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死亡突顯性對注意力的影響-以文化性線索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死亡突顯性對注意力的影響-以文化性線索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治 政 死亡突顯性對注意力的影響-以文化性線索為例 大 立 ‧ 國. 學. The effect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Attention -An example of Cultural Cues.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何華府 指導教授:顏乃欣博士.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七月.

(2) 致謝 花了五年時間,中間經過當兵與教書一年的生涯,終於還是完成這份論文。 這份論文或許僅是眾多學術研究中的冰山一角,但是卻是我人生之中的處女作。 在這份論文從零到完成的過程中,首先我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你們無條件地支 持我花這麼多時間從事研究,衷心感激有你們的體諒與包容。其次,感謝我的指 導教師顏乃欣老師,老師您不厭其煩地指導我,給予我很大的創作與研究空間, 我們甚至有時還開會到晚上,或是利用假日時間一起奮戰,很謝謝老師您一路上. 政 治 大 很多心思指導我,並給我許多建設性的意見,有了這些建議,才會有這份研究成 立 的指導與建議。另外,很感謝口試委員顏志龍老師與蔡介立老師,兩位老師花了. ‧ 國. 學. 果的誕生。. 另外,要感謝一路上扶持我的你們,感謝一路上共同奮鬥的認知實驗室成員:. ‧. 謝謝宗翰學長,多虧有你,很多研究的架構與想法才能體現;謝謝常豪、家源學. sit. y. Nat. 長,在實驗程式摸索的過程中,給予我許多協助;謝謝佳芸學姐、尹華學姐、承. n. al. er. io. 靜學姐、怡岑學姐,每當我報告研究內容時,總是可以給我很多我沒有發現的盲. v. 點;謝謝惠瓘學姐、李竹、瑋婷、毓文你們的多次打氣與鼓勵,是這路途上最不. Ch. engchi. i n U. 可或缺的,妳們給予我滿滿的正面能量,使我可以屢次燃起研究動力。此外,還 要謝謝心理所的同學與學弟妹,其中最重要的是讓我如同狡兔,彷彿有三窟的工 商小屋成員們(上雲、中豫、思妤、妮妮、智宇、佳君,以及許多客串演出的成 員),有你們研究所的生活才會多采多姿,很多研究低潮,總是能在與大家桌遊 玩樂之中淡去,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大家可以再相聚,哪怕只有一個下午也好。 最後,在政大的生活中,陰雨綿綿的指南山下,或許來日的某一天,會在我 腦海之中不時回想起吧!回想起那段日子,那段總是買了很多雨傘,但總是會莫 名消失的日子。也或許有一天,回來文山區,我會帶著滿滿的雀躍歸來。 2015/07/17 午後‧葫蘆墩 I.

(3) 摘要 根據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1986)人們會適時地管理死 亡想法的威脅,故 Pyszczynski、Greenberg 及 Solomon(1999)依據此理論提出 了一套雙元歷程模式來解釋人們的防衛方式:近端防衛與遠端防衛。在遠端防衛 中文化世界觀尤為重要,在過去的西方研究之中,發現人們常以對自身文化世界 觀持正向或偏好的態度,來防衛死亡想法的威脅;然而這樣的現象卻在亞洲研究 中難以得到驗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於重新檢驗文化世界觀的防衛方式。本 研究操弄參與者的死亡想法,並藉由分心作業的方式,使其死亡想法掉入意識邊. 治 政 陲之中,以探究遠端防衛的本質。本研究除了以偏好的評估作為依變項外,且從 大 立 認知的注意力面向出發,探討文化世界觀與防衛死亡想法之間的關係。本研究設 ‧ 國. 學. 計兩個實驗:實驗一以視覺搜尋作業的派典進行研究,以對自身文化的偏好、正. ‧. 確率與反應時間當作依變項。結果發現當參與者進行遠端防衛時,會對於與自身 文化有關的線索,表現出較高的正確率,但在對自身文化的偏好,與反應時間的. y. Nat. io. sit. 變項上,未能發現有顯著差異。實驗二以眼動追蹤儀器當作研究工具,並以眼動. n. al. er. 指標中首次凝視位置的數量,以及凝視時間作為依變項。結果發現當參與者進行. Ch. i n U. v. 遠端防衛時,會對於與自身文化有關的線索,表現出較長的凝視時間,但在首次. engchi. 凝視位置的數量上,亦未能發現有顯著差異。因此,綜合以上兩個實驗,本研究 並未能完全支持文化世界觀的遠端防衛效果。. 關鍵字:恐懼管理理論、遠端防衛、文化世界觀、視覺搜尋作業、眼動追蹤儀器. II.

(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1986), people can manage the threat from death thought. Thus, Pyszczynski, Greenberg, & Solomon (1999) proposed a dual-process model to explain how people defend the death. There are two defense routes: the proximal defense and the distal defense. The culture-worldview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distal defense. In the western research, it was found that. 政 治 大 people were more positive or preferred to self-culture-worldview. However, there are 立. ‧ 國. 學. mixed findings in the eastern research.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istal defense. ‧. mechanism, this study manipulated participants’ death thought, and let the thought. sit. y. Nat. drop into the unconscious level via a distracting task. Furthermore, this study. n. al. er. io.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worldview and the death defense from. Ch. i n U. v. attentional paradigms. We conducted two experiment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we. engchi. adopted the visual search paradigm,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self-cultural preference, reaction time and the rate of accuracy. We found it was more accurate when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search the self-related cultural cue after reminding one’s death comparing to those are not reminding about death. But they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lf-cultural preference and reaction time.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we adopted the eye-tracker as the instrument,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III.

(5) were the index of number of first fixation and the duration of fixations. We found the fixation duration was longer for the self-related cultural cues than for the non-self-related cultural cues when participants being reminded about one’s death. But i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first fixation. So, through these two experiments we found an inconsistent result in the distal defense.. 政 治 大. Key word: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distal defense, culture-worldview,. 立. visual search task, eye-tracker.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目錄 致謝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引言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5. 政 治 大. 壹、恐懼管理理論.................................................................................... 5. 立. 貳、注意力優先性.................................................................................. 16. ‧ 國. 學. 參、眼動追蹤儀 ..................................................................................... 19 第三節 研究議題與假設................................................................................ 22. ‧. 第二章 實驗材料的發展 ....................................................................................... 26. y. Nat. sit. 第一節 施測方式 ........................................................................................... 26. n. al. er. io. 第二節 問卷內容 ........................................................................................... 27. i n U. v. 壹、故事性的短文與相關問題 .............................................................. 27. Ch. engchi. 貳、死亡焦慮修正量表 .......................................................................... 27 參、基本資料 ......................................................................................... 28 第三節 施測結果 ........................................................................................... 29 壹、評量者資料 ..................................................................................... 29 貳、短文的效果 ..................................................................................... 29 第三章 實驗一 ....................................................................................................... 31 第一節 參與者資料 ....................................................................................... 31 第二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31 壹、實驗設計 ......................................................................................... 31 V.

(7) 貳、作業與實驗流程 .............................................................................. 32 第三節 實驗儀器 ........................................................................................... 36 第四節 實驗一結果 ....................................................................................... 37 壹、操弄檢核 ......................................................................................... 37 貳、喜好臺灣文化的程度 ...................................................................... 38 參、正確率 ............................................................................................. 39 肆、反應時間 ......................................................................................... 40 第五節 實驗一討論 ....................................................................................... 42 第四章 實驗二的材料發展 ................................................................................... 45. 治 政 大 第一節 詞彙材料 ........................................................................................... 45 立. 第二節 施測方式 ........................................................................................... 45. ‧ 國. 學. 壹、評量者資料 ..................................................................................... 46. ‧. 貳、評量內容 ......................................................................................... 46. y. Nat. 第三節 詞彙篩選原則 ................................................................................... 47. io. sit. 第五章 實驗二方法 ............................................................................................... 48. er. 第一節 參與者資料 ....................................................................................... 48. al. n. v i n 第二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48 Ch engchi U 壹、實驗設計 ......................................................................................... 48 貳、作業與實驗流程 .............................................................................. 50 第三節 實驗儀器 ........................................................................................... 50 壹、刺激呈現儀器與反應按鈕 .............................................................. 50 貳、眼動追蹤儀器.................................................................................. 51 第四節 實驗二結果 ....................................................................................... 52 壹、操弄檢核 ......................................................................................... 52 貳、眼動分析 ......................................................................................... 53 VI.

