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決定中小學學生適當管教方式之前:根本議題的關注  / 1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決定中小學學生適當管教方式之前:根本議題的關注  / 10"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決定中小學學生適當管教方式之前:根本議題的關注

王聖元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碩士班研究生

一、前言

教師在管教中小學生時,是依據 什麼判準與知能?通常應來自師資培 育 課 程與 其他 資深 教 師、 專家 的 傳 承。雖然透過集思廣益,可以討論出 立 馬 能夠 運用 在現 場 的學 生管 教 方 式,但筆者不希望是「已經成為老師」 的老師才會懂,枉費師培光陰。因此, 本文嘗試往前討論,就教師職前訓練 的 問 題現 況、 社會 大 眾對 教育 的 觀 感、教師對教育本身「專業形象」認 可程度、專家的理論與實務、近年研 究結果等做一析論,期許能帶來一些 不同的想法。

二、討論「中小學學生管教方式」

之前──職前訓練與專業形

象現況

討論「中小學學生管教方式」之 前,我們應當將視野往後拉,整體看 待職前訓練與教育專業觀現況,這是 培養教師的階段,故應是更需要去專 注的議題。以下針對「師培機構」、「社 會大眾」與「教育工作者」三方面稍 做評論。 (一) 師資培育之學用落差 當今師資培育課程中,會被師培 生 詬 病的 其中 一個 現 象是 「學 用 落 差」。若以管教中小學生這個議題來 看,國內師資培育課程最直接對應的 便是「班級經營」、與學習有關的「教 育心理學」還有教師須具備的「諮商 與輔導」。 我們要思考的是,教授「班級經 營」的老師們,多久沒有處在第一線 的教育現場?又例如「教學實習」或 「教育實習」,一樣會有師培生反應學 用落差的問題,甚至覺得現場的在職 教師傳授的東西較具實用性,僅此我 們應得反思:現在師培課程出了什麼 問題?修讀教育學程,結果還是感到 學用落差?師培課程所應聘之教師, 究竟要具怎樣的條件?不在第一線但 是有教育博士學位,還是在職教師但 學歷只有學、碩士?如果我們是師培 生,我們會想要哪類的教師來傳授我 們教育知能?身為教授該如何與第一 線結合?在職教師又應當可以怎樣幫 助師培生?這一些,都是在我們討論 「中小學學生管教方式」之前,可以 先行探究的議題。 (二) 教育可以接受爛攤子,但坐而言 不如起而行 社會上,很多人也常把問題歸因 於「教育」。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 羅德水 先生針對大 家 把責任 推給教 育,也提出「在討論臺灣教育前,必 須先釐清的是,當前臺灣社會究竟出 現什麼問題?這些問題真的都是因為 教育惹 的禍?」的 主 張(羅 德水, 2014)。 今 天 有 青 少 年 犯 罪 ,「 教 育 失

(2)

敗」;學生考試考不好,「教育失敗」; 升學主義盛行,「教育失敗」;大學生 22k,「教育失敗」;碩博士過剩,「教 育失敗」……好多的「教育失敗」! 從評斷學校老師、國家教育制度,到 個人的成績、行為乃至德行,通通都 可以用「教育」當藉口,都是教育的 問題,自己完全不用反省。 沒錯,教育其實有「安慰人心」 的作用,至少十之八九推給教育沒有 人 會 說什 麼。 身為 教 育工 作者 的 我 們,有著寬容與慈悲心,我認為可以 接受爛攤子,都算在教育頭上並沒有 什麼問題。可是,那些批評的人們、 有著高見的人們,或者官大學問大的 人們,「行動力」在哪裡?我們需要「行 動」,因為有行動才會有結果。教育可 以接受爛攤子,但教育不僅僅是少數 人的事情,「家長」與這些「很有想法」 的人們,應該與我們一起「行動」,來 改善大家所不滿的現況。不然,只出 一張嘴,大家都擅長。如果大家都盡 自己的努力,不就可以讓教育更「面 面俱到」? (三) 教育本身就是「專業」,不容踐踏 「教育」暨廣泛,卻又「專業」。 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要有自信,教 育本身就是專業,不容踐踏。所謂的 踐踏,是指當今不少人認為教育非專 業,甚至有人人可以當老師的想法。 例如家長好像比老師會教、有一點想 法的人似乎就是教育部長一般。不可 否認我國教育要繼續進步,但不能忘 記教育就是專業,雖然人人都處在其 中,但不是人人都可以適任教育工作 者的角色。 極 端 一 點 , 如 果 大 家 都 是 教 育 家,那要學校做什麼?非教育專長之 大眾,不少見樹不見林,只看到一點 或少部分的視野,就開始「高談闊論」 起來,搭配上段落所述之「教育失敗」 的萬用句型,完美「評析」教育的不 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有理想、 熱情、耐心、愛心。重要的是,我們 有「見林又見樹」的本事,這是暨宏 觀又微觀的「全觀」專業,要有自信, 不能被人輕視。

