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修定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修定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歷史教育第 15 期 2009 年 12 月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

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

上的應用

陳豐祥

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自 1956 年發表以來,一直是 國內歷史學科課程發展、教材教法和教學評量的重要依據,影 響極為訴遠。但有關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隨著認知心

理學的快速發展,已在 2001 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正。為使國內歷

史教育能夠適時同步的掌握新理論、新方法,本文首先針對布 魯姆認知領域教學目標新修訂的理論內涵,包括知識向度與認 知歷程向度進行深入的分析討論;接著以近年來大學學測及指 考試題為例,藉由其中蘊含的認知教學目標、歷史教材內容、 歷史思維特徵'評估其理論內涵在歷史教學上應用的可能性。 分析的結果顯示,大學學測及指考試題,僅能落實部分新 修訂的布魯姆認知教學目標,對於「程序」、「後設認知」知 識向度,以及「評鑑」、「創造」等認知歷程向度,事實上仍 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然而,近一步檢視近十多年來圍內實施的 九年一貫課程、八四課程標準及九五課程暫綱,可以發現其中 有關課程目標或教學方法建議,大致都與新修訂布魯姆認知教 學目標若合符節。顯示國內歷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課程目標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兼~主任

(2)

2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版景,確有其 l正確性、合開性。 lAl 此,凡是關心國內歷史教育 的學者專家赴各級教師,若能深入,掌握新修訂布魯姆認知教學 H 標的理論內涵 'It.充分應用到黑史教學中,相佢必能有效提升 教學品質,落實歷史教育改革的廿標。 關鏈詞:布魯姆、認知教學目標、知識向度、認知歷程向度 。­ q

(3)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3

壹、前言

認知教學目標是指學生學習知識的結果。白布魯姆(

B.S.

Bloom) 等人於 1956 年首先提出教育目標分類 (A

taxonomy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s) 以來,國內學者即不斷有專文評介, 1 教育

當局也積極推廣應用。因此,近數十年來,布魯姆等人有關認 知、情意和技能領域的目標分額系統,幾已成為教學目標的共同 語言;其中的認知領域教學目標,更提供了各學科課程發展、教 材教法、教學評量、編製試題的重要依據,影響至為深遠。 由於布魯姆等人認知理論的推廣應用,其他教育領域的相關 學術也隨之蓬勃發展。其中,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卻引發不 少學者對社魯姆認知目標分類系統的質疑,特別是針對綜合、評 鑑等高層次目標的階層性是否合理,不斷呼籲應予重新檢討。此 後歷經多年的研究討論,終於在2001 年由 Anderson 與 Krathwohl 等人共同出版了〈學習、教學與評量分類: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 的修訂>

(A taxonomy of learning

,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

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一書,針對舊版中的知

識分類及認知層次,都作了大幅修訂。 新版布魯姆認知續域教育目標分類系統出版後,國內雖已有

學者撰文介紹, 2但該分類系統如何應用到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

l 如黃光雄等譯. {認知領域目標分類} (臺北:復文書局.

1983)

;邱淵等 譯. {教學評量}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1989)

;郭生玉. {心理與教育測 驗} (臺北:精華書局.

1990

)。 2 如葉連祺、林淑萍. <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 • {教育 研究月刊} •

105 ( 2003.1)

.頁 94-106 。李宜玫、王逸慧、林世華. <社會學 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解譜一由 Bloom 教育目標分類,~統(修訂版)析之> •

(4)

4

陳豐祥 產史教育第 15 期 教材教法、評量試題中,迄未有人進一步撰文論述 o 鑑於舊版布 魯姆等人的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早已廣泛影響歷史教學,而近年來 在教改浪潮推波助瀾下先後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與高中九五課 綱,歷史教師勢需有新思維、新觀念、新方法以為因應;新修訂 布魯姆認知目標的分類設計,能否配合教改發揮既有的功能,是 頗值得關切的問題。因此,本文擬深入分析新版布魯姆認知教學 目標的理論內涵,並將之應用到歷史課堂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 和評量試題中,藉此評估其在歷史教學上實踐的可能性 o

貳、新舊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架構比較

1956 年出版的舊版布魯姆認知目標分類系統可分兩大部分, 一是知識(

Knowledge)

,一是知識的能力與技巧 Clntellectual

abilities and skills)

0 ,-知識」是指學生在單元教學之後,對於基 本學習內容的回憶或識別,譬如背誦或熟記一連串的材料,從瑣 碎零散的事實、術語、慣例、原理、原則以至全部的背景、過 程,都要求熟識於記憶中,成為正確的資料。至於「知識的能力 與技巧 J '是指學生能夠把握學習內容(教材知識)的意義,進 而將之內在化( internalize) 、系統化( systematic) 成起本身獨立 具足並能加以運用的能力和技巧。這種知識的能力和技巧內含 5 個類別,即「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 鑑 J '連同基本學習內容的「知識 J '合計其 6 個額別。 檢視舊版布魯姆認知目標的 6 個類別,其組織結構是依據一 種由簡單到複雜,從低層次到高層次,且彼此之間具有內在關連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

17 : 2 ( 2004.9)

,頁 1-34 。李坤崇, {教學評 量} (臺北:心理出版社,

2006)

,頁 31 闊的。

(5)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土的應用

5

性的理論體系。其中,知識是此一結構的基礎;理解則因知識的 領域而產生,所以理解的能力高於知識的層次。其次,知識的應 用必須以理解為前提,不能理解的知識,當然無從應用;而且, 即使能夠理解也未必知道如何應用,因此應用的能力明顯高於理 解,且涵蓋理解的能力。再次,即使知道應用知識,難免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無法對知識的內涵結構進行分析,顯然 分析的能力較應用的能力複雜。再進一步說,學生即使有分析事 理的能力,卻往往不知如何將零散分解的各種要素加以整合,故 「綜合」的能力不僅高於分析層次,而且也涵蓋了分析的能力。 至於在認知目標領域中層次最高、能力也最複雜的「評鑑 J '是 指依據某種指標對事理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其中涵蓋了知識、 理解、應用、分析和綜合五個類別的能力。 由上述的分析說明,可知舊版布魯姆的認知目標類別,從最 基本的知識逐漸往上發展到最高的評鑑層次,在整體結構上呈現 出螺旋形且具有層次性與連續性的特色。如再進一步細究其各大 額別的內在結構,可以發現除「應用 J ~.類外,其餘各大類依行 為目標的性質又分為若干中類;部分中類又再細分為若干小類,

形成如表 l 的內在結構。 3

3 陳豐祥. <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 (臺北:學生書局.

1994)

.頁 19­ 68 。

(6)

6

陳豐祥 表 l 舊版布魯姆認知目標內在結構表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大頭 中 要頁 主頁 知識 1.

10

特定知識的記憶

l.l

l

術語或專有名詞 1.

00

1.

12

個別的事實 1.

20

處理特別事物方法的 1.

21

慣例 知識 1.2

2

趨勢或順序 1.

23

分類 1.2

4

指標 1.2

5

方法 1.3

0

一般及抽象知識的記憶 1.3

1

原理與通則 1.3

2

理論與結構 理解

2.10

轉換

2.00

2.20

解釋 i' 推論

.

2.30

應用

3.00

分析

4.10

要素的分析

4.00

4.20

闢係的分析

4.30

組織原理的分析

5.10

表達獨特信息的作品

5.00

5.20

擬定研究計畫或實施 方案

5.30

抽象關係的建立 許鑑

6.10

依內在證據作判斷

6.11

依內在準確性作判斷

6.00

6.12

依內在一致性作判斷

6.13

依內在準則作判斷

6.20

依外于'i:~則{午,判斷

6.21

與相關事物比較作判斷

6.22

運用既有的準則作判斷

6.23

依自定的準則作判斷

(7)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7

舊版布魯姆認知目標公布後,雖然各方面應用廣泛,影響深

遠,但也不斷遭到學界的質疑和批判。 4尤其新近學習理論的發展

大多強調主動( active) 、認知(

cognitive

)和建構歷程

(constructive

process) 的學習,認為知識不是客觀存在的絕對真 理,而是由學習者依個人主觀經驗建構而來;傳統教學的流弊即 在遵循刺激與反應的模式,只重視學習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5受 此學術風潮的影響,新版布魯姆的認知目標進分成「知識向度」

(knowledge

dimension) 和「認知曆程向度J

(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 兩大系統。知識向度是將知識進行分頭,以便教師能 夠掌握「教什麼J

(what to teach)

;認知歷程向度則在引導學生 保留( retention) 和轉移( transfer) 所學的知識 o 就知識向度而言,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將學生學習的知識分

為事實、概念、程序和後設認知四大類,各類知識之間具有內在

的關連性和層次性 o 如概念知識涵蓋事實知識,程序知識包涵事 實和概念知識;各類別知識又一再細分成幾項次額別知識。如表2

所示。 6

4 葉連祺、林;在1 萍. <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頁呵。 多參閱甄曉蘭、曾志箏. <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趣與應用>• ~國民教育研究學 報}

3 ( 1997.6)

.頁 180 。

。參閱 Anderson, L.

