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科學哲學的發展探討「理性」的意義及其對教育的含意(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科學哲學的發展探討「理性」的意義及其對教育的含意(上)"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科學哲學的發展探討「理性」的意義及其

對教育的含意(上)

詹志禹

一、「理性」是什麼?

「理性」是一個使用頻繁、範圍極廣、人言言殊、極具爭議性的概念,例如 Bunge(1987, pp.5-6)就曾分析出七種不同的「理性」概念: 1.「概念理性:盡力降低模糊、曖昧或誤差。 2.邏輯理性:盡力追求一致性,避免矛盾。 3.方法論的理性:懷疑、挑戰、批判以及辯護(要求證明或證據,包括有利及 不利的證據)。 4.知識論的理性:關心實證性的支持,並避免做出與當代科技知識不相容的臆 測。 5.本體論的理性:採取與當代科技知識相容的世界觀。 6.價值理性:盡力追求可及而且值得追求的目標。 7.實踐理性:採取可能有助於達成目標的手段或工具。 此外,倫理學家或宗教家可能將理性看成「道德良心」,經濟學家則常將理性 等同於計算「成本-利益」的能力以及追求最大利益的傾向,至於一般人,則常 將理性解釋成「冷靜、不衝動、不情緒化的態度」。

(2)

究竟理性的意義與本質為何?我們應該怎樣模擬理性才最適當、最有助於哲 學 知 識 的 發 展 和 有 助 於 對 實 務 的 詮 釋 與 批 判 ? 這 些 就 是 有 關 理 性 的 模 式 (model of rationality,以下簡稱理性模式或理性觀)所嘗試回答的問題。 由於理性與知識有極深的關係,而科學知識又是知識中的典型知識,再加上 科學家又常被一般人認為是最理性的一群人,因此,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 ) 所 探 討 的 核 心 問 題 可 說 都 是 有 關 科 學 理 性 ( rationality of science) 的問題,每一個科學哲學的派別都隱含了一些對科學理性的看法。 如果科學探究是一個非理性的歷程,那麼,其他領域的探究將更不可能是一個 理性的歷程;如果科 學探究是某種理性的歷程,那麼,其他領域的探究是否就 可能成為一個理性的歷程?此一問題端視各派別對「科學理性」的模擬而定,有 些模式較偏狹,只能說明 「科學理性」,或連說明「科學理性」都無法令人信服 有些模式則較寬廣、較基礎、較一般化,在說明「科學理性」之外也能類化到一般 的「理性」,在此情況之 下,「科學理性」與「理性」的意義是相同的,因為「理 性」只有一個,它可能表現在某一學科領域、整個科學領域、或甚至人文、藝術、 與道德等諸領域,我們只 是藉由分析科學探究的歷程來了解一個很基本的理性 歷程,並不認為有很多種理性。 科學哲學探討科學知識的本質,所以和傳統哲學中的知識論有很深的關係。 知識論起源很早,可以遠溯至希臘時代,但科學哲學之重大發展,一般來說, 可以從二十世紀初期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的運動談起。縱觀二十

(3)

世紀科學哲學的發展,到目前為止,至少可分四條主軸:第一條主軸為邏輯實 證 論 (logical positivism ) , 起 於 二 十 世 紀 初 期 ; 第 二 條 主 軸 為 否 證 論 (falsificationism ) , 起 於 三 十 年 代 ; 第 三 條 主 軸 為 世 界 觀 學 派 (Weltanschauung approach),起於六十年代;第四條主軸沒有一個共同 的名稱,但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如何在受到世界觀學派的衝擊之後,重新 尋回知識成長背後的理性(rationality)基礎,卻又不能重墮邏輯實證論的困 境。

