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奈米氧化鋅微粉之合成及於皮膚防曬之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奈米氧化鋅微粉之合成及於皮膚防曬之應用"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奈米氧化鋅微粉之合成及於皮膚防曬之應用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7-2622-E-151-003-CC3 執 行 期 間 : 97 年 08 月 01 日至 98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楊文都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1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2 月 29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成果精簡報告

奈米氧化鋅微粉之合成及於皮膚防曬之應用

計畫類別:□ 先導型 □ 開發型 ■ 技術及知識應用型

計畫編號:NSC 97-2622-E -151-003-CC3

執行期間:2008 年 08 月 01 日至 2009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計畫主持人:楊文都

計畫參與人員:施淑萍、董昭漢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0 月 31 日

(3)

一、研究摘要

本計劃擬合成單一分散性之奈米 ZnO 微粉,並開發應用於皮膚防曬之產品。於 ZnO 之製備程序 中,分別使用乙醯丙酮鋅為起始原料,醋酸為配位劑,經由溶液的混合、水解及縮聚合反應製備 ZnO, 主要以探討 ZnO 奈米粉體的製程參數對奈米粉體的型態微結構之影響,並藉由光分解偶氮染料之光 催化實驗,進一步了解粉體微結構的差異對降解有機染料效果之影響。實驗中以 XRD、 TGA/DTA、 FT-IR、BET、 FE-SEM 及 UV-Vis 對 ZnO 奈米粉體做分析。最後,應用 UV-vis 光譜分析儀研究 單一分散性奈米氧化鋅之透光性、微觀性質與紫外光吸收情形等性質,進而開發符合產業需求之氧化 鋅防曬產品。

二、前言

紫外光具有較高的能量,通常對電子會有激發作用,也因此可在一些化學物質形成自由基,且為 光化學反應中最有效率的光源。我們知道紫外線的光譜範圍是從200 nm 到400 nm,其中波長在 200~290 nm (毫微米,1 nm=10-9 m) 之間的是屬於UV-C 的範圍,它的波長最短能量卻最高,對人體 組織最具殺傷力,幸好在臭氧層就被吸收掉而不會到達地面。波長在290~320 nm之間的是屬於UV-B 的範圍,它會引起曬傷,同時也是皮膚癌的重要起因。波長在320~400 nm之間的則是屬於UV-A的範 圍。 氧化鋅在一特定波長照射下,具有氧化分解能力和親水性效果,可以使物體本身具有殺菌、除臭、 防污及去除大氣中有害物質的功能 [1,2]。而在抗紫外線及紅外線吸收方面,氧化鋅亦有優異的效果。 太陽光穿透大氣層輻射到地面的紫外線約佔6 ﹪,而這些紫外光可能會促進人體皮膚的老化甚或產生 癌症,因此有許多公司都致力於抗UV產品的研發,金屬氧化物對紫外線的遮蔽能力大都有很好的效 果,而以氧化鋅效果最佳,它能遮蔽大部分範圍的紫外線 [3,4]。 製備ZnO 陶瓷材料的技術有沉澱法[5,6]、水熱法[7,8]、溶膠-凝膠法[9-10,6]和噴霧法[11,12]等。 上述方法可製得次微米級的粉末但卻很難製得奈米級的微粉,而由溶液中沉澱出前導物,再煆燒成粉 末,因其簡單、安全且價格便宜,是最可行的方式 [13]。但此方法常生長顆粒形狀不規則且粒徑分佈 廣的粉末,為其最大缺點。所幸,上述的缺失可藉由分子自組裝技術(self-assemble technique) [14-16] 改善。近年來,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利用自組裝技術為奈米材料之合成尋求新的研究方向,例如製備單 一分散性之粉末,單一薄層之薄膜等等。如,Dong [17]等成功的利用溶膠-凝膠法在鹼性條件下水解 醋酸鋅,後再以自組裝技術於己烷中析出顆粒分佈範圍窄之ZnO 微粒,其膠體顆粒約為60 nm。 本計劃擬開發氧化鋅乳膠並探討其在皮膚防曬方面之效果。除單一分散奈米氧化鋅粉末之合成, 探求製備變數對粉末顆粒大小和分散性的影響外,且研究奈米氧化鋅對紫外光的反射、吸收等性質。 將其製成防曬乳膠,研發其在皮膚抗紫外光防曬保養方面的產品改變奈米ZnO 之合成變數,探討其 對粉體的形狀、大小、結晶性、表面改質、粉體分散等微結構之影響,期望能尋得一適當條件,合成 大小均勻,高穩定性氧化鋅粉體,並評估使用商業化粉末與自製氧化鋅微粉所製得防曬產品之使用外 觀、舒適度等性質,以應用在防曬美妝產品。

