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Copied!
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三節說明。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 設;第三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家庭是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的場所,其對於個人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而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子女認同最早、接觸最深的對象(楊淑萍,民8 4 ),父母 與子女間早期的互動關係 ,將影響親子之依附關係的建立 。「依附」係指個人早 期與父母之間,經由互動所建立強烈且持久的情感連結 (Ai n s wo r t h,1 9 8 9 ),此 連結所提供的情感支持與親密感,不僅有助於個體在嬰兒時期的生存,同時也會 影響個體在各階段的發展與適應 (Bo wl b y ,1 9 8 2 )。 就客體關係理論來說,我們現在與他人所發展出來的人際關係型態,其中有 相當多的成分是我們早期和重要他人互動時的內在客體關係的重現 。依附理論 和客體理論都認為個體早期與照顧者間的關係 ,會內化為認知情感的基模,此 認知情感的基模的內容和結構會影響個體的期待 、感覺及人際關係的行為模式 ( Le v y, Bl a t t&Sh a v e r , 1 9 9 8 ) 。 依附關係建立時期主要在人生早期的嬰兒期與孩童期,但是依附關係卻不是 靜止的,它是一種動力的過程,長達人生的全部歷程(Bo wl b y , 1 9 8 8) 。所以後和 父 母的依附風格會影響日後入學的同儕關係 ,甚至以及日後和伴侶的親密關 係。蘇 建文(1 9 9 7 )研究發現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關係愈好 ,其對友伴的 依附關係也會較好,若對父母的不滿愈多,對有伴的不滿與疏離感也會較多。黃 凱倫和蘇建文(1 9 9 3 )研究發現與母親依附關係較佳之幼兒,其社會能力較好, 較受同儕歡迎。依附理論和這些研究看來對父母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到日後對他人 的依附風格,乃致影響和同儕的人際互動 、及社會適應。. 1.

(2) 從依附理論和相關文獻看來,依附的研究對象,大多以嬰幼兒或兒童及成人 階段的研究為主,結果亦多呈現出嬰幼兒時期與父母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到青少年 及成人日後對他人的依附關係,乃致影響和同儕的人際互動及生活適應的結果 。 個體發展至青少年時期,由於一方面想尋求獨立自主,一方面又無法完全脫 離父母,加上必須面臨身心各方面的轉變,壓力急遽增加;而父母本身也因子女 的改變必須調適自己的角色。因此,在雙方皆須面臨轉折時,常常在互動方式不 當的情況下造成親子間的衝 突(李惠加,1 9 9 7 )。然而,有研究發現,青少年早 期對父母仍維持相當正向的情感依附,而此情感依附將提供個體安全感需求的滿 足,並影響青少年的適應情形(孫世維,1 9 9 4 )。 然而國內至目前為止,以依附關係多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而國中階段是 人生發展的重要一環,其不同的依附關係在同儕人際關係的影響為何,實為值得 深入研究的議題,因此,本研究擬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依附關係在同儕 人際關係上是否有相關? 父母的職業、社經地位、教育背景、家庭和諧程度、家庭結構、手足關係等 對青少年的發展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洪聖陽,2 0 0 2 )。陳香利(2 0 0 6 )國小學 童的家庭結構、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結果指出,國小學童的幸福感會因 性別、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婚姻狀況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而國 小學童的幸福感會受其家庭結構與對母依附風格的交互作用影響。李玉蟬(1 9 9 6 ) 的研究發現,家庭生活條件不利、家庭氣氛不和諧、父母管教方式不當與父母情 緒不定等因素,都是學生暴力行為的可能成因。社經地位較低之家庭,父母比較 不關心子女的生活狀況,缺乏引導子女正確的價值觀、抱負與動機,親子關係亦 較差。 在同儕關係方面,吳美琦(2 0 0 3 )發現中高家庭社經地位之中部地區國中生 的同儕關係滿意度顯著高於低家庭社經地位者 ;陳怡君(2 0 0 4 )也發現台北縣國 中學生的同儕關係會因為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 而有差異,但事後比較未發現組別 間有差異;而楊錦雲(2 0 0 4 )卻發現不同社經地位的新竹縣國中生所知覺的同儕 關係沒有差異。家庭背景因素對青少年的行為及發展有密切的關係,但對於國中 階段青少年的同儕人際關係則無明確之研究 。 近十年來,依附理論的研究已由人生早期的嬰幼兒期 ,發展為全人生取向, 研究的年齡層廣泛,從嬰兒期、學前兒童、青少年、大學生、成年人乃至老年人,. 2.

(3) 主題也包括愛情關係、人際關係、生涯發展、情感發展、壓力因應到人格特賭上, 這些研究顯示依附在人生的嬰幼兒期 、青少年期、成人期乃至老年期等不同階 段,與個體的心理健康、社會能力與情緒穩定發展都有關係,是個體與他人相處 的基礎,影響個體生命各期的行為表現 。 研究中,甚少針對國中生以性別、年級、出生序及家庭背景變項為研究變項, 探討依附關係、及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性。Gr a d y (1 9 7 9 )認為男女在相同的環 境與增強下,表現出來的行為應該沒有性別上的差異 ;Fe e n e y&No l l e r (1 9 9 6 ) 也認為有關親密關係的理論研究,如果能對性別的差異性加以探討,理論將會更 完整。加上依附關係在性別、年級、出生序上是否有差異的相關研究方面尚無定 論,故本研究將以基本背景變項、家庭變項來探討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 係之相關。.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具體的研究目的為 : (一)探討不同背景國中生在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上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不同家庭背景國中生 在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 上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的相關情形 。.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擬定的待答問題如下 : (一)探討不同背景國中生在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 上是否有差異? (二)探討不同家庭背景國中生 在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 上是否有差 異? (三)探討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間的關聯 性為何?. 3.

(4) 二、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以下之研究假設 : 假設一:不同背景國中生在依附關係 與同儕人際關係有差異 假設 1 1 :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依附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 假設 1 2 :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同儕人際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 1 3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依附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 假設 1 4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同儕人際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 1 5 :不同出生序之國中生在依附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 假設 1 6 :不同出生序之國中生在同儕人際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家庭背景國中生在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有差異 假設 2 1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依附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 假設 2 2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 同儕人際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 2 3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依附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 假設 2 4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 同儕人際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 2 5 :父親職業不同之國中生在依附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 假設 2 6 :父親職業不同之國中生在 同儕人際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 2 7 :母親職業不同之國中生在依附關 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 2 8 :母親職業不同之國中生在 同儕人際關係量表之得分有差異。 假設三: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間有 顯著相關存在。. 4.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茲將本研究有關之重要變項與有關名詞,做以下之概念性與實際性定義,並 將其於本研究相關量表中相關因素與評量標準加以界定 。. 一、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a t t a c h m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是指嬰兒與依附對象之間強烈而持久的情 感關係(Bo wl b y , 1 9 8 2) ,是一種雙向的、互相依存的關係。此情感結一旦形成, 個體會經常與此對象互動,希望能維持親密感,並且將對方視為重要、獨一且不 可替代的(Ai n s wo r t h , 1 9 8 9) 。本研究以 Gr e e n b e r g和 Ar ms d e n於 1 9 8 7年根據 Bo wl b y 的依附理論編製的 I PPA為依附關係測量之理論基礎 ,並參閱國內外多項研究所 編製之量表,自編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 。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的「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上的得分,作為依附關係品 質的指標。總量表共 4 5題,包括「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和「同儕依附」三 個分量表,每一分量表皆包含「信任」 、 「溝通」以及「疏離」三個因素,各項依 附分量表總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的依附關係愈佳;反之,則表示受試者的依附 關係愈差。. 二、同儕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思想、感情,與他人交互作用、互相影 響的歷程。同儕人際關係係指個人在學校與其他同學互動交往的情形與程度 。本 研究以受試著在陳李綢、蔡順良(2 0 0 6 )所編製之「同儕人際關係量表」的五個 分量表得分為判斷標準,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之同儕人際關係能力越佳。茲分述 如下: (一)人際支持:代表個人在遇到挫折或困難時會尋求家人 、親戚、同學、 老師或朋友的幫忙和協助。在人際支持分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人際 支持程度越 高。. 5.

