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 代 藏 人 的 思 維 與 現 代 繪 畫 表 現 之 研 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 代 藏 人 的 思 維 與 現 代 繪 畫 表 現 之 研 究"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美 術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謝 孝 德. 教 授. 當 代 藏 人 的 思 維 與 現 代 繪 畫 表 現 之 研 究. Research Analysis on Tibetan Contemporary Paintings and its Expression. 研 究 生 : 洛 桑 旦 曾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八. 月.

(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mage of Tibet’s art is not merely attached with icons of traditional crafts or Buddhist arts but also extend to some views on paintings hanging in modern art gallery has changed. Tibetans have integrated into Asian and western societies, political success the diasporas' and challenges of foreign culture threaten its identity. This paper will convey aspects of Tibetan culture not often seen by outsiders. Additionally the research has given me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ibetan culture more thoroughly. The contemporary Tibetan artist Lobsang Gyatso said “the very act of picking up a brush and making marks on a canvas as a Tibetan was an act of courage”. My art focuses on Tibetan life in exile not as an act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or just a simple landscape, but rather as an expression of our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life style of Tibetan in exile. Tibetan contemporary art should contribute some values, notions and criticism to our society. I think for artist, Tibetan contemporary is not just a trade mark or a label but rather an evolution form. The Tibetan contemporary artists are not the Lhapripa-Tibetan god painter. Tibetan contemporary ar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result of Tibetan Diaspora and a gateway to the future art of Tibet.. Keywords : Tibet contemporary art, Traditional art ,creativity, exile Tibetan ,political art..

(3) 摘要 近幾年來,西藏藝術的樣貌已不僅表現在傳統文物品以及佛教藝術,而是延 伸到全球各畫廊展出的現代繪畫。由於西藏的政治處境與局勢,影響了西藏當代 社會,藏人不僅在西藏境內,也在亞洲或西方社會,融入全球化的演變之中。西 藏流亡者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難民,不僅挑戰海外地區的教育型態並保存自己的文 化,傳承給下一代。此研究不但提供多層次的資訊,也給筆者一個機會去了解自 己的文化及當代社會的價值觀。筆者認為,藏人畫家有能力去探索個人的創造力 與意識形態,以創作出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同時也可保留獨自的特色及身份。 一位藏人前鋒當代畫家洛桑嘉措表示:做為一個西藏人,拿起畫筆,畫布上試著 畫幾筆,是一個非常勇敢的行為。. 筆者透過繪畫創作描述當代西藏流亡生活,是一種政治及宗教宣傳的藝術行 為,也是身為西藏民族的責任。今日在西藏當代藝術界,我們不應該只畫風景, 而是需要畫出更多新的題材。西藏當代藝術對社會的貢獻,如同西藏文學及電影 等,在在影響了當代社會發生自由改革,提升價值觀或教育觀念。西藏當代藝術 不只是一個商標或標籤,而是一個新藝術潮流,更是一個機會或希望可以跟全球 藝術一起踏進未來的藝術發展。除了傳統唐卡繪畫,西藏當代藝術是 21 世紀最 新的專業領域,換句話說,西藏民族以關乎自己的主題,使用自己的繪畫技巧來 養活自己。50 年來,西藏當代藝術的最重要成果,是西藏現代和未來藝術的開 創,筆者心中只有一個希望,就是未來西藏藝術能持續發展。. 關鍵字 : 西藏當代藝術 、傳統藝術 、創造力、流亡藏族 、政治藝術 。.

(4) 謝辭 首先,感謝母親與哥哥讓我來台唸書,感謝西藏兒童村給我基本教育,感謝 台灣蒙藏委員會多年的鼓勵與補助,感謝文化大學及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特別是指導教授謝孝德老師,口試委員黃進龍老師、盧廷清老師的熱心幫忙,以 及同學們親切的幫助。還有,要特別感謝來指導筆者的論文及幫助筆者的繪畫創 作上。感謝千葉史子的翻譯與幫忙,若沒有妳,此論文不知何時才能完成。此外, 感謝研究生宿舍管理員黃富榮伯伯,讓我體會台灣人的溫馨與關心。在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裡學到許多不僅是藝術方面也學到臺灣文化。在校內也過得很愉快,也 十分感謝國際事務處老師的幫忙。筆者來台將近九年,融入台灣社會,心中充滿 對這塊土地的情感,謝謝大家。.

(5) 解釋名詞 Tibetan contemporary art 西藏當代藝術 Contemporary Art. 當代藝術 Amdo 安多(中國大陸青海省) Gedun Choemphel 更敦群培(人名) Drepung Monestry 哲蚌寺佛學院 Tibetan Thangka Art 唐卡繪畫 Photorealistic 照相寫實 Political art. 政治藝術 T.A.R(Tibet Autonomous Region)西藏自治區 Rossi & Rossi 在英國倫敦的西藏古董商 Dharamsala 達賴薩拉 T.C.V. school 西藏兒童村 Chonga Chopa 西藏新年的第十五天祈禱日 Amdo Jampa 安多強巴 ,人名畫家 Cultural Revolution 文化大革命 Deng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s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 Tibet university 西藏大學 Beijing central university 北京中央藝術學院 Tibetan Exile Government 西藏流亡政府 Penchen Lama 班禅喇嘛 TIN(Tibet Information Net)西藏流亡雜誌 Tsuglakhang 達蘭薩拉師範學校 Norbulingka 羅布林卡 Himachal Pradesh 喜瑪偕爾邦 Rimo' 在藏語是`繪畫的意思' 的單獨文字意思是山區和女孩 Thousand Arm Chenrezig 觀世音菩薩的千手 Gedun Chemphel Guild. 更敦群培畫廊 STHAA.(Sweet Tea House Artist Association)甜茶屋藝術協會 Remotsokpa. 藝術協會 Lhapri. 畫藏傳佛教唐卡的藝術家 Mandala. 曼陀羅(佛教) Drangchar. 西藏文藝報.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範圍 …………………………………………………3 第二章 當代西藏繪畫的起源 …………………………………………………11 第一節 西藏歷史焦點 ……………………………………………………11 第二節 藏族地區與教育影響 …………………………………………14 第三節 藝術協會與人為影響 …………………………………………17 第三章 西藏當代繪畫和傳統藝術的差異之分析 ……………………………24 第一節 西藏的當代繪畫和傳統繪畫背景比較 …………………………24 第二節 西藏當代繪畫與傳統繪畫已創作內容分析 ……………………26 第三節 西藏當代繪畫與傳統繪畫的藝術形式與過程 ………………32 第四章. 西藏當代藝術家與作品介紹之分析 ………………………………….37. 第一節 第二節. 西藏境内當代藝術家與發展 ...........................................................37 西藏境外當代藝術家與發展 ……………………………………43. 第五章 筆者和西藏當代繪畫創作分析 ………………………………………50 第一節 筆者與西藏當代畫家背景分析 …………………………………50 第二節 筆者與西藏當代畫家創作內容分析 ……………………………54 第三節 筆者的創作材料顏色與西藏當代畫家差異 ……………………58 第四節 筆者與當代畫家社會貢獻與角色 ………………………………61 第六章 個人創作理念與繪畫表現分析 ………………………………………63 第一節 筆者創作主題來源與繪畫表現 …………………………………63 第二節 筆者對政治與藝術的看法 ………………………………………65 第三節 筆者的油畫創作技法與繪畫過程分析 …………………………70 第七章. 作品賞析 ………………………………………………………………75.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92.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籍 ..................................................................................................93.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筆者 30 年的人生經驗當中,從尼泊爾到印度,從印度到台灣,跨越文化及 種族,遇到了許多分享相同議題的陌生人,該議題就是筆者本人心裡始終在思考 的問題,他們也和我一樣,彼此擁有共同的感覺、欲望和目標。有些人已經歸化 至異國,並成為該國人,有些人仍然在喜瑪拉雅山洞裡修行,而更多人都還留在 世界各地的西藏流亡社區。不論其身份如何改變,他們共享著西藏的過去、現在 與未來。 筆者曾於印度北部達蘭薩拉西藏流亡社區求學時,遇到一位喇嘛,當時年約 50 歲的他向筆者描述自己的家庭悲劇,包括中共如何殘殺他的父親、如何在西 藏進行掠奪、如何破壞佛塔等。許多家庭因此離散,小孩成為孤兒,當時生活陷 入混亂之中(憎恨、增惡、敵意)。後來,他為了為父親報仇而參與康巴遊擊部 隊,雖然後來到印度修佛,企求達到內心平靜,但還是有時半夜仍會做惡夢,夢 到中共殺人的殘酷畫面。這些真實故事在在打動筆者創造之靈感與動機,使筆者 希望透過個人創造,在藝術的世界呈現那些真實故事。於是,筆者受到這些故事 的影響而創作《為何喇嘛殺人》畫作。 筆者的創作目的是,描繪西藏人流亡的處境及流亡難民所受的苦難,藉此探 求事實。主要是因為流亡者的精神與故事打動了筆者,令筆者感到對此議題自己 該付些責任,發揮繪畫的才能進而凸顯西藏流亡者的處境。筆者在台灣學習藝術 時,初次閱讀了提出西藏當代繪畫的雜誌,西藏當代藝術此主題對筆者而言是個 很新鮮的話題,並賦予我一種奇妙的力量。其中一位西藏當代藝術家貢嘎嘉措 (Gonkar Gyatso),表現自己身份的系列畫作,予我深刻的印象與感受,從此, 筆者開始思考,想和他們一樣,以畫筆來創造出内心對西藏的感情。筆者本人, 從小在流亡社區所體驗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民族背景,這會讓筆者的畫更有意 義;這不僅是傳統文化上的革命,而且強調當代西藏社會以及流亡狀況。 1.

