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介娛樂中的生活政治:以Anthony Giddens的「現代性自我認同」概念為基礎探討閱聽人的反思活動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媒介娛樂中的生活政治:以Anthony Giddens的「現代性自我認同」概念為基礎探討閱聽人的反思活動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媒介娛樂中的「 :以 媒介娛樂中的「生活政治」 生活政治」 :以 Anthony Giddens 的「現代 性自我認同」 性自我認同」概念為基礎探討閱聽人的反思活動. The “Life Politics” in Media Entertainment-Audience’s Self-Reflexivity in Media Reception based on Anthony Giddens’ Theory of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指導教授:翁秀琪. ‧. 研究生:劉琮琦.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 年 7 月.

(2) 謝辭 當初懵懵懂懂的進了研究所,邊走邊學地度過了三個年頭,現在的我,即將 滿載著行囊離開。 論文寫作過程,心理充滿忐忑不安。太多的迂迴延宕,讓我一度想投降自棄。 幸虧親朋好友們的陪伴鼓勵,讓我重拾信心,最終才能有始有終的走到這裡。 謝謝讀書會裡的摯友,總是耐心聆聽我絮絮叨叨,讓我在灰心喪志時重燃希 望;謝謝最親密的家人,願意做我的後盾,讓我能心無旁騖的往前衝刺;謝謝修 課期間曾指導我的老師及與我一同討論思索的同學,讓我在面對浩瀚無垠的廣博 知識時,能銘記自己的渺小。沒有你們的陪伴支持,面對如此艱苦漫長又形單影 隻的旅程,我或許早已遁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當然,尤其感謝論文指導教授翁秀琪老師。從碩一下學期修習老師課程,碩 二擔任老師研究助理,直至完成碩士論文撰寫,這一路上老師對我的提攜與關懷 實在難以言喻。我欽佩老師的學術風骨,也感謝老師不吝於傾囊相授。也謝謝口 試委員方念萱老師及黃光玉老師,兩位的建議、指證與提點,不但促發了我更深 入的思考,也讓這本論文更臻完備。當然,我也十分感念四位慷慨大方的受訪人, 願意在百忙中接受一位陌生朋友的叨擾,並對他敞開心房。. sit. y. Nat. n. al. er. io.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將近十個月的時間,思考的日子總比行動的時間長, 倒退停滯又遠較邁步向前銘心刻骨;如今研究總算完成,回想過去無數個寢食難 安的晝夜,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Ch. engchi. i Un. v. 過去三年的求學歷程,雖然艱辛萬分,卻也收穫豐碩。碩士班的時光,讓我 的身心經歷了跳躍式的成長。那些前進、駐足、困頓甚至退縮的時刻,現下想來 無不彌足珍貴。在即將步出校園之際,由衷期盼這些珍藏的記憶能伴隨我披荊斬 棘,克服未來接踵而至的挑戰。. I.

(3) 論文摘要 娛樂性媒介收視在過去往往被視為是「非政治」的。所幸,晚近文化研究成 果已成功揭示,閱聽人接收通俗文化文本的過程本質上也具政治性-閱聽人可能 巔覆、抵抗正文意識型態,從而產生庶民的政治化意識。然而,前述論點仍有潛 在危險,因為,一旦娛樂性的媒介收視非得涉及嚴肅的「政治性批判」才具備政 治上的「合法性」,娛樂收視中的其它部份將再度受到貶抑。循此,研究者期待 透過紀登斯的「生活政治」觀點,為閱聽人研究中的政治問題賦予新的詮釋與可 能。 本研究一方面回顧紀登斯的自我認同及生活政治論述,二方面蒐集了閱聽人 觀影後的自我書寫資料,並對其創用者進行深入訪談,以回應研究者的核心提 問。結果顯示,閱聽人接收媒介通俗文本時,同時在「看著他人的故事,想著自 己的心事」。過程裡,收視者的自我反思將帶動著自我認同的發展,從而和生活 政治的推展產生聯繫。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研究擴充當代閱聽人研究的提問角度, 並和紀登斯的生活政治概念進行理論及經驗上的對話。.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關鍵詞:生活政治、閱聽人、自我反思、(反思性)自我認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Un. v.

(4) Abstract Entertaining media reception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irrelevant to politic.” However, a body of literature of Culture Study found that “reading-the-popular-text” is political in itself, since readers might subvert or resist the ideology embedded in the popular texts, hence, empowering them the “politicized consciousness.” Yet, the above argument is incomplete: once entertaining media reception relate to politic only through the “politically critical reading”, the rest reading types of the audiences will be debased logically. Thus,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Life Politics”, raised up by Anthony Giddens, to inject new possibilities into the reception-study tradition. This thesis reviews the Giddens’ theory on the one hand, collects the empirical data through audiences’ post-text on Blogs after receiving the popular text and self-narrations in interviews on the other, to answer research questio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audiences are inclined to reflex themselves while receiving the popular text. The whole process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lf-Identity which has a deep linkage to the modern course of Life Politics. The analysis and theories mentioned above will broaden our understanding of audiences’ reception as well as enlarge the usability of Giddens’ political thought..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Keywords: Life Politics, Audience’s Reception, Self-Reflexivity, Self-Identity. Ch. engchi. III. i Un. v.

(5) 目次 謝辭………………………………………………………………………………...Ⅰ 論文摘要(中)…………………………………………………………………...Ⅱ 論文摘要(英)…………………………………………………………………...Ⅲ 目次………………………………………………………………………………...Ⅳ 圖表與附錄………………………………………………………………………...Ⅵ 第一章 緒論………………………………………………………………………1 壹 問題意識……..………………..…………………………………1 貳 研究背景……..…..………………………………………………4 參 研究問題與重要性.……………………………………………...9 肆 研究目的與設計……..…………………………………………12. 政 治 大.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自我認同與生活政治………………………………………………14 壹 紀登斯的自我認同論述………………………………………..15 一、自我認同的特質…………………………………………..17 二、自我認同的意義…………………………………………..20 三、自我認同的核心內容……………………………………..22 貳 從自我認同到生活政治………………………………………..25 第二節 閱聽人研究中的政治論點…………………………………………30 小結…………………………………………………………………34. 立.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v. n.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資料蒐集步驟………………………………………………………38 壹 第一階段資料蒐集步驟………………………………………..39 貳 第二階段資料蒐集步驟………………………………………..44 第二節 資料分析方法………………………………………………………47. Ch. engchi. i Un. 第四章. 研究分析………………………………………………………………..49 壹 閱聽人的經驗歷程與媒介使用...……………………………...50 貳 閱聽人文本挪用與反思性自我認同的發展…………………..57 參 媒介收視中的自我反思與生活政治…………………………..69. 第五章. 結論……………………………………………………………………..75 壹 研究回顧暨發現………………………………………………..75 貳 研究貢獻………………………………………………………..81 參 研究反思、限制與建議………………………………………..82. IV.

(6) 肆 結語……………………………………………………………..85 參考書目…………………………………………………………………………..86 附錄………………………………………………………………………………..9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Un. v.