(6) (二)解決衝突:代表個人在與同學或朋友相處或交往的解決衝突能力 。在 解決衝突分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解決衝突能力越高 。 (三)人際認知:代表個人瞭解自己在班級或團體中的地位和角色的程度 。 在人際認知分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人際認知程度越高 。 (四)人際需求:代表個人在班級或團體中所需要的自信及安全感的程度 。 在人際需求分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人際需求程度越高 。 (五)人際互動:代表個人在與同學、朋友、家人相處的情形及交往的程度。 在人際互動分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人際互動程度越高 。. 6.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旨為探討國中生之依附關係與其同儕人際關係的相關性,為探討與 此研究相關之理論內涵與研究結果,茲以依附關係、同儕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 究,以及兩者間的相關研究等三部份 ,分別作相關文獻之整理與論述如下 :. 第一節. 依附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依附關係之理論背景. 人際間的各種關係中,孩童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是最早建立的,客體關係理論 提到母親與孩子的共生-分離過程所形成的關係是日後人際關係的基礎。依附理 論(a t t a c h me n tt h e o r y)是由 Bo wl b y在 1 9 5 0年代所提出,理論結合了許多理論觀 點,其中包含精神分析學、行為學習理論、認知發展理論、客體關係理論、動物 行為學以及系統理論等,茲摘要分述如下: (一)心理分析論(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t h e o r y) Fr e u d以本能驅力的觀點來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 ,他認為嬰兒會形成對母親 的依附,是因為母親餵奶消減了嬰兒飢餓的壓力與不快,使處在口腔期的嬰兒能 獲得快感而滿足,是故母親為嬰兒尋求安慰及獲得情感的主要對象,所以嬰兒「本 能的」接近能滿足需要的人,如此嬰兒一方面可滿足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 壓力獲得安全感,進而與母親之間形成一種心理上的依附關係,此關係會成為往 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 (Ai n s wo r t h,1 9 6 9 ) 。 (二)社會學習論(b e h a v i o r a ll e a r n i n gt h e o r y) 社會學習論學者認為依附是由原始驅力所引發的次級驅力,照顧者與間之互 動乃互相強化並控制對方之行為 (黃素英,1 9 9 4 )。在不斷經由照顧者與食物 、 親密接觸等刺激的連結,讓嬰兒漸漸了解照顧者出現即代表需求將被滿足,透過 此學習歷程,嬰兒學會要與照顧者接近並引起照顧者的注意 (紀怡如,2 0 0 2 )。 亦即依附行為是由於母親滿足了嬰兒身心需求 ,再經由增強過程而自然產生。. 7.

(8) (三)動物行為論(a n i ma lb e h a v i o rt h e o r y) Bo wl b y認為心理分析論及學習理論皆以降低驅力的動機模式來解釋嬰兒對 母親的情感依附,此觀點並沒有解釋整體的依附現象,因此加入動物行為學的進 化觀點,將依附視為個體為求生存而必須發展的行為或特性 (Ai n s wo r t h , 1 9 6 9)。 由於人類在嬰兒期與其他動物一樣為了要生存下去,需藉由傳出訊息來得到照顧 者的接近與保護。而嬰兒要達成照顧者接近與保護的目的,除了仰賴本身傳出訊 息之外,也需要照顧者對此訊息有所回應才能完成。而母子間之依附關係,正是 為了此目的;它能保護幼童、避免痛苦、避免被襲擊或減少恐懼(張秋蘭,2 0 0 0 ) 。 (四)認知發展論(c o g n i t i v e d e v e l o p ma t a lt h e o r y) 認知發展論學者對親子依附關係發展的解釋 ,源自 Pi a g e t對認知發展之研 究。Pi a g e t認為,嬰兒與母親形成情感連結之能力 ,端視其認知發展程度而定 。 嬰兒出生七至九個月,即感覺動作期的第四個階段,因智力之發展,使嬰兒能區 分熟人與陌生人,並能對其身邊的人有所選擇,藉由物體恆存概念,與母親產生 穩定基模,進而形成依附關係(許瑞蘭,2 0 0 2 ;Ai n s wo r t h ,1 9 6 9 ),因此,人恆 存概念之發展與依附行為之品質具有密切相關 。 (五)客體關係論(o b j e c t r e l a t i o n st h e o r y) 客體關係理論中有許多觀點也對 Bo wl b y產生重大影響。客體關係理論著重 個人與客體之間的互動關係,因其互動關係將影響內化的客體表徵,形成對自己 與他人的內化形象,此觀點與 Bo wl b y所提之「內在運作模式」十分相似。而客 體關係理論所指的客體(o b j e c t )就是人際關係中的重要他人(特別是母親) ,此 重要他人與嬰兒的互動經驗會透過內射、內化、分裂和投射認同等機轉,逐漸形 成穩定的自我表徵和他人表徵,進而影響個人的期待和感覺。如果個體的早期客 體關係發展不順利,將會導致日後的心理疾病或人格結構上的缺損和不統整 (Cl a i r , 1 9 9 6) ,這和依附理論認為個體與父母的依附關係會透過內在運作模式影 響人際互動的觀點是相通的 。Le v y 、Bl a t t和 Sh a v e (1 9 9 8 )的研究也證實了此一 觀點:安全依附型者對於父母的表徵是較為正向,且其表徵結構發展較為成熟而 且複雜。 客體關係理論十分重視個人個體化之情形,而個體化需要在支持、接納、同 理、關懷的親子關係中發展,亦即,有安全依附為後盾,個體化才得以順利發展。 因此,依附理論強調之「依附關係品質」與客體心理學所強調之「個體化」,兩. 8.

(9) 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也就是安全依附可讓個體與重要他人分離,並促進個人 個體化之發展(紀怡如,2 0 0 2 ;Ri c e ,1 9 9 5 )。 由上述可知,Bo wl b y整合不同的理論,包括了精神分析論本能驅力的觀點 、 學習理論的增強機制、動物行為學的進化觀點、認知理論的事件基模(e v e n t s c h e ma )論、客體關係理論著重個人與客體之間的互動關係的心理表徵概念等觀 點,對於解釋嬰兒與照顧者間之情感連結有更深一層之論述 ,此亦為早期依附關 係在人格上與往後人際關 係上之長遠影響提供有力證 明。. 二、依附理論的內涵. (一)依附的意義 1 . 依附的意義 Bo wl b y將「依附」定義為個體與某一個或某一些特定對象之間強烈的情感 連結。Ai n s wo r t h (1 9 8 9 )說明「依附」並不僅發生在幼兒期,青少年、成人對父 母也會有持續的依附關係;個人與他們特別親密的朋友、伴侶等的親密關係皆可 稱作「依附」。 「依附」是一個動態系統,嬰兒會主動的留意依附對象與自己的互動情形 , 若依附對象對嬰兒的需求給予適時、適當的回應,嬰兒會視依附對象為「安全堡 壘」,以此為據點對外在環境、人、事、物進行接觸和探索,發展出一種和父母 親之間有感的、接受性高的及愛的價值的內在運作模式;若依附對象未能適切的 回應嬰兒的依附行為,嬰兒會因為未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而產生害怕 、焦慮,甚至 表現出逃避、矛盾及生氣的防衛行為,也因此失去學習及發展適應外在環境的能 力。 2 . 內在運作模式 內在運作模式(i n t e r n a lwo r k i n gmo d e l )為 Bo wl b y依附理論中的重要概念, 是 Bo wl b y結合客體關係理論的心理表徵(me n t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概念、認知心理 學的事件基模(e v e n ts c h e ma )、運作的結構網路(a c t i v es t r u c t u r a ln e t wo r k s )和腳 本(s c r i p t s )的觀點(Sp e r l i n g&Ly o n s ,1 9 9 4 ) ,才提出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Bo wl b y 認為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是嬰兒的依附情感經驗和照顧者對嬰兒依附需求回應. 9.

(10) 的一種潛在表徵,能反應出嬰兒與照顧者依附互動時是否有安全感,為孩子用以 解釋人際的世界、指導人際行為、預期行為、和構設行動目的和計畫的依據 。 內在運作模式是在嬰兒時期形成的 ( Bo wl b y ,1 9 8 8 ;Sc h a f f e r ,1 9 7 1 ) ,個體在 與依附對象互動的過程中,依附對象是否能針對依附關係予以適當即時的回應 , 會影響到個體對自我與依附對象 (或他人)的評價(Bo wl b y ,1 9 7 3 ,1 9 8 5 )。如 果依附對象是可靠(r e l i a b l e ) 、穩定、可得(a v a i l a b l e ) 、有反應(r e s p o n s i v e ) ,嬰 兒將在此情感聯結中獲得安全感,而能以依附對象為安全堡壘(s e c u r eb a s e ) ,向 外探索環境,也可以忍受與依附對象分離,並發展出對自己的信任與自我價值 , 成為獨立的個體(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1 9 9 0 ) ;相反的,如果在嬰兒時期, 照顧者對於嬰兒所傳達出來的訊息 ,以拒絕、前後不一致或無法預測的 方式回 應,則嬰兒與照顧者間將發展出不安全的依附關係,進而形成不安全的內在運作 模式。此時嬰兒會使用兩種策略來適應照顧者 ,即逃避(a v o i d a n c e )和黏著 (a d h e r e n c e ),當嬰兒使用這兩種策略時 ,就會與其依附對象形成逃避依附以及 矛盾依附。逃避依附型的兒童所形成的內在運作模式,會認定他人與外在世界是 不能信任的,並有壞的預期;而矛盾依附型的兒童所形成的內在運作模式 ,會否 定自己,並且不斷猶豫是否能夠相信他人以及外在世界(黃凱倫、蘇建文,1 9 9 3 ; 鄭安居,1 9 9 5 ;楊芳彰,1 9 9 7 )。 Bo wl b y將內在運作模式分為兩種:對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和對他人的內在 運作模式(Ba r t h o l o me w&Ho r o wi t z ,1 9 9 1 ),也就是自我表徵和他人表徵 。其中 自我表徵包括了對現在自我的評價和形象,也包括對以往自己的形象和未來對自 己的看法。而「他人表徵」則是個體重要他人互動時,對於重要他人所形成的主 觀的、內在的心理印象(Co l l i n s&Re a d,1 9 9 4)。這些心理印象將會影響個體對 於自己以及外在人事物的看法 ,進而影響個體相關的回應和表現 (蔡順良, 2 0 0 0 )。 Co l l i n s和 Re a d (1 9 9 4 )進一步闡述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認為內在運作模式 有四個組成要素:一、與依附有關的記憶。二、與依附相關的信念、態度和期待。 三、與期望有關的目標和需求 。四、和依附有關的計畫和策略 。而從圖 2 1 1中 可了解,當個人處於與依附相關的情境中時 ,也會從記憶中提取過去的依附經 驗,並和當時的情緒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最後反應在目前的互動行為上,這樣的 運作過程是一種自發性的反應 ,個人在意識層面上不一定有所知覺 。. 10.

