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哲郎. 徐泓 教授. 從藩部到特區: 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研究生:許富翔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六月.

(2)

(3) 本文撰寫期間獲得行政院蒙藏委員會 「獎助大學研究生撰寫蒙藏研究論文」 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廖風德先生 政 治 大 立 學術研究培育獎」之獎助,特此致謝。.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從藩部到特區: 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許富翔. 摘要         清朝建立後蒙古進入中國版圖,清朝透過理藩院管理的盟旗制度以及各地駐 防之將軍、都統、大臣的八旗制度來治理當地。清朝統一中國後,中央的力量深 入全國各地,向地方擴張權力;而當地隨著漢民族的不斷移入加上清廷的放墾, 當地蒙人逐漸從游牧業轉向農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屬於內地行省制的府州縣廳 制度被清廷逐漸移入屬於藩部的漠南蒙古社會中。同時清廷也將權力一元化,把 當地的軍事、司法、外交等重要政務轉移到派駐當地的將軍、大臣、都統手中, 並向皇帝負責,這樣的過程稱為藩部政治的「一體化」 。而內蒙古地區的一體化 與清末新政的推行,成為後來民國時期熱河、察哈爾、綏遠等地設立特別區的基 礎。因此,研究清朝至民國初年的邊疆政策演變與政區的變化等問題都離不開清 代藩部政治的「一體化」研究。本文以清至民國初年的熱河地區為研究對象,對 於清代藩部政治的「一體化」演變提供一個歷史案例。 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以盟旗制度為出發點,釐清盟旗制度設立的背景、推 廣的過程,以及它在清朝治理蒙古諸部中所發揮的功能。接著對熱河地區的各個 盟旗介紹其沿革、地理位置、各蒙旗之職官與人口概況,並論述熱河地區之盟旗 與清朝的特殊關係。第二章則介紹清朝在熱河設立之八旗職官,透過探討熱河總 管衙門與熱河八旗駐防來檢視清朝在熱河建立的內務府與八旗駐防體系,並釐清 這兩種職官各自的職掌,以及他們在面對共同事務時彼此的權責如何劃分。第三 章則論述清初至乾隆時期漢人移入的過程,說明此過程與當地推展府州縣廳制度 的關係,並兼論行政體系與稅收體系的建立。第四章則論述嘉慶十五年(1810) 至光緒新政在熱河建立軍府制度的演變,以及清廷如何將原先用於漢人社會的保 甲制一併推廣至蒙古人與旗人社會中。第五章則探討清末熱河設省之爭、熱河新 政的推行內容,以及民國三年(1914)熱河如何改制為特別區的經過。由此觀察民 國初年熱河地區在當時的邊疆危機之下,熱河如何從藩部轉變為「準行省」般的 「熱河特別區」,並達到初步「一體化」的變遷。.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熱河、省制、盟旗、八旗、地方財政、在地化、內地化、一體化      .

(5) From A Dependency to A Special Region: A Study on Interiorzation of Rehe, 1723-1914 Hsu Fu-Hsiang. Abstract The Qing dynasty incorporated Mongolia into China and applied the League- Banner system administrated by the “Court of Colonial Affairs”(Lifan Yuan, 理藩院)to govern Mongols. As Han Chinese settlers began to enter Mongolia, they brought agriculture into Mongolia, and that gradually became as important as nomadism. With Han Chinese settlement expanded, the Chinese-style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lso entered Mongolia. The military, judicatory, and diplomatic power of Mongolia were also transferred into the hands of the General appointed by the emperor. This process is called the interiorization of the Qing dependencies. Since the New Policies were initiated by the Qing cour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interiorization of the Qing dependencies left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three special regions in Inner Mongolia, Rehe, Chakhar, and Suiyuan.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how at Qing dependency transformed into a special region under Republica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Rehe as typical example.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1st chapter provides study th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background of the League-Banner System of Qing Mongolia; the 2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Qing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Rehe, such as the “Office of Banner Vice-Commander,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and Eight-Banners garrisons”; the 3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Han Chinese migration into the Inner Mongolia and the Chinese-style prefecture-county system 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 The 4th chapter examines the establishment of military rule in Rehe from 1810 to 1910a; the 5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disputes over the founding of Rehe province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Rehe Special Region in 1913. This dissertation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he in the process from a dependency of Qing Dynasty to a semi-provincial special reg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 engchi. i n U. v. Key words: Key words: Rehe, Province, League- Banner system, Eight Banners, Local Finance, Localization, Interiorization, Integration..

(6) 目. 次. 緒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方法……………………………………………………………………4 三、研究目的……………………………………………………………………7 三、研究回顧……………………………………………………………………8 四、史料說明…………………………………………………………………22 五、章節架構…………………………………………………………………27. 第一章. 劃旗定界:清初熱河的行政區劃.………………………….29. 前言……………………………………………………………………..………29 第一節 盟旗制度的產生……………………………………………………..29 第二節 盟旗制度的發展及其功能…………………………………………..36 第三節 清代熱河地區盟旗之分布與沿革………………………………….51 小結…………..……………………………………………………………...….67. 立. ‧ 國. 學. 第二章. 政 治 大. 設宮衛、置駐防:清朝在熱河設立之八旗職官.……..…….69. ‧. al. v i n Ch 行政一體化:漢人的移入與府州縣廳制的推行...............113 engchi U n. 第三章. er. io. sit. y. Nat. 前言……………………………………………………………….............69 第一節 熱河總管衙門的設立…………………………………………….…69 第二節 熱河駐防八旗的設立……………………………………………….83 第三節 熱河總管與熱河副都統在行政上的權責劃分…………………….97 小結……………………………………………………………...……………110. 前言……………………………………………………………………………113 第一節 清初至乾隆十三年的漢人的移入與移民政策……………………113 第二節 雍正元年至乾隆十三年廳、州、道的設立………………………118 第三節 乾隆十三年至乾隆六十年漢人的移入……………………………134 第四節 乾隆十三年至乾隆六十年府、州、縣的建立……………………142 小結…………………………………………………………………………155. 第四章. 治理一體化:嘉慶至光緒新政前軍府制度的發展…........157. 前言……………………………………………………………………………157 第一節 嘉慶時期熱河軍府制度的建立…………………………………157 第二節 道光時期熱河軍府制度的完備…………………………………169 第三節 嘉慶至光緒新政前熱河的禁墾政策與社會控制的強化………179.

(7)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II. 第四節 軍府制度下的漢人移墾…………………………………………186 小結…………………………………………………………………………193. 第五章. 政區一體化:熱河新政的推行與熱河特別區的建立….…195. 前言……………………………………………………………………………195 第一節 晚清的蒙疆危機與設省之議…………………………….........195 第二節 新政在熱河…………..…………………………………………207 第三節 熱河特別區的建立………………………………………………225 小結…………………………………………………………………………237. 結論………………….……………………………………...…….239 清朝對熱河移民的治理態度……….………………………………………...239 熱河駐防八旗的特殊性………………………..………………………..……240 府州縣廳制對盟旗制度的衝擊…...……………………………………….…240 熱河地方財政與熱河設省的關係……………………………………….…...241 「因俗而治」與「一體化」的關係…………………………………..…..…242 熱河達成「政區一體化」的內因與外因……………………………………243 熱河「一體化」過程在清代邊疆史中的重要性………………………...….244.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清代歷任熱河總管表……….…………………………….247. 附表二. 清代歷任熱河都統表……….…………………………….253. 附表三. 民初時期熱河特別區歷任職官表(1912-1917)………...259. ‧. 附表一. v i n Ch 熱河蒙古各旗札薩克和王公世襲表………………….…263 engchi U n. 附表四. er. io. sit. y. Nat. al. 徵引書目……….………………………………………………...….273 附圖一. 光緒三十一年(1905)《大清帝國全圖》直隸省部分. 附圖二. 民國四年(1915)《大中華京省道縣詳圖》中的熱河特別區. 附圖三. 民國四年(1915)《大中華京省道縣詳圖》中的外蒙古與熱 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特別區.

