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醫人第4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醫人第4期"

Copied!
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阮仲洲用鏡頭呈現人文關懷

宜蘭縣北醫大校友聯誼會

傑出校友

:

李伯璋

院長 / 張定宗 教授 / 林智暉 董事長

藥學系第一屆系友

畢業五十週年專題

藥學系第一屆系友

畢業五十週年專題

1 發行人語

2 封面專題

藥學系第

1 屆系友

畢業

50 週年專題

15 北醫聚焦

宜蘭校友聯誼會

成立的由來

17 北醫典範

阮仲洲董事長

陳錦松教授

23 北醫榮耀

25 校友動態

電子化服務

102學年度傑出校友

校友會長聯絡資訊

28 進修推廣處課程

30 生活新知

臺北好美味

臺北好文藝

2014/JUL.

4

(2)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謹誌 2014/6 盛夏溽暑,驪歌輕唱,歡送1,352 位畢業生《蛻變啟程》離開母校,成為社會新鮮人。 滿懷離情,謹代表全體師生致上最誠摯的祝福,期盼學弟妹們展翅高飛,實現夢想,成為優 秀的北醫人,北醫將永遠以您為榮。 母校54 歲生日,為賀藥學系第一屆學長畢業 50 年,藥學院出刊《藥學系第一屆系友畢50 週年特輯》,北藥文教基金會與藥學系校友會聯合舉辦《生技論壇》與《北藥文物展》, 公共事務處則邀學長返校參加校慶與畢典。多位學長直呼《差點認不出學校與同學》、《回 家的感覺真好》。鐵皮屋與黃泥田間路已不復見,校園內聳立14 棟建物,醫學綜合大樓前廣 場可遠眺台北101,大家都驚訝北醫的成長不可同日而語! 今年,母校喜訊頻傳:萬芳醫院再度取得台北市政府第三期9 年的委託經營權;附設醫 院通過了美國「人體研究受試保護計畫」(AAHRPP);雙和醫院7月1日啟用第二醫療大樓(總 床數1,600 床 ),成為新北市最具規模的醫院,而本校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北部地區最大醫療體 系之一。 世界大學排名機構QS,今年公布世界大學排名,北醫大居亞洲第 46 名,世界大學第 363 名,醫學領域前百名,藥學與藥理領域前兩百名。同時,我們以「癌症轉譯研究中心」 計畫,榮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1 億元經費補助。感謝同仁的通力付出與校友們的 從旁鼎力扶持。 這期《北醫人》介紹的典範人物,包括102 學年度遴選出爐的三位傑出校友:公共服務 類李伯璋院長( 醫 14)、學術成就類張定宗教授 ( 醫 17)、企業經營類林智暉董事長 ( 藥 11); 宜蘭校友聯誼會成立的由來,阮仲洲董事長( 醫 1) 如何義助母校。另類的社會服務陳錦松醫( 牙 15)。六位重量級的藥學系學長如何以堅韌的毅力,打造出市值 1,200 億的生技製藥王 國,我們都作了深入的報導。 一校三院的團隊合作與攜手共同努力下,母校正逐步朝向卓越頂尖的世界級一流醫學大 學邁進,懷抱興奮之情與昂揚鬥志,北醫人更要惕厲《如何持續擦亮我們的金字招牌》與《為 母校百年榮景而努力》,共勉之。

54 週年校慶暨藥學系

第一屆系友畢業 50 年返校

(3)

陳慧瑩/ 採訪報導

北醫的榮「藥」

˙

五十年來的傳承

曾經在一片廣蟊的草地上

只見三間鐵皮屋

這竟是我的學校

我差點調頭離去

50 後再回來

心海無盡處有一份深邃的情意

雖然湧現出來只是一抹淺笑

沒錯這是我家

磁極的方向永遠不會改變

因為我們有情牽思縈的共同恩師

淬鍊出北藥人勇敢跨領域

不屈不撓的

hungry spirit

半世紀風華

年淬鍊

封面專題

(4)

6 月 9 日北醫畢業典禮當天上午,18 位藥學系第一屆 畢業校友回北醫,共同參與「北藥NO.1 榮耀傳承文 物特展」揭幕典禮。見面時大夥笑逐顏開,「『鍋巴』 年輕時瀟灑愛漂亮,每15 天就理一次頭髮!」、「你 當年『傻呼呼』的,每天抱書本逛校園……」一群年過 7 旬的歐吉桑相互「爆料」,在感慨、笑聲中,重回 50 年前的時光隧道。 文物展覽揭幕現場,藥學院院長吳介信表示,北醫藥學 系培養出來的學生有相當傑出的表現,今年是藥學系第 一屆校友畢業五十周年,希能趁此機會,分享服務社會 五十年來的成果。同時,凝聚校友的向心力,激發在學 的學弟妹,有更好的發展契機與未來動力。隨後,由吳 介信院長與許秀蘊副院長領著18 位校友進行校園巡禮。 當天下午,18 位藥學系第一屆校友,重披學士袍,參 與了畢業50 年後一場難忘的畢業典禮,再次走上台, 接受應屆畢業生喝采。

鐵皮屋傳奇

慈師傳播愛

1960 年,北醫在荒蕪的稻田中誕生,成立醫學系、藥 學系及牙醫學系。100 位藥學系新生不乏來自全省各地 今年,正是北醫藥學系第一屆系友畢業50 週年的日 子,藥學院與公共事務處特別規劃「北醫No.1 榮耀傳 承」系列活動,邀請第一屆藥學系校友返回母校,重 溫畢業典禮,見證學校從草創期的篳路藍縷,因著老 師認真教學及人格教育,蘊育出北藥人獨特的精神與 特質,影響深遠,傳承50 載。 藥學院特別為藥學系第一屆校友製作「藥學系第一屆 系友畢業五十週年特輯」,從藥學系的歷史沿革及邁 入21 世紀後,在學制、學程及啟動宏觀計畫上的蛻變, 「今日北醫已非當年北醫」。專輯中專訪多位優秀的 校友,回憶北醫求學時期與畢業後發展,在今昔照片 交錯下,盡展北藥No.1 的半世紀風華。 5 月 24 日北醫 54 週年校慶,當天特地舉辦「生技論壇: 北藥No.1 -半世紀之奉獻與展望」,介紹及剖析生技 產業未來趨勢。邀請6 位藥學系的董事長級校友,分 享創造台灣生技奇蹟的成功經驗。這6 位重量級校友 分別為健喬信元林智暉董事長、寶齡富錦江宗明總經 理、醣聯生技公司張東玄董事長、臺灣東洋林榮錦董 事長、南光製藥王玉杯總經理、瑞安大藥廠股份有限 公司章修績總經理。精彩的對話中,傳遞出讓學弟妹 們引以為榮的成功經驗。

(5)

一中、一女中的精英高材生,他們的目標其實鎖定醫學 系,結果翻轉藥學領域,寫下另頁精采人生篇章。很 多抱著醫生夢的學生初進北醫,望著簡陋的三棟鐵皮 屋當場傻眼,可是,藥學系的傳奇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系主任徐型堅,是藥學系學生難忘的恩師。「他都叫我 們小名,『阿霖』、『阿文』、『阿儒』」北醫首位撰 寫生藥論文,教過藥學系六千多位學生的郭璨文、任職 北醫助教到教授;首次把電腦語言帶進校園的洪清霖、 從國內第一位胃藥品牌創辦人到建立「無毒的家」綠色 帝國的王康裕和創業有成的林正智董事長異,異口同聲 專程從日本大阪返台參加畢典的張金輝則說:「他就 像我的父親。」當年徐型堅主任安排張金輝到衛生試 驗所實習,結束實習後徐主任自掏腰包買進口螺肉罐 頭送給對方,以示感謝;甚至不惜從自己微薄的薪水 袋拿出鈔票支付逐一打長途電話連絡機關、廠商,為 同學找工作的費用。小康家庭出身,徐主任理解窮學 生的辛苦,有人面臨兩科重修窘境,他商請科任老師 給予補考機會,「主任認為,這些孩子經過聯招,形 同用篩子篩選過,只是用不用功而已,出社會自然就 會拼起來!」

(6)

「多語」育才

譜出人生交響樂

有些老師也讓人印象深刻。教「藥用植物」的顏焜熒 上起課來一板一眼,態度認真,讓同學既敬又畏,雖 然 全 班 經 常 不 及 格, 但 對 早 期 的 藥 學 系 學 生 來 說, 他的生日是每年大事,一定前去祝賀;「分析化學」 助 教 葉 昭 渠 要 求 嚴 格, 實 驗 做 不 出 來 不 放 人 走, 有 人 曾 被 留 到 晚 上10 點,同學私下都叫他:Unknown Miss。 此外,讓同學至今回味再三的是,老師的「多語」教 學。當時很多北醫老師赴日求學,但國語不輪轉,於 是課堂上就穿插著中、日、台、英語,彷彿難懂的交 響曲。 留日的徐主任與顏焜熒老師就是一口台灣國語,當時 流行一句廣告詞「講是這樣講」,徐主任就說成:貢 (講)是這樣貢(講)!「廣播電台」說成廣「報」 電台;病理課老師陳定堯不懂台語,把「母乳」說成 「喝媽媽的牛奶」;教「生藥學」的那琦是滿州人, 帶著特殊腔音。說也奇怪,同學聽久就懂了,溝通無 障礙。

