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苕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苕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33

「茗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中國文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 特聘教授

摘要

胡仔《菩溪漁隱叢話~ ,編寫於「最愛元祐」之南宋高宗朝,故表彰元祐學術,推崇蘇 軾、黃庭堅詩。《叢言的集北宋以來詩學文獻之大成,每有評論考證,則揭「莒漠漁隱曰」 以示例,既禪補《詩總》闕漏之史料,又徵存宋詩特色之原委。蘇軾、黃庭堅為形塑宋詩特 色之推手,本文梳理胡仔品藻蘇、黃之文字,大要有二端:一、推崇元祐學術(詩歌) ,標 榜蘇軾、黃庭堅之人格與風格,提倡「師少陵而友江西」。二、考求用典與出處,體現蘇 軾、黃庭堅「無一字無來處」之詩風;而釋疑辨誤,體現「資書以為詩」之習氣。由「莒溪 漁膚、曰」之論列,知胡仔此書有類書便利翻檢之功。蓋以之切磕觸發,作詩典則有法,炫博 如類書,或作為取資之用;而蘇、黃與江西詩風,此中消息可見。 關鍵詞:元祐學術、宋詩特色、莒溪楠、隱曰、黃庭堅、蘇軾 通訊作者。張高評, E-mail: kpchang@maiLncku.edu.tw 收稿日期 2011105/30 ; 修正日期

2011107118

;接受日期 2011109/14 。

(2)

34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 ...1.h‘~­

靈、目。首

張高評 胡仔( 1110'"'-'1170年) 1 編著〈苔溪漁隱叢話》前後集,共 100卷。〈前集》編寫於高宗 紹興、孝宗隆興間( 1143'"'-'1164年) .而完成於孝宗乾道元年( 1165年)

<後集》則完成 於乾道3 年 (1167年) 0 2博采北宋以來諸家詩話、筆記、文集、語錄,尤其是元祐學術'堪 稱集北宋詩學文獻之大成。 胡仔此部詩話,蓋傳承阮閱〈詩總> .又有所更張恢拓。既編輯文獻,又品評諸家, 《四庫全書總目〉所謂「閱書惟呆撫舊間,無所考正; l!t 則多附辨正之語,尤足以資參 訂 J 0 3由於詩學文獻翔實,述說論證精當,故南宋以後詩話如〈詩人玉屑〉等,多所取材。 兩相比較. <菩溪j魚、隱叢話》之詩學價值,更遠在〈詩話總龜〉之上。 4蔡鎮楚〈中國詩話 史》枚舉詩話之學研LJ價值有六,如詩歌藝術論之淵數、詩歌創作論之經驗總結、詩歌藝術鑑 賞之金鑰匙、詩歌批評之有力武器、詩歌發展歷史之生動記錄,以及詩歌美學研究之資料寶 庫等。 5胡仔《苔溪漁隱叢話》既彙集北宋以來詩學之文獻,故上述所提詩話之學術價值, 《叢話》可謂其體而微,囊括無遺。 胡仔編選北宋以來諸家詩話以成書,看似述而不作;實則,詩話素材取捨予奪之際,已 隱含編選者之論詩觀點、標準和目的。 6 由此看來. <苔溪 i魚隱叢話〉驢列諸家之說,其中 不無胡仔之別識心裁在。〈莒溪海、隱叢話》尤其可貴處,在現身說法,揭示「菩溪漁隱日」 之文學評論,作為體會詩心之論斷,考辨是非之準則,別裁詩人詩篇之特識,堪稱胡仔自家 之詩話,總數多達 649條。南宋以後,流傳有《莒溪詩話》、〈漁隱詩話》諸刊本,當是輯 自胡書之「莒溪漁隱曰 J .而別刊單行者。其性質近似「君子曰」、「太史公日」等史書論 贊;雖有文評史評之差異,然皆成一家之言,可窺編著者之別識心裁,是其所同。 1 [清]胡培暈 《胡少師年譜» (北京市 北京圖書館, 1999) 。依據《金紫胡氏家譜» ,推定 胡仔生於北宋徽宗大觀 4 年庚寅( 1110 年) 6 月 2 日。頗可信據,今準之。胡家祥。(胡仔及其《若溪漁隱 叢話» ) , «徽州學叢刊» , 13 期 (1985)

: 775-781

;吳洪澤。(胡仔生年考) , «文學遺產» , 1 期

( 1989)

: 107

;葉當前、楊麗 o (胡仔生平考述) , «湖州師範學院學報» ,28 卷6 期(

2006)

:

54-57 。 z 郭紹虞。《宋詩話考» (北京市:中華書局,

1985)

,81 稱 《前集》成於高宗紹興 18 年(

1148

年) , «後集》成於孝宗乾道 3 年( 1167 年)。周本淳。(草溪漁隱叢話) , «古典文學知識» ,2 期

( 1987)

:

144-145 。據宋本避高宗「構」廟諱,成書時間遂有不同。 3 [清]紀昀等: «四庫全書總目» (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74)

,卷 l 呵,集部詩文評類一, «若 溪漁隱叢話》前集60卷、後集40卷,

4095

0 4張高評。(宋刊詩話總集與宋詩特色 兼論圖書傳播與詩分唐宋 ) , «國文學報» ,45 期

(2009)

:

210-216 、 219-224 。 s 蔡鎮楚。《中國詩話史» (長沙市 湖南文藝出版社,

1988)

,卷 1 '第三章(詩話的學術價值與歷 史地位) ,24-36 。 e 張雙英 o (論胡仔《若溪漁隱叢話》的編察方法及其寓義) , «中莘學苑» ,的期(

1995)

:

367-410 。

(3)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35

近30年來,海峽兩岸胡仔〈苦溪漁隱叢話》之研究成果,與本論文選題相關而重要者, 有一部博士論文、四篇期刊論文。楊良玉〈胡仔《莒溪漁隱叢話》研究~ ,說〈叢話》之創 作論,談及宗杜甫詩、奪胎換骨、貴獨創等。論及蘇軾題畫、詠物、寫景、南遷、用事諸 詩;論黃庭堅較略,但闡說「自出機抒」、「清新奇巧」二大詩學特色。 7張雙英〈胡仔詩歌 批評論> '說變體、論押韻、談字法,己點出宋調之風格。 8聶巧平〈論〈莒溪漁隱叢話》 的宋詩史觀> '推崇蘇、黃等元祐詩人,凸出「宗唐眺宋」之詩史觀,肯定宋詩之歷史地 位。 9莊千慧〈胡仔《苦溪漁隱叢話〉論蘇軾探析> '依據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論詩話, 分論詩及事、論詩及辭為架構。前者說蘇軾詩文集之真偽、人事名物之考辨;後者談以才學 為詩、用事自然;以詩為詞、詩識、點化詩句。"張高評〈苦溪漁隱論宋詩宋調之形成一一一 以歐、王、蘇、黃詩風為例> '梳理〈叢話》中品藻四大家之詩學文獻,而歸本於「擺落規 摹,絕去路徑」、「自出機抒,古人不到」二大端,以見宋詩特色之形成,宋詩所以異於唐 詩之寫作策略。刊今詳人之所略,異人之所同,只選擇「莒溪漁隱曰」作論述,主從側重不 同,詮釋視角有別,道通為一,可以相得益彰。 蘇軾、黃庭堅為宋詩宋調之代表,推助宋詩之發展,促成宋詩特色之定調。今檢索胡書 前後集,梳理「莒溪梅、隱曰」對蘇、黃詩風之評價,發現有一特色主軸,即表彰元祐學術, 推崇蘇軾、黃庭堅之詩學。說詩品人,考證用典出處,獵奇炫博,亦隱然有宋詩宋調之風 格。今專取「莒溪漁隱曰」之詮釋,以考察胡仔對蘇軾、黃庭堅詩學之論述。同時,將上述 相關課題置於宋詩特色、宋調風格、宋代詩史、學唐變唐、唐宋詩異同諸視角上,而歸結出 胡仔之貢獻,在表彰元祐學術,建立唐宋詩學之典範。

貳、表彰元祐學術'推崇蘇軾、黃庭堅

進士科考試,或用經義,或採詩賦,北宋以來紛爭不斷。神宗朝王安石變法,進士科 殿試變詩賦搞經義,罷去詩賦。宋哲宗元祐間 (1086'"'-'1094年) ,王安石己死,乃罷去新 法,恢復舊觀,史謂「元祐更化」。但既盡廢新法,遂重新恢復以詩賦取士。哲宗紹聖間

(

1094'"'-'1098年) ,新黨復起,於是指斥詩賦為「元祐學術」。追南宋高宗建炎初,詩賦、 7楊良玉。《胡仔《若溪漁隱叢話》研究» (博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8) 。第四章( «若 溪漁隱叢話》論創作) ,

57-148

;第五章第三節(論宋代重要詩人) ,

192-219

0 8張雙英。(胡仔詩歌批評論) , «宋代文學研究叢刊》﹒ 2 期(

1996)

; 247-259

0 '聶巧平。(論《若溪漁隱叢話》的宋詩史觀) , «文學遺產» ,3 期 (2004

)

的-94 、 159-160 。 嚕。莊于慧。(胡仔《若溪漁隱叢話》論蘇軾探析) , «漢學研究集刊» ,6 期 (2008)

;

81-111 。 "張高評。(若溪漁隱論宋詩宋調之形成一一以歐、王、蘇、黃詩風為例) , «中國學術年間, 33 期

(2011)

;

29-58 。 12 [明]陳邦瞻(主編) «宋史紀事本末»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卷的,

117-121

0

(4)

36

I 茗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經義兩科分立;紹興中,行《元祐法? '試以詩賦。至紹興末,舉于競習詩賦,習經義者漸

