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專題式教學對高中生足球學習效果之研究~以傳球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專題式教學對高中生足球學習效果之研究~以傳球為例~"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專題式教學對高中生足球學習效果之研究

~以傳球為例~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葉嘉修* 呂桂花

#

摘 要

本研究分析專題式教學(PBL)法與傳統式教學法在運動技能學習上的效果。以高中 學生學習足球傳球的課題進行研究,探討高中學生學習前、後傳球的學習效果是否有顯 著的提升。本研究採取準實驗研究法,以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足球社 20 名男子學生 為研究對象;依據足球基本技能檢測成績分為同質性兩組,每 10 人 1 組。實驗組採取 專題式教學法教學,對照組則採取一般傳統教學法教學,每週 1 次,每次 2 節課,共進 行 4 次授課教學,在教學開始前後各施測 40 分鐘 5 對 5 小型比賽,分析傳球次數、成 功次數以及成功率的前、後測測驗結果比較,以 SPSS 統計軟體分析,採用相依樣本 t 考驗進行統計分析。所獲得的結果如下:一、實驗組在接受專題式足球教學法教學後, 足球的傳球成功率有顯著進步。二、受試者在經過兩組實驗教學後技能表現,在比賽傳 球總次數、傳球成功率的成績沒有差異。 關鍵詞:足球、Project-Based Learning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2)

A Study of Teaching for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Soccer

Learning Effects among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ake the pass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Soccer Passing Drill with 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method. In the study, we compared the learning effects between pretest and posttest. The participators are twenty male high school students study in Taichung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y are soccer club members . The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s was used. PBL and Technique Approach (TA) were applied to experiment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conducted 2 classes a week and lasted for four weeks. The 5 vs 5 games for forty minutes were applied as pretest and posttest. As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passing numbers, success numbers and success rate were recorded in the games and analyzed by SPSS for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The conclusions are as below: 1﹑The PBL participators have high performance in success rate of passing. 2﹑The comparison of passing numbers and success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shows no difference.

(3)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

專題式學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 PBL,是由 Kilpatrick(1918)提出的一種 教學法,以專題的學習活動方式,作為學生的學習主軸的觀點,應用在教育上是在 60 年代的醫學院教育,近來推展到網路學習及各學科領域的學習上,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 教學活動,是一種被激發的課程,以專題目標作為標準的導向學習。

專題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是一種目標導向、獨立自主的學習模式,正是培養專 家知識的最佳刺激情境,藉以提昇學生的探索與問題解決能力 (Blumenfeld, Soloway, Marx, Krajcik, Guzdial & Palincsar, 1991) 。當學習者能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專家知識, 將有助於信心的建立,並能在學習小組中發揮影響力。 Krajcik、Blumenfeld、Marx 與 Soloway (1994) 認為,專題式學習是將學生置於一 個探索的問題下,且其問題必須是真實、富有價值意義的,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要 嘗試尋找問題的答案、與其他學生合作、運用科技工具、最後要發展出一個作品 (artifacts)。 專題式學習的內涵包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分工與合 作學習、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機會、並允許學生能持續或增進改良作品、成果、在學習 最後要求學生呈現報告或成果、並應該具挑戰性,著重於高層次的思考或技能。 (Moursund,1999) 小野剛(1998)在日本足球邁向世界十強的報告書中提到:日本的足球發展應以 球員為優先(Player first)想法,事實上這與專題式學習的內涵以學生為中心具備同樣的概 念。透過學習傳球,認識如何讓傳球者與接球者傳球的意圖得到連接,需要傳球者的意 志傳達與接球者的行動才能完成,進而體會同伴之間合作無間的感覺,鼓勵分工與合作 學習。足球分為個人戰術以及團體戰術兩個部分,讓學生透過實際操練得到機會,本研 究教學以教育部足球學校的訓練特點來規畫練習內容,足球學校訓練的特點為:

(4)