第「四」教室

+ 筆記苦讀

有輕狂有學習

身處荒蕪稻田,簡陋鐵皮屋, 50 年前的北醫在一道鐵 拱門及雙石柱為襯下,在那純樸年代,隱然保有她的 體面門面。黃土連接著田間小路,學生有從各路騎鐵 馬上課,有在車站苦等公車,師生雖然為數不多,上 課期間人車穿梭校園內外,好不熱鬧。張金輝提到「我 最怕錯過班車,一旦遇到大雨,田間泥濘,必須改走 小路,冷不防有蛇出沒,還得和流浪狗兩眼對峙。」 鐵皮屋下的3 間矮房兼學生活動中心、福利社,沒有 圍牆、沒有運動場,下課就聽到桌球聲霹啪作響,然 而對某些學生來說,3 間教室「不夠用」,所以會跑 到大家口中的「第四間教室」─附近的撞球間娛樂、 紓壓,漸漸帶動消費,形成知名的吳興街商圈。 洪清霖記得創校初期,有時還得自己拿板凳上課,當 時老師們身懷絕技,不看課本,腦中自有完整筆記, 非常厲害,可是有的老師講得很快,來不及記下重點, 尤其是藥理學,同學們因此研究出「接龍筆記」,大 家各分配一句,下課後再拼湊成文,沒想到湊愈多愈

(7)

不得要領,只好請幾位「三字一秒」的「筆記王」支 援借大家抄寫,張金輝說,「其中有一位同學就很聰 明,只記幾個重點,考試時複習重點,運氣好剛好出 題都是他摘記的部份,所以都all pass !」

勇敢跨領域

飢餓精神為伴(hungry

spirit 體驗飢餓精神,克難精神)

50 年後的北醫,正在啟動 6 年制藥學系,林正智、郭 璨文與洪清霖認為,在醫藥分業時代下,臨床藥學將 是未來趨勢,可望提升藥師地位,「當大家憂心就業 50 年後重返校園,第一屆藥學系學長回到母校參加 北 藥 文 物 展 揭 幕 後, 由 學 弟 妹 吹 奏 校 歌 進 行 校 園 巡 禮,望著教研大樓、醫綜大樓、藥學大樓,遠眺台北 101,較之當年鐵皮屋,今日北醫已不可同日而語, 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張金輝和潘美悅半世紀未謀面, 兩人開心的手牽手。畢業典禮會場上,學長們重披學 士袍,重溫往日情懷。這是北醫的榮「藥」,50 年來 的傳承。

(8)

王津崎 個性古意,同學眼中的「標準好 人」,畢業後任職大藥廠,如今 換跑道從事旅遊業,回母校發現, 哇,和以前差好多,同學再次見 面,忍不住想起當年青春歲月, 覺得今天是好特別的一天! 林正智 當年因為熱心服務,辦活動非他 不可而成為「永遠的班長」,50 年後聚會,當大家穿制服時,依 然關心同學是否合身,「永遠的 班長」名不虛傳。與同學分開多 年,藉此機會團聚覺得好開心。 邱政夫 母校傑出校友。典型的愛念書, 一路念到生化博士,首次發現雞 母珠毒蛋白特殊成份,連指導老 師都難望其項背,50 年後的今天 與同學再見面,打開當年的記憶, 覺得很有意思。 王康裕 從研讀藥劑到鼓勵大家不要依賴 藥物,推崇「自然療法」,戲稱 自己「不務正業」,看到母校為 第一屆校友特製「北醫No.1」制 服,深覺太有FU 了,當場灑脫換 裝,應證永保年輕的心。 林春雄 同學眼中始終不變的「型男」, 努力熬到擁有自己的藥廠,雖然 年過70 歲,還是天天駐廠坐鎮, 對於難得的50 年後一次相聚,很 興奮。 洪清霖 人稱「阿霖」,可愛豪爽的個性, 畢業後留校當助教到取得博士學 位,未曾離開過北醫,堪稱「最 了解母校」的校友,看到北醫邁 向No.1 的企圖,他說:太棒了! 母親的懷抱最溫暖。 李文男 同學眼中「超級古意」代表,自 承不懂得玩,畢業後成為「藥廠 能人」。此次相見歡,他「古意 如當年」,認為母校進步好多, 重溫學生情懷,回家的感覺真好! 林政文 熱心「阿文」在同學當兵時,幫 忙申請考試院及內政部的藥師證 書,讓同學感念在心。回母校與 同學相聚,使阿文想起當年在鐵 皮屋下讀書、遊藝的點滴。 柯輝雄 學生時代就為人客氣、有禮,50 年後還是一樣謙沖為懷,發現學 校硬體變化好大,20 年沒「回家」 了,差點認不出學校與同學!

(9)

北醫藥學系畢業

50 週年校友

˙

人物演出

張金輝 特別從日本與夫婿沈政男醫師( 醫 1) 返台參與這場盛會,是班上永 遠的大美女,在學時就被同屆醫 學系同學「盯走」,與同是北一 女的李芳慧、李方珠人稱「三劍 客」,她說看到學校榮景,對照 當年的刻苦,激動得說不話來。 陳朝洋 人稱「陳老大」,當年中原大學 化工學系畢業後又念北醫,日文 流利,是同學們的小老師,大仁 科技大學校長,在學界擁有高知 名度,今天的活動感受母校的親 切,和同學再次相見,非常興奮。 游明郎 身高183 公分,當年在北醫鶴立 雞群,同學稱他「大鳥」,脾氣好, 喜歡與人開玩笑,看到北醫多年 努力成為亞洲各大學前段排名, 對母校引以為榮。 陳增福 人稱「阿福」,是班上幾位「忠 厚老實」的代表之一,也是服務 型的同學,熱心助人,名譽教授, 任母校副校長與董事多年,貢獻 卓著。他說50 年再次和同學見面 很不容易,十分開心。 郭璨文 同學眼中的藥界No.1,人氣超旺, 找 人 聚 會 隨 興 一 邀 就 有50 人報 到,今天的相聚讓他想起50 年前 的畢典,一樣的地方,已往雖相 對簡陋,但同學們感情融洽,讓 人懷念。 陳學而 同學眼中「愛玩一族」,從藥廠 跨界到導遊,自嘲也是「不務正 業」型。每次回母校,看到師生 變多,想起當年3 間教室、一百 多位學生,他說:北醫真的不一 樣了!

(10)

談起創業的歷程,林智暉只能用「慘烈」兩字來形容。跟 所有的人一樣,北醫藥學系畢業後,不是選擇出國進修, 就是進入藥廠、醫院工作;退伍後,一直想從事製藥產業 的他,選擇留在國內藥商做業務,了解整個藥品市場。 工作第三年,正逢台灣開放西藥自由進口,林智暉抓 準了這個機會,與一個有貿易執照同事合作,進口西 藥販售。「我當時並沒有辭掉工作,西藥進口利用閒 暇時間做。」林智暉說。這個兼差性質的業務,讓他 們賺了一些錢,就邀北醫幾位同窗好友一起參與。 沒多久,剛好公司同事取得芬蘭第一大藥廠Orion 產品 代理權,找大家一起創業、組公司。林智暉說,當年, 大家剛退伍不久,根本沒有錢創業,所以找了一家公司 ─健喬企業一起合作,所謂的合作並不是他們投資我 們,我們只是他們公司裡的Paper Company( 境外公司 )。 剛 開 始, 大 家 做 得 很 起 勁, 生 意 也 不 錯, 後 來 因 為 相 信 一 位 學 長, 把 資 金 借 給 他, 以 致 公 司 還 沒 上 軌 道 就 負 債 上 千 萬; 經 營 不 到 一 年, 健 喬 企 業 就 要 求 退 出, 要 求 自 己 獨 立。 健 喬 企 業 的 財 務 經 理 推 薦 林 智 暉 擔 任 董 事 長, 健 喬 企 業 正 式 命 名 為「 健 喬 藥 品 股份有限公司」。 有了自己的公司後,事業並沒有如想像中的一帆風順, 過程宛如一齣精采的連續劇。正當林智暉覺得可以大 展身手時,當時找他一起成立公 司 的 同 事 結 合 外 部 資 金 買 下 公司股權,公司股權有了變 化,他們拿走公司80% 的 業務,20% 業務在我手上。 說到這裡,林智暉輕描淡寫 說:「我等於被掃地出門。」 當年,他只帶走一個會計、倉 庫管理及一塊健喬藥品的招牌及 上 千 萬 的 債 務, 他 說, 幸 好 手 上 還 有 Orion 產品的代理權,不然可能撐不下去。 第七年公司才開始有賺錢,但還是每天跑三點半,因為 身上仍有上千萬的債務要還,林智暉說,我只能背著重 重的殼慢慢的爬,等到有一天把身上的殼卸下。辛苦 了十年,公司營運開始有起色,債務也還清了。剛好 國外藥廠購併風興盛,林智暉心想:「努力這麼久,好 不容易公司才穩定下來,萬一那天被購併該怎麼辦?」 此時,他想起當初自己踏入藥業的初衷,就是想要經 營藥廠,於是興起買藥廠的念頭,1998 年買下信元藥 廠投入製藥產業,公司正式改名為「健喬信元藥品股 份有限公司」。 發展製藥期間,健喬信元仍繼續代理藥品進口,用代 理藥品賺的錢培植製藥業。沒想到,不到五年的時間, 整個市場翻轉,代理業務走下坡,製藥產業掘起,林 智暉說,幸好當時公司有轉型,不然不會有現在的健 喬信元。這次經驗讓他體悟到,產業必須不斷求新、 求變,才能永續經營。 近十年來,健喬信元不斷併購,購併至少十家以上的 公司及藥廠,設有「發泡劑型、鼻噴劑型、定量噴霧 劑型、性荷爾蒙」4 大技術平台,今年五月又併購健 康化學製藥公司,擴增「皮膚科、小兒科、老人用藥」 等領域藥品。 歷經幾次危機、轉型,林智暉說 :「經營事業就像下 圍棋,沒有退路,只有用心往前看每一步,預先想好 未來的格局,才能創造價值,分享員工。」 邱玉珍/ 採訪報導

