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侯世昌. 博士.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 研究生:鄭欽淵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謝. 辭. 光陰荏苒,隨著論文付梓成冊,心中滿是無限的喜悅與感恩。有夢固然美好, 能圓夢更讓人雀躍不已,回首這段研究所進修時光,在兼顧工作、家庭與讀書之 間,日子雖辛苦但很充實,感謝生命中所有的貴人,感念您們的提攜與鼓勵。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當感謝指導教授侯世昌老師,感謝您於論文撰寫之路 上的悉心指導,多少迷津蒙您費心指點,多少字行間煩您錙銖潤飾,除了亦師亦 友的諄諄勉勵外,更對學生無限的包容與關懷,讓學生如沐春風,您認真治學以 及更多對於人生的態度與待人處世之道,著實受益匪淺,畢生受用,謹此致上最 誠摯的敬意與謝意。再者,感謝楊振昇教授與江志正教授在計畫口試與論文口試 過程中,承蒙您不吝指教,對論文架構及概念,深入剖析與剴切指正,提供專業 又精闢之見解,促使整篇論文更臻嚴謹與完善,讓學生獲益良多,於此由衷感謝。 此外,特別感謝我們系所裡不辭舟車勞頓之苦,陪我們度過研究所求學生涯 的所有師長,有您們對學生的教導與啟迪,讓我在學術殿堂有更開闊的視野;感 謝服務學校陳志強校長與北勢伙伴的包容與提攜,以及並肩砥礪的同窗好友,謝 謝您們的協助與鼓勵。另外,也要感謝協助審查專家內容效度的教授與校長,以 及協助問卷發放與填寫問卷的教育先進們,若無您們的慨然應允,今日將無以歡 欣收割。 最後,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和所有關心我的人,沒有您們的傾心支持、耐心 包容與盡心打氣,怎有論文完成的現在。太多的支持與關愛,難以言謝,謹以此 論文與我的師長、家人及朋友分享,衷心感謝! 鄭欽淵 謹誌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3)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及其困境。採 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問卷」 ,針對臺中市之公立 國民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共抽取 45 所國民小學 648 位教師為樣本,回收問卷 617 份,回收率為 95.21%,有效問卷 586 份,可用率為 90.43%。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 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歸納以下結論: 一、臺中市小學學校創新經營屬中高程度,其中以學生活動創新層面程度最高。 二、男性教師學校創新經營的知覺高於女性教師。 三、教師兼主任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創新經營程度較高。 四、中區學校之教師對學校創新經營有較高的知覺程度。 五、新設立與歷史較悠久之學校創新經營較高。 六、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學校創新經營困境之情形屬中低程度,其中以工 作過於忙碌繁重知覺程度較高。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且綜合相關文獻與研究心得,分別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 學校行政團隊、教師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提供校長領導、學校實務應用與學 術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 關鍵詞:國民小學、創新、學校創新經營. I.

(4) II.

(5) A Study of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a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and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ways of teachers’ perception of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mplemented in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chung city, Taiwan.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 Lamination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and samples were from 648 teachers among 45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There were 617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return questionnaire rate was 95.21% and the valid rate was about 90.43%. All the data collected for this study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mean t-test, and one-way ANOVA. After a thorough study and analysis of all the questionaires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achieved: 1.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is at the“upper -intermediate” level. Among them, “Student Activity Innovation” is the highest. 2. Mal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s. 3. Those who are teacher and director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4. School teachers at the central district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II.

(6) 5. Teachers at New-established or time-honored schools have more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of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6.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was at the“lower -intermediate” level. Among them, “busy and heavy workload” is the highest. Utimately, this study might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admininstrative leaders ,school administrative teams, and teachers as well. This study also contributes to principals’ leadership, applications on academic affairs and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innovation,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V.

(7) 目. 次. 目. 次 ........................................................................................................ V. 表. 次 ..................................................................................................... VII. 圖. 次 ........................................................................................................ X.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學校創新經營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11 第二節 學校創新經營實施之歷程與困境 ...................................... 36 第三節 學校創新經營之相關研究 ....................................................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5 V.

(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81 第一節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分析 ................... 8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創新 經營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 89 第三節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困境之現況分析 .........116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 121 參考文獻 ................................................................................................... 127 附 錄 ....................................................................................................... 133 附錄一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 133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審查意見彙整 ........................................... 145 附錄三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預試問卷.................... 157 附錄四 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正式問卷.................... 161. VI.

(9) 表. 次. 表 2-1 創新之意涵...................................................................................... 12 表 2-2 學校創新經營層面分析 ................................................................. 33 表 2-3 學校創新經營相關研究 ................................................................. 44 表 3-1 預試學校數及樣本人數分配 ......................................................... 56 表 3-2 學校規模抽樣分配 ......................................................................... 57 表 3-3 學校創新經營現況各層面試題數統計 ......................................... 59 表 3-4 建立研究效度之專家學者與教育人員名單 ................................. 61 表 3-5 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問卷專家內容效度分析 ......................... 62 表 3-6 學校創新經營現況與學校創新經營困境各層面題目分配情形 . 64 表 3-7 預試學校數及樣本人數分配 ......................................................... 65 表 3-8 預試問卷抽樣學校及回收情形 ..................................................... 66 表 3-9 有關學校創新經營量表項目分析 ................................................. 68 表 3-10 有關學校創新經營困境量表項目分析 ....................................... 69 表 3-11 學校創新經營量表因素分析........................................................ 71 表 3-12 學校創新經營困境量表因素分析 ............................................... 72 表 3-13 學校創新經營量表信度分析 ....................................................... 73 VII.

(10) 表 3-14 學校創新經營困境量表信度分析 ............................................... 73 表 3-15 正式問卷調查樣本回收統計 ....................................................... 75 表 3-16 正式問卷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 77 表 4-1 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分析 ............................. 82 表 4-2 國民小學教師在行政管理創新層面之現況分析 ......................... 84 表 4-3 國民小學教師在課程教學創新層面之現況分析 ......................... 85 表 4-4 國民小學教師在學生活動創新層面之現況分析 ......................... 86 表 4-5 國民小學教師在校園營造創新層面之現況分析 ......................... 87 表 4-6 國民小學教師在資源應用創新層面之現況分析 ......................... 88 表 4-7 不同性別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差異分析 ......................... 89 表 4-8 不同年齡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各組人數、平均數和信賴 區間 ................................................................................................. 92 表 4-9 不同年齡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93 表 4-10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各組人數、平均數和 信賴區間........................................................................................ 95 表 4-11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6 表 4-12 不同最高學歷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各組人數、平均數和 信賴區間........................................................................................ 98 VIII.

(11) 表 4-13 不同最高學歷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99 表 4-14 不同擔任職務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各組人數、平均數和 信賴區間...................................................................................... 101 表 4-15 不同擔任職務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02 表 4-16 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各組人數、平均數和 信賴區間...................................................................................... 105 表 4-17 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06 表 4-18 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各組人數、平均數和 信賴區間...................................................................................... 108 表 4-19 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09 表 4-20 不同學校歷史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各組人數、平均數和 信賴區間...................................................................................... 111 表 4-21 不同學校歷史之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12 表 4-22 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差異情形摘要 ................................. 115 表 4-23 學校創新經營困境之現況分析 ................................................. 117. IX.

(12) 圖. 次. 圖 2- 1 學校創新經營實施步驟 ........................................................ 38 圖 2- 2 學校創新經營模式 ................................................................ 39 圖 3- 1 研究架構................................................................................. 53. X.