二、邏輯實證論

邏輯實證論的發展首要歸功於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此一學術社 群,大約在一九○七年左右,就已有一些非正式活動,後來經過成長、發展,一 直到二次大戰前夕才瓦解。學圈雖然瓦解,邏輯實證論的思想擴散成為國際性的 邏輯經驗論,雖迭經挑戰與修正,對當今頗多社會科學的研究者,仍有深遠的 影響。 知 識論探討知識的本質,也就是問:「知識是什麼?」早期實證論者回答說 「知識就是經過感官經驗檢證為真的陳述或命題。」但是這個回答本身引起了更 多的問 題。首先是:數學算不算知識?因為,數學很精確,但其證明不靠實例 。 實證論者發展出來的答案如下:數學像個空瓶子,只有形式,沒有內容,所以 不需要實證, 但是,數學也算知識,是一種邏輯知識,它的真假決定於符號的

(4)

定義,定義則來自於約定俗成,所以,數學是一組套套邏輯(tautology)。實 證論者引進這個看法之後,才變成邏輯實證論(Passmore, 1967)。 邏輯實證論的核心觀點如下: (一)現象論(phenomenalism) 現象論與現象學(phenomenology)大為不同,它的主要觀點包括: 1.訊息由外界事物透過感官銘印在心靈上,心靈是被動地知覺到現象和接受訊 息。 2.感官經驗是客觀的而可信賴的,可議事實說話(facts speaking)。 3.科學研究應限於感官經驗,任何嘗試想去探討所謂「現象背後的真實 (reality)」都是不科學的。現象就是唯一的真實,所謂現象背後的真實是人類 想像出來的,是形上學的東西,應該排除到科學之外。 4.物理學和心理學都是描述經驗的,所以科學統一是可能的;傳統認為心理學 研究「內在世界」而物理學研究「外在世界」的觀點是不對的。 (二)檢證原則(verification principle) 此原則主張以檢證某一命題的方法或程序來定義該命題的意義;反過來說, 一個句子如果不能以某種程序與方法來加以檢證,就被認為無(認知)意義。這 個 觀 點 與 當 時 美 國 物 理 學 家 布 里 基 曼 ( P. Bridgman ) 的 操 作 論 (operationism)不謀而合,但操作論更極端,它把意義的單位放在詞彙而非 句子的層次上,主張一個科學詞彙的意義必須由它的操作(觀察、測量、實驗操 弄等)程序來界定,以更得到互為主觀的理解。

(5)

(三)邏輯原子論(logical atomism) 此 觀點認為物體的一個組型構成一個事實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原子事實 , 物體在這個組型中相互關連的方式就是這個原子事實的結構;一個命題如果要 想表達得清晰 而正確的話,就必須「拷貝」或「錄下」這些原子事實及其結構; 句子的內容乃相對映於事實的組成成份,句子的邏輯型式則相對映於事實的內 在結構。 邏 輯實證論者似乎假定了兩個獨立的認知世界,一個是理論界,一個是經 驗界(見圖一)。理論界包括了科學理論、定律、假設等,其真假是有待證實的 其來源則是 心理學家該研究的範疇(常歸諸於科學家的創造力或意外的幸運) , 不是科學哲學家該關心的,科學哲學家該關心的是真假的檢驗。經驗界則包括了 實例、觀察資 料、數據、實驗結果、事實、感官經驗等,其來源是外界事物及其結 構銘印在心靈上的結果,其客觀性是無庸置疑的(所謂「事實會說話」),所以 可以用來檢證理 論界中的陳述與命題。

(6)

圖一:還輯實證論的二個認知世界 邏輯實證論遭遇到許多困難。首先,將數學化約成一組套套邏輯的說法就引 起許多爭議,因為,數學是一個會成長的開放系統,不是一個靜態的套套邏輯 系統。其次,科學理論與定律都是以全稱命題的方式提出的(例如:F=ma 適 用於所有具有質量的物體),那麼,究竟需要多少個實例才算加以證實?究竟 需 要 多 少 個 實 驗 的 正 面 結 果 ( positive evidence ) 或 證 實 (confirmation), 科學家才能接受一個科學理論?任何一個答案的提出, 都是一個武斷而沒有根據的答案,因為有限的實例確實沒有辦法證明一個普遍 化的原理、原則,所以,邏輯實 證論者放棄了傳統經驗論,放棄了對「確定性」

(7)

