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Copied!
1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Way of Liberation in The Wurangama Sutra. 指導教授:呂凱文博士 研 究 生:李英德(釋慧心).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四 年 五 月 三 十 一 日.

(2)

(3)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題目為「《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重心圍繞在《楞嚴經》的解脫 思想與方法上,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呈顯此經解脫法門的階次性,釐清《楞 嚴經》解脫道的前行與正修之內容、方法。復將研究成果與幾部具有代表性的 佛典:《阿含經》、《華嚴經》、《法華經》、淨土經典,以及影響中國佛教 至深的禪宗要典-《六祖壇經》進行對比,以明此經在佛教教義中的特色與價 值。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陳述研究《楞嚴經》解脫道的動機與目的、研 究方法、學術研究現況與文獻探討、論文結構之說明。第二章分析「解脫」的 字義,並探究《阿含經》、《華嚴經》、《法華經》、《六祖壇經》、淨土諸 經(及其它經典)的修行解脫法門。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分析《楞嚴經》的解脫 道為主。第三章探討《楞嚴經》的基礎思惟,包含對真妄心的剖析,與五十陰 魔境的作用與內容。第四章論述《楞嚴經》解脫道的道前基礎,分別為:去五 辛、持戒、建立修行之環境、持咒,屬於經中所指-正修耳根圓通法門之前的 助道之法。在此並究明五辛的過患,與其它經典的記載,以及不同名稱。持戒 部份,詳明修行上不持戒所產生的障礙,以經中殺盜淫妄的四個方向為主,指 出不持戒所產生的果報。續對壇場環境的擺設、方法、程序作說明。《楞嚴經》 認為持咒可以幫助修行者排除修行上的障礙,本文針對此經認為持咒的益處, 及佛教對咒語的態度作出說明與探討。第五章探討《楞嚴經》解脫道的究竟修 行之法-「耳根圓通法門」,先深究此經為何以耳根為入手處的原因,次則探 討二十五圓通法門的內容,最後論及此經的耳根圓通之法。第六章對前面幾章 作出整體回顧,繼而比較此經與其它經典的內容,以進一步了解《楞嚴經》的 特色、目的。並對《楞嚴經》未來的研究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字:楞嚴、解脫、真心、五十陰魔、耳根圓通. I.

(4)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Abstract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Way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Sutra (or Leng Yen Jing). The topic revolves around the thinking and the methods of the Wurangama. Gradually follow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the researcher reveals the Dharmaparyaya, or the doctrines of liberation; and explains the proceedings, the actions, the content, and the methods for the way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of this sutra in Buddhism teachings, the researcher studied further the results, some quintessential discourses (sutra) of Buddha—The Four Sections of the Agamas Sutra, the Avatamsaka-Sutra (or the Hua-Yen Jing),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and the Sukhavati (The Pure Land)—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an, significant in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s of the Intuitional (or of the Meditation Sec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rationale, goals, research method, recent academic studies, in-depth discuss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research.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liber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ways of liberation for The Four Sections of the Agamas Sutra, the Avatamsaka-Sutra,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the Sukhavati, and other various discourses of Buddha. From the third through the fifth chapters, the researcher focuses the doctrine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Sutra. The thir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of the Wurangama Sutra;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true (bhūtatathatā) and false (amalavijñāna) minds, and the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fifty different other path/practices one can stray into.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s before the practice of the way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Sutra; they are divided into the five forbidden pungent roots, keeping the commandments (or rules), establishing the environment for cultivation of the religion, maintaining the mantra, and the auxiliary means for before practicing the universality (omnipotence) doctrines of the śrotrendriya.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errors of the five forbidden pungent roots, their recordings in discourses, and other names for them. As for the maintaining of the commandments, the researcher explains the obstacles resulting from the failure of commitment; mainly III.

(5) 0Abstract. using the four directions mentioned in this discourse—killing, robbing, fornicating, and lying—the researcher explains the retribution. An explanation for the decoratio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the monastery follows. The Wurangama Sutra holds that keeping the commandments can help those who practice eliminate obstacles during the course of cultivation. Here we focus on the good we receive from maintaining the mantra, discuss and explain Buddhists’ attitudes toward the mantra. The fifth chapter takes us into the method for the way of liberation for the Wurangama Sutra, the universality (omnipotence) doctrines of the śrotrendriya. We explore its whys and wherefores and the twenty-five different perfect penetration samadhis to reach through enlightment. In the sixth and final chapter, we make retrospections of this research, make comparisons among this discourse and others;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spects and goals of the Wurangama Sutra.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Wurangama Sutra.. Key terms: Wurangama, liberation, true (bhūtatathatā) mind, the fifty different outer path/practices that one can stray into, and the universality (omnipotence) of the śrotrendriya. IV.

(6)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論文目次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 III 論文目次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3 第三節 學界研究現況與文獻探討 ................................................. 9 一、 學界研究現況 ....................................................................9 二、 文獻探討 ..........................................................................13. 第四節 論文結構之說明 ............................................................... 22 第二章 解脫道之辨析............................................................................... 25 第一節 「解脫」辭義辨析 ........................................................... 25 第二節 大小乘經典之解脫道 ....................................................... 32 一、 《阿含經》 ......................................................................32 二、 《華嚴經》 ......................................................................45 三、 《法華經》 ......................................................................49 四、 《六祖壇經》 ..................................................................53 五、 淨土經典 ..........................................................................56. 第三章 《楞嚴經》解脫道的基礎思惟................................................... 63 第一節 障礙解脫的根本原因 ....................................................... 67 第二節 真心的特質 ....................................................................... 71 一、 滅塵與苦滅 ......................................................................72 二、 真心非因緣、自然法 ......................................................77. 第三節 五十陰魔境之認識 ........................................................... 78 V.

(7) 0 論文目次. 第四章 《楞嚴經》解脫道的道前基礎................................................... 93 第一節 去五辛 ............................................................................... 93 第二節 持戒 ................................................................................... 98 第三節 建立壇場儀軌 ................................................................. 105 一、 立壇方法 ........................................................................106 二、 供養方法 ........................................................................107 三、 壇內修法程序 ................................................................109. 第四節 持咒 ................................................................................. 111 一、 持咒之益 ........................................................................ 112 二、 佛教咒語之目的 ............................................................ 116. 第五章 《楞嚴經》解脫道的究竟法門................................................. 121 第一節 修行根門之抉擇 ............................................................. 121 第二節 二十五個圓通法之抉擇 ................................................. 126 第三節 耳根入流之法 ................................................................. 134 第六章 結論 ............................................................................................. 147 第一節 本文回顧 ......................................................................... 147 第二節 《楞嚴經》與其它經典解脫道之比較 ......................... 149 第三節 未來展望 ......................................................................... 151 參考書目 ................................................................................................... 155 一、 經律 ................................................................................155 二、 論 ....................................................................................156 三、 疏 ....................................................................................157 四、 一般專書 ........................................................................158 五、 學位論文 ........................................................................164 六、 期刊論文 ........................................................................164 七、 工具書 ............................................................................167. VI.

(8)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考諸人類文明史,戰爭、災荒、疾病等等苦難,亙古至今在人類社會重複 出現。當人面臨苦難的無情考驗,環境壓迫不斷逼向前來,人類的生存歷程, 便需要有一舒緩與安頓的目標,作為困境昇華與解脫的方向,此是宗教最根本 的作用。在這樣普遍關懷的原則,延伸出宗教施設的目的,亦即是為人類的生 命確立歸宿,使不安的心靈得到慰藉。 立足於此,作為世界宗教的佛教,除了重視心靈的慰藉,在強調自立依止 的生命自覺理念中,更期許有情眾生,能從深入認識自我的實踐,豐富並且圓 滿自己。這個理念的核心,就是要達到根本解除痛苦的束縛,獲得全面和諧的 自由。因此,佛教經典的產生,便是相應於此的內容。它的目的,在提供適應 各種需求的方法,並對應不同的問題,開示一條超克限制的進路,使之圓成自 己與眾生的究竟解脫。據此,要透徹明白佛教的教義,必須透過對解脫方法的 深刻認識與實踐體驗,方可體認其中的要旨。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特別是中國佛教中所佔據的地位,極其重要。它 的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在研究佛教修證理論的過程中,實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承續佛教傳統的《楞嚴經》,以解脫為最終目標,在邁向真實解脫的意義底下, 開展出一套具有廣大架構,並且次第分明的方法。這部經的主角阿難,代表修 行者若僅限於多聞的知識,未契入與自身生命緊密關聯的修證,在面對外境的. 1.

(9) 第一章. 緒論. 誘惑時,則無法克服煩惱。有鑑於此,佛陀開演此經的要義-解脫法門的修證, 反覆以解脫法門為耳提面命的重要核心,藉由佛與菩薩們以自身解脫的經驗, 宣說法要,希望眾生同樣也能解脫煩惱羈絆。 《楞嚴經》擁有豐富哲學義理,現代佛學研究者,若能了解此經的經義, 對於增進佛學研究廣度,將有實質上的幫助。此經內容殊勝深遠,令人生起一 探究竟的善法欲。究竟,此經對於解脫法門的修行過程,應該如何循序漸進地 深入?應該具備那些條件?修行的內容又是以何方式進行?實是引起本文探 究此經解脫道的原意。再者,佛教中有眾多法門,此經與其它經典的同異處為 何?亦是本文研究動機所在。. 二、 研究目的 (一)解析《楞嚴經》修行法門之次第過程 《楞嚴經》為佛應阿難之機說法,全文共六萬二千零二十七字,不僅全文 甚長,義理內容也甚為繁複;若對佛學名相不夠熟悉,研讀此經時,易落入見 樹不見林之泥沼中。因此本文以現代學術架構整理此經之解脫道,重心以圍繞 在有關解脫思想與方法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此經階次性的解脫法門呈 顯。一般學佛者常忽略修行法門的道前基礎,因而產生修行上的障礙,本文以 次第呈現出耳根圓通法的基礎至究竟法門,將有助於解決此問題。. (二)探究《楞嚴經》解脫道在佛教傳統之定位 《楞嚴經》雖屬漢傳佛教系統,但修行內容層層涵蓋,次第揭顯,十分豐 富,有基礎的戒法、深邃思想,也有持咒、壇場儀軌、觀世音菩薩的度眾方便. 2.