三、執行方法

以乙醯丙酮鋅作為前驅物原料,將其先溶於甲醇中,均勻混合後分別以不同的參數條件,加入不

(4)

同莫耳比的醋酸,參數 R0 為未添加醋酸, R1 為醋酸與鋅金屬離子莫耳比為 1:1, R2為 2:1, R3 為 3:1, R4 為 4:1,如表 1 所示,此溶液加熱至 60℃ 並迴流三小時,可得均勻前驅物溶液。 將前驅物溶液放置烘箱中,以 120℃ 下乾燥,直到 ZnO 乾膠的形成,以熱重-熱差 (TGA/DTA) 分析 其乾膠性質,再將乾膠放於氧化鋁坩堝中,在不同溫度下煆燒三小時,可得陶瓷粉體。利用 X-光繞 射儀 (XRD)、B.E.T. 比表面積分析儀、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SEM)等儀器來分析陶瓷粉體的性質,另 外,以 UV-Vis 分析 ZnO 陶瓷粉體對染料有機物之吸收率,製備流程如圖 1 所示。 實驗過程中以不同條件下,分析所得氧化鋅特性,以得到最佳條件之製程。 表 1 ZnO 實驗參數表 參數編號 醋酸與鋅金屬離子莫耳比 R0 0:1 R1 1:1 R2 2:1 R3 3:1 R4 4:1 圖 1 以溶膠-凝膠法製備 ZnO 粉體實驗流程圖。

四、結果與討論

圖 2 不同參數所製備 ZnO 乾膠,經過 600 ℃ 煆燒後之 XRD 分析圖。 由 XRD 分析圖可知,本實驗所製得 ZnO 乾膠,經過 600 ℃ 煆燒後均出現 ZnO 的繞射峰。

(5)

圖 3 各參數所製得 ZnO 乾膠之 TGA 分析圖。 圖 4 各參數所製得 ZnO 乾膠之 DTA 分析圖。 R0 至R4 參數分別在溫度約 194.4、204.5、247.4、255.8 及 250.2 ℃有主要熱重損失與吸熱峰 的出現,判斷為乾膠中低沸點之有機物與副產物蒸發所產生的吸熱反應;而各別在353.8、364.1、352.6、 361.6 及 362.1℃ 下有放熱峰產生,且熱重損失曲線趨於平緩,推測此放熱峰為 ZnO 結晶相的生成 所造成。由TGA 結果可知, 各參數熱重損失分別約為 37.1 、38.6、48.2、57.2、57.7 %。 (a) (b) (c)

(6)

圖 5 不同 得粉體之 FE-SEM 圖,(a) R0;(b) R1;(c) R2;(d) R3;(e) R4。

轉變為微粒狀顆 粒,平均粒徑大小約為 144、100、106、162 及126 nm,無明顯規律性,如圖5。 表 參數所製 ZnO 乾 經不同煆燒溫度所得粉體之比表面積值 (m2 /g)。 (d) (e) 配位劑添加量所製得 ZnO 乾膠,在 600 ℃ 煆燒後所 R0 - R4 參數所製得 ZnO 乾膠在經過煆燒 600 ℃ 後,表面型態則皆由棒狀結構 2 各 得 膠, 參數 R0 R1 R2 R3 R4 比表面積值 1.59 2.57 2.85 3.41 3.7 生結合,使得金屬離子不易沉澱,較為分散,對於提升 粉體比表面積有些微的幫助。如表2所示。 添加配位劑後,粉體比表面積隨煆燒溫度上升而下降,且當配位劑添加量增加,比表面積也隨之 增加。由於製備過程中,醋酸會與金屬離子產 圖 6 為不同配位劑添加量所製備之 ZnO 乾膠,經煆燒 600 ℃ 後粉體降解 Orange II 效率之比較。 0 ℃ 後之粉體皆處於微粒狀,隨配位劑 添加量增加,粉體比表面積隨之增加,使得降解效率提升。 圖 6 為不同配位劑添加量所製備之 ZnO 乾膠,經煆燒 600℃ 後粉體降解 Orange II 效率之比 較。由 SEM 分析可知,不論配位劑添加量多寡,經煆燒 60