W.

,

&

Krathwohl

,

D. R. eds.

,

A

taλonomy

for

learni嗯,

teaching

,

and assessing: A revison of Bloom '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Y

.

Longman

,

2001)

,

(8)

8

陳豐祥 表 2 2001 年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的知識向度結構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主題別 次類別 AA. 術語或專有名詞的知識(

knowledge of

A.事實的知識

terminology)

( factual knowledge)

AB.特定細節或要素的知識(

knowledge of

special details and elements)

BA.分類和類別的知識(

knowledge of

classifications and categories)

B.概念的知識 BB原則和通則化的知識(

knowledge of

(conceptual knowledge)

principles and generalization)

BC.理論、模式和結構的知識(

knowledge

of theories

,

models

,

and structures)

CA.學科特定的技巧及演算知識

(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skills

and algorithms)

t

.

C.程序的知識 CB. 學科特定技術和方法的知識

( procedural knowledge)

(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techniques and methods)

CC.決定何時使用適當程序的規準知識

(knowledge of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when to use appropriate procedures)

D.後設認知l的知識 DA 策略的知識(

strategic knowledge)

( meta-cognitive)

DB.認知任務的知識,包括掌握適當背景

脈絡與情境的知識 (knowledge

about

cognitive tasks

,

including appropriate

contextual and conditional knowledge)

DC 自我的知識(

self-knowledge)

就認知歷程向度而言,基於建構主義學習(constructivist

learning)

的觀點,其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新

版布魯姆認知目標將認知歷程向度分成六個主額別,各主額別又 各細分成若干次類別;而且異於舊版的名詞語態,各主、次類別

(9)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9

均以動詞語態說明其認知歷程。同時將舊版的「理解」、「綜

合」層次改為「了解」、「創造 J 其順序則調整為「評鑑」、 「創造 J '形成漸進複雜的階層性結構 (increasing

complexity

hierarchy)

,與舊版的累積性階層結構(cumulative hierarchy) 明

顯不同。茲將新版布魯姆的認知歷程向度內容表列如表3 0 7 表 3 2001 年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中的認知歷程向度 主類別 次類別 相關詞 1.記憶 1.1確認 確認(

identifying)

(remember)

( recognizing)

1.2回憶(recalling) 控尋(

retrieving)

2. 了解 2.1 說明 釐i青( clarifying) 、釋義

( understand)

( interpreting)

(

paraphrasing) 、陳述

i,1

(\ representing

σ 、/、P 、 志'I'自守 譯

( translating)

2.2 學例 舉例說明( illustrating) 、例如

( exemplifying)

( instantiating)

2.3 分類 分類( categorizing) 、歸類 (c1assi秒ing)

( subsuming)

2 .4總結 摘要( abstracting) 、建京通則

( summarizing)

( generalizing)

2.5 推論 推斷( extrapolating) 、歸閃於

( inferring)

(

interpolating) 、預測

( predicting)

2.6 比較 對照( contrasting) 、類比

( comparing)

(

mapping) 、配對 (matching)

2.7 解釋 建構( constructing) 、使用模式

7

Anderson

,

L.W.、&

Krathwohl

,

D. R. eds.

,

A

taxonomy 戶r

learning.

teachi嗯;

and

assessing: A revis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

pp.67-68

(10)

10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主類別 次類別 相關訶

( explaining)

(models)

3 應用 3.1 執行 進行(

carrying out)

(apply)

( executing)

3.2 履行 運用( usi月)

( implementing)

4. 分析 4.1 辨別 區別( discriminating) 、分別

(analyze)

(differentiating)

(

distinguishing) 、聚焦

(

focusing) 、選擇(

selecting)

4.2 組織 尋找( finding) 、連結

( organizing)

(

coherence) 、概述(

outline)

剖析 (passing) 、結構化

( structuring)

4.3 歸因 解構( deconstructi月)

( attributing)

" 5.J于鑑 5.1 檢查 協調(

coordinating )

~檢視

( evaluate)

( checking)

(

detecting) 、監視

(

monitoring) 、施測(

testing)

5.2 評論 判斷 (judging)

( critiquing)

6. 創造 6.1 盟釀 提出假設(

hypothesizing)

(create)

( generating)

6.2 規劃 設計(

designing)

( planning)

6.3 製作 建構(

constructing)

( producing)

運用知識向度和認真[J歷程向度設計而成的雙向細甘表,如表4 所示,自可以置入教材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評量,方便教師連結

8

Anderson

,

L.

W.

,

&

Krathwohl

,

D. R. eds.

,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

and

(11)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渴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11

教材、敦法和評量以落實認知領域教學目標。然而,若要有效運 用新版的雙向細目表,必須先能掌握知識向度和認知歷程向度的 目標分類意涵。因此,以下擬針對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中的知識 向度和認知歷程向度,分別討論其分類結構的軍涵並各列舉實例 以為說明。 表 4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目標雙向細目表

!品FTT

記憶 了解 應用 分析 評鑑 創造 事實的知識 概念的知識 程序的知識

後設認知的知識

參、知鵑向度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鑑於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的分額極為嚴謹細密,每項類別均 有其認知心理學上的意義,丟面便於歷史教學的參考應用,以下擬 先針對其「知識向度」的每一項主類別與次類別略做說明,確認 定義,並列舉適當的教學目標和評量試題,藉以說明每一分類層 次的意義及其應用方法。

一、事實的知識(

factual knowledge)

事實的知識是指學生在單元學習之後,或在需要解釋問題 時,能夠知道特定知識的基本要素o 譬如背誦或熟記特定知識的 相關材料,包括瑣細零碎的事實、特定語文或非語文形式的術

(12)

12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語,以至全部的背景、過程,均要求熟識於記憶中,成為正確的 資料,所以此一目標訴求的是回憶或記憶的能力,屬於較低層次 的心智活動。由於性質不同,事實的知識又可以分為兩個類別, 即術語或專有名詞的知識、特定細節和要素的知識,茲分別說明 如下:

(一)術語或專有名詞的知識(

knowledge ofterminology )

指學科領域中已有適當定義、界說的特定知識。學生在建 構、推論、分析、解釋學科中的複雜或抽象的知識體系時,其前 提是必須具備這些術語或專有名詞的知識並瞭解其特定的意義 o 換言之, fJ插話或專有名詞是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培 養學科核心能力的關鍵語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充分理解 這些關鍵詞彙,才能有效表達觀念、溝通意見或討論問題。譬如 國中學生在學習「兩次世界大戰 J '以及「戰後國際形勢的演 變」單元時,對於影響世局演變的重要國際組織,要日三國同盟、 三國協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公約組織等事實,必須暸解 其形成背景、活動情形、影響作用等,才能理解、推論、解釋、 分析或評論世界現代史,進而建構較完整的知識系統。又如高中 生在學習「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變遷」單元後,對於日治時期形 成社會運動新風潮的各種社會團體如「臺灣文化協會」等,理應、 充分掌握其成立背景,運作方式、重要活動,才能進行較整體的 歷史思維,培養較完備的學科核心能力 o 教學目標舉例:理解「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北大西洋

公約組織」、「華沙公約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性質 o

評量試題舉例: A 二十世紀初,歐洲有「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聯盟組

(13)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泊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13

織;至 IJ 二十世紀中葉,又出現「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 公約組織」兩大集團。這些國際結盟是屬於下列何種性質的組 織? (A) 經濟互息 (B) 文化交流 會(c)軍事合作 (D) 社會救助

(

97 年國中第一次基測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說明「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背景及其重要活 動。 評量試題舉例: &某一時期,一群青年在全臺各地舉辦講習會,推廣法律、衛生 等觀念,也用戲劇、電影、音樂會等方式傳播新知。這是下列 哪個時期的活動?

