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院的垃圾之爭:以北京垃圾焚燒廠反建運動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後院的垃圾之爭:以北京垃圾焚燒廠反建運動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信賢 博士. 政 治 大. 立 後院的垃圾之爭:. ‧ 國. 學. 以北京垃圾焚燒廠反建運動為例.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楊駿逸. 中華民國一O四年六月.

(2) 謝辭 在指南山下度過三年研究所充滿辛苦與歡笑的時光,終於醞釀出了這本論 文。在執筆謝辭的這一刻,不禁回想起論文寫作過程中,無數個思慮打結、難 以下筆為文的夜晚,腦中更浮現陳之藩的「謝天」一文,也深深感謝一路上給 予我支持陪伴與指導迷津的貴人們。 首先,最感謝的便是我的家人。求學期間,父母的噓寒問暖、鼓勵打氣, 以及姊姊的碩士過來人的心路歷程分享和建議,一直是我感到迷茫時最堅實的 支柱。在北京交換與田野調查之際,更是家庭的支持,使得我能無後顧之憂地 享受與投入異地的生活。. 立. 政 治 大. 其次,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王信賢老師。溫文且治學嚴謹的老師,鼓勵學生. ‧ 國. 學. 自主思考的同時,也適時幫忙聚焦過於發散的概念、提出既有文字脈絡之下最 合適的修改建議。在寫作過程中,從原先的網路題目到最終定案的北京焚燒. ‧. 廠,老師一直耐心地指出思緒不夠完善之處,並且更在之後的異地討論時,配. y. Nat. n. al. er. io. 非常感謝和幸運。. sit. 合學生的時間而在美國深夜時刻進行視迅會談。能成為老師的學生,真的感到. i n U. v. 謝謝兩位口試委員,王綺年老師和蔡文軒老師,對於這份論文所給予的寶. Ch. engchi. 貴意見與鼓勵。謝謝寇健文老師於大學以來的教導,奠定了我對於中國研究的 基本認識和興趣。謝謝邱坤玄老師、魏艾老師、關向光老師、董立文老師、林 義鈞老師們於各領域專業知識的教導和提供學術工作的機會。也感謝東亞所助 教張姐,在碩班三年期間,幫忙協助各種行政事項。 接著,謝謝韋智學長在我論文困頓時,特別花費心神給予許多的寶貴意 見;謝謝佑樺學姐在我更改題目時提出的建議。謝謝共赴北京相互扶持的彥 璋、中蒨和顥芸,提供各種資料搜查協助的議文和鈺傑,歡樂閒聊嗜好的珮 儀,以及所上三年同窗好友們的幫忙與包容。. i.

(3) 感謝傾吐苦水、給予正面意見的韋翔學長,和忍受我日夜顛倒的燈害與噪 音搜擾的室友思緯。此外,也非常謝謝清華室友朝強、昊原、周頂的生活關 照,以及田智學長、衛江、成城、偉凱、劉娟、又新學姐、亞倩在北京、天 津、滁州等地期間的照顧,讓我雖然於作客異鄉,卻仍非常自在。 最後,謹將本論文獻給在求學寫作期間協助過我的人,並獻上我由衷的祝 福與感謝。. 立. 政 治 大. 楊駿逸. 2015 年 6 月.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謹誌. v.

(4) 摘要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城市數量和人口的急速增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消費水平不斷攀升的同時,卻也大幅增加了垃圾的產生總量。面對快速增長的垃 圾增長率,中國政府於處理「垃圾圍城」所帶來了的環境和民生問題之際,更必 須應對遍地爭議不斷的反建垃圾焚燒的鄰避衝突。然而,相似背景條件之下的反 建焚燒運動,其最終的政策卻產生明顯的差異。 因此,本研究藉由觀察、比較北京六里屯、高安屯和阿蘇衛等三起結果相 異的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運用「政治聯盟」和「組織能力」來分析討論影響. 政 治 大. 事件結果差異的因素。反建焚燒事件的發展過程,可以整理成為焚燒廠附近的. 立. 社區居民藉由「社區共識」和「社區資源」的凝聚與動員之下的「組織能力」,. ‧ 國. 學. 爭取「政治聯盟」的支持,試圖改變舊有封閉政治結構的圖像。是故,透過比 較論證,本研究呈現「政治聯盟」於鄰避運動過程中妥協與准入的關鍵角色,. ‧. 並且重新補充共識動員與時間資源於中國社會運動的重要性。.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關鍵字:垃圾焚燒廠、鄰避運動、政治聯盟、組織能力. Ch. engchi. iii. v.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對話 ................................................................................. 13 第一節 中國社會運動之研究 ................................................................. 13 第二節 鄰避運動...................................................................................... 17 第三節 垃圾焚燒議題 ............................................................................. 23 第三章 分析架構 ..................................................................................................... 27 第一節 政治聯盟...................................................................................... 27 組織能力...................................................................................... 36 第二節 第三節 小結.............................................................................................. 42 第四章 案例討論與比較分析 ................................................................................. 4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一節 六里屯垃圾焚燒廠 ..................................................................... 46 第二節 高安屯垃圾焚燒廠 ..................................................................... 55 第三節 阿蘇衛垃圾焚燒廠 ..................................................................... 64 第四節 綜合分析...................................................................................... 73 第五章 結論 ............................................................................................................. 78 第一節 研究成果檢析 ............................................................................. 78 第二節 未來研究與展望 ......................................................................... 80. sit. y. Nat. n. al. er. io. 參考文獻...................................................................................................................... 83. Ch. engchi. I. i n U. v.

(6) 表目錄 表 1-1、受訪者一覽表 ................................................................................................. 8 表 2-1、中國社會運動研究 ....................................................................................... 14 表 4-1、六里屯垃圾焚燒廠反建事件 ....................................................................... 49 表 4-2、高安屯垃圾焚燒廠反建事件 ....................................................................... 57 表 4-3、阿蘇衛垃圾焚燒廠反建事件 ....................................................................... 67 表 4-4、六里屯、高安屯、阿蘇衛事件的組織能力 ............................................... 75 表 4-5、六里屯、高安屯、阿蘇衛事件的政治聯盟 ............................................... 76. 政 治 大. 表 4-6、六里屯、高安屯、阿蘇衛事件的綜合分析 ............................................... 77.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圖目錄 圖 1-1、六里屯、高安屯、阿蘇衛焚燒廠位置圖 ..................................................... 3 圖 1-2、鄰避運動的威脅與機會 ................................................................................. 9 圖 1-3、研究流程圖 ................................................................................................... 11 圖 2-1、中國式鄰避衝突行動類型 ........................................................................... 21 圖 2-2、中國式鄰避衝研究分類 ............................................................................... 22 圖 3-1、中國政府垃圾處理職權 ............................................................................... 31. 政 治 大. 圖 3-2、封閉結構與政治聯盟 ................................................................................... 33. 立. 圖 4-1、六里屯焚燒廠反建運動政治聯盟圖 ........................................................... 55. ‧ 國. 學. 圖 4-2、高安屯焚燒廠政治聯盟圖 ........................................................................... 63 圖 4-3、阿蘇衛焚燒廠政治聯盟圖 ........................................................................... 73.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8)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 研究背景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維持三十年的快速經濟發展,更於 2010 年 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社會日趨富足和城市人口增長的. 政 治 大 盾,更導致了群體性事件、鄰避運動頻繁地發生。其中,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即 立. 同時,卻也埋下了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與生活品質、環境保護之間相互衝突的矛. 為近年來「不要在我的後院」的鄰避運動(Not In My Backyards, NIMBY)之中. ‧ 國. 學. 的重要案例之一。. ‧. 中國大陸城市數量和人口的急速增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消費水平不斷攀. y. Nat. 升的同時,卻也大幅增加了城市固體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以下僅. er. io. sit. 簡稱為「垃圾」)1的產生總量。根據世界銀行於 2005 年提出的《中國固體廢棄 物管理:問題和建議》(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al. n. v i n May 2005),中國於 2004 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垃圾產生國家,並且 Ch engchi U. 更由於持續的城市化和消費能力的快速提升,預估到了 2030 年,中國城市垃圾 產生的總量更將增長 150%,從 2004 年的 1.9 億噸增長到 4.8 億噸。2面對年均 10%以上的垃圾增長率,3中國政府必須面對「垃圾圍城」所帶來了的環境和民生 問題,以及遍地爭議不斷的垃圾焚燒衝突。 伴隨經濟成長發展而快速增長的生活垃圾總量,以及城市的快速擴張,使得 城市固體垃圾按來源分為礦業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城市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和放射 性固體廢物等五類,本文專門指生活垃圾。 2 Word Bank,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2005),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EAPREGTOPURBDEV/Resources/China-WasteManagement1.pdf. 3 「人均垃圾年產量 440 公斤 解垃圾之困可向日本學習」 ,人民網,2010 年 4 月 6 日, http://www.022net.com/2010/4-6/424133162517094.html. 1 1.

