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外籍新娘現象談臺灣之子教育問題與學校因應之道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外籍新娘現象談臺灣之子教育問題與學校因應之道"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外籍新娘現象談新台灣之子教育問題與學校因應之道 陳國民 (屏東縣琉球國小教師兼主任) 摘要 本文透過相關研究文獻資料的分析從外籍新娘的時代背景因素與產生原因及其家庭生活 適應難題談起,進一步了解現階段台灣「新台灣之子」的學校就學狀況與趨勢,並探討其生 活適應、學業成就及人際互動上的問題,最後以教育現場的論點為基調,提出教育人員應有 的想法及學校的因應對策與輔導的具體做法,以作為相關教育單位之參考。 關鍵詞:外籍新娘、學校適應、學業成就 一、前言 近年來,台灣社會、家庭結構產生了一些基本上的變化,如晚婚之趨勢明顯、離婚率上 升、出生人口逐年減少、單親或隔代教養情況嚴重、雙薪家庭比率上升、外籍聯姻比率提高 導致外籍配偶子女人數增加,這些現象將影響我們的社會結構體系,其中校園中外籍配偶子 女人數的增加,更直接衝擊教育機制,使我們無法避免此一發展現況所衍生的教育問題。 外籍新娘,這群近年來漸受重視且人數大幅攀升的「新移民女性」,由於丈夫傳宗接代的 壓力,其中有 95﹪以上於婚後的第一、二年便有了下一代(夏曉鵑,民 89),傳宗接代是他 們被賦予的重大責任之一,多年來這些小孩已漸漸進入學前教育及國民教育階段,而且學童 人數有逐年明顯增加的趨勢,對學校的教育生態,讓人有新鮮的感覺,但也形成不小的衝擊。 這一群出生背景較為特殊的「新台灣之子」,在生活環境、父母教養、學校適應上可能產生若 干問題,學校與相關機構甚至於整個社會必須正視此一現象,並及早謀求應對策略,適時加 以輔導,才能預防相關問題產生,協助這群新移民女性及新台灣之子渡過每一個生命的關卡。 二、外籍新娘家庭的產生 (一)緣起․源起 長久以來,台灣政經對大陸的「戒急用忍」政策,加上 1970 年代政府為發展經濟,推動 所謂的「南向政策」,藉由經濟活動的經營與接觸,國人有機會與東南亞各國進行各項交流, 並進一步認識其社會民情,進而在台商的仲介之下,成為引進外籍新娘的地區之一。而外籍 新娘仲介,也成為東南亞國家與台灣的新興行業,扮演著推波助瀾的角色。根據內政部統計 資料指出,民國九十一年嫁入台灣的外籍新娘人數就高達四萬四千八百一十三人,佔全國結 婚數的 25.87﹪,這樣高比率的外籍新娘人數,已經對台灣的社會造成莫大的改變及衝擊。 這些跨國婚姻多數集中在台灣中南部,尤其以偏遠地區為最普遍,如彰化縣、高雄縣、屏東 縣、台東縣、澎湖縣(陳庭芸,民 91)。 (二)外籍新娘家庭產生原因 戰後台灣由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經濟急遽的發展,形成社會快速變遷,整體而言, 國民平均收入的增加導致經濟情況的改善是不爭的事實,但其中仍然不乏已達適婚年齡而尚 未結婚之男子,究其原因可能是從事勞力為主或危險性較高的工作,如農業、漁業,或是身 心有障礙不健全,身體殘缺或經濟上的弱勢,導致他們婚姻的不如意,遲遲未能完成終身大 事,也背負著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的包袱。其次,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女子也因為本身國家 及家庭經濟情況不佳,工作謀生不易,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及改善家庭經濟,在不得已的情 況下,願意漂洋過海,遠嫁至人生地不熟的新國境-台灣。因此這些來自異地、不需感情基 礎、具商業買賣性質的外籍新娘,便為台灣這些適婚而未婚的男子帶來一線生機與希望。從 另一角度來看,對於外籍新娘而言,這樣的婚姻型態,不只是她們居住地點、周遭人事物的

(2)