(A)

1900 年代日本慶祝在臺始政,組織青年服務隊,以推廣新 知,改善陋習 會 (B) 1920 年代臺籍知識份子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積極從事文 化的啟蒙工作 (C)1960 年代青年反共救國圍,因中共文化大革命,發起中華 文化復興運動 (D)1990 年代青年受天安門事件的影響,發動野百合學運從事 社會改革運動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二)特定細節或要素的知識(

knowledge of special details

and elements

)

指學科知識組織中所包含的諸多具體、個別、零碎、片斷的 資料,例如信息明確可靠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資料來源 等個別事實的知識。學生學習這些資料並瞭解其意義,有助於形

(14)

14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成、解釋、分析或發展學科的知識體系。換言之,這些特定的知 識要素或細節,是建構較複雜、較抽象知識概念的基礎。 教學目標舉例:了解清聖祖的對蒙政策與滿蒙關係 評量試題舉例: A 中國歷史上,長城一向是防範游牧氏族南侵的屏障,但某位皇 帝認為長城已失去防禦功能,決定此後不再維修,然其統治期 間,與蒙古各部結盟。這是那位皇帝的作法? (A) 宋太祖 (B) 遼太宗 (c)明成千且 會 (D) 清聖祖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知道越南在東西冷戰局勢下的獨立過程 評量試題舉例: A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殖氏地尋求獨立時,往往有「殖氏母 國」阻撓。下列何國獨立時,曾與 Jffi、殖民國發生過激烈的武裝 f對突? (A) 印度 會 (B) 越南(c)埃及 (D) 南非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了解清末開港通商後的中外關係演變 評量試題舉例: A 小說裡有這樣的情節:幾個年輕人被地方官員逮捕後,一名傳 教士進入知府街門,向知府表示「傳教的人原本與地方公事無 干涉,但這幾個人都是我們教會裡的朋友,立刻把這幾個人交 我帶去。」知府明知這幾個人是指明要捉拿的會黨,不便交給 教士帶走,卻又擔心教士寫信託公使到總理街門理論,只好將 人交給教士。這個故事的背景是: (A) 明朝末年的杭州 (B) 清朝初年的北京 會(c)清朝末年的上海 (D) 民國初年的南京

(15)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的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舉例說明六 0 年代臺灣歷史的變遷現象。 評量試題舉例: 血在 -J莫名為「時代光影 氏國六 0 年代臺灣老照片攝影展」的 展覽中,展出者將照片分成許多主題。下列那些主題最可能出 現在這個展覽中 7 (A) 政府開放採視,老兵返鄉 *(B) 石油危機投生,民眾搶購物資 合 (C) 高速公路完工,剪線通車 *(D) 加工出口區外,工人下班情景 *(E) 中美斷交,群眾抗議示威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二、概愈的知識(

conceptual knowledge)

概念的知識是指從個別事物中抽取出共同點所獲得的觀念 (一般共相)。譬如「民主」的概念,是從民有、民站、民享的 政府形式,以及肯定所有個體的尊嚴與平等,不因種族、宗教、 社會地位不同而有所歧視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凝聚而成。又如「專 制」或「獨裁」的概念,是根據國家統治權的行使,自君主或獨 裁者一人專斷獨行,在形式上缺少分榷的政府組織,既不遵守法 治原則,命令往往高於法律,也不負擔政治責任等種種現象共緊 形成。由於概念是思維的最基本單位切認識的過程都必須經 由概念來概括、推論、總結,所以學生只有在學習概念的知識並 理解其意義之後,始能進行分析、組織、批判等邏輯牲的抽象思 維。有關概念的知識,依其性質不同可分為三類:分類和類別的 知識、原則和通則化的知識、理論、模式和結構的知識,茲分別

(16)

16 陳豐祥

舉例說明如下: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一)分類和類別的知識(

knowledge of classifications and

categories)

指學科知識系統中,其便於瞭解及處理各種事實、現象、問 題、觀念等資料,因此根據資料的性質、特徵、關係等因素予以 分門別類,以確定其類別、等級或排列情形,形成一個完整的資 料系統。 教學目標舉例:知道理性主義者的思想、態度與主張 評量試題舉例: a 一位哲人主張:人類應當擺脫自身的不成熟,學習有效地運用 自己的理解能力,並且勇於認知o 哲人這樣的主張最可能屬於 下列何種思潮: (A) 自由主義 (B)存在主義 會(c)理性主義 (D) 浪漫主義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了解民族起源的神話,是認識古代文明的重要線 索 評量試題舉例: &神話的情節看似荒誕不經,卻是認識古代文明的重要線索。有 的神話是用來描述民族的起源,下列哪些屬於此類? (A) 共工觸不周山而死,人們奉他為水師 會 (B) 姜呀、無子,踏過大腳印,居然生子,是為后稜,牛羊鳥獸護 育之 會(c)天命玄鳥, r幸而生商 (D)女蝸煉製五色彩石補天,並以神龜四足將天撐起 (E) 絲、之妻吞神珠而生禹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17)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17

教學目標舉例:理解十九世紀末浪漫主義思潮興起的背景及其在 文學、藝術上的表現風格 評量試題舉例: A 歐洲曾有一位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壓迫,遭政府處死,激發當地 人民起來反對統治者 O 後來一位文學家以此故事為主題,寫了 一個劇本,音樂家也將之譜為歌劇公演,贏得觀眾熱烈迴響, 視這位公爵為民族英雄 O 這種劇本與歌劇創作及觀眾的反應, 是哪一種思潮的展現? (A) 寫實主義 (B )1呆守主義 (c)理性主義 會 (D) 浪漫主義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二)原則和通則的知識(

knowledge of principles and

generalization)

指學科知融系統中,經由綜合觀察或比較分析等驗證過程而

獲得證實的論述。它在形式上與假設一樣,都是以概括陳述來呈 現概念之間的經驗關係o 但假設只是一種猜測,唯有透過綜合觀 察比較分析等驗證過程而獲得證實的假設,才是通則或原則o 通則或原則的主要功能在描述、解釋與預測,以及有系統的 組織經驗,賦與事實意義等。例如「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的假 設,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上起戰國下終五代,綜觀驗證, 千六百餘年間的政權盛衰興亡,證實了為政之道「得民者昌,失 民者亡」的一般性原則或通則O 而此一「通則」也成為其後描 述、解釋與預測帝王施政品質與政權陸替的重要指標。 教學目標舉例:舉例說明歷史研究具有客觀性的理由 評量試題舉例: A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前期,許多歷史家相信,歷史研究可以去 除主觀因素,達到完全客觀的境地。下列哪些說法反映了這種

(18)

18

I來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對歷史客觀性的信心‘ f 會 (A) I 歷史是一門科學,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 o J 會 (B) I 並不是我在說話,而是歷史通過我的口在說話。」

(c)

I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會 (D) I 我們只要把材料整理好,則事實自然顯明了。」

(E)

I 我請任何歷史家的書,只要墳上二十頁,馬上可看出他個 人的觀點。」

(

96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舉例驗證民初從專制到民主的社會變化 評量試題舉例:

..

