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職進修人員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在職進修人員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為例"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在職進修人員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進修學院為例

粘耀宗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院觀四甲學生 學 號:3091236137

中文摘要

Kelly(1990)提出休閒概念定義,「時間的概念」,從時間 的觀念來看,休閒是扣 除維持人類基本生活,如生理時間、工作時間所剩餘的時間,因此常被定義為剩餘時間 或自由時間 。「活動的概念」,以活動的形式定義休閒,研究中常調查人們所參與休閒 活動的形式及頻率。「體驗的概念」,休閒就是為了體驗活動本身的樂趣,自由選擇參與 某項的活動。本研究的休閒是界定為扣掉學校上課、工作、睡覺之外所從事的活動。本研 究旨在探討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的休閒活動現況,目的在了解大學生的休 閒資訊,探討其社經背景、休閒認知、休閒參與、休閒期望、休閒滿意度及休閒阻礙間之 關係,並藉由針對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所做的問卷調查來獲得第一手資料。 本研究採取分層抽樣,於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底、三月初,總計發放問卷240 份,回收 有效問卷180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75%。在資料分析方面則運用敘述性統計、t 檢定、 信度分析與項目分析等分析方法。經由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經常參與之休閒活動項目前五項分別為為閒逸型 體能運動型、嗜好型、遊憩型及居家型。經常參與之休閒活動項目前六項分別為聽音 樂廣播與看電視、休息小睡與沉思、閱讀書報雜誌、聊天與打電話、散步與兜風、上 網與完電子遊樂器。滿意度較高之休閒活動類型分別為戶外遊憩型、閒逸型、消遣型、 社交型、嗜好型。 二、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較大之休閒阻礙依序為時間因素、缺乏相關設備 與器材、沒有興趣、缺乏相關性知識與技巧、家庭約束。 三、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之社經背景、工作特性及休閒認知與休閒需求未具 顯著性差異。 四、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之休閒需求與休閒參與具顯著性相關,休閒阻礙 與休閒參與則未具顯著性相關。 五、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之休閒參與與休閒滿意度未具顯著性相關,整體 之休閒滿意度在1~6 尺度中為 3.56,屬中上程度。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較大之休閒阻礙依序為諸如此類的休閒活動研究雖不 勝枚舉,然誠如前面所言,對於每個不同對象群體都將具有個別的研究價值。本研究的 分析資料,將對目前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提供實質有效的參考,並可據

(2)

以設計更符合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需求的休閒活動規劃、了解國立高雄應用 科技大學進修學院的休閒滿意度、藉由本研究有助於對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 的了解並作為休閒輔導及規劃之參考。 根據此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 一、 可能因為大部分學生需兼顧工作與課業,所以在進行期間不能有多餘的時間從 事休閒活動,建議校方活潑課業化的設計,必提高跨部選課的學分數,以期學生希 望能在學習過程中也有參與休閒活動的機會。 關鍵詞:休閒認知、休閒參與、休閒期望(需求)、休閒滿意度、休閒阻礙 E-mail :nien510125@yahoo.com.tw 2

(3)

一、緒論

1.1 研究動機 在進修學院大學生休閒活動的需求和類型都不盡相同,常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舉凡人格的特質、性別、年齡、對休閒生活的知覺和態度,和有關休閒生活的知識和技能、 住家環境、經濟收入、空閒時間、休閒場地與設施有無方便,都會影響大學生參予休閒活 動的質與量、休閒,在當代社會對於社會大眾的生活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從文化的結構 上來看,休閒反應了我們的生活、政治、社會、經濟及宗教;另外,休閒也提供了放鬆、 恢復活力、提升個人成長、發展與幸福的機會。在今日的社會中,休閒不但受到重視,也 是衡量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由過去數十年來對休閒產品消費的情形來看,證明休閒需 求的不斷增加,同時也是人類一直在追尋身、心、靈成長的生活型態和實踐。 休閒活動既與每個人習習相關,個人的休閒活動也受個人的內在因素與環境等的 外在因素所影響。於是,休閒活動的設計與規劃必需考量參與者的實際需求,換句話說 必需依參與之個人或團體的需求作可行之規劃。每個個人或團體的休閒活動需求不盡相 同,相同的個人或團體的休閒活動需求也將因時空背景的變異而有轉換的可能。國人休 閒活動的參與狀況,隨著經濟的整體提昇而全面普及,也隨著個人的興趣與相關變數 而各有不同的需求。在休閒活動質與量日漸升高的需求趨勢下,休閒活動提供機構與參 與者間如何在需求與提供顧客滿意的需求之間取得供需平衡,實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近年來,社會結構與價值觀急劇改變,其改變的速度、方向與頻率都瞬息萬變,雖說, 對於休閒活動的相關研究已不勝枚舉,但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與對象下想必有不同的發 展軌跡。 「休閒已成為生命中的一種重要元素,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無論在學校、工作場 所、家庭或社區,休閒都扮演著槓桿的作用」(Shivers 1967),可見,休閒在一個人的生 活裡是個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從文化的結構上來看,休閒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政治、 社會、商業及宗教制度;另外,休閒也提供了放鬆、恢復活力、提升個人成長、發展與幸 福(well-being)的機會」(C. R. Edginton 等 1998,顏桂妙 譯),這也反射出休閒的功能性 與生活性。透過參與休閒不僅可以獲得愉悅的享受與經驗,並能使參與者從社會互動的 歷程中提昇視野,所以,「休閒是影響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休閒經驗的滿足,可 以提升幸福感與自我的價值。以社會整體而言,休閒是傳遞歷史、社會、文化價值的媒介, 這些價值可以促成社會規範、目標和風俗習慣的形成」(Edginton 等 1995)。 雖然,目前人們對於參與休閒活動的意願濃厚,但礙於種種因素總是與自己的期 望會有或多或少的落差,例如設施的不足、經費的短缺、時間的配合、沒有志同道合的人 等因素,由此可推斷休閒活動狀況的調查研究的實用性與重要性。透過研究調查,可以 客觀的瞭解參與者的休閒需求、實際參與狀況與參與後的感想與態度等資訊,透過這樣 的訊息,將有助於取得休閒活動參與者與提供者之間的供需平衡。 雖然國內外對於工作職場從業人員休閒活動的研究不勝枚舉,切入角度與研究對

(4)

象也不一而足,例如,「出版社從業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關係之研究」 (王福生 2003)。然而,太過廣氾的研究範圍與對象容易陷入不夠深入的迷思,太過狹窄也可能 產生代表性不足的可能弊病,吾人深感其各具利弊,在實務的前提下不想捨近求遠以 避免空氾,取捨之後選擇了以做為研究對象,期望在理論與實用上均可獲得甚或超過 預期的理想結果,也能在休閒相關研究方面累積國營事業或工廠型態方面的經驗。 本身對於休閒就極有興趣參與,不論靜態或動態、戶內與戶外、國內與國外,只要 可以達到休閒的效果與個人的需求都會盡可能參與,也因如此才會選擇在觀光領域繼 續進修學習。雖然所鑽研的觀光科系對目前工作並無直接相關關係,但在工作之外的大 部份時間確實提供了生活品質提升的正確知識,最重要的是,給自己創造了一個自我 實現的高層次需求。 本研究的初始動機乃在希望透過本研究以了解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的 休閒活動概況,如其休閒需求、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休閒阻礙等狀況,並希望從研 究過程與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一些有趣或有用的參考資訊。 1.2 研究目的 基於上節所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以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為研究 對象,利用問卷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並依該蒐集資料予以分析與探討。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之休閒活動需求狀況。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之休閒活動參與狀況。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參與休閒活動的滿意度。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參與休閒活動的阻礙。 1.3 研究主題實質意涵 然國內外對於工作職場從業人員雖休閒活動的研究不少,切入角度與研究對象也 各有不同,例如,「出版社從業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關係之研究」(王福生 2003)。然 而,太過廣氾的研究範圍與對象容易陷入不夠深入的迷思,太過狹窄也可能產生代表 性不足的可能弊病,吾人深感其各具利弊,在實務的前提下不想捨近求遠以避免空泛, 取捨之後選擇了本身就讀的學校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做為研究對象,期望 在理論與實用上均可獲得甚或超過預期的理想結果。 4

(5)

二、文獻回顧

本章將探討與休閒活動相關之名詞定義、基本觀念、重要意涵等,並論述其相關研 究與文獻,以強化或佐證本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架構。主要探討的主題依序包括有:有關 社經背景等個人基本資料、工作特性、休閒認知或態度、休閒參與、休閒期望或需求、休 閒滿意度等與休閒活動之相互關係。 2.1 休閒活動 研究休閒活動,首要的必須要先了解有關休閒活動相關名詞之定義與涵意,茲列 述國內外相關論述如下: 一、字源意義的觀點

