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家認同與中國的統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家認同與中國的統一"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漢賊不兩立的思維模式下,越南以血腥的殺戮而統一,中國、韓國則距統一之日仍遙遠無期。 中國之統一問題目前已是海峽兩岸雙邊政府最重要的政策議題,也是影響兩岸民間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對台灣的朝

野來講更是具有生死存亡的危機感。為此在台灣此岸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研究、言論,近年來特別受到重視,不但在大陸委員

會的支持下,各種學術討論會不斷召開,同時也在各大學中開設兩岸關係之課程。而民間企業或基於經濟因素,或基於文化關 慎,也有許多的討論,其中讀言宏論、洞見清新、切中要害者時有所見。然而現實的情勢卻是海峽兩岸的關係瞬息而變,充滿 不確定性任何新的政策出爐或甚至是領導人的率性或新聞性的陳述、作為均可能影響、改變雙邊的關係。(註一)也因此常使 得研究者矇釀然而有失落之感。 本文主要是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統一問題,根據學者的研究,民族主義的目標是雙重的 •• 形成民族 (Z 丘吉口, 因 EEEm) 和國家建立 azz-EEEm) ,而這目標的達成則必須要構成民族全體成員克服了認同的危機才有可能。《王曾才, 巴∞凹》因此吾人認為今之欲談中國之統一,必須先解決認同的問題,而認同問題的解決,則捨不斷的溝通、交流外別無他途。 溝通交流之目的則是在促進共識及建立「統一國家」的認同感。(註二) 本文首先就國家認同的意義作簡單的介紹,並說明國家認同對國家統一的重要性。在敘述中有很多地方是以「整合」代替 「統一」,因為「整合」是比較政治學研究裡較常使用的概念,吾人以為它的意義與本文所要強調的統一是相當接近的。 其次,我們分別探討了當前台灣地區及中國大陸雙方社會對於國家認同所發生的問題及危機。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事先處理 好,那麼統一的中國可能就如空中樓閣,雖可望而不及之。

最後,雖然海峽兩岸各有不同的認同問題而有損於統一的進展,但是我們也發現其實兩岸間也有一些共同的因子,可做為

統一中國之認同的共同基礎。

貳、國家認同的意義及重要性

107

iiFgildfdjaa

(3)
(4)

孫中山先生在數十年前,雖未能使用整合一詞,但是他是以「統一」來說明國家的整合。(註四)「民六護法以來,一般 政界要人及社會群竅,皆知國家分裂若此,有統一之必要, ••• 前此所用政策不外三種 •• 其一武力統一, ••• 其二為法律 統一, ••• 其三為策士統一」(裁兵為謀統一之政策)「保持政治統一,發展地方自治,勵行種族同化,採用民生政策」。 (與黃復興聯名致各支部征求同意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電)國家整合、統一的意義如此,那麼如何達到整合、統一呢?換句話 說就是整合,統一的基礎在那裡呢?吾人以為,政治體系內的成員所真有的共同傾向或意向,可以促使政治社會的內部產生一 股強烈的凝聚力,而這一個提聚力可以加強在一個疆域內的「次級團體」間或是「內部結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這一個共同 的傾向或意向就是指「國家的認同」。 因此,欲使國家的整合順利,就必須要促進人民在心理上對國家的強烈認同感。 三、國家認同與國家發展 (一)民族國家之建立 民族與國家容或有所不同,但是近代歐洲民族國家的出現,使得民族與國家的關係相當複雜,而民族認同感則是歐洲民族 國家建立的基礎,「中國」之所以沒有辦法順利的建立成為一個民族國家的原因就在於國家民族的認同感無法建立。孫中山先 生指出 •• 「中國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沒有民族的精神,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一個中國,實在是一片散沙, 我們的地位在此時最為危險,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義,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中國便有亡國滅種之憂。」

109

民 族主義第一講) (二)民主政治 不論是西歐的民主先進國家或是第三世界開發中閣家,民主政治目前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但是什麼是民主政治卻有許多 不同的看法,英國、美國我門說是大眾參與的民主,而中國共產黨也說他們是"人民民主"盡管如此,我們仍可以指出民主政 治的運作,有一些共同的條件 •• (1) 國家團結的意識 (2) 尊嚴、自治和尊重他人 (3) 個人權利的信仰 (4) 信任、容忍和妥協的

(5)

意願(5)教育和識字 (6) 民主程序和價值之信守 (7) 公共精神(8)民族主義 (9) 共識 (5) 制度。這些條件如果沒有人民對國家 強烈的同一認同配合那麼將會導致國家的分裂與社會的混亂,從而使得民主只能是鏡花水月。 (三)政治安定