1912 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不久,視布了一連串命令以展現 新國家新氣象。下列哪些命令可以彰顯民國的「民主共和」 「自由平等」的精神‘J (A)從嚴查禁鴉片,種植者予以重罰,販賣者沒收銷毀鴉片 會 (B) 革除對官員的尊稱,不再使用「大人」、「老爺」的稱呼 會(c)勸禁纏足,使婦女免於遭受身體的城害 會 (D)嚴禁販賣華工出洋,以免華人遭外人凌虐 會 (E) 開放量戶、情氏、丐戶等賤民階層一體享有公民權

(

96 年大學拈考試題)

(三)理論、模式和結構的知識(

knowledge of theories

,

models

,

and structures)

指學科知識領域中,出事實、概念、原理等所構成的系統化 知識,包括其所有要素間的內在關係乃至背景、思想等,共同組 成有機的形式且具有整體的效果O 學生深入掌握這些系統化的知 識,才能建立較完整而明確的學科知識o 例如中國古史「從村落 到國家」的課題,夏朝被視為最早出現的國家型態,無論在學術

(19)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19

研究或教材設計上,其內容都有事實、概念、原理等要素構成有 機、整體的系統性論述,也是學生學習的具體目標。又如羅馬人 的歷史,在西元前後數百年間,歷經王政、共和到帝政的演變, 羅馬人統治的政治體制、權力結構、運作模式也隨之轉變。學生 必須瞭解羅馬人在不同時期的統治模式與權力結構,才能解釋、 分析、評述羅馬人的盛衰興亡。 教學目標舉例:推斷夏代是中國古史上最早出現的國家組織 評量試題舉例: A 河南健師二里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有大型宮殿,有些歷 史學者推論:這個社會已粗具「國家」型態,極可能是文獻所 載的夏代晚期王都。這些歷史學者的推論依據有哪些? 會 (A) 文獻中夏墟的位置與考古發掘的位置相符 會 (B) 二里現遺址的地層年代與傳說的夏代相當 (C) 二里頭出土文物可以證明夏禹治水的傳說 *(D) 大型宮殿建築反映當時組織動員能力發達 會 (E) 大型宮殿建築說明強大權力機構已經存在

(

94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評論羅馬帝國的政治體制與權力結構 評量試題舉例: A 有歷史學家認為,能夠綜合國王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良因 素的政體才是最好的政體,因為同時具有類似王榷的執行權, 貴族的諮詢權和人民的同意權,最能確保政權的穩定。最能符 合這種構想的是: (A) 西元前六世紀的波斯 (C) 十七世紀後半的法國 會 (B) 西元前三世紀的羅馬 (D) 十八世紀初的俄羅斯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20)

20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三、程序的知識(

procedural knowledge)

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的知識與能 力,包括處理的技巧、技術和方法等。這一頓的知識與能力,反 映了建構主義者的教學理念,期待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的接收 知識,而是透過適當的技巧、技術和方法,主動詮釋、創造知 識。茲將程序知識的相關額別分項說明如下:

(一)學科特定的技巧及演算知識(

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skills and algorithms)

指學生知道如何依照一定的次序或步驟去探討已有固定結果 或答案的問題。就歷史學科而言,此處所指的「次序或步驟」 包括時序先後、因果關係、合理推論、解釋等,都是建構歷史知 識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當然,這一類的知識能力目標,較不宜用 客觀測驗題來測量;開放性的問答、申論題或其他多元評量方 式,才是較為可行的評量方式。 教學目標舉例:瞭解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及其結果 評量試題舉例: A 羅香林在其《唐代文化史研究》中指出.r 佛學傳到中國後, 到了晴唐,有幾個宗派,已和中國文化日漸混合,已經成為中 國式佛學了。...就像把佛家的思想,穿上了中國的衣服。」 請問:羅香林的論述言之成理嗎?佛家思想穿上了哪些「中國 衣服 J 請依據歷史事實加以評述。 教學目標舉例:了解國民革命軍與民初政局的關係 評量試題舉例: A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中演說,強調:r 我們的革命,只 有革命黨的奮門,沒有革命軍的奮門,所以一般軍閥便把持民

(21)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城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21

國,我們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請問:孫中山上述的論點 有何根據?請依史實先後舉證評述之。 教學目標舉例:了解抗戰前後中日關係的演變 評量試題舉例: A 民國 29 年,日本高唱「日滿支共同體 J '邀請海儀、汪精衛訪 問日本。有人因此懸一燈謎,謎面是「海儀東京日吾汪精衛 J ' 射一兒童讀物,結果謎底是《木偶奇遇記〉。請問謎底答案的 歷史推論根據是什麼?

(二)學科特定技術和方法的知識(

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techniques and methods)

相較於上述 CA.通常用在探索已有固定答案或結果的問題上, 此處 CB.的模抖特定技術和方法則專用在解決沒有單一明確答案或

結果的問題于當然,這類問題的答案或結論通常較為開放,應該

允許學生有較多揮灑創意的自由和空間。不過,學生的答案或結 論仍必須遵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原則,不可徒託空言或漫無 邊際的插科打渾、瞎掰胡扯。 教學目標舉例:評析漠、匈關係的演變 評量試題舉例: A 呼韓邪單于因匈奴內爭而附漢請降。史稱呼韓邪計議歸附漢朝 之際,反對者多以為附漢有辱先人,將為諸國所笑;贊成者認 為,所有城廓國家都已附;羹,匈奴「今事漢則安存,不事則危 亡」。於是呼韓邪遣子至長安入侍天子,不久,又親自入朝請 降。站在漠、匈不同立場上,你會如何評價呼韓邪的表現? 教學目標舉例:評析五四時期的民族主義 評量試題舉例: A 五四運動既是愛國的政治運動,也是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22)

22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內除國賊、外爭主權」的政治運動,當然反映了民族主義的 愛國精神;而部分激進份子主張「否定傳統、全盤西化」的文 化運動,是否I'! p 代表了背離民族主義或叛國意識?請予以分析 言平言翁 。 教學目標舉例:評析明太祖的專制統治 評量試題舉例: A 一、閱讀資料並撰寫短文。 資料(一)

:

I 洪武八年,刑部主事茹太素受廷仗,鍊足治 事。十四年,工部尚書薛祥斃仗下。」 資料(二)

:

I 洪武十三年,胡維庸被誅。二十三年,胡案再 起,詞達所及,坐誅者三萬餘人。」 資料(三)

:

I 洪武中,宋訥任國子祭酒(國立大學校長)。

某日,正襟危坐,面有怒色 o 次日主;年月,帝出其

圖像問:昨何怒?訥震恐哇首,坦陳以對。」 資料(四)

:

I 洪武中,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拱 o 及暮無 事,貝 I] 相慶,以為活一日。」 請依據上述資料所示意義,撰寫一篇 300 字以內的短文,題目 自擬,內容可就歷史解釋、史實分析、史實評論或歷史鑑戒等 方面擇一論述。 (三)決定何時使用適當程序規準的知識(

knowledge of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when to use appropriate

procedures )

指學生除了知道學科特定的技術和方法外,在探討各種問題 時,也能知道應該在何時、在何種情境下使用這些技術和方法,

更渴望知道已往人們如何使用這些技術和方法。這種程序的知

(23)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23

門別類的介紹。學生在課堂教學或工具書中學會了這些標準作業 程序的規準知識後,必須能夠應用在新情境中解決新的問題。例 如學生在閱讀家族史的相關文章,知道家族史研究的基本原則與 方法後,能適當應用其規準知識解決自己家族源流的問題。又如 學生經過「口述歷史」的示範教學後,能夠應用相關的實施規 堆,自行完成一段口述歷史的實作記錄。 教學目標舉例:擬定個人家族系譜源流的研究計畫 評量試題舉例: A 飲水思源,你知道自己的祖籍源自何處以及家族遷移情形嗎‘ f 言青依家族史研究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提出個人家族請注譜源、流的 研究計畫。 教學目標舉例:設計 4項史蹟考察計畫

評量試題舉甜:

.;青朝統治臺灣兩百餘年,在全島各地留下許多珍貴遺跡,請根 據學校或往家的地緣關餘,選擇一處歷史古蹟設計考察計畫並 完成書面報告。 教學評量舉例:研擬口述歷史的參訪作業 評量試題舉例: A 配合「當代的臺灣與世界」教材單元,言青根據口述歷史實施的 標準程序,以曾經參與或經歷戰後以來臺灣政治、經濟、社 會、文化變遷的親長、鄉賢、者老為對象,完成一份口述歷史 的參訪報告

四、後設認知的知識(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指一般認知和知覺的知識,以及對認知歷程的控制

(24)

24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包括常用的一般性策略 (general strategy) 、使用策略的情境

(

condition) 、策略的有效範圍( extent) 和自我的知識(

self-knowledge) 等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如以原來的認知為知其然, 則後設認知就是知其所以然。具備後設認知的知識,能使學生更 加堅定確信自己的知識和思想 o

(一)策略的知識(

strategic knowledge)

指用於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性知識。這種策略 知識會因工作或學科性質不同而異。例如學生學習歷史常用的策 略包括:事先充分預習以瞭解學習的困難或障礙、利用各種口 訣、順口溜或連想、比附等方法以強化記憶、整理教材內容大意 或摘要主題特徵以掌握重點、製作概念圖以把握複雜的系統脈 絡、繪製統計表、曲線圖等圖解表格以轉換知識概念等。所以策