休閒(Leisure)一詞,源自於拉丁語的 Licere 一字,意為「被允許」(to be permitted), 指的是擺脫生產勞動後的自由時間或自由活動;而希臘文中的 schole 也是休閒之意, 指的是工作(besiness)的相對詞;在法文中也有 loiser 一字,意指自由利用的時間。 中文中的「休」字是由「人」與「木」所組合而成,為人倚木而息之意,而「閒」字是由 「門」與「月」所組成,意亦為月昇入夜閉門而息。(鄭建中,2002) 有關休閒的定義無以計數,為瞭解休閒的意義,必須先明瞭休閒 (Leisure)的字源。 休閒(Leisure)原係由拉丁字“Licere”演變而來,具有「許可與自由的時間」(林東泰 1992) 的涵意,意思是指個體可以自由選擇與運用的時間,這種行為是被社會所允許的。社會 科學百科全書對於休閒(Leisure)的定義,指出係源自於古希臘字“Schole”,是後來 School 與 Scholar 的語源,具有「休閒與學習活動」(林東泰 1992)雙重意義。 二、時間的觀點 Crabtree (1991) 認為將休閒定義為不用工作、卸除責任的時間是十分不恰當的,因 為這樣會產生錯覺認為休閒似乎是生活中不重要的時段,個體不須於這段時間負責任, 忽略了休閒可使自我完全發展、自我實現並具有促進身心健康、紓解壓力等功能,其重 要性不容忽視。 Godbey (1999) 等認為休閒即是個人在工作、義務及責任和生存時間以外,擁有相 對的自由時間,可以自由地從事個人想做的事。 Parker(1971)認為,工作之外,剩餘的時間就是休閒,在這剩餘時間內可以做許多 事,如家務、運動、意務工作、嗜好的活動來放鬆自己或是與工作不同的事情 (陳彰儀, 1980。 文崇一 (1990) 認為休閒是指個人離開工作崗位,自由自在去打發時間,以詢求工 作之外,精神、物質上的滿足。

(6)

李明宗(1988)認為休閒即為「閒暇」,意指「自由時間」(free time)或「可自由支配的 時間」(discretionary time)。 沈清松 (1990) 提出以哲學的角度來看,休閒和工作並不是對立的,好比運動和靜 止並不必然對立的。 謝明材(2000) 引用 De Grazia 的觀點認為:自由時間並不必然就是休閒,因為有許 多人有了自由時間,卻不知如何休閒,所以他把休閒定義為一種存有的狀態,以及作 為一個作為一個人的條件,它不必然會有什麼慾求,也可能不會獲得什麼。 三、活動的觀點 Kelly(1978)曾廣氾的定義休閒為:「一種為了休閒本身為主的自由選擇性活動」。 社會學辭點(Dictionary of Sociology)指出:「休閒活動」為在餘暇時間所從事的任何活動 方式為個人的或集體的;這種活動是自由且令人愉快,它是可供個人發展生理、心理或 應用創造能力的活動(黃立賢,1997)。 張春興(1983)認為:「休閒是在自由時間內隨心所欲的從事為擺脫職業上束縛的活 動」。 Dumazedier (1974) 從活動的內容要素來界定休閒:「休閒是一種除了工作、家庭及 社會義務以外的活動,而人們依自己的意志選擇從事某些休閒活動,目的是為了休息、 放鬆,或者增加智能及自由拓展個人的創造力。」 Parker (1976) 指出休閒不只是一段時間,而是指活動的特質或個人所從事的活動。 Kelly 與 Godbey (1992) 將休閒視為一種行動,而這種行動就是體驗的內容,包含於體 驗中最主要意義的自我決定行動。

Ellis & Witt (1991) 認為就休閒的活動觀點而言,休閒必需是健康、道德及有助於個 人的生活品質改善。 由以上的文獻得知,以活動觀點而言的休閒,其具有:1.隨心所欲的活動。2.為滿 足需求的活動。3.沒有壓力並有愉悅感覺的活動。 四、心理的觀點 Golbey(1985)將休閒定義為:是某種生活情境,幾乎不受文化上或實質上的外在強 制力的逼迫,因此人們可以完全依據自我內在的需求,追求愉悅的體驗或直覺上感到 值得的體驗(陳彰儀,1989)。 莊裴瑜(1991)則認為從心理或心靈的觀點看,可視休閒為一種自由舒暢的心境,一 種忘我的投入,甚至是一種超真實生活的壯態。 Neulinger(1981)認為休閒應該只有一個定義的標準,就是「心理知覺的自由」 6

(7)

(perceived freedoom),只要活動進行時是自由的、沒有受到外界的拘束或壓迫都可視為 休閒,他進一步分析認為,休閒的心理狀態接近經驗,是屬於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從 心理學的角度來定義休閒,主觀的休閒是受到兩個向度所影響;第一個向度是「對自由 的知覺」,亦即以「自由」與「受限制」來區分「休閒」與「非休閒」,其次為「動機」向度, 包括「內在動機」、「內外在混合動機」及「外在動機」,依此二個向度共發展出六類心理 狀態(洪瑞黛,1987),如表 2.?所示。 表 2.1 Neulinger 休閒分類表 自由的知覺 自由(休閒) 受限制(非休閒) 動機 內在動機 純粹的休閒 純粹的勞務 內外在混合動機 與休閒有關的勞務 勞務性工作 外在動機 與休閒有關的工作 純粹的工作 資料來源:(洪瑞黛,1987) 第一類「純粹的休閒」(pure):是一種可以自由選擇及為活動而活動的心理狀態,其參與 活動的過程是不受他人所限制的。例如個人喜歡慢跑,會經常自發性的從事慢跑運動。 第二類「與休閒有關的勞務」(leisure work):這類行為的參與與否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而參與的動機則包括內外在動機。例如整理家務具有休閒及工作型態的雙重特性。 第三類「與休閒有關的工作」(leisure job):個人雖然可以決定是否參與活動,但參與活 動的動機是外在的。例如為了與同事維繫良好的關係,會參加多數同事都參與的活動。 以上三類的心理狀態都屬於休閒範為,雖然它們是由不同的休閒經驗與動機所組成, 但它們卻共同擁有「個人是行為決定者」的特點。 第四類「純粹的勞務」(pure work):此類的參與是受到限制,其是屬於內在的參與動機。 例如家中的家事必須由自己處理。 第五類「勞務性工作」(work-job):這類活動的參與受到限制,而參與的動機則包括內外 在動機,不論所從事活動的結果多令人滿意,只要個人知覺選擇權利受到限制,此情 境將會形成一種非休閒的經燕。例如假日需要陪長官打高爾夫球。 第六類「純粹的工作」(pure job):此類行為的本身不具自主性,參與動機是屬於外在的。 例如體育教師教授運動技巧。以上三類之心理狀態都屬於非休閒範圍。它門共同的特點 為「個人行為選擇權受到限制」。 Iso-Ahola (1999) 認為休閒的存在是基於自我選擇的經驗中,具備有自由感 (a sense of freedom) 及內在自發動機 (internal motivation) 的特徵。自由感意指休閒過程中,個人

(8)

的知覺自由程度 (preceived freedom)。 綜觀上述,以心理觀點而言的休閒具有下列特性:1.休閒是一種愉悅的心靈狀態 。 2.休閒是不會受到約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3.休閒是一種內在需求。4.休閒是個人獨特 的意識。 五、綜合性的觀點 綜合性觀點的休閒則是以時間、活動及心理等觀點作為定義「休閒」的基礎,此現象 說明休閒具有多元、廣氾的意義,難以用單一指標作為評並的依據。因此,相關研究對 「休閒」的定義則會因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的不同而產生分岐。

Reid Mclellan & Uysal (1993) 將休閒的內涵歸納為五個觀念:1.工作和非工作的劃 分及閒暇中人們所從事的活動。2.視休閒為生存和社會地位最有價值的一部分。3.強調休 閒是有益健康的;並能提供機會去滿足個人和團體。4.休閒是一種表現自我價值與獲得 滿足的心靈狀態。5.將休閒視為一個擁有多方面自主性的活動和經驗(黃立賢,1996)。 Kelly (1990) 從總體(客觀的)與個體(主觀的) 角度來說明休閒,從客觀角度而言, 休閒具有下列特性:1.休閒是一種非工作的時間。2.休閒是一種消費。3.休閒是參與特殊 型態的活動。因此,以主觀角度而言,休閒應是一種健全的心理狀態;或是一種精神上 的體驗,它是為了改善或創建更有效的精神生活而存在。 Kuaus (1990) 將休閒歸納為下列意涵:1.休閒為內心曾面的需求。2.休閒是一種代 表社會階層的符號。3.強調休閒和工作呈對立狀態,亦即乃不必負有任何責任的閒暇時 間。4.休閒是一種活動的形式。 DeGrazia (1964) 從體驗的觀點認為:休閒是一種存在狀態,是一種處境,個體必 須先了解自己及週遭的環境,進而透過活動的方式去體驗出豐富的內涵,因此,很少 有人能真正進入休閒之境。休閒既不是可以自由材量運用的時間,也不是只要我喜歡就 可以的活動,而是一種活出自我,甚至超越自我的存在經驗。 Godbey (1985) 認為:休閒乃是個體脫離文化或環境等外部約束力,而能愉快地、 自我認可的方式,從事自發性的活動,並且強調休閒是存在於相關自由中,是來自於 一個人的文化與物質環境中之外不強迫的力諒,以致於能夠從內部用強迫性的方法而 活動,這就是自己覺得愉快和直覺值得做的事情。 連婷治 (1998) 認為休閒的定義,從時間來看是指人們去除維持生活所需的時間, 所剩餘的時間,稱為空閒時間或閒暇。從活動來說,在免除義務、責任所從事的較自由、 個人的活動,稱為休閒活動。就經驗而言,著重於個體的内心感受的休閒體驗。就行動 而言,強調的是個體存在與實際行動。整體而言,休閒即是在自由的時間內,個體將自 已全心投入活動中,並獲得許多感受。但無論是以何種觀點來界定休閒皆有其限制存在 8