(13)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本章共分五節,第 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 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國內隨著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社會多元化與全球化的影響, 一波波的教育改革浪潮接踵而至—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於 1996 年完成 《教 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提出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提昇教育品質、暢通升學 管道與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等五大方向,呈現出教育理念的創新;教育部 2002 年頒 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 ,宣示創造力教育對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創新經營能 力是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教育部 2005 年以「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 育各盡其才的新國民」為教育施政主軸;2009-2012 年的教育施政藍圖更提出「創 新教育,活力臺灣」 ,顯示出教育制度的革新,希望達成提供一個優質完善的教育 環境,讓孩子快樂而有效的學習成長,進而培育高素質的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的 教育願景(教育部,2009) 。在教育改革的聲浪中,學校被賦予更多的決策機會和 彈性自主空間,創造力之培育與校務經營的創新受到重視,成為教育工作推動的 焦點,種種教育願景與政策的擬定皆彰顯出創新與競爭的精神,更突顯出學校經 營方式必須革新,學校成員必須具備創新的思維與能力,才能實現教育理想。 學校創新經營相關議題的研究,近年逐漸增加也反映出受到重視的趨勢。在 創新經營的相關研究方面,早期受企業組織發展理論影響,大多重視學校組織創 新、革新與再造等之研究,近年來則逐漸重視學校整體的經營創新,然隨著專家 學者與研究人員對學校經營看法與研究重點之不同,對學校創新經營的見解也隨. 1.

(14) 之不同。學校創新經營不僅是環境需求時代趨勢,更是學校不再具有養護性和保 護性的組織特性後,避免不進則退、不改變即淘汰危機的有效經營策略,故有必 要探究目前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的實施現況。 臺中市學校分布於市區、郊區、偏遠及交通不便的山地,存在著許多不同的 條件,在交通運輸、地理環境、文化刺激種種差異的情況下,臺中市國民小學教 師是否能敏覺環境的變化,掌握時代的脈絡,瞭解學校經創新營之實施情形?針 對此一現象,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是否呈現有所差異?因此,有其必要依上述 之現象和問題,加以深入分析與探討。 長期以來,學校因承繼傳統文化,一向予人保守呆板之印象,對於創新改革 的議題,教師通常懷著比較保守的態度,如何激起學校創新改革的火花,是當今 領導者重要的議題。學校經營者除了瞭解創新經營的內涵,掌握其影響因素,善 用經營管理策略,提升學校行政團隊與教師因應創新的態度與能力,更應深入瞭 解並適當處理學校教師所產生的抗拒,以爭取教師們的認同和支持、參與和投入。 研究者本身為臺中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人員,擔任教職二十幾年來,經歷了教育 改革,也經驗了許多制度的變革。憑藉著實務經驗與觀察,認為身為學校教育人 員,為了國家未來的競爭人才,絕不能再固步自封,應力求突破,提升自我的學 習力,讓學校的創新經營能發揮功效,提升整體組織績效,進而營造和諧的校園, 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所以教師是否願意投入,將是學校創新經營能否成功的關 鍵因素。但是學校創新經營實施之時,難免遇到一些難題,而臺中市國民小學在 實施學校創新經營時,尚有哪些困境待克服?的確有其必要加以探討,並提出學 校創新經營之建議。. 2.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茲將本研究之研究目 的與待答問題,說明如下:. 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針對臺中市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現況加以深入探 究,茲將本研究之研究目的陳述如下: (一)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之差異情 形。 (三)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困境。 (四)依據研究分析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有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二、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之分析,提出下列待答問題: (一)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現況之差異情 形為何? (三)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困境之現況為何?. 3.

(1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茲將本研究之名詞釋 義,說明如下:. 一、國民小學 本研究所指國民小學係指《國民教育法》第三條之定義,國民教育分為二階 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即實施六歲至十二歲兒童教育之學校。本研究所指 國民小學係指臺中市所轄之公立國民小學而言,不包括私立國民小學。. 二、學校創新經營 學校創新經營是為了達成學校教育目標和提升學校績效,整合運用學校內外 部的資源,採取新的理念思維和創意行動策略,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之組織文化 與環境,落實於學校行政組織運作與教學活動中,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就,並增 進學校整體績效,一系列有計畫、有系統、有步驟之動態歷程。共分成「行政管 理創新」 、 「課程教學創新」 、 「學生活動創新」 、 「校園營造創新」與「資源應用創 新」等五個層面,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行政管理創新 行政管理創新是指學校能以服務的新觀念和新作為推動學校事務,運用行政 革新策略與技術,活化行政運作與制度,加強行政效率與服務品質,營造學校團 隊共識與創新文化,進而提昇組織績效,達成教育目標。 (二)課程教學創新 課程教學創新是指教師能在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技巧上展現創 意,並建構有利於教師進行創意課程與教學之平台或活動,以提升教師專業成長 4.

(17) 與型塑彼此知識分享的文化,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師教學效能。 (三)學生活動創新 學生活動創新是指學校能應用創意思維,以多元智慧理念規劃學生的學習活 動,提供學生表現創意的機會與空間,發展學生多元才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 勇於嘗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以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四)校園營造創新 校園營造創新是指學校能因應教育發展趨勢與學習的需求,運用新思維與新 技術,有系統的規劃校園環境與設施,延伸學生學習的場域,營造具創新氛圍的 校園環境,以創造優質之學校教育品質。 (五)資源應用創新 資源應用創新是指學校能瞭解外界環境的脈動,運用新思維與家長及社區保 持良好公共關係,建立與家長及社區資源互動的機制,期使整合運用社區資源, 促進學校和社區共同合作,提升辦學績效。 本研究所稱之「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之「學校創新經營 問卷」學校創新經營部分之得分,得分愈高表示教師的知覺愈高,即學校的創新 經營程度愈高;反之,得分愈低代表學校的創新經營程度愈低。. 三、學校創新經營困境 學校在創新經營的過程中,多少會遭遇抗拒或阻礙,甚至產生衝突的現象, 即是學校創新經營困境。本研究所歸納出的「學校創新經營困境」包括領導階層 創新領導知能不足、領導作風保守不支持、學校成員創新能力不足、慣性思維害 怕變革、態度消極參與意願低落、工作過於忙碌繁重、社區家長支持認同不足、 組織結構過於僵化、缺乏鼓勵創新的氣氛、缺乏學習團隊、創新經營的目標不明. 5.

(18) 確及缺乏具體可行的方案等。 本研究之「學校創新經營困境」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國民小學創新經 營問卷」學校創新經營困境部分所測得的分數,得分愈高,表示學校創新經營所 遭遇的困境程度愈高;反之,得分愈低表示學校創新經營所遭遇的困境程度愈低。.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茲將本研究所使用的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說明如下:. 一、研究方法 為蒐集實證資料,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自編之「學校創新經營問卷」作 為研究工具,以臺中市所屬公立國民小學教師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就個別變項的 現況情形進行研究,藉由相關實徵資料的蒐集、分析結果與歸納研究發現,以作 為結論與提出具體建議之依據。.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實施程序可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論文撰寫等三個階段。而準 備階段包括:文獻蒐集與探討、確定研究主題;實施階段包括:撰寫研究架構及 研究計畫、編製調查問卷、實施問卷調查;論文撰寫包括:資料整理分析及撰寫 研究論文。以下就三階段加以說明:. (一)準備階段 1.文獻蒐集與探討 本研究在確定研究主題前,研究者蒐集國內外期刊文章、網路文章與博碩士 論文題材以進行閱讀與分析。在蒐集本研究之相關資料方面,主要透過臺中教育 6.