(7) 圖表與附錄 【圖表部份】 表 2-1、解放政治與生活政治之別…………………………………………27 圖 2-1、「自我認同與生活政治」文獻探討示意圖………………………..34 圖 2-2、「閱聽人研究中的政治論點」文獻探討示意圖…………………..35 圖 2-3、本研究理論架構圖…………………………………………………36 表 3-1、國內使用率前十名的部落格網站…………………………………40 表 3-2、受訪者部落格資料表………………………………………………44 表 3-3、受訪者背景資料表…………………………………………………46 圖 3-1、資料整理類目………………………………………………………48 表 5-1、閱聽人媒介接收活動分類表………………………………………79. 政 治 大. 【附錄部份】 附錄一、受訪人部落格資料:第一階段資料蒐集成果…………………..94 受訪者 1 部落格資料……………………………………………..94 受訪者 2 部落格資料……………………………………………..95 受訪者 3 部落格資料……………………………………………..97 受訪者 4 部落格資料……………………………………………..98 附錄二、訪談大綱…………………………………………………………..99 附錄三、受訪者訪談記錄稿:第二階段資料蒐集成果………………….100 受訪者 1 訪談記錄稿…………………………………………….100 受訪者 2 訪談記錄稿…………………………………………….110 受訪者 3 訪談記錄稿…………………………………………….116 受訪者 4 訪談記錄稿…………………………………………….125.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8) 第一章 緒論. 壹、問題意識 長久以來,媒體之於社會的主要功能,在於訊息的傳佈和擴散。媒介被認為 是意見交流的平台,讓公眾在公共討論和民主決策時有所依循。據此,媒介的社 會任務緊緊與政治理想-民主社會的健全運作-相連;保持資訊通暢、多元及正 確遂成為媒體責無旁貸的天職和使命。然而,在當代社會中,求取資訊,不再是 閱聽眾使用媒體唯一重要的目的,愈來愈多人把媒體視為休閒娛樂或文化消費的. 政 治 大 容已成為媒體服務的主力。如是觀之,媒介的政治、社會功能似乎正逐漸弱化; 立. 工具。如今,使用者的「需求」和媒介提供的服務可謂一拍即合,娛樂及軟性內. ‧ 國. 學. 媒體使用作為滿足心理需求的個人消費,似乎不蘊含任何政治及公共意義,甚至 可能是「反政治」或「反公共」的。. ‧. 如果我們堅守「個人與社會」,「日常生活與政治」,「公民與消費者」,「資. sit. y. Nat. 訊與娛樂」等二元對立的分類,上述論點其實頗具說服力;然而,一旦過去僵化. n. al. er. io. 的分類被打破,我們就會發現,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新的現象正在形成,過去的 觀點勢必得面臨調整和修正。. Ch. engchi. i Un. v. 80 年代婦女解放運動喊出的「個人即政治」口號,某一層面揭示了一種政 治概念的轉形。過去「政治」一詞一向被認為指涉的是國家及社會的大事,女性 主義者反駁,真正的政治與個人生命相關,發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女性解放運 動訴求的目標:顛覆社會的不公不義,讓這種「個人政治」的問題終得回歸社會、 國家及制度的改變才能解決,但這種認同政治的形式,確已樹立了一種新興的政 治典範,讓政治問題變得社群化、特殊化。而這樣的趨勢似乎仍在發酵。. 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在「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趙旭東、方文譯,2005;Giddens,. 1.

(9) 1991)一書中指出,隨著「自反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1的出現,「現代性的 反思性」(reflexivity)得到了全面發展2,當代社會遂逐漸從「解放政治」(emancipatory politics)步入「生活政治」(life politics)的階段3。 紀登斯將「解放政治」定義為「個體或群體力求解除社會枷鎖或其它不合法 宰制的力量」,其關心的是減少甚或消滅來自社會特權階級的剝削、不平等和壓 迫,社會中的性別、族群、勞工運動皆屬此類。紀氏認為,當解放政治的訴求得 到了一定肯認(不必等到完全解決),生活政治的問題將緊接著浮出檯面。 和解放政治追求「正義、平等、自主(參與)」等理想不同,生活政治是一 種自我實踐的政治,其關心的是自我選擇、生活決策的問題,其正式定義如下:. 治 政 「生活政治關心的是在後傳統情境下個人在自我實現過程中所引發的問題」 大 立 (Giddens, 1991:214)。生活政治領域涵概了諸多獨特的議題,「自我認同的發展」 ‧ 國. 學. 就是其中很重要的議程。. ‧. 紀氏筆下的「自我認同」 ,並不是像常人認同某種外在形象那樣是「外求的」. sit. y. Nat. 或「被給定的」 ,而是「個人依據其生命經歷所形成,作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 io. 4. er. 也就是說,紀登斯假定:個人能透過反思性的自我回顧,把被傳遞經驗(mediated experience) 中的有用資訊與實際的在地生活整合起來,從而聯結過去並規劃未. n. al. 1. Ch. engchi. i Un. v. 在「自反現代性」中,現代性本身既是作用者也是被作用的對象,「現代化」成為被質疑和變 革的目標。Beck 認為,自反現代性的首要表徵是自我對抗(self-confrontation)-意即高度現代性 的發展會自掘墳墓(因為產生了無法控制的風險),催毀早期現代性所建構的社會基礎,因此自反 現代性是一個反作用力和副作用成份較高的時代。現代性副作用的出現(比如全球性的氣候危機) 讓現代性步入了自我質疑的階段-現代性的成果,諸如科學、知識、價值和技術等,被系統性的 反省和反思(reflection/reflexivity)。此即自反現代性第二個主要特徵:自我反省 (Beck, 1994)。 2 對一切權威的「懷疑」構成了現代性的基礎。現代性的反思性把這種極端的懷疑原則制度化, 把所有的知識當成一種假說,從而削弱了知識的確定性(certainty)。紀登斯描述的「反思性」共 有兩種,其一為「制度性反思」 (institutional reflexivity),意即關於社會生活的知識與資訊被慣 性的納入人們的生活世界,並依據新資訊,不斷對之重構或重組。其二為「自我反思」(self reflexivity),指涉晚期現代社會,有關社會行動、知識使用與生活實踐等面向,均日益增加了自 我本身的參照體系的作用。簡言之,個體一方面會利用外在資訊反思性的關注自己,二方面也會 經由自我反思選擇性的採納這些多元的資訊與知識。在本研究中,自我反思運作的情形為研究者 的核心關懷(Giddens,1991) 。 3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政治並無法取代解放政治的功能。事實上後者是前者誕生的必要條 件。解放政治促成的選擇自由有助生活政治的萌芽,而透過自我反思所形成的生活政治議題也可 能經由社會運動重新回到解放政治的舞台裡。因此在生活政治領域,解放政治依舊佔據著核心地 位(Giddens, 1991)。 4 脫離特定時空脈落且可被傳遞的感官經驗,意即被符號化/再現的經驗。對人類而言,語言和 2.

(10) 來,形成一致的自我概念(我的過去和現在是如何,以後又會怎樣)。而這種對 自我的理解多半以「自我敘事」(Narrative of Self)的方式來呈現。 典型的生活政治議題處理的正是個人在自我認同的反思後產生的自覺和選 擇,比如「我決定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 「如何規劃我的生活」 、 「個人對自己的身 體擁有多少自主權」等等。由於這些問題多半牽涉新舊倫理的拉扯,比如「兩性 關係如何可能」、「未婚生子可不可行」、「墮胎道不道德」、「自殺/安樂死是不是 身體自主權的展現」等,將激起個人的道德思考,促成自我意識和個人價值的重 塑(Giddens, 1991)。. 治 政 綜上所述,生活政治標示著一種「個人化政治」的出現,其意味著當代的政 大 立 治議程可能會從「自我認同的追尋」及「自我實踐的過程」等私領域裡浮現出來。 ‧ 國. 學. 而媒體作為當代人「被傳遞經驗」的主要來源及「替代性參與」的重要工具,是. ‧. 常人發展自我認同時最主要的刺激源(或足以挪用的資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5. io. er. 介使用的主要形式,可能與政治社會的發展相互牽連。. sit. y. Nat. 個人的媒介使用與生活政治概念產生了聯繫;而「媒介娛樂」 ,作為當代人媒. 事實上,過去的文化研究成果已向我們揭示,關心媒介如何建構政治文化的. al. n. iv n C 人視野必須放得更寬,採納更多類型的媒介文本作為研究素材,因為那些過去被 hengchi U 認為是「正統的」 、 「正經的」與「嚴肅政治」有關的媒介產品,比如新聞、政論. 節目,不過是廣義「政治」下的一小部份(馮建三譯,1995;Fiske, 1989)。然而, 這些研究雖擴大了「政治文本」的範圍,但仍傾向以「解放政治」的視角來看待 人與文本的互動,因此在解讀「媒介大眾文化」和「娛樂文本」時,關注的依舊 是「訊息是否謬誤(偏見、刻板印象)」、「文本潛藏的意識型態為何」、「閱聽人能 否產生政治性批判」。研究者以為,若我們能以生活政治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個主. 記憶是讓個別經驗超越即時性(immediacy),能從具體情境中被抽離出來的主因。大眾媒介的出現 自然讓這種不在場經驗得到了有效的擴散和發展,其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讓遠距離事件或未曾發生 的事件侵入到個體的日常意識中(Giddens, 1991;Tomlinson, 1994) 。 5 這邊指的是「透過媒介使用來娛樂自己」 ,比如看電影及收視大眾娛樂節目。 3.