(9)

鄭建中 (2002) 認為休閒的論點不一而足,綜合而得,休閒兼顧了質與量的雙重意涵, 亦即在非工作的自由閒暇時間中,個體能自主的選擇所欲從事的活動,並從中獲得生理 與心理的愉悅及滿足,以提昇生活品質。 亞里士多德認為:「休閒即為存有的狀態,一切休閒活動都是為了休閒本身,音樂 和沉思是兩種最有價值的休閒,因為音樂可以滌淨涵化心靈,兒沉思可以格致真理、獲 得真正的快樂。」(王俊雄 1995) C.R.Edginton 等(2002)認為,休閒是一種自由的狀態(freedom),一種追求個人興趣 的自由。並認為有關休閒的定義,大概有以下幾種面向: 1. 自由時間(free time):時間可分為生存的、生活的和自由的時間,休閒被視為可以自 由選擇的時間。 2. 活動( activity):休閒可視為個人在自由時間參與的活動,像跑步、閱讀、義工服務或 游泳。 3. 心靈狀態(state of mind):休閒是一種行為模式或態度,此種行為模式或態度可發生 在任何活動中強調個人心理思考層面或狀態。

4. 社會階級的象徵(aymbol of social class):相對於勞工階級,休閒是一種有錢有閒階 級的象徵。 5. 行動(leisure as action):Kelly(1996)認為,休閒可以被看成是一種行動,包含時間、 活動、態度或心靈狀態,同時休閒也包含一些有目的的行動和自我決定的因素。 6. 反功利(antiutilitarian):Kelly(1996)認為,休閒本身即是目的,不涉及任何工具價值。 Murphy(1975)認為,休閒不是附屬於工作,而是一種自我表現與自我實現的滿足。 7. 整體觀(holistic):是綜合以上的說法,特別強調個人在活動中能感受到自由並藉此 幫助個人達到自我實現,依此觀點,隨時有存在休閒的可能。 每天的時間可區分為三個部份:生存時間-維持生理運作所需的時間;生活時間-謀 生所需的時間(像工作、上學),自由時間-依據個人需求自主判斷使用的時間。從時間 的觀點來看,休閒亦可分為真正的休閒(ture leisure)與被迫的休閒(enforced leisure)。真 正的休閒是發自於個人內心的選擇,但被迫休閒則是受到外力驅使而不得不做 。 C.R.Edginton 等(2002) Kaplan(1975)描述一些傳統的休閒概念,將之分成: 1. 人文模式(humanistic model):休閒本身就是目的,一種存有狀態,或是一種以人為 中心的模式。 2. 治療模式(therapeutic model): 休閒是一種治療工具、社會控制的方式或地位象徵。

(10)

3. 量化模式(quantitative model):休閒是指維生工作之外的剩餘時間所參與的活動,這 是最受一般人所接受的普遍觀點。 4. 制度概念(institutional concept):區別休閒與其他社會價值觀何行為模式(如宗教、教 育或政治參與)的不同。 5. 認識論概念(epistomologic concept):將休閒視為審美、藝術的概念。透過休閒活動的 感性與理性分析,認識我們所生的存的世界。 6. 社會學概念(sociologic concept):相對於工作,休閒是一種自願性的活動,它可能發 生在具高度創造性到完全自由解放之間的活動中。從社會學的觀點,休閒的本質很 難定義,但所有的活動都可能含有休閒的意含。 Dumazedier 認為,當代社會中休閒有四個廣汎的定義: 1. 休閒是一種行為模式:休閒的現象可能發生在任何的活動中,像工作、研究、遊戲。 任何活動都可能成為休閒,這個概念有心理學學理上的支持,但涉及個別態度,而 非氾指一般人皆是如此。因此,休閒不是專指特定的活動或特定的時間。 2. 休閒與工作有關:休閒等同於不工作。此定義在時間的區隔上忽略了其他的義務和 承諾,像家庭責任的時間支出。 3. 休閒受各人宗教和社會政治活動的影響:此定義圍繞著個人權利和團體責任的關係 。 當宗教團體對個人支配自由時間減少,使得個人追求休閒、愉悅的時間增多,這是 傾向享樂主義者的想法。另外,參與社會政治活動或許也可以提供個人的滿足感, 但那是一種民主責任而不是休閒活動。 4. 以時間定義休閒:此概念指出,時間的演化不是個人決定,而是與經濟或社會演化 有關,但人們對時間的運用有選擇的權利,透過休閒可以引導達到自我實現的終極 目標。 Nash(1960)則從被動的、情緒的、主動的何創造性的參與四個層次來檢示休閒活動 的參與。不同層次的休閒參與隱含著不同的價值,這些價值是從金字塔結構底層向上移 動,那些屬於金字塔最底部的休閒參與,具有負面的價值,並不值得追求。 Edginton 等(1995)等學者認為休閒是一個多面向的概念,當一個人沒有束縛的時候, 會有較正向的影響,經由內在動機的鼓舞,獲得自由的覺知。他們認為休閒和生活滿意 度有關,且可以提升幸福感、快樂或生活品質。 De Grazia (1962) 認為休閒是一種心靈狀態、態度及心智狀況。它與時間、空間活動 無關,不以外在的形式表達。 美國教育百科全書對休閒活動的解釋是:人們不工作時所做的娛樂或遊戲,藉著 環境的變化,可使人們在心理及生理上得到恢復與振作,並可促進心智與身體的健康。 10

(11)

蕭新煌 (1987) 認為:休閒活動是具有相當廣氾意義和內涵的社會行為,運用休閒 時間以使精神恢復的遊憩行為模式,不僅個人休閒時間的運用,包括個人保健、家庭聚 會活動和商務旅行之觀光活動。 Kelly (1998) 對休閒的定義是:無約束的時間與無義務性活動;有活力與有幫助的 經驗;是單獨存在的看法與態度。休閒就是:1.有活力的特質 2.自由的並且 3.獲得內在 滿足的。 鮑敦佩 (2002) 歸納休閒的定義為:1.自由參與的活動 2.閒暇時間的活動 3.滿足心 理生理的活動 4.可以恢復精神與體力的活動 5.可促進家庭與社會和諧的活動。 Murphy (1974) 整合許多學者、專家對休閒的看法,提出六種休閒觀點:自由時間 支配論 (discretionary time) —時間是在完成工作及其它維持生存活動之外的部份時間; 社會工具論 (social instrument) —視休閒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功能;社會階層論 (social class, race, and occupation) —認為休閒與社會階層有密切的關係,即與職業、社會 聲望、教育程度等因素有關;古典休閒論 (classical) —視休閒為一種自由的心理狀態; 反功利論 anti-utilitarian) —休閒本身即目的;整體論 (holistic) —休閒乃是一個不可分割 的整體,其充塞於生活的各個層面中。 Stokowski 認為休閒的意義和型態會隨著文化和社會背景不而有所不同,其指出傳 統對休閒的定義主要有三:休閒是一種態度或自由的感覺—其著重於內在和個人的真 實性,因此休閒被描述為一種主觀情緒上和心理上的產物;休閒是一種活動—將感覺 得內在真實性轉移成為受外在所賦予的真實;休閒是一個特定的時間區間—指除去工作 家庭、和維持個人生計的時間所剩下的非義務性或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吳英偉等譯, 1996)。 Kelly (1990) 從時間、活動、體驗三個向度來闡釋休閒的定義:休閒是指在剩餘、可 自由支配的時間下行使的;休閒活動的型式不拘,但須具有正向意義的;在休閒的過 程中,個體對人、事、物均能有所感受,進而產生滿足感。

Rossnam(1995) 認 為 , Leisure( 休 閒 ) 包 含 了 recreation( 休 閒 活 動 ) 、 play ( 遊 戲 ) 、 game( 比賽)三個層面。Leisure Leisure(休閒) 是內在滿足、自由選擇及有積極影響的; recreation(休閒活動) 是具有恢復再造、社會目的、特殊寓意等特性;play(遊戲) 是具有自 發性、自我表現及創造性等兒同特質;game (比賽) 則是指休閒的經驗是來自於有規則, 對手競賽與嚐試等。 行政院體委會 (1999) 將休閒運動界定為:在自由休閒時間內,經自由選擇參與的 體能性運動或休閒娛樂性運動,休閒運動可以使人獲得快樂、趣味與健康。 張良漢 (2002) 認為休閒是一種廣義,大範圍的詮釋,其內容涵蓋休閒活動及休閒 運動的內容,都是工作時間以外閒暇時間自由自在選擇喜愛的活動,以達身心放鬆,

(12)