(11) 認知性反應. 記憶中的依附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性反應. 情緒性反應. 圖 2 1 1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圖 (引自Co l l i n s&Re a d,1 9 9 6 ,p 8 1 2 ). 綜合上述「內在運作模式」的觀點可說明:早期個人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所建 立的依附關係是如何影響個人人格的形成:隨著孩童成長不斷出現的互動經驗 , 若嬰兒在此經驗中獲得安全感,那麼嬰兒可以忍受與依附對象分離,並以依附對 象為安全堡壘(s e c u r eb a s e ) ,去向外探索環境,和發展出對自己的信任與自我價 值,而成為獨立的個體。而且內在運作模式與早期孩童和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品質 有關,若母親對嬰兒所發出之訊息能敏感覺察且適當一致的反應 ,嬰兒會形成對 母親及對自我良好的內在運作模式,這種運作模式會在潛意識中運作,其自我模 式會架構出個體的自我角色;他人模式則提供未來關係的模型,並包含對他人行 為的基本假設和信念(Pa t e r s o n&Mo r a n,1 9 8 8)。 3 . 安全堡壘 Ai n s wo r t h引用 W. E. Bl a t z 「安全理論」觀點,將其納入依附理論中,用以解 釋個人安全感的來源是由於依附對象提供安全據點的功能 (王碧朗,2 0 0 1 )。洪 聖陽(2 0 0 2 )指出依附對象如同一支持性的安全堡壘 ,可以促進個人對環境的探 索與熟練,以及認知及社會勝任感的發展 ,進而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 Ai n s wo r t h (1 9 7 9 )經由實驗將嬰兒分為「安全依附型」 、 「逃避依附型」與「焦 慮 逃避依附型」。「安全依附型」是母親(照顧者)能對嬰兒敏感回應,具有安 全堡壘的作用,使得嬰兒因為預期母親(照顧者)的有回應,而得以自在探索外 界環境; 「逃避依附型」是母親的拒絕使嬰兒以一種避免親近(d e t a c h me n t )的防 衛來限制自己的依附行為 ;「焦慮逃避依附型」是干擾忽略的母親讓親子互動不. 11.

(12) 和諧,嬰兒對母親有矛盾的情緒,在與母親分離的時候會比「安全依附型」與「逃 避依附型」的嬰兒有更多的沮喪,但是在與母親重聚的時候,表現出想親近卻別 過頭去的矛盾行為。 因此,安全堡壘的支持可以讓個體在危險或壓力情境下,獲得身心的保護及 安全感,更能使個體在安全的經驗與關係中自信的從事其他活動 ,不易扭曲自我 的感覺,有助人際關係交往的擴張 。. 三、依附的發展階段. Bo wl b y將個人依附關係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紀怡如,2002 ;王碧朗,2 0 0 1 ; Ho l me s ,1 9 9 3 ;Bo wl b y ,1 9 6 9 ),分述如下: (一)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p h a s eo fu n d i s c r i mi n a t i n g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 前依附期。 此階段約在嬰兒出生至三個月大左右 。剛出生的嬰兒各項能力尚未發展成 熟,無法區辨人與人的不同,也不能表示偏愛那一位照顧者,任何照顧的人離開 他,他均會表現出抗議的行為。此時期的嬰兒只能以眼睛去注視及追蹤外在的世 界,大約在四週大時,嬰兒已經開始會微笑,從這個時候開始,嬰兒就會對周遭 他人的舉動,有一些天生本能的反應,特別是人的臉孔會引起嬰兒強烈的興趣 , 這些都象徵著嬰兒和照顧者互動的開始 。 (二)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p h a s eo fd i s c r i mi n a t i n g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 依附形成期。 此階段約在嬰兒三個月至六個月大的時候。此時期嬰兒的神經系統有顯著成 熟的發展,嬰兒已具備區辨熟悉和陌生人長相和聲音的能力 ,對那些熟悉的對 象,嬰兒會主動的表達出歡喜的訊號和親近的依附行為,依附的對象通常會因此 而與嬰兒進行雙向的互動,如:看到母親接近時,嬰兒露出笑容、有抓或握等行 為,母親就會去逗弄嬰兒或抱起嬰兒,於是親子之間,逐漸的發展出雙向回饋和 穩定的狀態,嬰兒也漸能從中分辨出依附對象的回應良好與否,依附關係因此而 逐漸發展成形。. 12.

(13) (三)主動尋求親近接觸的階段 (p h a s eo fa c t i v ei n i t i a t i v ei ns e e k i n gp r o x i mi t y a n dc o n t a c t )明確依附期。 此階段在嬰兒期七個月至二歲左右。隨著嬰兒動作技巧逐漸的成熟,於是親 近的依附行為將更為頻繁而有效,嬰兒在六個月大之後,對某位照顧者的強烈依 附隱然成形,也是依附形成的敏感期。在七個月大時依附形成,嬰兒開始出現「陌 生人焦慮」,當陌生人出現時,他們顯露出安靜、黏著的行為,並會抗議與依附 對象的分離。這種分離焦慮的現象將在 1 4 2 0個月大時,達到最高峰,隨後才逐 漸減退。此時,幼兒的認知能力達到人物恆存的表徵,也就是代表情緒依附的開 始,因此 Ai n s wo r t h和 Bo wl b y兩位學者均認為依附關係的建立就在這個 階段 (Sh a f f e r ,1 9 8 8 )。Bo wl b y確信在這個階段中,依附系統是奠基在「設定目標」 (s e tg o a l )上,當依附行為的表達讓幼兒有足夠的安全感 ,幼兒會與依附對象保 持一個足夠親近的距離,將依附對象當作是一個安全堡壘,去探索外在的世界、 與他人互動,和從中得到樂趣;反之,如果依附行為的表達沒有讓幼兒得到足夠 的安全感,則會誘發幼兒害怕及焦慮的情緒,幼兒可能再次的表現出依附行為 , 也可能表現出逃避或愛恨交織兩種不同的防衛,來因應、吸引照顧者的接近與注 意,以獲得生理需求及渴望親近的滿足 。 (四)目標調整的合夥關係階段(p h a s eo fg o a l c o r r e c t e dp a r t n e r s h i p)互惠關 係形成期。 此階段在幼兒期二歲以後。由於幼兒角色取替能力逐漸的發展,幼兒越來越 能瞭解和預測依附對象的目的和需要 ,也開始知道他的父母與他們是分離的個 體,幼兒有他們自己的目標及計畫,幼兒也會嘗試以懇求、賄賂、誘惑或生氣等 方式,讓依附對象改變目標與計劃以符合自己想要親近 、互動的需求;同時,由 於幼兒已逐漸可以使用語言,使得幼兒與照顧者之間有了新的溝通方式,依附雙 方能透過語言進行溝通協調,因此幼兒更容易建立自己與依附對象之關係的 內在 運作模式,一方面有助於彼此情感的連結,另一方面能讓幼兒將依附對象當作是 一個安全堡壘,更放心的去探索外在的世界 。 由上述可知,Bo wl b y認為依附關係的發展在生命的早期就已形成 ,且有其 發展性和階段性,個體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會與他人建立不同的依附關係,各階 段發展的內涵也分別可以用學習理論的增強機制、動物行為學的進化觀點、認知 理論的認知基模觀點、客體關係理論的心理表徵概念及系統理論對不同的動物的. 13.

(14) 研究歸納等觀點來詮釋。此外階段與階段間不但有先後發展之別,亦有逐漸擴大 之勢,環環相扣的發展進而形成完整的依附關係 。 Bo wl b y (1 9 8 2 )認為青少年與成人的情緒與行為困擾 ,源自於早期發展的不 安全依附關係。因為,早期依附關係所形成的內在運作模式,會引導個體的行為 與情感調節,並產生不同的依附策略,進而形成後來個人不同的依附關係。所以, 依附關係雖然在生命早期就已形成的,然而早期的互動經驗對於個人的影響卻是 終其一生的。. 四、依附的類型. 依附類型是指個人與依附對象互動後,所形成之依附行為類型。個人早期形 成的依附類型仍持續至五 、六歲(Bo wb l y ,1 9 6 9 )。不同學者在此方面之研究結 果同中有異,而形成幾種不同分類,茲說明如下: (一)Ai n s wo r t h的分類 Ai n s wo r t h 、Be l l和 St a y t o n (1 9 7 1 )於實驗室中製造一個嬰兒與母親分離 ,與 陌生人獨處,再與母親重聚的情境,從中觀察嬰兒與母親互動之情形。依嬰兒在 實驗室之探索行為、對陌生人之焦慮、與母親之分離焦慮以及和母親重聚行為等 指標,將依附分為安全依附型(s e c u r e ) 、不安全-逃避依附型(a v o i d )和不安全 -矛盾依附型(a n x i o u s a mb i v a l e n t )等三種型式,其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1 . 安全型: 安全依附型嬰兒視母親為安全堡壘,與母親共處時會主動探索環境,也能與 陌生人愉快相處。與母親分離時,會顯得焦躁不安;但與母親重聚後,緊張情緒 會緩和下來,露出愉悅表情,並 主動接近母親尋求接觸與慰藉 (Ba r t h o l o me w& Ho r o wi t z ,1 9 9 1 ) 。此類型孩子經驗到的是照顧者能提供安全的基礎 ,使其自由探 索環境,加上其又會主動尋求照顧者之撫慰,最後能形成一個「值得被愛」和「有 能力」的自我價值觀。 2 . 不安全-逃避依附型: 逃避型嬰兒與母親及陌生人共處時,對陌生人不會特別害怕,母親離開時, 嬰 兒只出現稍許不悅,並不會哭鬧;母親返回時,其通常會不理母親或是掉頭. 14.