略的知識,可以說是使用技巧(知術)的知識。

9

(二)認知任務的知識,包括掌握適當背景脈絡與情境的知

識(

knowledge about cognitive tasks

,

including

appropriate contextual and conditional knowledge

)

指學生能夠知道何時正確使用知識,以及其何使用某種知識 的策略。這種策略知識的運用,通常會考慮各種情境狀態、社會 環境、傳統因素或文化現象等客觀條件。所以學生必須認知不同 任務的要求,瞭解應在何時、如何,以及為何運用某種策略以完 成任務。例如實施多元的歷史教學評量時,學生針對認知層次較 低或知識內容較單純的是非、填充、簡答等客觀測驗題,能夠直 接從個人記憶中完成正確回憶的任務;對於認知層次較高或知識 9 李坤崇. (教學評量> .頁 35 。

(25)

新修訂布魯姆認、;如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25

內容較複雜的問答、申論等解釋性試題,能夠妥善正確運用解 釋、推論、比較、分類、分析等方法完成任務;如需處理專題研 究、田野考察等論文型的實作評量時,學生也能夠在適當考慮各 種情境、社會、傳統或文化規範等背景因素之後,分別運用不同 策略以完成任務 o 所以認知任務的知識,可以說是理解事情本質 (知事)的知識。 10

(三)自我的知識(

self-knowledge)

指個人的自知之明,包括瞭解自己在認知不日學習上的優缺 點、動機信念(含自我效能、目標和理由、價值與興趣等信 念)。例如學生瞭解個人性向是否對歷史知識有興趣、個人特質 對學習歷史學科有何優缺點、清楚瞭解自己堅持的信念、態度與 價值觀、能動評估自己歷史思維的能力、理解自己的歷史知識程

度等 o 自我配知識是一種知己知彼的「知人」功夫,在學習過程

中,若能事先瞭解個人具備的條件,比較能夠有效的增進自己的 學習效能。 綜合上述「知識向度」的內容分析,可知其中的「事實」和 「概念」知識,即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知道什麼J

(what

do you

know) 的基本內容;而「程序」和「後設認知」的知識,

則是要求學生能夠具備「為何知道 J

(why do you

know) 和「如

何知道 J

(how do you

know) 的求知技術、技巧與方法。顯然, 新布魯姆認知目標已反映了當代認知心裡學的發展趨勢,亦即重 視積極主動認知和建構認知歷程的學習目標。在此認知目標之 下,教學當然不能只是知識的傳遞,學生也不應一味被動的接收 知識;所有的知識能力,都應該透過主動參與的過程來建構。

(26)

26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就國內歷史教育的發展而旨,長期以來的課程設計,大多採 取「目標模式 J '無論教材內容、教學活動,乃至教學評量,均 以具體明確的知識目標為依據,藉以引導學生經過學習之後能知 道什麼?能感覺什麼?能表現什麼?其目的在將學生塑造成符合 既定目標的人格特質。然而,這種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無可否 認的,學生學習後的行為改變,是外力塑造的結果,並非個人意 願的選擇,學生潛能不易發揮。而且由於過度強調效率和學習結 果,忽略過程和經驗,往往喪失了引導學生從探究分析、重組經 驗中獲得成長與發展的機會 O 因此,上述「程序」與「後設認 知」的認知問題中,無法從大學學測及指考試題,充分列舉現成 的認知教學 H 標與評量試題。

近年來,受英、美等國教育改革影響,國內的歌改隨之敢

動,歷史教育也開始改弦更張 O 鑑於口標模式的缺失",已有學者

開始主張課程設計不宜拘泥目標,而應以學習程序取代,且 IJ 教材 的選擇與組織,由教師針對社會需要、學生特質及學習環境自行 設計: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生的參與,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 究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這種「過程模式」的課程設計,教師處 於諮詢者指導者立場、而非灌輸者或塑造者立場,較能有助於學 生的自主性學習。 民國 85 年教育部公布實施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中,首度 提出「引導學生了解歷史知識的特質...。強化其思考與分析能 力」的歷史教學目標,同時在教學要點與方法上,也要求歷史教 師「鼓勵並指導學生閱讀文獻典籍或參觀文物古蹟,以培養研究 的興趣與科學的精神」。由此可知,教育部已有意將高中的歷史 教學,從片面要求知道什麼,感覺什麼,表現什麼,調整為兼顧 「過程」的如何知道,如何感覺,如何表現,適時教育部又開放

(27)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27

民間參與教科書出版,歷史教育似可展開新獸,大有可為。惜整 體教育環境仍未改變,傳統的教材教法依然大行其道,以致成效 乏善可陳。 民國 95 年教育部實施高中《歷史課程暫行綱要> '開宗明義 指出歷史課程目標是在「藉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歷史思維的 能力 J '並具體表明高中歷史教學應學習靈活運用時序觀念、歷 史理解、歷史解釋和史料證據四項能力 o 顯然,

95

<暫綱〉已較 前更重視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如何表現及如何應用知識以處理問 題。雖然歷史學科核心能力的培養並無定型化公式可資遵循,但 學生若欲建立時序觀念、進行歷史理解、提出歷史解釋或應用史 料證據,勢須先瞭解歷史知識的組織結構,以及探究歷史問題的 基本原則與方法,才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因此,培養「程 序」和「後費認知」的知識能力,是當前中學歷史教育必須特別 重視的課題。

肆、認知歷程向度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新版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全程以動詞語態將認知歷程向 度依層次由低而高分成六大主題,即記憶、了解、應用、分析、 評鑑和創造,各主題項下又各自包含若干次類。其中記憶層次和 學習的保留關係最為密切,其餘五個類別則與學習能力的轉移應 用有關。以下即依主、次類別分項說明其意涵,並分別列舉歷史 教學目標和評量試題,藉以闡明其應用的原則與方法。

一、記憶(

remember)

當教學目標是在增進學生已學經驗、知識、資料的保留時, 相關的認知歷程向度即是「記憶」。記憶層次要求學生能夠從長

(28)

28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期記憶中記起相關的知識,其認知歷程聯結了確認(

recognizing)

和回憶(

recalling)

,而相關知識則可能是事實、概念、程序或後 設認知的知識。 (一)確認(

recongnizing )

指學生能夠從長期記憶中找尋與現有事實相符一致的知識 o 在此一認知歷程中,學生必須先把長期記憶中的知識訊息搜尋出 來,才能據以確認是否和現有事實相符一致。其介於長期記憶庫 與搜尋提取知識訊息之間所運用的記憶,就是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0 經由工作記憶做出決定,其認知歷程即在確認

(

identifying) 過去已學知識與現有事實是否一致。 教學目標舉例:指出臺灣最早發現稻作栽培的遺址 評量試題舉例: A 目前臺灣史前文化遺址中,最早發現稻作栽峙的是哪個遺址? 會 (A) 墾丁文化 (B) 芝山岩文化 (c)大全坑文化 (D) 十三行文化 教學目標舉例:指出中國縣制的建立 評量試題舉例: A 中國地方行政中的縣、制,最早是在何時建立? (A) 西周 會 (B) 春秋 (C) 戰國 (D) 秦代

(二)回憶(

recalling )

指學生在受到某一種問題刺激後,能夠即時從長期記憶中提 取相關知識以解答問題 o 在此一認真日過程中,學生也是經由工作 記憶搜尋相關知識訊息,進而與問題連結獲得答案;其過程重點 在於搜尋、找出( retrieve) 記憶庫的資料。

(29)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29

教學目標舉例:說出中國文化的重要內涵 評量試題舉例: A 在現代中國文化內 j函中,還保有哪些殷商文化的傳統?

(干支紀年的辦法、文字的意義用法、慎終追遠的觀念)

教學目標舉例:知道美國「進步時期」的社會風尚 評量試題舉例: A 民主的進步,需要有見義勇為的「扒糞者」來揭發醜行以利改 草。請問:美國人在哪一位總統任上,享受到這種「進步時 期」的成果?