少。"由此觀之,進士科考由罷詩賦而試詩賦,轉折在元祐時期。

北宋新舊黨爭,往往黨同伐異,以政治干預學術與文學:元祐初司馬光等舊黨禁毀「荊

公新學」中之《三經新義〉、《字說? ;徽宗崇寧、宜和間,新黨紹述王安石新法,再次因

人廢書,全面禁毀所謂「元祐學術」。北宋新舊黨爭,波及文學創作、文學評論,影響文學

風尚,士人品格。哲宗紹聖間指斥之元祐學術,居然連累波及元祐黨人之詩文。《苦?莫海、隱

叢話〉繼阮閱《詩總〉而作, ~詩總〉成書於元祐黨爭之際,禁銅元祐學術,諱莫如深,致

蘇軾、黃庭堅等推助宋詩特色形成之詩文,詔令「禁毀勿存 J '故多略而不明。胡仔《叢

話〉成書於「最愛元祐」之南宋初葉,黨禁已遠,禁忌不再,故能闡發論列蘇軾、黃庭堅等

元祐諸公之詩風與詩學。因此,詩學價值遠在《詩總〉之上。

元祐間,科舉採用詩賦取士,南宋詩話、筆記還逕稱詩賦為元前右學術'亦有直指「詩

為元祐學術」者。其中牽連黨爭,復專指元祐黨人蘇軾、黃庭堅等人詩文為元祐學術。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5謂

I 紹聖初,以詩賦為元祐學術,復罷之。政和中,還著于令:士庶

傳習詩賦者,枝一百。畏謹者,至不敢作詩。」周密《齊東野語〉卷的,亦稱「詩為元祐學

術 J

0

14崇寧間甚至下詔天下. I 焚毀蘇軾〈東坡集〉並《後集?

J ;

I 詔三蘇集及蘇門學

士黃庭堅、張采、晃補之、秦觀及...劉放《詩話? ...等印板,悉行焚毀 J

'

I 詔:以

元祐學術政事緊徒傳授者,委監司舉察,必罰無赦 J '此乃崇寧「元祐學術」之禁。可520年

後,宣和 5 、 6年,又詔毀蘇軾、司馬光文集。仿宋徽宗亦詔告天下. I 蘇軾、黃庭堅獲罪宗

廟,義不戴天,片紙隻字,並令禁毀勿存 J

'

I 有收藏習用蘇、黃之文者,並令焚毀,犯者

以大不恭論」。可 7 ~宋會要輯稿》亦載. I 詔今後舉人傳習元祐學術﹒以違制論。印造及出

賣者與同罪,著為令。見印賣文集,在京令開封府、四川路、福建路令諸州軍毀板。」他於

是元前右黨人蘇軾、黃庭堅詩文等同於元祐學術'由於觸諱犯忌,一時頓成絕響。由此推知,

成書於北宋宜和癸卯年( 1123年)之《詩總? '礙於詔禁,關於元祐學術之代表,蘇軾、黃

庭堅等詩學文獻,當然付之闕如 O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 (鄭州市.大象出版社,

2006)

, 190-206 。 14 [宋]葛立方«官員語陽秋)), «歷代詩話)) , [清]何文煥(主編) (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

社,

1982)

,卷5

' 524

0

[宋]周密,朱菊如等校注本

《齊東野語)) (上海市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

7)

,卷 16

'

316 。 帽[宋]李荐, [清]黃以周等輯補: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門86) ,

卷21 '崇寧 2 年4 月丁巳條、乙亥條。[清]畢況(主編)

«續資治通鑑))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卷船,崇寧2年 11 月庚辰條。 帽[宋]李荐, [清]黃以周等輯補。《總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47 '宜和5 年7 月己未條 O 刊[元]脫脫 《宋史)) (北京市,中華書局,

199

7)

,卷泣, 414 。叉, «長編續補)) ,卷的,室和5 年 7 月己未條引《九朝編年備要》。 18 [清]徐松輯: «宋會要輯稿)) (臺北市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76)

,冊 165 , (刑法二) ,徽宗宣 和 5 年( 1123年)。

(5)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諭蘇軾、黃庭堅詩﹒

37

阮閱《詩話總龜》成書於徽宗宣和 5 年( 1123 年) ,元祐黨禁方興未艾,顧及忌諱,故 未載蘇軾、黃庭堅諸家詩話,致文學文獻殘缺無徵。《莒溪漁隱叢話》編寫於南宋初葉,黨 禁已除,蘇、黃詩風大為流行。宋室南渡後,高宗「最愛元祐」之政治導向,大大改變了江 西詩人群文學與學術的命運。同時,蘇軾文學的典範能量,也緊隨「崇蘇熱」而擴散,尤其 蔚為蘇軾詞派之興起。誠如幸宗皇帝〈蘇文忠公贈大師制〉所云 I 經綸不究於生前,議論 常公於身後。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於是胡書因時乘勢,補編蘇軾、黃庭堅及 元祐黨人如司馬光、秦觀等相關詩話,拾遺補闕,頗富文獻學之價值。胡仔編著詩話之餘, 特創「莒溪漁隱曰」體例,以為作者考辨之資,評鑑之用,其中別識心裁,最可見胡仔之詩 學研向。較顯著特出者,約有四端:

一、蘇軾詩文之中外傳播與愛服接受

蘇軾、黃庭堅之詩歌,~宋詩宋調之代表,成就卓絕,沾溉當代,影響後世。胡仔「莒 溪漁隱曰 J '補闕拾遺,提倡元祐學術,尤其特別表彰蘇軾詩歌之非凡造詣。東坡詩在宋 詩宋調位居典範意義,實由胡仔《苔溪漁隱叢話》一書定調。 20 <莒溪漁隱叢話》兩引洪邁 (1 123'"'-'1202年) <夷堅志> '一述黨禁時,徐人沉水護情東坡〈黃樓碑〉文;禁稍施,鉤 出復立, I 打碑者紛然」。一述寇賊陷惠州, I 焚蕩無遣,獨留東坡白鶴故居 J '對比諷 刺「彼欲火其書者,可不愧乎? J 21 東坡品格、詩文之受時人愛服尊敬,可以想見,而《叢 話〉為之表彰如此。胡仔書中載記蘇軾文學之傳播,從而可見古今人情賞譽之一斑: 蔡寬夫〈詩話》云. I 白樂天...與李文饒不相能。文饒藏其文集不肯看,以為看則 必好之。...若溪漁隱曰 I 熙寧間,介甫當圈,力行新法,子瞻譏請其非,形于文 章者多矣,介甫豈能不芥蒂於胸次?想亦未必深喜其文章。今〈冷齋〉與子真所筆, 恐非其實。然子瞻文章,豈待介甫譽之然後傳於世哉?觀李文饒之與白樂天,其事 亦可見。古今人情不遠,余是以辨之。 J ( <苔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到, <東坡 一>

,

258)

胡仔書中,有所品題發論,輒揭示「莒溪漁隱曰」以申其義。因《蔡寬夫詩話》載白居 易與李文饒「不相能J '於是胡仔類比論說蘇軾與王安石之不相容忍:子瞻既作詩譏請王安 19 [宋]郎嘩(主編) :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香港 中華書局,

1979)

,

1

0 參考沈松勤。《南宋 文人與黨爭»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2005)

,328-338 、 338-362 。 20 張高評。( «若溪漁隱叢話》東坡卷之意義 兼論胡仔之典範觀) ,載於《東方詩話學第七屆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2011)

'287-299 。 21 [宋]胡仔,廖德明校點«若溪漁隱叢話» (北京市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前集,卷18 (韓 吏部下) , 121; 前集,卷46 (東坡九) , 317 。

(6)

38

r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石新法,介甫心存芥蒂, r 想亦未必深喜其文章」。不過,東坡文章妙絕古今,自有定價, 「豈待介甫譽之然後傳於世哉? J 此猶李文饒之於白樂天然,蘇東坡與白樂天傳世不朽,誠 如冶女倩麗,自有媚人魅力,純因文學造詣,非關人情好惡。蘇詩之妙絕,有口皆碑,偶有 新作,接即單張雕印流傳。書肆更因印本有利可圖,往往主動雕版傳播,於是印本化身千 萬,無遠弗屆。甚至烏臺詩案之定音獸,印刷傳媒竟成為證供。 22 因雕版之傳播,遠至契丹遼 圓,東到高麗、扶桑,多有蘇軾詩集。印本傳播效應之廣大,可以想見。胡仔云: 菩溪漁隱曰 r 子由奉使契丹寄子瞻詩云Ii'誰將家集過幽都,每被行人問大蘇。莫 把文章動蠻箱,恐妨談笑臥江湖。』此〈欒城集》中詩也。<~龜水燕談錄》云:張芸 吏奉使大遠,宿幽州館中。有題蘇子瞻〈老人行〉于壁問者,聞范陽書肆亦刻子瞻詩 數十篇,謂之《大蘇集》。子瞻名重當代,外至夷虜,亦愛服如此。...