一、在訓練上特別強調選手必須養成在移動中能持續觀察、判斷、準備,以及在移動中 做出技術的習慣。 二、訓練中,在指導選手時,當選手遇見困難不要直接給予答案,而是要反覆問選手問 題。 三、當選手勇於嘗試做出行動時,無論成功或失敗,教練都必須經常讚美選手鼓勵選手 勇於挑戰的態度(呂桂花,2010)。更是符合應該具挑戰性,著重於高層次的思考或 技能的這項內涵。 本研究嘗試將專題式學習使用在足球教學上。以傳球為主題,透過引導問題,讓 學生學習更多的思考,並期望透過專題式學習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在實際比賽能有 更好的發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專題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對高中生足球基本技能的學習效 果如何透過傳球表現反映在小型比賽中。

貳、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步驟

本研究對台中一中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參加足球社,男高中學生 20 名為主;所有 的學生進行足球基本 S 型盤球以及挑球 2 項技能檢測,依據檢測成績以隨機分組 (randomized grouping)分成兩組,實驗組 10 名採取專題式教學法,控制組 10 名採取一 般傳統式教學法教學,2 組之間經過統計檢定並未出現顯著差異。 本研究採取準實驗研究法,參與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均填寫研究參與學生同意書, 分組之後施行前測,再經過四次教學,教學的主題依序為(一)腳內側傳球,(二)移動中 觀察、判斷、play,(三)傳球-到底誰跑位,(四)小組搭配,之後施行後測。

(5)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傳球次數及成功次數的記錄表、觀察記錄表、PBL 專案規劃表、PBL 專案計畫表以及 SONY 錄影機。 (一)傳球總次數及成功次數的記錄表 傳球總次數及成功次數的記錄表是使用回溯法時,在比賽時透過錄影機全程錄 下比賽過程,賽後利用反覆觀察各小組所有學生的傳球次數及成功次數,並計算個 人傳球的成功率,及小組內的傳球次數、成功次數以及成功率。 (二)觀察記錄表 將練習過程中學生的戰術及觀念的理解(認知)、訓練態度及團隊精神(情意)、 動作的正確性及熟練度(技能)加以觀察記錄,透過將這三部分需要觀察的重點,使 用五段式評量記錄,做為教學過程中質性探討的依據。 (三)PBL 專案規劃表 將 PBL 的專案構想、驅使的問題、發展導引問題、發展課程導引策略、發展 調查活動、發展評量以及專案行事曆做好規劃。使足球的教學流程符合專題式學習。 (四)PBL 專案計畫表 填寫專案構想(1.陳述此專案的主題或中心思想、2.確認學生在此專案中會學習 到的學科內容標準、3.確認學生在此專案會練習到的思考方式)、驅使的問題、學生 須習得的技能、鼓勵學生投入專案、發展導引問題的兩個階段、專案計畫表、管理 過程與檢討以及專案檢核表。將專題式學習更詳細具體地呈現出來,也將足球教學 中的導引問題,以及產出的部分做詳細的規劃。 (五)SONY 錄影機 SONY 錄影機使用於記錄前測及後測過程的影像。 (六)信度與效度檢測 信度檢測方面,本研究採用評分者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方法,由 2 位具備 中華民國 B 級足球教練證,並長期擔任足球訓練工作,且曾帶隊參加全國性比賽 獲得冠軍之足球經驗者擔任。評分者信度公式為:相互同意度=(2×M)÷(N1+N2),

(6)

信度=n*平均相互同意度/1+(n-1)*平均相互同意度,其結果為(2*0.87)/(1+1* 0.87)=0.93。效度檢測方面,本研究之觀察記錄表經過數位長期擔任足球工作之學 者專家建議及修改後完成,具有專家效度。

四、資料處理

本研究教學前後各實施 40 分鐘 5 對 5 的小型比賽,記錄學習前後傳球總次數及成 功次數的數據進行比較,所得資料皆以 SPSS for Window12.0 中文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 統計處理與分析,各項統計考驗的顯著水準均定α = .05。

