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代文獻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歷代文獻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歷代文獻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張 國 一

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班

前 言

現 代 學 界 對 慧 能 禪 學 思 想 的 研 究 , 成 果 是 相 當 豐 富 的 。 一 般 的 作 法 , 著 重 於 以「 心 」為 慧 能 中 心 理 論,以 此 統 攝 真 如 實 相,重 說 此「 心 」即 佛 , 這 樣 的 特 色 並 被 認 為 是 對 達 摩 楞 伽 禪 法 的 繼 承。1 重「 心 」的 傳 統 確 是 禪 宗 所 以 為 禪 宗 之 主 要 特 色 , 所 謂 「 即 心 即 佛 」、「 悟 心 成 佛 」。2 不 過 , 過 分 簡 單 地 將 慧 能 禪 法 完 全 等 同 於 此 一「 心 」之 傳 統,顯 然 尚 有 值 得 商 榷 之 處。從 敦 煌 本 《 壇 經 》 的 內 容 來 看 , 全 書 的 重 點 是 「 自 性 」, 而 「 自 性 」 是 以 空 宗 之「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為 其 意 涵 的,《 壇 經 》的 中 心 思 想,是「 般 若 自 性 」,

1 如印順法師說:「所以,達摩的『真性』禪,是《楞伽經》的如來藏說。道信以《楞伽經》

的『佛心』,融合於《文殊說般若經》的『念佛心是佛』。到了曹溪慧能,更融合了盛行 南方的《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見性成佛』。內涵更廣大了,而實質還是一脈相 傳的如來藏說。」(參《中國禪宗史》頁 384)

2 「即心即佛」的思想是馬祖道一所提倡的,可參《景德傳燈錄》卷七,<江西道一禪師>

條。「悟心成佛」則為近代太虛大師對達摩初祖至慧能六祖之禪法之概括,可參《中國佛 學特質在禪》頁 15。

(2)

而 非 「 心 」, 這 是 很 明 顯 的 事 實 。 唐 君 毅 等 少 數 學 者 , 是 注 意 到 了 這 個 事 實 的 3,大 部 分 學 者 主 張 慧 能 已 從《 楞 伽 經 》的 傳 統,轉 向《 金 剛 經 》的 傳 統 , 亦 可 說 是 對 此 事 實 的 另 一 種 反 映。不 過,必 須 說 明 的 是,這 並 非 意 謂 著 在「 即 心 是 佛 」之 外 另 有 一 種 與 之 相 異 的「 般 若 自 性 」。就 義 理 上 而 言,「 即 心 是 佛 」 與「 般 若 自 性 」應 是 相 同 的,同 指 真 如 或 實 相;差 別 僅 在 於 前 者 是 透 過「 心 」 以 攝 實 相,而 慧 能 則 偏 重 於 從「 般 若 自 性 」來 統 攝 實 相。另 外,慧 能 雖 重 說

「 自 性 」, 但 他 的 基 本 立 場 仍 說 法 性 法 體 內 存 於 眾 生 身 心 之 中 的 一 貫 的 如 來 禪 藏。只 是,這 個 法 性 法 體,不 再 用 傳 統 如 來 禪 藏 思 想 中 的 那 個「 佛 心 佛 性 」 來 詮 解,而 改 用 空 宗 的「 般 若 自 性 」來 立 論 了。闡 明 此 一 事 實,為 本 文 主 要 的 目 標 之 一 。

另 一 方 面 , 自 從 較 可 信 賴 的 敦 煌 本 《 壇 經 》 出 土 之 後 , 此 本 大 致 成 為 現 代 學 界 研 究 慧 能 禪 法 的 主 要 根 據 , 部 分 的 學 者 亦 逐 漸 將 《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 視 為 可 信 的 材 料。4 不 過 事 實 上,可 信 賴 的 文 獻,並 不 僅 止 於 上 述 二 種。新 出 土 的 重 要 唐 代 燈 錄《 祖 堂 集 》、《 曆 代 法 寶 記 》中,就 載 有 重 要 的 新 材 料 , 是 研 究 慧 能 禪 法 不 宜 忽 略 的 補 充 文 獻。另 宋 代 以 後 的 燈 錄(《 景 德 傳 燈 錄 》、

《 五 燈 會 之 》等 ),以 及 惠 昕 本 和 宗 寶 本《 壇 經 》,當 中 亦 不 乏 豐 富 的 新 資 料,

雖 未 易 辨 其 真 偽,然 其 中 與 敦 本《 壇 經 》義 理 一 致 者,不 妨 可 做 為 慧 能 思 想 更 廣 泛 之 補 充 材 料;當 然,這 當 中 亦 可 見 出 後 出 之 慧 能 思 想 之 變 革 處。從 完 整 之 文 獻 收 集 以 助 呈 現 慧 能 禪 法 之 完 整 面 貌 的 立 場 來 說,僅 以 敦 煌 本《 壇 經 》 作 為 基 本 文 獻 是 不 足 的,唐 宋 後 出 之 文 獻,其 價 值 不 容 忽 視。本 文 儘 可 能 搜 羅 了 歷 代 記 錄 慧 能 思 想 的 重 要 文 獻,我 想,大 致 重 要 的 文 獻 都 已 收 列 於 文 中 了;這 樣,我 們 就 可 以 比 較 全 面 地 來 探 究 慧 能 思 想 的 全 貌,這 是 本 文 的 另 一 個 重 要 目 標 。

一 、 關 於 慧 能 的 文 獻 資 料

( 一)應如何應用《壇經》?

敦 煌 本 《 壇 經 》 於 一 九 二 三 年 被 矢 吹 慶 輝 先 生 發 現 , 一 九 二 八 年 編 入

3 唐君毅先生之《中國哲學原論》頁 49,孤峰智燦的《中印禪宗史》頁 139 等,是以「般若」

來詮釋慧能禪法的,我想,這樣的作法是較符合敦煌本《壇經》經文的。

4 洪修平、樓宇烈等大陸學者可為代表。可詳註 82,中有較詳之說明。

(3)

《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 第 四 十 八 卷 中 5, 立 成 為 研 究 慧 能 可 據 最 古 樸 可 信 之 基 本 材 料,這 樣 的 作 法 一 直 是 學 界 的 主 流。6 不 過 我 們 也 不 要 忘 了 以 胡 適 為 首 的 反 對 意 見 : 敦 煌 本 《 壇 經 》 的 作 者 是 神 會 而 非 慧 能 7; 設 如 此 , 研 究 慧 能 思 想,敦 煌 本《 壇 經 》是 要 被 排 除 在 參 考 資 料 之 外 了。胡 適 的 說 法 是 否 可 信 ? 神 會 果 真 是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作 者 嗎 ? 這 樣 的 說 法 存 在 著 一 些 根 本 的 困 難 , 可 略 分 為 三 點 來 說 : 一 、 就 歷 史 考 據 的 立 場 , 胡 適 提 出 三 點 「 明 顯 的 證 據 」 主 張 神 會 是《 壇 經 》的 作 者 8, 這 三 點 理 由 確 乎 是 太 薄 弱 了( 其 中 一 點 還 出 於 誤 解 ), 錢 穆 , 印 順 等 當 代 學 者 駁 之 甚 詳 , 眾 所 周 知 。9 二 、 胡 適 最 主 要 還 是 從「 考 據 學 內 證 」的 自 信 上,確 認 敦 本《 壇 經 》的 思 想 就 是 神 會 的 思 想 , 故 敢 於 宣 稱 神 會 造《 壇 經 》。10 但 胡 適 的「 內 證 」,確 存 在 著 問 題,敦 本《 壇 經 》 和 神 會 思 想 , 並 不 相 同 ; 印 順 法 師 指 出 《 壇 經 》 重 「 自 性 變 化 一 切 」、

重「 作 意 」,而 神 會 卻 專 提「 不 作 意 」,這 是 兩 人 的 根 本 不 同 處 11;而 錢 穆 則

5 1923 年,矢吹慶輝博士於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敦煌文獻中發現此本,經校寫,1928 年編入《大 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十八卷中,稱為敦煌本《壇經》。(參楊曾文編《敦煌新本六祖壇經》

之自序)

6 關於慧能研究,當(現)代中日台港大陸的學者,都是以《敦煌本壇經》作為基本資料的,

鈴木大拙、錢穆、印順等人可以代表這個主流。

7 跟隨胡適意見的,尚有日本的矢吹慶輝、關口真大(參楊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壇經》附編 (二));後來的楊鴻飛亦是胡適的支持者,蔡念生〈談六祖壇經真偽問題〉和澹思〈惠能 與壇經〉二文,即予楊鴻飛以反駁。(參王柏壽〈六祖壇經的哲學及其道德思想之研究〉,

在《嘉義師院學報》6,民 81.11)主要問題的提出者,仍是胡適,故本文即專就胡適而 論之。

8 這三點證據是:(1)〈韋處厚興福寺大義禪師碑〉說神會之門「竟(按,指「最後」)成壇 經傳宗」,這是「更無可疑的證據」。(2)敦本《壇經》中有預記慧能滅後二十年,「有人出 來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豎立宗旨」,這是「最明顯的證據」,這些話顯然是神會一派 所作。(3)《敦本壇經》中有贊「神會小僧,卻得善等,毀譽不動」,胡適認為這是「很明 顯的證據」,因文中只贊神會,未贊懷讓、行思等人。

9 關於第一點,「竟成壇經傳宗」,胡適誤解為神會一派「最後」成《壇經》來傳宗;但正確 意義是感嘆神會一系,「竟然」演變成《壇經》來傳宗,是感嘆神會門人之非,而不是肯 定神會開啟此一傳承,這是文字理解上的錯誤,可詳印順《中國禪宗史》頁 247 的討論。