(11)

22K 從來不是藥學 系畢業生的問題」, 台灣藥學會理事長、 永 信 集 團 董 事 長 李 芳 全 回 憶, 過 去 當 藥 師 賺 不 到 錢, 班 上 做 藥 師 的 不 到 一 半, 但 現 在 藥 學 系 畢 業 生 有八至九成是執業藥師,薪水六萬起跳, 他認為,既然大家都要當藥師,藥學教育就要提供足 夠的知識、訓練,政府應加速推動六年藥學教育。 1979 年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李芳全形容,當時 唸了四年的藥學,吸收的知識就像網球般大小,但現 在「網球已經變籃球」,卅幾年前的病患不會多問藥 品的功能、副作用,然而,這幾年病患透過網路等管 道找到許多資料,也開始會詢問藥師,內部知識爆發 性成長加上外部需求者的問題增加,四年藥學教育已 經不夠,有必要增加兩年臨床藥學教育。 李芳全細數,台大已率先推動六年藥學教育,成大今 年起實施,北醫四年、六年的學程則各佔一半,他不 諱言,外界對延長藥學教育仍有歧見,有些學者擔心 基礎研究消失,也有家長認為,既然唸四年可當藥師, 為何要多付兩年學費,但他強調,藥師服務領域越來 越廣,六年藥學教育有其必要性。 不僅是藥學教育求新求變,九年前接下父親一手創立 的永信藥品,李芳全坦言,公司六十多年來發展順利, 容易忽略外在環境的競爭壓力,過去總是自我麻痺, 永信就是大甲庄腳公司,但如何從區域化到全球化已 面 對 外 在 變 動, 李 芳 全 自 身 也 有 所 因 應, 他 擁 有 北 醫 藥 學 系 學 士, 台 大 藥 學 所 碩 士、 美 國 明 尼 蘇 達 大 學 藥 物 化 學 博 士 等 藥 學 相 關 學 位, 返 台 後 轉 攻 法 商 領 域, 陸 續 拿 到 東 海 大 學 企 管 所 碩 士、 交 通 大 學 科 技 法 律 研 究 所 碩 士, 去 年 九 月 開 始 攻 讀 中 國 政 法 大 學 知 識 產 權 法 學 博 士 班。 學 歷 如 此 顯 赫, 李 芳 全 卻 笑 著 說, 自 己 不 喜 歡 念 書, 但 因 需 要 專 業 知 識, 自 修 效 率 不 佳, 因 此 選 擇 到 學 校 進 修, 在 繳 學 費、 交 報 告、 考 試 的 多 重 壓 力 下, 強 迫 自 己 念 書,「 這 是 念書最有效率的方法」。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永信目前生產銷售人用藥品、 動物藥、化妝品、保健產品、原料藥及特用化學品等 約七百種產品,2012 年營業額達卅六億元,除內銷市 場,外銷市場分布美國、中美洲、日本、中國、東南 亞等國家。李芳全也預測,今年營業額可上看八十至 一百億元,台灣市場約佔一半,海外市場所佔比例也 會逐漸增加;下階段鎖定於2022 年完成原料、藥品、 林相美/ 採訪報導

(12)

開刀房手術,開刀一定要用到麻醉藥品,公司也做起 麻醉藥品,成為亞洲最大的公司。 此時,公司再度面臨生存抉擇,江宗明說,這次的生 存抉擇並不是公司不賺錢,而是公司未來走向。他強 調,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藥師,單身時,大家都還過得 去,但當大家結婚生子後,那口井就不夠大家吃,所 以必須想辦法再轉型讓事業更壯大。 如何讓這口小井變成大井?一位朋友提醒江宗明,醫 療產業太過專門,而且全球生病的人只佔百分之五, 百 分 之 九 十 五 的 人 都 是 健 康 人。 一 語 點 醒 夢 中 人, 1990 年寶齡富錦再次轉型,發展醫美藥妝產品及投入 保健食品產業。這還不夠,藥廠要生存還是要有獨特 的藥品,江宗明到美國請技術人員到台灣傳授製藥技 術,做出台灣第一顆長效型的止痛藥。 能做出學名藥、公司也在穩定中成長賺錢,大家也有 飯吃,多數人會覺得,這樣就可以了,但江宗明並不 因此滿足,他想要投入新藥研發。但投入新藥研發必 須花大筆的資金、時間,最後可能無疾而終。 經過一番激戰與說服,2001 年班友公司決定投入新藥 研發。江宗明到美國密西根大學交涉Nephoxil 的授權, 當時研究人員只知化合物成分中有些成分可以把食物 中的磷排出體外,減少洗腎患者因為引發高磷血症而 死亡。江宗明說,以為找到化合物就很快了,沒想到 一搞就是十二年,所燒的錢更是難以計數。 歷經十二年,寶齡富錦生技終於取得日本、美國藥證, 台灣一旦取得藥證,拿百磷(Nephoxil) 將是國內藥廠 第一個自行研發的新藥。對於下個目標,江宗明信心 滿滿地說,我們己經準備好了,無論是新藥或是醫美 藥妝、感控產品、檢測診斷,將以台灣為基地再擴展 到全世界。 寶齡富錦生技的成功絕非偶然,總舵手總經理江宗明 敏銳的觀察力,才是讓寶齡富錦生技研發出新藥、邁 向國際舞台的靈魂人物。1974 年一群台北醫學院藥學 系畢業的同窗好友,因為夢想碰在一起共同組成「班 友公司」,投入健康照護行業。 「當年,大家都在藥廠服務,非常熟悉醫院通路,但 手上沒有產品可賣。」江宗明表示,四十年前,藥品 都在藥廠跟貿易商的手裡,台灣的藥品進口幾乎被貿 易商把持,要進口藥品必須透過他們。我們跟一些貿 易商合作,請他進口一些藥品,再給他利潤。 持續一段時間,貿易進口商可以代理的產品愈來愈少, 為了生存進口商不再幫他們進口藥品;「這是班友公 司等一次面臨事業危機,」江宗明辭去藥廠工作,大 家開會決定「生存」之戰,他認為,要生存只有兩條 路可以走,一是自己取得代理權,另一個則是買藥廠。 大伙兒決定買藥廠,剛好有位同學藥廠要賣,班友公 司就買下寶齡製藥廠,1976 年再買下富錦藥廠,擴大 事業版圖,正式命名為寶齡富錦製藥。很有生意頭腦 的江宗明開始整頓藥廠產品,將產品通路由藥房轉到 醫院,他嗅到了檢驗試劑的商機。 江宗明開始做起檢驗試劑的業務,他跟英商嬌生代理 檢驗試劑,引進B 型肝炎檢測,是台灣最早的 B 型肝 炎檢驗,幫助不少人,荷包也賺得飽飽。他又看到另 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於是就把檢驗業務賣掉。 當時,他看到很多摩托車騎士意外造成骨折,表示需 要用到骨科醫材,於是進入骨科市場。骨折一定要進 邱玉珍/ 採訪報導

(13)