(19) 大學、國家圖書館等查詢系統之資料庫,以及 ERIC、PQDT 等線上資料庫,並經 由網際網路上相關網頁的連結,藉以搜尋國內外相關文獻,以為研究時整理分析 之依據。 2.確定研究主題 確定研究主題 與教授討論後,研究主題為「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 ,隨即開 始蒐集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慢慢釐清研究主題的背景、相關概念、條件及內涵, 以建立本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待答問題與研究架構,並開始準備本研究論文計 畫撰寫。. (二)實施階段 1.撰寫研究架構及研究計畫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 ,擬定本研究之「待答問題」 ,再經 由「文獻探討」收集相關資料,從這些資料中,歸納分析國內外有關學校創新經 營的意義及層面之理論及研究資料,並擬出本研究架構及研究計畫。 2.編製調查問卷 編製之問卷包括三大部分,分別為「基本資料」 、 「學校創新經營現況」 、 「學 校創新經營困境」等三部分。 3.實施問卷調查 在完成學校創新經營問卷之專家內容效度後,以立意抽樣方式選取預試學校, 進行預試問卷之回收、分析、信效度考驗與刪題等流程,以完成正式問卷。正式 問卷編製完成後,即開始實施問卷調查工作,採分層隨機抽樣,抽出接受調查的 學校。問卷回收後,先逐一篩選出無效問卷,再進行各校樣本編號、輸入電腦建 立檔案等作業,依研究需要進行統計分析。. 7.

(20) (三)論文撰寫階段 1.資料整理與分析 實施問卷調查後,先逐一檢視剔除無效問卷,再進行問卷編號、登錄與輸入 電腦等作業,以 SPSS for Windows 12.0 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問卷調查資料分析。 2.撰寫研究論文 根據問卷資料分析之結果以及相關文獻,提出結論與建議,並進行論文撰寫 與印製之程序完成論文。.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在研究架構上雖力求周延完整及嚴謹,惟因過程中其 他條件影響,仍有未盡周延之處,茲就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可就研究地區、研究對象和研究變項進行探討。.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問卷調查之地區,係以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為範圍,不包括私立小學。.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02 學年度服務於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之教師為對象,包括主任、 組長、級任教師與科任教師等,不含代理代課教師。. (三)研究變項 本研究變項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為背景變項,包括教師背景變項:性別、年. 8.

(21) 齡、服務年資、最高學歷及擔任職務;學校背景變項有:學校規模、學校地區及 學校歷史。另一變項為依變項,主要分為五部分: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 學生活動創新、校園營造創新及資源運用創新,以這些變項作為問卷設計之依據。. 二、研究限制 茲就研究對象、研就變項和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之限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僅以臺中市的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範圍,並未包括臺灣地區其他 縣市之教育人員。因此,在研究結果之解釋與推論時,僅限於臺中市。研究結果 之應用必須審慎,不宜做過度推論。.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依所蒐集之相關文獻,界定出學校創新經營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程 教學創新、學生活動創新、校園營造創新及資源運用創新。然而學校創新經營之 範疇廣泛,本研究所界定之層面未能涵蓋所有內容,故研究的廣度及深度有其限 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受試者填答問卷調查量表進行資料蒐集與研究,期望能透過填答者 的客觀陳述作為分析的基礎,然而受試者在填答問題時,有可能受到主觀的心理 歷程與感受、填答時間、問卷內容及個人對學校政策的熟悉度等因素,都足以導 致其所填答的資訊與實際情況有所落差之現象,在研究結果的解釋上,可能有所 偏誤,故研究者於寄發的問卷資料中,附註注意事項,提醒受試者盡量避免上述 之偏誤情形。. 9.

(22) 10.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理論之國內外相關文獻,經由整理、歸 納與分析,作為研究設計及研究結果討論之依據。本章分三節,第一節學校創新 經營之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學校創新經營實施之歷程與困境,第三節探 討學校創新經營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學校創新經營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本節旨在探討學校創新經營的意義、理論基礎及內涵,以釐清學校創新經營 的層面,首先探討創新之意涵;其次探討學校創新經營之意涵;接著探討學校創 新經營的相關理論;最後探討學校創新經營之內涵,作為編製學校創新經營問卷 層面之理論依據。. 一、創新之 創新之意涵 「創新」一詞最早出現於企業界,是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大師 Schum Peter 在 1930 年代所提出。他認為: 「先有發明,後有創新。」他將「創新」定義為廠 商採取一種足以改變其可行的新生產程序或新生產方法,強調透過創新,企業組 織可以使投資的資產再創造其更高價值。近年來,學術界大吹企業風,創新的概 念開始獲得學術界的重視與探討,因此要了解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必須先從創 新開始談起(蘇良瓊,2009) 。 隨著社會環境的急遽變遷與教育改革需求,學校組織與企業組織同樣面臨快 速變遷與高度化競爭的經營環境,創新的概念漸漸受到學者的重視與討論,從國 內外相關研究來看,對創新之定義會隨著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不同,所呈現 的意義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各相關研究的創新意涵,加以探究歸 納及說明,如表 2-1 所示: 11.

(24) 表 2- 1 創新之意涵 研究者 吳清山. 創新之意涵. 年代 2004. 創新是運用創意點子,將其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工作 方法的過程,使其促進組織品質改進與提升的過程。 就本質層面而言,創新乃是創意點子的啟發;就目標層面而 言,創新是具有高層次與價值性的目標;就策略層面而言,. 張妙琳. 蔡純姿. 2005. 2005. 創新即是要尋求組織的優勢;就過程層面而言,創新是一個 具有流動性的轉化過程;而就結果層面而言,創新是一種新 產品,更是促使組織改變新風貌的實際成果。 組織為了因應環境變遷與發展需要,整合個人及群體的新觀 念、新方法與新策略,經由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與文化創新 等有系統的內涵與歷程,進而達成提升競爭優勢的目。 組織為求永續發展,使創意成為一種有用的產品、服務或過. 汪宗明. 2006. 楊文達. 2007. 張新基. 黃海山. 2008. 2008. 程,藉由改善資源的價值與分配,促使技術和管理創新,以 提昇競爭力或創造優勢的一種變革。 為提升個人或組織績效,將創意轉化成實際行動的有用過 程。 一種新概念或新事物,這種新概念或新事物會隨著認知經驗 的改變,影響組織與個人的價值及行為;創新隱含創造力的 開發,而創新行為則需藉由個人所創造的「產品」的獨創性 與實用性來呈現,可以提升個人或組織績效的過程。 組織整體的創造力或創意與其作業程序、服務、產品相結 合,藉以促使技術與經營管理創新,以提升競爭力並謀求永 續發展的一種歷程。. 黃韻如. 楊嘉玲. 2008. 創新=創意+變革+執行力。亦即運用新知識、新創意點子 或新資源,來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或新服務,並藉以提升個 人或是組織效能的過程。. 2008. 個人或組織,透過知識螺旋、資訊應用或各種方法,將創意 的概念轉化為產品、過程與服務的實踐歷程,其所生產的新 價值有助於提升組織永續發展。 (續). 12.

(25) 研究者. 廖傳結. 年代. 2008. 創新之意涵 組織因應發展之需求,運用創意並整合各種新方案或新觀 念,所激盪出的新策略,它是一種系統化的、有計畫性、有 步驟的歷程或模式,其目的在謀求組織的永續發展與提升組 織的競爭力。 個人或組織為了因應環境變遷與發展需要,整合個人及群體 的新觀念與新策略,不斷激發創意,將創意的概念轉化為產. 張雅甄. 2009. 黃宏傑. 2009. 駱昱君. 2009. 許佑民. 2009. 為提昇競爭優勢和永續發展,採用創意的點子,以達到既定 目標的持續性歷程。. 2010. 個人或組織運用具特殊、獨特性的概念、理念或作法,並將 其轉換於抽象或具體之事務上,如:產品、計畫、服務、程 序、技術或價值觀等方面,以提升組織整體運作之品質、展 現高度成效之歷程。. 蔡詠春. 林水木. 2011. 品、過程與服務的實踐歷程,以促進組織不斷的創新發展, 並維持組織整體的競爭優勢。 為追求卓越、提升個人或組織績效,將創意轉化成實際行動 之有效歷程。 可以是採行單位或個人的主觀認知,也可以是與既存的客觀 事物或環境相較所得的結果。. 將概念加以具體轉化,以有別於已存在的事物,具有最新、 更新、別出心裁之意,同時具有更快、更好和更多元的產出 價值,可成為組織辨識之依據及具有提升組織競爭力之功 能,在於強化組織存在之目的及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一種新想法、新做法或具有新奇與獨特的特質,而且是組織 或個人永續生存的重要變項,組織為了永續保持競爭優勢藉. 崔念祖. 2011. Rich. 1992. 任何新觀念、方法或策略,是經由一個人或其他採用單位所 知覺出的一種新觀念、實務或事務。. Drucker. 1993. 人類發揮創造力進行有組織的、有系統的、有目的尋求改變. 由創意、發明、轉化、精緻化的過程,創造出有異於現在的 新思想、新行為或新產品,促使組織效能提升。. 創造的歷程。. (續). 13.