另二點,皆只能證明神會在《壇經》上動了手腳,卻不能說即是他的創作。詳印順〈神 會與壇經〉(在《海潮音》52.卷 2-3,頁 202-203)和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頁 91。

10 胡適自己說:「我相信《壇經》主要部分是神會所作,我的根據完全是考據學內證,《壇經》

中有許多部分和新發現的《神會語錄》完全相同,這是最重要的證據。」(參錢穆《中國 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頁 95。)

11 王柏壽在其〈六祖壇經的哲學及其道德思想之研究〉(在《嘉義師院學報》6,頁 58,民 81.11)中說,印順指出慧能之「無念」重念而不住,而神會之「無念」重「不起念」,與 這意思是相同的。不過確實而言,印順並未作二人「無念」意涵之比較,只比較了「作 意」、「不作意」而已,王文略有差誤。(參印順《中國禪宗史》頁 270)

(4)

直 說「 胡 適 對 中 國 禪 學,並 無 內 在 了 解 」12,這 是 對 他「 內 證 」的 根 本 質 疑 ; 他 們 的 說 法,大 致 也 代 表 了 目 前 學 界 的 共 見;神 會 造《 壇 經 》說,於 是 在 根 本 上 受 到 了 嚴 重 的 質 難。三、括 而 言 之,胡 適 對《 壇 經 》作 者 的 懷 疑,根 據 證 據,本 有 其 道 理,可 謂 相 當 敏 銳 獨 到,可 惜 從「 懷 疑 是 神 會 」到「 就 是 神 會 」,這 樣 的 結 論 下 得 太 魯 莽 了,以 致 造 成 了「 有 不 少 以 偏 概 全,主 觀 武 斷 」 的 結 果 。13 據 現 代 學 者 研 究 指 出 , 這 與 他 「 反 佛 教 」 的 基 本 態 度 是 有 些 關 聯 的,胡 適 認 為 佛 教「 對 中 國 的 國 民 生 活 是 有 害 無 益,而 且 為 害 至 深 且 鉅 」,

而「 禪 宗 佛 教 裡 百 分 之 九 十,甚 或 百 分 之 九 十 五,都 是 一 團 胡 說、偽 造、詐 騙、矯 飾 和 裝 腔 作 勢 」,「 神 會 自 己 就 是 個 大 騙 子 和 作 偽 專 家 」。14 在 這 樣 的 信 念 下 , 神 會 假 造 敦 本 《 壇 經 》, 只 是 佛 徒 的 一 貫 技 倆 而 已 , 在 胡 適 看 來 , 是 極 有 可 能 的,這 大 致 也 就 足 以 推 動 他 去 做 出 這 樣 一 個 操 之 過 急 的 結 論 了 。

我 們 可 以 回 歸 主 流 的 傳 統 , 視 敦 本 《 壇 經 》 為 慧 能 研 究 中 最 可 信 賴 的 基 本 文 獻。敦 本《 壇 經 》目 前 以 任 子 宜 收 藏 提 供 之《 敦 博 本 》最 佳,是 最 好 的 敦 本 《 壇 經 》 版 本 , 最 值 得 參 看 。15

其 次,敦 本《 壇 經 》雖 最 古 最 可 信 賴,其 後 所 流 傳 不 同 版 本 的《 壇 經 》,

又 應 如 何 看 待 ?《 壇 經 》版 本 種 類 繁 多,楊 曾 文 先 生 表 列 的《 壇 經 》版 本 最 豐 , 共 近 三 十 種 之 多 。16 不 過 據 現 代 研 究 成 果 , 這 些 版 本 除 敦 煌 本 外 ( 約 12,000 字 ), 大 致 只 是 另 二 個 版 本 : 惠 昕 本 ( 約 14,000 字 )、 契 嵩 本 的 ( 約 20,000 字 ) 的 不 同 翻 刻 而 已 。17 這 二 種 後 出 的 版 本 是 否 有 利 用 的 價 值 ? 我

12 錢穆說:「胡適對中國禪學,並無內在了解,先不識慧能神會與其思想之內在相異,一意 從外在事象來講禪學史,是其病痛所在,不僅講禪學犯此病,其講全部中國思想史,幾 乎全犯此病。」(參《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頁 204)

13 參樓宇烈,〈胡適禪宗史研究平議〉,有言:「胡適在初期禪宗史的研究中,確實有不少以 偏概全,主觀武斷之處,如斷言《壇經》作者為神會,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在《北 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八七年第三期頁 62)

14 參江燦騰〈胡適禪學研究公案〉一文,(在《當代》101,102,民 83.9~83.10)

15 楊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一書之附編(二),收〈壇經敦博本的學術價值和關於《壇經》

諸本演變、禪法思想的探討〉一文,對《敦博本》發現之始末,及其版本之價值優點,

有詳盡之討論。《敦博本》之正文,即收於此書中。

16 另石井修道的《六祖壇經異本系統圖》收 14 種,宇井伯壽的《禪宗史研究》列 20 種,柳 田聖山《六祖壇經諸本集成》收 11 種版本。(參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頁 195)

17 這個見解是洪修平先生提出的,參其《中國禪學思想史》頁 165。其前的郭朋先生,略分 為四系: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宗寶本(參郭朋《壇經導讀》頁 35),不過曹溪原 本和宗寶本,其實都是契嵩本系統,實際上還是三系(參洪文頁 166)。印順法師也提出 四系說:敦煌本、古本、惠昕本、至元本(參印著《中國禪宗史》頁 272),古本已不存,

(5)

們 知 道 , 與 敦 煌 本 同 時 期 存 在 的 ( 或 略 晚 ), 尚 有 一 個 文 繁 的 古 文 ( 已 佚 )

18, 價 值 與 敦 煌 本 同 等 ─ ─ 而 惠 昕 本 和 契 嵩 本 是 曾 經 參 考 過 這 個 古 本 的 19, 這 表 示 了 後 出 二 本 裡 出 現 較 敦 煌 本 多 出 的 新 資 料,未 必 不 是 根 據 古 本 的 早 期 材 料 。20 不 過 二 本 在 流 傳 的 過 程 中 , 加 入 了 許 多 後 代 新 資 料 ( 乃 至 有 錯 誤 的 資 料 ),確 也 是 顯 而 易 見 的 事 實。21 那 些 材 料 是 據 古 可 信 的 ? 那 些 又 是 後 人 增 入 應 排 除 的 ? 分 際 不 明,難 於 釐 清。不 過 從 蒐 求 完 整 文 獻 的 立 場 言 之 , 二 版 本 是 值 得 加 以 重 視 的;學 界 中 有 許 多 人 對 這 二 種 文 獻 略 而 不 用,這 樣 的 作 法 不 免 過 分 謹 慎 了 。22 二 版 本 不 妨 可 做 為 敦 煌 本 的 補 充 文 獻 , 理 論 觀 念 相 通 者,收 而 補 之,這 對 於 盡 可 能 復 原 慧 能「 心 性 論 」全 貌 是 有 助 益 的。當 然,收 補 之 新 材 料,應 與《 敦 煌 本 》裡 的 思 想 材 料 有 所 區 隔,宜 置 於 其 後 ; 一 方 面 固 是《 敦 》本 之 補 充,另 方 面 亦 可 與 之 互 較,同 者 互 通 互 證,異 者 則 可 見 其 演 進 之 跡 。

( 二)共有多少文獻資料?

與 慧 能 相 關 的 原 始 文 獻 資 料 一 共 有 多 少 種 ? 根 據 目 前 較 好 的 四 部 目 錄 工 具 書:會 性 法 師 之《 大 藏 會 閱 》,藍 吉 富 先 生 之《 禪 宗 全 書 》、李 淼 先 生 之

《 中 國 禪 宗 大 全 》,與 佛 光 山 之《 禪 藏 》,調 查 統 計,約 共 可 得 文 獻 二 十 二 種。

這 二 十 二 種 文 獻 基 本 上 是 以《 敦 煌 本 壇 經 》和《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二 書 為 基 礎,

至元本,亦即一般所謂曹溪原本,仍是契嵩系。故《壇經》版本諸說,仍不出敦煌本、

惠昕本、契嵩本這三大系。三大系統下的同類版本大致可圖示關係如下:

(1)敦煌本(638-713)

(2)惠昕本(967)=大乘寺本(1116)=興聖寺本(1153)

(3)契嵩本(1056)=至元本(1290)=德異本(1290)=元祐本(1316)=宗寶本(1291)

=曹溪原本(明、憨山重刻)=明藏本(即曹溪原本)

18 《惠昕本》惠昕序和《契嵩本》的吏部侍郎郎簡序中,都提到了這個《古本》。印順法師 認為,《古本》大致等於《敦煌本》和《別傳》的結合,成立時間略晚於敦煌本(參印順

《中國禪宗史》頁 278);胡適則以為文繁《古本》就是《別傳》(參胡適〈壇經考之一─

─跋曹溪大師別傳〉,在柳田聖山編《胡適禪學案》頁 69)。

19 《惠昕本,惠昕序》說,他參考了文繁《古本》,先忻後厭,故刪略為二卷本。《契嵩本.

