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管藝師李兩成音樂藝術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管藝師李兩成音樂藝術研究"

Copied!
1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研究與保存組 碩士論文. 北管藝師李兩成音樂藝術研究 A Research of Beiguan musician of Li Liang-Cheng. 指導教授:呂錘寬教授 研究生:廖振宏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六月.

(2) 摘要 此本文為筆者的碩士論文,筆者於大學時期就讀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且開始 接觸北管,但對於北管也只是熟知他的樂種及該如何運用,但對於活傳統的子弟館閣 並無實際的接觸因此藉由此論對於北管館閣樂林園、李兩成先生之音樂藝術做觀察、 紀錄。林口地區目前共有九個軒社,其中以樂林園還至今保持著每五年一次的上棚演 出之傳統,且筆者剛好於今年有幸能記錄到這難得五年一次的盛會。因此想藉由此論 文對於樂林園於林口地區的影響、組織活動、師承、抄本等等作為研究再者對第六代 子弟李兩成先生之音樂養成訓練做為研究及記錄。 此篇論文筆者將分為三大部分作為研究之方向進行資料收集。第一為實地調查, 透過記錄樂林園中所屬的物件及沿革、師承、以樂林園之建築空間作為分類一其描述 該館閣各空間之使用情形及內容。二、專人訪談,主要以樂林園子弟及李兩成為主要 訪談對象,透過訪談及實際參與來了解其該館閣傳承之現況、師承脈絡、組織活動內 容等等,其次對於第六代子弟李兩成之音樂背景、釋教道教學習路程、師承音樂養成 訓練背景等作為一個描述。三、以北管後場音樂之運用以《敕水禁壇》為例,將採集 到的音樂、訪談紀錄影像內容做整理分析之工作。 第一章序論,講述關於北管之沿革及現今常見到北管之概況。其次為研究動機、 研究範圍及限制、方法,說明該論文如何透過那些方法完成。第二章林口地區北管生 態之 發展以「樂林園」為例,紀錄樂林園之歷史沿革、紀錄該館閣師承脈絡以及館 內空間之運用及所屬物件作為整理、將館閣內之抄本做分類其次透過訪談及實地調查 為主,了解該館閣目前活動。第三章紀錄李兩成之音樂生活,紀錄他的音樂學習路 程、音樂養成訓練包括師承等等、其次則是描述、記錄他所創立的定炁壇相關營物內 容等事務,透過實地的調查,詳細記錄該壇目前該有之項目及營運內容。第四章,科. 1.

(3) 儀中的音樂分析,採錄《敕水禁壇》召四靈、五方結界之後場音樂,採譜分析北管音 樂在禁壇儀式之運用情況。. 關鍵詞:北管館閣、樂林園、李兩成、敕水禁壇 2.

(4) 前言 對於筆者本身來說,北管並不陌生從小到大受家庭因素影響跟著父母燒香拜拜, 造訪不同的廟宇祈求平安健康、學業順利。北管的音樂從小耳讀目染,但只知道那就 是拜拜或是外面熱鬧的聲音,從小念音樂班主修中國笛的我實際接觸北管則是從大學 考上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的那刻開始。回想起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除了暑假參 與新竹城隍廟的研習之外,並未曾實際的研究、了解一個館閣的活動。 在筆者大學期間,因為就讀的是傳統音樂學系主修北管,這對於以前主修中國笛 的我來說是一個完全新的東西,從大一開始的不適應、大二主修被當甚至有了想轉學 的念頭,後來到了大四慢慢發現其實我不討厭北管反而漸漸喜歡上玩北管的感覺只是 因為起初的不適應而想逃避、想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所以才會有轉學的想法。回想起 來我並不後悔我念傳統音樂學系主修北管、從對鑼鼓的認識、北管牌子嗩吶的吹奏技 巧、戲曲中的角色喘摩、唱戲神韻到味與否,這些都成為我學習到後來的目標,我開 始享受北管,甚至畢業後還回去幫忙學長姊的北管畢業音樂會。 畢業後筆者常常回想為什麼我會喜歡北管,我發現我喜歡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我 喜歡那種團隊一起完成演出,一起享受「玩」北管的快樂。在大學影響我最多的兩位 老師第一是藝師詹文贊1在大學常常告訴我的一句話:「要玩音樂,而不是被音玩。」 這句話顯現出北管音樂的靈活性與變化性,也讓我了解到學校的學習與實際外面館閣 的差別。另一位藝師鄭夏苗2說:「演什麼角色就要像什麼角色,該大花就要有大花的. 1. 詹文贊(1948) ,目前為汐止灘音國樂社、汐止「樂英社」、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北管指. 導老師; 師承基隆聚樂社郭成(黑肉仙)習北管戲身段台步、劉永連學北管後場、並向羅東 福蘭社何旺全學習 鑼鼓,曾登台扮演北管戲中大花、公末、旦等行當。對於北管文武場、身 段等均有著墨,同時,中西 樂器亦甚嫻熟,更有參與道教後場伴奏。 2鄭夏苗於. 1936 年出生彰化縣和美鎮,師承前後跟過三位館先生學習,分別為臭獻先、許火. 傳,人稱「火傳先」 、賴木松。鄭夏苗是集樂軒培養出的第六代館先生,也是目前軒系僅存的 3.

(5) 口氣、演老生有要有老生的口氣。」從學習北管開始,不斷的與藝師交談、從他們身 上看到他們對於北管的熱忱、了解他們的音樂藝術、對人生的態度,這些都讓我在學 習上的思維、觀念上有了重要的改變。小提琴家蘇顯達說:「東方的音樂講求的是韻 味,西方的音樂講究的是一種精準」。我想在韻味的這一個層面上北管占有極大的部 分,而剛開始進入北藝大學習北管的初學者來說哪知道什麼韻味,只知道土法煉鋼的 學習。直到畢業後才慢慢了解到北管的韻味與精神,但音樂最終脫離不了準確性,從 我學習的過程我開始摸索在具有準確性的條件下演奏北管,我發現到應該要兼具有兩 者,才能演奏出北管真正的韻味。 在進入研究所之後音樂等相關課程,因此開始慢慢對於各個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了 接觸及興趣,但對於台灣本土的傳統藝文更有極興趣、接觸了由呂錘寬教授所教授之 道教音樂、文化相關的課程,面對這個從未接觸過的領域筆者在一開始感到有點不知 所措,對於課堂上提到的儀式或相關詞彙更是陌生,雖然知道道教儀式後場是北管音 樂但對於道教儀式是完全陌生。不過在呂老師詳細的解釋及分析之後,逐漸開始對於 道教文場中的北管音樂、以及館閣相關之領域產生興趣。經過接觸一年研究所所安排 的各種不同類型課程後,筆者總是在思考該如何透過自己本身之力量來記錄下台灣現 存的北管館閣活動現況、道教儀式中北管的運用,實際了解其中的藉此不僅能夠讓下 一代可以繼續看見台灣本土文化,經過與呂錘寬老師討論之後,筆者最終選擇有關於 北管方面進行相關的研究。 本篇論文撰寫最感謝的就是呂錘寬老師的協助與建議,建議我可以從林口地區館 閣著手、道教儀式文場的運用情形,對一個陌生的研究對象在研究的過程中極為辛 苦,甚至在撰寫過程中都要不斷的思考該如何著手以及如何對於一個陌生的圈子慢慢 的融入,感謝呂垂寬老師提供相關的意見與方向讓我參考,讓筆者在論文上有了一個 目標。同時也要感謝系上的黃均人老師、許瑞坤老師、錢善華老師以及溫秋菊老師, 館先生也是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北管指導老師,擁有四十多年的排場經驗,其戲曲演唱功 力在彰化首屈一指,因擅長小旦與小生的「細口」 ,多在彰化各軒系曲館間指導。 4.