享受樂趣之目的。而彼此之關係相互關連,休閒較為抽象,休閒活動較為明確;而休閒 活動則在身體活動上較為重視。一般而言,休閒包含休閒活動,休閒活動又包涵休閒運 動。 Russell (1982) 將休閒活動描述為一種感覺勝過一種經驗,是人類行為後的產物, 個人可以透過親自參與休閒的過程中,讓個人感到有活力、興奮、快樂、驕傲、榮譽、休息 娛樂、有創造力或充實的感覺等。休閒乃是發生於參與活動後的結果產物,勝過活動本 身所要營造的目標。活動本身就是具有休閒氣氛的,而是任何活動經驗都蘊涵休閒的感 覺。 2.2 社經背景與休閒活動 Muphy 等(1973~85)研究發現:「個人的休閒行為不僅非常複雜而且具有關聯性」。 休閒服務提供者必須檢視下列各種生活型態和休閒行為有關的因素: 1. 年齡:與年齡有關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生理因素包括肌肉 協調、耐力和技能,這些會在各年齡中影響個人活動的參與,同時生理機能會 隨著年齡漸長而逐漸衰退。心理因素的發展也和年齡有關,從個人慾望的需求 發展到與人合作、競爭的行為。各種年齡層選擇休閒活動也受同儕間社會文化期 待的影響。 2. 性別:個人的社會化受到其所生活的社會之影響,由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在休 閒選擇和行為常存在不同的期待。近年來,這種現象有減少且呈中性化的趨勢。 例如在運動競技中隨時可見女生參與,而且有關創造性藝術及高危險的活動也 都有男女生共同參與。 3. 性格:一個人的性格會影響其行為。性格是個人興趣、價值和能力的表徵,會因 個人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而有所差異。個人的性格乃從日常活動中的嗜好或 自然散發的特質展現出來,有人是積極的、有人是消極的、有人喜好競爭、有人 表現悲天憫人,有人則喜歡冒險性活動。 4. 教育、職業、收入:通常教育水準較高的人,具有較廣博的休閒知識、技能和經 驗。教育水準提高時會有較多的休閒機會和活動。教育水準和工作、收入有密切 的關係,而工作的性質和收入通常受教育程度的影響。甚至於文化的因素也和 工作有關,某些特殊的休閒活動只適合某些工作類型的人。另一個因素是不同 工作團體對時間的處理,如自營事業及專業人士其工作時間較長,朝九晚五的 工作者則有較多的自由時間。收入也影響休閒的選擇,參與休閒活動或持續長 期的參與都需花費大量的金錢,所以個人生計的考量也會影響休閒支出的決定。 5. 種族和國家認同:文化傳統對個人的休閒選擇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在一般社區 的休閒活動中,少數族群與文化態度有關的社會行為、競賽、藝術表現和民俗可 能會吸引更多的參與情型。社會中各種不同團體個人的先前經驗,將會影響團 12

(13)

體成員的休閒態度和行為。 6. 健康狀況:任何年齡的身體狀況均會影響其休閒參與,而休閒活動也可以促成 身體的健康,治療性的休閒活動更可以改善身體狀況。換句話說,健康問題使 得個人為了健康而必需改變休閒行為和生活方式。 7. 婚姻及家庭狀況:家庭是最早影響休閒選擇和行為的場所。家庭的結構決定孩 子與成人的參與機會。 8. 居住地與交通:單親家庭住所、高密度的公寓、大廈和其它居住所等不同區域會 影響顧客使用休閒活動和設施,而距離、交通幹線、交通工具及便利性等因素, 無疑地,也會影響顧客接受休閒服務的機會。 Sessoms (1961) 指出,與個人休閒需求有關的五項社經因子為年齡:隨年齡的成長, 個人的休閒需求會有所不同;收入:收入越高者,對於休閒的需求越多樣;職業:職 業越高尚,對於休閒的需求越多樣;居住地:都市的居民的休閒需求有別於鄉村居民 休閒需求;家庭組織:家有小孩者之休閒需求會不同於單身或家中無小孩者之休閒需求 許建民 (1999) 認為休閒需求在活動規劃時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休閒需求評估可發 現參與者的休閒需求、興趣、價值觀、行為和態度等訊息,所獲得的訊息可有助於相關休 閒活動、設施之經營規劃單位參考,進而擬定最適合的休閒方案與服務,提供參與者選 擇。一般而言,影響休閒需求的因素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收入及家庭狀況。 Eysenck (1981) 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討人格類型,其研究發現,具外向型人格特 質的受訪者對於刺激性與冒險性的活動需求是大於內向人格特質的受訪者,而對於內 向型人格特質的受訪者而言,其偏向尋求靜態活動需求 (黃立賢,1996)。 吳寶桂 (1979) 針對國內大學生研究發現,不同人格特質之大學生對於期望參與之 休閒活動有極顯著的差異性,例如,重視社會讚許與批評卻不求自我發展的受訪者, 對益智性的活動不感興趣,對消磨時間性的活動卻深感興趣。 鄭建中 (2002) 指出:性別與休閒需求方面,男、女除了生理、心理狀況不同外,另 外會受到社會觀念及規範的影響而產生休閒需求上的差異。 (蔡伯勳,1996 等)、年齡與 休閒需求方面,個體的身心發展會隨著不同年齡階段而產生不同的需求,其中休閒需 求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 (沈易利,1998 等)、婚姻與休閒需求方面,已婚者與 未婚者之家庭截然不同,因此,彼此對於休閒的需求不一(劉興漢、馮祥勇,1992)、家 庭狀況與休閒需求方面,家庭是個人社會化的住重要場所之一,不同的家庭結構必將 影響個體休閒需求的屬性 (Sessoms,1961 等)、居住地與休閒需求方面,居住的地理位 置將會嚴重影響個人休閒需求的類型 (趙芝良,1997 等)。 鮑敦佩(2002)認為一個人從事休閒活動,除了受到社會性因素的影響之外,也曾受 到環境的影響,也就是他所處的環境也對他的休閒行為產生重大影響。休閒活動需求,

(14)

主要是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工作團體、工作時間、收入、有無自用 車、家庭人數及其生命週期,以及其他因素所影響。認為休閒活動不能只探討個人,忽 略了家庭。

Henderson(1983)、kelly(1990) & zuzanek(1978)認為性別差異不曾影響休閒行為。每 一種職業都有其特性,個人長時間從事於某種行業,生活型態便會受到工作性質的影 響而發生改變。職務階級如同教育程度一般,職務愈高者,其個人的資源愈多,同時能 夠長握的其他資源則更多。

Shaw(1985)以夫妻個別的時間預算 (Time budget) 為背景,研究發現:女性因教育 程度、職業水準較低,收入、政治力量也較少,對於休閒的參與程度低於男性。 曾誰芬(1989)研究發現:藝術工作者,積極的參與成長性的休閒活動;行政工作者 偏向玩樂、運動、技藝作業等停滯性的休閒活動。 張淑貞(1991)研究發現:男性工作者較女性工作者頃向益智性的休閒活動。 鄭雪霏 (1996) 對休閒活動所下之定義為:在閒暇的時間進行的活動,不求任何報 酬,活動本身是一種享受。自發自動地去參與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給予即時的滿足, 以發展身心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而獲得健康又增進體能。 Sessoms (1961,1963) 發現與戶外遊憩活動有關的社經因子為:年齡—隨年齡成 長,遊憩活動量減少,並採行較靜態的活動。收入—個人收入愈高,所追求的遊憩活動 量愈多。職業--職業愈高尚,遊憩活動量愈多,同時更追求遊憩多樣化。居住地—都市 居民的遊憩參與率高於鄉村居民。家庭組織—家有小孩者會減少與外界團體共同參與戶 外遊憩,而從事以家庭為中心之遊憩型態。(陳思倫等,2001)。 國際休閒活動協會 (1957) 對現代休閒活動給予明確的定義:休閒活動是有益於健 康,幸福、生活能力以及大家的活動。 蔡長啟 (1991) 將休閒界定為:於休閒時間所從事之非工作性而對身心有益並對於 再創造有正面效益之活動。 陳定雄 (1994) 認為休閒是屬於道德人的活動,著重健康、快樂與善意;著重在自由 意志及個人善意下之所作所為。 陳章儀 (1984) 認為影響休閒活動選擇之選擇或參與因素有八項:為性別、年齡、收 入、工作、便利程度、教育程度、時間和個人特質。

Chubb (1981) & Torkildsen (1983) 認為年齡、性別、社會階層、教養和收入等主要因 素,會影響休閒遊憩參與意願。

Searle、Mactavish & Brayley (1993) 指出,人類休閒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有減少 參與程度的傾向,而對休閒態度的看法變得消極。因此,個體之年齡與休閒態度二者間

(15)