(15) 離開,逃避與母親互動(莊麗雯,2 0 0 2 )。此類型孩子早期經驗到的是自己的需 求被拒絕,不能得到照顧者之重視,其自我模式是「孤獨」與「不被需要」,其 認為人是不可信任的、拒絕他的。 3 . 不安全-矛盾依附型: 矛盾型嬰兒與母親相處時會纏著母親不肯探索新環境 ,並會害怕陌生人在 場; 母親離去時,他們會哭鬧不休,情緒顯得非常不安與苦惱 ,可是與母親再 重聚時,卻又表現出矛盾的情感,一方面尋求與母親接近,另一方面卻又顯現出 憤怒的情緒,拒絕和母親接觸(紀怡如,2 0 0 2 )。此類型孩子經驗到的是照顧者 的反應不一致,其自我模式是「不確定」與「害怕」,因此,矛盾型孩子通常是 既渴望與照顧者親近卻又表現出生氣 、抗拒等行為。 4 . 解組型 Ma i n和 So l o mo n (1 9 9 0 )提出了第四種依附類型-解組型。這類型的依附關 係跨少見,此依附類型的個體常出現在兒童虐待的家庭環境、高危險的社會生活 環境 或是母親有憂鬱的狀況下 ,此類型幼兒在與母親重聚時 ,呈現了不同範圍 的混亂行 為,包括:靜止、刻板化的移動。在母親重現時,他們對挫折有極低 的容忍度、非常 的焦慮、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楊芳彰,1 9 9 7 )。 安全依附型孩童在依附關係中會表現出 「自我信賴」(s e l f r e l i a n c e )特質, 並且在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過程中,不僅能獨立自主,亦能信任他人(鄭居安, 1 9 9 5 )。而逃避依附型孩童,於往後人際關係中,會表現出「強迫信賴自己」的 特質,並害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此外,矛盾型的孩童在依附關係中會害怕失 去安全感,因而常表現出憤怒、怨恨及焦慮之情緒。 (二)Ma i n 、Ka p l a n和 Ca s s i d y的分類 Ma i n 、Ka p l a n與 Ca s s i d y (1 9 8 5 )從個人對依附經驗之反應,將依附型態分為 自主依附型(a u t o n o mo u s )、 忽視依附型(d i s mi s s i n g)、過度依賴依附型 (p r e o c c u p i e d)、未解決依附型(u n r e s o l v e d)等四種型態,以下就各型態之內涵 分述如下(蔡秀玲,1 9 9 7 ;陳金定,1 9 9 8 ;歐陽儀,1 9 9 8 ): 1 . 自主依附型: 此類型的人與父母之依附關係是安全的、支持的且少敵意的。會珍惜自己的 依 附經驗與依附關係,即使曾被父母拒絕、虐待,也會原諒他們。願意反思過 去經驗對自己人格發展有何影響 ,此與 Ai n s wo r t h之「安全依附型」相似。. 15.

(16) 2 . 忽視依附型: 此類型的人認為依附經驗並不重要,被回憶起的事件間相互矛盾,回憶內容 缺 乏情緒反應,但接受訪談時卻強調自己有 正向之依附經驗。與父母的關係常 是拒絕的、要求的,與人疏離且有敵意的。此與 Ai n s wo r t h之「逃避依附型」較 接近。 3 . 依賴依附型: 此類型的人過度重視早期依附經驗,但回憶的事件零散或不相關,一方面過 度 依賴父母親,另一方面對父母親有強烈憤怒。此與 Ai n s wo r t h之「矛盾依附型」 類似。 4 . 未解決依附型: 此類型具有以上三種類型之特性,當談論到喪失或創傷時,後設認知之監控 系 統會出差錯;當討論到心愛的人死亡或自己被虐待的經驗時 ,此種差錯會更 亂而不知所措,亦即對這些過去經驗,其會產生不理性想法並予以否認,且常會 感到害怕或有罪惡感。此為 Ai n s wo r t h分類中未提及的。 (三)Ba r t h o l o me w和 Ho r o wi t z的分類 Ba r h o l o me w與 Ho r o wi t z (1 9 9 1 )根據 Bo wl b y的內在運作模式,將自我及他 人分為正向與負向兩個向度,發展出四種依附類型(如圖 2 1 2 ) ,用以說明內在 運作模式如何影響兒童日後之人際關係。茲將各類型依附模式之主要內涵說明如 下: 自 正. 他. 正. 人. 向. 模 式. 負. 向. 我. 模. 式 負. 向. 安全的(s e c ur e ). 過 度 依 賴 ( pr e oc c upi e d). 親密與自主都很自在. 對關係付出全部心力. 拒絕( di s mi s s i nga voi da nt ) 害 怕( f e a r f ul a voi da nt )對 拒絕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感到害怕. 向 圖 2 1 2Ba r t h o l o me w和 Ho r o wi t z的四種依附類型 (Ba r t h o l o me w&Ho r o wi t z ,1 9 9 1 ,p 2 2 7 ). 16.

(17) 1 . 安全型(s e c u r e ) 對自己及他人均有積極正向之看法,覺得自己有能力愛人,與他人相處時, 會 樂於和別人分享,能在關係中尋求親密,但不會失去自主性。 2 . 過度依賴型(p r e o c c u p i e d) 認為別人的觀點比自己積極正向,別人樣樣比自己行,自己什麼都不好,且 時 常擔心別人不重視他,在人際關係上顯得十分依賴 。此類型的人會依賴他人 的接納以肯定自己,渴求親密關係,但卻害怕被拒絕。因此他們追尋極端的親密, 極需他人之贊同肯定。 3 . 拒絕逃避型(d i s mi s s i n ga v o i d a n t ) 此類型的人對自己有積極正向的看法,重視自我的獨立感,不喜歡依賴別人, 也不喜歡被依賴。逃避和他人維持親密關係 ,以保護自己免於失望。 4 . 害怕逃避型(f e a r f u la v o i d a n t ) 此類型的人對自己與他人皆持負面看法,在人群中會害羞、沒有自信、沒有 安 全感,渴望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但又無法完全信任他人或依賴他人 ,擔心與 他人太接近會受到傷害。因為害怕被拒絕,所以逃避與他人建立親密感,以保有 自己之獨立感。. 李淑貞(2 0 0 5 )綜合以上三種分類法,將依附歸納出以下三種分類 : (一)健康的安全依附。 (二)殘缺的部分安全依附。 (三)不健康的不安全依附。. 綜觀以上學者看法發現,擁有安全依附者能夠面對依附經驗中,愉快與不愉 快之事件。相反的,不安全依附者若非以防衛方式來面對依附需要 ,即以過度關 注的方式來反應依附的需求。依附關係之形成,來自早年與母親接觸的經驗,以 及與其他家人之互動方式,加上與家人以外的人群相處經驗學習而來。除非有重 大轉變,否則此早年經驗,將形塑固定的依附型態,深切影響個體全程生命歷程。. 17.

(18) 五、依附的測量. 關於依附的測量,在開始之際,Bo wl b y對於「依附」的研究只著重於個體 的情緒發展階段,並未涉及至個別差異。而隨著 Ai n s wo r t h等人(1 9 7 8 )及 Ai n s wo r t h (1 9 7 9 )根據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行為反應 ,特別是嬰兒與照顧者重聚時的反 應,才將依附關係依其個別差異加以分類。另外,隨著研究範圍的擴增,許多學 者紛紛發展出不同的測量方法,同時依附類型的區分也隨之更加完善。以下就較 常使用的測量方式及分類做一簡要說明 : (一)Ai n s wo r t h等人的陌生情境測驗 Ai n s wo r t h等人(1 9 7 8 )設計了一套包含八個步驟的標準化實驗程序,觀察小 孩與其母親短暫分離以及重聚時的 反應,觀察結果發現兒童的反應有顯著的個別 差異,他們並因此而依照不同的行為反應,把將依附關係分為安全依附型、不安 全逃避依附型、不安全矛盾依附型三類。在美國約有 1 0 %的嬰兒屬於此一類型, 在國內則約佔 7 %(黃惠玲、吳英璋,1 9 9 2 )。 (二)依附 Q分類 Wa t e r s&De a n e (1 9 8 5 )參酌依附理論與相關研究,再透過一系列家庭訪問 , 收集各個情境中小孩的行為反應,編制包含 1 0 0個項目的卡片。測量時由觀察者 或幼兒的父母親,依照幼兒的依附行為表現來排卡片,其排法是依照「最像子女 行為特徵」 、 「最不像子女行為特徵」 、 「又像又不像子女行為特徵 」的標準分成 3 堆,每堆再依此類推,共分為 9堆,每堆限制其張數成常態化,分別為 5 、8 、 1 2 、1 6 、1 8 、1 6 、1 2 、8 、5張,每一張卡片的得分視其被分配到的位置而定 ,藉 此來敘述幼兒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 。 (三)六歲幼兒依附測量法 Ma i n 、Ka p l a n&Ca s s i d y(1 9 8 5 )依據 Ai n s wo r t h等人觀察母親與嬰兒短暫分 離與重聚的研究方式,同樣利用實驗法觀察六歲幼兒重聚時的反應。這一個方法 仍在實驗室中進行,先由母親陪小孩在遊戲間遊玩幾分鐘後,離開一小時。研究 者在母親離開後對小孩子做一些測驗,然後讓小孩玩耍 2 0分鐘,最後再讓小孩 與母親重聚,觀察此時小孩的行為反應,並將不同的反應分為安全型、逃避型、 愛怒交織型和控制型等四種 ,其中後面三種屬於不安全依附型 。. 18.