改變,更嚴峻的現實是她們必須面對新的社會情境與規範,這才是真正的挑戰與考驗。 (三)外籍新娘家庭狀況及本身問題分析 對於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根據黃森泉、張雯雁(民 92)的研究,有以下 幾點結果: 1. 外籍新娘的背景及生活差異造成調適上的困難。 2. 外籍新娘在飲食及氣候方面必須調適。 3. 不諳本地的語言文字造成外籍新娘適應上之難題。 4. 外籍新娘對婚姻和家庭生活尚稱滿意。 5. 外籍新娘對其子女的教養面臨困境。 另外根據蔡榮貴、黃月純(民 93)的研究中指出,外籍配偶本身所遭遇的問題有下幾點: 1. 公婆或配偶不讓他們出來參與學習,害怕他們的成長 2. 不重視識字只要能溝通即可 3. 多種國籍教材難尋 4. 多分布於山區或是偏遠海邊交通困難 5. 本身教育程度低落 6. 無法進行家庭教育或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 7. 不重視子女的學校教育 8. 語言能力差無法指導其子女或與老師溝通 9. 家庭中的學習環境、衛生與生活教育較差 10.父母親忙於為生活打拼缺乏時間關心子女 11.外籍配偶需回到原居地,形成暫時性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 12.社經地位與經濟能力較差,多屬勞工階級 13.易被種族歧視,缺乏自信感到自卑 三、外籍配偶子女就學現況分析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92 年度新生嬰兒有 227,070 人,其中生母國籍屬於大陸、港 澳及其他外國的佔了 30,348 人,比率高達 13.37﹪。由表 1-1 中的資料更顯示出:從民國 87 年至 92 年,外籍新娘(含大陸、港澳及其他國家)所生育之新生兒人數逐年增加、佔全國新 生兒總數比率亦逐年提高。 表 1-1、87 至 92 年度新生嬰兒生母國籍人數與比率表 生 母 國 籍( 地 區 ) 嬰兒出生數 本國籍 大陸、港澳或外國籍 備註 年 度 人 數 百分比 人 數 百分比 人 數 百分比 87 271,450 100.00 257,546 94.88 13,904 5.12 88 283,661 100.00 266,505 93.95 17,156 6.05 89 305,312 100.00 282,073 92.39 23,239 7.61 90 260,354 100.00 232,608 89.34 27,746 10.66 91 247,530 100.00 216,697 87.54 30,833 12.46 92 227,070 100.00 196,722 86.63 30,348 13.37 累計 1,595,377 100.00 1,452,151 91.02 143,226 8.98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另外,根據教育部統計 92 學年度就讀國民教育階段的外籍配偶家庭的學童人數,國中部

(3)

份有 3395 人,國小有 26627 人,合計 30022 人。由表 1-2 中資料可以說明: (一)外籍配偶子女占學校學童比列逐年升高 (二)年級越低,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比列越高 表 1-2、92 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學童年級分布狀況表 年級 國三 國二 國一 小六 小五 小四 小三 小二 小一 人數 887 1,182 1,326 2,154 2,714 3,713 4,883 6,218 6,945 合計 3,395 26,627 資料來源:教育部 由上述的資料中明顯可以看出一些現象與趨勢,在台灣的社會中,外籍新娘的移入是目 前的一股潮流,在每一年的新生嬰兒總人數中,含有外籍生母血統的新生兒將逐年不斷增加、 所占比率不斷提昇,每年進入幼稚教育階段及國民教育階段的這一群「新台灣之子」亦將逐 年增加,而且以頗高的成長比率進入校園。姑且不論其學校生活適應及學習狀況是否有某些 問題存在,這樣的情況(人數及所占比率逐年增加),就足以衝擊校園生態,值得從事教育工 作者去注意及面對。 四、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 根據王瑞壎(民 93)的研究結果中指出,學前階段大陸及外籍新娘婚生子女所呈現的適 應與學習問題,有下列幾項: (一) 幼兒共通性問題在於語言學習。 (二) 教師溝通及家長教學配合的困難。 (三) 幼兒部分問題源於親子互動不良。 (四) 幼稚園教學能有效幫助孩子成長。 對於國民教育階段大陸及外籍新娘婚生子女的適應與學習問題,王瑞壎(民 93)的研究 則呈現以下結果: (一)學生適應性並無太大問題。 (二)學生學習能力沒有明顯差異。 (三)學生各有其表現與能力。 (四)媽媽能懂閩南語或國語。 (五)家長關心孩子教育問題。 另外對於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根據林璣萍(民 92)的研究,則有下列幾個結果: (一)外籍新娘子女確實存在整體學習弱勢的現況。 (二)外籍新娘子女在身心障礙及資優比率都較高,是特殊教育需關注的對象。 (三)父親的社經地位及籍貫對子女的學校適應有影響。 (四)父、母親之語文能力對子女的學校適應有影響。 (五)外籍母親之原國教育對子女的學業成就有影響。 (六)外籍母親之華裔背景對子女的學業成就有影響。 (七)親友協助對子女的學校適應有影響。 (八)外籍新娘子女接受現有的輔導措施愈多者,其學業成就表現愈低。 其次,孩子生長的家庭也是影響孩子學校適應的重要因素,在父母感情不睦、經濟壓力 較大等不穩定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較有可能產生學校適應不良的問題,究其原因,乃在於 父母無法有效提供孩子適當的感情支持與指導,因而影響到孩子的學校適應。 許多外籍新娘婚姻因為丈夫肢體殘缺、老夫少妻、生活適應不良、溝通不良、個性意見 不合、家庭經濟不佳、婆媳關係等等原因,常導致婚姻破裂、逃離家庭或家庭氣氛不佳,對