(10)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與耳根圓通法門。這些方法是詳說或略說,在佛教諸多法門中屬於那一類型, 若只從《楞嚴經》》觀察,無法看出端倪,因此本文欲從《楞嚴經》所開顯解 脫道法門,先與幾部具有代表性的佛典《阿含經》、《華嚴經》、《法華經》、 淨土經典,及在中國佛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禪宗要典《六祖壇經》相比較,明 白此經於佛教教義中的特色、目的等,使此經的定位更加清楚。其它諸多經典 典如般若系經典、唯識經典等,亦應該是在比較之列,限於筆者能力、時間所 限,暫不討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十九世紀中期,西方的語言學與文獻學經由南條文雄與高楠順次郎的留 學,引渡到日本,興起日本近代佛學研究的熱潮。中國近代佛教學術研究的開 始,與日本的放洋留學不同,起先由楊文會 1設立金陵刻經處、祇洹精舍、佛 學研究會作為起點,經過一連串的學術研究與佛學復興運動而展開,逐漸朝向 佛學研究的現代化。這些現代化的佛學研究,根據朱文光的分類,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指信守傳統佛教,強調宗教信仰與倫理實踐意義之佛學研究,如釋 印光、虛雲、來果、諦閑、倓虛、弘一等佛門耆宿,以行證取向為代表。第二 1. 安徽 石 埭人(1837~1911),字仁 山,為清 末 復 興中 國 佛教 之 樞紐 人 物,曾經 兩 度出使 歐洲 , 於 英國 倫 敦得 識 錫 蘭居 士 達 磨波 羅 、日 本 佛 教學 者 南 條文 雄 等, 相 約 協力 恢 弘 正法 。 歸 國後 , 於 同治 五 年(1866)出 資 設立 金 陵 刻經 處 , 擬刻 印 三千 餘 卷 之大 小 乘 佛典 , 然 生前 僅 出 版二 千 餘卷 。 光 緒三 十 三年 (1907)於 刻 經處 設 立祇 洹 精 舍等 , 自 編課 本 , 招生 教 習佛 典 、 梵文 、 英 文等 , 培育 後 進 。又 興 辦 「佛 學 研究 會 」 ,定 期 講 經。 一 時 高僧 如 月霞 、 諦 閑、 曼 殊 等均 往 佐之 。 又 如歐 陽 漸 、梅 光 羲、 李 證 剛等 人 皆 出其 門 下 。義 理 特尊 起 信 論, 於 行 持則 崇 尚淨 土 ; 曾與 日 人 論辯 淨 土真 宗 之 非, 又 抨 擊禪 宗 末 流之 失 ,乃 倡 導 唯識 法 相 以救 其 弊。 卒 於 宣統 三 年 之秋 , 世壽 七 十 五。 生 平 著述 凡 十二 種,編 入「楊 仁山 居 士遺 書 」。藍 吉富,〈 楊 仁山 與 現代 中 國佛 教〉,《華 岡佛 學 學報 》 第二 期 ,一 九七 二 年八 月 ,頁 97-112。 3.

(11) 第一章. 緒論. 種類型主要指致力於佛學復興運動,如太虛、法尊、法舫、印順等,於密法修 證、經典翻譯、義理判攝、教史研究等各方面,有獨到之表現。第三種類型指 在家居士所開展之佛學研究,如歐陽漸、呂澂、王恩洋、黃懺華等。第四種類 型指學術取向之佛學研究,如熊十力、梁啟超、陳援庵、胡適、湯用彤、方東 美、牟宗三等人。 2 除上述四種類型外,在依循第四種類型的舊有學術規格下,發展出另外兩 種類型的現代佛學研究。一種類型以歐美學術主流典範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 於文字學、語言學、文獻學等課題之探討;或借用哲學、文學、藝術學、宗教 學、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等不同角度進行佛教課題的探討。另一 種類型則為蔡耀明所提倡的「內在建構之道」,此方法是「集中心力去看研究 資料本身以什麼途徑為訴求……以及如何在訴求的途徑沿著特定的脈絡、次第 和理則,就漸次走向、臨近、或甚至成就關鍵概念的境界……真正的重點卻在 於盡可能隨順研究資料的脈絡去觸及研究主題的佛法修學的境界。」 3。 蔡耀明排拒現代的文獻研究法、歷史研究法、人文社會科技整合的研究 法、哲學詮釋研究法等,而欲使用自己所謂的「內在建構之道」,並認為國際 上的佛學研究方法,是一種「異化」、「邊陲化」、「使得佛教研究在最重要 的實質內容上,跑出特大的窟窿」4。賴賢宗 5駁其研究將成為「外部」的研究,. 2. 朱文 光, 《 佛學 研 究方 法 論 》 ,中 正 大學 中 國文 學 研究 所 博士 論 文,二 ○ ○ 二,頁 66-71。. 3. 蔡 耀 明 ,〈 佛 教 研 究 方 法 學 緒 論 〉,《 現 代 佛 教 學 會 通 訊 》 第 十 二 期 , 二 ○ ○ 二 年 三 月 , 頁 61。. 4. 蔡 耀 明 ,〈 迎 向 專 業 的 佛 教 研 究 〉,《 現 代 佛 教 學 會 通 訊 》 第 十 二 期 , 二 ○ ○ 二 年 三 月 , 頁 43。. 5. 賴賢 宗 的根 本 立場 為「 任何 的 當代 人 文科 學 和社 會科 學 的學 術 研究 都 不能 脫離 a.文 獻研 究 法 b.歷 史 研 究 法 c.人 文 社 會 科 技 整 合 的 研 究法 d.哲 學 詮 釋 研 究 法 等 四 種 國 際 學界 4.

(12)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因為佛教和佛學隨著時空轉變,有適時適地的顯化和相關的研究法運用。 6筆 者認為以因緣法的角度觀看,當今的學術研究不太可能完全脫離歐美學術主流 典範的研究方法,且現今的佛學學術研究,也不可能離開學術上的建構,若是 如此,則蔡耀明的企圖應該在於找出一條目前歐美學術主流典範研究方法無法 切入之路 7。 上述二者絕非是意氣之爭 8,蔡耀明所提出的「內在建構之道」,可視為現 代佛教學術研究的警鐘,都是希望找出一條更能貼近佛法本懷的學術研究方 法。本文在承繼此種反省下,希望在研究過程中,不僅只是純粹知識上的關聯,. 所用 的 方法 」。(賴 賢 宗,《 佛教 詮 釋學 》,台 北 :新 文豐 , 二○ ○ 三, 頁 75) 6. 賴賢 宗 ,《佛 教 詮釋 學 》,台 北 :新 文 豐, 二 ○○ 三, 頁 74。. 7. 蔡耀 明 在〈 佛教 研 究方 法學 緒 論〉中,認為 目 前 佛教 研 究法 可 分為「共 」與「 不共 」來 發揮, 「 共 」法 指 的是 歐 美學 術 主流 典 範的 研 究方 法,主 要 集中 於 文字 學、語言 學、文 獻學 等 課題 之 探討;或 借 用哲 學、文 學、藝 術學、宗教 學、歷 史 學、心 理 學、社 會 學 、 文化 學 等 不同 的 進路 來 從 事佛 教 課 題的 探 討。 不 共 法是 指 學 術圈 共 通之 進 路 不去 切 入 或切 入 不 到的 , 如禪 定 、 解脫 、 般 若波 羅 蜜多 、 嚴 淨佛 土 等 。其 基 本原 則 在 於盡 可 能 照顧 到 佛 教文 本 從頭 到 尾 ,所 形 成 的全 幅 脈絡 , 注 意文 本 是 以何 途 徑為 訴 求 ,以 及 如 何在 此 途徑 下,延 著 特定 的脈 絡、次 第、理 則,漸 次 臨 近 關 鍵 概 念 的 境 界。 (蔡 耀 明 , 《般 若 波羅 蜜 多教 學 與嚴 淨佛 土:內 在 建構 之 道的 佛教 進 路論 文 集 》 ,南 投:正 觀,二 ○○ 一 ,頁 35~39). 8. 賴賢 宗 亦同 意 蔡耀 明 的 看法:「 並不 是 只在 口 號 上喊 一 喊諸 如『 以佛 法 研 究佛 法 』,卻在 骨子 裏 遂 行各 種 和資 料 本 身的 內 在 邏輯 不 怎麼 相 干 的論 述 就 可算 數 ,而 是 要 能充 分 考 量佛 教 有 關的 個 別資 料 所 處的 內 在 與外 在 網絡 , 深 入個 別 資 料內 在 義蘊 , 並 且 據 以 建 立相 應 的學 術 論述 架 式 」(賴賢 宗 ,《 佛教 詮 釋學 》,頁 73). 呂 凱文 認 為這 些不 同 的看. 法,所 引起 的 論爭 是 一種 暫時 的「過 渡 」 ,詳 文為「 佛學 研 究者 對 於不 同 方法 論的 援 用 與建 構 之 認同 上 ,仍 然 存 在著 緊 張 關係 。 這也 說 明 「多 音 」 方法 論 的「 介 入 」過 程 , 如 同 老 蚌 生 珠 的 歷 程 般 , 於 寶 珠 現 成 潤 澤 前 , 少 不 了 苦 難 砂 粒 的 容 受 」 (呂 凱 文 ,〈 梵 思想 的 佛 格義 ─ 佛教 的 詮 釋學 問 題 初探 〉,《 揭諦 》 第七 期 , 嘉義 : 南華 大 學 哲學 系 , 二○ ○ 四年 七 月, 頁 10) 5.