(19) (四)黃惠玲與吳英璋編製之兒童依附行為量表 鑒於國外所用之測量較費時費事,這兩位學者於是依據 Bo wl b y的依附理論、 Ai n s wo r t h&Wa t e r se ta l (1 9 7 8 )等人的研究結果,以半結構式問卷與 4 5位母親晤 談,在依晤談內容編劇成依附行為量表,適用於 1至 3歲的兒童。其中,一歲組 有1 3 7題,兩歲的組有 1 3 2題,三歲組有 1 3 0題。依據因素分析的結果,該份量 表參酌上述等人的分類方式,將因素定名為安全依附因素(表示幼兒對母親的正 向趨近行為)、遠避因素(表示幼兒對母親的負向趨近行為 )以及曖昧因素(表 示幼兒在壓力情境下,出現對母親的正向趨近行為 )等。 (黃惠玲、吳英璋,1 9 9 2 ) 。 (五)青少年依附關係自陳量表 Lo p e z和 Go v e r (1 9 9 3 )曾對學術界中所使用測量青少年依附關係的測量工具 加以分析,並選出三種代表性的量表加以介紹 ,包括:父母依附問卷(Pa r e n t a l At t a c h me n tQu e s t i o n n a i r e, PAQ) 、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I n v e n t o r yo fPa r e n ta n dPe e r At t a c h me n t, I PPA)、親子關係測量工具(Pa r e n t a lBo n d i n gI n s t r u me n t, PBI )(引自 楊芳彰,1 9 9 7 )。 其中,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I PPA)為 Ar ms d e n和 Gr e e n b e r g 於1 9 8 7年根據 Bo wl b y的依附理論編制而成,主要在測量青少年知覺與父母、同 儕關係中的正向和負向的情感 /認知向度,尤其是這些對象所提供安全感的程 度,在此測驗中包含信任、溝通與疏離三個重要的因素 (引自陳瑩珊,2 0 0 0 )。 由於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中生 ,因此採用 I PPA的理論為基礎,進行問卷 的編製。 (六)成人依附晤談 前述幾種測量方法皆以嬰兒或幼童 ( 約在 4歲以下) 為對象,Ha z a n&Sh a v e r (1 9 8 7 )基於 Bo wl b y (1 9 7 3 )的持續性假定,在其以依附來探討成人戀愛的研究 中,編製出適用於成人的依附風格量表。此一量表是由三組對親密關係之感受與 認知的敘述所組成。每一組敘述代表一種依附風格的類型,分別為安全型、逃避 型以及焦慮矛盾型。施測時由受試者進行三選一的強迫式填答,選擇一個最適合 自己的情形的敘述,而後以此作為分類依據,分為安全型、逃避型以及焦慮矛盾 型三種。而 Mi k u l i n c e r 、Fl o r i a n&To l ma c z (1 9 9 0 )認為強迫三選一的方式有些粗 略,因此進一步修訂量表。量表中除採用 Ha z a n&Sh a v e r的 3題之外,另增加了 一份 1 5題的 7點量表,這 1 5題是由 3題本而來,將 3題本中的每一組陳述句再 細分為五個陳述句,每一個陳述句由受試者自行評定其符合程度,由 1代表一點. 19.

(20) 也不符合至 7代表非常符合。其中 1到 5題為焦慮矛盾風格的分數,6到 1 0題為 逃避風格的分數,1 1 1 5題為安全風格的分數,分數最高的風格即為受試者所屬 之依附風格。 (七)Ba r t h o l o me w&Ho r o wi t z的四種依附類型 他們認為依附風格的三種類型不夠周延,於是利用半結構式的晤談法,加上 受試者的自我陳述以及朋友的評定之方法 ,根據 Bo wl b y所提出之二向度的內在 運作模式概念,發展出四種依附類型(Ba r t h o l o me w&Ho r o wi t z ,1 9 9 1 ),分別為 安全依附、沉溺依附、逃避依附、拒絕依附,其內涵如上所述。. 六、依附關係的相關研究. 依附關係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根據文獻資料及研究目的 ,將依附關係的相關 研究分為年級、性別、出生序、家庭背景等因素來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依附關係與年級的相關研究 依附關係是否有年級上的區別,目前文獻,主要針對國小階段的學童在依附 關係上是否有年級的差異的研究。然而,對學習者而言,年級可以說是一種心智 成熟度的象徵,葉合倩(2 0 0 7 )研究結果發現國小階段兒童在父親、母親及整體 依附上不因年級而有所差異;陳柔蓁(2 0 0 5 )研究結果發現國小階段的兒童,依 附關係因不同年級高低而有差異;黃秀惠(2 0 0 4 )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兒童的「父 親依附」與「母親依附」不因年級而有所差異;賴怡君(2 0 0 2 )研究結果顯示在 「父親依附」 、 「母親依附」上,年級對父母親的依附關係無顯著差異存在 ,但在 「同儕依附」上,六年級學童之依附品質較四年級學童好 。 綜合上述,依附關係對於「年級」的實證研究有無差異也尚無一致定論,因 此研究依附關係在「年級」上是否有差異,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變項;且目前研究 樣本主要以國小階段學童為主,而本研究研究者將以七、八、九不同年級之國中 生為對象,探究「年級」在依附關係是否存在差異 。 (二)依附關係與性別的相關研究 依附關係在性別的相關研究方面有許多爭議 ,若依 Bo wl b y提出的依附理論 來看,依附關係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其 依附行為,是沒有性別差異的;. 20.

(21) 國內學者楊淑萍(1 9 9 5 )、楊芳彰(1 9 9 7 )、蔡素玲(1 9 9 7 )、張芝鳳(2 0 0 0 )、陳 瑩珊(2 0 0 0 )和賴怡君(2 0 0 2 )等人的研究結果均支持 Bo wl b y的論點。 但是,也有部分性別相關研究的結果 ,卻和 Bo wl b y的論點有很大的差別, 研究均顯示不同性別的依附關係是有差異的,在母親依附關係上,多數學者研究 顯示,女生顯著高於男生(許明松,1 9 9 7 ;劉俊良,2 0 0 2 ;許瑞蘭,2 0 0 2 ;紀怡 如,2 0 0 2 ;洪聖陽,2 0 0 2 ),Wu (1 9 9 2 )在針對中國大陸兒童的實證研究結果顯 示女生會比男生有較高的母親依附,但並非所有研究均能在整體依附、父親、母 親、同儕依附上皆有差異的一致性結果,也有持不同論述的研究,也就是性別在 母親依附關係上沒有顯著差異的現象,孫淑琴(2 0 0 0 )發現男女學童的母親依附 無顯著差異,因此「性別」在依附關係上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變項 。 國內另有部分研究,如陳瑩珊(2 0 0 0 ),賴怡君(2 0 0 2 )、黃秀惠(2 0 0 4 )和 陳柔蓁(2 0 0 5 )等的研究結果顯示,同儕依附上有性別差異,且國小女童高於男 童的研究有,因女童感覺朋友較能接納她們,也較能與朋友溝通信任,而男童對 朋友有較多的不滿;至於沒性別差異的研究有洪聖陽 (2 0 0 2 )、孫淑琴(2 0 0 0 ) 和楊芳彰(1 9 9 7 )。 整體依附上,Li e b e r ma n (1 9 9 5 )的研究發現,男女生在依附關係上有差異的 存在,男生和父親依附的關係較佳。性別和依附品質會有交互作用產生,不安全 依附的男童較不被喜歡,會出現攻擊和騷擾行為,人際關係較不佳,社會能力亦 不高;但女童卻沒有這樣的差異 。 以上的研究結果顯示,性別是會影響依附關係的,雖然目前在實證研究上尚 無一致的看法,這或許和研究者當時的社會文化規範、家庭結構、個體本身成長 環境與 父母的管教態度與教養方式有關 ,但不可否認的是從事依附關係的研究 時,「性別」還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變項 ,以了解性別在其中之差異 。 (三)依附關係與家庭背景的相關研究 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也是個人最早的社會化單位,從個體一出生開 始就時時刻刻受到家庭的影響,個體受到家庭影響之大是無庸置疑的。對子女而 言,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教養的環境 ,Ma r t i n (1 9 8 3 )在探討家庭因素 的有關文獻後,認為父母管教態度、親子間關係和家庭氣氛等,都是足以影響子 女行為表現的因素。一般女生的家庭依附關係都比男生的家庭依附關係高 ;家庭 依附關係越高,青少年偏差行為就越少。. 21.