(7)

表 3 為不同配位劑添加量所製備之 ZnO 乾膠,經 600 ℃煆燒後粉體性質與反應速率常數之 比較。 sample 型態 ( nm) 比表面積 (m2/g) 一階反應速 (nm) (nm) DBET XRD 表面 粒徑 率常數 (min-1) DBET DXRD /D R0-600℃ 微粒狀 144 1.59 5.05×10-3 663.90 28.34 23.43 R1-600℃ 微粒狀 100 2.57 8.87×10-3 411.48 27.43 15.00 R2-600℃ 微粒狀 106 2.85 9.84×10-3 370.40 27.10 13.67 R3-600℃ 微粒狀 162 3.41 1.16×10-2 309.78 28.34 10.93 R4-600℃ 微粒狀 126 3.7 1.46×10-2 285.50 31.17 9.16 1 及 R 在煆燒 600 ℃後,粒徑較小時,比表面積無法提升是由於粉體團聚的現象所造成。

1

由於顆粒大小是由許多更小的晶粒所組成,可用 DBET/DXRD 之比值來估計粉末的團聚程 度,當 DBET/DXRD 比值愈小時,代表粉末分散性佳,反之則有團聚的現象;其計算結果得知 參數 R0-600℃ 之 DBET/DXRD 為 23.43、 R1-600℃為 15.00、R2-600℃為 13.67、R3-600℃ 與 R4-600℃ 分別為 10.93 及 9.16,由比值可知,R0 參數比值為最大,而 R4 為最小,故推測 R 2

五、參考文獻

K. Y. Jung, Y. C. Kang, and S. B. Park, “Photodegradation of trichloroethylene using nanometre-sized ZnO particles prepared by spray pyrolysi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16, 1848-1849 (1997)

2

D. H. Zhang, “Adsorption and photodesorption of oxygen on the surface and crystallite interfaces of sputtered ZnO films”, Mater. Chem. Phys., 45, 248- 252 (1996)

3

黎佩玲,「奈米氧化鋅的製備與應用」,中國紡織工業研究中心,2003。

4

李國貞,「化妝保養品產業現況與展望」,化工技術,第 148 期 7 月號,115-125,2005。

5

S. Music, D. Dragcevic’, S. Popovic’, M. Ivanda, “Precipitation of ZnO particles and their properties”, Materials Letters 59, 2388 – 2393 (2005).

6

ence of excitonic luminescence from nanocrystalline ZnO films.” J. X. T. Zhang, Y. C. Liu, Z. Z. Zhi, J. Y. Zhang, Y. M. Lu, D. Z. Shen, W. Xu, X. W. Fan, and X. G. Kong, “Temperature depend

Lumin., 99, 149-154 (2002)

7

C.-H. Lu, C.-H. Yeh, “Infuence of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article size of zinc oxide powder”,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6, 351-357 (2000).

8

ization of indium-doped-conducting ZnO crystal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304, 73–79 B. Wang, M.J. Callahan, C. Xu, L.O. Bouthillette, N.C. Giles, D.F. Bliss, “Hydrothermal growth and character

(2007).

9

B. B. Lakshmi, P. K. Dorhout, and C. R. Martin, “Sol-Gel Template Synthesis of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Chem. Mater., 9, 857-862 (1997).

10

W. Tang and D. C. Cameron, “Aluminum-doped zinc oxide transparent conductors deposited by the sol-gel process”, Thin Solid Films, 238, 83-87 (1994).