(13) 第一章. 緒論. 並保持佛教強調解行並重的 9立場,作為本文的前理解 10。以此機緣,本文尋找 佛教傳統方法學結合現代學術研究,採用《蜫勒》的隨相門與對治門為主要研 究方法。 《蜫勒》11,梵語 pitaka 或 petaka,又作昆勒、鞞勒、錍勒,秦言篋藏 12, 為佛世時的大迦栴延(梵 Mahakatyayana)所造之論,共有三百二十萬言,目前. 9. 馮煥 珍 認為「 現 代中 國 的佛 學 研究 可 分為 在 兩種 立場 支 配下 的 研究,這 就 是知 識 論立 場 與生 命 論 立場 的 研究 。 所 謂知 識 論 立場 , 指研 究 者 與佛 學 之 間保 持 的是 一 種 知識 上 的 關係 , 研 究者 之 價值 選 擇 與佛 學 所 標舉 之 價值 了 不 相涉 ; 生 命論 立 場則 不 然 ,它 指 研 究者 與 佛 學之 間 不僅 存 在 著知 識 上 的相 關 ,而 且 保 持著 價 值 上的 冥 契, 即 研 究者 或 同 情或 認 同佛 學 所宣 說 之價 值 」。(馮 煥珍,〈 走向 平 等的 經 學觀 ----現代 中 國 佛學 研 究的 方法 論 反省 〉 , 《鑑 往 知來:兩 岸 佛學 教 育研 究 現況 與發 展 研討 會 論文 專 集 》 ,台 北:中 華佛 學 研究 所 ,二 ○ ○二 年四 月 ,頁 76). 10. 呂 凱 文 指 出 「 現 代 學 者 對 於 佛 學 的 詮 釋 活 動 , 與 其 說 是 佛 教 經 典 的 如 實 解 明 , 倒不 如 說 是 詮 釋 者 自 身 『 成 見 』 或 『 前 理 解 』 的 介 入 與 鏡 映 。 (呂 凱 文 ,〈 梵 思 想 的 佛 格 義 ─ 佛教 的 詮釋 學 問題 初 探 〉 , 《揭 諦 》第 七 期,嘉 義:南華 大 學哲 學 系,二 ○ ○ 四 年 七 月 , 頁 9). 11. 《大 智度 論》以 三門 觀 一切 佛 語,其中 一 門即 為 蜫勒 門,另 外兩 門 為 阿 毘 曇 門 及 空 門 , 阿毘 曇 門闡 釋「 有 」,空 門說「無 」,蜫 勒 門則 說「有 無 」,三者 法 義不 相 違背。但 若 不 得般 若 波 羅蜜 法 ,入 阿 毘 曇門 會 墮 入「 有 」中 , 入 空門 墮 入 「無 」 中, 入 蜫 勒門 則 墮 入 「 有 無 」 中 。 (印 度 龍 樹 著 , 後 秦 ‧ 鳩 摩 羅 什 譯 ,《 大 智 度 論 》,《 大 正 藏 》 第 二 十 五 冊,頁 192 中 -194 中) 此 外, 《 法華 玄 義》提出 三 藏 四門,四 門 為「 有門 」 、 「 空門 」 、 「有 空門 」、「 非有 非 無 門」,「 有空 門 」 即是 蜫 勒門 , 認 為此 門 「能 破 偏 執 有 無 之見 。 見 因 緣 有 空,發真 無 漏。因 有無,見 真 有無。即是 第 一義 之 門 也。」(唐‧智顗 講述,灌 頂 筆記, 《 法 華玄 義 》, 《大 正藏 》第 三十 三 冊,頁 784 下) 釋 智顗 認 為眾 生 皆 可入 其 中一 門而 得 道,詳 文為「三 藏 有 四 門 得道。或見『 有』得 道,如 阿 毘 曇。或 見『 空 』得 道 , 如 成 實 。 或見 『 亦有 亦 空』 得 道 , 如昆 勒 。或 見 『非 空 非 有 』得 道 ,如 車 匿。 故 知 泥 洹 真 法 寶, 眾 生各 以 種種門 入 。 」,此 與 《大 智 度 論》 說 「有 門 」、「 無 門 」、「有 無 門」 三者 法 義不 相 違背, 有異 曲同 工 之意。(《 法 華玄 義 》,《大 正 藏》第 三十 三 冊, 頁 805 中) 6.

(14)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已亡佚,分為隨相門、對治門等諸門 13。隨相門為說示一法一門中,即已說示 其餘同相同緣之諸法門。例如,說四念處,因不離四正勤、四如意足故,佛雖 不說餘門,但說四念處,則當知餘門之義,譬如一人犯事,舉家受罪,此即隨 相門: 隨相門者,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是中心數法盡應說,今但說自淨其意,則知諸心數法已說。何以故?同相 同緣故。如佛說四念處,是中不離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何以 故?四念處中,四種精進則是四正懃,四種定是為四如意足,五種善法是 為五根、五力。佛雖不說餘門,但說四念處,當知已說餘門。如佛於四諦 中,或說一諦,或二或三,如馬星比丘為舍利弗說偈:「諸法從緣生,是 法緣及盡,我師大聖王,是義如是說。」此偈但說三諦,當知「道諦」已 在中,不相離故。譬如一人犯事,舉家受罪,如是等名為隨相門。14 隨相門是在一組相關的法義中,由於因緣之不同,因此佛只有說到一組法義 的其中一部份,但事實上這不完整的部份,是一組法義的其中之一。對於熟 悉佛法者,自然知道整體內容;對不熟悉者,自然會產生誤解。本文以隨相 門的概念探討相關經義,使經文略說、不詳盡之處,藉由其它經典的對照補 充而能顯明,如探討《楞嚴經》的五辛問題,雖然經典只記載「五辛」一詞, 對何為「五辛」 ,及戒律中對五辛的相關記載並未說明,因此針對於此,引諸 經典對五辛的記載佐證。 12. 「蜫 勒 , 秦 言 篋藏 」。《 大智 度 論 》,《 大正 藏 》第 二十 五 冊, 頁 70 上 。. 13. 《大 智 度論 》,《大 正 藏 》第 二 十五 冊 , 頁 192 中。 詳 文為 「 昆勒 有 三百 二十 萬 言,佛 在世 時 , 大迦 栴 延之 所 造 。諸 得 道 人撰 為 三十 八 萬 四千 言 。 若人 入 昆勒 門 , 論議 則 無 窮。 其 中有 隨 相門 、 對治 門等 種 種諸 門 。」. 14. 《大 智 度論 》,《大 正 藏》 第二 十 五冊 , 頁 192 中。 7.

(15) 第一章. 緒論. 對治門者,如佛陀說四顛倒,雖然沒有談到四念處,當知已有四念處之義, 譬如說藥已知其病,說病已知其藥,此即對治門。 對治門者,如佛但說四顛倒,常顛倒、樂顛倒、我顛倒、淨顛倒,是中雖 不說四念處,當知已有四念處義。譬如說藥,已知其病,說病則知其藥。 若說四念處,則知已說四倒。四倒則是邪相。若說四倒,則已說諸結,所 以者何?說其根本,則知枝條皆得。如佛說一切世間有三毒,說三毒當知 已說三分八正道。若說三毒,當知已說一切諸煩惱毒,十五種愛是貪欲毒, 十五種瞋是瞋恚毒,十五種無明是愚癡毒,諸邪見憍慢疑屬無明,如是一 切結使皆入三毒,以何滅之?三分八正道。若說三分八正道,當知已說一 切三十七品,如是等種種相名為對治門。如是等諸法名為昆勒門。15 對治門是關於煩惱之病與對治之藥兩者的關係;有時佛只說病,對治病之藥 卻未詳說;有時詳說藥,卻沒有對病因詳說。因此一部經典中,佛陀說法有 廣說與略說之分,略說並非代表不重要,有可能是佛在別處已說,但在該經 因應機之不同,因而略說。因此若對於略說的部份不清楚,就有必要從其它 經典找出相關之經文,以補略說之不足。本文以對治門的內涵檢視《楞嚴經》 在基礎思惟(真妄心)、道前基礎(五辛、持戒、儀軌、持咒)、究竟之道(耳根圓 通)中,各階段的思想、方法與目的間的對治關係。 本文用現代學術系統的架構,透過歸納、詮釋、解析來呈顯《楞嚴經》的 解脫思想與方法。並以語言文獻學為第一輔助,分析如「解脫」等諸詞語的梵 語原義。以史學為第二輔助,探明一些思想的傳承脈絡,如解脫觀念在佛教各 時期的著重點與改變,幫助分析諸概念在佛教中的意義與演變。. 15. 《大 智 度論 》,《大 正 藏》 第二 十 五冊 , 頁 192 中。 8.