(8) 第五節 實驗二討論 ....................................................................................... 57 第六章 綜合討論 ................................................................................................... 60 第一節 死亡想法的防衛................................................................................ 61 壹、實驗一 ............................................................................................. 61 貳、實驗二 ............................................................................................. 62 參、小結 ................................................................................................. 63 第二節 死亡想法的喚醒與檢核 .................................................................... 64 壹、死亡想法的喚醒 .............................................................................. 64 貳、死亡想法的檢核 .............................................................................. 65. 治 政 大 第三節 研究的限制 ....................................................................................... 66 立 壹、死亡想法喚醒的程度不同 .............................................................. 66. ‧ 國. 學. 貳、文化世界觀的表徵方式 .................................................................. 66. ‧. 參、實驗材料的呈現方式 ...................................................................... 66. y. Nat. 肆、研究對象的類推 .............................................................................. 67. io. sit. 第四節 研究的貢獻 ....................................................................................... 67. er. 壹、注意力的研究取向 .......................................................................... 67. al. n. v i n 貳、新的實驗操弄方式 67 C h.......................................................................... engchi U 參、新的實驗檢核工具 .......................................................................... 68 參考文獻 ................................................................................................................ 69 附錄說明 ................................................................................................................ 75 附錄 1 生活經驗體會 .................................................................................... 76 附錄 2 死亡焦慮修正量表 ............................................................................. 84 附錄 3 實驗一同意書 .................................................................................... 86 附錄 4 分心作業 ............................................................................................ 87 附錄 5 方格詞彙圈選作業 ............................................................................. 88 VII.

(9) 附錄 6 參與者的身心感受(實驗一).......................................................... 90 附錄 7 實驗二的刺激材料 ............................................................................. 91 附錄 8 實驗二同意書 .................................................................................... 97 附錄 9 參與者的身心感受(實驗二).......................................................... 9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引言 在人們一生之中,總是會經歷一些生離死別的場合,這樣的經驗讓我們難忘。 其中死亡(death)莫非是個熟悉又陌生的經驗。你可能參加過葬禮而對死亡感 到熟悉,當時你或許很冷靜、又或許很難過地哭著看你所認識的友人最後一眼; 你也可能常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重大災難事故的消息,因此對於死亡所有認識。然. 政 治 大 實際上卻沒有任何人有過死亡的經驗,所以每當想起人生中必經的「死亡」,總 立. 而,死亡這樣的經驗卻同時令人感到陌生,即便我們反覆接觸到所謂的死亡,但. ‧ 國. 學. 是會讓人感到恐懼、未知與不安。. 隨著衛生與醫療的進步,國人的平均壽命不斷攀升,根據內政部統計的資料. ‧. 顯示,國人平均壽命已高達 79 歲。即便如此人們依舊對於死亡有所害怕,無論. sit. y. Nat. 是什麼樣的性別、年齡層、族群或職業。且這樣子的情緒困擾,總是在日常生活. io. er. 之中默默地影響著我們,好比說在選擇數字的時候,不論是在挑選車牌、電話號. al. 碼、樂透號碼時,總是會避開 4(因數字 4 中文諧音為死),又或是在醫院或飯. n. v i n Ch 店的樓層安排上也較少有四樓,甚至於在送禮給別人時,也忌諱送鐘(因送鐘諧 engchi U 音為送終)。因此可以發現,對人們而言死亡絕對是個不喜歡、欲避諱的想法。. 根據張淑美、李昱平、黎筱圓(2007)對全臺灣 24 所大專院校施以「生命 態度調查」的問卷,研究發現大多數的大專學生普遍對生命有著正向的態度,但 談及「死亡」議題時,大專生卻普遍地存在著極高的迴避態度,七成的大學生認 為「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而不願意去想」 、 「如果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會 因此吃不下、睡不好,什麼都不想做」;半數的學生認為「試著去了解死亡時, 我會覺得十分困惑且不安」,這都顯示出:對大學生而言,死亡恐懼同樣也是存 在著。 1.

(11) 覺察死亡的存在對人類而言是種先天能力,且自古以來人們就已經具備了。 隨著人們自身的認知能力發展與經驗的接觸,逐漸地明白生命有限的道理,同時 也因為了解生命有限,故產生了渴望自我延續(self-preservation)的動機,因而 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以管理對死亡所產生的潛在恐懼(Greenberg, Pyszczynski, & Solomon, 1986)。俯瞰過去歷史中的故事,就可以發現人們有不少行為出自於對 死亡的恐懼,好比在中國歷史中,秦始皇即要求方士們創制仙丹(煉丹術)以求 長生不老藥;後來發現煉丹難成,因此逐漸開始依靠自身修練,而成為近代氣功 與養生功的開端。同樣的現象至現今同是如此,無論是在飲食或生活習慣上,人. 治 政 大 因此這些動機都可以視為渴望自我延續的行為表現。 立. 們也漸漸開始強調多運動,訴求低鹽、低脂、低熱量,多吃膳食蔬果的樂活之道,. 人類除了有能力覺察到死亡,甚至亦有能力體認到死亡是個難以預期且無法. ‧ 國. 學. 避免的事實,這樣的體認使得人們會採取不同方式以防衛死亡所帶來的恐懼感受. ‧. (Pyszczynski, Greenberg, & Solomon, 1999) 。如:我們會想盡辦法去忽視、逃避,. y. Nat. 甚至將死亡放置於更遙遠的未來避而不談。又如:在災禍不定、亂世動盪不安的. er. io. sit. 時代中,更容易提醒人們生命的脆弱以及死亡的存在,因此促使人們尋求心靈上 的寄託。好比在中國魏晉南北朝國土分裂的局勢下,佛教或道教信仰湧現的現象,. al. n. v i n 它提供了人們慰藉的力量,引領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死亡;同樣的情況在西方 Ch engchi U 中世紀的黑暗時代下也出現,基督宗教以不容忽視的力量主宰整個歐洲。因此, 可從這些歷史事件中發現文化的力量,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我們可以不那 麼恐懼死亡的到來,亦使我們得以充分地管理因想起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受。 回顧過去心理學家研究「死亡」這一主題,早期多以精神分析學派大師佛洛 依德(Sigmund Freud)為主,佛洛伊德藉由人類生死兩大本能來解釋行為。但 因為死亡實際上是個極為抽象且難以量化的研究議題,故直到 1970 年代起才開 始逐漸累積研究成果。當時主要的研究議題為死亡焦慮(death anxiety) ,常透過. 自陳問卷或是發展死亡焦慮量表(Death Anxiety Scale, DAS) (Templer, 1970)的 2.

(12) 方式,來了解死亡如何影響人們認知與情感上的反應。當時亦有不少研究者欲探 究死亡焦慮程度,是否和種族、文化、人格或生活型態有關?而本研究則以死亡 防衛作為研究主題,首推 Greenberg、Pyszczynski 及 Solomon(1986)所提出的 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 ,此一理論以人人都會對死亡有 所恐懼為前提,提出一套系統性的防衛方法來說明人們如何管理死亡恐懼。該理 論提及了兩種不同的防衛路徑,分為屬於近端防衛(proximal defense)與遠端防 衛(distal defense) (Pyszczynski et al., 1999) ,其中劃分的方式主要以死亡想法這 來源是否可被覺察,或是覺察到死亡想法後是否有經歷分心作業為區別。在近端. 治 政 大 Simon, Pyszczynski, & 主動壓抑死亡、避而不談死亡等方式(Arndt, Greenberg, 立. 防衛的研究上,已有大量研究發現人們會有意識性的對死亡恐懼作處理,諸如:. Solomon, 1998; Arndt, Greenberg, Solomon, Pyszczynski, & Simon, 1997b) 。而在遠. ‧ 國. 學. 端防衛上,則發現人們常以無意識性的防衛方式作處理,如:人們會採取文化世. ‧. 界觀(cultural worldview)的防衛、自尊(self-esteem)的防衛以及人際親近. y. Nat. (affiliation)的方式防衛。在文化世界觀的防衛研究中,眾多研究指出人們當面. er. io. sit. 臨死亡想法且經歷一段分心作業後,會對於讚許他自身文化的人更加喜歡,而對 於批評他自身文化的人更加討厭(Greenberg, Pyszczynski, Solomon, Rosenblatt,. al. n. v i n Veeder, Kirkland, & Lyon, 1990) C;亦有其他研究發現人們會更願意順從於自身的 hengchi U. 文化常規(Greenberg, Simon, Pyszczynski, Solomon, & Chatel, 1992) ;且有研究也 發現若個體的行為真的有違反自身文化的常規時,則更容易引發情緒困擾的問題 (Greenberg, Porteus, Simon, Pyszczynski, & Solomon, 1995)。因此不難發現自身 文化在人們面臨無意識或有意識(但經歷分心作業後)的死亡想法時,常常是個 重要的防衛方式。 然而,在過去的研究中,探討遠端防衛的表現多以態度、偏好或評價等方式, 作為依變項來檢驗。但是仔細想想,當人們被喚醒死亡想法時,可能的念頭就是 人生將要結束了,而在這樣子的情況下,四周環境又同時仍有許多複雜的訊息輸 3.