叁、結果與討論

一、專題式教學對足球傳球、成功率之影響

實驗組在 40 分鐘 5 對 5 小型比賽中的傳球次數及成功率的表現,以前測及後測的 表現結果,實施相依樣本 t 考驗,分析實驗組在接受專題式足球教學法教學後傳球次數 及成功率表現的差異情形,所得結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專題式教學 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相依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項目 階段 n 平均數 標準差 標準誤 t 顯著性 (雙尾) 傳球數 前測 10 18.20 9.32 2.95 0.04 .97 (次) 後測 10 18.10 8.93 2.82 成功率 前測 10 .41 .19 .06 -2.66 .03 (%) 後測 10 .56 .16 .05 由表 1 得知,實驗組在接受專題式足球教學法教學後,足球傳球的成功率有所提 升,並且足球傳球的成功率在統計上達顯著差異(t=-2.66,p= .03< α=.05),表示實驗組 在足球的傳球成功率方面有顯著進步。 依據「觀察紀錄表整理」(附錄一)以及「小組心得感想」的質性資料,以認知 (接球者戰術及觀念的理解)、情意(訓練態度及團隊精神)、技能(傳球者動作的正

(7)

確性及熟練度)三方面做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1.認知方面

觀察紀錄表將高中學生學習足球傳球之過程表現,在認知方面分為接球者迎 上接球、接球者跑到空位接球、接球者反向移動接球、接球者與隊友保持三角形 的空間觀念、接球者搶弱點(弱點指的是敵方身後弱點或敵後之有利進攻位置)五 項。 No.10:當我們進行到一半時,教師會要我們暫停下來,問我們如果剛剛哪個動作怎 麼做會比較好,經過我們得討論後,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還有別的方法更好, 這也讓我們能在較少的時間內有更多的收穫。因為每個人的特點不同,透過 討論可以將彼此的看法或心得分享交流,讓我們更快找到問題點也更容易解 決,而且當彼此都有成長的決心時,我們可以激發出更多種想法,在加上和 教師的雙向溝通,所有的人都對團體和自己更有信心。我們不再像之前那樣 毫無頭緒得踢球,依循著這個方法讓大家都成長了許多,之後的比賽也踢出 讓大家興奮的成績,我覺得這都要感謝教師和他的新教學法。 國際足球總會在青少年足球教練講習中提到:「現在有些教練,教的太多,卻 沒有給選手們自由的空間去思考和發揮,讓他們有一些自由時間去發掘新的東 西」。專題式學習彌補了這些不足,專題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以一項專題目標作 為標準的導向學習,學生實行小組間合作學習,有了更多參與感可以自由的思考 和發揮,有更多的討論及思考再做出判斷,如同 No.10 所說,學生不再像之前那 樣毫無頭緒得踢球。 No.4:最令我受益良多的是傳球及跑位的部分至於跑位的方面,藉由跑位,支援隊 友,拉開防守,是我對跑位的了解。學習到如何跑位,使我能夠在適當的位置, 支援隊友或取得進攻的機會。 剛開始不知道怎麼跑位,只是不斷的積極地跑動卻沒有成效,經小組討論後, 學生理解如何利用隊友來掩護,移動到有效的位置,創造出成功的傳球。在理解

(8)

傳球的認知上,學生能提升到更高層次的思考。

2.情意方面

觀察紀錄表將高中學生學習足球傳球之過程表現,在情意方面分為準時參與 訓練、專注於訓練中、搭配球隊中心(Leader)、幫助隊友(強者幫助弱者)、團隊合 作五項。其中專注於訓練中及團隊合作逐漸獲得提升。 本研究使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教師在授課教學前,會在台中一中足球社 團 facebook 上,先上傳影片來做為情境的引導,讓學生能經由不同的視覺效果提 高對課程主題的動機與興趣(周建智、黃美瑤、蘇晏揚,2009)。Keller (1982)提 到有效增強學生對課程的動機,能快速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

