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探討

在文檔中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頁 20-0)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學界研究現況與文獻探討

二、 文獻探討

(一)《楞嚴經》源流及其內容

據唐代沙門釋智昇25所著《續古今譯經圖紀》26所載:

沙門般刺蜜帝,唐云極量,中印度人也。懷道觀方,隨緣濟度。展轉遊化 達我支那(印度國俗呼廣府為支那名,帝京為摩訶支那)。乃於廣州制旨道 場居止,眾知博達祈請亦多。利物為心,敷斯祕賾。以神龍元年龍集乙巳 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遂於灌頂部中誦出一品,名《大佛頂如來密因 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部(十卷)。烏萇國沙門彌迦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循州羅浮山南樓 寺沙門懷迪證譯。27

指出《楞嚴經》於唐神龍元年(西元 705 年)譯出,主譯28者中印度沙門般刺蜜 帝,譯語29者為烏萇國沙門彌迦釋迦,筆受30者房融,證譯31者是沙門懷迪。

25 釋 智 昇 , 唐 代 僧 。 籍 貫 、 生 卒 年 均 不 詳 , 著 作 有 《 開 元 釋 教 錄 》 二 十 卷 、 《 續 大 唐 內 典錄 》 一 卷、 《 續古 今 譯 經圖 紀 》 一卷 、 《續 集 古 今佛 道 論 衡》 一 卷、 《 集 諸經 禮 懺 儀》二卷 等。本 文 為避 免 產生「大 師 」及「法 師」的抉 擇 爭論,因 此 統 一 僧 人 之 稱 謂 , 直接 稱 呼其 法 名, 或 法名 前加 入 「釋 」 字, 方 便辨 別, 非 是對 其 不敬 。

26《續 古今 譯 經圖 紀》收 錄 譯經 者 二十 二 人及 所 譯經 典一 七 一部,七 一 四卷 , 收於《大正 藏》 第 五十 五 冊, 本 書記 錄玄 奘 以後 譯 經三 藏 之功 績。

27 釋 智 昇 ,《 續 古 今 譯 經 圖 紀 》,《 大正 藏 》第 五 十五 冊, 頁 371 下~372 上 。

28 主 譯 於 譯 場 中 , 負 責 主 持 譯 經 工 作 , 缺 少 主 譯 則 無 法 組 成 譯 場 。 主 譯 必 須 精 通 欲 翻 譯 的佛 典 , 中國 信 徒於 尋 覔 主譯 人 選 時, 也 以此 為 主 要衡 量 標 準。 而 主譯 是 否 同時 精 通 梵漢,往往 是 決定 譯 本品 質優 劣 的主 因。(王 文 顏,《 佛 典 漢 譯 之 研 究 》,台 北:天 華 , 一九 八 四年 , 頁 168-172)

29 又 稱「 傳 語 」「度 語 」「 傳俗 語 人 」。據《宋 高 僧傳 》所 載,其 任 務為「傳 度 轉令 生 解 」,

14

另於唐代圓照的《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32亦記載此經的傳譯,內容意旨 與此處大致相同。一般所知,經典傳播從一地區到另一地,需要一段時間,

何況是交通不發達的古代,經典從印度進入中國,更非易事33。以《續古今譯 經圖紀》所記載譯經時間,估計《楞嚴經》傳入中國的時間約於初唐時期34。 梵本《楞嚴經》則已亡佚35

歷代《楞嚴經》相關著作及古代僧人引用《楞嚴經》的頻率,顯示此經的 流佈狀況,在唐代尚不普遍,一直要到宋朝才開始盛行36,歷經明、清的發展,

其注疏之豐富可說是諸經之冠37,至此奠定了此經在佛教的重要地位。佛教諸

即翻 譯 主 譯者 讀 誦出 的 梵 文, 使 參 譯者 能 明了 經 義 。因 此 譯 語的 任 務必 須 精 通 梵 文 , 若主 譯 者精 通 梵漢, 則可 省略 此 位。(王文 顏,《 佛 典漢 譯 之研 究 》, 頁 180。宋‧贊 寧 著, 《 宋高 僧 傳 》,《 大正 藏》 第 五十 冊 ,頁 724 下 )

30 王 文 顏 指 出 「 自 古 以 來 , 不 論 何 種 類 型 的 譯 場 , 均 採 譯 講 同 施 的 譯 經 方 式 , 主 譯 大 師 在堂 上 宣譯 梵 文,無 暇 顧 及其 他,因此 筆 受者 就 負 起記 錄 漢文 的 責任 」,理 想的 筆 受者 是精 通 華梵,不 過歷 史 上,由於 譯 場分 工 細密,因 此也 有 只通 漢 文者。王 文 顏,《 佛典 漢譯 之 研究 》,頁 185-190。