(16)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第三節 學界研究現況與文獻探討 學界研究現況與文獻探討 一、 學界研究現況 《楞嚴經》從宋朝開始不斷地被重視與研究,其注疏幾近諸經之冠。在二 十世紀前的注疏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對經文逐句疏解義理,因此其卷數 約在十卷左右,或超過十卷;另一種類型是論述整部經的要義,或是作整部經 的科判,卷數少許多,內容約一、二卷。對此,李志夫認為注疏《楞嚴經》者 「大約分三種方式:一為全部;二為局部;三為間接注疏,即注疏之注疏是也」 16. 。在注疏過程中,古代祖師由於其師承背景及所學經論的不同,在義理疏解. 過程中難免用自宗的角度與用語來解釋《楞嚴經》,一方面也是作為自宗思想 的理論依據。若要對注疏能夠完全理解,則必須要對該注疏者的學習背景有所 掌握,方能究明該論之義涵 17。祖師們以師承背景切入《楞嚴經》,如同是以 自家之思想作為研究方法。 現今的研究者以自身熟悉的學術領域,研究切入此經,與祖師用不同宗派 義理來注解《楞嚴經》,都是以自身學習視野來詮釋經典。祖師嫻熟自家教義, 對其它經典之注解,會使用自己熟悉的角度與用語。用自家理論解釋《楞嚴經》 很可能會產生朝向自家教義類型化或比附的問題,例如魏晉時期用道家的 「無」,來附會佛教的「空」的格義。同樣的問題,出現在古代許多論典上, 為了避免同樣的問題,必須靠論者對於各經典義理的廣博融會貫通,知曉各義. 16. 李志 夫 ,《楞 嚴 校釋 》, 台北 : 大乘 精 舍印 經 會, 一九 六 五, 頁 21。. 17. 釋 交 光 對 這 種 加 入 宗 派 觀 念 或 其 他 經 典 解 釋 《 楞 嚴 經 》 的 方 式 提 出 反 省 , 認 為 必須 要 回 到 《 楞 嚴 經 》 本 身 的 經 義 脈 絡 , 方 不 致 偏 離 此 經 所 闡 明 的 義 理 。 (明 ‧ 釋 交 光 ,《 楞 嚴經 正 脈疏 》,《卍 續 藏》 第十 八 冊, 頁 156 後) 9.

(17) 第一章. 緒論. 理的定位,方不致產生上述的問題。近幾十年的注經方法慢慢朝向經典的白 話,純粹將經文逐句譯成現代人能懂的方式,已較不會有太大的附會問題產生。 傳統的注疏方法是對整部經作疏解、科判,近代開始出現不同的樣貌。釋 太虛的《大佛頂楞嚴經攝論》 18是此新樣貌的先驅。此文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 寫作方式,在傳統的部份,文章的開端對此經作出懸判,現代的部份不再是循 著經文逐句引經據典,內容出現《楞嚴經》經義如何與四經四論《圓覺經》、 《楞伽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中觀論》、《起信論》、《成 唯識論》、《摩訶止觀》作交涉,以及使用一些子題「本經始終唯令了達如來 藏圓理」、「本經始終唯令修證如來禪妙宗」、「本經始終唯令頓究眾生心二 本」、「本經始終唯令直成首楞嚴三昧」作論述。在這之前並沒有過這樣的論 述方式,究其原因在於釋太虛所處的時代,正是西學東漸的時代,佛學研究也 受到影響,自然而然開始使用不同於傳統的著作方式,此篇文章出現的時代與 著作的方式,恰好都是兼含傳統與現代的交替初期,以此篇文章的時代為分水 嶺,在這之前是屬於《楞嚴經》傳統研究時期,在這之後則進入了現代研究時 期。 釋太虛之後相關於《楞嚴經》的論著,主要是在經典的白話翻譯,一般較 為熟悉者為南懷瑾《楞嚴大義今釋》、圓香居士《語體文大佛頂首楞嚴經》、 李志夫《楞嚴校釋》、莫正熹《楞嚴經淺釋》。南懷瑾的《楞嚴大義今釋》是 開創《楞嚴經》白話的先河,並且使用現代注釋方法注解經文,大陸近幾年也 有迎頭趕上的趨勢,有李富華、賴永海、楊維中、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等學術 研究者的白話本,大陸民間也有數本白話翻譯作品產生。以近二十年白話作品 18. 釋太 虛,〈 大佛 頂 楞嚴 經 攝論 〉,載 於《 楞嚴 經 研 究 》 ,台 北:文 殊,一 九 八 七 年 十 一 月 , 頁 1~160。 10.

(18)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的產生速度及數量作平均,每年有超過一本白話《楞嚴經》的著作產生,顯示 出隨著佛教的興盛,此經越來越受到重視。 目前《楞嚴經》的學術論著主要是台灣近幾年的五本博碩士論文,屬於哲 學研究所的〈《楞嚴經》哲學之研究〉、《楞嚴真心思想研究》、〈《楞嚴經》 中身心關係之探究〉三篇論文,分別從中西方哲學角度切入;屬於文學研究所 的〈《大佛頂首楞嚴經》「耳根圓修」之研究〉,則是從義理切入,對諸家義 理進行疏解歸納;第五篇〈《楞嚴經》疑偽之研究〉則是從考據與文獻學的角 度切入。日本方面則沒有相關的專書或博碩士論文,有十餘篇的期刊文章;大 陸方面的學術論著更少,只有幾篇期刊文章。綜合這些學術性論文內容,可以 從宗派交涉、真偽、義理闡明三個方向來探討。西方國家則沒有對《楞嚴經》 的相關研究論文,只有釋宣化的註疏類著作英譯本。 在宗派交涉方面的研究,台灣較少有相關著作,只有李治華的〈《楞嚴經》 哲學之研究〉提出一章〈《楞嚴經》的宗派關涉與楞嚴專宗〉專門討論與各宗 派間的關係,日本則有河村孝照〈大乘涅槃經と首楞嚴經》 19、松本信道〈大 佛頂經の真偽爭と南部六宗的の動向〉 20、志部憲一〈天桂傳尊と楞嚴‧圓覺 經について〉 21、大松博典《宋代天台學と首楞嚴》 22、木村周誠〈「次第禪. 19. 河村 孝 照 , 〈大 乘 涅槃 經 と 首楞 嚴經 〉, 《 印 度學 佛 教學 研 究佛 教 大學に お け る 第十 九回 學 術 大 會 紀 要 (二 )》 第 十 七 卷 第 二 號 , 東 京 :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 一 九 六 九 年 三 月 三 十 一日 , 頁 223-230。. 20. 松 本 信 道 ,〈 大 佛 頂 經 の 真 偽 爭 と 南 部 六 宗 的 の 動 向 〉,《 駒 澤 史 學 》, 東 京 : 駒 澤 史 學 會, 一 九八 五 。. 21. 志部 憲 一 ,〈 天桂 傳 尊と 楞嚴 ‧ 圓覺 經に つ い て 〉,《宗 學 研究 》第 三 十期 ,東京:日本 曹洞 宗 宗學 研 究所 , 一九 八八 年 三月 三 十一 日 , 頁 216-221。. 22. 大松 博 典 ,《 宋 代天 台 學 と 首楞 嚴 》, 北 海道 大 學 ,一 九 八八 。 11.

(19) 第一章. 緒論. 門」における首楞嚴心について─內方便をあぐつて〉 23等著作。雖然日本研 究《楞嚴經》的論文非常少,以日本關於《楞嚴經》的全部論文數量來看,宗 派交涉為日本近來《楞嚴經》研究的主流。 對《楞嚴經》真偽進行考辨,學術上分成正反兩派的看法,一方認為此經 是偽書,另一方則否認偽書之說。質疑《楞嚴經》為偽經的著作,除了呂澂的 《楞嚴百偽》是專書著作外,其餘以《楞嚴經》為偽經的小篇專著者有呂澂、 何格恩、望月信亨、保賢等人。駁斥偽經說的專書有釋愍生的《辨破楞嚴百偽》, 另一本專著為陳由斌的碩士論文〈《楞嚴經》疑偽之研究〉,此文是近代對真 偽之說以學術方式進行論辨的較大篇幅之作品,另有南懷謹、羅香林、水天等 人的小篇論文,為《楞嚴經》提出辯駁。是故《楞嚴經》之真偽在學術上尚無 有定論,有些學者的文章中則持保留態度,但不下結論,如楊白衣、劉果宗等。 整體而言,不用傳統疏解經文方式,而以現代研究方法對《楞嚴經》作義 理闡明的學術論著,目前是以台灣學術界為主流,大陸和日本只有少數小篇論 文,論述內容主要圍繞在破妄與顯真的相關性議題「二種根本」、「七處徵心」、 「十番顯見」以及少篇的耳根圓通上。台灣目前對《楞嚴經》的學術研究,還 只是剛起步的階段。日本則是視此經為偽經 24,因此對這部經典研究不多,處 於停滯狀態。中國大陸目前由學術界領軍白話《楞嚴經》,若未來在學術單位 有此經典的師資或課程,相信是會有相關學術論著產生。. 23. 木 村 州 誠 ,〈「 次 第 禪 門 」 に お け る 首 楞 嚴 心 に つ い て ─ 內 方 便 を あ ぐ つ て 〉,《 天 台 學 報》 第 三十 四 期, 東 京: Tentai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一 九 九二 年十 月 ,頁 131-135。. 24. 保 賢 ,〈 三 談 楞 嚴 問 題 〉, 載 於 《 大 乘 起 信 論 與 楞 嚴 經 考 辨 》,《 現 代 佛 教 學 術 叢 刊 》 第 三十 五 冊, 台 北: 大 乘文 化, 一 九七 八 年初 版 , 頁 376。 12.