3.技能方面

觀察紀錄表將高中學生學習足球傳球之過程表現,在技能方面分為傳球者腳 內側傳球的姿勢、傳球者腳內側傳球的準確度、傳球者重心腳的著地位置、傳球 者處理球的速度、傳球者傳球能把握時機五項。其中在傳球者重心腳的著地位置 有所改善,傳球者腳內側傳球的姿勢及傳球者腳內側傳球的準確度有所提升。 No.3:我認為在腳內側傳球的姿勢、腳內側傳球的準確性以及處理球的速度為有進步 的項目。 專題式教學法採取科技融入教學,使用 photosynth 檢視腳內側傳球基本動作, 藉由 PhotoSynth 軟體應用的輔助,使學生透過各方面動作角度的觀察,了解自己 在傳球技巧需修正之處,可使傳球技術更加純熟。如圖 1 所示。

(9)

圖 1 學生 photosynth 環圖作品 資料來源﹕http://photosynth.net/view.aspx?cid=a52f7b16 -da25-4166-852a-e55727c07dc9 簡桂彬(2001)提到影像放映回饋,對足球內側傳球技能表現品質有顯著的影響, 並且能有效提昇學習者技能表現品質與動作的正確性,本研究結果與之相符。

二、不同教學法在比賽中的傳球比較

本研究先針對兩組不同教學法的實驗者在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之前、後測成績, 進行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實驗者在教學前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的差異情形,所得結 果如表 2 所示。分析實驗者在教學後比賽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的差異情形,所得結果 如表 3 所示。

(10)

表 2 教學前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項目 組別 n 平均數 標準差 標準誤 t p P 專題式 10 18.20 9.39 2.95 0.65 .52 (次) 傳統式 10 15.90 6.12 1.94 PS 專題式 10 .41 .19 .06 -1.35 .19 (%) 傳統式 10 .50 .11 .04 表 3 教學後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項目 組別 n 平均數 標準差 標準誤 t p P 專題式 10 18.10 8.92 2.82 0.30 .77 (次) 傳統式 10 17.10 5.86 1.85 PS 專題式 10 .56 .16 .05 0.07 .95 (%) 傳統式 10 .55 .14 .05 注:P 代表傳球次數,PS 代表傳球成功率,n 代表人數 由表 2、表 3 得知,受試者在經過兩組實驗教學後,在比賽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 的成績沒有差異。 本研究經不同的實驗教學後,受試者在比賽傳球次數及傳球成功率上,沒有顯著 差異。 林雅人 (2009) 認為在決定足球運動員風格的成長曲線中提到,經由思考判斷模式 下訓練選手的成長曲線與傳統反覆訓練的成長曲線不同。足球選手若沒有判斷,只是反 覆相同的練習,這樣的技術鍛鍊在學習的初期可以得到快速的進步。但是經過一段時間 後,選手的進步幅度開始變得緩慢,當遇到足球水準較高的對手時,在傳統的反覆訓練 下學習的足球選手,選手的成長很快會到達自己能力的界限,這對選手是不利的,主要 是因為選手沒有在接近足球比賽的環境中學習,因此無法對局勢做出判斷。而 Bunker 與 Thorpe(1982)也以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們在以技能為主的反覆教學方法下,只 能有一點點進步,大部分的學生在技能的練習中得到很少的成功經驗。技能好的學生擁 有技能,卻不知變通,又缺乏做決定的能力,常依賴教師或教練。

(11)