(6) 在兩年來不同的課程與領域中給予我對於任何事情的觀點與看法,筆者在研究所期間 更是受益良多。 更要感謝在進行實地調查的過程中提供相當多意見及實際的訪談人是主要為李兩 成老師、林顥原老師、陳茂松老師、以及樂林園的總幹事及總幹事。感謝李兩成老師 不厭其煩的告訴我任何事情、允許我跟隨各種法事、儀式、同意錄音及錄影,且多次 願意讓我到家中進行訪談、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同時也要感謝正一道壇妙應壇、雷 晉壇、威遠壇各方道士以及各後場樂師的意見及知識使我能在實地調查中能將不懂的 事宜得到解惑,實地調查中雖然都一個人到參與活動,但卻受到各方的招待及照顧讓 筆者深懷感激。 在退伍之後重新回到學校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曾經一度想要放棄,尤其是剛退伍 的時候。這一年之間遇到了很多挫折遇到許多人生中該面對到未來的問題使我在剛回 到學校的時候有點迷惘,感謝朋友及家人的支持及建議使我能完成。感謝各位給我關 心、給我動力,讓我知道我能順利完成此論文。 本文筆者以三個方面作為研究:實地調查、訪談、資料整理。實地調查為跟隨至 多場法會與儀式現場將宣行之現況做記錄,其二以樂林園及李兩成為主要訪談對象, 對其師承脈絡及技藝內容之活動進行了解,最後將所就採集之影音資料與訪談紀錄作 歸納與整理。. 5.

(7) 6.

(8) 凡例 一、 本文中所有使用之圖片,由他人提供之照片會在後頭標示照片來源,沒標示的皆 為筆者於實地調查中拍攝所得因此不在另行標示。 二、 文中符號之運用 (一) 《》中文書名、科儀名、全本戲。如《台灣音樂百科辭書》、《紫台山》。 (二) 〈〉論文、單篇文章、段仔戲。如〈道教儀式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 、〈三進宮〉。 (三) 【】樂曲名稱,如:【普天樂】、【風入松】、【兔兒】。 (四) 「」專有名詞,法事或儀式名稱,如「南北管藝術研究會」。 (五) ( ) 附加說明。 (六) 『』法會名稱,如『蘆洲懋德宮延平郡王聖誕千秋樓厝里啟建一朝正醮』。 三、關於樂譜 (一)本文樂譜皆以首調記譜方式採集。 (二) 本文所有之樂譜,皆由筆者親自聽寫採譜,右上方標示科儀名稱、時間、 地點以及演奏者。 四、圖表譜例格式 (一) 本文內圖表之說明標示於圖表下或右方。 (二) 本文內譜例之說明標示於譜例上方。 (三) 樂譜檔案皆以 300dpi 輸出 五、數字表示法 (一) 時間方面:行文中描述之日期,包括年、月、日及時間皆由阿拉伯數字表示; 法會日期或名稱則以黃曆表示。 (二)數量方面:人員及物件數量亦以阿拉伯數字表示;行文敘述中若涉及數目則 以中字表示。. 7.

(9) 8.

(10) 目錄 摘要 ............................................................................................................................................ 1 前言 ............................................................................................................................................ 3 凡例 ............................................................................................................................................ 7 第一章 序論 ............................................................................................................................ 21 第一節 林口地區北管概述 ............................................................................................ 2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內容 ................................................................................................ 24 第三節 相關研究概述 .................................................................................................... 28 第二章 林口地區北管生態之發展以「樂林園」為例 ........................................................ 31 第一節 林口區地理位置及其歷史 ................................................................................ 31 第二節 樂林園之沿革 .................................................................................................... 35 (一)樂林園的組織 ............................................................................................. 39 (二)活動空間 ..................................................................................................... 43 (三)祭祀 ............................................................................................................. 57 (四)曾捷盛先生與樂林園第三代子弟林根藤、王正村 ................................. 62 第三節 樂林園的演出形式、曲簿總講 ........................................................................ 69 第三章 李兩成之養成訓練及技藝成就 ................................................................................ 89 第一節 習樂背景 ............................................................................................................ 89. 9.

(11) (一)師承、養成訓練 ..................................................................................................... 91 (二)李兩成之徒弟 ......................................................................................................... 92 (三)樂器、法事物件、抄本 ......................................................................................... 95 (四)個人成就 ................................................................................................................. 99 第二節 道教法事 ............................................................................................................ 101 (一)法器與樂器 ........................................................................................................... 102 (二) 道教科儀書之抄本 ............................................................................................. 107 (三) 道場神像圖 ......................................................................................................... 109 第四章 道教正一派樂師李兩成之鼓吹運用與分析以《敕水禁壇》為例 ...................... 111 第一節 道教科儀《敕水禁壇》之描述與後場音樂之運用 .............................................. 111 (一)林口地區之道教概述 ............................................................................................. 111 (二)《敕水禁壇》 ......................................................................................................... 113 (三)道教儀式後場音樂之運用 ..................................................................................... 117 第二節 道教科儀《敕水禁壇》文場音樂採譜分析以召四靈、結界為例 ...................... 119 (一)採譜及音樂分析 ..................................................................................................... 119 (二)演奏之特色分析 ..................................................................................................... 136 結論 ........................................................................................................................................ 139 引用資料 ................................................................................................................................ 141. 10.

(12) 圖目錄 圖 1 昭和二年樂林園牌子抄本 ......................................................................................... 32 圖 2 新北市區域地圖 ......................................................................................................... 33 圖 3 林口區區域、各軒社位置圖 ................................................................................... 34 圖 4 食會 ............................................................................................................................. 37 圖 5 擲茭選出爐主 ............................................................................................................. 37 圖 6 民國 70 年第六代成員登台演出 ............................................................................... 38 圖 7 樂林園 ......................................................................................................................... 43 圖 8 康樂台 ......................................................................................................................... 44 圖 9 康樂台對聯 ................................................................................................................. 44 圖 10 民國九十五年成立八十周年於康樂台演出 ........................................................... 44 圖 11 民國九十五年成立八十周年於康樂台登台演出 ................................................... 45 圖 12 民國九十五年成立八十周年於康樂台登台演出 ................................................... 45 圖 13 民國九十五年成立八十周年於康樂台登台演出 ................................................... 45 圖 14 儲藏室 ....................................................................................................................... 47 圖 15 儲藏室之一 ............................................................................................................... 47 圖 16 儲藏室之二 ............................................................................................................... 48 圖 17 儲藏室之三 ............................................................................................................... 48. 11.

(13) 圖 18 西燈白鐵座................................................................................................................ 48 圖 19 風帆旗 ....................................................................................................................... 49 圖 20 武英殿正門 ............................................................................................................... 49 圖 21 內部神壇 ................................................................................................................... 50 圖 22 右側神將 ................................................................................................................... 50 圖 23 左側神將 ................................................................................................................... 50 圖 24 樂林園神將................................................................................................................ 51 圖 25 樂林園神將繞境 ....................................................................................................... 51 圖 26 樂林園館內大門外觀 ............................................................................................... 52 圖 27 館內空間 ................................................................................................................... 52 圖 28 館內空間之一 ........................................................................................................... 53 圖 29 為館內空間之二........................................................................................................ 53 圖 30 匾額 ........................................................................................................................... 53 圖 31 匾額 ........................................................................................................................... 53 圖 32 四角旗 ....................................................................................................................... 54 圖 33 四角旗 ....................................................................................................................... 54 圖 34 頭旗 ........................................................................................................................... 54 圖 36 樂器櫃 ....................................................................................................................... 55. 12.

(14) 圖 37 木牌 ........................................................................................................................... 55 圖 38 贊天宮外觀 ............................................................................................................... 56 圖 39 媽祖 ........................................................................................................................... 56 圖 40 贊天宮繞境 ............................................................................................................... 56 圖 41 贊天宮繞境 ............................................................................................................... 57 圖 42 樂林園出陣繞境 ....................................................................................................... 57 圖 43 神桌上所供奉的神明 ............................................................................................... 57 圖 44 虎爺 ........................................................................................................................... 59 圖 45 虎爺 ........................................................................................................................... 59 圖 46 歷代先賢之祿位 ....................................................................................................... 60 圖 47 太歲星君 ................................................................................................................... 60 圖 48 先賢圖 ....................................................................................................................... 60 圖 49 西秦王爺及拍板 ....................................................................................................... 61 圖 50 田都元帥及叩仔 ....................................................................................................... 61 圖 51 曾捷盛 ....................................................................................................................... 62 圖 52 曾捷盛 ....................................................................................................................... 64 圖 53 曾捷盛 ....................................................................................................................... 64 圖 54 曾捷盛 ....................................................................................................................... 64. 13.