(20)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二、 文獻探討 (一)《楞嚴經》源流及其內容 據唐代沙門釋智昇 25所著《續古今譯經圖紀》 26所載: 沙門般刺蜜帝,唐云極量,中印度人也。懷道觀方,隨緣濟度。展轉遊化 達我支那(印度國俗呼廣府為支那名,帝京為摩訶支那)。乃於廣州制旨道 場居止,眾知博達祈請亦多。利物為心,敷斯祕賾。以神龍元年龍集乙巳 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遂於灌頂部中誦出一品,名《大佛頂如來密因 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部(十卷)。烏萇國沙門彌迦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循州羅浮山南樓 寺沙門懷迪證譯。27 指出《楞嚴經》於唐神龍元年(西元 705 年)譯出,主譯 28者中印度沙門般刺蜜 帝,譯語 29者為烏萇國沙門彌迦釋迦,筆受 30者房融,證譯 31者是沙門懷迪。. 25. 釋 智 昇 , 唐 代 僧 。 籍 貫 、 生 卒 年 均 不 詳 , 著 作 有 《 開 元 釋 教 錄 》 二 十 卷 、 《 續 大唐 內 典錄 》 一 卷、 《 續古 今 譯 經圖 紀 》 一卷 、 《續 集 古 今佛 道 論 衡》 一 卷、 《 集 諸經 禮 懺 儀》二卷 等。本 文 為避 免 產生「大 師 」及「法 師」的抉 擇 爭論,因 此 統 一 僧 人 之 稱 謂 , 直接 稱 呼其 法 名, 或 法名 前加 入 「釋 」 字, 方 便辨 別, 非 是對 其 不敬 。. 26. 《續 古今 譯 經圖 紀》收 錄 譯經 者 二十 二 人及 所 譯經 典一 七 一部,七 一 四卷, 收於《大正 藏》 第 五十 五 冊, 本 書記 錄玄 奘 以後 譯 經三 藏 之功 績。. 27. 釋智 昇 ,《續 古 今譯 經 圖 紀 》,《 大正 藏 》第 五 十五 冊, 頁 371 下~372 上 。. 28. 主 譯 於 譯 場 中 , 負 責 主 持 譯 經 工 作 , 缺 少 主 譯 則 無 法 組 成 譯 場 。 主 譯 必 須 精 通 欲翻 譯 的佛 典 , 中國 信 徒於 尋 覔 主譯 人 選 時, 也 以此 為 主 要衡 量 標 準。 而 主譯 是 否 同時 精 通 梵漢,往往 是 決定 譯 本品 質優 劣 的主 因。(王 文 顏,《 佛 典 漢 譯 之 研 究 》,台 北:天 華 , 一九 八 四年 , 頁 168-172). 29. 又稱「傳 語 」 、 「度 語 」 、 「 傳俗 語 人 」 。據《宋 高 僧傳 》所 載,其 任 務為「傳 度 轉令 生 解 」, 13.

(21) 第一章. 緒論. 另於唐代圓照的《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 32亦記載此經的傳譯,內容意旨 與此處大致相同。一般所知,經典傳播從一地區到另一地,需要一段時間, 何況是交通不發達的古代,經典從印度進入中國,更非易事 33。以《續古今譯 經圖紀》所記載譯經時間,估計《楞嚴經》傳入中國的時間約於初唐時期 34。 梵本《楞嚴經》則已亡佚 35。 歷代《楞嚴經》相關著作及古代僧人引用《楞嚴經》的頻率,顯示此經的 流佈狀況,在唐代尚不普遍,一直要到宋朝才開始盛行 36,歷經明、清的發展, 其注疏之豐富可說是諸經之冠 37,至此奠定了此經在佛教的重要地位。佛教諸. 即翻 譯 主 譯者 讀 誦出 的 梵 文, 使 參 譯者 能 明了 經 義 。因 此 譯 語的 任 務必 須 精 通 梵 文 , 若主 譯 者精 通 梵漢, 則可 省略 此 位。(王文 顏,《 佛 典漢 譯 之研 究 》, 頁 180。宋‧贊 寧 著, 《 宋高 僧 傳 》,《 大正 藏》 第 五十 冊 ,頁 724 下 ) 30. 王 文 顏 指 出 「 自 古 以 來 , 不 論 何 種 類 型 的 譯 場 , 均 採 譯 講 同 施 的 譯 經 方 式 , 主 譯大 師 在堂 上 宣譯 梵 文,無 暇 顧 及其 他,因此 筆 受者 就 負 起記 錄 漢文 的 責任 」 ,理 想的 筆 受者 是精 通 華梵,不 過歷 史 上,由於 譯 場分 工 細密,因 此也 有 只通 漢 文者。王 文 顏, 《 佛典 漢譯 之 研究 》,頁 185-190。. 31. 證譯,又 名「 證 梵譯 」、「 證梵 語 」、「 證 梵文 」,負 責與 主 譯討 論 梵文 原 義,以使 主 譯能 更正 確 的宣 譯 梵文。證 譯 者的 另 一功 能,是 在有 多 人共 譯 一經 時,證 譯者 可 居中 協 調, 並隸 屬 於主 譯 之下 。 王文 顏,《 佛 典漢 譯 之研 究 》, 頁 183-184。. 32 33. 唐‧ 釋 圓照 ,《 貞元 新 定 釋教 目 錄 》,《 大正 藏 》第 五十 五 冊, 頁 874 上 。 《 續 高僧 傳 》記載 闍 那崛 多從 西 東來 的 困難: 「 發 蹤 跋 涉 三載 于 茲。十人 之中 過 半 亡沒 。 所 餘 四 人 僅存 至 此。 以 周明 帝 武 成 年。 初 屆長 安 。止 草 堂 寺 。 」十人之 中 , 有六 人 無 法保 存 性命,其 危 險性 之 高,可以 想 見。唐‧道宣 著,《 續高 僧 傳》,《大 正 藏》第五 十 冊, 頁 433 下 。. 34. 唐朝 國 祚為 西 元六 一 八~九○ 七 年。. 35. 梵本 佚 失, 是 《楞 嚴 經 》被 懷 疑為 偽 經的 原 因之 一。. 36. 一 部 經 典 的 流 行 , 與 時 代 思 潮 的 偏 好 有 極 大 關 聯 。 此 經 至 宋 才 開 始 廣 為 流 傳 , 極有 可 能是 因 為宋 代 注重 心 性之 學, 與 《楞 嚴 經》 的 探討 內容 正 好相 符 。. 37. 關於《 楞嚴 經》的 相關 著疏 及 論文,以下 兩 篇論 文作 了 極為 詳 盡之 研 究。 李治 華,《 楞 14.

(22)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宗以各家之觀點註解《楞嚴經》,也以此經作為各宗思想的立論基礎,於是此 經在受到各宗推崇,並且廣為流傳的情況下,與中國八宗的思想家交涉的關 係,可說極為密切 38。此外,在宗教實踐的修持上,楞嚴咒亦成為明代以來叢 林寺院課誦之內容 39。 《楞嚴經》的疑偽問題 40,爭論的起點始於釋智昇的另一著作《開元釋教 錄》卷第九所云: 沙門釋懷迪,循州人也,住本州羅浮山南樓寺,其山乃仙聖遊居之處。迪 久習經論,多所該博,九流七略,粗亦討尋。但以居近海隅,數有梵僧遊 止,迪就學書語,復皆通悉。往者,三藏菩提流志譯《寶積經》,遠召迪 來以充證義,所為事畢,還歸故鄉。後因遊廣府,遇一梵僧(註曰:未得其 名。)齎梵經一夾,請共譯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是也。. 嚴經 哲 學之 研 究 》,輔 仁 大學 哲 學研 究 所碩 士 論文,一九 九 四年 六 月,頁 156-174。陳 由斌 ,《 楞嚴 經 疑 偽之 研 究 》, 華 梵大 學 東 方人 文 思想 研 究 所碩 士 論文 , 一 九九 八 年 五 月, 頁 508-535。 38. 李 治 華 ,《 楞 嚴 經 哲 學 之 研 究 》, 輔 仁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一 九 九 四 年 六 月 , 頁 37-48。. 39. 元 朝 所 重 編 之 《 敕 修 百 丈 清 規 》 中 , 許 多 處 可 以 見 到 在 重 要 法 會 必 有 楞 嚴 咒 於 其中 , 詳細 內 容請 參 見《 大 正藏 》第 四 十八 冊 ,頁 1113,1114,1115,1116,1118,1119, 1123,27,1128,1129,1130,1148,1149。. 40. 王文 顏 於《 佛 典疑 偽 經 研究 與 考錄 》指出,疑偽 經來 歷 有三:1.宿習 與 冥 受。2.抄 錄成 書 。 3.偽 造 經 典 。 筆 者 檢 視 諸 質 疑 《 楞 嚴 經 》 之 文 , 發 現 質 疑 者 主 要 著 重 於 「 偽 造 經 典」 上 。 而王 文 顏發 現 古 代是 以 學 識淵 博 之僧 人 , 進行 判 定 佛典 之 真偽 , 以 「有 無 譯 人 」、「 與 真經 比 對 」、「 內 容、 義 理 」判 定 疑偽 經 , 依該 文 之 研究 , 共判 出 四 百三 十 二 部疑 偽 經, 《 楞 嚴經 》未 在其 列,與 古 代僧 人 大多 認為 此 經為 真 經之 史 實相 合。參 閱王 文顏 ,《 佛典 疑 偽經 研 究 與考 錄 》,台 北 :文 津 , 一九 九 七。 15.