(老羅斯福(

Roosevelt

,

T.) )

二、 7 解( understand )

在教學過程中,首要任務是增進學生的學習保留,此時教學 目標的焦點在強調「記憶」。當學習目的是在增進知識轉移的能 力時,教學目標也隨之遷移到其他五千重認知歷程 o 其中,頗具爭 議且範圍最大的類別是「了解」。了解泛指學生能夠從口述、書 寫或圖像溝通等教學資訊中建構意義,此一層次的認知歷程,包 括說明、舉例、分類、總結、推論、比較和解釋共七個次類別。

(一)說明(

interpreting )

指學生能夠將某一種知識的表現方式,轉換成另一種型式。 例如將文字內容解構釋義,將圖表數值轉換成語文陳述,或將語 文陳述轉換成圖表數值等 o 其認知歷程包括翻譯(

translating)

釋義( paraphrasing) 、陳述( representing) 或釐清(

clarifying)

等相關詞。

教學目標舉例:說明(統計表中的)日治時期臺灣兒童的就學情況 評量試題舉例:

(30)

30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下表是 1926 年時臺灣的一項統計數字,這個表最適當的主題為 何-'I 男 女

平均

日本人

98.3%

98.1%

98.2%

臺灣人

43.0%

12.3%

28.0%

會 (A) 壹灣適齡兒童就學情況統計 (B) 臺灣地區神道信徒人口統計 (C) 臺灣地區成年人口就業統計 (D)臺灣地區醫療照護保險統計

(

95 年大學學測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說明(圖中)十八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的童工問題 評量試題舉例: ·根據右圖這幅標題為「英格蘭白人奴工」的 版畫內容推測["英格蘭白人奴工」所指應 為何? (A) 美國獨立戰爭時,被強制勞動的英軍俘虜 伯)十八世紀初期,流放到澳洲勞工營的罪犯 *(C)十八世紀後期,英國工廠僱用的童工女工 (D)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集中學裡的英國戰俘

(

96 年大學學測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釐清民初政局動盪不安的原因 評量試題舉例: ·氏國 13 年,孫中山曾成慨的說: ["以往 13 年,我們中國徒有 民國之名,毫無民國之實,實在是一個假氏國 o J 請問;根據 史實,子手、中山有此成慨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會 (A) 帝國主義操J空中國內正主外交 (B) 中華民國不受國際社會承認 (c)袁世凱竊取民國大總統職位

(31)

:♂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31

(D) 中國如沒有主義思想的散沙 教學目標舉例:詮釋歷史地圓的渦義 評量試題舉例: A 牡丹社事件投生時,日本某 報刊登了一幅臺灣地圈,如 圈。這一幅地圖應如何解 墳,最為合理? (A) 橫畫臺灣地圖,顯示明 治維新初期,日人地理 知識不足 (B) 日人擅劃漠、番疆界, 刻意挑動兩者矛盾,冀從中清、利 *(C)強調:青 3月主權不及於臺灣東部,意圖合理化其侵臺行動 (D) 日軍刻意披露對臺軍事計畫,以爭取日人支持政府決策

(

95 年大學指考試題)

(二)舉例(

exemplifying)

指學主主能夠找出特定的例證,或列舉 A 般性概念、原則的實 例做陳述說明。其認知歷程包括堪例說明(illustrating) 、例如

(

instantiating) 等相關詞 教學目標舉例:舉例說明民初自由民主的新氣象 評量試題舉例:

...

1912 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不久,頒佈了一連串的命令以展 現新國家新氣象。下列哪些命令可以彰顯民國的「民主共 和」、「自由平等」的精神? (A)從嚴查禁鴉片,種植者予以重罰,販賣者沒收銷毀鴉片 會 (B) 革除對官員的尊稱,不再使用「大人」、「老爺」等稱呼

(32)

32

f東豐牛羊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丙:宗教信仰 乙:美國、蘇聯 丁:蘇聯、中華民國 會(c)乙丁 (D) 丙丁 會 (C) 勸禁纏足,使婦女兔於遭受身體的城害 會 (D)嚴禁販賣華工出洋,以免華人遭外人凌虐 會 (E) 開放量戶、惰戶、丐戶等賤民階層一體享有公民權

(

96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舉例說明東亞文化圈的特徵 評量試題舉例: A 世界各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有大河流域早期孕育發展的「日光 型文明 J 也有後來吸收先進文化而反射光芒的「月光型文 明」。就月光型文明而言,七、八世紀時的朝鮮和日本,表現 了哪些共同的特徵? 甲:科舉制度 乙:儒家思想 丁:活字印刷 戊:書法藝術

(A) 甲乙丙

(B) 甲乙丁 會 (C) 乙丙戊

(D) 丙芋,戊

教學目標舉例:舉例說明國際關係的分合無常 評量試題舉例: A 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一位政治領袖說: I 戰時,要保持團結並不 太難, ...艱難的工作在戰後,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條、往 往會使同盟國分裂 o J 請問:下列哪些國家的關你演變可以證 實上述的預言? 甲:德國、義大利 丙:德國、日本 (A) 甲乙 (B) 甲丙

(三)分類(

classifying )

指學生能夠在查明某些事物、資料的特徵、性質、關係或型 態之後,分門別類的將其適當歸類 o 其認知歷程包括分額

(

categorizing) 、歸額( subsuming) 等相關詞。

(33)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33

教學目標舉例:將文學作品依其創作風格予以歸類 評量試題舉例: .有一個文學派別,不再強調風情與辭藻,而著自民於描繪具體的 事實,並將科學原理應用在社會現實的分析上。這個文學派別 應為何? (A) 十八世紀後期的古典主義 (B) 十九世紀前期的浪漫主義 會(c)十九世紀後期的寫實主義 (D) 二十世紀中葉的存在主義

(

96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將〈格林童話〉的創作風格予以適當歸類 評量試題舉例: &享譽世界的《格林童話> '內容頗富國家氏族特色,其創作精 神具有何種風格? (A) 寫實牢義 (B) 自由主義 制的浪漫主義 (D) 超現實主義 教學目標舉例:將清末人物依思想與行動特徵適當歸類 評量試題舉例: .7青末某大臣奏稱: I 近日人心浮動,民主氏權之說日益猖嶽 o 若;住各省紛紛立會,恐會匪聞風而起,其患不可勝言。」請 問:奏摺中的「其患」是針對哪一種人? 會 (A) 維新派 (B) 洋務派 (c)北洋派 (D) 清議派

(四)總結(

summarizing )

指學生能夠針對一般性的主題論述或重要資料,進行節略或 摘要的陳述。譬如學生在閱讀一本有關法國大革命的專書,或者 觀賞一部〈雍正王朝〉的歷史劇之後,能夠將其中的內容要點寫 成一篇摘要式的短文 o 其認知歷程包括建立通則( generalizi月) 和提出摘要( abstracting) 等相關詞。 教學目標舉例:根據資料建立「中國傳統法制重視綱常名教」的

(34)

34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通則 評量試題舉例: &資料一:法律規定,夫妻口角後,妻上吊自殺,丈夫不受處 分。如果是夫因此上吊自殺,妻要被判處「絞刑」。 資料二:一對夫妻爭吵互毆,丈夫氣不過上吊自殺 O 地方官原 來判處妻子「絞刑 J 但後來皇帝指示: I 婦之於 夫,猶臣之於君,子之於父,同列三綱,所闖暴 重。 J 1更改判「斬立決 J (即時執行斬首)。 從這兩則資料判斷,下列那一項敘述是正確的? (A) 中國傳統社會具有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特色 (B) 皇帝尊重官員的判決,也遵照法律規定判刑 會(c)皇帝改判更嚴厲的處分,是為了維護綱常名教 (D) 皇帝任意破壞法律,使法律喪失維護綱常名教的呦能

(

96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根據不同資料提出摘要或總結 評量試題舉例: &某生向圖書館借閱《利瑪竇中國札記》、《蘇州|府志〉、《唐 伯虎集》三種書籍, 計畫寫一篇小論文 o 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這篇論文的主題?