(15) 圖 55 林根藤 ....................................................................................................................... 65 圖 56 林根藤………………………………………………………………………………………………………………….67 圖 57 林根藤 ....................................................................................................................... 67 圖 58 樂林園平日練習 ....................................................................................................... 67 圖 59 王正村 ....................................................................................................................... 68 圖 60 王正村 ....................................................................................................................... 68 圖 63 出陣 ........................................................................................................................... 70 圖 64 出陣 ........................................................................................................................... 70 圖 65 風帆旗........................................................................................................................ 70 圖 66 排場 ........................................................................................................................... 72 圖 67 排場 ........................................................................................................................... 72 圖 68 排場 ........................................................................................................................... 73 圖 69 節目表 ....................................................................................................................... 74 圖 70 館慶當日程序表 ....................................................................................................... 74 圖 71 上棚 ........................................................................................................................... 80 圖 72 上棚 ........................................................................................................................... 80 圖 73 上棚 ........................................................................................................................... 80 圖 74 上棚 ........................................................................................................................... 81. 14.

(16) 圖 75 文場 ........................................................................................................................... 81 圖 76 樂林園五本總講抄本 ............................................................................................... 82 圖 77 民國十五年之樂林園抄本 ....................................................................................... 82 圖 78 民國十五年總講 ....................................................................................................... 83 圖 79 總講封面 ................................................................................................................... 83 圖 80 總講目錄 ................................................................................................................... 84 圖 81 總講封面 ................................................................................................................... 84 圖 82 總講目錄 ................................................................................................................... 84 圖 83 總講封面 ................................................................................................................... 85 圖 84 總講封底 ................................................................................................................... 85 圖 85 抄本無封面 ............................................................................................................... 86 圖 86 抄本無封底 ............................................................................................................... 87 圖 87 抄本內頁 ................................................................................................................... 87 圖 88 李兩成 ....................................................................................................................... 89 圖 89 拜師帖 ....................................................................................................................... 92 圖 91 李濎彧 ....................................................................................................................... 93 圖 92 王偉龍 ....................................................................................................................... 93 圖 93 陳韋廷 ....................................................................................................................... 94. 15.

(17) 圖 94 李兩成、李濎彧 ....................................................................................................... 95 圖 95 李兩成、陳韋廷 ....................................................................................................... 95 圖 96 李兩成、林顥源、李學儒、李濎彧、陳韋廷 ....................................................... 95 圖 97 赦官馬 ....................................................................................................................... 96 圖 98 赦官 ........................................................................................................................... 96 圖 99 製作法事相關物品之工具 ....................................................................................... 97 圖 100 李兩成十牌、倒旗、手抄本 ................................................................................. 97 圖 101 李兩成蒐集之樂器 ................................................................................................. 97 圖 102 嗩吶、噯子 ............................................................................................................. 98 圖 103 匾額 ......................................................................................................................... 99 圖 104 聘書 ....................................................................................................................... 100 圖 105 理事長證明書 ....................................................................................................... 100 圖 106 聘書 ....................................................................................................................... 100 圖 107 工作證 ................................................................................................................... 101 圖 108 定炁壇外觀 ........................................................................................................... 101 圖 109 定炁壇神壇 ........................................................................................................... 102 圖 110 笏板 ....................................................................................................................... 103 圖 111 法印 ....................................................................................................................... 103. 16.

(18) 圖 112 淨水盂 ................................................................................................................... 103 圖 113 錫角 ....................................................................................................................... 103 圖 114 天篷尺 ................................................................................................................... 104 圖 115 奉旨 ....................................................................................................................... 104 圖 116 五令旗 ................................................................................................................... 104 圖 117 師刀 ....................................................................................................................... 105 圖 118 三清鈴 ................................................................................................................... 105 圖 119 嗩吶、噯仔 ......................................................................................................... 106 圖 120 殼子絃 ................................................................................................................... 106 圖 121 叩子 ....................................................................................................................... 106 圖 122 小鼓、通鼓、手鼓 ............................................................................................... 107 圖 123 大鑼、響盞、小鈔 ............................................................................................... 107 圖 125 整套科儀書 ........................................................................................................... 108 圖 126 經懺類科儀書 ....................................................................................................... 108 圖 127 朝科罡訣 ............................................................................................................... 108 圖 128 李兩成蒐集之道場神像畫 ................................................................................... 109 圖 129 朝原圖 ................................................................................................................... 110 圖 130 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入廟安座三朝法會敕水禁壇科儀 ....................................... 114. 17.

(19) 圖 131 八德市指玄宮五朝完醮敕水禁壇科儀 ............................................................... 114 圖 132 中和廣濟宮敕水禁壇科儀手執火把淨內壇 ..................................................... 115 圖 133 敕水禁壇科儀噀水清淨醮壇 ............................................................................... 116 圖 134 敕水禁壇科儀 ....................................................................................................... 116 圖 135 敕水進禁科儀召四靈變為玄武 ........................................................................... 116 圖 136 敕水禁壇科儀打雙鐧結界 ................................................................................... 117 圖 137 敕水禁壇科儀揮舞雙鐧 ....................................................................................... 117 圖 138 敕水禁壇科儀揮舞雙鐧 ....................................................................................... 117. 表目錄 表 1 林口子弟戲文化節暨樂林園九十週年館慶活動紀錄表 ......................................... 25 表 2 道教法會活動紀錄表 .................................................................................................. 26 表 3 訪談紀錄表 .................................................................................................................. 27 表 4 樂林園自台灣光復後登台年演出列表 ...................................................................... 35 表 5 師資組名單 .................................................................................................................. 41 表 6 樂林園設置管理委員會 .............................................................................................. 42 表 7 業餘遊藝協會 .............................................................................................................. 42 表 8 新北市林口區南北管藝術研究會 .............................................................................. 42. 18.

(20) 表 9 文物統整表 .................................................................................................................. 46 表 10 樂林園九十周年活動資訊 ........................................................................................ 75 表 11《小三仙》前場演出人員 ......................................................................................... 75 表 12《小三仙》文場演出人員 ......................................................................................... 76 表 13《小三仙》武場演出人員 ......................................................................................... 76 表 14《天水關》前場演出人員 ......................................................................................... 77 表 15《天水關》武場演出人員.......................................................................................... 78 表 16《天水關》文場演出人員 ......................................................................................... 79. 樂譜目錄 樂譜編號 1【風入松】 .................................................................................................... 121 樂譜編號 2【節節高】 .................................................................................................... 123 樂譜編號 3【大鼓弄】 .................................................................................................... 123 樂譜編號 4【七句詩】 .................................................................................................... 124 樂譜編號 5【老婆譜】 .................................................................................................... 125 樂譜編號 6【狀元遊】 .................................................................................................... 126 樂譜編號 7【風入松折】 ................................................................................................. 127 樂譜編號 8 凡管【節節高】 ............................................................................................ 128 樂譜編號 9【醉花陰】 ..................................................................................................... 129. 19.

(21) 樂譜編號 10 凡管【風入松】 .......................................................................................... 130 樂譜編號 11【鬧虎彩】 ................................................................................................... 130 樂譜編號 12【喜遷鶯】 ................................................................................................... 131 樂譜編號 13【四門子】 ................................................................................................... 132 樂譜編號 14【刮地風】 .................................................................................................. 134 樂譜編號 15【倒頭風入松】 .......................................................................................... 135 樂譜編號 16【節節高】 .................................................................................................. 136 樂譜編號 17【鬧虎彩】 ................................................................................................... 137 樂譜編號 18 凡管【節節高】收尾 .................................................................................. 137. 20.