(13) 入時,那麼人們究竟會將注意力分配在哪種特性的訊息呢?針對這樣的研究議題, 目前尚未有答案。因此本研究試圖以注意力優先性(Preferential Attention)的角 度出發來探究這樣的研究議題。 所謂的注意力優先性乃是探討當在多種訊息同時呈現時,哪一種特性的訊息 會被人們優先地注意或處理到。在過去研究注意力優先性的議題中,通常是以一 個情緒性或演化性的觀點出發,研究大多發現帶有威脅性相關的刺激,如:蛇、 蜘蛛、槍,這類與生命直接相關的訊息,通常較易優先地攫取到人們的注意力。 而本研究同是與生命有關的議題,即當人們被操弄或喚醒與死亡有關的想法時,. 治 政 大 Hirschberger、Ein-Dor、Caspi、Arzouan 及 Zivotofsky(2010)中,即透過眼動追 立. 人們所展現的防衛方式,是否可能在注意力的層次中就表現出來了?其中在. 蹤儀器的方式,來檢驗人們防衛的現象,該研究發現人們若是處於死亡想法的組. ‧ 國. 學. 別中,較不易將其注意力投注於身體殘缺的圖片,這樣的研究結果反映出人們對. ‧. 死亡相關的刺激上有注意力逃避的防衛表現。所以本研究以此概念為出發點,企. y. Nat. 圖明瞭在遠端防衛的情況下,人們的注意力表現又會是如何?研究以遠端防衛中. er. io. sit. 的文化世界觀防衛方式做檢驗,來明瞭當人們處於遠端防衛的情況中,是否會優 先地將注意力投入於具有文化性線索的刺激上,以印證遠端防衛的方式。. n. al. Ch. engchi. 4. i n U. v.

(14)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本節首先將介紹恐懼管理理論,其次將介紹注意力優先性的相關研究。藉由 回顧這兩大主題的研究,來探討人們的注意力是否會受到死亡威脅所影響。最後, 將介紹眼動追蹤儀器,並在實驗二中以此工具來檢驗人們的注意力歷程是否會受 到死亡威脅所影響。 根據恐懼管理理論的看法,當人們被喚醒與死亡有關的想法時,本能地會採 取某些防衛方式,以管理對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感受。在過去二十年來西方的相關. 治 政 大 己所處的文化世界觀、對自身的文化世界觀持更為正向的評價等,因此可見自身 立 研究中發現,人們會進行不同的防衛策略,且已有不少研究顯示出人們會保衛自. 所處的文化世界觀扮演著重要的防衛功能。然而,這些研究多在西方國家中進行,. ‧ 國. 學. 近年來在亞洲國家的研究中,曾以相同的實驗方式進行,但卻難以重製出相似結. ‧. 果。所以,本研究除了以過往常用的偏好評價當作依變項之外,並以注意力的指. y. sit. io. al. n. 壹、恐懼管理理論. er. 會優先地注意。. Nat. 標作為研究的依變項,來檢視當人們進行防衛時,是否對於具有文化線索的刺激. Ch. engchi. i n U. v. 人類相對於其他生物位居於萬物之首掌控世界,是少數有能力可以覺察到自 己終將死亡的物種。這樣對於死亡的體認,誠如佛洛伊德所倡導的精神分析理論, 人除了有生之本能(desire for life)的力量,同時也存在著死之必然(inevitability of death)的想法,瞭解到總有一天終將必死的事實。文化人類學家貝克(Ernest Becker)同樣地也將死亡看待成不可預期且無法避免的,並解釋這樣的想法將帶 給人們莫大的恐懼,因此人們所展開的任何活動,皆可視為忽略與逃避死亡的表 現。 基於 Becker 對死亡的詮釋,Greenberg、Pyszczynski 及 Solomon(1986)三 位學者乃觀察到人們並非時時刻刻都畏懼著死亡的到來,故推論並假設人們內在 5.

(15) 應存有一套心理結構或機制,能適時地管理這樣的恐懼以降低死亡所帶來的感受, 故提出了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加以闡述人們的防衛 歷程。 一、理論說明. 1.. 雙元歷程模式 根據恐懼管理理論,我們得知:當人們面臨死亡威脅時,本能地應會採取某. 些防衛方法,以管理因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感受。Pyszczynski、Greenberg 及 Solomon. 政 治 大 套意識與非意識(意識邊陲)的雙元歷程模式(dual-process model),來說明人 立. (1999)三位學者彙整了當時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認知模式的角度出發,提出一. 們如何進行防衛方式。. ‧ 國. 學. 在雙元歷程的模式中,第一種防衛方式為當死亡想法直接進入個體的意識層. ‧. 面裡,此時人們就會採取近端防衛(proximal defense)的方式,如:主動地壓抑. sit. y. Nat. (suppression)與死亡有關的想法(Arndt et al., 1997b)、將注意力從專注自我. io. er. (self-focused)的面向轉移到其他非自我的面向(Arndt et al., 1998),或是在後 續研究中,發現人們會否認(deny)死亡即將到來的事實(Greenberg, Arndt, Simon,. al. n. v i n C。因此大致而言,近端防衛的特色在於人們會深刻 Pyszczynski, & Solomon, 2000) hengchi U. 地意識到死亡威脅,且盡可能地想忽視死亡的存在,故表現出壓抑、逃避、否認 的行為反應。 在雙元歷程模式中的另一種防衛性方式,則是當死亡想法僅處於人們的意識 邊陲之中,或是人們意識覺察不到的層次下,如:喚醒參與者死亡想法後,給予 一段分心作業,作業的目的在於將個體的注意力從死亡想法的思緒中轉移,讓死 亡想法掉入意識邊陲之中(Arndt et al., 1997b; Greenberg et al., 2000; Greenberg et al., 1994);或是透過閾下(subliminal)的方式呈現與死亡相關的刺激(Arndt, Greenberg, Pyszczynski, & Solomon, 1997a; Dechesne, Janssen, & van Knippenberg, 6.

(16) 2000)。此時,人們雖然無法立刻覺察或報告出死亡想法,但研究結果顯示:個 體仍是處於死亡想法觸接性較高的狀態之中,故會採取所謂的遠端防衛(distal defense)方式以管理死亡感受。而就目前研究成果得知遠端防衛主要有:文化世 界觀(cultural worldview)的防衛、自尊(self-esteem)的防衛(Mikulincer, Florian, & Hirschberger, 2004),與人際親近(affiliation)的防衛(Buss, 1997; Florian, Mikulincer, & Hirschberger, 2002)這三種方式。 2.. 實驗的操弄方式 然而,該如何藉由科學實證的方式,喚醒參與者死亡想法或將其置身於死亡. 治 政 大 出一些常用的操弄方式。如:將死亡刺激以閾下的方式呈現、或以某些實驗材料 立 情境中呢?Burke、Martens 及 Faucher(2010)綜合過去的研究成果,進而歸納. 喚醒參與者的死亡想法(如:觀看重大車禍的影片、呈現一些身體殘缺的情緒圖. ‧ 國. 學. 片,或是陳述一段戰爭或死亡的故事),然而最典型的方式莫過於藉由一份開放. ‧. 式的標準問卷,直接請參與者親自想像並寫下自己即將死亡時的身體與心理感受,. y. Nat. 以操弄參與者的死亡想法(Greenberg et al., 1990; Rosenblatt, Greenberg, Solomon,. al. n. 實驗的檢核方式. er. io. 3.. sit. Pyszczynski, & Lyon, 1989)。. Ch. engchi. i n U. v. 多數的研究透過上述方式喚醒參與者的死亡想法,但該如何檢驗操弄是否有 成功呢?以目前研究成果發現檢核狀況並不一致,即有些研究並沒有進行所謂的 操弄檢核,而有一些研究則有進行操弄檢核。在有進行操弄檢核的研究中,大部 分是以死亡想法觸接性(Death-Thought Accessibility, DTA)這一概念當作檢核依 據。所謂的死亡想法觸接性,即認為死亡想法本身乃存在於每個人最深層的意識 之中,因此若操弄有成功,則有機會將意識深處的死亡想法給觸接起來,故以此 概念來解釋參與者是否有成功地被喚醒死亡想法。常用的檢核工具,如:片段單 字完成作業(word-fragment completion task) ,該作業的方式是給予參與者填寫一 份未完成的單字,如:coff _ _(可能填答出與死亡有關的 coffin,或與死亡無關 7.