的追求,回答說:經過檢證的命題,只有概然性的真;檢證的實例與實驗愈多, 而且結果都是正面的話,被檢證的原 理、原則就愈可能為真;但是,這一個說 法與科學界的實際運作不符,因為很少科學家對所有的理論都採「半信半疑」的 態度,而且也估不出所謂「概然性的真」當 中的概然率。 即使暫時放過上述有關「數學知識」以及「歸納邏輯」等困難,邏輯實證論者仍 然面臨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感官經驗真的可做為檢證命題的基礎嗎?這個問題 的提出,至少有三個理由:第一,感官經驗畢竟是主觀的心理現象,如何從主 觀中衍生出客觀?第二,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的許多有關錯覺 的 實 驗 , 大 致 指 出 : 人 的 感 官 經 驗 並 不 可 靠 ; 第 三 , 從 傳 統 懷 疑 論 (skepticism)的分析來看,如果以感官經驗做為「唯一」的知識判準,則將陷 入 一 個 自 我 矛 盾 的 兩 難 困 境 ; 第 四 , 從 理 性 論 (rationalism)或詮釋學 (hermeneutics) 的角度來看,感官經驗是人類主動解釋環境的結果,觀察 資料、數據、事實等也都需要經過解釋才變得有意義,而解釋的來源則是所謂 「理論界」裡面的概念,所 以,理論界與經驗界並不是互相獨立的,用經驗去 檢證理論也就不是一個客觀的歷程。對於前二個問題,邏輯實證論者的反應是: 放棄「絕對客觀」的說法,改採 「互為主觀」的立場,認為正常人在一般情況下 對於感官經驗多能達成互為主觀的同意(intersubjective agreement),這 就能做為驗證任何陳述的基礎;這個立場把「真假」的根據植基於「共識」上面, 又產生了新的困難,傳統哲學討論很多,本文暫略不論。對於後二個問題,邏輯

(8)

實證論者一直沒有處理,因為若要解決這,二個問題,就要放棄實證論的基本 哲學。 總結邏輯實證論追求「理性」的推理歷程,似乎可用下列步驟來表達: 1.追求理性→追求理由→反獨斷; 2.獨斷是主觀的產物→反主觀→追求客觀; 3.邏輯的真假決定於符號的定義,符號的定義可由共識達成,不受主觀影響→ 追求邏輯一致性; 4.事實會說話,不受主觀影響→追求實證支持; 5.情感是主觀的、沒有理由的→認定情感與理性不相容; 6.價值觀是主觀的、獨斷的(例如道德語句或美學觀點,都只是情緒訴求或喜 好的表達,無法以實證資料加以驗證)→認定價值領域缺乏理性基礎→主張科 學研究應該價值中立; 簡要言之,邏輯實證論的理性觀可用公式表達如下: 科學理性=邏輯一致性十實證性 理性的態度=客觀的態度 =不主觀 =排除情感 =像一臺電腦 因 為,理性與情感都是人性的一部份,缺少當中任何一者都將使人性殘缺 不完整,而電腦除了具備高速計算能力之外並不具備情感、價值觀與創造力,所 以,邏輯實證 論的理性觀似乎並不符合人性。此外,如果以「邏輯一致性加上

(9)

實證性」作為一個領域「是否理性」的判準,則人文、藝術及道德等諸領域很容易 被判為非理性的領 域,所以,此一理性觀,相當偏狹。最後,因為我們無法以 邏輯證明或以實證資料證實「科學理性就是邏輯一致性加上實證性」,所以,此 一理性觀無法自我完足(self sufficient)。總之,如何尋求一個更寬廣、更符 合人性、更自我完足的理性觀,似乎仍待努力。