(22)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林口地區北管概述 大約從十八世紀,從福建地區帶來臺灣,經過了約三百年長時間的傳承,已落地生 根於臺灣,與臺灣漢族社會生活有密切關係。從人文背與歷史背景可看出,北管確實為 早期福建漳州地區所流傳,但對於目前漳洲地區卻無像是北管館閣的音樂團體。至於泉 州地區雖有「泉港北管」,但筆者於兩年前透過呂錘寬教授之邀請與汐止樂英社曾經至 當地去做交流,亦聽到該地泉港北管的樂曲內容僅為小曲以及部分絃譜,因此北管音樂 在台灣已發展成為台灣獨有的音樂文化現象。 北管是在臺灣漢族社會中最常聽到的音樂之一,它具有多重社會功能,台灣社會習 俗眾多,每當遇到該類情事,舉辦內容形式皆須熱鬧因此在許多活動與空間都可聽到北 管,例如宗教儀式、廟會、踩街陣頭、節慶、婚喪喜慶、各類戲曲(歌子戲、布袋戲與傀 儡戲等)的後場伴奏。北管在台灣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傳統音樂,隨著歷史發展,已經完 全地融入台灣的社會、文化活動,除了休閒娛樂的節目,被大量使用在迎神賽會、喪葬 等陣頭,另外也被道教、釋教法事吸收做為後場音樂。北管音樂能見於漢人社會中的各 縣市,在分布方面隨著早期各區域性的不同(地方習俗、開發的早晚等),乃有分布上的 差異。 (一)分佈與系統 以分部來說北管音樂生態蓬勃發展主要流傳於中部彰化縣市(彰化市鹿港)、台中縣 (豐原),北部則為台北市、台北縣(板橋三重)、桃園、新竹、苗栗、基隆、宜蘭一帶為主, 這些地區之北管種類曲目相較其他縣市較為豐富。 北部:北部地區之北管有分為「堂」 、 「社」之分,堂系北管館閣所學的劇目為新路、 社系所學的劇目為古路,祭祀的神明,堂系祭祀田都元帥,社系則祭祀西秦王爺。雖北. 21.

(23) 部地區的北管館閣雖有堂社之分,但所學的戲曲內容並雖說並無古、新路之別,兩者皆 有學習,但主要還是以古路為主,奉祀的神明皆為西秦王爺。 中部:中部地區(台中、彰化一帶)之北管分為「軒」 , 「園」之分,但不論軒系或園系 的館閣,皆學習古路及新路。根據呂錘寬教授《北管音樂》3: 「北管館閣之分為軒園或堂社,其含義有二,一為表示傳授系統的關係,此一情形 全台皆相同,二為表示音樂系統,此一情形屬於北部地區的現象,凡屬於社系館閣都專 習古路戲曲,堂系館閣專習新路戲曲,中部地區則無此區別」。 根據上述的分布系統,隨著不同流派的競爭,北管在興盛時期,非常流行「拚館」 , 正是所謂的中部軒咬園與北部的西皮(堂系)、福祿(社系)之爭。拚館指的是館閣與館閣之 間的比較,互相比較音樂上的技藝、所學之曲目多寡,拚聲勢與拚人氣。 (二)歷史文化背景 談論到北管之歷史文化背景,莫過於最盛行的皇民政策化之前的日治時期(18951937),透過徐亞湘4列出日治時期的兩大報紙《台灣日日新報》 、 《台南新報》從報導中可 得知當時的北館業餘子弟團就有六十幾團之多,分布於基隆宜蘭、台北新北市、桃園、 新竹、台中彰化一帶、這些地區基本上就包括了北中南各地,因此可看出在皇民化運動 之前北管是相當的盛行,未受到打壓,且在各廟會祭典儀式互相拚館5、甚至日本太子的 結婚6、天皇誕辰日7都可見到當時北管出現在各大節慶場合活動、且拚館較勁意味濃厚 之情形。 總之北管在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之前可說是一大盛行,除了為人民的休閒娛樂,更 為民間廟宇儀式、各大節慶必備的音樂。直到皇民化政策的「禁鼓樂」開始,北管才漸 漸遭遇衰落之命運,此時的北管因為皇民化政策的推動,導致館閣數量減少,北管活動. 3 4 5 6 7. 呂錘寬。《北管音樂》 。台中市:晨星出版,2011。P44 徐亞湘。 《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台北縣:宇宙出版,2001。 同上 《台南新報》1924/01/29 第五版 《台灣日日新報》1913/11/04 第六版 22.

(24) 也跟著沒落。此情形直到二次世界大戰(1945-1960)後才恢復生機,此時的北管是繼日治 時期之後,於戰後 1960 年代再度興盛,此時的北管再度發展,幾乎遍佈各漢族社會,不 論儀式、公共活動、踩街陣頭、婚商喜慶,到處皆可看見北管的影子。 然而戰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為了培養國力,已反攻大陸為理想目標,此時對於 台灣之傳統文化毫無建樹之外,亦已「破除迷信節約拜拜」 、 「勵行節約、改善民俗」為 口號,將民間活動、宗教信仰加以規範限制民間活動的次數與時間。例《台灣新生報》 所記載8「稻江霞海城隍聖誕,祭典務須節省浪費」 、 「中元普渡瞬屆,宜蘭取締迷信…如 有迷信舉動者,大事鋪張,違反戡亂節約,而不聽勸指者該由所依法取締以期徹底」9等 等,由上述日治時期報紙可看出此時傳統音樂不再擁有展演的舞台空間且被嚴格的規範, 其次為台灣社會變遷,慢慢由農業時代走向工業化時代年輕人口外流、隨著 1960 年代 電視的開播,導致人們不在市傳統音樂為閒居地休閒娛樂、最後在此背景下傳統音樂已 無新的學習人口,形成館閣中的館員年齡層皆高的現象,之後北管的發展則愈加困難、 只剩下較歷史悠久、較具規模的館閣仍然穩定的保存,但演出之情形不容易見。 (三)技藝保存現概況 談論到北管技藝保存概況,除了職業亂彈戲班之外最重要的不外乎為北管館閣(或稱 為曲館、子弟館)。北管音樂團體包括業餘性的子弟館與職業性的團體,職業團體以商業 演出為目的,子弟館閣往往與社區有密切關係,於廟會節慶或與社友相關之婚喪喜慶場 合參加演出時,均為服務和聯誼性質,而非商業性的表演。因之,館閣除了提供社交活 動與休閒娛樂之外,在保存與傳承傳統音樂以及以音樂服務宗教儀式與廟會節慶等方面, 均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上述之外,對於技藝保存現況,由 1994 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規劃創立傳統音樂 學系,當時由呂錘寬教授聘請樂師葉美景、王宋來、林水金根據他們對於北管專業的技. 8 9. 《台灣新生報》1946/06/05 第五版。 《台灣新生報》1948/08/19 第六版。 23.

(25) 藝於台北藝術大學擔任北管音樂個樂曲類型的教師。除此之外呂錘寬教授也透過不斷的 與三位技藝高深的藝師接觸,學習進一步掌握北管。也透過『民間藝術保存計畫』 ,對於 三位藝師的專長戲曲、細曲、牌子進行北管音樂的保存與研究。 目前北管相關的研究也非常多,不論是針對音樂曲目的分析研究或是以藝師的生命 藝術為研究對象、保存計畫等等。在呂錘寬教授的努力下,北管音樂的相關研究也開始 活躍起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其中,開始著手有關這方面的紀錄與研究,漸漸的讓 我們開始發現北管在台灣的多樣性。.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內容 筆者在進入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後開始接觸到呂錘寬老師所開的北管音樂、道教 儀式等相關課程,雖然在大學主修北管但只是初步的學習,且對於北管外面的子弟館 閣活動以及道教儀式並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陌生。經過一、兩個學期的課程 之後開始有些收穫、想法。我想既然北管這個生態在民間生活中運用得如此普及,生 長在這個傳統文化之下以及有著四年北管音樂學習背景的我可以透過此次論文來了解 館閣實際的情形與台灣北管的傳統音樂。因此在與呂錘寬老師初步的討論及尋找方向 後,找到了林口樂林園的李兩成老師。有鑒於此所以筆者藉由上述的原因,決定選擇 以林口樂林園以及李兩成老師作為此論文的研究主題、了解北管的館閣生態之活動以 及李兩成老師的音樂藝術。 (一)研究範圍 筆者在進行本篇論文研究之前知道林口地區的北管館閣非常多,林口地區目前總 共有九個軒社分別是:樂林園、悅樂社、中興社、平樂社、東華復興社、福樂社、寶 樂軒、顯林社、洪福社。因筆者此篇論文所提及的是以林口樂林園為對象與、李兩成 老師的音樂養成訓練、道教後場實地調查為例作為研究對象與範圍。 (二)研究方法. 24.