(8) 目次. III. 圖次 明代後期內蒙古諸部分佈圖………….………………………………..33 乾隆十三年鑄造之「昭烏達盟盟長印」.….............…………………40 清代東部內蒙古盟旗行政組織圖…………………...…………………43 旗內官員升遷程度表……………………………..…………………….45 嘉慶二十五年清代蒙古盟旗分佈圖…………………………………....50 光緒三十三年敖漢旗游牧圖…………………………...……………….62 清代熱河盟旗設旗時間與分佈圖……………………..………………..64 清嘉慶十六年熱河各旗分佈………...............………………………….65 清帝北巡路線與行宮分佈圖………………………....…………………73 熱河行宮的倉房…………………………………………………………80 熱河駐防八旗分佈圖…………………………………………………....90 光緒年間的熱河都統衙門………………………………………………91 乾隆四十五年後京師-密雲-熱河八旗扈從任務分段圖………….…..100 塔子溝輿圖……………………………………………………………..121 乾隆六年設立熱河兵備道的敕諭…………………….....…………….132 乾隆十三年熱河行政區劃圖………………………...………………...133 天海謙三郎抄寫乾隆十三至十四年間熱河漢人戶口調查………..…136 乾隆四十三年熱河行政區劃圖…………………...………………...…154 熱河軍府行政架構圖…………………………………………………..167 清代的王命旗牌………………..……………………………....………169 金丹道事件經過略圖……………………………………………….….198 宣統二年熱河行政區劃圖…………………...………………………...211 熊希齡像………………………………………………………………..228 熱河特別區行政架構圖………………………………………………..236 20 世紀 70 年代熱河都統署舊址…………………………………….23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n. al. er. io. 1-1-1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2-1-1 2-1-2 2-2-1 2-2-2 2-3-1 3-2-1 3-2-2 3-2-3 3-3-1 3-4-1 4-1-1 4-2-1 5-1-1 5-2-1 5-3-1 5-3-2 5-3-3. Nat.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Ch. engchi. i n U. v.

(9)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IV. 表次 乾隆時期理藩院的內部機構與職掌……………………………………37 錫埒圖庫倫喇嘛旗各級職官、職掌與俸祿……………………………55 熱河地區之盟、部、旗劃分與各旗蘇木數量表…………....…..……..66 乾隆至道光時期熱河總管轄下職官變化………………………………71 嘉慶至宣統時期熱河莊頭納糧與雜糧折銀變化………………………77 乾隆五十八年至光緒二十六年口外行宮維修經費……………………82 乾隆時期熱河駐防營制一覽表…………………………………………87 清代熱河地區驛站路線…………………………………………………94 乾隆時期熱河副都統衙門供用銀兩清冊………………………………96 乾隆時期八旗扈從任務變化一覽表……………………………………99 乾隆四十三年大學士阿桂核議熱河八旗接駕用銀增減項目………..102 熱河藏傳佛寺各寺廟喇嘛月餉米石…………………………………..107 乾隆時期熱河七廳當商繳交生息銀兩數……………………………..109 雍正至乾隆初年熱河地區所設之政區廳與職官……………………..124 烏丹城漢人移民之原籍與入墾年代…………………………………..139 乾隆十三年喀喇沁中旗境內漢民之戶口數及佃種地等數目清冊…..140 熱河廳之五行稅則……………………………………………………..143 八溝擬增稅則…………………………………………..………………144 八溝五行稅則…………..………………………………………………144 乾隆時期熱河、四旗、喀拉河屯等三廳徵稅狀況…………………..146 乾隆年間熱河兵備道庫之四柱清冊……………………………..……148 乾隆十七年喀喇沁中旗鄉約郝得復之保甲…………………………..150 乾隆四十三年熱河改制後之道府州縣與職官配置…………………..153 熱河都統衙門每年所需經費來源……………………………………..164 熱河軍府轄下八旗官兵俸餉………………………………………......165 熱河都統衙門各部門官員配置表……………………………………..168 嘉慶時期以後熱河兵備道庫的四柱清冊……………………………..171 道光十年至光緒二十三年熱河兵備道庫正襍錢糧變化……………..174 道光十八年熱河藏傳佛寺裁去喇嘛名額……………………………..177 嘉慶十八年喀喇沁等四旗境內漢人租種地畝數……………………..187 乾隆至道光時期熱河地區漢人人口變化……………………………..187 光緒二十九年錫良整理各州縣之公費攤捐與津貼銀………………..212 開放圍場章程事宜……………………………………………………..215 〈熱河現行官廳組織暫行章程〉……………………………..………2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n. al. er. io. 1-2-1 1-3-1 1-3-2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3-4 3-2-1 3-3-1 3-3-2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4-1-1 4-1-2 4-1-3 4-2-1 4-2-2 4-2-3 4-4-1 4-4-2 5-2-1 5-2-2 5-3-1. Nat.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Ch. engchi. i n U. v.

(10) 緒論 一、研究動機 清朝建立後,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相繼進入中國版圖,清廷針對這 些地區採取「因俗而治」的方式加以治理。其中,清朝對蒙古地區由理藩院管理 的札薩克盟旗制度與各地駐防之將軍、都統、大臣的八旗制度,透過這兩種制度 以治理蒙古。雖然從關外時期開始,滿洲與蒙古透過聯姻、冊封、歸附等途徑爭 取它們政治上的支持而形成同盟關係,並給予一定的政治權利。同時清朝對蒙古 地區實施封禁政策,限制內地民眾進入並禁止他們開墾牧場。不過,隨著滿洲統 治者統一中國後,清朝皇帝的政治力量達到顛峰,中央的力量深入全國各地,向 地方擴張權力;而蒙古地區隨著漢民族的不斷移入,清廷的放墾,當地蒙人逐漸 從游牧業轉向農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屬於內地行省制的府州縣廳制度被清廷逐 漸移入屬於藩部的蒙古社會中。 然而蒙古地區幅員遼闊,各地開發狀況也不盡相同,內地漢人移民的方向基 本上由長城沿線經由內蒙向外蒙發展,故內蒙的開墾比外蒙迅速;而內蒙地區的 開墾,東部開墾速度又比西部快,也使蒙古各地「一體化」程度不一。這其中又 以鄰近直隸口外的熱河地區為最快。由於熱河居中國東北部,位於國都(北京)東 北,東西約九百餘里,南北約一千二百餘里。南接直隸京兆,東以長柵接奉天, 北以索岳爾濟山界黑龍江;又以興安嶺接外蒙古,西北及西接察哈爾及直隸口東 北各屬,山勢複環,地形險要,控制內蒙,屏蔽京師,實東北之重鎮也。1熱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鄰近直隸,早在明代後期,當地就已經有零星的農業開發,分散在灤河、西拉木 倫河等流域。當時的察哈爾大汗擄掠漢人數以萬計,並將擄去之人「散處於板城 (村莊)而恩養之,給之婦使生子女,給之牛馬田土,使孽息耕種」 ; 「而饑寒困苦 之民,又聞先被擄者之有妻子牲畜田土也。……遂因虜入而願隨之去者比比也」 。 2 除了察哈爾大汗利誘之外,生活在長城邊界的人們也云: 「漢掠在虜者,率安土 忘歸,其能者反為胡攻漢,問之,則謂漢賦法繁重,人無寧處,而胡俗自便」 。3 故當時的蒙古大汗越過長城擄掠大量漢人而歸,不僅未將他們殺害,反而利用恩 養政策,並讓他們與蒙古女子通婚,藉助他們的力量開發當地,還吸引了更多漢 人投效;而明朝賦稅繁重,促使更多漢人願意逃離家鄉進入蒙古,使當時的熱河 地區有了初步的農業發展。 皇太極擊敗林丹汗征服察哈爾部後,熱河地區完全進入清朝的控制。該地區 在清初分屬於內蒙古藩部的卓索圖盟與昭烏達盟,是分賞給蒙古各札薩克做為游 1. 2. 3. Ch. engchi. i n U. v. 王文江、宣本榮編,《熱河地方志》(收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續編》,第 1 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據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稿本影印),頁 314。 [明]侯先春, 〈安邊二十四議奏〉 ,見[明]陳子龍等輯, 《皇明經世文編》(收於《續修四庫 全書》,第 1661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崇禎平露堂刻本影印,1995),卷 428,頁 539-540。 [明]王維楨, 〈贈黃僉事兵備遼東序〉 ,見[明]陳子龍等輯, 《皇明經世文編》(收於《續修 四庫全書》,第 1659 冊),卷 262,頁 44。.