三、否證論

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的中心人物是卡爾‧波普(Karl Popper),他 在一九三四年出版「科學發現之邏輯」(Logik der Forschung)一文,開始對 實證論者提出嚴重的挑戰,可是該文刊登在維也納學圈的機關刊物上,其英文 譯本又遲至一九五九年才問世,所以英語世界中很多人誤會波普是邏輯實證論 者之一,這一點,波普在自傳中澄清過(Popper, 1976)。 波 普看出實證論者最大的困難在於「歸納邏輯」,因為「歸納邏輯」根本不是 邏輯。當我們打開電視開關一千次,每次電燈都亮了,我們有什麼「邏輯」可以 相信:第 一千零一次也會亮?有限的實例不但不能證明普遍化原則,而且也不 能提高其「為真」的機率,因為普遍化原則所假定的實例數目是無限的,不可估 計的,所以機率 的分母也是不可估計的。此外,實際科學研究中,沒有人純粹 為了提高理論成立的機率,而不斷重複某個結果明確的實驗;一般而言,實驗 的複製,很少超過二、三 次。所以,波普認為:實例的功能不如反例;實證不 具有邏輯效力,但否證卻具有邏輯效力;科學實驗的功能不在於證實一個科學

(10)

理論,而在於嚐試否證一個科學理 論;通過實驗挑戰而未被否證的原理、原則 , 自然被暫時接受下來,成為「到目前為止最合理的原理、原則」;通不過考驗者 自然被淘汰;所以,理論、原理、原 則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假設,實驗、觀察、數 據等則扮演批判的角色,發揮選擇與淘汰的功能(Popper, 1973);簡而言 之,波普主張「大膽猜測、自由批判」,此一精神啟發了後來「知識演化論」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這一個領域的發展(Radnitzky & Bartley, 1987)。 波 普的理論之所以被稱為否證論,是因為他看出了實證與否證之間的不對 稱性──千百個實例無法證明一個原理,一個反例卻可以證明某個原理是錯的。 舉例來說,我 們大家都相信地心引力,所以,看到山上的石頭往下滾,絕對不 會感到驚奇;即使觀察到一萬次石頭往下滾的實例,也不會感到「地心引力理論 更真了點」;但是, 如果觀察到一次石頭往山上滾的反例,則將大感驚訝,而 可能開始懷疑地心引力理論了。用邏輯術語來說就是:「若P 則 Q」無法導出「若 Q 則 P」,卻能導出「若非 Q 則非 P」。 在 知識論方面,波普傾向於理性論而遠離經驗論,所以,波普所謂的「大膽 假設、自由批判」其實充滿了「主動創造知識」的精神。而經驗論是邏輯實證論的 中心假 設,它認為知識源於感官經驗,是外塑的;所以,邏輯實證論者認為觀 察是一個立即的歷程,也就是,在透過觀察而獲得知識之時,並無任何概念的 介入或先天觀念 的涉入(Suppe, 1977, p.8);這個觀點,把感官經驗當成

(11)

驗證知識的唯一基礎,很容易導致本體論中的現象論(phenomenalism)或 觀念論(idealism), 因為感官經驗只是一些主觀的現象;現象論否認觀察 到的現象背後還有任何實體的存在,觀念論別說:「這個世界只是我的一場夢, 因為我沒有辦法證明它不是一場 夢;你可以罵我、踢我,以證明它不是一場夢 , 但我如何確定這些被罵、被踢的經驗不也是夢境的一部分?」這些論調聽起來怪 怪的,因為它們違反常識;與常識較 符合的是實在論(realism),實在論認 為感官經驗容易出錯而且容易騙人,我們應假定表象背後仍有一個末觀察到的 實體(reality),以做為驗證知識的根據,所以,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也是獨立 於感官經驗之外實際存在的。 在本體論方面,波普就是傾向於採取實在論的立場,他的理由包括:(一) 實在論較符合常識;(二)科學研究大多以實在論為前題;(三)到目前為止, 反對實在論的論證都很薄弱,都假定了一些未經批判的前題(其它理由參見 Popper, 1970)。但是,既然實體是隱藏在觀察現象的背後,則我們如何能知 之?波普的回答是:我們不能,我們只能猜測,再通過批判的歷程,以逼近真 實(reality)或逼近真理(truth)。 由以上介紹可知,波普確實不宜被劃入邏輯實證論學派,因為他的哲學和邏 輯實證論相衝突的地方很多,茲整理對照如下: 邏輯實證論 波 普

(12)

