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PA 格式對撰寫教育史論文的可能限制 / 5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APA 格式對撰寫教育史論文的可能限制 / 54"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頁 54-57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54 頁

有關 APA 格式對撰寫教育史研究領域論文的幾點淺見

鄭玉卿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一、前言

社會科學學術論文是一種利用文 字表述方式,將某個主題相關的理論 或發現,作有系統的深入分析或歸納 闡釋。基本上,一篇教育學術論文必 須具備有關教育理論或實踐行動的新 發現或新觀點,才能被稱之為是有價 值的論文。而既然涉及到「新」的發 現,在表述過程中,便有必要將過去 的相關研究成果加以介紹或說明,並 透過公認的寫作格式清楚標示,以區 隔 前 人的 研究 內容 和 自己 的創 新 發 現,如此既可避免混淆他人成果,而 致有違反學術研究倫理之虞,更可凸 顯 研 究者 自己 的新 發 現或 主張 。因 此,嚴格的論文寫作格式往往被列為 評選學術研究期刊的基本要件,以致 爾今學術界瀰漫著品質越高的學術期 刊,其寫作格式要求越趨嚴格的普遍 印象。

二、APA 格式對呈現研究成果

的可能優點

以目前國科會依據「臺灣社會科 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錄要點」審核 並決議的 2013 年 TSSCI 收錄之 20 份 教育學門期刊看來,幾乎以 APA 格式 為其寫作格式,甚至連中英文摘要和 字數都有具體詳細的規範。 事實上,此為國內優良教育學術 期刊、專書與博碩士學位論文等,所 普遍採用的 APA 格式,乃是美國心理 學 會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為統一社會科學研究相關 論 文 寫 作 格 式 而 出 版 的 手 冊 (Publication Manual)中之相關規定。 其主要乃循科學思維的模式,為研究 者建立 一個書寫研 究 成果的 固定格 式,具體規範研究動機、方法和結果 等應撰寫的內容,減少因研究者個人 主觀認定或獨特寫作風格的缺失,幫 助讀者 快速解讀該 研 究的始 末與成 果,不僅帶來研究者寫作上的方便, 亦建立 了研究者與 讀 者間 的 某種共 識,順利地傳達相關內容與知識。

三、APA 格式並不完全適合作

為呈現所有知識領域研究成

果的唯一方式

人類知識是積累而成的。一篇有 價值的論文,往往是站在前人的研究 基礎上,延伸或深入研究所產生的獨 到見解 或新發現 ,是 具有其創新性 的,也可以說,是具有相當個別化的 特色。暫且不論此源自於美國學術界 的 APA 格式,是否因國情或語言本身 的特性,在認知上與臺灣學術界有不 盡相同的主張。單就格式而言,一個 有利於 完整陳述學 術 研究成 果的格 式, 其直接 與內容陳 述最核心的問 題, 便是知識本身所 具有的獨特形 式。由此看來,統一的 APA 格式或多 或少對不同知識領域的論文書寫者可 能帶來些許困擾。 一般而言,一篇論文或專著只要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頁 54-57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55 頁 有一兩個獨到的新見解或發現,便可 稱得上好論文。因此,一篇論文的內 容 便 不可 能從 頭到 尾 都是 自己 的 創 見,時有引用他人研究成果作為佐證 之需要。那麼如何清楚標示那些部分 是研究者所依據的立論基礎,哪些又 是研究者的新發現或個人見解,便有 其必要性。簡言之,學術論文既是一 種知識產品,論文寫作格式便是產品 形成的規範。在此規範下,具體陳述 自己的新發現是研究者的重要工作。 然 而, 此統一的規範 卻彷如一個模 版,它使許多原本屬於不同內容型態 的知識,因必須套用此模版而失去了 原有的知識型態與特色,形成偽個別 化的知識形式,間接降低了個人創新 的價值。 猶如赫斯特(P. H. Hirst, 1927-) 所言,每一獨特知識形式都有其獨特 的邏輯結構,具有其獨特形式。他將 知識區分為數學、人文與自然科學、 美學(文學與藝術)、歷史、道德、宗 教、哲學等七種不同的知識形式,並 指出以上各種知識形式具有不同的獨 特概念、概念本身的結構及檢測標準 方式,而各種不同的知識形式藉由不 同表達方式,進而被組織成各類專業 的知識場域(Hirst,1966, pp.44-46)。具 體而言,知識內容與書寫格式是不可 分的相得益彰的關係,獨特的表達和 書寫形式是凸顯知識內容本身獨特形 式表徵的一環,不適合的形式將阻礙 知識內容完善周延的表達。或可說, APA 格式並不是呈現各種知識領域研 究成果的唯一格式。由此可推知,同 屬教育學門之各種專業領域知識,若 為了統一格式而規定以 APA 格式作為 唯一的書寫表達格式,實可考量在此 基本的規範下,就不同的知識領域給 予適切有彈性的處理,以使論文品質 更臻完善。