(22) 父母的職業、社經地位、教育背景、家庭和諧程度、家庭結構、手足關係等 對青少年的發展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洪聖陽,2 0 0 2 )。陳香利(2 0 0 6 )研究結 果指出,國小學童的幸福感會因性別、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婚 姻狀況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而國小學童的幸福感會受其家庭結構與對母依附風格 的交互作用影響。楊芳梅(2 0 0 7 )則指出青少年的家庭依附關係會因為父母婚姻 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高社經地位的母親監控行為的確比較多 ,比較嚴格,但並 沒有明顯比其他社經地位家庭的行為嚴格 ;Cr o u t e r 等人(1 9 9 0 )以小城市藍領、 中收入雙親家庭中9-1 1 歲的兒童為對象也得到類似的結果 。不過李玉蟬(1 9 9 6 ) 的研究發現,家庭生活條件不利、家庭氣氛不和諧、父母管教方式不當與父母情 緒不定等因素,都是學生暴力行為的可能成因。社經地位較低之家庭,父母比較 不關心子女的生活狀況,缺乏引導子女正確的價值觀、抱負與動機,親子關係亦 較差。 楊芳梅(2 0 0 7 )的研究結果指出,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對子女在學業上的 支持較少,也少與學校接觸,子女較易有偏差行為;父母的知識和孩子的自陳一 致性低者,其男孩在校表現較差;低父母知識的雙薪家庭男孩出現操行問題的程 度最高。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家庭背景因素對青少年的行為及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但 對於國中階段青少年的依附則無明確之研究,本研究將以國中生父母的教育程度 及職業類別為家庭背景的變項 ,進行國中生依附關係之探究 。. 第二節. 同儕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同儕人際關係的定義. 羅品欣(2 0 0 4 )將同儕界定為「同班同學」,亦即在學校的班級中,由年齡 相仿的成員所集合而成的群體 ,該群體中的成員擁有相同的成熟水準 、學習階 段,也具有平等的社交地位。De v i t o (1 9 9 4 )認為廣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 、 兩性關係、手足關係、勞資關係、師生關係等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關係 , 而狹義的人際關係則專指友伴 、同儕、同事的人際互動關係(徐西森,1 9 9 8 )。. 22.

(23) Bu k o ws k i和 Ho z a (1 9 8 9 )指出同儕人際關係所代表的意義應該分成個體在團體 中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兩個朋友之間的相互關係 (林慧姿,2 0 0 3 )。同儕人際關 係又稱「社會關係」或「友伴關係」,是個人與同輩間的交互關係 ,會影響到同 儕喜歡和接納的程度(許雅嵐,2 0 0 2 ) 。 陳李綢、蔡順良(2 0 0 6 )認為廣義的人 際關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與交互作用,它是社會化歷程中相互交 往與影響的一種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則專指友伴、同儕間的人際互動關係。在 學校指的是同學、朋友和玩伴,彼此之間產生行為和情感上的交流,就是所謂的 同儕人際關係。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將人際關係廣泛分類成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人際 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是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 (Br u mme r , 1 9 9 3;引自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 0 0 3 )。而狹義的人 際關係指的是友伴、同儕間的人際互動關係(陳李綢、蔡順良;2 0 0 6 )。本研究 所指的同儕人際關係是狹義的人際關係,亦即個體在學校中與其它同學互動交往 的情形與程度。. 二、同儕人際關係的理論. 同儕人際關係屬於一種狹義的人際關係,研究者在整理文獻後發現人際關係 的理論多以國外學者的研究為主,國內學者對此方面的理論探討較少,茲分別說 明如下: (一)Su l l i v a n的人際關係論 美國精神醫學家 Su l l i v a n (1 9 5 3 )主張人格乃是個人與他人交往中的行為表 現,必須建立在人際關係的社會情境中。而從個體出生開始,就想獲得「人際安 全」。嬰兒大約從 1 2到 1 8個月開始,就會慢慢形成一種自我系統 ,功能在於尋 求滿足和獲得安全感以降低焦慮。這種自我系統是個體對人際關係的知 覺和自我 概念的一個參照系統,如果外界事物或他人的評價與其自我系統不符合,就會產 生焦慮情緒,故個體會調節自我系統去適應外界事物或他人的評價 ,藉以減輕焦 慮獲得安全感。 Su l l i v a n認為「前青少年期」是兒童發展第一個同儕親密關係的關鍵期 ,該. 23.

(24) 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能夠發展出親密的人際關係,使兒童真正脫離自我中心,並且 能關心別人的福祉(林慧姿,2 0 0 3 ) 。而青年前期是真正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開始 , 主要特徵是尋求友伴、親密及合作關係。若此時期缺乏友伴,將會變得孤獨寂寞, 並易導致心理與生理的疾病產生。而異性間的交往也是此時期所 注意的重點,會 影響未來在人際上的適應與發展 (Ha l l , 1 9 7 8;引自劉中夫,2 0 0 6 )。 (二)Ma s l o w的需求層次理論 Ma s l o w(1 9 7 0 )從人類動機理論中發展出 「需求層次理論」,強調人類所有 行為始於滿足其基本需求,並充分實現與生俱來的潛能。他對人類的動機抱持著 一種整體而又分層的看法,強調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而各種需 求之間又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茲分別說明各項需求如下(李珮瑄,2 0 0 5 ; 張春興,1 9 9 6 ): 1 . 生理需求 這是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也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最需優先滿足 的需求,一方面要維持體內熱量,以支持身體的各項活動;另一方面要滿足生理 的慾望,使不產生匱乏,如飢餓需要食物、口渴需要飲水、寒冷需要衣物、生病 需要就醫、需要居住的場所,以及與異性結婚等等,當感覺到的生理需求被滿足 時,我們就會產生愉快的感覺。不過,在現代進步的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活並 無匱乏感,生理需要的刺激因而相對的減低 。 2 . 安全需求 人們喜歡選擇熟悉的環境,掌握已知的情境;希望獲得安全感、免受恐懼和 混亂的折磨;對生活與體制穩定、有秩序的需求;尋求法律或保護者的保障等 。 安全需求的滿足,就是確保個人能生活在一個免遭危險的環境之中 。 3 . 愛和隸屬感的需求 人們渴望和他人有一種相互關懷的關係 ,希望被他人接納、愛護、關注、鼓 勵與支持。也就是個人對友伴、家庭的需要,對受到組織或團體認同的需要。在 此需求中包含愛人與被愛的滿足 ,希望自己在所處群體和家庭中有一個位置 。 4 . 自尊需求 這是一種個人對自己尊嚴和價值的追求,這種需求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 我尊重」,個人對自己產生能勝任、優秀的、有成就的主觀信念,對所面臨的社 會充滿自信、獨立和自由的欲望;另一方面是「他人對自我的尊重」,即個人對. 24.

(25) 自我期望中要求自己有名譽、威望和地位、被讚賞和被肯定。這些需求的滿足, 使人覺得生活在世界上是有價值、有用處、有實力,這些需求若受挫,將使人產 生自卑、軟弱、無能等感情,終而失去信心。 5 . 自我實現需求 自我實現的需求是個體成長中,追求未來最高目標和境界的動機或願望,也 就是尋求發揮個人潛能和不斷發展的機會。個體要求實現個人聰明、才智、理想 與抱負,促使其潛力得以實現的趨勢,希望自己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與 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自我實現被定義為個人對自身內在本質更充分的認識 與承認,亦是個人將內在潛能、能力、天賦不斷統一、整合或協同邁進的過程 。 它不僅是終極狀態,而且是個體在任何時間、以各種不同形式實現其潛能的過程。 (三)Sc h u t z的人際需求理論 Sc h u t z (1 9 7 3 )是最早提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的學者 ,他認為每一個人都 有人際關係的需求,而人際關係的滿足與否會影響到自我觀念 (s e l f c o n c e p t )的 形成。人際需求可以分成接納(i n c l u s i o n) 、控制(c o n t r o l )和情感(a f f e c t i o n)三 大類。Sc h u t z也認為不同需求類型的人,會發展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茲將以 上三種人際需求,分述如下(劉永元,1 9 8 8 ;陳騏龍,2 0 0 1 ): 1 . 接納 接納是強調一種自己覺得重要且有價值 、被愛及被關懷的感覺。Sc h u t z認為 個人如能被團體接納,就不會孤寂,接納需求的強度,過與不及都無法發展出良 好的人際關係。接納的需求是個體希望能存在於別人團體中的慾望。缺乏社交的 人通常希望獨處,不需要靠社會互動來獲得滿足 ;而過度社交的人經常需要同 伴,當他們獨處時 會感到緊張焦慮;然而大部分人是屬於有時候喜歡獨處 ,有 時候需要享受與別人的互動。因此接納的需求強度是因人而異,伽過度與不及, 對於良好的人際關係發展並無助益;唯有適度的接納需求,才是良好人際關係發 展的指標。 2 . 控制 控制是指個人在權力、人際間影響力及權威之間做決定的過程。控制需求是 想控制別人到被別人控制間的一種連續性需求 。控制需求低的人,服從權威,不 願擔負做決定的責任。相對的,具有高控制欲的人,競爭性強,但亦無法擔負責 任。唯有適當控制欲的人,能控制別人及被人控制,並對自己深具信心。控制的. 25.