2013 年,日本第一大 藥廠大塚製藥投資2.76 億元,以一百元一股取得 台 灣 醣 聯 生 技 醫 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的3.94% 股權,這是首次有國 外藥廠入股台灣本土藥廠,時間往前推至2009 年,醣 聯的大腸癌抗體新藥GNX8 獲得大塚製藥青睞,新藥 上市後,每年至少還能取得五億美元的權利金,醣聯 董事長張東玄由一名研究人員,成功為台灣生技產業 打響名號,憑藉著就是他對研究的堅持。 張東玄走上研究之路,從小就可看出端倪,他回憶, 小學五、六年級時,常為了解算術應用問題,徹夜未 眠,只愛算數,對其他科目都沒興趣,「這是我最壞 的習慣也是父母最頭痛的事」;解出答案後沒有實質 回饋,說到底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這習慣支 撐張東玄度過日後埋首實驗室的日子,他說,研究做 不出來就一直做,做到有成果為止。 1968 年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張東玄退伍後到 日本東京大學藥學部深造,當時他的研究題目是分析 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的細胞表面有何不同,為何正常細 胞彼此接觸後會停止生長,但癌細胞一旦接觸後還會 繼續生長,而細胞表面都有醣的成份,這也是他研究 醣的開始。 1975 年取得東京大學藥學博士後,張東玄赴美國約 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IgE 及其受容體,之後轉往馬里 蘭 大 學 從 事 胰 島 素 受 容 體 研 究, 兩 年 後, 賓 州 大 學 國擔任客座教授,並兼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免疫組主 任,當時政府已將生技產業定為下個明星產業,外界 迫切看到成果,反成箝制,2001 年張東玄決定創業 , 繼續專注自己想做的研究。 張東玄說,從事一個新藥研發,十年以上是正常的事; 雖有心理準備,但籌錢卻是最大的挫折,醣聯的研究 在全球均屬最先進,「稍微聽得懂的研究人員沒錢, 親朋好友聽不懂,就當是捐錢」,10 萬、20 萬的湊, 張東玄甚至把房子都賣了,砸下全部家當,醣聯成立 時的一億台幣經費,他的錢就佔了四分之一。 畢 生 積 蓄 壓 在 研 究 心 血, 研 發 新 藥 的 燒 錢 速 度 卻 也 飛快,煎熬中奮力一搏,2007 年張東玄把研發成果 寄 給 全 球 約 五 十 家 藥 廠, 五、 六 家 藥 廠 有 回 應; 張 東 玄 回 憶, 其 中 大 塚 製 藥 最 積 極, 把 醣 聯 所 作 的 實 驗 全 部 重 做 過 一 次, 十 七 個 月 後 確 認 實 驗 結 果 完 全 正確,2009 年,醣聯將用於大腸癌治療的抗體新藥 GNX8,以總價 1.96 億美元授權大塚製藥,由大塚製 藥進行臨床試驗。 林相美/ 採訪報導

(14)

王玉杯總經理從民國59 年「嫁」進南光,篳路藍縷, 從每天清晨五點親手調劑開始,一路領著南光成長至 南部的製藥王國。除了錠劑,南光可說是做軟袋、點 滴起家,從19 年前就堅持使用非 PVC 材質,並花費 12 億投資一條無菌生產線,只因「要 100% 的品質保 證,唯有這條路。」 回想進入南光的經歷,王玉杯感慨地說,自己真是「巧 婦熬成婆」,先苦後甘,箇中點滴更是「有很多故事 可以講」。她大學就讀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大學三 年級要去淡水試驗所實習前,被母親叫回台南相親。 原本整個禮拜都排要相親,結果在第一天與南光現任 董事長陳立賢相親時,就被當時的南光總經理相中, 相親結束後媒人直接跟在車子後面到家中,一直問我 們「好不好?就定下來了?」 「當時作小姐也害羞,不敢有什麼表示,」王玉杯說, 媒人看她頭低低,直說「不說話就是好了!」惹得她 母親著急:「哪有這麼快的?」但最後也仍是定了下 來,「後面還有排隔天相親的,一直說至少還是給他 們看看啊,我媽媽只有說已經被人家訂走了。」 因此,實習地點也改為南光,並在畢業後嫁給陳立賢,由 這對年輕夫妻負責整個南光的運作。王玉杯結婚後第三天 就開始「上工」調製藥劑,她回憶,當初問公公蜜月怎麼 辦?公公回:「以後再說。」結果這樣一做,就是幾十年。 王玉杯在南光可說是「開疆闢土」,剛開始時只有 20 位員工,而且沒有人交接、沒有技術人員,她是唯一 的一位藥師。「我進去南光那天,就是我公公退休那天」

王玉杯 總經理

王玉杯說,她當時就拿到一本寫著配方的筆記本、還有 兩本資料,有些資料是婆婆當時在做的,她問婆婆該怎 麼辦,婆婆反問:「妳不是藥學系畢業的?」她只有低 下頭來自己摸索,最後也打出一片天來。 當時南光的調劑原料放在一樓餐褲,但調劑室在三 樓,王玉杯就在前一晚獨力將隔天會用到的藥劑一桶 桶搬上樓,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開始調劑,上午八點 整調好藥劑,交給員工裝填。 走過前面這段最辛苦的歲月,王玉杯說,她幾乎記得 所有配方,因為藥劑都經她親手測試,放一陣子再做 安定性測驗;當時的動物藥品處方複雜,她盡量不用 添加物,這些全都靠她自己看書摸索、累積經驗。 如今南光製藥已有 3 百多位員工,研發與品管人員達 120 人,不僅擁有 2 百多張藥證,更是醫療用軟袋及 點滴王國;資本額達6.3 億,年收 8 億,總資產 18 億。 「早先嫁到南光,很認命,」「但是我有信心,一步 一步走下來。」王玉杯說,她最重視的就是「誠信」, 「我講出的話,一定要做到。」同時堅持「做對的事 情」,例如從早年就堅持不做PVC 軟袋,「後來這反 而變成社會責任。」 王玉杯笑說,關於社會服務,南光是「了錢也在做」, 非PVC 材質成本比一般市售的 PVC 材質高,但只因 無毒。「我們該做什麼就做」;何況「有毒遲早要被 取締。」這樣的堅持,也讓南光順利打入日本市場, 以此為立基,放眼全球發展。 現任 南光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理事長 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法規暨GMP 技術委員副主委 社團法人中華無菌製劑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理事 陳幸萱/ 採訪報導

(15)

台灣東洋藥品集團旗下的 智擎生技與美國Merimack 製 藥合作開發胰臟癌新藥 MM-398 的合併療法,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數據 顯示,能延長晚期胰臟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期,消息一公 布,董事長林榮錦難掩喜悅,因為離實現他的「新藥夢」 又更近了一步。 但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科班畢業的林榮錦,並不是一 開始就懷抱著「新藥夢」。自小家境清寒的林榮錦說, 母親希望他當醫師,但他沒考上醫科,退而求其次讀 藥學系,北醫是私立學校,考上時連學費都籌不出來, 是靠補助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助學貸款才念完大學。 「我本來已經打算辦休學了,有人叫我簽一份文件, 說簽了就有大學可以讀,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助學貸款, 所以還蠻感激當時推行這項政策的行政院長蔣經國。」 林榮錦說。 林榮錦回憶那個時代,讀藥學系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實習 時到氰胺公司去滴試劑,「難道我就這樣過一輩子嗎?」 畢業後,林榮錦到必治妥藥廠當業務,有時為了搏感 情,藥廠業務得請醫師吃飯。林榮錦說,當時一個月薪 水只有兩萬元,應酬一次要花掉五千元,實在吃不消, 他開始對這樣的環境產生質疑,不惜放棄所學轉業。 林榮錦做過房地產,賣過清潔劑、撕不破的紙,但都 覺 得 不 合 適, 繞 了 一 圈 後 又 回 到 自 己 擅 長 的 藥 品。 700 億元的製藥集團,從傳統注重製造和銷售的藥廠, 躍升成為新藥開發為主的國際生技藥廠。 台 灣 東 洋 專 精 於 癌 症、 抗 感 染、 心 血 管 藥 物 研 究 及 開 發, 其 中 以 抗 癌 藥 物「 力 得Lipo-Dox 微脂體注射 劑」為代表產品之一,可以出口至海外。而2007 年 以 來, 東 洋 開 始 積 極 與 國 外 藥 廠 合 作, 包 括 嬌 生、 Merimack,採取交互授權的方式共同開發新藥。 「把有才幹的人留在台灣,創新開發新藥的模式,技 術平台商品化」,林榮錦認為,這是台灣東洋在台灣 生技製藥的貢獻,尤其是他一通電話讓美國生技醫材 專家張有德留在台灣,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林榮錦說,台灣東洋非常重視人力資源的創新,投資 最多,因為人是組織裡最重要的核心。「無論是台灣 東洋,還是我投資的任何一個企業,我都希望員工有 正確的價值觀。」林榮錦說,很多員工離開了之後, 因為有競爭力,其他企業都搶著要,對製藥產業產生 一個良性的連鎖效應。 楊正敏/ 採訪報導

(16)

鎮味芳餐廳吃宵夜,幾杯酒下肚,嗓門大了,天南地北聊 開來,他們一致認為應該組個校友會的常態性組織,凝聚 蘭陽地區北醫人的感情,萬一遇到緊急事故時,大家也有 個照應。 只不過,四個人似乎少了點,於是又找了蘇逸臣的同班同 學、內科醫師吳光芳,以及外科醫師李明堂、內科醫師吳 慶順、牙醫師吳燦亮等四人,四加四湊成八人,那年夏天 就選在宜蘭市的可愛餐廳舉行成立大會。參加那次成立大 會的有十六人,也就是這八位發起人,以及他們的另一半。 為什麼取名「校友聯誼會」,而不是「校友會」?「大家 都怕麻煩啦。」李元武解釋,當時仍是戒嚴時期,很多事 都被賦予政治色彩,敏感性十足,在宜蘭這個有台灣民主 聖地之稱的地方成立校友會,難免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他說,如果三天兩頭有人到這幾位發起人的醫院、診所或 家裡坐一坐,或是問話,或是調查,甚至來個身家調查, 多少會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及恐懼。 為了不惹來無謂的麻煩,他們選擇較不張揚的模式,捨棄 「宜蘭縣臺北醫學院校友會」的招牌,而以「宜蘭縣臺北 醫學院校友聯誼會」的名義成立。三十多個年頭過了,台 灣早已解嚴,他們卻已習以為常,不想再變動,繼續守著 校友聯誼會這個名號,運作至今,只不過隨著母校升格改 制,將名銜中的臺北醫學院換成臺北醫學大學罷了。