(8) 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貢嘎嘉措1(Gonkar Gyatso)在作品《身份》中使用 身份概念描繪(人像攝影)與精密圖像,討論現代西藏人所面臨的困境。貢嘎嘉 措曾經住過西藏、中國、印度及倫敦,畫作在在反映了他在各地的不同身份。屬 於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什麽?何謂真正的身份?筆者認為;身份有許多種,例如政 治身份、文化身份、民族身份……等,而身為西藏人是基因所決定的,這就是西 藏人的命運。. 身份(一). 身份(二). 身份(三). 身份(四). 此論文不只是客觀的文獻分析,更是主觀的意見發表,也是筆者自己的心理 告白。由於筆者個人的文化背景與經驗使然,很適合於寫作關於此議題的論文。 這次,在台灣,提出針對繪畫創作表現與當代藏人思維的分析及研究,透過當代 繪畫創作之研究,不但承傳了傳統藝術之美,也認識了新穎樣式與先進思想,更 讓自己對自己的創作刮目相看。 1.貢嘎嘉措 :(Gonkar Gyatso)1961 年出生,西藏當代劍鋒藝術家. 2.

(9) 有時本人無法停止思考:「若我不是西藏人,是否存在更多的可能性?」但 是,無論是西藏人還是台灣人,每個人似乎都曾思考這樣的問題。筆者不希望, 因為遭遇種種困難而揚棄西藏人的身份,身為西藏人即改變不了的事實,沒有所 謂的對與錯,我很榮幸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範圍. 一、西藏當代藝術 西藏當代藝術被視為是新藝術潮流,無論在何處,主要以新藝術形式和當代 思想來表現社會主題,突破傳統文化所養成的舊價值觀。從上世紀 20 年代開始, 繪畫風格自傳統神像畫法漸漸轉換為寫實肖像,使用多元藝術表現風格。隨者藝 術批評家及畫廊的操作,西藏當代藝術得以在世界舞台上呈現。例如,著名當代 畫家洛桑嘉措等努力之下,得到相當的成果,因此在英國成立了當代西藏藝術網 路畫廊「Mechak 2 for Contemporary Tibetan Art」,並發表許多作品,也給予新興 藝術家發表作品的機會。他認為; 近幾年來,傳統社會中的「現代藝術」獲得全新而令人振奮的發展,它並且 已經在社會上的文藝復興,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它與世界上的更多觀衆分享,由 於純粹是普遍性的表現,因此也是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藝術。這種新藝術已經 成為「Transvangarde 3」, 意指「在文化推廣的前鋒工作,同時將外界文化因素 吸收到内部,藉以創作更前線的藝術」。 此研究的重點在「當代西藏藝術」,詳細討論歷史、人物、機構及外界影響 等因素,各解釋與分析於以下章節進行。. 2. Mechak : 藏文意思是傳統火災機 3. Transvangarde : transcend 超越+vanguard 前鋒. 3.

(10) 二、 西藏的近代歷史 第 13 代達賴喇嘛 4 時期(1876-1933),西藏曾遭遇英國(1904 年)和清朝 (1910 年)的兩次入侵,一年後清朝因辛亥革命而被推翻,1912 年以後西藏獲 得自治權。同一個時代,西藏有位現代派藝術家喇嘛安多更敦群培(Amdo Gedun Chomphel:1903-1951 年),他的藝術遺產雖尚未真正地被審查,但他被認為是 第一個西藏當代藝術家,也是西藏當代藝術創作精神的來源。1990 年西藏拉薩 內部團體使用他的名字創辦西藏當代藝術協會,即命名為「更敦群培畫廊」。 在中國共產黨侵入西藏前,幾位藏人藝術家已開始尋找新藝術的根源。例如 安多強巴,在 1954 年為了陪同達賴喇嘛至北京而離開佛學院,到北京後,為了 繼續學習傳統中國水墨畫及西洋繪畫技術,因而決定留在北京。 1966 年文化大革命,被稱為「十年動亂」或「十年浩劫」,破壞了許多西 藏文化,對西藏社會的影響力相當大,例如達賴喇嘛的夏居羅布林卡(意為「寶 貝園林」)也受到了破壞,一段時間還被紅衛兵換上「人民公園」的牌子……等。 文革是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 1966 年啟發建立和鞏固共產主義的政治行動。 而在 80 年代中期,鄧小平在某一情況下張社會主義,之前受鎮壓的西藏政 治社會體制也變得更加自由。當時許多藏人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學習藝術;由於 政治變動和他們新一代藝術家的努力,西藏當代藝術就如此展開了。 1959 年,中共的政策改變了西藏的命運;許多人民因此流亡到境外,也有 些人還留在境內,數千萬第一到第二批藏人滴淌著血淚,跨越了平靜的喜馬拉雅 山脈。中國的入侵對西藏歷史及世界人權的影響是難以想像的。 因為西藏的政治背景影響藏人分隔境內與境外,後來因此分別影響到西藏境 內和西藏境外的當代社會發展。此論文較關注西藏的近代歷史,筆者以藏人身份 探索西藏近代史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係。. 4. 達賴喇嘛:藏人的精神領袖,稱為觀音菩薩的轉世,名字意思是偉大智慧。 5. Amdo :安多,它是早期藏人的三大地區及民族之一,現在的青海地區也是第十四達賴喇嘛出生地。. 4.

(11) 三、西藏當代社會動向 (一)西藏境内動向 西藏自治區(Tibet Autonomous Region簡稱T.A.R)是北京政府正式給西藏 地區的命名,被認為是「真正的」西藏,實際上其周圍也是西藏人民居住的地區, 如青海省、甘肅省及四川省的一部分,但那些地區已經被取了別稱,不再是原本 的西藏。西藏實際擁有的土地更廣大,例如第14世達賴喇嘛出生於安多(現今的 青海省),筆者父親也出生於安多;代表安多原來就是西藏人民的土地。過去10 年,西藏引進了高科技和先進思想,蓋了高樓大廈,青藏鐵路火車也開始行駛, 帶來現代化。西藏現在有許多小鄉鎮卻也被非西藏文化包裝。 近幾年來,一股嚴格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要求譴責達賴喇嘛的浪潮,在西藏 的寺院悄悄展開。在 2006 年 7 月 1 日開幕的展覽「青藏特快列車」受到世界關 注,其爭議性的主題使各界大為震驚;除了政治問題在西藏現代社會帶來大規模 的外來文化和市場,戲劇性的變化每一秒都在發生。例如:2006 年 7 月 21 日至 8 月 25 日,在倫敦,西藏古董商 Rossi & Rossi 有限公司與當代西藏藝術畫廊共同 舉辦「拉薩特快火車」展覽,即是全球西藏當代藝術家全合作的活動。參加展覽 的藝術家各持己見,意味著該鐵路就地方發展而言貢獻很大,但涉及到國家政 策,仍具有很大的爭議性。 2008 年 3 月 14 日,在西藏針對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發動了大規模抗議活動, 期待奧運會的觀眾關注西藏地區的狀況,這股抗議潮流為全世界帶來了巨大衝撃 和動盪,進而改變西藏。 (二)西藏境外動向 1959年3月10日,中國軍隊對西藏人展開血腥屠殺,起因於誘捕達賴喇嘛而 引發西藏人的群起抗議。由於與中共合作失敗,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被迫離開 首都拉薩,和近十萬西藏人一起流亡印度。由於印度政府之民主和人民的慈悲, 達賴喇嘛不僅在印度的達蘭薩拉建立了西藏流亡政府,而且領導十萬西藏人在印 度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家園。達蘭薩拉,這個位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延伸出來 5.

(12) 之山坡上的小鎮,由於達賴喇嘛居住於此,西藏流亡政府設立於此,因而成為西 藏民族的希望和代表,從西藏流亡政府機構和流亡政府如何領導十萬西藏人渡過 艱難歲月,重建家園、學校和寺院,保護弘揚西藏文明以及如何為西藏重獲自由 而努力不懈等,可看到一個信心不滅的民族,為了民族的生存而艱苦奮鬥的歷 程,這樣的努力仍持續進行。 達賴喇嘛流亡到印度的最大目的,就是保存西藏宗教文化,以及培養下一代 藏人。達賴喇嘛與西藏流亡政府,這50年來一直致力於與中共談判西藏的未來, 達賴喇嘛以中間路線向中共要求、允許西藏境內享有宗教信仰與保存文化的自由 及基本人權,但談判始終失敗,至今沒有任何成果。西藏流亡政府與印度政府簽 約了50年的流亡協定,出生於流亡社區的第二代藏人特別是在印度,是否能夠取 得流亡難民的身份還是印度籍身份,以及是否會影響第二代藏民的未來發展…… 這些議題在國際政治評論上仍有相當大的爭議。 西藏流亡政府是個實施民主制度的政府,如同臺灣、美國,由人民投票選舉 西藏國會議員;西藏流亡政府是在噶廈(政府內閣)與西藏人民議會領導下組成 七個部門及三個獨立機構。另有一些獨立經營但由西藏政府領導的團體或機構。 教育部門包含以下機構:藏文教科書編輯委員會、達蘭薩拉師範學校、西藏 教育出版社、西藏兒童村等,為西藏所有人民事業而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用的人 才。筆者認為在流亡社區建的寺廟、佛塔及佛學院,比學校或藝術文化中心還多。 一般藏人民眾也積極地建立寺廟、捐款。宗教與文化事務部是 1959 年流亡政府 剛成立時首先建立的機構,其職責主要是照顧各教派寺院的建設和僧侶的生活、 學習以及傳承西藏傳統文化等。. 7.達賴喇嘛的中間路線:像同香港模式,跟中國談判解決西藏的問題,50 年來西藏流亡政府的走向。 8.噶廈:西藏流亡政府內閣. 6.

