南洋以中國文化建立「他者」的主體性。黃錦樹批 判馬華若只是拼湊有限的中國文化知識,將使其建立的華人主體顯得虛空可笑;

(5)

他亦非否定馬華應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建立馬華獨特的「他者」主體性,而是批 判馬華胡亂創新、自吹自擂的方式,根本無法使馬華擺脫中國文化的籠罩,建立 馬華的在地主體性。 全球化經濟的「離根性」力量使得華人大舉遷移,但華人所遙望的「祖國」 卻指責他們背祖宗廬墓,出洋謀利,並視之為「天朝棄民」而概不聞問。茫茫南 洋,杳杳神州,南洋華人不知鄉關何處。這種漂泊離散的過程,使得南洋華人無 法成為馬來人,也無法成為中國人;黃錦樹嘲諷諧擬的背後,其實是對華裔族群 抗拒被馬來人整併同化,以及建立在地主體焦慮的深層同情,同時也凸顯了全球 化下,離散族群如何力保「他者」主體性的倫理議題。《由島至島─刻背》作者 翫世諷世的筆調令人備感沈重,誠乃「雖玩笑之作,實憂患之書」。 《 由 島 至 島 ─ 刻 背 》 一 書 所 關 懷 的 「 他 性 」 (otherness) 與 邊 緣 性 (marginality) 的倫理省思,符合了世界宗教會議所揭示的全球倫理精神。在四 項「不可取消的綱領」中,第一項與第三項分別揭示了「致力於非暴力與尊重生 命的文化」與「致力於寬容的文化與誠實的生活」的全球倫理。在全球化的時代, 「暴力」以各種方式存在,並不一定是以流血的方式呈現才稱為暴力。從「權力 幾何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流動過程中必然涉及權力的不均衡、關係的不對等與 等級的不平等。在文化流動的過程中,掌握權力者即掌握了論述的權力,甚至形 成了一種論述暴力,而馬來民族的排華論述事實上就是一種論述暴力。南洋華人 雖是全球化力量所帶來的外來者,但南洋社會應落實全球倫理,以寬容的態度尊 重華人的「他性」,讓華裔應有免於論述暴力或流血暴力的生存權。南洋華人不 但應如綱領中的第二項所言,共同「致力於團結與公平的經濟秩序」,更合建立 團結與公平的社會政治秩序,使得包容他性、互助合作的全球倫理得以在南洋社 會落實。 《外省書》提供的是一種對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書中主人翁對不 均衡的文化霸權、單一化的全球文化之批判與抵拒,體現了列維納斯的倫理觀: 「他者」是無限超越,無限陌生,是「自我」所不能化約、整併的。史珂出走「外 省」、退居海邊,「築起一道籬笆,一道心籬」(270)象徵著並非每個人都願意被 納入全球文化的大潮中,並且意味著一個獨霸的「同質性」全球化是無法將本土 文化整併或同化。據此,處於「外省」的史珂在「世界之都」的名流簽名簿上簽 名與題字─「他『存在』了,我也『存在』了」(187)─的這段插曲便顯得格外 有意義: 史銘恭立一邊看著每一位寫上芳名……。他真是喝醉了,因為最後 竟走到了史珂面前,讓弟弟也簽一個!史珂只好抓起那支派克筆, 一筆一筆寫上自己的名字。 赤橡在一陣夜風中搖動。繁星閃閃。史珂瞅了手中的筆記許久, 最後寫上:「他『存在』了,我也『存在』了。」端量了一會兒又 添上幾個字:「『娥娥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 (186-87) 作者藉由這段簽名插曲,一方面傳達了「他者」本身無限「存在」的倫理觀,另 一方面也暗示了在全球化浪潮下,代表「他者」的中國仍有她存在的相對主體性。 列維納斯關於整全/無限、自我/他者的倫理觀,有助於我們瞭解全球文化流動中 的論述暴力與邊緣議題,同時也讓我們瞭解非主流文化的邊緣性/他性無法被主 流霸權的文化所內化、整併、同化或客體化。小說家張煒透過其作品體現了「全 球倫理」關懷─這些關懷「包含建立非暴力且尊重生命的文化,建立真誠且相互 容忍的文化,建立以公平的經濟秩序為基礎的團結文化,以及建立男女都可以參

(6)

與並擁有平等權利文化」(李英明 186)。儘管文化交流從來就不是一個單向流動 的過程,然而張煒對於全球化可能帶來一種單一文化的威脅有著深深的憂慮,並 且對西方化、文化帝國主義,以及歐洲式中心主義在全球生活的主導性與支配性 提出倫理關懷與省思。

參考文獻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1991. Bakhtin, 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Ed. Michael Holquist. Austen: Texas University Press, l981. Featherstone, Mike,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0.