(26) 研究者. 年代. Kuczmarski 1996 Afuah Chacko. 創新之意涵 一種思考信念,一種能看透現在、直達未來的普遍態度或思 考方式。. 1998. 使用新的技術及市場知識,提供顧客新的產品及服務。. 1988. 修正或發明一項新的概念,以使符合現在或未來潛在之需 求,並可藉由改進與發展使其原有之功能達到商業化的目 的。. Robbins 和. 2002. 採用創意點子,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工作方法的一段 過程。. Robbins. 2002. 一個新的意念,此種意念可應用於強化產品、服務或程序。. Certo. 2003. 採取有用的點子,將其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法 的過程。. Rogers. 2003. 如果一個觀念對個人是新穎的,它就是創新。. Coulter. 註:研究者整理 根據上表整理發現,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論述,從概念到具體,從知識到產品, 從過程到結果,從單一向度到多重向度,都是創新可以著墨的內涵。整體而言, 對於創新的意涵,可謂非常多元,有些是以強調「新」的觀點來定義,認為創新 是不同以往的新觀念,是一種變革(汪宗明,2006;張新基,2008;Rich,1992; Kuczmarski,1996;Chacko,1988;Robbins,2002;Rogers,2003);有些是由 過程的觀點定義創新,認為創新是一種過程,著重一系列的歷程(蔡純姿,2005; 楊文達,2007;廖傳結,2008;Drucker,1993) ;有些是由產品、結果的觀點來 看創新(吳清山,2005;黃海山,2008;許佑民,2009;黃宏傑,2009;Afuah, 1998;Robbins 和 Coulter,2002; Certo,2003;) ;有些主張過程與結果共存多 元的觀點來看創新(張妙琳,2005;黃韻如,2008;楊嘉玲,2008;張雅甄,2009; 駱昱君,2009;蔡詠春,2010;林水木,2011;崔念祖,2011;McGourty、Trashis 和 Dominick,1996) 。. 14.

(27) 綜合以上學者見解與論述,本研究將創新定義為:創新是指因應環境變遷與 發展需要,整合個人及群體的新觀念、新方法與新策略,為追求卓越、提升個人 或組織績效,將創意轉化成實際行動之有效歷程。. 二、學校創新經營 學校創新經營之意涵 經營之意涵 學校創新經營包含創新和經營的層面,注重創新的思維和學校永續經營的方 向,掌握時代潮流發展,建構永續經營的校務發展目標。對於學校創新經營之意 涵,不同學者提出不同的思考見解,以下整理各學者及相關的文獻,對於學校創 新經營之意涵作探討。 Rich(1992)從教育觀點指出任何新的觀點、方法、活動計畫或科技,被用 來改善教育品質者,乃屬於教育之創新。 Hopkins、Ainscow 和 West(1994)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一種系統化與持續性 的努力過程,試圖改變學校的內部條件及學生的學習條件,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並提升學校效能。 Collins(2002)指出學校創新經營的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在於建構滿意且具 成就感的行政過程、追求共享價值、目標與理想的實現,以及建立有利於長期發 展的學校文化等三方面。 Haner( 2002)認為學校應如同企業家經營企業一般,著重於創新的效用, 持續對既有產品提升績效與改善品質,繼全面品質管理之後的現代品質管理概念 應以創新為導向,進行永續的變革與創新,才能在需求彈性與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的環境中維持競爭力。 Robbins 和 Coulter(2002)認為將創意點子轉換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工作 方法的過程就可促成創新,將此過程做有系統的管理即為創新經營。. 15.

(28) 吳清山(2004)研究指出,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在學校環境場域中,採用創意 點子,將其轉化到學校的服務、產品或工作方法的過程,以發展學校特色,提升 學校效能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蔡純姿(2005)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學校為了要因應環境變遷與呼應教育 改革的需求,以新的思維、新的技術與新的服務,增進學生學習成就與學校辦學 績效,進而提高學校競爭力,所進行一系列有計畫的、有系統的、有步驟的創新 作為的動態歷程。 張妙琳(2005)說明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學校為獲取經營之競爭優勢,在技術、 過程、產品或服務等方面,符應現實需求,突顯本位經營特色,發展組織核心能 力並提升組織績效之策略。 汪宗明(2006)發表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學校為滿足整體社會的期待與永續發 展,使創意成為一種有用的產品、過程或服務,藉由改善資源的價值與分配,促 使技術和管理創新,以提昇學校競爭力或創造優勢的一種經營策略。 楊文達(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在學校場域中,學校為發展特色、達 成學校願景和提升學校效能,學校成員採用創意點子,將其轉化至學校管理、技 術、文化等系統中的過程,而這過程是經由一系列有計畫、有系統、有步驟運作 之動態歷程。 黃懿嬌(2007)研究提出,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在學校的環境場域中,為提昇 教育品質與維持校際競爭力,在學校內外部進行組織變革與學校創新經營的策 略。 黃海山(2008)說明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學校為因應社會變遷、外在環境期待 與教職員創意發展的需求,所進行的創新措施或作為,以營造有利於創造力活動 發展之組織文化與環境,同時結合學校內外資源來增進學校整體績效,進而提昇. 16.

(29) 學校競爭力與促進永續發展的一種經營策略。 黃雅琪(2008)指出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學校在多元的環境中,為取得經營之 競爭優勢,領導者組織創意的團隊,透過經營與管理的創新,使在技術、過程、 產品或服務等方面突顯本位經營特色,將創意落實到學校的實際作為中,包括行 政運作、課程教學、活動展能、校園環境、公共關係等,積極展現出異於他校的 優異績效與卓越。 黃韻如(2008)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學校為提升教育績效,達成優質、卓 越的教育目標,營造有利於學校組織成員發揮創造力的文化與環境,激勵組織成 員從事創新活動,形塑學校特色文化。並配合各項的經營管理策略,提升學校行 政的管理效率、實施創意的課程教學、強化團隊的建置運作、活絡校園的知識分 享、推展多元的學生活動及結合各項的資源應用,以促成學校永續經營之歷程。 楊嘉玲(2008)提出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學校基於永續經營理念,關注學生為 主體與提升教育品質的前提下,將企業界的創新經營理念轉化至學校場域中,透 過學校組織成員知識的分享與溝通,運用學校內外部的資源,來建構學校創新的 產品、創新過程與創新的文化。 廖傳結(2008)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學校組織為了維持學校求新求變與不滿 足於現狀的企圖,積極的發展出學校所獨有的特色與解決問題的方案,由組織所 有成員利用創新環境的建置與創新氣氛的凝聚,彼此協同合作、發現問題及創意 的腦力激盪,進而發展出創新的策略,並且有計畫的推動與執行,以達成學校永 續經營之目的。. 賴振權(2008)研究說明,學校創新經營是指學校衡量教育的價值與學校本身 的資源,經審慎的評估,有計畫、有系統地將創意的點子轉化至學校的產品、服務與 工作方法的經營策略,以滿足內外成員的需求,創造學校的特色與競爭優勢、提升教 17.