(11) 2.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牧之地,以資其屬下蒙古人之生計。但到了康熙八年(1669),為了舒緩直隸地區 因圈地所造成的官民衝突,康熙皇帝下令禁止圈地,並諭「將本年見圈之地悉還 民間,旗人無地者擇邊外空地撥給」。4康熙九年(1670)決定將古北口等口外空閒 之地、分撥八旗。以古北口外地,撥與鑲黃旗、正黃旗;羅文峪外地,撥與正白 旗;冷口外地,撥與鑲白旗、正藍旗;張家口外地,撥與鑲紅旗、鑲藍旗。5因 此一部份的八旗宗室、官兵進入熱河圈地開發。而內務府也在古北口、喜峰口外 設立皇莊 138 處,連同木蘭圍場與當地的行宮(包括避暑山莊)均由熱河總管管 理。6並於雍正元年(1703)設立熱河駐防,駐防熱河、喀拉河屯與樺榆溝等處。 但隨著清朝皇帝至熱河巡幸以及行圍活動,創造大量商機;加上山東、山西、 直隸等省的農民因為土地兼併,或逃避災荒等原因,吸引了大量內地人口到當地 發展。康熙皇帝就提及「今巡行邊外,見各處皆有山東人,或行商、或力田,至 數十萬人之多」;7「今河南、山東、直隸之民,往邊外開墾者多」,可見康熙後 期已經有大量內地漢人移民進入熱河。 8 而康熙皇帝也鼓勵內地民眾向口外移 民,他曾作詩提到: 「沿邊曠地多,棄置良非策,年來設屯聚,教以分阡陌」 。9同 時他還促進當地農業開發,在他的提倡下,熱河當地「百穀齊成,與内地相似, 不過遲十數日而已」。10特別是承德因為巡幸活動的關係,為當時著名的口外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會。朝鮮人朴趾源在乾隆年間描述承德當地的發展是「沿道茶房酒肆,車馬鬧 熱」;11「左右市廛,連亘十里,塞北一大都會也」,12且熱河酒樓繁華,不減皇 京。13除了承德以外,附近各地也有類似狀況,如鄰近承德的八溝與塔子溝「皆 係諸蒙古牧場,原不應聽他處民人開墾。乃貧戶絡繹奔赴,墾地居住,至二三十 萬之多」 。14如平泉州,位於承德以東 180 里,為著名米市, 「上通錦州,下通喜 峰口,街長六十里,瓦屋麟次,商賈輻軸,人煙稠密」。建昌縣舊名塔子溝,在 乾隆年間「街市修整,頗稱華富」,是卓索圖盟的糧食、皮毛的集散地。赤峰原 名烏蘭哈達, 「廛市寬廣,人民繁富」 。15可見這些地方最遲在清中期就已經形成 市集,吸引大量人口移民至此。 由於治理上的需要就必須有相應的行政區劃加以治理,並管理當地的漢人移 民與旗人、蒙古人,所以設立理事同知、通判,後來它們的轄區大多成為行政區. n. er. io. sit. y. Nat. al. 4. Ch. engchi. i n U. v. 《清朝通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卷 2, 〈食貨‧田制‧官莊〉 ,頁 2030。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第 4 冊,卷 32,頁 432,康熙九年二 月上癸未條。 6 [清]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卷 8,〈內務府定制〉,頁 225。 7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第 6 冊,卷 230,頁 303,康熙四十六年七月戊寅條。 8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第 6 冊,卷 240,頁 393,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庚寅條。 9 玄燁, 〈口外囤耕植聚落漸成〉 ,收於[清]和珅、梁國治等奉敕撰, 《欽定熱河志》(收於《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 496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卷 92, 〈物產一〉 ,頁 437。 10 玄燁,〈刈麥記〉,收於[清]和珅、梁國治等奉敕撰,《欽定熱河志》,卷 92, 〈物產一〉 ,頁 433。 11 [朝鮮]朴趾源, 《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卷 2, 〈太學留館錄〉 ,頁 135。 12 [朝鮮]朴趾源, 《熱河日記》 ,卷 2,〈漠北行程錄〉,頁 125。 13 [朝鮮]朴趾源, 《熱河日記》 ,卷 4,〈避暑錄〉,頁 262。 14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第 12 冊,卷 304,頁 973,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上已未條。 15 [清]李調元, 《出口程記》(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 4、5、11。 5.

(12) 3. 緒論. 劃,即「理事廳」 。這些廳對漢民的管理方式與內地府州縣的管理方式較為接近, 清廷同時將內地的保甲制度引進,後來乾隆中期熱河地區許多的廳都改為府、 州、縣。但府、州、縣仍與原有的盟旗制度並存,採取二元管理模式。嘉慶十五 年(1880),清廷將熱河副都統升格為都統,成為熱河當地最高行政長官。最後清 末新政時期蒙地放墾、移民實邊,更加快了州縣的設置以及熱河當地朝向州縣化 的過程,也成為民國時期熱河建省奠定了基礎。以上是熱河當地行政區劃一體化 的過程,學界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不過,關於熱河總管在當地扮演什麼樣的角 色?「廳」設立時行政組織為何?轉變為州縣後行政組織產生什麼變化?而當地 與內地的州縣制度是否完全相同?州縣設立後治理當地成效為何?嘉慶十五年 (1880)熱河都統改制成為當地最高行政長官後,他與熱河總管之間的行政與權力 關係為何?改制後熱河當地行政成效是否達到統治者的預期?關於這些問題學 界並沒有相關的討論。 隨著漢人移民的移入,當地的稅收制度與地方財政的建立也是觀察「一體化」 過程中的重要面向。特別是「熱河為古邊陬,財用之式無聞」,16在過去完全沒 有財政基礎以及原有的盟旗沒有向國家繳稅義務的情況下,隨著府、州、縣逐漸 設立,清廷如何為當地建立財政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稅入方面,當地的地 丁銀有旗地、民地與香火民地之分,而熱河當地的旗地稅收過去向由熱河總管負 責,民地的稅收則屬於熱河兵備道庫。但熱河當地各時期歲入與歲出項目與收支 狀況為何?是否不需依賴他省「協餉」幫助?歲入方面,哪些項目屬於州縣官處 理,徵稅方式是否與內地相同?稅出方面,如當地的行政辦公經費支出與駐防八 旗的俸餉支出為何? 道光中期以後清朝國勢積弱不振,咸豐十年(1860)經歷第二次英法聯軍結束 後蒙古地區的發展有了改變。首先是帝國主義的資本進入,其次是當地民族矛盾 與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蒙古王公的政治勢力減弱與漢民族不斷的移入,使清政府 的統治方針不得不有所改變。光緒二十六年(1901)十二月清政府頒布上諭推行新 政,至宣統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爆發為止,這個時期蒙古地區的新政,大體 而言是:在政治上是籌蒙改制並調整治蒙機構,經濟上是發展各種實力與移民實 邊,軍事上是加強邊防戍守與籌練新式軍隊,文化上是興辦教育,發行報紙與廣 建圖書館。17但是熱河推行新政的情況到現在並沒有整理出清楚的脈絡。在政治 上,當時所新設的州縣,是依照什麼樣的原因設立?官員如何調補?木蘭圍場放 墾後如何管理?其治理權為何從直隸總督歸入熱河都統?在經濟上,熱河金銀礦 產豐富,但大半皆採用土法採取。「自咸豐初年,即議開鑛,當時利源乍啟,人 多未諳,辦者尚少。近年以來,風氣大開,恐後爭先,趨之若鶩,人間民、蒙, 股集華、洋,群存壟斷之心,漸起爭奪之勢」。18因此清廷如何管理熱河礦務,.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6 17. 18. Ch. engchi. i n U. v. [清]和珅、梁國治等奉敕撰, 《欽定熱河志》,卷 91,〈食貨〉,頁 429。 趙雲田,《清末新政研究──20 世紀初的中國邊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4),頁 140。 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編,《錫良遺稿‧奏稿》(北京:中華書局,1959),上冊,卷 4,頁 283,編號 280,〈酌擬熱河礦務章程摺〉,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初六日。.