四、筆者對採取 APA 格式撰寫

教育史研究領域論文的幾點

淺見

就知識本身的獨特形式而言:依 據赫斯特對教育理論的認定,他區分 歷史和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知識,認為 二者並非屬於相同的知識形式,但也 非截然不同的知識形式,他並不否認 歷史解釋常需利用大量的科學調查, 然更強調歷史解釋有其獨特的特性, 乃不同於其他知識形式(Hirst,1963, pp.56)。那麼,什麼是歷史呢?拿破崙 曾 說 :「 歷 史 是 一 則 約 定 俗 成 的 寓 言」;歷史家卡爾(E. H. Carr)則說: 「歷史是現在與過去永無止盡的問答 交流」(李公明,1998:7)。這兩則言 簡意賅的語句,便說明了歷史是藉由 人賦予意義,從記憶中透過選擇、歸 類和編排之具有價值的故事。它是過 去、現 在與未來相 互 關聯的 一個過 程。簡言之,歷史研究告訴我們過去 如何,以幫助我們預測和告知未來該 如何。至於教育史研究便是運用歷史 方法研究教育相關知識與制度的一門 知識,其具有相同的知識形式。 可知在知識的本質與形式上,教 育史研究作為歷史研究的一門應用學 科,同樣是在找尋最可能的解釋,透 過大量史料、提出問題,進行相關的 解釋和證實,是一個推理和演繹的敘 述歷程,自不同於偏向歸納發現的社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頁 54-57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56 頁 會科學探究。換言之,教育史研究比 起其他強調新知識的社會科學研究成 果,更重視人類過去已有的知識和智 慧,以及其發展的過程和脈絡,而不 是直接觀察當前現象,或反覆進行實 驗或驗證的結果。因此,在內容決定 格式,形式必須適合內容的前提下, APA 格式可能對撰寫教育史論文帶來 些許困擾,或可輕易獲得理解。 其次,就 APA 格式的相關規定(林 天祐,2010),對照筆者個人撰寫或閱 讀教育史領域相關論文的經驗,提出 幾 點 在技 術層 面上 曾 經遭 遇到 的 困 擾,簡單說明如後: (一) 就文章結構部分而言: APA 格式規定不同性質文章必須 陳述的摘要內容。以教育史研究較偏 向於文獻分析的性質看來,重視前後 脈絡的長篇敘述,不但難以用短短 500 字詳細說明研究問題、分析之規準、 文獻選取的依據、研究成果與效果值 之主要調節變項、結論(含限制)、建 議;甚至並沒有直接相符應的內容, 予以為替代套用。 至 於 本 文 部 分 , 亦 難 以 依 照 緒 論、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的層 次進行敘述,尤其是瞭解過去事實並 重視「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歷史研 究,就知識產出本身的邏輯思維,強 調歷史事實敘述是根據史料線索所產 生的推論與詮釋,並無所謂的操控變 項或設計模式,此實與 APA 格式所規 範的內容格格不入,難以一一對應。 (二) 就文獻引用部分而言: 此較明顯的不便在一般 APA 格式 規定,於行文當中直接引用標出作者 的姓氏和年代,對於引用研究的結果 或論點,亦只是標示作者和文獻出版 的年代,然此對教育史/歷史研究而 言,乃過於簡略且易生混淆與困擾。 教育史研究常於行文間,提及某 教育家或思想家的觀點,或在行文間 陳述相關的訊息,此為實質內容的一 部份。因此,在第一次出現會標示英 文全名,之後再只出現姓氏,若按照 APA 格式一般只需書寫姓氏,則可能 難以分辨到底確為何人。以 Huxley(赫 胥黎)為例,英國近代史上至少有 5 位有名的 Huxley 家族成員,他們祖孫 三代顯赫有名,分別是 Thomas Henry Huxley(1828-1895)、Leonard Huxley (1860-1933)、Sir Julian Sorell Huxley (1887-1975)、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和 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 ( 1917-2012 )。 其 中 Thomas Henry Huxley、Julian Sorell Huxley 和 Andrew Fielding Huxley 三位都是很有 名的生物學家。而教育史上常會提及 的是 Thomas Henry Huxley 和 Aldous Leonard Huxley。由於人們通常不會仔 細記憶其生卒年,故行文間標示他們 的全名,便顯得格外重要。因此,若 能更周延地的陳述全名和相關訊息, 應是更嚴謹的書寫方式。 其次,在文獻引用加註上,按 APA 格式只需標示作者文獻出版年代,不 要求標示頁碼,但歷史文獻或文件常 為專書或長篇巨著,若不具體標示頁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3),頁 54-57