(4)

其所生下的孩子,生活適應及學業表現都將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在缺乏文化刺 激、社經地位較低及語言模仿學習的情況下,外籍新娘的孩子,常常在發展上有較同儕遲緩 的現象(陳雅玲,民 93)。 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是否如一般人的觀念中,與一般台灣學子呈現明顯的差異,目 前尚未有足夠且充分的實證文獻來佐證之,這也是未來學術界及教育界必須努力的方向。 五 、教育人員的反思及應有的想法 (一)反思-媒體的負面報導 夏曉鵑(民 86)在其論文中指出,媒體將「外籍新娘」與「台灣新郎」所建立的家庭, 視為兩個「沒水準」的人的結合,他們的後代,更被形容為「降低台灣人口素質」的因子。 在媒體的報導及渲染下,外籍新娘被建構成社會問題的製造者,是卑下且沒有知識水準的, 她們被歸類為次等公民,甚至於與「假結婚、真賣淫」畫上等號。這些的報導,已經儼然型 塑出外籍新娘的負面形象(逃婚、騙錢、需救助),為她們貼上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標籤,社會 大眾這些刻版印象,對外籍新娘產生了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其常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被孤 立、暴力相向卻又求助無門。如此一來,是否會形成對其子女的間接傷害,如自我應驗效應 (比馬龍效應)、自我負面形象、自信心不足、自卑、畏懼及退縮,值得媒體及社會大眾深思 熟慮之。 (二)應有的想法 1.認同我、請別用異樣眼光看我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slow)認為人有五大需求,從最低層次至最高層次分別為生理、 安全、愛與隸屬、自尊及自我實現的需求,每當較低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時,較高一層的需 求才有能產生。因此,面對媒體的負面報導及社會各界對外籍新娘及其子女所產生的偏見, 學校有責任、也應該要營造一個認同、關懷、尊重及公平的學習環境,建立全校師生對「新 台灣之子」的合理認知及觀感,協助其滿足安全、愛與隸屬及自尊的需求,以避免其產生疏 離,缺乏自信,在學業及生活上產生適應上的困難。 2.教育機會均等 1960 年代中期,受補償教育觀念的影響,提供均等教育機會的做法已由提供入學教育機 會均等的消極做法,提升為針對文化不利地區學童,優先提供其學習所需的各項資源,以提 升其學習成就。教育部近幾年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計畫精神之一乃在於「教育機會實質 均等」的原則,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自然就成為其指標項目之一。 3.不放棄每一個學童 「帶好每一位學生」是教育改革五項訴求重點之一。外籍新娘遠嫁至台灣,已經成為名 符其實的「台灣媳婦」,婚後所產下的新台灣之子,當然就成為社會各個層面,更是我們教育 工作者責無旁貸、必須關注的下一代。尤其只要是先天各方面條件資源普遍較為弱勢的族群, 就更需要大家投以更關心的眼神,不管是新台灣之子或是其他學童。教育的意義及可貴之處, 除了提供每一位學童均等、實質的學習機會資源外,對於弱勢、文化不利、資源不足、發展 較為遲緩的學童,教育人員願意付出更多真誠的關懷。 4.實現多元文化教育的契機 邱琡雯(民 88)指出,大量的外籍新娘在台灣,使得台灣地方注入多元文化,因此使得 「在地國際化」的理想得以在台灣各鄉鎮形成。社會的變遷及經濟發展已經使得台灣各族群 逐漸融合,而隨著國際移民及外籍配現象明顯增加,未來台灣可能要面對跨國文化及族群融 合的課題,異質文化的進入,將明顯表現在台灣的各個角落裡。透過相互了解及尊重,才有 文化融合的起點,對於台灣實現多元文化的理想,注入新的希望。