(23) 第一章. 緒論. 迪筆受經旨,兼緝綴文理。其梵僧傳經事畢,莫知所之。有因南使,流經 至此。41 這裏面指出《楞嚴經》是釋懷迪與一法名不詳的梵僧譯出。同為釋智昇所作 之《續古今譯經圖紀》與《開元釋教錄》,卻發生關於《楞嚴經》譯者不同的 說法,且由於此經缺乏梵本作為佐證,於是產生諸多揣測與疑惑,進而質疑 此經是偽作。由於本文研究主題在處理《楞嚴經》解脫道之問題,真偽之辨 已經有諸多學者豐富之研究,對此不再贅述,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陳由斌〈《楞 嚴經》疑偽之研究〉 42,內容集各家真偽之說,有相當豐富之描述及論證。 近代《楞嚴經》相關之著作大多數是屬於經文之注疏與白話,學術上的專 著以五篇博碩士論文為主,以下文獻就此五篇,以完成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探 究。討論方向以該論文的特色,以及在此論文的架構下,可進一步討論的內容 為方向進行探討,從中發掘出未來《楞嚴經》可行的研究方向,並以這些研究 成果作為本文之基石。. (二)李治華〈 《楞嚴經》哲學之研究〉 此文 43以傅偉勳的「創造的詮釋學」的五層架構進行研究,希望能將《楞 嚴經》義理的「已說」、「該說」、「未說」表達出來。大略可分成三個研究 方向,第一個研究方向探討《楞嚴經》與中國其它宗派的交涉,指出諸宗對此 經的重視,以及此經對諸宗理論建構之幫助,進而提出楞嚴專宗的可行性。第. 41. 釋智 昇 ,《開 元 釋教 錄 》,《大 正 藏》 第 五十 五 冊 ,頁 571 下 。. 42. 陳由 斌 ,《楞 嚴 經疑 偽 之 研究 》, 華梵 大 學東 方 人 文思 想 研究 所 碩士 論 文, 一九 九 八。. 43. 李治 華,〈《 楞 嚴經 》哲 學之 研 究 〉,台北:輔仁 大學 哲 學研 究 所碩 士 論文,一 九 九四 年 六月 。 16.

(24)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二個方向是探討《楞嚴經》的心性理論,從五種不同的方向來討論真心,分別 為離即二心的頂相門、妄真二心的破顯門、一心二門中的真空門、一心二門中 的妙有門、藏心三諦的圓融門,由不同角度的切入,使真心的特質突顯。第三 個研究方向是提出《楞嚴經》的禪悟實踐,由禪悟原理的縱橫開展,而通觀禪 悟歷程與派別,進而以原理說明難懂的禪悟事項。此文認為圓通之法過於專 門,因此以《楞嚴經》前半部義理為研究內容。此論文優點是為《楞嚴經》的 研究開出三個不同的研究方向,使後面的研究者可按圖索驥,進行下一階段的 研究,是此文最大的貢獻。另一項優點是從五個不同的方向對真心進行探討, 使真心之特質得以顯發,這同時也是此文最主要之創見。此文以「創造的詮釋 學」的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必謂等五個層次作研究方法,試圖談出不同 方向的主題,增加此文豐富的內容。此文論證過程直接進入問題的核心討論, 很多部份基礎議題未進行探討,如談論心性理論的五門時,缺少心性理論的「實 謂」、「意謂」、「蘊謂」層次;再如說明真心「性具眾理」和天台性具思想 的融通時,對於雙方的思想內涵並未進一步探討,就直接得出結論。這些基礎 議題若能給予處理,相信會更增加此文之可讀性 44。作者佛學素養豐富,能夠 參照諸宗義理來對顯楞嚴,但為了要兼顧與他家會通的互融,使原本的義理無 法深化,是此文產生的問題。 此文認為以《楞嚴經》為主,可成立楞嚴專宗的觀點,在現階段宗教界的 發展,中國佛教目前尚屬復甦階段,要馬上產生宗派,有因緣不具足的問題。 歷史上的宗派產生並非刻意形成,而是由提倡某一學說者,常能夠在一地方固 定下來,具有經濟基礎,具備傳授學徒的條件。學說的傳承絡繹不絕,因而逐. 44. 李治 華 ,〈《 楞 嚴經 》 哲 學之 研 究 〉, 頁 104-105。 17.

(25) 第一章. 緒論. 漸形成宗派 45。況且在《楞嚴經》最流行的明代,也沒有楞嚴專宗的出現。現 今,《楞嚴經》的研究非當代佛教顯學時,又不具備上述之因緣條件,要成立 專宗更是有困難。是故提出楞嚴專宗的建立,雖是一種積極的作法,但在落實 上,仍有諸多障礙。. (三)張成鈞〈 《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 此文 46試圖以西方哲學觀點來詮釋《楞嚴經》身心關係的不即不離,並從 科學的角度顯示色身之虛妄性。另一方面以《阿含經》的經證指出解脫後仍必 須有主體性,否則將無法處理滅盡定如何出定的困難,最後提出不管是談心的 性寂義或性覺義,都還是處於第二序的問題,隱含第一序是無法言說之義,以 此證成《楞嚴經》真心之存在與超越。 此文作者以《阿含經》中對心解脫的定義來提出真心是存在,如此才可能 解決從滅盡定出定的問題,並討論部派中對心的不同看法,由諸派中提出分別 論師認為覺性非五蘊卻又不離五蘊的看法,作為進入《楞嚴經》的進路。進而 以薛勒的三層身心之覺,證明與道元禪師所追求的目標都是相同,過程中以物 體顯像於視網膜上要證明色身之虛妄性與空義性,說明顯像過程的上下、左右 之顛倒,對於為何是虛妄著墨較少。談十番顯見時,作者的目的,原本是要用 薛勒理解心之架構來印證《楞嚴經》,但是並沒有在文中看到薛勒的看法,而 是以十番顯見來說明身心的不即不離與非因緣非自然。此文將身分為五個範 疇:色塵之身、聲塵之身、香塵之身、味塵之身、觸塵之身,繼而以《楞嚴經》 45. 呂澂 ,《 中國 佛 學源 流 略 講 》,《 呂澂 佛 學論 著 選集 》第 五 冊, 山 東: 齊 魯, 一九 九 六, 頁 2680。. 46. 張成 鈞,〈《 楞 嚴經 》中 身心 關 係之 探 究 〉,台北:政 治 大學 哲 學研 究 所碩 士論 文,八 十 四年 六 月。 18.

(26)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破四科之文,來說明身/觸、鼻/香、舌/味、耳/聲、眼/色等皆了不可得。最後 談身心修證,論一門深入如何可能,和介紹香味觸眼身耳六個法門的修證。 以科學和經典作結合,並且嘗試以西方哲學詮釋《楞嚴經》,是此篇文章 的優點,走出此經未來可走的兩條新研究方向,只是在後半文中,作者沒有再 以西方哲學或科學角度來繼續研究。第五章談身心之修證,介紹幾種圓通典 範,如果未來能有相關的研究產生,將更具參考價值。. (四)胡健財〈 《大佛頂首楞嚴經》「耳根圓修」之研究〉 此文 47以耳根圓通為其核心,就《楞嚴經》經文的順序脈絡,將各段經文 中較重要的經文與祖師之注疏進行義理疏解與比較,是傳統注經方法的改良。 此文優點在經文疏解上,由於研究資料、工具、方法比古代方便,因此內容相 當豐富,使精深之義理得以暢顯,如原本在經文中不甚清楚的耳根圓修之操作 方法,藉由諸家之注得以清楚。行文以近於文言方式完成,可能會造成一般讀 者閱讀的不便,如作者在自序說:「本文的解說,大量依據古德的著疏,自以 為言之有本,能避免師心遣論,或游談無根的毛病,不過,這種做法,卻招致 做『集註』甚或『文抄公』之譏」 48,但是從宗教意義上,此文以現代方法整 理以前的經疏,有不可抹滅之貢獻。由於目的在於疏解《楞嚴經》之義理,並 非是要另闢新說,因此不容易出現學術上明顯的創見。. 47. 胡健 財, 《 大 佛頂 首 楞嚴 經「 耳根 圓 修」之研 究 》 ,政治 大 學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一九 九 六。. 48. 胡健 財 ,《大 佛 頂首 楞 嚴 經「 耳 根圓 修 」之 研 究》 序文 , 頁 1。 19.

(27) 第一章. 緒論. (五)陳由斌〈 《楞嚴經》疑偽之研究〉 此文 49以考據法、目錄學、義理法、聲韻法、訓詁法、寺志史料、敦煌本、 二重證據法、語言翻譯法、譯經制度等研究方法,對《楞嚴經》的真偽進行考 據。此文針對歷來對《楞嚴經》的質疑包含:作者身份、經文流傳、梵本有無、 摩登伽女、楞嚴壇場、楞嚴咒與咒心、遠諸魔事與護法、善惡業報與滅罪、隨 心滿願與酬還、燒身爇臂與燃指、食肉殺生與因果、情想升沈與戒婬等疑,用 各種資料證明這些質疑的片面與臆測和斷章取義。作者的成就比以往討論真偽 時,所運用的資料與研究方法深入與多元,可作為討論《楞嚴經》真偽的模式, 而不是一般淺談輒止的論斷。 此文的「楞嚴壇場之疑、楞嚴咒與咒心之疑、遠諸魔事與護法之疑、善惡 業報與滅罪之疑、隨心滿願與酬還之疑、燒身爇臂與燃指之疑、食肉殺生與因 果之疑、情想升沈與戒婬之疑」章節中,隱約可看到一個問題,宗教超越經驗 是否可以由學術來檢證?宗教超越經驗就如同心意識的抽象性一樣,具有不可 檢證性,當學術跨及這個領域時,檢證方法是否能夠產生效用?超越經驗的不 可檢證特質,會不會產生學術的限制?再者,由於宗教超越經驗的不可檢證 性,導致現今宗教光怪陸離之現象,以正派宗教的力量要對扭曲之宗教現象進 行矯正,力量有限;因此學術研究若能與宗教界結合,將是一股不可忽視之力 量。學術對此要進行研究,是要以科學、社會倫理或是正統宗教之價值觀為檢 證基礎呢?若以科學作為檢證之基礎,不可避免地,正統宗教的超越經驗同樣 無法檢證;若以正統宗教價值觀進行檢視,將產生應以那一個宗教為基準的問 題,除非能找到它們的共同標準,否則難免陷入各言其是的困境;若以社會倫. 49. 陳由 斌 ,《楞 嚴 經疑 偽 之 研究 》, 華梵 大 學東 方 人 文思 想 研究 所 碩士 論 文, 一九 九 八。 20.