(13) 4.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增加財源,是觀察熱河新政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另外清廷在蒙地採取移民實 邊,熱河的招佃放墾也是重要環節,這其中又以木蘭圍場最為重要。雖然清朝自 道光皇帝以後未再舉行木蘭秋獮,這反映出圍場狩獵牲畜已經衰竭,但圍場豐富 的資源仍吸引不少漢人移民或蒙古人盜採、盜獵。新政時期木蘭圍場設局招墾, 反映出嘉、道以來人口增加農耕土地資源緊缺的情形下,國家不得不對土地資源 重新調整。19不過,熱河當地如何設局招墾?荒價銀如何開徵?放墾地村鎮如何 規劃管理?而當地放墾與後來新設州縣呈現什麼樣的關係?軍事上,「熱河地方 遼闊,民情獷悍,盜賊繁多,平時全賴兵力彈壓」,故籌練新式軍隊也是熱河新 政重要的一環。20但當時如何編練新軍?在當地財政不充裕的情況下,如何籌募 經費?舊有駐防八旗如何適應調整?文化上,熱河地區的蒙人過著半農半牧的生 活方式,並強調「蒙語騎射」,加上清廷對蒙古的封禁政策,造成它們特定的語 言、文化。但隨著漢人移民的移入不斷引發的蒙漢衝突,以及清末日、俄兩國勢 力進入的情況下,當地盟旗的民族教育如何現代化?最後並評價新政對熱河邁向 現代化發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民國肇建後蒙古的政治社會產生重大變化,加上哲布尊丹巴宣布外蒙獨立, 內憂外患頻仍。當時袁世凱政府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加強控制內蒙地區,於民國 三年(1914)將熱河、察哈爾、綏遠地區改設為特別行政區,委派都統管理。但辛 亥革命爆發後熱河當地的蒙古王公面臨什麼樣的抉擇?將熱河改設為特別區的 原因是什麼?為何不直接改設為行省?而熱河都統與內地都督在權力上有何不 同?表面上熱河特別區的設立象徵自清雍正元年(1723)開始熱河地區達成一體 化初步完成的里程碑,這對當時的內蒙古地區產生什麼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進 一步探討。 在蒙古地區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熱河地區極具代表性,但過去學界對於熱 河從藩部到特別區演進的過程多切割為清雍正、乾隆熱河設廳,清末新政增設州 縣,民國時期設立特別區等三個時段,並沒有通盤、系統化的探討。另外,研究 一體化過程不應只觀察行政區劃的演變,當地的軍事、稅收制度與教育制度如何 建立並與內地行省趨向一致也是相當要的問題,這也是過去研究較為不足的部 分。研究熱河一體化過程不僅可以瞭解熱河從藩部轉變為特別區的脈絡,當地多 民族交錯下的地域社會如何發展,同時也對清末至民初中國的行政區劃變遷以及 現今內蒙古經濟「南糧北牧」的經濟格局提供進一步的論述,本論文就是要解決 這個問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二、研究方法 本文既然探討清至民初熱河「一體化」的過程,就必須先對「一體化」做清 楚的定義。但是,與「一體化」類似的名詞有「殖民地化」與「內地化」,故本. 19 20. 趙珍, 《資源、環境與國家權力──清代圍場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頁 296。 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編, 《錫良遺稿‧奏稿》 ,上冊,卷 4,頁 307,編號 297, 〈熱 河道庫錢放練勇餉項懇恩作正開銷摺〉,光緒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14) 5. 緒論. 文先討論「殖民地化」與「內地化」的意涵,再論述本文為何使用「一體化」的 原因。 首先是「殖民地化」(colonization),這個詞彙由日本學者貴志俊彥所提出, 他在討論民國初年袁世凱政權對內蒙古地區統治體系,包含蒙藏院的成立與熱 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特別區設立經過。他在文中指出清末漢人移墾內蒙古產生 的經濟、政治影響是一種「殖民地化」。21但個人認為「殖民地化」一詞並不能 準確涵蓋這樣的過程,在《漢語大辭典》中,所謂的「殖民」是指「強國向所征 服的地區移民」,或是「資本主義國家把經濟政治勢力擴張到不發達的國家或地 區,掠奪和奴役當地的人民」。但是清代的蒙古顯然不符合「殖民」的條件,這 可以由下列幾點來證明:一、清朝中央加強對蒙古地區政治影響力的同時,蒙人 在政治上仍有一定的獨立性,當地原有的盟旗制度並沒有消失,也因為如此才導 致後來民國初年外蒙古獨立事件的產生。二、清朝對於蒙古採取「封禁」政策, 必須投入大量經費給予蒙古王公來維持蒙旗財政,可見清廷官方並沒有從蒙古獲 得太多的經濟利益,反而是一種負擔。三、清前期漢人移民至蒙古的過程並不是 「計畫性」的移民,而是因為長城內直省因耕地有限造成人口壓力過大所採取的 「借地養民」政策;若清朝採取殖民政策的話,那麼乾隆、嘉慶、道光諸帝所制 訂一系列的禁墾政策豈不是自相矛盾?四、即使是清末時期,清朝積極開發內蒙 古,但當時的蒙古新政基本上並沒有通盤、系統性的規劃,而且成效相當有限。 雖說殖民不必然一定會取得利益,但根據上述幾點來看,清朝在蒙古的統治並非 如貴志俊彥所說的「殖民地化」。 其次是「內地化」(interiorization),這個詞彙主要是李國祁於 1978 年所提出, 他以清代臺灣社會的內地化過程為例提出這項主張。他認為由臺灣社會的轉型可 以看出中國邊疆地區在近代發展是與內地行省是有所不同的,正當內地各省因為 外力衝擊下產生社會變遷,逐漸接受一體化與及近代化的同時,邊疆地區卻日益 內地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向心力極強,故終於形成與中國本部各省完全相同的 社會型態與文化,使中華文化在西方衝擊下,呈現收縮與擴張、改變與堅定兩種 表徵。他指出臺灣產生內地化轉型有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自然因素為:一、臺 灣的移民族群由原本強烈性的地域性結合逐漸轉變為血緣性,於十九世紀五、六 十年代建立宗族體系。二、移民社會中宗教上的神祇從原鄉供奉的主神到逐漸融 合漸趨統一。三、北部經濟繁榮造成人口流向北部,不僅改變原有移墾時期的粗 獷風氣,也促成臺灣當地移墾社會轉型與居民的融合。人為因素為:一、臺灣進 入清朝版圖之後推行傳統文教制度,儒家經典與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因為科 舉考試而深入各個社會階層,與內地直省文化接軌。二、因為科舉的關係與先賢 對文教事務的提倡,至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後,臺灣的士紳階級已經取代過去豪 強之士的領導地位,已與內地社會完全相同。三、清朝執行「開山撫番」,番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1. Ch. engchi. i n U. v. [日]貴志俊彥,〈袁世凱政権の內モンゴル地域支配体制の形成──「蒙藏院」の成立と內 モンゴル三特別区の設置──〉,《史學研究》185(廣島,1989),頁 23。中譯文見[日]貴志 俊彥,〈內蒙古地區袁世凱政權統治體制的形成──蒙藏院的成立和內蒙古三個特別行政區的 設治〉 ,《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第 21 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 121。.