(13) 四、傳統西藏藝術針對當代繪畫的影響 (一)西藏傳統藝術的介紹 西藏傳統藝術與藏傳佛教均有悠久的發展歷史,藏人將它們視為一體,但外 界人士往往無法一體看待它們,而且皆認為那些是古老藝術或民族藝術。代表西 藏藝術的作品就是唐卡 9 藝術、佛像雕刻與雕塑、西藏佛教壁畫、酥油佛教雕像、 沙曼達拉、西藏石頭藝術、家具木刻藝術、地毯手工藝術及天珠等。. 唐卡. 佛像. 酥油雕像. 沙曼達拉. 西藏藝術的特點是,將抽象的事物或哲理概念具體形象化:以形象的比喻來 表示哲理, 每一種形象和色彩都有它特殊的寓意或象徵意義。例如風馬旗(黃、 白、紅、綠及藍)象徵地、水、火、風及空等五大地球元素。西藏傳統藝術的題 材為宗教類、歷史地理、社會風俗、藏醫教學及其他裝飾圖案。藏傳佛教藝術裡 的壁畫與唐卡,較具有繪畫性質。 壁畫是西藏繪畫藝術主要的表現方式之一,藏傳佛教寺院的壁畫,足於與敦 煌壁畫相媲美。各寺院的經堂、佛殿、迴廊等璧面,都有不同的彩繪主題,除了 佛典故事外,也描述歷史事蹟、民俗、文藝體育活動、山水樓閣、裝飾等,圖畫 精美,除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是珍貴的史料。壁畫通常繪於寺院的主經堂, 內容多為佛陀;而門廊邊則繪四大天王等;護法殿則畫憤怒尊護法;藏人的住宅、 商店、公共場所、戶外如山壁、路邊及牆面,都是經常繪璧畫的所在。. 9.唐卡(Thangka):是藏傳佛教中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簡言之就是一種卷軸畫,內容以宗教題材為主。. 7.

(14) 達賴五世與松贊干布 10 相隔千年之久,大昭寺 11 裡的藏傳康卡藝術仍待進 一步考證,但可推斷的是,誠如英人邁克爾.理德利所言: 據西藏的歷史來看,唐卡的起源是很早的。佛教傳入西藏以後,當時並沒有 固定的寺院得以朝拜,早期的藏人僧人,和整個藏民族一樣,都是游牧部落的游 僧,所有的寺廟也都隨著游移而變動地點,因而唐卡,一種可以移動的神像就應 運而生了。 唐卡是應佛教弘法需要而產生的,更由於唐卡的製作過程以及繪畫技法,與 壁畫幾乎相差無幾,唐卡與壁畫之間,必然存在某種密切的關係;也可以說,唐 卡是西元七世紀以後,在壁畫的基礎上興起的一種藝術,是為了彌補壁畫固定無 法移動這種功能不足,而發展出的可攜帶形式。 唐卡兩字來自藏語音譯,又稱為「孤唐」,表示對唐卡繪畫的尊重,也是藏 傳佛教中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簡言之就是一種卷軸畫,內容以宗教題材為主。 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廟、佛堂、僧舍乃至信徒家中,都供有唐卡,作為修行觀想或 弘法佈道用。唐卡的製作方法主要有兩種:以絲絹綢緞為材料,用刺繡、編織、 拼貼或套版印刷等方式製作;或是用顔料在畫布上直接繪製。作品無論是構圖、 色彩、線條,都流露出強烈的工筆風格。本論文針對傳統唐卡繪畫與當代西藏藝 術進行對比與分析。 為何西藏前鋒當代畫家都具有繪製唐卡的背景?50%以上的當代畫家都曾 學習過傳統藝術,特別是傳統唐卡繪畫。因此筆者認為必要談到唐卡及傳統西藏 藝術對於當代繪畫的影響。對筆者而言,傳統藝術或西藏藝術就只是個名稱,只 是一個從外界看待藏傳佛教的外形。筆者從小家中掛著滿滿唐卡,在寺廟常見到 佛像卻不覺得那是藝術,只認為那是神聖且多彩多福的祈福品。學習唐卡需經過 很嚴格的繪畫訓練,甚至需要出家當喇嘛。. 10. 松贊干布:松贊干布(617- 650),吐蕃第 32 代贊普偉大國王,他時代佛教,藏文及迎娶鄰國尼泊爾和唐朝的公主。 11. 大昭寺: 是位於西藏拉薩市中心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8.

(15) 另外,唐卡繪畫使用精準的數學概念與線條、嚴練的繪畫過程以及固定的主 題。唐卡繪畫採用的是佛及相關的題材,因此筆者認為西藏傳統藝術是西藏藝術 史上「古典」並「高級」的藝術,但在繪畫創造力方面缺少主觀藝術表現能力, 如同中國水墨繪畫一樣,皆學習畫師的技巧及風格。 西藏傳統藝術或古典藝術影響當代藝術發展,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在當代藝 術史以及發展形式來說,那是必然的因素,例如許多西藏當代藝術家的主題、背 景、內容及色彩都稍微帶有傳統藝術風味。當代畫家安多強巴將照相寫實技巧與 唐卡繪畫結合,創作第一幅達賴喇嘛的畫像,以及史上首次以人體模特兒來畫唐 卡,他的作品〈白度母〉在七 0 年代完成。安多強巴表示,許多度母在他的心中 是具體的模特兒,「不過直接對模特兒寫生畫出來的不多。前些年,有一位在北 京班禪喇嘛身旁工作的藏人記者旺維就請我以他的女友為模特兒畫了一幅度母 的唐卡。」 而西藏當代藝術家貢嘎嘉措的作品〈國際化(2007)〉──現代佛像系列, 使用傳統唐卡繪畫與廣告貼紙,以便反映他個人對當代東西方各種藝術的審美 觀。旦曾日斗(1982 年)在印度北部及尼泊爾學習傳統繪畫技巧,他的作品充 分表現傳統藝術的價值觀,他使用了切割、立體派風格及具有濃厚的現代藝術色 彩;例如,其作品〈我的米老鼠曼陀羅〉可看出不只受傳統藝術影響,而且受西 藏政治、當代西藏社會、外界多元文化及藝術教育的影響力也很大。. 9.

(16) 表 一 :西藏當代藝術史表. 年代. 事件. 藝術領域的變動. 1904 年. 英國侵入西藏. 第 13 世達賴喇嘛時代. 1910 年. 清朝侵入西藏. 更敦群培. 1911~2002 年. 1954 年. 安多強巴. 安多強巴陪同達賴 安多強巴開始與李宗津老師學習中國水墨與 喇嘛到北京. 西方繪畫技術. 1959 年. 中共侵入西藏. 西藏難民開始流亡,分為隔為境內與境外. 1967~1977 年. 文化大革命. 破壞許多傳統文物品,藝術家停止創作 10 年. 80 年代.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 許多藏人接受西方及中國的藝術教育. 藏人首次成立西藏當代藝術團體──甜茶屋. 1985 年. 美術家協會 2004 年. 青藏鐵路開通. 2006 年在倫敦,西藏古董商 Rossi & Rossi 與 當代西藏藝術畫廊共同舉辦「拉薩特快火車」 展覽. 2008 年. 西藏大規模暴動. 洛桑嘉措反應此暴動來舉辦「痛苦表情」系 列展覽. 10.

(17) 第二章. 西藏當代繪畫的起源. 第一節 西藏歷史焦點 一、中共侵入西藏 1959 年 3 月 10 日,中國軍隊對因擔心中共誘捕達賴喇嘛而引發的抗議中國 統治西藏的藏人展開血腥屠殺。由于與中共合作失敗,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被 迫離開首都,和近十萬西藏人一道流亡印度。由于民主之印度政府和人民的慈 悲,達賴喇嘛不僅在印度建立了西藏流亡政府,而且領導十萬西藏人在印度各地 建立了自己的家園。每年 3 月 10 日西藏抗暴紀念日,世界各地都會舉辦紀念活 動,今年幾百位支持西藏的民眾也在台北市及高雄市進行游行,對筆者而言,這 些活動的意義就是在每一年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的西藏悲劇,以及絕對不能屈服暴 力。今年我特別對這個節日有所貢獻,因為為了紀念圖博(西藏)抗暴力 50 週 年,而在高雄市政府大廳舉辦了「圖博政治畫展」, (2009 年 3 月 10 日至 13 日), 展出我的相關畫作。筆者本身就是最典型的「第二代西藏難民」,中共西藏侵入 以後,我的父親從青海省逃亡到尼泊爾,成為流亡境外的西藏人,在尼泊爾讓我 們受西藏傳統教育,傳承西藏人的精神。 流亡西藏人的第二個家「達蘭薩拉」,是在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延伸 出來之山坡上的小鎮,由於達賴喇嘛住在這裡,西藏流亡政府設立於此,因此而 成為西藏民族的希望和象徵。中國入侵西藏,改變一切的命運從西藏文化至藏人 生活,因帶來巨大的民族流動從西藏到流亡、以及從中國至西藏社區。由於政治 不安和西藏騷亂狀態,藏民生活是非常殘酷和困難。即使在今天,也幾千藏人流 進了當代西藏流亡社會。筆者的一幅畫《為何藏人要流亡》描繪了真實流亡故事 及情景,帶著氧氣供給設施爬喜馬拉雅山都有相當大的困難了,更何況因流亡而 逃出西藏邊界,更是無法想像的。1959 年西藏遭受中國武力政壓是個關鍵,並 深深影響了當代西藏境內及境外的社會及未來發展。 11.