(26) 本篇論文之研究方法是以實地調查以及訪談、參考現有的學術論文、北管相關書 籍。資料主要所談論的都是與北管音樂、藝師藝術生命史、道教儀式有關,至於與本 篇論文相關的資料則為少數,筆者在此完成此論文的過程中發現有關於樂林園的資料 由於年代久遠以及對於樂林園館閣的描述少之又少,因此實際調查成了此次很重要的 一環。筆者將此研究方法分為三大類,首先是以實地調查為主的第一手資料為主要來 源,再來就是人物的一對一訪談,然後才是文獻資料以及相關書籍的輔助,最後針對 所以收集的資料做一個整理與歸納,呈現在論文中。 1.實地調查 實地調查為本論文撰寫的主要研究方法,透過每一次的到訪林口樂林園實地調 查、道教法會儀式的實地調查、來了解林口樂林園的概況、李兩成的道教音樂運用情 形,以及透過筆者以前學習過北管的經驗來做為論述,就像陳郁秀教授10所說:我們的 歷史、藝術、文化以及種種的紀錄,僅存於荷蘭、西班牙、中國明清、日本的檔案 中,要說自己的歷史、掌握自己的藝術文化、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必須建 立「以台灣人的角度來詮釋自己的歷史觀點」才能還原歷史真相的。11我想除了自己要 以台灣人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角度看任何事物,此外我認為還要有親身的經驗才能 夠實際了解到裡面內容及意義,最後則是對於內容記錄下來如下表。 表 1 林口子弟戲文化節暨樂林園九十週年館慶活動紀錄表 時間. 活動名稱. 地點. 上棚演出之曲目. 演出人員. 2016 年 10. 林口子弟文化節暨. 林口竹林山觀. 《小三仙》. 樂林園. 月 16 日. 樂林園 90 周年. 音寺. 《天水關》. 10. 陳郁秀,法國國立巴黎音樂學院畢業,為知名鋼琴家、音樂教育家。曾任文建會主委、總統 府國策顧問、外交部無任所大使、國家文化總會秘書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董事長,現 為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獲頒法國「國家典範騎士勳章」「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 章」「文化部文化藝術軍官勳章」等。相關的編著作品:《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 《文化台 灣》、 《創意島嶼狂想曲—2050 願景台灣》 、 《鑽石台灣:多樣性自然生態篇》 、 《鑽石台灣:多元 歷史篇》 、 《台灣─珍寶之島》 。 11 陳郁秀,《台灣音樂百科辭書》(台北市:遠流,民 97.11),P3。 25.

(27) 表 2 道教法會活動紀錄表. 時間. 儀式活動. 地點. 主壇道士. 文場樂師. 2016 年 10 月. 入火安座周年. 林口頂福巖. 游育典. 李兩成. 2016 年 11 月. 延平郡王聖誕. 蘆洲懋德宮. 游育典. 李兩成、李濎彧. 18 日. 千秋一朝正醮. 2016 年 11 月. 敕水進壇科儀. 林口竹林山觀. 朱石寶. 李兩成、林顥原. 27 日. 25 日 2016 年 12 月. 音寺 敕水進壇科儀. 中和廣濟宮. 林威呈. 李兩成、林顥原. 敕水進壇科儀. 桃園市八德指. 許建揚. 李兩成、林顥原. 游育典. 李兩成. 蘆洲保和宮. 游育典. 李兩成、林顥原. 蘆洲文武大眾. 游育典. 李兩成、林顥原. 16 日 2016 年 12 月 26 日 2017 年 2 月 10. 玄宮 祭改補運儀式. 日. 林口頂福巖祖 師廟. 2017 年 4 月 10. 保生大帝聖誕. 日. 千秋脩設一朝 醮典. 2017 年 5 月 26 日. 犒軍敕符. 爺廟一朝醮. 2.訪談 有了實地調查的第一手資料、透過每次的訪談,了解到李兩成老師的音樂生命藝 術、林口樂林園的歷史,現況組織與發展,有時在訪談的過程中往往對於人生哲學這 塊收穫良多,我認為透過訪談往往能夠了解最到最真實的一面,儘管在訪談過程中往 26.

(28) 往遇到困難,像是在傳承上的學過習程、較年長者語言之隔閡,這些都是要不斷的深 入的採訪及反覆的對談才能慢慢理解,訪談記錄如(表 3)。 表 3 訪談紀錄表 時間. 地點. 受訪對象. 2016 年 10 月 2 日. 林口樂林園. 李兩成、林顥原. 2016 年 10 月 3 日. 林口樂林園. 李兩成. 2016 年 10 月 14 日. 林口竹林山觀音寺. 李兩成. 2016 年 11 月 24 日. 林口樂林園. 林振勝、陳茂松. 2016 年 12 月 17 日. 林口樂林園. 陳茂松. 2017 年 1 月 5 日. 中和全華軒. 許木榮. 2017 年 1 月 13 日. 林口樂林園. 林振勝. 2017 年 2 月 17 日. 林口中正路. 李兩成. 2017 年 3 月 22 日. 林口中正路. 李兩成. 2017 年 4 月 9 日. 蘆洲保和宮. 李兩成、游育典. (三)研究方向 對於筆者來說此次的論文要找到有關樂林園、李兩成老師的文獻資料紫及關相書 籍資訊並不多,主要以《陣頭到庄頭.林口子弟團的生命故事》、述整個林口地區子弟 館閣的相關書籍為主,但對於樂林園館閣之論述並不多,所以很多的資訊都必須透過 實地調查,參考樂林園館內舊有的活動紀錄組織過程及人員來做一個參考及認識。 對於北管音樂及人物這方面的研究,目前算是滿多的,但要找尋到林口地區樂林園、 李兩成老師相關的資料及論著則較為少數,因此筆者在論文撰寫開始之前也沒辦法得 到太多相關的資訊,只能先透過林口地區的活動、林口社區大學所出版的相關林口子 弟之論述、一年一度的新北市林口子弟戲文化節等等來進行觀察,正因如此大部分的 資料都要經由實地調查及訪談來完成本篇論文。再者是筆者實地調查李兩成所參與的 27.

(29) 法式活動,再調查的這幾次難免會遇到在某些法會儀式過程中有遇到的困難,例如 2016 年 12 月 16 中和廣濟宮《敕水禁壇》,該法事就嚴格禁止除了廟方人員、參拜人 士以外人靠近法會場,在出入口都有廟方人員控管,所尤其是女性,如有月事或是孕 婦等皆代表其身不乾淨,亦對神明是不尊敬的行為,因此更不得接近。這些禁忌象徵 人與神之間的相傳沿襲,也顯示廟方對於法事的慎重性。因上述之規定,因此使得筆 者實地調查的困難度增加,雖說過程有所阻礙,仍幸運地透過該李兩成之福,順利使 筆者能靠近紀錄、甚至給予定點之錄音、拍攝且順利完成此次實地調查之工作。最後 根據實地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紀錄與分析、相關的書籍作為參考及輔助使 用。. 第三節 相關研究概述 本文主要是針對樂林園館閣與第六代子弟李兩成先生的音樂養訓練背景,以進行 實地的調查與研究,因此在前人的相關研究論著中,筆者主要以林口北管館閣樂林 園、道教本身之論述兩方面來進行研究,從中了解與相關之內容及研究概況。 (一) 林口區樂林園館閣相關概況 首先針對林口樂林園地區館閣之相關研究論著,對於有關樂林園館閣及李兩成先生 的專書及論著,資料相對較為少數,對此主要是透過由林口當地社區大學 2013 年所出 版的《陣頭到庄頭.林口子弟團的生命故事》、來進行相關。內文主要記錄著林口地區 子弟館閣的生活、透過口述歷史紀錄的方式,紀錄各地方軒社的人士對於北管館閣對 於時代變遷後想法以及以前學習路程、對於以前的事情做一個口述歷史紀錄,因此筆 者透過口述之歷史資料去了解林口地區館閣的情況。再者透過參與一年一度的林口文 化節,實地了解林口軒社之活動。其次的論著為蕭雅玲老師的《林口臺地的憨子弟》, 此論著給筆者對於樂林園的認識有很大的幫助,內文紀錄著林口九個軒社的簡要脈 絡、因此使筆者能對樂林園的事物更了解,但此書為 2006 年出版,在這 11 年間樂林. 28.