(28)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理進行檢視,在大多數情況下,正統宗教的大部份價值是符合社會倫理,但社 會倫理也非絕對可靠,因為社會倫理會隨時代演化,如中國傳統「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倫理關係,在中國古代成為反對佛教 出家的有力說辭;但隨著現今單身主義的流行,這項社會倫理的堅持也跟著瓦 解,顯示社會倫理並非具有不變性。既是如此,又如何可能完全以社會倫理來 檢視宗教行為。學術研究對這些問題,若沒有先釐清,則碰到超越經驗時,將 只是各自表述,對於雙方追求真理的討論,將難有幫助。. (六)王毅文《楞嚴真心思想研究》 此文 50內容探討經文中敘及真心的部份,分成「楞嚴經的心性觀點」、「楞 嚴經的妄心觀點」、「楞嚴經的破妄顯真」三章。心性觀點主要為談論心的存 在與七處徵心;妄心觀點以意根與耳根作代表,討論根之虛妄後,進入意根的 念佛三昧與耳根圓通的討論;破妄顯真觀點的「破妄」談論持戒部份,「顯真」 則討論《楞嚴經》中佛陀以繩打六結比喻六根與破結之喻。此文行文只稍作經 義之疏解,缺乏詳細論證過程,由於佐證內容少,無法達成論證的清晰與有效 性。 以上論文多以真妄心思想為研究主軸,在文獻歸納與思想彙整的初步整理 上,有其不可抹滅的貢獻。然而,楞嚴經義的關鍵核心是在解脫道,因此,本 文繼承上來的研究成果,延伸探討楞嚴思想的大意,以此經的解脫思想為主, 探究解脫的次第思想、方法,期使此經的解脫法門能完整且清楚地呈現。. 50. 王毅 文 ,《楞 嚴 真心 思 想 研究 》, 輔仁 大 學哲 學 研 究所 碩 士論 文 ,一 九 九八 。 21.

(29) 第一章. 緒論. 《楞嚴經》的解脫道是解行並重的實踐法門,極重視修證與論理的周延, 所開顯的佛法意旨,廣大精微,研究如此嚴密的學問,如無長期親炙積蘊,實 難探其驪珠。限於自身學養及修證體驗的不足,在探究楞嚴解脫道時,難免掛 一漏萬。但是本著學術的研究精神,本文期望為此方面的研究作個開端,提供 後續研究者一些參考。. 第四節 論文結 論文結構之說明 本文第一章陳述研究《楞嚴經》解脫道的動機,及期望的成果,內容如前 所述。 第二章先分析「解脫」的字義,再對其它經典的修行解脫法門,作整體概 況的了解。早期經典以《阿含經》為主,其它經典以《華嚴經》、《法華經》、 《六祖壇經》、淨土諸經為研究方向。 第三章至第五章以《楞嚴經》的解脫道為主。第三章先對《楞嚴經》的基 礎思惟作探討,思惟的內容是《楞嚴經》認為要進入耳根圓通之修行前,應先 對真心、妄心有實際的認識。禪修過程中的五十陰魔境,於經末才述說,本文 認為五十陰魔境是修行者於實際修行前,必須先有的認識,因此在此章一併探 究。 第四章論述《楞嚴經》解脫道的道前基礎,分別為去五辛、持戒、建立修 行之環境、持咒,亦即此經正修耳根圓通法門前的助道之法。此中究明五辛的 過患、其它經典的記載,及其不同名稱。在持戒的部份,詳明不持戒在修行上 所產生的障礙,以此經的殺盜淫妄四個方向為主,並述不持戒所產生的果報。 《楞嚴經》相當注重修行環境,本文依此壇場環境的擺設、方法、程序作說明。. 22.

(30)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楞嚴經》認為持咒可以幫助修行者排除修行上的一些障礙,本文針對此經認 為持咒的益處,及佛教對咒語的態度作說明。 第五章探討《楞嚴經》解脫道的究竟修行之法「耳根圓通法門」,先對此 經為何以耳根為入手處作深究,及二十五圓通法門作探討,最後敘及此經的耳 根圓通之法。 第六章對前幾章作整體回顧,繼之將此經與其它經典內容作比較,以進一 步了解《楞嚴經》的特色、目的。並對《楞嚴經》未來的研究發展提出一些建 議。. 23.

(31)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第二章 解脫道之辨析 第一節 「解脫」辭義辨 「解脫」辭義辨析 佛教認為解脫是個人意識到自己身心的困擾,因此透過修行,使生命昇華 的完成之境。佛教的起源地印度,自古已來就有解脫的概念。據木村泰賢的研 究,原始初期的宗教雖以解脫為背景,但不一定意識到其重要,只具粗淺宗教 教理。要能意識到對「解脫的希求」,是宗教已發展至相當複雜且深刻的程度, 可以說,以解脫為目標是高等宗教的特質之一 51。 印度 學派時代 52 , 解脫概念 逐漸發展 為普遍的真 理,其思 想發芽於梵書 (Brahmana)時代,至奧義書(Upanisad)終期學派時代圓熟之輪迴說,由於對輪迴 不已之厭煩,繼之出現脫離輪迴苦之希求 53。木村泰賢認為將「解脫」當成天 下勝敗大事,進行議論,是始於優婆尼娑時代(B.C.800~500)以後的諸學派,於 此時代,解脫觀才得到「定型」。他將諸派之解脫觀大致分為四類:一、由於 人格神底攝取的解脫觀(善人往生天國) 。二、由於個人精神底獨立的解脫觀(個 人精神為不壞純境之靈體,去除障礙,成為自主獨立解脫境。) 三、由於生存 意志否定底解脫觀(藉由否定現實生活之迷妄,為獲得自由境之唯一方法。) 四、由於把宇宙底實在(Reality)體會(體現)於自己的解脫觀(宇宙本體和個人「自 51. 木村 泰 賢著,巴 壺 天、李世 傑 合譯, 《 人 生的 解 脫與 佛 教思 想 》 ,台 北:協 志 工 業 叢 書 , 一九 七 六年 二 月七 版 , 頁 34。. 52. 奧 義 書 終 期 , 由 雜 然 無 學 派 之 思 想 , 演 化 成 許 多 信 仰 相 異 之 非 婆 羅 門 主 義 之 教 派, 此 時期 稱 之 為學 派 時代 , 時 間自 西 元 前六 、 七世 紀 開 始, 為 印 度思 想 大轉 向 時 期。 高 楠 順次 郎 、 木村 泰 賢合 著 , 高觀 廬 譯 ,《 印 度 宗教 哲 學史 》, 台北 : 商 務印 書 館, 二 ○ ○ 一年 九 月台 一 版, 頁 383-384。. 53. 高楠 順 次郎 、 木村 泰 賢 合著 , 高觀 廬 譯,《 印 度 宗教 哲 學史 》,頁 397。 25.

(32) 第二章. 解脫道之辨析. 我」本為一,由於「迷」,暫有不淨與不自由,解除「迷」,就能露出本來面 目。)54,此四種分類,大致已能包含現今大多數宗教的基本模型,顯示宗教派 別雖然雜多,然以解脫為終極目標則是相同。同樣地,佛教目前雖有大小乘之 分,但不論是自身求證,或利他解脫,都圍繞於解脫。 解脫,梵語 vimoksa 或 vimukti,由字首 vi(away,away from,離開)與字 根 muc 及 moks 所組成。若不冠字首 vi,則本字 moksa、mukti 同樣為解脫之 意 55。解脫,又稱度脫,意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使自身不再淪於諸苦之境。 從廣義而言,擺脫世間的一切束縛,於精神上感到自由。釋印順認為「解脫, 是對繫縛而說的……除去了繫縛,便得自由。人(一切眾生)生活在環境裏,被 自然,社會,身心所拘縛,所障礙,什麼都不得自由。不自由,就充滿了缺陷 與憂苦,悔恨與熱惱。學佛是要從這些拘縛障礙中透脫過來,獲得無拘無滯的 大自在。」 56,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門,以擺脫繫縛作為最終目標,只要心念有 所執,都是去除的對象,最後連離欲之念都要捨棄,不被任何欲念所縛。 在佛教經典與著作中,「解脫」常與「涅槃」連用 57,根據赤沼智善的研 究,涅槃的諸多同義異語中,「解脫」為其中之一 58。涅槃,梵語 nirvana,原 義為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後引申為「燃燒的煩惱之火滅盡」,此時進入超 54. 木村 泰 賢著 , 巴壺 天 ‧ 李世 傑 合譯 ,《 人生 的 解 脫與 佛 教思 想 》,頁 36-41。. 55. 由天 城 體轉 換 成羅 馬 字 體的 音 差,vimoksa 有 時 以 vimoksha 出現。荻原 雲來 編 纂,《梵 和大 辭 典 》 ,台北:新 文 豐,一 九八 八 年五 月,頁 1045、1236、1067、1048。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頁 821、835、981、949、980、819。. 56. 釋印 順 ,《學 佛 三要 》, 台北 : 正聞 , 一九 八 八年 四月 九 版, 頁 195~196。. 57. 解 脫 之 「 原 義 指 脫 離 束 縛 而 得 自 在 , 其 後 隨 著 輪 迴 思 想 的 發 展 , 遂 指 脫 離 輪 迴 世界 而 進入 絕 對 、永 遠 的世 界 。 依據 佛 法 本有 之 實踐 論 立 場而 言 , 解脫 指 遠離 煩 惱 、定 障 等 之繫 縛 ,解 脫 的境 地 即為 涅槃 。 」《中 華 佛教 百 科 全書(八)》, 頁 4823 ~4824。. 58. 赤沼 智 善 ,《 原 始佛 教の 研究 》, 東京 : 法藏 館 , 一九 八 一年 復 刻第 一 刷。 26.