三、「中小學學生管教方式」─

─以師長層面論之

前段乃針對現況作描述,而本段 以師長的層面論之,包括「教師自我 心態調適與同儕動力」、「『親師聯合』 是中小學生管教的上上策」、「專家長 期於第一線親身觀察,發展具創見的 『中小學學生管教方式』」三者。 (一) 教師自我心態調適與同儕動力 零體罰的時代到來,導致教師的 工具又少了一樣。當今的學者們,也 是過去「體罰時代」成長過來的人們, 如今也 有一番事業 與 風光。 反思過 往,體罰有壞處,但或許也有好處。 如今沒有了體罰,部分學童變得越來 越不受管教了。教師本身專業不夠或 許是原因之一,但體罰的取消也一定 是一項原因。 「XXX 老師只會摔課本,拍桌子,拿 小手也嚇人而已啊!」

(3)

上 述 是 我 於 某 間 國 小 協 助 課 輔 時,聽到學生所講的話,當然也還有 其他的案例。他們天真活潑,但學生 會影響別的學生,他們具有觀察力, 於是就驗證了這些「觀點」,也就越來 越不怕老師(當然仍會害怕老師對自 己 嚴 厲的 斥責 ,但 比 起體 罰的 嚇 阻 力,就少了些)。 這樣的法規之下,教師自我心態 調適就很重要,同儕之間也要互相支 持。身為學生比較怕的教師,即可多 多支持新任教師或者「溫柔」的教師, 甚至能夠在自己的管教職責內,好好 指導學生們常規。由資深協助資淺教 師,大家同心去管教學生,也能期許 學生能夠真正的改變。當今有些教師 各顧各的事,勿忘了,學生是會串連、 互通資訊的,那我們老師呢?也要團 結起來,將學校作為「整體」,一起教 導學生。畢竟,秩序管理或班級經營, 是 平 均需 要實 務磨 練 三、 五年 的 能 力,有些還需要更久時間呢! (二) 「親師聯合」是中小學生管教的 上上策 李永龍(2008)的研究指出,家 長 希 望教 師以 正面 的 態度 來管 教 學 生,且期望教師適當介入學生校外不 良行為之管教,同時高度認同教師採 取懲罰方式來管教學生。此外。親師 雙方多聯繫溝通,使雙方瞭解學生的 校內外生活與管教的方式,可避免雙 方在管教上的落差與誤解。研究中另 有八成以上的家長認同「管教室」的 設立。 學生待在家中的時間大多比 在學校還多,家庭與親人從學生生命 早期便 開始發揮影 響 ,甚至 根深蒂 固。視情況,學生與家人之間的情份 應會比 學生與教師 之 間還多 。 簡言 之,「親師聯合」是中小學生管教的上 上策,不是教師管理的很辛苦,回到 家又沉浸於不適當的環境中;或者家 長管教很好,但學校的老師擺爛,可 能學生之間發生事情也不理採,那也 會出問題。唯有兩者「家庭」──「學 校」一齊努力,學生才會最有效率的 成長,也替彼此分勞解憂。 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呢?身為 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同時也是一位家 長,也同時也會是許多家長(我們的 朋友)的朋友。當我們是家長時,就 可以與孩子的學校老師好好合作(注 意!我們要尊重教師專業!),同時也 可以和朋友分享一些教育的觀念,不 要讓朋友變成「怪獸家長」了!從自 己做起,就可以影響身旁的人,毎個 人都這樣子做,「親師聯合」就不是夢 想了。 (三) 專家長期於第一線親身觀察,發 展具創見的「中小學學生管教方 式」 目前學校現場,多是資深教師傳 承經驗給新任教師。呼籲大學的專家 們不能只待在學術的象牙塔內,要多 多來現場觀察。不是偶爾當「專家」 或「指導教授」,是能夠長期於第一線 親身觀察,收集這些「最新第一手資 料」,在配合專家本來就有的「學術能 力」,努力發展一套符應現代與有創見