宜蘭校友聯誼會成立的由來

在什麼樣的聚會裡,只不過喊了聲「會長」,竟有二、 三十個人熱情回應?答案是:宜蘭縣臺北醫學大學校友聯 誼會。現任宜蘭校友聯誼會總幹事李元武笑著說,一般校 友會都是三年改選一次,連選得連任一次,換句話說,被 選上會長的人,短則三年,長則可幹滿六年,甚至還可回 鍋再任,因此會長通常就只那區區幾人,儘是老面孔。 反觀宜蘭縣北醫校友聯誼會的會長則是一年一任,時間到 了,換人再上。從1978 年成立至今三十幾年,會長已換了 近三十人,以目前會員人數不到四十人來說,幾乎每個人 都曾當過會長,形成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2014 年 5 月 4 日中午假礁溪長榮大飯店舉辦的例行餐敘, 出席參加的北醫校友及家屬就將近六十人,李元武和夫人 張麗梅忙著招呼大家,左一句「會長好」,右一句「會長 你最近氣色很好喔!」 叫得親切,卻也聽得鄰桌賓客滿頭 霧水,「哪來那麼多會長呀?!」 其實,當初會採取這種大家輪流當會長的方式,有其特殊 意涵。雪山隧道通車前,地處台灣東北角的宜蘭交通並不 方便,外來人口不多,選擇到蘭陽地區執業的北醫校友也 只有少數幾人。即便如此,繁忙工作之餘,他們還是經常 相約吃飯喝酒,聯絡感情。 1978 年的某個晚上,外科醫師蘇逸臣、腸胃內科醫師詹游 昭常、外科醫師李光雄及牙醫師李光仁四人,相約到羅東 林進修/ 採訪報導

(17)

成立校友聯誼會,不管對蘭陽地區的北醫校友或是母校北 醫來說,都是大事,但剛成立的七、八年裡,校友聯誼會 幾位核心人士卻未主動和母校聯繫,也未讓母校分享那份 喜悅,總讓人覺得怪怪的。 李元武說得明白,當年北醫董事會忙著內鬨,為了校產把 整個學校搞得烏煙瘴氣,報章雜誌常大篇幅報導,讓他們 這些校友覺得相當丟臉,為了不介入學校的紛爭,乾脆不 和母校接觸,圖個清靜。 2013 年接任校友聯誼會會長的第 18 屆醫學系校友徐慧興說, 當年北醫董事會鬧得沸沸揚揚時,外界對北醫的觀感很差, 他們在外行醫執業時,常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北醫人。最近幾 年,北醫董事會運作穩定,學校也展現高度活力,蓬勃發展, 和當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他們才以身為北醫人為榮。 宜蘭縣北醫校友聯誼會首任會長是李光芳。李元武記得,當 時北醫在蘭陽地區的校友不多,加上草創階段也沒什麼大 事,就由李光芳連續當了三年會長,才把棒子交出去。為了 讓校友聯誼會能長長久久久運作下去,他們想出一個很有意 思的點子,那就是會長不是用選的,而是由大家輪流擔任。 原則上,不分醫學系、牙醫系、藥學系或其他科系,也不 分年齡大小,而是以加入聯誼會的日期先後為依據,大家 排排隊,越早加入的,就越早當會長,誰也跑 不掉。 「就是人人有機會啦!」李元武被拱為北醫校友聯誼會的 萬年總幹事,少說也和十幾位會長共事過,非常清楚這個 遊戲規則。他說,這個會長通常只是掛個名,負責對外聯 絡而已,會務大都是總幹事攬起來做,可說是輕鬆愉快。 他邊說邊站起來,環顧當天設在礁溪長榮大飯店二樓歐式 自助餐廳的聚會場地,信手一指,「這位曾當過會長」、「那 位也當過會長」,坐在一旁的張麗梅連忙補上一句:「反正, 幾乎每個都曾當過會長啦。」 李元武他自己是1983 年詹游昭常當會長那年接下總幹事這 個職務的,沒想到一做就停不了,除了少數幾年換人做做 看,以及他輪到當會長的那一年外,他都被當年輪流當上的 會長強力慰留,有的會長甚至揚言,如果他不續接總幹事, 就不當會長,逼得他不得不留任,年復一年。 走過這些年頭,宜蘭縣北醫校友聯誼會運作得非常順暢,每 逢單月第一周的星期天中午聚餐,一年六次,其中三月那 一次,則請母校師長來共襄盛舉,分享大家的喜悅。李元 武驕傲地說,與其說聯誼會是個正式的校友團體,倒不如 說是個大家庭,每次聚餐時,大家都攜家帶眷,吃吃喝喝, 聊聊天,氣氛相當融洽。 「我們可說是比兄弟還親的大家庭。」李元武強調,宜蘭就 這麼一點大,北醫校友在這裡打拚,大家互相照顧,彼此 提攜,感情好得不得了。除了每兩個月一次的固定聚餐外, 平常大家也會相約吃飯聊天,但就是不碰政治議題,也不談 利害關係,更不會去比你賺多少、我又賺多少這些無聊事。 1973 年就在宜蘭定居的李光雄,算是較早到蘭陽拓荒的北醫 人,在羅東聖母醫院工作很長一段時間,退休後選在宜蘭市中 山路二段開診所。他認為,「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是聯誼會 能如常走到今天的主要原因,只要有人碰到醫療糾紛,其他人 就一起來幫忙解決,長期相處下來,大家感情好得不得了。 就因這種有如家庭般溫暖的氛圍太動人,且每次聚餐都辦得 有聲有色,熱鬧非凡,看得其他學校畢業的醫事人員也羡慕 得很,紛紛群起傚尤。李光雄細數,中國醫藥大學、中山醫 學大學及國防醫學院後來也成立宜蘭校友會,也定期舉辦聚 會,但活動力不強,聲勢遠遠不及宜蘭縣北醫校友聯誼會。 李元武悄悄透露,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潘仁修雖畢業於中 國醫大,還是忍不住加入宜蘭縣北醫校友聯誼會這個大家 庭,成為榮譽會員之一。 一年六次,連續辦了三十幾年,光是例行性聚餐就辦了將近 兩百場,宜蘭縣境內的餐廳幾乎全都吃過了,每次選聚餐地 點時,還真傷腦筋。不過,李元武強調,吃飯事小,大家聚 在一起聊天打屁,聯絡感情才是真的,至於挑選餐廳的事, 就留給以後的主事者去傷腦筋吧!

(18)

103 年 4 月 16 日 ( 星期三 ) 上午 11:00,北醫教研大樓 一樓大廳舉行〈生命力 阮仲洲眼中的非洲大陸〉攝影 展義賣揭幕典禮,協助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的發展。50 幅來自非洲的作品,從草原動物自然的呼喚,孩童燦爛 的笑容,大人對生命的韌性,到北醫駐史瓦濟蘭醫療團 的問診熱情,彷彿一部電影,讓在場者驚嘆、激賞。 「沒想到我的同學會攝影,還拍得這麼美!」退休的婦 產科醫師施俊雄、在美國執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洪伯宗、 婦產科醫師楊武雄、改行從商的張道正醫師與現任北醫 董事胡俊弘異口同聲的表示。同學兼好友的胡俊弘還打 趣的說:「他以前是『舞』林高手,求學時期還曾經教 我跳舞呢!」,「他啊,非常smart,成績不錯,不是 為分數而讀書的人,個性獨立、人緣好、會照相,以前 常把我『拍照存證』,哈!」這場攝影展,彷彿是同學 會,84 歲的病理學科教授黃德修則透露 60 年來,北醫 第一屆醫學系同學可能都不知道的「秘密」─阮仲洲, 現任高雄阮綜合醫院總裁兼董事長,在醫療專業之外, 原來還是位藝術家。

用鏡頭呈現

人文關懷

第一屆醫學系校友阮仲洲

陳慧瑩/ 採訪報導

(19)

父親的相機

打開新視界

「我從初中就開始攝影啦!」當年拿著父親的相機好 奇把玩,玩出興趣,甚至一手包辦相片沖洗,走到那 拍到那,從此打開阮仲洲的新「視」界。2009 年,阮 綜合醫院成為北醫駐史瓦濟蘭醫療服務計畫的夥伴醫 院,年屆70 歲的阮仲洲在北醫邀約下,第一次踏上非 洲土地,用鏡頭捕捉力量四射的猛獸與華麗優美的禽 鳥,讓人驚見這位資深醫者,追求心靈富足的另一面。 阮仲洲回憶起在北醫的時光,「60 年前的北醫,只有 3 間簡陋教室,同學們都是在克難的環境中,點滴累 積自己的醫學能力。當年的病理學科陳定堯老師、黃 1. 北醫第一屆醫學系校友阮仲洲董事長 2. 與同學一起翻閱攝影作品集 3. 攝影展會場與同學合影 4. 攝影展會場與第一屆醫學系同學合影 5. 〈生命力 阮仲洲眼中的非洲大陸〉攝影展與來賓合照 德修老師都是親切的師長,而胸腔外科的柯賢忠老師 教學認真,但很凶!」他記得在仁愛醫院實習時隨柯 老師查房,一群實習生經常挨罵,有一天阮仲洲忍不 住在查房完之後告訴柯賢忠:「請您不要在病人面前 罵我們,否則病人會以為實習醫生很遜,最後就跑光 光!」一席建言,沒想到柯賢忠教授非但不生氣,還 對阮仲洲印象深刻,此後師生互動良好,柯老師過世 前還曾去高雄拜訪他。