郎簡序》也提到了契嵩依文繁古本,修正潤飾,以成三卷本。(參印順《中國禪學史》頁 276-277)

20 洪修平先生亦引任繼愈先生的話說:「任繼愈先生在肯定敦煌本《壇經》的資料價值的同 時,也還指出:『要考慮到,此後的其他版本,成書雖遲,其中包含的思想卻可以很早』,

我們覺得,這是對的。」(參洪著《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頁 298)

21 請詳後慧能心性思想正文分析。

22 以印順法師為首的禪學研究《中國禪宗史》,可視為一典型的代表,後跟從此典型者甚多。

(6)

( 關 於《 別 傳 》之 價 值,請 詳 後 文 )再 陸 續 增 入 了 新 資 料,先 後 編 纂 而 成 的 。 文 獻 的 總 貌 和 增 新 發 展 的 概 況 , 大 致 可 表 現 如 下 表 :

慧能文獻總數及發展概況表

1.敦 本 壇 經 ( 638-713): 基 本 文 獻 2.曹 溪 大 師 別 傳 ( 781): 基 本 文 獻 3.曆 代 法 寶 記 ( 774): 增 新 資 料 8 條 4.寶 林 傳 ( 801): 無 新 資 料

5.禪 源 諸 詮 集 都 序 ( 780-841): 無 新 資 料 6.禪 門 師 資 承 襲 圖 ( 780-841): 無 新 資 料 7.圓 覺 經 大 疏 抄 ( 780-841): 增 新 資 料 1 條 8.祖 堂 集 ( 952): 增 新 資 料 5 條

9.惠 昕 本 壇 經( 967):大 致 結 合《 敦 本 壇 經 》與《 別 傳 》內 容 10.宋 僧 傳 ( 988): 以 《 別 傳 》 為 基 礎 , 增 新 資 料 1 條

11.景 德 傳 燈 錄 ( 1004-1008): 增 新 資 料 2 條 12.天 聖 廣 燈 錄 ( 1023-1031): 增 新 資 料 3 條 13.傳 法 正 宗 記 ( 1061): 增 新 資 料 2 條 14.林 間 錄 ( 1071-1128): 增 1 條 新 資 料 15.建 中 靖 國 續 燈 錄 ( 1071-1128): 無 新 資 料 16.宗 門 統 要 續 集 ( 1133): 無 新 資 料

17.佛 祖 歷 代 通 載 ( 1164): 增 新 資 料 1 條

18.聯 燈 會 要 : 承 《 宗 門 統 要 續 集 》 之 拈 評 , 無 新 資 料 19.嘉 泰 普 燈 錄 ( 1201-1204): 無 新 資 料

20.五 燈 會 元 ( 1253): 增 新 資 料 2 條 21.五 家 正 宗 贊 ( 1254): 增 新 資 料 1 條 22.宗 寶 本 壇 經 ( 1291): 集 上 述 文 獻 之 大 成

(7)

《 敦 煌 本 》、《 別 傳 》 以 下 大 致 以 此 二 書 為 基 礎 , 或 部 分 或 全 文 承 繼 , 然 增 有 新 文 ; 後 後 之 書 再 參 前 前 , 並 續 增 新 文 , 如 此 輾 轉 而 成 。23《 壇 經 》 三 大 系 之 一 的《 契 嵩 本 》三 卷 原 本 現 已 不 存,本 文 取 屬 其 同 系 統 的《 宗 寶 本 》 代 之,這 是 明 代 以 後 的 流 行 本,《 大 正 藏 》中 收 入 的《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

就 是 這 個 本 子 。24《 宗 寶 本 》集 前 人 大 成 ,始 自《 敦 煌 本 》終 至《 五 家 正 宗 贊 》中 僅 增 一 條 新 材 料,大 致 皆 悉 收 入。關 於 慧 能 的 完 整 文 獻 大 況,大 致 可 窺 一 般 。

不 過 , 上 二 十 二 書 內 容 , 多 有 重 覆 者 , 在 實 際 利 用 上 , 是 不 必 全 數 運 用 的 。 本 文 探 究 主 題 在 「 心 性 論 」, 故 凡 涉 及 重 要 「 心 性 」 觀 念 的 材 料 , 必 須 全 數 搜 集,餘 則 可 稍 略。在 這 樣 的 考 量 下,本 文 一 共 採 用 了 九 種 文 獻,大 致 分 為 三 類 : 一 、 基 本 文 獻 類 :《 敦 煌 本 壇 經 》; 二 、 次 要 文 獻 類 :《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 曆 代 法 寶 記 》、《 祖 堂 集 》;三、補 充 文 獻 類:《 惠 昕 本 壇 經 》、《 景 德 傳 燈 錄 》、《 五 燈 會 元 》、《 五 家 正 宗 贊 》、《 宗 寶 本 壇 經 》。

二 、 慧 能 的 「 心 性 」 思 想 分 析

( 一)、基本文獻:《敦本壇經》中的「心性」思想

1.重「摩訶般若波羅密」的如來藏思想

敦 煌 本 《 壇 經 》 所 呈 現 的 慧 能 「 心 性 論 」 重 心 , 是 悟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法,這 從《 壇 經 》的 主 體 ─ ─「 大 梵 寺 說 法 」中 可 以 清 楚 地 看 見。25 大 梵 寺 開 法,慧 能 很 清 楚 地 指 出, 他 說 的 是「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法 」。26《 壇 經 》 的 記 錄 者,也 很 精 要 地 記 述 這 場 開 法 活 動 為「 慧 能 大 師 於 大 梵 寺 講 堂 中,昇 高 座,說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法 」。27 乃 至 於 這 本《 壇 經 》的 名 稱,亦 被 定 為《 南

23 上表中所用「一條」新文獻,大致是就與「心性論」有關的新文獻而言的,無關「心性論」

之增文,本文未計算之(然數量亦極少)。另「一條」究竟指多少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 可獨立的「心性觀念」或「心性公案」為單位的。

24 參印順《中國禪宗史》頁 275

25 「壇經所以被稱為壇經的,正是大梵寺說法的部分。」「古人心目中的壇經,是以大梵寺 說法部分為主體的。」此事實印順法師已經先點出了。(參《中國禪學史》頁 243、245)

26 參楊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壇經》頁 26。

27 同上,頁 1。

(8)

宗 頓 教 最 上 大 乘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經 六 祖 慧 能 大 師 於 韶 州 大 梵 寺 施 法 壇 經 》。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是 《 敦 煌 本 》 的 禪 法 重 心 , 這 應 是 很 清 楚 的 事 實 。

然 什 麼 是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 慧 能 說 : 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28

世界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 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性含萬法 是大,萬法盡是自性。29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30 般若無形相,智慧性即是。31

何名波羅密?此是西國梵音、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32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承長 流,故即名彼岸,故名波羅密。33

「 摩 訶 」說 明 了 此 法 含 攝 之 內 容,包 括 人( 善 人 惡 人 )、事( 善 法 惡 法 )、

物( 日 月 星 辰 )之「 萬 法 」,是 概 括 宇 宙 之 心、物 一 切 法 而 言 的。「 波 羅 密 」,

「 解 義 離 生 滅 」,「 離 生 滅 」正 是《 般 若 經 》中「 般 若 空 性 」之 最 基 本 的 表 現 形 式 ─ ─ 指 萬 法 之 真 性 而 言 。34 「 般 若 」 是 指 「 般 若 智 慧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其 義 涵 就 是 指 以 智 慧 去 了 悟 萬 法 之 般 若 自 性 。 應 注 意 的 是 ,「 般 若 」 在 此 並 非 僅 指 人( 心 )之 自 性,亦 指( 日 月 星 辰 等 )「 萬 法 」之 自 性;悟「 般

28 同上,頁 26。

29 同上,頁 27。

30 同上註。

31 同上註。

32 同上註。

33 同上,頁 27。

34 《般若經》從種種觀點(十六空,四空等等)來說明空性,而基本的理由皆是一致的,就 是「非生非滅」,所以《般若波羅密經》說:「般若波羅密遠離生死,非常非減故。」(詳 印順《空之探究》頁 170-173)

(9)

若 」, 指 通 達 了 悟 心 物 ( 內 外 ) 之 般 若 自 性 , 一 般 有 偏 向 唯 心 以 解 釋 慧 能 之

「 般 若 」、「 自 性 」的 作 法 35,是 與 大 梵 寺 這 段 開 法 意 旨 不 待 的。事 實 上,悟

「 般 若 」,慧 能 最 常 說 成 悟「 自 性 」,「 自 性 」又 與「 自 心 」、「 內 性 」、「 法 性 」、

「 道 」 等 指 內 心 外 物 不 同 範 疇 之 用 語 混 用 36, 慧 能 通 心 物 內 外 以 說 「 自 性 」

( 或 「 般 若 」) 的 立 場 , 在 《 壇 經 》 全 文 中 是 到 處 可 見 的 。

此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 達 心 、 物 之 自 性 , 是 否 也 可 算 是 一 種 宇 宙 論 或 本 體 論 的 學 說 ? 部 分 學 者 持 保 留 之 態 度,僅 將 之 視 為 用 以「 打 破 五 陰 煩 惱 塵 勞 」的 修 行 解 脫 理 論 。37 不 過 , 從 積 極 的 意 義 來 看 ,「 般 若 」是 指 宇 宙 萬 法 的 真 性 , 悟 「 般 若 」, 就 是 了 悟 宇 宙 萬 法 之 真 性 , 它 的 確 是 針 對 宇 宙 論 或 本 體 論 問 題 之 解 決 。 宇 宙 生 成 之 道 或 本 體 之 真 相 , 從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的 立 場 來 說 , 就 是 「 離 生 滅 」 之 「 般 若 」 實 相 。 從 這 個 意 義 來 說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法,亦 是 一 種 宇 宙 論 或 本 體 論 之 說 明 ─ ─ 解 脫 論 是 因 為 有 本 體 論 之 了 悟 後 才 發 生 的 。38 不 過 , 過 份 簡 單 地 將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等 同 於 一 般 哲 學 意 義 上 的 宇 宙 論 或 本 體 論 , 並 不 妥 當 , 因 為 「 離 生 滅 」 之 「 般 若 」 實 相,其「 不 二 」之 性 格,與 一 般 建 立 在 二 元 思 考 基 礎 上 之 宇 宙 論 或 本 體 論,