(9) 1980 年以來的衛生填埋法越來越難以尋覓合適的掩埋土地。因此,2000 年以後, 具有土地需求相對低、有效減少垃圾總量等優勢的垃圾焚燒方式,逐漸獲得中國 政府的青睞,並且成為了新興發展的綠色環保產業。但是,在垃圾焚燒過程中, 含有石油產品、含氯塑膠類的垃圾遇到高溫,卻將產生被稱為「世界之毒」的有 機化合物—戴奧辛(Dioxins,在中國一般稱為「二噁英」)4。基於垃圾焚燒廠 具有鄰避性質的高度爭議特性,中國政府如火如荼地引進和推出興建垃圾焚燒廠 計畫的同時,卻又往往隱蔽環境影響評估和垃圾焚燒廠選址的訊息,因此引發了 一場中國各地居民走上街頭、抗議興建垃圾焚燒廠,並且堅決捍衛自身生命健康. 政 治 大 北京作為首都和沿海第一線大城市,城市與人口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卻也 立. 與住宅環境權益的「後院垃圾之爭」。. 面臨今日中國大型城市的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北京垃圾產量每年以約 2%的速度. ‧ 國. 學. 增長,2008 年的生活垃圾日產量達到 1.2 萬噸,5而到了 2010 年更是達到 1.83 萬. ‧. 噸。6為了因應龐大的城市垃圾壓力,北京市政府規劃逐漸以垃圾焚燒方式取代. y. Nat. 過往的衛生填埋方式。本研究所關注的海澱區六里屯、朝陽區高安屯和昌平區阿. er. io. sit. 蘇衛焚燒廠即是在此背景之下於《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規劃實施方案》中所提出興建的三座大型垃圾焚燒廠。7. n. al. Ch. engchi. i n U. v. 戴奧辛,是 210 種含多氯聯笨結構式的化合物統稱,含有毒性之外,更因為其具有脂溶性, 容易進行生物累積作用而難以消解,屬於持久性污染物。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 心(IARC)於 1997 年,將其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 5 韓志明,「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燒的合理性」 ,中國固廢網,2007 年 9 月 25 日, http://paper.solidwaste.com.cn/view/id_2104. 6 向延亞、李媛輝,「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研究」,法制與社會,總第 28 期(2011 年) ,頁 215~217。 7 霍偉亞,「北京垃圾的出路」 ,中外對話,2009 年 11 月 9 日, 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247-Sorting-the-rubbish-in-Beijing. 2 4.

(10)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1-1、六里屯、高安屯、阿蘇衛焚燒廠位置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 在這三起反建運動之中,社區居民均透過社區和業主網路平台的組織動員,. y. Nat. sit. 採取結合體制內上訪申訴、行政覆議等和體制外的抗爭行動,向政府表達強烈不. n. al. er. io. 滿的抗議聲音和要求停建、遷址的訴求。值得觀察的是,雖然居民採取的行動策. i n U. v. 略相似,但是最終所取得的成果不一。因此,本文將從宏觀的「政治聯盟」和微. Ch. engchi. 觀的社區資源動員的「組織能力」來觀察,探討影響北京垃圾焚燒廠反建運動的 關鍵因素,進而提供城市中產階級在面對影響生存權的環境抗爭運動中所呈現出 的「國家—社會」互動關係樣貌。. 二、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居民對於生活環境要求的提升,與政府追求 GDP 的經濟發展模式相互衝突,使得環保運動逐漸成為群體性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之 一,更是中國政府必須妥善面對的重要議題。環保運動依據行動目的和組織動員. 3.

(11) 型態,可以區分為環境主義(Environmentalism)和鄰避主義(Nimbyism)。8 前者具有追求社會公平正義與民主訴求的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性 質,透過草根環保非營利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的動員來 維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多樣性;後者則是由居民作為抗爭主體,以環境保護之名, 反對特定地區的鄰避設施開發等行為。 近年來,環保非營利組織為了維持發展資源,逐漸失去組織自主性,並且受 到政治環境趨緊等因素影響,逐漸於街頭的環境抗爭中退出、隱身。9因此,在環 保非營利組織「缺位」的影響之下,追求環境主義的環保運動發展趨於沈寂,並. 政 治 大 突,以及單位制式微而興起的社區運動,使得以居民作為抗爭主體的鄰避主義環 立. 轉為政治風險較低的環保教育。相反地,由於城市快速發展與生活環境維權的衝. 保運動(簡稱「鄰避運動」)頻繁發生。10. ‧ 國. 學. 在缺乏完善的民間體制性利益表達管道和封閉不透明的公共決策模式的制. ‧. 度結構之下,中國的鄰避運動透過社會抗爭的方式,由下往上地輸入社會的意識. y. Nat. 來影響政府的決策結果,被認為是公民擴大公共參與,影響政府決策的重要方式. 動圖像和區域治理中的重要新樣貌和研究議題。11. al. er. io. sit. 和管道之一,並且進而成為社會力量(social force)於中國的「國家—社會」互. n. v i n 根據 Sun Yanfei 和 Dingxin CZhao(趙鼎新)對於中國環保運動研究的分析指 hengchi U. 出,12現有研究多關注在環保非政府組織和環保運動於國家的管制之下,擁有的 自治空間,13以及與媒體對於環保運動的影響等兩個層面。若進一步檢視環保運 Michaud, K., Carlisle, J., and Smith, E., “Nimbyism vs. environmentalism in attitudes toward energ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olitics, vol.17, no1 (2008), pp. 29~56. 9 周軍、唐興霖與趙俊梅,「我國非政府組織與政府間的關系——以草根環境 NGO 為例」,理論 探討,第 6 期(2008 年) ,頁 141~144;郇慶治,「環保組織趨向保守」 ,青年環境評論,2013 年 3 月 17 日,http://www.greenyouther.org/page/?id=1149. 10 何豔玲,「 『鄰避衝突』及其解決—基於一次城市集體抗爭的分析」,公共管理研究,第 4 卷 第 00 期(2006 年) ,頁 93~103。 11 崔晶,「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鄰避抗爭:公民在區域治理中的集體行動與社會學習」,經濟 社會體制比較,第 3 期(2013 年 5 月),頁 167~178。 12 Yanfei Sun and Dingxin Zhao, “Multifaceted State and Fragmented Society: Dynamics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China,” Discontented Miracle: Growth,Conflict, and Institutional Adaptations in Chin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07). 13 王信賢,「當代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變與常─以環保組織的發展為例」 ,政治學報,第 4 8.

(12) 動,聚焦在近年來頻繁發生且重要性大幅提昇的鄰避運動研究,可以發現到現有 的學界研究成果多聚焦在媒體與抗爭話語框架建構對於鄰避運動發展的影響,14 以及環境正義與群眾參與的擴大,改變政府決策等兩個層面。15 然而,中國現有的鄰避運動相關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依然相對較少,並且 研究的角度多集中在環境抗爭的機會結構相對處於有利的條件,群眾可以透過 「依法抗爭」 (rightful resistance)16成功擴大體制內的群眾參與。此種研究方向, 容易淪為挑選抗爭成功的個案,將其成果過度放大,而未能解釋何以中國鄰避運 動依然存在著許多未成功的案例和現今群眾參與的制度性管道依然有限。. 政 治 大 和微觀的社區居民資源動員能力來觀察北京三起垃圾焚燒廠反建運動,探討是什 立 因此,本文希望能從社會運動研究的抗爭角度,分別從宏觀的政治機會結構. 出城市居民於鄰避運動中與國家的互動關係。. Nat. y. 研究方法與設計. ‧. 第二節. 學. ‧ 國. 麼因素影響具有相同性質的城市鄰避運動,其最後結果成功或失敗,並進而呈現. er. io. sit. 本研究以北京六里屯、高安屯和阿蘇衛三起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進行比較研 究,運用社會運動理論的「政治聯盟」和「組織能力」來分析討論影響事件結果. al. n. v i n 差異的因素。在資料蒐集整理上,媒體新聞提供豐富的報導資料,進而透過交叉 Ch engchi U 比對多方報導內容與消息來源,縮減缺失的產生;基於希望取得第一手、更深度 的資料內容,因此本研究前往大陸地區進行田野調查和訪談,包括蒐集資料,訪. 49 期(2010 年) ,頁 1~39;唐昊,「尋找政府與 NGO 之間良性互動的路徑」 ,中外對話,2008 年 9 月 5 日,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2049-NGOs-and-government-anew-basis-for-cooperation. 14 黃煜、曾繁旭,「從以鄰為壑到政策倡導:中國媒體與社會抗爭的互激模式」 ,新聞學研究, 總第 109 期(2011 年 10 月) ,頁 167~200;曾繁旭, 「當代中國環境運動中的媒體角色:從中華 環保世紀行到廈門 PX」 ,現代廣告(學術版),總第 171 期(2009 年) ,頁 36~41;童志鋒, 「互聯網、社會媒體與中國民間環境運動的發展(2003~2012) 」 ,社會學評論,第 4 期(2013 年) ,頁 52~62。 15 Tomas Johnson, “Environmentalism and NIMBYism in China: promoting a rules-based approach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19, no.3( May 2010), pp. 430~448. 16 Kevin J. O'Brien and Lianjiang Li,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5.