(33)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越生死的悟界,為佛教最終的實踐目的,涅槃因此被當成佛教的特徵,成為檢 視是否為佛法的三法印之一。 若將佛教與印度主流奧義書的解脫相比較,可以找出佛教解脫的特殊性。 《奧義書》的解脫觀,是立基於梵我合一,人因業的緣故生死輪迴,透過苦行 與禪定,而達常住不滅的梵界。佛教的解脫,是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 迷苦之境地。佛教的解脫不是脫離世間,而是要從欲的束縛中解脫,解脫後, 仍生活於現實世界中。以佛陀為例,在成道後的四十餘年中,他仍是隨緣說法, 並沒有因解脫而停止活動,可見活動與解脫並非衝突。奧義書的解脫則不是在 現實世界中,所以較容易有否定現實世界的傾向產生。依此而言,在某種意義 上,佛教是屬於現實主義者。 59 佛教的解脫思想在不同的時期,由於佛弟子的解讀不同,於是呈現出不同 樣貌。早期經典代表《阿含經》在解脫的思想上主要是提出四向四果、心解脫 與慧解脫、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四向四果是依修行者所證的境界作分類,「謂 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 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 60,即四個果位前各有一向,合稱為四向四 果,又稱四雙八士(輩)。「向」義是取聖者尚未證入該果位,故不稱果,而稱 為向,此取趣向該果之義。一般稱此四向依次從低至高為預流向、一來向、不 還向、阿羅漢向。四果為初果「預流果」、二果「一來果」、三果「不還果」、 四果「阿羅漢果」。初果,意為預流,斷身見、戒取、疑,預入聖者之流,再. 59. 木 村 泰 賢 著 , 釋 演 培 譯 ,《 大 乘 佛 教 思 想 論 》, 台 北 : 慧 日 講 堂 , 一 九 七 八 年 再 版 , 頁 151~154。. 60. 《雜 阿 含‧ 五 五○ 經 》,《 大正 藏 》第 二 冊, 頁 143 下。 27.

(34) 第二章. 解脫道之辨析. 經七次人天兩道往返,即得解脫 61。二果是三結盡,貪恚癡薄,至多再一次人 天兩道往返,即得解脫 62。三果阿那含,名不來,斷身見、戒取、疑、貪欲、 瞋恚等五下分結,不再受生人間,於往生天界後證入涅槃。 63四果阿羅漢,斷 無明、掉舉、色貪、無色貪、慢等五上分結,而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阿羅漢為佛十號之一,若以狹義而言,為小乘之 最高果位;廣義為大小乘中之最高果位。 《雜阿含經‧七一一經》提到「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64. 心解脫者為透過修定,超越定障得解脫,心於一切束縛中出離,故稱為心解. 脫。慧解脫,與心解脫相對,雖無定力,但由「無癡」之善根,以智慧離生死 無明之源,故能得究竟解脫,稱為慧解脫。如果定慧等持,雙含定解脫與慧解 脫者,稱為俱解脫。 《增壹阿含經‧火滅品》對滅卻煩惱的狀態「涅槃」,分為有餘涅槃與無 餘涅槃兩種狀態。「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 餘涅槃界……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 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 65此中可看 出最早「有餘涅槃」指的是三果所得,「有餘」是因三果還有殘餘煩惱未除,. 61. 「斷 三結,謂 身 見、戒 取、疑,斷此 三 結,得 須 陀洹,不 墮 惡 趣 法,決 定 正 趣 三 菩 提 。 七有 天 人往 生 ,究 竟 苦邊 。 」《 雜 阿含 ‧ 八二 ○ 經》,《大 正 藏》 第 二冊 ,頁 210 中。. 62. 「三 結 盡 , 貪 、恚 、 癡薄 , 得 斯陀 含 果。 」《 雜 阿含 ‧ 八一 四 經 》,《 大正 藏》 第 二冊, 頁 209 中。. 63. 「 斷 於 五 下 分 結 , 謂 身 見 、 戒 取 、 疑 、 貪 欲 、 瞋 恚 。 斷 此 五 下 分 結 , 受 生 般 涅 槃, 阿 那含 、 不還 此 世。 」《 雜 阿含 ‧ 八二 ○ 經 》,《 大正 藏》 第 二冊 , 頁 210 下。. 64. 《雜 阿 含‧ 七 一一 經 》,《 大正 藏 》第 二 冊, 頁 190 中。. 65. 《增 壹 阿含 經 ‧火 滅 品 》,《大 正 藏》 第 二冊 ,頁 579 上。 28.

(35)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不如四果斷一切煩惱,故稱有餘。但後來有餘涅槃產生演變,將精神界的殘餘 煩惱,轉移成肉體的殘餘,「有餘」變成是證涅槃後,肉體還存在的有餘,如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云:「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 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 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 66,因此有餘涅槃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有餘是煩惱 的殘餘,所證之果為三果「不還果」;第二種有餘是生命的猶存餘在,所證果 為四果「阿羅漢果」。現今以第二種說法為通說。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相對, 同樣也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無餘涅槃是在現存生命中,自覺生死的解 脫,不受未來生死,《增壹阿含經‧火滅品》說:「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 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 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 67,後來的佛教學者則演變為現生所證者,為有餘 涅槃;生前證得有餘涅槃者,在生命結束後,自然進入沒有身體存在,高度自 由的無餘涅槃。《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云:「無餘依故者,無二種依:一、 無煩惱依,二、無生身依。復次,一、無染污依:二無不染污依。無餘依故, 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 68,現今以第二種無餘涅槃的說法為通說。由 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的不同解釋,可以看出對涅槃思想的解說,在發展中略有 變異。 進入部派佛教後,解脫觀的特徵,主要著重在涅槃的有體無體之論究,如 經量部《阿毘達磨順正理論》:「三諦皆通世俗、勝義……唯滅諦體不可說故, 同諸無記,不可說有。」 69,經部的涅槃觀還可從世親的《阿毘達磨俱舍論》 66. 《阿 毘 達磨 大 毘婆 沙 論 》,《大 正 藏》 第 二十 七 冊 ,頁 167 下 。. 67. 《增 壹 阿含 ‧ 火滅 品 》,《 大正 藏 》第 二 冊, 頁 579 上。. 68. 《阿 毘 達磨 大 毘婆 沙 論 》,《大 正 藏》 第 二十 七 冊 ,頁 168 上 。. 69. 《阿 毘 達磨 順 正理 論 》,《 大正 藏 》第 二 十九 冊 , 頁 665 下~666 上 。 29.

(36) 第二章. 解脫道之辨析. 看到,「經部師說,一切無為,皆非實有,如色受等別有實物。」 70一切無為 法皆非實有,則同屬無為法的涅槃,自然也沒有實體,證明經量部的涅槃觀是 屬於無體說。部派的一切有部,則是主張涅槃實有。有部的《阿毘達磨俱舍論》 說:「此法(指擇滅,即涅槃)自性實有、離言,唯諸聖者各別內證,但可方便 總相說言:是善、是常,別有實物名為擇滅,亦名離繫。」 71說明涅槃是確實 存在的,只是聖者的內證無法用言語形容,方便來說涅槃是善、是常。若以有 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的立場而言,一切有部會有此結論,是必然的結 果。在大眾部方面,雖然目前文獻不足以佐證大眾部的涅槃觀,但若依大眾部 對佛身觀的積極闡述,大眾部應是屬於涅槃有體的思想 72。 大乘佛教時期,般若系統的涅槃觀與前期之涅槃觀有所差別。般若的涅槃 觀在一切法空的前提下,以諸法緣起無自性,正見諸法實相,對一切不起貪愛 執著。般若的涅槃思想由以下的經文可看出端倪: 阿羅漢泥洹空無所生。73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道悉如幻……乃至泥洹亦復如 幻。74 世世解空,習行空。一切生死無,死生為因緣。佛智悉曉本無死生,本亦 無般泥洹者。75. 70. 《阿 毘 達磨 俱 舍論 》,《 大正 藏 》第 二 十九 冊 , 頁 34 上 。. 71. 《阿 毘 達磨 俱 舍論 》,《 大正 藏 》第 二 十九 冊 , 頁 34 上 。. 72. 楊惠 南 ,《佛 教 思想 新 論 》, 台 北: 東 大, 一 九 八二 年 八月 , 頁 232。. 73. 《道 行 般若 經 》,《 大 正 藏》 第 八冊 , 頁 475 上。. 74. 《道 行 般若 經 》,《 大 正 藏》 第 八冊 , 頁 430 上。. 75. 《道 行 般若 經 》,《 大 正 藏》 第 八冊 , 頁 476 下。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