(

<菩溪漁 隱叢話》前集,卷41 , <東坡四>

'

280)

蘇轍於元祐4年( 1089年)遣為賀遼主生辰國信使,奉使契丹遼圓,使遼詩有「誰將家 集過幽都,每被行人間大蘇」之句, r 莒溪漁隱曰」哥[ <油水燕談錄> '稱遼國范陽書肆刊 刻蘇軾詩歌,謂之《大蘇集> '可證蘇集傳播之遼遠。試覆按蘇轍〈北使還論北邊事前子 五道〉其一曰. r 本朝民間開版印行文字,臣等竊料北界無所不有。臣等初至燕京,副留 守...傳語臣轍云:令兄內翰《眉山集》已到此多時」云云,23足證莒溪漁隱所稱: r 于瞻 名重當代,外至夷虜,亦愛服如此J '堪稱信而有徵。蘇軾詩文集因文人雅好而雕印,又 憑藉印刷傳媒「易成、難毀、節費、便藏」諸優勢,而流傳廣遠,形成極為強勢之圖書傳 媒。 24傳播效應與文學審美,如形影、如音響,交相作用,有如此者。 雕版印刷圖書在宋代,由於商品經濟供需相求之推助,蔚為「黃金時代J 0 25書商基於 暢銷與獲利考量,當時最多人嵐興趣的著作,往往列入優先刊刻發行。以中古歐洲谷登堡

(Gutenberg

Johann, 1397-1468) 活字印刷為例,判定哪些作品值得一印,r 起初確是由十五 世紀的人憑借當代的品味,與輕重緩急,拍板定案。」zs蘇軾詩文,是「當時最多人凰興趣 的著作 J '也最符合十一世紀之東方宋朝士人之「當代品味」。蘇軾早期詩文之傳播,有 22 內山精也。《傳媒與真相一一一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

272-292

;內山精也。《蘇軾詩研究:宋代士大夫詩人。〉構造» (東京都 研文出版,

2010)

'247-253 。 23 [宋]蘇轍,陳宏天、高秀芳點校。《樂城集»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99)

,卷42

' 747

0 24 [明]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 (上海市:上海書店,

2001)

,卷4 ,的。參見張高評。《印刷傳 媒與宋詩特色一一兼論圖書傳播與詩分唐宋»(臺北市 里仁書局,

2008)

'29-50 、肘-136 。 25張秀民。《中國印刷史» (杭州市,湖江古籍出版社,

2006)

, 4恥 161 。

26 贊夫賀(

Lucien

Febvre) 、馬爾坦 (Henri-Gean

Martin)

0 ((印刷書的誕生» ,李鴻志譯(桂林市

(7)

張高評 「莒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39

〈南行集〉、《錢塘集》、《超然集》、《黃樓集} ,以及《眉山集} ,刊行流傳多在神宗 熙寧( 1068'"'-'1077年)以前。以《眉山集》為例,從宋人詩文集之記述,即可想見傳播盛況 之一斑:如王安石讀〈眉山集}

,

r 愛其〈雪〉詩」而次韻6首;傅彬老讀《眉山集} ,而 與秦觀有所題答;章元粥讀《眉山集〉雕本,忘寐而失嬌妻;蘇轍北使契丹,接送便告以

r

{眉山集〉己到此多時」。雕版印刷化身千萬,無遠弗屆之傳播效應,不容小勵。〈叢 話》所謂「愛服如此」者,當指《眉山集} ,可見東坡詩文傳播與接受之一斑。《眉山集〉 以外,東坡詩文集以「善本」傳播者, {苦?真漁隱叢話〉曾稍加述說,可略窺當時傳播之盛 況: 苔溪漁隱曰:

r

{東坡文集》行於世者,其名不一,惟《大全} {備成》二集,詩文 最多,誠如所言,真偽相半 o 其後居世英家刊大字《東坡前後集} ,最為善本。世傳 《前集》乃東坡手自編者,隨其出處,古律詩相間,謬誤絕少,如〈御史府〉諸詩, 不欲傳之於世, <老人行〉、〈題中王畫馬圖> '非其所作,故皆無之。《後集》乃 後人所編,惜乎不載〈和陶〉諸詩,大為闕文也。 J ( {苔溪漁隱叢話〉後集,卷

28

,

<東坡三>

'

211-212)

《菩溪漁隱叢話》所司r r 東坡云 J '即蘇軾〈答劉河都曹書〉所言o 27蘇軾又有〈答陳 傳道五首〉一文,痛斥「市人逐利,好刊某抽文J '因書商一味「逐利J '未能兼顧詩文編 選之去粗存精、汰偽求真,於是劣本流傳,害人害己,故東坡「欲毀其板J '脫誤雜亂,不 可信據故也。 28不止戚歎所作詩文「多為俗子所改竄」、「為庸俗所亂」而已。後世版本學 所謂「善本J '觀念起源於宋朝,乃因應雕版印刷之繁榮而生o 通常指文字校勘正確,內容 美好完整而言。牽涉到版本之源流、異同、真偽、價值。胡仔從「善本」觀點,暢論蘇軾 《東坡文集》之真偽善否。略謂:行世之《東坡文集},真偽相半;居世英家刊《東坡前 後} ,最為善本。《前集》乃東坡手編,謬誤絕少;{後集》編自後人,不載和陶諸詩。29 學界考察宋刊蘇軾全集存俠情形,有分集編訂《東坡七集},分類合編《東坡大全集》 載存於書目文獻者,有居世英、歐東白、邵種儒、劉河諸刊本藏本,幸宗時刊本、蜀刻大 字本、蜀刻巾箱本、慶元間黃州刊本、《東坡集〉、《東坡後集》小字本;<和陶詩〉單 27 劉河,字元忠,曾編錄蘇軾詩文集20卷,東坡極稱之,美其「援拾編綴,略無遺者J I 無一篇偽 者,又少謬誤J 論者以為,當是罷杭州、知州任以後之詩文,亦即「已行於世」之《東坡集》以外之晚年 詩文。[宋]蘇軾,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 (北京市.中華書局,

1986)

,卷峙, 1429-1430 。 28 蘇軾(答陳傳道五首)其二 I «錢唐詩》皆率然信筆,一一煩收錄,祇以暴其短爾。某方病市人逐 於利,好刊某拙文,欲毀其板,好l 欲更令人刊耶?當俟稍暇,盡取舊詩文,存其不甚惡者,為一集 o 今 所示者,不惟有脫誤,其間亦有他人之文也。 J «蘇軾文集); ,卷日, 1574 。 29 參見曾棄莊等。《蘇軾研究史)) (南京市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

'62-78 、 118-146 。

(8)

40

I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行本;以及集注本、百家注本、施顧注本等,咽不一而足。版本之紛呈繁多,可見傳播之興 盛。關於東坡詩文集版本之流變,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卷9 、卷 10 '有較詳盡之論述, 此處從略。 31 徽宗崇寧大觀間(

1102'"'-'

1110 年) ,詔禁元祐學術,然禁愈嚴而傳愈多,往往以多 相誇。是時, ,.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而人或謂之不韻。」 32徽宗宜和末年

( 1124'"'-'

1125 年) ,詔禁稍姐, ,.一時貴遊以菩東坡之文相尚 J '幫者大見售,或所獲不 皆 o 33至宋孝宗朝( 1165'"'-'1189 年) ,勒蘇軾誼日文忠,特贈太師,稱其「一時廷臣,無出

其右 J '文章「雄視百代,自作一家 J '堪稱一代文章之宗。"至於蘇軾著述之編注、刊

刻、傳播,北宋末、南宋初已蔚然成風,所謂「家有眉山之書 J '可見其盛況之一斑。由

「蘇文生,嘆菜根;蘇文熟,喂牛肉」之民謠,可見其傳播與接受之效應。 35

蘇軾詩文集之傳播方式,鳥臺詩案時監察御史舒直已稍作提示,所謂「小則鍾版,大 則刻石,流播中外 J .其他,尚有文稿傳抄、拓版、題贈、歌唱等媒介。雕版傳播已述於 上,其他傳媒,要皆與時俱進,流布中外,學界於此略有論述。“傳播媒介如此多元,流通 當代,傳播後世,質量還極豐富。明萬曆戊申 (1608 年)刻本《重編東坡先生外集》卷首 所列,東坡集名即有 24種之多。 37蘇軾詩文集經由海上書籍之路傳播, 38於北宋禁書外流之 際,日本、高麗已有版本流傳。"影響近代日、韓詩話有關宗唐宗宋之論爭,傳播之無遠弗

屆,可以想見;蘇軾詩文之廣受中外賞愛悅服,亦可以想見。“

二、鐸版傳播、烏臺詩案與譏諷訕謗

烏臺,即御史臺之別稱,掌糾察文武百官。訓詩案,指因詩觸法之罪證。「有為而 3。劉尚榮。《蘇軾著作版本論叢» (成都市 巴蜀書社,

1988)

, 1-131 。 "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99)

,

401-469

0 32 [宋]朱并 《風月堂詩話» (北京市.中華書局,

1988)

,卷上, 108 。 33 [宋]徐度 《部掃編»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冊 863

'

卷下, 783 。 34 [宋]郎嘩(主編)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宋孝宗(御制文集序) , 10 35 [宋]陸游﹒《老學應筆記»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983)

,冊

865

'卷 8 I 建炎以來,尚蘇氏文章」云云, 66 。曾棄莊等。《蘇軾研究史» ,80-140 。 36 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 (長沙市-岳麓書社,

2000)

,29-33 。 37 辜IJ 尚榮, «蘇軾著作版本論叢» ,

111-131

0 36 參見王勇等。《中日「書籍之路」研究» (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 王勇(主編) 《書籍之路文化交流» (上海市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

39 王水照。(蘇軾作品初傳日本考略) , «湘潭師範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 期(

1998) : 3-6 ;

王水照 o «鱗爪文輯» (西安市 俠西人民出版社,

2008)

,104-107 、 117-119 。 40 張伯偉。《東亞漢籍研究論集»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7)

,31-35; 張伯偉, «清 代詩話東傳略論稿» (北京市﹒中華書局,

2007)

,215-253 。 “御史臺'別稱烏臺、鳥府。為皇帝之耳目,掌糾察文武百官,肅正朝廷綱紀 O 西漢御史府中柏樹,常 有烏鴉數千隻桶宿,因有此稱。參見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 (北京市。中華書局,