(30) 園內部改建、館閣裡之樣貌以及場所之使用接與書本不同,但還是可以透過某些圖 片,來了解以前的樂林園,使筆者能了解以前與現在的差異。 (二)台灣北管相關概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呂錘寬教授在道教儀式方面撰寫了諸多本專書, 2005 年《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於第四章第一節 對於北管牌子的音樂詳細描述、依序分為將曲目、音樂、現況、北管文化圈之情形詳 細論述,提供筆者更多參考依據。 《北管音樂》呂教授詳細的論述北管音樂的現況、音樂之使用,將「北管」此一內 容進行描述,呂教授教其分為「北管的人文現象及分布概述」、「北管音樂的歷史源 流」、「樂曲種類」、「樂器與樂隊編制」、「記譜法與理論體系」、「樂曲欣賞」等六大部 分進行分析,研究深入且內容詳細,此一論著對道教儀式尚不熟悉者,無疑是一本具 價值性之參考用書。 (三) 李兩成之音樂養成訓練 對於李兩成老師之相關論述,目前還未有專書論述他的音樂養成訓、音樂背景,因 此對於此部分之研究,筆者則是透過多次的訪談與實地的接觸逐步記錄。 (四) 台灣道教正一派概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呂錘寬教授在道教儀式方面撰寫了諸多本專書, 2005 年《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於第七章第三 節、第七章第二節分、描述道教正一派音樂內容,作者主要分儀式概述內容、該樂曲 的組成、使用內容及音樂特徵之面向,再細分延伸主題,詳細描述正一派所做之法事 類型、儀式、使用情況。 《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儀式篇、《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 化》音樂篇。呂教授在此一論著中將道教儀式分門別類論述,並以道教正一派、靈寶 派、法場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儀式」此一內容進行描述,呂教授將其分為「到場 法事略論」、「道教源流」、「法事的演出」、「儀式的音樂」、「法事分析」、「儀式的空 29.

(31) 間」、「法術養成訓練」等等方向進行分析,研究深入且內容詳細,此一論著對道教儀 式尚不熟悉者,無疑是一本具價值性之參考用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謝忠良〈道教儀式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 主 要紀錄台灣道教儀式靈寶派、正一派敕水禁壇音樂儀式內容、做多面向的分析將正一 派、靈寶派之敕水禁壇整齣科儀分別以宣行模式、音樂內容、法事結構並將這些特性 視為研究中不同層面之重點,詳細描述儀式每一步驟之進行,以多方角度去分析該儀 式音樂,整理出敕水進壇靈寶派與正一派不同的差異,讓筆者從該研究中對於敕水禁 壇儀式有基本概念與認知。 以上各類專書提供筆者對於林口樂林園、北管音樂、道教科儀等方面之專業知識, 並作為主要的參考資料及知識,尤其是呂錘寬教授所撰寫之相關書籍,以長期的調查 及深入研究,並兼具各類分析,脈絡架構清晰易懂,使筆者能對於北管音樂與道教文 化之了解,因視為重要之論著。. 30.

(32) 第二章 林口地區北管生態之發展以「樂林園」為例 第一節 林口區地理位置及其歷史 林口區是位於臺灣西部沿海,八里區和桃園縣之間的縱谷臺地,臨山面 海 具 有 良 好 之 地 理 景 觀 條 件 。 位 於 大 臺 北 地 區 之 西 的 臺 地 上 , 海 拔 高 250 公 尺 , 總 面 積 54 平 方 公 里 , 東 與 五 股 區 為 界 , 北 鄰 八 里 區 , 東 南 與 泰 山 區 為 鄰,南為桃園蘆竹、龜山兩鄉,南北向西濱公路通過本區西部。丘陵山脈綿 延 不 絕 , 臨 接 臺 灣 海 峽 。 林 口 區 東 北 季 風 強 勁 由於台地地勢平坦,缺乏屏障、因 此風力強勁、而由於氣候高溫多雨,台地上的泥土淋溶作用旺盛,因而形成強酸、不 肥沃的紅土層,不利農耕,只利於茶樹栽種與紅磚的生產。日治時期,日人積極開 發,設置茶業傳習所,廣植茶樹。因此林口的茶園開墾與紅磚製造業曾盛極一時。 地型大致上分為兩大類:一為縱谷地,屬沖積層,地質包括礫石、砂及 黏土。二為台地,屬林口層,表土地質為紅土及砂,深層則為礫石,西側以 坡度緊接台灣海峽且台地頂部有一層厚度十二公尺的紅土層,也被稱為「紅 土 台 地 」。 全 區 面 積 5,415.19 公 頃 中 , 臺 地 部 份 佔 2,300 公 頃 , 縱 谷 丘 陵 佔 地 3,115 公 頃 。 林口區位在亞熱帶氣候區。有典型亞熱帶溫和氣候條件和叢林山野景觀。發源於丘陵 臺地上的林口溪、嘉溪雅坑溪、寶斗厝坑溪、瑞樹坑溪、後坑溪等 5 大溪皆由東南向 西北流入臺灣海峽,但這些溪流都無法提供水利功能。使得人口聚落僅集中在地勢低 窪、容易蓄水地區域。自然的地形同時也限制與周邊城區上的互動,在漢人未全面墾 殖臺灣北部以前,是獨立的聚落生活型態。 林 口 區 原 名「 樹 林 口 」。在 樂 林 園 牌 子 地 手 抄 本 內 頁,有 一 段 文 字 可 以 印 證:「昭和二年三月三日,台北州新莊郡林口庄菁埔樹林口」。圖如下:. 31.

(33) 圖 1 昭和二年樂林園牌子 抄本. 西 元 1624 年 由 荷 蘭 占 據 台 灣 (福 爾 摩 沙 )前 為 原 住 民 凱 達 格 蘭 族 之 居 住 地 零 散 分 布 於 台 地 的 個 處 所 。 明 朝 ( 西 元 1662~1682 年 ) 鄭 成 功 時 期 , 因 無 運 河 , 交 通 不 便 , 漢 人 未 移 入 直 到 清 朝 ( 西 元 1683~1734 年 ) 漢 人 全 面 墾 殖 臺 灣 北 部 , 大 南 灣 社 莊 、 小 南 灣 社 莊 部 落 (今日的南勢里一帶)逐 漸 形 成 。 乾 隆 嘉 慶 ( 西 元 1735~1819) 年 間 , 漢 人 開 始 紛 紛 開 墾 林 口 臺 地 , 闢 粉 寮 、 水 尾 、 中 湖 、 頭 湖 、 後 湖 、 竹 圍 子 、 新 寮 等 地 。 1871 年林口又出現了大坪頂莊,光緒年 間,再出現瑞樹坑莊,林口的聚落分布大致完成。 1895 年 台 灣 割 讓 給 日 本 後 , 林 口 屬 於 台 北 縣 淡 水 支 廳 管 轄 , 光 緒 二 十 四 年 (西 元 1899 年 )五 月 二 日 隸滬尾辦務署,光緒二十七年(西元 1902 年)廢縣為廳,屬於台 北廳滬尾支廳,宣 統 元 年 ( 西 元 1908 年 ) , 支 廳 下 設 區 署 , 林 口 區 西 南 部 的 東林、菁湖、湖南 3 村,隸屬新莊支廳樹林口鄉而東北部各村隸滬尾廳大南 灣 區 。 1920 年 廢 廳 為 州 , 隸 臺 北 州 新 莊 郡 林 口 庄 。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台 灣,更改為林口鄉,屬於新莊區的一部份。1950 年後台灣實施地方自治,改由台北縣 直轄。 民國 40 年代初期,林口鄉先後有幾次行政區域調整,其中包括東林村劃分成東 林、林口、西林 3 村,菁湖村劃分為菁湖、湖北 2 村,湖南村劃分湖南、南勢 2 村, 嘉寶村劃分為嘉寶、寶斗 2 村;瑞平村劃分為瑞平、太平 2 村,使此一時期,林口鄉 32.

