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以台灣人、德國人及德國華語學習者爲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以台灣人、德國人及德國華語學習者爲例"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以台灣人、 以台灣人、德國人及德國華語學 習者爲例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A Case Study of Taiwanese, Germans and German Learners of Mandarin.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信世昌 博士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謝佳玲 博士 研 究 生:韋德名 撰 中華民國 一〇一年二月.

(2)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以台灣人、 以台灣人、德國人及德國華語學習者爲例 中文摘要 關鍵字: 關鍵字:讚美回應策略、中德對比、德國華語學習者、中介語、語用遷移. 讚美可視爲人與人溝通上的潤滑劑,適當且真心的讚美可以提升人際關係, 不過要如何回應他人的讚美更是一門學問。影響回應讚美的因素,個人的文化背 景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將針對台灣人、德國人以及德國籍的華語學習者 進行回應讚美的對比分析,除了找出兩組母語者回應讚美上的異同之處之外,同 時研究華語學習者在回應策略上的偏好爲何。 本文以書面話語完成測驗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的問卷調查法爲語料 搜集方式,主要分析讚美主題以及社會變項對於回應讚美的影響力。問卷分爲外 表、財物、能力、個性四個讚美主題,並研究場所、自我評估和社會地位三個社 會變項。筆者從搜集到的 1250 筆語料中歸納出 16 個回應讚美策略,並分爲「接 受」、「修正」和「拒絕」三種主類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人與德國人皆傾向於「接受」回應策略,其次爲「修正」 以及「拒絕」策略。儘管華語中「拒絕」被視爲常規化的回應策略,但本研究發 現台灣人大多數已不採用這樣回應。不過,與德國人的回應相比台灣人還是比較 傾向謙虛的回應。分析讚美主題對回應策略的影響發現,僅在針對能力爲讚美主 題的情況下,呈現出兩組的差異,台灣偏向「修正」和德國人偏向「接受」策略。 除此之外,社會變項對回應策略的選擇也顯出不可忽略的影響,其中自我評估以 及社會地位的影響力比場所來得高。德國華語學習者結果顯示,他們反而以「修 正」爲主要的回應策略,策略選擇上也比台灣人更謙虛,但還是會有語用遷移的 現象。筆者從教材分析發現,德國漢學系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只教學生華語中該 用「拒絕」策略回應讚美。如今時代變遷,台灣華語母語者也已大量「接受」他 人的讚美,因此在教學應用上,筆者將根據本研究觀察到的結果提出教學建議, 以幫助德國籍華語學習者學以致用,除了語言進步之外,也可提高語用能力。. i.

(3)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A Case Study of Taiwanese, Germans and German Learners of Mandarin Abstract Keywords: Compliment Response Strategies, Chinese-German, German Learners of Mandari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Transfer Compliments can be seen as a communicative social lubricant, since sincere compliments can enhan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speaker's cultural background ofte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when it comes to what is considered the proper way of responding to a compliment. In this thesis,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compliment response (CR) behavior of Taiwanese, Germans and German learners of Mandarin. Not only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 related verbal behavior between native speakers (NS) of Mandarin and German considered, but also the L2 behavior of German-speaking learners of Mandarin. The data for the current study was collected through the use of written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s (DCT). The contexts given i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design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four different compliment topics (appearance, possession, ability and character) and three social variables (setting, self-evaluation and social status) on participant compliment response. 16 CR-strategies were extracted out of a corpus of 1250 CRs. These 16 can be grouped into the three main strategies “acceptance”, “evasion” and “rejection”.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all in all, both Taiwanese and German NSs opted for “acceptance” first, then “evasion” and lastly “rejection” (in that order). However, the frequency of “evasion” and “rejection” responses for the Taiwanese exceeded that of the Germans, indicating that Taiwanese responses were more modest, which can also be seen in their use of sub-strategies. The findings further show that compliment topics as well as the three social variables under examination do influence CRs in a significant way. As for L2 learner behavior, “evasion” was the number one choice, exceeding even the Taiwanese NSs in terms of modest responses. Although results from the learners do show a small amount of pragmatic transfer, most of their CR-strategy choices (mainly “evasion” and “rejec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structions found in the Mandarin textbooks used in Germany. However, even Mandarin NSs tend to use “acceptance” strategies when 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nowadays. Additionally, based up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language teaching that are aimed at raising the pragmatic abilities and awareness of German learners of Mandarin.. ii.

(4) 目錄 目錄...............................................................................................................................iii 表目錄............................................................................................................................v 圖目錄...........................................................................................................................vi 第一章 序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3 一、研究目的 ............................................................................................... 3 二、研究問題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本文架構 .............................................................................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5 一、回應讚美 ............................................................................................... 5 二、華語 ....................................................................................................... 5 三、德國華語學習者 ................................................................................... 6 四、語用遷移................................................................................................6 五、社會變項................................................................................................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相關理論 ................................................................................................. 7 一、言語行爲理論 ....................................................................................... 7 二、Brown 和 Levinson 的禮貌理論 .......................................................... 8 三、Leech 的禮貌原則 .............................................................................. 10 四、Gu 的禮貌概念 ................................................................................... 12 第二節 讚美定義與功能 ................................................................................... 13 一、讚美定義 ............................................................................................. 13 二、讚美功能 ............................................................................................. 15 第三節 讚美主題與句法結構 ........................................................................... 17 一、讚美主題 ............................................................................................. 17 二、句法結構 ............................................................................................. 19 第四節 讚美回應 ............................................................................................... 22 一、起源與英語地區研究 ......................................................................... 22 二、華語讚美回應 ..................................................................................... 27 三、德語讚美回應 ..................................................................................... 32 第五節 語言遷移與語用失誤 ...........................................................................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7 第一節 研究取向 ............................................................................................... 37 第二節 資料搜集方式與研究對象 ................................................................... 39 第三節 問卷設計 ............................................................................................... 40 第四節 語料分析方式 .......................................................................................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9 第一節 整體統計 ............................................................................................... 49. iii.

(5) 第二節 讚美主題 ............................................................................................... 53 一、外表 ..................................................................................................... 53 二、財物 ..................................................................................................... 56 三、能力 ..................................................................................................... 59 四、個性 ..................................................................................................... 64 第三節 社會變項 ............................................................................................... 67 一、場所與在場人數 ................................................................................. 68 二、自我評估 ............................................................................................. 73 三、社會地位 ............................................................................................. 80 第五章 結果討論與教學建議 ................................................................................. 87 第一節 台灣人與德國人整體的對比分析 ....................................................... 87 第二節 德國華語學習者中介語分析 ............................................................... 96 第三節 讚美主題 ............................................................................................. 101 第四節 社會變項 ............................................................................................. 103 一、場所與在場人數 ............................................................................... 103 二、自我評估 ........................................................................................... 104 三、社會地位 ........................................................................................... 106 第五節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 107 一、德國漢學系華語教材分析 ............................................................... 107 二、教學建議 ........................................................................................... 111 第六章 結論 ........................................................................................................... 115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11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17 第三節 未來展望 ............................................................................................. 118 參考書目..... ...............................................................................................................119 附錄一、問卷華語版 ............................................................................................... 129 附錄二、問卷德語版 ............................................................................................... 134 附錄三、問卷德國華語學習者版 ........................................................................... 140 附錄四、德國華語學習者基本資料 ....................................................................... 147. iv.

(6) 表目錄 表 三-1、受試者分配數據...........................................................................................40 表 四-1、三組受試者策略整體分配...........................................................................52 表 五-1、「結合接受」策略對比分析.......................................................................90 表 表 表 表. 五-2、德國華語學習者語用遷移之處.................................................................100 五-3、受試者針對不同主題讚美傾向的主類策略.............................................101 五-4、《新實用漢語讀本 1》之讚美回應課文摘錄..........................................108 五-5、《Chinesisch für Deutsche 1》之讚美回應課文摘錄...............................108. 表 五-6、《漢語教程(修訂本),第一冊(下)》之讚美回應課文摘錄.........108 表 五-7、《當代中文,第二冊》之讚美回應課文摘錄.........................................109. v.