(13) 談社區居民、環境 NGO 組織成員和學者。是故,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 、 「比 較研究法」和「深度訪談」三種方式交互進行分析,進而闡述研究主體和提出研 究觀點。. 一、 研究方法 (一)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是指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透過大量地 蒐集各類型的文獻資料,再一步將蒐集來的資料彙整、研讀,而後進而經過歸納. 政 治 大 阿蘇衛和高安屯等三起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的相關文獻資料,而後進行歸納與比 立. 分析,希望探討的研究議題。17因此,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蒐集彙整六里屯、. ‧ 國. 學. 較分析,呈現事件的發展過程和結果。. 在資料來源方面,本研究首先蒐集臺灣、大陸和國際學者的中英文專書、學. ‧. 術期刊論文和研討會論文,藉此歸納和分析現實議題與學術之間的理論建構和對. sit. y. Nat. 話。其次,在法規章程與事件經過上,本研究採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統. al. er. io. 計年鑑、法令規章等官方文件,同時也蒐集世界銀行、新聞媒體、報章雜誌,與. v. n. 三起反建運動中的主要參與社區網路業主論壇等資料。藉由多方資訊的比對彙整,. Ch. engchi. i n U. 拼湊三起運動的發展歷程,以及政府與民間社會的立場與動態發展。 (二) 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建立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 共同基礎的個案,透過控制變項和分析資料,呈現其相似與相異之處,進而建構 新的假設方法及理論。18比較研究關注在跨文化、社會或是在同一之文化、社會. Neuman, W. Lawrence 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 , 頁 741~753;彭懷恩、韓培爾編著,社會研究法 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12) ,頁 250~258。 18 B. Guy Peters 著,陳永芳譯,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台北:偉伯文化,2003 年) ,頁 29~43。 6 17.

(14) 之下的不同研究面向異同的比較,運用經驗性證據來系統分析、驗證變項之間的 關係,嘗試尋找研究主體間的異同之處。 比較研究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兩項,分別是「求同法」 (agreement methods)與 「求異法」 (difference methods) 。19求同法是檢視不同案例的相同點,以尋求影響 事件相同發展的因素;求異法是比較相似案例的相異點,以探討影響事件發展差 異的因素。學者根據以上基礎,提出「最具相似性系統設計」 (most similar system design)和「最大相異系統設計」((most similar system design),分別透過觀察主 體間的相異點和相同點,來分析影響的因素。. 政 治 大 案,將透過比較研究法來檢視影響三起事件發展差異的因素,進而觀察中國大陸 立. 本研究以六里屯、阿蘇衛和高安屯等三起北京反建垃圾焚燒廠抗爭為研究個. 的城市居民於在環保抗爭事件與國家互動發展的可能圖像。. ‧ 國. 學. (三) 深度訪談. ‧. 訪談(Interview) ,通過研究者與受訪者間面對面的口語交談,以探求受訪者. y. Nat. sit. 的經驗、行動及認知價值。訪談類型可以分為三種: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al. n. interview)。20. er. io. interview) 、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非結構式訪談(unstructured.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為了避免網路報章新聞等「次級資料」可能受到撰寫者人為挑選產生 的失真或偏誤等情況;因此,將採用「半結構式訪談」,以訪談題綱為主之外, 配合訪談的狀況於適當的研究問題範圍內予以彈性調整,釐清受訪者的認知與感 受,並且建構和補足事件發展的全貌。本研究的訪談內容將聚焦在城市鄰避抗爭 運動的梳理和社區居民於北京的三起反建垃圾焚燒廠事件中與政府部門間的互 動過程。受限於研究環境,無法實際觀察環保運動,所以本研究退而求其次,期 望能訪談社區居民、環境 NGO 組織成員和學者,透過其實際的參與和距離觀察 Arend Lijphart,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5, no.3 (September 1971), pp. 682~693. 20 袁方編,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年) ,頁 257~268。 7 19.

(15) 經驗與研究,瞭解反建垃圾焚燒廠抗爭之過程與動態以及學者們對事件深入剖析 後看法,並向其請益本研究所設定之分析架構是否有疏漏及需改進之處。 表 1-1 受訪者一覽表 編號. 單位. 職稱. 訪談日期. 1. 自然大學垃圾學院. 研究員. 2014 年 5 月 8 日. 2.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 講師. 2014 年 5 月 9 日. 3. 中海楓連社區(六里屯). 社區居民. 2014 年 5 月 11 日. 4. 頤和山莊社區(六里屯). 社區居民. 2014 年 5 月 11 日. 5. 西六建社區. (六里屯). 2014 年 5 月 11 日. 6. 橘郡社區. 政 治 社區居民 大. (阿蘇衛). 7. 立.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 2014 年 5 月 26 日. 8. 自然大學垃圾學院. 研究員. 9. 榆景苑社區. 社區居民. 2014 年 6 月 20 日. er. io. sit. y. Nat.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高安屯). 2014 年 6 月 14 日. ‧. ‧ 國. 2014 年 5 月 26 日. 學. 社區居民. 二、 研究設計與限制. n. al. Ch. engchi. i n U. v. 中國鄰避運動發展為中外學界視為拓寬公民影響公共決策管道的重要方式 之一。然而,在中國近年來的反建焚燒項目的鄰避運動過程中,城市居民均採取 不挑戰政府權威的體制內與體制外行動策略,並努力爭取中央政府干涉地方的決 策,但是卻並非每起運動均能獲得相同的滿意回覆。本研究採用「最近相似性系 統設計」(most similar systems design),藉由討論擁有相似的背景條件卻結果相 異的三起北京垃圾焚燒廠反建運動,來解釋影響中國鄰避運動結果成功與否的關 鍵因素為何。 因此,在研究設計上,將以「政治聯盟」和「組織能力」作為自變項,政策 輸出與抗爭的結果為依變項,觀察社區居民於鄰避運動過程之中動員資源來爭取 8.

(16) 具有影響力政治菁英的政治支持,並且進而啟改變地方焚燒項目輸出政策的新機 會。(參考圖 1-2). 政治機會結構. 影響決策. 有影響力的政治聯盟. 政策輸出 (抗爭結果). 政府需求程度. 機會/政治管道開放. 威脅/政治管道封閉. 組織能力 圖 1-2、鄰避運動的威脅與機會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立. 政 治 大. 在研究限制上,主要是呈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研究方法上,因為資料蒐集. ‧ 國. 學. 的限制而有缺陷,其二是中央部門的立場,難以直接觀察。. ‧. 在資料蒐集方面,由於議題敏感性較高,難以進入抗爭場域和取得社區參與. y. Nat. 居民的完整背景資料,因此本研究的資料來源主要是以個案中的意見領袖和少數. er. io. sit. 居民的訪談為主,搭配網路新聞媒體報導為輔。然而,由於受限於訪談的居民人 數,代表性相對有限,而網路新聞的可信度參差不齊,並且可能受到中國大陸政. al. n. v i n 治環境影響而有所過濾,因此完整的抗爭資訊比較難以蒐集。蒐集新聞資料上的 Ch engchi U 限制,屬於研究環境體制上的結構因素,僅能依賴研究者自身平日蒐集資料的能 力,以縮小偏誤程度。. 垃圾圍城為今日中國政府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垃圾焚燒廠項目是由住房建 設部牽頭,經過發改委和環保部門審批,由各級政府規劃與執行。然而,雖然中 央對於焚燒項目建設計畫是有所認知,但鮮少針對特別事件發表明確的文件或是 講話,使得其態度和立場比較難以清楚地確認。因此,本研究透過訪談參與運動 的各社區居民,來協助認定中央的立場。. 9.

(17) 本研究期望能結合主客觀條件,盡可能作出合乎邏輯的判斷與分類,這也是 從事中國研究所受的條件限制下,相對合理且較為完整的作法。.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一、 研究架構 本研究透過對三起北京反建垃圾焚燒廠的抗爭案例進行分析,描述在城市社 區居民在抗爭過程之中,影響其抗爭結果的關鍵因素。因此,本研究將會同步交 錯使用新聞資料、訪談資料與官方文獻,以期呈現出城市居民在面對影響生存權. 政 治 大. 的鄰避運動中,所擁有的政治機會結構與組織動員差異對於其抗爭結果影響的樣. 立. 貌。. ‧ 國. 學. 在研究定位方面,首先閱讀現有中國環保與鄰避運動抗爭的研究文獻,以及 新聞報導資料,並進行分類整理;其次,與現有理論和研究成果進行對話,接著. ‧. 並梳理出三起反建垃圾焚燒廠個案中的城市居民與中國政府間的博弈,來進一步. y. Nat. sit. 探討本研究的問題意識。此外,本研究也將透過訪談城市居民、環保非營利組織. n. al. er. io. 和學者,以獲取其對於本研究議題的研究建議與經驗分享,進而完善對於中國城 市鄰避運動抗爭樣態的描繪。. Ch. engchi. 10. i n U. v.

