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事業教育之探源及其對我國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啟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美國事業教育之探源及其對我國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啟示"

Copied!
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美國事業教育之探源及其對我國

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

的國民教育之啟示

教育學院工教系

。主且几 Eπ 且主古人 別吉 國欠自云: r 三民主義,實是集合古今中外的學說,順應世界的潮流,在世界 上所得的一個結晶晶。」 蔣公中正亦言: r 總理第一部最重要的遺教,當然是三 民主義。三民主義乃草命建國的最高原則。 J (註一〉而欲完成國家建設,非由心 理、倫理、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建設等著手不為功。然語此建設之發端興農續 成功,端賴教育施行之良獄。是故, 蔣公更劉切地指陳:‘「什麼才是三民主義的 救國教育呢?那最急需的就是如何反共、如何復國的精神教育和生產教育,也就是 道德教育和職業教育。 J (註二〉親近, 蔣主席經國叉於執政黨第十一屆四中全 會提出「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教育部於七十一年九月完成此規劃工 作,同年年底,行政院院向也原則通過,自民國七十二年八月起,以三年時間,試 辦「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質施計畫」。夷考我國教育典章、制度、內容 、方法等,有因襲吾國固有傳統者;亦不乏取法歐美之長者。尤以教學原理、課程 規劃、教材內容等,素多借鏡於美圈之學理。或思美國七十年代興起之事業教育(

career education

)與事業發展(

career deve 1 opment

)之學理與實務,有可借 筆代謀者,俾供作發展我國國民教育之參考,進而使三民主義之教育臻於更為理想 之境界。筆者不揣簡陋,為文介紹如后,尚祈學界諸先章指正。

壹、「事業」之定義與界說

溯自二次大戰以還,科技的變遷與知識乏爆增,可謂一日千里,每天所發現的 新知識足可編成一套廿四珊的百科全書。(詮三〉無可諱言的,教育與社會的互動 存在著因果關係,教育可能為社會變遠的動因,教育制度的調適也常為社會變遷的 結果。〈詮囚〉美國為一典型之工業化國家,八十年代已進入了後工業化(

post--

19 一

(2)

i ndust ry

)時期的資訊社會(

informat ion soci ety

)型態。其教育發展亦隨時 代之費遠而作彈性改草,七十年代興起之事業教育 C

career educatìon )

,乃此 種變還與調適之產物。邀來,我國學者對其學說紛紛予以引介或撰文探討。 Ca

-r自red也ation ,一詞,或譯之為: r 鵬在教育 J 、「新職業教育」、「生控教育」 及「生計教育 J 等。故對其名詞之翻譯,實有探討之必要。 career 一字,遠東英漢大辭典譯為:生涯、經歷;職業、事業;所經過之路 、軌道;急馳、飛奔等。(註五〉一字既有數種意義,自必需視其各種不同的用法 而加以區分運用。辭海釋「生濫 J 為:村人之生活,或謂臼研宴形性愚智修種各有 極也,語出莊子養生主: r 吾生也有謹,而知也無遲。 J 臼亦指謀生的事業,元曲 漢宮秋: r 番家無產業,弓失是生涯。 J( 註六)中文大辭典亦釋生避之意為:人 生有止揖也。(註七〉蓋「濫」字,乃限量之詣也。文選古詩十九首: r 各在天一

涯 J '亦可作「方」字懼。(註八〉至於「職」字,亦可釋為「事業 j 也。周禮天

官大宰: r 九日開民無常職。」注: r 謂無事業者 J 0 (詮丸〉叉「事業」一辭 ,乃指人類所作所為而有成就,易坤: r 發於事業 J 疏: r 所營謂之事,事成謂之 業 J 0 (註十)按常理言,人們習競技「工作 J 或「職業」是為了糊口或養家,而 「事業 J 一語,隱含對社會、民族有所貢獻。是故,二者之間,並無「若且唯若」 的可逆條件存在?職業僅為個人事業中之一組成單元而巴,本文亦將繼積說明二者 之差異於后 o 又接上述之解釋中,生握一辭有諸多涵義,不如將其明確化,取「事 業」一語而代之,以免議多而節外生校。西文中,韋民新國際辭典對 career 則作 了如下的解釋: r 泛指個人在公共的、專業的或企業界的生活過程中所進行的連續 性工作而有所成就者。 J C 詮十一〉其對 vocation 之解釋則侷限於: r 吾人經常

從事的某一特殊類型工作 C

a particuI ar type of

work) 而有酬勞者。 J (註十 二〉由此觀之, career 之涵義顯然較 vocation 為廣 o 學者林語堂在其所著之當 代漢英詞典中,將「事業 J 一詞譯為 career , r 職業 J 一詞則譯之為 vocati 俑

,

(註十三〉梁實秋先生亦有相同之譯法。足見二詞在英文中不可互為混淆而任意 相互替用。至於「生涯」一詞之英文雖被譯為 career 然其中文涵義較「事業 J 一辭隱晦,且有與英文字 lifeIOI單相混淆之缺失。 至於中文裹,廣義的職業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似乎無所不包,例 如:培養青年便獲得自立生活之知識、生產之技能以及服務社會之道德習慣之教育 也,此定義之層面涵及了專業首1/敵或教育。〈註十四〉然吾人習稱之職業教育係相 當於中學程度之工、農、商、海事、家寧、醫事之各類技術教育,此狹義之定義做

乎較常為人所引用,且其施教內容,亦係偏重於個人獲得某行職業之專業技能,似

乎有「一技定終生 J 之看法。職是以為,職業教育與專業教育(

career educa

-tion

)之用法,有待吾人進一步潭清與析義之必要,本文稍後亦將{乍一剖析。文

career

education 一詞,學者或譯之為「生計教育 J '乃從

國欠對民生之定義

一 20 一

(3)

美國京業教育之探頭及其對我國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敏示

:

r 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之生計,群眾的生命」借用而來,然「生計」 一詞,在三民主義中是指如何加強研究改進食、衣、住、行、育、樂之計劃。(註 十五〉乃國家範疇之事,非單指個人職業乏進用或事業發展乏飛黃騰達;而個人全 部生活之改進也非 career education 所能獨木支撐者。綜上所述,拙意以為若將

career

education 譯為「事業教育」或較上述二詞一「生遲教育」及「生計教育 」為兌當。然學海無涯,諸于百說各有其理,此處端係筆者淺見。

從學理上分析,諸子百家各對 career 有不同之解釋。派克(

Vance Packard

〉觀其為: r 一個人在其生活的旅程中所經歷的一連串與工作進升有關的序列活動 。 J (詮十六〉此定義暗示所謂「事業」是一種有「方向性」的活動,以「取法乎 上」為主要鵲的,使「事業」一辭侷限於「成大劫、立大業」的層面。此種說法, 似乎與目前社會上人們習稱他人之工作領域為「職業 J '而客於誇讚其「小成就 J 為「事業 J 之看法,不謀而合。例如: r 他是一位職業婦女」、「他的職業是軍人 」、「我的職業是教師」等。至於一個人當了老破,我們常說: r 他是一位很成功 的事業家」、「他的『事業』愈來愈大」、「王永慶有很多的事業」等等。此種定 義,似乎忽視了人性的尊嚴,強調工作的階層性。同理,若價觀 career 為一種「 專業性 J

(profession

)之活動,亦忽現了社會上工作變湛的流動性與「工作神 聖」的崇高性。緣於科技乏新陳代謝,某些工作具有時放性,行職業之內容正與時 推移,所以人們工作、職蕩之流動性是必然的現象。何況,還是一個分工合作的社 會,一部機器少了一顆螺絲釘,說不定因此牽一髮而動全身呢?律師、醫生、教授 、科學家固有其「事業 J '難道「秘書」、「打字員 J 、「作業員」、「修理工」 就無所謂他們的「事業」嗎?因此,輯近之學者,已探取一種範疇更廣的定義。例 如:托伯特 (E.L. Tolbert) 說: r 事業是一個人前從事的許多職業的順序綜合 髓。 J (詮十七〉著名的社會學家休斯(

Everet t Hughes

)更將事業一辭予以分 成兩個單元,他謂: r 一個人工作的頤序綜合體是他的『客觀事業 JJ

(

objective

career

),在這些工作當中的特殊經驗是屬於他的『主觀事業JJ

(

subjec t i ve

career )

0

J

(註十八〉高夫晏(

Erving

Goffman) 也採取類似的二分法,他

說 :r 事業一辭意含二個層向,其一是與人之內在價值有密切關連,例如:自我的 形象(

i mage of

self) 和自我的認同(

ident i ty

)。其二是與人之職務階層、 法定的工作關係、生活的型態有關。因此,事業之觀念在如許之範疇內,將允許一

個人在其個人和社會機構間往來運作;在自我、社會我和社會意識型態間穿接自如 ,而無庸慮及他人之看法。 J (詮十九〉觀乎上述之定義,事業一辭可界定為:

r

人類生活中與諸工作角色有闋的經驗順序(

sequence of role-related

experie-nces

)