呈現負相關。但由 Gutteridge (1985) 與 Cox and Harquail (1991) 等的研究也發現,往往員 工年齡愈大者,其薪資與職位等級也愈高;亦即職業成究愈高者,年齡也愈長,兩者 間呈現正相關。 陳美玲 (1997) 針對嘉義地區 20 歲以上的成人為研究對象顯示,性別在休閒活動的 參與頻率及類型上有顯著不同;男性於整體休閒活動上參與頻率較高。 Kelly (1996) 指出結婚會改變休閒的選擇,尤其當個體期望與配偶或家人建立一種 連結關係時會減低從事個人平常我從事的休閒活動。 張淑貞 (1990) 針對企業管理者的研究發現年輕未婚者較喜歡挑戰性的休閒活動; 同時未婚管理者在整體休閒活動的參與程度上高於已婚管理者。 Torkidsen(1986)認為,影響人們參與休閒活動的因素是複雜且多元化的,並歸納為 三大類:個人因素—年齡、性別、婚姻、資源、人格、性趣、生命週期、休閒知覺、態度和動 機、技能或能力;社會或整體環境因素—職業、收入、教育、人口、文化、社會角色、汽車 擁有權、可支配的收入、朋友或同儕團體、家庭或社會環境;機會因素—市場、組織、遊 憩服務、成本估計、交通運輸、資源可獲得性、可知覺的機會、活動的選擇性、管理或政治 政策、設備品質與類型。 Godbay (1999) 指出教育程度較高者不僅休閒行為的參與程度較多,同時更有能力 去從事需要技巧性的活動。 劉佩佩 (1999) 針對高雄市未婚女性為研究指出,教育程度愈高的女性在休閒參與 的程度上也愈多。 Kelly (1996) 指出,成人休閒活動參與率或活動量是隨著年齡增加而漸減的,因此 休閒活動參與程度與年齡關係並非是直線趨向。

Searle、Mactavish & Brayley (1993) 探討個人終止及開始參加休閒活動可分為四種 (Quitters 、 Replacers 、 Adders 、 Continuers) 類 型 , 年 齡 愈 長 愈 傾 向 於 Quitters 及 Continuers,亦即年齡愈大愈有可能在一年中終止參與至少一個平常從事之活動,並不 開始新活動;亦或是不終止參加平常參與之活動,但也不開始任何新活動。Replacers 及 Adders 此兩種型態之個體,年紀較輕、休閒參與程度較多、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皆較 正向;而 Quitters 及 Continuers 此兩種個體較傾向於年紀較長、休閒參與程度較少、休閒 態度與休閒滿意度較負向消極。(陳欣怡,2002) Howard 和 Crompton (1984) 發現低收入 的人們最少使用遊憩設施,並且隨著遊憩設施的增加,收入層級也跟著提高。 許雅琛 (1992) 研究服務業職業女性休閒活動發現,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是 否有小孩、工作職等、工作時間是否固定、全家年平均所得、每月工作所得、例假日休閒 時數等均會影響服務業女性的休閒參與。

(16)

除上述影響休閒需求變數之外,本研究認為,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的職位 上班時段、工作性質、收入等均變數亦有可能對其休閒需求造成影響。 2.3 工作特性與休閒活動 黃李祥(2001)指出,工作特性是指工作有關的因素與屬性,其範圍非常廣泛,諸如 : 工作本身的性質、工作中的環境、工作的待遇與福利、工作的安全感、工作所提供的回饋 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工作中的自主性、工作中所提供的回饋、工作中所學習的新知、未來 的工作發展機會、工作是否具有挑戰性、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成就感、榮譽感等等均屬於 工作所具有的特性,工作本身具有各種特性對於滿足個人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影響力。 Dumazedier (1974) 研究發現,工作與休閒的關係主要受社會職業類別的影響;工 作的特性、職業的類別決定個體休閒需求類型,而不同職業類別的個體更期望透過活動 的參與來表現出自己的休閒文化 (洪瑞黛,1987)。

Hackman & Oldham(1980)的「工作特性模式」(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 是在許多工 作特性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理論,其認為工作上的潛在激勵分數(Motivating Potential Score)來自於員工對其所屬工作上各種工作特性之認知。Hackman & Oldham(1975)的工 作特性模式包含了三個主要影響個人工作動機與工作滿足感的心理層面因素:工作的 意義性(Experienced Meaningfulness)—這個層面是使員工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最重要 的、有價值的及是否值得投入,其中又可分為技能多樣性、工作完整性與工作重要性三 項;工作的責任性(Experienced Responsibility)—指正在進行工作的個人所能感受到的責 任與義務,以工作的自主性來衡量;工作結果的認知(Knowledge of Results)—所謂工作 結果的認知就是目前員工個人所從事的工作結果不管是好是壞,都可以得到回饋,以 工作回餽性來衡量。

Turner & Lawrance (1965) 針對 240 位學生訪談發現,變化性 (Variety)、自主性 (automomy) 、必要的互動 (required interaction)、隨意的互動 (optionsl interaction)、必要的 知識與技能 (knowledge and skill required)、責任 (responsibility) 等六項為工作中必要的工 作屬性。隨後,Hackman & Lawler 採用 Turner & Lawrance (1965) 的研究作為基礎,加 以衍生出六個工作特性,即變化性、自主性、完整性、回饋性等四項核心構面,再加上合 作性與友誼性二項與社會互動有關的特性。Hackman & Oldman 又根據 Hackman & Lawler 理論,於 1975 年提出工作特性模式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 JCM) 且編製「工 作診斷表」(Job Diagnostic Suvey, JDS),此工作特性模式確認五項核心工作構面並指出 各項特性間的關聯性,並界定如下:1.技能多樣性 (skill variety) :指員工完成工作所需 的技術及才能種類多少的程度。2.工作完整性 (skill identity) :工作需要做的如何完整的 程度以及段落可以分明的程度。3.工作重要性 (task significnce) :工作對於他人的生活或 工作有多少實質的影響程度。4.工作自主性 (autonomy):工作中讓員工實質上的自由、 獨立性以及讓員工能自行安排工作進度及決定何種工作方法的程度。5.工作回饋性 16

(17)

(feedback):工作中讓員工能直接而清楚的獲知自己績效表現的情形。

Hackman & Lawler(1971)發現工作特性會直接影響工作者的態度與行為。他們認為: 在核心工作特性反應積極的工作者,其成長需求強度較高,他們常希望從較複雜的工 作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與內在的報酬,而他們的工作動機、滿足、績效和出席率都較 高。

Seashore & Taber(1975)認為:工作特性包含的範圍甚廣,舉凡工作本身的性質、工 作中的環境、工作的薪資與福利、工作的安全感、工作所提供的回饋、工作必備的技能、 工作中的自主性、工作中的挑戰性、工作中學習新知與發展的機會、工作中的人際關係以 及工作中所具有的內在報酬等,皆屬於工作特性,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個種特性,對於 滿足個人的需求,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力。 Gruenberg(1980)的研究指出,工作的外在特質,如薪資、工作的環境等對非技術工 半技工及辦公室工作者,比對技術工或專業技術人員更能影響整體工作滿意;但對所 有的職業類別而言,工作的內在特質,如工作性質有趣、能充分表達意見及能自我實現 等,都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Kim & Loadman(1994)研究發現:薪資、晉升機會、工作挑戰性、工作自主性、一般 工作狀況(如工作時間、工作負荷、班級大小等)、與同事的互動以及與學生的互動等,對 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有很強的影響力。 2.4 休閒認知或態度 連婷治 (1998) 認為休閒態度為休閒認知、行為意向及休閒喜好的總和。 陳美玲 (1997) 休閒態度是指個體對於休閒認知、情感、行為傾向各層面的持久取向 陳中雲 (2001) 認為休閒效益包括心理效益:包括自我肯定、成就感、自我滿足、自 我實現等;生理效益:包括保持健康、獲得休息、消除疲勞等;社交效益:包含增進家 人感情、促進朋有情誼、拓展社交圈等;教育效益:包括增進行為技能、刺激心智、啟發 創意等。

Neulinger & Rap (1972) 認為休閒態度是個人對一般休閒的感覺、想法,而且會影 響一個人的參與情形。 李國華 (1993)等認為,休閒可以昇華人類的心靈、也可以腐蝕人類的身心;可以題 高工作效率,也可降低工作效果;可以放縱自我導致犯罪、也可帶來持續的快樂。 Driver 與 Peterson(1986)認為,休閒利益可用經濟性與非經濟性兩種方式來評估, 前者指的是參與休閒導致經濟利益的改變,非經濟性利益和個人休閒時所追求的價值 有關。 C. R. Edginton 等(1998)認為,個人在自然環境中尋找這些價值和利益,以為暫時

(18)

或長期改變其行為的基礎,這些價值和利益通常很難量化與測量。休閒經驗的非經濟性 利益有: 1. 個人發展(personal development):個人藉由參與休閒活動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成長, 如增進自我概念、增強自信、心靈滌淨、創造利、學習、獨立自主和自我實現。 2. 社會連結(social bonding):休閒活動提供個人與社會互動的機會,如認識新朋友、建 立新友誼、支持家庭和諧、經營團隊合作,及和朋友或其他伙伴發展友誼的機會。 3. 體能發展(physical develoment):許多休閒活動可以促進體適能何身體的健康。體適 能運動會帶來較佳的體能狀態、身體的協調與平衡、耐力何自我價值感。健康導向的 休閒活動,可以幫助個人改善自我形象,並影響自我概念。 4. 刺激(stimulation):休閒提供個人增加刺激的機會,使個人能運用他們的好奇心,以 擴展生活視野,體驗新奇的休閒情境,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