有 著 明 顯 的 不 同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不 妨 可 看 成 是 解 決 宇 宙 本 體 論 問 題 之 智 慧;但 它 並 非 是 一 般 意 義 中 的 宇 宙 論 或 本 體 論,它 只 是 一 種 透 視 心 物 自 性 不 二 的 般 若 的 智 慧 。39

35 如大陸學者偏向從「主觀唯心論」或「客觀唯心論」之立場解釋慧能之「般若」、「自性」;

而台港學者則偏向從「主體心」論之。

36 慧能在《壇經》中,用以代表「般若」法,最常使用的字是「自性」,有學者認為這個用 語是承自《楞伽經》的「七自性」、「三自性」。(參楊惠南《禪史與禪思》頁 209)。慧能 在《壇經》中共使用「自性」三十二次,其次是「本性」和「道」各有九次。另同義語 甚多,如「人性」、「真如」、「自本性」、「內性」、「本心」、「自性法身」、「法性」、「自法 性」、「本覺性」、「真如性」、「自身心」、「自心」、「真如本性」、「自性心地」、「自本心」、

「心地」、「本身」、「自法性」、「佛性」、「直心」、「覺性如來」、「菩提」、「淨性」、「含藏 識」、「摩訶般若波羅密」、「般若之智」等近三十種。

37 洪修平先生認為:「惠能禪宗的禪學理論之核心是解脫論,主要說明人的解脫問題,它一 般並不涉及宇宙的生成或構成等問題。本體論和認識論問題,也只是在解脫論中有所體 現,並沒有專門展開論述。」(參洪著《中國禪學思想史》頁 171)

38 吳立民先生等人亦從「真如緣起」論之立場,主張慧能思想以「本體論」思想為重,參吳 編《禪宗宗派源流》頁 63。

39 一般對「本體論」和「宇宙論」的定義可簡單分別表示如下。本體論:「指關於存在及其 本質和規律的學說」,「在古希臘羅馬學說中,本體論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 質。」(《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 I〉,頁 35)宇宙論:「討論宇宙起源的問題,宇宙變化 的問題。或者是討論在宇宙中物質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意識的存在,精神的存在,換

(10)

2.心性為悟入方便─ ─ 「藉心破心」

悟「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是《 壇 經 》全 文 重 心 所 在,然 應 藉 何 方 便 悟 入 ? 從 理 上 說 ,「 般 若 」 通 為 心 、 物 之 自 性 , 是 故 悟 般 若 , 可 以 從 「 物 」 上 悟 入

( 像 空 宗 分 析 萬 法 皆 空 的 方 式 那 樣 ), 亦 可 從 「 心 」 上 悟 入 。 慧 能 採 取 的 是 第 二 種 方 式 , 這 是 《 壇 經 》 很 鮮 明 的 第 二 個 特 色 , 如 說 :

何不從於自心,頓見真如本性。40 識自心內善知識,即得解脫。41 若識本心,即是解脫。42

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43 識心見性,自成佛道。44

藉 「 心 性 」悟 入「 般 若 」, 或 說 即 心 悟 入「 自 性 」這 是 達 摩 所 傳 如 來 藏 禪 的 一 貫 立 場 45,這 個 立 場,可 遠 溯 至 世 尊 的 時 代,被 認 為 是 佛 陀 為 了 接 引 執 著 有 我 ( 而 不 能 直 契 「 我 空 」 之 理 ) 的 眾 生 , 所 方 便 施 設 之 法 門 。46

言之,有各種不同存在的層次,而每一存在層次性質又如何?」(參鄔昆如《哲學概論》,

頁 11)。大致可以將「本體論」和「宇宙論」,分別簡單視為,討論「宇宙的存在」和「宇 宙的生成變化」的學問。「摩訶般若波羅密」,是了悟心、物萬法自性的智慧,這當中,

當然觸及了萬法的「存在」,和「生成變化」的自性的問題。如《壇經》說:「世人性空,

亦復如是,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是自性」;(同註 26,頁 27)這是以「性空」說明萬法 的「存在」問題。又如:「何名波羅密?此是西國梵音,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減。」(同 前);「離生滅」,這是對「生成變化」之實相的說明。這樣,「摩訶般若波羅密」,確是針 對「本體論」和「宇宙論」之根本議題的解決。但它解決的方式,並非哲學上「本體論」

和「宇宙論」那種依矛盾律而建立的二元思考方式。它有自己一種「不二」的解決之道,

如《別傳》中說「佛性是不二之法」,「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同前,頁 116)這樣,它便 不能算是哲學意義上的「本體論」或「宇宙論」了。

40 同註 26,頁 31。

41 同註 26,頁 33。

42 同註 26,頁 33。

43 同註 26,頁 32。

44 同註 26,頁 32。

45 《如來藏經》的「九喻說」,《究竟一乘寶性論》「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說,皆倡 此說。(可參印順之《如來藏研究》;高崎直道等合著之《如來藏思想》)

46 印順法師說:「實在的說,一切法如幻,一切法空的法門,不適於一般根性,一般初學是 不能正確理解的。」「一切法如幻,一切法性空,是不適於初發心人的。」又「佛教為了 適應印度神教文化,為了誘化主張有我的外道們,使他們漸入佛法,所以方便的宣說如 來藏我,這也許更符合佛教方便適應的事實。」如來藏教,對一般計有我的眾生,是較

(11)

一 般 大 多 執 此 心 靈 主 體 為 自 我 的 根 器 而 言 , 說 「 心 性 」, 肯 定 即 「 心 」 而 可 入 佛,當 然 是 容 易 被 接 受 的,尤 其 慧 能 乃 至 有 所 謂「 婬 性 本 是 淨 性 因,除 婬 即 無 淨 性 身,性 中 但 自 離 五 欲,見 性 剎 那 即 是 真 」的 說 法 47,這 比 起 佛 陀 的 方 便 又 更 進 一 步 了,不 但 即「 心 」可 入 佛,乃 至 即「 婬 心 」、「 邪 心 」亦 可 入 佛,這 對 世 俗 五 欲 的 凡 夫 而 言,不 是 太 方 便 了 嗎 ? 慧 能 廣 闡 此 法 的 態 度,可 謂 是 徹 底 的 。

當 然 ,「 心 性 」既 然 作 為 悟 入 之 方 便 ,方 便 復 須 被 加 以 遣 破 ,這 與 傳 統 如 來 藏 思 想 肯 定 有 一 個 清 淨 心 的 說 法 是 不 同 的 48;《 壇 經 》 說 :

菩提本清淨,起心即是妄。49

此法門中坐禪原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言不動。若言看心,心 原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50

「 起 心 即 是 妄 」,「 心 原 是 妄 」, 是 故 「 不 著 心 」;「 心 性 」立 於 先 , 復 破 於 此。藉「 心 性 」又「 超 越 心 性 」,很 顯 然 這 是 以「 般 若 」之 悟 入 為 歸 宗 的 。

( 事 實 上,達 摩 之 楞 伽 禪 亦 如 此 說 51)。當 然,「 心 性 」超 越 自 己,是 包 含 超 越 外 相 而 言 的,所 謂「 內 外 不 迷,即 離 兩 邊,外 迷 著 相,內 迷 著 空,於 相 離 相 , 於 空 離 空 , 即 是 內 外 不 迷 , 一 念 心 開 」。52 按 ,「 空 」 指 「 空 心 」,「 著 空 」是 指「 著 空 心 」而 言 的,慧 能 常 有 此 用 法,如《 壇 經 》文 中 有「 空 心 禪 」、

「 空 心 不 思 」的 用 法 即 是。這 樣 內 外 雙 離,也 就 悟 入 心、物 內 外 平 等 之 般 若 自 性 , 於 是 又 回 歸 到 慧 能 思 想 的 重 心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中 去 了 。

當 然,這 並 不 代 表 慧 能 的 基 本 立 場 是 空 宗 的 ,《 壇 經 》的 基 本 立 場 是 如

為方便引導之法門。(參印順法師之《如來藏研究》頁 139,144,145)

47 同註 26,頁 70。

48 如來藏思想說眾生本有清淨佛性,這引生出「眾生本有清淨心」之說。這其實也只是一種 方便的說法,真正的清淨是究竟勝義,亦不可說是有一個清淨心了。印順法師說:「如直 從勝義說,那是超越於相對界,非分別名相所及,有什麼淨不淨呢!」(參其《如來藏研 究》頁 198)。慧能究竟遣破,直求勝義,是故並不是說「清淨心」的。

49 同註 26,頁 43。

50 同上,頁 18。

51 印順法師之〈宋譯楞伽與達摩禪〉中言:「達摩禪以大乘唯心的楞伽經為證,而但說「真 性」,「性淨」,意在超越唯心,離心意意識,也即是自性清淨的如來藏,無自無他,凡聖 等一的真性。」(在《禪宗史實考辦》頁 211-233。大乘文化,民 66)

52 同註 26 頁 51。

(12)