(A)

<唐代蘇州的風俗>

(B)

<元代的海外貿易〉 會(c) <明清江南的人文生活>

(D)

<晚清西學的輸入〉

(

95 年大學拍考試題)

(五)推論(

inferring)

指學生能夠根據現有的種種資訊、線索、例證,經過比較、 歸納、整理後,提出一項具邏輯性的結論。其認知歷程包括推斷

(35)

--可 J 芳:事有

UI 三寧主

.弓

|

.戶-..‘ I

- . - ' - . ; ,,:..-...;,.

r

-\J

﹒、一弓,丘.

kihv去計I

制修訂布,魯姆認如胡風目標的理論內油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35

等相關詞﹒ 教學目標舉例:從浮雕(器物)的內容推斷歷史真相 評量試題舉例: ·某博物館故品在一塊石版浮雕﹒如 右圖﹒從浮雕的內容判斷﹒這塊 石雕最可能的來源是 (A) 十六世紀翱翔探險家在安地斯 山發現 *(8) 十八世紀末葉軍隊遠征埃及掠 奪所得 (c)十九世紀中斯科學家從克里特島蛇出 (D) 二十世紀中期考古學家在吐魯番發現

;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從敗論內容推論自由片強禁的時代背景 評量試題舉例: ·有一首,青代民間歌謠。「單單花,滿大田,紅紅白白相貫通, 栽過 T 南臥車仟 .-a久花二十干。農夫重利童企紋。...不種 事、不種豆、不種教﹒偏要重洋是t 只說是美利息 i壘。」請問 歌謠中的景車﹒最早可能是簽定哪一條約後?

(A)1842

'中英南京條約 會 (8)1858 英法天津條約

(C)1885

'中法天津 4年約

(D)1895

中日馬關峰的 教學目標舉例.恨鐵文獻史料中的訊息推論中日關係 評量試題舉例-·日本某古寺留存有-1ij-珍貴文件記載. r 癸丑 眷三月﹒明卅 (今寧渡)來船二艘﹒其中,祥興~滿截絲網‘陶覓,另附銅 錢七萬﹒{史記}、{漢書}、{三國志}品十郁。〈四書集

(36)

36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言主〉百部;佛教經典數百部。」這一份文件最早可能出現於哪 一朝代? (A) 漢代 (B)唐代(c)宋代 會 (D) 元代

(

94 年大學學測試題)

(六)比較(

comparing )

指學生能以對照( contrasting) 、配對( matching) 或比擬 (mapping) 方式檢視兩個或多個目標、事件、問題、思想或現象 之間的異同,藉以深入掌握彼此的特徵、本質。 教學目標舉例:配對比較中外人物的共同成就與理想 評量試題舉例: A 追求成就、服務奉獻,是人類共同的理想 o 請問:下列哪一組 人物在中外歷上表現了相同的成就與理想? 會 (A) 王 f才是和、哈維(

Harvey

,

W. )

(B) 吳道子、雷馬克(

Remarque

,

E. )

(C) 劉鴨、洛克(

Locke

,

J. )

(D) 辜昇、歌德(

Goethe

,

J. )

教學目標舉例:對照說明英法兩國的國家發展模式 評量試題舉例: A 當法國大革命風暴橫掃歐陸時,英國也正在進行一場威力無窮 的寧靜革命。請問:此時英國的寧靜革命是指什麼? (A) 君主立憲、兩黨政治 (B) 光榮革命、權力法案 (c)光榮革命、議會政治 會 (D) 產業革命、技術革新 教學目標舉例:比較說明儒、墨、法三家思想之異同 評量試題舉例: A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著述各異,但都是因應社會變遷,各自提出 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應「節用 J '不要浪費。孟子

(37)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37

強調劃定土地經界。商缺主張闖關草萊,定仟陌。對方 T 以上三 位學者的主張,以下說明何者較為適當? (A) 三者立論相同,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 (B) 三者立論相同,都是基於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 食(c)三者立論互異,但同樣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量 (D) 三者立論互異,且不是根據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量 (92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以〈動物農莊〉情節比擬共黨的專制統治 評量試題舉例: A 一部諷刺小說描寫一個農莊之中,牛、馬等動物因不堪人類虐 待,憤而在豬的號召下,起義推翻了人類。但豬卻成了新的統 治者,訓練走狗去監視其他動物,被統治者受到的痛苦,更甚 於從前。這是諷刺下列哪一場革命? (A) 英國的光榮革命,豬拍的是英國國教派信徒 (B) 法國大革命,豬拍的是共和政府 (c)美國的南北戰爭,豬拍的是北方的工業主 食 (D) 俄國的十月革命,豬拍的是共產黨員

(

92 年大學學測試題)

(七)解釋(

explaining )

指學生能夠建構( constructing) 並使用一個系統性的因果模 式 (model) 。此一因果模式,可能來自正式的理論,也可能建立 在個人的研究或經驗上。任何完整的解釋均需建構因果模式,並 以此模式闡明其中的變遷過程。 教學目標舉例:解釋中國得以避免淪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評量試題舉例: A 近代中國雖不斷遭受帝國主義侵略,但並沒有像印度一般,全

(38)

38

陳豐牛羊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國都變成了殖民地。這與下面何者最為有關? (A) 俄國主張遠東政策,積極在亞洲從事政治活動 會 (B) 美國主張門戶開放政策,言表所有國家公平參與 (c)美國提出十四點和平計畫,希望廢止秘密外交 (D) 日本提倡「大東亞共榮圈 J '帶領亞洲抵抗侵略 (92 年大學學測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解釋周代宗法制度崩解的原因 評量試題舉例: 企周代宗法制度是國家繼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礎,強調「規規」 「尊祖」與「敬宗 J 希望凝聚國族成員的力量。但宗法制度 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現 象可以說明這種變化? (A) 宗廟祭中巳活動頻繁,規模日大,導致民窮財因 會 (B) 邦國各自發展,親戚關條日遠,甚至相互兼併 (c)強宗大族壟斷土地,使政府無法獲得足夠稅收 (D) 公卿大夫世襲,握有政權,促使官僚體制發展

(

95 年大學拈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解釋南亞殖民地文化的由來 評量試題舉例: 企交通規則與號誌可以反應一個地區現代化的過程,馬來西亞、 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的駕駛規則都是「駕駛座在右,靠左駕 駛這種規則的形成與下列何者關條最大? (A) 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尊奉左尊右卑的原則 (B) 習慣從日本進口車輛,因此採用日本駕駛規則 (C) 皆主張民主議會制,議會表決後採用靠左駕駛 會 (D) 都是大英的殖民地,遵循大英的交通管理規則

(

97 年大學學測試題)

(39)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39

三、應用(

apply)

應用的認知歷程,指學生能夠應用適當程序去執行任務或解 決問題,因此與「程序的知識」頗為密切o 其中「執行任務」

(perform

exercises) 是指學生已知道應用何種適當程序去落實 工作任務 I 解決問題 J

(solve

problem) 則是學生在不熟習使用 何種程序的情況 F' 必須尋求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所以「應 用」包括了兩種認知歷程,一是能依程序執行(executing) 工作 任務,一是能自尋方案履行(implementing) 問題的解決。

(一)執行(

executing)

指學生在面對指定的工作任務時,能循例進行~--~重程序以 求落實。由於已熟習相關的作業情況,故能充分掌揖IE 確方法, 循序進行。!carrying out) 。例如歷史教師幕於教育即成長的理 念,強調歷史知識可以幫助學牛不斷重組和改造自己的經驗,主 張歷史的思維與認知方法可以擴大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以期增進 學生瞭解問題,執行任務的能力。因此以「香村的形成背景與變 遷」為題,規畫UI 一項「口述歷史」的作業,事先對於活動內 容、活動範間,進行程序(包括行前擬定訪談主題、接洽受訪 者、蒐集主題資料、設計訪談問題、約定訪談時間和地點,以泣 訪談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訪談後的內容整理、定稿等)均作明確 的規範說明,然?主要求學生限期依相關規定如實進行。就學生而 言,如能依規定完成作業,其認、知歷程即是遵造己知程序執行教 師交辦的任務。

(二)履行(

implementing)

指學生能自行選擇並應用?重方法或技巧解決問題。山於方 法或技巧需要選擇,所以學牛必須了解可能遭遇的種種問題,以

(40)

40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所以「履行」的過程,通常 也就是在連結「了解」與「創造」的認知歷程。 在認知歷程中,當學生面對陌生的問題時,通常無法立即有 效應用可行的方法或技巧,所以過程中進行某些修正確有必要。 尤其是在應用某些理論、模式或結構等概念的知識解決問題時, 學生可以斟酌情況自行選擇方法、發揮創意。因此透過「履行」 過程解決問題,通常沒有單一、固定的答案。例如歷史教師以 「鄭氏時期的對外貿易」為題要求學生撰寫小論文時,學生可以 自述個人撰寫動機、目的,還可應用理論研擬綱要內容,選擇適 當的方法和步驟,發揮創意以履行解決問題的責任 o