(11) 題,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焦點和方向。 由於生活政治關乎的是個人的反思和判斷,探求的是自我實踐和個人認同的 問題,因此其中的「政治焦點」將不再是「娛樂文本預存的意識型態保守與否」 或「閱聽人的文本解讀能否產生批判思維」,而是「一般人如何挪用娛樂文本進 行自我反思6」,「人們如何透過反思活動重塑自我認同(即發展反思性的自我認 同)」 ,及這些微觀行動背後蘊涵的生活政治意義。欲回答這些問題,最直接的辦 法就是深入常人的媒介使用經驗,進行細膩的分析和研究。. 貳、研究背景 閱聽人研究. 立. 政 治 大. 閱聽人(audience)研究,作為傳播領域的核心主題,往往是由對個體的某種預. ‧ 國. 學. 設出發,開始建構人與媒介之間的關係。無論作為具有意向性(intention)的認知主. ‧. 體(比如使用與滿足理論的預設)(Katz, Blumler, & Gurevitch, 1974) ,亦或社會文化. sit. y. Nat. 中某種結構位置(比如階級、族群等)的縮影(Hall, 1980; Morley, 1980) ,早期研究. io. er. 傾向將人與文本的互動視為一個封閉的整體,個體於其中的意義解讀或使用行為 可以被單獨孤立出來,獨斷的加以理解。後來的研究加入了情境脈絡(context)概. al. n. iv n C 念,以民族誌為號召,更詳細的探討閱聽人與文本之間的可能性(Ang, 1984; hengchi U. Radway, 1984; Katz & Liebes, 1984)。為了進一步「脈絡化」閱聽人的媒體使用, 近期研究始強調科技與閱聽人生活之間的共構,「解碼」不再被視為一種機械性 的活動,而是發生於特定時空之下(Lull, 1990;Morley, 1986)。 究其根本,早期的閱聽人研究傾向把媒介內容視為意義的定點及來源,閱聽 人的解讀無論正反,無論涉及意義的增添與否,終須與文本對照;人與文本的互 動便成了定性的循環。在這些關於「人」的研究中,文本弔詭地成為了主角;人 作為詮釋者,彷彿直至與媒介內容接觸的那一刻起才開始存在,才開始思考,然. 6. 研究者以為反思與解讀最大的差別在於「反思關心的對象是自己(與自己的生命作聯結),解讀 關切的是文本」 。 4.

(12) 後便強迫症似的開始詮釋、解讀。 後期研究為了顧及「脈絡」的重要,清一色的將重心放在傳播科技與家庭生 活的關係。這種看似貼近真實的作法不但全然排除了「文本與個人經驗的聯結過 程」這個重要的研究問題,更「本質化」了人所處的社會情景(當時人們的選擇 較少,這樣的本質化或許是接近真實的)。與其說研究的主題是「人」 ,後期的閱 聽人研究關心的是人所在的位置和背景,其核心主題是「科技」和「空間」。也 就是說,針對媒介內容的研究,往往只注重閱聽人的詮釋解讀,疏於討論「解讀 行為」本身的意義;而顧及閱聽人生活脈絡的研究,要不是把閱聽人視為社會科 學中的人口區塊(而非活生生的人),要不就是聚焦於傳播科技的討論,「文本和. 治 政 個別使用者生活世界的關係」這個問題則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大 立 事實上,欲強調情境脈絡,有三種可行的作法。第一,回到閱聽人的收視情 ‧ 國. 學. 境,比如家庭客廳,並以一種社會學式的作法將情境結構化;這種觀點將閱聽人. ‧. 的收訊及特定場域的媒體使用結合在一起,但缺點就是易將背景單一化,把閱聽. sit. y. Nat. 人的行動框限在特定時空裡。第二,將媒體使用視為歷史化的過程,不但像前者. io. er. 一樣看重傳播科技和家庭生活的關係,更帶入歷史變遷的角度,在社會背景上加 上歷史的厚度和深度,其典型的提問是:「某一類型的傳播科技是如何進入家庭. al. n. iv n C 生活的」(趙庭輝,1999a)。第三,以人為本,就個人的「經驗歷程」來研究閱聽 hengchi U. 人的媒體使用。所謂的「經驗歷程」,是假設媒體經驗是個人生活、成長經驗的. 一環,個體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其實召喚了許多生命及生活經驗的點點滴滴。所 以閱聽人的媒體經驗不只是認知的、態度的或行為的,而是全面的、整體生命的。 個人不是純粹以「認知」去面對媒介,也不會單獨以態度去接觸文本,而是以完 整的個人去經驗媒介及其內容(盧嵐蘭,2008:116-117)。在這種概念下,文本 對閱聽人的意義唯有回到個人自我及生活經驗的範疇來理解才有可能。 過去,閱聽人的收視行為有其固定時空脈絡,家庭婦女總在晨間收視,客廳 則是主要的接收場域。由於人與媒介的互動有固定規則可循,「家庭閱聽人」這 個概念儘管不見得完備,但已能充份表達觀眾接觸媒體的主要特徵。然而當今都 5.

(13) 市人的生活型態(頂客族、在外租屋、單身人口為多),卻讓上述概念產生了應用 上的困難: (1) 閱聽人的媒介使用是流動的,與個人化的使用習慣有關,閱聽眾不再遷就家 庭、客廳等住家單位來使用媒體,舉凡辦公室、大眾運輸系統、商場、或有 網路的公共場所,都是接收活動的潛在空間。 (2) 當代閱聽人的媒介消費行為早已跨越了階級、性別、年齡等社會分類的藩籬, 改以一種極為個人化的方式來呈現(個人品味或喜好)。在社會中行動的人雖 不能完全擺脫所處結構位置的影響(收入、教育程度等),但也會因個別的經 歷和習慣,透過行動,反過來「再結構」外在世界。. 治 政 、跨媒體流通成為產業發展的趨勢,同樣的文本內容將透過各種 (3) 當「互文性」 大 立 不同的通道和形式來呈現。以偶像劇的輸出為例,除了電視中固定頻道、固 ‧ 國. 學. 定時間的播出,原聲帶、原著小說、橫幅廣告、網路隨選收看、手機主題曲. ‧. 鈴聲等,讓文本不只停留在紙本及營幕上,也同時在街頭巷弄間流竄。同樣. sit. y. Nat. 的互文性也可能於「收訊端」發生,偶像劇、談話節目、新聞、電影對閱聽. io. er. 人而言可能相互指涉。因此,媒介內容不再是一個對象「存在在那裡」 ,而是 一種無盡的資源,是生活本身。. al. n. iv n C (4) 接收者與傳播者界線模糊。拜網路科技之賜,現代人在接收媒介內容後,可 hengchi U. 以透過網路發表心得、討論、甚至組織社群;由於涉及一種公開及公共(形式 上)的分享,媒介使用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成為傳播者或網路討論區中的意見領 袖。據此,當代的閱聽人不但是擴散的,更是有所作為的行動者。 綜上所述,研究者以為,就現階段媒介使用個人化的趨勢而言,就個體經驗. 歷程的角度來研究閱聽人的媒介使用將大有可為。 事實上,面對日趨個人化的媒介使用樣態,過往研究的分類(比如家庭閱聽 人)和概念(接收者、社會中特定人口變項的組成)已面臨了更弦易轍。晚近的閱聽 人研究已紛紛將焦點轉移到「媒介或媒介文本在閱聽人每日生活中的位置」(Bird, 2003;Alasuutari, 1999; Livingstone, 1999),並以「個人的媒介使用經驗/習慣」為 6.

(14) 研究對象,重新處理「文本閱讀」這個「老」問題。的確,人與媒介或媒介文本 並不存在單向的主被動關係,當代人是在其中生活、工作並行動。唯有回歸行為 者的經驗歷程本身,我們才能以一種非決定論的方式挖掘出媒介、文本,及蘊涵 其中的文化價值或意識型態對個人而言究竟意謂著什麼。 閱聽人的本質為「人」 ,其先於文本而存在(audience precedes the text),其受個 人的社會經驗及生命歷史所形塑,而非單一的媒介文本(Fiske, 1988)。據此,大眾 媒介文本應該被視為生活中既有的文化資源,其意義理當被放在「使用者的經驗 歷程」中來理解。. 7. 閱聽人研究中的「 閱聽人研究中的「政治」 政治」問題. 立. 政 治 大. 英國詩人 Eliot 曾感嘆,正是那些讀來消遣的文藝作品對我們有最大且最意. ‧ 國. 學. 想不到的影響。據此,大眾文化、通俗娛樂雖然最「低俗」、「膚淺」,但因為已. ‧. 然成為當代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份,並對多數人有決定性影響,故仍值得深入. sit. y. Nat. 討論(Rolling, 1994)。然而,甚為可惜的是,學界對大眾文化的討論往往先入為主. io. er. 地落入了「文化工業批判」(以 Adorno 為代表)和「文化新自由主義」(主動閱 聽人/迷民主) (John Fiske 以降的部份文化研究學派)地兩極論辯中,以致完全無. al. n. iv n C 法回答「大眾文本對閱聽人而言究竟是什麼」 「大眾文本何以和閱聽人的日常生 hengc, hi U. 活產生構聯」等問題。. 當機械複製時代來臨,法派哲學家預見過去那些盡善盡美的藝術品將被文化 工業取代,美學蘊涵的解放力量至此消失殆盡,最終培養出「單面向的人」(陳 學明,1996)。這樣的批判並非沒有道理,只不過採取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思維, 從文化生產過程中的標準化、同質化、商品化,推斷出人想像力的消失。上述批 8. 「真正的」藝術具有 判指涉的主要是大眾文化的「無縫隙性」 。法派學者認為,. 7. 這裡的「閱聽人研究」指的是以「英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為基點所形成的媒體閱聽人研究傳 統。 8 引申布萊希特的話,資本主義下的藝術生產造就的是一種如幻覺般無縫的整體,這樣的藝術創 作可以隱藏它是建構而成的事實,因此阻礙了觀眾去批判地反省表現方式與表現行動。上述意義 7.