(4)

的「中小學學生管教方式」,這才是專 家應該做的。不能學歷高就不深入現 場,一套教法用萬年,是絕對真理一 樣。這樣不願接受沒有學術聲望、比 自己學歷低的人的建議,自以為理論 不會因時代改變的「專家」們,「我執」 過強,反而會阻撓教育的進步。

四、現有研究成果顯示教育政策

調整的迫切需求

除了上述職前與師資培育現況, 以及從師長層面來討論對於「中小學 生管教方式」可以做得事情外,從最 近的研究來看,會發現「教育政策」 也是急需關注的議題。 王中興(2009)研究指出,研究 發現目前管教法制普遍存在空白授權 之現象,不符法明確性原則。以授權 命令規範強制性管教措施,法令層級 過低;未明文確認教師具有管教權與 懲戒權,造成解釋上之爭議;各校制 訂之輔導管教辦法,係由行政機關以 行政命令架構管教法制,不符法律保 留原則而有違憲之疑慮;對家長的配 合學校管教義務,缺乏法令強制規定。 林家蔚(2010)的研究過程中, 教 師 面對零體罰是充 滿焦慮的。師 生、家長共同建構的體罰默認體制被 打破,有效的管教新制度尚未建立, 面對校園權力的失衡與教學現場的脫 序混亂,教師常感到有心卻是無力做 為。 早在 2006 年,林斌比較中美學生 管教制度時,即指出我國國民中小學 學生管教爭議層出不窮,相關研究卻 往往聚焦於體罰之禁止與否,忽略了 整體管教法制之結構性缺失。 林斌的研究從教育法學之觀點, 提出具體之政策原則:(1)儘速推動 修改國民教育法及教師法(例如:教 育人員管教權責、管教措施類型、家 長義務、替代教育、經費來源);(2) 授權地方政府制訂自治條例,因地制 宜整合制度與資源(例如:建立體罰 認定標準、增加學生行為懲戒處分類 型,並對重大懲戒處分建立學校及教 育局二級申訴處理機制、於自治條例 中明定 家長配合學 校 管教學 生之義 務,並訂定罰則、增加專業人員(學 校諮商員、心理師、社工師、助理教 師等)編制);(3)編訂家長及教師手 冊,提 供管教法 令及 司法判決之指 導;(4)學校應訂定詳細之學生行為 管教章則。相關研究結果與建議可詳 見林斌(2006)的研究。 筆者提出近年研究結果,乃是說 明當今教育研究非常的多,然而毎一 個研究之「建議」應是政府、學者、 教育工作者要去關心的,不然就枉費 了這些研究。

五、結論:什麼是管教的「正確

觀念」?

什麼是管教的「正確觀念」?筆 者認為只有「適當」沒有「正確」。教 育是百年大計,不經過個十年、二十 年,被打罵的孩子與被寵的孩子,誰 的成就較佳沒人知道。總之,針對中 小學生 管教方式的 討 論是永 無止盡

(5)

的,但我們都能看到目前的師培課程 現況、社會大眾對教育的觀感現況, 以及家長對教師的態度、模糊的政策 等,這些都有關注的急需。 說穿了,教師管得再好、再創新, 家長唱反調、行政壓迫、大學學者自 以為是、政策不清等等,讓教師情何 以堪?教育應走向合作路線而非「自 以為最行路線」。先從職前反思、改 進,教育價值的釐清與自己對教育專 業的認同,同時針對政策下手,權責 劃分清楚。大家各盡職責,絕對可以 扭轉現況。屆時,「管教中小學學生適 當方式」也一定會自然地彰顯在世人 的面前。 參考文獻  王中興(2009)。現行公立國民中 學管教學生法制之研究。國立台東大 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 李永龍(2008)。家長對國中教師 管教行為的看法之分析—以屏東縣萬 丹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 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 林 斌(2006)。中美學生管教制 度之比較研究:教育法學之觀點。稻 江學報,1,1-26。  林家慰(2010)。國中體罰文化與 班級領導問題之探討。 南台科技大學 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 羅德水(2014)。又是教育惹的 禍 ? 2014 年 7 月 17 日 取 自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 6/article/13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讓多數學生透過免試入學升高中職和五專。雖然叫做免試,但是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每一位孩子必須接受 定期的英、數檢測,以 檢視每一位孩子面臨 的學習困難點。轉換教 學方式,找到真正適合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