(18) 研究動機與定位. 研究模型建構. 新聞檢索. 文獻檢閱. 個案描述與比較分析. 研究結論與建議. 立. 圖 1-3、研究流程圖.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 國. 學 二、 章節安排. ‧. y. sit. io. er. 第一章 緒論。. Nat. 基於上述研究主旨與目的,本研究共有五章,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n. al. Ch. engchi. 第二章 文獻檢閱與理論對話。 第一節. 中國社會運動之研究. 第二節. 鄰避運動. 第三節. 垃圾焚燒議題. 第三章 中國鄰避運動的現況與發展。 第一節. 政治機會結構. 第二節. 組織能力. 11. i n U. v.

(19)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案例討論與比較分析。 第一節. 六里屯垃圾焚燒廠. 第二節. 高安屯垃圾焚燒廠. 第三節. 阿蘇衛垃圾焚燒廠. 第四節. 綜合分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檢析. 第二節. 未來研究與展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0)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對話. 本研究想要探討的是,在中國的社會運動過程之中,宏觀的政治機會結構與 微觀的資源動員條件組合,將會如何影響到運動的最終結果。順著研究脈絡推進, 本章節將首先探討中國的社會運動研究,檢視既有宏觀與微觀層次的研究成果, 指出鄰避運動將隨著城市發展與居民生活環境之間日益嚴重的衝突,成為未來中 國社會運動領域值得關注的研究焦點。 有鑑於鄰避運動於中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議題,學界紛紛從諸多領域提出研究. 政 治 大 展的時代背景之下,中國城市鄰避運動卻未必都能夠成功實踐居民的期望,改變 立. 解釋;然而,既有的研究成果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在處於相同有利於環境運動發. 政府的決策結果。因此,本研究採用近年來中國各城市沸沸揚揚的反建垃圾焚燒. ‧ 國. 學. 廠事件作為研究案例,透過與社會運動理論的對話,來探討影響是什麼因素影響. io. sit. y. 中國社會運動之研究. er. Nat. 第一節. ‧. 其最終訴求的成功與否。.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社會和經濟結構的重大改變,利益關係的變化導致. al. n. v i n 社會充斥各種衝突怨恨和不滿情緒。隨著社會運動的發生頻率和影響力逐年增長, Ch engchi U 不但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吸引學者對於中國社會運動領域的關注與 研究。 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成長與社會的日漸富裕,使得公民社會的討論浮現於 中國與國外學者的討論議程,而其中社會運動研究作為國家與社會互動的重要研 究主題,更是受到學界的重視。因此,中國社會運動研究的主題和領域日趨多元, 而研究成果更是豐碩。本文以下將簡略劃分為宏觀的結構層面與微觀的組織個體 層面,來分別討論既有的學術研究成果。(參考表 2-1). 13.

(21) 表 2-1、中國社會運動研究. 宏觀層次. 微觀層次. 研究方向. 相關研究. 背景結構. 環境運動、精英政治化、單位制與差序格局. 國家角色. 抗爭政治、分級管理與政策回應. 資源動員. 氣、怨恨與網路動員、關係網絡、意見領袖與組織. 行動策略. 依法抗爭(rightful resistance)、以法抗爭. 行為者角色. 中產階級.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立. 政 治 大. 首先,在宏觀的結構層面,黃冬婭、馮仕政從國家體制的結構,來詮釋其如. ‧ 國. 學. 何形塑、限制社會運動的選擇。黃冬婭檢視「國家」於社會抗爭中扮演的角色, 將其視為概念變項來區分為「穩定」、「較為穩定」和「變化」的政治背景等三. ‧. 個概念層次,進而於此基礎上討論國家如何形塑與社會的認同和互動模式,並且. Nat. sit. n. al. er. io. 運動研究的議題。1. y. 於認為中國獨特的國家特性,以及單位制與中央地方關係的制度變化是中國社會. i n U. v. 馮仕政分析中國單位制的工作性質和行政級別對於社會運動之間的關聯,發. Ch. engchi. 現其對於集體抗爭顯著的抑制、分割作用,但同時卻也蘊藏集體抗爭的潛能,並 且在國家屬性強的組織內部,對於生活收入現狀不滿者為參與社會運動的「高風 險人群」。2此外,馮仕政也發現由於中國社會治理模式的人治色彩依然濃厚,因 此在差序格局結構影響之下,資源配置必然僅服務於有利社會經濟地位與社會資 本者,因此多數人仍屬於「沈默的大多數」。3. 黃冬婭,「國家如何塑造抗爭政治──關於社會抗爭中國家角色的研究評述」,社會學研究 (北京),第 2 期(2011 年),頁 217~242。 2 馮仕政,「單位分割與集體抗爭」,社會學研究(北京),第 3 期(2006 年),頁 98~134; 馮仕政,「『大力支持、積極參與』:組織內部集體抗爭中的高風險人群」,學海(南京), 第 5 期(2007 年),頁 40~50。 3 馮仕政,「沉默的大多數:差序格局與環境抗爭」,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北京),第 1 期 (2007 年),頁 122~132。 14 1.

(22) 謝岳進一步從「菁英」於市場轉型與地方政治秩序之間扮演的角色面向,來 解釋社會運動漸趨頻繁的發生原因。謝岳認為地方社會菁英追逐地方經濟利益而 依賴與政治菁英之間的互惠關係;相異於西方式爭取政治利益,中國地方社會菁 英選擇與政治菁英共同逐利,壓迫社會大眾利益,因而導致社會運動於市場轉型 過程頻繁發生的原因。4 不同於國家體制對於社會運動發展的靜態限制,郇慶治根據近年來中國環境 抗爭的成功案例和國家制度管道的開放程度差異,認為中國政治機會結構已經產 生變化;然而,非營利組織與社會團體尚未有相應的心理準備,因此仍採取主動. 政 治 大 另一方面,蔡永順(Cai Yongshun) 、張永宏和李靜君則從不同層級政府的視 立. 劃清界限方式。5. 野,觀察國家於因應社會運動的反應選擇。蔡永順從國家因應社會運動的宏觀角. ‧ 國. 學. 度來分析,認為中國政府透過分級管理,給予地方政府採取鎮壓或讓步的自主性,. ‧. 降低因應危機不確定,但同時此種因應措施卻也提供抗爭者運用中央、地方和不. y. Nat. 同部門之間利益與立場差異來爭取自身利益的機會。6張永宏和李靜君從基層政. er. io. sit. 府的視角來觀察,中國政府如何因應社會運動,並發現其通常透過物質讓步的「買 穩定」,運用政府科層差異舒緩社會衝突,以及建立道德服務導向的形象,來與. al. n. 7. 抗爭者取得妥協。. Ch. engchi. i n U. v. 從上述的宏觀視野中,可以觀察到國家體制、政治環境與菁英扮演的角色對 於中國社會運動發展模式的塑造、影響。隨著政治機會結構的變化,提供社會運 謝岳, 「市場轉型、精英政治化與地方政治秩序」 ,天津社會科學(天津) ,第 1 期(2005 年) ,頁 55~60。 5 郇慶治,「政治機會結構視角下的中國環境運動及其戰略選擇」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第 4 期(2012 年) ,頁 28~35。 6 Yongshun Cai,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Suppression of Popular Resistance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93 (March 2008), pp. 24~42;Yongshun Cai, “Power Structure and Regime Resilience: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8, no. 3 (July 2008), pp. 411~432;Yongshun Cai, “China's Moderate Middle Class: The Case of Homeowners' Resistance,” Asian Survey, vol. 45,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5), pp. 777~799;Fayong Shi and Yongshun Cai, “Disaggregating the State: Networks 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Shanghai,”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86 (June 2006), pp. 314~332. 7 張永宏、李靜君,「製造同意:基層政府怎樣吸納民眾的抗爭」 ,開放時代,第 7 期(2012 年) ,頁 5~25。 15 4.