(17) 的 coffee 等) 。若被喚醒死亡想法的實驗組,相較於控制組而言填答出較多 coffin, 則視此次的操弄方式是成功地將參與者投身於死亡想法中;反之則表示操弄可能 沒有成功。(Greenberg, Pyszczynski, Solomon, Simon, & Breus, 1994; Wisman & Goldenberg, 2005) 。除了以上提及的方式,亦有其他研究採取不同的工具進行檢 核,如:呈現模糊不明的圖片(ambiguous images) ,並請參與者主觀地回答所見 到的圖片內容為何?若參與者回答該圖片為「骷髏」則視為操弄成功,但若回答 的是「在梳妝的女人」,則視為操弄不成功(Gailliot, Schmeichel, & Baumeister, 2006) 。甚至有研究發現人們的周邊生理變化,似乎可以當作一個檢核指標,如:. 治 政 大 部分,實驗發現當研究者透過閾下的方式呈現死亡字詞(dead)時,相較於以閾 立. 人臉部肌肉電位的變化(electromyography, EMG),特別是皺眉肌(corrugator). 下方式呈現非死亡字詞(pain) ,參與者的皺眉肌會有較大的起伏(Arndt, Allen, &. ‧ 國. 學. Greenberg, 2001) 。最後,亦有研究者以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儀器進行研究,. ‧. 結果發現被喚醒死亡想法的實驗組相較於控制組而言,其右側杏仁核(amygdala)、. sit. y. Nat. 左側前扣帶迴腦皮質區(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ACC)與右側尾狀核(caudate. io. er. nucleus)有較大的活化現象(Quirin, Loktyushin, Arndt, Küstermann, Lo, Kuhl, & Eggert, 2012) 。綜合以上的操弄檢核,結果發現無論是透過行為或是較為客觀的. al. n. v i n 生理檢驗,大多可以反映出人們的死亡想法狀態。且這樣的檢核方式同時也說明 Ch engchi U 了「死亡」對於人們而言,的確是一個潛在於意識深處相當獨特的威脅來源。 二、文化世界觀的防衛 前文提及遠端防衛的方式有三種,而本研究專注於探討文化世界觀的防衛方 式。首先,將詮釋何謂文化世界觀,並解釋為何可以透過文化世界觀來防衛死亡 感受;其次,將回顧以文化世界觀當作議題的相關研究,透過西方與東方亞洲研 究的不一致性,來探討文化世界觀的防衛是否可類推於臺灣人身上。本研究除了 檢視臺灣人對於自身文化世界觀是否會展現出偏好的態度,並以認知中的注意力 層面切入探討,來檢驗文化線索在防衛死亡時所扮演的角色。 8.

(18) 1.. 文化世界觀的詮釋 根據 Becker(1973)對文化世界觀的詮釋,他認為是「大眾群體共享一組實. 體存在的信念」。這樣的信念經過了社會的發展,並透過概念、符號與文字等媒 介,使得你所身處的地域形成了某些價值觀與社會秩序。這些價值觀或社會秩序 經歷共享(share)與維護不斷地傳承下來,因此它具備了象徵性的不朽感受 (symbolic immortality),並可以透過不同的形式加以展現,如:經濟、宗教、 藝術、建築、哲學、政治等層面。故可將文化世界觀視為一個大規模的信念體系, 它提供了我們生活的意義以及生命的目的,縱使人們總有一天終將死去,但我們. 治 政 大 如此,人們才可以藉由維護自身的文化世界觀,而適時地管理死亡想法的威脅。 立. 仍可將自身的信念以不同的形式體現在這整個文化世界觀中而歷久不衰。就因為. 如:其中的俗世性世界觀(secular worldviews),它使我們可以透過某些象徵性. ‧ 國. 學. 的形式將自己的意念灌輸在其中,以達到肉體縱使消逝,但其精神仍可流傳於後. ‧. 世。舉例來說:藝術家將自己的創作風格與個人特色表現在其藝術作品中,藉由. y. Nat. 呈現這些作品,使得自己的理念或想法可以傳遞於後世。所以不難發現文化世界. er. io. sit. 觀鑲嵌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且不斷地影響著我們。. 至於,文化世界觀為何能夠成為人們在防衛死亡威脅時的重要方式呢?其原. al. n. v i n 因可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作解釋C 。因為文化世界觀鑲嵌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hengchi U. 所以當我們一出生時,就應該屬於某一個文化世界觀的範疇內。雖然在幼年時期, 長期和父母親或養育者相處,形成所謂的依附關係,而這樣的關係不僅使我們得 到足夠的安全感,且有利於幫助我們防衛死亡焦慮。不過,父母親或養育者總有 一天終究會離開我們,所以我們仍需要額外的來源以幫助我們管理死亡所帶來的 恐懼感受。此時「文化世界觀」因具備了共享與象徵性不朽的特質,它提供我們 一套行為價值準則,不僅使這世界充滿秩序與規律,且讓生活於這文化世界觀內 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自己是這文化中的一分子,故這種感受幫助了人們防衛死 亡恐懼的想法(Florian & Mikulincer, 1998; Greenberg et al., 1994) 。因此,我們可 9.

(19) 以說在文化世界觀內的每個人,若是當面臨無意識或意識邊陲的死亡威脅後,雖 然自身無法覺察死亡想法,但經過研究發現個體此時仍是處於較高的死亡想法觸 接性,所以將有可能會採取文化世界觀的防衛方式,以管理死亡恐懼感受。. 2.. 西方研究中的成果 在西方的研究中,普遍地發現人們會以文化世界觀的方式作防衛,以下將介. 紹數個實證研究來加以說明以文化世界觀所進行的防衛方式。 在 Nelson、Moore、Olivetti 及 Scott(1997)的研究中,曾給予參與者(美 國人)觀看一部影片,後請他們閱讀一篇車禍情節的文章,並試著針對文章中車. 政 治 大. 子的製造商以及駕駛者給予評價。在這個實驗中,操弄的獨變項為影片內容以及. 立. 被評價對象的國籍。實驗結果發現:看過致命性車禍影片的組別,相較於看其他. ‧ 國. 學. 影片的組別,若評價的對象(製造商及駕駛者)為日本人,會比起評價的對象為 美國人,給予較大的譴責聲浪。因此,可以發現死亡想法的威脅會促使我們更加. ‧. 抨擊非自身所處的文化,或是較維護自身所處的文化,所以從這個研究中不難發. Nat. sit. y. 現有國家偏誤(national bias)的現象發生。. n. al. er. io. 另外,在 Jonas、Fritsche 及 Greenberg(2005)的實驗中,以典型的標準問. i n U. v. 卷進行操弄,請參與者(德國人)想像並寫下自己即將死亡(控制組為看牙醫). Ch. engchi. 時的身心感受,並於操弄後進行一段分心作業,使參與者的死亡想法掉入意識邊 陲中。最後再請參與者針對兩種貨幣給予評價,分別為德國本身的貨幣(馬克 Mark),以及目前在德國通用的歐元(Euro)。實驗結果發現:死亡想法的參與 者相較於牙痛想法的組別,在評價德國馬克時會評得較為偏好,或是在評價歐元 時評得較不偏好。因此,同樣地可以發現意識邊陲的死亡想法,會引發人們偏好 本身所處的文化世界觀。 相似的研究成果,在 Friese 與 Hofmann(2008)的研究中,也同樣地得到印 證。該研究的操弄方式一樣是以典型的標準問卷進行,同樣也有做分心作業。最 後再請參與者評估兩種飲料品牌或兩種巧克力品牌的喜好程度,並讓參與者可以 10.

(20) 實際地自由食用。而這兩種飲料或巧克力的品牌,分別各是參與者本國的品牌, 以及非本國的品牌(且無論是哪一種品牌,參與者皆可以清楚地識別出來)。實 驗結果發現:相較於控制組,死亡想法的實驗組對本國品牌的食物有較高的偏好, 且在實際食用的行動上,也對本國品牌的食物有較高的攝取量。 因此,從以上的實證研究中,可以發現當個體處於無意識或意識邊陲的死亡 想法時,雖然無法主觀地報告出死亡感受,但研究結果發現人們會採取遠端防衛 方式。而從上述的實驗中發現,人們會對於自身的文化世界觀表現出支持、維護 或偏好的傾向,甚至於在行動上也會受到影響,所以顯示出文化世界觀在人們管. 政 治 大. 理無意識或意識邊陲的死亡想法時,是個重要的防衛方法。. 3.. 亞洲研究中的結果. 立. ‧ 國. 學. 然而,多數有關於恐懼管理理論的研究是在西方國家中進行的,因此逐漸開 始有亞洲研究學者開始探討這樣的文化世界觀防衛方式,是否可類推到不同的文. ‧. 化體系中呢?於是,跨文化的相關研究就此展開了。在亞洲以文化世界觀防衛為. Nat. sit. y. 議題的研究中,就發現了某些與西方研究一致之處及不一致的結果。所以,以下. n. al. er. io. 將介紹數個亞洲研究的實證結果。. i n U. v. 在 Tam、Chiu 及 Lau(2007)的研究中,以香港人為研究對象,重新複製. Ch. engchi. Greenberg 等人(1990)的實驗程序,操弄參與者死亡想法後並給予一段分心作 業,接著再呈現一篇讚揚香港文化的文章,以及一篇貶低香港文化的文章。結果 發現:被喚醒死亡想法的實驗組,相較於控制組而言,對於讚揚香港文化文章的 作者,持較為正向的評價,而對於貶低香港文化文章的作者,持較為負向的評價。 這樣的結果與西方研究一致,展現了文化世界觀的防衛。然而,若以文化的角度 來思考,香港雖然位處於亞洲國家之中,但自 19 世紀中葉後就被英國所殖民, 即便現今已歸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其英國文化的色彩仍舊濃厚,所以可能因 為這樣的歷史淵源,而產生與西方研究一致的結果。 在 Heine、Harihara 及 Niiya(2003)的研究中,則是以日本人為研究對象, 11.