(18) 西藏歷史的黑暗時代,影響了許多當代畫家,例如安多強巴以及其他當代 前輩藝術家。西藏當代畫家安多強巴表示,1959 年以來政治始終影響他的創作, 早期 1954 年,為了陪同達賴喇嘛到北京,之後他便留在北京學習中西方繪畫。 接著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安多強巴無法創作,身為達賴喇嘛宮廷畫家的他, 很幸運地在那段時間沒有被打碎手指。他的繪畫作品在西藏流亡社區是頗具爭議 性的。1959 年 3 月拉薩起義結束不久後,中國開始干涉西藏人的信仰自由。西藏 人被禁止捐贈食品給寺廟,也不能按照傳統習俗進行布施和捐款。許多僧侶遭到 酷刑,《大藏經》也被毀壞或被當作廁紙。文革期間,中國對少數民族特別嚴格, 因此「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一旦開始,西藏便遭到很大的衝擊。1966 年 9 月文 革開始,中國灌輸藏人青年洗劫西藏境內的寺廟。 二、西藏的文化大革命 1966 年的文化大革命,稱為「十年動亂」或「十年浩劫」, 20 世紀 60 至 70 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解放軍幾乎摧毀所有的西藏寺廟,六千多所寺 廟以及佛學院被夷為平地。直至 1979 年,西藏只剩下 13 所寺廟還完整保留。許 多僧尼因中共入侵而死亡,也有許多僧尼脫掉代表其宗教身份的,被迫袈裟還俗。 博紮瓦 :對達賴喇嘛的攻擊----西藏的後「文革」運動 ;博聞社 博紮瓦表示西藏女作家唯色利用她父親留下的西藏文革圖片所著的圖文書 《殺劫》,為我們揭開了拉薩這座佛教聖城在 1966 年至 1976 年期間慘遭浩劫的 黑幕,甚至對許多人而言,引來了猶如像發現龐貝古城般的驚歎。這是因為由於 中共對西藏所實行的禁閉政策,居然在中國內外有很多人認為,西藏至今大量尚 存文化遺跡的原因,是沒有實行文化大革命所致。 從時間上而言,中國全面影響下的西藏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時期到鄧小平 上任前;西藏的後「文革」,是從西藏的「絳紅色革命」之後,迄今仍在持續。 中共若能順從天下民意,給予藏人真正意義上的自治,給予藏人充分的民族尊 嚴,給予藏漢兩個民族在一個國家框架內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關係,那麼,或許兩 12.

(19) 個千百年來世世相鄰的民族,將舉杯共飲和平慶功酒,共用安樂和諧世界,否則, 類似於西藏的後「文革」運動,對於中共只會是一場害人不利己甚至引火焚身的 戰爭。. 三、鄧小平的社會主義 1976 年,毛澤東去世,西藏發生了許多針對中國的起義,中國在軍事方面 花費巨額,以防止內戰。儘管減少對西藏的限制,西藏人民以及後毛澤東政府仍 設法邀請流亡在外的達賴喇嘛、西藏流亡政府及其他難民返回西藏。毛澤東主席 逝世以後的 1980 年,鄧小平擔任第二共產黨主席,同時在各方面開放更多自由, 西藏人的生活條件也獲得改善,曾被搗毀的寺院也重新復原,然而,人民仍無宗 教信仰的自由。在鄧小平多年的控制之下,實施對西藏最不利的政策,就是鼓勵 漢族移民。 80 年代在西藏開始進行「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僧尼和信徒開始以自 己的資金和勞力重建寺廟和私人房舍,在西藏有些地區人們還能享有有限的宗教 自由。中國政府認識到,即使是文革暴行,也不能杜絕西藏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 神,以及他們對種族和民族身份的認同。80 年代末期開始,西人自發地走上街 頭進行大規模示威活動,抗議中共侵占西藏土地。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於 1978 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對 內改革、對外開放」之戰略決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對外開放的 基本國策,這個決策的成效之一,便是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令 中國大陸向世界開放,同時大幅度提高了西藏境內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教育 制度,以及為了維持中國的國際形象,而在西藏境內稍微開放宗教信仰以及其他 方面的自由,許多藏人也開始接受藝術教育,這段時間成為西藏當代繪畫的發展 時期之一。. 13.

(20) 第二節 藏族地區與教育影響 一、西藏大學 目前在西藏自治區內的國立大學,現有拉薩校區和林芝校區,校本部坐落在 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在 1985 年西藏大學正式開學,大學裡有 523 名專任教師:藏 人教師 327 人,佔 62.5%,學生大概有 1400 人,學校設有文學院、理學院、農學 院、醫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旅遊與外語學院、藝術學院,共 11 個學院。包括 藏語言文學、藏人歷史、藏人美術、公共事業管理、生態學、音樂學等 8 個碩士 學位。西藏大學藝術系在培養當代藝術人才和提高西藏繪畫藝術水平等方面,都 獲得了顯著成就。為了推動西藏繪畫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展現西藏大學多年來的 教育成果、促進西藏自治區內外畫家的藝術交流,1999 年 6 月 25 日至 30 日,在 北京皇冠假日飯店國際藝苑美術館,由北京創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藏大學、 西藏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當代西藏繪畫作品展」。 在拉薩與藏人藝術家合作的現代藝術家埃爾克黑塞爾(Elke Hessel)指出, 今日的西藏當代畫家,只有少數部分受到安多強巴的影響;「有些唐卡畫家是安 多強巴的學生,已經採用現代原理創作,例如運用光影等技巧,當他們畫人物肖 像時,都以現實主義形式來畫臉部和手。但他們也嘗試畫『現代佛教繪畫』,其 中可看到傳統因素混合幻想或超現實主義,主要籍由油畫來創作。據我所知安多 強巴對拉薩的當代藝術現場沒有實際的影響,大多數藏人青年藝術家們於開放並 先進的中國藝術院校或於「西藏大學美術系」學習。但他們也嘗試創作「現代佛 教繪畫」,其中可看到傳統混合幻想或超現實主義,主要是油畫作品。據我所知, 安多強巴對拉薩的當代藝術並沒有實際的影響,大多數藏人青年藝術家們,皆在 開放且先進的中國藝術院校或於「西藏大學美術系」學習藝術。他們更感興趣的 是,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及巴澤利茨 (Baselitz)等西方藝術家的作品。」. 14.

(21) 西藏大學美術系畢業者如下; 一、 德珍(Dedron):1976 年生於拉薩,畢業於西藏大學藝術系。作品〈我的 姐妹〉獲第五屆全國民族美展銀獎。現為盲文無國界組織教師,中國少數民 族美術促進會會員,拉薩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二、嘎德(Gade):出生於拉薩,1991 年西藏大學美術系畢業,1992 至 1993 年 於北京中央藝術學院學習。 三、昂桑(Ang Sang):1962 年出生於拉薩,西藏歌曲舞蹈團體的服裝設計師。 1988 年西藏大學畢業,同年其作品〈牧女獎〉在北京舉辦的西藏當代藝術展 覽上獲獎。 四、亞克才旦(Yak Tenzin):1968 年出生於拉薩,1980 年就讀西藏大學美術系, 1985 年擔任西藏歌劇機構的舞台設計主任。 二、北京中央藝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院,於 1950 年 4 月,由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與華北大學美術系合併成立。北平藝術專 科學校的歷史可以上溯到 1918 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積極倡導下成立的國立 北京美術學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 育的開端。華北大學美術系前身,是 1938 年創建於延安的「魯藝」美術系。 該學院現設有四項本科專業(繪畫、雕塑、藝術設計、美術學)、兩項碩士 專業個(美術學、設計藝術學)、一項博士專業(美術學);設有中國畫、油畫、 版畫、壁畫、雕塑、設計、美術史七個系和造型藝術專業基礎教堂部,並設有成 人教育部、附屬中等美術學校;現有教授、副教授 88 名,講師 53 名,在校本科 生和研究生近千名,以及來自十幾個國家的留學生百餘名。 一、貢嘎嘉措(Gonkar Gyatso):出生於拉薩,於北京中央藝術學院學習。 二、羅次(Nortse):出生於拉薩,年輕時曾任工作電視節目舞台設計師。1980 至 1991 年在西藏大學、北京中央藝術學院、廣州及天津的藝術學院等校學習。. 15.