(23) 動於生態環保領域發展的空間;同時,不同層級的政府也運用分級管理的體制結 構,來因應社會運動。然而,由於在此研究過程中,僅觀察到國家作為單方面規 範、限制社會運動的行為者,而未能看到社會行為者的行動,因此相關學者進而 從社會運動者的微觀行動策略與動員資源多寡層面,來討論其與宏觀的國家體制 結構互動過程中的研究樣貌。 在微觀層面的社會運動研究中,受限於城鄉等地區差異,行為者採取的行為 策略與模式也有所差異。在中國農村地區,歐博文(O’Brien)和李連江(Li Lianjiang)發現中國農村農民運用法律和中央政策框架內的抗爭策略,藉由「依. 政 治 大 強調抗爭者的積極性與挑戰對象,提出「以法抗爭」。 應星則批評指出,中國社 立 法抗爭」(rightful resistance)方式來維護自身政治與經濟權利;8于建嶸進一步 9. 會還不具備社會運動職業組織化的制度環境,認為草根動員才是中國社會運動的. ‧ 國. 學. 基本特徵,並嘗試以中國傳統「氣」的概念來詮釋中國農村移民抗爭的現象。10. ‧. 不過,由於「氣」的定義尚不完善,因此難以進一步操作化研究。. y. Nat. 有別於農村運用法律維護權益的草根動員模式,中國城市地區的中產階級與. er. io. sit. 社區之間,擁有相對較多可以動員運用的資源,因此社會運動則呈現另一種的面 貌。劉能嘗試提出「怨恨」作為檢視中國城市社會運動的分類指標,透過將怨恨. al. n. v i n 對象分類,來觀察不同類型城市社會運動成員在理性評估組織能力與政治機會結 Ch engchi U. 構之後的行為選擇。11陳映芳從道德資源角度檢視兩岸三地的城市運動,發現中 國中產階層逐漸發展相應的權利意識和行動力,但是其組織化與行動能力等資源 依然受到國家政治法律的限制。12. O’Brien, Kevin J. and Lianjiang Li.,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pp. 5~15. 于建嶸,「當代中國農民的『以法抗爭』──關於農民維權活動的一個解釋框架」,文史博覽 (湖南) ,第 12 期(2008 年) ,頁 60~63。 10 應星, 「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利益的表達機制—四個個案的比較研究」,社會學研究,第 2 期 「中國的群體性抗爭行動」,二十一世紀,第 134 期(2012 年) , (2007 年) ,頁 1-23;應星, 頁 17~28;應星, 「氣」與抗爭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年) 。 11 劉能, 「怨恨解釋、動員結構和理性選擇—有關中國都市地區集體行動發生可能性的分析」 , 開放時代,第 4 期(2004 年) ,頁 57~70。 12 陳映芳,「行動力與制度限制—都市運動中的中產階層」 ,社會學研究,第 4 期(2006 年) , 頁 1~20;陳映芳,「行動者的道德資源動員與—中國社會興起的邏輯」 ,社會學研究,第 4 期 16 8 9.

(24) 張磊於北京六個小區的業主維權案例中,發現到積極作為的意見領袖與組織 的成立(此處專指業主委員會),是成功動員社區資源達到維權運動目的的核心 因素,也反映出中國城市社會運動的特點。13石發勇進一步補充,傳統關係網絡 於基層社會中相對「分裂」的行政體系,扮演著影響社會維權發展和促進集體行 動的重要角色。14黃榮貴與桂勇聚焦於城市運動中日漸重要的網路動員議題,認 為網路作為公共輿論和非制度政治參與的重要平臺,具有重要的動員潛力,並且 檢視上海、廣州的網路業主論壇案例,發現其對於有助於建立跨社區的業主聯盟, 強化其參與社會運動的組織動員能力。15. 政 治 大 論農村與城市的社會運動參與者所採取的微觀行動策略、資源與可能面臨的體制 立 綜合微觀層面的觀點,學者多嘗試與宏觀的政治機會結構進行理論對話,討. 結構限制。值得觀察的是,隨著中國經濟水平與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以及生態環. ‧ 國. 學. 保領域相對開放的機會結構,使得追求生活環境品質且擁有相對豐富動員資源的. ‧. 城市中產階級逐漸成為中國未來環境議題社會運動的主要行為者。. y. Nat. 在過往,環境運動基於其訴求聚焦在生活品質與生命健康,並無挑戰威權政. er. io. sit. 治的意圖,相較容易於威權國家發展,往往成為掀起民主化改革的重要社會運動 號角。因此,擁有城市環境運動特質的鄰避運動,必然將會成為中國社會運動的. n. al. 重要一環。. Ch. engchi. 第二節. i n U. v. 鄰避運動. 鄰避運動(Not In My Backyards, NIMBY),又稱為「地方上排斥的土地使. (2010 年) ,頁 50~75。 13 張磊, 「業主維權運動產生原因及動員機制:對北京市幾個小區個案的考查」 ,社會學研究, 第 6 期(2005 年) ,頁 1~39。 14 石發勇,「關係網絡與當代中國基層社會運動──以一個街區環保運動個案為例」,學海,第 3 期(2005 年) ,頁 76~88。 15 黃榮貴、桂勇,「互聯網與業主集體抗爭:一項基於定性比較分析方法的研究」,社會學研 究(北京),第 5 期(2009 年),頁 29~56;黃榮貴,「互聯網抗爭行動:理論模型、中國經 驗及研究進展」 ,社會(上海) ,第 2 期(2010 年) ,頁 179~197;黃榮貴、桂勇,「為什麼跨 社區的業主組織聯盟存在差異—一項基於治理結構與政治機會(威脅)的城市比較分析」,社 會(上海),第 5 期(2013 年),頁 88~117。 17.

(25) 用」(Locally Unwanted Land Use, LULU),是由 O’Hare 於 1977 年首次提出的 概念。鄰避運動是指,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的環境意識隨之成長,認 為其有權利拒絕危害地方環境或生活福祉等的設施進駐其鄰近地區。 因此,在 恐慌、不滿等負面情感因素的動員之下,市民透過體制內或體制外的集體行為, 來促使目標設施設置產生實際的困難。 鄰避設施最顯著的特徵便在於利益分配結構的不對稱性:重要的社會利益分 散在廣大地區的群眾,但是其衍生影響的生態、環境與經濟成本卻集中由設施場 址周圍的居民來承擔,導致成本與效益不相稱的不公平現象。 一、西方鄰避運動. 立. 政 治 大. 在歐美地區,隨著 19 世紀中葉以來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維護和保存自. ‧ 國. 學. 然資源和生態的環境意識逐漸興起,經過民間團體的宣傳,逐漸成為鄰避運動最 初的萌芽階段。161960、70 年代,二次大戰後快速復甦的工業發展和基礎設施的. ‧. 興建嚴重衝擊生態環境,各國政府、專家學者們開始重視與提倡環境保護永續發. y. Nat. n. al. er. io. 而後於 1970 年代末逐漸邁入成熟發展階段。17. sit. 展議題,民間社會的環境與健康意識亦隨之抬頭,因此使得鄰避運動快速發展,. i n U. v. 西方鄰避運動是奠基於歐美民主國家的相對開放政治體制和市民社會(civil. Ch. engchi. society)傳統,以及繼承 1960 年代以來追求後物質主義價值的風潮。因此,社 會運動者的行動策略模式往往由地方居民組織,與環境保護團體等建立聯盟;同 時,更藉由重新定義議題框架,結合種族、環境正義價值,轉化鄰避性議題成為 「不要在任何人的後院」(Not In Anyone's Backyard),擴大社會運動的動員資 源。此外,隨著議題擴張,西方鄰避運動更發展成競逐選票和權力的機會,而成 為了運動的隱性訴求。. Christopher Rootesa and Liam Leonar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and campaigns against waste infrastruc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 18, no. 6 (November 2009), pp. 835~850. 17 陳寶勝,「國外鄰避衝突研究的歷史、現狀與啟示」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第 41 卷第 2 期(2013 年 3 月) ,頁 184~192。 18 16.

(26) 二、中國鄰避運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速的經濟成長帶動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同 時,從既有的單位制中脫離的城市居民,隨著經濟水準逐漸趨於富裕穩定,其開 始轉向關心社區環境的建設和居家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伴隨著城市擴張而快速 膨脹的城市人口,使得維持基本公共服務功能的鄰避設施需求也跟著隨之提高。 因此,鄰避設施的公共建設面臨到,必須同時妥善處理城市擴張與人口增加的需 求,以及鄰避設施不對稱負面效應的兩難處境。 然而,由於長期群眾參與公共決策的虛化、缺失,以及鄰避補償回饋機制的. 政 治 大 規劃與市民追求生活環境品質之間既有的衝突訴求,進而導致鄰避運動於中國各 立 不完善,中國政府資訊的不透明與日趨低下的環境政策公信力,加劇了城市發展. ‧ 國. 學. 地頻繁地發生。近年來,隨著環保團體的缺位,鄰避運動逐漸成為中國與國外學 界最受矚目的環境運動議題之一。. ‧. 在學界的討論方面,黃岩、文錦、王佃利和徐晴晴等回顧鄰避衝突的特徵與. sit. y. Nat. 發生原因,綜述公共治理機制與回饋補償機制,並將兩岸學者論述區分為風險衝. al. er. io. 突管理、民主政治與公共治理等研究途徑來檢視。18. v. n. 陶鵬、童星、張海波從風險管理角度觀察,認為中國邁入高風險社會之際,. Ch. engchi. i n U. 鄰避運動作為挑戰既有社會秩序的分歧型危機(dissensus types of crises),需要 依照「預期損失—不確定性」作為評估的風險指標予以分類治理。19趙小燕從「經 濟人」、「社會人」和「政治人」三種動機來解釋群眾參與鄰避運動。20鄭衛則 從上海磁懸浮事件的分析中,認為鄰避衝突背後存在地方政府與建設公司對於公 共利益的界定,和群眾利益與程序正義之間相互矛盾的關係,並非抗爭者單純的 黃岩、文錦, 「鄰避設施與鄰避運動」 ,城市問題,第 12 期(2010 年) ,頁 96~101;王佃 利、徐晴晴,「鄰避沖突的屬性分析與治理之道_基於鄰避研究綜述的分析」 ,中國行政管理,第 12 期(2012 年) ,頁 83~88。 19 陶鵬、童星, 「鄰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南京社會科學,第 8 期(2010 年) ,頁 63~68;張海波、童星,「高風險社會中的公共政策」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6 期 (2009 年) ,頁 23~28。 20 趙小燕,「鄰避衝突參與動機及其治理:基於三種人性假設的視角」,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 67 卷第 2 期(2014 年 3 月) ,頁 36~41。 19 18.