來 藏 禪 , 這 是 明 顯 的 事 實 。53 我 們 應 該 說 , 如 來 藏 思 想 體 系 中 本 有 「 般 若 性 空 」一 部 的 義 涵,而 慧 能 將 此 部 分 特 加 予 發 揚 了。這 樣 的 作 法 與 同 屬 如 來 藏 系 統 之《 涅 槃 經 》( 指 後 譯 30 卷 )的 風 格 相 近,54而 與 傳 統 如 來 藏 思 想 中 重「 清 淨 心 」的 立 場 不 同。簡 言 之,慧 能 所 提 倡 的,是 一 種 特 重 空 宗「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法 」的 如 來 藏 禪。他 的 目 的 是 藉 肯 定「 心 性 」為 方 便 引 人 悟 入「 般 若 自 性 」 中 , 悟 「 般 若 自 性 」, 也 就 是 見 眾 生 內 在 之 「 佛 性 」 ─ ─ 這 才 是 如 來 藏 禪 的 理 論 本 體 與 真 正 重 心 所 在 55,慧 能 的 用 心,可 謂 傾 全 力 以 直 契 此 部 分 的 。 不 過 , 一 般 如 來 藏 禪 與 人 印 象 較 鮮 明 的 , 是 「 肯 定 心 性 為 方 便 」( 即 心 說 佛 )的 那 部 分,慧 能 於 此 著 墨 較 少,氣 味 不 免 沖 淡 了,反 顯 出 一 種 傾 向 般 若 空 宗 的 性 格 了。至 於 學 界 中,將 慧 能 思 想 重「 般 若 自 性 」和 重「 心 性 方 便 」兩 部 分,視 為 是 般 若 空 宗 系 與 如 來 藏 系 相 結 合 的 結 果 的 看 法 56,當 然 是 不 錯 的 , 只 是 這 種 結 合 , 在 續 譯 30 卷 《 涅 槃 經 》 那 裡 , 已 經 這 樣 做 了 , 其 實 可 以 比 較 單 純 地 將 慧 能 視 為 此 一 系 統 的 繼 承,那 麼,他 仍 然 只 是 古 如 來 藏 思 想 的 一 脈 直 傳 而 已 。

3.重般若之作用

《 壇 經 》 重「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但 它 指 的 是 一 種「 重 作 用 」的「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這 是《 壇 經 》明 顯 的 第 三 大 特 色。慧 能 說:「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最 尊 最 上 第 一 」「 悟 此 法 者 , 即 是 無 念 」57,「 即 是 般 若 三 昧 , 悟 般 若 三 昧 , 即 是 無 念 」58, 何 謂 「 無 念 」 ?

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 自性,使六賊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

53 《敦煌本》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參《敦煌新本六 祖壇經》頁 14)「自性常清淨,日月常明,只為雲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參《敦 煌新本六祖壇經》頁 21)這正是傳統如來藏思想「如來藏在纏」,「眾生身中內藏如來」

的基本觀點的展現。另《壇經》為一貫如來藏說,印順法師也有說明,請詳註 1。

54 《涅槃經》後譯 30 卷的如來藏思想與慧能甚近,以空=佛性,以佛性=中道=第一義空。

大大發揮了般若經的性空思想(可參印順《如來藏研究》頁 257 或屈大成《大乘大般涅 槃經研究》頁 155 等書)。這與慧能以「般若自性」代「佛性」的立場是非常一致的。

55 傳統如來藏思想,將佛性內藏在人身心中而人不自知的事實,比喻成如貧女內懷貴子──

日後的轉輪聖王而不自知,(見《如來藏經》),「眾生本具佛寶藏」,與「貧女懷貴子」都 是不同的喻說而已。

56 請參閱楊慧南、洪修平、樓宇烈等人禪宗研究中的相關說法。

57 同註 26 頁 27-28。

58 同上,頁 33。

(13)

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

即名邊見,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59

無 者 無 何 事 ? 念 者 念 何 物 ? 無 者 離 二 相 諸 塵 勞 , 念 者 念 真 如 本 性。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

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維摩經》云: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 義而不動。60

悟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即 是 悟 「 無 念 」,「 無 念 」 並 非 指 「 百 物 不 思 , 當 令 念 絕 」;相 反 地,它 是「 萬 法 盡 通 」,但「 不 染 萬 境 」而 已;歸 結 於《 維 摩 經 》的 兩 句 話,就 是「 外 能 善 分 別 諸 法 相,內 於 第 一 義 而 不 動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做 為 無 分 別 的 法 體,同 時 是 具 備「 分 別 諸 法 相 」的 功 能 作 用 的 。

( 這 樣 的 觀 點,在《 壇 經 》中 還 有 很 多,如「 萬 法 盡 通,萬 行 俱 備,一 切 不 離 , 但 離 法 相 , 作 無 所 得 , 是 最 上 乘 」61, 又 「 若 修 不 動 行 , 同 無 情 不 動 , 若 見 真 不 動,動 上 有 不 動,不 動 是 不 動,無 情 無 佛 種,能 善 分 別 性,第 一 又 不 動 , 若 悟 作 此 見 , 則 是 真 如 用 」 等 等 。62

慧 能 重「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為 何 還 要 兼 重「 作 用 」? 事 實 上 , 這 應 只 是 對 大 乘 佛 法 的 二 大 基 本 內 涵 的 繼 承 而 已,所 謂「 諸 菩 薩 道 略 有 二 種,何 等 為 二 ? 謂 方 便、智 慧 」63,「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者 是 母,善 巧 方 便 者 是 父 」64,「 智 慧 」與「 方 便 」( 作 用 ),缺 一 不 可;具 空 慧,而 無 方 便 作 用 廣 接 眾 生,便 易 流 入 二 乘 偏 空,與 大 乘 佛 道 並 不 相 應。是 故 大 乘 空 宗 說 般 若 性 空,必 兼 及 萬 法 作 用 之 建 立,所 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65《 大 智 度 論 》 亦 說 :「若得方便力,於此二法等無偏黨,大悲心不妨諸法 實相,諸法實相不妨大悲心。」66 而 唯 識 宗 的 證 入「 無 分 別 智 」,須 再 入 有

59 同上,頁 33-34。

60 同上,頁 17。

61 同上,頁 53-54。

62 同上,頁 61。

63 參《菩提道次第廣論》,頁 249。

64 同上。

65 文引自印順法師《空之探究》,頁 247。

66 請參見木尾山一雄等著《般若思想》,頁 189。

(14)

分 別 的 「 後 得 智 」, 起 「 通 達 、 隨 念 、 安 立 、 和 合 、 如 意 思 擇 差 別 」 等 五 種 功 用 。67 慧 能 說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復 重 其 「 作 用 」, 就 是 此 一 大 乘 教 義 的 繼 承。68 當 然,從 自 受 用 的 立 場 言 之,這 才 是 真 正 自 在 解 脫 境 界 的 完 成 , 慧 能 屢 言 通「 作 用 」,才 能 真 正「 來 去 自 由 」、「 自 在 解 脫 」,這 是 另 一 個 重 要 的 理 由 。

另 外,「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自 性,通 達 心、物 平 等 不 二,「 自 性 起 用 」(《 壇 經 》 語 ), 本 應 是 包 括 了 「 物 」 之 作 用 和 「 心 」 之 作 用 兩 個 層 面 的 。 然 慧 能 僅 闡 揚 了 「 心 」 之 「 作 用 」 一 面 (「 物 作 用 」 一 面 在 後 來 的 石 頭 宗 裡 得 到 了 發 展 ),這 是 他 說「 作 用 」的 特 色 所 在。「 心 」之「 作 用 」包 括 二 類:一 是 上 文 已 提 及 的「 善 能 分 別 諸 法 相 」的「 認 識 心 」作 用,另 一 類 則 指 思 善 思 惡 的

「 道 德 心 」 作 用 , 如 說 :

由自性邪,起十八邪;若自性正,起十八正。69

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法 化為天堂,毒害化為畜牲,慈悲化為菩薩。70

「 自 性 」,「 不 思 量 」, 即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之 平 等 法 體 ;「 思 量 」, 則 生 起 「 正 、 邪 」「 善 、 惡 」 等 「 道 德 心 」 的 認 識 作 用 。

不 過 ,「 自 性 」 生 起 這 兩 種 「 作 用 」, 成 為 有 分 別 的 , 但 不 受 分 別 的 限 止,又 能 夠 自 由 地 回 歸 無 分 別 的「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法 體,對「 認 識 心 」而 言 , 便 是 :

能善分別性,第一義不動。71

於相而離相。72

67 文引自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頁 454

68 牟宗三先生亦主張:「正因般若空慧含具萬法,故客觀說的自性真空亦含具萬法──其含 具,客觀的說之,是依『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而定。』」(參牟先生之〈如來禪與祖 師禪〉一文,在大乘文化《禪宗思想與歷史》頁 93)

69 同註 26,頁 56。

70 同上,頁 22。

71 同上,頁 61。

(15)

於念而不念。73

而 對 「 道 德 心 」 來 說 , 便 是 :

邪見是世間,正見出世間,邪正悉打卻,菩提性宛然。74

邪來因煩惱,正來煩惱除,邪正悉不用,清淨至無除。75

「 作 用 」再 度 回 歸「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自 性,「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重「 作 用 」 又 破 其 「 作 用 」, 雖 破 「 作 用 」 又 常 起 「 作 用 」。 事 實 上 , 慧 能 也 稱 此 為 「 一 行 三 昧 」, 所 謂 「 但 行 直 心 , 於 一 切 法 上 無 有 執 著 , 名 一 行 三 昧 」,76 「 一 行 三 昧 」, 實 在 就 是 指 重「 作 用 」( 復 破 其「 作 用 」)的「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自 性 而 言 的 。

最 後,在「 自 性 起 用 」的 說 明 中,慧 能 引 進 了 少 許 的 唯 識 理 論,如 說 : 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思量即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 塵。77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體 是 如 何 生 起 「 心 」 之 「 作 用 」 呢 ? 為 了 說 明 其 中 道 理,故 借 用「 含 藏 識 」能「 思 量 」的 理 論,作 為「 作 用 」生 起 之 原 理 。 從 表 面 上 看 來,這 樣 的 說 明,正 如 現 代 學 者 提 出 的,近 似 於 唯 識 地 論 宗 南 道 派 的 清 淨 賴 耶 ( 即 如 來 藏 ) 緣 起 說 。78 但 慧 能 的 理 論 畢 竟 不 是 「 清 淨 心 緣 起 」說,而 是「 自 性 起 用 」說。兩 者 在 理 論 上 或 有 相 通 之 處,但 旨 趣 不 同 , 前 者 不 免 有 些 宇 宙 論 的 形 上 學 的,而 後 者 則 偏 向 道 德 論 的 人 生 論 的,此 處 是