(15) 6.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的歸化並接受中國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最後李國祁認為臺灣社會的內 地化於甲午戰爭前已經完成,而臺灣社會的近代化是以內地化為內涵,也可以說 是內地化與近代化合而為一。而當時的新疆與東三省亦有同樣情況,只不過臺灣 發生較早而已。22 李國祁的「內地化」論點提出不久之後即遭受挑戰,1980 年陳其南同樣以 臺灣社會為例提出「土著化」(indigenization)的主張。他認為從康熙二十二年(1683) 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朝治理臺灣期間,臺灣的漢人移民社會逐漸從一個邊疆 的環境中掙脫出來,成為人口眾多、安全富庶的土著社會。整個清代可以說是來 臺漢人由移民社會(immigrant society)走向「土著化」變成土著社會(native society) 的過程。他所持的理由有二:一、臺灣的移民社會原有的祖籍意識,經過時間的 累積逐漸土著化,拋棄原來的祖籍分類意識而逐漸變成以現居聚落組織為其主要 的生活單位,同時也培養出新社會群體意識。二、寺廟神的信仰雖然可以作為判 別不同祖籍移民之依據,而且可能成為不同祖籍移民之團結象徵;但在信仰的意 識型態上,它是超越祖籍人群之分別。寺廟神唯有附著在不同祖籍移民的分類意 義,才構成一種排外的認同標幟。否則,其信仰圈的擴大通常可以毫無困難地跨 越不同祖籍的人群。而清代臺灣的漢人社會,其新的地緣團體建立是以寺廟神信 仰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村落或是超村落之社會組織。最後他認為當臺灣的漢人 社會逐漸土著化以後,社會群體的分類原則也開始跟著轉變,逐漸以本地的神明 信仰和新興的各種宗族組織為認同對象,特別是從受祖籍分配型態影響的移植型 宗族轉變為源於來臺開基祖在本地所形成的新宗族。漢人社會越是歷史悠久而社 會穩定,越傾向於本地的地緣和宗族關係為社會群體的構成法則;越是不穩定的 移民社會或邊疆社會,越傾向以祖籍地緣或移植性的宗族做為人群認同標準。2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由此可見「內地化」一詞雖然反映出清代邊疆社會與內地直省社會逐漸相同 的現象,但不可否認的是邊疆社會在「內地化」的同時,也會因地制宜出現「土 著化」或「在地化」(localization)的現象,故使用「內地化」一詞並不合適。有 鑑於此,本文採用「一體化」一詞作為本文的研究方法。 關於「一體化」(integration)的定義,目前學界已有部分解釋。張永江認為清 朝除了在蒙古地區設立與行省相同的行政區劃制度外,也對當地社會進行一定程 度的改造,方便自己的統治;社會制度方面,在當地建立戶籍、編審比丁、倉儲 與賑濟、旌表獎敘、印票與路引等制度;政治制度方面,盟旗定界、王宮貴族、 職官、刑法、基層社會制度的建立。經濟制度方面,賦稅制度(包括田賦、雜賦、 稅收)的建立。軍事制度方面,駐紮八旗與綠營。同時清廷也將權力一元化,把 當地的軍事、司法、外交等重要政務轉移到派駐當地的將軍、大臣、都統手中, 22. 23. Ch. engchi. i n U. v. 李國祁,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 , 《中華學報》5:2(臺北,1978),頁 131-159。後李國祁並於 1996 年濃縮該文再次發表,強調其內地化的觀點。見李國祁,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內體 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07(臺北,1996),頁 58-66。除了該文以外,李國祁另有專書探討 清後期至民國初年臺灣內地化的過程,見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 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陳其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臺北,1980),頁 115-147。.

(16) 7. 緒論. 並向皇帝負責,這樣的過程稱為藩部政治的「一體化」趨勢。24蘇德畢力格則認 為所謂的「一體化」,就是要改變蒙藏回各部「因俗而治」的多元化管理體制, 通過推廣州縣制,或徑直設立行省,使這些地區逐漸與中原內地一體化。25由上 述二位學者的論點可看出「一體化」是偏向制度面的解釋,而這種制度面的改造 是有彈性而且因地制宜的,並不會與內地直省百分之百的相同。而且採用「一體 化」一詞也較能避免邊疆移民社會中「內地化」與「土著化」(或「在地化」)的 矛盾。但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指的「一體化」是指清朝在邊疆地區將原屬於內地 直省的行政制度、治理方式到政區一體化的過程,但在推行這些制度的同時又因 為了適應邊疆地區的特殊社會結構而又有因地制宜的改變,但基本上仍是仿照內 地直省制度。同時,本文認為熱河的一體化並不是在推行清末新政才開始,而是 清朝於雍正元年(1723)設立熱河直隸廳就開始一體化,這是本文與蘇德畢力格論 點不同的部分。. 政 治 大 由於清代至民國時期蒙古地區一體化過程中,熱河極具代表性。研究熱河一 立 體化的過程不僅可以瞭解熱河從藩部轉化成行省的脈絡,在多民族交錯下的當地 三、研究目的. ‧. ‧ 國. 學. 區域如何發展,並對中國歷史上的行政區畫演變能夠有進一步的論述。核心議題 是: (一)、 清初設立哪些職官治理熱河當地?清朝對蒙古採取封禁政策,但隨著漢 人移民的增加,清朝在當地設立府州縣制度加以管理,但它們的行政區 劃與當地盟旗重複的情況下如何區分?嘉慶十五年(1810)將熱河副都統 升格為都統後,對於當地區域發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二)、 熱河地區過去完全沒有財政基礎與當地盟旗沒有向國家繳稅的情況下, 清廷如何為當地建立財政收支制度?當地有哪些稅收來源?有哪些支出 項目?是否需要他省「協餉」幫助?熱河地方財政建立與其它邊疆地區 的建立過程有何不同? (三)、 漢人移民至當地後產生什麼社會問題?當地州縣官與盟旗的司法權如何 劃分? (四)、 清末新政時期在政治上,當時所新設的州縣,是依照什麼樣的原則劃分? 官員如何調補?當地放墾後如何管理?在經濟上,如何管理熱河礦務, 增加財源?清廷在蒙地推行移民實邊,熱河當地如何設局招墾?而當地 放墾與後來新設州縣呈現什麼樣的關係? (五)、 民國三年(1914)熱河改設為特別行政區,委派都統管理。但熱河改設為 行政區有沒有其它背後原因?為何不直接改設為行省?而熱河都統與內. n. er. io. sit. y. Nat. al. 24. 25. Ch. engchi. i n U. v. 張永江, 《清代藩部硏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頁 271-315。 這個詞彙似乎無法涵蓋本計畫所要探討關於清初至民初熱河地區的行政建置與地方財政與內 地行省逐漸齊一的過程,故本計畫仍採用「一體化」一詞。 蘇德畢力格, 《晚清政府對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硏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頁 II。.