(7) 圖目錄 圖 四-1、三組受試者主類策略運用統計...................................................................49 圖 四-2、三組受試者次類策略運用統計...................................................................50 圖 圖 圖 圖. 四-3、外表爲主題主類策略運用統計...................................................................53 四-4、外表爲主題次類策略運用統計...................................................................54 四-5、財物爲主題主類策略運用統計...................................................................56 四-6、財物爲主題次類策略運用統計...................................................................57. 圖 圖 圖 圖 圖. 四-7、能力爲主題主類策略運用統計...................................................................59 四-8、能力爲主題次類策略運用統計...................................................................60 四-9、個性爲主題主類策略運用統計...................................................................64 四-10、個性爲主題次類策略運用統計.................................................................65 四-11、私底下情境主類策略運用統計.................................................................68. 圖 圖 圖 圖. 四-12、私底下情境次類策略運用統計.................................................................69 四-13、公開情境主類策略運用統計.....................................................................71 四-14、公開情境次類策略運用統計.....................................................................71 四-15、正面自我評估情境主類策略運用統計.....................................................74.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四-16、正面自我評估情境次類策略運用統計.....................................................74 四-17、消極自我評估情境主類策略運用統計.....................................................77 四-18、消極自我評估情境次類策略運用統計.....................................................77 四-19、地位相同情境主類策略運用統計.............................................................80 四-20、地位相同情境次類策略運用統計.............................................................81 四-21、地位不同情境主類策略運用統計.............................................................83. 圖 四-22、地位不同情境次類策略運用統計.............................................................84 圖 五-1、三組受試者主類策略運用統計...................................................................88. vi.

(8)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二、三十年以來,全球化的發展,不但影響到全世界的金融界,也給 語言與文化交流帶來相當大的衝擊。從前要到距離較遠的國外去旅遊或留學 並不容易,然而現今德國學習者只要搭十三小時的飛機,就可以到台灣來學 華語,直接接觸到中華文化。另一方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對於語言能力 的要求也有所改變。因此,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 通,愈來愈依賴語言與文化上的知識。此外,許多人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而 學華語。因此,華語教學的具體內容不能只注重書面的閱讀,而應特別注重 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其中又以口語表達最爲重要。然而,希望在目標 語的環境裡與母語者成功進行溝通的學習者,往往不只能依賴目標語語法和 詞彙的知識,而必須了解該語言在語用方面的特徵,這樣才能在進行跨文化 溝通時,避免誤解的產生。 德語僅次於英語,在歐盟爲使用人口排名第二的語言。以德語爲母語者 約有九千萬人,主要居住在德國、奧地利及瑞士三個國家。由於使用人口眾 多,加上經濟、科技等因素,德語被列爲全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前十大語言。 同樣的,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全球引起了「華語熱」。根據德語區漢語教 學協會 (Fachverband Chinesisch e.V.) 的統計,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個地 區 2009 年共有二萬人學習華語,漢學系大學生佔將近一半。除了德國 26 所大專院校開設漢學相關的課程之外,從 2006 年起在德國地區已創辦了 12 所孔子學院(信世昌、張鳳圻,2009)。華語目前也已列入徳國教育體制中 高畢業考試科目之一,種種跡象顯示在德國的外語課程裡,華語已扮演相當 重要的角色。因此,德語以及華語此兩種語言的語用分析,在華語教學上有 其研究價值。. 1.

(9)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和請求與道歉等語言現象相同,讚美語是一種言語行爲 (speech act), 基本上可分爲「讚美他人」以及「回應讚美」兩個部分。讚美一般可說是人 與人之間溝通中非常普遍的言語行爲,大部分的語言都有讚美語。然而,因 爲文化背景的差異,各個語言在提出讚美頻率上或是回應讚美策略上仍大不 相同。如 Mulo Farenkia (2004) 指出,德語中 “danke”(謝謝)爲最理想的 讚美回應,表示接受對方提出的讚美。反之,日本人主要以「拒絕」(reject) 的方式回應對方提出的讚美 (Barnlund & Araki, 1985)。社會語言學和語用學 界對於讚美語研究的關注,可以追溯至美國學者 Pomerantz (1978) 所發表的 關於美國人讚美語的研究。 讚美語爲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Yuan (2001: 273) 曾提出,「讚美 語呈現出語言使用的規則,也能夠讓我們更了解某語言社群的文化以及使用 語言的意義」1。針對讚美的回應行爲,Yu (2003: 1687) 指出,「由於它在 生活中經常發生,卻常產生誤解的言語行爲,所以很有研究價值。」2。從 這兩段文字可歸納出,讚美與其回應可能會造成溝通誤解與不良,尤其是來 自不同語言與文化背景的説話者。Kasper 和 Zhang (1995) 曾研究外國學生 如何學習華語的語用現象,訪談 21 位美國華語學習者發現,用華語回應讚 美是最讓他們感到困難的言語行爲之一。儘管學習者知道華語中的讚美回應 與在美國不同,但因沒有固定的答案,他們使用的回應經常造成誤解。 3 Billmyer (1990: 32) 指出,就外語學習者而言,由於讚美語可以當對話的開 場白,用目標語適當地回應讚美有助於對話的維持。因此,本文將研究台灣. 1. 英語原文:“The compliment event is worth studying because, like all speech acts, it can show. us the rules of language use in a speech community. Studying who compliments whom, how, on what topics, in what social contexts, for what purposes, and receiving what responses will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a people’s culture, social value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language use in a community.” (Yuan, 2001: 273)。 2. 英語原文:“Compliment responses are worthy of study because they are ubiquitous, yet. frequently problematic speech acts.” (Yu, 2003: 1687)。 3. Meier (2010) 分析來自不同文化説話者的言語行爲發現,溝通上的誤解可導致對方感到. 其行爲驕傲、不真實、不友善、不正直等。 2.

(10) 第一章 序論. 人和德國人使用讚美回應策略異同之處,並分析德國華語學習者使用華語回 應讚美的特色爲何。.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 在母語環境中,讚美與讚美回應爲十分普遍的行爲。但當外語學習者接 觸到目標語言與文化的言語行爲時,這個情境就會變成跨文化溝通。所謂跨 文化溝通不僅牽涉到語言本身,另外也包含其對於另一個文化的知識與了解。 關於文化學習的分類,Alatis, Straehle, Gallenberger & Ronkin (1996) 主要將 文化分爲兩種,廣義文化 (culture with a capital C) 和狹義文化 (culture with a small c)。基本上,前者包含對於某族群的歷史、文學、藝術、音樂等方面 的知識與了解。狹義文化爲族群的整個生活方式,包含人與人之間各種方面 的溝通方式,如問候語、拒絕、祝賀、稱謂,以及讚美等言語行爲。狹義文 化是每個人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習得的,並不需要特別去學習,因爲它是每一 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學到的。但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對於陌生文 化並不熟悉,必須進行對於狹義文化的學習。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期望自 己能精通目標語的學習者,必須要了解該文化的文化背景,才能有效地應用 目標語進行溝通。更確切地說,會說華語不代表了解整個中華文化,在不了 解對方文化的情況下往往會造成溝通上的誤會與尷尬。因此,跨文化溝通是 將來在華語教學中值得研究的領域。 綜合上述的觀點,筆者希望華語學習者來台灣時不只是學習華語本身, 而可以了解並融入台灣的社會。不僅能夠靈活運用華語,也能符合當地文化 的溝通標準。德語以及華語兩種語言的讚美語都已受到學術界的關注,但大 多數的研究都以英語爲比較對象。由於筆者的母語爲德語,又致力於華語教 學研究,華語和德語兩種語言爲筆者最熟悉的語言。此外,關於德語回應讚 3.

