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初至乾隆十三年的漢人的移入與移民政策

第三章 行政一體化:漢人的移入與府州縣廳制的推行

第一節 清初至乾隆十三年的漢人的移入與移民政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縣廳制的推行

前言

清朝統一全國後結束了北方少數民族與南方漢民族長期以來對峙的局面,長 城不再是絕對的軍事分界線,穩定的政治環境讓內地漢人有機會至長城外發展。

加上自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亂平定以後,直至乾隆六十年(1795)貴州苗亂與 嘉慶元年(1796)白蓮教起事之前,清朝國內維持了長時間的政治穩定與經濟高度 發展,帶動人口高度成長。因此在人口不斷增加而耕地有限的情況下,造成長城 以南的人地矛盾。早在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就提到「今太平已久,生齒甚繁,而 田土未增,且士商僧道等不耕而食者甚多;或有言開墾者,不知內地實無閒處,

今在口外種地度日者甚多」。1到了乾隆末年人口較康熙時期增加了 15 倍,人口 總數已經突破 3 億大關。2如此激烈的人地矛盾,迫使內地漢人移民為了謀求生 存而離鄉背井,到邊疆地區尋找新的天地開墾。而當時尚屬於地廣人稀的東部漠 南蒙古熱河地區成為這些移民的前往的諸多目標之一,特別是清帝在當地的政治 活動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吸引內地漢人大量移民至此謀生。

由於大量漢人移入形成蒙漢雜居,破壞了熱河當地原有的蒙、漢分治政策,

給原本單一的游牧社會帶來許多複雜的社會問題。蒙漢交涉案件日益增多,也給 清朝統治者帶來管理上的新難題。因此清朝如何管理移民至當地的漢人?當地的 治理方式產生什麼改變?這是本章所要討論的問題。

第一節 清初至乾隆十三年的漢人的移入與移民政策

熱河地區位於長城沿邊,自遼、金、元以來即有來自山東等地之移民徙居至 龍州(今朝陽縣西南)、大寧路(今赤峰市寧城縣)各地。到了明代末期這些漢人遂 變成喀喇沁蒙古的嚮導,或者是成為清兵之翻譯通事,履立戰功。他們原居住在 當地大寧城一帶,如汪姓與李姓(他們的原籍為山東登州府汶縣)、吳姓(原籍為山 西太原府),他們後來均歸入喀喇沁之蒙古籍,故他們雖是漢人但其地位卻在蒙 人之上。其中,汪姓有七世為管旗章京之誥命,吳、李二姓有世世為王府長史(總 管王府內事務之官)之榮譽。3

另外,自明代後期開始當地就有零星的農業開發,分散在灤河、西拉木倫河 等流域。當時的察哈爾大汗擄掠漢人數以萬計,並將擄去之人「散處於板城(村

1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第 6 冊,卷 268,頁 629,康熙五十五年閏三月壬午條。

2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第 27 冊,卷 1441,頁 249,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下戊午條。又 根據何炳棣的統計,乾隆五十九年(1794),當時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 3.1 億。見何炳棣著、葛 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329。

3 汪國鈞,《蒙古紀聞》,頁 121-122。

康熙五十一年(1712),他派遣官員去調查得到的結果是移民共有 60,000 餘人,納 糧者 20,000 餘人。但他認為「查出者雖有六萬,其未經查出者更不知幾萬矣!

京:鳳凰出版社,1983,據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影印),卷 24,〈人物〉,頁 452。

29 [清]哈達淸格,《塔子溝紀略》,卷 11,〈藝文‧烈女苟姐、六姐合傳〉,頁 930。

3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26 輯,文獻編號 402019997,頁 171,〈鑲白旗 漢軍副都統王以謙‧奏報波羅和屯一帶圍場應禁私耕摺〉,雍正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