(22) 他曾在北京、拉薩、倫敦及聖大非等地舉辦展覽,最近居住在拉薩並在此工作。 三、慈仁南德(Tsering Nyandak):出生於西藏拉薩,從 1985 年到 1993 年生活 在印度達蘭薩拉。1999 年回西藏後,開始跟策旺扎西學習繪畫創作。他的創作 僅僅描繪當代年輕人,尤其是女人的生活,表達當代藏人男女的愛情、色情與 欲望,及其相關題材。 三、 西藏流亡政府 西藏流亡政府是民族政府,如同臺灣、美國,由人民投票來選擇西藏人民議 會,西藏流亡政府是在噶廈(政府內閣)與西藏人民議會領導下所組成有七個部 門和三個獨立機構。另有還有一些獨立經營但由西藏政府領導的團體或機構。 1959年達賴喇嘛及噶廈成員在流亡途中,得知中國政府宣布解散西藏政 府,乃在西藏隆子縣宣布達賴喇嘛所領導的噶廈,仍是西藏合法的政府,噶廈將 繼續行使權力,並宣布隆子宗為西藏的臨時首都,隨後噶廈在領導西藏的抵抗運 動失敗後,隨達賴喇嘛流亡國外,並在穆蘇裡成立噶廈政府,當時下轄五個部和 一個直屬單位,即宗教部、內政部、教育部、安全部、外交部和幹部管理室。 1960年4月29日,西藏噶廈達賴喇嘛搬遷到印度北部的達蘭薩拉至今。在流 亡期間,噶廈的性質和職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脫胎換骨變成一個代表全體西 藏人民的民主政府。 人與人權 3 月 - 2009 年時政專題,西藏在達蘭薩拉,桑傑嘉 表示 經過五十年的流亡重建和西藏境內外藏認為自由事業的奮鬥,西藏開始走向 了世界。不僅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支持,而且,正在得到全球華人的關注和支持。 更可喜的是得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知識界的關注和支援。 但西藏藝術專家克萊爾哈里斯在其著作《西藏形象:1959 年後的西藏繪畫》 中提到:「在達蘭薩拉,參與毛派及共產黨的任何人都被視為嫌疑犯,並從傳統 風格被隔離,表示一種文化上的背叛。安多強巴的錯誤是,他也在中國學過繪畫 技術,而他的作品都有現代風格,令人感到『反傳統思想』,導致西藏難民難以 接受。」 16.

(23) 第三節. 藝術協會與人為影響. 一、安多更敦群培(Amdo Gedun Chemphel) 1903 年藏曆 3 月 23 日,更敦群培出生於安多(青海省),父親是寧瑪派 12 的一位祖古。1926 年,更敦群培成為色拉寺兩名最優秀的學僧之一。更敦群培 還認識了在拉不楞地區的傳教士,學了一些英語。偶爾他對機械也感興趣,曾做 過一些手工模型船。1927 年 3 月,更敦群培離開色拉寺。 1928 年,到達拉薩,為了謀生,更敦群培開始從事繪畫,但由於天賦過人, 不久他的畫就在拉薩聞名,更敦群培在拉薩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1929 年,更 敦群培進入哲蚌寺果莽扎倉,學習《釋量論》、《中論》佛教經典等,先後完成 了格魯派 13 級課程中的 11 級。在哲蚌寺期間,更敦群培仍然以雄辯著稱,他時 常對古人的著作提出讓周圍人難以回答的疑問,有一次甚至惹惱了另外幾名學 僧,因此挨了一頓打。1934 年,印度學者羅睺寺抵達拉薩,更敦群培接受了羅 睺寺的邀請,在西藏合作進行寺院和梵藏經典的考察。 1934 年 11 月,更敦群培到達印度,住在大吉嶺,努力學習梵文、英文等,有一 段時間被摩訶菩提學會派往錫蘭,學習巴利文 13 等。在印度期間更敦群培生活很 窮困。1938 年更敦群培的許多作品發表在《明鏡》雜誌上,包括《旅居印度的 反思》、《俗語嵌套詩》等,還出版了《印度諸聖地朝聖指南》,將《入行論》 翻譯成了英文,完成了《欲經》的創作。與羅列赫合作,將藏文史學名著《青史》 翻譯成英文。將《法句經》由巴利文譯成藏文。更敦群培在印度參與了西藏革命 黨的組建,離開印度時,還特別考察了印藏邊界,並繪製了地圖。 因此,更敦群培被視為 20 世紀初期的知識分子、作家、藝術家。當時西藏 社會還很封閉,很少與外界接觸與交流,更敦群培更加顯得與眾不同,筆者認為, 只要論及藝術或文學,便少不了他。安多強巴表示他在三十歲到四十歲期間認識. 12. 寧瑪派:也稱「紅教」,寧瑪是藏語音譯,是古、舊的意思,為藏傳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法 ,由蓮花生大士創建。 13. 巴利文:是屬於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中古印度-雅利安語,與梵語十分相近。. 17.

(24) 了更敦群培,後者成為他的良師親友,對他人生的追求和藝術觀念起到了難以估 量的影響(從一九四六年更敦群培自印度回國,後入獄三載,直到一九五一年世 之間,安多強巴一直與他保持密切的接觸)。更敦群培是(一九 0 三至一九五一) 是西藏近代史上的一位奇增,一生著極多,從歷史,佛學到藝術,翻譯,語言, 地理。他寫的《白史》被認為是西藏歷史著作中一部沒有神話色彩,真正具有科 學意義的編年史。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天才的畫家。作為智者,他淡白名利,本 來他獲得考取拉讓巴格西 14 的資格,卻跟隨印度法師去境外考察和游歷。 因受根敦群培、安多強巴的影響,更因有 20 世紀 50 年代以後一系列重大歷 史事件的激發,西藏美術界形成了與時俱進的風尚,許多受過傳統繪畫訓練的畫 師嘗試新法,成就卓著者有益西喜繞、洛松西繞、次旺多吉等。20 世紀 50 至 60 年代,還有許多藏人青年紛紛報考內地美術院校,接受系統性的現代美術訓練; 而成為新時代西藏美術主力軍的西藏畫家強巴,將西藏現代美術推廣至世界一般 以「安多強巴」之名聞名。安多強巴以生動的攝影風格,以及創作達賴喇嘛、班 禪喇嘛的肖像而廣為人知,他是第一位到中國藝術學院學習美術的西藏藝術家, 也是西藏著名藝術家兼學者更敦群培(Gendun Choephel)的學生。 二、安多強巴(Amdo Jampa) 安多強巴 1914 年生於青海尖扎縣,其早年經歷幾乎與根敦群培一樣,自幼出 家、學畫,1942 年他從青海來到拉薩,同樣是進入哲蚌寺果莽扎倉學習佛法, 也是以繪畫謀生,並擁有相似的文人氣質,個性風流倜儻。只是時代不同,使得 根敦群培成為壯烈的悲劇,而安多強巴則能畢生執著於寫實繪畫,一生浪漫且長 壽。安多強巴於 1944 年還俗,1945 年在拉薩八廓街結識了旅印歸來的根敦群培, 這位「瘋聖人」對安多強巴的人生追求和藝術觀念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1956 年安多強巴在夏宮羅布林卡創作了西藏壁畫傳世名作《釋迦說法》、《權 衡三界》,從而確立了他在西藏美術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晚年的安多強巴每以. 14 拉讓巴格西 :藏傳佛教格魯派格西最高學位,相當於佛學博士學位。. 18.

(25) 藏人少女作模特畫度母,與西方文藝復興時的拉菲爾畫聖母有異曲同功之妙,傳 為西藏畫壇的佳話。1981 年中國美術家協會西藏分會成立時,安多強巴當選為 第一任主席,作為西藏現代美術的奠基人,安多強巴依靠他的影響和魅力,把改 革創新的精神延續下來,在弘揚民族藝術優秀傳統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承先啟 後的作用。雖然安多強巴的作品在西藏流亡社區是受爭論的話題,但他的作品受 到達賴喇嘛讚美,後來也受到中國當局的賞識。來自拉薩的一位西藏藝術家貢嘎 嘉措,也認識安多強巴,他說:「安多強巴是次於更敦群培的現代重要西藏藝術 家,也是在 50 年代,與其他有才能的唐卡畫家一樣,他是自己進修及創作,但 在那些畫家中,他最勇於嘗試與眾不同的事,很幸運地,他也在開始創作時,得 到達賴喇嘛的支持。」 安多強巴在拉薩哲蚌寺佛學院出家之後,學習唐卡繪畫。他為了陪同達 賴喇嘛到北京,而在 1954 年離開佛學院,後來留在中國,於李宗津門下學習, 李宗津擅長以西方繪畫技術畫傳統中國繪畫。根據西藏文藝報《Drangchar》中指 出:「安多強巴被稱爲在傳統三個藝術領域的天才,應用素描技巧處理特殊三度 空間。史上首次用油畫創造照相寫實畫像,來畫高層宗教人物。安多創造十分驚 慌傳統社會,並帶來新藝術潮流革命。 貢嘎嘉措表示人們看到安多的寫實作品都感到驚訝,並讚美其技術,但是 也有一些論爭,尤其是因為他畫的、尊貴的達賴喇嘛,看起來與一般人過於相近, 而『多元性』對他作品的影響力最大。有一次我在拉薩參觀他的創作畫室時,看 見他在學習 15 世紀的義大利宗教藝術,他的創作有些很明顯地受到義大利畫家 卡巴喬影響,卡巴喬使用鮮明又豐富的色彩、等技術,表現一種敘述風格。安多 強巴的作品已經在西藏很普遍。貢嘎嘉措說:「在中國對達賴喇嘛照片祭出禁令 (1996 年)之前,我所拜訪的全西藏的許多佛學院裡,在聖堂放置了一張大 幅達賴喇嘛的照片,這就是安多強巴著名作品中的達賴喇嘛的肖像風格。」 15. TIN : 西藏流亡雜誌(Tibet Information Net). 19.