(27) 自私心理或利益因素。21上述文獻主要是從政府部門的角度出發的實務應用型, 將鄰避運動視為因應管理的一環,抑或是簡述群眾心理並非無端鬧事,僅粗略勾 勒出政府與群眾之間的緊張互動關係。 何艷玲觀察美景花園社區反建變電廠事件,對於中國鄰避運動發展持相對悲 觀態度。她認為「中國式鄰避衝突」基於單議題性質,城市陌生人際網絡和網路 動員的侷限性,以及單位制規範,因此行動議題的拓展將會受限。22 有別於悲觀論點,張緊跟則認為,鄰避運動持續成為政府與社會協商的習慣 性制度化運作,將成為未來公民與政府制度性管理的「參與式治理」。23龔文娟. 政 治 大 源及策略運作三個環節。藉由剖析 L 垃圾焚燒廠的反建抗爭運動,龔文娟指出隨 立 依據環境事實論與建構論,認為環境議題涵蓋利益衝突、差異認知競爭、權力資. 著環境議題逐漸從「政府/菁英主導形式」過度為「環境利益相關者共構形式」,. ‧ 國. 學. 鄰避運動顯示市民社會的成長對於結構性限制的挑戰。24. ‧. 姚德超、劉筱紅從公共治理與社會學習的角度論述,指出公民對於經濟和環. y. Nat. 境價值的注意力改變,導致鄰避運動的發生;25崔晶進一步將中國鄰避運動依照. er. io. sit. 「鄰避抗爭的強度」和「抗爭目標」兩個指標,劃分為四種集體行動類型,並且 提出鄰避運動作為公民由下而上參與決策的「次政治」。26 (參考圖 2-1)整體. al. n. v i n 而言,有別於管理視野的論述,學者聚焦在公共參與層面的討論,著重在鄰避運 Ch engchi U. 動帶給體制的正面影響;然而,由於強調公民的政治參與,是故相關討論多關注 在成功的個案,未進一步討論這些案例是偶發事件,亦或真的顯示出市民社會成. 鄭衛, 「鄰避設施規劃之困境——上海磁懸浮事件的個案分析」 ,城市規劃,第 2 期(2011 年) ,頁 74~81。 22 何豔玲,「 『中國式』鄰避衝突:基於事件的分析」 ,開放時代,第 12 期(2009 年) ,頁 102~114。 23 張緊跟,「從抗爭性衝突到參與式治理:廣州垃圾處理的新趨向」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 ,第 54 卷第 4 期(2014 年) ,頁 160~168。 24 龔文娟,「環境問題之建構機制:認知差異與主張競爭」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 ,第 11 卷第 5 期(2011 年) ,頁 33~40;龔文娟,「約制與建構:環境議題的呈現機制—— 基於 A 市市民反建 L 垃圾焚燒廠的省思」 ,社會,第 1 期(2013 年) ,頁 161~194。 25 姚德超、劉筱紅,「鄰避現象及其治理」,城市問題,第 4 期(2014 年) ,頁 2~8。 26 崔晶,「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鄰避抗爭:公民在區域治理中的集體行動與社會學習」,經濟 社會體制比較,第 3 期(2013 年),頁 167~178。 20 21.

(28) 長的勢頭。. 抗爭目標. 多元 (社會公正). 單一 (環境保護). 多元目標溫和行動. 多元目標激進行動. 單一目標溫和行動. 單一目標激進行動. 治 政 高(邊緣性暴力) 低(「散步」) 大 立 ‧ 國. 學. 圖 2-1、中國式鄰避衝突行動類型. 抗爭程度. 資料來源:崔晶,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鄰避抗爭:公民在區域治理中的集體行動與社會學習」,頁 172。. ‧. y. Nat. 劉小魏、姚德超認為新媒體的發展改變既有的公共決策環境,有利於市民參. er. io. sit. 與公共決策。27黃煜、曾繁旭檢視廈門、上海、北京、廣州四起城市中鄰避運動 案例,進一步延伸說明不同城市的「媒體市民社會」發展程度與政策企業家(policy. al. n. v i n entrepreneurs)的框架運用,將會影響媒體與社會抗爭於議題上形成親密型態的 Ch engchi U. 互激模式(co-empowerment model),進而從「以鄰為壑」的個體訴求過渡到公 共訴求的政策倡導過程。 Lei Xie、Thomas Johnson 從環境政治研究的視野切入,發現隨著中國政府逐 漸重視環境評估、程序正義,與建立公民參與制度的訴求,於環境政治領域中呈 現相對開放的政治機會。28學者觀察到,從反建怒江大壩、廈門 PX 事件和北京. 27. 劉小魏、姚德超,「新公民參與運動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決策的困境與挑戰———兼論『鄰 避』情緒及其治理」,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67 卷第 2 期(2014 年) ,頁 42~47。 28 Lei Xie,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China’s Urban Decision-Making,” Taiwa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Vol. 3 (March 2011), pp, 160~179;Thomas Johns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 policy developments and NGO responses”, The Policy Press, Vol. 39, no. 3, (July 2011 ), pp. 399~416. 21.

(29) 與廣東三起反建垃圾焚化廠事件等以來,城市中產階級運用「依法抗爭」、「政 策倡導」與「去組織化」等行動策略,於避免國家干涉之餘,更能成功地影響政 策抉擇,逐漸擴張公民參與環境決策的領域。29 綜合上述文獻所述,可以觀察到中外學界在中國鄰避運動發展的議題探討上, 大致仍是持肯定樂觀的態度。從圖 2-2 中,學者的研究成果分別座落於「國家— 社會」與「結構—行為者」的象限之中,並且其主要論述呈現出的圖像是,在相 對開放的政治機會結構之下,30城市中產階級為主的社會行為者可以透過資源動 員與策略行動,影響既有的國家政策決定,並且使得決策模式逐漸邁向公民參與. 政 治 大 國家. 公共治理途徑的圖像前進。. 立. 學. ‧ 國. 公共治理. 風險管理. ‧. sit 市民社會. n. al. 資源動員. 結構. er. io. 策略運用. y. 挑戰. Nat. 行為者. 環境政治. Ch. i n U. v. e n g c h i 媒體環境. 心理動機. 社會 圖 2-2、中國式鄰避衝研究分類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Thomas Johnson, “Environmentalism and NIMBYism in China: promoting a rules-based approach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19, no. 3, (May 2010 ), pp. 430~448;Thomas Johnson, “The Health Factor in Anti-Waste Incinerator Campaign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214, (June 2013 ), pp. 356~375;陳曉運,「去組織化:業主集體行動的策略——以 G 市反對垃圾焚燒 廠建設事件為例」 ,公共管理學報,第 2 期(2012 年) ,頁 67~75。 30 郇慶治,「政治機會結構視角下的中國環境運動及其戰略選擇」 ,頁 28-35;Thomas Johnson, “Environmentalism and NIMBYism in China: promoting a rules-based approach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pp. 430~448;Thomas Johnson, “The Health Factor in Anti-Waste Incinerator Campaigns in Beijing and Guangzhou,” pp. 356~375. 22 29.

(30) 然而,城市中產階級雖然能藉由資源動員與策略運用,嘗試影響政策,但是 卻並非所有的鄰避抗爭都可以順利地成功落幕。是故,既有的研究論述無法解釋 在相同的政治條件之下,究竟是什麼使得相似的微觀動員行動所取得的成果有別。 因此,本研究將以近年來各地民怨沸騰的反建垃圾焚燒廠事件作為檢視的案例, 運用政治機會結構理論和資源動員理論來觀察在相似的鄰避運動過程之中,是什 麼因素影響其最終訴求的成功與否。. 第三節. 垃圾焚燒議題. 政 治 大 由於垃圾焚燒廠具有產生戴奧辛、嚴重威脅健康的鄰避爭議特性;因此,中 立. ‧ 國. 學. 國政府於如火如荼地引進和推出興建垃圾焚燒項目的同時,卻也引起了城市居民 的疑慮、恐慌與不滿,並且紛紛發起維護自身的權益、停止焚燒項目的街頭運動。. ‧. 從 2007 年至 2015 年期間,中國發生 16 起規模從百餘人至數千人不等的反建垃. sit. y. Nat. 圾焚燒廠運動。其中,在北京、廣州、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運動中,更迫使地方. al. n. 「一鬧就停」的困局。31. er. io. 政府重新思考焚燒政策與環評選址,而中國政府也將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視為. Ch. engchi. i n U. v. 正是因為反建焚燒運動同時具有三個重要特點:涉及的潛在人數更龐大、攸 關健康生命價值,居民動員能力特別強,以及抗議的持續時間長;32因此,中外 學界也開始重視、探討中國的反建焚燒運動,並且一樣可以運用第二節鄰避運動 圖像來進行宏觀結構與微觀行為者的架構分類。 首先,結構層面的公共治理與市民社會發展等議題上,張緊跟、龔志文觀察 到廣州番禺反建焚燒運動的過程之中,地方政府從「傳統官僚理性」控制模式逐. 范正偉,「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靠什麼破解“一鬧就停”難題」 ,人民日報,2014 年 4 月 15 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415/c1003-24894908.html. 32 韓方明,「垃圾焚燒專案已成中國社會穩定的巨大威脅」 ,聯合早報,2010 年 3 月 3 日, http://www.honghoogroup.com/company_news.asp?id=65&pid=%D0%D0%D2%B5%B6%AF%CC% AC. 23 31.