1997)

,377 。

(9)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41

作」、「言必中當世之過 J .乃蘇淘之庭副卜蘇軾引為詩文創作之指標。 42於是作詩行文, 有風而發,往往有所諷論。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宜、何正臣等,藉此賽言蘇軾〈錢塘集》 謗訕朝政,謂所作詩文「愚弄朝廷」、「指斥乘輿 J .其中多「譏諷文字」。於是神宗元豐 2年(1 079年) 7 月 28 日,前往湖州任所逮捕蘇軾. I 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旋 入沖京,下御史臺獄,是所謂「烏臺詩案 J 0 43 烏臺詩案之罪證'主要涉及蘇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之詩文,尤其是通判杭州 與知密州時所作之《錢塘集》。烏臺詩案發生前.<錢塘集〉至少雕印二次,已化身千百傳 播於世,此即監察御史所謂「軾所為譏諷文字」、「今獨取鐘版而當于世者進呈」者。雕版 印刷之於圖書傳播,其傳媒效應堪稱兩面刃:一則流布快速、傳播廣遠;一則觸忌、犯諱、監 控容易。因此,烏臺詩案即因〈錢塘集》之為雕版圖書「傳於人者甚眾J .而頗便於搜集進 呈,而易於羅織為譏諷謗訕。雕版印刷「易成、難毀」之傳播優勢,蔚為烏臺詩案罪證之幫 凶,負面效應如此,令人意外。 宋室南渡. I 最愛元祐」成為朝野一致之審美情趣,宿昔觸禁犯忌之元祐學術、元祐黨 人之詩文,頓時備受青睞關切。於是攸關烏臺詩案之虛實,獄吏審案之曲折,亦散見於時人 之筆記、詩話及「莒溪漁隱曰」中。冤獄平反,隱情昭雪,往往可見,如: 王定國〈甲中雜記》云 I 天下之公論,雖仇怨不能奪也。...李定資深鞠子瞻 獄, ...曰:雖三十年所作文字詩句,引證經傳,隨問即答,無一字差絆,誡天下 之奇才也。』歎息不已。」莒溪漁F蓮、曰 I 余之先君,靖康問嘗為臺端,臺中子瞻詩 案具在,因錄得其本,與近時所刊行《烏臺詩案》為尤詳。今節入〈叢話~.以備觀 覽。 J ( <菩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2· <東坡五)

288)

由於蘇軾反對新法,多次上書指陳新法不便,而且作詩譏諷朝政,因而遭御史彈劫,稱 其「謗訕譏罵」、「妄自尊大」、「無君臣之義」、「雖萬死不足以謝聖時」。於是下獄, 被囚 130天,史稱「烏臺詩案」。“李定仇怨蘇軾,為之構陷入獄;王定國〈甲申雜記》載李 42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 '卷1O(~繹先生文集序) ,

313

;卷 67 (題柳子厚詩二 首)其二,

2109

0 相孔凡禮。《蘇軾年譜» (北京市﹒中華書局,

1998)

,卷 18

'

446-469 。自古以來,奸邪誣陷忠良, 技倆類多大同小異。《宋史。姦臣傳》述秦槍之劣跡惡行云 I 其矯誣也,無罪可狀,不過日謗訕、日指 斥、日怨堂、日立黨治名,甚則日有無君心。 J «宋史» '卷473 , (姦臣傳三 秦才會傳) ,

13764

0 視御史 之入蘇軾罪,前後無殊 o “有關「烏臺詩案」之文獻,傳世者有宋朋九萬所編及宋末元初蔡正孫編著《詩林廣記» 0 [宋]朋 九萬(主編) «東坡烏臺詩案»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85)

, «叢書集成初編》本,冊封; [宋]蔡正 孫(主編) «精選古今名賢叢話詩林廣記» (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4)

,後集,蔡鎮楚(主 編) 0 «中國詩話珍本叢書» (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4

'明刻本) ,冊2 ,卷4

'

487-516 。

(10)

42

,-莒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定勾勒鞠獄實況,竟然推崇蘇軾為「天下之奇才 J .惡而知其美,是證「天下之公論,雖仇 怨不能奪也」。胡仔稱其先父胡舜陽曾在御史臺供職,因而錄得詩案抄本,較「近時所刊行 (烏臺詩案》為尤詳。」於是節入〈莒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2'"'-'45 中,以備觀覽。其徵存實 錄,還原真實,推重蘇軾可以想見。 烏臺詩案,為新舊黨爭之流毒遺害。李定等以擁護新法,而得高位,不滿蘇軾之反對新 法,於是因〈湖州謝上表> .外加《錢塘集》印本,羅織罪狀。其操作手法,大抵將蘇軾詩 文與王安石新法之條例,逐一作對應,於是得出「譏諷詐謗」之罪狀。監察御史舒薑彈劫蘇 軾奏筍稱: 蓋世下發錢以本業貧氏. (蘇軾)則曰「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域中 J .陸下 明法以課試郡吏,則曰「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 J .陸下興水利,則曰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函變桑田 J .陸下謹鹽禁,則曰「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 三月食無鹽」。其他觸物即事,應口所言,無一不以論謗為主。小則縷板,大則刻 石,傳播中外,自以為能。其尤甚者,至遠引襄漢梁、竇專朝之士,雜取小說燕蝠爭 晨昏之語,旁屬大臣,而緣以指斥乘與,蓋可謂大不恭矣。 45 語云 I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J 舒直之糾彈,先預設立場,援引王安石變法革新之要 項,逐一羅織,對號入「坐」。如以青苗法坐實〈山村〉詩其三之譏訕 ;46以明法新科之考 試坐實〈戲子由〉詩之諷刺;的提出農田水利法,以之羅織〈八月十五日觀潮〉之罪行 ;48 曲子L 凡禮。《蘇軾年譜» '卷 18 (元豐二年> ' «烏臺詩案》引(監察御史里行舒直割子>

'447-448 。 46 鄧廣銘。《北宋政治吹草家王安石»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173-183

0 (山村〉其 三 詩云. …意吉但得鹽法寬平,令民不帶刀劍,而買牛績,則民自力耕,不勞勸督,以譏鹽法太峻不便 也。又云 I 老霜七十白腰鍊,慚愧春山筍放甜。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聾。」意盲山中之人饑貧 無食,雖老猶自採筍放充饑,時鹽法峻急,僻遠之人,無鹽食用,動經數月 o 若古之聖賢,則能聞韶忘味, 山中小民豈能食淡而樂乎 P 以譏鹽法太急也( «若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2 , (東坡五> ,

289

>。 47 同上,

112-125

0 (戲子由)詩云 「請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是時新興律學,某 意非之,以謂法律不足以致君堯舜。今時人專學法律,而忘詩書,故言我請書萬卷,惟不譜法律,蓋知法律 之中,無致君堯舜之術也。又云 「勸農冠蓋鬧如雲,送老華鹽甘似蜜。」以譏所差提學官,所至苛碎生 事,發摘官吏,惟學官無吏貴也。又云 「平生所慚今不恥,坐對疲氓更鞭極。」是時多徒配犯鹽之人,例 皆饑貧,言鞭縫此等貧民,平生所慚,今不復恥,以譏鹽法太怠也。又云 「道逢陽虎呼與言,心知;其非 口諾唯。」是時張靚、俞希旦作鹽司,意不喜其人,不敢與爭議,故毀龍之為陽虎也( «茗溪漁隱叢話》前 集,卷42 , (東坡五> ,

288)

相同上,

154-162

0 (八月十五日觀潮> '作詩云 「吳兒生長押濤淵,冒利忘生不自憐。東海若知明 主意,應教斥齒變桑田。」時新有自禁弄潮,故云 「吳兒生長押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 J 蓋言弄潮之 人,為貪官中利物,致其間有溺死者,故朝日禁斷,某為主上好與水利,因作此詩,言「東海若知明主意, 應教斥齒變桑田 J 意言東海若知此意,當令斥齒地盡變桑田 此事之必不可成者,以論與水利之難成也 ( «草溪漁隱叢話》前集,卷的, (東坡六> '

295

)。

(11)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43

詔令申明鹽禁,以之誣陷〈山村〉詩其二之關心民生疾苦。 49以此而類比構陷,實無往而不 可。烏臺詩案之興獄,主要緣於黨爭之恩怨,全然不問是非虛實。葉夢得《石林詩話〉之記 述,可見神宗無心深罪蘇軾 o 觀時相與神宗討論蘇軾〈槽〉詩之穿鑿附會,可知小人「欲加 之罪,何患無詞」之蠻橫跋凰: 〈石林詩話〉云,-元豐間,蘇子瞻繫御史獄,神宗本無意深罪子瞻。時相進主, 忽言蘇軾于陸下有不臣意。神宗改容曰Ii'軾固有罪,然于朕不應至是,卿何以知 之? .Jl時相因舉軾〈槍〉詩: Ii'根到九泉無曲處,歲寒惟有蟄龍知』之句, Ii'隍下龍 飛在天,軾以為不知己,而求知地下之蟄龍,非不臣而何? .Jl神宗云: Ii'詩人之詞, 安可如此論!彼自詠槍,何預朕事? .Jl時相語塞。子厚(章悼)亦從旁解之,遂薄其 罪。子厚嘗以語余,且以醜言試時相曰Ii'人之害物,無所忌悍,有如是也。.Jl J 二 說未知孰是。( <苦;美漁隱叢話》前集,卷46 , (東坡九>

,

312)