另一方面,如果足球選手認為運動過程中的「判斷」是必需的,那麼選手必須下 功夫來解決自己所思考的問題。然而,在每一次的問題解決過程中,選手可以獲得許多 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會發展出篩選問題的能力。會進行「判斷思考」的足球選手初 期進步的幅度很慢,但是慢慢的隨著訓練、時間的累積,其能力的進步會像伸展的拋物 線狀,快速提升。 本研究實驗組專題式教學屬於要求對狀況判斷的足球風格,選手的成長曲線,需 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出來,從比賽及數據中可以看出選手不斷地嘗試小組的搭配及進 步,而對照組屬於傳統反覆訓練式,為未對狀況判斷作出要求,經由教學後比賽的內容 仍以展現個人的突破為主。 本研究經不同的實驗教學後,雖然受試者在比賽中的傳球次數及傳球成功率上, 沒有顯著差異。但是本研究認為實驗組採取專題式教學法傳球成功率的成績可能被低 估,由於成功的傳球採取的定義為將球傳向隊友,隊友接到可以進行下一個動作,如再 傳給下一個隊友、射門或盤帶等,都算成功的傳球;而傳出一個好的傳球,甚至創造出 得分的機會,若是隊友沒有接好或失誤,都不算成功的傳球,透過影片看出,實驗組在 進攻時,企圖傳出具有威脅或穿越的傳球時,接球的難度變大或者伴隨著風險而不容易 成功,這包括傳球的人要傳的好,接球的人也要在好的時機產生接球的行動,並且加上 好的控球,然而即使觀念意識知道,若是基本動作不夠紮實,容易產生失誤,因此往往 做出了好的傳球,接球者跑位也到位了,但是卻在第一腳的觸球就將球碰遠或碰往敵人 的方向,造成出現絕佳的機會卻無法把握,欠缺臨門一腳。但是這種好的嘗試,選手不 會依照本能或感覺在比賽,而是在比賽中思考做出適當的判斷與行動,因此本研究認為 實驗組在傳球的學習上,比對照組有更多的成長與學習。

肆、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足球的傳球為課題進行教學,經教學後,雖然受試者在比賽中的傳球次 數及傳球成功率上,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沒有出現顯著差異。但是從比賽中可以看出實

(12)

驗組不斷地嘗試小組的搭配,而對照組仍以展現個人的突破為主,因此從學習傳球的內 容來看,經由專題式教學所學習的效果,更令人期待。 本研究認為專題式教學幫助高中生足球學習效果良好,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經由溝通及討論後,整體的團隊精神有所改善。 有關建議則有三項:(一)可進行追踪研究,以瞭解運動學習保留效果及學生運動習 慣改變情形;(二)可嘗試將專題式教學法運用於足球專長的學生以及一般學生,比較 學習效果及學習的反應。(三)擴大實驗對象進行研究,以期更廣泛類推研究結果。

(13)

參考文獻

呂桂花(2010)。99 年學生足球學校規劃與運作。學校體育,20(4),16-21。 周建智、黃美瑤、蘇晏揚(2009)。直接教學法與專題導向教學法對健康體適能認知之 比較。北體學報,18,1-12。 簡桂彬(2001)。不同的技能表現獲知對足球內側傳球技能表現的影響。未出版的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小野剛(1998)。世界に通用するプレーヤー育成のためのクリエイティブサッカー・ コーチング。東京,大修館書店。 林雅人(2009)。オランダに学ぶ サッカー戦術練習メニュー120。東京,池田書店。 Bunker, D., & Thorpe, R. (1982). A model for the teaching of game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Bulletin of Physical Education, 10, 9-16.

Blumenfeld, P., Soloway, E., Marx, R., Krajcik, J., Guzdial, M., & Palincsar, A. (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3 & 4), 369-398.

Krajcik, J. S., Blumenfeld, P. C., Marx, R. W. & Soloway, E. (1994).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helping middle grade science teachers learn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 94 , 5, 483–497.

Moursund, D. (1999). Project-Based Learn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ugene, Oregan: ISTE Publications, 53-91.

