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推動終身學習之侷限及因應之道 / 66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推動終身學習之侷限及因應之道 / 66"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8(8)

,頁 66-69

自由評論 第 66 頁

推動終身學習之侷限及因應之道

陳盈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人事室專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生

一、

前言

因應急遽變遷、知識爆炸及科技發展快速的社會,每個人都應持續充實新 知,以應付各項變化,而需終身學習,其使命係將正規的學校教育及非正規的各 種學習機會兩者做整合(楊國賜,2014)。此外,在國際組織的積極倡導下,各 國致力於全民終身學習的發展(吳明烈、李藹慈、賴弘基,2010),基此我國自 2002 年制定〈終身學習法〉,期間歷經 3 次修正,將推動終身學習由理念逐步落 實於政策(許慧卿,2006),該法第 3 條將終身學習定義為「個人在生命全程中所 從事的各類學習活動」。而以公部門為例,公務人員終身學習之推動,除訂有「公 務人員訓練進修法」,行政院並配合另訂「行政院及所屬機關學校推動公務人員 終身學習實施要點」,其開宗明義為建構核心能力導向之學習機制,並營造豐富、 多元學習環境,以廣納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機會之意旨,以上各項法制之建立期能 由公到私,厚植國人正視終身學習落實的態度,惟其推動仍有其侷限,以下進行 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

二、

推動終身學習之侷限

(一) 忽略學習的本質 進修是否具成效,關鍵在於學習者是否獲得使其有用之能力,其非盲目地進 修,為取得時數而學習。為發自內心,瞭解學習的本質、工作之所需及興趣之所 在為要。以公部門為例,學習時數取得情形,其依相關規定將終身學習情形納入 陞遷評分或考績獎勵機制,雖美其名將終身學習制度激勵化,以強化其實施效 果,惟經觀察部分人員,係將終身學習淪為「衝時數」的功能,雖有取得數位學 習時數,學習效果卻未知,時間的累積並不全然為其效果之呈現。這些形式化、 虛應故事及消極被動參與課程的情形,形成追求時數累積,而非落實終身學習, 已為目標錯置(許峻嘉、呂育誠,2016),忽略學習的本質且乃其侷限之一。 (二) 缺乏學習時間 有關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OECD)最新資料,我國工時 2034 小時, 全球2016 年工時排名第 5(許湘宜,2018)。由此觀之,國人工作之餘從事終身學 習活動之時間十分有限,面對繁重的工作,休息時間已所剩無幾,要進一步參與 學習課程的動機即有限。爰此,保持參與學習的動機及誘因十分重要,公、私部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8(8)

,頁 66-69

自由評論 第 67 頁 門理應重視終身學習議題,提供工作之餘進修之各項途徑或是提供公假進修之機 會,以減少學校及業界知識之落差,可因應時代變遷汲取所需知識。 (三) 終身學習機構資源須整合健全 目前終身學習機構資源,各級學校、企業間之整合尚待加強,其中策略聯盟 與夥伴關係的建立也處於發展階段尚未成熟,以致各機構各行其事、資源重覆浪 費、缺乏縱向聯繫、中央與地方的資源分配不均之情事出現,其中不論是在方案 內容規劃、資源分配等等事項,整合機制之缺乏,對於各項終身學習實施成效的 評鑑也難有依據,相關的推展工作,機制整合健全後才具有其正當性(吳明烈、 李藹慈、賴弘基,2010)。基此,政府對於終身學習雖有各項補助挹注資源推動, 而其機構網絡資源之協調與聯繫仍待發展健全。