神宗皇帝解詩,深知詩無達話,不可膠柱鼓瑟,焚琴煮鶴,,-不可賦詩必此詩」般之固 執成見,乃曰. ,-彼自詠槽,何預朕事?J 詩人之詞,隨興詠歎'未必皆有寄託。故具體指 實,易流於穿鑿附會。李定、舒宜、何正臣等之彈劫指斥,其所謂「人之害物,無所忌樺」 而已。誠如舒直所謂「觸物即事J '比物連穎而影射之,穿鑿附會之餘,將「無一不以譏謗 為主」。舒直賽前彈劫蘇軾「指斥乘輿」、「大不恭」之相關詩篇,<苦溪梅、隱叢話》所載 《詩案》胡舜陽抄本,載錄32條,是非曲宜,由此可見一斑。胡仔《吾溪漁隱叢話》徵存 「詩案」文獻,原原本本,留待後世公論,可與朋九萬、蔡正孫等所傳相互參證,而洗雪冤 獄、表彰元祐學術,其功足多。蘇軾〈雙槽〉詩,究竟有無譏諷?<叢話》後集載東坡與獄 吏之對談,屬辭比事,可以類推,蓋胡書以「互見」法示義,如: 苔 j美漁隱曰,-東坡在御史獄,獄史問云:

Ii'

(雙才會〉詩: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 有蟄龍知。有無譏諷? .Jl答曰Ii'王安石詩: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增。此 龍是也。』史亦為之一笑。 J ( <莒溪漁隱叢話》後集,卷30 , (東坡五>

,

223)

如何斷定一首詩有無譏諷?詩人作詩是否運用比興寄託?為其中關鍵。詩篇除表層之蘊 涵外,是否尚有「舍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之弦外之音?是為初步判定標準。葉嘉瑩論說作 49 同上, (山村)詩其二, 又云 「杖黎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 半在城中。」意言百姓請得青苗錢,立便於城中浮費使卻。又言鄉村之人,一年兩度夏秋稅,及數度請納和 預買錢,今來更添青苗助役錢。因此莊家幼小子弟,多在城市,不著次第,但學得城中人語音而已。以譏新 法青苗助役不使也( «若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2 , (東坡五 I

'

290) 。

(12)

φ

44

I 苦;其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品有無比興寄託,提出「作者之身世、詞意之全部、詞外之本事」三項條件, 50或可作為判 準。其次,既比興寄託矣,寫作手法是否切合「主文而譎諜」之精神?內容指陳是否「言之 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J ?表達方法幾近藝術講究, {左傳﹒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所謂「微 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差堪比擬。白居易曾將《長慶集》分 為四類,其一為「諷論詩 J '指可以抒吐「兼濟之志」者。白氏〈新樂府序〉曾規範諷喻 詩之寫作,謂「其辭質而輕,其言質而切,其事核而實,其體順而肆 J , 51 唐人歌詩,往往 「直辭詠寄,略無避隱 J , 52故白居易倡言諷諭'舉凡關心民廈、指斥暴斂、抨擊權貴、揭 露腐敗、提伐士風,皆無不可 o 53北宋開國,詞案、詩案頻傳, 54諱避既多,故白氏「直辭 詠寄,略無避隱」之諷論,並不可行。洪邁《容齋隨筆》所云「今之詩人不敢爾也 J , 55正 指出唐宋詩內容表現之不同。於是烏臺詩案討論之焦點,在有無「譏諷 J '?而不在於可不可 以譏諷。獄吏之質間,東坡之答辯,可為明證。追烏臺詩案定轍,東坡慘遭貶誦,宋人始 悟諷論詩不可作。黃庭堅亦因罪遭貶,痛定思痛,乃悟詩道,非「疆謀事於庭,怨忿詬於 道,怒鄰罵座之為也 J '作詩切忌「發為訕謗侵陵,引頸以承戈,披襟而受失,以快一朝之 忿 J , 56楊時〈龜山語錄〉亦因烏畫詩案而有「作詩不知風雅之意,不可以作詩」之反思。 謂「詩尚諷謀 J '乃為有補;「觀蘇東坡詩,只是譏誦朝廷,殊無溫柔敦厚之氣;以此,人 故得而罪之。」 57 由文字獄之教訓卜引發宋代文學創作論之演變,值得作為殷鑑 o 胡仔之父胡舜陽(

1083'"'-'

1143年)所抄御史臺秘藏《詩案》原本,與朋九萬本相較,因 御史畫之彈劫文和判決文闕如,作為詩案資料並不完備。58胡仔以之移錄於《叢話〉中,此 殆屬辭比事,直書見意之〈春秋》書法。猶韓愈所謂 I {春秋〉三傳東高閣,獨抱遺經究終 始 J '彈劫文、判決文猶《三傳》之斷轍, {春秋》經則為事案。闕略判決文,可以避免先 入為主而回歸原典,重新詮釋。元趙泊《春秋師說》稱:推求〈春秋〉書法,當「考據《左 傳》國史事實為主」、「能考據事實而不得書法,亦尚有之;末有不考據事實,而能得書法 者也 o J 59胡仔錄存詩案原委,闕略御史臺判決文,蓋欲讀者考據詩案之事證而知是非曲直 50 葉嘉瑩 o «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 (臺北市 桂冠圖書公司,

1991)

,

196-199

0 酬謝思煒 o «白居易集綜論» (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

7)

,

349-358

0 52 [宋]洪邁,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容齋續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卷

2 ' 236-237

0 53鍾優民。《新樂府詩派» (海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

7)

,

200-219

0 54論者稱,宋代自李後主詞案始,終南宋之世,約有九宗大大小小之文字獄,參考胡奇光。《中國文禍 史»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

40-80

0 55 [宋]洪邁,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 《容齋隨筆» ' 236-237 。 56 [宋]黃庭堅,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宋黃文節公全集»(成都市﹒四川大學 出版社,

2001)

,卷25

' 666

0 [宋]胡仔、廖德明校點: «茗溪漁隱叢話» '前集,卷48

'

328-329 引。 57 [宋]楊時﹒《龜山語錄» (上海市 商務印書館, 1928)'«草溪漁隱業話» '卷30

'

222 引 O 58參見內山精也。《傳媒與真相 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 ' 140-172 、 173-271 。 59 [唐]韓愈, (寄盧仝) ,有 I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遭經究終始」之吉,詩見[唐]韓愈,屈

(13)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諭蘇軾、黃庭堅詩 φ

45

數?雖未可知,然欲平反冤獄之心,可以想見。《叢話〉後集卷5所錄東坡與獄吏問對,有 關〈雙愧〉詩「有無譏諷」問題,東坡採類比推理,援舉王安石詩以對,同理可證彼等之誣 陷。烏臺詩案之鉤深入罪,由此可見一斑。

三、蘇軾遷誦嶺海,詩風類似杜甫要州後詩

烏臺詩案後,蘇軾再三遭受貶誦:請黃州、遷惠州,貶{詹州,集一生無可如何之遇, 尚處之泰然自若,大有〈定風波〉所云 I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之境 界,其胸襟氣度何等灑脫自在? I 莒溪漁隱曰」長於藉題發揮,甚至比興寄託,如下列推重 東坡之人品與詩藝: 《隱居詩話》云: I... 蘇子由云Ii'東坡居士請居倍耳,冀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 過負詹渡海,革茅竹而居之,日咬藉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平生無所嗜 好,以圖史為園圍,文章為鼓吹,至是亦皆罷去。猶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 衰憊之氣。 dl J 莒溪漁隱曰 I 凡人能處憂患,蓋在其平日胸中所養。韓退之,唐之 文士也,正色立朝,抗疏諜佛骨,疑若殺身成仁者。一經竄誦,貝IJ 憂愁無聊,概見於 詩詞。由此論之,則東坡所養,過退之遠矣。 J ( <菩溪漁隱叢話〉前集,卷 41

'

〈東坡四>

'

282-283)

紹聖4年( 1097年) 7 月,蘇軾抵傭州貶所,時年已六十二。彼時海南島極其荒涼,生 活艱苦, I 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J '猶能苦中作樂, 「超然自得,不改其度J '組詩〈請居三適〉可以想見。“胡仔因〈隱居詩話〉說王禹佰 〈橄欖〉詩,蘇轍述東坡誦居海南,謂不但「華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J '連「以圖史為 圍圈,文章為鼓吹」之平生嗜好,亦皆罷去,而「獨喜為詩,精深華妙J 0 I 莒溪漁隱、曰」

於是有戚而發,遂稱

I 凡人能處憂患,蓋在其平日胸中所養 J '若與韓愈之進退出處相

較, I 則東坡所贅,過退之遠矣。」論人品操守,固如所言;而東坡詩之精深華妙,何嘗不 是「平日胸中所養」之外現與發用。胡仔特別推重東坡續海詩,以為與杜甫入要後詩異曲同 工,所謂「老而嚴」者: 若溪漁隱、曰: I... 余觀東坡自南邊以後,詩全類子美變州以後詩,正所謂『老而 守元、常思春(主編) «韓愈全集校注» (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6)

,

540

0 «春秋》書法之推 求,參見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 (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2002)

'166-175 。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 ,卷衍, 1628 。參見曾棄莊。《三蘇傳» (臺北市 學海出 版社,

1996) '507-510

0

(14)

46

r 莘漢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嚴』者也。子由云Ii'東坡誦居體耳,獨喜為詩,精煉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魯直亦云Ii'東坡嶺外文字,讀之使人耳目聰明,如清風自外來也。』觀二公之言如 此,則余非過論矣。 J ( (苔溪漁隱叢話》後集,卷30 , <東坡五>

'

226)

胡仔引述蘇轍、黃庭堅之言,將東坡南遷以後詩,類比杜甫要州以後詩。杜甫〈江上值 水如海勢聊短述〉自述,-為人性僻耽佳旬,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 莫深愁。.

...