(8)

11

precursor powders by means of the reaction spray process”, J. of Mater. Sci., 28, O. Milosevic, D. Uskokovic, L. J. Karanovic, M. Tomasevic-Canovic, and M. Trontelj, “Synthesis of ZnO-based varistor

5211-5217 (1993).

12

O. Milosevic, B. Jordovic, and D. Uskokovic, “Preparation of fine spherical ZnO powders by an ultrasonic spray pyrolysis method”, J. of Mater. Lett., 19[4], 165-170 (1994).

13

for aqueous TiOCl2 solution using

S. J. Kim, S. D. Park, K. H. Kim, Y. H. Jeong and I. H. Kuk,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mono-dispersed and crystalline TiO2 ultrafine powders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U.S. Patent, (1999) 6,001,326.

14

H. A Ali, A. A. Iliadis, R. F. Mulligan, A.V.W Cresce, P. Kofinas, U. Lee, “Properties of self-assembled ZnO nanostructures”, Solid-State electronics, 46, 1639-1642 (2002).

15

L. Wu, Y. Wu, Y. Lu, “Self-assembly of small ZnO nanoparticles toward flake-like single crystal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41, 128–133 (2006).

16

H. Li, B. Meng, Y. Di, X. Li, “Self-assembled colloidal crystalline arrays using hollow colloidal sphere”, Synthetic Metals, 149, 225-230 (2005)

17

gation of the nanocrystal subunit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83, 380-384 (2005).

L. Dong, Y. C. Liu, Y. H. Tong, Z. Y. Xiao, J. Y. Zhang, Y. M. Lu, D. Z. Shen, X. W. Fan, “Preparation of ZnO colloids by aggre

六、計畫成果自評

配位劑添加量所合成氧化鋅之特性。實驗發現當配位劑添加量為 4 mol 時, 可得到較好的吸收度。

人才培育成果說明

行,而提升此專業領域之研究 生與大學生將可有10 餘位,對國內研究人才之培育可盡棉薄之力。

技術研發成果說明

由兩位研究生帶領兩位專題生執行,完成一份論文報告與一份技術報告。 加量為4mol 時,煆燒600℃ 後所得氧化鋅粉體具有較高UV吸收效益。此條件可作為廠商參考用。

推廣及運用的價值

如增加產值、增加附加價值或營利、增加投資/設廠、增加就業人數………等。

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 本計劃可直接訓練2 名研究生及2 名大學生,而間接因此計畫之進

技術特點說明

可利用之產業及可開發之產品:本實驗結果在實驗條件為配位劑添

(9)

計畫查核點自評表(請逐年填列)

一、本表為本計畫重要審查資訊,本表之期程可視產學合作計畫執行情況予以設定。(例如按月別、 季別、半年別等均可)。 查核內容概述(力求量化表示) 廠商參與情形概述 重要工作項目 期程一 (上半年) 期程二 (下半年) 期程一 (上半年) 期程二 (下半年) A分項工作 單一分散性奈米氧化鋅研發 單一分散性奈米氧化鋅研發 A1文獻收集 5% A2實驗規劃/器 材準備 20% 10% A3氧化鋅粉體 製備 30% 20% A4氧化鋅粉體 表面改質 (Dimethicone) 35% 30% A5粉體光學性 質 40% 60% 40% 50% B分項工作 防曬產品研發 防曬產品研發 B1 製造防曬 乳液 75% 75% B2 SPF分析 SPF分析 80% 100% B3 安 全 性 測 試 安全性測試 90% B4 使用外觀 及舒適度 使用外觀及舒適度 95% 研發成果整理 100% 二、本產學合作計畫預估後續發展情形概述(計畫執行及結束後之計畫如何配合追蹤管考,產品產出 與開發規劃,預期可推廣至產業或市場之成果,預估可授權商品,預估應用價值及產值,建立平 台等): 表 C012A-3 共 頁 第 頁

(10)