(17) 8.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地都督在權力上有何不同?對當時國家整合產生什麼影響?. 四、研究回顧 (一)、清代在蒙古的統治方式 矢野仁一的《近代蒙古史研究》是日本學界早期研究清代蒙古史的重要作 品,該書不僅論述蒙古的居住地、名稱的起源,清朝與內外蒙古的歷史關係,蒙 古的封禁政策、清末的蒙古地區的新政與俄國勢力在當地的發展均有深入討論。 26 田山茂的《淸代蒙古社會制度》則對於明清時期蒙古社會發展有很詳細的論 述。該書分為二篇,第一篇為「明代蒙古社會制度」,論述了明代蒙古社會制度 變遷,並考證了蒙語兀魯斯(ulus)、鄂托克(otoγ)歷史發展,闡明清代蒙古社會發 展的背景;第二篇為「清代蒙古社會制度」,以清代盟旗制度為背景,詳述旗的 設立過程、組織與職能,並特別考察旗與人、土地的關係,統治體制與國家機構 的交錯關係等方面。27 趙雲田在《清代蒙古政教制度》透過下列幾個方面勾勒出清朝在蒙古的治理 方式:一、在中央設立理藩院主管蒙古事務;二、設立盟旗制度作為統治蒙古地 區的社會組織;三、以軍府制度加強對蒙古地區的統治;四、制訂適合蒙古地區 的法律;五、設立卡倫與台站加強對各盟旗的控制以及對蒙古王公的聯繫;六、 建立「年班」和「圍班」等朝覲制度綏撫蒙古王公;七、透過滿蒙聯姻和備指額 附制度加強朝廷與蒙古王公的感情;八、尊崇藏傳佛教,拉攏達賴喇嘛與班禪額 爾德尼,並特別利用章嘉胡圖克圖與哲布尊丹巴兩位活佛穩定蒙古政局;九、制 訂適當政策發展蒙古經濟。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何耀彰則針對清朝對蒙政策進行系統的研究,他認為清朝對蒙政策大體可分 為盟旗、封爵、宗教、互婚、懷柔、隔離等六類。盟旗制度為地理之區劃;封爵 政策為人事之分封;宗教政策為思想之控制;互婚政策為血緣之融合;懷柔政策 為王公之安撫;隔離政策為各部之防範,皆有其特殊意義。其中除隔離政策至清 末轉為開放政策外,其它各項終清之世並未有所改變。而清朝治蒙政策簡言之即 「恩威並用」,維持了蒙古約二百多年的穩定。但這也產生了許多弊病,例如封 爵政策讓各蒙古王公養尊處優,不求進取。隔離政策造成蒙漢兩族互相猜忌,隔 閡日深;雖清末解除封禁,然積重難返,為時已晚,最後導致外蒙古的獨立。而 且二百多年來蒙古地區積弱不振,使蒙古在清末時期無法成為北邊的屏障,反需 要內地派兵助其保境安民。29 研究清代對蒙古的治理就不能不探討理藩院與盟旗制度。關於理藩院的研 究,趙雲田曾對理藩院研究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做了一次系統性回 顧。他認為三十至四十年代為起始時期、五十至七十年代為深入時期、八十年代 26 27 28 29. Ch. engchi. i n U. v. [日]矢野仁一, 《近代蒙古史研究》(京都:弘文堂,1925)。 [日]田山茂著、潘世憲譯,《淸代蒙古社會制度》(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 趙雲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9)。 何耀彰, 《滿清治蒙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8),頁 5、174-178。.