(20)

與北醫建教合作

研究與人才到位

父親是內科醫師,阮仲洲卻專攻消化外科,與哥哥承 接父業,在高雄以阮綜合醫院起家,有感於科技器材 輔助的重要,阮仲洲開南部風氣之先,很早就引進CT (電腦斷層),並力邀血液科權威劉禎輝、心臟內科 李源德等名醫駐診、技術支援,贏得阮綜合醫院在南 部醫療院所的高評價地位。「我和哥哥原本想做一百 床就好,沒想到總病床數超過500 床。」這是阮仲洲 沒料到的。 當年承接父業草創維艱,尚無太多能力回饋母校,隨 著阮綜合醫院規模擴大,阮仲洲有感於人才培育與研 究的重要,5 年前曾捐贈 4 千萬元提供北醫大發展醫 療學術研究,雙方簽訂人才、醫療與學術多邊交流, 開始建教合作之路。未久,發生莫拉克颱風,阮綜合 醫院與北醫大體系投入災區進行長期性的人道救援; 接著阮綜合醫院與北醫攜手前進非洲等地展開國際救 援,「身為區域醫院,如何在擁有先進設備之餘,更 充實自身的軟實力?與醫學中心交流是一個選項。」 阮仲洲在與北醫大合作過程中,有感而發。 研究,是阮仲洲辦醫院的堅持。在醫療競爭當下,有 些教學醫院為節省薪資,容許主治級以上醫師在外兼 職,「我無法認同!醫院管理者應該用高薪鼓勵醫師 持續研究,嘉惠病人,這才是醫院的生存之計。」儘 管醫療資源比不上一些大型醫院,阮仲洲仍在南部率 先引進治癌用的螺旋刀,「如果能力夠,我甚至想花 50 億元成立質子治癌中心,給癌症病友更多存活機 會。」阮仲洲在言談間展現醫界小巨人的企圖。 管理醫院之外,年屆73 的阮仲洲仍充滿活力,吸收很 多醫療資訊,甚至推出搭高鐵南下健康檢查與海外健 診等創舉,獨到的眼光讓業者稱奇。「對阮綜合醫院 來說,南部醫學中心是『一碗公』,我們只是『一碗 飯』,如何與他們競爭,就是要拚創意,拚服務,拚 效率!」

散發人文氣質

分享行醫初衷

此次攝影展,阮仲洲將作品義賣所得捐給北醫人文暨 社會科學院,作為「人文藝術特約講座」之用,以彰 顯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透過純真的眼睛,用直接而 豐富的熱情將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呈現出來,阮仲洲 的攝影內涵,讓學生看到行醫的初衷。

(21)

阮仲洲的攝影小密訣

60 年自學攝影,阮仲洲分享私房密訣,以〈眼中的非洲大陸〉作品為例: • 按快門前先構圖:按快門前要先思考畫面,1、2 秒的腦力激盪很有用。 • 顏色要協調:〈非洲冠鶴〉與枯草很搭,如果是一片綠草就不協調了。 • 圖要平衡:拍〈水羚〉時,牠們集體朝向我,在橫面的綠葉為襯下,迅速捕捉這一幕。 • 擅用光影:拍〈問診〉時,運用自然光影,效果不錯。 • 這些作品從拍攝、放大圖片到裱框,我一人完成,圖片色彩畫質很好,保證百年不褪色。 6. 作品〈水羚〉 7. 喜愛攝影的阮董事董事長透過鏡頭呈現人文關懷 8. 作品〈非洲冠鶴〉 9. 作品〈問診〉

(22)

走過無數偏鄉,奉獻醫療專業的

陳錦松醫師

汐止國泰醫院牙科主任陳錦松是臺北醫學大學牙醫系 第15 屆校友,在大學時期與同學一起組成「口腔醫療 服務隊」,長期投入偏鄉義診。走過台灣偏鄉及福建、 北印度、帛琉、吐瓦魯、尼泊爾、泰北、柬埔寨、馬 紹爾等地,如今他為南印度奉獻心力,培育下一代志 工口腔健康照護員,將義診的精神傳遞下去。 陳錦松在牙醫系四年級時成立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療 服務隊,主因是跟著別的社團出隊服務,發現雖然有 牙科口腔宣導,但在專科學生眼中,專業稍嫌不足。 「回到牙科後我就想,為何不自組隊伍,做寒暑假醫 療服務?」於是陳錦松著手籌備第一屆口腔醫療服務 隊,民國六十七年出隊。 畢業後,陳錦松認為成為牙醫師後,應該更有能力做 口腔醫療服務,於是與幾位同學、學弟妹在民國八十 年四月十五日成立「四一五口腔醫療小組」,號召牙 醫師每個月請假一天去山地鄉服務,往後更是開疆闢 土,前進國外醫療資源缺乏地區。 陳 錦 松 表 示, 當 時 國 內 醫 療 服 務 隊 還 不 普 遍, 「四一五」等於打先鋒,號召力也強,聚集了一群志 同道合的朋友。 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副教授、北醫附設醫院牙科 矯正科主治醫師林利香是「四一五口腔醫療小組」的 一員,與陳錦松是夫妻,三十多年來,兩人一起義診、 走過無數偏遠地區,奉獻醫療專業。 民國八十八年起,兩人首次至福建省福鼎市從事國際 醫療援助,往後幾乎每一年,國際醫療援助都不中斷, 足跡遍及北印度、帛琉、吐瓦魯、尼泊爾、泰北、吉 里巴斯、中印度、南印度、柬埔寨、蒙古、馬紹爾等地。 陳錦松說,每次服務都是提供當地極為不足的醫療。 例如一次在柬埔寨,一對夫妻原以為先生得了癌症或 其他絕症,整個臉頰皮膚潰爛。聽說義診團到當地, 夫妻二人趕緊前來求診,檢查才發現是因為牙爛掉造 成的,「拔掉就好了」,隔天潰爛處馬上開始癒合,「小 夫妻很高興」。 不過,現在問到林錦松過去印象深刻的醫療服務經驗, 他已經很少提及這些經歷,「做了三十幾年,都已經 是平常心在做。」他表示, 以前被記者問到類似的問 題,還會仔細回想、稍微提一下,現在心情早已不會 有什麼波瀾,因為「做這種事不會期待回饋或回報」, 很多事做完就像水流這樣過去了。 陳幸萱/ 採訪報導

(23)

「 我 老 實 跟 你 說, 現 在 真 的 很 難 特 別 去 回 想 哪 段 經 驗,」再度被問到「印象深刻的醫療服務經驗」,陳 錦松說,因為真的經歷太多故事,要往前看、繼續做 醫療服務,「過去的就讓他過去。」 他強調,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精神狀態與能耐, 未來有時間、體力最重要,「(義診服務)能做幾年 是幾年」。他今年已六十二歲,每年做義診,深刻感 受到生命的流逝、人不斷衰老。 也 因 此, 他 認 為「 能 多 帶 一 點 人 投 入 這 個 工 作 才 重 要」,近幾年他鮮少以四一五口腔醫療服務隊名義出 花半年以上時間重新培育新手學生,回國後又得花幾 個月的時間整理成果報告、參加相關比賽等,接著又 是下一年的新生。 除了灑下國內志工種子,這幾年在南印度,他也積極 培育基礎口腔健康照護員。他表示,藏區不只缺乏醫 療資源,要接受醫護教育更不容易,因此他會提供校 護、護士、喇嘛口腔健康教育,讓他們能做簡單的口 腔治療、檢查與衛生教育。「我們在的時間有限,希 望他們也能有自我健康照護的基本能力,這對他們才 是好的。」 1.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牙科主任陳錦松正在閱讀資助兒童信件 2. 陳錦松醫師於南印度 Karuna Home 身障中心看診 ( 陳錦松 提供) 3. 南印度口腔醫療服務隊與當地醫院院長及助理合影 ( 林利香 提供) 4-5. 2013 年暑假,北醫口腔醫療服務隊至苗栗偏鄉義診

(24)

2014/1

• 北醫大癌症研究中心獲得衛生福利部「第二期(103 年至 106 年)癌症研究計畫」補助金 1 億 2 仟萬元 • 北醫大潘力誠老師研究團隊榮獲「第 10 屆國家新創獎」,北醫大連續 5 年、9 個團隊獲此殊榮 • FICHET、NISA 及 ESIT 三單位實地訪視,肯定北醫大國際化成果 • 北醫大為全國唯一榮獲國際傑人會「第 21 屆傑青獎」5 項獎項之大學 • 北醫大通過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O27001)年度複審

2014/2

• 北醫大體系連續 3 年,獲台北市「民間企業與團體綠色採購標竿機構」 • 北醫大 MOOCs 課程本學期首航,將登上清大 Share Course 與交大 E Want 平台 • 北醫大 500 多位熱血同學,在寒冬中向國內 6 縣市及海外放送溫暖 • 北醫大「2014 全國青少年高國中暨國小寒假醫學營」,吸引 2 千名學子參加