---. “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Featherstone, Global Culture 1-14. Foucault, Michel.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Trans.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Vintage, 1988.

Hard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 Empir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evinas, Emmanuel. Totality and Infinity: An Essay on Exteriority. Trans. Alphonoso Lingi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

Massey, Doreen. Space , Place and Gend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Mills, Sara. Discourse. London: Routledge, 1977.

Robertson, Rol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Sage, 1992.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1979.

Sassen, Saskia.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The New York Press, 1998.

Tan, Amy. 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New York: Ivy, 1995.

Tomlinson, Joh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Walters, Malcolm.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4.

“The 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Declaration Toward A Global Ethic”取自: http://astro.temple.edu/~dialogue/Center/kung.htm 吳劍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出版社,1994 年。 王德威。〈淺論福寇:語言、陳述、歷史〉。 《中外文學》,第 11 卷第 8 期(72 年 1 月),頁 134-150。 ---. 〈壞孩子黃錦樹:黃錦樹的馬華論述與敘述〉。《中山人文學報》 12.4(2001 年 4 月):1-15。 ---. 主編。《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年。 鄭宇笛。〈生活在他方:列維納斯漂泊的哲學之旅〉。《當代》,第 149 期(2000 年 1 月),頁 24-35。 李永熾,〈他者、身體與倫理:列維那斯的存在論〉。《當代》,第 149 期(2000 年 1 月),頁 10-23。 張煒。《外省書》。 台北:聯合文學, 2001 年。 楊雪東。《全球化》。 台北:揚智文化, 2001 年。 黃錦樹。《由島至島─刻背》。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年。 莊坤良。〈迎/拒全球化〉。《中外文學》,第 30 卷,第 4 期,2001 年 9 月。頁 8-25。 陳思和。〈全球化過程中的鄉巴佬言〉。 《聯合報》,2002 年 1 月 14 日,頁 30。

(7)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2003 年。 趙星光。〈全球化浪潮下的本土生命教育初探〉。《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1 卷,第 3 期,2003 年 3 月。頁 17-43。 張錦忠。〈書寫離心與隱匿:七、八0年代馬華文學的處境〉。王德威,《南洋論 述》61-76。 廖炳惠。《關鍵詞 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年。 孫美堂。〈超越全球倫理的兩難〉。取自:http://www.yangzhizhu.com/sunmtqqh.htm

(附件一)

出國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出國報告 計畫名稱: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III-II) 計畫類別: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3-2411-H-004-045- 執行期間: 93 年 8 月 1 日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政治大學英文系 劉建基教授 筆者於第二年研究(III-II)結束前,在94年8月下旬(23 Aug-Sep 1 2005) 赴英國 移地研究,停留十天,蒐集與研究計畫相關的文化、文學資料。 先後至劍橋大 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與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補充、更新研究 資料, 並且與當地學者交換心得與意見;這些資料及意見對論文最後的定稿有 相當助益。

所蒐尋的書籍與期刊論文,大部分與「全球倫理」(global ethic) 與「全球離 散」(global diaspora) 主題有關,例如:

Brah, Avtar. Cartographies of Diaspora: Contesting Identities.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Braziel, Jana Evans and Anita Mannur, ed. Theorizing Diaspora: A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2003.

Clifford, James. “Diasporas.” Cultural Anthropology. 9.3 (1994): 302-8.

Cohen, Robin.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 1997. George, Rosemary Marangoly The Politics of Home: Postcolonial Relocations and

Twentieth-century Fi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96

Ma, Laurence J. C. and Carolyn Cartier. 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bity, and Identity. Oxford: Lanham: Row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3. Safran, William. “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

(8)

Sheffer, Gabriel. Diaspora Politics: At Home Abraod.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3.

Tölölyan, Khachig. "Rethinking Diaspora(s): Stateless Power in the Transnational Moment." Diaspora 5.1 (1996): 3-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世日本(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時期)主要的外交工作例由五

基本概念 有效教學 差異化教學 多元化評量 適性輔導... A-5-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綜觀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佛教始終是最重要的載體之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又說:“一晃兒五、六年了!我那天也真邪行,走到齊化門,屎到 屁門了。 ”我媽說: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興趣Motivation 是學習的原動力 John Biggs, 2009... 規劃課程時考慮三個條件: 教師動力、能力 學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