(11)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美的學術資料並不多,主要具有參考價值的是 Golato (2002, 2003, 2005) 全 面分析德語讚美語的研究。因此,筆者希望通過本文對於兩種語言的對比分 析,能夠做出具有學術價值的貢獻。本文的分析一來增加兩種語言讚美語研 究的文獻,二來進一步了解德國華語學習者用華語進行言語行爲的現況,有 助於使學習者減低溝通上的誤解。. 二、研究問題 本論文針對三組受試者回應讚美的語用策略提出以下五個研究問題: (1) 台灣人與德國人所運用的讚美回應策略之異同之處爲何? (2) 讚美主題對於回應讚美行爲的影響如何? (3) 社會變項對於回應讚美行爲的影響如何? (4) 德國華語學習者在使用華語回應讚美的策略偏好,是否和語用遷移有 關? (5) 德國華語學習者在使用華語回應讚美的策略偏好,是否受到教材的影 響?.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本文架構 研究範圍與本文架構 外語教學不應該侷限於學習者對於語言本身的能力,也要教導相關的語 用知識。但外語學習者往往因爲對外語的語用知識不足,將自己母語中的語 用策略遷移到目標語。儘管各種語言的讚美研究並不少,但至今沒有學者專 門做過華語與德語兩種語言的對比分析。研究題目限定爲回應讚美,有以下 原因:學華語的德國學習者,一到台灣來就會有台灣人讚美其華語能力,這 在台灣是十分普遍的事情。故筆者欲了解,德國人與台灣人在回應讚美的語 用策略是否有所不同,並了解雙方的溝通是否會因爲受到自己語言與文化背 4.

(12) 第一章 序論. 景的影響而產生溝通不良的情形。本文的研究對象限定爲至少必須受過大學 教育,平均年齡 25 歲左右。之所以如此設定條件有兩個因素:第一,年輕 人爲出國機會最大的世代;第二,大學生爲華語學習者人數最多的族群。 本文共分爲六章:第一章序論,包含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 問題,以及研究範圍與本文架構,並提出名詞解釋。第二章文獻回顧,先從 宏觀的角度回顧相關理論,再討論讚美語較爲微觀的特徵,如句法結構、讚 美主題、功能,以及回應策略的分析。第三章論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 搜集語料、問卷設計的準則、取樣方式與研究對象的選擇,及語料分析方式。 接著,第四章將呈現出三組受試者問卷調查的結果。在第五章除了進行本研 究的結果討論之外,也會探討現有的華語教材並提出回應讚美的教學建議。 第六章則爲結論,在此除了回答研究問題之外,也會提出研究限制以及相關 領域的未來研究展望。.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回應讚美 本文所謂「回應讚美」的定義參考 Herbert 和 Straight (1989) 之定義, 是指所有回應讚美的語言形式或非語言形式。受試者的回應可分爲不同主類 和次類的「回應策略」,是指面對讚美的回應方式。. 二、 華語 本文使用的「華語」一詞指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官方語言,對應於英語即 爲 “Mandarin”。中國大陸稱之爲「普通話」或是「漢語」,台灣俗稱爲「國 語」,詞面上不同,但意義上並無二致。. 5.

(13)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三、德國華語學習者 本文指的「德國華語學習者」爲三組受試對象的其中一組,指的是非亞 裔背景學習華語的德國人,母語皆爲德語,年齡 19 至 29 歲,且至少具有兩 年學習華語的經驗,並曾待過華語地區一年以上的時段。. 四、語用遷移 本文所謂「語用遷移」的定義參考 Kasper (1992),是指外語學習者學習 目標語語用訊息的過程中,受到目標語之外的語言與文化的語用知識之影響。 因此,本研究利用的遷移概念爲 L1 到 L2 的語用遷移。. 五、社會變項 從事讚美語研究可分析的社會變項 (social variables) 很多樣,本研究主 要討論讚美情境的場所、受到讚美的人對讚美内容的自我評估,以及提出讚 美的人的社會地位三種社會變項。儘管讚美主題也可視爲一種社會變項 (Holmes, 1986),但本文各別討論讚美主題的部分,因此並未將之列爲社會 變項。. 6.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本章將回顧與本研究題目具有關聯性的文獻,分爲五個部分:首先在第 一節會介紹相關的理論;第二節指出讚美行爲的定義與功能;第三節進一步 討論讚美主題與句法結構;第四節回顧不同語言讚美回應行爲的研究;最後, 第五節討論語言遷移以及語用失誤。. 第一節 相關理論 一、言語行爲理論 言語行爲是英國哲學家 Austin (1975) 在其 1955 年哈佛大學的演講系列 所提出的理論。他將話語分爲言語行爲 (speech acts),並分析其溝通功能。 Austin 認爲,人所說的話隨時包含以下三種行爲:言内行爲 (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爲 (illocutionary act) ,以及言後行爲 (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爲 是指説話者所說的話,也就是說話本身的行爲。因此,假設有人無法清楚地 發出某語言的字詞,他就無法進行言内行爲。言外行爲指的是説話者利用話 語得到的某種目的,如傳達訊息或發出命令。以何兆熊(2000:93)的話來 講,「言内行爲和言外行爲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通過説話表達字面意義,後者 是通過字面意義表達説話人的意圖」。最後,言後行爲是指話語對聽話者所 帶來的後果,如受到警告等。三種言語行爲中,主要是言外行爲受到學者的 關注,因此說到言語行爲一般指的就是言外行爲 (Yule, 1996)。 美國哲學家 Searle (1969) 針對言語行爲作出進一步的探討。他除了將言 語行爲分類之外,還提出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就是言外之力 (illocutionary force)。 言外之力意指説話者通過言外行爲所帶的力量,此力量可能藉由詞. 7.

(15)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序、重音、語調、語氣等語言手段來表達。4 Searle 主要將言語行爲分爲五 大類:闡述類 (representatives)、指令類 (directives)、承諾類 (commissives)、 表達類 (expressives)、宣告類 (declarations)。闡述類的主要特徵是說,説話 者必須相信自己說的話的真實性。因此,説話者提出事實、斷言、結論等言 語行爲皆屬於此類的言語行爲。指令類的言語行爲中,説話者的目的是讓聽 話者做某一件事情。此類的言語行爲可能是命令、請求或建議等。承諾類指 説話者於未來打算做的某件事情。因此,如許諾、恐嚇、誓言等都屬於此類 的言語行爲。表達類的言語行爲意指説話者所表達的感情,如樂趣、疼痛、 悲慼 。最後,宣告類是一種通過語言真正改變某狀況的言語行爲。譬如說, 一家公司的老闆向員工說:「你被開除了!」,老闆通過這句話真正地開除 那位員工,也就是說老闆説話的同時實行開除的動作。顯而易見,上例説話 者必須先被社會承認爲具有權威的人士,才能成功地作出宣告類的言語行 爲。. 二、Brown 和 Levinson 的禮貌理論 Brown 和 Levinson (1987) 是禮貌研究十分重要的兩位學者。他們的理 論中,最注重的是「面子」(face) 一詞的概念,理論通常稱爲「面子保全論」 (face-saving theory)。根據他們的定義,所謂的「面子」意指「每一個社會 成員都要求在公衆中的自我形象」5。人與人溝通時,每一個參與者都有兩 種面子期望 (face wants),也就是「積極面子」(positive face) 以及「消極面 子」(negative face) 的期望。前者是指説話者受到他人贊同或喜愛的期望, 後者則指説話者不受到他人干擾或妨礙的期望。如果説話者某一種行爲不符 合以上兩個期望,可能會給自己或聽話者帶來或多或少的威脅,兩位作者則 稱之爲「面子威脅行爲」(face-threatening act, FTA)。由於兩位認爲很多言語. 4. Searle (1969) 的研究以英語爲主。. 5. 英語原文: “[T]he public self-image that every member wants to claim for himself.” (Brown. & Levinson, 1987: 61)。 8.