(18) 9. 緒論. 為發展時期、九十年代為延續時期。在起始時期,理藩院的研究是伴隨中國民族 史、地方史、政治制度史、邊疆民族統治政策以及中外關係史的研究進行的,理 藩院在這個時期開始受到學術界的關注,為後來的研究奠定基礎。但缺點是此時 期還沒有正面提出理藩院研究課題,因此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不足,使用的材料僅 限於《大清會典》與《理藩院則例》,結論也有錯誤。進入深入時期,開始出現 理藩院的研究專著,如楊正孝的〈清代理藩院之研究〉與呂士朋的〈清代的理藩 院──兼論清代對蒙藏回諸族的統治〉。30這些論著的出現有利於理藩院研究的開 展與擴大,探討也更加深入,不再停留於事務表象的敘述。但這個時期的研究在 資料使用方面仍然很不充分,特別是檔案的利用。而觀點難免偏激,不盡符合歷 史事實。到了發展時期,理藩院研究有了長足的進展,大量專題論文出現,相關 資料也開始出版。除了相關的研究大大增加,研究也更為深化,特別是關於理藩 院的組織架構、職掌取得長足的進步,也更貼近歷史事實。最後為延續時期,九 十年代因為研究者視角的轉移導致理藩院的研究不若八十年代豐碩,但研究更為 深入。31另外趙雲田也出版了《清代治理邊疆的樞紐──理藩院》一書,對理藩院 在清代的發展、相關史料進行介紹。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後,關於理藩院的研究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直到 2010 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出版《清朝前期理藩院滿蒙文題本》後,關於理藩 院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討論,這以宋瞳為代表。過去對清初理藩院的研究大多參 考康熙朝《大清會典》 ,但此書的成書時間與順治時期已有一定的時間距離,不 能完全反映順治時期理藩院運作的樣貌,而宋瞳則利用《清朝前期理藩院滿蒙文 題本》的順治朝滿文題本來還原順治時期理藩院部分運作的情況。他指出順治時 期的理藩院有三種特色:一、順治朝時期理藩院仍處於初始階段,其事務相對較 少,部門分工並未達到後世的細緻程度,難以進行明確的內部職能區劃。從題本 內容來看,凡關涉外藩事務,不論政治、經濟、法律、軍事等諸項事務,都要通 過理藩院進行處理,因此理藩院的職能在表面上不免略顯零亂。二、清朝入關之 初,內憂外患,江山不穩,對清廷構成了或明或暗的威脅或考驗。在這種情況下, 處理邊疆事務的理藩院更像是某種軍事與政務機關的混合體,尤其關涉邊疆軍 務、重大政務之時,很難有「則例」可循,反而是多數情況須隨機應變、因事而 動。三、內地並非理藩院管轄範圍,然而由於現實的複雜性,時常發生事涉漢、 蒙雙方地點、人物的事件,此類事件雖然數量不多,但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這 類事件通常由六部相關機構接手,發現涉及外藩人員、事,移文理藩院,雙方會 商處理,如此一來理藩院必定與六部發生職能交叉、公文往來。此方面事務數量 不大,且通常時間連續性不強,均為單獨發生的具體問題,且這種問題不形成制 度,也不構成規模,故典制專書往往並不收錄。而後世史家因非相關人員,也難. n. er. io. sit. y. Nat. al. 30. 31 32. Ch. engchi. i n U. v. 楊正孝,〈清代理藩院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呂 士朋, 〈清代的理藩院──兼論清代對蒙藏回諸族的統治〉 , 《東海大學歷史學報》1(臺中,1977), 頁 61-98。 趙雲田, 〈清代理藩院研究六十年〉, 《中國邊政》134(臺北,1996),頁 2-26。 趙雲田, 《清代治理邊疆的樞紐──理藩院》(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19) 10.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以知曉箇中緣由。透過宋瞳的研究的確可以發現順治時期的理藩院在事務運作的 複雜性遠超過康熙朝《大清會典》的記載。33 關於盟旗制度的相關研究中,札奇斯欽先生的〈近代蒙古之地方行政制度〉 一文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札奇斯欽先生出生於民國四年(1915),為熱河地區卓 索圖盟喀喇沁右旗蒙古人,自幼即生活於盟旗制度下的蒙古社會,加上後來專治 蒙古史,有其獨到的見解與體會。他特別指出盟旗制度中特別是東部內蒙古與蒙 古其他地區的相異之處,如「屯達」與「排頭」就是東部蒙古農業區特有的盟旗 職官。而盟旗制度進入民國後的改變,也在該文述及。故本文雖成於民國二十五 年(1936),但仍是相當重要的經典著作。34張興唐則認為盟旗制度應稱為「盟部 旗制度」 。他指出「部」的蒙古原音為「阿衣馬克」(ayimaγ),也是旗的上級機構。 但是「盟」是清朝給蒙古制訂的行政制度,而「部」卻是血族系統,這是兩者的 不同。清朝初年,以外蒙古(外札薩克)居於中國北部,實力充足,所以待以殊禮, 仍保存了「部」。就歷史事實而言,外蒙有四個部,內蒙的旗上也有部,雖然虛 實不同,但「部」不可廢。35楊強的《清代蒙古盟旗制度》也對盟旗制度進行探 討,書中對於喇嘛旗的研究值得參考。36而岡洋樹的《清代モンゴル盟旗制度の.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硏究》則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等公開的新史料,重新對盟 旗制度進行考證。他特別指出,清朝在征服蒙古的過程中,雖然引入了札薩克旗 制度,並沒直接改變蒙古社會原有的組織制度,儘管設置了盟、旗,蒙古原有基 層社會組織並沒有遭到破壞。37 烏雲畢力格、宋瞳則利用《清朝前期理藩院滿蒙文題本》針對清初盟旗制度 提出新的見解。他們認為過去在清代官書中提到會盟為三年一次,但這樣的制度 應該是到順治朝中期才形成,是否會盟需由皇帝做最終裁定,因此也有提前或是 延後舉行會盟的實例。同時在《大清會典》、《理藩院則例》俗稱漠南蒙古盟(哲 里木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與伊克昭盟)均為「國 初」所建,但同樣根據《清朝前期理藩院滿蒙文題本》,順治朝只有分六處會盟 的雛形,但做為「盟旗制度」的一環,會盟制度還沒有制度化、固定化和規範化。 38 宋瞳還指出後人所稱漠南蒙古「四十九旗」是不斷變化的,直到乾隆二十八年 (1763)才完全定型。39. n. er. io. sit. y. Nat. al. 33. 34. 35. 36 37 38. 39. Ch. engchi. i n U. v. 宋瞳, 《清初理藩院研究──以順治朝理藩院滿文題本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頁 22-23。 札奇斯欽, 〈近代蒙古之地方行政制度〉 ,收於氏著, 《蒙古史論叢》(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 下冊,頁 1061-1086。該文最初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刊登於《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季刊》6 卷 3 號。 張興唐, 〈蒙古的盟部旗制度〉 ,收於廣祿主編, 《蒙古研究》(臺北: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 1968),頁 225-226。 楊強,《清代蒙古盟旗制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日]岡洋樹,《清代モンゴル盟旗制度の硏究》(東京:東方書店,2007),頁 103-105。 烏雲畢力格、宋瞳, 〈關於清代內扎薩克蒙古盟的雛形──以理藩院滿蒙文題本為中心〉,收於 烏雲畢力格主編,《滿文檔案與清代邊疆民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頁 65-67。 宋瞳, 〈外藩蒙古內扎薩克四十九旗考〉 ,收於烏雲畢力格主編, 《滿文檔案與清代邊疆民族研.

(20) 11. 緒論. 成崇德則對清代各時期蒙古的「封禁」政策進行剖析。他認為在順治時期因 為南方尚未完全平定,清廷擔心南方漢人反抗勢力與北方蒙古族聯合,為了維持 蒙古地區政治與軍事上的穩定,因此對當地實行「封禁」 。但康熙朝以後,北部 邊疆政治上的統一,加上為了用兵准噶爾與解決內地人口壓力,政策方針改為開 放。雖乾隆以後的諸位皇帝在經濟開發的過程中仍提出一定程度的「禁令」,但 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當地牧場以及蒙人的生活習俗,是符合蒙古人的利益的,故不 可與順治時期的「封禁」混為一談。40 郝維民、齊木德道爾吉主編的《內蒙古通史》是學界近期討論內蒙古歷史的 重要著作。該書以朝代為時間斷限單位,並參考大量的官書、方志,與滿、蒙、 漢文檔案,分別論述內蒙古的歷史發展。以清代部分為例,共 4 冊,作者共有 30 人,均為研究蒙古史的著名學者,他們分別對於該時期的史料與研究概況、 重大歷史事件與政治、經濟發展進行詳細的論述,最後並附上該時期內蒙古地區 重要人物資料,完整的描述清代內蒙地區的政治經濟演變。 張永江則對清代藩部的類型、各藩部的管理方式進行深入的分析。他特別指 出蒙古地區的行政模式除了盟旗制度外,理藩院與駐守蒙古各地的將軍、都統、 大臣成為治理蒙古的兩套系統,因理藩院系統有其被動性,故利用各地的將軍、 都統、大臣彌補其不足,且各自對皇帝負責,具有專摺奏事的權力。而理藩院兼 轄部落恰好是各將軍、都統、大臣直轄的部落,這是清廷有意設計的(例如熱河 都統下轄額魯特鑲黃一旗)。41最後他還認為藩部政治一體化其實早在清朝將各部.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納入主權管轄時就開始了,例如戶口登記制度、比丁(編審壯丁)制度、盟旗定界、 訂定王公貴族品階與職官制度、刑罰制度等,都是按照內地直省社會制度進行改 造以方便統治。而將軍、都統、大臣的設立則把蒙古各地的政治、軍事權力控制 在清廷手中,例如熱河都統就成為控制內蒙古東部的權力核心。42 張啟雄則認為清廷與藩部的關係不完全等同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 係,藩部是屬於「地方自治或民族自治」的地方政府。至於中央政府規範地方的 原理,他稱為〈以不治治之論〉,此論點與《國際法》上所實行的〈實效管轄領 有論〉是相對的概念。這就是清朝政府經常談到的「屬邦自主」=「政教禁令, 聽其自為」的〈以不治治之論〉 。所謂的「不治」就是由消極的「不直接統治」, 而逐漸轉變成積極的「民族自治」 、 「藩國自治」之意。而清末的外力入侵,負責 籌邊的大臣、將領將原有的〈以不治治之〉轉化為符合《國際法》的〈實效管轄〉 , 改設府廳州縣治理,並直接隸屬中央政府有效管轄,已成為近代中國的國家生存 之道,也符合近代國際秩序的時代潮流。43. 40. 41 42 43. Ch. engchi. i n U. v. 究》,頁 159。 成崇德,〈清代前期蒙古地區的農牧業發展及清朝的政策〉,收於馬汝珩、馬大正主編,《清 代邊疆開發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頁 162-188。 張永江,《清代藩部硏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頁 166-191。 張永江,《清代藩部硏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頁 270-293。 張啟雄,《中國國際秩序原理的轉型──從「以不治治之」到「實效管轄」的清末滿蒙疆藏籌 邊論述》(臺北:蒙藏委員會,2015),頁 27-28、151-152。.