四、分析(

analyze)

分析是將材料分解成數個部分,並且確定其彼此之間,以及其與 整體結構間的關係。此一歷程類別包括辨別(differentiating) 、組織

(

organizing) 和歸因( attributing) 三種認知歷程。就認知目標而 言, ,.辨別」是在學習確定某一知識訊息中的相關或重要的部 分,.組幟」是在訓練如何將知識訊息中的各個部分合理整合: 「歸因」則是在掌握知識訊息中的根本目的 o

(一)辨別(

differentiating )

指學生能夠從知識訊息中區別相關和不相關、重要和不重要 的部分 o 此一認知歷程的相關詞有:區別( discriminating) 、辨別

(

distinguishing) 、聚焦( focusing) 和選擇( selecting) 等。 教學目標舉例:區別不同游牧民族的政權本質與特色

評量試題舉例:

A 學者分析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關條時,指出:游牧民族以漸 進方式移入農業民族地區之後,會學習農業民族組織及管理技

(41)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41

巧,甚至進而建立政權。下列哪些屬於此種情形? (A) 兩河流域亞述王朝 會 (B) 、羅馬帝國時日耳曼人 會 (C) 兩晉間的匈奴政權 (D) 晴唐時期的突厥政權 (E) 明代晚期後金政權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教學目標舉例:辨別歐洲國家海外殖民地的屬性 評量試題舉例: A 近代以來,歐洲國家為減輕國內人口及社會壓力,紛紛在海外 尋求殖民地。這些殖民地除了做為國內人民移民之用,還是原 料供應地和國內工業產品的市場。下列哪些處於此類殖民地? 會 (A) 加拿大 (B) 香港 會(c)澳大利亞 (D) 印度 (E) 馬來亞

(

97 年大學指考試題)

(二)組織(

organizing)

指學生能夠將資料訊息中的要素,合理妥適的組成系統性的 知識結構。此一認知歷程的相關詞有:結構化(structuring) 、整合

(

integrating) 、尋求連貫 (finding coherence) 、概述( outlining) 和 剖析 (parsing) 等。 教學目標舉例:概要評述臺灣新舊女性之異同 評量試題舉例: A 一個 1930 年代受過新式教育的臺灣新女性,她在生活習慣、社 會關條、、藝文活動和思想觀念等方面,與 1830 年代的傳統臺灣 婦女有什麼不同?請具體舉證加以論述。 教學目標舉例:分析說明晚明的社會風氣 評量試題舉例: A 明代晚期,由於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社會風尚發生巨大變

(42)

42

陳豐祥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化,傳統士大夫因此慨口其「偕份違常」、「風教不施」、「奢 華成習」、「浮誇成性」。然而當時也有文人如陸揖等,對江 南俗尚奢靡大為言贊嘆,認為禁奢節財不足以使氏富,奢侈卻可 助長社會經濟的發達,你贊成哪一種觀點?為什麼? 教學目標舉例:分析詮釋五凹時期的民族主義 評量試題舉例: A 五四運動既是愛國的政治運動,也是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內除國賊、外爭主權」的政治運動,當然反映了民族主義的 愛國精神;而部分激進份子主張「否定傳統、全盤西化」的文 化運動,是否I! p 代表了背離氏族主義或叛國意識?請予以分析 討吉命。

(三)歸因(

attributing)

指學生能夠確定資料訊息中隱含的觀點、偏見、價值觀念或 意圈。在此一認知歷程中,F8 於學生能夠確定作者的觀點或意 圖,因而難免使既有的評論敘述陷入解構。例如有關西安事變的 歷史解釋或史料論據,學生需要先瞭解作者或當事人的觀點、立 場或意圖;而瞭解之後,即可能對既有的觀點、論述提出不同的 見解。因此,歸因認知歷程的相關詞是解構(

deconstructing)

教學目標舉例:解構既有的偏見謬說並提出新義新解 評量試題舉例: A 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不同。歷史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種種現 象;歷史解釋則是根據各種歷史事實所做的闡述說明。歷史解 釋的成立,必須清楚的掌握知識內涵中相關部分的意義,然後 重新加以組織整理,並且賦予新義新解。下面就是一些似是而 非的歷史解釋,言青根據「歷史事實」加以澄清。 中國自古以農立圈,農業民族安土重遷、安貧守常的習性根深

(43)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的 祇固,所以中國工商業向來不發達,難與外人競爭。 中華文化發祥於黃河流域,所以中國人有強烈的大河情結,以 及閉關自守的心態。這是造成中國人不敢擁抱海洋,生存空間 只限於陸上的原因。 中國人普遍存有上國天朝的自大意識,對方t 域外的民族與文 化,向來持排斥、否定的態度。所以在整個世界文化體章中, 中國文化是唯一孤立發展的類型。 教學目標舉例:理解李蟄思想的觀點進而澄清中國政治傳統的根 本問題 評量試題舉例: A 明代著明思想家李贊說: I 史言魏徵善諜,蔥、以為幸遇太宗 耳。不然,使遇好攻之主,未必不轉球為挾也。」請問:李賢 的話反映了中國政治傳統中的「根本問題」是什麼? (A) 白色納諜的君主可過不可求 (B) 人治重於法治的統治棋式 (c)政治人物的歷史不可盡信 *(D) 勢重於道的君主專制制度

五、評鑑(

evaluate)

評鑑是指根據規準(

criterias

)或標準(

standar

)所做的判 斷。規準一般指評斷的準繩、定規最常用的規準如品質等第、 效能效率或連貫性、一致性等,通常可由學生或教師訂定。標準 則指決定品質、價值、數量、社會道德或智能程度等被公認的規 則、原則、理想、模式、度量衡等,這些標準經常被應用到各種 規準之上 o 評鑑類別包括兩種認知歷程:一是指向內部結構組織 是否一致性、合理性的檢頁(

checking)

;

---是針對外部形式是否 符合規準的評論(

critiquing)

(44)

44

陳豐祥 反史教育第 15 期

(一)檢查(

checking)

指檢驗作品中的矛盾或謬誤,例如學生能夠檢視某一作品中 的結論與前提是否前後一致?其資料證據是否能夠支持或證實假 設?其內在結構組織中的各個部分是否相互抵觸?所以檢查的認 知歷程,包括了施測(testing) 、檢視(

detecting

)、監視

(

monitoring) 和協調( coordinating) 等相關詞 o 教學目標舉例:檢查〈研究報告〉中的合理性 評量試題舉例: A 閱靖上列有關「鄉土史蹟考察報告」的短文後,言青根據文中敘 述是否清楚明確、資料的應用是否合理有效、組織架構是否嚴 謹妥通、結論與前言、本論是否前後呼應等方面,檢視其內容 的合理性。 教學目標舉例:檢查歷史文章的理論架構 評量試題舉例: A 閱吉賣右列一篇評論性(解釋性、推論性、考證性...

...

)的歷史 短文後,請根據作者舉證的理論是否契合主題、舉證的資料是 否與理論呼應、假設或前題是否與結論相符等方面,檢視其內 容及理論架構的過初性。 (二)評論(

critiquing)

指學生根據外在的規準或標準,對資料、作品、事件、方法 或觀念等事物進行判斷並作說明。在此認知過程中,學生必須注 意到評論對象的正面與負面特徵'以理性的批判思考為重心進行 判斷。故評論類別的相關詞即是判斷(judgi月) 教學目標舉例:評論中國一胎化政策的得失與影響 評量試題舉例: A 中共建國以後 ·40 年間人口增加一倍。為抑制人口增加,中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校中層管理者是一個召集人,責任包括個別學科的教 學、對同工的計劃及工作的支持、資源管理、評核及記

一、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政策、制度、計畫之研 擬、規劃及督導。. 二、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法規制(訂)定、修正

品德培育、知 識增潤及體藝 培訓 5個培育 範疇編制,以 檢視學生自我 效能感及全校 生涯規劃教育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團隊,使用了 19 種反應溫度及降雨的變數,作為 檢視全球

高中課程會多元化;讓學生有第二次機會而設計的其他教育 課程(例如毅進計劃及在中學試行的類似計劃),會因應新學

管理及教授學院的領袖培訓項目。楊先生擁有豐富的領袖及溝

鑑定的意見及領悟 學習目標 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