(26) 安多強巴《權三界》壁畫. 安多強巴《達賴喇嘛年輕時的肖像》唐卡. 就西藏難民而言,安多強巴也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藝術家。舉例來說,在達 蘭薩拉南杰寺廟的〈三位國王〉是第一個被西藏難民主管當局拒絕的作品,但它 最後還是在附近的達蘭薩拉師範學校(Tsug lakhang)中央寺廟中發現。然而, 雖然安多在北京已經遭受社會寫實主義,但他沒成為社會主義者而成為一個現實 主義的畫家。不管外界批評如何,筆者在達蘭薩拉師範學校看過他的〈三位國王〉. 安多強巴《吐蕃三英主》. 作品,也讓筆者對繪畫產生興趣、好奇,並想嘗試不同的繪畫技巧,也認為他是 一位西藏天才及在西藏當代繪畫影響的重大人物。. 20.

(27) 三、羅布林卡西藏文化保護中心(Norbulingka) 羅布林卡西藏文化保護中心位於北印度喜瑪偕爾邦的(Sidhpur),是 1988 年以達賴喇嘛的名義註冊,依照傳統的西藏風格並基於慈悲菩薩四臂觀音菩薩的 符號而被宗教文化部建立,1995 年正式開幕,主要目的為推廣以及長期保存西 藏傳統文化,將培養西藏傳統文化藝術的繼承人,例如;經銷各種精品的金銅雕 塑、銅製佛像與西藏傳統偶人玩具、唐卡繪畫、唐卡刺繡、木雕、服裝等傳統手 工藝品等等。現在已成為一所副其實的綜合大學了。 羅布林卡是位於西藏拉薩西郊的歷代達賴消夏理政的地方,始建於十八世紀 40 年代(第七代達賴喇嘛),藏語意思是「珍寶園」。安多強巴 1956 年在羅布 林卡王宮從事創作。他以現代肖像繪畫技術與西藏傳統繪畫風格合併的方式畫此 王宮的壁畫。大部分的繪畫形式明確是傳統的,不過達賴喇嘛的肖像或其他部分 以寫實技巧來畫,其方式後來引起了新的繪畫潮流。此後,第十代班禅喇嘛要求 安多強巴畫他自己的肖像,安多也同樣實行了照相寫實主義風格。 四、西藏兒童村學校 (T.C.V) 西藏兒童村學校,英文名稱為「Tibetan Childrens Village School」 簡稱 「T.C.V.school」。1959 年,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帶領十幾萬西藏人,流亡至 印度北方的達蘭薩拉,成立西藏流亡政府,當時為了安頓流離失所的西藏孩童, 1960 年 5 月 17 日正式成立了"西藏難民兒童育幼院"。50 年之間,從該校畢業的 學生有 10811 名,其中兩千多名學生已從大學畢業。當代畫家當中特別出色的慈 仁南德也出身於西藏兒童村、另外著名畫家旦曾日斗在美國就讀美術學校以後來 TCV 學習美術。目前在校就讀的班級有學齡前班級至十二年級,共有 2173 名學 生和 132 位教職員。在印度境內各地所有的西藏兒童村學校都屬於西藏兒童村的 管轄之下。因此,整個西藏兒童村總部辦公室就設在該學校,由達賴喇嘛的妹妹 全權管理。主要分校有;上達蘭薩拉、拉達克、布熱索佳、貝拉庫佩、郭巴布、 下達蘭薩拉、巴底溝、拉達克杭裡西藏兒童村等。2008 年 8 月中的《破報》頭版 21.

(28) 文章〈穿越雪山和世界的耳朵──西藏流亡學校 TCV 的故事〉(作者陳思嫻), 是關於筆者洛桑丹增在西藏兒童村度過童年的真實故事。 筆者童年時,就開始展現繪畫才能,教師需要找學生畫海報、壁畫等時,經 常都找我負責。到了冬天,在聖誕卡片上繪畫,賺取一元盧比零用錢,也是每年 在學校的慣例。小學畢業之前,我曾參加全印度的西藏兒童村繪畫比賽,得過季 軍。父親希望筆者和哥哥在西藏兒童村學校接受 12 年完整的西藏教育,完成學 業後,我很有成就感,因為我所學並了解的,不只是針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歷 史及宗教等相關知識,而更重要的是接觸真正的流亡難民,感受他們的處境,思 考解決辦法,這即是父親希望我們學到的東西。 五、甜茶屋藝術協會(The Sweet Tea House Artist Association - STHAA) 1985 年之後,因鄧小平改革開放策略,許多在境外受藝術教育的西藏年輕畫 家回到西藏,開設了「甜茶屋藝術協會」,此團體主要目的是,籍由自己的繪畫 創作介紹西藏文化,成員只有西藏畫家,漢族創作者不可加入。後來,著名藝術 家貢嘎嘉措流亡到英國倫敦以後,再開設了「甜茶屋藝術協會」,同樣以西藏當 代藝術為主要展品。他希望,不僅是將重點放置於西藏藝術創造內部,無論政治 立場、情況、背景和教育,匯集來自世界各地西藏藝術家的作品,是西方從來沒 有的形式的畫廊。這棟坐落在東倫敦市中心作為藝術舞台的美術館,除了藝術創 作外,也收藏書籍、刊物和文章。參與者大多數是西藏境內藝術家,人數超過 20 名。 六、更敦群培畫廊(Gedun Chemphel Guild) 更敦群培(Gedun Chemphel,1903-1951),近代藏人史上的學術大師兼啟蒙 思想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獨具魅力。其傳奇而坎坷的經歷,飽含真知爍見的 論著,文采飛揚的譯作,辛辣諷刺的詩文,浪漫精湛的繪畫,閃耀著智慧的啟蒙 思想,離經叛道的言行,乃至放蕩不羈的個性,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更敦群. 22.

(29) 培的學術成就和啟蒙思想,是西藏文化、歐洲文化和印度等外來文化互相結合的 結晶。並形成其人格、學術品格和思想家氣質。 更敦群培誕辰 100 週年的 2003 年,十多位頗具前衛意識的年輕畫家聯合創 建了更敦群培繪畫工作室,並在拉薩八廓街開設了更敦群培畫廊,即一個畫家們 個人作品的展示場所,這些年輕畫家湊錢辦了一個長期的展覽。後來展覽成功, 更多的人跑來看畫,畫也銷售出去了。6 年後,更敦群培已經成為西藏當代藝術 家群落的代名詞,加盟的會員越來越多,目前已有 27 人。展覽還要繼續,場地 又不夠大,買畫的人不能老是今天跑到這位畫家家裡去看畫,明天再跑到那位畫 家家裡,關鍵是拉薩的當代藝術家已經形成陣營,需要一個更大的地方來集中展 示他們的作品。 七、當代西藏藝術網路畫廊(Mechak for Contemporary Tibetan Art) 當代西藏藝術網路畫廊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其任務是促進西藏文化的復 興,並培養具有潛能的西藏當代藝術家。現在西藏藝術家面臨的狀況是,在全世 界各個不同地方,幾位藝術家沒有互動與交流,作品孤立,該中心為他們準備了 可以交流的據點,將成為西藏內部從事創作活動者的文化橋梁。該中心的理念 是:如此努力,將有助於西藏文化活性化與生長。 不論是西藏境內或是流亡地點,當代西藏藝術可與西藏人對話,也可以藝術 介入今昔的文化環境並參與西藏社會。藝術家們創作目前尚未存在在這個世界的 空間,藝術力量有助於探求、創作、定義「文化」,讓我們在世界的變動中,仍 然能保持精神至上。換言之,該中心具有可以探求人類新創作出來的印象、理想、 價值觀等的能力,針對中國、印度以及西方國家的影響,也維持其平衡。目前會 員共有 18 名西藏境內當代藝術家、15 名境外藝術家。. 23.

(30) 第三章 西藏當代繪畫和傳統藝術的差異之分析 第一節. 西藏當代繪畫和傳統繪畫背景比較. 一、西藏傳統藝術(唐卡)的背景 (一)遠古時期 (1) 吐蕃王朝前後:西藏高原距今至少四千年前,即有岩畫萌芽,用來描繪生活 事物:游牧、狩獵、農業生活、建築裝飾美化等。(例如:阿里地區的札達岩畫, 推定年代為 3000~2000 年前的作品),最早繪畫記錄是山南的雍布拉康宮(西元 前 126 年)的宮殿壁畫。 (2) 吐蕃王朝(7~9 世紀):松贊干布時期以後,繪畫主題轉為與佛教有關的事 物為主,因建造大昭寺等工程,聘請印度、尼泊爾、中原等地區的大師繪製佛像、 藝術品等,促使繪畫技法篷勃發展,形成西藏獨特的繪畫藝術風格。 (二)中世紀時期 這時期出現許多繪畫大師,例如:雅堆.布貢巴、朵巴.扎西南迦、貢噶欽則等, 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技法風格與畫派,同時,也有不少畫論經典出爐,例如:《造 像度量如意寶》、《佛像度量顯宗明鑑》、《工巧明羯摩集》……等,這時期西 藏繪畫藝術邁向穩定健全的階段,奠定西藏繪畫的理論基礎和依循準則。 (三)近代 西藏繪畫藝術踏入成熟、欣欣向榮的階段,此時期在追求更完美細膩過程中,不 斷地在技法、題材、意境上突破與創新,出現一些新的畫派,例如:噶瑪噶(噶 爾)、新勉……等,進而創辦正規的美術教育,培育繪畫藝術人才。 二、西藏當代藝術的背景 西藏當代歷史上,有兩位「安多」:安多更敦群培與安多強巴,皆是知名 的現代畫家。在他們活躍的時代,西藏社會還很封閉,很少接觸外界文化,西藏 1959 年改變了其政治命運,隨後跟著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改善了教育制 度,後來為了迎合國際要求,西藏境內開放有限的宗教信仰及人權自由,也有許 24.