31 證 譯 , 又 名「 證 梵 譯 」、「 證梵 語 」、「 證 梵文 」,負 責與 主 譯討 論 梵文 原 義,以使 主 譯能 更正 確 的宣 譯 梵文。證 譯 者的 另 一功 能,是 在有 多 人共 譯 一經 時,證 譯者 可 居中 協 調,

並隸 屬 於主 譯 之下 。 王文 顏,《 佛 典漢 譯 之研 究 》, 頁 183-184。

32 唐 ‧ 釋 圓 照 ,《 貞 元 新 定 釋 教 目 錄 》,《 大正 藏 》第 五十 五 冊, 頁 874 上 。

33 《 續 高 僧 傳 》記 載 闍 那 崛 多 從 西 東 來 的 困 難:「 發 蹤 跋 涉 三載 于 茲。十人 之中 過 半 亡沒 。 所 餘 四 人 僅存 至 此。 以 周明 帝 武 成 年。 初 屆長 安 。止 草 堂 寺 。 」十人之 中 , 有六 人 無 法保 存 性命,其 危 險性 之 高,可以 想 見。唐‧道宣 著,《 續高 僧 傳》,《大 正 藏》第五 十 冊, 頁 433 下 。

34 唐 朝 國 祚 為 西 元 六 一 八 ~九 ○ 七 年 。

35 梵 本 佚 失 , 是 《 楞 嚴 經 》 被 懷 疑 為 偽 經 的 原 因 之 一 。

36 一 部 經 典 的 流 行 , 與 時 代 思 潮 的 偏 好 有 極 大 關 聯 。 此 經 至 宋 才 開 始 廣 為 流 傳 , 極 有 可 能是 因 為宋 代 注重 心 性之 學, 與 《楞 嚴 經》 的 探討 內容 正 好相 符 。

37 關 於《 楞 嚴 經 》的 相 關 著 疏 及 論 文 , 以 下 兩 篇 論 文 作 了 極 為 詳 盡 之 研 究。 李 治 華 ,《 楞

15

宗以各家之觀點註解《楞嚴經》,也以此經作為各宗思想的立論基礎,於是此 經在受到各宗推崇,並且廣為流傳的情況下,與中國八宗的思想家交涉的關 係,可說極為密切38。此外,在宗教實踐的修持上,楞嚴咒亦成為明代以來叢 林寺院課誦之內容39

《楞嚴經》的疑偽問題40,爭論的起點始於釋智昇的另一著作《開元釋教 錄》卷第九所云:

沙門釋懷迪,循州人也,住本州羅浮山南樓寺,其山乃仙聖遊居之處。迪 久習經論,多所該博,九流七略,粗亦討尋。但以居近海隅,數有梵僧遊 止,迪就學書語,復皆通悉。往者,三藏菩提流志譯《寶積經》,遠召迪 來以充證義,所為事畢,還歸故鄉。後因遊廣府,遇一梵僧(註曰:未得其 名。)齎梵經一夾,請共譯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是也。

嚴經 哲 學之 研 究 》,輔 仁 大學 哲 學研 究 所碩 士 論文, 一九 九 四年 六 月,頁 156-174。陳 由斌 ,《 楞嚴 經 疑 偽之 研 究 》, 華 梵大 學 東 方人 文 思想 研 究 所碩 士 論文 , 一 九九 八 年 五 月, 頁 508-535。

38 李 治 華 ,《 楞 嚴 經 哲 學 之 研 究 》, 輔 仁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一 九 九 四 年 六 月 , 頁 37-48。

39 元 朝 所 重 編 之 《 敕 修 百 丈 清 規 》 中 , 許 多 處 可 以 見 到 在 重 要 法 會 必 有 楞 嚴 咒 於 其 中 , 詳細 內 容請 參 見《 大 正藏 》第 四 十八 冊 ,頁 1113,1114,1115,1116,1118,1119,

1123, 27, 1128, 1129, 1130, 1148, 1149。

40 王 文 顏 於《 佛 典 疑 偽 經 研 究 與 考 錄 》指 出 ,疑 偽 經 來 歷 有 三 :1.宿 習 與 冥 受。2.抄 錄成 書 。 3.偽 造 經 典 。 筆 者 檢 視 諸 質 疑 《 楞 嚴 經 》 之 文 , 發 現 質 疑 者 主 要 著 重 於 「 偽 造 經 典」 上 。 而王 文 顏發 現 古 代是 以 學 識淵 博 之僧 人 , 進行 判 定 佛典 之 真偽 , 以 「有 無 譯 人 」、「 與 真經 比 對 」、「 內 容、 義 理 」判 定 疑偽 經 , 依該 文 之 研究 , 共判 出 四 百三 十 二 部疑 偽 經,《 楞 嚴經 》未 在其 列,與 古 代僧 人 大多 認為 此 經為 真 經之 史 實相 合。參 閱王 文顏 ,《 佛典 疑 偽經 研 究 與考 錄 》,台 北 :文 津 , 一九 九 七。