(21) 同樣以 Greenberg 等人(1990)的實驗程序進行。結果卻發現:被喚醒死亡想法 的實驗組,相較於控制組,在閱讀到批評日本文化的文章後,評價文章作者的分 數雖然同樣也是評得較為負向,但其效果僅達統計上的邊緣顯著水準,即文化世 界觀的防衛效果展現地並不如預期。 在 Yen 與 Cheng(2010)的研究中,以臺灣人為對象進行研究,同樣地也重 製 Greenberg 等人(1990)的實驗程序,結果卻發現:不論是哪一組別(死亡組 或控制組) ,在閱讀讚揚或批評臺灣文化的文章後,對於文章作者的評價分數上, 並沒有顯著地差異。這樣的結果與西方研究不一致,未發現臺灣人會以文化世界. 治 政 大 理對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感受上,可能深受哲學與宗教觀的影響,尤其是臺灣人深 立 觀的方式作防衛。故 Yen 與 Cheng(2010)提出了可能的討論,認為臺灣人在管. 受民間信仰影響,這類的民間信仰揉合了中國儒、釋、道三教合流,以及隨著閩. ‧ 國. 學. 粵移民的故鄉神祇,因此產生了臺灣特有的宗教文化。這類的宗教文化常將死亡. ‧. 視為一種輪迴(reincarnation)的想法,有來世的觀念;或將死亡看待成一種人. y. Nat. 的天命論(fate) ,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或許就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所以使. er. io. sit. 得臺灣人得以用較為豁達的方式看待死亡,因此與西方的研究結果產生不一致。 綜合以上跨文化的研究發現,文化世界觀的防衛類推於亞洲國家之中,仍是. al. n. v i n 存有某些分歧。所以,本研究會透過不同的實驗設計邏輯與儀器,重新檢視文化 Ch engchi U 世界觀的防衛方式。. 三、整合近年來研究取向 近年來恐懼管理理論的相關研究漸漸增多,因此 Hayes、Schimel、Arndt 及 Faucher(2010)發表了一篇回顧性的文章,以死亡想法觸接性為概念,整合出 了一套研究架構(如下頁圖 1),來說明這二十年相關的研究取向。其中大致可 歸類為以下四種研究取向:死亡突顯性(mortality salience)、刺激聯結死亡 (death-associated stimulus)、焦慮緩衝威脅(anxiety-buffer threat)與防禦風格 (defensive style)。其中的前面兩種研究取向,充分地說明了人們如何進行近端 12.

(22) 或遠端的防衛,以及什麼原因會調節人們進行哪一種防衛方式;後面兩種研究取 向,則說明個體進行遠端防衛的時機,以及所進行的遠端防衛種類。而本研究會 以死亡突顯性及刺激聯結死亡的研究取向作為研究方式,故將詳細地介紹這兩種 研究取向的特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 Hayes、Schimel、Arndt 及 Faucher(2010)所整合的恐懼管理理論研究取向. 13.

(23) 在死亡突顯性的研究中,主要的實驗操弄邏輯在於:直接喚醒參與者的死亡 想法,或是直接呈現死亡刺激。具體的作法如:填寫典型的開放式問卷,或是呈 現死亡文字、圖片或影像。所以無論怎樣操弄,這些方式的重點在於直接將「死 亡」突顯或曝露於參與者的面前,參與者無須對刺激多做聯想或聯結,即可深刻 地感受到死亡恐懼。而以這 樣的方法進行研究,人們的防衛歷程仍是 依照 Pyszczynski 等人(1999)所提出的雙元歷程模式進行。然而,綜合許多的研究 發現,當人們進行防衛時, 仍有兩個因素會影響其歷程。一是認知負荷量 (cognitive loading),若個體的認知負荷量足夠時,就有辦法覺察到死亡想法,. 治 政 大 否認死亡的存在。不過即便如此,人們仍將處於死亡想法觸接性較高的狀態中, 立. 一旦人們意識到死亡想法,就會立即地採取近端防衛的方式,如:壓抑、逃避或. 因此經過了一段分心作業的時間延遲,還是有機會進行遠端防衛。但如果認知負. ‧ 國. 學. 荷量在個體接收死亡刺激之前就已經超載的話,人們就有機會進行遠端防衛(因. ‧. 為當下個體仍是處於死亡想法觸接性較高的狀態中)。不過,決定個體是否會進. y. Nat. 行遠端防衛,還受到另一個因素影響,此為個體的焦慮緩衝(anxiety-buffer)結. er. io. sit. 構。若緩衝結構已先行在死亡想法突顯前就被啟動的話(如:個體喚醒死亡想法 前就已經處於能夠防衛死亡的狀態中),則個體將無須進行任何遠端的防衛,就. al. n. v i n 可使死亡想法觸接性的程度降低;反之,則須進行遠端防衛,才能將死亡想法觸 Ch engchi U 接性的程度下降。. 另一項與本研究有關的研究方法為-刺激聯結死亡,主要的實驗操弄邏輯在 於:以語義網絡(semantic networks)去擴散激發一個認知概念(Collins & Loftus, 1975)。因此,研究者常會呈現某些與死亡有關聯的刺激,來激發參與者的死亡 想法,常用的刺激如:癌症(Arndt, Cook, Goldenberg, & Cox, 2007)、身體健康 檢查(Goldenberg, Arndt, Hart, & Routledge, 2008)等。綜合過去研究發現,刺激 的呈現無論是透過閾上或是閾下的方式,皆會使參與者自動地產生聯想,進而擴 散激發出死亡想法。一旦人們激發出了死亡想法,就會有可能進行近端或遠端的 14.

(24) 防衛方式,而當中的認知負荷量,以及焦慮緩衝結構,則將同樣地調節人們的防 衛歷程。 試著比較以上兩種研究方法,其主要的差別在於:死亡想法究竟是如何被呈 現的呢?死亡突顯性的研究取向,是以直接的方式呈現;而在刺激聯結死亡的研 究取向,則是以間接的方式激發。但是無論哪一種方式,人們皆有可能進行遠端 防衛。所以,本研究的操弄方式會同時以直接與間接的方式呈現死亡刺激,不僅 以典型的開放式問卷詢問參與者身心感受(直接),且透過故事性的短文閱讀, 來激發參與者的死亡想法(間接),欲以這兩種的操弄方式強化參與者的死亡感 受。. 立. 四、小結. 政 治 大. ‧ 國. 學. 整體而言,死亡想法的喚醒確實對人類而言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威脅。根據 Pyszczynski 等人(1999)所提出的雙元歷程模式,人們可依死亡想法的來源是. ‧. 否被覺察(或是否有經歷分心作業),而將防衛歷程分成近端與遠端兩種不同的. Nat. sit. y. 方式。其中,當人們在未覺察死亡刺激,或是死亡想法進入意識邊陲中時,則有. n. al. er. io. 可能以遠端的方式做防衛,如:採取文化世界觀的防衛方式。. i n U. v. 而文化世界觀之所以可以成為防衛的功能,關鍵在於它具有象徵性的不朽感. Ch. engchi. 受,它提供文化內的成員某種保護性或緩衝性的支持,以降低死亡恐懼的程度(或 者是死亡想法觸接性的程度)。因此,顯示出文化世界觀這一概念和防衛死亡應 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西方的研究中,就發現當人們進行遠端防衛時,會表現出偏好與自身相同 的文化世界觀。但是,這樣的情形卻在亞洲的研究中較難發現。因此,本研究除 了欲考驗這樣的情形,且會以認知的角度來檢視當人們需進行遠端防衛時,與自 身文化有關的線索是否會使人較容易注意到,以便從中得到某些緩衝或支持的來 源。. 15.