(31) 多藏人開始接受藝術教育,進入了西藏當代繪畫發展時期。西藏大學及境內藝術 協會培養出優良的繪畫人才,海外西藏當代藝術家貢嘎嘉措在英國倫敦開設了 「甜茶屋藝術協會」, 舉辦許多西藏當代藝術相關畫展,給予境內外藝術家交 流溝通的管道。 三 、西藏當代藝術和西藏傳統繪畫「唐卡」的定義. 傳統唐卡. 格桑現代唐卡. 「唐卡」意義之藏語(Thang-ka)的音譯,意思就是平地,一種平面繪畫在 布或紙上的宗教畫像。藏人也叫唐卡、孤唐或者唐孤,意思就是尊敬唐卡繪畫本 質的內涵,但筆者研究時,唐卡名字並沒有跟它的內容有很大的關系及很難找出 真正唐卡名字打來源。唐卡興起於吐蕃時期,可隨意移動,便於收藏。唐卡繪畫 是藏傳佛教中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簡單說就是一種卷軸畫,內容以宗教題材為 主。在西藏任何一座寺廟、佛堂以及信徒家中,都供有唐卡,作為修行觀想或弘 法佈道用。唐卡的製作方法主要有兩種;以絲絹綢緞為材料,用刺繡、編織、拼 貼或套版印刷等方式製作,或用顔料在畫布上直接繪製。作品無論是構圖、色彩、 線條,都流露出強烈的工筆風格。西藏當代藝術被認為是新藝術潮流,無論是什 麽地區,它主要以新藝術形式和當代思想來表現社會主題,並突破傳統文化,尤. 25.

(32) 其於西藏當代社會的藏傳佛教文化的價值觀。西藏當代藝術家表達他們自己的渴 望,以藝術來記錄並揭示當下西藏的狀態、發出現在的西藏人的聲音。由於他們 本身就是活在 21 世紀的西藏人,在這個極為動蕩的時代,以全球化和漢化為主 的多樣性從未如此複雜地交叉,衝擊著早已失去了在自我封閉中保持寧靜的雪域 高原民族。. 第二節 西藏當代繪畫與傳統繪畫已創作內容分析 一、西藏傳統唐卡畫家與當代畫家的身份差異 藏傳佛教唐卡畫家,與唐卡畫一樣,擁有長達幾千年的悠久歷史,這些畫家 藏語稱呼為「Lhapri pa」,其意思為畫藏傳佛教唐卡的藝術家,或畫佛、神、曼 陀羅題材的畫家。 唐卡是西藏藝術的瑰寶,那麼畫藝優秀的唐卡畫家是否如達文西、梵谷一 般,享有盛名、流芳百世呢?答案是否定的。藏傳藝術中,無論是繪畫或是雕刻, 作者一般都不署名,因為對畫師而言,作畫或雕刻的過程是一種修行。一個傳統 的畫師,除了本身的興趣與天份外,他必須有虔誠的宗教信仰,且須受過正統而 嚴格的宗教訓練,除了繪畫的專業技法外,還需背誦經書,熟記各種經典中的教 義、儀軌、圖像及度量,所以唐卡製作者通常也是「畫僧」,具備專業畫師與宗 教修行者的雙重身分。由此可知,一個唐卡畫師,對於畫中主題的構圖、形象、 比例、顏色等都不能隨意創造,一切必須遵守圖像與度量的規定去作畫,這也正 是唐卡藝術的限制所在,它的形式並不自由。然而,這一點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因為唐卡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追求美的本身,而是服務於宗教的工具。 同樣地,畫家之所以匿名,也是因為在這樣的宗教本質下,畫家原來就不是 以個人創作為目的,而是將繪畫視為一種奉獻,這同時也意味著否定個人主義。 因此,必須用另一種角度來欣賞唐卡。而西藏當代藝術家是 21 世紀的西藏人, 創造新藝術技巧、多元繪畫模式及特殊方針來呈獻藝術作品,可作為非傳統文化. 26.

(33) 且非古董文物,以多種繪畫風格方式創作藝術。在西藏歷史上的唐卡藝術是傳統 文化的重要元素,給社會帶領意識形態,然而在西藏文學裡,藝術、繪畫、素描、 甚至藝術家,皆是難以找到的詞。. 德珍《日魔-Rimo》2007,油畫,89 x 100 cm. 德珍(Dedron)是 1976 年出生於拉薩的一位女性當代藝術家,1999 年畢業 於西藏大學美術系。她的繪畫作品《日魔-Rimo》是藏語的繪畫之意,講述了藏 語繪畫概念及詞彙來源,這也許不真實,但其意義確定存在於藏人之間。「Rimo」 藏語是指山區和女孩。藝術家稱呼「Rimo khey pa」時,特別指稱繪畫作家。 80 年代,就西藏歷史而言,是一個傳統唐卡繪畫重新復活的關鍵時期。當 時唐卡繪畫創作大師 Tenpa Rabten 還健在,他培養許多年輕一代的傳統唐卡畫 家。知名西藏唐卡畫家 Sherab,他擁有廣泛的佛像知識,也曾看過許多佛文繪畫, 例如:測量與比例之佛像、續測量與比例之佛像……等,那些供他繪畫的踏實基 礎。他的導師安多強巴,大大影響了其繪畫風格與概念,也在西藏各社區的寺院 裡,創作了許多唐卡繪畫及宗教壁畫。 另一方面,西藏當代藝術家,例如:貢嘎嘉措、洛桑嘉措、旦曾日斗、蓋德 等,也擁有唐卡繪畫的傳統風格,但他們堅持使用不同的西藏藝術味道,換言之, 他們的創作是傳統和現代的融合。參考下列的兩幅畫,如圖①示,是傳統唐卡,. 27.

(34) 依照傳統繪畫規則,線條優雅,色彩豐富,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圖②則是當代 繪畫,. 觀世音菩薩(傳統唐卡). 貢嘎嘉措(2007)《天使》. 以鉛筆畫的黑白傳統唐卡為背景,上層以貼紙製作抽象影像,背景以白色為主, 顔色淡薄,但主題卻是「多種顔色」,表示畫家生活在現代社會當中,特別是外 界文化對於自己内在世界的影響,而有所感。那些貼紙都是麥當勞、可口可樂或 星巴克等代表現代性的標簽,表示「現在藏傳佛教已經傳到西方地區、甚至到全 世界,標簽最大的特點就是符號性,隨便貼在街頭廁所,現在藏傳佛教也是一樣, 被很多人亂用,變得太隨便,其價值也在逐漸消失」,由此可知,畫家該具有傳 統背景。 二、傳統與當代西藏繪畫的主題分析 (一)傳統與當代西藏繪畫的美學與繪畫理論 藏傳佛教認為唐卡藝術是一種審美精神,傳統唐卡繪畫行為及其過程非常重 要。與古典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一樣,視覺繪畫作為現實的副本,不能反映事實真 相。正如柏拉圖的思想,西藏古典藝術概念符合同一概念,佛像畫的唐卡畫只是 一個畫家心裡真實佛像的副版,銘記著藏傳繪畫。 28.

(35) 因此,在唐卡藝術概念以及習俗裡,身為創作者和藝術創造是不可或缺的重 要傳統。全程需要精致技術,完善掌握圖像的原則。組成一個唐卡是要使用最好 的天然有機顏料的高度幾何學,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非常深刻的象徵意義之場 景描述,以便捕捉其本質及精神。 「唐卡外交」是西藏歷史上出名的一件外交對策,將糖卡作為贈給鄰國的 主要禮物,以達到文化交流及政治和諧。藏傳佛教藝術不僅為西方人接受且欣 賞,也是喜瑪拉雅地區(印度、尼泊爾、不丹)民間生活的一部分及精神來源。 雖然西藏當代藝術家在民族文化價值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傳統社會的貢獻,不能 相提並論,這樣比較並沒有什麼意義。研究西藏藝術的先趨、義大利學者杜齊 (Tucci,Giuseppe)曾說過: 「西藏藝術的職責是用視覺形式,傳播同樣的宗教內容。」充分說明西藏藝術與 宗教,其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傳統與當代西藏繪畫的產生純動機 在傳統西藏社會,唐卡的成果是一項神聖的人權三人:喇嘛、宗教醫生(藏 醫)及唐卡藝術家。執業醫師,在徵求了律師資格佛教喇嘛,教訓是神的形象的 西藏先賢祠是最有利於他或她的精神的做法。然後邀請唐卡畫家到他/她的家, 和主辦了藝術家的最好的接待期間的繪畫過程。如果被請求神是特別困難的或不 尋常的,藝術家徵求了達賴喇嘛澄清方面的形象。為了使唐卡成品值得醫生的衷 心奉獻,提供和冥想的做法,唐卡畫家的意圖產生了一種純粹的自由所有自私的 動機,並進行了任務歡樂的主意。沒有討論價格秩序放在和唐卡不被認為是單純 的商品巴士作為一個有生命力的表達開明的能源。執業醫師必須願意耐心等待, 不要急於藝術家。合併後所產生的能源實現西藏的虔誠的醫生和集中藝術家使成 品唐卡特別是神聖的。在現代社會,唐卡有必要制定價格的,但在舊西藏是一個 藝術家支付任何醫生或認為有能力是適當的。藝術家感到感激和幸福的,無論大 小或質量上的付款方式。. 29.