(15) 道德上的使命,應該和資本主義現狀保持距離;而大眾文化因為肯認並再製了既 存的意識型態,其塑造的快感將造成人心的麻痺與遁逃。 然而前述論點有兩個潛在的危險,第一,其認為藝術產物一定要是「開放的」 (如高級文化和傳統文化)、「具有批判精神的」,人心才會跟著開放。基本上,這 是一種「子彈理論」的推論,觀眾完全被動且對意識型態的侵入毫無抵抗力。第 二,大眾文化產品的「內容和意義」完全由生產方來定奪,消費者和文本之間不 存在任何互動關係。晚近閱聽人研究已證明使用者會對同質性甚高的文化品採取 多元詮釋,在接收文本的過程中也不乏批判性思維的出現,據此,「文化工業」 9. 過份簡單的預設實在難以服人 。. 治 政 當然,這並不意謂我們應該立即投入某種民粹主義(populism)的論點,認為 大 立 所有閱聽人都是自主的,能從大眾文化中獲得主權,迷群對文本的挪用和創新正 ‧ 國. 學. 是民主價值的體現。這類論述因為忽略了「文化資本」及「社會資源分配不均」. ‧. 等等結構性事實,不但可能得出脫離現實的答案,也難以面對真實社會裡既存的. sit. y. Nat. 權力宰制關係。誠如 Fiske 所言(劉現成譯,1997) ,社會與文化的流動性對那些. io. er. 擁有較高經濟與文化資本的社會群體來說較易達成,一個團體在物質與政治上被 剝削得愈厲害,其從限制中解脫的可能性(能力)也就愈渺茫。也就是說,反抗/. al. n. iv n C 差異性解讀很可能只是一種專屬於智識階級的「特權」 h e n g c h i U ,因為對多數人而言,選 擇依然有限。. 據此,太快落入基本教義的爭論實非明智之舉,因為上述討論在看待傳播中 的政治議題時,沿襲的仍是過去「解放政治」的視角,而非「生活政治」的觀點。 我們必須肯認,「意識型態如何宰制人」或「閱聽人被動與否」的提問,只是聯 結「閱聽人媒介使用」與「外在政治文化」眾多作法中的一種。當代,個人如何 於日常生活中挪用文本發展自我,形成自我意識和道德判斷同樣是一個相當嚴肅. 下的觀眾基本上是一個被動的受者,而藝術對象則被當成真實來呈現(鄭培凱譯,1993)。 9 就算觀者對文本意義的多重解讀不能和意識型態的「反抗」相提並論,但至少意味著觀者和文 化物之間存在著多樣的變動關係。 8.

(16) 的「政治議題」。 直言之,在一個文化工業遍佈的時代裡,主流意識型態並不先驗的「存在於 人之外」 ,也不隸屬特定的「統治階級」所有(朱元鴻,2000) 。當意識型態變成 一種「人與生活世界的想像關係」 ,資本主義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 ,什麼是「宰 制奴役」?什麼是「自由解放」?事實上很難被抽象的指涉出來。因此,與其不 斷重述「大眾欺騙術」的存在,去看看「大眾文化文本」如何被個人挪用或許是 一種更為積極的作法。循此,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情形是必要的,閱聽人從文 本的反思及挪用中「成就了什麼」也應從「生活政治」的角度重新被定義。. 參、研究問題與重要性 研究問題與重要性. 立. 政 治 大. 在研究背景部分,研究者簡述了過往閱聽人研究的基本預設和觀點,並透過. ‧ 國. 學. 晚近研究趨勢:「以個人經驗歷程的角度來研究文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閱聽人. ‧. 挪用」,架構出本研究的基點與位置。在這一段裡,研究者將接續上面「閱聽人. sit. y. Nat. 研究中的政治問題」的討論,聚焦探討本研究的核心主題「生活政治」與「閱聽. io. er. 人文本挪用」之間的關係。. 現代性(modernity)發展至今(即所謂第二現代) ,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強烈的「個. al. n. iv n C 人化」(individualization)趨向(trend)h (Beck, 2002;Giddens, e n g c h i U 1991 )。學者對「個人化」 10. 的定義和描繪雖然言人人殊,但基本上不脫離「解離」(disintegration)和「重構」 (reconstitute)兩個面向。前者意味個人從過去的社會規約中解放出來(傳統道德、 階級概念的失落與家庭、社區、國家組織的式微);後者則意味人透過行動和選 擇重新進入新的社會聯繫中(建立新的道德認同或社群網絡)。據此,當代社會不 再透過規範或律令來限制個人自由(比如女人不得進入公領域),而是「強迫」每. 個人都得為自己負責,鼓勵個人透過行動和選擇來爭取各項資本。據此,「個人. 10. 現代性被等同於一趟「個人化的進程」。這種個人化不是出於自主的抉擇,而是社會提供個人 自主行動的條件,迫使個體必須更妥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9.

(17) 主義社會」最大的特徵就是日常生活的「解例行化」(de-routinize)11,個人必須 透過「反思」,選擇和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許多的機會、風險、不確定性,不 再是就家庭、社群、社會地位或階級等脈絡來定義,而是由個人對其知覺、解釋、 決定和處理。這種個人化趨向推展至極就是讓「自我」成為「現代性反思計畫」 的一部分,於是乎,個體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反思性的自我籌劃,遂成為當代社會 12 裡一個很突出的觀察角度 。. 綜言之,在制度、技術、社會條件的配合下,高度現代性中的個體經歷的正 是一趟從「解放自我」跨越到「構築自我」的過程。基於此,現代性理論家 Giddens 提出了「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life politics)的區分,前者描述的正是當代社. 治 政 會個人化趨向中的解離面向,而後者關注的則是重構層次的問題:自我的重構、 大 立 關係(自我和他人)的重構以及道德的重構(道德和倫理問題如何從個人的角度被 ‧ 國. 學. 重新思考)。因此,當「解放政治」讓個體從過去種種鉗制脫離出來後, 「生活政. ‧. 治」的目標就是讓人能夠達成完全的自我實踐,在這個過程裡,日常生活中的道. io. er. 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議題(周素鳳譯,2001)。. sit. y. Nat. 德和存在問題會被重新拿到檯面上,反思性的被個體重塑,「自我認同」的發展. 誠如何春蕤(2006)所言,現代性「自我」表現出的高度反思,一方面是自. al. n. iv n C 我監視、自我規訓,另一方面則是自我肯定和自我能動。高度現代性的情境讓人 hengchi U 13 必須在知識專家和爆炸資訊中作出選擇 ,由於影響這些選擇的不再是傳統而是. 反思,因此勢必帶動著人生故事的重組和自我認同的重建。換言之,「反思」涉 及的不是個人主被動的行為,而是一種社會性的必然現象。因此,本研究關切的 是:在現代性情境中,人們如何挪用媒介文本,發展「反思性的自我認同」14。 據此,研究者把「媒介內容(即大眾文化文本)」視作生活中的重要資源,主張其. 11. 人生的路沒有固定規則,也沒有先例可循。競爭、反思、判斷、抉擇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當生(試管嬰兒/代理孕母)、死(安樂死/生前契約)、身體(整型手術)、性別(變性手術/變裝)、認 同和社會關係皆出現了多種可能,「我(可以)是誰」便成為一個必須被籌劃的問題。 13 沒有一種知識和資訊能在現代性的懷疑性格下保有不受挑戰的絕對權威,因此個體必須在相互 抵觸的資訊中進行抉擇,此外,也必須依據新資訊隨時修正原有的知識和信念。 14 意指透過反思所形成的自我認同。 12. 10.