(5)

六、學校可採行的因應對策及做法 (一)成立應對執行組織 學校應成立「外籍配偶子女學校教育輔導小組」,由校長擔任召集人,凝聚校內教師同仁 共識,並邀集校外人士加入,及早提出因應做法,盡速擬定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 (二)活動的配合 U1.辦理並加強各項親職教育,協助文化融合 對於外籍新娘普遍缺乏教養智能的情況,學校應該規劃親職教育活動,藉活動的辦理, 喚起其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增進親師之間的了解、溝通與合作,共同提昇子女的教育成效。 U2.家庭訪問、建立資料 對於新台灣之子的家庭教育輔導,可透過家庭聯絡簿、電話聯絡及家庭訪問的方式,了 解家庭經濟情況、生活背景及父母管教態度,藉以對其有多元、深入的了解,建立詳細的輔 導資料,提供相關的協助,並進一步作為學校訂定相關輔導措施之參考。 U3.推展多元化的社團活動 藉多元化的社團,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激發學生多元潛能,進而促進學生自我肯定。另 一方面,藉由參加社團活動,改善人際關係,增進社交溝通能力,提昇自信心,進而培養活 潑、開朗、大方的新台灣之子。因此,學校應配合學區環境、條件及師資專長,發展多元且 具特色的活動或社團,落實教育「學生充分實現潛能」的目標。 (三)辦理各研習,提升教師輔導及教學知能 1.提升教師行為辨識能力,觀察學童在校學習及生活適應狀況,適時、及時給予協助 及輔導,發揮教師一級輔導預防功能,以減少日後嚴重問題的產生。 2.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定期舉辦各領域教材教法研討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成就,建立 自信心及學習興趣。 3.建立學校個案輔導資料,召開會議,集眾人之智慧協助解決該生之學習及生活問題。 4.推動「認輔制度」,有效分配及規劃學校人力資源,對各案學生進行學習、生活、人際 相處之輔導,並定期舉行工作研討會,做成相關紀錄,提升工作成效。 (四)加強課業輔導及補救教學 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已列入教育部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項目之一,學校及教師應該妥善 運用課業輔導的經費與時間,加強對上述學生的課業輔導,個別補救教學或加深加廣學習, 提升其學習成就,增進學習動機與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 (五)社區人力資源的運用 結合社區人力資源,建立輔導網路,協助學校推動輔導工作。家長會及義工媽媽組織中, 有部分具有專長的人員,可協助進行部份工作,如心理輔導、課業輔導。亦可結合社區中的 專業社工人員,針對部分較為特殊的個案,進行心理建設及輔導。 (六)辦理各項外籍配偶成長團體 根據陳源湖(民 91)研究指出,因為語言、文字的障礙,外籍新娘無法適度的參與子女 受教育系統的活動,也無從提供相關的協助。成人在幼兒的語言發展上有著示範與引導的功 能,其中以父母及老師影響最為深遠,父母或老師說話的神態、語調、發音及速度是幼兒最 常模仿的對象,良好的語言示範,自然能幫助幼兒使用正確的語言。因此,辦理成人基本教 育研習班、識字班或其他成長團體,除協助其學習語言外,也有利於適應台灣社會,對於將 來孩子求學過程中的指導,也有直接的助益。當然,能夠學習的前提,是夫家(主要為丈夫 及公婆)能敞開心胸,眼光放遠,為下一代的將來著想,支持外籍新娘進行各項學習成長活 動,而不是一味限制其行動,拒絕相關的成長契機。 目前各縣市教育局皆鼓勵學校辦理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而補校設立的原則也是每一鄉 鎮至少設立一班,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學校進行招生工作時,也應就學區內失學民 眾及外籍新娘做一調查,必要時登門拜訪,鼓勵並邀請參加各項成長課程,協助其提昇語言