(25) 貳、注意力優先性 在西方的研究中,不難發現文化世界觀與防衛死亡感受存有重要的關聯。但 是在過去研究中,卻很少以認知的角度來詮釋這樣的關係。因此,本研究會以注 意力優先性的層面,來探討文化世界觀與防衛死亡感受彼此之間的關係。首先將 介紹何謂注意力優先性,接著將透過與注意力優先性相關的研究議題,如:情緒 或演化,來說明如何以注意力優先性的實驗派典,回答本研究的問題。 一、注意力優先性的定義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無時無刻都有許多來自於外在世界的訊息,不過我們. 治 政 不可能有能力將所有訊息都接受而處理,因此需要透過注意力(Attention)加以 大 立 過濾或選擇,才得以進行後續的認知運作,可以想見注意力為人們在處理訊息過 ‧ 國. 學. 程的第一站。注意力所涵蓋的研究範圍極為廣闊,同時在定義上也多有所分歧,. ‧. 至今學界無統一的說法,但目前多數從事認知心理學領域研究的學者,普遍同意 Ashcraft 的說法:注意力是人們將其心智集中於某一事件或刺激上的運作歷程。. y. Nat. io. sit. 在注意力的諸多研究中,若需要同時在多種刺激中優先注意到某種訊息,則. n. al. er. 稱為注意力優先性(Preferential Attention)。這樣的研究主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 Ch. i n U. v. 人類某些的心智運作歷程。如:在多種訊息同時競爭(competition)的情況下,. engchi. 怎樣特性的訊息,人們會優先地作處理?又或是人們究竟為何會優先處理這些訊 息?其背後可能反映出什麼樣的運作機制?在過去情緒或演化的相關研究中,就 曾以注意力優先性的角度進行探討。故以下將介紹相關的實驗派典,透過這些實 驗的設計,來回答注意力優先性的議題。 二、與情緒主題相關的注意力優先性研究 近年來以情緒(emotion)為主題的研究愈來愈多,學者們普遍發現人們在 處理認知訊息的過程中,情緒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在注意力優先性的相關 研究中更是如此。如:在 Bradley、Cuthbert 及 Lang(1996)和 Buodo、Sarlo 及 16.

(26) Palomba(2002)的實驗中,就曾以次要作業(secondary task)的實驗典範進行 研究,以了解注意力與情緒之間的關係。所謂的次要作業,其背後的基本假設在 於將注意力視為一個有限的資源,實驗的方式通常是要求參與者必須同時進行兩 個作業(分別為主要作業與次要作業),若兩作業所耗的注意力資源超過個體所 能負荷的範圍時,就會無法同時兩者兼顧,因此人們就會將其注意力優先地投入 於某項作業中,進而使另一項作業的表現變差。在 Buodo 等人(2002)的實驗 中,就曾請參與者瀏覽圖片,並要求其須同時執行另一項判斷音調高低的次要作 業。研究以參與者在次要作業所表現的反應時間為依變項,實驗結果發現:相較. 治 政 大 血腥威脅、運動冒險)時,其在次要作業所表現的反應時間較慢。所以,這樣的 立 於參與者在瀏覽中性的圖片(如:傢俱),當在瀏覽不開心或開心的圖片(如:. 結果顯示出當注意力資源需要進行競爭或是分配的時候,具有情緒性的圖片確實. ‧ 國. 學. 會影響我們的注意力,故對於這類特性的刺激優先地作處理。. ‧. 除了以次要作業的實驗派典進行研究外,在 Lang、Greenwald、Bradley 及. y. Nat. Hamm(1993)的研究中,就曾讓參與者自由瀏覽(free viewing)圖片,並告知. er. io. sit. 其可自由地切換至下一張圖片,實驗中分析每張圖片所呈現的時間。結果發現參 與者花較長的時間瀏覽不開心與開心的圖片,相較於瀏覽中性圖片。雖然這研究. al. n. v i n 反映了人們在處理情緒性圖片花較多的時間,但這樣的結果容易受到參與者個人 Ch engchi U. 經驗或遭遇所影響。因此許多研究者著手以不同的實驗儀器進行研究,如:透過 眼動追蹤儀器(eye-tracker) 、腦電波(Cuthbert, Schupp, Bradley, Birbaumer, & Lang, 2000)或是腦區活動變化(Bradley, Sabatinelli, Lang, Fitzsimmons, King, & Desai, 2003),以讓所得的結果更為客觀。 在 Calvo 與 Lang(2004)和 Nummenmaa、Hyönä 及 Calvo(2006)的研究 中,就以眼動追蹤儀器作為測量儀器。在實驗的過程中,同時呈現兩張圖片(一 張中性與另一張正向、中性或負向的圖片)於螢幕四個象限的斜對角位置,請參 與者自由瀏覽圖片,並於圖片呈現後評估這兩張圖片的情緒正負向性(valence) 17.

(27) 是否相同。在參與者觀看圖片的同時紀錄其眼動資料,以探討人們究竟是如何進 行注意力資源的分配。在 Calvo 與 Lang(2004)的研究中,以眼動指標中的首 次凝視位置的比例(proportion of initial location)以及凝視時間(duration of fixation)為依變項,前者則是反映個體的注意力導向(orienting),後者則是反 映個體注意力涉入(engagement)的程度。結果發現:在首次凝視位置的比例上, 情緒性圖片(無論是正向與負向)顯著地高於中性圖片,這表示了情緒性圖片較 易優先地導引人們的注意力。而在凝視時間上,研究者將圖片所呈現的三秒鐘, 以每 500 毫秒切割成六個單位,分析結果發現在圖片呈現後的第一個 500 毫秒中,. 治 政 大 注意力中已有所涉入,同樣地也反映出情緒性圖片人們會優先地注意到。所以, 立 情緒性圖片凝視時間比中性圖片來得長,這樣的結果顯示出情緒性圖片在早期的. 綜合以上的結果,可以顯示出人們會將注意力優先地投入於具有情緒性的刺激. ‧. ‧ 國. 學. 上。. 三、與演化主題相關的注意力優先性研究. Nat. sit. y. 從上述的研究中,發現人們會優先地注意到情緒性的刺激,若是從演化的角. n. al. er. io. 度出發來解釋這原因,可能的說法在於:情緒性的刺激相較於中性而言富有較多. i n U. v. 的生存線索。因此 Fox、Lester、Russo、Bowles、Pichler 及 Dutton(2000)就以. Ch. engchi. 情緒臉孔進行研究,探討何種情緒性的臉孔人們會優先地注意?該研究以簡單的 圖像式臉部表情為實驗材料,並藉由視覺搜尋(visual search)作業的實驗派典, 請參與者判斷畫面中所呈現的每張臉孔是否皆有相同的表情?依變項則為參與 者回答的反應時間。實驗結果發現:人們在一群中性臉孔中搜尋出生氣臉孔的反 應時間比較快,相較於在一群中性臉孔中搜尋出開心的臉孔。這樣的研究結果其 背後可能就反映出人類適應性的機制,如:生氣的臉孔可能會帶來某些與生命有 關聯的線索,所以人們才會將其注意力優先地投入於生氣的臉孔中。 相似的研究結果在 Ohman、Flykt 及 Esteves(2001)也同樣發現,只不過該 研究將刺激材料從情緒臉孔改為其他非臉孔類別的刺激圖片(蘑菇、花、蜘蛛、 18.

(28) 蛇)。實驗要求參與者判斷畫面中九宮格內的每項物品是否皆為相同類別?結果 發現在一群相同類別刺激中,搜尋出恐慌性相關(fear-relevant)刺激(如:蛇、 蜘蛛)的反應時間比較快,相較於在一群相同類別刺激中,搜尋出無恐慌性相關 的刺激(如:蘑菇、花)。故這樣的結果,也同樣地反映出人們演化上求生存的 動機,具有威脅性的刺激較容易優先地被人們的注意力所攫取,以便接下來有機 會做出「逃」(flight)的反應。 四、小結 綜合以上注意力優先性的相關研究,我們可以得知與生命有關的線索,基於. 政 治 大. 人類求生的本能,通常會較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而本研究所關注的議題同樣與. 立. 生命有關,當個體被喚醒死亡想法且經歷一段分心作業後,可能會採取文化世界. ‧ 國. 學. 觀的防衛方式,而本研究的實驗一會透過可以反映出注意力的實驗派典-視覺搜 尋作業,來檢驗文化世界觀與防衛死亡想法之間的關係。是否當人們進行遠端防. ‧. 衛時,會將注意力投入於與自身文化世界觀有關的線索上。. sit. y. Nat. io. n. al. er. 參、眼動追蹤儀. v. 本研究以注意力的方式,來探討文化世界觀與防衛死亡想法之間的關係。故. Ch. engchi. i n U. 在實驗二中,會以眼動追蹤儀器做為工具,來檢驗人們的注意力歷程。因此,以 下將簡介眼動追蹤儀器,並舉目前在恐懼管理理論中,使用眼動追蹤儀器所進行 的實證研究。 一、眼動追蹤儀器簡介 視覺是人類感知與體驗世界的一種管道,且外界的訊息時常藉由眼睛輸入至 我們的腦海中,故眼球運動的方式,常被視為處理訊息時重要的過程。在眼動的 研究中,大部分是基於 Just 與 Carpenter(1980)所提出的眼-心假設(eye-mind hypothesis) ,該假說指的是:人們凝視目標物所花的時間,可反映出其注意或處 理訊息的時間。另外 Langton、Watt 及 Bruce(2000)也同樣地認為,若個體的 19.