0 J 是故,家庭主婦,甚或學生也是事業的內涵之一。希利 (C.

Healy

)乃

特意指出: r 一個人在職前、就職中、甚或退休後與工作有關之經驗和態度,皆是

其事業之內涵。」他認為事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去追求它、遲作它,而非天

(4)

師大學報 第二十八期 生賦予的。然而天賦智慧之不同、社會階層之差異、經濟狀態之貧富、國家政策之 良竄-個人能力之差距與各種「機遇」等,都會影響一個人的事業決擇與從事。(

註二 0) 綜上所述,目前對事業一辭之定義,係以「人 J 為中心,以「仁」為基點

:凡人皆生而平等,生而有擇業之自由與權利。在人生之旅程中,可以奮力拓展工 作的砂域;也可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角色均有其意義與功能。事業之內涵採擷經 驗法則,以「生命的活動歷程 J 為重心。因此,舊有的「職業 J 觀念,例如: r 藍 領階級 J 、「白領階級」必須揚棄 r 女怕據錯郎,男怕入錯行 J 的宿命職業觀念 也應消除。「職業 J 只不過是「事業」之一隅,若能有此豪邁之心,青年學子於就 業之初始,才不會患得患失。接此以論,近代學者對「事業」一辭之詮釋,實蘊涵 下列諸意義: 一、不以「成、敗」或「得、失」來論事業。我們所欲瞭解一個人的事業,並 非評其立德立功的成就,更非以物質報償的多寡,作為判斷某人事業成就之準繩。 一個人的事業奮門與經歷狀況才是應被探討的焦點。 二、事業之成功或失敗,非以他人的「品頭論足」為依歸,而是當事者依其本 身的內在價值,自我導向作判斷。每一個人都有自我擇業的自由,且有不受他人平

涉的權利。外在的「事業成功效標 J '並非對每一個人都適合,我們必需認清個別

差異的存在,提供立足點的平等,而非塑造同樣類型的「事業人」或「職業機器」 。 三、個人事業之抉擇與進行,需視其性向、興趣與能力而定,切勿「東施致贊 Jo否則, r 畫虎不成反類犬」也。性向、興趣與能力之培養與發現,是由「嘗試與 錯誤」而來,所以一個人必須一方面「知己知彼 J '一方面也需不斷增進自己的知 識與技能,才能克服諸多橫逆。 四、事業的基本運作與控制主體是由個人的行為與態度所組成。因此,一個人 的「主觀事業 J '是由根植於與日推移中所產生的價值、態度和動機的改變所構成 。而其「客觀事業 J 卻由其所從事的、可觀察的活動與職業選擇所構成,例如:接 受或拒絕某一特森工作。是故,如欲充分瞭解某人之事業型態,必需考量其主觀與 客觀的兩個層向。 五、事業是一吐種歷程,而非結果。事業的本質即是一組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l頤序 組合。接此以觀,任何有酬、無酬之工作均可謂為事業之一,此種經驗由職前延伸並 累積至退休;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擴及團體組織和社會人群。 六、事業可以被創造。一個人的事業直接或間接受其環境或背景所影響,是以 ,除了調適個人的人生鵬程外,人們更必需去克服障磚,俾構築、應用和創造適合自 己的工作世界。海倫凱勒(

Helen Keller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以及我國的鄭豐喜等均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們充分地了解工作世界的內涵

、經濟的循環,也會掌握機運,開創先機。「白手起家 J 巴不是口號,近代台灣一 一 22 一

(5)

美閥割業教育之探源及其i"H~ 閥延長以職業教肯為主的間民教育之敢示 些有成就的大企業家,不正是另一寫照嗎?閃此,事業的涵義是耍一個人充分發揮 自己的潛能去迎向挑戰,封非讓自己困圍在職業的小天地,息:守成規而為世俗環境 所侷促,終生庸碌。職是之故;事雖可擇人,人亦當主動地擇事、創事而濟物、待

人。

六、不務正業、游手好閒、搖尾乞憐甚或見JFU 思遷,皆非「事業發展 J

(

ca-reer

deve! 叩祖ent )之真諦,自立更生方是事業發展之正途。

七、職業平等是事業發展之基石。二次大戰以迫害民主思潮澎辨掏湧,民權、 人權之呼聲廣績而至。雇主與被雇者的關係,已從臣臨的附庸性轉變為事業的同夥 者;更從對立的緊張關係改弦為坐而談的協同局面。職位問然賦於領導者權力,然 知識與技術的領導更為進步的原動力。會重專業能力、分工合作、相需相成,已成 為任何團體的總體現象。加以女權的呼籲、種族平等的要求、社會被觀的滅少促使 了職業無分貴賤。無論勞心、勞力,只要自食其力,人人得會而崇之。人們亦充分 享有轉業之自由,無虞背景之不同而找不到工作或失業。 綜上所述,職業只是事業之某一環節,事業是輕由個人的活動、追求而形成, 夭底下無不勞而獲之事。目前的人類工作經營活動問然受圈於現存事業範疇之種類 ,然此有限之種類亦不乏可供導引某些人職業選擇的方向或拓展未來事業的參考。 個人也應在就業的環揖中,逐漸體認自己事業的真正方向,或開創自己的新天地。 因此,事業之發展是根植於一個人在工作歷程中過去的、現在的所作所為;以及對 未來的理想和規劃。事業可以改變~個人,一個人也必需調適自己以融入工作的世 界,並積極地創造新事業。一九七 0年代,美國的事業教育〈閃閃er'

education)

興起 career 一字已逐漸替代 vocat

i

on 事業輔導與事業發展之說在學術界 正被廣泛地認同與取用。

貳、事業教育之源起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J (註二一〉獄,通曉事業教育 之來龍去脈,必先探求其歷史淵輝與根基之哲學底精神。美國為世界上實施民主的 先進國家,其任何政策之制定、法令之修改與制度的更新,都是以民意為依歸。是 故,教育制度之改弦易轍、教育學理之興起與任何學佼教育改革之呼籲 9 必須是民 意反應的綜結。此種反應與動向,必有脈絡可尋。何況,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 們採擷任何學說之精義,必先瞭解其產生之背景,. ,然後才能知其所以,作為倍鏡。 甲、歷史思潮 一、美國的工作道德規範

-

23 一

(6)

教育常具有價值導向的功用,其活動之實施也常以實現某價值為依歸或以服務 員理為鵲的。那麼,事業教育之興起決非偶然,也決非毫無目的。其之所以受到重 視與強調,必是欲嘗試踐履某一價值或澄清其價值內涵的真確性。夷考事業教育之 內涵論及如何使人們具有較佳的能力去適存於現俗的工作世界,所以探索美國社會 的工f甘露就翻(work

ethi c

)應是研究其哲學底觀與賞務的先決基礎條件。 每一社會或民族在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環境因素的交相影響下,都會孕育出其 特有的社會規範,例如:我中華民族的家庭倫理,為修身治國之本 0 美國雖為一新 典國家,然其先賢在闖關新大陸時,也孕育出了工作道德規範,這些規範一方面反 應出當代人們的理念,也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各方面的生活。美國雖是一種族繁多、 文化分臻的社會,然安格魯撒克遜人( Ar程 10 蝸 saxon )的主團體文化卸深深的影響 著新大陸的每一個人。因此,早期從歐洲大陸移民至美洲的基督新教徒的主作道德 規範 (protestant

work

ethic) 遂成為被等之主流文化。這個特殊的工作道德規

範的中心信仰是: r 工作是美好、有德的,且有益於人。 j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聲稱: r 工作是虔誠的,使上帝愉悅的事情。」他認為所有健全的人都

應勤奮工作,才足以配稱為上帝的于民。因此,他譴責那些懶惰和乞食者。喀爾文 主義(

C

alvinism) 亦增強了此種信念,它以為所有的人一一包括富者都應該工作 ,因為工作是「神的意旨 J

(

the

w

í

1I

of God )

,是建立神的王國的基石。清 教徒教義(

p

uritanì sm

)繼之,更認為工作上的成功(

work success

)是取悅

神祇的最佳純正指標,所謂工作上的功係以獲取利潤或累積財富之多寡作為評斷的

依據。二百年來,這中心思想在各方文物之衝擊下,史旺森(

G. 1. S wanson

)認

為它仍然舵立不拔,支配著大多數美國人的工作道德理念。(註二二〉美國民意機

關曾對自領、藍領工作者和那些難以受雇用的失業者(

hard -core unemp loyed )