(6)

及生活適應能力。 (七)優秀外籍新娘功能的發揮 外籍新娘中不乏生活適應良好、語言學習成功、表現優秀者,善用其經驗的分享及帶頭 作用或培訓成雙語種子教師,為外籍新娘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成效應該不錯。 七、結語 日前,教育部宣佈:九十三學年度起,外籍新娘子女優先就讀公立幼稚園。我們欣見這 樣的政策宣布,起碼是一個起步與開始,顯示政府已經注意到相關問題處理的急迫性及需要 性。但不可否認,面對這一群新興弱勢族群(含外籍新娘及其子女),目前政府及民間機構所 能提供的輔導協助相當缺乏,成效亦非常有限,未來有待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有人說,外籍新娘的進入,是台灣社會學習尊重多元文化的契機,其子女亦可學習多國 語言,我們喜見這樣的樂觀、積極及開放心態。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台灣由於新移民女性、 新台灣之子人數日益增多的加入,已經對社會各個層面,產生相當大的衝擊,也對教育工作 產生另一種新的挑戰,讓學校及身為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必須認真去思考,該如何來面 對、協助他們?以完成教育工作的責任與使命。 近年來,對於外籍新娘生活適應方面的研究論文及報告篇數不少,但對於其子女教育問 題與輔導相關的研究報告卻少之又少,我們希望各界匯集心力,致力於相關教育研究,建立 相關學理依據,作為日後教育行政單位制定輔導政策之參考,更可作為基層學校及其教育人 員推動輔導工作的指引及後盾,相信如此一來,將可達成教育機會實質均等、教育資源合理 分配的理想,更可避免外籍新娘子女成為社會變遷下的犧牲者。 最後,我們盼望相關輔導政策的制定,是出自於真誠的關懷與協助,去除先入為主的負 面成見,冀能符合其需求、協助其成長、掌握多元文化契機,那將是台灣之幸、社會之福。 參考資料 王瑞壎(民 93)。大陸與外籍新娘婚生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究。台灣教育,626,25-31。 李萍、李瑞金(民 93)。台北市外籍配偶社會適應之研究。社教雙月刊,119,4-20。 林璣萍(民 92)。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台東:國立台 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琡雯(民 88)。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141,頁 108-117。 夏曉鵑(民 86)。女形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東南 亞區域研究通訊,2,72-83。 夏曉鵑(民 89)。資本國際化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39,45-92。 張鈿富(民 93)。出生人口數變化對台灣中小學教育的影響。師友月刊,439,1-3。 陳雅玲(民 93)。新台灣之子-外籍新娘子女教養問題。幼教資訊,160,25-27。 陳源湖(民 91)。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評析。成人教育,68,25-34。 陳庭芸(民 91)。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台北:台灣師大 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堯(民 93)。從社會福利經費分配看弱勢族群教育的推動。台灣教育,626,10-16。 黃森泉、張雯雁(民 92)。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 135-169。 蔡俊傑(民 92)。小琉球假性單親與隔代教養。國教天地,154,86-90。 蔡榮貴、黃月純(民 93)。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

個人資料:

屏東縣琉球國小 教師兼主任 陳國民

學校電話:08-8612597 傳真:08-8612045 手機:0937607636

(7)

郵局資料:

局號:010123-3 局號:1289372 戶名:陳國民

電子郵件:gmb58123@yahoo.com.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籍電子化所揭櫫的目標,其中之一便是「學籍電子資料交換」。 SFS3 的開發團隊,為了讓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每一位孩子必須接受 定期的英、數檢測,以 檢視每一位孩子面臨 的學習困難點。轉換教 學方式,找到真正適合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鼓勵家長一同參與,每天與孩子互相分 享感恩和快樂的事,建立正面積極的生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本校教師亦會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如校內的中文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