(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行爲都具有對面子的威脅性,他們則提出五種避免面子威脅行爲或是降低其 威脅程度的策略,並稱之爲「補救策略」(redressive strategies)6: 1. 公 開 施 行 面 子 威 脅 行 爲 , 並 不 使 用 補 救 策 略 (bald on-record without redressive actions) 2.積極禮貌策略 (positive politeness) 3.消極禮貌策略 (negative politeness) 4.非公開施行面子威脅行爲 (off-record) 5.不施行面子威脅行爲 (don’t do the FTA). 以上五種策略,積極面子與消極面子是理論中最核心的概念,也就是說 積極禮貌及消極禮貌策略爲最重要的兩種補救策略 (Yu, 2003)。針對積極禮 貌的部分,兩位學者提出十五個策略,皆欲滿足聽話者的積極面子需求。消 極禮貌部分,他們提出十個策略,這些策略則欲滿足聽話者的消極面子需求。 故通過前者(積極面子策略),説話者主要的目的在於與聽話者保持良好的 關係,使用消極面子策略,説話者主要的目的在於不阻礙聽話者的行動自 由。 儘管以上理論是禮貌研究很重要的文獻,它還是受到許多學者的批評。 Leech (2007) 整理學術界針對 Brown 和 Levinson (1987) 的指責,並歸納出 三個主要的批評:第一,他們的理論中,尤其是面子期望的部分,兩位學者 太注重個人的面子需求,卻忽略如中華文化的東方文化比較注重集體價值。 第二,Brown 和 Levinson 對面子以及禮貌兩個概念的了解並不等於中華文 化對面子、臉及禮貌的了解,因此又比較偏重西方文化的概念。第三,兩位 學者太過於重視所謂的面子威脅行爲。對 Brown 和 Levinson 而言,積極禮 貌就是處理面子威脅行爲的補救方式,但 Leech (2007: 190) 認爲,如讚美. 6. 策略名稱的華語翻譯主要參考何兆熊(2000)。 9.

(17)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的積極禮貌行爲,並不是面子威脅行爲,而是一種「面子增進行爲」 (face-enhancing act)。. 三、Leech 的禮貌原則 在禮貌研究領域當中,Leech (1983) 提出的「禮貌原則」(Principle of Politeness) 也是十分重要的理論。按照 Leech 的了解,禮貌行爲都包含兩個 角色:「自身」(self) 以及「他人」(other)。「自身」通常指的是説話者, 「他人」則是指聽話者或第三者,後者可能在場,可能不在場。Leech (1983: 132) 列出六項「禮貌準則」(Maxims of Politeness)7: 1.策略準則 (Tact Maxim):使他人受損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 2.寬容準則 (Generosity Maxim):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損最大) 3.讚揚準則 (Approbation Maxim):盡量縮小對他人的貶損,(盡量誇大對他 人的讚揚) 4.謙虛準則 (Modesty Maxim):盡量縮小對自身的讚揚,(盡量誇大對自身的 貶損) 5.贊同準則 (Agreement Maxim):盡量縮小自身和他人之間的分歧,(盡量誇 大自身和他人之間的一致) 6.同情準則 (Sympathy Maxim):盡量縮小自身對他人的厭惡,(盡量誇大自 身對他人的同情). 針對以上的準則 Leech 指出,並非每六個準則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此 外,每一個準則括號外的次準則 (sub-maxim) 好像比括號内的次準則還要. 7. 準則名稱的華語翻譯主要參考何兆熊(2000)。 10.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重要。故 Leech 推論,若真是如此,那麽消極禮貌策略的重要性,也就是避 免不和,高於積極禮貌策略(尋求一致)(Leech, 1983: 133)。 Leech 的禮貌原則在學術界受到不少的批評 (Brown & Levinson, 1987; Thomas, 1995),他所使用的術語也造成讀者的混肴,但 Leech 在 2007 年回 顧其二十多年前的理論,並加以更改。回顧禮貌原則時,Leech 再度強調, 禮貌是避免不和以及尋求一致的概念。他認爲,禮貌不能分爲有禮和失禮, 它反而是一個以程度來區分的概念,並可分之爲兩種禮貌刻度 (Leech, 2007: 174):語義(絕對性)禮貌刻度 (semantic (or absolute) politeness scale) 以及 語用(相對性)禮貌刻度 (pragmatic (or relative) politeness scale)。語義禮貌 刻度的意思是說,在完全忽略語境之情況下,人們都會同意 “非常感謝你!” 比 “謝謝!” 的禮貌程度來得高。這就是因爲前者不只是最基本的謝意話語, 而帶有加強謝意的意味。因此,分析此類的禮貌行爲主要是看該話語的語義 内涵。語用禮貌刻度則指的是,在有特定的語境之下,人們話語中的禮貌程 度爲何。舉例來說,母親幫兒子倒一杯水的情況下,上例的 “非常感謝你!” 儘管語義上是非常有禮貌的話語,但它並不適合該情境使用,甚至可能還帶 諷刺的意味。Leech 推論,語用禮貌其實可分爲「過度禮貌」(overpoliteness)、 「不夠禮貌」(underpoliteness),以及「適合情境禮貌」(politeness appropriate to the situation),但是什麽樣的禮貌行爲屬於以上哪一種禮貌的詮釋,這就 要看每一個文化的禮貌規範了。 Leech 將 1983 年的六個禮貌準則總結爲一個「禮貌大策略」(Grand Strategy of Politeness),其定義如下 (Leech, 2007: 181):「爲了表現出禮貌 的行爲,説話者明確地或含蓄地表達意義,此意義給他人帶來很高的價值, 或給説話者帶來很低的價值」。8 Leech 認爲英語中 “other”,也就是定義中 的「他人」,通常指的是聽話者,但如果第三者也在場,或是他與聽話者有. 8. 英語原文:“In order to be polite, S expresses or implies meanings which associate a high. value with what pertains to O (O = other person (s), mainly the addressee) or associates a low value with what pertains to S (S = self, speaker)” (Leech, 2007: 181)。 11.

(19)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密切關係,所謂的 “other” 也能指那個第三者。根據上述的定義,Leech 列 出十個「制約」 (constraints),再將制約分類,並針對每一個制約提出很典 型的相關言語行爲。十個制約中,與本研究有較密切的關係的是「給予他人 優勢高的價值」9,以及「給予自己優勢低的價值」10。 Leech 給前者的標 記爲「讚揚」(approbation),讚美語就是一個屬於「讚揚」中很典型的言語 行爲。後者的標記爲「謙虛」(modesty),一個典型的言語行爲則是自貶 (self-devaluation)。針對十個制約 Leech 表示,禮貌大策略本身即爲一制約, 十個制約的類別盡是其變項表現,並非額外的規範。. 四、Gu 的禮貌概念 Gu (1990) 討論現代華語中的禮貌現象,並根據 Leech (1983) 的禮貌準 則提出相關的理論。Gu 認爲,中國禮貌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四個要素11:尊 敬他人 (respectfulness)、謙虛 (modesty)、態度熱情 (attitudinal warmth)、溫 文爾雅 (refinement)。尊敬他人是指對他人的積極態度,亦是對他人面子與 社會地位等的肯定;謙虛指的就是自貶的意思;態度熱情是對他人表示好意 以及關心的意思;最後,溫文爾雅指的是以某種標準的行爲對待他人。Gu 將以上四個要素列入四種禮貌準則:第一,自貶準則 (self-denigration maxim) 包含尊敬他人以及謙虛這兩個要素,因此不尊敬他人與誇大自己就被視爲失 禮的行爲。必須注意的是,Gu 與 Brown 和 Levinson (1987) 不同,他將「自 身」及「他人」兩個概念擴展到較大的範圍,也就是說家人、親戚與配偶皆 包含在「自身」這一概念裡頭。第二,稱呼準則 (address maxim) 是指以適 當的方式稱呼對方,包括尊敬他人和態度熱情這兩個要素。通過適當地稱呼 對方,説話者表示對對方社會地位的承認,並對雙方社會關係的了解。第三 與第四,也就是寬容準則 (generosity maxim) 和策略準則 (tact maxim),Gu. 9. 英語原文:“place a high value on O’s qualities” (Leech, 2007: 182)。. 10. 英語原文:“place a low value on S’s qualities” (Leech, 2007: 182)。. 11. 華語翻譯參考何兆熊(2000)。 12.