(34) 所轄的村數由 7 村,增加為 13 村。1978 年林口鄉重新進行行政區域劃分,寶斗、嘉 寶、瑞平等 3 村合併,調整嘉寶、瑞平 2 村,廢寶斗村名,使林口鄉所屬村數減 1 村,成為 12 村。1988 年林口鄉的行政區域再度有所調整,分別有東勢村自南勢村分 出、中湖村從菁湖村分出,使林口鄉所轄村落成為東林、菁湖、湖南、頂福、下福、 嘉寶、瑞平、林口、西林、湖北、南勢、太平、東勢、中湖等 14 村。2002 年 2 月 1 日,分別又有仁愛村、麗林村自南勢村分出,麗園村由東勢村分出,共有 17 村。2010 年改制為新北市林口區,村改為里,仍轄 17 個里。 圖 2 新北市區域地圖 照 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民政 局. 33.

(35) 圖 3 林口區區域、各軒社 位置圖 。圖片來源:樂 林園. 1968 年起,政府就計畫在林口成立新市鎮,以紓解台北市的剩餘人口。1975 年 發布實施以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為中心,包括了林口特定區、工業區、住宅區等 規劃。並有新市鎮開發條例法源為依據,進行協同開發。林口交流道以北屬新北市林 口區,以南為桃園市龜山區,新市鎮橫跨縣市但仍然叫做林口。然而新市鎮卻因種種 原因而發展緩慢,失敗的原因在於未適度引進產業,民眾因就業困難,導致遷居意願 不高,不過再長庚醫院的設立下之後,為林口帶來新商機,使林口地區開始有了起 色,加上桃園機場捷運位於林口南邊的林口站正在興建、附近龜山區的華亞科技園區 的開發、桃園機場捷運的通車等等,正因為交通的方便性以及未來的發展性,所以帶 動了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再加上近年來隨著工業區、重劃區陸續開發,已經逐步轉變 為工業、商業與農業共存的區域、人口快速成長,重劃區內最多住宅與商業新大樓聚 集的路段為文化一路、文化二路、文化三路、忠孝路及仁愛路這五條路段。 從新市鎮的規畫發展、著名地標竹林山觀音寺、林口高爾夫球場、林口火力發電 廠、中路藝術商街(林口舊街)、林口夜市至近年來的林口三井 Outlet Park,這些都造就 了林口地區的進步與發展,也成為了現今林口地區的地標與特色。. 34.

(36) 第二節 樂林園之沿革 林口樂林園成立於民國十五年,由陳純火、黃新悔、莊雨露、簡天麟、王定福、 陳振、黃水木、黃祈新、黃清波、王九生、黃文通等地方熱心人士共同招募庄內少 年,成立北管學習班,禮聘阿九先、曾捷盛、王石井三位 老師熱心指導,當學習完成, 須組北管陣頭時,由先賢蔡承添命名為「樂林園」。 在日據時代,為了發揚北管,歷經艱難時期,由前人同心協力維持樂林園。台灣 光復後由黃新悔、林勳烈、陳萬連等人為樂林園增加生力軍且聘請曾捷盛老師指導且 增加了許多新成員,使樂林園在台灣光復後再度興起,立足北管界、受人好評,且每 五年一次開始登台演出北管戲。以下是根據樂林園從光復後至近年來每五年一次的登 台演出列表:表 4 樂林園自台灣光復後登台年演出列表 演出時間. 扮仙戲. 日劇. 夜劇. 演出地點. 演出成員. 活動性質. 民四十年. 醉八仙. 紫台山. 全本. 竹林山觀. 二、三代. 二十五周年. 音寺. 藝員. 林口東福. 三代藝員. 三十周年. 竹林山觀. 三、四代. 三十五周年. 音寺. 藝員. 林口街中. 四、五代. 山堂. 藝員. 竹林山觀. 五代藝員. 四十五周年. 台北媽祖. 全體樂林. 巡迴演出. 宮、北港. 園. 民國四十. 蟠桃大會. 雌雄鞭. 出京. 五年 民國五十. 宮 醉八仙. 忠義節. 全本. 年 民國五十. 蟠桃大會. 天水關. 雙貴圖. 五年 民國六十. 醉八仙. 紫台山. 全本. 年 民國六十. 四十周年. 音四 蟠桃大會. 紫台山. 全本. 一年. 朝天宮 35.

(37) 民國六十. 蟠桃大會. 忠義節. 全本. 林口區中. 五年 民國七十. 五十周年. 竹林山觀. 五、六代. 五十五周年. 音寺. 藝員. 贊天宮. 六代藝員. 山堂 醉八仙. 天水關. 出京. 年 民國七十. 五代藝員. 蟠桃大會. 忠義節. 全本. 二年 民國七十. 誕 醉八仙. 雌雄鞭. 落花河. 五年 民國八十. 新會館落. 六代藝員. 六十周年. 六代藝員. 六十五年周. 成 蟠桃大會. 天水關. 落花河. 贊天宮. 年. 年. 民國八十. 新編醉八. 五年. 仙. 民國九十. 蟠桃大會. 雌雄鞭. 天水關. 出京. 落花河. 竹林山觀. 六、七代. 音寺. 藝員. 贊天宮. 六、七代. 年 民國九十. 蟠桃大會. 天水關. 贊天宮. 蟠桃大會. 天水關. 三仙會. 蟠桃大會. 酒仙. 年 民國一百. 七十五周年. 六、七代. 八十周年. 藝員. 八年 民國一百. 七十周年. 藝員. 五年 民國九十. 天上聖母聖. 三仙會. 天水關. 零五年. 林口運動. 六、七代. 公園. 藝員. 林口運動. 六、七、. 公園. 八代藝員. 竹林山觀. 六、七、. 音寺. 八、九代 藝員. 36. 林口文化季. 八十五周年. 九十周年.

(38) 當時樂林園為了能夠讓北管繼續為地方廟宇、各庄頭的大小事務進行活動、不需 要另外再找其他地方人士,因此於民國四十四年開始募集正式會員制度,希望從此可 結集些地方人士學習北管。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慶祝祖師西秦王爺、田都元帥聖誕 也就是固定的「食會12」並由會員輪流擔任爐主舉辦會員聯歡並且開始召開會員大會。 在這一天擲茭選出爐主,並迎西秦王爺回家奉。林口地區在林根藤先生13的提議下將各 軒社的「食會」錯開始得個軒社的交流更加平凡至今還保留這項傳統。 名稱. 圖像. 內容說明. 圖 4 食會. 子弟們於王爺 生日期間舉辦 的聚會。圖片 來源:樂林園. 圖 5 擲茭選出. 由爐主將王爺. 爐主. 請回供奉。圖 片來源:樂林 園. 每年西秦王爺和田都元帥生日期間,子弟團都會舉辦的會員大會及稱「食會」 ,一方面聯絡感 情,另一方面籌募運作經費。 13 關於林根藤先生之論述可參見此章第二節 12. 37.