(30) 育績效並使得學校得以永續發展。 劉富明(2008) 指出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學校基於教育發展的理念,在學校本位與 傳統的基礎上,整合校內外整體教育資源,透過學校團隊組織創新的經營與運作的教 育過程,產出優質並具有特色的學校教育品質。 張雅甄(2009)認為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學校將創意的活力與概念融入經營理 念,在衡量教育的價值與學校本身的資源,經審慎評估,以新的思維、技術與服 務,有計畫、有系統地將創意的點子轉化到學校的經營策略,營造學校創新的氣 氛及文化,以增進學校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與家長助學的績效,進而提高 學校競爭力,使得學校得以永續發展。 黃宏傑(2009)研究提出,學校創新經營指的是在學校場域中,為達成學校 願景和提升學校效能,學校成員整合內、外部資源,利用創新的經營策略,將其 轉化到學校管理、技術、文化等系統中的過程,而其過程是一系列有計畫、有系 統、有步驟之動態歷程。 許佑民(2009)將學校創新經營界定為學校為因應外在的環境變遷與滿足內 外在組織的需求,採用創意的點子,營造有利於創造發展的學習環境和組織文化, 透過團隊組織在過程中的溝通合作,以發展學校特色達到教育目標,並提昇辦學 績效和維持競爭力的持續性歷程。 駱昱君(2009)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指的是在學校場域中,學校為了發展自身 特色、達成學校願景和提昇學校效能,學校成員採用創意點子,將其轉化到學校 管理、技術、文化等系統中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是經由一系列有計畫、有系統、 有步驟運作之動態歷程。 侯志偉(2009)提出學校創新經營指的是學校為整合內外部條件及環境,透 過有計畫、有系統、有組織並設定步驟的變革歷程,於既有之基礎上,透過各項. 18.

(31) 作為,激發創造動力,讓學校能夠持續進步,以創造一種新的學校文化與制度, 提高行政與教學效能,激發學生的全面學習,以提升學校績效與競爭力。 黃秋鑾(2009)說明學校創新經營指的是學校在校長的領導下,整合行政人 員、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的資源和需求,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提升學校效 能和品質,進而滿足社會、家長與學生的期待與學校永續發展的一種經營策略。 梁文禮(2010)研究指出,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學校在經營的本質上應植入求 新、求變的 DNA,學校首先應採 SWOTS 分析,研析組織創新的需求,進而凝 聚組織成員們的共識,相互信任,建立組織創新的共同願景,且能有系統性的規 劃,即透過一系列有計畫、有步驟運作之動態歷程,成功的將成員們的創意,精 準的揮灑在學校經營的各個層面上,不僅能創造學校之競爭優勢,也能滿足成員 需求及提昇學校效能,進而建立品牌學校,最終達成學校願景及永續發展。 蔡詠春(2010)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學校為了滿足內部成員之需求與外部人 士之期望,在學校經營之作為上加以改變、創新,構想出學校創新經營的策略, 並將學校創新經營策略加以實行,系統化地發展學校特色,以達到學校教育之目 標。 仲秀蓮(2011) 提出學校創新經營是校長整合學校內部、外部各項資源,全 體共同努力,運用系統思考的創新經營策略,以在基本要素上,達成學校教育目 標,進而在卓越要素上,能提升學校效能和品質,以使學校永續發展成長。 林水木(2011)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學校為提升經營效能,促進教育目標 之實現,採取新的理念思維和創意行動策略,落實於學校行政組織運作與教學活 動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表現,獲致社會的認可與支持,因而提升學校的能見 度、辨識度和競爭力,增進教育的品質和價值。 崔念祖(2011) 說明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在學校場域中,學校為發展特色,. 19.

(32) 改善教育品質,達成學校永續經營和提升學校效能,學校成員採用簡單、易操作 的創意點子,將其轉化到學校服務、產品、理念思考、方案規劃、策略實踐等過 程,而這過程是經由一系列有計畫、有系統、持續性、有步驟運作之動態歷程。 羅月圓(2011)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學校為因應環境變遷,運用創意改善學 校辦學理念、服務品質及運作方式的過程,以營造有利於創造發展的學習環境, 提昇教育品質與維持校際競爭力。 曾偉誠(2012)研究認為,學校創新經營係指學校為達成教育目標及提升教 育品質,營造具有創造力氛圍的組織文化環境,讓成員可於組織中共同參與合作, 激發成員的創意潛能,以營造學校獨特的創新氣氛。並透過校內外各種資源的整 合,及不斷的創新、修改與執行,將創新點子運用於學校組織系統之中,以達成 學校永續發展的目標。 學校創新經營包含不同的層面,不同學者提出其定義之見解亦有所差異,其 中過程之作為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學校創新經營的重要層面。學校創新經 營之目的在於提升學校的競爭力與辦學績效,達成教育目標。因此,有些學者從 目標結果的觀點,說明學校創新經營的意義。學校創新經營的主要理念來自於企 業界的創新發展,並轉化為行動策略以推動學校的創新發展。同時透過創新思考 的理念,轉化創新的概念予校務推動的實際之中,促進學校的永續發展。因此, 部分學者從行動轉化的觀點,說明學校創新經營的意義。創新經營通常顯現出多 元的概念,亦具有多元的層面,其發展常需整合不同的層面與策略。因此,部分 學者從多元整合的觀點,說明學校創新經營的意義。 整體而言,學校創新經營可以從其過程作為、結果目標、行動轉化和整合的 觀點來論述其意涵,不同學者亦從不同的層面提出見解,對於深入理解學校創新 經營的意義深具價值,值得參考。綜合以上學者見解與論述,本研究將學校創新 經營定義為:學校為了達成學校教育目標和提升學校效能,整合運用學校內外部 20.

(33) 的資源,採取新的理念思維和創意行動策略,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之組織文化與 環境,落實於學校行政組織運作與教學活動中,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就並增進學 校整體績效,一系列有計畫、有系統、有步驟之動態歷程。. 三、學校創新經營的相關理論 有關「學校創新經營」的理論與研究課題,因學校創新經營屬新興的議題, 相關理論與研究觀點在文獻上付之闕如,本研究藉由整理組織管理創新相關的理 論與學校創新經營之探討,包括開放系統理論、渾沌理論、組織變革理論、學習 型組織理論與創新管理理論等,作為本研究之立論參酌,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開放系統理論 開放系統理論源於 L.Bertalanffy 於 1956 年所發展之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 ,其認為任何一個組織或系統皆為開放系統,具有彼此相互依存及 相輔相成的次級系統。開放系統具有反饋作用及自我調適之能力,平常維持於平 衡穩定狀態,當大環境變動而失衡時,系統將藉其反饋作用以及自我調適能力, 恢復平衡穩定狀態,維持發展能力(謝文全,2003) 。 開放系統為一種觀念性的架構,此架構必須於持續流動的環境中,保持動態 平衡及穩定狀態,從開放系統觀點來看,學校是一個具有結構的、個人的、文化 的與政治的存在於社會有機體中的次級系統,必須在與外在環境持續交互作用, 彼此交換物質、訊息和資源的輸入、轉化與輸出歷程之動態運作中,達成整合、 調適、目標達成與模式維持之功能。 其對學校創新經營的啟示為保持敏感度以掌握新資訊,即時因應、調適,並 主動創新突破、尋求發展並適時引進新觀念,為「養護性的組織」注入活水。學 校系統和外在環境系統間互為主體,交互影響,因此,應有積極性的發展策略, 以回饋外在系統的變化,如:行政管理方面,包括結構調整、管理創新等;課程 21.