作了一項調查,百分八十以上的人都認為無論他們經濟上有無必要,他們都顧意去 工作。然而在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美國目前的失業率卻高連百分之十點五 ,形成一莫大的對此興諷刺。 二、美國的「費還 J 哲學觀 任何有生命的實體,無論其為動物或植物,如果要能適存於這世界上,就必需 具有「應變」的能力。盤古闖天地以來,聽少生命能保持靜態的原始狀況而殘存於 今日,這正說明了變運的重要性。但是變遷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若欲在一短時 間內進行既多且速的變邊,則變遷的結果可能呈現負性的教果。教育既為百年大業 ,凡事興草必得按步就班,否則「摳苗助長 J '豈非得不償失?茍若步調太慢,循 至與時代脫節,卸也非良策。所以「適度的費遠 J 是教育改革的必要方向。

美國社會的主要特徵在於「變遷 J '因為美國人深信「改變乃世界之本質 J

(

change is the essence of our world

)。變遷的結果,有令人欣喜的享受;也

有國新、薔失調研產生的頭痛問題存在。這些問題可以歸之為二大類:付「費運」

(7)

美國事業教育之探源及其對 f~ 閥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風民教育之 rJ 示 對個人所產成的時力。口、當新制度或新系統尚未完~能取代舊有的事物時,人們 就急躁的「喜新厭舊 J 所造成的失調現象。(註二三〉美國僻康教育福利部骨指出

,

r 工作的分工與專業化、以及因自動化而消失的職業機侖,閃擾了很多的就業有 oJ除此之外,我們尚可發現,美國的就業者正面臨一個變遠期。他們不再是僅要求 最萃本的生用需要,對工作的參與、門偉、受到電視以及如何在工作中獲致自我實 現 (self-actvalization )的較高肘次需要,均一一被提出考慮。伴之而生的是 ,昔日支持個人生活的體系亦已鬆散而缺乏功能,例如:家庭的溫暖、宗教的熱誠 、社區的關懷等均已淡而無味。今日的美國人發現他們正間的奔離,像沒有根的浮

萍,何處去究尋那間有的人生角色?他們往往是「連根被拔起 J '由這一頭匆匆地越過

那一頭,而不知彼岸。這種變遷使得人們對教育的功能r& 生了懷疑,雖然他們以為 變遷是常態。(註廿四〉 上述這種現象,不但是發生在個人身上,社 f守機關與經濟體系也深受被及。是 以,人們急欲尋找治病的萬豆豆丹,而大力要求政府機;;在作立即的「應變 J '例如: 改善各種族間的關係'協調雇用的條件,甚至有關環接生態的保護,污染的控制以 及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等等。所有這些工作均是在嘗試與錯誤中進行,因為「變還 J 往往是在人類未做萬全準備之前已經到來。凶此,教育系統在此變遷的過程中備嘗 辛酸與甘苦。無可諱言的,在民主社會中,教育是為人民的游要而服務,當人民的 需要改變時 s 教育的臼的也往往因之而變,發可(

D.

Michael) 說: r 教育是社會 最重要的樞紐,它必需學會如何快速地、經常地變遷,以應付周迪之變化。 J (註 二五〉是以,社會的變遷愈遞愈速,教育的地位也說念為電耍。日前美國的教育正 面臨著強大的挑戰與關擾。來自四面八方的階力,使教育學者和有識之士一起共同 會門去尋求一耗更有效能與效率的方法,使男女老少都能適存於快速變運的工作世 界,這種辦法就是以「變草」應付「變遷 J 0

三、個人主義

美國的社會現象存在著廣泛的個人主義癥候,每一個人均要求能行使自己的自 由意志。他們希望能自由地選擇他個人的職業,學習他所認為應該學的東西,從事 那些他認為符合本人志趣、願望與能力的工作,並且受星星於他喜愛的雇主和地區等 。換言之,每一個人都可孕育出一套不同的工作底哲學觀,選定其工作的優先順序, 此種纜丘按白宮自由,彷彿提供他們無窮的生機與成功的機會,卻也兌許錯誤與失敗 的嘗試, r 東山再起 J 、「改頭換 îf

J

'似乎英版本色不改。在這充滿矛盾的個人 主話中,美闋的工作者款款吃吃的從征兵個人的工作,很少計及他人的評論。反蝕 ,國人在現俗劫利的起架下,變得「成功是英雄,失敗是草寇」的緊張現象。由於 國情之不同、民族性之有異,此事 E 難以相提並論 s 然過份重 j視名利的結果,也不 是一種好現象。尤其為人欠母者,匆匆以自己的期墓與理想來加諸兒女的身上,社會

人士吏底發押,卉 i喝向前傳統精神「行行的狀;而 J 伯安紹,其Ij社會之和諧興趣步,才

一 25 一

(8)

能指日可待。

所謂「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焉 J '美國教育為因應個人主義的需求,自必須

加以改弦易轍,使其具有更大的彈性。例如:六十年代,人們要求教育的目的在「

培養一佐全人 J

(

a totaI person)

,因此大量增加高深的文雅教育課程等,而忽

視了基礎學科。到了七十年代, r 重返三 R

J (

Reading

,

Wri t

ir唔,

Ari

thme-t

i

cs

)基礎教育的呼聲,才叉受到重觀。是故,七十年代之初,事業教育興起,事 業發展與輔導之說變得更泛、更富彈性,學者認為狹義的 vocat ion 已不足以應付 時代的需要,而以 career 代之。 四、杜威的教育哲學 杜威;(John

De wey

)之學說深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他將自然界中所發現的 繼續生長的多樣法則,拿來推論教育的法則。因此,他認為: r 教育是經驗的重組 和改造 J

'

r 生長的目的就是再生長 Jo( 註二六〉所謂生長,不僅是知識、技能的 養成,而是行為的變化,適應方式的進步。此種說法乃基於教育是一種廣績變化不 斷的歷程。而一個人的事業教育與發展,正是一生生不息的歷程。 杜威在其「民本主義與教育 J 中文主張「學按Ii!P社會 J '他以為學校為一種生 活團體,社會的雛形,以及教育乃為社會環境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種生活運動。(註 二七〉所以教育為一種社會歷程,並且學授是社會改造的磁場,教育是建立民本社 會的基礎。各人的多種能力必須充分發展,並與別人的多種能力相配合,以共同的 智慧來發展社會生活,才能買現民治理想。 杜威認為教育必讀適應個別差異,他關心孩童的個別需要、興趣和社會活動, 不強調學科知識的灌輸與成就。他以為孩童就是課程的中心,其認知的能力與情意 的發展(

Affect ive Development

)皆屬同等的重要。同時,他也主張學按中的 編制、設備、教授與訓練等,皆應適應社會的需要。教學應注重學生生活經驗的擴 充,培養學生調適社會、改造環境的能力。(註廿八〉 近七十年來,杜威之思想,影響美國人的生活既深且遂,事業教育的發起人馬 蘭(

S.P

.Ma rI a剖, JrJ 尤推崇杜威之思想,在其有關事業教育的著述中,均一 再提及杜威。 乙、社會情勢 一、教育與社會需要脫節 事業教育之產生,其根本原因即在謀求解決教育的人力產出與社會需要、實際 生活脫節之弊病。美國人所欲求於學設者,乃期望學技之教育能立即迎合他們的 現時需要。一九七三年的一項調查卸暴露出學授功能的不足與人們對教育系統的不 滿,三分之二受調查的人認為學授只不過製造出一些知識洩陋的畢業生。揍其不滿 的因素乃諒自學設教育與工作世界的領域相隔離,馴至大量的畢業生發現他們無法 一 26 一

(9)

美國心業教育之際 i以及其主Hx 鷗在長以職業教行為主的問民教 n 之做示 做事業抉擇,也缺乏適當的訓練去勝任工作。因溯六十年代的末期,高中學生的退 學情形概為普遍,達到百分卅之多,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註二九〉美國聯邦教 育署 (U.S.Office

ofEducation

)在一九七同年的一項政策報告宴指出,自六 十年代以來,下列十一項原肉乃促使教育產生變草之主因: L 太多的學生於離授之際,都未共有足以適應今日快速變遷的社會所需的基* 學識技能(

basic academic skiI Is

)。

2. 絕大多數的畢業生或鞍學者還有未能瞭解「學校所學 J 興未來「工作所用」之

間的關籐與思義。

3. 美國的教育制度有利於那些少數可完成大學學業者,而不利於那些大多數未 能進入大學者。

4 美國的教育發展尚未能與目前快速變遷的後工業化社會(

post -i ndust ry

society

)齊頭並進。以致過度教育者(

the overeducat ed

)抱怨他們被「大材 小用 J '而那些受教育不足的工作者(

the undereducated worker

)卻發現他們

與整體社會的行職業有顯著的脫節,好像被孤立了一般。 5. 無論是中學或大學程度的畢業生,都未具有適當的職業技能、對事業做抉擇 的能力,並且也缺乏自我了解,以致未能成功地由學校步入工作世界。 6. 婦女從事職業之需要性日漸增加,然而教育機構去。未在此方面做準備,或提 供訓練。 7. 公立教育系統尚未能充分配合成年人的繼續再教育需要。 a 青年人或成年人均缺乏正式教育以外的學習機會(