(2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認爲這兩個準則具有相對應的關係,包含的要素爲態度熱情與溫文爾雅。針 對上述介紹的四個要素,它們並不需要同時出現,強調其中一個要素的行爲, 通常就被視爲有禮貌的行爲。由於本研究分析中華文化以及德國文化的禮貌 特色,而此理論是專門針對中華文化而提的,對本研究肯定有參考價值。 以上四個理論中,以 Leech 與 Gu 的論點較適合作爲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Austin 的言語行爲理論與 Brown 和 Levinson 的禮貌概念爲理論方面的背景 知識,並語用學領域相當重要的理論,但因爲本文不會進一步討論言語行爲 的部分,另外也並未深入探討面子概念,因此後兩種理論在此僅提出供讀者 參考。. 第二節 讚美定義與功能 一、讚美定義 由於人們進行讚美回應,必須事先感受到讚美的出現。欲研究讚美回應, 必須先了解何謂讚美,學術界針對讚美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以下筆者列 出幾個比較常見的定義,並提出本文所採用的定義。Jucker (2009) 將英語中 “compliment” 一詞的概念分爲三個類別12:個人讚美 (personal compliments)、 儀 式 讚 美 (ceremonious compliments) , 以 及 時 節 與 送 禮 讚 美 (season compliments and free gift compliments)。儀式讚美的意思與一般現代對讚美 的了解不同,指的是三百多年前在歐洲施行典禮時的一種禮貌敬意。時節讚 美主要是指表示好意的祝福(如聖誕節等),德語中 “Kompliment” 和英語 中 “compliment” 另外可用於進行送禮的行事。但因該兩個定義沒有説話者 對聽話者表示讚揚的意思,這樣 “compliment” 的概念也並不是一種言語行. 12. 由於 Jucker 提出讚美的定義是針對英語 “compliment” 一詞而下的,不同語言對讚美的. 概念可能不相同。 13.

(21)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爲。然而,Holmes (1986: 485) 下的定義符合 Jucker 所提出的個人讚美,定 義如下:「讚美是明確地或含蓄地讚揚聽話者的言語行爲,内容爲説話者與 聽話者皆認同值得讚揚的事物(如:資產、個性、能力等)」13。定義中, 「含蓄」指的是説話者以間接的方式進行讚美,例如 “我好想要跟你一樣的 髮型!”,説話者並沒有直接誇讚對方的髮型,但聽話者一般還是可以推論 出説話者讚美的意思。由於此類的讚美對於聽話者感受比較模糊,且過去也 並未受到學者的關注,因此本文的範圍僅限定於明確的讚美,不討論含蓄讚 美的部分。14 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對讚美内容可能有不同的認同,也就是說,在某一語 言所說的一句話被視爲讚美,但在另一個語言中同樣的話反而不帶有讚揚的 意思。舉例來説,“你買東西應該很累吧!”,這句話印尼語中帶有讚美之意, 但英語中並沒有人會這麽覺得 (Wolfson, 1981: 118)。因此可見,跨文化讚 美的研究中,尤其是問卷設計的部分,研究者必須注意兩個文化對讚美可能 有不同的了解,否則很容易造成受試者問卷填寫的不良,且問卷調查結果的 不准。 無論哪一個語言,讚美的回應很容易被認出,因此可以減少研究者搜集 語料的困難。以 Herbert 和 Straight (1989) 的話來講,讚美回應「就是任何 接著被認出爲讚美的回應」15。值得注意的是,英語原文定義中 “anything” 一詞,也就是華語翻譯的 “任何回應”,不僅指言語回應,而同樣可以指像 肢體語言或是微笑不語的非語言回應。. 13. 英語原文:“A compliment is a speech act which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attributes credit to. someone other than the speaker, usually the person addressed, for some “good” (possession, characteristic, skill, etc.) which is positively valu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Holmes, 1986: 485)。 14. Manes 和 Wolfson (1981) 的研究發現,大約 700 句讚美語只有 5% 屬於含蓄的讚美,. 可見其頻率並不高。 15. 英語原文:“[Compliment-responses] can be identified simply as anything that follows an. identifiable compliment.” (Herbert & Straight, 1989: 38)。 14.

(2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二、讚美功能 以上已討論過讚美的定義,接下來談的是讚美的功能,也就是要分析, 提出讚美時説話者表達的意思是什麽。Manes 和 Wolfson (1981) 指出,由於 讚美是對聽話者說出好聽的話,讚美最主要的功能是「建立或確認相互之間 的關係」16,“建立” 指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關係,“確認” 則是指已經認 識的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説話者通過讚美表示對聽話者的好感,同時因爲聽 話者受到他人對他自己本身的贊同,會造成聽話正面的反應 (Probst, 2003)。 Wolfson (1983) 曾也指出,讚美是一種社會策略,能夠讓説話者與對方「建 立或保持友好的關係」17。與問候語或告別語不同,讚美語在對話中完全沒 有固定的位置,但它常常當作對話的開頭,這樣的情況下讚美語也扮演問候 語的角色。如 Manes 和 Wolfson (1981) 表示,讚美與其回應英語中甚至可 當整個言語事件 (speech event),如下例的對話只有簡短的兩句話,但已經 算是完整的對話內容 (Manes & Wolfson, 1981: 126): S: That’s a really nice skirt you’re wearing. A: Oh, and I had so much trouble trying to decide what to wear this morning.. 此外,讚美也可以有緩和批評的功能,如下例所顯示,說話者一開始先 進行讚美,再提出對方應該修改的建議 (Manes, 1983: 89): “This is good. I like the way you’re handling this. You might put more on the students though, and let them carry the conversation.”. Holmes (1986: 486) 曾將讚美稱爲「社會潤滑劑」,表示她也認同讚美 的社會功能,她還根據 Brown 和 Levinson (1978) 的禮貌理論指出,藉由讚 美説話者欲滿足對方的積極面子,讚美言語行爲可視爲一種積極禮貌策略。. 16. 英語原文:“[T]he major function of complimenting [is]: creating or affirming solidarity.”. (Manes & Wolfson, 1981: 131)。 17. 英語原文:“create or maintain rapport .” (Wolfson, 1983: 86)。 15.

(23)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Chen (1993) 同樣表示,受到讚美的人只能正面地接受讚美並表示謝意,否 則會威脅到對方的積極面子。由此可見,讚美以及讚美的回應甚至還可以被 視爲面子威脅行爲。Holmes 針對此觀點表示,由於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往往 也有不同之處,溝通中雙方針對讚美背後隱藏的意義也有詮釋上的差異。舉 例説明,在薩摩亞文化中讚美常常被詮釋爲要求,因此可能會威脅到聽話者 的消極面子 (Holmes, 1986: 487): 情境:一位歐裔紐西蘭女士拜訪來自薩摩亞的朋友: C: What an unusual necklace. It’s beautiful. R: Please take it.. 如 Holmes (1986) 指出,像上述 R 的回答在薩摩亞文化中是十分普遍的 讚美回應,並不是她語料中唯一這樣的例子。 有關讚美語的溝通功能,Ye (1995) 以及 Yu (2005) 指出,中華文化中 讚美具有與英語地區文化不相同的功能。Ye 認爲,中華文化在此方面比較 接近日本文化。如 Daikuhara (1986) 假設,讚美是一種增加人與人之間距離 的言語行爲,但透過拒絕性的回應,日本人不但避免自我讚揚,也同時維持 雙方之間的和諧。因此,根據這個觀點,禮貌行爲可視爲增加對話者之間的 距離。也就是拒絕性回應多數出現於社會關係較疏遠的對話中,顯示 Daikuhara 的假設可拿來解釋 Ye 的這一項研究結果。 如上述所提,Manes 和 Wolfson (1981) 認爲讚美主要是一個可以建立雙 方之間關係的工具,但根據 Yu (2005) 的觀點,中華文化中讚美並沒有這種 功能。舉例來講,受到陌生人的讚美在美國可能很普遍,且是個可以建立關 係的行爲,但中華文化中會讓聽話者感到尷尬。簡單地說,美國文化中讚美 主要有 Manes 和 Wolfson 提出的功能,但華語中人們需要真誠地佩服對方 的某一件事,才會進行讚美。他另外指出,對「面子」的概念是影響不同讚 美功能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華語中非出自真誠提出的讚美可能會損害 説話者與聽話者的面子,但美國文化中讚美可建立一致性,故可視爲禮貌地. 16.