2014/3

• 北醫大醫學領域排名躍世界百大,藥學與藥理領域的排名為前 200 大 • 北醫大獲衛福部「提升臨床試驗創新及競爭力計畫」,3 年將獲補助 7 仟多萬

2014/4

• 北醫大癌症轉譯研究中心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補助 1 億元 • 北醫大與台大聯手研發抗癌新藥,獲得美國 FDA 核可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北醫大霏雪國樂社 4 度蟬聯「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雙料優等 • 北醫大學生社團 4 度蟬聯教育部主辦全國社團評鑑最高榮譽「特優獎」

2014/5

• 北醫大榮登 QS 亞洲大學 46 名,為國內私校排名第 1 • 北醫大於第 17 屆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再獲 2 金 3 銀殊榮 • 北醫大醫資所團隊於「芬安全吉隆坡駭客松大賽」榮獲最佳資料呈現獎 • 北醫大獲衛生福利部「103 年度健康資料加值應用雲端化服務計畫」,補助金額 1,800 餘萬元 • 北醫大醫科院李友專院長榮任 SCI 期刊《IJQHC》全球總編輯,為該期刊首任亞裔全球總編輯 • 北醫大獲深化推動紫錐花運動自評績優學校

北醫大榮譽榜

(25)

雙和醫院榮譽榜

萬芳醫院榮譽榜

附設醫院榮譽榜

2013/12

• 鄭甘嬇護理長榮獲財團法人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 「2013 優秀護理人員獎」 • 榮獲第 14 屆醫療品質獎系統類「機構推行獎」 • 榮獲第 14 屆醫療品質獎系統類「擬真情境模擬競賽 -優等」 • 榮獲第 14 屆醫療品質獎系統類「實證醫學類 - 佳作、 潛力獎」 • 榮獲第 14 屆醫療品質獎系統類「主題類主題改善組 -潛力獎」

2014/1 ~ 2014/6

• 1 月通過 SGS ISO/IEC 27001:2005 認證 • 1 月通過 SGS CNS 27001:2007 認證 • 2 月通過 SGS OHSAS 18001:2007 認證 • 2 月通過 SGS CNS 15506:2011 認證 • 2 月周寶鈺護理長、陳秀鉛護理長榮獲社團法人台北市 護理師護士公會「102 年度績優護理人員獎」 • 2 月榮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醫院醫療安全督導 考核特優醫院」 • 3 月榮獲台北市政府「徵兵檢查作業績優醫院-年度績 優醫院獎」 • 4 月通過醫策會「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美容手術、光電

2013/12

• 榮獲內政部 102 年醫院類特優級友善建築認證 • 通過 ISO 9001、14001 續評 • 通過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評定 • 榮獲「離島偏遠地區緊急重症傷病人空中緊急醫療救 護服務之成效」國家品質標章(SNQ) • 榮獲「二代戒菸治療服務戒菸王 - 全國區域醫院第一

2013/12

• 102 年 12 月 全球無菸健康照護服務網絡 ENSH「金獎 認證醫院」 • 102 年 12 月 健康促進醫院「典範選拔組織再造獎」 (2012~2014) • 103 年 3 月 連續 5 年蟬聯《數位時代》雜誌「綠色品 牌大調查」醫療服務類第一名及特優(2010~2014)

2014/4 ~ 2014/5

• 103 年 4 月 獲國民健康署「國際低碳醫院團隊合作最 佳案例獎」 • 103年5月通過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EMRAM 國際認證-HIMSS Analytics 電子病歷 6 級醫院」

(26)

報上看到母校基於尊重,參加「反服貿」活動,事先報備不記曠課,我真的感動與驕傲。邱文達前校長、 現任閻雲校長、吳志雄院長、黃朝慶院長都是很有想法的師長,在「培育兼具人文關懷、社會服務熱忱及 國際觀的醫事專業人才」的宗旨下,北醫成為國際頂尖大學可期。 我是TMC 611,在校時曾當過班代、網球代表隊、北醫人報總編輯、張老師、山服團員。北醫塑造我們懂 得尊重、包容、謙虛與團隊合作! 畢業後,隨恩師李俊仁教授與兄長李伯皇教授習腎臟移植,長期追蹤病 人的過程中,我更體會到視病如親,才能使醫療品質提升到最高境界。 這兩年擔任臺南醫院院長與財團法人器官登錄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秉持同理心、真性情追求醫療品質與 效率的提升。此次獲傑出校友榮譽,感謝委員們肯定,這是我醫學生涯中最有感覺的快樂! ˙ 現任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院長 ˙ 擁有醫學和法學雙領域專長,長期致力推動「大愛器捐」觀念;另在醫療院所推動各項 管理革新,榮獲多次醫療服務相關榮譽。 ˙ 致力於器官捐贈與移植醫學,造福病人無數,功績卓越,並獲醫療典範獎。 ˙ 在器官移植制度建立、推廣、教育以及研究有重大影響。 ˙ 「器官捐贈、薪傳生命」,將大愛器捐編入國小教材,幫助器官衰竭的病人。器捐登錄分區 流通,讓更多病患受益,支持慢性處方箋釋出,醫藥合作嘉惠病患。 ˙ 榮獲102 年度「醫療典範獎」致力於器官捐贈及移植醫學,成就優秀。帶領台南醫院積 極進取,成績有目共睹。若能強化國際合作或交流,將是最佳傑出校友。

公共服務類

: 李伯璋

(醫14 校友)

(27)

民國71 年自母校畢業,服役後在台北榮總完成內科住院醫師的五年訓練,隨即到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擔任胃 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迄今。畢業三十多年來,每次與北醫校友們談論過去在校種種趣事時,大夥也都欣喜分 享母校的現況。今日北醫已躋身為國際知名的大學,無論在醫療服務、教學及研究方面,均有令人稱羨的 成果。讓我們一直以北醫人為榮。 早期在母校求學的環境,孕育出每一個北醫人堅毅、獨立與惜福的特質。記得民國78 年到成大醫院服務, 開始肝炎及肝癌的研究時,沒有實驗室及足夠的資源協助,自己須試著想盡方法開始臨床研究。民國83 年 臨床試驗是國內陌生且非主流的研究領域,我則有幸參與慢性B 型肝炎第一個口服抗病毒藥物干安能的臨 床試驗。隨後參與陸續研發出的各個新藥的臨床試驗,並積極出席試驗新藥的國際諮詢會議,讓我學習許 多,並以更廣的視野看待臨床試驗。隨著試驗證實各項藥物的療效,發表多篇重要文獻,成為了國際上治 療慢性B 型肝炎指南的參考文獻。慢性 B 型肝炎的治療也邁向了另一個里程碑。 此刻獲得102 學年度傑出校友的殊榮,要感謝母校的栽培及過去許許多多師長們的諄諄教誨,在校七年的 學習成為我未來醫學生涯的重要基石。期許自己能與每位北醫人,持續奉獻自己,服務社會。 ˙ 現任國力成功大學特聘教授 ˙ B 型肝炎之研究具有國際水準,成就豐碩。 ˙ 分子生物醫學研究,對於慢性肝炎研究獲世界醫學最佳期刊( NEJM ) 登載發表七篇。 ˙ 肝炎研究及肝癌研究方面,有一百多篇文章發表在知名學術刊物,曾獲得國內和國 外多項 研究獎,對推動肝病研究貢獻良多。 ˙ 慢性B 肝研究、專利 2 項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學術成就類

: 張定宗

˙ 現任健喬信元公司董事長 ˙ 目前擔任四家醫療相關產業公司董事長,對產學合作與國際企業經營的推動頗具成效。 ˙ 為多屆台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監事。 ˙ 透過各項企業經營策略成功取得國際大廠 ( 德國百靈佳、美國禮來 ) 的合作,開發建 置國內 唯一定量噴霧吸入劑 (MDI HFA) 國際規範實驗室及製造專區,為全球第七大,

企業經營類:林智暉

(醫17 校友) (醫11 校友)

(28)

智慧手機,透過

QR Code,或經由https://pasys.tmu.edu.tw/mobile,進入臺北醫

學大學捐款系統,就能即時輕鬆完成捐款臺北醫學大學,展現愛心與義舉。

臺北醫學大學手機版捐款系統使用方法非常簡單

只要掃瞄

QRCODE → 進入系統 → 完成,即可以透過手機完成

首先

1.

請掃瞄

QRCODE

4.

閱覽個資告知聲明

5.

妥填

6.

信用卡線上付款

《捐款金額》及《基本資料》

2.

線上捐款說明

→ 點選《我要捐款》

3.