(21) 12.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二)、清帝在熱河的政治活動 避暑山莊與木蘭圍場在熱河的區域發展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侯仁之早在 1975 年即發表〈承德城市發展的特點和它的改造〉一文,他指出承德市的興起 和避暑山莊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它從一開始就是為山莊服務的。但是這座城市和 避暑山莊截然對立,避暑山莊是經過緊密的規劃和設計而後營建的。至於為它服 務的承德卻從來沒有規劃和設計,是從雜亂無章中成長起來的。44莊吉發則認為 清帝北巡期間並不影響政務,皇帝仍勤於政事。特別是康熙皇帝與乾隆皇帝屢次 巡幸熱河,舉行秋獮大典,促進熱河地方社會、經濟及文化的發展。45 羅運治對於木蘭圍場的形成與秋獮制度進行深入的探討,他指出清帝在熱河 地區進行的政治活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吸引大量山東、直隸、山西的百姓移 民至此,分佈從古北口經避暑山莊到木蘭圍場一線上,帶動熱河地區的經濟發 展。特別是承德不僅是處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政治中心,也成為漢民族和邊疆民族 的貿易中心。46馬汝珩與成崇德則由康熙、雍正時期長城邊外開發來觀察避暑山 莊興建的社會條件。他們認為蒙古王公招來內地漢人到蒙古進行農墾主要是在康 熙時期以後,促進蒙古當地經濟發展。但當時內地漢人出邊進行耕種主要沿著長 城一帶,大多在偏僻山谷中,並不影響蒙古人的游牧經濟。對於這些出邊漢人, 清廷也制訂一系列管理措施。乾隆至道光時期,隨著清廷在蒙古的統治日益穩 固,對當地開始實行人口、地域、資源等方面的封禁政策,但沒有產生太大效用。 經過百年的發展,長城沿邊逐漸形成農業或半農業區。而這也為避暑山莊的興建 提供了社會條件:為邊疆開發創造良性環境、人口遷移為避暑山莊興建提供足夠 人力、開發當地為避暑山莊提供必要的財力與物力。47何偉亞(James L. Hevia)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認為現今的承德已經變成國家宣傳的重要工具,而且從來沒有失去其原有的政 治、意識型態、宗教、藝術的意義。48 趙珍以環境史的角度結合地圖、檔案、方志等資料對清代整個圍場的體系、 資源特徵與管理調控進行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康熙皇帝將圍場佔有,希望能以國 有化方式保護圍場資源。但是自康熙、乾隆、嘉慶以來不間斷的行圍活動,使圍 場內的動物資源嚴重衰減。而乾隆時期又開採圍場內的森林資源,以及私人偷盜 木植,因此圍場本身的資源就難以保持。加上圍場豐富的資源以及蒙古王公招民 墾殖,吸引大量漢人移民前來,迫使清廷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八月全面放墾,. 44. 45. 46 47. 48. Ch. engchi. i n U. v. 侯仁之, 〈承德城市發展的特點和它的改造〉 ,收於氏著, 《歷史地理學的視野》(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 394。 莊吉發, 〈清初諸帝的北巡及其政治活動〉 ,收於氏著, 《清史論集(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7),頁 235-276。 羅運治, 《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頁 217-230。 馬汝珩、成崇德,〈康乾時期人口流動與長城邊外開發──兼論避暑山莊興建的社會條件〉, 《清史研究》1993:2(北京,1993),頁 10-20。 James L. Hevia, “Chengde today,” in edited by James A. Millward, Ruth W.Dunnell, Mark C. Elliott, and Philippe Foret,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PP209-215..

(22) 13. 緒論. 改設圍場廳加以治理。49彭嘉楨則是觀察避暑山莊的建立與熱河地區區域發展的 關係。她認為避暑山莊的建立吸引鄰近人口至此謀生,使當地由荒僻之地變成口 外一大都會。但熱河地區並非是朝向全面性的發展,而偏向消費性。不過由於承 德特殊政治宗教地位使熱河地區的官府組織具有濃厚的民族隔離與封禁色彩。故 巡幸活動不舉行以後,吏治腐敗,社會衝突增加,當地號稱難治之地。不過,她 也認為熱河當地是區域發展史上少數由政治起頭帶動一個地方發展的例子。50 賴惠敏藉由乾隆時期清廷在熱河興建藏傳佛寺(即俗稱的「外八廟」)的經費 探討乾隆皇帝在當地的政治、宗教活動對熱河地方財政的影響。她認為由於熱河 當地稅收有限,當地的財政經費來源並不是來自地丁銀,而是來自戶部與內務府 廣儲司,經費大多用於興建寺廟、皇帝巡幸,以及備賞王公、官員之費用。更令 人驚訝的是,乾隆年間修建的藏傳佛寺經費累計約 4,869,964 兩,使當地成為新 的藏傳佛教中心,這些寺廟興建的費用均來自戶部與內務府,不來自民間,並未 造成國家龐大的財政負擔,與元、明兩代在京師供養大量藏僧等宗教活動而造成 國家財政危機有很大的不同。51. 立. 政 治 大. (三)、漢人在熱河的移墾與經濟發展. ‧. ‧ 國. 學. 袁森坡的《康雍乾經營與開發北疆》是清代邊疆史的代表作,該書對清代康 雍乾時期如何征服北部邊疆的過程以及治理當地的政治措施有很詳細的介紹。關 於清代熱河的發展,他特別指出該地早在明代即有零星的農業開發,到了康熙時 期將部分八旗兵丁派駐至此;加上內務府在古北口外設置官莊,加速當地的發 展。隨後內地的漢人移民不斷移入以及當地蒙古王公招租開發,到了乾隆後期熱 河當地的開發已經有相當可觀的成果。52盧明輝的《清代蒙古史》則指出蒙古進. sit. y. Nat. n. al. er. io. 入清朝版圖後,不僅恢復當地原有的畜牧業,連農業在乾隆年間以後也有長足發 展,其中又以漠南蒙古為最。他認為農業的傳入使漠南蒙古地區由單一的游牧經 濟轉變為半農半牧經濟,而蒙古地區的商品貿易亦促成漠南蒙古地區城鎮的興 起,使部分蒙古人由游牧轉向城市生活。53但是他似乎過於強調農業傳入對蒙古 人的正面影響,卻沒有說明負面因素。 林正全則對清代東四盟(哲里木盟、卓索圖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的放 墾過程進行探討。他認為漢人放墾對東四盟產生的影響不外乎:一、造成當地蒙 古人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從游牧走向農耕;二、風俗習慣上過著與漢人同樣 的節日;三、因蒙漢通婚造成血統上的融合;四、在教育上,蒙古人接受漢族式 教育,學漢語。但是在移墾過程中,因為農耕與游牧生產方式的衝突、蒙漢間的 地租與債務糾紛、旗縣雙軌制的不合,造成放墾時產生大量的蒙、漢衝突。而清 49 50. 51 52 53. Ch. engchi. i n U. v. 趙珍,《資源、環境與國家權力──清代圍場研究》,頁 127-149、296-302。 彭嘉楨, 〈清代熱河地區之巡幸活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0),頁 224-225。 賴惠敏, 《乾隆皇帝的荷包》(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頁 357-409。 袁森坡, 《康雍乾經營與開發北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頁 407-414。 盧明輝,《清代蒙古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頁 108-14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