(18) 是個體自我反思的重要素材。 如果誠如紀登斯所言,「生活政治」是一個高度現代性社會中預存的政治現 實(或政治概念發展的趨勢),那麼閱聽人「如何從日常媒介經驗中,挪用文本, 自我反思,以發展反思性自我認同」便是閱聽人研究中的政治問題裡最值得切入 的面向。據此,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1.. 就個體經驗歷程的觀點而言,閱聽人的媒介使用情形為何?在挪用文本的過 程裡,個體如何「反思」?如何發展「反思性自我認同」?. 2.. 就生活政治概念而言,閱聽人以上行動意味著什麼?. 治 政 藉由上述兩個問題,媒介文本對閱聽人的意義,將從個體經驗歷程的角度被 大 立 重新體察,閱聽人對文本的挪用也將在生活政治的脈絡下被重新詮釋。因此,本 ‧ 國. 學. 研究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意義。其一方面繼承晚近閱聽人研究的發展脈絡,以經. ‧. 驗歷程的角度探討觀眾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挪用;二方面,則配合政治概念的轉. sit. y. Nat. 形,重性思索閱聽人研究裡的政治議題。研究結果將擴充當代閱聽人研究的提問. io. er. 角度,並和紀登斯提出的「生活政治」概念進行理論及經驗上的對話。 依據詮釋學派的觀點,人們對媒介產品的接收是一種「創造性挪用」(creative. al. n. iv n C appropriation)。由於人會主動利用身旁資源去認識環境和自我,故人與文本的接 hengchi U. 觸可以被看成是個人自我發展的延伸,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理解他人,聯繫自身 歷史、找尋自我在世界中的位置等(Thompson,1994)。本研究在詮釋學觀點上,加 上「經驗歷程」及「生活政治/反思性自我認同」兩個概念,試圖把「文本挪用」 這個看似片段的行動放在個體「經驗歷程」的視角中來理解,並藉助「生活政治」 概念將個人媒介使用的問題與高度現代性的政治發展趨勢連結,希望提供「閱聽 人研究中的政治問題」,不同以往的思索方向。. 11.

(19) 肆、研究目的與設計 如前所述,研究者試圖從「當代政治的轉形」與「閱聽人概念的新發展」15兩 個視角出發,重新思索「閱聽人每日生活中的文本挪用」這個汗牛充棟的主題。 研究中之所以加入「生活政治/反思性自我認同」這個概念,是希望透過新概念 的引介重新聯結「閱聽人」 、 「大眾文化文本」和「廣袤政治文化」三者的關係。 由於過去研究看待這個問題的視角總偏向「解放政治」,故傾向以「閱聽人能否 從文本中得著批判或解放力」為基準,定奪大眾文化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這樣的 預設不但無法處理「文本如何介入常民生活」這個重要的研究議題,也無力回應 當代社會不斷變遷的政治文化情勢。本研究希望藉助「生活政治」觀點把問題重. 治 政 新聚焦,並給予「閱聽人研究中的政治議題」一個新的詮釋和解讀空間。 大 立 具體而言,本研究將環繞「生活政治」及「自我認同」概念,描繪閱聽人文 ‧ 國. 學. 本挪用的過程和反思活動。研究設計上希望藉助閱聽人「後文本」的生產(部落. ‧. 格上的觀影書寫、心得分享、推薦、品評等)尋找「自我敘事」(self-narrative)成熟. sit. y. Nat. 的閱聽人樣本,並透過語言資料的蒐集(訪談、後文本及其他觀影書寫)回應研究. io. er. 問題。據此,研究者不以特定媒介文本為定點,討論閱聽人的文本挪用,而是從 16 個別閱聽人在接觸文本後的「個人敘事」(personal narrative) 出發,回溯其經驗歷. al. n. iv n C 程與文本挪用情形。為切合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本研究只針對「具娛樂性的媒 hengchi U. 介通俗文本」(即大眾文化文本)被閱聽人挪用、論述和再生產的情形進行探討。. 15. Alasuutari 在「Rethinking Media Audience」一書中(1999)把 Hall「製碼解碼」研究以降,接收分 析的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三代接收分析最大的轉向正是把原先對「文本解讀的興趣」轉移至「文 本使用」這個面向上,尤其著重媒介經驗、文本和日常生活關係的描繪。 16 「個人敘事」泛指受訪者透過文字和話語所產出的所有言說,個人敘事中與自我反思或自我認 同有關的言語在本研究中將以「自我敘事」稱之。 12.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本章文獻探討部份,研究者將於第一節更深入的回顧紀登斯的「自我認同」 及「生活政治」概念,從中整理出現代性背景下「自我認同」與「生活政治」概 念的意涵。在前一章中,研究者雖已對紀式筆下的「自我認同」作了初步解釋, 但如欲進一步瞭解其意義,有必要對其著作進行更徹底的回顧。然而這部分文獻 梳理的目的不在系統性整理紀登斯既有的論著,而是希望透過文獻回顧發展本研 究的概念框架,以利經驗資料的分析。因此除了紀氏現有的重要著述外,研究者 也會參考其它學者的觀點,從中派生(derive)本研究的理論架構和思考基底。. 治 政 在第二節裡,研究者打算從娛樂文本的意義出發,探討晚近「閱聽人研究」 大 立 中幾個重要的「政治」論點。比如「批判性閱聽人」(critical audience)、庶民的「政 ‧ 國. 學. 治化意識」(political consciousness)等。研究者希望透過文獻回顧,架構出既存觀. ‧. 點的侷限,並在資料分析與結論部份力求突破,以切實回應研究問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Un. v.

(21) 第一節 自我認同與生活政治 「自我」(self),一般被看作經驗匯聚的中樞;由於人會透過反思覺察(reflexive awareness)產生「自我雙元性」17,因此自我才有出現的可能(黃光國,2001) 。符 號互動論者把這種自我雙元性視為主我(I)和賓我(me)的分離;做為主體的我(I)能 統合自己的行動,做為客體的我(me)則是主我自我施為的對象(例如自言自語中, 「我」所對話的那個「對象」),而兩者互動的最終結果則構成了自我(Blumer, 1969)。人的這種自我互動能力-自我覺知、自我對話、自我觀察-即為自我認 同發展的基礎。. 政 治 大 即「個體在各階段藉由實際探索及實驗,認清自己在各種社會脈絡中的特定角 立. 學界對「自我認同」概念的界定,多採用 Erickson「發展心理學」的論點,. ‧ 國. 學. 色,知道自己的需要,好惡與動機,(從而)建立自己生活的理想與目標」(轉引自 林雅容,2009)。承接上述概念,學者進一步把自我認同區分為個人認同、社會. ‧. 認同、集體認同三個不同構面。「個人認同」是指「私我」的諸項屬性,包含個. sit. y. Nat. 人價值體系,生涯目標,自我概念及自我的心理狀態等。「社會認同」則指個人. n. al. er. io. 的「公我」(public self)意識,即個體與環境互動後所形塑的自我。而「集體認同」. i Un. v. 則與個體生活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有關,意即個體將家庭、同儕、學. Ch. engchi. 校、同事的期待與規範納入自我參考架構後所形成的認同(轉引自陳坤虎、雷庚 玲、吳英璋,2005)。據此,Erickson 並不單純把「認同」視作個體內在的心理表 徵,反而更強調人與外在社會的互動和適應。 同樣的,紀登斯所謂的「自我認同」也不是指個人擁有的某種特質,或眾多 特質的組合;自我認同作為一種「對自我的概念」(self-concept),也不僅僅是被 給定的。紀氏筆下的自我認同,指涉的是「個人依據其經歷所形成,作為反思性 理解的自我」。循此,個人經歷中的人際關係和社會互動面向同樣是影響認同發 展的重要元素。 17. 這種反思覺察,普遍被認為是人類最突出的特點。人類因為擁有了這種「思想」能力,因此能 夠跳脫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從各種不同的觀照點,對自己的行為提出反思及批判(黃光國,1993) 。 14.