(2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給對方面子的行爲 (Yu, 2005: 106)。觀察上述許多讚美的功能發現「系統地 研究不同文化的讚美語有助於顯示出讚美普遍性以及文化特有的屬性」18。. 第三節 讚美主題與 讚美主題與句法結 主題與句法結構 句法結構 一、讚美主題 一般可能會認爲,讚美他人的主題並無限制,但許多學者分析真實的語 言發現,人們主要只會針對少數不同的主題提出讚美。根據 Wolfson (1983) 所發現,外表 (appearance) 以及能力 (ability) 爲美國人最常用來讚美他人 的兩種主題。外表的部分主要是指對方的穿著,如:“I like those pants on you.”, 同樣也可以指其他像房屋、汽車等個人的財產,例如:“I think your apartment is fantastic.”。能力的部分可指像技巧、天賦等個人特徵,如:“You do this kind of writing so well.”,也可以指比較具體的能力,如:“Is that the chest you made?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然而,Wolfson 並未提供這些讚美主題出現具體 的百分比,因此難以與其他研究比較。此外值得一的是,讚美主題往往是說 話者新發現的事物,Manes (1983) 曾指出,美國人提出的讚美也會反映出, 這個文化針對新東西 (newness) 的價值觀。無論是新買的房屋、汽車,或 是剪的新髮型,美國人發覺到對方這樣的變化,通常就會針對此新東西提出 讚美。 Knapp、Hopper 和 Bell (1984) 藉由訪談的方式研究美國人讚美及回應 讚美的模式,歸納出四種主要的讚美主題,其百分比如下 (Knapp et al., 1984:. 18. 英語原文:“[A] systematic study of compliments in different cultures may help reveal both. universal and culturally specific features of compliments.” (Ye, 1995: 215)。. 17.

(25)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18)19:能力(44%)、外表/裝束(40%)、財產(9%)、個性/整個人(7%)。 與 Wolfson (1983) 不同,Knapp et al. 將外表及財產分爲兩個不同的主題, 另外也觀察到美國人讚美個性這一主題。對 Knapp et al. 訪問的受試者而言, 受到關於自己個性的讚美,是最有價值的。不過,以頻率來看,美國人還是 以能力及外表爲主要的讚美主題。 Holmes (1986) 研究關於紐西蘭人的讚美主題,也觀察到很相似的現象。 具體的讚美對象主要爲對方的穿著以及髮型,每兩個讚美就有一個是針對對 方的外表而提(50.7%),是紐西蘭人最常讚美的一個主題。次於外表的主 題爲能力,佔語料中所有讚美的 30.6%。最後兩種較常出現的讚美主題爲財 產以及個性,前者比率爲 11.2%,後者 2.7%。與 Knapp et al. (1984) 相同, 外表與能力顯然地是紐西蘭人認爲最值得讚揚的兩個主題。 至此,筆者回顧的是兩個英語地區不同讚美的主題,接著要看的是,其 他語言的讚美主題是否呈現同樣的結果。在 Yuan (2002) 研究昆明華語讚美 語的文獻中,針對搜集到的讚美語,歸納出六種讚美主題,百分比分析如下 (Yuan, 2002: 205):能力(25.39%)、外表(22.66%)、財產(18.75%)、 孩子(18.36%)、裝束(11.33%)、個人整體(3.52%)。如果將外表和裝 束結合爲一大主題,其百分比佔 33.99% ,超過能力的 25.39%, 變成最能吸 引昆明人提出讚美的一題。因此,儘管讚美孩子是昆明華語中比較特殊的主 題,但是,讚美能力、外表、財產仍是主要的主題。 Yu (2005) 曾研究台灣人提出讚美的模式,將讚美主題分爲外表與財產, 以及能力與表現兩個大類別。他搜集的真實語料中,36.3% 的讚美爲針對 外表與財產這一主題而提,但能力與表現佔整個語料的 57.1%,其他主題則 佔不到 7%。Yu 認爲,由於中華文化很注重個人性質,因此比較不會把外 表與財產視爲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將 Yuan (2002) 的研究結果重新分配,假. 19. Knapp 等 (1984) 介紹三個研究,針對其中兩個提供讚美主題的百分比,筆者在此回顧. 的是樣本最豐富的,因此最有代表性的研究。 18.

(2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設其與 Yu 相同把外表、財產,以及裝束變成單一的大主題,得出 52.74% 的 百分比,表示最吸引人家提讚美的主題就是外表與財產這一大主題。可見, 同一文化背景,但不同地區來源的受試者,可能會導致相當大的結果差異。 有關於德國人讚美主題的了解,迄今的文獻並沒有提供比較完整的資料。 Golato (2005) 以錄影的方式所搜集到的語料,多數來自一個人邀請朋友到 他家吃飯的場景,故 37% 的讚美都是針對飲食品而提的,指的是對方做飯 的能力。然而,Golato 的語料中也包含外表、能力、個性以及財物等主題的 讚美,但作者並未提供這些主題出現的百分比,因此很難客觀地與別的研究 來比較。 Herbert (1991) 分析波蘭人的讚美語發現,雖然波蘭語也出現同樣的讚 美主題,但是其百分比呈現出相當明顯的差異。波蘭人認爲對方的財產或財 物是最值得讚揚的主題,這一主題的比率接近 50%。其次頻率比較高的主 題爲外表(32.25%)、能力(11.75%)以及個性(1.25%)。Herbert 認爲 財物對波蘭人的重要性,可歸因於波蘭到 1989 年還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由於當時財物比較不容易得到,波蘭人就十分注重這個部分,因此也會針對 對方的財物提出讚美。. 二、句法結構 Manes 和 Wolfson,在八十年代出版了不少關於讚美語的研究論文 (Wolfson & Manes, 1980; Manes & Wolfson, 1981; Manes, 1983; Wolfson, 1989)。Manes 和 Wolfson (1981) 從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搜集的 686 筆讚美 語 發 現 , 讚 美 在 美 式 英 語 中 句 法 及 語 義 上 是 一 個 高 度 公 式 化 (highly formulaic) 的言語行爲。句法結構部分,其中有三個句型佔所有讚美語的 85%,其分別如下 (Manes & Wolfson, 1981: 120): (1)【NP – is/looks – (really) ADJ】(53.6%),例:“Your hair looks nice.” (2)【I (really) like/love NP】(16.1%),例:“I love your hair.” 19.

(27)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3) 【PRO is (really) (a) ADJ NP】(14.9%),例:“That is a nice piece of work.”. 以上三個例句出現的 “really” 一詞,是語言學所謂的「程度副詞」 (intensifier),語料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讚美語包含如 “really” 的程度副詞。語 義部分,語料中 80% 的讚美語由形容詞帶讚揚含義 (positive semantic load), 美國受試者共用了 72 個不同的形容詞,“nice” 與 “good” 兩詞的頻率爲最 高,佔五個最常見的形容詞所有形容詞的三分之二。此外,語料中只出現了 五個帶讚揚含義的動詞, “like” 和 “love” 共佔了 86%。 Holmes (1986) 曾研究紐西蘭人讚美語的表現,在分析此地區讚美語的 句法結構發現,只有四種句型佔整個語料的 78%,例子如下 (Holmes, 1986: 489): (1a). 【NP – BE – (INT) ADJ】(41.4%),例:“Your hair is really great.”. (1b). 【NP – BE – LOOKing (INT) ADJ】,例:“You’re looking terrific.”. (2). 【I (INT) LIKE NP】(15.9%),例:“I simply love that skirt.”. (3a). 【PRO – BE – a (INT) ADJ NP】(13.0%),例:“That’s a very nice coat.”. (3b). 【PRO – BE – (INT) (a) ADJ NP】,例:“That’s really great juice.”. (4). 【(INT) ADJ (NP)】(7.7%),例:“Really cool ear-rings.”. 從此可見,紐西蘭英語讚美語的句法公式,大致呈現與美國地區很相似 的句型。此外,語義方面,六個形容詞佔所有帶讚揚含義的形容詞的 75%, 其中 “nice” 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遠超過居第二位的 “good” 一詞。另外, 語料有五個常出現的動詞,其中 “like” 和 “love” 佔所有動詞的 90%。因 此可推論,與在美國地區相同,讚美在紐西蘭也是一個高度公式化的言語行 爲。 Yuan (2002) 是一篇全面研究讚美及回應讚美的研究,這位學者分析的 是昆明華語,也就是華語的地區方言。他運用的研究方法有話語完成測驗以. 20.