5. 幻想和逃離(fantasy and escape):休閒經驗可讓人由每天例行的事務中獲得舒解,尋 獲自己的生活空間。對許多人而言,緊湊的生活使個人想由專業工作的角色中逃離 , 以尋求平衡。

6. 回顧和反省(nostalgia and reflection):休閒提供個人反省與回味生活經驗的機會,像 家庭團聚的休閒經驗,使我們回味過去的點滴,這些經驗使我們感到歡樂、滿足與 愉快。

7. 自主和自由(independence and freedom):休閒的本質是個人能覺察到自主與自由。在 體驗自由的過程中,讓個人感受到遠離日常生活的束縛和表現自己的機會。這種自 由的感覺同時使人覺得精力充沛、提升創造力,以激發個人潛能。

8. 減少過量負荷(reduction of sensory overload):休閒可以提供個人來自工作、家庭生活 個人關係等過量負荷緩衝的機會,以降低緊張、吵雜、混亂和煩悶的心情。 9. 冒險機會(risk oppotunities):休閒提供個人從事冒險的機會,在個人參與活動的過 程中,能擴展自己的能力、消解煩悶,亦能增加生活的樂趣。 10.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此乃是休閒經驗主要的效益之一,意即提供人們去感 受他們完成某些事務的美好經驗。它可以是一種比賽或連誼,或兩者皆是。個人藉由 學習新的技巧、爬山、繪畫、競賽、結交新朋友等,展現成就感,進而建立自信與自尊 11.探索(exploration):許多休閒活動能使個人學習新的概念或想法。休閒體驗的過程可 以檢視與發現自己的理想。探索也可以指個人利用休閒時間,四處旅遊以發現新事 物,如孩童參加夏令營,可以使他們學習自然與環境的知識,及培養團隊合作的能 力。

12.價值澄清/問題解決(values clarification/problem solving):休閒提供個人檢視與澄清

(19)

自己觀點、信念或價值,並學習新的思考型態、處理問題的方法,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能順利達成協議。透過競技活動的參與,澄清輸贏的真意、增強對人的敏感度、提高 團隊合作士氣。 13.心靈提昇(spiritual):心靈層次的追尋是休閒的重要利益。許多休閒提供冥想、反省、 奉獻與心靈復甦的機會,例如進入大自然感受她的壯觀,導致個人萌生敬畏、美感 與謙卑的情操。Rolston(1986)描述大自然環境「如同一座大教堂」,又說「與自然的相 遇是心靈的搖籃」。 14.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由於休閒起於自願的選擇,有助於個人心裡健康的維護, 特別是利用休閒的時間以放鬆心情,從事人際互動、或其他具創意的活動,以追求 生活的平衡,增進心理的健康。此外,休閒活動也常被應用於心理復健的療程中。 15.美的鑑賞(aesthetic appreciation):休閒美學的鑑賞與心靈緊密結合。美學集中在藝術 自然之美,而休閒提供個人從美的立場出發,將焦點放在與美有關的愉悅活動。 (C. R. Edginton 等 1998,顏桂妙 譯) 經濟學者 Kahn 宣稱休閒時代已取代了生產時代,認為休閒是後工業發展的經濟來 源,並肯定休閒在經濟成長上的意義與貢獻;社會心理學家及學者從生命週期的觀點 探討休閒在人生每一個階段扮演的角色與任務 (梁愛玲,1995 等)。 Parker (1971) 認為休閒生活對於社會及個人同時具有功能:就個人而言,具有鬆弛、 遊樂、個人發展等功能;對社會而言:即社會化、娛樂、整合的功能。 連婷治(1998)指出休閒活動的益處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個人方面:促進身體健康: 包括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鬆弛筋骨等;促進心理健康:如成就感、好奇心、自我肯定或 發洩侵略性行為、達成自我實現等;社交能力的增進:如參與團體性的休閒活動,可從 中陪養領導、合作、服從、和諧等性格,以及發展新的友誼關係。知識的獲得:休閒活動 中有那些本身即屬於知識性較高者,如閱讀、修理機械、研究昆蟲等等,參與這些休閒 活動及可以擴充個人的經驗與知識。家庭方面:休閒活動有其相當的模仿性,往往因為 一家之中有些人從事某項休閒活動,使得全家人有興趣共同參與。社會方面:由於休閒 活動對個人的身體、心理、社交和知識等有所助益,於是能促進社會風氣的安定和樂, 以及維持社會結構穩定。其次,休閒活動可以傳遞文化、涵蓋品德與革新社會風氣,進 而降低犯罪率。經濟方面:由於休閒活動可以消除疲勞,提高人們的工作情緒及工作效 率,間接的提高生產率,促進經濟成長。此外,人們休閒活動的增加,有助於休閒產業 的興起,帶動經濟的繁榮及增加政府的稅收,並可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

Bialeschki & Henderson (1986)以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休閒態度與 休閒參與 之關係中發現:受試者具有高度的休閒認知與情感,但他們的休閒行為與其想法、感受 間卻呈現不一致的現象,即觀念與行為相矛盾,也就是說,其雖有積極的休閒態度,

(20)

但實際參與休閒活動的頻率卻不高(王福生,2003)。 李靜宜(1993)針對台中工業區內之員工研究顯示,員工休閒態度愈正向者在假日投 入休閒的時間愈多。 周正秋針對高雄市專業人員研究指出,專業人員多屬中產階級之列,對休閒持有 正向態度,但在休閒行為上較少參與之傾向,所持有之認知與實際的行為間存有落差。 Ragheb(1980)以美國南方城市居民為研究對象顯示,休閒態度愈正向者在參與戶外 休閒行為上也較多。

陳美玲(1997)引用 Bialeschki & Henderson 以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疾,探討休閒 態度與休閒參與之關係中指出,女大學生雖有積極之休閒態度,但實際參與休閒行為 之頻率卻不高,即觀念與行為態度相矛盾。 林東泰(1992)認為休閒態度,乃是對於休閒有關的標的所表現的情意;僅管為了研 究方便起見,把休閒態度界定在情意層面,但是並不排除有關休閒的認知和行為層面 的成分,因為休閒態度的對象有時是休閒活動的本身,有時是對於休閒活動的場所或 設施,有時是對於參與的人或事物,有時是對於與休閒有關的休閒政策或規劃等。 鄧正忠(1993)在探討專科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傾向之研究結果指出:不同性別、 婚姻狀態、年齡及職稱之教師在整體休閒運動態度及個別層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相關因素的 研究發現: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平均數頗高,早成年期在休閒態度認知方面高於老 年期,教育程度對休閒態度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且收入高者的休閒態度平均數較 收入低者為高。雖然分數頗高,但是在休閒活動參與方面卻呈現被動情形、而在實際休 閒參與主要因素也顯得消極,顯示嘉義地區成人在休閒方面有知行矛盾的現象。 羅民訓(1999)在對國小高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發現:女童在認知層面優於 男同;市區兒童在情感層面優於山區兒童。

Ajzen & Fishben(1969)提出一套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說明態度 如何引導行為(如圖 2.3.1 所示)。

20 個人對行為的特定態度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行為的意向 Intention 行為 Behavior 圖 2.3.1 理性行動理論 ( 轉引自蔡素琴, 1997)

(21)

理性行動理論主要探討那些因素決定於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認為態度在形成行為意 向上,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人們通常表現出與行為意向一致的行為。此理論有兩個基本 假設:人類的思考與行為都是理性的。 Michael et al. (1983) 整 合 休 閒 態 度 與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行 為 關 係 之 研 究 發 現 , 在 1960~1970 年代的研究結果發現,休閒態度和休閒行為的關係薄弱,然而,在 1970 年 代中期~1980 年代初期再進行相關研究時,經過修正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結果發現態 度可用來預測行為的反應。 羅明訓(1999)在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之休閒活動研究中發現,休閒參與與休閒態 度二者有顯著正相關。 張文楨(2002)在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中發現:1.國小學生的休閒態 度傾向正面積極 2.國小學生的個人背景對國小學生的休閒態度有所影響 3.國小學生休 閒參與類型有所差異 4.國小學生休閒態度愈積極,休閒參與程度亦愈高 5.國小學生的 個人背景及休閒態度對休閒參與具有聯合預測力。 蔡素秦 1998) 針對高雄市國小兒童休閒態度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年齡、家庭狀況 社經地位的兒童其休閒態度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居住地、出生順序、父母教養方式等 因素上則有差異存在,另外,教師對學生休閒支持程度與兒同休閒態度之間有關係存在 休閒態度整體上趨向正面積極性。 2.5 休閒需求 2.5.1 需求 需求是指個人生理的、心理的或社會的不平衡狀態。 Abraham Maslow(1943)的需求階層論認為,人類的需求由基本開始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為身體/生理的需求,如生存、休息、食物、住所等。第二為安全/保證的需求,如身 體的安全、工作的保障等。第三為社會的需求,如歸屬感、夥伴關係、接納等。第四為自 尊的需求,如認知、威望、聲譽、自信等。第五為自我實現的需求,如能力、性向的運用 及創造性的需求。 Bradshaw(1972)認為需求的概念,和社會需求的類型有關。他認為社會需求可分為 規範性、感覺性、表達性及比較性四類。