72 同上,頁 16。

73 同上,頁 16。

74 同上,頁 44。

75 同上,頁 43。

76 《壇經》說:「但行直心,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

直言坐不動,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道須 流通,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同上,頁 15)「但行直心」又「心不住法」

這正是「摩訶般若波羅密」起「作用」又破其「作用」之說明。

77 同註 26,頁 56。

78 印順法師認為慧能「大體近於地論宗的南道派──勒那摩提所傳。」(參其著《中國禪宗 史》頁 356)

(16)

應 加 分 辨 的 。

4.小結:始終一貫─ ─ 「摩訶般若波羅密」的臨終付囑

《 壇 經 》 中 之 慧 能 思 想 , 主 要 包 涵 三 大 理 論 體 系 , 即 如 來 藏 系 , 空 宗 般 若 系,與 唯 識 系,從 前 面 的 分 析 中 是 可 以 看 見 的。事 實 上,這 三 種 理 論 是 可 以 互 相 匯 通 的,不 同 的 禪 者 可 有 不 同 的 偏 重。在 慧 能 的「 心 性 論 」思 想 體 系 裡,雖 屬 如 來 藏 禪,但 理 論 之 主 幹 是 空 宗 的「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法 ─ ─ 它 才 是 禪 悟 的 目 標。此 一 立 場,慧 能 是 始 終 如 一 的,他 臨 終 前 數 日 的 總 結 開 示,

仍 不 外 此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而 已 , 他 說 :

吾滅度後,汝各為一方師,吾教汝說法,不失本宗。舉三科法門,

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於性相。若有人問法,

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79

如何自性起用三十六對?共人言語,出外於相離相,入內於空離 空。80

「 三 科 法 門 」 指 五 陰 、 十 八 界 ( 六 識 、 六 根 、 六 塵 )、 十 二 入 ( 六 根 、 六 塵 );「 三 十 六 對 」法,內 涵 是「 語 言 法 相 對 有 十 二 對,外 境 無 情 對 有 五 對 , 自 性 居 起 用 ( 按 嗔 喜 等 ) 有 十 九 對 」; 二 者 共 包 括 了 心 識 、 身 根 、 外 境 、 無 情 物、心 理 作 用,語 言 名 相 等 各 類 範 疇,實 即 指 內 心、外 物 一 切 萬 法 而 言 。 即 此 心、物 萬 法,又「 出 沒 即 離 兩 邊 」、「 究 竟 二 法 盡 除 」─ ─ 這 不 正 是 悟 入 心、物 平 等 不 二 的「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的 完 整 內 涵 嗎 ? 並 且,「 自 性 」還「 起 用 三 十 六 對 」,又「 於 相 離 相 」、「 於 空 離 空 」,這 不 也 正 是 慧 能「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重 「 作 用 」 又 破 除 「 作 用 」 的 另 一 種 講 法 嗎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體 ( 重 「 作 用 」 的 ), 確 是 首 尾 貫 穿 慧 能 一 生 禪 法 的 精 要 所 在 , 這 應 可 視 為 蓋 棺 之 說 了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可 簡 單 圖 示 如 下 :

79 同註 26,頁 56。

80 同上,頁 58。

(17)

作用泯除回歸

摩訶般若 三十六對法 波羅密 三科法門 ∥ ∥ 自性 心、物萬法

重心之作用,生起

(二)次要文獻:《曹溪大師別傳》、《曆代法寶記》、《祖堂集》中 之慧能「心性」思想

慧 能「 心 性 論 」思 想 的 主 要 觀 念,大 致 已 備 於《 敦 煌 本 》之 中。不 過 , 其 後 復 出 現 若 干 重 要 新 觀 念,應 加 重 視。在 唐 代,這 樣 的 文 獻 共 有 三 種:《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 781)、《 曆 代 法 寶 記 》( 774),及《 祖 堂 集 》( 952)。由 於 三 書 成 立 時 間 甚 早 , 參 考 價 值 極 高 , 重 要 性 僅 次 於 《 敦 煌 本 壇 經 》, 故 別 為 第 二 次 要 文 獻 類;其 中 若 干 資 料 甚 至 可 視 為 是 第 一 手 的,重 要 性 與《 敦 煌 本 》相 等 。 以 下 分 述 之 。

1.《曹溪大溪別傳》重「佛性」之問題

《 曹 溪 大 溪 別 傳 》 被 胡 適 斥 為 偽 書 , 事 實 上 , 他 只 是 針 對 書 中 若 干 慧 能 的 生 平 史 料 說 的 81,至 於 思 想 部 分,大 致 與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宗 趣 相 符 , 學 者 們 由 來 已 做 了 不 少 澄 清 。82

81 胡適對《別傳》的批評,主要是針對慧能的生平部分。如說:「曹溪大師別傳實在是一個 無識陋僧妄做的一部偽書,其書本身毫無歷史價值,而有許多荒謬的錯誤,其中所記慧 能的一生,大體用王維的能禪師碑。」(參胡適〈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在 柳山聖山編《胡適禪學案》頁 71)

82 如洪修平先生說:「〈曹溪大師別傳〉雖有許多謬誤,編造的東西也不少,但有些記載還是 很有參考價值的。」又「〈曹溪大師別傳〉與敦煌本《壇經》所反映的都是惠能南宗的思 想。」(參洪著《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頁 289-290)樓宇烈先生亦說:「平心而論〈曹

(18)

《 別 傳 》 中 所 載 之 慧 能 , 特 重 《 涅 槃 經 》 和 「 佛 性 」 一 詞 , 這 當 然 與 敦 本《 壇 經 》非 常 不 同;事 實 上,這 應 與 作 者 曾 經 接 受 過 慧 能 早 期 的 思 想 有 關。據《 別 傳 》所 載,慧 能 在 悟 前 與「 無 盡 藏 尼 」之 交 往,初 見 五 祖 之 對 答 , 與 悟 後 見 印 宗 法 師 的 初 次 開 法 等 早 期 事 蹟 中,皆 是 說「 佛 性 」,引《 涅 槃 經 》。

83 這 些 說 法 是 可 以 相 信 的 , 如 敦 煌 本 《 壇 經 》 中 , 慧 能 初 見 五 祖 所 論 確 是

「 佛 性 」義( 如 說「 佛 性 有 何 差 別 」)。王 維 之〈 六 祖 慧 能 禪 師 碑 銘 〉中,亦 記 載 了「 南 海 有 印 宗 法 師,講《 涅 槃 經 》」,而 慧 能「 聽 於 座 下,因 問 大 義 , 質 以 真 乘 」的 事 實。84 重 「 佛 性 」 與 《 涅 槃 經 》, 確 是 慧 能 早 期 的 立 場 ─ ─

《 別 傳 》 作 者 , 於 是 大 致 便 從 這 個 角 度 來 切 入 詮 述 慧 能 的 思 想 了 。

不 過 , 從 敦 煌 本 《 壇 經 》 的 記 錄 來 看 , 慧 能 離 開 印 宗 以 後 , 其 傳 法 活 動,始 自 大 梵 寺 開 法,終 至 臨 終 前 的 付 囑 教 授,重 心 已 全 轉 向《 金 剛 經 》與

「 般 若 自 性 」( 非「 佛 性 」)。這 個 事 實,《 別 傳 》的 作 者 難 道 不 知 道 嗎 ─ ─ 他 應 注 意 到 了 這 個 問 題,是 故《 別 傳 》中 僅 述 及 的 三 次 慧 能 開 法 中,就 有 一 次 提 慧 能 引 《 金 剛 經 》:

道由心悟,豈在坐耶!《金剛經》:『 若人言如來若坐若臥,是人 不解我所說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無 所從來曰生,亦無所去曰滅,若無生滅,而是如來清淨禪,諸法 空即是坐。85

這 或 許 可 作 為 一 項 證 據 。 況 且 ,《 別 傳 》作 者 對 慧 能 的 一 生 ,有 充 份 的 考 察 留 心,說 他 完 全 無 曉 於《 敦 煌 本 》中 所 載 的 事 實,並 不 合 理。當 然,即 使 如 此 , 他 並 未 將 《 涅 槃 經 》 與 「 佛 性 」 改 成 《 金 剛 經 》 與 「 自 性 」。 一 種 可 能 的 解 釋 是 :《 敦 本 壇 經 》 的 要 旨 是 「 重 般 若 的 如 來 藏 禪 」, 而 《 涅 槃 經 》 也 是「 重 般 若 的 如 來 藏 說 」;另《 別 傳 》雖 說「 佛 性 」,而 實 際 是 說「 般 若 自

溪大師別傳〉強調慧能以涅槃佛性為其傳法宗旨,也不能說是完全向壁虛造。因為涅槃 佛性義,是禪宗『見性成佛』說的不可缺少的理論前題。」又「再則,〈曹溪大師別傳〉

所記述的涅槃佛性義,也不是全無傳承和依據,查現敦煌寫本《神會語錄》中,就有不 少地方討論了佛性的問題。」(詳《隋唐佛教論文集》頁 94-95)

83 據《別傳》,慧能在出家前,曾為結義兄弟劉至略之出家姑母無盡藏尼釋《涅槃經》大義。

而慧能初見五祖時,即答五祖以「嶺南新州人佛性,與和尚佛性,有何差別?」。悟後為 印宗法師開法,說的亦是《涅槃經》中「佛性」與「不二」的道理。

84 在《全唐文》卷 327。

85 同註 26,頁 119。

(19)

性 」, 如 說 :

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 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故不斷,名為不二。又云:

蘊之與介,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86

「 佛 性 」是「 蘊 」與「 界 」之「 不 二 」,「 蘊 」、「 界 」指 心 物 萬 法,心 物 萬 法 不 二,這 與《 敦 本 壇 經 》所 說「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自 性 」如 出 一 轍。這 樣 ,