(14)

附錄一觀察記錄表

受試者____觀察員____ 日期____ 觀察重點 細節 優 秀 良 普 通 稍 微 不 足 差 備注 一、傳球者動作 的正確性、熟練 度及傳球時機 傳球者腳內側傳球的姿 勢 傳球者腳內側傳球的準 確性 傳球者重心腳 好的著地位置 傳球者處理球 的速度 傳球者傳球時機 二、接球者戰術 及觀念的理解 接球者迎上接球 接球者跑到空位接球 接球者反向移動接球 接球者與隊友保持三角 形的空間觀念 接球者搶弱點(敵方身 後的空間) 三、訓練態度及 準時參與訓練

(15)

團隊精神 專注於訓練中 搭配球隊中心(Leader) 幫助隊友 (強者幫助弱者) 團隊合作

一、傳球者動作的正確性、熟練度及傳球時機

傳球者腳內側 傳球的姿勢 定義:腳內側傳球的姿勢要求重心腳腳尖方向是球的方向、踢球腳腳 尖翹起腳踝繃緊、流暢的擺動。 優秀:動作正確及流暢的擺動。 良:常常動作正確。 普通:動作正確,但有些肢體過於僵硬。 稍微不足:動作大部分正確。 差:動作不正確。 傳球者腳內側 傳球的準確度 定義:腳內側正確的精準的傳球。 優秀:非常精準。 良:精準,傳到接球的人的位置。 普通:接球的人尚可以接到。 稍微不足:傳球不夠精準,接球的人不易接到傳球。 差:極不穩定,隊友完全無法接到的球。 傳球者重心腳 的著地位置 定義:傳球時,重心腳能踩在球旁適當距離,腳尖方向對準傳球方向。 優秀:傳球時重心腳著地位置正確,重心腳與球能保持適當距離,腳 尖方向對準傳球方向。 良:重心腳常常能跟上並踩在球旁適當距離。 普通:重心腳偶爾有跟上球並踩在球旁適當距離。 稍微不足:重心腳不穩或踩的位置離球太遠或太近。 差:重心腳不會移動或極不穩定,使得常踢空或踢球卡住。 傳球者處理球 的速度 定義:對於球的反應,能先觀察,思考,判斷處理球的下一步。 優秀:反應判斷迅速,第一次觸球就將球處理好。 良:常常反應判斷迅速,能兩次觸球內將球處理好。 普通:將球控下來,再將球傳出,需要三次觸球。

(16)

稍微不足:將球控下來,才要找隊友。 差:拿到球要找隊友找很久。 傳球者傳球能 把握時機 定義:當隊友的位置、機會比你好的時候立刻傳出去。不能傳球的時 機選擇不傳,如對手洞悉你要傳球的意圖要截傳球時,以及當對方防 守球員非常接近你傳球目標的時候。 優秀:傳球能把握時機,選擇傳出的時間恰到好處。 良:常常選擇傳出的時間恰到好處。 普通:傳球時機有時過早或過慢。 稍微不足:猶豫不決或者是等到防守方很逼近的時候才很急迫的傳出 去,偶爾不能傳球的時機選擇傳球。 差:完全不傳或總是錯過傳球的時機。

二、接球者戰術及觀念的理解評量標準

接球者迎上接 球 定義:迎向球主動上前去接球。 優秀:先觀察並迎向球,主動去接球。 良:常常迎向球去接球。 普通:偶爾能夠迎向球主動去接球。 稍微不足:很少能夠迎向球主動去接球。 差:呆站原地不動。 接球者跑到空 位接球 定義:在好的時機跑到合適的傳球空位接球。 優秀:先觀察並判斷跑到合適的傳球空位接球。 良:常常跑到合適的傳球空位接球。 普通:偶爾能跑到合適的傳球空位接球。 稍微不足:太慢移動或跑位的傳球角度不夠。 差:呆站原地不動或處在敵方後方。 接球者反向移 動接球 定義:接球者做出反向的欺敵動作擺脫對手再去接球。 優秀:成功做出反向的欺敵動作擺脫對手再去接球。 良:常常成功做出反向的移動再去接球。 普通:偶爾能使用反向的移動再去接球。 稍微不足:太慢移動或待在敵方身邊。 差:呆站原地不動或處在敵方後方。 接球者與隊友 保持三角形的 空間觀念 定義:拿球的人及一個隊友形成一個傳球路徑,接球者能夠移動到另 一條傳球的路徑使與隊友形成三角形,保持兩條傳球路徑。 優秀:接球者能夠觀察並移動使與隊友形成三角形,保持兩條傳球路 徑。 良:常常保持兩條傳球路徑。