---經驗論 理性論 實證論 否證論 現象論 實在論 知識直線累積論 知識演化論 波普特稱自己的理性論為「批判理性論」(critical rationalism)(Popper, 1958), 因為傳統的理性論雖具有追求理由的傾向以及懷疑精神,卻無法自 我完足;換句話說,持傳統理性論的人會說:「我不能相信任何事情,除非我有 論證或經驗」,這 個觀點如果應用到傳統理性論本身呢?很顯然地,我們也沒 有論證或經驗可以支持這個觀點;這樣一來,傳統理性論就有內在矛盾。波普的 批判理性論則從另一個方 向來看這個問題,他認為:我們對週遭環境的認識都 是一種猜測,只要我們有論證或經驗,我們應隨時準備放棄任何假設;所以, 我們應該很歡迎別人的批判,也應 該願意批判別人的假設;批判理性論本身也 是一種假設,隨時等待別人的批判,但在尚無明顯的論證或經驗足以否定它以 前,我們仍然接受這個假設;所以,接受批 判理性論的決策本身,是一個具有 批判理性的選擇;批判理性論是自我完足的。 基 本上,波普擴展了邏輯實證論所謂「客觀性」的內涵,使之成為「批判性」 換句話說,知識的理性基礎或客觀性不在於其「可用邏輯證明」或「可用事實支 持」的 程度,也不在於其「不受主觀詮釋」或「不摻雜價值判斷」的程度,而在於 其「可被批判的程度」及「已被批判的次數」;至於批判性原則,卻不限於邏輯一

(13)

致性及 經驗否證性,也可包含理論間的協和性(corroboration)、形上學原 則、世界觀、價值觀、甚至美學原則等等,理論上,批判性原則是無限多的。簡要 言之,波普的理性觀可用公式表達如下: 科學理性=大膽猜測×自由批判 波 普的理性觀比邏輯實證論的理性觀較符合人性、較寬廣,也能自我完足, 解決了不少邏輯實證論的困難,但同時也留下了一些尚未解決的困難,包括: (一)「逼近 真理」的說法不能成立,因為,既然我們尚未知道真理在那裡, 如何能量出真理和當前假設所在位置之間的距離?如果量不出來,則無從知道 是否逼近;(二)波普 認為選擇一種批判理性的態度是一種道德的選擇,是一 種責任、一種義務;波普尚無法提出一種源於人性的內在動機,以說明人類為什 麼要選擇理性;(三)在科學 史中,很少理論是因為一、二個反例就被否證掉 或淘汰掉;關於這一點,世界觀學派論述得最詳細。

四、世界觀學派

世界觀學派以孔恩(Thomas Kuhn)為中心,孔恩的「科學革命之結構」一 書出版於一九六二年,一改哲學批判的角度,以史學觀點切入,對科學知識的 演變,有著極深刻、極富同理心的描寫,一時造成洛陽紙貴。

(14)

孔恩在描述科學知識之演變時,心目中假定的是「成熟科學」,他認為成熟科 學的知識演變通常是在循環下列三個時期:常態科學時期、危機時期、及革命時 期。在常態科學時期,該領域有一個穩固的典範(paradigm),隱約地界定了 問題的合法性及研究方法的合法性,並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典範包括了形 上學假設、中心理論、應用的範例、方法的範例、隱含的評估標準等,是該領域科 學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 的基本共識;同一個典範之下的科學社群 雖然會爭論許多問題,但很少爭論典範的基礎;科學研究報告的高度精簡方法, 就是假定讀者是社群內的人,假定一個共享 的典範,所以省略了大量的背景知 識,以至於領域外的人通常都看不懂。處在常態科學時期的科學家對他(她)們 所涉入的典範非常有信心,對典範中尚未解決的謎 題(puzzle)也很清楚, 但在解謎的歷程中很少懷疑到遊戲的規則,也很少將目標放在意料之外的嶄新 發現,而是放在擴大應用範圍、增加精確性、及豐富理論的內容;他(她)們希 望解謎解得漂亮,萬一解錯了或解不出來,他(她)們也不會懷疑典範的正確 性,而是懷疑自己的能力。 任何理論,從出現到流行到死亡,幾乎都有一些未能解決的問題或未能解釋 的現象,孔恩稱之為「異例」(anomaly); 有趣的是,孔恩發現:在常態科 學下的傳統研究本身就會自然演化出異例,累積異例,終至形成內部危機,引 發革命;當然,不同的異例之間仍有質的不同;一個異 例的重要性及其對常態 科學的威脅性,仍需靠科學家的智慧來辨認。但是,孔恩不認為一、二個異例就