所謂政治安定乃指政治體系在既定的規範結構上能持續性正常運作的狀態。研究政治發展的學者大都同意政治安定乃是國

家發展的首要條件,尤其是對於非西方國家的建國而言,如何使國家在政治安定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乃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問題。 因此對國家或政府的認同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政治的安定。

男外,如果我們從「政治合法性」右。

-zztrmzz"4) 的角度來看國家認同與政治安定的關係,即可發現國家認同不 但直接影響「政治合法性」的形成,而政治合法性更直接關係到「政治安定」的結構。因為政治合法性乃是人民對現存政治體 系的內在心理「認同」與「評價」的程度,自然很容易在共識的基礎上相互肯定與接受,政治合法性的問題自然容易撞得解決。

參、台灣地區的認同問題

110

一、認同對象橫糊 蔣中正及蔣經國父子統治台灣時期,台灣地區除了少數流亡海外的「台獨」份子外,基本上並沒有所謂的認同問題。主要 是因為過去的政策將中華民國等同於中國,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中共則是萬惡不赦的共匪,而漢賊是不能兩立的, 因此必須堅持三不政策。同時為了維持統治的合法性,則必須堅持法統。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政府透過教育的方式,培養人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感。根攘西方學者有關政治社會化的研究,成功的 政治學習是可以讓政治系統的成員從強烈的「國家意識」中肯定政治系統的合理性。《彭堅汶 'SUM--E 》因此,在以往, 三民主義教育即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教育政策的重心,各級學校的學生都必須學習三民主義,從而建立起全民對三民主義共和國

(6)

的國家認同,根據台灣地區高中生及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相關研究顯示,學生有相當高的國家認同。《陳義彥, 李超,也∞ HU 店, hu: 張茂挂自信蕭新煌, HU ∞斗:中國時報, HU 斗也 uh--hN 隨著解嚴及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旅遊、經商以至大規模的投資,台灣海峽兩岸的交流日趨擴大化、複雜化、技術化, 對於以往政府堅持的正統「一個中國」政策造成了強力的衝擊。相對於中共在八 0 年代初即提出的「一國兩制」作為中國統一 的方案,中華民國政府、民間一直沒有得到一個足以反制的構想,直到八九年前立法委員林鈺祥提出一國兩府的想法,之後有 各種不同的方案被台灣的民意機關、學術界提出,如「一國兩區」、「中國人社區共同體」、「中國國協」、「中國邦聯」、 「多體制國家」等等。 這些方案的提出雖然可以表現台灣政治上的多元化,但也正足以顯示出在台灣內部尚未有對「一個中國」的意義的共識。 到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才由「國統會」對一個中國的涵意作明確的說明 •• 「一個中國應是指的是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的中華民 園,其主權及於整個大陸,但目前之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固為中國的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個說明無 非是要表達,中華民國與中共一樣是一個政治實體,但它卻隱含著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個事實。固然國統會制定了「國 家統一綱領」以為中國統一之目標,然而當李登輝總統提到「我是中華民國的總統,沒有引導一中一台的意見,也沒有提到一 個中國,我只有強調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事實」《聯合報∞ M.M. 斗第三版》「從沒講過一個中國」的陳述,此語一出立即在台 灣島內造成軒然大法,許多長久以來堅信中華民國政府(或說國民黨)主張反共、統一的決心的人士,質疑李登輝先生的「獨

111

台」傾向。 根據吳新興的研究,目前台灣內部對於海峽兩岸關係的演變,有四種不同的主張 •• (一)急統派 •• 即完全依照北京的「一國 兩制」統一模式完成整合:(二)政府派 •• 亦即依照台北「國家統一綱領」的方式來完成兩岸整合:(三)獨台派 •• 主張「兩個中 國」理論,先雄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於國際社會,日後再決定雨中是否統了,(四)台灣獨立派 •• 廢掉中華民國的 國號,並改國號為「台灣共和國」在台海兩岸造成「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台灣共和國兩個國家分立」之局面。《吳新興, HmEUω •• ∞∞》

(7)
(8)
(9)