(22) 壹 紀登斯的自我認同 紀登斯的自我認同論述 自我認同論述 在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一書中,紀登斯(1991)認為, 「自我認同」作為一 種「反思性理解自我的過程」 ,其背後的驅力正是「自我反思」 。在概念上,這種 反思必須與「現代性的反思性」18相連(而不只是一般的自我覺察),指涉的是「現 代社會中個體對自我的強烈關注,並依據新資訊及知識對日常生活反省式的規 劃」。其以「自我質疑(問)」、「自我反省」為表徵,最終將促成個體的「自我參 照」及「自我規劃」。如第一章所言,這種「自我反思」不是個人的主觀意願, 而是一種高度現代性社會的時代特徵: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迫使個體以一種更積 極、更創新的態度來生活;強迫個體透過自我反思去選擇、調整及適應外在社會。. 治 政 ),讓個體擺脫傳統,面對開 晚期現代生活(即紀登斯筆下的「後傳統時代」大 立 放的可能性。但對機會開放也同時意味著對未知和風險開放,因此在日常生活 19. ‧ 國. 學. 中,個體必須放棄傳統賦予的生活秩序和安全感,「擁抱」更多的不確定性,並. ‧. 進行每日生活的試驗(everyday experiment)(Giddens, 1994)。也就是說,高度現代性. sit. y. Nat. 社會一方面帶來的是機會(opportunity/chances),二方面帶來的是風險(risk),該做. io. al. iv n C 在自我的層面上,這種景況將使個體遭遇種種選擇,小至食衣住行的需求(吃 hengchi U n. 題。. er. 什麼?如何行動?要成為誰?對生活在晚期現代性場景中的每個人,都是核心問. 什麼?穿什麼?),大至人際關係的重構。而「風險意識」則內在於種種選擇之. 中。以飲食為例,吃太多肉的人必須擔心心血管疾病的好發率;如果選擇吃青菜, 則必須面臨蔬果農藥殘留的問題。人際關係亦復如此,當代的婚姻關係總須面對 離婚的可能性。在全球化浪潮下,風險也突破了地域限制,全面影響在地生活,. 18. 紀登斯認為,現代性的本質正是反思性(對既定事實的懷疑和對目標的理性計算)。隨著高度現 代性的發展,這種反思性已延伸到自我的核心,讓自我成為「反思性計畫」的一部份。一方面個 體必須透過自我反思來因應現代性提供的機會和風險,二方面也必須透過新資訊及專家系統修正 自我籌劃的手段。此即「自我反思」的當代意義。 19 紀登斯認為(1994:62-63),「傳統」意指「讓前現代社會秩序佔有合法性的一切條件及力量」 ,包 含社會制度、文化及個體思維等等。傳統意謂傾向過去,讓過去力量對現在保有很大的影響力。 因此,所謂的「後傳統時代」-全球化大眾媒體的出現,生活世界日趨多元,時空解離化-意謂過 去的原則、真理或常規(routine)已在現代社會中失去效用及道德合法性(Mouzelis, 1999)。 15.

(23) 比如遠端金融危機的發生,同樣會對市井小民的在地生活帶來衝擊。 當然,這並不意謂現代社會較傳統來得更「危險」 ,而是隨著「專家系統」20 的普及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當代風險的「被感知性」增高,讓風險被一般人反思 性地納入生活規劃中。而這種「社會生活的高度選擇性」與「風險意識的世俗化」 將導致「日常生活風格化」的發生(Giddens, 1991)。 不同於一般人對「生活風格」的詮釋(將風格直覺性的連接生活消費),紀登 斯將「生活風格」與個人的生活規劃(life-planing)及慣例化實踐相連,主張其一方 面是預存的(社會建構),一方面也在個體行動中被修正、翻新和確立。紀登斯尤 其強調「風格如何被個人挪用及實踐」這個面向。. 治 政 有賴生活世界多元性的發展,上述這種「生活風格」的選擇早已呈現出多重 大 立 組合的面貌。一方面,當代社會的個體常在多重環境裡行動(家庭、工作場合、 ‧ 國. 學. 交際場合、休閒場合),透過全球性媒介接觸多元資訊,並發展多樣的人際網絡,. ‧. 甚少形成一種單一的生活風格,反而較偏愛雜食性的文化消費和行動模式. sit. y. Nat. (Lizardo, 2006)。二方面,專家意見的多元性(沒有一種意見能不受其它觀點挑戰. io. er. 而宣稱自己擁有絕對權威),讓個人無法仰賴單一範式在社會中生存,因此在諸 多可能性中,個體必須通過自我經歷的反思和未來進程的規劃來形塑生活風格的. al. n. iv n C 選擇。也就是說,生活風格對現代個體而言,是無法直接由外部被給定的。 hengchi U. 所以紀登斯主張,「個體生存的情境愈後傳統,生活風格的構成就愈多關切. 著自我認同的核心,而不是外在的習俗、制度或傳統」(趙旭東、方文譯,2005: 81)。生活中每次「風格的選擇」 ,都將牽涉廣義的「生活規劃」 (life-planing) 和 「風險計算」 ,並和自我認同產生聯繫(趙旭東等譯,2005:131)。總結上述討論, 我們可以說: (1) 高度現代性社會(自反現代性/後傳統時代),是「反思性自我認同」和「日常 生活風格化」發生的場景。. 20. 當代的「專家系統」充斥在生活中個個層面,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娛樂,都存在著專家系統 的意見。比如家事達人,財務管理專家,兩性專家,營養師,容貌風尚專家等等。 16.

(24) (2) 「反思性自我認同」是當代社會中的個體,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其在物質上 受生活風格多樣性所推動(同時也會反過來推動生活風格的多樣性),在精神 上則與現代性的反思性(一方面是自我質疑,二方面是自我反省)相關。 (3) 生活風格作為一種生活實踐的方式,為意識層次的自我認同敘事賦予了物質 形式。 但在實踐層面,上述這種「反思性自我認同」有那些特質呢?. 一、自我認同的特質 由於紀登斯對「反思性自我認同」的詮釋很大部份源自其對當代「自我治療. 治 政 讀物」 (self-therapy materials)的觀察,要明瞭自我認同的各項特徵,就必須對這 大 立 些大眾讀物有一基本的認識。 ‧ 國. 學. 所謂「自我治療讀物」(或自助手冊),泛指市面上長青的大眾心理學文類;. ‧. 其透過簡單易懂的論述,提供讀者心理(性格調整、克服恐懼)、生理(身材雕塑). y. Nat. 及行為(煙癮、酒癮)「問題」的解決方案。由於這些問題往往與「上癮」. er. io. sit. 21 (addiction/obssession) 或「缺乏(生活規劃的)主控能力」相關,故自助手冊的功用. 即在提供方法,協助讀者脫離舊習,培養自主(self-control)能力(Glasgow & Rosen,. al. n. iv n C 1978)。有趣的是,自助手冊提供的方法,多半不是僵固的教條,而是一些便於 hengchi U. 應用的原則和理念,鼓勵讀者透過自我觀察和自我規劃達成目標。過去研究更證 實,讀者透過自助手冊得到的滿足,主要源自閱讀文本後所產生的自我建構效果 (self-construction) (Lichterman, 1992)。 鑒於此,紀登斯根據其對自助手冊的觀察,歸納出「反思性自我認同」的數 項特徵(趙旭東等譯,2005:117~126): (1) 如同「現代性反思性」概念所揭櫫的,反思除了自我反省還內含著自我質疑;. 21. 比如對煙、酒上癮,影響健康;對美食成癮,以致影響身材;甚至對一段親密關係成癮,致使 與情人分手後無法保持自我能動等;一部份自我治療手冊試圖處理的就是上述種種「對特定對象 上癮」的問題。另一部份的自助手冊則與個人的生活規劃有關。 17.

(25) 這種反思是持續的,無所不在的。因此,在建構自我認同的過程中,個體總 是依據現在發生的事對自我進行反省及質問。這種質問並不等於行為監控 (self monitoring of actions),而是面向著未來對自我進行「設問」 (如果發生了 什麼事,該怎麼辦),基本上這是一種反事實的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 22, 預先設想一種不欲(或尚未發生)的情況,預作籌畫。據此,自我認同總蘊含 著一定程度的「風險計算」和「自我規劃」 ,這都是達成自我實踐前必要的反 思功課。 (2) 自我實現可被理解為在機會和風險中取得平衡。一方面個體必須拋棄過去習 慣,把握機會,開創未來;二方面由於機會內含著風險,個體也必須對風險. 治 政 預作因應。因此「反思性自我認同」的發展有助個體對未來進行準備和籌劃。 大 立 (3) 「反思性自我認同」在時間點上涉及了過去和未來。個體依據對未來的期待 ‧ 國. 學. 篩選過去,過去經驗從而被現在挪用。因此自我認同是一種和時間對話並自. ‧. 我設問的過程,期許生活能夠被把握,避免「無助無望」的消極態度。據此,. sit. y. Nat. 個體的生命時光(lifespan)是前景,外在事件則是自我發展(self-development)的. io. er. 素材。這和傳統文化裡「人受命運擺弄」的隱喻大不相同。 23 (4) 在「反思性自我認同」中,自我發展的線路是「內在參照性」 的,生活經驗. al. n. iv n C 將被整合進個人的生命軌道裡。這種自我發展最終將達成個人信仰(/價值)體 hengchi U. 系的建立。. (5) 由於自我是個人經由反思所塑造及建構的,因此尋求自我認同不只是為了更 深刻的了解自己,而是希望建構或重構更連貫或更理想的自己。 (6) 自我認同本質上是一種鮮明的「自我敘事」 ,寫日記和自傳是具體化這種敘事 的核心方法。然而正像自傳和日記寫作一樣,自我敘事不是單純的歷史記敘, 反而需要創造力及人為加工。. 22. 紀登斯(1991)認為「風險規劃」和「反事實思考」(counterfactual thought)是現代性反思最大的特 徵之一(p.29~30)。 23 在把社會關係或自然世界反思性的組織起來時,參照的是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標準,而不是外在 的習俗或制度。 18.