(15)

能否證一個理論,因為他發現,異例剛出現時,通常會被典範 信仰很強的科學 家所扭曲與忽略,科學家會說:「可能是預測有問題」、「可能是測量有問題」, 但很少懷疑理論與典範;只有當一個異例頑固地重複出現時,科學 家才會承認 它;只有當異例累積得愈來愈多時,科學家才會說:「可能是理論有問題。」因 為理論有問題,所以就修正理論。當不同版本(修正版)的理論不斷出現 時, 就是危機時期的開始。 在危機時期,不同版本的理論經常被視為只是原理論的修正,但其實當中有 一些已隱含了完全不同的典範;例如:馬克斯威爾(Maxwell) 剛開始以為他 的電磁理論與牛頓的力學是不矛盾的,他也曾嚐試去從牛頓的觀點來說明自己 的理論,但發現困難巨大無比,終至放棄牛頓的典範。孔恩認為,單有危 機不 能引發革命,只有配上替代性的典範出現時,科學革命方可能發生。關於這一點 孔恩基本上是批評波普,孔恩透過科學史的研究發現:沒有科學家會直接拿理 論來和事物的本質做比較,然後根據一個所謂的「否證」證據就來拒絕一個原先 接受的理論。孔恩認為,科學家的決策與判斷涉及到下列三者之間的比較:二個 典範 與一個事物的本質(自然);所以,孔恩說:「拒絕一個典範的決策總是 與接受另一個典範的決策同時發生」(Kuhn, 1970, p.77)。 在 危機時期,由於異例很頑固、很重要、甚至威脅到典範的基礎,所以各種 修正理論或替代性的典範就不斷出現,最後的結局通常是下列三者之一:第一, 修補成功, 舊有的典範倖存下來;第二,修補失敗,但新理論或新典範也沒辦

(16)

法解決困難,只好把問題「標記」起來,留給下一代去解決;第三,新理論與典 範成功地解決了舊 典範中的困難,於是,很多科學家轉移到新典範的陣營,科 學革命於焉發生。不過,科學革命發生之後,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會轉移到新陣 營,有些科學家還是會終 其一生為一個舊典範辯護;孔恩發現,年輕的科學家 比較願意接受新典範。 圖二:完形轉換的例子 孔恩認為,科學革命不是累積,新典範的觀點與舊典範的觀點是不能並存的 (incompatible)、不可通約的(incommensurable,或譯「不可共量的」)、 不能互相轉譯的、或甚至是無法互相溝通的,因為兩個典範各自定義其概念(亦

(17)

即,脈絡決定意義),也各自設立其評判典範的標準,所以,兩個典範對「典範 選擇」的辯論必然只是循環論證,誰也無法說服誰。從這一點開始,孔恩透露了 很強的知識相對論(relativism)。孔恩更進一步指出,個別科學家從一個典範 轉移到另一個典範的心理歷程是一個完形的轉換(gestalt switch) 歷程;以 圖二為例,該四方體可以被看成「突向右下方」或「突向左上方」二種可能性 (「突」的意思是「靠近讀者身體」),但二種可能性不能並存,也很難說誰 對 誰錯;讀者在陷入第一種角度之後,往往很難看到第二種角度,但不必洩氣, 孔恩會說,那很正常,因為陷入前一個典範的科學家也常看不到後一個替代性 典範的 觀點(事實上,讀者多眨眼幾次,並凝視久一點,應該逐漸能在二種觀 點之間自由切換)。 孔 恩的理論受到社會科學界及自然科學界兩方面的廣泛注意,但受到的批 評也不少,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是上述的知識相對論含意。為什麼孔恩的理論 會有相對論的 含意呢?因為他把邏輯實證論所假定的兩個世界(見圖一)合併 在一起,成為一個很大的典範或世界觀;他又認為典範強烈地影響了(或甚至 「決定了」)觀察、研 究方法、及評估理論的標準,所以,理論與理論之間的比 較無法植基於「典範中立」的標準,從而,理論的選擇成為一種相對性的個人偏 好,科學的理性基礎就此喪 失,「科學是否有進步」也成為一個問題。 孔恩(Kuhn, 1970) 曾公開回應這些問題,他否認自己是相對論者,他說, 不同典範之間雖然有溝通困難,但仍能透過「翻譯」的歷程,使彼此能盡量正確