本產學合作計畫研發成 果 及 績 效 達 成 情 形 自 評 表

成果項目

本產學合作計畫預估研究成果及績效指標 (作為本計畫後續管考之參據) 計畫達成情形 技術移轉 預計技轉授權 1 項 完成技轉授權 項 國內 預估 1 件 提出申請 件,獲得 件 專利 國外 預估 件 提出申請 件,獲得 件 博士 人,畢業任職於業界 人 博士 人,畢業任職於業界 人 碩士 2 人,畢業任職於業界 2 人 界 人 碩士 人,畢業任職於業 人才培育 其他 2 人,畢業任職於業界 2 人 其他 人,畢業任職於業界 人 期刊論文 件 發表期刊論文 件 研討會論文 2 件 發表研討會論文 件 SCI論文 件 發表SCI論文 件 專書 件 完成專書 件 國內 技術報告 1 件 完成技術報告 件 期刊論文 件 發表期刊論文 件 學術論文 件 發表學術論文 件 研討會論文 1 件 發表研討會論文 件 SCI/ SSCI論文 1 件 發表SCI/ SSCI論文 件 專書 件 完成專書 件 論文著作 國外 技術報告 1 件 完成技術報告 件 其他協助產業發展 之具體績效 新公司或衍生公司 家 設立新公司或衍生公司(名 稱): ________ 其他 註:其他實際完成之研究成果及績效請於「其他」欄內補充填寫。 表 C012A-4 共 頁 第 頁

數據

圖 3 各參數所製得 ZnO 乾膠之 TGA 分析圖。  圖 4 各參數所製得 ZnO 乾膠之 DTA 分析圖。  R0  至R4  參數分別在溫度約 194.4、204.5、247.4、255.8  及 250.2 ℃有主要熱重損失與吸熱峰 的出現,判斷為乾膠中低沸點之有機物與副產物蒸發所產生的吸熱反應;而各別在353.8、364.1、352.6、 361.6  及 362.1℃  下有放熱峰產生,且熱重損失曲線趨於平緩,推測此放熱峰為 ZnO 結晶相的生成 所造成。由TGA  結果可知,  各參數熱重損
圖 5 不同 得粉體之 FE-SEM 圖,(a) R 0 ;(b) R 1 ;(c) R 2 ;(d) R 3 ;(e) R 4 。
表 3 為不同配位劑添加量所製備之 ZnO 乾膠,經 600 ℃煆燒後粉體性質與反應速率常數之 比較。      sample  型態  ( nm)  比表面積(m2/g)  一階反應速 (nm)  (nm)  D BET XRD表面 粒徑 率常數  (min -1 )  D BET D XRD /D R 0 -600℃  微粒狀  144 1.59 5.05×10 -3  663.90 28.34  23.43  R 1 -600℃  微粒狀  100 2.57 8.87×10 -3  411.48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探討燃燒所得的碳簇、活性碳及二氧化錳對 雙氧水分解的影響。將 3個100 mL量筒中各加 入 5 mL雙氧水和1 mL的清潔劑水溶液,分別 加入 0 .2 g碳黑、0.2

其中包括印子橙,適合切片鮮食;而晚崙西亞橙 則適合榨汁飲用。柳橙可幫助消化、提高新陳代

A:不少人認為服用人工合成的維生素 C 製劑可以代替蔬果之食入及產生效果是一樣 的,其實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 C 與人工合成的維生素

多用途之薄荷醇 (multipurpose L- Menthol,多用於香菸添加物、香料添加 劑、修臉潤膚露及肌肉緩和劑等) 加工成

%、20 克產氫量增加 19 %、25 克產氫量增加 17 %、30 克產氫量增加 19 %;而 當輔助基質糖蜜固定為 2 克時,與未加入布袋蓮生物性溶出之混合液比較其加入

另一重要的基本分析為熱值 (heating value) 測量,藉 由熱卡計以得知該燃料單位質量反應後釋放之熱量;其 又分成高位發熱值 (higher heating value, HHV) 與低 位發熱值

SF12219A#9 陳得源 一項第 3 期、隨機分配、雙盲、安 慰劑對照詴驗,評估 Belimumab 搭

締約國雙方應加強在標準化與度量衡措施上之共同合作,並以促進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