J 制語言凝煉,藝術性強是其特色。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自稱:,-晚 節漸於詩律細J '此或即菩溪漁隱所謂「老而嚴」之造詣。黃庭堅〈與王觀復書〉特提杜子 美到要州後詩, ,-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 ;62平淡美與老成美兼而有之,即是「老而嚴」之 詩美境界。論者稱平淡,為一種「人格美的老成境界J '差堪比擬 o 63杜甫要州以後詩,如 〈古柏行〉、〈諸將〉、〈秋興〉、〈詠懷古蹟〉諸什,煌煌名篇,皆極意研煉,而至於 「不煩繩削而自合」。東坡南遷嶺海,詩多精煉(深)華妙,頗似杜甫要州以後所作,雕啄 研煉與自然天成,固可以兼融為一也。“杜甫既白云,-晚節漸於詩律細J '又曰,-老去 詩篇渾漫與J '從而可見龔小1'1後詩在語言鍾煉方面之辯證關係o 65要之,杜甫晚年之「詩律 細 J '表現在「韻部選等,力避上尾,平分清濁,仄調三聲」方面,“此就詩律論,即菩溪 漁隱所謂「老而嚴」者也。 蘇軾貶誦惠州、(詹州,佛道思想成為思想之主導。習染既深,故作品表現為胸無芥蒂、 因任自然。詩風則趨向自然平淡,而時有豪健清雄之作。67論者以狂、曠、諧、適四字,概 括其人生思考與文化性格:東坡以寄寓看待人生,故無所畏,從而有了狂;以寄寓為生命, 不患得患失,故曠;寄寓頗有可樂,故諧;樂在寄寓,故適。68上述諸層面,東坡鬍外文 字,對於生命安頓,最稱具體而微。東坡〈自題金山畫像〉稱,-心似己灰之木,身如不繫 之舟。間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信州、IJ ;讀海詩之風格,不妨以「風光歸笑傲,雲物寄 游觀 J ' ,-矯首獨傲世,委心還樂天」概括之,基此可以想見其為人。 69 (壇經﹒疑問品》 們[唐]杜甫、[清]仇兆鱉注 《杜詩詳注» (臺北市 里仁書局,

1980)

,卷 10 (江上值水如海勢 聊短述) ,8100 “[宋]黃庭堅,軍IJ 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 《黃庭堅全集» , «正集» ,卷 18

' 470

0 63張海鷗。《兩宋雅韻» (北京市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

'26-35 。 個[清]郭曾所﹒《讀杜釣記»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 278 。 65 馬德富 o (杜甫變州詩風格的正與變) , «草堂» (現為《杜甫研究學刊» ) '2 期 (1984) :呵。 66 毛慶 o ( r 晚節漸于詩律細」詳辨一一兼諭後期杜詩格律之精妙) , «杜甫研究學刊» , 4 期

( 1993)

:

10-18 。 67 王水照 o «蘇軾選集» (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

'15-22 。 66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 (南京市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574-586 。 的[宋]蘇軾, [清]馮應榴輯注,責任軒等校點 《蘇軾詩集合注»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卷50 (自題金山畫像) , 2475 。參見劉乃昌。(東坡嶺海詩的成就和風格),載於《論蘇軾嶺南詩 及其他» ,蘇軾研究學會(主編) (廣州市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6)

'84-91 。

(15)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φ

47

稱 r 隨所住處恆安樂 J .東坡於續海生活中,信佛、好道,隨遇而安;東坡〈醉白堂記〉 稱揚韓琦「齊得喪,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者遊 J .是亦自勉勉人 之語。 70東坡詩無論「精煉(深)華妙 J .或「讀之使人耳目聰明,如清風自外來 J .全類 杜甫「老而嚴」之作。東坡詩學杜甫,讀外文字「老而嚴」之詩風竟然亦不謀而合。胡仔 《叢話〉推崇杜甫. {前集》、〈後集》品藻蘇軾達 14卷,居冠;品藻杜甫達 13 卷,居次。 將唐宋詩典範相互類比,略無軒鞋,胡仔詩學之標榜推重可知。

四、標榜魯直詩法,提倡「師少陵而友江西」

胡仔論詩,自有家學淵源。其父胡舜陽別號三山老人。《叢話》引述諸家詩話,有所 謂〈三山老人語錄〉者,即胡舜陽之詩說。宋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引述《三山居士詩 話) .未知是否即《三山老人語錄》。若然,則其中論黃庭堅詩淵源其父黃庶. r 用事押 韻,皆超妙出人意表 J .以為由於「傳襲文章種姓如此 J • 71 無異夫子自道。猶杜甫有祖杜 審言,而稱「吾祖詩冠古 J • r 詩是吾家事」一般。 胡仔於元祐學術,除標榜蘇軾外,其次則推重黃庭堅。品藻黃庭堅之詩學文獻. {莒溪 漁隱叢話》前後集共編為5 卷,與王安石、歐陽俯在伯仲之間。元祐間黃庭堅作詩,正面臨 宋詩學古與新變之課題,相對於杜甫在盛唐時期之因應策略,論者以為〈戲為六絕句〉所謂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J .值得借鏡。 72黃庭堅詩學習杜甫,主要在謀篇、布 局、用典、煉字、韻律等藝術形式方面,山谷用心揣摩,於是學杜而有自家風格,如點鐵成 金、奪胎換骨、蝴體七律之類。「莒溪梅、隱日」追本溯源,有言: 《禁嚮》云 r 魯直換字對句法,如『只今滿坐且尊酒,後夜此堂空月明Jl

Ii'清談 落筆一萬字,白眼舉觴三百盃Jl

Ii'田中誰問不納履,坐上適來何處蠅Jl

Ii'轍韓門 巷火新改,桑拓田園春向分Jl

Ii'忽乘舟去值花雨,寄得書來應麥秋』。其法於當下 平字處以仄字易之,欲其氣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體,獨魯直變之。」莒溪漁隱 曰 r 此體本出於老杜,如『寵光蕙業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Jl

Ii'一雙白魚不受 釣,三寸黃材猶自青Jl

Ii'外江三峽且相接,斗酒新詩終日凍Jl

Ii'負鹽出井此;美 女,打鼓發肛何郡郎Jl

Ii'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似此體甚多,聊 舉此數聯,非獨魯直變之也。余嘗效此體作一聯云: Ii'天連風色共高運,秋與物華 俱老成。』今俗謂之抑句者是也。 J ( {苔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7· <山谷上〉 70 [宋]蘇軾 《蘇軾文集» ,卷 11

' 345

0 71 [宋]江少虞 《皇朝事實類苑» (今作《宋朝事實類苑»

)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卷39 (詩歌賦詠﹒文章傳襲> , 511 。 72 錢志熙。《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 (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

169-173

0

(16)

48

I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319 )

張高評 宋釋惠洪〈天廚禁嚮〉提及黃庭堅「換字對句法 J '謂「其法於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 之 J '如此,則「其氣挺然不群 J '富於呦峭之美。《禁嚮》以為「前此未有人作此體,獨 魯直變之 J '胡仔則推本溯源,舉例論證,稱「此體本於老杜 J '俗謂之呦句。律詩平仄必 須符合常格,如果不依常格,在不和諧中追求和諧,所謂運古入律,古風式之律詩,即是呦 救。 73蝴救詩,是杜甫要州以後詩之有意創造,主要在打破固定句整之定式,而別創一種音 節韻味,使之妥貼中隱然有勁宜之風 0 元方回〈瀛奎律髓》特立「呦字」一類,且謂. I 老 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體凡十九出。不止句中蝴一字,往往神出鬼沒,雖呦字甚多, 而骨格愈峻峭。」 74善用蝴字,除語句渾成外,尚可兼顧氣勢之頓挫。呦體詩,由杜甫發其 端,韓愈承其緒,至黃庭堅作七律更發皇之。山谷七律,追求音律節奏之頓挫美、力度美, 寫作拘體詩 153 首,乃出於自覺與刻意之創造。如〈題落星寺嵐漪軒〉、〈沖岸置酒贈黃 十七〉、〈寄黃幾復〉、〈登快閣〉、〈和仲謀夜中有戚〉、〈和游景叔月報三捷〉諸什, 或單助、或雙呦,皆是拘體名篇。 75誠如若溪漁隱所云 I 於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之,欲其 氣挺然不群 J '於句稱、流暢、和諧之音節外,可以增添突兀、變異、靈巧之美戚。宋吳可 〈藏海詩話》稱山谷七律「別為一體 J '清施補華《幌傭說詩》稱山谷學少陵七律, I 得 其奧峭 J '而山谷亦自鳴得意。「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之」之拘句法,有意破壞詩律的和 諧,可以生發奇峭勁挺、頓挫生姿。?劫救之法,追求在板滯中求變化,因而可以使句法靈 活,筆力轉強,運意自立日,音調新美。"詩美之成效,符合宋代「意新語工」之追求。 《莒溪漁隱叢話》援引諸家,抄錄有胡舜陽《三山老人語錄> 24則,涉及杜甫詩之評論 者8則,顯然以杜甫為典範。"胡仔《叢話〉標榜杜甫為典範,或者來自家學淵源 o 胡仔「莒 溪漁隱曰 J '既標榜杜甫詩為詩學典範'於是再三申說「魯直詩本得法於少陵」。除上述 「換字對句法 J (拘句)外,論述「魯直一掃古今,出胸臆,破棄聲律 J '亦宣稱「老杜自 我作古 J '而魯直效之,則推崇杜甫為終極典範可知。如云: 73 I 前面一句用呦,後面還必須用救。J I 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在適當的位置上 補償一個平聲 o J 王力。《王力丈集» (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1989)

,卷 14 «漢語詩律學» , (近體 詩﹒拘救) , 108-120 。 74 [元]方田還評,李慶甲集評校點 的嬴奎律髓彙評»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卷25