(31) 漸轉變為吸納民意的理性互動,並且公民理性由下而上消解分化政府理性,因此 提出「參與式治理」與「運動式政策參與」來描述公民參與空間的擴張。33李東 泉、李婧從政策網路理論剖析阿蘇衛反建焚燒運動,強調北京政府與社區居民同 樣位於網絡核心,因此通過相互博奕、影響,最終改變政府公共決策的轉變,並 達成雙贏的局面。34然而,上述的文章分析僅呈現出結構性的網絡位置,但是卻 無法解釋何以其他焚燒運動的行為者置於相同初級利益者的網絡位置之際,與政 府的互動結果卻未必能夠藉由公民理性分化、消解政府理性,影響決策的輸出。 陳陽、張田田則從媒體所扮演的行為角色予以補充。他們指出,當社會行為. 政 治 大 訴求,以及動員群眾;然而,媒體角色雖然重要,但卻會受到其政治層級與所處 立. 者於運動中面對政府部門的權力資源差距,便會尋求藉由媒體來建構集體認同、. 的地理位置,以及社會行為者的階層等因素影響其是否可能為被爭取成為爭取公. ‧ 國. 學. 民話語權、影響政府決策的政治盟友角色。35但是,媒體在中國深植於黨國體制. ‧. 之中,因此其於社會運動之中,更多時候是扮演代表黨政喉舌的角色;此外,縱. io. er. 依然是黨國體制內的政治菁英。. sit. y. Nat. 然媒體輿論壓力能對政府起到積極作用,但作為有影響力的政治盟友,更重要的. 徐斯儉更進一步補充中國官方政策是處於分裂威權政府的背景結構之中,因. al. n. v i n 此才提供了社會行為者得以尋求媒體專家,甚至政府官員等政治盟友的支持以改 Ch engchi U. 變地方政策走向的機會,並且呈現出市民社會發展的圖像。36不過,此論述雖然 描繪了反焚燒運動的潛在政治盟友結構,但沒有說明在什麼資源背景條件之下, 社會行為者才有可能爭取到政治菁英的資源。. 張緊跟,前引文,頁 160~168;龔志文, 「運動式政策參與:公民與政府的理性互動———基 於廣州番禺反焚運動的分析」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6 卷第 1 期(2015 年 1 月) , 頁 50~59。 34 李東泉、李婧,「從『阿蘇衛事件』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出臺的政策過程分析: 基於政策網路的視角」 ,國際城市規劃,第 29 卷第 1 期(2014 年) ,頁 30~35。 35 陳陽, 「眾媒體、集體行動和當代中國的環境議題—以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事件為例」 ,國際 新聞界,第 7 期(2010 年) ,頁 43~49;張田田,「商議何以可能?———以番禺垃圾焚燒風波 為個案研究」,湖北社會科學,第 4 期(2013 年 9 月) ,頁 23~28。 36 徐斯儉,「垃圾政治學中的公共參與:廣州番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抗爭」 ,當代中國研究通 訊,第 14 期(2010 年 7 月) ,頁 6~9。 24 33.

(32) 是故,其次便要從微觀層次的資源動員、策略運用等議題來討論。在國家與 社會的互動上,俞祖成、莊秀娟和蔡德林採用博奕理論,分別論述公共利益、政 府利益、私人利益之間的相互博奕,嘗試提出政府、利益集團與公眾行為者於運 動中的最佳行為選擇。他們認為當政府與利益團體合作、公眾抵抗之際將會達到 奈許平衡(Nash equilibrium),因此肯定社會參與公共決策的博奕。37但是,此 論點雖然能符合行為者於現實中的行動選擇,但卻未能解釋為什麼處於國家與社 會相互對抗的平衡狀態,政府部門的行為卻會走向持續對抗、與社會合作或依據 社會期望行動等不同的結果。. 政 治 大 府行為的資源動員和策略上的選擇。Thomas Johnson 從北京三起反建焚燒運動的 立 學者們藉由實際案例比較,試圖歸納出社會行為者於運動過程之中,影響政. 過程中,發現到自我學習、增進與政府對話時維持「有理有力有節」的「專家策. ‧ 國. 學. 略」(expert strategy)是影響運動發展的關鍵因素。38Katherine Zhao 則從番禺運. ‧. 動成功的經驗中,得到藉由「跨界論述」(Boundary-Spanning Contention)技巧. y. Nat. 性地形塑、擴大動員群眾的共識基礎是重要的成功動員因素,並且話語權的掌握. al. er. io. 擇。39. sit. 有利於將訴求與中央政策連結,進而運用「依法抗爭」策略來影響地方政策的抉. n. v i n Wanxin Li、Jieyan Liu 和 Duoduo C h Li 觀察從北京六里屯運動等案例中,驅使、 engchi U. 領導公眾參與運動,以及運用法律抗爭策略的意見領袖,其背景多為平時關注、 重視私人健康和財富資訊,並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中產階級。當社會行為者的 階層越高,其參與抗爭的動機也越高,同時更能活用法律途徑以維持個人利益。. 俞祖成、莊秀娟,「我國公共決策中的利益訴求與利益博弈分析——以『番禺垃圾焚燒事 件』為例」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10 年) ,頁 64~70;蔡德林,「垃圾圍 城,危及政府公信力———對垃圾焚燒事件的反思」 ,行政與法,第 10 期(2010 年) ,頁 11~12。 38 Thomas Johnson, “The politics of waste incineration in Beijing: The limits of a top-down approa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 Planning, vol. 15, no. 1 (February 2013), pp. 109~128. 39 Katherine Zhao, “Boundary-Spanning Contention: The Panyu Anti-Pollution Protest in Guangdong, China,”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vol. 11, no. 1 (2011), pp. 17~25. 25 37.

(33) 40. Graeme Langa 和 Ying Xub 則是參考蔡永順(Cai Yong Shun)集體行動的指標. 41. 來檢視北京、廣州、吳江等三起成功的反建焚燒運動。他們認為,在黨國體制. 的制約之下,網路動員方式是社會行為者能夠成功地凝聚抗爭意識與規模群眾動 員的重要因素。42 因此,在綜合比較研究文獻的成果,可以得到城市中產階級於反建焚燒運動 之中,會採用自我深造的「專家策略」、運用「跨界論述」和網路動員以領導動 員群眾進行「依法抗爭」。不過,由於網路資訊的發達,相同的抗爭策略和資源 於風起雲湧的反建焚燒廠運動之中被不斷地複製重現,但是可以發現到即使同樣. 政 治 大 本研究認為,這是由於現有的學術研究成果大多僅立基在成功的反建焚燒運 立. 身為城市中產階級,其參與的運動結果卻依然有所差異。. 動個案之上所延伸出來的討論議題,忽略到運動失敗個案,所以其雖然能夠歸納. ‧ 國. 學. 出相似的成功個案中的可能重要因素,但是卻難以解釋為什麼同樣的條件於其他. ‧. 案例中未能取得成功影響政策的結果。. y. Nat. 是故,本研究將採取最近相似性系統設計,以面臨龐大垃圾處理壓力,同時. er. io. sit. 匯聚最豐富政治資源的首都北京的海澱區六里屯、朝陽區高安屯和昌平區阿蘇衛 等三起結果迥異的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為例,運用「政治機會結構」和「組織能. n. al. 力」來予以解釋。. Ch. engchi. i n U. v. Wanxin Li, Jieyan Liu and Duoduo Li, “Getting their voices heard: Three case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 98 (May 2012), pp. 65~72. 41 蔡永順認為抗爭者規模與意願,地方政府妥協成本和政府媒體的支持,為集體行動成功或失 敗的重要指標。 42 Graeme Langa and Ying Xub, “Anti-incinerator campaigns and the evolution of protest politic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 22, no. 5 (2013),, pp. 832~848. 26 40.