Iearning opportunities

9.- 般社會大眾包括家長和工商人士均未在教育政策的制度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 10. 美國的教育尚未能適當的顧及少數民族 (minority) 和經濟貧困者(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persons) 的需求。

11.專科程度的教育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詮三 0) 上述諸種弊端,錯綜相互影響的結果,使近代美國人的工作意願下降,疏離感 日增,從而使傳統的工作道德規範逐漸式徽,人們對教育也日漸失去信心。正如握 盛頓(

R. M. Worthington

)所指出: r 有三分之一的美國高中畢業生認、為,他們 所接受過的所謂「普通課程 J

(

general curriculum

)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教育, 既沒有培養他們就業的能力,亦未能使他們具有進 λ 高深大學教育的智能。而在許 多學授宴,一種不被期望且違反生產原則之歧見與分化正在職業教育、普通教育與 文法教育(

academic educafion

)之間逐漸加強。結果-是那些進入職業課程的學 生經常被 j視為是低能力者,而那些文法或普通教育課程卸叉對培養學生預備進入工 作世界的能力漠不關心。 J (註三一〉

-

27 一

(10)

師大學報第二十八期

二、美國人對工作與事業看法的轉變

除了上述教育與社會需要脫節的現象外,我們尚可發現美國人對事業與工作的 觀念和態度正在轉變: l 不再奉單一職業為人生的歸宿。 五十年代以前的美國人或許尚能終其一身從事某種職業,他的職業生活和人生 生活是一體的。然自二次大戰以選,科技之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接;行職業內容之

推陳出新也令人坐不暇暖,加以就業市場之千變萬化與跤引,人們之轉業改行,已

是不爭之事賞。托佛勒(

Alvin

Toffler) 在其七0年之鉅著「未來的震盪..J

(

Future Shock

)曾說過: r 如果以六十年代之資料推估,目前廿歲的就業人力, 將來其工作的變動率會有六到七次之多。 J (註卅二〉因此,他提出「連續性事業

J (

seriaI career

)以替代「事業 J

(

career

)一辭。更何況在今日民智發舒

的時代里,獲取更佳之工作機會與尋求適合個人性向、興趣與需要之工作,是人之 常情。所以法克( L.A.Parker) 指出: r 單一的職業規範將成為歷史的陳跡。... ...職業的改變已成為個人再成長和自我更新(

seI f -renewaI

)的必需途徑。 J

(

註卅三) Z 事業規劃不再有「性別」之異同 一直到木世紀初期,男人的職業似乎是跟隨著祖先的產業,女 λ 也一直接守在 家中,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需要,女人也逐漸走出廚房 而參與事業工作。此一方面由於女權之高漲,也一方面肇因於婦女知識水準之提高 興潛能之發揮,所謂「不讓鬚眉」正應驗此種趨勢。從前專屬於男性的職業,現在 也有女性在參與,例如:醫生、律師、議員、官吏、工程師、計程車司機等等,不 勝枚舉。在歐美,飛行員、貨車司機以及高山或森林里的守望員但不乏女性工作者 。反觀,昔日以女性為主的職業,例如:護士、保姆、美容師等等,也有男性工作 者。今日美國之民權運動,非但要反貧窮、反種族之歧觀,同時也倡行「反性別」

、「反年齡」之歧觀(

anti -sex and-age discri minati on

)。因此,專業一辭 已非那些出身名門或收入豐饒的人士的口號。事業一語代表著工作的平等、機會的 均等與擇業之自由(

freedom of choi ce

)。 1 大專院授畢業不等於就業的進階石 美國高等教育每年的產出人力遠多過企業界所需要,而且學設教育所學的未必 能派上用場。在一九八 0 年,美國就業市場就有百分之十多餘的大專程度的勞動力 。很顯著的,教育無法站在經濟供給與需要的平衡點上。事質上,正式教育也非唯 一傳播知識與技能之場所。終身教育(

Iifelong Iearni

啥〉之呼聲正凌駕成人教 育而上,其主張人們要無時無刻、無地、無所不學。更何況覽美國企業界之在職教 育或工作崗位上之專精訓練做得相當出色,學按教育只是人生教育的一開端而已。 4 把握現在之機會與多途抉擇

-

28 一

(11)

三(;~可I 業ã'x fì'之探頭及 JU.f:f.H河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間民~xn之 i& 示 所謂把握現在之機會,立主不是「今朝有們今朝醉 J 的意思。美閑社會是吾人所 習知的「兒童的樂園、青年人的戰場 J '其篤信「物競天擇 J 之說,故凡百事業, 異常競爭。勝者為雄,眾人莫不錦上添花,名利亦伴之而來。雖然成功或成名可以 一夕之間驟得,可是在成名之前必讀按荊斬棘,受到幸逃之神眷顧的,也才能傲視 群雄。至於那些失敗者,只好黯然的重整山河,或 5j 起爐蛙,早期的長年心血或付 諸東流,或得不償失。因此,口前的美國人在宴安逸樂之際,除非是受到某種激勵 或某些壓力,大都抱持「成本效益 J 的看法,希望所投瓷的計劃和付諸的心血,能 在最少的風險下獲得最多的利益。加以科技的新陳代謝異常迅速,全國資頒發展的 不確性,能源危機期間所造成的後遺症,以及最近經濟蕭條下的嚴重性失業,人們 都會惕到應該把握現存乏機會,而不是空等蚊佳機會的來臨;或長時埋頭苦幹以求 有朝一日成大劫、立大業。 同時,今日的美國人也明白,雖然在強烈的;個人主義國度宴,個人是自己命運 的守護神與主宰者,然而世事變幻變測,個人的聲息只是社會上的一絲呼喚;個人 的要求,不一定為社會所接受。同理,在這復雜的多度空間裳,有許多未知或自己 無法控制的變數(

var i ab 1 e s

)在影釋人生的航向,所以每一個人除了規劃自己的 理想以外,還必需接受事封的考驗,尋求其它的途幣 (alternatives )來調整自 己的步伐與方向。因此,彈性的工作選擇與多樣的嘗試,一方面可為自己開創更廣 泛之人生道路,同時也滿足其「喜新廠當」的新鮮感心理,或怯除「成就飽和」的 暮氣感。是以,多途抉擇 (multi-way decisions) 形成了另一種新風氣。 丙、因勢利導之事業教育 鑑於上述之諸種社會、教育失調現豆豆典人們對職業之看法也異於盡苦。故在事 業教育未被提出之前,六十年代,已有部份學者嘗試在職業教育上求變革,以拉、晨 起蔽。其中的一個答察就是擴充時業教育的內容。一九六三年職業教育法案(

Vo-cat i onaI EduVo-cat i on Act

)和-)1六八年職業教育法修正案,以及同時期的全國

職業教育顧問委員會(

NationaI Advisory COunci 1 on VocationaI

Educa-t ion

)的報告均指陳出此種需要性,特別是顧問委只會的一九六八年報告中強調 如何使職業教育與整個教育歷程相整合,以便聯結人類與工作世界。(註三四〉同 時,赫爾(

E. L. Herr

)特別認為一九六八年職業教育法修正案中的 D 部份是專業 教育原型(

prototype

model) 和概念發展的觸媒。(詮三五〉此法集提供了大量 的金錢給各級公立學校去發展學生的事業認知、事業探索和建立事業輔導與諮商的 體系。這些早期的研究結果形成了事業教育空始的基元,同時也將職業教育的狹層 面拓展至小學、中學的職業預備階段,本法案叉力主職業教育應涵括事業發展理論

( Career Develüpment

The。可) 0 (註三六〉是以,其立法精神已從注重狹義

的知能獲得,演為以人為中心的事業歷程發展,且為日後的事業教育明示一些有教

(12)

的發展模式和遠徑。 一九七0年美國教育總署署長亞倫(

1.

E.Allen) 的→篇演說辭主運更為事業教 育之提出鋪下了前膽的道路,他說: 「由於我們普遍的再度認知到人類和社會對「能力」的需求,使得『事業教育 』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們必需深切知曉其在整個教育大企業中的角色扮演以及那 全盤的新觀念。 J (註三七)由亞倫部長之說辭,我們不難發現事業教育的觀念在 這個時候已經是呼之欲出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是最佳的寫照了, r 事 業教育」一辭也首次見諾大眾。繼之,一九七一年元月廿一日新任的教育署長馬蘭 博士 C

Dr.