16

迪筆受經旨,兼緝綴文理。其梵僧傳經事畢,莫知所之。有因南使,流經 至此。41

這裏面指出《楞嚴經》是釋懷迪與一法名不詳的梵僧譯出。同為釋智昇所作 之《續古今譯經圖紀》與《開元釋教錄》,卻發生關於《楞嚴經》譯者不同的 說法,且由於此經缺乏梵本作為佐證,於是產生諸多揣測與疑惑,進而質疑 此經是偽作。由於本文研究主題在處理《楞嚴經》解脫道之問題,真偽之辨 已經有諸多學者豐富之研究,對此不再贅述,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陳由斌〈《楞 嚴經》疑偽之研究〉42,內容集各家真偽之說,有相當豐富之描述及論證。

近代《楞嚴經》相關之著作大多數是屬於經文之注疏與白話,學術上的專 著以五篇博碩士論文為主,以下文獻就此五篇,以完成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探 究。討論方向以該論文的特色,以及在此論文的架構下,可進一步討論的內容 為方向進行探討,從中發掘出未來《楞嚴經》可行的研究方向,並以這些研究 成果作為本文之基石。

(二)李治華〈 《楞嚴經》哲學之研究〉

此文43以傅偉勳的「創造的詮釋學」的五層架構進行研究,希望能將《楞 嚴經》義理的「已說」、「該說」、「未說」表達出來。大略可分成三個研究 方向,第一個研究方向探討《楞嚴經》與中國其它宗派的交涉,指出諸宗對此 經的重視,以及此經對諸宗理論建構之幫助,進而提出楞嚴專宗的可行性。第

41 釋 智 昇 ,《 開 元 釋 教 錄 》,《 大 正 藏 》 第 五 十 五 冊 , 頁 571 下 。

42 陳 由 斌 ,《 楞 嚴 經 疑 偽 之 研 究 》, 華 梵 大 學 東 方 人 文 思 想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一 九 九 八 。 43 李 治 華 ,〈《 楞 嚴經 》哲 學之 研 究 〉,台北:輔仁 大學 哲 學研 究 所碩 士 論文,一 九 九四 年

六月 。

17

二個方向是探討《楞嚴經》的心性理論,從五種不同的方向來討論真心,分別 為離即二心的頂相門、妄真二心的破顯門、一心二門中的真空門、一心二門中 的妙有門、藏心三諦的圓融門,由不同角度的切入,使真心的特質突顯。第三 個研究方向是提出《楞嚴經》的禪悟實踐,由禪悟原理的縱橫開展,而通觀禪 悟歷程與派別,進而以原理說明難懂的禪悟事項。此文認為圓通之法過於專 門,因此以《楞嚴經》前半部義理為研究內容。此論文優點是為《楞嚴經》的 研究開出三個不同的研究方向,使後面的研究者可按圖索驥,進行下一階段的 研究,是此文最大的貢獻。另一項優點是從五個不同的方向對真心進行探討,

使真心之特質得以顯發,這同時也是此文最主要之創見。此文以「創造的詮釋 學」的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必謂等五個層次作研究方法,試圖談出不同 方向的主題,增加此文豐富的內容。此文論證過程直接進入問題的核心討論,

很多部份基礎議題未進行探討,如談論心性理論的五門時,缺少心性理論的「實 謂」、「意謂」、「蘊謂」層次;再如說明真心「性具眾理」和天台性具思想 的融通時,對於雙方的思想內涵並未進一步探討,就直接得出結論。這些基礎 議題若能給予處理,相信會更增加此文之可讀性44。作者佛學素養豐富,能夠 參照諸宗義理來對顯楞嚴,但為了要兼顧與他家會通的互融,使原本的義理無 法深化,是此文產生的問題。

此文認為以《楞嚴經》為主,可成立楞嚴專宗的觀點,在現階段宗教界的 發展,中國佛教目前尚屬復甦階段,要馬上產生宗派,有因緣不具足的問題。

歷史上的宗派產生並非刻意形成,而是由提倡某一學說者,常能夠在一地方固 定下來,具有經濟基礎,具備傳授學徒的條件。學說的傳承絡繹不絕,因而逐

44 李 治 華 ,〈《 楞 嚴經 》 哲 學之 研 究 〉, 頁 104-105。

在文檔中 《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 (頁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