(34) 第三章. 分析架構. 北京六里屯、高安屯和阿蘇衛三起反建垃圾焚燒廠運動,社區居民同樣採取 相似的行動策略,但最終迎來的卻是遷址、緩建與續建三種各異其趣的結果。本 研究認為,這是由於這些個案中,社區居民所面臨的宏觀政治機會結構的「政治 聯盟」和微觀的「組織能力」差異,所以導致運動的最終結果有所不同。 因此,在本章節之中,首先將會描述「政治聯盟」的定義,和中國各政府部 門於垃圾焚燒項目中扮演的角色,以提供社區居民於此結構之下所面臨的政治威. 政 治 大 與檢視其能力程度的指標。最後,綜合「政治聯盟」和「組織能力」兩項因素, 立. 脅與政治機會的圖像。其次,進而論述影響社區居民爭取政治聯盟的「組織能力」 ,. 來呈現出對於反建焚燒廠運動發展的影響,以及北京三起個案結果於此架構中所. 第一節. ‧. ‧ 國. 學. 座落的位置。. 政治聯盟. y. Nat. er. io. sit. 「政治聯盟」為政治機會結構(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的重要指標, 因此以下將首先介紹政治機會結構的定義,而後進一步界定「政治聯盟」於本文. n. al. 中的指標意思。. Ch. engchi. i n U. v. 政治機會結構一詞,是 Eisinger 於 1973 年研究不同城市政治系統的開放與 壓制程度差異,對於社會運動發展影響所提出的。1此概念是藉由以國家組織作 為中心的變項組合,觀察其對於社會運動形成的限制與機會,提高或是降低了運 動動員的成本。 在此基礎之上,Tilly 提出「政體模型」(polity model),將國家視為一個政 體,缺乏政治資源的政體外成員(challenger)唯有與擁有低成本政策管道的政體. Peter K. Eisinger,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7, no. 1 (March 1973) , pp. 11~28. 27 1.

(35) 成員(polity member)結盟,以及透過社會運動來影響政府決策。2Kitschelt 從制 度結構的開放程度與國家行動力強弱,來解釋其對於社會運動過程與結果的影響。 3. McAdam 認為,政治機會結構是政體制度的開放性與政治聯盟集體行動之間,. 權力互動關係的總和。4Tarrow 進一步將政治機會結構與抗議週期(cycle of protest) 結合,來詮釋政治機會的開啟與社會運動擴散和發生頻率之間的關係。5 綜合而言,政治機會結構便是在分析、探討政治管道於政治菁英與社會運動 者策略性互動過程中,所呈現的開放性與封閉性。依據學者們的論述,政治機會 結構可以區分為政治管道的存在與開放程度、菁英體制的穩定性、政治聯盟者的. 政 治 大. 存在、國家的鎮壓能力與傾向等,並且再劃分為兩大主軸:「封閉的政治結構」 與「政治管道的開啟」。. 6. 立. 前者的定義是「政治制度限制社會意見進入政治議程決策,與公民集體行動. ‧ 國. 學. 的結構性障礙」,後者的定義則為「社會運動者藉由與體制內的政治精英建立聯. ‧. 盟,進而影響、改變國家政策的能力」。. io. er. 求,並且也反映出了國家對於鄰避運動訴求的壓制。. sit. y. Nat. 在本研究中,「封閉的政治結構」是指地方政府對於發展焚燒項目的高度需. 隨著中國經濟富裕與環境問題日趨嚴峻,中央政府開始思索合適的城市發展. al. n. v i n 途徑和可持續性發展經濟。其中,具有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特徵的垃圾 Ch engchi U 焚燒方式,便成為 2000 年以來備受推廣的綠色循環經濟模式。另一方面,城市 垃圾總量急遽增長,卻又無地可填埋的「垃圾圍城」困境,逐漸成為地方政府必 須面對的棘手問題。因此,在中央的推廣政策驅使和地方迫切性的實際需求背景. 2. Charles Tilly,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8), p. 3-2. Kitschelt,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test: Anti-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6, no.1 (January 1986), pp. 57~85. 4 Doug McAdam,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5 Sidney Tarrow, Democracy and disorder : protest and politics in Italy, 1965-197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6 何明修,社會運動概論,初版(台北:三民出版社,2005 年),頁 116~147;林御翔, 「台灣農 業金融改革與社會運動:以『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四十期 (2005 年),頁 99~136。 28 3.

(36) 脈絡之下,焚燒項目成為了地方政府順應中央的政策指標,同時更可以解決垃圾 問題燃眉之急的最合適選擇。 然而,垃圾焚燒的生命健康威脅因素,和地方政府的虛與委蛇態度和決策的 不透明,使得社區居民動員各種資源,期望藉由與體制內的政治菁英建立聯盟, 來突破地方政府既定決策的封閉政治結構,重新開啟政治管道。 一、 機會的開啟—政治聯盟 在社會運動的過程中,面臨相同威脅或不滿的社會組織、團體經常透過結盟 策略來強化運動的訴求,並且藉此整合、擴大彼此共有的資源。 其中,與體制. 政 治 大 行為者(challenger),經常採取以拓展政治管道機會的策略模式。 立. 內有影響力的政治菁英結盟,更是受限於影響政府管道成本高的體制外社會運動. ‧ 國. 學. 體制內的政治菁英,通常可以透過常規、低成本的管道來向政府部門施加影 響力,進而改變決策。然而,體制內成員基於政治體制因素與彼此政治利益考量,. ‧. 菁英內部往往處於不穩定、分裂的狀態,進而將內部抗爭行動的範圍延伸至政治. sit. y. Nat. 體制之外。因此,政治菁英內部的不穩定,提供了體制外成員與政治菁英之間建. al. er. io. 立政治聯盟的可能,以及增加改變既有政治威脅與封閉結構的新契機。. v. n. 本研究將中國政治菁英依據立法、行政的職權歸屬,粗略劃分為立法提案與. Ch. engchi. i n U. 商議諮詢的人大、政協系統,和專業職能的行政部門。雖然,這兩個系統的政治 菁英作為體制內成員,均擁有相對較低影響決策的成本,但是在不同條塊系統之 下,彼此所能提供的政治資源卻也大異其趣。因此,以下將分別簡述人大政協系 統與行政部門。 (一) 人大政協 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雖然不具有實質干預政策的權限,然而其作為名義上的 人民代表,立場上比較容易接受代替居於弱勢的社會運動者發聲,將民間的訴求 置入政府的提案議程,相對能確保訊息能傳達到決策部門。. 29.

(37) 檢視中國環境運動的發展歷程,1990 年代的保護雲南金絲猴、青海藏羚羊, 到 2000 年初的北京首都鋼鐵搬遷、圓明園鋪設防滲膜事件等,人大代表和政協 委員也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2007 年,廈門 PX 項目事件更有 105 位全國政協委 員連署表態,呼籲項目停工遷址。 雖然,人大和政協的提案未必均獲得成功, 但卻能確切地引起政府部門的矚目,為社會運動者開拓既有相對封閉的機會結構。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自然之友創辦人梁從誠也曾特別指出,「很多問題都是 通過政協提案才得以反映上去」。 因此,本研究將具有打開「政策視窗」作用 的人大與政協系統視為有影響力的政治聯盟,並且其級別越高,對於社會運動越 具有正面的影響力。. 立. (二) 行政部門. 政 治 大. ‧ 國. 學. 中國政府歷經 30 年市場轉型,分化的國家部門之間,長期處於不同層級與 行政部門之間彼此利益迥異、相互競合的「分裂威權」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 政治體制。7然而,此背景結構卻也提供了社會運動者尋求與中央弱勢部門建立. y. Nat. sit. 政治聯盟、共同對抗其他利益部門,甚至進而影響到地方政府決策的機會。. n. al. er. io. 再進一步討論行政部門作為社會運動者的政治聯盟選擇之前,本章節首先將. i n U. v. 介紹在垃圾焚燒廠項目決策的過程中,中國政府各主管部門所扮演的行為角色與. Ch. engchi. 其職責性質。根據《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 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8在垃圾處理領域中,相關的中央部委職權分掌如 下: 1..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建部)負責城市垃圾處理規範,牽頭建立跨部會 城市垃圾處理會議與監管指標體系;. 2.. 7. 環境保護部(環保部)負責垃圾處理設施的環境影響評估;. Kenneth Lieberthal, Governing China :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 W. W. Norton, 2004). 8 「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中 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http://www.mohurd.gov.cn/zcfg/gwywj/201104/t20110426_203240.html.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與 不願讓他 建構一個 將很難 八年的戰 常將這段 爭(wa 第谷突 第谷的觀 為基礎

„ 傳統上市場上所採取集群分析方法,多 為「硬分類(Crisp partition)」,本研 究採用模糊集群鋰論來解決傳統的分群

根據加州環保組織「最後淨灘」(Last Beach Cleanup)的數據顯示,在 2020 年 1 月至 8 月 間有超過 75%的塑膠垃圾輸入墨西哥,總重量高達 32,650

(1)如果說有部是第二結集後由上座部所分出,則其戒條次第 應接近五分律

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 2010 年榮幸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 家津貼的學者。.

3   有關這一組石刻浮雕的圖解,參見楊泓《南朝的佛本行故事雕刻》,《現代 佛學》1964 年第 4 期,第 31-33 頁。轉刊氏著《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 京:科學出版社,2000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本研究於 2017 年 2 月至屏東縣 10 所校園採集使用水源及經淨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