'

1107 。 75 王守國。(山谷詩美學特徵論) ,載於《黃庭堅研究論文集» ,江西省文學藝術研究所(主編) (南 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82-84 。 76 [宋]吳可 《藏海詩話»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 ,

335

0 [清]施補華«~見傭說詩》 《清詩話» ,丁福保(主編) (臺北市.明倫出版社,

1971)

,第 153 則, 991 。 77 黃永武。(作品的詩境﹒從拘救上欣賞) , «中國詩學﹒鑑賞篇» (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2008)

, 210-216 。 76楊良玉, «胡仔《苦溪漁隱叢話》研究» ,附錄一(胡舜防詩論) ,299-304 。

(17)

張高評 「茗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49

張文潛(未)云. I 以聲律作詩,其末流也,而唐至今詩人謹守之。獨魯宜一掃古 今,出胸臆,破棄聲律,作五七言,如金石未作,鐘聲聲和,渾然有律呂外意 o 近來 作詩者,頗有此體,然自吾魯宜始也。」菩溪漁隱曰 I 古詩不拘聲律,自唐至今 詩人皆然,初不待破棄聲律。詩破棄聲律,老杜自有此體,如〈絕句:曼興〉、〈黃 河〉、〈江畔獨步尋花〉、〈嘍~'!'/歌〉、〈春水生> .皆不拘聲律,渾然成章,新 奇可愛,故魯宜效之,作〈病起荊州、l 江亭即事〉、〈請李材吏兄弟〉、〈謝答聞善絕 句〉之類是也。老杜七言如〈題省中院壁〉、〈望嶽〉、〈江雨有懷鄭典設〉、〈晝 夢〉、〈愁強戲為吳體〉、〈十二月一日三首> 0 魯宜七言如〈寄上叔父夷仲〉、 〈次韻李任道晚飲鎖江亭〉、〈兼簡履中南玉〉、〈廖致平送綠茄支〉、〈贈鄭郊〉 之類是也。此聊舉其二三,覽者當自主口之。文潛不細考老杜詩,便謂此體自吾魯宜 始,非也。魯宜詩本得法于杜少陵,其用老杜此體何疑?老杜自我作古,其詩體不 一,在人所喜取而用之,如東坡〈在嶺外遊博羅香積寺〉、〈同正輔遊白水山〉、 〈聞正輔將至以詩迎之> .皆古詩,而終篇對屬精切,語意貫穿,此亦是老杜體,如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入街小1'1 奉贈李八丈判官〉、 〈晚登濃上堂〉之類,概可見矣。 J ( {莒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7· <山谷上>

319-320 )

張采〈讀黃魯宜詩〉曾稱美山谷作詩 I 不踐前人舊行遍,獨驚斯世擅風流 J .頗表 揚其獨到與創發。上述引文,又標榜其「破棄聲律 J .以為有「一掃古今,出胸臆」之創造 力,斷定「自吾魯宜」開創此體始。胡仔「莒溪楠、隱日」辨章學術,考鏡淵流,指出 I 詩 破棄聲律,老杜自有此體 J .因列舉〈江畔獨步尋花〉等五詩,謂「皆不拘聲律,渾然成 章,新奇可愛,故魯直效之 J '因而有〈病起荊州江亭即事〉諸詩之作。又舉老杜七言如 〈題省中院壁〉等 8 首,與魯宜七言詩如〈寄上叔父夷仲〉等 5 首作論證'批評張采未經細 考, I 便謂此體自吾魯直始 J '誠非事實。胡仔考辨精到,論證翔實,作詩破棄聲律,確從 杜甫要州詩開創呦體與吳體發始。杜甫創作律詩,既要嚴守格律,又追求神明變化,入要之 前七律既已爐火純青,於是追求突破創新,而有助體詩:將古詩之句法與氣勢,運化於律 詩中,變化句中平仄之配置,如此則音響拘折,兀罪有奇氣,最便於抒寫胸中抑鬱不平之 氣 o 79杜甫詩如〈白帝最高城〉、〈白帝〉、〈黃草〉、〈畫夢〉、〈暮春〉、〈濫j預〉、 〈秋風二首> '皆是呦體七律,又稱為運古體入律。帥清劉熙載《藝概﹒詩概》稱 I 少陵 79 繆紋。(杜甫里州詩學術研討會開幕詞 綜述杜甫變州詩) , «草堂» (後改名《杜甫研究學 刊» ) , 2 期(

1984)

:

4 。 80運古體入律,又稱古風式的律詩,參見王力, «王力文集» ,卷 14 (古體詩﹒古風式的律詩)

,

(18)

553-•

50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深於古體,運古入律,所以開闡變化,施無不宜。」 8,蝴體七律,揚棄故常,擺脫習熟,音 律經過呦救,於是生發抗墜有節,抑揚有致之音樂美。沉鬱凝重之嵐懷,經由呦體,最便於 聲情合一之體現。至於杜甫所作「吳體」詩,是用吳音、吳歌、吳吟作詩,相對於中州音 吟誦,平仄可能為勘;然以吳越方言吟誦,卻未必即可幼」。且可見, I 吳體」不等於 I~幼 體 J '如杜甫〈愁〉、〈暮歸〉詩,以及陸龜蒙、皮日休所作吳體詩,除少數句式基本入律 外,其餘多不合律詩定式,大抵與古體詩不異。 83蝴體與吳體,都是杜甫「破棄聲律 J '以 求挺然不群之創造。論者稱:杜甫入要後之作,有正有變:一種從心所欲,是表現於格律之 內的騰擲跳躍;另一種從心所欲,則是表現於格律之外的橫放傑出。呦體與吳體,正是「橫 放傑出於聲律之外,然而卻實在是深入於聲律的三眛之中」的新變創作。這種破壞、新變, 葉嘉瑩先生以為把握了「聲律與情意結合的重點,正是深入於聲律之中,又能擺脫於聲律之 外的一種可貴成就。」"其後,黃庭堅作詩追新求奇,宗法杜甫'亦長於蝴體,如〈沖岸置 酒贈黃十七>

:

I 黃流不解沸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 J ; <題落星寺三首〉其一. I 蜂房各 自開戶睛,蟻穴或夢封侯王」之類,故《叢話〉稱此體始於老杜。夷考其實,山谷詩只是善 繼善述。推崇新創發明,標榜自成一家,此胡仔詩學主要特色之一。 苦溪漁隱稱. I 魯直詩本得法于杜少陵 J '此一針見血之論。黃庭堅尊崇杜甫,師法其 詩歌藝術, <與王觀復書〉曾云 I 但熟觀杜于美到要州後古律詩便得,句法簡易而大巧出 焉。」尤其是呦體七律,對黃庭堅最有影響。清施補華《幌傭說詩》所去「得其奧峭 J '宋 吳可〈藏海詩話》所稱七言律詩, I 山谷別為一體 J '皆指蝴體詩而言。拘體律詩,形式上 「不拘聲律,渾然成章,新奇可愛 J '風格上奇帽呦峭,便於抒寫抑鬱不平之慨。黃庭堅仕 途多件,修史肇禍,貶誦蜀中,流寓江漢,播遷專制、|、I ,誦放宜州,胸中抑塞磊落之情懷,最 適合用奇岫兀傲之勘體詩表現。破棄聲律,而又能自出胸臆,此山谷詩難能可貴處。胡仔論 證十分確鑿,於是宣稱. I 魯直詩本得法于杜少陵,其用老杜此體何疑? J 既明師承所自, 又稱揚杜甫首創之功,可謂長於晶詩論藝。胡仔又去: 苦;美漁隱曰: ,.近時學詩者,率宗江西,然殊不知江西本亦學少陵者也。故陳無己 曰Ii'豫章之學博矣,而得法於少陵,故其詩近之。』今少陵之詩,後生少年不復過 目,抑亦失江西之意乎?江西平日語學者為詩旨趣,亦獨宗少陵一人而已。余為是 說,蓋欲學詩者師少陵而友江西,則兩得之矣。 J ( {若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9

'

575 。 制[清]劉熙載,徐中玉、蕭華榮校點«劉熙載論藝六種» (成都市,巴蜀書社,

1990)

, «藝 概» '卷2

'

60 。 82施蟄存。《唐詩百話»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80-281 。 83 管遺瑞。( I 吳體」與「持體 J > ' «杜甫研究學刊» ' 3 期(

1992) :

18-22 。 “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46-55 。

(19)

張高評 〈山谷下>

,

332)

I .苦漢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φ

51

高宗紹興年間,朝野士人最愛元祐,造成黃庭堅詩及江西詩人社群之勃興,於是蔚為 「近時學詩者,率宗江西」之風潮。 85胡仔論詩,持辨章學術,考鏡淵流之法,既稱「江西 本亦學少陵 J '復又引陳師道之說,謂黃庭堅「得法於少陵」。因而建議學詩者「師少陵而 友江西,則兩得之矣 J '有本有源,盈科而後進,堪作學詩之指南。「莒溪漁隱曰」論山谷 詩之宗法杜甫,一則日魯直詩本得法於杜少陵,再則日江西本亦學少陵,三則日山谷蓋取法 於少陵云云,推本究始,以杜甫詩為典範,有助考鏡淵流。陳師道〈答秦觀書〉云 r 豫章 之學博矣,而得法於少陵,其學少陵而不為者也。」張戒〈歲寒堂詩話》亦稱 r 魯直詩自 言學子美,子美之詩得山谷而後發明。」 ss黃庭堅詩學杜宗杜,學而不為,似而不似,因而 能自成一家;江西詩人亦宗杜學黃,氣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此宋代詩學法度與自由之辯 證。南宋初,江西詩法二傳而至呂本中、陳與義、曾幾;南宋乾淳間三傳而至楊萬里、陸 游、范成大;嘉定以後,四傳而至趙蕃、趙游;元初則有方回《瀛奎律髓》提倡「一祖三 宗」之說。 87胡仔所謂「師少陵而友江西 J '早為南宋詩學指引走向與確定格調, r 莒溪漁 隱曰」可謂高瞻遠囑,慧眼獨具。胡仔又云: 〈復齋漫錄》云. r 豫章嘗自贊其真云: Ii'似僧有髮,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 身。』蓋亦取詩僧淡白〈寫真詩〉耳。... J 莒溪漁隱曰. r 山谷以今時人形入詩 句,蓋取法於少陵,少陵詩云Ii'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塾蔓寒藤。』又云: Ii'復 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之類是也。故山谷云Ii'司馬丞相驟登庸,詔用元 老超群公。』又云Ii'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之類是也。... J ( {苔 溪漁隱叢話》後集,卷泣, <山谷下>