(2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及自然觀察法 (natural observational notebook data),另外還進行受試者訪談。 Yuan 結果發現,華語也有句法公式化的特性,例子如下 (Yuan, 2002: 206): (1)【(NP) (INT) ADJ/VERB (Object)】,例:“喔,愛學習了嘛。” (百分比:話語完成測驗 61.45%,自然觀察法 64.06%) (2) 【(NP) V 得 Complement】,例:“你傢裝修得太好了嘛。”(21.82%,19.14%) (3)【(NP) {Agent} (INT) 是個 NP】,例:“你真是個多面手。”(7.02%,5.86%) (4)【(NP) {Agent} (INT) 有 NP】,例:“你很有眼光。”(3.65%,4.69%). 從話語完成測驗以及自然觀察法搜集到的語料可知,有四個句型佔所有 讚美的 93% 以上,昆明華語的讚美語因此也是高程度地公式化。值得注意, 語料中讚美的句子幾乎沒有出現第一人稱的主語,如上例顯示,受試者反而 主要以第二與第三人稱爲主語。此發現與美國人的讚美策略相當不同,以第 一人稱爲主語是美式英語主要的讚美句型之一 (Manes & Wolfson, 1981)。 Golato (2005) 使用錄影以及錄音的方式研究德國人的讚美語,通過對話 分析法 (conversation analysis) 搜集到 62 句讚美語及其回應。分析德國人提 出讚美的句法特色發現,將近一半的讚美完全沒有提出被讚揚的事物 (assessable),也就是說,這些句子的主題多以名詞短語 (noun phrase) 或是 代名詞呈現。因此,德語中大部分單獨的讚美句,並沒有任何的意義,欲了 解讚美的內容,必須注意到提出讚美時的整個語境。語義部分,語料 62% 的 讚美,爲形容詞帶讚揚含義,比率最高的爲 “schön” (美好) 以及 “gut” (好), 出現的比率各爲百分之二十以上。因此可見,形容詞方面,德語讚美語已如 英語般形成公式化。在動詞方面的研究結果出現了差異,德語中 35% 的讚 美語不帶任何的動詞,而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動詞爲 “是” (sein),也僅佔語 料的 35%,“haben” (有) 只佔 10%。但是 “sein” (是) 與 “haben” (有) 這兩 個動詞都不帶任何讚揚的含義,是十分中性的動詞。值得注意的是,Golato 的語料中,如 “mmmh” (嗯) 或 “ohh, aah” (哇) 的「讚賞聲音」(appreciatory sounds) 是相當普遍的讚美方式,主要用來讚美對方做飯等的手藝。 21.

(29)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Probst (2003) 運用問卷調查法來搜集語料,以研究德國人與法國人提出 讚美的語用策略。句法結構部分,Probst 歸納出七種德國人常用的句型,與 Golato (2005) 的研究相同,在許多讚美句裡受試者完全沒有提及被讚揚的 那一事物。也就是說,提出如 “Macht dich jünger.” (讓你比較年輕) 的讚美 時,對方就會知道説話者讚美的是什麽東西,例如新髮型等。語義方面,德 國人提出的讚美 80% 是形容詞帶有讚揚含義,出現的比率最高的形容詞爲 “gut” (好)。動詞的部分,作者只表示語料中,帶讚揚含義的動詞,出現比 率相當低,可惜的是,他並未提供相關的百分比來做證明。研究結果也顯示 德國人常用程度副詞來加強形容詞正面的意思,例如:“sehr” (很)、 “total” (非常) 以及 “wirklich/richtig” (真)。根據不同學者的研究可發現,無論是英 語、華語或是德語的讚美語句,都有其一定的句型公式,儘管三種語言之間 的公式不僅相同,但是仍可以說明讚美語是一個具有公式化的言語行爲。. 第四節 讚美回應 至此主要討論讚美語本身的特徵,本節將深入探討讚美回應行爲的部分。 第一階段先從回應讚美研究的起源著手,並討論英語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相 關文章。在第二與第三階段進一步探討華語以及德語讚美回應的研究,討論 重點主要在於指出不同研究的受試者在回應策略選擇以及比例上的異同之 處。. 一、起源與英語地區研究 Pomerantz (1978) 是回應讚美研究的前驅,她的論點有相當重要的參考 價值,筆者首先回顧她針對美國人回應讚美的研究。按照 Pomerantz (1978) 的觀點,回應讚美在心境上,具有以下的衝突:一方面,爲了避免不和,説 話者應該贊同對方的話,也就是接受他所提出的讚美;另一方面,接受讚美 就等於違背不應該自我讚揚的原則。面對這樣的衝突,該怎麽做呢? 22.

(3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Pomerantz 歸 納 出 美 國 人 主 要 使 用 的 三 種 策 略 , 並 將 之 分 爲 「 接 受 」 (acceptance) 、「拒絕」 (rejection),以及「避免自我讚揚」 (self-praise avoidance)。她指出,後者不是「接受」,亦不是「拒絕」的回應方式,故 美國人主要以這樣的回應方式解決該衝突。Pomerantz 詳細的分類如下(轉 自 Herbert, 1989: 10): 「接受」(acceptances): (1)「感謝標誌」(appreciation token)20 (2)「同意」(agreement) 「拒絕」(rejections): (1)「不同意」(disagreement) 「避免自我讚揚策略」(self-praise avoidance mechanisms): (1)「降值」(praise downgrades) (a)「同意」(agreement) (b)「不同意」(disagreement) (2)「讚揚轉移」(referent shifts) (a)「轉移」(reassignment) (b)「反讚美」(return). 分析紐西蘭人讚美回應的模式,Holmes (1986: 492) 歸納出三個主要的 類別,以及十二種小類別,説明如下21: 「接受策略」(accept): (1)「感謝/同意標誌」(appreciation or agreement token),例:“thanks”、“yes”. 20. 此類回應表示,説話者認出並感謝對方提出的讚美,但語義上並未針對該讚美内容回. 應 (Pomerantz, 1978: 83)。 21. 列出的例句皆爲語料中針對 “What a beautiful jersey!” 一句讚美的回應。 23.

(31)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2)「同意話語」(agreeing utterance),例:“I think it’s lovely, too” (3)「降值」(downgrading or qualifying),例:“it’s not too bad, is it” (4)「反讚美」(return compliment),例:“you’re looking good, too” 「拒絕策略」(reject): (1) 「不同意話語」(disagreeing utterance),例:“I’m afraid I don’t like it much” (2)「提出疑問」(question accuracy),例:“is beautiful the right word?” (3)「懷疑真心」(challenge sincerity),例:“you don’t really mean that” 「轉向/逃避策略」(deflect/evade): (1)「讚揚轉移」(shift credit),例:“my mother knitted it” (2) 「訊息回覆」(informative comment),例:“I bought it at that Vibrant Knits place” (3)「忽略」(ignore),例:“it’s time we were leaving, isn’t it?” (4) 「合法逃避」(legitimate evasion):提出讚美的人提出讚美後還加另一 個話語,給聽話者機會針對讚美不做出回應。 (5)「要求重複讚美」(request reassurance / repetition),例:“do you really think so?”. Holmes (1986) 分析以上的分類發現,紐西蘭人主要會「接受」他人的 讚美 (61.1%),其次爲 「轉向/逃避」 (28.8%) 策略,只有少數的人會用「拒 絕」的方式來進行讚美回應 (10.0%)。有關於讚美主題與社會地位之間的關 係,Holmes 指出,聽話者地位較高或較低的情況之下,一半以上的讚美是 指能力與成就,只有 27% 是指外表這一主題。不過,雙方地位相同的情況 下,讚美外表則佔 57%,能力與成就只佔 25%。這裡可以發現,社會地位 對讚美主題的選擇有所影響,但 Holmes 並沒有針對社會地位與回應讚美之 間的關係加以分析。 Herbert (1989) 與 Herbert 和 Straight (1989) 曾研究來自美國和南非的英 語母語者讚美與讚美回應的策略。Herbert 主要是用 Pomerantz (1978) 回應 24.