(34) 教學方面,包括精緻課程的規劃、新教學理論和研究的實踐、創意的教學活動、 多元的評量,情境多元智能的培養等;資源運用方面,包括他校聯盟、社區異業 的結盟等資源的共用;知識管理方面,包括知識分享、網路溝通平台及資訊科技 的運用等;校園環境規劃方面,兼顧安全、社區、生態和富教育性的校園規劃。 開放系統理論強調組織創新的壓力來自於其所處之環境,面對外在環境的壓 力,惟有組織不斷創新,才能持續的發展。因此學校創新經營之壓力來自其所處 的環境,而學校與外界溝通的質與量影響了組織的創新能力,學校組織成員若能 跨越組織界限,透過正式及非正式的溝通網路與他人接觸,將能營造出理想的學 校。. (二)渾沌理論 渾沌理論(Chaos Theory)興起於 1970 年代的自然科學領域,之後逐漸擴展至 社會科學界。教育界亦引用來解釋學校組織中不明確、無法預測的現象,這樣的 渾沌系統具有下列特性(謝文全,2003) : 1、耗散結構 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意指組織為一個非穩定與開放的耗散結構系 統,隨著內部能量的消長,必須隨時與外部環境交會而產生新形態。 2、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意指細微的變化即可能造成巨大影響,如同蝴蝶 展翅卻造成颶風一般。在耗散結構中對於起始狀態非常敏感。 3、奇特吸引力 奇特吸引力(strange attractor)意指在組織外部環境中隱藏著許多不穩定的吸 引子,不時對組織產生影響。. 22.

(35) 4、回饋機能 回饋機能(feedback mechanism)此主張延續開放理論之要點,強調系統中回 饋功能對於組織結構的重要性。系統必須靠回饋之訊息不斷強化內部生命力。 鄭志隆(2008)綜合渾沌理論的要點,提出對學校創新經營的啟示為: 1.學校組織在經營方向、策略、技術及思考模式上應當敏銳覺察、彈性調整 與機動創新。 2.在有效領導和團隊的支持下,隨時於渾沌之中尋找出秩序與方向,而能有 所創新作為。 3.建置即時回饋系統,掌握狀況,立即回饋。 4.掌握改革契機,鼓勵教師參與革新。 渾沌理論強調系統是處在不斷解構與重建的過程中運作,學校必須對於細微 之變化進行瞭解,才能因應整體環境之變化,讓組織立於不敗之地。因此,學校 組織處於不穩定、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必須時時調整、不斷創新,才能增加效能, 維持高的競爭力。學校組織在經營方向、策略及思考模式上應當敏銳覺察、彈性 調整與機動創新,於渾沌之中找到秩序與方向,並建置即時回饋系統,掌握狀況, 立即回饋,掌握改革契機,達成學校組織之效能。. (三)組織變革理論 組織變革(organizational change)係指一個組織進行局部或整體調整的過程,為 了達到變革目的,組織必須在穩定的狀況下,製造預期的不穩定狀態,以激起變 革的動力。接著引導成員進行調整,以便再次達到暫時穩定狀態。經過一段時間 後,在持續主導「穩定─不穩定─穩定」的循環歷程,形成不斷變革的機制,最後 達到不斷自我改進,自我超越的學習型組織(吳清山、林天祐,2003b) 。. 23.

(36) 吳清山(2003)認為,學校組織變革的內涵可包括四個範疇: 1.行政與組織變革:學校變革通常涉及管理方式的改變、組織結構的調整與 權力的轉移,其目的在於提升行政效率。 2.課程與教學變革:課程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心,提供學生有效學習,應 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 3.規章與制度變革:學校組織變革都會涉及管理方式的改變,而這些變革是 為了符應社會發展、教育潮流和民眾需求。 4.觀念與文化變革:除了有形的變革外,無形的觀念與文化的變革,亦為學 校組織變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張慶勳(1996)對於組織變革提出發展模式的四個階段,茲說明如下: 1.探討影響學校組織變革與發展的因素:包括學校內部及外部因素。 2.評析學校組織變革與發展的必要性與計畫性:評估變革的必要性,擬定好 組織變革的計畫,引導學校依計畫達成必要的變革目標。 3.暸解組織變革的階段:學校組織變革包括三個階段,分別為突破現狀、推 動改革、回歸穩定平衡。 4.評鑑學校組織變革與發展:變革的結果是否達成預定目標,必須加以評鑑 其成效如何,以確定學校的方向與目標。 謝文全(2003)認為組織興革係指組織為適應內、外環境變遷,對組成元素 進行調整,提升自我更新的能力,發揮以應變來維持組織的平衡,進而達到組織 持續生存與進步發展的過程。 黃秋鑾(2009)認為組織變革之內涵包括: 1.就組織變革類型,不外乎包括有計劃的變革、無計畫的變革與自發性變革。 2.就組織的穩定性考慮,漸進式變革較符合組織的效能,能兼顧目標與手段,. 24.

(37) 較易達到組織再造目標。 3.就組織變革歷程來看,組織變革應先從覺察問題的存在,分析組織的環境, 瞭解組織環境中變革力量與抗拒變革力量,規劃可行的方案,循序漸進,兼顧實 施的方法和步驟,同時建立評鑑的標準和有系統的評鑑程式,藉以達到組織的目 標,提升組織的效能。 學校創新經營亦是組織變革的一環,組織變革的目的乃因應社會變遷,提高 環境適應力,進而活化學校組織,強化學校效能(吳清山,2005a) 。 學校組織受到組織變革影響,內在及外在環境皆有很大的變化,學校必須跟 隨時代腳步,了解大環境所產生的變化和軌跡,才能以創新作為因應時代的變遷, 並能以創新經營思考引導學校的變革,讓學校教育能提升經營績效,使學生的學 習獲致更好的成效。. (四)學習型組織理論 Senge 在《第五項修練》中指出學習型組織乃指組織成員能持續拓展能力, 追求自我突破,創造共同嚮往的成果,同時,在組織中培育出創新且具影響力的 思考型態,並持續不斷的在團體中學習。為實現學習型組織,Senge 提出五項修 練的經營策略,以因應瞬息萬變的環境(郭進隆譯,2005) : 1.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學習型組織的靈魂,一種可以看清整體變化的思考 架構,強調組織成員要能針對問題全貌,確認問題的起因,進而了解如何有效的 掌握變化,開創新局。 2.改變心智模式:藉由對話與反思來不斷地釐清並改進個人內在的價值觀念, 使學習不受固有的思考盲點影響。 3.團隊學習:強調團隊的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透過組織成員深度的對話. 25.

(38) 與溝通相互學習,發展團體的能量。 4.建立共同的願景:強調組織成員是夥伴關係,具有共同的目標,透過領導 人的凝聚,建立起共同的願景,並激發組織的成長與創新能力。 5.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藉由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 的真正願望,客觀的觀察事實,集中精神,培養耐心,以追求自我卓越精進。 學習型組織即是透過整合此五項修練,使組織與個人能夠不斷的學習與革 新。 Garvin(1993)指出組織學習可藉由幾項活動來進行:1.運用系統觀點解決 問題。2.從經驗中學習。3.嘗試創新的試驗。4.典範學習。5.有效要求全體共同行 動。 吳清山、林天祐(2003a)學校從事創新經營,首重創新機制的建構,成員創 新能力之培養,透過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組織學習的方式,建立學校學習文化, 使人人願意學習並勇於改變,則有助於學校創新經營。 吳清山(2005b)綜合各家的看法,將學習型組織界定為:一個組織能夠持續 不斷的學習以及運用系統思考從事各種不同的實驗與問題解決,進而增強個人知 識、經驗和改變整個組織行為,以強化組織變革和創新的能力。 學習型組織是一個能夠有效進行集體學習的組織,亦是運用各種積極與多元 的策略於創新、獲取與轉換知識的組織,使學習與組織的各個運作層面能夠互相 結合,運用創新的概念快速的回應大環境的挑戰與變遷,並能因應新的知識修正 其創新的作為。. (五)創新管理理論 創新管理理論 「創新管理」是指一個組織在產品、過程或服務等各方面,力求突破,改變. 26.