(26) 需求是希望成功地影響週遭人、事與物的慾望。沒有控制慾望的人,會規避責任, 不想承擔任何事,是放棄者;有強烈控制慾望的人需要隨時駕馭別人,渴望操縱 任何人、事與物,是獨裁者;而適度控制慾望的人則有時候 居領導地位,有時候 也能安於他人的領導,是民主者,較能成功扮演社會角色。 3 . 情感 情感代表兩人之間親密的情緒感覺,尤其指不同程度愛與恨的感覺。情感太 少的人,常避開人群,不談感情的事,不信任自己的感情。相對的,情感太豐富 的人極需要別人的喜歡,當別人喜歡他,就會減輕他的焦慮。所以唯有情感需求 合宜的人,才能接受別人的情感,也能接受別人的拒絕,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情感的需求反應一個人表達和接受愛的慾望,缺乏人際關係者很少對人表示強烈 的情感,並且逃避他人;過度人際關係者親切地想和每一個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 係;而適度人際關係者容易表達和接受情感,能從與他人的種種關係中獲得快樂 (曾端真、曾玲珉,1 9 9 6 )。 綜合上述的人際關係相關理論可知,個體不論處於何種發展階段,都具有人 際關係的需求,都希望被群體接納和尊重,並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而青少年階 段重要他人從家人轉為同儕 ,希望能與同儕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 三、同儕人際關係對青少年發展的重要性.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我們渴望與他人建立關係,而且許多 個人的需求,也必須透過與他人的互動 ,才能順利的達成(陳皎眉,2 0 0 4 )。特 別是在青少年時期,同儕團體的影響力大於父母家庭,對朋友的友情、依賴、認 同及信任感是他們專注的焦點。而和同儕的互動猶如一個小型的社會,青少年必 須學習與人相處、控制自己的情緒、接納來自不同家庭的價值觀以及學習解決人 際相處上的問題與衝突。此時期他們的重要他人從父母轉移到同儕,如果被團體 所認同,青少年就會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相對的,在同儕團體中不被接受的青 少年,往往會有較多的負面情緒及偏差行為,易產生自卑感、喪失自尊心、造成 消極退縮的負面心理(王財印、吳百祿,2 0 0 2 ) 。Al l e n 、Po r t e r 、Ma r y f r a n c e s 、Ma r s h 和 Mc El h a n e y (2 0 0 5 )也認為在人生的階段中沒有一 個時期像青少年的同儕社會. 26.

(27) 化是伴隨著緊張、模糊不清的,而擁有良好的同儕人際關係是身心健康的指標之 一。 國內學者研究指出,同儕互動關係可滿足成員的社會需求 ,不僅為個體行 為、態度和價值觀比較的參照團體,亦是促動個人社會化的力量。同儕團體使成 長中的青少年獲得家庭之外新的身份角色、認同感及心理支持,因同儕團體的相 互交流往來,使其獲得親密感、歸屬感和安全感,更讓青少年在建立自我形象的 同時,有參照比較的團體。同儕團體間的互動關係滿足了青少年人際關係的需 求,當個體遭遇困難時,同儕是尋求工具性及情緒性支持的主要對象 ;平時生活 中藉由彼此抒發情緒與分享生活經驗,個人之興趣活動有共同討論的對象;最重 要的是個體由兒童過渡到成人時期,同儕團體提供學習新的社會角色與 練習社會 能力的機會,增加探索自我的管道,促使個體修正並建立良性之人際互動模式 , 有助於未來人際關係的發展,並擴展其視野及學習經驗,促進其社會化(石培欣, 2 0 0 0 ;羅品欣,2 0 0 4 )。 青少年與同儕的互動交往亦滿足安全感之需求,良好的人際關係協助青少年 遠離無助感及焦慮,對個體人格發展有很大影響。所以,個體在發展過程能和重 要他人有正向的人際互動,將使其對自我有正向觀念;反之,負向的人際互動則 產生負向自我概念及自尊。若能在人生各階段都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對個體人 格發展有正面的影響(石培欣,2 0 0 0 ;李佩怡,1 9 9 9 ;羅聿廷,2 0 0 2 ;羅品欣, 2 0 0 5 ;Zi mb a r d o, 1 9 8 8 ;Ni c o l eDDo b r a n s k y , An nBa i n b r i d g eFr y mi e r ,2 0 0 4 )。 從國內外研究皆指出,同儕關係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生活適應產生重要影響 , ( 李雅芬,2 0 0 3 ;Bu h r me s t e r ,1 9 9 6 ) 綜上所述,在青少年時期,同儕人際關係對青少年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除了滿足基本的人際需求之外,彼此可以分享新知,不僅可以增進人際互動及社 交的能力,也可以紓緩生活中的情緒與壓力。所以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青少年 , 會有較好的情緒及生活適應;相對的,人際關係不好的青少年會產生許多偏差行 為及情緒低落的現象。. 27.

(28) 四、同儕人際關係相關研究. (一)同儕人際關係與年級的相關研究 Fu r r e r 及Sk i n n e r (2 0 0 3 )發現學生與父母、同儕、教師的隸屬關係隨著年級 的增長有增加的趨勢,但差異並未達顯著水準。陳玉統(1 9 9 7 )研究結果發現國 小四、六年級學生在與同學關係、與朋友關係、與家人關係、與師長關係上沒有 達到顯著相關,和羅佳芬(2 0 0 2 )、陳柔蓁(2 0 0 5 )研究發現國小四六年級學童 的人際關係並沒有顯著不同一樣。林淑華(2 0 0 2 )研究發現不同年級與國小學童 的人際關係能力並無相關。陳春秀(2 0 0 1 )研究發現人際關係則是四年級優於六 年級。 總之,人際關係與不同年級學童的相關性,研究結果並不相同,人際關係是 一 項可以提供安全感與支持的重要指標 ,藉由與他人的互動中發現自我 。若從 人際關係發展過程來看,學童日漸成熟,生活圈愈趨廣泛,接觸的人也愈來愈多, 人際關係的質與量也會隨著變化,因此「年級」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變項 。 (二)同儕人際關係與性別的相關研究 女生較男生在人際關係上的情感涉入較深,所以偏向人際關係取向(Gi l l i g a n , 1 9 8 2 ),因此人際關係可能有存在性別差異 。Sc h i a mb e r g(1 9 8 8 )研究報告中認 為女性社會興趣比男性高,比較強調個人人際關係,她們通常以人際的、親密的 方式來解決問題,Ri c h a n d s與 La r s o n (1 9 8 9 )研究結果顯示男生通常比女生花 較 少時間在人際社交上。吳瓊汝(1 9 9 7 )研究結果發現國中女生不管與同學、朋友 或鄰居相處,人際溝通均較男生圓融,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陳春秀(2 0 0 1 )研 究結果發現國小女生無論是在社會接納 、親子關係、 同儕關係等人際關係各層 面上,普遍比男生來的好。 大部分的研究都發現年級與男女生在人際關係上為女生的人際溝通、社交技 巧較男生優異,這似乎與女生的人格特質、對社會的興趣、傳統教育觀念與社會 角色的期待相關聯,女生有較高的人際傾向,而男生較不願揭露自我的心事。 (三)同儕人際關係與家庭背景的相關研究 在同儕關係方面,吳美琦(2 0 0 3 )發現中高家庭社經地位之中部地區國中生 的同儕關係滿意度顯著高於低家庭社經地位者 ;陳怡君(2 0 0 4 )也發現台北縣國. 28.

(29) 中學生的同儕關係會因為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差異,但事後比較未發現組別 間有差異;而楊錦雲(2 0 0 4 )卻發現不同社經地位的新竹縣國中生所知覺的同儕 關係沒有差異。. 第三節. 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 根據 Bo wl b y的理論,嬰兒會將與照顧者的關係內化成為自己的經驗 ,而這 關係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透過「內在模式」的運作,引導個體的行為,並與他 人建立不同的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 ,所以 Ba r t h o l o me w和 Ho r o wi t z (1 9 9 1 )指出 個體的依附經驗,是個人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以下說明依附與同儕人際關係之 相關研究: 在依附品質與同儕關係的相關研究中,安全的家庭基礎和知覺到良好的親子 互動關係,可以促進正向的同儕關係(Br a c k& Ma t h e r n ye ta l . ,1 9 9 3 ;Fu l i g n i& Ec c l e s ,1 9 9 3 )。多數結果顯示,安全依附型者較受到友伴的歡迎 、較具獨立性、 較少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其利社會行為比較受人 肯定,與同儕間相處和樂,亦 較友善,也較能靠自己解決同儕間的衝突(蘇建文、黃迺毓,1 9 9 3 ;Co h n ,1 9 9 0; Wa r t n e re ta l . ,1 9 9 4 ;Ma r c u s &Mi r l e ,1 9 9 0 ) 。Gr e e n b e r g , Si e g e l , &Le i t c h(1 9 8 2 )研 究顯示:同儕依附對青少年的自尊和生活的滿意度具有預測力 ;Ar ms d e n和 Gr e e n b e r g (1 9 8 7 )研究也發現:同儕依附對大學生的自尊、生活滿意和情緒狀態 具有預測力。 楊芳彰(1 9 9 7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及不同父母依附品質的學童在同儕 依附、敵意及社交地位上有顯著的差異:高安全父母依附女學童在同儕依附及社 交地位的表現最佳;低安全父母依附男學童在同儕依附及社交地位的表現最差 ; 三種依附關係與敵意能有效的區別五種社交地位組別 。李雅芬(2 0 0 3 )研究中發 現:兒童的社會計量地位因性別、兄弟姊妹數、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 以女生、一個和二個兄弟姊妹、中上社經地位的兒童受歡迎的比例較高 。Co h n (1 9 9 0 )的研究顯示:性別與依附品質會產生交互作用,不安全依附的男學童在 班上較不被喜歡,最會出攻擊和騷擾的行為,行為問題較多,社會能力不佳,也 有較多的外向行為。. 29.