(29) 身體與頭部皆可保持靜止不動的話,那麼眼球所凝視的方向,即可反映出人們注 意力的方向。所以,透過眼動追蹤儀器加以攝影追蹤眼球的運動方式,即可推論 並了解人們的注意力歷程。 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是以眼動追蹤儀器作為工具,如:文字閱讀 (reading) 、場景/圖片知覺(scene / photo perception) 、視覺搜尋(visual search)、 聽覺性語言歷程(auditory language processing)等研究議題。而在注意力的研究 中,眼動追蹤儀器也常被使用,主要的原因在於眼動追蹤儀器所蒐集到的資料, 經過分析與計算不同的眼動指標,即可推論出不同的注意力成分,以及反映出不. 治 政 大 配的狀況;又如:以時間中的凝視長短與順序當作指標,則可反映出不同階段中 立 同的注意力歷程。如:以空間中的凝視位置當作指標,則可反映出注意力資源分. 注意力的歷程。另外,眼動追蹤儀器相較於行為研究,也可以帶來較為客觀的資. ‧ 國. 學. 料,並提供較為自然的實驗情境。所以,才會有不少研究注意力議題的學者,使. ‧. 用眼動追蹤儀器當作工具。. Nat. sit. y. 二、以眼動追蹤儀器進行與恐懼管理理論相關的研究. n. al. er. io. 回顧過去恐懼管理理論的相關研究中,檢驗的依變項大多數是以自陳報告或. i n U. v. 問卷的方式進行,如:請參與者回答或評價自身的感受及態度。然而,這樣的方. Ch. engchi. 式可能無法有效地反映出參與者未覺察的內在認知歷程,且參與者容易受到社會 期許所影響,而未依照內心所想的方式回答。因此,在恐懼管理理論的研究中, 仍是缺乏以較為客觀的儀器進行實驗來回答其理論架構。 Hirschberger、Ein-Dor、Caspi、Arzouan 及 Zivotofsky(2010)的研究,為恐 懼管理理論之中少數以儀器進行實驗。該實驗以眼動追蹤儀器作為研究工具,檢 驗人們被激發死亡想法後的防衛效果。實驗過程首先要求參與者判斷電腦螢幕中 依序呈現的兩個詞彙,其語意是否相同。不過,在兩詞彙依序呈現時,中間其實 還夾藏了一個快速呈現的閾下字詞(一組為死亡字詞及另一組為中性或疼痛字 詞),藉由此方式激發參與者的死亡想法。隨後,立即讓參與者同時觀看四張不 20.

(30) 同的圖片,其中一張為身體殘缺(如:斷肢殘臂)主題的情緒圖片,剩下三張圖 片為中性或身體威脅(如:狗吠、鯊魚、蛇)主題的情緒圖片。依變項則是記錄 參與者在觀看四張圖片時,每張的凝視時間加總(gaze duration) 。研究假設若閾 下所呈現的死亡字詞並不會對凝視時間有效果的話,則實驗組及控制組在各張圖 片所花費的凝視時間加總應會相似。然而,根據恐懼管理理論的看法,人們若是 被激發死亡想法後,應會採取某些防衛方式,以管理因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感受。 實驗結果顯示:閾下呈現死亡字詞的組別,觀看身體殘缺主題的情緒圖片,其凝 視時間加總顯著地低於控制組(閾下呈現中性或疼痛字詞的組別);而在觀看身. 治 政 大當人們被激發死亡想法後, 高於控制組。這樣的實驗結果反映出兩件事情:第一、 立. 體威脅主題的情緒圖片上,閾下呈現死亡字詞的組別,其凝視時間加總卻顯著地. 的確會表現出某些防衛的方式,因此在實驗中發現了參與者遠離觀看那些帶有死. ‧ 國. 學. 亡意涵的身體殘缺圖片,故展現出逃避、轉移注意力的防衛方式。第二、則是反. y. Nat. 此會投入更多注意力資源到具有威脅的情緒圖片中。. ‧. 映出人類適應性或求生存的動機,當被激發死亡想法後,基於求生存的本能,因. er. io. sit. 總觀來看,在目前的恐懼管理理論研究中,仍是缺少以不同儀器進行研究來 檢驗文化世界觀的防衛方式。所以,本研究的實驗二,會採用眼動追蹤儀器作為. al. n. v i n 實驗工具,以紀錄人們的眼球運動方式。在實驗二中,同樣會檢視文化世界觀與 Ch engchi U 防衛死亡想法之間的關係,所以會透過文化性的詞彙,來觀察人們當處於遠端防 衛的情況下,是否亦會對於與自身文化有關的詞彙,優先或投入較多的注意力資 源。. 21.

(31) 第三節 研究議題與假設 死亡對人們而言,確實是個無法避免且難以預期的威脅,這樣的威脅感受深 深地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不過,我們並非時時刻刻都在恐懼死亡的到來, 因此依照恐懼管理理論的看法,人們應存有一套足以防衛死亡威脅的心理結構或 機制。故,Pyszczynski 等人(1999)提出一套雙元歷程模式來解釋人們的防衛 方式,該模式將人們的防衛歷程分成近端防衛與遠端防衛兩種。若當人們被喚醒 死亡想法後,通常會直接地採取近端防衛的方式;若當人們被喚醒死亡想法且經 歷一段分心作業後,則有可能會進行遠端防衛的方式。而遠端防衛的方式主要有. 治 政 三種,其中文化世界觀的防衛方式在西方研究中得到驗證,相關研究發現人們會 大 立 對於自身文化有偏好、支持的傾向,但這樣的結果卻在亞洲研究中難以發現。因 ‧ 國. 學. 此本研究欲重新檢驗這樣的現象,並且以注意力的層面出發,來探討文化世界觀. ‧. 與防衛死亡威脅之間的關係。即當人們在進行遠端防衛時,與自身文化有關的線 索,是否會被人們優先地給注意到。. y. Nat. io. sit. 本研究設計了兩個實驗,而這兩個實驗操弄參與者死亡想法的方式是相同,. n. al. er. 以死亡突顯性的研究取向,直接要求參與者填寫典型的標準問卷,且會以刺激聯. Ch. i n U. v. 結死亡的研究取向,間接讓參與者閱讀故事性的短文,使其激發出與死亡有關的. engchi. 想法。藉由這兩種的操弄方式,使參與者可以順利地喚醒意識深處的死亡想法。 接著會進行分心作業使參與者的死亡想法進入意識邊陲之中,以便進行遠端防衛 的方式。在實驗一與實驗二中,所回答相似的研究問題,即當人們在進行遠端防 衛時,個體在其態度的表現上,是否會對於自身文化世界觀持正向的評價(實驗 一)。另外,在注意力的層面上,是否會對於與自身文化有關的線索,優先地或 投入較多的注意資源於其中(實驗一與實驗二)。 在實驗一的設計中,主要以視覺搜尋作業的實驗派典進行研究。該作業的特 性在於可以藉由參與者的表現,來反映出人們的注意力優先性現象。作業的刺激 材料為不同國家的硬幣,因此會以硬幣來表徵出各種不同的文化世界觀。作業會 22.

(32) 請參與者在各國國家的硬幣中,搜尋出指定國家的硬幣(目標物)。實驗設計兩 個區塊(block),即參與者須搜尋出臺灣(自身文化)或泰國(非自身文化)硬 幣。且設計只要當目標物出現時,另一區塊的目標物必定會同時出現,以作為分 心物(如:搜尋臺灣硬幣時,只要臺灣硬幣有出現,泰國硬幣也必定會同時出現; 反之,搜尋泰國硬幣時,只要泰國硬幣有出現,臺灣硬幣也必定會同時出現)。 透過此種設計來檢視與自身文化的線索,是否會在搜尋非自身文化的硬幣時,變 成分心的來源。而實驗中的依變項主要以目標物出現時的正確率與反應時間為 例。. 治 政 大 特性。如:在反應時間的表現上愈快,則表示人們愈優先地注意或處理到某訊息。 立 實驗一的研究假設認為藉由視覺搜尋作業的表現,可以反映出人們注意力的. 又如:在正確率的表現上愈高,則表示人們愈專注注意力地處理某訊息,或是對. ‧ 國. 學. 目標物的搜尋更加敏銳、警覺性愈高。因此假設文化世界觀在人們管理死亡威脅. ‧. 時,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防衛方式,那麼當人們的死亡想法處於意識邊陲的情況時,. y. Nat. 個體應會為了防衛而優先地將其注意力投入於自身文化世界觀特性的線索上。所. er. io. sit. 以預期在實驗一中,參與者於視覺搜尋作業上,實驗組(被喚醒死亡想法的組別) 與控制組的表現會有顯著地差異。當在有目標物出現且搜尋的硬幣為自身文化. al. n. v i n (臺灣)時,實驗組為了要防衛死亡感受,因此會比起控制組而言,優先地注意 Ch engchi U. 到臺灣硬幣,故將表現出較快的反應時間。同時,實驗組為了防衛死亡想法,因 此在搜尋臺灣硬幣時,應會更加地敏銳或是集中注意力,故相較於控制組而言, 其正確率的表現也會較高。而當所搜尋的硬幣為非自身文化(泰國)時,實驗組 仍就會對於臺灣硬幣優先地處理,因此臺灣硬幣將成為分心的來源,故在搜尋泰 國硬幣的反應時間表現上,會比起控制組來得慢。而在正確率的表現上,實驗組 雖然可能會受到臺灣硬幣的干擾,但在搜尋與最終判斷是否有泰國硬幣出現時, 參與者應僅是花較長的時間搜尋出泰國硬幣,故不會影響是否能正確判斷出何者 為泰國硬幣的區辨能力,因此兩組的正確率表現應不會有所差異。 23.