(26) 直言之, 「自我認同」作為一種連續的「自我敘事」 ,誠如 Erickson 所言,是 個體在過去擁有和未來期望之間感受到的一種「連續感」 ,透過自我認同的發展, 個體能感受到自身生命的「連續與同一」24,從而開拓並肯定自我存在的意義 (Erickson, 1980)。 由此可知,紀登斯賦予了「自我認同」相當程度的積極意義25。自我認同是 開創性的,面向未來的;「過去」在「反思性自我認同」中將被個人積極挪用。 誠如過去研究所示,在建構自我(認同)的過程中,個體會把自我意識提升為超越 自己的「第三隻眼」,給自己一個距離傾聽內在聲音,過去經驗從而得到轉化和 超越(曾愛迪、招雁翔,2005)。據此,「自我觀察」、「自我溝通」、「自我超越」. 治 政 和「自我實踐」等階段,都是個體在進行「反思性自我認同」時所歷經的過程。 大 立 而相較於「反思性自我認同」為個體帶來的自我獨立(self-autonomy),日常生 ‧ 國. 學. 活中種種成癮問題,就是個體無法發展健全自我認同時,墜入的情緒陷溺狀態。. ‧. 「成癮」以一種心態及行為的重複(repetition)(面向過去、背向未來)取代反思性的. sit. y. Nat. 應對未知;以屈從舊有習慣,取代開創新價值;以自我沉溺取代積極行動。也就. io. er. 是說,「成癮者」是(無意識地)以一種傳統的心態在「後傳統社會」中生存,其 雖讓個體在不安全感充斥的現代社會裡獲得短暫的心理安定,但卻無法帶給個體. al. n. iv n C (Giddens, 1994)。據此, 「上癮」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正是生活在 hen gchi U. 有意義的生活. 後傳統社會裡的個體在與傳統脫離時一種獨特的心理滯留情形。. 社會心理學中的「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認為,人人都有改變現 狀,自我挑戰的基本心理動機。當個體(1)對自身能力(competence)較有信心,(2) 信任環境有可能被改變時,最有可能把這種意志化為行動。實證結果也發現,具 26 有「高度自我效能感」 的個體不但身心較健康,自我控管能力較好(比如比較. 24. 所謂「連續性」與「同一性」 ,是指個體在不同的時空中過渡穿梭,仍能感受到自己本質上是相 同的一個人。 25 這並不是說現代人自我認同的發展一定如順水推舟般順利,相反的,個體在反思性的發展自我 認同時常常會面臨左右危難的處境(詳見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全書第六章) 。 2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張鼎昆、方俐洛、凌文 輇,1999)。 19.

(27) 容易戒除煙酒),更有較好的情緒忍受及自我治癒能力(Gecas, 1989)。研究者以 為,上述「自我效能理論」和紀登斯的自我認同觀點可謂不謀而合,皆在強調一 種「透過自我規劃達至自我能動」的意志表現。此即紀登斯「自我認同」概念最 主要、最核心的特徵。. 二、自我認同的意義 如前所述,在紀登斯眼中,個體發展自我認同具有相當明顯的積極性。在個 體的社會生活中,自我認同扮演著「定錨」(anchor)作用,有助我們在多樣的選 擇中下判斷,建立自我價值;而在生命歷程中,自我認同激勵個體以更正面、更. 治 政 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挑戰,以達成某種程度的自我完整和自我實現。自我認同也同 大 立 時意味著自我協調和自我能動,讓人積極的去建構親密關係,完成工作使命,勇 ‧ 國. 學. 於自我貢獻(Lloyd, 2000)。但在更深層次上,自我認同的建構關係著個體「本. ‧. 體安全感」的形成。. sit. y. Nat. 紀登斯(1991)認為, 「本體安全感」(ontological security)是人類能在世界中生活. io. er. 的重要特質,其既是認知也是情感的。「本體安全感」在認知上與生活中的「自 然態度」(nature attitude)相關,在情感上則以一種「相對不受傷害的感受」(即信. n. al. 任)為表徵。. Ch. engchi. i Un. v. 由於經驗世界本質上是破碎、流動及無秩序的,人要對外在刺激作出反應, 或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互動,就必需對經驗世界的無限可能性作出涵括(basket)。 這種「涵括」等同於生活中的「自然態度」(nature attitude),讓我們把關於自身、 他人或客體世界的某些問題置而不論,或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以維持日常慣例和 27 生活的連續性 。比如在人際互動裡,我們對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報以禮貌性微笑,. 或點頭示意,或回答最簡單的日常詢問,或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等,涉及的都 是一種自然態度。這種自然態度,讓我們在面對他人時能做出「合宜且適當的」. 27. 這些基本問題包括:自我存在的本質,生命的有限性(生與死),如何理解他人(怎樣感同身受) 等。 20.

(28) 反應,不會因為經驗的偶然性而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由於生命的維持內在地服從於風險(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創 傷,甚至對死亡的恐懼),要在生活中具有能動性,個體就必須培養對客體世界 的基本信任(trust)28。紀登斯採用溫尼科特(Winnicott)的觀點,主張這種基本信任 發源於嬰兒時期個體和照顧者關係中的潛在空間,一方面嬰兒經由照顧者的不在 場(absence)而認知並接受對方是個獨立的個體,二方面嬰兒經由慣例而培養了對 照顧者何時返回的信賴。正是在這種一來一往的互動過程中,嬰兒與照顧者及外 在世界建立了基本信任(Giddens, 1991:38-39)。 長大後,這種基本信任成為了個體「甘冒風險,繼續行動」的意志。比如電. 治 政 視新聞中偶發的交通事故雖會讓我們一時之間擔心害怕 大 ,但不會讓正常人不敢出 立 門、不願駕車、或拒搭任何交通工具。個體即便體認到事故發生的可能,但一種 ‧ 國. 學. 「相對不受傷害的感受」卻讓我們願意排除負面可能,選擇較為正面的態度來生. ‧. 活。又比如在人際關係中,即便明瞭「失去」可能帶來的傷害,我們還是願意跳. sit. y. Nat. 入「未知的承諾」裡,與他人建立友情、愛情等人際關係。紀登斯認為,上述種. io. er. 種願意承擔風險的行為,導源於一種對外在世界或他人的基本信任,此即「本體 安全感」情感上的積極作用。. al. n. iv n C 綜上所述,「本體安全感」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方面,在認知上,其給予個 hengchi U. 體回應外在世界的「共用現實感」,這種現實框架讓人們在生活及行動時有所依. 循,予以適當回應,從而體會自我存在的連續感。二方面,在情感上,其給予個 體暫時的保護層,以抗拒可能的威脅和風險,並建立積極的信任。 這種「本體安全感」對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個體而言特別重要。一方面是高 度現代性預存的高風險容易讓個體感受到更多焦慮(anxiety),基本信任正是抵抗 這種莫名焦慮的情感解藥。二方面由於現代社會的後傳統特性(除了透過自己反 思,沒有一種權威能指導我們如何面對未來或做出抉擇),令個體必須發展創新. 28. 信任可被定義為,對外在客體(人或抽象系統)可靠度的信心。信任只會在「感知到風險」時 才會發生,意即明知有其它可能性,但我還是願意相信。(Giddens, 1990) 21.