(39) 現狀,發展特色,以提昇組織績效的策略(吳清山、林天祐,2003a) 。組織創新 管理的策略可以是漸進式的改變,也可能是激進式的改變。 馮清皇(2002)認為創新管理是指組織管理者藉由創意環境的建置,成員參 與的對話,引發組織成員進行知識更新、技術創新及產品轉化的過程,並針對未 來組織可能面臨的相關問題,激發組織成員願意突破現狀,願意接受挑戰的能力, 並透過一套適切而新穎的文化形塑,以新的思維及新的方法,追求組織得以永續 的經營與發展。 張明輝(2003)提出創新管理對於組織發展而言,能發揮保護組織的競爭優 勢以及滿足顧客需求等兩種關鍵功能;創新管理係強調源源不斷創新,推出新產 品與新製程,在競爭對手爭相追趕之時,迅速超越對手向前挺進。 黃哲彬與洪湘婷(2005)指出所謂創新管理,指組織領導者除應先有創意的 理念,更應積極建制各種有利於創新的環境,諸如成員共同參與決策形塑開放自 由的溝通對話情境、激發成員創新潛能的機會等,進而塑造創新、優越的組織文 化,才能夠提昇整體組織競爭優勢,如此才能維繫組織永續不墜之地位。 張明輝(2006)綜合創新管理主要理論的意涵,歸納出下列幾個創新管理理 論的重點: 1.強調突破性創新:運用新的科技提供不同特性與價值的產品,利用新科技 的力量,將必要之元件以更簡單的組合方式,提供不同價值特性的新產品或服務, 而這些產品或服務更為便利或便宜。之後隨著新科技性能逐漸的改進,在不知不 覺中被步步逼迫,到最後連利潤最高的市場也拱手讓人,這是突破性創新的驚人 之處。 2.重視創新的週期:企業除了必須有漸進性創新的能力之外,尚須具有發動 激進性創新的能力。而激進性創新則通常來自於另一種類型的組織,這種類型組. 27.

(40) 織富有開創的精神,規模不大、結構鬆弛分散,擁有勇於實驗的組織文化,工作 流程較為鬆散,員工年齡較輕、異質性也比較高。 3.跨越創新的鴻溝:對於創新管理的過程,需先集中力量做好某一項產品或 服務之後,再以單一實用主義者顧客群作為其橋頭堡,而後在最短時間內盡全力 發展出完整產品。一旦成為該市場的領導廠商後,有了足夠的證明能力,才能吸 引實用主義者的青睞,再逐漸推廣至全面的創新。 4.營造創新的情境:提供有利於激勵組織成員創造力的環境因素,管理者指 派的工作要讓員工將個人的專業技能、創造力與內在動機發揮到極致。其次,要 使員工有足夠自由的發揮空間,目標要給的清楚明確,但過程就要放手讓員工去 做。給予組織成員自主的空間與資源、充分授權等,以增進創新管理之成效。 5.創新知識的管理:管理者必須創造一個能形成適合知識創造的情境,讓員 工在組織功能與資源上都有重疊的可能性;以及期許成員有更多元化的才能等。 透過自由但具有方向導引的互動,讓各種可能的碰撞在組織中自由衍生,如此, 重視組織成員間有關創新管理知識的蒐集、儲存與分享,進而創新組織的智慧資 本。 創新管理理論強調學校未來可能面臨挑戰或問題,激發組織成員積極突破現 狀及接受挑戰的能力,形塑適切的組織文化,並以新思維及新方法,提昇組織整 體競爭的優勢。當學校經營的內外環境有了重大的變革時,必須採取創新管理之 策略,不應再固守傳統的經營模式,在面臨新的挑戰與競爭時,也必需隨時檢討 與修正,而創新管理正提供了學校經營一個可行有效的方向。 綜上所述,開放系統理論強調學校創新的壓力來自於其所處的環境,惟有組 織不斷創新,才能面對外在環境的壓力;渾沌理論強調學校環境處於不斷解構與 重建的過程中運作,學校必須對於細微之變化進行瞭解,才能因應整體環境之變. 28.

(41) 化,讓組織持續不斷的發展;組織變革理論強調學校經營必須跟隨時代腳步,了 解大環境所產生的變化和軌跡,以創新作為因應時代的變遷,讓學校教育能提升 經營績效,使學生的學習獲致更好的成效;學習型組織理論強調學校必須運用各 種積極與多元的策略於創新、獲取與轉換知識的組織,使學習與組織的各個運作 層面能夠互相結合,運用創新的概念快速的回應大環境的挑戰與變遷;創新管理 理論係面對學校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或問題,激發組織成員積極突破現狀及接受 挑戰的能力,形塑適切的組織文化,並以新思維與新方法,提昇組織整體競爭優 勢。. 四、學校創新經營內涵之分析 學校組織是一個多元的層面,學者對於學校組織創新的研究亦以多元的觀點 來探討,惟學者對於學校創新經營之層面,內容見解則不一致,有待逐步的分析 探究。以下彙整學者對學校創新經營各層面的看法,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以增進 對學校創新經營的探究。 吳清山(2004)研究提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容,可從觀念、行政、教學、 課程、學習、環境等構面思考,具體而言主要包括: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 創新、服務創新、流程創新、活動創新、環境創新、特色創新等八個層面。 黃哲彬、洪湘婷(2005)研究認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共分為四個面向, 分別是學校理念創新、學校行政創新、學校課程教學創新、學校績效創新等四個 面向。 蔡純姿(2005)指出學校創新經營包括「技術創新」 、 「管理創新」與「文化 創新」三個系統架構。 「技術創新」包括校園環境規劃、社會資源應用、行政技術 革新、課程教學實施、學生活動展能等五個層面; 「管理創新」包括理念創新、人 員創新、結構創新、流程創新、策略創新等五個層面; 「文化創新」 :包括學校創. 29.

(42) 新特色、教師創新作為與學生創意表現等三個層面。 張妙琳(2005)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內涵包括行政運作創新、教學專業創新、 設備資源創新、文化氣氛創新等四個層面。 汪宗明(2006)提出學校創新經營內涵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 資源價值創新、學生展能創新、資訊科技創。 楊文達(2007)說明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 新、資源應用創新、學生活動創新及校園環境創新。 黃懿嬌(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行政管理、課程教學、知識 分享、外部關係及資訊科技五大層面。 黃海山(2008)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包涵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學生 活動學習創新、公共關係創新、資訊科技創新 黃雅琪(2008)提出學校創新經營層面中,以行政運作、課程教學、活動展 能、校園環境、公共關係這五個層,並將教師專業發展與知識分享結合為教師專 業創新加入成為六個層面。 黃韻如(2008)將學校創新經營內涵分為六大面向,包含行政管理的創新、 團隊運作的創新、創意的課程教學、知識分享的創新、多元的學生活動以及多元 的資源應用。 楊嘉玲(2008)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包涵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校園 環境創新、知識分享創新、資訊科技創新等五個面向。 廖傳結(2008)研究指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程 教學創新、學生活動創新、公共關係創新、校園環境創新等五個層面。 賴振權(2008)提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行政管理、校園環境、社會. 30.