(30) 以上的實証研究發現:個人的依附關係會受性別因素之影響,而個人的依附 關係則又會影響其人際關係間多層面的適應情形。其中,由整體的依附關係上看 來,安全依附越高者,其人際關係越良好,而且在這方面的表現大部分女生優於 男生。因此性別在依附關係及人際關係上,應有顯著的影響力才是,本研究將對 此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關於年級與依附關係、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依據學者 Be r n d t (1 9 9 8 ) 與羅品欣(2 0 0 5 )之看法,顯示個體年齡(年級)越高,同儕互動關係應該越佳 , 但涂秀文(1 9 9 9 )以問卷調查法研究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間 的相關情形,結果顯示年級愈低者,人際關係愈好;從文獻中,可以發現有不少 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其結果均呈現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兩者間有正 相關存在(黃凱倫,1 9 9 1 ;蘇建文、黃迺毓,1 9 9 3 ;蘇建文,1 9 9 8 ;蘇逸珊,2 0 0 2; 鄭安居,1 9 9 5 ;楊芳彰,1 9 9 7 ;Ko b a k&Ha z a n ,1 9 9 1 ) ,即依附關係越佳者,其人 際關係越良好;反之,依附關係越差者,其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則越差 。 綜合以上的實証研究,發現性別、年級等背景變項與依附關係、人際關係之 關係,由相關文獻中,可歸納為:在性別的因素上,其與依附關係、人際關係之 間有顯著的相關存在,且在這方面的表現大部分為女生優於男生。本研究將針對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依附關係及同儕人際關係 ,作進一步的探討;在年級的因素 上,不同年級學生的同儕人際關係存在差異性,但年級與依附關係則無明確之相 關研究,本研究將針對不同年級國中生的依附關係及 同儕人際關係,作進一步的 探討。. 30.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此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與實施情形,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 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程序,第五節則是資料處理 與分析,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研究者根據研究動機、目的及文獻探討,依相關理論與研究形成研究問題與 研究假設,並建構本研究的架構,如圖 3 1所示。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方式 ,運用統計分析方法探究相關因素間的關係 。 依附關係. 父親依附 (信任/ 溝通/ 疏離) 母親依附 (信任/ 溝通/ 疏離) 同儕依附 (信任/ 溝通/ 疏離). 基本資料. 個 人 背 景:年 級 別、性 別、出生序 家 庭 背 景:、父 母 親 教 育程度、父母親職業. 同儕人際關係 人際支持 解決衝突 人際認知 人際需求 人際互動 圖3 1 1研究架構. 31.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九十六學年度在學之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下說明預試及正式施 測之樣本:. 一、預試樣本. 研究者以臺北市立民生國民中學七年級、八年級及九年級各 2個班的學生為 預試樣本,請綜合領域教師協助實施 「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預試樣本之人數 分析及詳細分配情形見表 3 2 1 。. 表 321「 國 中 生 依 附 關 係 量 表 」 預 試 樣 本 人 數 分 析 性. 年級別. 別. 男. 女. 七年級. 34. 27. 八年級. 32. 28. 九年級. 34. 31. 小計. 100. 86. 百分比. 54%. 46%. 總計. 186. 研究者共計發出 1 9 0份問卷,回收 1 8 9份,回收率 9 9 . 4 7 %,問卷回收後逐 一檢視受試者作答的情形,剔除遺漏題數超過三題(包含三題)之問卷,有效問 卷共計 1 8 6份,可用率 9 7 . 8 9 %。. 32.

(33) 二、正式施測樣本. 依據本研究範圍,研究者以立意叢集抽樣方式,抽選符合母群體特質的對象 以為正式施測樣本,分別為臺北市五所國中、臺北縣三所國中,共八所學校。確 定施測學校後,以隨機抽樣的方式抽二十三個班級進行施測,作為本研究的研究 對象,有效樣本之人數分佈情形如表 3 2 2所示。 研究者共計發出 8 0 0份問卷,回收 7 4 5份,回收率為 9 3 . 1 2 %。問卷回收後, 逐一剔除作答不完全、填答一致性或規則性等有明顯反應心向者。因正式施測樣 本數較多,未作答題數的比率較預試時提高,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以 正式量表總題數乘以百分之五為標準,確定遺漏題數不超過五題(包含五題)和 作答完整者為有效問卷。所以最後有效問卷包含七年級 2 8 2份、八年級 2 2 3份、 九年級 1 9 9份,共計 7 0 4份,可用率 9 4 . 4 9 %。. 表 322「 國 中 生 依 附 關 係 量 表 」 正 式 施 測 有 效 樣 本 人 數 分 析. 縣市別. 臺北市. 臺北縣. 學校名稱. 年級別. 抽樣 班級數. 性. 別. 各校. 七. 八. 九. 男. 女. 人數 合計. 民生國中. 3. 3 5. 2 9. 3 1. 5 3. 4 2. 9 5. 西湖國中. 3. 2 3. 2 8. 2 6. 3 7. 4 0. 7 7. 成德國中. 3. 2 8. 4 4. 2 9. 5 3. 4 8. 1 0 1. 蘭雅國中. 3. 6 3. 0. 2 1. 4 3. 4 1. 8 4. 新興國中. 3. 3 1. 2 0. 3 5. 3 8. 4 8. 8 6. 三峽國中. 2. 4 2. 3 4. 0. 3 5. 4 1. 7 6. 鷺江國中. 3. 2 7. 3 3. 2 4. 4 2. 4 2. 8 4. 3. 3 3. 3 5. 3 3. 5 2. 4 9. 1 0 1. 小計. 23. 2 8 2. 2 2 3. 1 9 9. 3 5 3. 3 5 1. 7 0 4. 總計. 23. 2 8 2. 2 2 3. 1 9 9. 3 5 3. 3 5 1. 7 0 4. 40%. 32%. 28%. 50%. 50%. 清水高中 國中部. 百分比. 33.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針對本研究目的與需要,使用兩種研究工具以蒐集資料,一是研究者自編之 「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 ,二是陳李綢、蔡順良(2 0 0 7 )編訂之「同儕關係量表」, 詳細說明如下:. 一、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 研究者編製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首先閱讀文獻、相關研究,本研究根據讀 國內外有關依附的相關文獻後,發現國內外學者對於依附的測量方式不一,而針 對青少年依附關係測量多採用 Ar ms d e n與 Gr e e n b e r g(1 9 8 7 )的「父母與同儕依 附量表」(I n v e n t o r yo fPa r e n ta n dPe e rAt t a c h me n t , I PPA)。 本量表以 Gr e e n b e r g和 Ar ms d e n於 1 9 8 7年根據 Bo wl b y的依附理論編製 的 I PPA 為依附關係測量之理論基礎,進行預試題目之編擬。邀請三位國中輔導 教師審閱,給予修正意見,以求更清楚呈現國中生依附關係,並由多位國中生實 際填答,瞭解是否有用詞不當、題意不清、難以作答的題目或選項,刪除明顯錯 誤之處,逐一修正後再與指導教授討論,最後確定預試量表,共 7 5題。定稿後, 進行預試,並根據預試結果進行項目分析,並應用驗證性結構分析探討量表的因 素結構與理論的符合度,刪題後定題為正式問卷,共 4 5題。 本量表包含兩個部分:基本資料調查及依附關係量表 ,茲說明如下如下: (一)基本資料調查 這部份主要蒐集個人背景資料,探討依附關係與受試者背景資料間的關係 。 預試時有 6題,內容包含學校區域別、受試者的年級、性別、家中排行、手足總 人數、父母教育程度及職業。但預試發現學生在父母教育程度及職業的分類上有 較多的疑問,例如:不清楚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所屬類別等。因此,研究者酌 予修正題目內容,例如:在父母教育程度欄位增加「8 . 不確定」選項,在父母職 業類型欄位增加「如果不知道分類或是特殊情形 ,請填寫在 1 5 . ╴╴╴其他的欄 位」之說明,避免造成類似的混淆狀況 。.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聯合診所所提供之服務範圍計有門診醫療服務(一樓)及 復健治療服務(二樓)兩項,本研究係針對一樓「門診醫療服務流 程」進行研究。由於△△聯合診所之門診醫療服務不具設計及研發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

在與 WINS 有關的研究之中,除了研發感測器硬體這個領域之外,其它的領域均需要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本研究於 2017 年 2 月至屏東縣 10 所校園採集使用水源及經淨水處理

本研究於 2017 年 4 月以市面上瓶裝水的品牌隨機抽取國內外各五種品 牌作為研究對象,並利用環檢所公告之採樣方法檢測,收集的樣本以兩種

第三節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迷思概念 負數概念之 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迷思概念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