(3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策略的分類,並加以修改,分析出兩個地區的受試者回應讚美上的異同。之 後,Herbert 和 Straight 再度針對回應策略的分類加以修改,並歸納十二個策 略,具體的舉例説明如下 (Herbert & Straight, 1989: 39) : 「接受」(accepting): (1)「感謝標誌」(appreciation token),例:C: “That’s a great cake.” R: “Thank you.” (2)「接受話語」(comment acceptance),例:C: “You have such a nice house.” R: “It’s given us a lot of pleasure.” 「降值、變位、拒絕」(deflating, deflecting, rejecting): (1)「轉移」(reassignment),例:C: “You’re a really skilled sailor.” R: “This boat virtually sails itself.” (2)「反讚美」(return),例:C: “You sound really good today.” R: “I’m just following your lead.” (3)「定位」(qualification (agreeing)),例:C: “Your report came out very well.” R: “But I need to redo some figures.” (4)「降值」(praise downgrade (disagreeing)),例:C: “Super chip shot.” R: “It’s gone rather high of the pin.” (5)「不同意」(disagreement),例:C: “Your shirt is smashing.” R: “Oh, it’s far too loud.” 「疑問、忽略、重新解釋」(questioning, ignoring, reinterpreting): (1)「疑問」(question),例:C: “That’s a pretty sweater.” R: “Do you really think so?” (2) 「誇大讚美」(praise upgrade (often sarcastic)),例:C: “I really like this soup.” R: “I’m a great cook.” 25.

(33)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3)「由來述説」(comment history),例:C: “I love that suit.” R: “I got it at Boscov’s.” (4)「轉移話題」(no acknowledgement),例:C: “You’re the nicest person.” R: “Have you finished that essay yet?” (5)「詮釋爲要求」(request interpretation),例:C: “I like those pants.” R: “You can borrow them anytime.”. 頻率上,讚美回應出現了相當大的差異:南非人約 76% 的回應都屬於 兩種「接受」(accepting) 策略,但美國人只有約 36% 使用這兩個策略。差 距最明顯的小類別爲「接受話語」策略,因爲南非語料共有 43% 的回應是 屬於這個策略,但美國部分不到 7%。美國人反而以相當大的比率使用各種 接受策略以外的回應,比率最高的小類別爲「由來述説」(19.3%)。另外 有 10% 美國回應屬於「不同意」,但南非的語料中連一筆此類的回應也沒 有。從此可見,同一個語言不同地區的母語者在回應讚美方面或多或少還是 具有差異。Herbert 和 Straight (1989) 回憶 Pomerantz (1978) 的衝突觀點指 出,美國人往往以「接受」以外的策略來回應讚美,南非人卻以根本不常提 出讚美的原則爲主。換句話說,美國人雖然提出許多讚美,但同時也會拒絕 很多讚美。南非人反而較少提出讚美,但卻接受大部分的讚美。兩位學者認 爲,美國人藉由讚美建立彼此的價值與平等,南非人的讚美模式反而表示, 他們欲保持與對方之間的距離,並以接受讚美的回應承認自己比對方上等的 地位。Herbert (1989) 認爲,此差異主要來自於兩組受試者不同的價值觀。 也就是說,因爲美國文化十分注重民主和人際平等的價值觀,因此常用「接 受」之外的回應策略。南非的受試者反而皆爲屬於社會階層較高的白人,對 他們而言讚美可能就沒有社會功能,因此大量接受他人的讚美。. 26.

(3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二、華語讚美回應 除了英語之外,華語算是讚美研究文獻最豐富的語言,以下介紹最有代 表性的研究論文來探討華語回應讚美的部分。Chen (1993) 運用「話語完成 測驗」22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分析來自中國大陸以及美國的 大學生回應讚美的策略。美國人的部分,Chen 歸納出四個大的回應策略(「接 受」、「反讚美」、「轉向」、「拒絕」),但因爲筆者主要回顧 Chen 針 對大陸受試者回應策略的分類,在此先忽略美國人的部分。針對在中國大陸 搜集到的 292 筆讚美回應,Chen 將之分爲三個大類別以及五個小類別,詳 細説明如下 (Chen, 1993: 55/56)23: 「拒絕」(rejecting): (1) 「不同意並貶低」(disagreeing and denigrating),例:“No. I was so nervous.” (2) 「表示羞恥」(expressing embarrassment),例:“No. I didn’t do it well. I’m embarrassed.” (3) 「解釋」(explaining),例:“No. There were some things I tried to understand but still didn’t .” 「感謝並貶低」(thanking and denigrating): (4) 「感謝並貶低」(thanking and denigrating) ,例:“Thanks. I’m sure I bored you for an hour.” 「接受」(accepting): (5)「只有感謝」(thanking only) ,例:“Thanks.”. 22. 有關於此問卷調查法的説明以及運用利弊,請見本文第三章。. 23. Chen 在此提供的是大陸受試者讚美回應的英語翻譯,筆者列出的例句是受試者針對以. 下的讚美回答的話:“That was a great presentation. I really enjoyed it.” (Chen, 1993: 70)。 27.

(35)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由於「接受」與「拒絕」是兩組對象通用的策略,比較兩組使用這兩個 策略有助於了解兩組較明顯的回應差異。美國語料中有 39.28%,但大陸部 分只有 1.03% 爲「接受」的回應。「拒絕」策略佔美國人的 12.70%,中國 人有 95.73%以「拒絕」策略回應讚美。可見,美國大學生與中國大學生回 應讚美的語用策略大相徑庭。Chen 接著一一討論 Brown 和 Levinson (1987)、 Gu (1990),以及 Leech (1983) 關於禮貌的理論,並把自己的研究結果套進 該三種理論。結果發現,雖然 Gu 的禮貌原則可以用於解釋中國人的讚美回 應,它卻不適於解釋美國部分。反之,Brown 和 Levinson 的理論因爲太偏 重西方文化的個人主義,則不能拿來解釋中國人的部分。根據 Chen 的看法, Leech 的禮貌原則可以解釋中國人的回應策略,也可以解釋美國人的回應。 因爲美國人以約 40 的百分比「接受」他人的讚美,因此這就符合 Leech 的 贊同準則 (Agreement Maxim)。24 中國語料中幾乎所有的回應爲「拒絕」策 略的回應(約 96%),因此就可以拿 Leech 的謙遜準則 (Modesty Maxim) 來 解釋這個特別高的比率。值得一提,Leech 該兩個準則,以及 Pomerantz (1978) 有關於受到讚美所提出的心理衝突,是相同的原則。也就是說,美國人可能 比較重視於贊同對方的話,因此回應讚美時以「接受」爲主要的策略(贊同 準則)。但中國人反而比較重視謙虛的行爲,因此幾乎都用「拒絕」的方式 來回應他人的讚美(謙遜準則)。 2010 年 Chen 和 Yang (2010) 一起研究來自中國大陸大學生回應讚美的 語用策略,結果發現,與 Chen (1993) 十七年來的研究相比,來自同一個地 區(西安)的受試者已有相當大的改變。2010 年的研究中,西安大學生不 再以「拒絕」爲主要的回應策略。他們反而以 62.60%「接受」他人的讚美, 作爲語料中比率最高的策略。1993 年最受歡迎的「拒絕」策略,則從約 96% (1993 年) 降至約 9.13% (2010 年)。因此可見,1993 年的受試者還是十分注 重謙虛一事,到了 2010 年受試者就比較注重與對方的贊同,多數「接受」. 24. 表面上,Chen (1993) 關於美國人接受他人讚美的結果與 Pomerantz (1978) 不同,但. Pomerantz 沒有提供研究結果的百分比,兩個研究則難以比較。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Input Log(Intensity) Log(Intensity ) Bilateral Smoothing Bilateral Smoothing Gaussian.. Gaussian

• What is delivered is now a forward contract with a delivery price equal to the option’s strike price.. – Exercising a call forward option results in a long position in a

• Similar to futures options except that what is delivered is a forward contract with a delivery price equal to the option’s strike price.. – Exercising a call forward option results

• It works as if the call writer delivered a futures contract to the option holder and paid the holder the prevailing futures price minus the strike price.. • It works as if the

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或中華民國台灣製造,...但輸往美國以外之無邦交國 家或地區者,得標示台灣製造或同義之外文」規定,廠商出口本國產製之貨品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