(43) 資源、課程教學、活動展能五個層面。 黃宏傑(2009)認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 新、資源整合創新、學生活動創新、校園環境創新五個層面。 許佑民(2009)說明學校經營創新的內涵區分為五個面向,分別為行政管理 創新、課程與教學創新、學生多元展能創新、校園環境美化創新及外部關係創新。 張雅甄(2009)將學校創新經營內涵分成五大層面,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 程教學創新、學生活動創新、校園環境創新、公共關係創新。 黃秋鑾(2009)提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行政服務創新效能、課程教 學創新效能、學生表現創新效能、環境設備創新效能、資源運用創新效能。 駱昱君(2009)認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學校行政管理革新、課程教 學學習創新、學生多元活動創新、校園環境建構創新與社會資源應用創新。 江英君(2010)擬出五大學校創新經營之衡量向度,分別是:行政管理創新 經營、課程與教學創新經營、資源應用創新經營、學生活動創新經營及校園營造 創新經營。 梁文禮(2010)將學校創新經營分為行政管理創新、教學專業創新、學生活 動創新、校園營造創新與公共關係創新五個層面。 蔡詠春(2010)指出學校創新經營分為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學生 活動創新、資訊科技創新、公共關係創新等五個層面。 林水木(2011)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區分為管理服務創新、課程教學創新、學 習活動創新、組織氣氛創新及公共關係創新等五個層面。 莊國威(2011)將學校組織創新經營層面分為行政領導、課程教學、知識分 享、環境設備、氣氛文化、學生活動、公共關係等七大向度創新。. 31.

(44) 崔念祖(2011)參考蔡純姿的五個構面分法為主要架構,分別是:行政管理 創新、課程教學創新、資源應用創新、學生活動創新、與校園營造創新五大面向。 羅月圓(2011)研究認為,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程 與教學創新、學生活動創新、資源整合創新、資訊科技創新、環境設備創新等六 個面向。 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所 主辦的 InnoSchool 2012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 KDP 國際認證獎,將學校創新經營的 內涵區分為五個層面:行政管理革新、課程與教學領導、學生多元展能、校園環 境美化、社會與環境資源應用。. 32.

(45) 表 2- 2 學校創新經營層面分析. 層面. 行政 管理. 課程 教學. 學生 活動. 校園 營造. 公共 關係. 吳清山 (2004). ◎. ◎. ◎. ◎. ◎. 蔡純姿 (2005). ◎. ◎. ◎. ◎. 黃哲彬 洪湘婷 (2005). ◎. ◎. 張妙琳 (2005). ◎. 汪宗明 (2006). ◎. ◎. ◎. 楊文達 (2007). ◎. ◎. ◎. 黃懿嬌 (2007). ◎. ◎. 黃海山 (2008). ◎. ◎. ◎. 黃雅琪 (2008). ◎. ◎. ◎. 黃韻如 (2008). ◎. ◎. ◎. 楊嘉玲 (2008). ◎. ◎. 廖傳結 (2008). ◎. ◎. ◎. ◎. 賴振權 (2008). ◎. ◎. ◎. ◎. ◎. 黃宏傑 (2009). ◎. ◎. ◎. ◎. ◎. 學者. 資源 應用. 知識 分享. ◎. 資訊 科技. 專業 發展.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續) 33.

(46) 層面 學者. 行政 管理. 課程 教學. 學生 活動. 校園 環境. 公共 關係. 許佑民 (2009). ◎. ◎. ◎. ◎. ◎. 張雅甄 (2009). ◎. ◎. ◎. ◎. ◎. 黃秋鑾 (2009). ◎. ◎. ◎. ◎. ◎. 駱昱君 (2009). ◎. ◎. ◎. ◎. ◎. 江英君 (2010). ◎. ◎. ◎. ◎. ◎. 梁文禮 (2010). ◎. ◎. ◎. ◎. 蔡詠春 (2010). ◎. ◎. ◎. ◎. 林水木 (2011). ◎. ◎. ◎. ◎. 莊國威 (2011). ◎. ◎. ◎. ◎. 崔念祖 (2010). ◎. ◎. ◎. ◎. ◎. 羅月圓 (2011). ◎. ◎. ◎. ◎. ◎. 臺北市政 府教育局 (2012). ◎. ◎. ◎. ◎. ◎. 合計. 26. 25. 22. 19. 資源 應用. 知識 分享. 資訊 科技. 專業 發展. 其他. ◎ ◎ ◎. ◎. 10. 註:研究者整理. 34. ◎. 12. ◎. 5. 6. 3. 6.

(47) 綜合以上學者論述,學校創新經營經前述之文獻分析,以及對於學校創新經 營相關實證研究所得資料之各層面,整理歸納後發現以「行政管理創新」 、 「課程 教學創新」 、 「學生活動創新」 、 「校園營造創新」 、與「資源應用創新」等五個層面 為研究次數最多,足見為學者專家認為有其進一步探究之必要性。因此研究者將 「知識分享創新」 、 「資訊科技創新」統整於「行政管理創新」 ; 「專業發展創新」 併入「課程教學創新」 ; 「公共關係創新」則併入「資源應用創新」 。本研究就在此 五大層面基礎上實施研究探討,針對臺中市國民小學進行實徵調查研究。其各層 面內涵說明下:. (一)行政管理創新 行政管理創新是指學校能以服務的新觀念和新作為推動學校事務,運用行政 革新策略與技術,活化行政運作與制度,加強行政效率與服務品質,營造學校園 隊共識與創新文化,進而提昇組織績效,達成教育目標。. (二)課程教學創新 課程教學創新是指教師能在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技巧上展現創 意,並建構有利於教師進行創意課程與教學之平台或活動,以提升教師專業成長 與型塑彼此知識分享的文化,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師教學效能。. (三)學生活動創新 學生活動創新是指學校能應用創意思維,以多元智慧理念規劃學生的學習活 動,提供學生表現創意的機會與空間,發展學生多元才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 勇於嘗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以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35.

(48) (四)校園營造創新 校園營造創新是指學校能因應教育發展趨勢與學習的需求,運用新思維與新 技術,有系統的規劃校園環境與設施,延伸學生學習的場域,營造具創新氛圍的 校園環境,以創造優質之學校教育品質。. (五)資源應用創新 資源應用創新是指學校能瞭解外界環境的脈動,運用新思維與家長及社區保 持良好公共關係,建立與家長及社區資源互動的機制,期使運用整合社區資源, 促進學校和社區共同合作,提升辦學績效。. 第二節 學校創新經營實施之歷程與困境 本節旨在探討學校創新經營實施之歷程與困境,茲分述如下:. 一、學校創新經營之歷程 吳清山(2004)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是建立在有創意的組織基礎上,一個有創 意的學校組織應該具有創意意圖、鼓勵創造力、善用構思手法、篩選及評估構想、 修正及確立構想、執行構想等要素,而各要素之關聯性如圖 2-1 所示,本身還具 有回饋系統。 學校推動創新經營,若是具備有創意學校要素,較容易產生效果。為了擴大 其執行的效果,提供下列步驟,以供參考。 (一) 訂定學校創新經營計畫:學校要能有效推動創新經營工作,事先準備 是成敗的關鍵,亦即學校宜召集各處室主管、相關人員代表研訂學校創新經營計 畫,作為未來執行依據。該計畫中主要內容包括背景分析、計畫目標、實施原則、 實施內容、實施方式、實施期程、組織及成員、預期效益。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us, this study argue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KIBS through evolution of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first; and then, this study analyzed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ical firms an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is making the study of In-service student satisfaction very important..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satisfaction

編號 受訪者 年資 教育程度 園所職稱 園所班級 A 白鯨老師 25年 大學 葡萄幼稚園-白鯨班老師 6班 B 水獺老師 17年 大學 葡萄幼稚園-水獺班老師 6班 C 海豚老師 15年 大學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