Sidney P. Ma

rI

and

)在德州休士頓城(

Hou8ton

)對全國中學較長 協會所作之講辭中,正式揭欒「專業教育」之思潮, (註三八〉後人尊稱他為「事 業教育之受 J 0 (註三九)當時,他拒絕為事業教育下一個精確的定義,而留給各 州及各區去自行析義,是為一明智之舉。否則因美國之地大物博,各州各地之需要 或有不一,將徒增紛擾。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出版的美國教育月到中,馬蘭署長曾說: r 無論如何, IJ事 業教育』對我而言,是包含三件事的一種觀念:第一、事業教育是對所有學生的一 種課程,而非專為某些學生而設。第二、事業教育是一種連續性教育,從小孩入學 直至畢業後,都在教育的過程立中 o 第三、即使學生在高中畢業前離校,事業教育 亦將使其具有謀生的技能,以維持其個人或家庭生活的需要。 J (註四十〕

奎、事業教育概說之發展

甲、定義與界說 一九七 0 年代的初期,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州或地方股府為事業教育下定義、 立法、甚至給予財政上的支援。雖然它已經被廣泛的接受且在運作中,然截至目前 為 i上,尚未有被公認的唯一定義。侯依特(

Ken Hoyt

)說: r 事業教育會像其它

學教育概念一樣,各學設或各社區將依其運作計劃與需要來定義它。 J (詮四十一

〉由於美國學術界之開放作風與因地制宜之需,諸子百家對事業教育所下之定義、 所界限之要素和實踐的童心,難免有些差異,但基木精神均趨一致。按將目前最廣

為人所接受之定義析陳如下:

l 美國聯邦教育署在一九七四年所作之定義:

「事業一辭蓋指吾人一生所從事工作的總體 (the

Total ity of work )

,

,教育則涯指吾人學習經驗的總體。基於此二定義,我們可將『事業教育J 界定為

,→國入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有關工作世界的知能以及單備去從事此項工作的經驗總

(13)

美防事業教育之探派及其對.fi:閥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關民教育之放示 體。至於專業一辭賀龍涵著發展性的概念,它始自年少,繼續至退休期間。而21-\定 義中所指稱的教育,也非僅f局限於正式教育系統。雖然此定義立基於廣泛之礎石上 ,使其有較大的包容性,但並不是泛指人類的全體生活或個人對生活的所有憧憬。

J

(註四十二〉的確,此定義之出,讓人宛如在車水馬龍的車隊中或定義的大海裳 ,發現了真理的大道,因為有人以為事業教育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談而且無所不能 。 Z 侯依特I(

K. B . H oyt

)之定義 侯依特係著名的事業教育學者,在其專{Jt r 事業教育」中,對之作了如下之定 義: 「事業教育是一種公立教育與社會的整體努力,其目的在幫助每個人體認以工 作為導向的社會的價值觀,並將此種觀念日的品於個人之價值體系,使其在日常生活 中劍及顧及,俾使工作具有意義並補足個人之需要。 J (詮四十三〉此定義閻明專 業教育之童心在如何使人有效地適存於以工作為導向之社會。此外,各州及各教育學 會也對事業教育下了不少定義,所用之丈辭及解釋或稍有不同,但殊途而同歸。接 此以觀,

career

education 譯之為「事業教育」或j較為貼切、允當矣!

3. 一九七四年各州之州首席學校官員(

chief state schooI

officers) 所探 納之定義,如下: 「基本上,事業教育是一種教學策略,將事業發展的觀念鸝入教學的活動中, 以改進教育的成果。它由學術世界拓展至工作昕界,其範路;國蓋了孩提時代與個人 尚對社會有貢獻的生活時期。整個課程的領域包括了:自我的認知、對工作世界的 瞭解、廣潤的職業導向(專業或非專業的〉、選擇的工作群集(

selected cluster

〉探索、事業之預備、以及對經濟體系之暸權等。 J (註阿十四〉此定義係著眼於 課程之規劃。凡此種種定義,不勝枚舉。上述三者乃較有代表性者。 就在美國聯邦教育署發表其對事業教育之定義與政策性聲明時,一九七四年的

教育法案(

the Education Amendments of 1974

)第四百零六節的 PL93-380

條款中明白規定設立事業教育局、全國事業教育顧問委員會,並荒灘大量的經實去 發展和評鑑事業教育之成果。此法案之制定,使得事業教育之施行才有具體條文可 循。一九七六和一九七七年時,美國國會之參、眾兩院議員更加支持事業教育之思 潮,叉制定了一九七七年事業教育激勵法案(

the Career Educat ion Incent i ve

Act of 1977

)。這個法案詮釋事業教育為: r 事業教育是一種經驗的整合體, 此種經驗之組成係經由個人在學習和準備去從事工作中獲得,並將此屬於生活中的 部份經驗所孕育之工作價值觀與其它的生活層面(例如:家庭生活〉和抉擇傲連結 甘此定義說明了事業教育僅是人生面的某一部份,它以「工作」為歷程的童心。同 時,在此法集中文希望能經由事業教育之推行而消除「種族、性別、年齡、貧富以 及對殘障者之工作歧觀」。追至一九七八年,美國聯邦教育署叉修正它於七四年所

-

31 一

(14)

提之定義與聲明,此新的定義主張: r 事業教育是)種重整美國教育和廣幅社區的

行動和努力,它在協助個人汲取和應用所學之知識、技術和養成之態度,以便使得

『工作』成為他(她〉個人生活中有意義、有生產力和令人滿足的部份。 J (註四 十五〉由上述得知,定義的內容雖在修改,但其基本精神不變,只是隨著時代的變 遲,而特別強調某些部份,俾配合時需,以免定義太空泛,而流諸形式。 .乙、事業教育之基本概念與目的 上述諸定義中,我們可以對事業教育縷析出下列幾個基本概念,以便作更進一 步的瞭解。

1

r 為良好的事業生活做準備 J 將是各級教育系統的主要目標之一。 Z 每位數師應該閻明所授課程內容對學生未來事業發展之意義與貢獻。 1 對於抽象學科內容之教學應設法採取以職業為導向的經驗學習。 4. 事業準備是一種夜雜的交互作用,它包括了:工作態度、人際關係、對工作 世界木質之暸僻、對專業選擇之多樣認識以及實際工作技能之獲得等。 E 除教室外,家庭、社區以及工商企業界均是良好的學習場所。

a 事業教育是一種由幼到老(

frOm womb to tomb

)的歷程,人們可以彈 性地重返學按學習或工作世界。

1 事業教育是一種存在於各型教育體系內的基礎教學策略,它與文化傳遞、家

庭責任、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休戚相關。

a 學授對學生的事業發展肩負著無可旁貸的責任。

這些基本概念是學者侯衣特、女佛民(

R. N • Evans

)、馬金 (E.F.

Mackin

)以及晏剛(

G.L . Mangum

)等人苦心孤詣研討論底定者。(註四十六〉他們以 為一個成功的事業教育課程必需經由投內、投外人士的共同努力,而充分提供學生 工作的經驗是最佳的途徑? 遇來,對事業教育之倡說,褒貶互右,這是見仁見智之看法。如果能先了解其 目的,則所論將較為持平。炫歸納一些學者專家、美國聯邦教育署議及各州所公佈乏 要點,事業教育之主目標或為如下: 1 整合職業教育,普通教育與文法教育。 Z 增進人們對工作價值的體認。 a 將學校與社區打成一片。 4. 增進成人世界與青少年世界的聯繫。 5. 為終生學習(

lifelong

learnir單〉提供)架構。 6. 增強年青人和老年人之「能力 J '以發揮其潛能去選擇事業,使其工作和閒 暇之生活既豐饒且美滿。 經由其主目標之運作,學者們也陸續相信在事業教育施行之際,將有下列間接

-

32 一

(15)

美國改革是教育之傑源及其對我歐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故示 的正性社會現象產生。 l 降低中學及專科程度學生的報學率。 Z 降低失業率。 3. 改進人們對工作的態度。(消極變積極等〉 4 滅少暴力犯罪事件。 5. 誠少在兢業市場中的失敗機會。 6. 誡少年青人對社會和工作世界的疏離感(

al

i

enat

i

on

)。 1 瀛輕教育不當對個人命運的嚴重決定性。 a 增進在教育的歷程中應用所有社區資源的裕度。 a 增加學生的學習殼率和提高就業者之生產力。 既有目的必有結果,上面只是一些普遍性、全面性的教育期望輸入與輸出。若 能深入瞭解其各皺教育系統之期望成果,勢必將更為觸及問題的核心而撥雲見霧, 找到答案。底下將一一臨陳由學前至成年人繼續教育的直接性期望成果。 l 學前教育: 自我之認識、覺察他人和社會上的一些工作角色。 Z 小學教育(一至六年級)

:

自我之認識與確定、職業之認知、華礎技術之學習和習慣之養成、個人責任感 之認知、基礎文法技術之獲得、適應未來麗還之基本能力的培育。 a 初級中學(七至九年敵〉 基本工作價值和態度之習得、瞭解消費者經濟學、對某些職業群集知識與經驗 之認識、對個人興趣與能力之暸僻、高級文法技術之獲得、對文化責任感之樹 立、初步選定一喜好的工作群集。 是高級中學(九或十至十三年級〉 更進一步的作職業選擇、習得入門的工作技術、培育更高層次解決經濟與社會 問題的能力、學習嬴取工作的技術(唔談技巧、申請工作等)。 5. 大專院授 更精確的職業選擇、更高層次的知龍、管理或專業工作技術之獲得、社會責任 感之養成。 E 繼續教育 其它資格之獲得〈執照、資格證書等) ,進行一生事業當中的第二種或第三種 工作技能與發展休閒活動。(詮四十七〉 從上述的分析宴,我們不難明白事業教育並不是一種學科,它是4一種理念,必 需透過所有學科之共同努力才能共襄盛舉,使人們舉先學習生存之道(

Iearning

to 1 i ve

)、和學習如何學習(

Iearning to Iearn )

,爾後才能善盡謀生之道〈

1 earni ng to make a 1 i

vir也 〉。欲完成此三大目標,文非藉由事業發展之學理 一 33 一

(16)

不可。下一單元,將討論此學說之內容。

肆、事業發展學說

一、事業發展之階段與基本假定 促使事業教育思潮興起之另一因素,乃六十年代美國「事業發展 J

(

career

deveI Opment

)學理之推浪助瀾。輩學理為行動之準繩與礎石,事業教育思潮借此 學說為基底而融會互用,遂使其由一建構概念變為具體可行之事實。一般而言,事業 發展之學說將此理論歷程區分為下列數個階段:

認知期:認知自我以及事業的多種角色(

awareness of seI f

a吋 career

roles

)。 探索期:對自我及事業多種角色之探索。 認同期:認同事業中的某一角色。 車備期單備去從事某一種工作。 安置期:進入且執行其工作與職位。 評估與再循環期:評估對工作的適應與勝任,並預作從事故行換業之準備。 由此得知,事業教育之課程必需深深地與此歷程的各階~相配合才能發揮最大 之敷盒,二者相需相成,缺一不可。下列十項基本的假定(

assumpt i

ons) 可做為 二者關係的最好說明: 。 l 無論事業或教育皆敢自學前而歷經退休時期,所以事業教育縱貫吾人之一生 Z 生產力(

productivity

)不僅是工作的中心,也是事業教育的全面觀念。 1 由於「工作 J

(

work

)涵及有酬及無酬的活動,故事業教育非僅關心有酬 之工作。 4 由於今日社會的廣里與多樣性要求,事業教育論及工作價值觀的多元性,俾 協助個人回答: r 為什麼我應該去工作? J 諸如此類的問題。 5. 個人之事業與教育皆是連續性的而非片斷的。 a 事業教育是為全人類而設,無男女、老幼、種族干宗教、貧富、殘障、聰愚之 間j 。 1 事業教育之社會目的,乃在協助吾人發展工作之意顧,獲取工作之知龍,從 事對社會有益且令人滿意之工作。 a 事業教育之個人目的,乃使吾人生活中之工作成為必然且有意義之事。

a 保障個人擇業之自由以及協助個人做事業抉擇是事業教育之核心工作,而抉擇

一 34 一

(17)

美國事業教育之探源及其對我國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敢示 乃某歷程之暫時終結行為。 10. 除了正式的教育系統外,社會上的許多有識之士皆樂於且勝任事業教育之推 行工作。(註四十八〉 我們可以根接這些基本之假定而了解二者之相互性,故有的學者認為事業教育 、事業輔導、事業發展本為一體,交互運作,不可稍有興離。 二、事業教育與事業發展學說奠基關係

事業輔導之說(

career guidance

)源自職業輔導(

vocationaI guidance )

'其之改頭換面,乃受事業教育興起之激盪。二者之正式具有法定關係,學者認為 肇因於一九六八年的職業教育法修正案。美國聯邦教育署技術職業教育局之示範計

劃小組的備忘錄曾寫道:

「早期的各種努力,以便嘗試去構建一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的事業教育模式, 係根植於許多事業發展學理(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的研究報告。 J

(

註四十九〉此官方聲明的敘述,終於確立了事業發展學理之地位,它的目的係在協 助吾人作職業抉擇。至於美國輔導學說之起,淵諒流長,不在本文範圈。摸諸其學 i匠,義理繁多,亦難以詳論全貌,本文後節僅斂其棋概供作參考。考此技術職業教 育局示範計劃小組之設立,是由六八年的修正案中明文列款設立的,其目的在推行 許多事業發展之計劃,以期融入職業教育之範疇中。 三、事業發展學說之模概 事業發展之理論與模式之分類,各有派別。學者歐室主波(

S. H .0

s

i

pow

)歸 納為:科本質因素論(

trait factor theory

)、口社會模式論、臼自我觀念論(

self

-c ∞cept

theory

)、的人格論以及事業發展。(註五十〉札克里阿(

S. J.

Z accaria

)將其分為: E寸本質和因素論、白精神分析論(

psychoanalyt ic

the-ory

)、白社會論、制需要論。(詮五十一〉克萊斯 (J.O.Crites) 叉將之分 為 :H 2fs:質因素論、口決策論(

Decision

Theory) 、的社會論、個心理論、由發

展論、的機遇論(

accidental theory

)、的經濟論 (economic

theory )

(註 五十二〉此外,托伯特 (E.L.Tolbert) 更提出了存在論(

Existent ial

Theo-ry )

0 (註五十三〉赫爾(

E. L. Herr

)及克萊馬( S.H.Cramer) 也提出情

境論(

S i tuat i onal Emphases)

(詮五十四〉。上述各種細分之理論,各有其一 脈相貫之學說、賞驗與例證。姑且不論其內容為何,密契蘭等人(

A .M.

Mitche 口

,

et. a 1.

)認為屬於非心理因素方面的學理忽視了個人的內在狀態(

internal

st 位 es ),而心理方面的學理也忽觀環境因素的重要性。(註五十五〉因此,他 們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

S ocial Learning Theory

)和事業決策之說。他們強 調學習是經由觀察(

observat i on

)和賞際運作的經驗而來,所以個人對事業的決

(18)

師大學報第二十八期 策是一種終生歷程的累積行為,它受到憫,.和社會的諸種因素所影響。例如:一個

人在人生某一階役的事業抉擇是受其天賦資質、本能、環境條件、機遇、工作技能

和鼓雜的學習經驗之交互影響而產生的。(詮五十六) 無論上述這些學說之異同盟叫可,或其著眼點何在,它們共同的基*宗旨乃在協 助吾人去發展一合適、有目標且有意義之事業。下列幾個基礎問題或為其行動中心 方案,使吾人暸解: 1 我是怎樣的人?

(Who am

.1

? )

Z 我具有何種身分或能力?

(

Wha t a m 1

? )

a 我將往那個方向去努力?

(

Where am

1

goi

嗯?

)

4 我如何去達致目標?

(

How arn 1 goi ng there

? )

欲回答上述之問題,我們可藉由心理測量的工具來供給某些訊息,也可出自身 的學習而體認到。例如:智力、性向、興趣、人格、價值觀、工作之期望、經驗法 則、以及木身之能力等。是故,事業發展與抉擇是一讀雜的交互作用歷程,吾人必需 隨時隨地知曉自己、訓練自己才能適存於這五彩繽紛的多變世界。

然而事業發展是不是等於個人的全體發展(

h'u

,

man development

)呢?吉伯 森(

R. L • G i bson

)和密契蘭(

M.H. Mitchell

)以為事業發展僅是與全人類有 關的發展中的某一部份。社會發展(

soc ia 1 deve 1

Op

ment

)、身體的發展 (phy­

s i ca I deve Iopment

)以及教育的發展均各佔一重要的層面,而且彼此亦互為相關 、互為影響。(註五十七〉由此可見,事業教育亦非涉及人類的全體活動,其主要 的直接目標在協助吾人適宜地生活在工作的世界裡,從而間接促進社會之和諧與人 類之進步,而此崇高宗旨,亦是其它層面教育之極致目標,非事業教育之專有也。 個人之發展因其才智之不同,故發展之結果也不一定全然一樣-k 何況,心理的 因素、社會的因素、政治和經濟的因素瞬息萬變,個人受教之程度以及機遇也難有 雷同。是故,我們必需強調個別差異的發展,而予以特臻的輔導。事業教育基於此 項原則,也必需能「因材施教、因時制宜 J '才能使事業輔導結果不僅有教能且有 教率。 四、事業教育之運用模式 藉由職業教育之歷史架構與事業發展理論之依碟,七十年代初起,事業教育之 發展如雨後春筍,一片生機蓬勃。截至一九七五年的五月,五十個州都有事業教育 的發展模式與示範計劃,在一萬七千個地方教育機構中就有五千個已有自己的事業 教育課程活動。所有這些模式與內容均汗牛充練,難以戰斂,僅扼要敘其重要數者 以為參考。 一九七一年專業教育之創始年,業國聯邦歡育署會以一干五百萬糞元的經費來 進行四個專業敬育的實驗擴式,迫至一九七三年八月,連盛模式格按國家敬育部 C