《 別 傳 》 的 《 涅 槃 經 》「 佛 性 」 說 , 實 無 異 《 敦 煌 本 》 的 《 金 剛 經 》「 自 性 」 說 , 兩 者 的 義 理 實 質 完 全 相 同 。《 別 傳 》 既 確 立 了 自 己 與 《 敦 煌 本 》 相 等 的 義 理 正 統 地 位 , 那 他 保 存 自 己 《 涅 槃 經 》「 佛 性 」 說 的 特 色 又 有 何 不 可 呢 ? 就 詮 解 的 不 同 角 度 而 言,它 又 確 是 一 種 有 獨 道 洞 見 的 精 要 之 說 ! 況 且 亦 反 映 了 慧 能 的 早 期 思 想 史 實 。

當 然 , 以 重 《 涅 槃 經 》 和 「 佛 性 」 來 概 括 慧 能 一 生 , 畢 竟 與 事 實 不 相 符,這 是《 別 傳 》所 不 能 無 視 的。慧 能 的 基 本 重 心,畢 竟 是 依 著《 金 剛 經 》,

而 不 是《 涅 槃 經 》。後 來 流 傳 最 廣 的 契 嵩 系《 壇 經 》,將 兩 種 說 法 混 雜 了,後 人 竟 辨 不 清 真 相 了 。

2.《曆代法寶記》的「風幡之議」與《祖堂集》之「一相三昧」

《 曆 代 法 寶 記 》 的 成 書 時 間 比 《 別 傳 》 更 早 , 可 信 度 極 高 , 中 載 有 一 則 慧 能 的 著 名 公 案:「 風 幡 之 議 」。此 事 在 與 慧 能 同 時 的 法 才〈 光 孝 寺 瘞 髮 塔 記 〉中 留 有 記 錄,應 確 曾 發 生。不 過 最 早 最 完 整 記 錄 公 案 始 末 的,是 本 書 , 書 中 載 :

後至南海制心寺,遇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惠能亦在坐下。時印 宗問眾人:『汝總見風吹幡,于上頭幡動否?』眾言見動,或言見 風動,或言見幡動,不是幡動是見動,如是問難不定。惠能於坐 下立,答法師:『自是眾人妄相心,動與不動,非見幡動,法本無

有動不動。』法師聞說,驚愕忙然,不知是何言。87

「 法 本 無 有 動 不 動 」,重 在 說 平 等 的 般 若 自 性 , 與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宗

86 同註 26,頁 116。

87 在《禪藏》、《禪林僧寶傳.外三部》頁 75。

(20)

旨 相 符 , 這 段 簡 答 , 可 做 為 慧 能 重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的 補 充 說 明 。

不 過,宜 注 意 問 答 在 後 來 的 文 獻 中 被 改 動 了 ,《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把 慧 能 之 回 答 說 成:「幡無如餘種動,所言動者,人者心自動耳。」88 其 後 之 《 祖 堂 集 》亦 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自心動」。89 後 來 的 宗 寶 本《 壇 經 》也 說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90 回 答 的 重 心 , 轉 向 「 仁 者 心 動 」 一 句 , 重 在 指 出 分 別 心 之 錯 誤 ;「 法 本 無 有 動 不 動 」 被 略 去 , 原 本 重 說 般 若 平 等 自 性 的 特 色 被 忽 視 了。當 然,說 分 別 心 之 虛 妄,目 的 仍 是 為 回 歸 般 若 平 等 自 性,兩 者 在 理 上 可 以 相 通。只 是 這 也 透 顯 出 來:後 來 的 文 獻 , 比 較 偏 向 重 說「 心 性 」的 立 場 去 了,這 是 馬 祖 臨 濟 開 啟 的 新 禪 風,後 世 不 免 將 它 雜 入 以 解 釋 慧 能 禪 法 了。《 曆 代 法 寶 記 》的 記 載 大 致 是 比 較 客 觀 可 信 的,

這 也 許 與 它 成 書 年 代 較 早 有 關 , 它 總 還 算 能 保 留 著 慧 能 特 色 原 味 的 。

另 一 則 重 要 的 資 料,被 記 錄 在《 祖 堂 集 》中,即「 一 相 三 昧 」之 提 出 。 本 來,在 敦 煌 本《 壇 經 》中,已 有「 一 行 三 昧 」的 說 法,意 指「 重 作 用 」之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前 文 有 討 論,亦 可 詳 註 (76))。《 祖 堂 集 》的「 一 相 三 昧 」,

與 《 敦 煌 本 》「 一 行 三 昧 」 的 說 法 相 近 。 如 說 :

一相三昧者,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不取不捨,

不念利益,不念散壞,自然安樂,故因此名為一相三昧。91

「 於 一 切 處 而 不 著 相 」,實 際 上 就 是《 敦 煌 本 》「 於 相 而 離 相 」的 說 法 , 雖 起 相 之 分 別 作 用 而 不 著 , 正 是 「 一 行 三 昧 」 的 內 涵 。「 一 相 三 昧 」 實 可 做 為 「 一 行 三 昧 」 理 論 的 補 充 。

不 過 , 為 什 麼 《 祖 堂 集 》 的 作 者 , 在 慧 能 滅 後 二 三 九 年 , 有 意 重 新 重 視 此 一 觀 念,甚 至 提 出 一 個 新 名 詞「 一 相 三 昧 」來 替 代 之 ? 這 與 當 時 的 禪 風 可 能 有 關;慧 能 以 後,禪 宗 祖 師 接 人,發 展 出 一 種 新 的 特 色:即 日 常 萬 物 如 木 頭 、 乾 屎 橛 、 鴨 子 , 以 引 人 悟 入 ( 馬 祖 、 臨 濟 、 雲 門 皆 此 法 之 倡 導 者 ),

所 謂 重 大 機 大 用。即 萬 物 而 悟 入,實 即 慧 能「 即 相 而 離 相 」一 觀 念 之 運 用 , 也 正 是「 一 相 三 昧 」的 理 趣 所 在。《 祖 堂 集 》的 作 者,特 重「 一 相 三 昧 」,大

88 同註 26,頁 116。

89 在《禪藏》、《祖堂集》頁 113。

90 在《六祖壇經流行本.敦煌本合刊》頁 15。

91 同註 26,頁 117。

(21)

致 是 為 了 與 這 股 禪 風 相 呼 應 吧 !

不 過 , 將 「 一 相 三 昧 」, 歸 入 慧 能 思 想 , 讓 慧 能 成 為「 一 相 三 昧 」 的 創 說 者,恐 怕 是 有 意 替 新 的 禪 法 主 流,尋 找 構 作 一 個 有 力 的 理 論 根 源 吧 ! 事 實 上 ,《 祖 堂 集 》 的 作 者 , 確 將 慧 能 寫 成 了 「 一 相 三 昧 」 的 實 踐 者 :

六祖見僧,豎起拂子云:還見摩?對云:見。祖師拋向背後云:

見摩?對云:見。師云:身前見,身後見?對云:見時不說前後,

師云:如是,如是,此是妙空三昧。92

「 豎 起 拂 子 」、藏 拂 子 以 教 人 悟 入, 這 完 全 是 後 代 祖 師 的 作 風( 慧 能 的 特 色 是 「 即 心 悟 入 」, 非 「 即 物 悟 入 」), 慧 能 竟 成 了 這 種 新 禪 法 的 創 始 人 ! 新 禪 法,因 此 完 全 可 以 從 慧 能 那 裡 得 到 合 理 的 傳 承 基 礎 了。但 這 是 否 是 史 實 呢 ? 當 然,純 就 理 上 而 言,《 祖 堂 集 》的 作 法,可 視 為 慧 能 禪 法 的 合 理 延 伸 , 是 對 慧 能 所 忽 略 「 物 」 一 部 的 補 足 , 這 是 靜 、 筠 二 師 (《 祖 堂 集 》 作 者 ) 的 進 步 , 只 不 過 , 它 恐 怕 也 已 混 淆 了 慧 能 禪 法 的 原 始 面 目 。

(三)補充文獻:《惠昕本壇經》、《宗寶本壇經》以及宋代以後諸 燈史中的慧能「心性」思想

最 後 的 補 充 文 獻 , 本 應 包 括 宋 以 後 的 所 有 文 獻 , 但 有 關 「 心 性 」 的 重 要 新 觀 念,《 惠 昕 本 壇 經 》( 967)、《 景 德 傳 燈 錄 》( 1004-1008)、《 五 燈 會 元 》

( 1253)、《 五 家 正 宗 贊 》( 1254)和《 宗 寶 本 壇 經 》( 1291)大 致 已 收 集 得 很 完 備 了,故 以 此 五 書 為 代 表,做 最 後 的 補 遺 探 究。這 些 新 資 料,一 方 面 固 是 對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繼 承,但 有 些 則 已 經 改 變 了 原 有 的 立 場,甚 至 有 完 全 相 反 者 。

1.惠昕本《壇經》中的新觀念

惠 昕 本《 壇 經 》新 增 的 觀 念,最 重 要 的 是「 傳 自 性 五 分 法 身 香 」93,它 的 內 涵 是 :

92 同上,頁 119。

93 印順法師說:「惠昕本,對敦煌本來說,有所增訂,如增入『唐朝徵召』一分,傳五分法 身香……。」(詳印師著《中國禪宗史》頁 273-274),除去關於慧能生平歷史之材料不說,

增入最重要之思想材料是「傳五分法身香」。

(22)

一謂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刻害,名 曰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即是也。三慧香者,

自心無痴,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

畏上愛下,矜孤恤貧,此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

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者,自心 既無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 佛理。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和光接物,無我無人,