APA 格式與教育研究 主題評論 第 57 頁 碼,對於動輒厚達數百頁的文獻,恐 難以提供他人順利按線索核對原文出 處,間接減低文章脈絡的可徵性。因 此,哲史領域的論文一般多要求研究 者需加註頁碼,此當為更嚴謹負責的 可取作法。 此外,現有的 APA 格式之參考文 獻部分,並沒有針對史料所常見的書 寫手稿提供相關的註解規定,致研究 者可能有無所適從之慮,或採取自認 為 較 適當 的格 式加 註 說明 , 如此一 來,或與審查者和讀者的認知不同, 而平添無關實質內容和品質的困擾。 此外,許多年代久遠的史料亦沒有完 全符合 APA 格式要求所必須註明的各 種細項要素,而致許多寶貴的資料可 能因無法依 APA 格式加以標示,而不 得不選擇暫且擱置或放棄,或不免令 研究者扼腕。至於在行文間,一般歷 史論述常需引用大量文獻佐證,採取 APA 格式於文中括弧註明出處的方 式,一方面常妨礙行文的流暢性與文 氣的連貫,一方面亦不利文獻本身相 關內容的深入說明,或易產生過度簡 化引用,或模糊焦點,或扭曲原意之 缺失,實對整篇論述的完整性有所影 響。凡此種種皆為採用 APA 格式對撰 寫教育史論文可能必須面對的一些問 題。

五、結論

回溯東西方文化精粹,各種禁得 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皆無統一的格 式,而多為作者獨到的見解或個人化 的特殊風格,便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爭 相閱讀之不朽佳作。以上有關 APA 格 式對撰寫教育史論文的些許意見,僅 為筆者個人研究和閱讀經驗中最直接 的感受而已。筆者以為在現代文化工 業的洪流中,如何避免學術知識創新 的價值淹沒於科學化的統一格式規範 之中,在研究倫理的合理規範下,以 詳實地呈現研究成果為前提,給予研 究者更 彈性與自由 的 表達方 式和空 間,應是學術出版界與相關人士必須 審慎思考的課題。 參考文獻  李公明(1998)。歷史是什麼。臺 北市:書林。  林天祐(2010)。APA格式第六 版。2014/01/20取自於http://lib.utaipei. edu.tw/UTWeb/wSite/public/Attachment /f1313563395738.pdf?ctNode=276&idP ath=268_276  國科會人文處(2013)。 2013年 TSSCI收錄期刊名單。2014/01/20取自 於http://nhscepp.hrc.ntu.edu.tw/2013TS SCI.pdf  Hirst, P. H. (1963).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l theor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12(1), pp. 51-64  Hirst, P. H. (1966). Educational theory. In J. W. Tibble (E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p.29-58). Lond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材的呈現者 活動安排者 增強的控制者 練習的指導者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教育局將繼續舉辦的教師專業發展課程,以加強教師有關促進 STEM 教育的專業能力。繼 2015 年 7 月舉行的專題研討會外,教 育局亦於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