(22)

Mercer 稱「需求(need) 一詞經常在遊憩研究與規劃的文獻中出現,但是甚少精確的界 定」。McAvoy 使用 Bradshaw 與 Mercer 的觀點探討社會分類法與年長者需求間的關係, 他們建議社會需求的概念必需轉換成能被量測的目標。Godbey 在社會需求模式中添加 第五項創造性需求。 表 2.5.1 潛在的遊憩利益 生理的 心理的—情感的 社會的 智能的 心靈的 消除緊張 期待 人際關係 熟練 入迷 放鬆 反思 友誼 發現 心靈的伸展 運動 挑戰 信任 學習 超越啟示 發展運動技巧 實現 情誼 洞察 釋放 復健 興奮 參與 精密的技巧 沉思 體適能 成就 夥伴 新經驗 冥想 協調 美的鑑賞 溝通 發展興趣 驚奇 生理成長 自我形象 團體與家庭和諧 文化覺察 肌肉的彈性 內省 社區感 自我評價的學習 恢復精神 安全 調和 統整 體能檢驗 愉快 欣賞 問題解決 自信 文化的分享 自我實現 對他人的關心 享受 歸屬 喜樂 互助 自我表達

摘自:Muphy, J. F. & Howard, D, R. (1977).Delivery of Community Leisure Service, Lea & Febiger, Philadelphia, PA: Permission.

Edginton & Ford (1985)曾作以下的解釋:需求是處在生理的、心理的或社會的不平 衡狀態下,就會產生需求。生理需求是指生物本能相關的匱乏,例如對食物、水、性及睡 眠的需求;生理需求反應個體維持內在平衡的慾望。至於心理與社會需求則較難評估, 但同等重要,例如:友誼、社會互動、安全、愛、自尊、自我價值、自我實現、認可、權利及

(23)

成就需求等。 李銘輝(1991)與陳湘妮(1999)指出,根據心理學的定律:「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所支 配,而動機則是由需求所引起,人們的行為一般來說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某種動機 的策動下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產生」。 2.5.2 休閒需求 馮祥勇 (1990) 研究指出,農民休閒活動需求的類型包括:知識與遊憩型、社交與休 憩型、作業型、熱鬧型、家務型、逛街型及娛樂活動型;在休閒活動需求前五項為,看電 視和錄影帶、喝茶聊天、休息、旅行及看報紙。 蔡伯勳 (1986) 研究指出,大多數風景遊憩區遊客之遊憩需求為接觸大自然、與他人 互動、增加生活情趣及脫離日常生活。 劉興漢 (1992) 針對台灣地區國民進行休閒需求調查發現,男性對於休閒活動需求 的前五項分別是聽音樂、旅遊、閱讀書報雜誌、休息及野餐或露營。 王梅子等 (1999) 認為夜二專學生之休閒需求主要包括:獲得心靈平靜的需求、尋求 刺激的需求、身心感到輕鬆的需求、穩定情緒的需求、瞭解自我的需求及獲得成就感需求。

Verduim & McEwen (1984) 提出,可從休閒參與經驗中,獲得六項體驗效益,包括 生理的效益、社交的效益、放鬆的效益、心理的效益、教育的效益與美學的效益。(涂淑芳 1996)。 Lavery (1975)指出,需求可分為:有效需求、展延需求以及潛在需求。有效需求是 指人們願意實際上有能力之需求,即目前能直接從事之休閒活動。展延需求是指目前雖 願意且有能力但暫時無法參與之需求,即目前缺乏參與知識而未能參與之休閒活動。潛 在需求是指目前雖有意願但卻無能取得之需求,即目前無能力參與,必須在個人阻礙 因素改善後,才有能力參與之休閒活動。 鄭琦玉(1995)將休閒需求定義為:個體參與休閒活動之心理與生理上之需要或慾望。 張孝銘、高俊雄(2001)認為休閒需求係指個體欲藉由參與休閒活動來滿足不同的內 外在需求。 陳金冰(1991)與 Kraus(1990)等認為:「人們參與休閒活動乃因本能所引起,是無意 識,即非意識所控制;而是由個體內在需求所促成的成果」。人們透過參與休閒活動的 經驗累積,可為將來的生活做預備。例如參與相關環境保護教育活動,可作為未來規劃 居家環境的參考。 李銘輝(1991)與 Kelly 等認為:「人們常會在生活中產生緊張憂鬱的情緒,因此導 致個體內心不斷存有發洩情緒的需求」。透過休閒可使情感獲得正常解放,使身心健全 發展。

(24)

黃立賢( 1996)與陳金泳(1991)等認為:「休閒乃因身體構造的需要而成」。因此,休 閒的性質純粹是為了提供及滿足個體身心成長的需求。

Bradshaw (1972) & Kraus (1990)等認為:人類的生命歷程在於「實現動機、滿足需 求」,從事休閒活動可提供人們滿足自我表現的慾望。同時藉由表現的過程中促使個體 獲得成就感、自信心以及受到他人所尊重。

Nercer (1973)認為感覺需求是一種靜態的需求,但卻是日後行動的誘因,同時感覺 需求是受個人知識、價值觀及遊憩機會所限制。以感覺需求理論而言,它可以作為分析 人們未來想從事何種休閒活動,以及參與休閒活動的方針。

Carlton Yoshioka、Steven Simpson & Randy Virden (1993)研究發現,台灣、美國及日 本三個地區的大學生,其休閒需求包括有:成就感需求、自然欣賞需求、遠離塵囂需求、 家庭互動需求以及刺激感需求。

Cordes & Ibrahim (1999) 認為休閒的層級高於生理、安全、社會、尊重等需求層級之 上,因此,休閒之於人類需求生活之位階甚高,對多數人而言,參與休閒常因個人為 舒解壓力、解除緊張、逃避現實、恢復疲勞、滿足好奇、吸收新訊息、保持身體健康、促進 自我了解、結交好友、與他人同樂、提高聲望、獲得他人尊重及展現才華等產生需求等。 (王福生,2003) 高俊雄(1999)認為,人們對於某一事勿所持態度強度是能夠明顯反映出個人對某一 事物的偏愛傾向,而其中強度即代表著個體偏愛的變化程度。休閒偏好是指個人對不同 休閒活動所表現出的喜歡程度,而此喜好程度亦常長反映在休閒活動參與的頻率上。對 於偏好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二類。第一是時間運用法 (time utilizationor time bufget),將一 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每一時段從事的活動加以記錄;或是將活動項目預先加以歸類作 為橫軸,並事先設定時間單位作為縱軸,填答者在某一時段,就預先分類的活動項目 下打勾,最後依此記錄測定填答者之休閒活動偏好類型。其次為休閒活動參與頻率法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衡量休閒活動參與頻率常見的方法有二種,一 是絕對頻率,將一個人在某一段時間 (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季、或一年) 參與某項休閒 活動的頻率,以數字表達,例如,每月四次、每年二次等。另一種是語意差異頻率,將 一個人在某段期間 (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季、或一年) 參與某項活動的頻率,以語意差 異的方式表達,例如,經常參與、偶爾參與、很少參與、不曾參與等,最後再依所蒐集到 的資料測定受訪者之休閒活動偏好類型。上述兩種方法在實際運用上各有其優劣之處, 例如,時間運用法對於日常生活例行活動的蒐集很有效,但是對於非日常生活例行的 活動,往往會因填答者記憶上的限制而低估,同時在活動的分類上也會兩難,分類太 細時,會造成填答者填答上的困擾,分類太少時,則會造成後續分析上的限制。而休閒 活動參與頻率法是以活動項目羅列,由填答者逐一填答,雖然,受訪者在填答的過程 中能獲得提示而可清楚的反應出非日常生活例行的活動,但是卻容易引發受訪者高估 24

(25)