-

36

(19)

-美國 !JJ 業教育之傑源及其i'H~1對延長以職業教育為 k 的國民教育之敢示

Nationa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所探行。(註五十八〉站將此間種模式扼

要說明如后:

L 學股本位(

schooI

-based) 模式或稱綜合事業教育模式(

comprehensive

c areer educ at i On mode 1

)此模式係四個模式中最司主要的一個,也是美國聯邦

教育署最感興趣的。共涉及一一五個學設、四二 00 位教師和行政人員以及八五 O 00 名學生的努力。其目的在發展由幼稚園至十三年級的事業教育系統,俾幫助學

生村(故事業選擇的綜合認知,口了解在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中之自我,臼培養個人

之特質與品格,倒了解教育與工作世界之關道,的獲取就業與繼續深造乏能力。(

詮五十九〉

Z 雇主本位(

employer-based

)或稱經驗本位(

:experience- based

)之模 式:此模式之主要目的,係藉由工高企業界及社區之支持與合作,以按外合作之計 劃方式,使十三到十八歲(

teenage

)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習得職業知識與技術 '而學按僅負責相關知識之授受與訓練。此種方式之年限,以一年為期。一九七四

會計年度,美國國家教育部視此模式為第一優先,因為它使教育對工作世界的適切 性增加,而學生也更能適材適所地去工作。(註六十〉

3 家庭及社區木位(

home - COmmUn i t

Y 一based )之模式:此模式之目的,係 以家庭或社區為學習中心,運用電視、無線電設備以及社區的事業服務站(

career

clinics

)等教育傳輸系統(

delivery systems )

,以訓練十八至廿五歲成年人

之事業能力。此種方式之教學,大眾傳播扮演著成"YJ與失敗的關鍵角色。(註六十

4. 僻遠地區及住家本位(

rur

a.

l-residentiaI -based

)模式:此模式之目的,

係將那些貧閥的鄉村居民的家庭予以遷徙至訓練中心,對家庭的每一成員予以照顧 、教育,並授予工作之技能,俾改善其整體生活。此計劃之居住區可容納二百餘戶

人家作為期六至十八個月之訓練。這種模式的事業教育幫助了六個較偏僻的州的居 民:俄悽明州 (Wyoming )、蒙大拿州(

Montana

)、愛達布州( Idaho) 、北 達柯達州(

North Dakota

)、南達柯達州(

S outh Dakot a

)及那布拉斯加州(

Nebraska )

0 (詮六十二〉 上述四種模式為告,州或各學區提供了基本的架構,有的予以各個運用,有的將 之綜合融賞。大抵而言,美國事業教育之椎行,以中、小學為熱烈,高等教育之反 應最為冷淡。(註六十三〉為了推行事業教育,美國聯邦教育署乃率先於一九七一 年發展出十五個職業群集(

occupationaI clusters )

,每一職業群集中均由性質 相近之職業所組成。事業教育課程之發展,係以此為架構,室主分述如下:

L 商業興辦公哥哥務(

Busines3 and Office )

Z 行銷與分配(

Marketi

ng

and Di st

ri

but ion )

3. 過訊與太眾傳播 C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

一 37 一

(20)

師大學報 第二十八期

4. 建築(

Construction_)

5. 製造(

Manufacturing )

a 運輸(

Transportat ion )

1 農高興自然資輝( Agr 卜 Business

and NaturaI Resources )

a 海洋科學 (Marine

Scí ence )

a 環境控制(

Envi romentaI ControI )

10. 公共服務 C

Public Servíce )

11.保健(

Health )

12. 運動與娛樂 C

Hospitality and Recreation)

13人事服務 (PersonaI

Services)

14. 藝術與人文(

Fine Arts and Humanities )

15.消費與家事教育(

Consumer and Homemaki ng Educat i on )

(誼伏f個) 此群集課程之實施以在中學為最普遍, c 註六十五〉但亦受到不少批評,因為 各叢集內之職業或工作(

Job

)時有相互重疊之處,所以各州在探行之際,多做一 些因地制宜之修正。

恆、事業教育之意義及其對我國延長以職業教育

為主的國民教育之啟示

藉由歷史之探源、理論之分析,我們得知事業教育之倡行,其來有自,既順乎 時代之潮流,也符應人民所殷切期望者 o 語云: r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j 站將其 意義摘述如后,期能禪盆國民教育之施行。 一、事業及事業教育之意義 「事業 J 一辭在七十年代之後,具有廣菱之包容性與多層性。誠如美國學者專 家之言,事業泛指吾人一生經驗之總體,它以「人」為中心,以「工伴世界 J 為導 向,以「經驗累積或拓展」為方法,以「生命」為歷程,以「生活」為舞台,以「 生產力 J 為運作之目標,以「成功地適存」於變遷的世界為結果,而其整個運作文 靠「再接再勵 J 之力行哲學一一 蔣公中正之真知灼見,俾歷久而彌堅。 反觀,國人受傳統農業社會觀念之影響,對於事業一辭,往往認為是大人物之 行為,或著眼於「立德、立言、立功 J 的高標準、大成就。以致有些人往往妄自菲

薄,不求上進。近世,更受經濟發展之影響,在「社會報償」與「經濟報償」的雙

重壓力之下,人心變得更為身利, r 出人頭地 J 之說才是事業的表徵,金錢與地位

腐蝕了古老的淳模美德,是以欲「改造社會風氣 J '必先由心理建設著手。而重新 樹立國人對「事業 J 一辭之看法,更有其必要,茲將事業一辭之涵義條列如后: 一 38 一

(21)

三C 豆月 4ïZ~立 t1 之踩油;(&JU]f.Q協延長以職業教行為主的國封 ~X η 之以示 L 事業非僅指甲一職業, r 職業從事」為事業之開端。一個人一生中的事業可 以包含許多不同的行職業,在每一行職業中也可以轉變工作。 2. 事業非僅指右酬性之工作,它與副業、家庭、甚或公民的角色息息相關。例 如:學生也是事業的內涵之一,因為他為工作預作準備,是與工作有關之角色。 1 事業是一連續的過程,必須靠「力行哲學 J 去對踐。 4. 事無「大小」之別、業無「貴賤」之分,只要所作所為能對社會具有「生產 力 J '即是一種只-獻。 5. 事業是一種由經驗孕育而出拘行為與態度,成功或失敗,並非事業之成效指 標,其結果端在個人經驗是否充質,行為與態度是否改變。 6. 事業之抉擇乃個人依憑其能力、性向、興趣等諸因素而定,金錢之酬勞與他 人之壓力意見,非為主要決定因素。擇業之日出,是個人之權利也是義務。 1 事業之經營,不但要使日己生活得更為充實與糊足,也要使自己成為社會上 有用且有益於人群的份子。 觀乎上述, r 事業教育」乃一種教育人民從事事業所需之經驗、知識、技術與 態度、觀念之有意義的文化活動,使個人在瞭解自我和工作世界之際,能認同、選 擇、規劃和準備工作及其它相關的生活角色。其臼的不僅要使「人盡其材、材盡其 用 J '且和其它教育目標共為「天下為公」之大同世界而戮力,其主要特質如下: l 事業教育是一種新觀念,一種改革教育的策略,而非一門新的孽,科,或教育 改革的萬軍丹。 Z 事業教育並非新的職業教育,乃欲統合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而怯除二者鴻溝 之努力。 1 事業教育是一種關係由幼見以致個人退休後之教育活動,而不論受教育者之 任何背景,皆為其服務之對象,強調立起點之平等。 在事業教育乃在統合教育系統與工作世界,使個人能在此二體系內運作白如(

open entrance and exit

)。

5. 事業教育之日的在增進個人之自我質現與社會意義,非僅塑造一「生產人 J

'而是「文化人 J

0 a 事業教育之施行有賴學授、工商業界、社會人士、家長、學生以及各級行政 人員之配合。 7. 事業教育並非涵蓋所有的教育。 a 事業教育注重教育的多元性及完整性,乃欽在現有的學科上融蓋章( infusi ∞ 〉事業之概念與知能,而非增加教材內容或另起爐釷。 9. 專業教育注重個人之連續性與整體性之成長與發展,使個人得以繼續升學或 從事行職業工作,強調個人健全的自由發展。 10. 事業教育必須與事業輔導(

career guidance

)相配合,個人才有事業發展

-

39 一

(22)