(註七)對中共政權而言,美國在國共內戰期間的調停及對國民政府的抽腿,其實是幫了中共政權的建立一個很 大的忙,儘管如此,中共領導人並不感謝美國,反而認為是美國人分裂了中國,如鄧小平就曾說:「美國當權人士從未放棄搞 兩個中國成一個半中國。」《陶百川全集 (NSu 位》。民國八十二年八月中共在「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中,也強調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當時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峙的態勢下,美國政府基於它的所謂全球戰略及維護本國利益的考慮,曾經不 遺餘力的出錢、出檔、出人,支持國民黨集團打內戰,阻撓中國人民革命的事業。」(註八) 國共分裂後,不久即發生韓戰,全世界分為東西共產與民主兩大集團,冷戰開始,台灣由於地緣關係'剛好在日本一菲律 賓的美國圍堵共產國際的防衛線上,美國政府雖有意放棄「中華民國」,但基於「美圓的利益」,而且美國軍方相當重視台灣 的「戰略地位」'也不主張「放棄台灣」。因此,美國杜魯門總統發表了一篇很重要的對台政策聲明,其中提到「我已經命令 第七艦隊保衛台灣免受外來攻擊, ••• 而且要求在福爾摩莎上面的中國人政府停止對大陸的海空作戰行動...。幅爾摩莎 未來的地位必須俟太平洋的安全恢復,與日本簽訂和約,或是由聯合國考慮之後再行決定。」《引自吳新興,皂白 Nuh 》杜魯門 總統的這一個「台灣地位未確定論」之聲明就是現今在台灣主張台獨者最主要的理論基礎。自杜魯門的「台海中立化」政策以 迄「中、美協防條約」,雖說是美國防衛台灣,但是美國也阻止中華民國政府對大陸的軍事行動,中國之分裂乃更確定。一九 五九年十一月的康陸報告 (9}gp

可。三),更提出與中共改善關係'允許其進入聯合國,取銷中華民國,男外建立一台灣共

和國的建議。《陳志奇, EguH ∞吋 BHg 》這一個建議成為彭明敏等人「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主要架構。因此,可以說台 獨的意識主張部分是因為美國的國際外交政策所衍生出來的。《李炳南、周祥光,皂白 UN 口》 陸隔海相對。 四、民主政治

在台灣數十年的政治發展過成中,隨著政治開放的程度加大,對於國家的認同程度愈趨分立一中國統一與台灣獨立,而且

不同主張間的衝突也隨之擴張、深化。對執政的中國國民黨而言,中華民國由大陸遷移到台灣來必須要解決幾個比較急迫的問 題 •• 《李炳南、周祥光, ES--NN?NNH 》 114

(10)

(一)如何在現有的領土內,維持其法統。 (二)考量其本身政治權力的正當性。 (三)建立台灣與中國大陸得以銜接的中華民族之理念。 針對這些問題,國民黨在蔣中正先生的領導下建立起以黨領政的制度,並在動員戳亂時期,實施戒嚴令,在這樣的環境下, 三十年間人民的言論、集會、結社等自由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但由於中國國民黨的長期執政及其「安定中求進步」之策略, 以「經濟發展」作為政府施政的優先目標,結果成就了「台灣奇蹟」'由於經濟高度發展,使得人民很快的擺脫了貧窮落後, 因而也使得一般人民較能夠接受在政治上的某些限制。同時增強了一般人民的國家認同,並有助於國家的整合與政治種定。《彭 堅汶'皂白 NUHU: 葛永光,皂白 NUHm 》儘管如此,在民國四 0 、五 0 年代有一批自由派的學者,經常為文批判共產主義並進而 檢討中國國民黨的反共基本國策,這是檢討中國意識的先聲。 民國六 0 年代以後,蔣經國先生實際已掌握了領導權力,由於他長期深入民間,瞭解本土化對於中囡囡民黨的未來統治相 當重要,因此大量的台灣省籍精英被羅致到中閣國民黨中央與政府部門。加上六 0 年代發生的釣魚台事件及聯合國席次問題, 對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發生極大的震撼,在這樣的環境下,蘊育出一浪大規模的民主連動,此一浪民主運動是以知識份子為主 要的推動力量,其主要訴求則是呼籲國民黨推動政治革新,以應付內外變局的挑戰。這一階段最大的特色便是觸及到統治權合 法性問題的討論。《李筱峰, ggumω 》不過其基本論點仍是在中國意識的前提下關懷台灣生存及中國前途的問題。 隨著蔣經國先生的執政,台灣民主化的腳步更加快速,而「台灣意識」也隨之快速滋長,「黨外」一詞成為六 0 年代民主 化連動中反對國民黨中華民國政府的一個共識。六十六年中壢事件讓黨外人士嚐到群眾的力量,六十七年在一場座談會中,因 為司儀將園歌中的「吾黨所宗」改為「吾民所宗」而引發衝突,此為台灣內部統獨爭議公開對立的開始。《李筱峰, ESUHωN 》 六十八年底發生「美麗島」事件,許多黨外人士被捕或流亡海外,而暫時結束了六 0 年代的民主運動。整個六 0 年代的民主運 動的特徵就是台灣意識的增強及凝聚。

115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其他百萬人口以下的民族從略)

資料來源:江美球 r 中國的民族構成與未來的聯邦制格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級別 與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戰爭相關的學習內容 初中級[中三級] 中華民國的建立及面對的困難1.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