其參與活動的頻率,所以,此衡量法在休閒活動項目與內容範圍的訂定應該包括那些、 受訪者在回答參與活動頻率時的思考時間長短,都是該審慎考量的重要問題。 連婷治(1999)研究指出,國小教師參與率最高的休閒活動類型依序為娛樂性、知識 性、社交性以及戶外活動性等,在休閒活動項目參與方面,最常參與閱讀報章雜誌、聽 音樂、聽廣播及看電視;此訊息顯示出國小教師在閒暇時較偏好從事靜態式的休閒活動。 李文題 (2000) 研究發現,國中教師參與率最高的休閒活動類型為消遣型,主要活 動範圍是以室內居多,活動內容較為靜態不花體力,活動方式大致是透過視覺刺激來 達到休閒效果;此研究結果顯示出國中教師可能因為所從事之教學工作偏重於心智付 出,致使國中教師偏愛室內及靜態的休閒活動。 2.6 休閒參與 2.6.1 休閒參與類型 薛銘卿(1992)與陳思倫(1998)指出,休閒行為是一種遊憩活動的實際執行,它是一 種經由個體評估、選擇、決定的過程、而休閒行為包涵三個階段:參與階段、參與的投入 體驗的感受或經驗的形成。 陳在頤(1985)運用主觀分類法將 340 種休閒活動編列為 10 類休閒活動,分別為:1. 低組織遊戲;2.社交活動;3.音樂活動;4.藝術及手工;5.戲劇活動;6.舞蹈;7.自然及 戶外活動;8.文藝活動;9.收集及收藏;社會服務等。 陳彰儀(1989)針對台北市上班族所進行之休閒活動參與狀況研究中,將休閒活動分 為下述 11 種類型:1.手藝性;2.娛樂性;3.文藝性;4.社交性;5.一般運動性;6.知識 性;7.休憩性;8.棋藝性;9.與小孩有關之活動;10.逛街性;11.農藝性。 張少熙(1994)在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中,將休閒活 動分為:1.刺激性;2.交誼性;3.閒意性;4.娛樂性;5.戶外活動;6.觀賞性;7.音樂性; 8.消遣性;9.藝能性;10.休憩性等類型。 董永貞(1991)在其旅遊活動及設施安全手冊之研究中,將休閒活動區分為:陸地型 、 水上型及空域型等三類休閒活動。 李文題(2001)在其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因素研究中,選取 21 項休閒活動而後利用因素分析法得到七類休閒活動類型:1.家庭型;2.社交型;3.消遣 型;4.遊逛型;5.休憩;6.運動型;7.進修型等。 Kaplan(1960)利用主觀分類法得到社交性活動、遊戲和體育活動、藝術性活動以及靜 態性活動等四項休閒活動類型。 Proctor (1962)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受試者在最近假期內參與十五種休閒活動情形, 結果得到下列四種因素:1.被動追求 (Passive Pursuits);2.水上活動 (water Sports);3.主

(26)

動從事 (Activepursuits);4.森林活動 (Backwoods) 等 (馮祥勇,1980)。

Mckenchnie (1974)選取 151 種休閒活動,採用四點尺度量表作為衡量受訪者參與休 閒活動程度之基礎,而後利用因素分析法獲得七類因素:1.機械性;2.手藝活動;3.知 性活動;4.緩慢性活動;5.鄰居活動;6.特殊設備活動;7.快速活動等。

Brent & Ritchic (1975)利用多元尺度評量法將休閒活動分為:主動與被動性活動、 個人與團體性活動、心智與非心智活動、戶內與戶外活動等四類休閒活動。 Hirschman (1985)以主觀分類法將個體參與休閒活動的心理內涵之休閒活動分為四 類:心智性 (Intellectual)、浪漫性(Romantic)、支配性(Competence-mastery)、逃避性 (Escapism)。 Dancan (1978)列舉 59 種休閒活動,根據受訪者參與情形施與因素分析法後獲得五 種類型之受訪者:1.A 型(指從事游泳、划船、滑水等戶外活動者);2.B 型(指較常外出吃 飯、和小孩玩耍、沉思、休閒式的開車、參加組織及社團活動、寫作、閱讀等室內活動); 3.C 型(指較常上教堂、閱讀、看電視等、參與被動式室內活動的人);4.D 型(指參與園藝、 與配偶聊天,為了愉悅而購物、烹飪等屬於家庭活動者);5.E (指參與看電視、與小孩玩 等活動的人)等(李文題,2001)。 梁坤茂 (2002) 以高雄市國中教師參與休閒性團體及相關因素為主題之研究中將休 閒活動分為五大類:運動型、技藝作業型、娛樂休憩型、知識型、社交型。

Bongguk & David (1995) 選取美國中西部 182 位大學生進行人格類型與休閒偏好之 相關研究,該研究採用因素分析法將休閒活動分為五類因素: 1.運動類;2.藝術與技藝 類;3.音樂與戲劇類;4.自然和戶外遊憩類;5.心靈和語言類等。 C. R. Edginton 等(1998)指出,休閒活動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依參與的數量 及投入的情況(如主動或被動);有的依身體、心理、及社會情境的範圍來區分(如冒險性 的高低、結構或非結構性、計劃的或自助的、個人的或團體的);也有以活動發生的環境 為分類基礎(如戶內或戶外、季節性的—夏、秋、冬或春季);有的則以設備及情境為基礎 (如球場、跑馬場、田野、遊憩中心、視聽室、公園、營地);也有的是以顧客的年齡、性別, 或者兩者兼具為分類的依據。 另一種分類的方法是以活動的型態為基準。例如。Russell (1982)將活動領域分為: 運動和遊戲、嗜好、音樂、戶外遊憩、心靈及文學、社會遊憩、藝術、手工藝、舞蹈、戲劇。 Farrell 和 Lundegren (1983)提供了以下的分類:藝術、手工藝、舞蹈、戲劇、環保活動、音 樂、運動和遊戲、及社會遊憩。Sessoms (1984)將遊憩活動分類如下:音樂、舞蹈、戲劇、 文學活動、運動和遊戲、自然旅遊、社會遊憩、藝術、手工藝。Rossman (1989)主張一個包 括運動、個人活動、健康活動、嗜好、藝術、戲劇、音樂、及社交遊憩的分類系統。Farrell 和 26

(27)

Lundegren (1991)認為休閒活動的範圍還包括了志工組織。 Chase(1996)提出了八種休閒活動類型:(1)冒險挑戰、(2)社區的/社會的環境、(3)手 工藝、(4)健康體適能、(5)嗜好、(6)終身學習(美術、閱讀、寫作等)、(7)戶外生活/戶外技 能/露營及(8)運動和遊戲。 另外,休閒活動的目標亦成為活動分類的基礎。依據個人參與活動的目標,可以分 成競爭性的、個人的或合作式的。Sheffield (1984)指出,在競爭的目標中,參與活動者為 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必須超越其它參與者的技能。在個人目標中,參與者獲取目標,和 其他人沒有相關的。合作式的目標則是結合所有個別參與者的目標而成。(C. R. Edginton 等 1998,顏桂妙 譯) 鄭健雄 (1997) 考量各種休閒型態的哲學理念與本質涵義,將休閒活動分為幾類: 1. 情境取向的休閒:此種休閒取向主要是從文藝主藝的休閒觀點出發,又細分為三類 型:(1).知識型(2).藝術型(3).悠閒型。 2. 體驗取向的休閒:此一休閒型態主要是衍生自文藝主義的休閒遊戲觀點,凡一切具 有學者體驗經驗取向 (Experience Centered) ,引導參與者遵循一定的形式或遊戲規 範,以達到社會化目的的活動。有 1.競技活動型 2.博奕虛擬型 3.民族文化型。 3. 成果取向的休閒:(1).戶外遊憩型:是指任何發生於戶外的戶外活動皆可稱之。(2). 消遣娛樂型:則泛指工作以外的任何消遣活動或嗜好,壢如看電影、看電視、閱讀閒 書雜誌、吃零食、聽廣播、聽音樂、養寵物、唱 KTV、種花種菜、逛街、聊天、集郵等。(3).社 交聯誼型:指工作以外,且與團體規範與社會制約有關的聯誼活動。

Mull、Bayless & Jamieson (1997) 將休閒運動分為五個類型:1.教導性運動:提供有 關運動技能、策略與規則等的學習機會,以提升參與者的運動表現。2.非正式運動:是 一種自我導向的參與歷程,以個別化參與為特色,無其他目的,此外,在參與的過程 中較少受到管理上的約束。3.資格限定運動:通常必須是隸屬於某種機構,如學校、企業 社區等的成員才具備參與條件,並會依其能力與性別分級。4.開放性競賽活動:來自各 界的冠軍隊伍以結構性方式所參與的競賽活動,有時會結合遊戲日、嘉年華會等活動所 辦理的錦標賽。5.俱樂部運動:由具有共同興趣的人所組成,因組成目的不同而呈現多 樣風貌。 Farrell 和 Lundegren (1991) 提出五種休閒運動形式:1.教育性 2.競或比賽 3.俱樂部 4.表演或特殊活動 5.開放性設施。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將國內外休閒參與類型之研究加以整理… 2.6.2 休閒參與實證 文崇一(1988)研究指出:50

數據

圖 5-1-1 研究架構圖人口統計變數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家庭成員家庭年所得職位上班時段主要工作性質工作特性技能多樣性工作完整性工作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回饋性休閒參與 休閒認知生長生活準備健康 與他人互動發洩情感自我表現感覺意向體驗 休閒阻礙休閒需求閒逸型嗜好型運動型社交型旅遊型知性型依變變數中間變數 干擾變數自變數休閒滿意度
表 4-2-2 休閒認知量表構面與題項 休閒需求類型 題項 備註 成長認知 1. 參與休閒活動能使我成長 10.參與休閒活動能使我個人問題獲得解決 19.參與休閒活動有益於個體與社會發展 28.參與休閒活動跟家庭和諧沒關係 採反向計分 生活準備認知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建立永續經營理念,宜以兼具三生一體之共識與做法,確實依據休閒農場

「資訊證照 門檻、「英 語檢定門 檻」.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資訊證照 門檻、「英 語檢定門 檻」.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資訊證照 門檻、「英 語檢定門 檻」.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固定開支:與房屋有關、供養家庭和保險 變動開支:公用服務、食物、交通、衣服和稅項 自由支配開支:消閒娛樂.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列為自由 選修. 得修習各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列為自由 選修. 得修習各

畢業應通 過系辦規定 之「資訊證 照門檻」.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