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94

「 戒 香 」 主 「 無 惡 」;「 定 香 」 主 「 心 不 亂 」; 慧 香 主 「 心 不 執 著 」;「 解 脫 香 」則「 不 思 善、不 思 惡 」悟 入 平 等 般 若;「 解 脫 知 見 香 」,是 指「 不 可 沈 空 守 寂 」之 自 性 起 用。此 一 套 理 論,很 顯 然 與《 敦 煌 本 》所 說 一 致,是 對 重

「 起 用 」 之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主 軸 思 想 的 呼 應 。 事 實 上 ,《 惠 昕 本 》 確 是 特 別 表 現 了 對 此 一 主 軸 思 想 的 重 視。他 發 揮 此 義 的 增 文 尚 有 二 處:一 是 慧 能 的 悟 道 偈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不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無能無搖,能生萬法。95

另 一 是 為 志 誠 說 法 :

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 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等法。96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 能建立萬法,是真見性。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

亦名解脫知見,亦名恒沙河數,亦名三千大千,亦名大小藏十二 部經。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來去自由,無滯無礙,應 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

94 同註 26,頁 88。

95 同上,頁 84。

96 同上,頁 103。

(23)

昧之力,此名見法。97

重「 自 性 」, 復 重「 自 性 起 用 」,《 惠 昕 本 》一 再 發 揚 此 思 想 ─ ─ 乃 至 將 此 原 屬 慧 能 中 後 期 思 想 的 主 軸 理 論,進 一 步 放 進 慧 能 早 期 的「 悟 道 偈 」中( 慧 能 見 五 祖 的 時 候 還 說 是「 佛 性 」的,並 非「 自 性 」),惠 昕 竟 有 為 慧 能 作 前 後 理 論 一 貫 化 的 企 圖 呢 ! 這 或 許 是 因 為 他 對《 敦 煌 本 》的 要 義 有 深 入 契 會 的 緣 故 吧 !

《 惠 昕 本 》中 另 一 個 重 要 的 新 觀 念 是「 一 切 是 一 ,一 即 一 切 」, 它 被 加 在 原 《 敦 煌 本 》 解 釋 「 摩 訶 」 的 文 後 :

善知識,心量廣大,廓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遍知一切。

一切是一,一是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此是。善知識,一 切般若智心,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真自用,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98

《 敦 煌 本 》 之 「 摩 訶 」, 包 含 人 、 事 、 物 ( 善 人 惡 人 , 善 法 惡 法 , 日 月 星 辰 )等 心 物 萬 法;「 一 切 是 一,一 即 一 切 」可 謂 是 另 一 種 概 括 的 說 法 :

「 一 」 指 「 摩 訶 」( 或 可 通 指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一 切 」 指 人 、 事 、 物 之 一 切 心 物 萬 法 。 從 更 為 精 要 而 便 於 憶 持 的 立 場 來 說 ,「 一 即 一 切 」 確 是 很 方 便 的 口 訣 心 要 ; 只 不 過 ,「 一 」 與 「 一 切 」 的 義 涵 畢 竟 太 廣 泛 太 籠 統 了,易 流 於 任 意 解 釋 的 浮 濫 結 果( 一 般 的 禪 修 者 重 自 證,輕 學 理,

尤 易 如 此 ); 乃 至 歪 曲 《 壇 經 》 本 意 ( 如 唯 心 論 、 神 我 論 或 頑 空 論 亦 皆 可 言 「 一 即 一 切 」)。 說 「 一 即 一 切 」, 必 須 扣 著 《 敦 煌 本 》 的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理 論 ─ ─ 只 是 , 直 接 說「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說「 自 性 」, 不 是 更 明 白 嗎 ?

最 後 一 則 補 充 的 新 資 料 , 是 一 與 《 敦 煌 本 》 立 場 完 全 相 反 的 新 說 法 , 有 關 對 「 無 住 」 的 解 釋 :

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 欺諍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

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

97 同上,頁 103。

98 同上,頁 93。

(24)

即無縛也,是以無住為本。99

然 《 敦 煌 本 》 是 這 樣 說 「 無 住 」 的 :

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後念、今念、念念相續,

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 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 無縛也。100

很 顯 然 ,《 惠 昕 本 》的 文 字 是 根 據《 敦 煌 本 》加 以 改 造 的 ,《 敦 煌 本 》裡 的 「 念 念 相 續 , 無 有 斷 絕 」, 被 《 惠 昕 本 》 改 成 了 「 念 念 相 續 不 斷 , 名 為 繫 縛 」, 立 場 完 全 相 反 。

重 「 念 」 之「 作 用 」 的 慧 能 思 想 特 色 ,《 惠 昕 本 壇 經 》 是 完 全 理 解 而 加 以 繼 承 的 (《 惠 昕 本 》 重 「 自 性 起 用 」 已 如 上 述 ),「 念 念 相 續 不 斷 , 名 為 繫 縛 」, 這 與 《 惠 昕 本 》 自 身 的 立 場 並 不 相 符 。 不 過 , 從 文 意 上 看 ,《 惠 昕 本 》 的 意 思 可 以 被 理 解 為:「 若 前 念、今 念、後 念,[ 若 思 前 境,且 ]念 念 相 續 不 斷,名 為 繫 縛 」;意 指:「 思 前 境 」( 有 染 著 )的「 念 念 相 續 」是「 繫 縛 」;「 不 思 前 境 」的「 念 念 相 續 」則 非 所 指;也 許 這 才 是《 惠 昕 本 》的 本 意,這 樣 一 來,《 惠 昕 本 》與《 敦 煌 本 》的 立 場 仍 可 以 是 一 貫 的。不 過 惠 昕 的 文 字 使 用 , 太 易 讓 人 發 生 誤 會 了 , 後 來 廣 大 流 傳 的 《 宗 寶 本 壇 經 》, 只 承 繼 了 惠 昕 的 說 法,在 不 知《 敦 煌 本 》原 意 的 情 況 下,很 多 人 恐 怕 被「 念 念 相 續 不 斷,名 為 繫 縛 」 一 語 誤 導 不 少 。

2.《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與《五家正宗贊》裡的新資料

《 景 德 傳 燈 錄 》 裡 有 一 則 新 資 料 , 不 涉 及 慧 能 思 想 理 論 的 問 題 , 主 要 是 文 字 傳 述 上 的 明 顯 竄 改。慧 能 辨「 不 生 不 滅 」,說 外 道 的「 不 生 不 滅 」是 :

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101

此 公 案 原 出《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 然《 別 傳 》中 慧 能 說 外 道 的「 不 生 不 滅 」 是 :

99 同上,頁 86。

100 同上,頁 15。

101 《景德傳燈錄》卷 5,頁 82。

(25)

將生止滅,滅猶不滅。102

《 景 德 傳 燈 錄 》作 了 完 全 相 反 的 傳 述;而《 天 聖 廣 燈 錄 》( 1023-1031)、

《 傳 法 正 宗 記 》( 1061),乃 至《 宗 寶 本 壇 經 》卻 先 後 繼 承 之 ─ ─ 它 反 而 成 了 主 流 ! 這 樣 的 改 動 是 有 意 識 的 , 道 原 除 將「 將 生 止 滅 」改 成「 將 滅 止 生 」, 並 隨 後 加 入 「 以 生 顯 滅 」 四 字 , 這 是 為 解 釋 「 將 滅 止 生 」 的 , 重 在 說 「 滅 滅 」;《 別 傳 》 的「 將 生 止 滅 」, 則 重 在 說 「 生 生 」。 道 原 有 系 統 的 竄 改 , 動 機 何 在 ? 可 顯 見 的 是 , 他 對 主「 滅 滅 」的 外 道 說 , 是 特 表 反 感 的 , 這 或 許 是 針 對 禪 門 中 有 偏 修 寂 滅 傾 向 的 人 而 說 的 吧 !

《 五 燈 會 元 》 中 出 現 的 新 資 料 為 著 名 的 「 臥 輪 禪 師 偈 」, 全 文 是 : 嘗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祖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

因示一偈曰: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 長。103

這 則 公 案 , 當 然 亦 可 視 為 慧 能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 法 「 重 作 用 」 一 理 論 的 補 充 說 明 。 最 早 將 這 則 公 案 收 入 慧 能 思 想 中 的 是 《 五 燈 會 元 》, 不 過 , 它 出 於 更 早 的 《 景 德 傳 燈 錄 》, 被 收 在 〈 西 京 荷 澤 神 會 禪 師 〉 之 後 的 二 行 衍 文 中,原 未 受 到 重 視。普 濟(《 五 燈 會 元 》的 作 者 )注 意 到 了 它,後 來 的《 宗 寶 本 壇 經 》亦 引 用 了 他,他 才 著 名 而 流 傳 廣 大 了。不 過,這 則 公 案 是 史 實 否 ? 從 他 來 源 的 欠 缺 顯 赫 性 看 來 ( 道 元 為 何 未 將 之 收 入 「 慧 能 大 師 」 文 下 ? ),

是 不 無 問 題 的 。 它 大 致 只 是 一 則 關 於 慧 能 的 傳 說 故 事 吧 。

《 五 家 正 宗 贊 》 裡 的 新 資 料 , 是 一 則 非 常 著 名 的 公 案 , 是 慧 能 對 慧 明 的 說 法 :

師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如何是明上座父母未生以前 本來面目。104

慧 能 向 慧 明 傳 法 的 事 實 , 是 《 敦 煌 本 》 和 《 別 傳 》 都 提 到 的 (《 敦 本 》

102 同註 26,頁 120。

103 《五燈會元,卷 1》,頁 20,在《卍續藏》137 冊。

104 在《禪藏》,《宗門武庫.外四部》頁 1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200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ditation and the Beginnings of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

Although the standpoint of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śyana in Mah yāna Buddh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i-shih, its stress on the vajra prajñā is consider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