之能力與方向。 在明瞭二者之關係後,如欲探擷其精義,則必須先「審時度勢」考量中美兩國 國情之差異、制度之不悶,才能鞭辟入宴,擷長補徑。 二、我國當前教育的一些問題 台灣在過去卅多年中,經濟的快連成長,不僅在我國歷典上空前未有,在當代 各國中,亦屬少見,吾人得以引為自豪。然而經濟之快速成長,在世界全面經濟不 景氣與保護主義高漲的氣氛中,已經亮出紅燈。而科技之日新月異,亦使我國面臨 工業技術之轉型期,遭遇突破「科技瓶頸 J 之困擾。另一方面,社會文化與經濟發 展產生失調現象,學非所用者日漸增加, r 人求事、事求人 J 之串串隙頻增。青少年 之犯罪率也節節上升,暴力型態趨向極端 o 諸此困擾,教育問題,首當其衝,是以 有延長義務教育年限與型態之必要。古人云: r 衣食足而後民知榮傳。 J 誠哉斯言 !故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之國民教育為一正確的方針。然欲其止於至善,必需多加 討論、觀摩與借鏡他國之長處。 蔣公中正曾經指出,過去的學校教育弊病是由於「升學主義 J 、「形式主義 J 、「孤立主義 j 的流毒。(註六十六〉是故,學生缺乏氣質之變化、品德之胸洽, 教育形成一種裝餘,學生缺乏適應這變動社會的求生能力,從而教育不僅與實際工 作脫節,亦且與社會生活相孤立。領袖之言,正不也爐驗今日教育的寫照嗎?在文 憑至上、學位第一的呼聲下,青年學子「三更燈火、五"更雞 J 的苦讀,為了是要升 大學,致有「來來來台大,去去去美國 J 之議,而到了異鄉,能夠成功的,僅是放 山上的一靜角。多少人流浪在外,有家歸不得;而所謂「儲備在外之人材 J '雖知

「故國祇在自雲間 J '多少人叉能夠「千仰崗頭一振衣 J 返鄉貢獻所學呢?至於那

些未能順利升學的,若無一技之長,何來工作?而就業者是否能滿足現況呢?反觀 ,我工業技術及工業職業教育所培育之基礎人才文如何?根接行改院經建會人力規 章1 小組之研究報告指出:份由於過去對工職教育之規劃未臻鎮密,以致形成結構。性 人力供需失調現象,部份工科畢業生就業困難,而企業界去。叉難找到所需之技術人 力。口普通高中濫設工科,不僅師資設備不足,學生技術水準更是偏低。臼由於技 術職業教育一貫體系之設立,工職學生竟也放棄就業機會,一眛升學,與工職目標 逕相停逆,且不利基層人力之培養。(註六十七) 上述所論為今日教育之弊病,欲革新除舊,自需痛下針眨,對症下藥。 三、將事業教育觀念詮入我國國民教育之可行性 滿清末造以來,西洋科技與文明不斷在銳簣,此種衝激亦不斷影響吾國之國計 民生,在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J 之原則下,擷取歐美學說之精羲,乃成必然之

現象,惟必先「知己知彼 J '聽幾免於「移桔為根 J 之病。夷考現時社會,在數千

一 4。一

(23)

美國耳其業教育之探波及其對我國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敬育之敢示 年農業社會哲學之長期黨胸下,人們習於「安土重還」。以教育言,教育法案之制 定、修改,課程標準內容之修訂以及其它種種措施,均探「事後原則」的補救措施 ,既未有先見之傲,也慢條斯理的慎定大計,循至教育發展遠較經濟、科技之發展 落後,也與社會變遷相脫節。 然而在自動化之沖擊與資訊科技之震攝下,國人亦日漸暸鯉「求新求變 J 的時 效性。因循苟且,只會使我們與已開發中國家的各種差距加大。證操顯示,日本已 有全自動化的工廠利用機器人(

Robot

)生產電器產品,或擔任工廠中的焊接、噴 漆、搬運與裝配等工作,日本供應西方世界百分之七十的機器人。公元兩千年峙, 機器人將取代三百廿萬勞動人力,但根攘美國密西根州之全美機器人協會所傲的估 測,此新興行業將雇用一百萬人。(註六十八〉是以,教育若能在配合時需之際, 也預做前膽性工作,將是「劫德圓滿」。近年來政府對教育之改革,也亦步亦趨。

例如:教育部「改革大學入學考試」方案已擇善而定,國民中學興高級中學之課程

標準正在實驗修正中,而空中大學之設立也在次第進行者。至於教育的傳輸系統, 有在學設內者,也有在投外進行者。例如:社教中心、青年活動中心、各區之職業 訓練機構等,以及利用電視、收音機、微電腦等電子器材。最重要的,就是在政府 之重觀下,學投輔海工作已為職業輔導立下基礎,更為事業輔導開創契機,為事業 教育鋪下藍圖。行政院青輔會及其所屬之各單位,似乎早成為學生由教育轉入工作 世界的良好過渡機構。凡此種種說明了事業教育觀念在吾國移植之可行性。惟吾國 工商企業界對教育事業之支持向來被動,而欲在目前僵化、固定的教育體系及制度 中有所突破,似乎亦甚缺乏彈性。然時勢所趨,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已 在所必行, r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的先例,使我們寄望於其施行之際能考慮下列 諸因素,避免重蹈美國教育之覆轍。 l 國民義務教育中職業教育法案訂定之必要:以美國為例,每一種教育政策之 推動,均以「法案」為原動力。 Z 以行股命令或立法來促進社區、工商企業開與教育系統乏緊密連繫。一方面 需顧及其生產力,一方面也不可使學生淪為「廉價之勞工 J 學設成為「職業介紹 所」。 3. 職業學位與普通中學之課程整合或跨投選修課程制度之設立。誠少必修科目 ,規定學生有主修及副修之領域。蓋主f害者,乃學生從事立即繼續升學或畢業後就 業知能之修習,而以副修課程作為「變遷」之預備。 4 在學生的生活輔導中加強事業輔導之工作,例如:將自我之認識與工作之認 識相結合。 E 職業教育之對象應無分男女、錢障及年齡之分,以符合「教育機會均等」之 公平原則。 a 培養學生積極的工作價值及良好的事業道德。

-

41

(24)

-1 課程之發展,應兼顧基本知識之學習與對事業之相關性了解。其型態無論為 單位行業訓練、學徒式制度、或階梯式職業群集之教學,應使其互通有無,互有關 連,俾使學生能轉換其修業計劃 o a 鼓勵或明定企業界參與教育政策之制定、修改。 且為教師提供進修及學生假期工作之機會。 10.注重個別差異並提供個別發展之機會與模式。 11.使整個職業教育之範疇與各級教育體系有連貫性與一致性,俾讓學生有所遵 循。 12.使教學內容典人生之其它生活面相關連。

13. 加強就業安置與追院調查(

f

o.Il

ow-up

study )

,調查之方式可為抽樣性

或全體性、縱貫性或橫剖面的研究,以定期或不定期之方式進行。 14. 宜仿傲「大學入學考試改進小組」之設立,成立一全國性的職業教育改進委 員會,俾分別進行系統之規劃與改正工作。 15. 均衡全國職業教育系統之設施,除非困地制宜外,應使偏僻之學設獲得充份

之經費與人力之支持。

16. 職業教育、職業訓練與職業輔導機構應密切配合,形成一整體,而非獨立之 單元。 17.說明事業與職業之異同,使學生體吉思工作之必要與事業之神聖。 18. 強調事業教育是持續不斷之歷程,職業教育僅為此歷程中之某一階設。 19.學鼓應授與學生廣泛之基礎知識,使學生具有廣博之工業知識背景,宜考量 群集課程在我國實施之可能性,俾對職較設科規劃有所調整,以應時需。 20. 職業訓練應輔助職業教育之推行,學生於畢業後若欲改行換業,可至職訓機 構學習專精技街。 21.嚴格規定企業界對員工施行「職前 J 或「在職 J 訓練,以補學t史教育之不足 c 垃強調個人的事業規劃(

career planning

)工作,以適應變遲。 總括而言,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之國民教育為我國教育典上之新紀元,它並非 對整個教育系統作一改弦易轍,而是順應世界教育改革之趨勢,發揮教育改造社會 、服務人群之功殼。於此,吾人冀望美國七十年代興起之事業數育運動之推行成效 ,能作為借鏡,故析論其始末與學說之精義,條列上述諸參考意見。叉鑑於兩國有 相異之民接習性、不同的地理環揖與政經背景,拙文之見,若有不當,向祈先進賜 正。 五、結論

-

42 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334” Web Bulletin, Education Bureau, H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that is produced by the second type of transfer, transfer of principles, is dependent upon master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 order for a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Education Bureau Exhibition of Student Visual Arts Work 2018/19 初中 Junior Secondary 銀獎 Silver Prize. 青蛙的池塘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HKBUAS Wong Kam Fai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