選擇捐款

《學院別》與《捐款標的》

(29)
(30)

     

(31)
(32)

發行單位:臺北醫學大學公共事務處

發行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 284 巷 2 號 1 樓 聯絡電話:(02)27361661 分機 2653

(33)

(Levofloxacin)

靜脈輸液

5毫克/毫升

膜衣錠

500毫克

Inj. 5mg/ml. 50ml ; 100ml

Inj. 5mg/ml. 50ml ; 100ml

F. C. Tablets 500mg

F. C. Tablets 500mg

1.一天一次有效對抗主要致病菌。

2.在肺部的濃度高、對大多數的肺炎感染菌種有很好的效果。

3.IDSA、ATS Guideline 建議Levofloxacin 做為社區型肺炎經驗

性療法的標準處方。

4.可顯著降低病患的死亡率。

5.有效治療腎盂腎炎、複雜性泌尿道感染。

6.生體可用率高、可提早接替針劑抗生素冶療、讓病人提早

出院,縮短住院天數、減少總體醫療支出。

Levofloxacin 750mg QD使用5天對腎盂腎炎的療效優於Ciprofloxacin (400mg-500mg) bid. 10天. 6 100.0% 86.0% 80.6% 83.0% 79.6% 3.住院 (非ICU病人)

Levofloxacin 已被IDSA、ATS Guideline 列為CAP 病人經驗性療法的標準處方 (一級證據)2 門診病人(Outpatients)

1.對於原本健康,最近三個月不曾使用抗生

(34)

廣植樹護地球活動。至2018年將種下40萬株綠生命。 【把愛傳出去,為弱勢加油】 關懷社會,傳愛腳步深入育幼養老機構、貧困家庭等台灣各角落, 並長期響應捐血、社會公益活動。 【睦鄰好厝邊,為地方加油】 秉持企業與社會福祉共生理念,關懷廠礦區週邊社區的永續發展, 挹注地方公益建設、貧病家庭救助、社區文教活動等。 【獎助運動員,為體壇加油】 協助國家培育菁英運動員,獎助網球、桌球、跆拳道等十餘項目選 手,包括網球好手盧 勳、謝淑薇與莊佳容等人。 【愛心加油站,為大家加油】 首創雇用身心障礙朋友服務的愛心加油站,為弱勢族群提供就業機 會,以無障礙的心、不打折的服務,深獲消費者肯定。 www.cpc.com.tw

(35)
(36)
(37)

盛夏溽暑,驪歌輕唱,歡送1,352 位畢業生《蛻變啟程》離開母校,成為社會新鮮人。 滿懷離情,謹代表全體師生致上最誠摯的祝福,期盼學弟妹們展翅高飛,實現夢想,成為優 秀的北醫人,北醫將永遠以您為榮。 母校54 歲生日,為賀藥學系第一屆學長畢業 50 年,藥學院出刊《藥學系第一屆系友畢50 週年特輯》,北藥文教基金會與藥學系校友會聯合舉辦《生技論壇》與《北藥文物展》, 公共事務處則邀學長返校參加校慶與畢典。多位學長直呼《差點認不出學校與同學》、《回 家的感覺真好》。鐵皮屋與黃泥田間路已不復見,校園內聳立14 棟建物,醫學綜合大樓前廣 場可遠眺台北101,大家都驚訝北醫的成長不可同日而語! 今年,母校喜訊頻傳:萬芳醫院再度取得台北市政府第三期9 年的委託經營權;附設醫 院通過了美國「人體研究受試保護計畫」(AAHRPP);雙和醫院7月1日啟用第二醫療大樓(總 床數1,600 床 ),成為新北市最具規模的醫院,而本校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北部地區最大醫療體 系之一。 世界大學排名機構QS,今年公布世界大學排名,北醫大居亞洲第 46 名,世界大學第 363 名,醫學領域前百名,藥學與藥理領域前兩百名。同時,我們以「癌症轉譯研究中心」 計畫,榮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1 億元經費補助。感謝同仁的通力付出與校友們的 從旁鼎力扶持。 這期《北醫人》介紹的典範人物,包括102 學年度遴選出爐的三位傑出校友:公共服務 類李伯璋院長( 醫 14)、學術成就類張定宗教授 ( 醫 17)、企業經營類林智暉董事長 ( 藥 11);

TMU Alumni 發行人語

封面小故事: 秀逸圓潤的「北醫人」 三字為閻雲校長所題

54 週年校慶暨藥學系

第一屆系友畢業 50 年返校

TMU Alumni

(38)

陳慧瑩/ 採訪報導

北醫的榮「藥」

五十年來的傳承

曾經在一片廣蟊的草地上

只見三間鐵皮屋

這竟是我的學校

我差點調頭離去

50 後再回來

心海無盡處有一份深邃的情意

雖然湧現出來只是一抹淺笑

沒錯這是我家

磁極的方向永遠不會改變

因為我們有情牽思縈的共同恩師

淬鍊出北藥人勇敢跨領域

不屈不撓的

hungry spirit

(39)

6 月 9 日北醫畢業典禮當天上午,18 位藥學系第一屆 畢業校友回北醫,共同參與「北藥NO.1 榮耀傳承文 物特展」揭幕典禮。見面時大夥笑逐顏開,「『鍋巴』 年輕時瀟灑愛漂亮,每15 天就理一次頭髮!」、「你 當年『傻呼呼』的,每天抱書本逛校園……」一群年過 7 旬的歐吉桑相互「爆料」,在感慨、笑聲中,重回 50 年前的時光隧道。 文物展覽揭幕現場,藥學院院長吳介信表示,北醫藥學 系培養出來的學生有相當傑出的表現,今年是藥學系第 一屆校友畢業五十周年,希能趁此機會,分享服務社會 今年,正是北醫藥學系第一屆系友畢業50 週年的日 子,藥學院與公共事務處特別規劃「北醫No.1 榮耀傳 承」系列活動,邀請第一屆藥學系校友返回母校,重 溫畢業典禮,見證學校從草創期的篳路藍縷,因著老 師認真教學及人格教育,蘊育出北藥人獨特的精神與 特質,影響深遠,傳承50 載。 藥學院特別為藥學系第一屆校友製作「藥學系第一屆 系友畢業五十週年特輯」,從藥學系的歷史沿革及邁 入21 世紀後,在學制、學程及啟動宏觀計畫上的蛻變, 「今日北醫已非當年北醫」。專輯中專訪多位優秀的 校友,回憶北醫求學時期與畢業後發展,在今昔照片 TMU Alumni

封面專題

(40)

1. 1960 年,北醫在荒蕪的稻田中誕生,成立醫學系、藥學系及 牙醫學系 2. 北醫藥學系第一屆師長合影歷史照片,徐型堅(前排左 1)、 那琦(後排左3) 3. 北醫藥學系第一屆師長合影歷史照片,徐型堅(左 1)、徐千 田(左4)、顏焜熒(右 2) 4. 第一屆藥學系學長回到母校參加北藥文物展揭幕後,由學弟 妹吹奏校歌進行校園巡禮 5. 張金輝和潘美悅半世紀未謀面,兩人開心的手牽手,興奮之 情溢於言表 6. 18 位藥學系第一屆畢業校友回北醫共同參與「北藥 NO.1 榮 耀傳承文物特展」揭幕典禮 從國內第一位胃藥品牌創辦人到建立「無毒的家」綠色 帝國的王康裕和創業有成的林正智董事長,異口同聲地 說:「徐型堅主任對自己慳吝省儉,但對學生非常大方, 有時會帶大家到外面小聚,上課時學生精神不濟,還會 適時陪大家到外面運動」。指導學生以高分考上台大應 屆生化、藥理研究所,陳增福教授即為台灣第一位藥理 學博士。 洪清霖教授記得有一次考試,部分同學作弊,徐型堅 主任淡定的在黑板上寫著:「You make me proud!」(讓 我為你感到驕傲!)隨即走到外面,讓學生「自決」, 「這一幕我深受感動,後來影響我帶學生方式,北醫校 友願意無私奉獻學校,應該是來自老師的人格教育!」

同用篩子篩選過,只是用不用功而已,出社會自然就 會拼起來!」

(41)

「多語」育才

譜出人生交響樂

有些老師也讓人印象深刻。教「藥用植物」的顏焜熒 上起課來一板一眼,態度認真,讓同學既敬又畏,雖 然 全 班 經 常 不 及 格, 但 對 早 期 的 藥 學 系 學 生 來 說, 他的生日是每年大事,一定前去祝賀;「分析化學」 助 教 葉 昭 渠 要 求 嚴 格, 實 驗 做 不 出 來 不 放 人 走, 有 人 曾 被 留 到 晚 上10 點,同學私下都叫他:Unknown Miss。 此外,讓同學至今回味再三的是,老師的「多語」教

第「四」教室

+ 筆記苦讀

有輕狂有學習

身處荒蕪稻田,簡陋鐵皮屋, 50 年前的北醫在一道鐵 拱門及雙石柱為襯下,在那純樸年代,隱然保有她的 體面門面。黃土連接著田間小路,學生有從各路騎鐵 馬上課,有在車站苦等公車,師生雖然為數不多,上 課期間人車穿梭校園內外,好不熱鬧。張金輝提到「我 最怕錯過班車,一旦遇到大雨,田間泥濘,必須改走 小路,冷不防有蛇出沒,還得和流浪狗兩眼對峙。」 TMU Alumni

封面專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位可以直接參與系學會的時間是每個學期舉辦的 期初⼤會 與 期末⼤會 。所有系學會重要的事情都會在這時候公佈,這是系學會最

7-11 及全家 出⽰會員卡享9折優惠.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辦理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醫及社會醫

主席身份證明 校監書面 確認 會議紀錄 校訊、學 校網頁資 料等 校友校董 教育條例 40 AP.

臺北市大理高級中學 第32試場.

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幼稚園 吳少明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福幼第二幼稚園 謝秀貞校長 大埔循道衛理幼稚園 李心妹主任

校董會組成的規定 校董會各類成員的人數包括校監 社會人士 營辦機構 其他持份 者 家長、 出任獨立 提名 教師或校 校董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由美國西來寺主辦,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