(29) 的行動方案,並自行承擔選擇後果。要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能動,自然需要本體安 全感供給的希望和勇氣。最後,面對高度現代性社會種種的抽離化機制 (disembedding mechanism)29,個體更須仰賴「本體安全感」來獲得自我連續性 和生活秩序感,並對生活世界賦予積極的信任。 如果說,缺乏本體安全感的個體將(1)因缺乏心理上的保護而以麻痺取代積極 行動,(2)無力在「自我完整」的狀態中發展信任,(3)因自我存在的無意義感, 30 ; 造成道德上的空虛和存在的焦慮(代表人物為卡繆「異鄉人」一書中的主人翁 ). 那麼穩定發展自我認同的個體將會較積極的參與日常生活,較成功的和他人溝通 並建立關係(Giddens, 1991;趙旭東等譯,2005:88-91)。. 治 政 據此,發展「自我認同」的意義在於-「反思性自我認同」 ,正是個體對本 大 立 體安全感的操練,個體從中建立存在感,並培養「信任」 、 「勇氣」和「道德感」。 ‧ 國. 學. 因此對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個體而言,自我認同同時也有「根據反思、不斷克服. Nat. sit. y. ‧. 本體恐懼與建立安全感」的意義(林麗珊,2007)。. io. er. 三、自我認同的核心內容. 從紀登斯的行文脈絡裡看來,「自我認同」事實上就是個體在後傳統情境中. al. n. iv n C 於「界定自我」(自我觀察)及「成為自我」(自我實現)過程中反覆搖擺的歷程。 hengchi U. 原則上,自我包含那些成份(私我、公我,他人眼中的我等諸多層面),自我認同 的內容就有那些。不過,總體而言,「時間與事件」、「親密關係」(性/別)和「身. 29. 紀登斯將「抽離化機制」區分為兩種,其一為符號標誌(symbolic token),其二為專家體系(expert systems)(Giddens, 1990)。兩者的共同特性是讓時空分離及抽象化。以日常生活的財物管理為例, 實體金錢被轉化為電腦中的數字(符號標誌)在全球的金融體系中運作,我們只需按下幾個按鍵 即可在不同時間和地點,完成數筆交易,更多時候,這種交易是透過理財專家來完成,毋須親自 動手。上述整個社會互動過程,都欠缺共時,共地的面對面接觸,而是透過「信任」某種虛空的 抽象系統和專家體系來完成。現代性迫使人們必須在種種抽象系統中行動,因此更需發展信任, 來面對此種時空分離的焦慮。 30 「異鄉人」一書為存在主義大師卡謬的經典名作。內容描述一個僑居阿爾及爾的法國年輕人莫 梭在灼熱的海灘邊槍殺了一個阿拉伯人,由於出事前,他的母親死在養老院裡,莫梭不但無動於 衷,還在其母埋葬的翌日與女友瑪莉發生關係,法院根據他在亡母靈前的冷漠和遊蕩的行蹤,判 斷他本性惡劣,宣判他死刑。其實,莫梭之所以如此只是因為覺得人生苦悶乏味,無法肯定自身 生存的價值,因而一切的道德和律法對其皆不具意義。從紀登斯的理論觀之,莫梭正是一個缺乏 本體安全感及自我認同的個體。 22.

(30) 體」,在當代自我認同的反思中佔據著至為核心地位。 (1)〈時間與事件〉 如前所述,個體的「自我認同」是在與過去和未來兩段時間的積極對話中形 成的。個體的生命歷程可被看作一系列事件(event)的過渡,過程中,一些特定的 時間點或經歷會成為個體自我反思的參照點。 一般而言,個體每日生活中的瑣事,不會是最重要的,因此多半不會被個人 特別紀念或回味。但有些生命階段或外在事件卻別具意義,甚至可能影響一個人 的人生決策和規劃。這些被紀登斯(1991:112-114)稱為「富有命運特徵的時刻」 (fateful moment)可大(失去了人生中的摯愛)可小(決定騎腳踏車去工作) ;有的. 治 政 伴隨正式的社會儀式(婚禮、畢業典禮),有的只留存於私人記憶中(與情人分 大 立 手的那一天)。這些獨特的時間參照點如果發生在過去,將成為個人自我反思的 ‧ 國. 學. 主題,從而影響自我認同的形成和未來安排。若發生在當下,將與個體的本體安. ‧. 全感產生拉扯,迫使個體採取新的行動方案來應對。據此,重要的時間與事件是. y. sit. io. er. (2)〈親密關係〉. Nat. 個人自我認同反思的核心主軸。. 典型的親密關係存在於親情、友情與愛情中。過去,親密關係普遍要靠外部. al. n. iv n C 力量來維持 ,維繫關係的唯一方法就是照章行事(依循傳統)。以婚姻為例,男主 hengchi U 31. 外、女主內,男人照顧女人,女人伺候男人基本上就可以維繫一段婚姻的穩定。. 但當外部條件改變後(不婚或離婚成為選項,女人進入職場,性別平等化),傳統 方法已無法保證親密關係的持續,因此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便成為個體相當 重要的反思功課。 當代的親密關係,除了關係本身的互惠和健康(愛、信任等),沒有什麼外部 力量能保障它的安穩,因此經常需要被「反思性的維護」32 (親子、朋友和情侶. 31. 在自由戀愛風氣尚未出現之前,男女結合基本上是兩個家庭的結盟,而非兩個人自主的選擇, 一方面沒有離婚這種選項,二方面所有社會制度和文化風氣都是婚姻關係的保障,因此婚姻的穩 定性是由社會外部予以支撐的。 32 當代維護親密關係的方式除了依靠個人反思外,也愈多仰賴抽象系統及專家體系的介入,比如 23.

(31) 關係都需要被用心「經營」 ,這是前現代時期難以想像的)。更重要的是,親密關 係裡的信任和承諾不再能被先天給予,而是需要溝通及相處才能獲得,每段關係 的維繫都需要雙方心甘樂意的付出,並建立積極的信任。透過這種訓練,個體能 發展出更具洞察力的自我知識(認同),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尊重他人。紀登斯把 這種經過溝通協調,從而產生信任、尊重,參與雙方又相互獨立的親密關係稱為 「純粹關係」(pure relation)。 與之相反,另一種親密關係類型則是相依共生的「依附關係」。和純粹關係 透過了解和信任來建立「親密性」(intimacy)不同,依附關係仰賴一種「沒有對方 不行」的激情來把握對方,因此容易造成一種不平等的相處模式。紀登斯認為這. 治 政 是一種不健康的相處模式,因為:(1)其讓個人變得不自主,非得要依靠他人才能 大 立 感受到自己的存在,(2)個體無法從互動中更了解或尊重對方,只想掌控對方。 ‧ 國. 學. 綜上所述,紀登斯認為。透過自我認同的反思,親密關係會較接近純粹關係. ‧. 的性質,讓個體能在保有自主性的前提下平等地與對方交往,互相尊重,彼此成. y. sit. io. er. (3)〈身體〉. Nat. 長,最終達成一種私人生活的「民主化」。. 「身體」一方面是指個體的外貌特徵,包括外表和服裝打扮;二方面則指個. al. n. iv n C 體生活中的行為表現。在前現代時期,個人的外表和服裝基本上只能依循社會規 hengchi U. 約和傳統,沒什麼彈性。今天,外表打扮雖未與社會認同(性別、職業等)完全脫 離,但基本上已留給個人很大的規劃空間。特別是在私領域,個人可隨需要及喜 好變化穿著風格,甚至能透過整型(或微整型)改變外貌。 而在行為舉止部份,現代生活中的個體通常都能輕易的在「維護合宜形象」 和「把握個人性情的連續性」(讓別人感覺得到這是你)之間取得平衡。社會學家 Goffman(1959)已對這種「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展演」做了巨細靡遺的描繪。 上述種種自我籌劃的手段,讓個體對身體習慣性的賦予關心,舉凡身材雕塑. 親子專家、兩性專家的建議,諮商課程及媒體資訊的批露等。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In this paper, we would like to characterize non-radiating volume and surface (faulting) sources for the elastic waves in anisotropic inhomogeneous media.. Each type of the source

Results for such increasing stability phenomena in the inverse source problems for the acoustic, electromagnetic, and elastic waves can be found in [ABF02, BLT10, BHKY18, BLZ20,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Kelly Besecke, “Seeing Invisible Religion: Religion as a Societal Conversation about Transcendent Meaning”, in Religions of Modernity: Relocating the Sacred to the Self and

行動計劃 結合月訓短講、德 公課、各學科及全 校性參與的正向元 素活動,協助學生 認識自己的品格強 項、認識達到快樂 和正能量的方法 1..

第二,認為南京政權是一個「多元化政權」(a pluralistic regime):指出南京國民政 府同時兼顧不同階級的利益,故其對各階級的政策常常出現矛盾(見 Richard Bush, The Politics of

Based on Biot’s thre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theory of porous media,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transient thermo-consolidation deformation due to a point heat source buri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