(33) 在實驗二的設計中,直接請參與者瀏覽具有文化感受的詞彙,並透過眼動追 蹤儀器,同步紀錄參與者的眼球運動方式。實驗中會同時呈現一組詞彙(兩個詞 彙即稱為一組),這一組詞彙的字數、詞頻、語意、情緒正負向性與情緒激發程 度等相關變項,皆會控制成相似的程度,唯一不同之處在於詞彙所代表的文化感 受程度。實驗中會設計三類不同的文化感受詞彙,分別為:臺灣文化詞彙、西方 文化詞彙(以臺灣人較常接觸的美國、歐洲文化為例),以及弱文化感受的詞彙 (如:熱水、講臺等,實驗二的設計中將會詳細說明)。之所以會設計臺灣人較 常接觸的西方文化詞彙,其原因在於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可從歷史的角. 治 政 大 文化影響;又或是到現今大眾傳播的影響,使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夠不時地 立 度來看,臺灣於 1950~1960 年代時曾受到美國的資金援助,因此臺灣深受美國. 接觸到美國與歐洲的文化,因此這樣的文化特性或許會納入我們的文化世界觀,. ‧ 國. 學. 以幫助我們防衛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感受。故實驗中會把這三類詞彙以隨機配對的. ‧. 方式呈現:第一種為「臺灣文化詞彙」配對「西方文化詞彙」,第二種為「臺灣. y. Nat. 文化詞彙」配對「弱文化感受的詞彙」,第三種為「西方文化詞彙」配對「弱文. er. io. sit. 化感受的詞彙」。實驗中會請參與者瀏覽某一組配對詞彙,後再請參與者判斷該 組配對詞彙是否符合畫面中所描述的陳述句,透過這種方式確認參與者有將詞彙. al. n. v i n 處理到語意的層次上。實驗二的依變項參考 Calvo 與 Lang(2004)研究中的眼 Ch engchi U. 動指標,在空間上以首次凝視位置的數量反映注意力的導向程度;在時間上以總 凝視時間反映注意力的涉入程度。 實驗二的研究假設認為透過眼動追蹤儀器紀錄眼球的運動方式,將能以不同 的眼動指標反映出人們注意力優先性、分配或投入的現象。如:以首次凝視位置 的數量,來反映出注意力優先性的特質,若某詞彙首次凝視位置的數量愈多,則 表示該詞彙愈能引起參與者的注意力。又如:以總凝視時間的長度,來反映出注 意力的涉入程度,若某詞彙的總凝視時間愈長,則表示該詞彙愈能使參與者投入 更多的注意力資源。因此,假如文化世界觀確實是個體在管理死亡威脅時的一種 24.

(34) 防衛方式,則個體的注意力應會對於此類刺激優先地處理,或是投入較多的注意 力資源於其中。故預期實驗二中,參與者在眼動指標的表現,實驗組(被喚醒死 亡想法的組別)與控制組兩者之間會有顯著地差異。實驗組相較於控制組,因為 為了要防衛或管理死亡所帶來的恐懼感受,所以會針對自身文化特性的詞彙(即 臺灣文化詞彙)優先地處理,或是投入較多的注意力資源。因此預期在首次凝視 位置的數量上,於「臺灣文化詞彙-西方文化詞彙」的配對情況,與「臺灣文化 詞彙-弱文化感受的詞彙」的配對情況,實驗組比起控制組而言,應會對於臺灣 文化詞彙有較多的首次凝視位置;而在「西方文化詞彙-弱文化感受的詞彙」的. 治 政 大 況。同樣地也預期在總凝視時間上,於「臺灣文化詞彙-西方文化詞彙」的配對 立 配對情況中,兩組分別在這兩類詞彙首次凝視位置的數量,應會表現出相似的狀. 情況,與「臺灣文化詞彙-弱文化感受的詞彙」的配對情況中,實驗組相較於控. ‧ 國. 學. 制組而言,應會對於臺灣文化詞彙有較長的總凝視時間;而在「西方文化詞彙-. ‧. 弱文化感受的詞彙」的配對情況中,兩組分別在這兩種詞彙總凝視時間的長度,. n. al. er. io. sit. y. Nat. 應會表現出相似的狀況。. Ch. engchi. 25. i n U. v.

(35) 第二章 實驗材料的發展 在過去的研究中,喚醒參與者死亡想法的方式,通常是以典型的標準問卷方 法進行,請參與者想像並寫下自己即將死亡的身心感受。但是這樣的方式較難使 每個參與者都投身於死亡想法之中,因此本研究除了以典型的標準問卷方式進行 之外,為了讓參與者能夠更深刻體驗到「死亡」,故特別撰寫四篇故事性的短文 (分別為:車禍、癌症、牙痛與規律一天)及相關問題,希望能藉由這些方式來 導引與提高參與者的感受。而為了要檢驗這四篇短文的效果,故會透過網路問卷 的方式,請網路上的評量者閱讀短文,並評量短文所引發的死亡焦慮程度。評量. 治 政 的方式以張振發(2010)與其指導教授蔡明昌所譯的死亡焦慮修正量表(Revised 大 立。若是短文所引起的死亡焦慮程度愈強,則在量表的 Death Anxiety Scale, RDAS) ‧ 國. 學. 評分上將會愈高。而研究會依據各篇短文的 RDAS 分數,從四篇中挑選出兩篇. Nat. er. io. sit. 第一節 施測方式. y. ‧. 短文當作實驗一及二的操弄方式。. al. 短文施測的方式以網路問卷進行,問卷連結發表至電子看板中的批踢踢實業. n. v i n Ch 站(telnet://ptt.cc) 。問卷對象為在學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以符合本研究中無論是 engchi U 實驗一或實驗二的參與者。而為了避免讓評量者得知施測目的,因此問卷標題偽 裝成「生活經驗體會」問卷,且問卷分成四個版本(即四篇短文),評量者依照 自己的手機號碼末兩碼除以四的餘數,選擇不同的問卷版本。 在問卷填寫之前,以文字說明的方式,告知評量者問卷填答時間約 15 分鐘 左右,且要求其暫時先放下手邊的工作,耐心閱讀及體會問卷內容,並如實地回 答自己的感受。為了保障評量者的權利與隱私,特別說明問卷所蒐集的資料僅供 學術用途之用,資料是絕對保密的。最後,待評量者填答完畢問卷後,會給予 200P 幣(虛擬貨幣)做為報酬。 26.

(36) 第二節 問卷內容 網路問卷的內容總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故事性的短文,與相關問題 (附錄 1,ABCD 四版本)、第二部分為死亡焦慮修正量表,及第三部分基本資 料(附錄 2)。. 壹、故事性的短文與相關問題 四篇短文的字數約為 500 字上下,並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寫作,使評量者可以 立刻地進入故事之中,且有利於評量者將故事中的主角想像成自己。而在段落架. 政 治 大. 構的安排上,每篇短文皆有四段,所採取的敘寫方式都是倒敘法,以增強評量者. 立. 的閱讀動機。最後,在短文的內容上,為了讓評量者(大部分為大學生)皆可以. ‧ 國. 學. 感同身受故事中的情節,所以四篇短文的陳述,都是以大學生可能會經歷的場景 為藍本。. ‧. 當閱讀完短文後,需進行相關問題的回答,這部分的目的除了要確認評量者. y. Nat. sit. 對短文的理解程度之外,且要得知短文給評量者的感受為何。因此,有一題主觀. n. al. er. io. 評估對短文的理解程度、三題關於短文情節的理解題,與七題詢問短文激起評量. i n U. v. 者怎麼樣的想法。接著,會請評量者回答一些與短文主題有關的個人經驗以增強. Ch. engchi. 感受。最後,再進行恐懼管理理論中典型的操弄方式,即想像與回答當某個情況 下時的身體與心理感受。. 貳、死亡焦慮修正量表 研究中所使用的死亡焦慮修正量表為張振發(2010)與其指導教授蔡明昌所 譯之版本。最原始的死亡焦慮量表為 Templer(1970)年代所發展出來的,而經 過 Thorson 與 Powell(1992)不地更新與修訂完成了死亡焦慮修正量表,該量表 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Alpha 係數)為 0.804,總共有 25 題測驗項目。後 張振發(2010)與其指導教授蔡明昌進行翻譯並施測,結果中文版的量表其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umerical results are reported for some convex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s (SOCPs) by solving the unconstrained minimization reformulation of the KKT optimality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combin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two papers, we may obtain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merit function method based on ϕ p has a better a global convergence and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By exploiting the Cartesian P -properties for a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we show that the class of regularized merit functions provides a global error bound for the solution of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