(36) 三、傳統與當代西藏繪畫的內容與風格分析 (一)在東西方美術史上,唐卡屬於沒有走樣的傳統藝術門類,原汁原味地 反映了佛教精神。從某種意義而言,唐卡與西方的宗教繪畫有著許多的相通之 處。早期古典藝術,通常指與希臘、羅馬藝術或思想有關的潮流。它包含了完美、 永恆,以及希臘人對於生活觀的價值判斷;強調思考的秩序和明晰性,精神的尊 嚴和寧靜,結構的單純和均衡,以及比例的勻稱。在世界藝術史上,早期古典藝 術和基督教藝術也稱為高級藝術。如同西藏傳統繪畫唐卡反映藏傳佛教和傳統文 化的核心價值。西藏古典藝術思想是一個傳統和神聖的民間藝術。西藏文化完全 取決於其佛教(Dharma),並提出自己的藝術形式成為完全獨特以及在世界上神 秘的藝術風格。古董收藏家對西藏傳統藝術在許多全球性博物館的評價很高以及 有代表西藏文明在世界藝術性的價值。藏人傳統的藝術形式表現出藏傳佛教的強 烈存在和力量。因此,我們通常生活在傳統文化的社會,但外國認為是一個傳統 藝術。. 傳統唐卡. 抽象唐卡. 而在同樣社會,也有另一種新藝術表現形式,它演變而開始產生了一種新藝 術標籤,視為西藏當代藝術以及關注更多在西藏和西藏社會的生活與個人變化當 30.

(37) 中經歷的主題。雖然傳統藝術影響西藏當代藝術運動以及創作審美概念但它想帶 來當代藝術價值觀與貢獻多元化的藝術風格,趣味和同時保護傳統的價值,也作 為一個傳統文化和當代西藏社會的重要橋樑作用。 唐卡的題材廣泛,含佛教內容的佛本尊像、護法神像、祖師像等,也有歷史、 民俗的內容,幾乎包羅了西藏生活的所有內容,有「西藏的百科全書」的稱呼。 筆者認為,西藏當代畫家也可畫出唐卡,但或許少了傳統習俗過程及信仰的洗 禮。依據西藏傳統藝術發展的論據,唐卡繪畫從早期至今日藝術性質越來越高。 (二)風格及其表達內容 從主要藝術形式而言,唐卡藝術表現並反映其獨特性,色彩豐富,線條優美, 以宗教圖案呈現技術和佛教哲學。在西藏傳統社會上西藏古典藝術具有高度的機 動性,唐卡繪畫是很典型的宗教佈道佛經。 但西藏年輕一代當代的繪畫風格及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從古典繪畫 以寫實主義,抽象或表現主義風格,甚至立體現代派。在創造多元的繪畫作品, 西藏當代藝術家正在推動的界限,所謂“西藏"藝術的先行者。 在佛學裡,在佛教金剛乘的修持道中,觀想諸佛示現的形象非常重要,因此 圖像成為西藏藝術中一個關鍵性的因素。早期的西藏藝術中,表現諸佛的手法相 當直接,如此毫無保留的衝擊著觀者;晚期的西藏藝術中,諸佛及其所住的法界, 呈現出一種理想化的和諧感。兩種例子中,覺悟境界的實相,似乎皆與我們的世 俗實相合為一體。描繪這些悲智化現的佛像時,最重要是要精準正確,而又不加 造作。藝術似乎是打破「幻想的面紗」,對於絕對實相所散發出的力與美,提供 一個完全相同的、同時具現的形象。表現佛像的手法,因時、因地、因人(藝術 家)而有所不同。. 31.

(38) 第三節 西藏當代繪畫與傳統繪畫的藝術形式與過程 一、傳統繪畫的藝術形式 唐卡的繪製,無非是為了教化大眾與宣揚佛法,或是作為個人修行之用,因 此選用佛本生及傳奇故事來說明宗教的教義,比如釋迦牟尼的誕生、成道、初轉 法輪與涅槃的故事。密宗義理的傳達則以五方佛像為主,藉由圖像的象徵意涵傳 達教義。此外,菩薩、羅漢、金剛、護法及藏人的聖者與歷史人物也是常見的題 材,例如蓮華生大師、宗喀巴大師與史上知名喇嘛的畫像。除了宗教類別外,尚 有醫藥、天文曆算的題材。依所用材料不同,可分為國唐和止唐。國唐是用絲綢 等拼貼縫合、編織等方式製作,又可分為絲面、繡像、絲貼、手織、版印 5 種。 止唐是用顏料畫在布上,表現形式有金唐、赤唐、黑唐等多種,有的還有珠寶鑲 嵌其間。. 傳統唐卡的初架構. 完整的唐卡畫作. 傳統的技巧結合信貸概念. 筆者認為,傳統畫主題的主要元素與結構,就佛像而言,畫面的主題是佛像、 神像及曼陀羅,由於古代繪畫的目的是傳達佛道,因此主題繪製在畫面中間,有 助於傳教目的。傳統神像豐於優雅的線條,使得信徒看清楚主題(神)。顏色單 純且明亮。畫面是平面畫,通常可看出傳統宗教符號、傳說中的吉祥動物、及法 器,在藏傳佛教各有含義。畫面也可看出圓圈,代表佛像後光,也代表曼陀羅的 佛教概念「輪回」。整體來說,畫面架構以及色彩具有協調,帶來宗教價值。筆 者雖然認為用現代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傳統繪畫缺少創造力,沒有發揮個人特色 32.

(39) 的空間,但是,傳統繪畫直接代表集合體內的宗教信仰,而不代表個人意識,因 此它在西藏社會(含當代)具有核心價值,給信仰者帶來精神上的撫慰。. 二、傳統唐卡繪畫過程 (一)畫師心態 產生純動機 (二)唐卡材料的準備 製造帆布 → 調合顏色 → 畫筆製作 (三)唐卡繪畫 基本畫線 → 繪畫開始 → 重畫線和素描 → 詳細信息 → 主題(神體)上色和最後畫 → 金礦的應用 → 點睛開光 (四)雲錦 (五)喇嘛的祝福 佟成明說,正因為虔誠的佛教信仰,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唐卡畫工始終堅持 使用相同的原料、相同的色彩、相同的尺寸以及相同的繪畫技法,為我們留下了 一筆極其寶貴的藝術財富。「當我們面對一幅唐卡的時候,內心會自然而然地產 生一種寧靜,這並不是迷信,而是唐卡繪畫經典的形象、符號、色彩、尺寸等一 系列因素形成的效果。」佟成明把唐卡的這種特性稱為「視覺療法」,即對人的 視覺心理治療——人通過觀賞唐卡,由眼入心,從而達到內心的平靜。 唐卡中的各種神像,都是嚴格按照佛教度量經的形象、尺寸大小來繪製的, 其神態表情、動作姿勢,都有嚴格的規範;神像身體各個部位的尺寸、比例,也 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這些視覺形象通過人的眼睛,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心理暗 示作用。在顏色方面,唐卡也有獨特的講究,因為不同的色彩通過人的心理暗示, 具有不同的視覺效果。通常我們在唐卡當中見到的紅、黃、藍、白、綠五種顏色, 都與五行一一對應,也對應著人體的五臟——肝、膽、脾、胃、腎。畫中的色彩 通過眼睛進入人體,統攝五臟,使人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佟成明舉了一個例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ome ‘pictures’ are not really pictures, but rather are windows to Plato’s heaven.”,見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 of Proofs and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f the play incorporates the use of (a) flashbacks to an earlier tim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aracters (not the main focus of the play, but perhaps the

It is my pleasure to welcome our special guest Miss Linda Chu, the chairperson of the New Life Group, and all of you to our annual Cultural Festival. The Cultural Festival is

If a contributor is actively seeking an appointment in the aided school sector but has not yet obtained an appointment as a regular teacher in a grant/subsidized school, or he

Schematic phase diagram of high-Tc superconductors showing hole doping right side and electron doping left side.. The common Features in

The temperature angular power spectrum of the primary CMB from Planck, showing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seven acoustic peaks, that are well fit by a simple six-parameter

另外關於前現代的 西藏醫學發展與佛教關係的探討,參考 Gyatso (2015), Being human in a Buddhist worl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early modern Tibet,

The relief fresco "Stories of the Buddha's Life" embody the advancement of life education: a profound outlook on life, religion and life and death, ultimate car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