(39) 民國五十五年由陳萬連、簡連丁、林建章、黃太平、林根籐提案成立委員會,並 舉辦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由第四代藝員登台演唱、聘請曾捷盛老師指導,並推選簡 連丁任職第一任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二任也是由他擔任,直到民國六十二年才由 陳萬連擔任第三任主任委員。 民國六十九年在發現社員的學習出現了斷層,擔憂林口地區各地方庄頭及廟宇之 大小事務沒人能夠處理以及希望有北管人士能薪火相傳之下積極培養新血,在當時的 林口國中、林口國小的校長支持下,六月發函給各會員,內容大致為鼓勵北管的傳 承,若有會員的子女學習北管者,由樂林園支付起學校的註冊費,因此十月起樂林園 第六代新血正式成軍,總共招募會員子弟二十二人,民國六十九年至七十五年之間, 由曾捷盛老師與第三、四、五代社員共同努力之下,花了極大的時間來培養第六代的 社員,在此期間由第六代社員登台演唱,廣受好評,成果及為豐富。 名稱. 圖像. 內容說明. 圖6. (左前)林口國中. 民國 70 年. 校長林三太. 第六代成員. (右前)是曾捷盛. 登台演出. 老師(後左二)是 陳茂松老師 圖片來源:樂林 園. 38.

(40) 後來許多第四、五代的社員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參與館閣活動後,第六代變成目 前樂林園的重要梁柱、幹部,從當時學習的國中生到現在已經壯年成家立業都還活耀 於館閣中的子弟,包括:曾進添、李兩成、陳茂松、李建忠、鐘志祥、高明振、陳慶 郎等人,在戲曲上學習了:《忠義節》、《雌雄鞭》、《出京》、《天水關》、《落花河》、《八 仙》、《蟠桃會》等。鑒於目前樂林園成員逐漸凋零流失,師資人才培育不易,為了不 辜負先賢的期望,達成技藝傳承的使命。遂由第六代的曾進添、李兩成、陳茂松、李 建忠、鐘志祥、高明振、陳慶郎,就個人專長積極培育新進學員。而目前的樂林園已 經到了第九代了。. (一)樂林園的組織 樂林園為業餘的北管館閣,是純粹以興趣及熱誠投入於北管中的團體,子弟14講究 的是排場場面要熱鬧,以服務地方為目的,並非營利組織。在早期農業社會沒有什麼 娛樂活動,大家耕作結束後就各自回家,吃完飯就聚在一起練習樂器、唱戲、為地方 公廟的神明聖誕、民間信仰、婚喪喜慶義務貢獻、正因為是非營利組織,因此強化了 他們的榮譽感,使得子弟對於庄頭的事務都通滿著凝聚力、向心力,對他們來說意義 非凡。以下根據鄭智殷的《風神.尬陣.子弟團,林口軒社的變遷故事》15,內容有幾 位林口地方人士對於此事之口述歷史: 農業時代自己做自己工作,可以今天不做,等明天再做,當進入工業時代,像你本 來參與社團,剛好今天是慶典的日子要出陣,如果要上班就無法請假,人手就會少一 個,但不只缺一個,因為所有的團員都會遇到一樣的情形,上班無法請假。—樂林園 蕭來發. 14. 「子弟」是台灣對庄頭、村莊自行成立的南、北管的成員的稱呼,成立的團體有的稱「軒」、. 有的稱「社」 ,因不已演出賺錢為營利目的,村莊內大小事務都是義務演出幫忙,演出的所得 都歸團體所有,因此又被稱作「憨子弟」。 15 鄭智殷,《風神.尬陣.子弟團,林口軒社的變遷故事》。新北市:愛鄉協會/林口社區大學。 P20 39.

(41) 從上述可得知,當時隨著農業社會慢慢進入到工商業時代,許多的人為了工作、經 濟之生活而無法參與館閣的活動,所以漸漸的參與的人變少,所以人散了就沒有了。 林口地區各軒社面臨到人口流失、各庄的會北管的人內容無法統一,導致無法處理各 庄頭事務及廟宇活動,所以樂林園第三代藝員林根藤老師於民國八十七年的召集樂林 園、中興社、福樂社、悅樂軒、平樂社、寶樂社、東華復興社等七個軒社的主任委員 商議與當時的林口鄉公所同同推動成立「南北管藝術研究會」。 林口的人很少且分散,林老先生發覺這個問題很嚴重,若沒有統一整合,馬上就 會更加散掉…林根藤先生發現這個問題很嚴重,才集合南北管,都是曾捷盛老師教 的,大家學的都是一樣的內容,如果廟方有慶典,需要我們去幫忙出陣,我們就可以 馬上答應,不用考慮到大家的出席狀況,九陣十陣裡面,畢竟人數較多,出一個完整 的團是比較容易的,就可以一直延續下去,所以林老師先生認為如果沒有整合起來, 時間久了也會散掉…—樂林園李兩成16 當時由林根藤將各軒社統整、相互支援的基礎建立於林口大多軒社都拜曾淮盛老 師為先生17,所學的曲目大致上相同,只有部分有所差異,但在林根藤老師的整理下, 統整為一,使得彼此可以互相支援、解決人口不足、各地方事務、廟宇需要北管等問 題。除了人員整合之外,「南北管藝術研討會」也從各軒社選出菁英,並成立師資組開 放各師資的資源共同分享,有意願傳承的軒社都可以透過這麼師資組找到需要的老 師,延續軒社,以達到傳承的目的。 林根藤把各個軒社裡頭比較菁英的學員,再次組織聚集起來,重新成立一個師資 組,師資組散布在各個軒社,和子弟戲的團員差不多。以後如果只要哪個軒社有意 願,可以利用師資組,再繼續把北管傳承下去。—樂林園陳茂松18 16. 鄭智殷,《風神.尬陣.子弟團,林口軒社的變遷故事》。新北市:愛鄉協會/林口社區大學。. 2013,P46 17 「先」在台語是指先生,老師的意思。關於曾捷盛老師之論述可參見此章第二節 18 鄭智殷,《風神.尬陣.子弟團,林口軒社的變遷故事》。新北市:愛鄉協會/林口社區大學。 2013,P48 40.

(42) 表 5 為師資組名單 樂林園. 謝德男、李建忠、蕭和助、李兩成、曾進 添、王正村、蘇福仁、蕭來發、陳正偉、 蘇鴻杰、李清輝、李建興、陳茂松、李進 益. 悅樂軒. 林宏二. 中興社. 曾勝. 平樂社. 林明德、林明坤. 東華復興社. 謝春富. 福樂社. 蔡南斗、張國祥. 寶樂軒. 李金燦、謝秀成、謝培銓. 顯林社. 蘇裔輝. 洪福社. 李永昌. 由南北管藝術研究會的成立至上述圖表以及口述歷史可看出林根藤老師對於整個 樂林園、林口地區子弟館閣傳承延續的重要性,也可從表 2 可得知樂林園的組織在整 個林口地區佔有很重要的一環。從民國 44 年成立會員制度,54 年成立「管理委員會」 79 年改組為「業餘遊藝協會」至 87 年加入台北縣林口鄉「南北管藝術研究會」不斷的 更動組織使組織的發展及功能更加明顯。林口地區大部分的館閣都師承曾淮盛老師、 所以師承上都屬於同一派系、大致上學習都略盡相同但多少還是有點差異,當時林根 藤老師意識到整個林口區北管活動之人手、統整問題,所以帶著樂林園的師資組會員 協助指導其他軒社,後來又創立「南北管藝術研究會」之組織試圖解決各地方、廟宇 之北管活動加上林口的館閣目前只有樂林園還能粉墨登場演出北管戲,因此可看出樂 林園在林口區的子弟館閣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uberge de Ganne),今日已經成了一間博物館,館內收藏著一

在這一節裡會提到,即使沒辦法解得實際的解函數,我們也 可以利用方程式藉由圖形(方向場)或者數值上的計算(歐拉法) 來得到逼近的解。..

每10個白色積木可以換成1條橘色積 木,直到剩下的白色積木無法換成橘 色積木為止。.

結 果發現這個新解跟greedy choice一樣好(也是一個 最佳解) 或者發現這個新解更好(矛盾, 所以最佳解

表十之 1:相關校園照片與施做位置現場周圍照片說明( 請務必說明,以兩頁為限 ).. 照片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本校目前已完工啟用的建築物為行政、理工、教學、宿舍、設

傳統造假主要依靠文字, 最多輔 以造假圖片,但近年來各種深假 技術出現,通過換頭術、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