(17)

普通:偶爾能保持兩條傳球路徑。 稍微不足:與隊友太靠近或使傳球路徑重疊。 差:呆站原地不動或處在敵方後方。 接球者搶弱點 (弱點指的是敵 方身後弱點或 敵後之有利進 攻位置) 定義:傳球者要傳球的時間點,接球者能夠跑到有傳球路徑的敵方身 後的空間或敵後之有利進攻位置。 優秀:能觀察在傳球的時間點做出搶弱點的跑位。 良:常常能搶弱點。 普通:偶爾能搶弱點。 稍微不足:太慢移動或待在敵方身邊。 差:呆站原地不動或處在敵方後方。

三、訓練態度及團隊精神評量標準

準時參與訓練 定義:遵守練習時間。 優秀:能夠提早預備,遵守練習時間。 良:準時開始練習。 普通:剛好趕到練習。 稍微不足:匆忙趕來練習。 差:遲到。 專注於訓練中 定義:集中精神,認真的在做某一件事情。 優秀:能集中精神,非常認真,甚至進入忘我的境界。 良:常常專注。 普通:有專注但偶爾會分心。 稍微不足:經常會分心。 差:精神渙散。 搭配球隊中心 (Leader) 定義:搭配小組的 Leader,Leader 則能好好帶領小組。 優秀:掌握整個小組的狀況,提出建議,並且搭配小組的 Leader。 良:常常能搭配小組的 Leader。 普通:有搭配小組的 Leader,偶爾自我想法。 稍微不足:經常自我想法很重。 差:完全自我想法,特立獨行。 幫助隊友 (強者幫助弱 者) 定義:傳球講究服侍的精神,因此技術好的幫助技術不足的,能力強 的幫助能力不足的,隊友要彼此互助。 優秀:隊友主動幫助彼此,強者幫助弱者。 良:常常隊友幫助彼此,強者幫助弱者。 普通:偶爾幫助隊友。 稍微不足:有時自私,不會幫忙。

(18)

差:非常自私,完全不幫忙。 團隊合作 定義:小組為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團隊,能夠彼此信任,很好的溝通, 良好的分工,展現合一的精神。 優秀:能夠彼此信任,很好的溝通,良好的分工,展現合一的精神。 良:常常展現合一的精神。 普通:合一,偶爾幫助隊友。 稍微不足:有時自私,不會主動幫忙。 差:很愛自己來,沒有隊友。

數據

圖 1  學生 photosynth 環圖作品  資料來源﹕http://photosynth.net/view.aspx?cid=a52f7b16 -da25-4166-852a-e55727c07dc9  簡桂彬(2001)提到影像放映回饋,對足球內側傳球技能表現品質有顯著的影響, 並且能有效提昇學習者技能表現品質與動作的正確性,本研究結果與之相符。  二、不同教學法在比賽中的傳球比較  本研究先針對兩組不同教學法的實驗者在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之前、後測成績, 進行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實驗者在教學前
表 2  教學前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項目  組別  n  平均數  標準差  標準誤  t  p  P  專題式  10  18.20  9.39  2.95  0.65  .52  (次)  傳統式  10  15.90  6.12  1.94  PS  專題式  10  .41  .19    .06  -1.35  .19  (%)  傳統式  10  .50  .11    .04  表 3  教學後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項目  組別  n  平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assessment items targeting the following reading foci: specific information, inferencing, main ideas. What syntactic and/or semantic clues would you identify in the text to guide

computational &amp; mathematical thinking by task-based teaching as a means to provide a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for learners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outcomes; and (ii) how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eed of walking to school for middle-grades students and designs related teaching plans.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英文:A Study on Increasing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ction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Using the Students at Chung Hua University Taking “Employment Market Analysis” Course as

Meanwhile, the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learning achieveme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