,

246)

胡仔討論山谷自贊寫真,以為. r 山谷以今時人形入詩句,蓋取法於少陵J '所詠人物 或存或嫂,此即杜甫〈存殘絕句〉體式。宋洪邁〈容齋隨筆》批評胡仔之引用,r 實失於詳 究 J , 88確有辨疑訂誤,考證之功。綜上所述,苦溪漁膚、一則日老杜自有此體;再則日老杜 自我作古;三則曰魯直詩本得法於少陵;四則日江西本亦學少陵云云,可見胡仔推尊宗法杜 甫之一斑。胡仔〈苦溪漁隱叢話》後集〈序〉稱:r 開元之李、杜'元祐之蘇、黃,皆集詩 85 宋高宗曾言 I 朕最愛元祐。 J (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卷79 )參考沈松勤。《南 宋文人與黨爭)) ,第八章第二節< I 最愛元祐」與「江西詩派」的全盛) ,328-338 。 88 [宋]陳師道«後山居士文集))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卷帥,

9;

[宋]張戒, 《歲寒堂詩話)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 (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

,卷上, 4日。 87 梁昆。《宋詩派別論» (臺北市 東昇出版公司,

1980)

,88-105 。 88 [宋]洪邁«容齋隨筆» ,卷2

' 230-231

0

(20)

52

I 茗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張高評 之大成者 J .於是此書因群賢之晶藻四家,而發揚其旨趣。四家之中,更推尊杜甫、蘇軾, 作為宋代詩學典範。〈莒溪漁隱叢話》總結北末,做發後學,繼往開來,其功足多。宋末元 初,方回編選《瀛奎律髓> .提出杜甫為江西派詩家「初而且 J .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 「三宗」 ;89由此看來,胡仔《莒溪漁隱叢話》標榜杜甫、黃庭堅,已肇先聲。

參、考求用典出處,昌揚蘇、黃詩風,體現宋調之風格

文獻考證之學,世多盛稱清代乾隆嘉慶間之樸學,以為堪作代表。唯張舜徽推本溯源, 以為「清儒講求『小學』的途徑和方法,都是憑借宋代學者在這方面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基礎 上進行研究的。」 90試觀胡仔書「莒溪漁隱曰」文字,多側重詩人用典之來歷,詩歌出處之 考證,從中可窺宋代文獻考據學之一斑。 黃庭堅〈答洪駒父書〉稱 I 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 94 宋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稱 I 魯宜善用事,若正爾填塞故實 J .舉〈猩猩毛筆〉詩為 例,推崇此詩「精妙隱密,不可加矣。」 92黃庭堅既創江西詩派,而江西詩派風行天下, 於是考求出處,講究用典,一時亦蔚為風氣。趟次公為杜甫詩作注,約在紹興 4'""17 年之 間( 1134'""1147年) .時當江西詩派風行之南宋初葉,既受影響,故亦講究「無一字無來 處」。趙次公〈自序〉述孫覺之說,謂「杜于美詩無兩字無來處 J '既注杜詩. I 乃知非特 兩字如此耳,往往一字早在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又云: I 若論其所謂來處,則句 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 o J 93趙次公注解杜詩之時代,大抵與胡仔著〈莒溪梅、 隱叢話〉之時代相當,以彼例此,可知《菩溪漁隱叢話》著述之旨趣。 胡仔《若溪漁隱叢話》前集〈序) .不贊成「分門黨集」詩話;但對於「一詩而二三 其說者 J '則主張「類次為一,間為折衷之 J '可見胡仔著書有以類相從之類書思維。類書 功能多方,提供帝王宰輔之資鑑外,舉子應試,騷人作詩,童蒙教育,多所參閱。唐王勃、 白居易、元積、李商隱、溫庭筠、皮日休等詩人,多自編類書。黃庭堅提倡奪胎換骨、點鐵 89 詹杭倫。《方田的唐宋律詩學» (北京市.中華書局,

2002)

,第六章(方回對江西詩派的總結定 論 I

'

117-143 。 '。張舜{紋,張君和(選編) 0 «張舜{數學術論著選 II ( 武漢市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

,204 。 們[宋]黃庭堅,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 II

'

«正集 II ' 卷 18

'

475 。 92 [宋]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II ( 現為《宋朝事實類苑II

)

,卷 39 (詩歌賦詠 堆燥死屍) 511 。 93趙次公注杜(自序 I I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下為字,三字 而上為語,擬似 1衣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 o 於專用之外, 又有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殊,不以文害」也。又有用事之午且, 有用事之孫。何謂中且?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P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 即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林繼中。《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 II (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卷前,

1

0

(21)

張高評 「若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

53

成金,亦自編〈建章錄》類書,方便提供以故為新之素材。 94 <苦溪漁隱叢話〉前集〈序〉 雖不贊同阮閱〈詩總》之分門摹集,易之以年代人物之先後為次第,然每卷內容自亦類編為 書,非徒炫博逞采而己,蓋便於士人作詩之觀覽參照。 詩話之為書,誠如〈白石道人詩說》所云:初始, [""搞不能詩者作 J '繼之, [""亦為能 詩者作 J '其中或有精組深淺,如入寶山,各取所需而已。胡仔此書,在考求出處,講究使 事用典方面,多呈現「類次為一」之事述方式,足以發揮類書提供參閱的功能。今以題畫,馬 詩為例,可以管窺《叢話》如何「類次為一」 菩 j美漁隱曰[""吾家有二畫馬,乃陸遠所摹伯時舊本。其一則子瞻詩Ii'龍膺豹股 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其一則黃魯宜詩Ii'西河,聽作蒲萄錦,目光夾鏡耳卓 錐。』止哦此二詩,雖不見畫圖,當如支遁語『道人憐其神俊也.!l 0 J ( <苔溪漁隱 叢話》後集,卷26 , <東坡一>

,

194)

李公麟( 1049----1106年)畫馬,為北宋一絕,胡仔家藏乃陸遺摹本。一本題畫詩,蘇 軾〈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幹馬〉中二句;一本題晝詩,為黃庭堅〈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 幹馬因論伯時畫天馬〉中一聯o 95吟哦題畫詩,而謂「雖不見畫圖,當憐其神俊J '是東坡 〈韓幹馬十四匹〉所謂「畫馬真是,馬」、「作詩如見畫J '蔡條《西清詩話》所謂「丹青吟 詠'妙處相資J '詩情畫意可以相得益彰如此,題畫三昧羊毛何?觀此,思過半矣,胡仔固知 之。又云: 〈復齋漫錄》云:

[""

<明皇雜錄〉言: Ii'上所乘馬,有玉花喝、照夜白。』又〈異人 錄〉言Ii'玉花聰者,以其面白,故又謂之玉面花,尾處。』故杜子美〈丹青引〉云: 『先帝天馬玉花馳,畫工如山貌不同。.!l <觀曹將軍畫馬圖歌〉云: Ii'曾貌先帝照夜 白,龍池十日飛霹靂。.!l J 菩溪漁隱曰: [""李伯時亦嘗畫〈照夜白圖> '蔡天后主題詩 云: Ii'天上房星不下來,連山再栗飽鴦驗。龍姿逸駕飛騰盡,賴爾毫端力挽回。』略 似坡云。 J ( <苔溪漁隱叢話》後集,卷26 , <東坡一>

,

194)

〈明皇雜錄〉載御馬有玉花聽、照夜白, <復齋漫錄》守I <異人錄》、〈丹青引〉證成 玉花騁;守|杜甫〈觀曹將軍畫馬圖歌〉證成照夜白。胡仔說伯時畫、蔡天歐詩補足之。備列 出處,近似經傳注疏,猶唐李善之注〈昭明文選}.頗有助於典故出處之理解。〈叢話》之 94唐光榮。《唐代類書與文學» (成都市 巴蜀書社,

2008)

,1-14 。 95北京大學古文獻所(主編) 0 «全宋詩» (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 ' 1995)

,卷8 日,蘇軾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幹烏) ,

9392

;黃庭堅(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幹馬因諭伯時畫天馬) ,

11364

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若為磚牆,則該層柱所負擔之牆壁重量為上一層樓之牆壁之重量如上圖

It is the author’s hope that the Zuting shiyuan may be effectively used as a supplement for understanding Chan texts, and its contributions be fully valued.. Furthermore, the

熱烈、生機勃勃等強烈感受。此詩當然不是寫歸隱,而是描寫女子出嫁時 的喜慶場景,但是,因為詩中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二句,陶公在此

2

下片主要寫人詠懷,從上片「一時多少豪傑」句引出風流人物——周瑜。

As a collected poetry of Chan masters, Chanzong Zaduhai has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n its classification categories based on topics of poems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 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 勝剛。」.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