三、

推動終身學習因應之道

(一) 學用合一,提升學習動機 終身學習已為勞動市場參與者累積人力資本之方式,而具有促進職業能力開 發、提升、轉化等加值功能(王素彎,2018),只有配合職涯發展及興趣的聯結, 引發學習帶來的成就感與求知慾,達成其專業進展,宜配合不同學習者之專業技 能加以充實,如終身學習與技能認證之結合(許峻嘉、呂育誠,2016),因學習過 程中,內在動機較外在動機更具有持續性,學習成果也較好。因此,提升內在動 機並脫離需督促的被動學習環境,學習者可由將進修的內容,轉化成工作之能 量,提升學習的意願,並加強回饋機制的建立,發展質量並重的終身學習。 (二) 創造多元的學習途徑 因應進修時間之不足,可藉由多元學習途徑彌補時間之不足,從行動學習的 應用相關研究,可知我國包括各種教育領域及民間企業實施得十分廣泛(陳俊 廷,2017),以公部門為例,2016 年整合 e 等公務園之學習平臺,即提供以 app 方式進行微學習、電子書、直播課程即開放式課程,達成公部門數位學習「單一 入口、多元學習、完整記錄、加值運用」之目標 (王逸芯,2016)。讓人隨手運 用短暫片刻時間,就能簡易的取得學習資源,輕易掌握個人時間及各項需求。強 調與科技之接軌,利用科技的日新月異,打破傳統學習模式,學習管道不僅止於 學校,即時知識的取得,除有益於終身學習的推展外,其便利性、彈性的優點, 更能補足城鄉差距所帶來的學習落差(吳明烈、李藹慈、賴弘基,2010)。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8(8)

,頁 66-69

自由評論 第 68 頁 (三) 教育資源的共享 訓練機構可積極發展自身特色,並參與策略聯盟公部門可與民間團體進行訓 練合作,或與大學院校建立合作關係,就近可取得學習資源,公私部門協力打造 一整個教育科技生態系,透過分享擴大學習環境,提升公、私部門參與終身學習 之意願,透過合作網絡的建立,資源達到互補效果(吳明烈,2007)。108 年教 育部規畫結合民間力量,啟動「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圈」,推動辦理社區大學、 公共圖書館、樂齡學習中心及樂齡大學等措施,提供大眾終身學習多元途徑(黃 朝琴,2019),其為資源整合之實際作為;另因應少子化,各級學校也可另闢出 路,積極研發相關課程,其中更可充實成人在職教育之內涵,設計更切合產業需 求之學習課程,促進學界及產業界的交流,政府補助的不再消極挹注資源,而是 積極的投資,強化學習機構服務品質及經營成效,形塑學習的文化。

四、

結語

綜上,終身學習推動需要建立完善的機制,各界應予重視。推動終身學習, 必須建構完整的學習架構與策略,包括評估需求、動機、誘因的強化、輪調、知 識傳送與評量等面向來努力(Westover,2009)。政府應扮演居中協調之角色並整 合產官學界各方意見,進行整合及任務分工,據以擬定終身學習推動策略,並建 立學習網絡,擴展學習管道,以符科技創新時代之需。除整合學習資源外,著重 終身學習的本質,為自我導向的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有意識的準備學習、任務 導向與需求導向之學習,期使學習者學習時擁有相當之愉悅感,而持續參與,達 成全民終身學習之願景。另一方面,終身學習後續成效評鑑與管控也另須重視及 建置,其成效可益於國人教育素養及我國國家競爭力之提升。 參考文獻 n 王素彎(2018)。推動新世代職業訓練法的必要性。經濟前瞻,179,123-128。 n 王逸芯(2016)。《通信網路》公部門線上數位學習,遠傳參一腳。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703003137-260410?chdtv n 吳明烈(2007)。建立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的策略聯盟作法研議。師大學 報,52(3),1-18。 n 吳明烈、李藹慈、賴弘基(2010)。我國終身學習的發展困境與因應策略。 台灣教育,666,13-25。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8(8)

,頁 66-69

自由評論 第 69 頁 n 許峻嘉、呂育誠(2016) 。為了學習還是為了時數?落實公務人員終身學習 的商榷。取自http://epaper.hrd.gov.tw/177/EDM177-0502.htm n 許湘宜(2018)。薪資環境嚴重失衡 台灣工時全球第五。取自 https://n.yam.com/Article/20180517114698 n 許慧卿(2006)。我國終身教育政策執行模式之研究-以終身學習法為例(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n 陳俊廷(2017)。推動我國公務人員終身學習的創新策略—從數位學習到行 動學習()。取自 http://epaper.hrd.gov.tw/189/EDM189-0503.htm n 楊國賜(2014)。終身學習的新思維與新方向。台灣教育,689,2-7。

n Westover, J. H. (2009). Lifelong Learning: Effective Adult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for Working Professional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1、由各評選委員就評選項目及權重,填寫評選表一份(如附表三 之一、三之二、三之三及三之四)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教育統籌局 第 15頁 二零零三年二月. 諮詢文件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