(18)

地預測對方的行為;他又說, 科學家在選擇典範時,並非任意的,而是有根據 一些「好理由」的,只是這些「好理由」都是一些價值觀念,而不是一些價值中立 的客觀標準,所以,理論之間的好 壞是無法被證明的;他也說,科學是在進步 , 只是這種進步並非逼近真理,而是一種沒有特定方向的進步;顯然他對知識演 變持一種反目的論(Anti-teleology)的達爾文演化觀。 Siege1(1987) 認為,孔恩的回應與其既有的模式之間是互相矛盾的, 因為,如果孔恩不放棄「不可通約性」的觀點,又不考慮「外在於典範」的評估標 準,則理論之間的論辯終究 是些循環論證,科學家在選擇理論時也終究只是個 獨斷的判斷或至多是個美學判斷,如此一來,科學即喪失了理性的基礎,也喪 失了進步的機制。本文認為,孔恩所 回應的觀點本身或許不錯,但仍不足,因 為它們無法從孔恩原有的模式中導出來。 如 果我們比較一下孔恩學派與邏輯實證論,將會發現他們的主要差異在於 對「理論與觀察的關係」的看法不同。邏輯實證論認為:理論與觀察應該互相獨 立,我們才能 客觀地用觀察證據去驗證理論;然而,如果理論與觀察之間完全 獨立而沒有任何關聯,則兩者之間產生不了任何關係,我們如何用觀察證據去 驗證理論?孔恩學派則 認為:理論與觀察的關聯性很強,例如孔恩本人就用許 多科學史的資料指出「理論指引觀察」的事實,而費若本(Paul Feyerabend) 與孔恩同屬世界觀學派,但立場比孔恩更極端,他認為任何觀察詞、句的意義完 全決定於其理論脈絡(Suppe, 1977),如此一來,所謂的驗證只是套套邏輯,

(19)

完全失去了客觀性。所以,夏皮爾(Shapere, 1984)說,科學哲學在「關聯 性」與「獨立性」之間擺盪。 世界觀學派在科學哲學的發展史中,掀起了一場革命;其觀點與詮釋學 (hermeneutics)的立場也頗為相容,兩者都大大影響六十年代之後的知識 論思潮。經過這場革命,很多學者開始覺察到認知歷程中主動、主觀、詮釋、建構 (constructive)的一面,以及科學探究中大單位概念(如典範)所扮演的重 要角色;然而,如何從主觀點中維持客觀?如何從多元主義中避免知識相對論? 如何說明知識的成長現象與歷程?如何尋回科學的理性基礎卻又不能重墮邏輯 實證論的困境?這些問題都是「後孔恩時代」的主要思考方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於 2016 年 12 月發布的《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強調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 不同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

學校進一步把價值觀教育、常識科及 STEAM 教學內容自然連繫起來,發展成跨課程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

為要達成普通話科的整體學習目 標,學校每周安排 2-3 教節是最理 想的。但個別學校可能因為暫時的 困難,只能為普通話科安排 1

在探索有關科學、創意、歷史、文化和故事 等知識的同時,體驗與別不同的奇妙學習之

• 將已收集的 LPF 有效顯證,加入為校本的 學生表現 示例 ,以建立資源庫作為數學科同工日後的參照,成 為學校數學科組知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